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企业零距离把脉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方桐清[1](2020)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我国高职院校大都脱胎于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只有四十年。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仍存在大学文化缺失、职业文化不强的客观现实,高等性、职业性都不够使得“类型”和“重要”双不显。文化育人弱化导致立德树人虚化,价值取向不明导致文化育人泛化。而现有研究成果零散,总体缺少基础框架,不足以指导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课题通过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江苏省1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为主要样本,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高职教育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必须实施文化育人,明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高职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予“5B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基层职业性”;我国对高职给予“复姓定位”,蕴含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定位“高等职业性”。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文化共性,同时具有“职业性”个性价值追求。文化育人定位决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性质,文化育人特性反映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面貌,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对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具有反作用。因此,文化育人定位和特性价值追求的向度即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应然目标。从文化育人定位、文化育人特性的维度分析,其价值取向均有四个向度。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是:以“职业性”特质人才为培养目标,走校企“双主体”文化育人之路,在合作中正视育人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目标的现实不融,规避企业文化中不利于人的道德、理性、真善美形成的文化因子,有效耦合育人文化与企业先进文化,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步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自此至改革开放前,我国职业教育及其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我国高职教育随经济建设中心的确立应运而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对技术精神的双压制、社会文化对育人文化的深融合、外来文化对高职文化的反思间性等影响,形成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特质文化形态。以发展需要、发展规模、发展质量为评判标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具有递进式发展特征和递进式文化育人价值目标。从对文化育人的认识高度、重视程度和实践效度分析,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随递进式发展任务划分为随性、工具性、理性、特性四个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以经济与高职互动为演进动力,是“适应—调整—再适应”的演进过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虽然仍存在不少现实矛盾,但是从宏观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存在向度摇摆阻碍类型彰显之囧。从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实践情况看,弱化并制约其彰显深度、广度和效度的主要问题包括:融入工业文化因素比较泛化、注入企业文化要素比较主观、培养优秀企业精神重视不够、关注文化间性存在盲目性碎片化。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多维因素复合的结果。影响其彰显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彰显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需要从内容、载体、路径、传播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系统化推进。
上海市奉贤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2020)在《大胆探索 开拓创新——奉贤区质量工作真抓实干的实践》文中提出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其中,上海市奉贤区因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在"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方面获得点赞。本文介绍了奉贤区在质量推进工作中典型经验和做法。
陈梦甜[3](2020)在《基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体检”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民营经济已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源于底端的民营经济依靠自身优势,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成长速度,当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民营企业是民营经济的组成单位,民营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民营经济的成败,相较于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企业在预防和应对法律风险等方面处于先天劣势,而法律风险对于每一个企业而言都是其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来说,公司规模小、风险抵御能力弱,面临法律风险后常常失去控制,最终使法律风险进一步恶化为法律责任,要破解民营企业的发展困境,就必须正视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问题。面对民营企业越来越迫切的法律风险防控需求,亟需建立一套定位准确、主体清晰、标准规范,长效持久的法律风险防控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发现、预防和管理法律风险提供及时的解决方案,提升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保障民营企业稳定、健康发展,通过对民营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将事后的被动应对化为事前的主动防御,促使民营企业对法律风险的处理模式由应对型向预警型转变,这既是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基本内涵,更是政府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逻辑展现。建立“法治体检”体系,不仅是打破法律资源分布不平衡、不合理的尴尬处境、实现法律资源配置再平衡的有效举措,更是积极调动法律工作者服务民营,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只有切实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需求,积极主动作为、及时回应,才能帮助民营企业扭转不利的发展局面,实现依法治企,使民营企业发展为现代化、法治化的企业典范。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展“法治体检”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但也显现出“法治体检”体系建设的不足与短板,保障机制缺失、服务平台建设落后、服务单一、资源供给失衡等问题渐渐暴露出来,不仅严重阻碍了“法治体检”体系的建立健全,更严重挫伤了民营企业的市场信心。要为民营企业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就必须“对症下药”,以法治化、现代化、个性化、常态化等基本原则为指导,弥补短板、查漏补缺,实现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由亡羊补牢向未雨绸缪的华丽转身。
