一、胃癌术中放疗的物理剂量分布(附15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冯威[1](2019)在《kV级X射线术中放疗的剂量学特征及其质量保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利用二维剂量扫描水箱、电离室和剂量探测器等测量移动式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机(INTRABEAM治疗系统,德国蔡司公司)在常规术中放疗条件下,水中、空气中和空腔结构的吸收剂量。并利用热释光剂量计和胶片剂量计测得的空气中不同平面的吸收剂量、剂量重复性以及剂量相对偏差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剂量分布结果,为实际术中放疗过程中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在减少自身辐射剂量方面提供一些参考意见。通过对移动式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机质量保证指标的检测,得出相应数据,为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机能够准确治疗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也为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机制定相关检测标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二维剂量扫描水箱、电离室、热释光剂量计和胶片剂量计等测量仪器,对移动式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机不同型号球形施源器深度剂量率、吸收剂量、重复性,不同平面吸收剂量以及剂量相对偏差等进行测量,同时测量移动式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机质量保证相关指标,与厂家参数要求进行比较。应用SPSS24.0、Excel 2013、Graph Pad Prism 5.0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作图。结果(1)该移动式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机SQA中的PDA和PAICH等检测指标结果均符合厂家要求数值。(2)水中测量结果:在常规术中放疗条件下给予20Gy照射,距球形施源器表面相同位置处,直径1.5cm施源器剂量率最大,0mm处剂量率为3.13Gy/min,2mm处吸收剂量为12.81Gy(64.5%);直径5.0cm施源器最小,0mm处剂量率为0.43Gy/min,2mm处吸收剂量为15.66Gy(78.3%),5mm处为11.25Gy(56.3%);直径5.0cm施源器总体重复性均小于1.00%,各向同性相对偏差范围为-0.89%1.19%。(3)空气中测量结果:采用5.0cm球形施源器,常规术中放疗条件下给予20Gy照射,在距施源器表面距离与剂量结果中,距施源器表面5mm处最大平均吸收剂量为12.08Gy(60.4%);距施源器表面300mm处吸收剂量降至0.10Gy以下。不同平面距施源器表面距离与重复性结果中,热释光剂量计测得Z轴与X轴平面重复性波动最小,范围在0.13%0.64%。胶片剂量计测得X轴与Y轴平面重复性波动最大,范围在0.38%2.12%。不同平面剂量相对偏差与角度关系结果中,在X轴与Y轴平面上,距离施源器表面5mm时,各角度剂量相对偏差波动范围-0.083%0.167%;在Z轴与X轴平面上,距离施源器表面25mm时,各角度剂量相对偏差范围在-1.278%0.639%。在Z轴与Y轴平面上,角度为90°时,剂量相对偏差最大值为-1.935%。(4)空腔下吸收剂量实验结果:3mm、4mm和5mm空腔下深度5mm水层平均吸收剂量分别为6.356Gy(31.78%)、4.123Gy(20.62%)和3.779Gy(18.90%)。结论(1)直径5.0cm球形施源器水中剂量率、吸收剂量、重复性和各向同性相对偏差优于其他型号施源器;(2)三个平面(X-Y平面,Z-X平面,Z-Y平面)内,距离施源器表面相同距离处的吸收剂量没有明显差异;(3)三个平面(X-Y平面,Z-X平面,Z-Y平面)内,各角度剂量相对偏差均满足厂家治疗参数(±2%)要求;(4)空腔下吸收剂量结果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剂量参考;(5)移动式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机SQA中PDA和PAICH等检测指标结果均符合厂家要求数值。
隋爱霞,任菊娜,王娟,李庆霞,阎小路,沈永青[2](2012)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对家兔肠管吻合口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不同时间对家兔肠管吻合口的影响。方法将60只家兔制成吻合口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只。在吻合口两侧采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制定靶区,周边剂量:110Gy,植入3颗活度0.7mCi125I粒子,于术后第7、14、30、60、120天分别观察家兔一般情况,吻合口愈合情况,羟脯胺酸(HPC)含量,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胶原纤维超微结构变化,评估碘125I粒子对吻合口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家兔一般情况良好,2组均未见腹腔感染及吻合口漏。血常规、肝肾功能、HPC含量,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构变化不大。结论术中给予125I粒子周边剂量为110Gy时,家兔术肠管吻合口愈合无近期急性不良反应。
