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备易消化氧化淀粉工艺条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崔添玉[1](2021)在《基于超声预处理底物的阿魏酸淀粉酯酶催化合成及理化性质》文中研究说明玉米淀粉价格低廉,绿色可降解,是一种具有双螺旋空腔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内疏水,外亲水”是直链淀粉特有的性质,可作为主体分子与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酚类物质相互作用形成淀粉酚酸酯复合物,从而对玉米淀粉进行改性的同时赋予其植物酚酸的生物学性能。本研究选择玉米淀粉为底物,采用Novozym435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法进行阿魏酸修饰,并在转酯化反应前对反应底物进行超声预处理,从而探究超声预处理底物对阿魏酸淀粉酯酶催化合成的影响,而后对产物阿魏酸淀粉酯进行结构表征及理化性质分析。1.以阿魏酸淀粉酯的取代度为指标,将超声预处理底物时间、超声预处理底物温度和超声预处理底物功率作为实验的单因素,探究超声预处理底物对酶促阿魏酸淀粉酯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预处理底物时间为30 min、超声预处理底物温度为60℃、超声预处理底物功率为600 w时阿魏酸淀粉酯取代度最高值可达到0.0728,与未经超声预处理底物相比,超声预处理底物可有效提高阿魏酸淀粉酯的取代度5倍多。且超声预处理底物可有效降解淀粉的结晶度,并使其t0降低,tc、tp和ΔH升高,即超声预处理底物可增加淀粉分子内的直链淀粉含量,增大破解淀粉分子双螺旋结构所需的热能量。2.对阿魏酸淀粉酯进行结构表征:(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显示:合成产物经碱解后在320 nm处具有吸收峰,与阿魏酸标准品在波长320 nm左右出现特殊吸收峰吻合,初步证实阿魏酸被连接到淀粉分子上。(2)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阿魏酸淀粉酯在1728.6 cm-1处产生了新的振动峰,此位置正是由于酯键的羧基伸缩振动而产生的,故阿魏酸淀粉酯成功合成。(3)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阿魏酸淀粉酯在阿魏酸乙酯特有的振动峰位置未出现振动峰,但在部分阿魏酸乙酯的出峰范围出现振动峰,由此可证超声预处理底物可酶促合成阿魏酸淀粉酯。(4)扫描电镜显示:原玉米淀粉经超声预处理后完整光滑的表面被破坏,有凹陷及孔洞出现,大量阿魏酸小分子可以通过玉米淀粉分子表面产生的孔隙进入到淀粉分子内部,增加了与淀粉双螺旋孔隙内羟基的接触。此外,生成的阿魏酸淀粉酯失去了淀粉原有的形状,结构被完全破坏,呈絮状断层结构,表面产生大量凹陷的孔洞。(5)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原玉米淀粉的晶型经阿魏酸接枝后由原来的A型转变为V型,证明形成酚酸淀粉包合物。(6)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显示:原玉米淀粉在超声预处理后及酶催化合成阿魏酸淀粉酯后t0、tp、tc及ΔH呈上升趋势,其上升幅度远大于超声预处理底物后淀粉热特性的变化,即酶催化对淀粉热特性的改变大于超声预处理底物对淀粉产生的影响。3.阿魏酸淀粉酯理化性质分析表明:超声预处理底物后制备的阿魏酸淀粉酯与原玉米淀粉相比,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提高4.69%、持水率可提高26.2%、耐酶解淀粉含量提高13.86%、溶解度及膨胀度分别提高4.12%和3.53%、析水率降低2.6%,而粘度及碘吸收能力不及原玉米淀粉。故阿魏酸淀粉酯经超声预处理底物后具有持水、耐酶解、膨胀度相对较高、低粘度、抗冻融性强等理化性质。
李世杰[2](2020)在《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超高压改性的淀粉产品由于具有绿色和安全特性,成为近年来淀粉改性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板栗淀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超高压力,保压时间及淀粉乳浓度对淀粉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差式扫描量热仪等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超高压处理后的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明显升高;部分板栗淀粉颗粒形态被破坏。较高的超高压处理条件会使淀粉的部分衍射峰的强度降低,板栗淀粉中结晶区的有序结构被破坏。超高压处理淀粉的红外光谱(1047/1022)cm-1峰强度比值均比原淀粉小,(1022/995)cm-1的峰强度比值均比原淀粉大,表明淀粉颗粒中双螺旋分子有序性降低。2.分析超高压处理后板栗淀粉的膨胀度、溶解度、透光率、凝沉稳定性、凝胶质构特性、糊黏度特性及热特性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板栗淀粉经超高压处理后,淀粉的膨胀度与溶解度均显着低于原淀粉;超高压处理使板栗淀粉糊的透光率和凝沉速率降低。与原淀粉相比较,超高压处理淀粉的To、TP和ΔH均降低。超高压处理后板栗淀粉胶的硬度、咀嚼性、粘性和弹性都显着增加;较高的超高压处理条件会使板栗淀粉峰值黏度提高,但糊化温度无显着变化。3.体外消化性研究表明:较高的超高压条件下处理后,板栗淀粉水解率增大。板栗淀粉随着处理压力增大,RDS含量增加,RS含量下降,板栗淀粉的水解率呈上升的趋势。延长保压时间和增大淀粉乳浓度,导致SDS和RS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板栗淀粉在适当的超高压处理条件下,淀粉RS含量高于原淀粉;
郭伟茜[3](2019)在《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的研制及其保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涂膜保鲜是一种有效的果蔬保鲜措施,以其安全性和便捷性越来越受关注,而研制安全无毒、广谱抗菌、易于成膜的高效天然保鲜剂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本论文以纳米银作为抗菌剂、氧化淀粉为基底制备出复合抗菌保鲜膜,系统研究了该膜的成膜工艺、配方等影响膜性能的因素,考察该膜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溶胶,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表明纳米银分散均匀、粒径为22 nm左右,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够在4℃-65℃温度范围内稳定保存,并且在避光、室温条件下至少稳定保存1个月。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主要成分的含量以及膜的干燥温度均能影响膜的性能。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能增加膜的抗张强度,而甘油能增加膜的韧性,降低其脆性。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制膜组成的配比,淀粉浓度为0.050 g/mL、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添加量为4mg/mL、甘油含量为2%、纳米银的添加量为0.038 mg/mL,在55℃下干燥6 h。