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蓬勃发展的河北蔬菜(论文文献综述)
刘广利[1](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柴青宇[2](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白思远[3](2021)在《怀来县葡萄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怀来县丰富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葡萄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近年来,怀来县葡萄产业作为当地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为当地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2018年底怀来葡萄产区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怀来县葡萄产业迈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目前,怀来县葡萄产业在地理区位、历史背景、地方品种、产品加工、产业链延伸等多方面均有竞争优势。近些年,各地葡萄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增长很快,省内有河北省涿鹿县、饶阳县、威县产区迎头赶上,外有南方产区蓬勃发展,提升怀来县葡萄产业自身竞争力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对怀来县葡萄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厘清怀来县葡萄产业发展优势,发现产业发展短板,把握产业竞争力强弱项,判断未来发展方向,对怀来葡萄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产业发展政策的提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怀来县葡萄产业的发展历史、生产规模、品种结构及生产布局、葡萄加工产业状况、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其次以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依托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遴选河北省内9个葡萄主产县,利用显示性指标和比较优势指标对怀来县葡萄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显示:2015-2017年,怀来县葡萄产业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94%、10.92%、8.48%,呈不断下降趋势,年均市场占有率为10.11%,在遴选的9个葡萄主产县中排名第2,市场竞争优势明显;2015-2017年资源禀赋系数分别为25.44、30.33、22.92,主产县中排名第2,生产竞争优势突出;从规模优势指数(SAI)、效率优势指数(EAI)以及综合优势指数(AAI)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优势指数,其中,2017年怀来县葡萄产业规模优势指数为4.46、效率优势指数为1.60、综合优势指数3.57,怀来县的葡萄产业具有规模比较优势、效率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研究结果充分表明怀来县葡萄产业不仅规模效益日趋明显,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且具有明显的产业竞争力优势。本文基于钻石模型理论分析影响怀来县葡萄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从生产要素供给、市场需求、产业经营主体、相关和支持产业、政府行为、产业发展机遇六大影响因素对产业竞争力发展做详细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壮大并加快标准化葡萄基地建设;二是强化销售流通、品牌宣传等产后配套服务;三是重视科技、人才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四是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本文创新点是:(1)构建了怀来县葡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显示性指标、比较优势指数指标分析怀来县葡萄产业竞争力,对怀来县葡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量化评价。(2)通过因素分析法结合波特钻石模型,对怀来县葡萄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提升怀来葡萄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丁潇颖[4](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王士奇[5](2020)在《内丘县长寿百果庄园打造现代农业庄园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016年11月,《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创建工作,并于2020年建成100个国家现代农业庄园。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到2020年,力争建成1-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庄园,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庄园经济新模式,提高农业庄园品牌意识和影响力,促进全省农业和旅游业一体化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丘县作为河北省第一批全域旅游试点县,长寿百果庄园成为内丘县第一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已经建成综合性高效生态农业园区,计划未来5年建成河北省丘陵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现代农业庄园。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庄园经济相关研究,对长寿百果庄园进行实地调研,对其区位环境、农业示范性、旅游资源等基础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长寿百果庄园创建现代农业庄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政府监管有待加强;庄园典型性特色不足;农业科技支撑不足;产业融合水平较低;缺乏优秀管理人才。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新兴产业相关政策滞后;庄园发展模式缺乏创新;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产业融合路径不清晰;人力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根据长寿百果庄园发展现状,对照现代农业庄园规范标准,以农为本,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争取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准确定位,突出庄园品牌特色;科技赋能,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产业融合,促进区域联动发展;规范管理,引进专业人才。
