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曹晶[1](2021)在《基于Nvivo的高校图书情报学在线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把握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在线教育"创新动态,本文借助Nvivo12.0软件对发表在我国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上的有关在线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本分析。对三级节点的分析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在线教育"研究的关注点,这些关注点包括:LIS在线教育、高校图书馆在线教育、图书馆在线资源及服务、网络学习社群和远程教育行为。然后,通过对其包含的二级节点和源节点的主题内容分析,得出图书情报学者对"在线教育"研究的关注点。
丁晓贞[2](2021)在《基于LDA模型的图书情报学与教育学知识流动现状及演化态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学科间的知识流动愈加频繁。通过梳理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虽然相关学者对图书情报学与教育学之间交叉问题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并未对这二者之间的知识流动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择这两个学科作为知识流动的研究对象。LDA模型在主题发现和主题识别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个较为成熟的主题模型,因此,本研究选择LDA模型作为主题发现的主要工具。本研究借助两学科文献间的引证关系,从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两个角度,通过LDA模型对图书情报学与教育学两学科之间的知识流动做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分析,深入研究两学科知识流动的现状和演化态势。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研究利用中国知网平台获取2005-2019共计15年两学科核心期刊的引文数据,使用SATI 3.2、Rstudio、Notepad++等工具,对数据进行提取摘要、分词、筛选等处理,并通过LDA模型挖掘两学科知识流动的主题。其次,根据LDA模型可视化的主题分布,得到图书情报学对教育学知识输入的9个主题和知识输出的8个主题。通过对比发现,MOOC、知识共享、信息素养与教育、文献计量研究是图书情报学对教育学知识输入和输出的相同主题,此外图书情报学对教育学输入了有关信息资源建设和知识管理等方面知识,教育学通过吸收并结合自身特色,完善了教育信息建设,推动了教育信息化进程。同时得到教育学对图书情报学知识输入的9个主题和知识输出的9个主题,通过对比发现,信息素养与教育、教育信息化和知识管理是教育学对图书情报学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的相同主题,此外教育学对图书情报学输入了有关网络教育、信息技术、高等教育及改革等方面的知识,图书情报学吸收相关知识,并结合自身学科特征和相关优势,形成了适应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增强和拓宽了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和服务范围。最后,将2005-2019年每五年作为一个时间段,通过LDA模型对各时间段两学科间知识流动的主题进行挖掘。通过对两学科间知识流动的历时性分析,揭示两学科的知识流动主题的演化态势,并总结分析得到两学科知识流动的衰减型主题、热点主题、稳定的热点主题、前沿主题。本研究对图书情报学向教育学及教育学向图书情报学双向的知识流动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有助于促进两学科发展,丰富知识流动研究的理论体系,对于准确把握两学科间知识流动脉络和变化趋势、推动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马费成,李志元[3](2020)在《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文中研究表明学科从分化走向综合、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多变、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紧缺是新文科提出的三大背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我国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学研究、图书情报学教育均产生了深刻影响。进入新时期,我国图书情报学科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抓住新文科建设契机,推进学科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图书情报学科未来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关注社会需求,重视交叉融合,加强理论创新,坚守人文传统。图1。参考文献21。
唐小红[4](2020)在《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针对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虚拟图书馆建设的优势,如消耗时间精力少、建立简单等等,然后又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如要科学合理收集书籍信息、收集书籍信息的角度问题、虚拟图书馆软件选取问题,从而为建设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建设明确了方向,也促进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更好地建设,进而提高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整体运行效果。