此时膜的综合性能更优。对复合膜进行后处理发现以2%NaOH浸泡3 h或以中高功率的微波处理9 s均可以使复合膜的抗张强度显着提高,分别提高82.37%和102.03%;而两种处理方法对膜的断裂伸长率来说作用相反,碱处理后使其增加,微波处理则使其降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比分析了氧化淀粉复合膜和原淀粉复合膜的表观、微观结构以及热稳定性,发现氧化淀粉复合膜较原淀粉复合膜表面更为光滑平整,结构更致密、连续、均一,且热稳定性更好。以纳米银-氧化淀粉膜液对圣女果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涂膜处理后能够有效降低圣女果的失重率、抑制圣女果中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总糖含量的下降,使圣女果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延长其保鲜期。此外,膜液中纳米银的浓度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有影响,当纳米银浓度为0.038 mg/mL的涂膜液保鲜效果最好。
李鑫芮[4](2019)在《超声辅助TEMPO催化制备氧化淀粉及其结构与性质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绿豆淀粉为原料,次氯酸钠为氧化剂,TEMPO(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为催化剂,探索TEMPO催化氧化法制备氧化淀粉,优化工艺参数,探究不同超声频率对淀粉氧化的影响,并对其结构性质进行分析,淀粉经超声处理后,在保持原来改性淀粉的特性外,显着的降低了其粒径大小。论文为氧化淀粉制备提供新的方法,为绿豆精深加工提供新思路。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工艺参数,确定TEMPO添加量为0.1%,在氧化绿豆淀粉的实验中,最佳工艺条件为:氧化剂用量摩尔比1.5:1、反应pH 8.5±0.5、反应时间90 min、反应温度10℃;选择正交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备超声辅助氧化淀粉,固定超声功率为500 W,选择超声频率25 KHz、45 KHz、53 KHz,考察超声处理对氧化淀粉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频率25 KHz时,淀粉氧化度最高。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原淀粉表面光滑平整,结构完整,氧化淀粉颗粒破碎减小,表面出现较多孔洞及凹陷;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氧化淀粉在1610 cm-1左右出现了明显的羧基吸收峰,说明淀粉被成功氧化;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氧化淀粉与原淀粉的X-射线衍射图相似,说明氧化不足以使其晶型改变;氧化淀粉焓值升高,说明淀粉结晶结构不易被破坏;淀粉经氧化后,与原淀粉相比,氧化淀粉黏度明显降低,粒度减小,且超声辅助使其粒度更小,氧化淀粉溶解度、透光率增加,带电荷量增加,氧化淀粉的优良性质有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岳书杭[5](2019)在《醋酸酯大米淀粉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大米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口粮之一,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面积大、产量高,是极具价值的生物资源。大米生产过程中,爆腰率高,产生大量碎米。这些碎米的结构、化学性质与完整大米无差别,但是利用率极低,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此外,每年还会产生大量的过期储备粮,这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米淀粉的理化性质越来越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将大米淀粉进行变性,生产出具有优良品质的变性淀粉变得十分必要。本文以大米淀粉为原料合成醋酸酯大米淀粉,研究大米淀粉改性前后的性质变化及应用,以期为大米淀粉后续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持。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以大米淀粉(大米淀粉经次氯酸钠氧化为氧化淀粉)为原料,以Na2CO3和NaOH为碱化剂,无水乙醇为湿润剂,醋酸酐为乙酰化试剂,探讨了醋酸酯大米淀粉的有限溶剂法合成方法。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等技术分析了醋酸酯大米淀粉的结构特征。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有限溶剂法合成醋酸酯大米淀粉最佳工艺条件:m(氧化淀粉):m(碱):V(醋酸酐):V(无水乙醇)=5:1:2.5:1.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5 h,m(Na2CO3):m(NaOH)=3:7,制备不同取代度的醋酸酯淀粉的条件方程为:DS=-0.15386+0.20359A+0.074608B+0.11100C+0.10737D-0.08125AB+0.025625AC+0.03437AD+0.016BC-0.001875BD+0.0056CD-0.1412A2-0.036367B2-0.027717C2-0.049557D2。有限溶剂法可以很好地控制醋酸酯大米淀粉的取代度。FTIR结果表明,氧化淀粉经过乙酰化反应引入乙酰基。XRD和SEM结果表明,乙酰化反应对淀粉颗粒结构造成严重破坏,高取代度的醋酸酯淀粉具有无序的结晶结构。DSC和TGA结果表明,氧化淀粉经乙酰化反应后热稳定性降低,有利于醋酸酯淀粉的应用。通过对比醋酸酯淀粉(不同取代度和不同原料)的凝沉性、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糊化特性、流变性等性质,分析醋酸酯淀粉的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大米淀粉经过乙酰化作用,能有效地降低凝沉性、糊化温度,提高糊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抗老化性、糊热稳定性、凝胶强度。不同原料醋酸酯淀粉的性质存在差异,木薯、大米原料的醋酸酯淀粉优于玉米。选取冻融稳定性较好的醋酸酯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和透明度、黏度较高的羧甲基淀粉进行复配使用,对比三种变性淀粉和复配变性淀粉的性质,研究其在面团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复配变性淀粉可以综合各变性淀粉的优点,比单一变性淀粉的性质更加全面,其中1:2:1(醋酸酯大米淀粉:羧甲基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组表现最优异,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等性质优于其他组。在面团的应用研究中,添加复配变性淀粉可有效改善面团的持水性和质构特性,提高熟面坯的感官品质。复配变性淀粉添加量为5%7.5%时最适宜。