周辰[6](2020)在《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文中提出近代中国城市格局体系的演变,由不同城市的发展路径所决定。近代中国在西方入侵的背景下,被动卷入世界市场体系,原有的社会秩序亦遭受冲击。经济因素逐步取代政治、军事因素成为推动城市近代转型的根本动力,形成了政治城市衰落、经济城市崛起的格局体系。保定作为直隶省城,是一座地处京畿腹地的内陆城市,近代以前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近代以来发展相对落后。保定依靠行政力量开启了近代化转型的历程,城市经济的发展并非内在需求的产物,而是政治权力推动的结果,其变革属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属于行政导向型发展路径,在我国近代城市转型中具有典型意义。近代以前的保定,因军事而兴起、因政治而显赫,成长路径符合我国传统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政治、军事优先发展。政治、军事地位的提升亦强化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北宋时期边境的军镇发展为清代直隶首府。保定的经济功能主要为政治、军事功能提供服务,属于权力控制型经济,商品经济成长动力不足,对外贸易能力有限,经济结构畸形。近代保定在官方的强力推动下开启了近代转型的道路,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官员、军阀的个人权威是推动城市变革的主要力量,保定的经济延续着依附军事政治的传统。保定在社会变革中呈现出“绝对发展”与“相对衰落”并存的特点,城市在工业、金融业、交通与通讯、商业等领域具备了早期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新兴经济城市相比,保定经济成长的动力不足,发展相对缓慢。近代保定区域市场在传统政治力量与近代经济因素的合力作用下迅速成长,通过分析商人结构、商品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体系网络结构,可以窥见其并未成长为经济类型的城市,仍然是消费功能为主的传统政治军事城市。保定市场在近代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演变过程,商业腹地因天津经济地位的擢升与新式交通工具的建设而空前扩大,亦因交通枢纽的丧失而有所削弱。保定城市地位由政治功能决定,经济功能依附于政治功能,城市区域地位与行政地位紧密相连。近代以来,经济因素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尽管保定市场地位有所提升,经济功能的不足弱化城市的政治功能,其区域中心位置被天津所取代。商会组织是保定近代商业转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官方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以国家行政推动为主要动力。官方与商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家权威、中央集权程度,其互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家权威相对薄弱时期,官方借助商会等民间力量维持统治秩序,双方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契约”关系,商会广泛参与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官方起到了制衡作用;当国家集权程度较高时,官方极力压制社会力量,商会沦为了官方的附庸机构,无所作为。保定商会属于行政高度管控的地方性商业组织,其成长路径与城市功能属性密不可分,商会组织的成立与改组、各类重大社会活动的开展均与官方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对官方存在较强的依附性。在保定商会与其他商会的互动中,社会属性多而经济属性较少,彰显城市政治地位崇高、经济能力不足的特点。关于保定的成长路径,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权力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行政权力是推动保定城市转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改革避免了保定走向没落的命运;但是官方权力过大也会损害民众的合法权力,抑制区域经济成长的活力。
刘方慧[7](2020)在《秦皇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品牌效应已经成为21世纪农产品贸易的主要竞争力,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成为转变地方农业经济增长的新方式,是各个地方政府争相推进的重要工作。秦皇岛是中国北方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环境,造就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农产品,近些年秦皇岛市为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行业做出了许多努力,例如出台了许多品牌发展指导政策,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发展,推行“农户+龙头企业+公司+政府”的推广经营模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施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吸引高端媒体对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进行报道等,取得了一些成果,特色农产品品牌行业初具规模。在秦皇岛市农业品牌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农技人员缺乏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企业政府品牌意识不足、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等问题阻碍了品牌发展进程,导致秦皇岛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无法提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个案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秦皇岛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从政策环境、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各产业品牌建设情况等五个方面系统研究秦皇岛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分析借鉴秦皇岛市“青龙北苍术”公用区域品牌的发展经验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品牌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等涉及品牌建设的各个环节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助力秦皇岛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健康高质发展,为其他相似海滨城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提供经验。
袁丁[8](2020)在《深冬设施番茄栽培局部加热及温度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日光温室冬季温度在作物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适的温度能保证温室内作物安全越冬和反季节生产,实现周年生产。本研究在不同基质下对日光温室冬季根区加温和风机空气加温进行研究,探索电加热条件下根系温度场的变化、空气加温中不同栽培模式下温室内部温度的变化以及这两种加温方式对番茄生长、生理、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合能耗角度分析各种加温方式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丰收(74-560)F1杂交品种番茄为试材,设置不同吊秧方式下,果穗部局部空气加热,通过设定“人字搭架+热风机”、“垂直吊秧+热风机”两种加温处理,研究不同热风加热和配合农艺措施对果菜冠层温度、越冬番茄植株生长及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字搭架+热风机”处理更有利于冠层局部温度的提高,该处理下番茄植株单株产量也最高,达到4.32kg/株,而单株能耗为6.96 kW·h,在同样温度条件下,比“垂直吊秧+热风机”的处理节能36.6%。