张猛[5](2020)在《引文视角下国内图书情报学学术图书知识扩散研究》文中指出学术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凝聚着学者在相关知识领域的独特见解及创新成果,学术图书中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最新技术及前沿性研究等知识能够为相关学科的后续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但由于学术图书数字化难、传播途径较少及篇幅长等特点,导致学者不能充分挖掘学术图书中蕴含的学术价值。本文研究图书情报学领域内的学术图书知识扩散,能够让我们了解各学科、机构、学者及出版载体对学术图书的关注程度及该领域内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图书。本研究以中国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我国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领域内的学术图书为样本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期刊、学科、机构及学者四个维度研究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学术图书知识扩散的特征,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学者—学者、文献来源—文献来源之间的扩散途径对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学术图书知识扩散图谱进行绘制。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分析了学术图书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被引频次、引用延迟及知识扩散速度等指标,并对图书情报学领域学术图书的知识扩散进行整体概述;(2)采集了图书情报学领域学术图书的施引文献的图书分类号,进而分析了该领域学术图书知识扩散所覆盖的学科情况;(3)分析了施引文献的作者、作者单位、刊载期刊数据,了解图书情报学领域学术图书知识扩散所覆盖的学者、机构、期刊以及对其影响程度大小的情况;(4)利用可视化软件绘制图书情报学领域学术图书的知识扩散图谱,分析哪些学者、机构、期刊在知识扩散中处于核心地位。实证结果表明:(1)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学术图书的知识扩散具有显着差异性,在学科、学者、机构及期刊等层面上的知识扩散广度较大,但知识扩散强度有待加强;(2)图书情报学领域内的学术图书知识扩散速度较慢且扩散时间较长,其出版前3年内具有较大学术价值。学术图书作者尚未充分利用学术图书知识扩散的最佳时期对其进行宣传以提高其学术影响力;(3)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高被引学术图书较少,且其社会认知度较低,大部分学术图书的学术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4)图书情报学领域的高影响力机构、学者、期刊在学术图书知识扩散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常人杰[6](2020)在《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知识扩散研究 ——基于WoS文献的引文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知识扩散是知识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知识扩散能够完成知识的传承,加速知识创新的步伐。研究知识扩散的规律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知识搜寻的成本,提高信息搜寻效率,优化结果,找到与需求匹配的优质信息。知识扩散能带动学科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的创新,同时学科内部通过知识扩散完成知识的传承和延续。知识扩散在科学领域是以文献间的引用关系来表现的,本文以Web of Science当中收录的2009年-2018年数字人文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网络分析方法等,对其增长变化情况,引文情况,被引情况等进行分析,得到数字人文领域的知识来源以及知识扩散的方向及特征,并对数字人文知识扩散能力及图书情报学对其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建议。本文首先对Web of Science中数字人文领域的发展概况进行探究,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等分析其现状、研究主题、来源;然后对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的知识扩散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科研文献工具Histcite对原始文献的参考文献信息进行统计,探究其理论基础与知识来源,引入传播学中的双向传播理论,找出双向传播期刊,对施引文献进行分析,得出数字人文领域知识扩散的方向,并对知识扩散进行测度;然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互相存在引用关系的文献进行查找筛选,在E xcel中构建二阶矩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构建引文网络,并对其中心性、结构洞进行分析,找出在该引文网络当中处于核心位置的节点,对该引文网络进行主路径分析,发现数字人文的研究趋势,基于研究结果并结合现状探索了我国数字人文知识扩散的提升策略。数字人文领域知识扩散的广度、强度、速度都处于不断增长的势头,由对学科自身特点及发展趋势等理论研究,发展为与学科进行融合发展的研究,如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历史。从目前国际数字人文研究趋势来看,数字图书馆、数字历史(历史地理可视化)都是数字人文研究前沿。
徐传舰[7](2020)在《基于LDA的国内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及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科领域纷繁复杂,知识门类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不断趋向综合,只研究单一学科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面向多学科的研究逐步发展起来。本文利用LDA主题模型研究国内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现状及演化态势,主要分为以下5步:(1)下载CSSCI数据库图书情报学10种核心期刊近十五年共35472篇文献的题录信息,利用自编程序提取这些文献的参考文献对应的期刊名,并归类到相应学科。(2)形成学科交叉三级指标,确定管理学、法学、医学3个学科为图书情报学的三个交叉学科,利用python程序爬取近十五年这3个学科论文的摘要86075篇。(3)使用jieba分词软件对获取的摘要进行分词,利用Notepad++进行数据清洗。(4)基于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运用困惑度确定模型主题数目,通过LDA提取3个学科近十五年的研究主题,根据主题-词项概率分布文件进行主题标识,根据文档-主题概率分布文件计算各个主题的主题强度,对与国内图书情报学交叉的学科主题进行具体分析。(5)引入时间因素,厘清图书情报学与三个学科的交叉文献隐含的知识信息,依据主题强度分布情况对主题演化态势进行分析,为相关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科研选题提供依据。研究发现:管理科学、经济社会、网络安全、政府职能、专利技术、人力资本和电子政务等主题一直是图书情报学与管理学交叉研究的热点主题,两个学科未来的交叉研究热点如下:(1)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构建智慧城市和智慧乡村安全保障体系,为城乡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提供理论参照。