贾婷[6](2017)在《含钼、钒多金属氧酸盐催化H2O2/O2制备氧化淀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质能源是目前地球上储量最大的可再生碳源,可经炼制转化为各种高价值产品,为严峻的能源危机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对生物质进行功能化修饰改性是生物炼制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淀粉是最具常见的生物质之一,在自然界有着较大的储量。淀粉骨架上分布着大量的羟基基团(-OH),羟基基团的亲水性导致了淀粉分子内和分子间强烈的氢键作用,限制了其在特定领域的应用。改性处理可以有目的性地、以可控的方式调整淀粉的结构和性质,拓展其工业应用,提高其经济价值。常见的方法有氧化、酯化、醚化等。淀粉的氧化多采用Fenton法,但存在Fe2+无法回收、污染淀粉产品,反应受到pH值限制等问题。高效、绿色、环保型催化剂的开发和规模化应用势在必行。H2O2的使用使得制备成本略高,还存在过量的H2O2也影响产品的质量等问题,研发以氧气为氧化剂的新型制备技术也是淀粉行业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POMs)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酸性、氧化还原性等都呈现出可调节性和多变性,应用领域遍及催化、药物、材料等。多酸作为酸催化剂、氧化催化剂、光催化剂时都表现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因此长期以来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以多功能的多酸催化生物质转化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多酸催化生物质氧化的报道也与日俱增。基于此,本论文合成了几种新型的多金属氧酸盐,并用于催化过氧化氢或氧气体系下的淀粉氧化改性,具体内容为:1.利用K3H3V10O28作为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制备氧化淀粉,发现催化剂在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催化氧化中都表现出较高的性能。制备氧化淀粉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 g淀粉,K3H3V10O28 0.03 wt%,过氧化氢4.5 mL,水量1.5 mL,在80oC的条件下反应6小时,氧化淀粉中羧基基团含量为0.683 mol/100 g,固体产物收率为85%。此外,我们还对生玉米淀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g生玉米淀粉,K3H3V10O28 0.06 wt%,过氧化氢4.5 mL,水量1.5 mL时,在80oC的条件下反应6小时,氧化玉米淀粉中羧基基团含量为0.543 mol/100 g,收率为87.2%。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并保持高活性。2.首次将B型Anderson多酸阴离子[CoMo6O24H6]3-用于氧气氧化淀粉反应中,并分别讨论了其在均相和非均相催化中的活性。(NH4)3[CoMo6O24H6]作为均相催化剂,在10 h,50oC,水量10 mL,1.5 g底物量,0.10 mmol(NH4)3[CoMo6O24H6]的条件下达到了最佳的氧化效果,其中羧基基团含量1.139 COOH/100 GU,羰基基团含量2.61CO/100 GU,产物收率73.6%;此外,我们设计了表面活性剂型催化剂(CTA)3[CoMo6O24H6],并研究了其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对于淀粉的氧化催化作用,在10h,80oC,水量10 mL,1.5 g底物量,0.10 mmol(CTA)3[CoMo6O24H6]的条件下得到了最佳结果,羧基基团含量0.072 COOH/100 GU,羰基基团含量为1.58 CO/100 GU,产物收率94.9%,该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五次并保持高活性。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观察到了淀粉晶型和形貌的变化。3.首次将A型Anderson多酸阴离子[IMo6O24]5-以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用于氧气对淀粉的氧化,并探索优化了实验条件。Na5[IMo6O24]作为均相催化剂,在8 h,50oC,10 mL水,1.5 g底物量,0.19 mmol Na5[IMo6O24]的条件下达到最佳结果,其中羧基基团含量为0.956 COOH/100 GU,羰基基团含量为3.394 CO/100GU,产物收率79%;(CTA)5[IMo6O24]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在10 h,95oC,10 mL水,1.5 g底物量,0.19 mmol(CTA)5[IMo6O24]的条件下,可使羧基基团含量达0.106 COOH/100 GU,羰基基团含量达1.41 CO/100 GU,并得到95.5%的产物收率。催化剂易回收和重复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图、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谱等证明了淀粉结构的改变。
宋秦杰[7](2017)在《常温可溶玉米淀粉浆料制备及其上浆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节能降耗减排是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纺织行业由粗犷模式向低碳、绿色、循环经济模式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对于棉纱浆纱工序来说,解决好上浆能耗和退浆污染是关键,除了改进上浆工艺之外,开发一种能够实现低温上浆、易退浆、废浆易降解的浆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玉米原淀粉为原材料,制备常温可溶(normaltemperature water soluble,NTWS)玉米淀粉,并对其理化性能、浆液性能、浆膜性能及浆纱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为棉纱低温上浆技术的发展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本文首先从NTWS玉米淀粉的制备工艺和原理入手,制备不同常温溶解度的NTWS玉米淀粉,对其颗粒形貌、热学特性等理化性能进行研究,并与玉米原淀粉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根据浆液粘度、粘附力和抗老化性能筛选出具有最优高温浆液性能的NTWS玉米淀粉。其次,以筛选出的NTWS玉米淀粉浆料为研究对象,改变调浆温度,控制调浆温度范围为60℃-80℃,以浆液粘度、粘附力等指标表征浆液性能,以浆膜强度、浆膜磨耗等指标表征浆膜性能,研究低温调浆对NTWS玉米淀粉浆液、浆膜性能的影响。最后,以40S纯棉纱线为实验对象,使用NTWS玉米淀粉浆料对其进行低温单纱上浆,优化上浆温度、浆纱速度和上浆压力等浆纱工艺参数;同时,与纺织厂常用的高温上浆的氧化淀粉浆料的上浆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分析NTWS玉米淀粉的浆纱性能,为今后低温上浆浆料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与玉米原淀粉相比,NTWS玉米淀粉颗粒扭曲变形,出现中心孔洞,偏光现象消失;NTWS玉米淀粉的糊化吸热反应现象基本消失,淀粉分子的主链成分无明显变化。