赵立旺[4](2020)在《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风口已经变为创新创业。创业革命为新世纪世界经济设定了前进的方向。伴随着5G牌照的发放,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时代悄然来临,信息越来越透明,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创业一定是回归知识与技术的创业。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发展与传播的主体,代表着科技资源的核心,是最具创新性的群体。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全面落实,本研究以黔江区工业园区的科技工作者为对象,全面调查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现状,深入调研制约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困难和障碍,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增强黔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对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建设进行深入研究。首先界定了创新创业、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等概念,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创新创业的成果,然后对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现状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分别用PEST分析法分析了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创新创业理念“重物轻人”,产业发展弱、科技创新需求不强,人才引进力度极弱,政策支持力度不强,科技资源配置等突出问题,及创业能力不足、风险承受能力弱、融资困难等主客观原因,造成科技工作者不敢创业、不能创业的局面。接下来,基于Sahlman创业模型对支持体系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创业激励体系、以学会院士工作站等为主导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优化环境为目标的创新政策体系、以科技工作为中心的内在支持体系。最后针对以上建议提出保障措施,即扭转阻碍创新创业的观念,准确把握政府在推动创新创业中的职能定位,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助推创新创业,注重对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激励等。
刘露[5](2019)在《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基于江西G县的调查》文中提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有一定趋势,而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把脉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与困境,建构相应政策支持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家级贫困县江西省G县返乡农民工创业状况开展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深入分析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创业基础设施先天不足、返乡创业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创业资金普遍不足、创业支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成为农民工创业的制约因素。本文建议从精准扶贫政策、乡村振兴视角来优化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设计,大力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培训体系、金融支持体系和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加强创业宣传,整合创业资源,激发创业活力。
赵光辉[6](2018)在《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交通权是公民享有的满足自身出行需求的权利,是涉及交通发展法律问题的理论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城乡一体化在加快城市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交通一体化,而交通一体化的顺利实现关键之一在于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作为缩短时空距离的切实手段,交通一体化可以实现经济的优劣互补,是发挥整体优势的前提和保障,也高度契合国家的“交通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战略”以及“四好农村路建设”等战略目标。当然,城乡交通一体化目标的实现除了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交通发展自身规律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实施。本文综合运用规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学理论和法学理论两个角度,提出了法律保障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及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框架。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界定部分。界定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概念、基本目标、内涵等。第三部分为基础理论部分。从经济学和法学两个角度,对本文的研究基础理论展开分析。第四部分为域外典型国家城乡交通一体化的经验借鉴。通过对域外城乡交通一体化实践分析,总结域外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构建方面的有益经验。第五部分为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障碍分析。总结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面临的法律障碍,并剖析这些法律障碍出现的原因。第六部分为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构建。针对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中的法律制度障碍,提出了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机制构建的原则、内容以及具体运行方案,以构建科学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体系。第七部分为结论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本文从法律角度对城乡交通一体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不仅为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交通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而且可以促使这一问题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进而使这一问题在更高层面得以解决。实现城乡交通资源整体优化配置,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高度,推动整个交通市场健康持续繁荣,最终使城乡居民真正得到实惠,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孟可心[7](2018)在《创新小微金融 把脉中小企业发展——第六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暨2018中国普惠金融展览会在京举行》文中研究说明7月18日,第六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暨2018中国普惠金融展览会(以下简称"投融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投融会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指导下,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名洋国际会展等国家级协会和专业机构共同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服务于中小企业投融资的全国性、专业性展会。此外,同