(2)基于互联网+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模式进行优化,继续疏导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与公共领域不协调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和高科技手段科学合理地管理公共领域的资源。小康社会、知识产权、社会学、改革开放、智库和人工智能等主题一直是图书情报学与法学交叉研究的热点主题,两个学科未来的交叉研究热点如下:(1)完善图书馆立法,加强图书馆法制环境建设,更合理地促进图书馆的服务转型,使国内图书馆尽快与国际接轨,保证图书馆与读者的双重权益。(2)在人工智能时代,充分利用智库为政府立法决策提供参考;立足于国内法律,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构建运行更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逐步提高公民文化素养,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糖尿病、抑郁症、艾滋病、临床医学、亚健康和高血压等主题一直是图书情报学与医学交叉研究的热点主题;两个学科未来的交叉研究热点如下:(1)利用图书情报学的理论方法,更深入地分析医学领域的文献,及时发现我国在医学领域研究的短板,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不同区域人员的合作,提升医学研究的效率。(2)大力发展智慧医学,重视对各类疾病的预防,收集患者信息并进行系统地管理,使医疗设备、医务人员与患者实现更有效地交流互动,从而提高医学治疗水平。
杨国立[8](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倪弘[9](2019)在《美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对中国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产生于图书馆员培训计划的图书情报学教育最初运用的教育方式是参与性的教育方法(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CPBR),通过模拟研究场景和服务场景的方式完成图书情报教育。二战之后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开始以对图书馆员开展职业认证体系和职业教育作为图书情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信息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用户信息素质的提升和图书情报教育中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学科专业的深度融合,使得图书情报学教育向着多元化、多层次、跨学科的方向发展。同时也给图书情报的学科教育带来一些新的挑战,使得图书情报学教育无论是在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师资建设还是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美国作为世界上图书情报学教育经验最丰富的国家,研究美国的优秀图书情报高校所实行的教育教学方式会对我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着眼于教育的高度,结合当前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态势以及信息社会下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与新需求,利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以及文本挖掘等方法,对经过美国图书馆协会认定的且在全美图书情报学教育中排名前二十的美国高校的基本学院介绍、院系设置、教学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师资等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最终为我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启示。
刘波[10](2018)在《分析“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分析"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图书馆的发展形式为主要依据,首先阐述虚拟图书馆的概述及作用;其次分析阻碍虚拟图书馆发展的因素,包括思想观念陈旧、对信息数据的统计不够精准、整体信息技术不先进、没有足够的网络基础和信息分类复杂化五个方面;接着介绍虚拟图书馆三个设计原则;最后从确立学科的材料范围、明确收集相关材料的出发点、收集材料的区域问题、款目的着录问题和软件合理选择这五个方面对如何具体实现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进行深入讨论。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二、论“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vivo的高校图书情报学在线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数据获取 |
三、数据分析 |
(一)数据编码与节点创建 |
(二)主题内容分析 |
1. LIS在线教育 |
2. 高校图书馆在线教育 |
3. 图书馆在线资源及服务 |
4. 网络学习社群 |
5. 远程教育 |
四、结论与展望 |
(2)基于LDA模型的图书情报学与教育学知识流动现状及演化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LDA模型研究现状 |
1.3.2 学科间知识流动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知识流动内涵与过程分析 |
2.1.1 知识流动的内涵 |
2.1.2 知识流动的过程分析 |
2.2 学科间的知识流动过程分析 |
2.3 LDA模型简介 |
2.3.1 LDA模型概述 |
2.3.2 LDA参数估计 |
2.3.3 LDA模型主题数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图书情报学对教育学的知识流动分析 |
3.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处理 |
3.2 主题数目的确定 |
3.2.1 图书情报学对教育学知识输入的主题数目确定 |
3.2.2 图书情报学对教育学知识输出的主题数目确定 |
3.3 图书情报学对教育学的知识输入主题分布 |
3.4 图书情报学对教育学的知识输出主题分布 |
3.5 图书情报学对教育学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现状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教育学对图书情报学的知识流动分析 |
4.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处理 |
4.2 主题数目的确定 |
4.2.1 教育学对图书情报学知识输入的主题数目确定 |
4.2.2 教育学对图书情报学知识输出的主题数目确定 |
4.3 教育学对图书情报学的知识输入主题分布 |
4.4 教育学对图书情报学的知识输出主题分布 |