(2)常温溶解度增加,NTWS玉米淀粉颗粒扭曲变形程度逐渐增大,浆液粘度逐渐减小,粘附力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透光率随常温溶解度的升高而上升。NTWS玉米淀粉颗粒的扭曲变形在常温溶解度为95.48%时达到最高,此时,偏光现象消失,DSC曲线无特征吸收峰,淀粉分子链成分变化不大,浆液粘度最低,为1.1m Pa?s,抗老化性能最好,透光率可达88.29%,粘附强力有微幅下降,为48.97N,高于同条件下氧化淀粉的粘附力。(3)在较高的调浆温度下,NTWS玉米淀粉的浆液性能较好,在较低的调浆温度下,NTWS玉米淀粉的浆膜性能较好。在60℃-80℃的调浆温度下,浆液粘度低且热稳定性优异,NTWS玉米淀粉浆膜断裂强度高,断裂伸长小,浆膜吸湿率受到调浆温度的影响不大;随着调浆温度升高,浆液粘附力增加,粘度降低,抗老化性能提升,浆膜的断裂强度呈现下降趋势,浆膜磨耗逐渐增加,浆膜水溶时间减少;且当调浆温度低于70℃时,浆液透光率急剧下降,浆膜的断裂强度大幅提升,浆膜磨耗明显降低。(4)经过预湿后的纱线,浆纱耐磨性能得到很大提升;上浆温度升高,浆纱断裂强力增加,浆纱耐磨性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浆纱速度的提高对纱线的耐磨性能提升较大;较高的上浆压力使得浆纱的断裂强力和耐磨性能明显增加。与采用高温上浆的氧化淀粉浆料相比,NTWS玉米淀粉的浆纱增强率和增磨率均高于氧化淀粉,尤其是浆纱增磨率,远远超出氧化淀粉。综上所述,高常温溶解度的NTWS玉米淀粉浆液粘度低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低温时浆膜性能出众,能够实现在低温环境下调浆上浆,且采用低温上浆时浆纱质量指标高于采用高温上浆的氧化淀粉浆料。NTWS玉米淀粉浆料具有简化调浆操作,降低上浆能耗的作用,是一种能够实现低温上浆、易退浆、废浆易降解的绿色浆料,契合绿色生产、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发展趋势。
陈婷[8](2016)在《羟乙基大米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全球大米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碎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碎米为原材料制取大米淀粉和大米蛋白水解物已经工业化,提高了碎米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大米淀粉的应用研究。天然大米淀粉由于结构和理化性质的缺陷使其可利用性降低,通过对淀粉的改性,使其获得特定的功能和特性,从而扩大了淀粉的应用范围。本文优化了制备羟乙基大米淀粉的工艺条件,并对其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羟乙基化之前的预处理是利用盐酸将大米淀粉水解到一定的分子量,在10.0g大米淀粉,30 mL水,15 min超声波处理,2 mL(0.25 mol/L)盐酸的基本条件下,温度为65℃,搅拌速度为300 r/min,反应时间为1.5 h时,达到了理想的运动粘度范围(18.320.0 mm2/s)。由FTIR图谱可知,大米淀粉发生了酸化;由XRD图谱可知,酸化作用主要发生在非结晶区,超声处理和酸化的双重作用都不足以对结晶区造成破坏;通过淀粉-碘复合物的吸收光谱说明,酸化淀粉随着DE值的增加,水解程度增加,其最大吸光度逐渐略微蓝移。采用溶媒法结合超声波处理来制备羟乙基淀粉。通过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无水乙醇、氯乙醇、氢氧化钠、反应时间五个单因素对羟乙基摩尔取代度的影响。在大米淀粉10.0 g,蒸馏水为30 mL的条件下,合成的羟乙基大米淀粉的优化条件为:温度为50℃,无水乙醇50 mL,氯乙醇4 g,氢氧化钠2.4 g,反应时间为8 h。对大米淀粉及羟乙基淀粉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由FTIR图谱可知,大米淀粉确实发生了羟乙基化;由XRD和SEM的结果可知,醚化作用主要发生在非结晶区并没有使晶型发生改变;通过超声波处理和醚化后,晶型结构与颗粒形貌受到破坏,羟乙基大米淀粉的晶体结构由A型变为V型;由TG-DSC图表明,羟乙基大米淀粉与原淀粉相比,热稳定性降低。对羟乙基淀粉与大米淀粉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羟乙基淀粉取代度的增大,抗凝沉性越好,溶解度随之增加,淀粉糊透光率明显增加;淀粉-碘复合物的吸光度逐渐减小,最大吸收波蓝移;紫外-可见光吸光度减弱,吸收带都相对蓝移。
张高鹏,吴立根,屈凌波,刘亚伟,刘洁[9](2015)在《马铃薯氧化淀粉制备及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马铃薯氧化淀粉是马铃薯淀粉与氧化剂在一定温度、时间、p H等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淀粉衍生物。该文论述了以次氯酸盐、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等氧化剂制备马铃薯氧化淀粉的最佳工艺,阐述了马铃薯氧化淀粉在焙烤食品、蒸煮食品、油炸食品、冷冻食品等中的应用,并展望马铃薯氧化淀粉在食品行业中的发展趋势。
宋小琳,姚丽丽,陆利霞,熊晓辉[10](2014)在《氧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化淀粉是天然淀粉与氧化剂在一定的pH、温度、时间、催化剂等条件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淀粉衍生物,因其优良的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以次氯酸钠、双氧水、过硫酸铵等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的最佳方案,阐述氧化淀粉的糊化性质、老化特性及黏度性质等,概括了单一氧化淀粉和复合型氧化淀粉在米面制品、肉制品、速冻食品、糖果食品、可食用膜和医药行业中的应用,展望氧化淀粉在未来食品行业中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二、制备易消化氧化淀粉工艺条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备易消化氧化淀粉工艺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超声预处理底物的阿魏酸淀粉酯酶催化合成及理化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绪论 |
1.1 淀粉 |
1.1.1 淀粉的结构 |
1.1.2 淀粉的基本性质 |
1.2 改性淀粉 |
1.2.1 物理法制备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
1.2.2 化学法制备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
1.2.3 生物法制备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
1.2.4 复合法制备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
1.2.5 改性淀粉的应用 |
1.3 阿魏酸及阿魏酸淀粉酯 |
1.3.1 阿魏酸的生理活性 |
1.3.2 阿魏酸的应用 |
1.3.3 阿魏酸淀粉酯的概述 |
1.3.4 脂肪酶催化阿魏酸淀粉酯合成机理 |
1.4 超声技术的概述 |