姚红[8](2017)在《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并明确提出了要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和要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诉求,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间竞争的关键所在。当下,国家间的竞争在继续着经济竞争、政治竞争和军事竞争之外,更多地转化为以文化方式进行的软实力竞争。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从问题角度审视,我们必须正视,中国在近四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文化软实力相对滞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统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从破解问题的意识自觉,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都极具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已有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和丰硕成果,为进一步深化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提供了启示和奠定了基础。但学术界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如,在理论层面关于文化软实力本质等一些前提性的、基源性的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理解与阐释,“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概念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尚未达成共识,理论前提的不明导致与此相关实践层面的关于文化软实力提升实现路径研究也就难以呈现出明晰的学术观点。这些问题都亟需站位于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具体实践中,结合文化本身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认真的研究。这正是本文希望通过研究要进一步探讨、发展和解决的问题,并通过尝试探索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破解的措施和方法,以提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实践路径和对策。本篇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重点阐释辨析中国语境下“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内涵,着力解决“什么是文化软实力”这一涉及整个研究逻辑基点的理论前提问题。文化软实力的本质是国家精神和国家意志的权威力量,基本内容是国家的制度精髓和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及其价值观。文化软实力是经过文化包裹的国家意识形态统摄力、影响力和话语权,文化软实力的功能在于通过国家主导和运用文化资源,依托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实践运作,运用强大的传播媒介和有效的传播方法影响和争取人心,对内产生的凝聚力和驱动力以及对外通过意识形态所蕴含的“立国价值”和“立国之本”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本章揭示了从西方语境的软实力到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内涵迁移的客观性和必要性,阐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必须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缘由,清晰界定“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生成性意义上聚焦于“什么样的‘文化’产生软实力”,“文化的潜在软实力‘在什么条件下’转换成现实的软实力”两大理论硬核,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接续性研究提供理论逻辑前提和支撑。第二部分,在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提炼掣肘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着重剖析了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仍然存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凝练和培育践行的诉求,中国传统文化对文化软实力的文化支撑力不足,文化软实力提升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存在失衡,中国文化传播能力亟待提高和文化软实力的主体力量方面存在短板等问题。这表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文化思想力、文化水准和文化国力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中国如何在现有国情基础、实践根基、文化传统前提下建设和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呈现为一个强烈的问题。第三部分,国外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经验镜鉴。世界各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既有共通之处,又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多样性。本章择取美国、英国和日本作为研究样本,深入剖析这三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效做法,总结出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经验和启示。从借鉴的意义上,核心价值观引领促进大国崛起是最重要的经验。这些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成为这些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根基、轴心指向;同时,这些国家都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国家各个层面,使传统的意识形态宣传披上新的外衣转换形式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这些做法保证了国家社会稳定、进步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认识和把握核心价值观引领促进大国崛起规律对当代中华民族复兴意义重大。第四部分,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多维路径构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文化软实力之“软”在于其作用形式之隐性和柔性,而“软”的“观念镜像”深层连带的是国家道路之根据,国家基本制度之正义和价值。文化软实力的意识形态性,是国家权威性和国家力量性的表征。国家的发展不仅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等硬实力支撑,更需要观念化的意识形态建构的文化软实力保驾护航。本章力图兼顾系统性和逻辑性,从多个维度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路径。即,以培育“四个自信”夯实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工程,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把握文化软实力的主导权,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推进中国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提升中国文化传播媒介实力和中国文化传播艺术水平,增强执政党、文化人才和海外华侨华人三个层次的文化软实力主体建设。
叶龙祥[9](2016)在《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吴宣恭的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吴宣恭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概括。吴宣恭经济思想主要涉及所有制与产权理论、我国社会的产权关系、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所有制改革理论、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些重要理论、现阶段重大经济社会关系及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等方面。所有制与产权理论的研究与运用是吴宣恭经济思想的重中之重。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史论相结合、求实与创新相结合、调查与采访相结合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对吴宣恭的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指导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价值的结论。