4.5 教育学对图书情报学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现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图书情报学与教育学知识流动演化态势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处理 |
5.2 主题提取 |
5.2.1 图书情报学对教育学知识流动主题提取 |
5.2.2 教育学对图书情报学知识流动主题提取 |
5.3 图书情报学对教育学知识流动演化态势分析 |
5.4 教育学对图书情报学知识流动演化态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文科提出的背景 |
2 新技术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影响 |
2.1 新技术对我国图书情报工作的影响 |
2.2 新技术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影响 |
2.3 新技术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影响 |
3 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发展思考 |
3.1 关注社会需求 |
3.2 重视交叉融合 |
3.3 加强理论创新 |
3.4 坚守人文传统 |
4 结语 |
(4)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虚拟图书馆建设的优势 |
二、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措施 |
(一)要科学合理收集书籍信息 |
(二)收集书籍信息的角度问题 |
(三)虚拟图书馆软件选取问题 |
三、结束语 |
(5)引文视角下国内图书情报学学术图书知识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知识扩散研究 |
1.3.2 引文视角下的知识扩散研究 |
1.3.3 引文视角下的学术图书研究 |
1.3.4 研究现状述评 |
1.4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工具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主要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概述 |
2.1 学术图书概念 |
2.2 知识扩散理论 |
2.3 引文分析理论 |
2.4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3 引文视角下的学术图书知识扩散衡量指标 |
3.1 学术图书被引频次 |
3.2 学术图书知识引用延时 |
3.3 学术图书知识扩散速度 |
3.4 学术图书知识扩散广度及强度 |
4 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学术图书知识扩散实证分析 |
4.1 学术图书被引频次分析 |
4.2 学术图书知识引用延时分析 |
4.3 学术图书知识扩散速度分析 |
4.4 学术图书知识扩散广度及强度分析 |
4.4.1 学科层面的知识扩散分析 |
4.4.2 作者层面的知识扩散分析 |
4.4.3 机构层面的知识扩散分析 |
4.4.4 期刊层面的知识扩散分析 |
5 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学术图书知识扩散可视化分析 |
5.1 学者引文可视化分析 |
5.2 文献来源引文可视化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知识扩散研究 ——基于WoS文献的引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2 研究方法及测度指标 |
2.1 数据选择与获取 |
2.2 分析方法与工具 |
2.3 测度指标 |
2.3.1 知识扩散指标 |
2.3.2 社会网络中心度指标 |
3 数字人文研究领域文献统计分析 |
3.1 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现状分析 |
3.1.1 发文数量分布 |
3.1.2 研究主题识别及演变分析 |
3.1.3 原始文献期刊、学科方向分布 |
3.1.4 贡献者分布 |
3.2 知识来源分析 |
3.2.1 来源期刊分析 |
3.2.2 来源作者分析 |
4 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的知识扩散分布及测度 |
4.1 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知识扩散分布 |
4.1.1 施引文献研究主题识别 |
4.1.2 知识扩散期刊分布 |
4.1.3 知识扩散学科分布 |
4.1.4 知识扩散机构分布 |
4.2 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知识扩散测度 |
4.2.1 双向传播测度 |
4.2.2 知识扩散测度 |
5 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知识扩散网络分析 |
5.1 引文网络的构建 |
5.2 知识扩散网络中心性分析 |
5.2.1 点度中心性分析 |
5.2.2 中间中心性分析 |
5.2.3 接近中心性分析 |
5.3 结构洞分析 |
5.4 知识扩散路径分析 |
6 对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知识扩散的思考 |
6.1 我国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知识扩散能力提升策略 |
6.2 图书情报学对数字人文的影响力提升策略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基于LDA的国内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LDA主题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学科交叉 |
1.4.2 学科交叉强度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及结构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本文的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LDA主题模型 |
2.1.1 LDA主题模型的表示 |
2.1.2 参数估计 |
2.1.3 新样本的推断 |
2.1.4 基于LDA的主题抽取原理 |
2.1.5 主题强度度量 |
2.2 学科交叉 |
2.2.1 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
2.2.2 学科交叉的研究对象 |
2.2.3 学科交叉的演化特征 |
2.3 引文分析法 |
第3章 图书情报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强度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 数据库的选取 |
3.1.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 数据分析 |
3.2.1 2005-2009年学科交叉分析 |
3.2.2 2010-2014年学科交叉分析 |
3.2.3 2015-2019年学科交叉分析 |