1.4.1 超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1.4.2 超声过程中淀粉的变化 |
1.5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目的及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2 超声预处理底物对酶促阿魏酸淀粉酯合成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脂肪酶活力的测定 |
2.3.2 阿魏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3 阿魏酸淀粉酯的合成技术路线 |
2.3.4 阿魏酸淀粉酯的合成技术流程图 |
2.3.5 结晶度分析 |
2.3.6 热力学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过量底物阿魏酸乙酯及阿魏酸的去除薄层色谱检测结果 |
2.4.2 过量底物阿魏酸乙酯及阿魏酸的去除紫外分光光度检测结果 |
2.4.3 超声预处理底物的时间对阿魏酸淀粉酯取代度影响 |
2.4.4 超声预处理底物的温度对阿魏酸淀粉酯取代度影响 |
2.4.5 超声预处理底物的功率对阿魏酸淀粉酯取代度影响 |
2.4.6 超声预处理底物对淀粉结晶性的影响 |
2.4.7 超声预处理底物对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阿魏酸淀粉酯结构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表征方法 |
3.3.1 紫外测定 |
3.3.2 红外测定 |
3.3.3 核磁共振测定 |
3.3.4 扫描电镜(SEM)观测 |
3.3.5 X-射线衍射(XRD)测定 |
3.3.6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 |
3.4 结果分析 |
3.4.1 紫外测定图谱分析 |
3.4.2 红外测定图谱分析 |
3.4.3 核磁共振测定图谱分析 |
3.4.4 扫描电镜颗粒形貌分析 |
3.4.5 X-射线衍射测定图谱分析 |
3.4.6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阿魏酸淀粉酯理化性质的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理化性质的探究 |
4.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备 |
4.3.2 DPPH自由基清除力的测定 |
4.3.3 吸水率的测定 |
4.3.4 黏度(RVA)的测定 |
4.3.5 耐酶解特性的测定 |
4.3.6 碘吸收特性的测定 |
4.3.7 溶解度及膨胀度的测定 |
4.3.8 凝沉及抗老化的测定 |
4.3.9 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
4.4 结果分析 |
4.4.1 DPPH清除率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2 持水率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3 粘度(RVA)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4 耐酶解特性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5 碘吸收特性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6 溶解度和膨胀度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7 凝沉及抗老化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4.8 冻融稳定性的测定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板栗淀粉的研究现状 |
1.1.1 板栗概述 |
1.1.2 板栗淀粉研究现状 |
1.2 淀粉的改性 |
1.2.1 物理改性 |
1.2.2 化学改性 |
1.2.3 酶法改性 |
1.2.4 复合改性 |
1.2.5 变性淀粉的应用现状 |
1.3 超高压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1 超高压技术研究概况 |
1.3.2 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1.4 超高压技术对淀粉性质的影响 |
1.4.1 超高压处理对淀粉颗粒结构的影响 |
1.4.2 超高压处理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1.4.3 超高压处理对淀粉老化特性的影响 |
1.4.4 超高压处理对淀粉流变特性的影响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颗粒与分子特性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原料 |
1.1.2 实验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实验方法 |
2.1 结果与分析 |
2.1.1 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颗粒形态的影响 |
2.1.2 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结晶结构的影响 |
2.1.3 板栗淀粉红外光谱的测定 |
3.1 小结 |
第三章 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原料 |
1.1.2 实验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实验方法 |
2.1 结果与分析 |
2.1.1 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2.1.2 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膨胀度和溶解度的影响 |
2.1.3 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2.1.4 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糊黏度的影响 |
2.1.5 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透光率的影响 |
2.1.6 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
2.1.7 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凝沉性的影响 |
3.1 小结 |
第四章 超高压对板栗淀粉体外消化性的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原料 |
1.1.2 实验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试验方法 |
2.1 结果与分析 |
2.1.1 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消化动力学研究 |
2.1.2 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的研究 |
3.1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1 主要结论 |
2.1 创新点 |