对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价值:第一,吴宣恭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吴宣恭经济思想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学习、研究、发展和运用,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解和把握;第二,吴宣恭经济思想根植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际,研究吴宣恭经济思想有助于后学之辈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历程和实践运用,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脉络;第三,吴宣恭的严谨治学精神、高度责任感和崇高的品格是广大经济学人终身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黄印鑫[10](2015)在《协同视角下企业信用治理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信用内生于市场交易中,是企业存亡续绝之本,是市场主体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然而,信用缺失问题的层出不穷,损害了企业的公平竞争,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凸显了我国在企业信用治理方面的困境。根治企业信用缺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信用治理体系。本文以协同治理为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个案分析等方法,回顾国内外学者在企业信用治理方面的研究文献,分析我国企业信用协同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总结我国企业信用治理的历程与特点;并以泉州市为例,归纳泉州市企业信用治理的现状,认为企业信用治理存在组织协调的功能弱化、企业逐利的行为短视、公众监督的环境匮乏和多方协同的机制残缺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外信用治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企业信用治理的对策建议,即构建政府、企业与第三部门之间的企业信用协同治理。政府在法制建设、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及引导其他治理主体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企业以自律为基础,规范内部信用控制、培育社会责任感,打造企业信用文化;第三部门中的行业协会制定行规公约,信用服务市场化运作,消费者、新闻媒体及社会组织在信用普法、维权协助、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参与协作作用。总之,各治理主体以大数据战略思维,在承担各自权责的基础上,互为补充,沟通协作,以期形成企业信用协同治理体系,实现企业信用的“善治”。
二、中小企业零距离把脉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企业零距离把脉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分析 |
2.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要义诠释 |
2.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 |
2.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类型定位 |
2.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向度目标 |
2.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实现的应然路径 |
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 |
3.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渊源 |
3.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发展阶段 |
3.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宏观成就和向度之囧 |
4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现状考察 |
4.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 |
4.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
4.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主要问题 |
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问题归因 |
5.1 文化育人自觉性不强 |
5.2 职业文化理解得不深 |
5.3 校企文化交融性不足 |
5.4 文化传播机制不完善 |
5.5 法律法规机制不健全 |
6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的彰显策略 |
6.1 凝练职业精神标签彰显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核心精神 |
6.2 打造职业文化载体增强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显示度 |
6.3 促进校企文化有效交流打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彰显路径 |
6.4 建立职业文化高效传播机制推进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深化 |
6.5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浓厚文化育人价值取向氛围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大胆探索 开拓创新——奉贤区质量工作真抓实干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质量工作基本情况 |
二、质量发展“十个有”的工作举措 |
(一)思想引领,达成一个共识,营造浓厚“质量氛围” |
(二)深耕机制,树立一批典型,选培先进“质量标杆” |
(三)主动作为,落实一些举措,促成帮扶“渗透到根” |
(四)创新发展,夯实一项基础,优化升级“质量环境” |
(五)矢志向前,锚定一个目标,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三、典型案例 |
案例一:打造质量提升“一镇一品”区域质量特色品牌 |
案例二:建立并深耕评审与孵化并重的政府质量奖工作机制 |
案例三:创新开展“万千百”质量提升工程 |
(3)基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体检”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的理论逻辑 |
(一)法律资源配置的再平衡 |
(二)构建法治营商环境的基本元素 |
(三)化解民营企业法律风险的有效举措 |
1.民事法律风险 |
2.行政法律风险 |
3.刑事法律风险 |
(四)依法治企的内在需要 |
二、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的实践探索 |
(一)广东地区“法治体检”实践 |
(二)北京地区“法治体检”实践 |
(三)浙江地区“法治体检”实践 |
(四)江苏地区“法治体检”实践 |
三、“法治体检”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保障机制不完善 |
(二)服务平台建设滞后 |
(三)服务单一化 |
(四)资源供给严重失衡 |
1.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
2.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
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的优化原则 |
(一)法治化原则 |
(二)服务平台现代化原则 |
(三)服务个性化原则 |
1.全面化原则 |
2.行业区分原则 |
3.规模区分原则 |
(四)常态化原则 |
1.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
2.提升服务队伍专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学术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
1.3.2 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检索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SWOT分析法 |
1.6.4 PEST分析法 |
1.7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7.1 研究的创新 |
1.7.2 研究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 |
2.1 创新创业相关概念 |
2.1.1 创新创业 |
2.1.2 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 |
2.1.3 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
2.2 相关理论 |
2.2.1 支持理论 |
2.2.2 Sahlman创业模型理论 |
2.2.3 SWOT分析法概述 |
2.2.4 PEST模型概述 |
3 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基本状况 |
3.1 黔江区工业园区发展概述 |
3.2 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PEST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SWOT分析 |
3.3.1 机会分析 |
3.3.2 威胁分析 |
3.3.3 优势分析 |
3.3.4 劣势分析 |