王苗[3](2012)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复发软组织肉瘤疗效的初步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组织肉瘤是间叶组织起源地一类恶性肿瘤,病种罕见,发病率低,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1%。但近年来,我国及美国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目前软组织肉瘤多采取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但是综合治疗后仍有8%-20%的局部复发,且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达到10%-30%。目前对于晚期复发软组织肉瘤的治疗仍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复发灶仍可选择挽救性手术、再程放化疗等治疗,但是患者并未从治疗中获益,研究表明对于软组织肉瘤首治者的截肢率为7%,而复发再治者截肢的挽救治疗则高达38%,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对于再程外放疗者,因肉瘤细胞的致死剂量≥80Gy,远大于皮肤、肌肉及骨骼等正常组织可耐受的剂量(TD5/5),受周围正常组织耐受剂量的限制,很难达到肉瘤的根治剂量,并且对正常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损伤,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率增加。2003年Eiber研究局部复发的患者因肉瘤死亡的机率是首治者的3倍,提示复发对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治疗是近距离放射治疗方法的一种,它把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肿瘤内部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可持续释放γ射线杀伤靶区内肿瘤细胞,并可通过调整粒子源的活度和空间排布方式,成倍的提高肿瘤靶区剂量。同时因其损伤范围局限于距粒子源5mm内,使得周围组织受照剂量陡减,病理损伤轻微,因而能够使得肿瘤靶区受到高剂量的照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了放疗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技术为微创手术,组织损伤小,低污染,易于防护,并且直接植入于肿瘤内部或肿瘤侵犯组织内,定位准确,肿瘤靶区获得高剂量照射,周围组织损伤轻微,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但是国外软组织肉瘤治疗较少应用125I粒子植入,有报道其在软组织肉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国内也只有散发病例报告,但是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对晚期复发软组织肉瘤治疗的相关报道,亦尚无125I粒子植入对晚期复发软组织肉瘤治疗对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采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B超和CT等精确定位系统,对晚期复发软组织肉瘤不可切除、不宜再程放化疗的病灶进行了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初步临床研究,观察了生活质量3个月的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评价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复发软组织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提供临床依据。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对晚期复发软组织肉瘤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3年9月-2009年12月10例晚期复发软组织肉瘤患者在B超或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单个病灶中位植入粒子107.5颗(35颗-350颗),中位周边剂量120Gy(80Gy-150Gy),单颗粒子活度18.5MBq-25.6MBq。观察粒子植入后患者生活质量、3个月的局部控制率及1年的总生存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3个月-26个月),粒子植入术后3天内,所有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未有明显改善,至术后1周所有患者的精神、饮食、睡眠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至术后2个月,患者一般状况评分卡氏(KPS)评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3),中位提高20分。术后1天-7天癌痛明显缓解,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疼痛缓解率100%(4/4)。术后3个月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为80﹪,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6例,病变稳定0例,病变进展2例。1年生存率为50﹪。粒子植入术后1周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发热、穿刺点出血及粒子脱落。术后3个月8例患者出现皮肤发红、轻度皮肤黏膜充血水肿放射性损伤(1级放射性损伤),未做特殊处理2周后自行恢复正常,2例患者出现了皮肤溃疡(3级放射性损伤),经对症治疗后愈合,但出现了皮肤色素沉着,瘢痕形成。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放射性脊髓炎、放射性骨坏死及骨折,无神经损伤及窦道形成、无肌肉挛缩等粒子植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1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复发软组织肉瘤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止痛。2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复发软组织肉瘤有效,是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