3.1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的研制及其保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氧化淀粉的研究概况 |
1.2.1 氧化淀粉的结构和性质 |
1.2.2 氧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3 纳米银(AgNPs)的研究概况 |
1.3.1 纳米银的简介 |
1.3.2 纳米银在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
1.4 圣女果及其保鲜技术的研究 |
1.4.1 圣女果的简介 |
1.4.2 圣女果采后生理变化 |
1.4.3 圣女果的保鲜方法 |
1.4.4 涂膜保鲜的作用机理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纳米银的制备及稳定性探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纳米银的合成 |
2.2.2 纳米银稳定性的研究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纳米银的表征 |
2.3.2 纳米银稳定性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测定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的制备 |
3.2.1 氧化淀粉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3.2.2 甘油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3.2.3 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3.2.4 干燥温度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
3.3 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的性能测定 |
3.3.1 膜厚度(PO)的测定 |
3.3.2 透湿性能的测定 |
3.3.3 透光性能的测定 |
3.3.4 力学性能的测定 |
3.3.5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 |
3.3.6 扫描电镜分析(SEM) |
3.3.7 碱处理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 |
3.3.8 微波处理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氧化淀粉含量对复合膜透光率的分析 |
3.5.2 氧化淀粉含量对复合膜透湿性能的分析 |
3.5.3 氧化淀粉含量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分析 |
3.5.4 甘油含量对复合膜透光率的分析 |
3.5.5 甘油含量对复合膜透湿性能的分析 |
3.5.6 甘油含量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分析 |
3.5.7 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对复合膜透光率的分析 |
3.5.8 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对复合膜透湿性能的分析 |
3.5.9 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分析 |
3.5.10 干燥温度对复合膜透湿性能的分析 |
3.5.11 干燥温度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分析 |
3.6 成膜载体的确定 |
3.7 正交试验结果 |
3.8 不同处理方法对膜性能的分析 |
3.8.1 不同氢氧化钠浓度处理与膜性能的关系 |
3.8.2 不同氢氧化钠浸泡时间处理与膜性能的关系 |
3.8.3 不同微波功率处理与膜性能的关系 |
3.8.4 不同微波处理时间与膜性能的关系 |
3.9 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
3.10 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4 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对圣女果保鲜作用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处理 |
4.2.2 失重率 |
4.2.3 总酸(以可滴定酸计) |
4.2.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4.2.5 维生素C含量 |
4.2.6 总糖含量 |
4.2.7 感官评分 |
4.2.8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不同涂膜处理与失重率的关系 |
4.3.2 不同涂膜处理与可滴定酸的关系 |
4.3.3 不同涂膜处理与可溶性固形物的关系 |
4.3.4 不同涂膜处理与维生素C的关系 |
4.3.5 不同涂膜处理与总糖含量的关系 |
4.3.6 不同涂膜处理与感官品质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超声辅助TEMPO催化制备氧化淀粉及其结构与性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绿豆及绿豆淀粉 |
1.1.1 绿豆的概况 |
1.1.2 绿豆淀粉研究进展 |
1.2 氧化淀粉研究概况 |
1.2.1 氧化淀粉制备 |
1.2.2 氧化淀粉应用 |
1.3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绿豆氧化淀粉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氧化淀粉羧基含量及得率的测定 |
2.3.2 氧化淀粉的制备方法 |
2.3.3 氧化淀粉制备单因素试验 |
2.3.4 氧化淀粉制备正交试验 |
2.3.5 氧化淀粉正交试验结果验证 |
2.3.6 超声辅助氧化淀粉的制备方法 |
2.3.7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氧化淀粉单因素试验分析 |
2.4.2 氧化淀粉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4.3 超声辅助氧化淀粉制备结果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绿豆氧化淀粉结构表征及理化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氧化淀粉结构与性质测定 |
3.3.1 淀粉扫描电镜(SEM)分析 |
3.3.2 淀粉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3.3 淀粉结晶结构(X-RD)分析 |
3.3.4 淀粉热性质(DSC)分析 |
3.3.5 淀粉Zeta电位的测定 |
3.3.6 淀粉黏度的测定 |
3.3.7 淀粉粒度的测定 |
3.3.8 淀粉透光率的测定 |
3.3.9 淀粉溶解度的测定 |
3.3.10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淀粉扫描电镜分析 |
3.4.2 淀粉红外光谱分析 |
3.4.3 淀粉结晶结构分析 |
3.4.4 淀粉热性质分析 |
3.4.5 淀粉Zeta电位的测定 |
3.4.6 淀粉黏度的测定 |
3.4.7 淀粉粒度的测定 |
3.4.8 淀粉透光率的测定 |