3.4 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4.1 存在的问题 |
3.4.2 问题的根源 |
4 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构建 |
4.1 基于Sahlman创业模型的支持体系核心要素分析 |
4.1.1 企业(机会) |
4.1.2 科技成果转化(交易) |
4.1.3 学会、院士(资源) |
4.1.4 政策(环境) |
4.1.5 科技工作者(人) |
4.2 支持体系构建方案 |
4.2.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 |
4.2.2 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创业激励体系 |
4.2.3 建立以学会、院士工作站等为主导的创新服务体系 |
4.2.4 建立以优化环境为目标的创新政策体系 |
4.2.5 建立以科技工作为中心的内在支持体系 |
5 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运行保障措施 |
5.1 扭转阻碍创新创业的观念 |
5.1.1 扭转“重物轻人”的误区 |
5.1.2 扭转过度依赖市场的误区 |
5.1.3 扭转追求“短、平、快”的误区 |
5.1.4 扭转行政权力、学术权力错位的误区 |
5.2 准确把握政府在推动创新创业中的职能定位 |
5.2.1 加强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 |
5.2.2 优化政策环境和财政投入 |
5.2.3 建好平台、市场 |
5.2.4 扶持一批科技创新企业 |
5.2.5 倡导创新文化落实推动机制 |
5.3 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助推创新创业 |
5.3.1 调整优化科技计划体系 |
5.3.2 改革经费管理机制 |
5.3.3 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 |
5.4 注重对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激励 |
5.4.1 注重提高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待遇 |
5.4.2 建立“职业生涯设计”行动计划 |
5.4.3 注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 |
5.4.4 鼓励支持科技工作者参与协同创新 |
6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5)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基于江西G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创业政策概述 |
2.2.2 国外农民创业概况研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变迁 |
2.3.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与问题 |
2.3.3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贫困地区脱贫路径 |
2.4 研究评述 |
3 G县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与问题 |
3.1 G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3.2 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 |
3.3 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 |
4 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的建构 |
4.1 建立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
4.1.1 因地制宜制定各项创业政策 |
4.1.2 加强创业政策的执行水平 |
4.1.3 深入调整返乡创业税收政策 |
4.2 建立贫困地区农民返乡创业的金融信贷制度 |
4.2.1 建立返乡创业的专项基金 |
4.2.2 降低创业贷款借贷标准 |
4.2.3 拓宽农民工创业融资渠道 |
4.3 建立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体系 |
4.3.1 完善创业培训资金补贴机制 |
4.3.2 提升农民工创业培训服务质量 |
4.3.3 支持发展返乡创业培训社会组织 |
4.4 加强创业宣传,整合贫困地区的创业资源 |
4.4.1 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宣传 |
4.4.2 积极开拓贫困地区的市场资源 |
4.4.3 带动贫困地区的创业经济转型 |
5 结论 |
5.1 返乡农民工创业是精准扶贫的新动力 |
5.2 返乡农民工创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城乡交通一体化概念及内涵 |
2.1 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概念演进 |
2.1.1 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前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提出 |
2.1.2 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后的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发展 |
2.2 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概念界定 |
2.3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
2.4 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基本内涵 |
3 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的理论基础 |
3.1 交通权理论 |
3.2 利益和利益机制理论 |
3.3 市场规制理论 |
3.4 宏观调控理论 |
3.5 效率与公平理论 |
3.6 协同理论 |
3.7 共享理论 |
4 域外典型国家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经验借鉴 |
4.1 域外典型国家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实践 |
4.1.1 美国实践 |
4.1.2 英国实践 |
4.1.3 日本实践 |
4.1.4 德国实践 |
4.1.5 巴西实践 |
4.1.6 澳大利亚实践 |
4.2 域外典型国家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借鉴 |
4.2.1 “立体式”的立法体系保障 |
4.2.2 “全程式”的财政补贴制度保障 |
4.2.3 统一交通管理协调机制和发展规划 |
5 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障碍分析 |
5.1 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现状 |
5.1.1 城乡交通发展滞后 |
5.1.2 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不均衡 |
5.1.3 城乡交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差距大 |
5.1.4 城乡交通衔接不畅 |
5.2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存在的法律问题 |
5.2.1 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
5.2.2 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规定不统一 |
5.2.3 城乡交通一体化协调机构缺失 |
5.2.4 城乡交通一体化协同服务机制缺失 |
5.2.5 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监管不到位 |
5.3 我国城乡交通一体化面临法律障碍原因分析 |
5.3.1 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 |
5.3.2 城乡交通财政支持差距大 |
5.3.3 城乡交通运输规则发展不平衡 |
6 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构建 |
6.1 城乡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机制构建的原则 |
6.2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的主要内容 |
6.2.1 完善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协调机制 |
6.2.2 建立统一的城乡交通设施标准和规则 |
6.2.3 建立统一的城乡旅客运输法规保障体系 |
6.2.4 完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法律保障制度 |
6.3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的配套措施 |
6.3.1 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
6.3.2 加强规范统筹交通规划建设 |
6.3.3 强化公共财政的作用 |