(2)采用不加温(CK)、加温22℃、28℃和34℃的处理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根系温度场的分布以及对无土栽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椰糠基质为22℃和28℃的温度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指标和生理热性均有显着影响,在株高、茎粗、叶片数、维生素C、可溶性糖等指标上有显着提高,但22℃处理中番茄植株的单株能耗为11.33 kW·h,显着低于28℃处理的14.86 kW·h,结合产量对比,说明22℃的能耗产出比(单株产量/单株能耗)更高。(3)以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椰糠基质为研究对象,建立基质的稳定传热模型,以温室地面和基质表面温度为输入条件,室内空气温度为边界条件,早上9:00基质内部温度为初始条件,分析基质内部的换热过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通过温室内部环境条件对基质内温度变化进行模拟,同时将基质内布点的实测数值与模拟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20:00-次日8:00夜间时间段,模拟结果与实测温度结果数值拟合良好,整体趋势一致,加热中心温度差距在1℃左右,该温度模拟能较为准确的预测基质内温度变化,为基质采暖提供依据。
刘莉[9](2020)在《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绿色发展事关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应有的农业道路选择。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是生产环节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决策者,也是实施者,其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是考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效果,优化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的微观基础,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的关键。本文在厘清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内外部环境特征基础上,将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约束,与影响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最为直接的内生经济因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构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理论框架。选择以苹果种植户为基本研究单元,分四个步骤对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展开研究:首先,构建生产函数模型,根据利润最大化实现条件,测算有机肥与化肥的经济最优投入水平,研判当前生产实践中肥料施用偏离经济最优水平的程度,考察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难度。其次,考虑资源禀赋约束以及要素替代条件构建有机肥施用行为模型,识别影响有机肥施用决策的关键因素。第三,构建包含肥料投入方程、产量方程、收入方程、成本方程的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与行为效应的互动关系,揭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逻辑。第四,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典型案例,对比不同肥料投入组合的实施效果与实现条件,从果农探索和政策推动视角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现路径。主要研究结论:果农施肥存在不经济投入行为,化肥施用过量与有机肥施用不足是突出表现。有机肥施用量显着低于经济最优投入水平,有机肥增施空间较大。化肥施用主要表现为相对过量,化肥与有机肥实际投入比高于经济最佳投入比,相对于有机肥的施用水平,化肥过量施用。基于此,化肥施用量趋近经济最优的关键是提高有机肥施用水平。肥料施用过量与施用不足问题并存。相对而言,有机肥施用不足现象最为普遍,制约有机肥施用的主要因素是肥料价格、收入水平、风险偏好、认知水平、资源禀赋。从目标产量的实现情况来看,存在化肥过量施用,但实际产量仍低于目标产量的情形,继续增施化肥既不经济,且对产量目标改进无益,而增施有机肥有助于改进产量实现水平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划算空间。肥料投入与产出互动效应显着。在当前施肥水平下,增施有机肥对产量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增施化肥则对产量无显着影响;化肥和商品有机肥投入是推高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来源,而施用农家肥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要素价格、产量及成本投入水平是影响肥料投入决策的重要因素。产出表现既是投入决策的结果,也是投入决策的依据。农户根据产出表现,调整肥料投入方案直到投入产出达到满意的均衡状态,是农户肥料投入决策的行为逻辑。实证分析显示,有机肥与化肥呈不完全替代关系,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实践案例也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肥料投入趋近经济最优,采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化肥”的配施模式比较效益最优。根据理论与实践分析,增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经济合理性应是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的着力点,基于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约束,采取政策引导与市场带动相结合的长效手段是构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的关键。从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试点效果来看,灵活性较大的政策成效明显;当前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中存在补贴肥供需不匹配,政策目标未兼顾农户稳产增收需求,对实施效果的评估简单化等问题,亟需总结优化,形成有效推进科学施肥的工作机制。本文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框架,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思路。基于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在苹果种植中,有机肥与化肥表现出不完全替代关系特征,拓展了有机肥与化肥关系内涵;提出对有机肥替代行为的考察应从衡量化肥减量延伸为有机肥增施,且在当前情形下,应更为关注有机肥增施,对优化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提供了有益思考。基于实地调研,总结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践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对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施效果与实施条件给出了本文的判断,提出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带动相结合的措施,增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经济合理性,为有效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提供了路径探索。