3.4.9 淀粉溶解度的测定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醋酸酯大米淀粉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淀粉 |
1.1.2 大米淀粉 |
1.1.3 变性淀粉 |
1.1.4 醋酸酯淀粉 |
1.1.5 羧甲基淀粉的性质及应用 |
1.1.6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性质及应用 |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醋酸酯大米淀粉的有限溶剂法合成及表征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氧化淀粉的制备 |
2.2.2 醋酸酯淀粉有限溶剂法合成工艺 |
2.2.3 取代度(DS)的测定 |
2.2.4 响应面设计优化实验 |
2.2.5 醋酸酯淀粉的结构特征研究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因素对取代度(DS)的影响 |
2.3.2 响应面优化结果与分析 |
2.3.3 红外光谱特征 |
2.3.4 晶体结构 |
2.3.5 形貌变化 |
2.3.6 热量与结构、形态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米淀粉及醋酸酯淀粉的理化性质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凝沉性的测定 |
3.2.2 透明度的测定 |
3.2.3 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
3.2.4 糊化特性的测定 |
3.2.5 流变性质的测定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凝沉性 |
3.3.2 透明度 |
3.3.3 冻融稳定性 |
3.3.4 糊化特性 |
3.3.5 流变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配变性淀粉在面团中的应用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部分 |
4.2.1 复配变性淀粉的制备 |
4.2.2 面团样品的制备 |
4.2.3 复配变性淀粉性质的测定 |
4.2.4 复配变性淀粉对面团持水性的测定 |
4.2.5 生面皮质构特性的测定 |
4.2.6 熟面坯质构特性的测定 |
4.2.7 熟面坯感官评价的测定 |
4.2.8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复配变性淀粉的凝沉性 |
4.3.2 复配变性淀粉的透明度 |
4.3.3 复配变性淀粉的冻融稳定性 |
4.3.4 复配变性淀粉的糊化特性 |
4.3.5 复配变性淀粉的流变性质 |
4.3.6 复配变性淀粉对面团持水性的影响 |
4.3.7 复配变性淀粉对生面皮质构特性的影响 |
4.3.8 复配变性淀粉对熟面坯质构特性的影响 |
4.3.9 复配变性淀粉对熟面坯感官评价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含钼、钒多金属氧酸盐催化H2O2/O2制备氧化淀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多金属氧酸盐概述 |
1.1.1 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 |
1.1.2 多金属氧酸盐的催化性能 |
1.1.3 多金属氧酸盐在生物质氧化中的应用 |
1.2 淀粉概述 |
1.3 选题依据与目的 |
1.4 实验试剂、设备及分析仪器 |
第二章 K_3H_3V_(10)O_(28)催化过氧化氢制备氧化淀粉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2.2.2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淀粉的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的表征与讨论 |
2.3.2 催化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oMo_6O_(24)H_6]~(3-)作为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催化氧气氧化淀粉的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3.2.2 催化氧气氧化淀粉的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表征与讨论 |
3.3.2 催化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Mo_6O_(24)]~(5-)作为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催化氧气氧化淀粉的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4.2.2 催化氧气氧化淀粉的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表征与讨论 |
4.3.2 催化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常温可溶玉米淀粉浆料制备及其上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浆纱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
1.2.1 新型浆纱技术 |
1.2.2 国内外浆纱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常温可溶淀粉浆料的研究现状 |
1.3.1 常温可溶淀粉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TWS玉米淀粉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2 NTWS玉米淀粉的制备 |
2.2.1 NTWS玉米淀粉的制备机理 |
2.2.2 NTWS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案 |
2.3 NTWS玉米淀粉理化性能表征 |
2.3.1 颗粒形貌分析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3.4 偏光现象分析 |
2.4 NTWS玉米淀粉高温浆液性能测试 |
2.4.1 常温溶解度对浆液粘度的影响 |
2.4.2 常温溶解度对浆液粘附力的影响 |
2.4.3 常温溶解度对浆液抗老化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TWS玉米淀粉低温浆液及低温浆膜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NTWS玉米淀粉低温浆液性能研究 |
3.2.1 调浆温度对浆液粘度的影响 |
3.2.2 调浆温度对浆液粘附力的影响 |
3.2.3 调浆温度对浆液抗老化性能的影响 |
3.3 NTWS玉米淀粉低温浆膜性能研究 |
3.3.1 调浆温度对浆膜断裂强度的影响 |
3.3.2 调浆温度对浆膜耐磨性能的影响 |
3.3.3 调浆温度对浆膜吸湿和水溶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TWS玉米淀粉浆纱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预湿对浆纱性能的影响 |
4.2.1 纱线预湿对浆纱上浆率的影响 |
4.2.2 纱线预湿对浆纱断裂性能的影响 |
4.2.3 纱线预湿对浆纱耐磨性的影响 |