6.3.4 规范城乡交通一体化市场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创新小微金融 把脉中小企业发展——第六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暨2018中国普惠金融展览会在京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 |
深入推进体育产业内中小企业转型发展 |
股权是小企业实现大梦想的必要桥梁 |
培养新民营企业注重产权保护 |
(8)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和价值 |
(一) 问题提出的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和理论研究背景 |
(二) 该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
(三) 文化软实力研究现状的问题评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理路和创新之处 |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研究理路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的理论前提阐释 |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必须凸显“中国特色”的缘由 |
(一) 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及其局限性 |
(二) 中国文化软实力话语体系创建的必要性 |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必须澄明的“文化软实力”概念 |
(一) “文化软实力”的上位概念:“文化”与“软实力” |
(二) 基于动态生成视角的“文化软实力”概念 |
(三) 从系统论视角进一步界定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概念 |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必须破解的两个关键问题 |
(一) “什么样的文化”能够产生软实力 |
(二) 先进文化“在什么条件下”产生软实力 |
第二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解析 |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 文化市场体系日益健全 |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进展 |
(三) 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 |
(四)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显着 |
(五)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 |
二、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凝练和外推路径上存在的不足 |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文化软实力的文化支撑力不足 |
(三) 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
(四) 中国文化传播能力亟待提高 |
(五) 中国文化软实力主体力量存在的短板 |
第三章 国外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经验镜鉴:以美、英、日三国为例 |
一、以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美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之反思 |
(一) 美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效做法 |
(二) 美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二、创新的核心价值观成为英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最大亮色 |
(一) 卓有成效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夯实英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石 |
(二) 英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三、儒教资本主义价值观引领下的日本文化软实力建设 |
(一) 合璧文化——日本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独特性 |
(二) 日本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多维路径构建 |
一、以培育“四个自信”夯实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工程 |
(一) 四个自信构成文化软实力的多维支点 |
(二) 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的最内在支撑 |
二、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把握文化软实力的主导权 |
(一) 立足于三个原则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 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推路径 |
三、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
(一) 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正确态度 |
(二) 找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重点对象 |
(三) 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正确原则 |
四、双轮驱动:推进中国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
(一) 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
(二) 把脉构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路径 |
五、提升中国文化传播媒介实力和中国文化传播艺术水平 |
(一) 提升中国文化传播媒介整体实力 |
(二) 提升中国文化传播艺术水平 |
六、主体维度:多层次推进文化软实力主体建设 |
(一) 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领导 |
(二)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三) 海外华侨华人助力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及有待研究之处 |
第一章 吴宣恭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 |
第一节 吴宣恭学术生涯概况 |
第二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
二、在与多种经济思想观点碰撞中形成 |
三、在所有制改革实践中发展 |
第三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求学时期的孕育阶段 |
二、任教时期的探索阶段 |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时期的形成阶段 |
四、新世纪以来在反思中发展阶段 |
第二章 所有制与产权基本理论的研究 |
第一节 所有制基本理论的研究 |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的内涵 |
二、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三、所有制变革的规律 |
第二节 产权关系基本理论的研究 |
一、研究产权关系方法的探索 |
二、产权的定义 |
三、产权的性质 |
四、产权主体的权能、利益和责任的关系 |
第三节 产权体系的内部结构研究 |
一、产权关系的“四权” |
二、产权统一和分离 |
三、所有权与产权关系 |
四、归属权在产权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五、产权主体的确认 |
第四节 产权与产权制度关系的研究 |
一、产权的细分与组合 |
二、产权制度的内涵 |
三、产权制度与所有制的关系 |
第三章 对我国社会的产权关系的研究 |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产权关系的研究 |
一、全民所有制的产权关系 |
二、对全民所有制产权关系争议见解的驳斥 |
三、现实影响 |
第二节 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研究 |
一、股份公司的产权关系 |
二、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看待股份制改革的利弊 |
三、坚持对片面夸大股份制作用进行有针对性地辩析 |
第三节 法人财产权的研究 |
一、法人财产权的内涵 |
二、在质疑中论证公司财产权内涵与实质 |
三、现实影响 |
第四节 中小企业产权关系的研究 |
一、运用辩证思维辨析家庭式企业产权结构的利弊 |
二、用质疑眼光追根溯源私营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 |
三、对中小企业产权制度调整提出科学设想 |
第四章 以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评析西方现代产权理论 |
第一节 全面比较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理论 |
一、经济界对两种产权理论的研究情况 |