周勋章[10](2020)在《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家庭农场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其确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形式后快速发展。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纳入农业农村部门名录的家庭农场达到60万家,经营土地面积近1.6亿亩,年销售农产品总价值达到1946.2亿。家庭农场逐渐成长为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几年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势头很好,2014年注册家庭农场仅为7809家,截止到2019年底达到41000家,每年平均增长6600多家。但是,现阶段河北省家庭农场普遍存在经营实力弱、产业链短、盈利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家庭农场处于种养业的生产环节,受上下游产业双重影响,加之现阶段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家庭农场迫切需要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来拓展经营范围,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然而,当前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家庭农场产业链是探索式的前向和后向延伸以及横向拓展,由此形成的产业链短且窄。国内外实践证明,蓬勃发展的家庭农场及其完善的产业链生成与延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现阶段我国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弊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当前,我国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发展在实践环节已经大量存在。但是,迄今为止有关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并未引起国内理论界重视,相应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因此急需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方面的理论指导。本文借鉴分工理论、有限理性理论、价值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推拉理论等构建理论框架,以河北省1124个家庭农场调查数据为基础,在梳理国内为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比较分析法、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法等,对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从家庭农场经营类型特征等8个方面分析了河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分为上游延伸、中游延伸和下游延伸以及横向拓展4个方面进行分析;其次,在总结归纳现有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提出采用“合作度”作为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衡量指标,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作为合作度测度方法,以家庭农场产业链纵向延伸为例构建合作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整体延伸水平、上游环节延伸水平、中游环节延伸水平和下游环节延伸水平;再次,将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结果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纳入到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之中对产业链延伸水平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影响和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利用实地调研、深入访谈和资料整理等方法归纳出现阶段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3种典型模式,分析了每种模式优缺点和选择依据,并以纵向延伸为例研究了家庭农场产业链动态演进路径。通过全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较低,有75.60%的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处于一般和较低水平,只有24.40%的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处于中级和高级水平;上、中、下游环节之间产业链延伸水平有一定差异,总体上看是中游环节延伸水平最高,其次是上游环节,下游环节延伸水平最低;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在不同类型家庭农场之间和河北省11个地市之间的差异化不是非常显着。(2)家庭农场产业链整体延伸以及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延伸均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提升有显着促进作用。(3)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农场经营年限;家庭农场是否有注册品牌、是否获得绿色或有机认证、是否有完整财务记录等均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提升有显着影响。(4)河北省家庭农场主的产业链延伸意识不高,但提高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可以显着促进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5)政府部门支持力度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有显着影响。(6)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单一,其中纵向延伸占主体地位;另外,家庭农场自身实力、产品特征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选择。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和产业链延伸政策建议:构建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家庭农场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优化政府财政补贴使用方向;提升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水平;激发家庭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提高家庭农场组织化程度;提升农场主综合素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从微观主体视角对产业链延伸进行研究拓展了产业链延伸研究视角。(2)通过设计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以“合作度”为衡量指标测算出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分析产业链延伸对其经济绩效影响,研究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总结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典型模式和延伸路径等,构建了产业链延伸研究框架。(3)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产业链延伸整体延伸还是向上游、中游和下游延伸均可以显着提升家庭农场经济绩效;产业链延伸意识对产业链延伸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