4.3 上浆温度对浆纱性能的影响 |
4.3.1 上浆温度对上浆率的影响 |
4.3.2 上浆温度对浆纱断裂性能的影响 |
4.3.3 上浆温度对浆纱耐磨性的影响 |
4.4 浆纱速度对浆纱性能的影响 |
4.4.1 浆纱速度对浆纱上浆率的影响 |
4.4.2 浆纱速度对浆纱断裂性能的影响 |
4.4.3 浆纱速度对浆纱耐磨性能的影响 |
4.5 上浆压力对浆纱性能的影响 |
4.5.1 上浆压力对浆纱上浆率的影响 |
4.5.2 上浆压力对浆纱断裂性能的影响 |
4.5.3 上浆压力对浆纱耐磨性能的影响 |
4.6 NTWS玉米淀粉与氧化淀粉的浆纱性能比较 |
4.6.1 NTWS玉米淀粉与氧化淀粉的上浆率比较 |
4.6.2 NTWS玉米淀粉与氧化淀粉的浆纱断裂性能比较 |
4.6.3 NTWS玉米淀粉与氧化淀粉的浆纱耐磨性能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羟乙基大米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大米及其大米研究现况 |
1.2 淀粉概况 |
1.2.1 淀粉的分类 |
1.2.2 淀粉结构及组成 |
1.3 变性淀粉 |
1.3.1 淀粉变性的目的 |
1.3.2 变性淀粉的分类 |
1.4 大米淀粉的特征及应用 |
1.5 羟乙基淀粉 |
1.5.1 制备机理 |
1.5.2 羟乙基淀粉的制备 |
1.5.3 羟乙基淀粉的应用 |
1.5.4 羟乙基淀粉测定方法的发展 |
1.5.5 羟乙基淀粉研究的现状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米淀粉的酸化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部分 |
2.2.1 酸化淀粉的制备 |
2.2.2 酸化淀粉运动粘度的测定 |
2.2.3 红外光谱测定 |
2.2.4 X射线衍射测定 |
2.2.5 淀粉-碘复合物的吸收光谱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温度对运动粘度的影响 |
2.3.2 转速对运动粘度的影响 |
2.3.3 反应时间对运动粘度的影响 |
2.3.4 酸化淀粉的红外分析 |
2.3.5 酸化淀粉X射线衍射分析 |
2.3.6 酸化淀粉淀粉-碘复合物的吸收光谱 |
2.4 小结 |
第3章 羟乙基大米淀粉的制备及其工艺条件探讨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部分 |
3.2.1 合成方法及工艺流程 |
3.2.2 羟乙基摩尔取代度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有机溶剂对取代度的影响 |
3.3.2 温度对取代度的影响 |
3.3.3 氢氧化钠对取代度的影响 |
3.3.4 无水乙醇对取代度的影响 |
3.3.5 氯乙醇对取代度的影响 |
3.3.6 反应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羟乙基大米淀粉的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红外光谱测定 |
4.2.2 X射线衍射测定 |
4.2.3 扫描电镜测定 |
4.2.4 热稳定性的测定 |
4.2.5 凝沉性的测定 |
4.2.6 溶解度的测定 |
4.2.7 透明度的测定 |
4.2.8 淀粉-碘复合物吸收光谱的测定 |
4.2.9 紫外-可见光谱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羟乙基淀粉红外分析 |
4.3.2 羟乙基淀粉X射线衍射分析 |
4.3.3 扫描电镜分析 |
4.3.4 热稳定性分析 |
4.3.5 羟乙基淀粉凝沉性的分析 |
4.3.6 溶解度的分析 |
4.3.7 透光率的分析 |
4.3.8 羟乙基淀粉-碘复合物吸收光谱分析 |
4.3.9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马铃薯氧化淀粉制备及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氧化剂制备马铃薯氧化淀粉的方法和特性分析 |
1.1以次氯酸盐为氧化剂 |
1.2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 |
1.3以二氧化氯为氧化剂 |
1.4以高猛酸钾为氧化剂 |
1.5其他氧化剂 |
2马铃薯氧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2.1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
2.2在蒸煮食品中的应用 |
2.3在冷冻食品中的应用 |
2.4在其他食品中的应用 |
3展望 |
(10)氧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氧化淀粉概述 |
1.1 氧化淀粉的制备方法 |
1.1.1 次氯酸钠氧化淀粉 |
1.1.2 双氧水氧化淀粉 |
1.1.3 过硫酸铵氧化淀粉 |
1.2 氧化淀粉性质的研究 |
2 单一氧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2.1 氧化淀粉在米面制品中的应用 |
2.2 氧化淀粉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
2.3 在可食用包装膜中的应用 |
2.4 氧化淀粉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
2.5 在糖果食品中的应用 |
2.6 其他 |
3 复合型氧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3.1 交联氧化淀粉 |
3.2 氧化酯化淀粉 |
4 展望 |
四、制备易消化氧化淀粉工艺条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超声预处理底物的阿魏酸淀粉酯酶催化合成及理化性质[D]. 崔添玉.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2]超高压处理对板栗淀粉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D]. 李世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2)
- [3]纳米银-氧化淀粉复合膜的研制及其保鲜性能的研究[D]. 郭伟茜.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1)
- [4]超声辅助TEMPO催化制备氧化淀粉及其结构与性质分析[D]. 李鑫芮. 渤海大学, 2019(12)
- [5]醋酸酯大米淀粉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D]. 岳书杭. 湘潭大学, 2019(02)
- [6]含钼、钒多金属氧酸盐催化H2O2/O2制备氧化淀粉性能研究[D]. 贾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 [7]常温可溶玉米淀粉浆料制备及其上浆性能研究[D]. 宋秦杰. 江南大学, 2017(03)
- [8]羟乙基大米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 陈婷. 湘潭大学, 2016(02)
- [9]马铃薯氧化淀粉制备及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J]. 张高鹏,吴立根,屈凌波,刘亚伟,刘洁. 粮食与油脂, 2015(08)
- [10]氧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宋小琳,姚丽丽,陆利霞,熊晓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