二、从总体上比较研究了两种产权理论 |
三、社会各界的理论影响和反应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产权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评析 |
一、对“交易费用”理论的评析 |
二、对“科斯定理”理论的评析 |
三、现实影响 |
第三节 对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的评析 |
一、多角度地批评“企业契约论” |
二、对以“利益相关者论”为根据的企业产权理论的评析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企业产权理论的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企业产权理论 |
二、企业内部关系与法人治理结构 |
三、搞好企业治理结构 |
第五章 产权与所有制理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运用 |
第一节 产权分离理论在国有经济改革中的运用 |
一、国家所有制的实质 |
二、国家所有制产权分离理论 |
三、国家所有制改革形式 |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财产和劳动产品的归属关系研究 |
一、国有企业劳动产品的归属关系 |
二、国有企业股份改制中国有资产的维护 |
第三节 国有经济产权制度改革 |
一、国有经济产权改革的必要性 |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形式 |
三、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问题 |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
五、现实影响 |
第四节 所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的研究 |
一、理论界关于所有制实现形式内涵的学术探讨 |
二、多种所有制实现形式出现的原因与作用 |
三、中肯地提出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注意事项 |
四、现实影响 |
第五节 国有产权制度改革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
一、改革的方向和坚持的基本原则 |
二、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 |
三、对私有化理论的批判 |
四、现实影响 |
第六章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研究 |
第一节 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
二、理论意义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形成与改革的“市场导向”问题研究 |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市场经济的形成 |
二、改革的“市场导向”研究 |
三、理论意义 |
第三节 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优势 |
一、准确论述所有制与计划、市场在社会经济制度中的地位 |
二、探寻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优势的根本途径 |
第七章 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研究 |
一、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
二、准确分清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 |
三、物化劳动与价值、剩余价值的关系 |
四、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价值原理的认识 |
第二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关系的研究 |
一、价值形成与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作用 |
二、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 |
三、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在价值实现中的作用及意义 |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研究 |
一、论证价值量的影响因素 |
二、劳动生产率对价值量的影响 |
三、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价值决定与价值实现 |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
第一节 所有权对分配关系的作用 |
一、劳动与产权关系 |
二、劳动与价值关系 |
三、产权、价值与分配关系 |
第二节 对西方经济学分配理论的批判 |
一、对西方“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批判 |
二、对西方“按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批判 |
三、正确理解“按要素贡献分配” |
第三节 对我国现阶段分配关系的研究 |
一、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二、我国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和根源 |
三、我国当前经济问题与分配不公的关系 |
四、解决分配不公的基本途径 |
第九章 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
一、立足现实,探讨如何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 |
二、立足现实,探讨促进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问题 |
三、关于发展企业集群和总部经济的有关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关于世界经济危机根源的研究 |
一、中外经济学家进行的各种推断 |
二、运用马克思危机理论把脉危机的病根,得出马克思主义结论 |
三、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为化解危机提供了科学的药方 |
第三节 关于股票市场的研究 |
一、研究背景 |
二、准确把握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和问题及产生原因,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提出合理的目标模式 |
三、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有效的实施办法 |
第四节 关于住宅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 |
一、较早地倡议将住房建设列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
二、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精辟的见解和有益的建议 |
三、考察了城市化发展道路,准确把握了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前提和关键 |
第五节 文化知识经济的研究 |
一、把握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
二、深谙文化的重要性,呼吁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第十章 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关系的研究 |
第一节 所有制与阶级关系和阶级分析 |
一、学界内的不同观点 |
二、吴宣恭对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的认识 |
第二节 对当前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内争鸣 |
二、从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中,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
三、为正确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提供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提出我国所有制的二元结构,研究经济规律的二元化 |
一、创造性地提出新“二元”规律体系 |
二、从所有制关系阐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特有经济规律及其影响 |
三、倡言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第十一章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研究 |
第一节 关于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编写 |
一、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
二、抓住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系统、完整地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研究 |
一、质疑政治经济学以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的观点,准确解读了生产方式的内涵 |