二、蓬勃发展的河北蔬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蓬勃发展的河北蔬菜(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怀来县葡萄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比较优势理论 |
1.3.2 资源禀赋理论 |
1.3.3 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理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创新点 |
2 怀来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
2.1 河北省葡萄产业发展情况 |
2.1.1 葡萄种植面积及产量 |
2.1.2 葡萄生产布局 |
2.2 怀来县葡萄产业发展历史 |
2.3 生产规模情况 |
2.3.1 近年来葡萄生产情况波动较大 |
2.3.2 单产效率显着上升 |
2.4 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 |
2.4.1 鲜食品种结构情况 |
2.4.2 酿酒品种结构情况 |
2.4.3 生产布局 |
2.5 怀来县葡萄加工发展现状 |
2.5.1 加工企业情况 |
2.5.2 产品加工情况 |
2.6 葡萄产品品牌建设 |
2.6.1 地域品牌效应明显 |
2.6.2 品牌曝光度高 |
2.6.3 品牌众多,权重分散 |
3 怀来县葡萄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
3.1 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3.2 产业竞争力比较区域选择 |
3.3 显示性指标分析 |
3.3.1 产品市场占有率 |
3.3.2 资源禀赋系数 |
3.4 比较优势指数评价分析 |
3.4.1 规模优势指数(SAI) |
3.4.2 效率优势指数(EAI) |
3.4.3 综合优势指数(AAI) |
4 怀来县葡萄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生产要素供给 |
4.1.1 自然资源和设施资源 |
4.1.2 劳动力资源 |
4.1.3 科技、信息资源 |
4.2 市场需求 |
4.2.1 市场需求前提 |
4.2.2 市场需求情况 |
4.3 经营主体状况 |
4.3.1 专业合作社 |
4.3.2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 |
4.3.3 龙头企业 |
4.4 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
4.4.1 生产资料企业 |
4.4.2 酒具加工企业 |
4.4.3 物流运输业 |
4.4.4 休闲旅游业 |
4.5 政府行为 |
4.5.1 政府政策措施 |
4.5.2 政府财政支持 |
4.6 产业发展机遇 |
5 结论和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壮大并加快标准化葡萄基地建设 |
5.2.2 强化销售流通、品牌宣传等产后配套服务 |
5.2.3 重视科技、人才对产业的支撑作用 |
5.2.4 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北省怀来县农户葡萄种植情况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内丘县长寿百果庄园打造现代农业庄园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现代农业庄园 |
2.1.2 产业融合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资源禀赋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第三章 长寿百果庄园打造现代农业庄园可行性分析 |
3.1 长寿百果庄园发展现状 |
3.1.1 基本概况 |
3.1.2 经营方式 |
3.1.3 景区分布 |
3.1.4 经济规模 |
3.1.5 游客类型 |
3.2 长寿百果庄园优势条件 |
3.2.1 交通畅达便捷 |
3.2.2 自然条件优越 |
3.2.3 旅游资源丰富 |
3.2.4 多重政策利好 |
3.3 长寿百果庄园与现代农业庄园规范标准匹配度 |
3.3.1 区位环境适宜 |
3.3.2 农业生产标准化 |
3.3.3 旅游功能突出 |
第四章 长寿百果庄园打造现代农业庄园存在的问题 |
4.1 主要问题 |
4.1.1 政府监管有待加强 |
4.1.2 庄园典型特色不足 |
4.1.3 农业科技支撑不足 |
4.1.4 产业融合水平较低 |
4.1.5 缺乏优秀管理人才 |
4.2 原因分析 |
4.2.1 新兴产业相关政策滞后 |
4.2.2 庄园发展模式缺乏创新 |
4.2.3 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 |
4.2.4 产业融合路径不清晰 |
4.2.5 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低 |
第五章 长寿百果庄园打造现代农业庄园对策建议 |
5.1 争取资源,加大政策扶持 |
5.1.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5.1.2 建立评定监管制度 |
5.1.3 多渠道解决发展难题 |
5.2 准确定位,突出庄园特色 |
5.2.1 坚持原则,合理定位 |
5.2.2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
5.2.3 突出康养文化特色 |
5.3 科技赋能,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
5.3.1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
5.3.2 大力推广农业互联网应用 |
5.3.3 促进果蔬产业多样化经营 |
5.4 产业融合,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
5.4.1 持续促进农旅深度融合 |
5.4.2 扩展“旅游+”功能 |
5.4.3 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全域旅游 |
5.5 规范管理,引进专业人才 |
5.5.1 规范庄园管理制度 |
5.5.2 培育庄园专业人才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前景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发表情况 |
(6)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性与不足 |
第一章 保定区位特征与近代以前的经济开发 |
第一节 保定地理环境特征 |
一、保定的地理位置 |
二、保定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保定行政区划沿革 |
第三节 近代以前保定的经济开发 |
一、保定城市人口及结构变迁 |
二、近代以前保定农业的开发 |
三、近代以前保定手工业的发展 |
四、近代以前保定商业地位的嬗变 |
五、保定城市布局与经济空间的形成 |
第四节 保定经济地位擢升及其原因 |
一、保定与北京的互动关系 |
二、城市功能的转化 |
三、交通枢纽地位的形成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保定城市经济的转型 |
第一节 保定城市经济的近代转型 |
一、工业的近代转型 |
二、交通、通讯业的近代转型 |
三、金融业的近代转型 |
四、商业的近代转型 |
第二节 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及轨迹 |
一、保定城市经济的发展路径 |
二、保定城市经济转型的阶段性 |
三、保定城市经济空间的变化 |
第三节 北洋集团与保定近代转型的关系 |
一、北洋集团政治变迁与保定近代化发展 |
二、北洋集团经营保定的原因 |
三、北洋集团对保定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
四、行政权力对保定近代化的双重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转型中的保定区域市场 |
第一节 保定市场的商人与行业结构 |