3.2.4 2005-2019年总体学科交叉分析 |
第4章 基于LDA的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主题发现 |
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4.2 图书情报学与管理学学科知识交叉主题发现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模型训练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图书情报学与法学学科知识交叉主题发现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模型训练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图书情报学与医学学科知识交叉主题发现 |
4.4.1 数据预处理 |
4.4.2 模型训练 |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基于LDA的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主题演化分析 |
5.1 主题强度分布 |
5.1.1 图书情报学与管理学交叉主题强度分布 |
5.1.2 图书情报学与法学交叉主题强度分布 |
5.1.3 图书情报学与医学交叉主题强度分布 |
5.2 主题演化 |
5.2.1 图书情报学与管理学交叉主题演化 |
5.2.2 图书情报学与法学交叉主题演化 |
5.2.3 图书情报学与医学交叉主题演化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附录A 将参考文献归类到相应学科的程序 |
附录B 爬取三个学科论文摘要的程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
1.4.1 论文结构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问题界定 |
1.5.1 研究对象界定 |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
2.1.1 发展历程简述 |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
2.2.1 发展历程简述 |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
5.4.6 制定保障措施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贡献 |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9)美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现状 |
1.2.1 国内图书情报学教育 |
1.2.2 国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排名前二十高校专业教育现状 |
2.1 美国专业排名前二十高校简介 |
2.2 培养目标分析 |
2.3 美国图书情报学高校的院系结构分析 |
2.3.1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的学位教育 |
2.3.2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的双学位教育 |
2.3.3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证书教育 |
2.4 入学要求 |
2.5 课程体系分析 |
2.5.1 专业课 |
2.5.2 相关专业课程 |
2.5.3 宏观综合类课程 |
第3章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排名前二十高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
3.1 师资队伍专业背景图谱分析 |
3.2 师资队伍研究兴趣研究领域分析 |
第4章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排名前二十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 |
4.1 图书情报机构就业岗位分析 |
4.2 面向企业就业职位与行业分析 |
4.3 面向政府部门就业岗位分析 |
第5章 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完善建议 |
5.1 健全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与知识结构 |
5.2 规范各培养单位课程体系设置 |
5.3 建立就业指导体系,提升就业竞争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分析“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虚拟图书馆的概述及作用 |
二、阻碍虚拟图书馆发展的因素 |
(一) 思想观念陈旧 |
(二) 对信息数据的统计不够精准 |
(三) 整体信息技术不先进 |
(四) 没有足够的网络基础 |
(五) 信息分类复杂化 |
三、虚拟图书馆设计原则 |
(一) 个性化原则 |
(二) 游戏化原则 |
(三) 交流互动原则 |
(四) 扩展虚拟空间原则 |
四、如何具体实现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 |
(一) 确立学科的材料范围 |
(二) 明确收集相关材料的出发点 |
(三) 收集材料的区域问题 |
(四) 款目的着录问题 |
(五) 软件合理选择 |
五、结束语 |
四、论“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vivo的高校图书情报学在线教育研究[J]. 曹晶. 丽水学院学报, 2021(03)
- [2]基于LDA模型的图书情报学与教育学知识流动现状及演化态势研究[D]. 丁晓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J]. 马费成,李志元.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0(06)
- [4]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分析[J]. 唐小红. 数码世界, 2020(05)
- [5]引文视角下国内图书情报学学术图书知识扩散研究[D]. 张猛. 郑州大学, 2020(02)
- [6]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知识扩散研究 ——基于WoS文献的引文分析[D]. 常人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0(07)
- [7]基于LDA的国内图书情报学学科交叉及演化研究[D]. 徐传舰.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9]美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对中国的启示[D]. 倪弘.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1)
- [10]分析“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J]. 刘波. 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