二、质疑生产方式“中介说”的观点,准确把握生产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
三、强调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重要性,有利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
第三节 从生产关系整体的角度分析“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争论 |
一、运用经济理论和“否定之否定”原理,强调恩格斯的解释符合逻辑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
二、辩析争论中的错误观点,准确分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及其基本特征 |
三、肯定争论中的有益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
四、批判私有化主张,揭穿有人利用争论浑水摸鱼、贩卖私货的真实面目 |
第四节 关于政治经济学结构和理论体系的研究 |
一、学界内对经济学主线的不同观点 |
二、联系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强调我国经济学主线是随着由所有制改革主导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展开的 |
第五节 强调所有制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
一、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强调所有制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 |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呼吁重视所有制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
第六节 对经济学错误范畴的批判 |
一、学术界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
二、科学地认识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 |
三、科学地认识劳动与劳动力区别及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
四、揭露西方“人力资本”概念的谬误,维护经济学范畴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
第十二章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贡献与价值 |
第一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特点 |
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
二、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导的统一 |
三、坚持革命批判与理论创新的统一 |
四、鲜明的阶级立场与严谨的治学精神的统一 |
第二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学术贡献 |
一、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积极探索者 |
二、国有企业改革“两权分离”路径的倡导者和研究者 |
三、中国MBA的首创者 |
四、教书育人的巨匠 |
第三节 吴宣恭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
二、对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
三、对吴宣恭严谨治学精神和高尚品格的弘扬与传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协同视角下企业信用治理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企业信用 |
2.1.2 企业信用治理 |
2.2 企业信用缺失 |
2.2.1 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形式 |
2.2.2 企业信用缺失的社会危害 |
2.3 协同治理理论 |
2.3.1 协同治理的基本内涵 |
2.3.2 协同治理的指导意义 |
2.4 企业信用协同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4.1 协同治理的理论优势 |
2.4.2 政府监管的现实困境 |
2.4.3 第三部门的迫切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信用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剖析——以泉州市为例 |
3.1 我国企业信用治理的历程与特点 |
3.1.1 我国企业信用治理的历史沿革 |
3.1.2 我国企业信用治理的基本特点 |
3.1.3 影响企业信用治理的主要因素 |
3.2 泉州市企业信用治理的现状分析 |
3.2.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
3.2.2 量化信用等级分类 |
3.2.3 实施不同治理措施 |
3.2.4 推行信用奖惩披露 |
3.3 泉州市企业信用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组织协调的功能弱化 |
3.3.2 企业逐利的行为短视 |
3.3.3 公众监督的环境匮乏 |
3.3.4 多方协同的机制残缺 |
3.4 泉州市企业信用治理问题的原因剖析 |
3.4.1 法制滞后和政策多变 |
3.4.2 企业内外信息不对称 |
3.4.3 第三部门的功能异化 |
3.4.4 体制障碍与惩戒乏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外企业信用治理的经验与借鉴 |
4.1 国外企业信用治理的主要经验 |
4.1.1 美国企业信用治理 |
4.1.2 德法企业信用治理 |
4.1.3 日本企业信用治理 |
4.2 国外企业信用治理的比较借鉴 |
4.2.1 立法先行,促进信息开放利用 |
4.2.2 内外约束,引导企业自律自治 |
4.2.3 集分结合,注重服务市场运作 |
4.2.4 奖惩并重,强化社会公众监督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协同视角下完善我国企业信用治理的对策建议 |
5.1 企业信用协同治理的根本目标与基本原则 |
5.1.1 企业信用协同治理的根本目标 |
5.1.2 企业信用协同治理的基本原则 |
5.2 以政府监管为主导,优化服务职能 |
5.2.1 树立全民信用理念共识 |
5.2.2 加快信用治理体系立法 |
5.2.3 完善信用治理配套机制 |
5.3 以企业自律为基础,提升市场竞争力 |
5.3.1 规范内部信用控制 |
5.3.2 培育企业社会责任 |
5.3.3 打造企业信用文化 |
5.4 以第三部门参与为支撑,推进社会化共治 |
5.4.1 强化行业协会的引导规范 |
5.4.2 推进信用服务市场化运作 |
5.4.3 调动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 |
5.5 以大数据战略思维,构建协同治理平台 |
5.5.1 整合统一数据,应用信息集成化 |
5.5.2 扩大社会监督,完善奖惩科学化 |
5.5.3 提升治理层次,实现治理常态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中小企业零距离把脉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价值取向研究[D]. 方桐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大胆探索 开拓创新——奉贤区质量工作真抓实干的实践[J]. 上海市奉贤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上海质量, 2020(06)
- [3]基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体检”探究[D]. 陈梦甜.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4]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研究[D]. 赵立旺.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5]贫困地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基于江西G县的调查[D]. 刘露.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6]城乡交通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 赵光辉.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2)
- [7]创新小微金融 把脉中小企业发展——第六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暨2018中国普惠金融展览会在京举行[J]. 孟可心. 中国经贸导刊, 2018(22)
- [8]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D]. 姚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9]吴宣恭经济思想研究[D]. 叶龙祥.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10]协同视角下企业信用治理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D]. 黄印鑫. 华侨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