一、保定市场的商人籍贯分布 |
二、商人地域与行业分布 |
三、保定市场的商人与商业结构 |
第二节 保定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 |
一、保定商品的类型划分 |
二、保定市场的网络体系 |
第三节 保定市场功能定位的演变 |
一、服务于北京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以前) |
二、服务于天津市场的京南转运中心(1860年至20世纪30年代) |
三、转运地位下降的冀中经济中心城市(20世纪30年代左右) |
小结 |
第四章 经济转型中的保定城市地位变迁 |
第一节 施坚雅模型与“核心区”概念的梳理 |
一、施坚雅理论及其缺陷 |
二、“核心区”概念的修正 |
第二节 近代以前保定区域地位的演变 |
一、边缘区的核心区 |
二、河北中部地区的核心区 |
三、直隶地区的核心区 |
第三节 保定与直隶(河北)区域城市体系 |
一、保定与直隶(河北)市场体系的演变 |
二、保定与直隶(河北)城市体系——以核心区为视角 |
三、保定经济及城市地位变迁的动因 |
第四节 近代天津、保定城市地位的转换 |
一、西方势力的冲击是近代天津崛起的根本原因 |
二、清政府官方决策是津、保政治地位转换的推动力 |
三、近代保定的衰落与城市功能嬗变 |
四、保定与天津近代化启动方式的差异 |
小结 |
第五章 商业组织与保定城市经济——以保定商会为中心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行业组织的转型 |
一、会馆、行会的兴衰及功能演变 |
二、制度变迁与保定商会的产生 |
第二节 保定商会的社会经济功能 |
一、调解商业纠纷 |
二、陈述诉求意见 |
三、参与地方市政管理 |
四、参加与组织商品赛事活动 |
五、参与爱国运动 |
第三节 近代保定商会网络体系的构建 |
一、合作与依附: 保定商会与国内商会的互动 |
二、积极维权: 保定商会与上级商会的互动 |
三、间接交易: 保定商会与外国商团的互动 |
第四节 保定商会与政府的联系 |
一、政府是保定商会创立及改组的倡导者 |
二、政府是保定商会的实际控制者 |
小结 |
余论 权力控制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
一、制度变迁与保定城市发展路径 |
二、新时期保定城市的功能定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秦皇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实地调研法 |
1.3.3 个案分析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 |
2.1.2 特色农产品 |
2.1.3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
2.1.4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2.1.5 特色农产品品牌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2 产品差异化理论 |
第三章 秦皇岛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及问题 |
3.1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环境 |
3.1.1 政策环境 |
3.1.2 地理环境 |
3.1.3 经济环境 |
3.1.4 文化环境 |
3.2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 |
3.2.1 畜牧产业 |
3.2.2 杂粮蔬菜产业 |
3.2.3 水产养殖业 |
3.2.4 果品产业 |
3.2.5 中药材产业 |
3.3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1 品牌意识不强 |
3.3.2 农产品生产标准不完善 |
3.3.3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
3.3.4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农民文化水平较低 |
第四章 秦皇岛市青龙北苍术品牌建设案例分析 |
4.1 青龙北苍术品牌建设现状 |
4.2 青龙北苍术品牌建设进程 |
4.3 青龙北苍术品牌建设成功经验 |
4.3.1 品牌定位 |
4.3.2 媒介推广 |
4.3.3 品牌保护 |
4.3.4 资金支持 |
4.4 品牌发展的不足 |
第五章 秦皇岛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对策 |
5.1 政府倡导,提升品牌意识 |
5.2 统一标准,健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体系 |
5.3 顺应市场需求,加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 |
5.4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品牌科技含量 |
5.5 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品牌农业发展壮大 |
5.6 提升品牌服务,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8)深冬设施番茄栽培局部加热及温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设施栽培现状 |
1.1.1 国内设施栽培现状 |
1.1.2 国外设施栽培现状 |
1.2 空气温度对温室内植株的影响 |
1.3 基质温度对温室内植株的影响 |
1.4 日光温室冬季加温方式与研究现状 |
1.4.1 燃烧加温 |
1.4.2 太阳能加温 |
1.4.3 电加温 |
1.4.4 热泵加温 |
1.4.5 地中热交换 |
1.5 基于CFD的无土栽培基质根系温度场模拟 |
1.5.1 CFD技术的发展现状 |
1.5.2 本试验中CFD技术的应用 |
1.5.3 基质传热模型的建立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限根栽培条件下空气果穗部加温对深冬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项目测定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处理对温室内空气温度的影响 |
2.2.2 不同加温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3 不同处理对植株光合色素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
2.2.4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品质的影响 |
2.2.5 不同处理的能耗分析 |
2.3 讨论 |
2.3.1 不同处理对温室内空气温度的影响 |
2.3.2 不同处理对温室内番茄植株生长和品质指标的影响 |
2.3.3 不同处理对温室内番茄植株产量指标的影响及能耗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光温室冬季基质加温效果及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项目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室内外空气温度的变化和不同处理对基质内温度的影响 |
3.2.2 不同加温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
3.2.3 不同加温处理对番茄植株根系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
3.2.4 不同加温处理对番茄植株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5 不同加温处理对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6 不同加温处理的能耗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不同处理对限根栽培区域内温度的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番茄生长和品质指标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及能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限根栽培条件下不同加温根系温度场模拟与试验验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处理对限根栽培区域内部环境温度场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对根系及周围区域环境温度场的影响 |