杨正强[4](2011)在《胃癌精确放疗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在胃癌放疗时采用主动呼吸控制技术(ABC),对胃癌放疗靶区标记物的移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在胃癌放疗中指导制定安全的外放边界,提高胃癌放射治疗的精确性。方法20例胃癌术后患者,术中在瘤床或淋巴结引流区放置银夹作为标记,术后行三维适形精确放疗。与放疗相同体位,每周于模拟机下采集自由呼吸时相时0°和90°靶区图像各20幅,同样方法,在主动呼吸控制时采集0°和90°靶区图像各20幅。应用NIH 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处理所获得的图像。测量自由呼吸和应用ABC时银夹在头脚、前后和左右三个方向上的移动幅度,包括分次放疗内和分次放疗间的移动幅度;ABC控制呼吸后的靶区的移动。结果自由呼吸状态下靶区的平均移动度在头脚、左右、前后三个方向上分别为12mm、2.2mm、5.0mm( F=86.35,P=0.000);在采用自主呼吸控制ABC后,头脚、左右、前后三个方向上的平均移动度分别为2.4mm, l.2mm, 1.9mm(F=18.76,P=0.000)。采用主动呼吸控制ABC后,头脚、左右和前后三个方向上的靶区移动度与自由呼吸状态时相比较,在头脚和前后方向上有明显的减小(t=4.35,P=0.000;t=3.75,P=0.000),而在左右方向上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主动呼吸控制后分次放疗间的靶区移动按银夹簇中心移动度计算,头脚、左右、前后三个方向上的移动度为2.8mm、1.6mm、2.7 mm(F=4.05,P=0.018)。结论在胃癌的放疗中,靶区移动主要由呼吸运动引起,在平静呼吸状态下,靶区运动以头脚方向为最大,左右方向最小。故设定PTV边界时,需注意不同方向上的外扩边界应区别对待。在采用了主动呼吸控制技术ABC后,靶区移动在头脚和前后方向上均明显减小。分次放疗间放疗靶区的移动也需引起注意。
徐林[5](2009)在《胰腺癌症状与分期、部位相关性研究及中医治法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回顾性分析、临床研究三个部分文献综述一篇,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具有发现晚,病程短,转移早,预后差等特点。近数十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诊疗难题。本部分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胰腺癌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分别从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微创治疗、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及其它治疗七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胰腺癌111例症状回顾性分析一篇。目的:总结胰腺癌的临床症状,探讨临床症状与分期、临床症状与部位有无相关性,为探讨胰腺癌的合理中医治疗方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主要对中日友好医院2002年9月至2008年9月住院治疗的、有明确诊断的胰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就诊症状、肿瘤部位、肿瘤分期进行统计,总结不同分期、不同部位胰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就诊症状出现的频率,分析症状与肿瘤分期、肿瘤部位有无相关性。结果:胰腺癌的常见首发症状为上腹饱胀不适(52.25%),上腹痛(40.54%),纳差(38.74%),消瘦(26.12%),腰痛(18.02%),乏力(17.11%),黄疸(15.32%),腹泻(10.81%),肩背痛(7.21%);就诊症状为上腹痛(57.66%),消瘦(45.95%),上腹饱胀不适(36.04%),纳差(31.53%),黄疸(21.62%),便秘(17.12%),乏力、肩背痛(15.32%),腰痛、恶心呕吐、腹泻(10.81%)。其中仅黄疸这一症状在胰头癌患者明显高于胰体尾癌(Pi<0.05),上腹不适、上腹痛、纳差、消瘦、腰痛、肩背痛、乏力、恶心呕吐、口干、便秘、腹部肿块、发热症状在不同分期,不同部位的肿瘤没有差异性(Pi>0.05)。结论:胰腺癌患者常见的症状多为:上腹不适,上腹痛,纳差,黄疸,消瘦,腰痛,肩背痛,乏力,病程中常出现便秘或腹泻,腹部肿块,口干,恶心呕吐,发热等;黄疸这表现在胰头癌患者明显高于胰体尾癌,其余症状与肿瘤分期、肿瘤部位没有相关性;胰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的提纲所述症状相符,可考虑从厥阴病治疗胰腺癌。临床研究部分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胰腺癌21例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乌梅丸加减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临床获益率,重点观察对疼痛及食欲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胰腺癌患者,予中药汤剂口服,主方为乌梅丸加减。配合温阳化痰软坚散结中药外敷。服药过程中,在第3、6、9、12天监测患者疼痛、食欲改善情况;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综合评分、疼痛缓解情况、食欲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等,以判定乌梅丸加减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胰腺癌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综合评分平均分分别为25.43±7.62分和13.81±6.38分,P值0.0006,有显着差异性;治疗14天后总疼痛缓解率为52.63%,疼痛起效时间最短为2天(2例);食欲下降症状改善明显,治疗14天后食欲改善率为80%,最快改善食欲时间为2天(1例);治疗前后患者卡氏评分有显着提高;临床受益率为71.43%;21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平均生存期5.98±0.29个月。结论:胰腺癌可以考虑从伤寒厥阴病论治;乌梅丸加减治疗胰腺癌疗效显着,可使患者临床获益,下一步我们准备开展大样本的临床观察,并完善病例资料,以便于该治疗方法的进一步推广。
张瑞[6](2007)在《雷公藤内酯醇对小鼠前列腺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实验在应用导师经验方治疗前列腺癌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基础上,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探讨方中有效抗癌成分雷公藤内酯醇对小鼠前列腺癌细胞株RM-1和小鼠前列腺癌模型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抗前列腺癌药物。方法:体外实验采用小鼠前列腺癌RM-1传代细胞,用MTT实验检测TL对RM-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检测TL对RM-1凋亡细胞形态学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L对RM-1细胞周期及凋亡峰的作用;用梯状电泳方法检测TL对RM-1细胞DNA的凋亡作用;用RT-PCR法检测TL对RM-1细胞caspase-3、bcl-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C57BL/6小鼠皮下注射RM-1细胞,建立前列腺癌动物模型,检测肿瘤体积和重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TUNEL技术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观察药物对实验动物肿瘤组织caspase-3基因及其蛋白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TL(5、10、20、40、80 ng/ml)处理后RM-1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8%、25.1%、39.2%、48.8%、53.2%,以TL(10、20 ng/ml)处理RM-1细胞12、24、36、48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4%、25.1%、36.1%、42.4%和10.2%、39.2%、50.2%、58.5%,MTT检测显示雷公藤内酯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RM-1细胞的生长。2.前列腺癌小鼠模型建立14d后,TL(0.2mg/kg)、TL(0.4mg/kg)、TL(0.8/g/kg)组小鼠肿瘤生长较慢,瘤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一定浓度TL能抑制小鼠体内前列腺癌细胞生长。3.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显示,经TL处理RM-1细胞核浓缩,细胞膜内陷、胞内有不规则橘黄色颗粒,呈凋亡样形态学改变。4.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峰,结果显示TL(10、20ng/ml)作用RM-1细胞48h后,在G1期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凋亡率分别为41.1%和57.8%。5.DNA电泳分析表明,TL处理24h、36h、48h各组均可见DNA“梯形”图谱,48h作用细胞DNA“梯形”条带尤为明显。6.TUNEL染色结果显示,前列腺癌动物模型经TL给药后,TUNEL染色阳性细胞增多,其核内有棕黄颗粒-凋亡小体,呈小圆形,核浓缩、大量微核体的形成。实验表明TL具有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7.RT-PCR检测显示,TL处理RM-1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高于未处理对照细胞,提示药物能通过提高caspase-3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而bcl-2 mRNA表达低于未处理对照细胞,提示药物能通过降低bcl-2表达诱导细胞凋亡。8.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给予TL处理小鼠前列腺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提示药物能通过提高caspase-3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而bcl-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进一步提示药物能降低bcl-2蛋白表达,而且bcl-2蛋白也与前列腺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结论:1.TL抑制小鼠前列腺癌细胞株RM-1增殖,并呈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TL抑制小鼠体内前列腺癌细胞生长。3.TL诱导RM-1细胞凋亡。4.TL诱导小鼠体内前列腺癌细胞凋亡。5.TL抑制肿瘤增长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6.TL提高RM-1细胞caspase-3并降低bcl-2mRNA表达。7.TL提高小鼠体内前列腺癌细胞caspase-3并降低bcl-2蛋白表达。8.TL通过增加caspase-3表达并降低bcl-2表达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张福正,金建荣,周士福,毛永杰[7](2001)在《胃癌术中放疗的物理剂量分布(附15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胃癌术中放疗的物理剂量分布(附15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癌术中放疗的物理剂量分布(附15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kV级X射线术中放疗的剂量学特征及其质量保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术中放疗的发展史 |