4.2.3 不同处理对布点模拟温度及分布趋势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日光温室中CFD模拟试验的必要性 |
4.3.2 日光温室CFD温度模拟试验验证与能量平衡分析 |
4.3.3 日光温室CFD温度模拟验证试验误差分析与参考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缩略词附录 |
(9)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农户技术采纳决策研究 |
1.2.2 有机肥替代化肥可行性研究 |
1.2.3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研究 |
1.2.4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效应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数据来源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户行为理论 |
2.1.2 农户技术选择理论 |
2.1.3 农户决策理论模型 |
2.2 研究框架 |
2.2.1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内涵 |
2.2.2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逻辑 |
2.2.3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经济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宏观环境:演变趋势及特征 |
3.1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政策环境 |
3.1.1 化肥管理政策从增量增产转向减量增效 |
3.1.2 有机肥增施成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着力点 |
3.2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产业环境 |
3.2.1 从供给不足到产能过剩,化肥产业面临去产能调结构 |
3.2.2 从停滞不前到恢复发展,有机肥产业供给能力亟待提升 |
3.3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社会环境 |
3.3.1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凸显 |
3.3.2 农村居民收入提高,非农收入推升农业用工成本 |
3.3.3 居民消费稳步增长,鲜食水果消费需求旺盛 |
3.4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用环境 |
3.4.1 化肥施用量呈现下降趋势,施用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 |
3.4.2 有机肥施用处于低水平状态,耕地有机质严重缺乏 |
3.4.3 果蔬类作物耗肥量大,单位面积施肥强度高 |
3.4.4 增产导向的偏施化肥模式向提质导向的养分平衡施肥模式转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微观环境:现实基础及特征 |
4.1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者环境 |
4.1.1 小农户依然是苹果种植的主力军 |
4.1.2 收入水平较高,种植苹果是果农主要收入来源 |
4.1.3 务农劳动力匮乏,用工成本攀升 |
4.1.4 认知水平提高,有机肥替代化肥具备认知基础 |
4.1.5 苹果经营呈现高风险特征,果农风险偏好度较高 |
4.2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投入产出环境 |
4.2.1 资本投入水平较高,肥料费用是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 |
4.2.2 肥料价格跨度较大,高端肥料价格不菲 |
4.2.3 单位面积施肥强度高,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正在普及 |
4.2.4 有机肥与化肥配比差异显着,存在一定替代空间 |
4.2.5 单产水平较高,优果率有待提升 |
4.2.6 苹果价格等级差异显着,优质优价特征初步显现 |
4.3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供给环境 |
4.3.1 农家肥肥源减少,可得性与可得量受限 |
4.3.2 商品肥料品牌众多,农资经销渠道是肥料供给的主要途径 |
4.3.3 农资商与农技部门是施肥技术的推广主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与化肥偏施状况实证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研究假说 |
5.3 实证分析 |
5.3.1 模型设定 |
5.3.2 模型估计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实证分析 |
6.1 研究思路 |
6.2 研究假说 |
6.3 实证分析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模型估计 |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效应实证分析 |
7.1 研究思路 |
7.2 研究假说 |
7.3 实证分析 |
7.3.1 模型设定 |
7.3.2 模型识别 |
7.3.3 模型估计 |
7.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附表 |
第八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实践路径探索 |
8.1 果农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践模式 |
8.1.1 模式一:成本经济型施肥模式 |
8.1.2 模式二:传统农家肥主导型施肥模式 |
8.1.3 模式三:广义种养结合型施肥模式 |
8.1.4 模式四:高产示范园型施肥模式 |
8.1.5 模式五:资本偏向型施肥模式 |
8.1.6 经验启示 |
8.2 政策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施模式 |
8.2.1 “配肥方案+肥料产品”模式 |
8.2.2 “供肥企业+配额管理”模式 |
8.2.3 经验启示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1.1 主要结论 |
9.1.2 适用性讨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有机肥替代化肥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B 生产函数形式的扩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链研究现状 |
1.2.2 家庭农场研究现状 |
1.2.3 家庭农场产业链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数据来源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 |
2.1.2 产业链延伸 |
2.1.3 家庭农场产业链 |
2.1.4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 |
2.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研究的相关理论 |
2.2.1 分工理论 |
2.2.2 有限理性理论 |
2.2.3 价值链理论 |
2.2.4 交易费用理论 |
2.2.5 推拉理论 |
2.2.6 理论总结与借鉴 |
2.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研究的理论图 |
2.4 本章小结 |
3 河北省家庭农场及其产业链延伸的现状分析 |
3.1 河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家庭农场经营类型特征 |