1.2 术中放疗的优点及应用现状 |
1.3 术中放疗的设备与特点 |
1.4 移动式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机简介及特点 |
1.5 移动式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机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
1.6 国内外学者对移动式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机在剂量学方面的研究 |
1.7 移动式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机剂量学研究方面的不足 |
1.8 立题依据 |
1.9 相关术语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信息 |
2.1.2 实验设备 |
2.2 方法 |
2.2.1 SQA检测指标 |
2.2.2 热释光剂量计的退火 |
2.2.3 热释光剂量计的处理 |
2.2.4 热释光剂量计的标定 |
2.2.5 胶片剂量计的标定 |
2.2.6 热释光剂量计和胶片剂量计编号 |
2.2.7 热释光剂量计和胶片剂量计布点 |
2.2.8 实验条件 |
2.2.9 模拟术中放疗过程照射 |
2.2.10 热释光剂量计和胶片剂量计读数 |
2.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术中放疗的质量保证 |
2.3.1 引言 |
2.3.2 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质量保证主要内容 |
2.3.3 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设备的质量保证 |
2.3.4 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剂量学的质量保证 |
2.3.5 低能X射线术中放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 |
第3章 结果 |
3.1 SQA实验结果 |
3.2 热释光剂量计和胶片剂量计标定曲线 |
3.2.1 热释光剂量计标定曲线 |
3.2.2 胶片剂量计标定曲线 |
3.3 水中剂量学研究结果 |
3.3.1 不同型号球形施源器距其表面距离与剂量率实验结果 |
3.3.2 不同型号球形施源器距其表面距离与剂量实验结果 |
3.3.3 不同型号球形施源器距其表面距离与重复性实验结果 |
3.3.4 不同型号球形施源器与各向同性相对偏差实验结果 |
3.4 空气中剂量学研究结果 |
3.4.1 距施源器表面距离与剂量学结果 |
3.4.2 不同平面距施源器表面距离与剂量学实验结果 |
3.5 空腔下剂量实验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SQA检测结果分析 |
4.2 水中剂量学结果分析 |
4.3 空气中剂量学结果分析 |
4.4 空腔下剂量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对家兔肠管吻合口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器械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手术方法: |
1.3.2 取材观察: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毒性反应和病死率比较 |
2.2 2组外周血肝肾功能比较 |
2.3 2组HPC含量比较 |
2.4 光镜组织病理学变化 |
3 讨论 |
(3)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复发软组织肉瘤疗效的初步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影响软组织肉瘤辅助内放疗疗效的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胃癌精确放疗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一、器官移动对胃癌精确放疗靶区勾画的影响应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二、不能手术的初治晚期胃腺癌放化疗联合治疗与单纯化疗疗效比较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胰腺癌症状与分期、部位相关性研究及中医治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胰腺癌的综合治疗进展 |
1 手术治疗 |
1.1 术前评估 |
1.2 根治性切除术 |
1.3 姑息性手术 |
2 放疗 |
2.1 姑息性放疗 |
2.2 与手术联合的放疗 |
3 化疗 |
3.1 全身化疗 |
3.2 区域性化疗 |
4 化、放联合治疗 |
5 微创治疗 |
6 生物治疗 |
6.1 分子靶向治疗 |
6.2 基因治疗 |
6.3 免疫治疗 |
7 其它治疗 |
8 中医药治疗 |
8.1 中医古籍对胰腺癌的认识 |
8.2 中医对胰腺癌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8.3 胰腺癌的中医治疗 |
8.4 中医药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回顾性分析 |
胰腺癌111例症状回顾性分析 |
1.前言 |
2.研究目的 |
3.临床资料 |
3.1 病例来源 |
3.2 病例选择 |
4 研究方法 |
4.1 病例收集 |
4.2 病例一般资料总结 |
4.3 统计方法 |
5 统计结果 |
5.1 首发症状 |
5.2 就诊症状 |
6 讨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观察 |
乌梅丸加减治疗胰腺癌21例临床观察 |
1 前言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纳入标准 |
2.3 排除病例标准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观察内容 |
3.2 一般资料 |
3.3 治疗方法 |
3.4 疗效评价指标 |
3.5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临床症状 |
4.2 生活质量 |
4.3 临床疗效评定 |
4.4 临床受益情况 |
4.5 中位生存期 |
5 讨论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雷公藤内酯醇对小鼠前列腺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回顾 |
1.前列腺癌的西医学治疗概况 |
1.1 待机处理 |
1.2 内分泌治疗 |
1.3 化学治疗 |
1.4 放射治疗 |
1.5 冷冻外科消融 |
1.6 外科手术治疗 |
1.7 其它治疗 |
2.前列腺癌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
2.1 病因病机研究 |
2.2 临床研究 |
2.3 实验研究 |
3.雷公藤内酯醇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
3.1 抗肿瘤作用 |
3.2 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水平作用 |
3.3 抗移植排斥反应 |
3.4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3.5 抗支气管哮喘作用 |
4.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
4.1 概述 |
4.2 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变化 |
4.3 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 |
第二篇 基础研究 |
技术路线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实验动物及细胞 |
1.3 主要试剂 |
1.4 试剂配制 |
2.主要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与增殖检测 |
2.2 吖啶橙染色检测凋亡细胞 |
2.3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峰 |
2.4 梯状电泳方法检测凋亡细胞 |
2.5 RT-PCR检测bcl-2和caspase-3mRNA的表达 |
2.6 实验分组和制备病理模型 |
2.7 TUNEL技术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凋亡细胞 |
2.8 bcl-2和caspase-3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3.数据统计 |
结果 |
1.TL对RM-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2.荧光显微镜观察TL处理RM-1细胞形态学变化 |
3.流式细胞仪检测TL对RM-1细胞凋亡的影响 |
4.TL作用RM-1细胞的DNA电泳分析 |
5.TL对RM-1细胞内caspase-3基因mRNA的表达的影响 |
6.TL对RM-1细胞内bcl-2基因mRNA的表达的影响 |
7.TL对C57BL/6荷瘤小鼠的体重的影响及其抑瘤率 |
8.TUNEL染色观察TL对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
9.TL对小鼠前列腺癌组织内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
10.TL对小鼠前列腺癌组织内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三篇 讨论 |
1.TL抑制RM-1细胞增殖 |
2.TL诱导RM-1细胞的凋亡形态学变化 |
3.TL诱导RM-1细胞凋亡 |
4.TL抑制小鼠体内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
5.TL诱导小鼠体内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
6 TL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论着 |
四、胃癌术中放疗的物理剂量分布(附15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kV级X射线术中放疗的剂量学特征及其质量保证研究[D]. 冯威. 吉林大学, 2019(10)
- [2]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对家兔肠管吻合口影响的实验研究[J]. 隋爱霞,任菊娜,王娟,李庆霞,阎小路,沈永青. 河北医药, 2012(14)
- [3]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复发软组织肉瘤疗效的初步临床研究[D]. 王苗. 河北医科大学, 2012(12)
- [4]胃癌精确放疗临床应用研究[D]. 杨正强. 济南大学, 2011(10)
- [5]胰腺癌症状与分期、部位相关性研究及中医治法初探[D]. 徐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 [6]雷公藤内酯醇对小鼠前列腺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张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7(05)
- [7]胃癌术中放疗的物理剂量分布(附15例报告)[J]. 张福正,金建荣,周士福,毛永杰.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1(06)
标签:软组织肉瘤论文; 肿瘤论文; 前列腺癌论文; 前列腺癌晚期症状论文; 粒子植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