3.1.2 家庭农场的经营项目 |
3.1.3 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情况 |
3.1.4 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情况 |
3.1.5 家庭农场硬件设施和产品品牌及认证 |
3.1.6 家庭农场获得政府补贴和金融服务情况 |
3.1.7 家庭农场的产品经营特征 |
3.1.8 家庭农场经营的制约因素和政策诉求 |
3.2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现状分析 |
3.2.1 家庭农场产业链上游延伸分析 |
3.2.2 家庭农场产业链中游延伸分析 |
3.2.3 家庭农场产业链下游延伸分析 |
3.2.4 家庭农场产业链横向拓展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分析 |
4.1 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 |
4.1.1 价值增值法 |
4.1.2 主辅分离法 |
4.1.3 里昂惕夫指数法 |
4.1.4 Davies-Morries指数法 |
4.1.5 定性评价法 |
4.1.6 现有测度方法评价 |
4.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方法 |
4.2.1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4.2.2 合作度分析 |
4.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以纵向延伸为例 |
4.3.1 合作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3.2 合作度衡量指标体系设计 |
4.3.3 合作度测度模型分析 |
4.4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纵向延伸水平测度 |
4.4.1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4.4.2 整体纵向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3 上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4 中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5 下游环节延伸水平测度模型拟合及结果 |
4.4.6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产业链延伸对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 |
5.1 家庭农场经济绩效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5.1.1 家庭农场经营特征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
5.1.2 家庭农场外部支持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
5.1.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 |
5.1.4 本文的研究假设 |
5.2 影响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研究模型构建与计量模型选择 |
5.2.1 研究模型构建 |
5.2.2 计量模型选择 |
5.3 影响家庭农场经济绩效的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
5.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5.3.2 实证模型估计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家庭农场视角的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分析 |
6.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
6.1.1 交易成本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2 农场主产业链延伸意识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3 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4 外部环境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
6.1.5 本文的研究假设 |
6.2 影响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研究模型构建与计量模型选择 |
6.2.1 研究模型构建 |
6.2.2 计量模型选择 |
6.3 变量统计性描述、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6.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6.3.2 实证模型估计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与演进路径分析 |
7.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 |
7.1.1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的原则 |
7.1.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及案例分析 |
7.1.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比较的结论 |
7.2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选择的依据 |
7.2.1 家庭农场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征 |
7.2.2 农场主自身实力 |
7.2.3 自然和社会环境 |
7.3 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动态演进路径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本文的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与主持课题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蓬勃发展的河北蔬菜(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2]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怀来县葡萄产业竞争力研究[D]. 白思远.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4]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5]内丘县长寿百果庄园打造现代农业庄园对策研究[D]. 王士奇.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6]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D]. 周辰. 苏州大学, 2020(06)
- [7]秦皇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D]. 刘方慧.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8]深冬设施番茄栽培局部加热及温度模拟研究[D]. 袁丁.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9]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D]. 刘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河北省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水平测度、经济绩效和影响因素研究[D]. 周勋章.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