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温下截形叶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初步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维真[1](2021)在《短时高温胁迫下巴氏新小绥螨的生物学特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具有适应性强、繁殖速率快,扩散能力强等特性。农业生产中常用来防治各类叶螨、蓟马等小型吸汁类害虫螨。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在设施农业中猖獗发生,是困扰甘肃草莓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本试验以巴氏新小绥螨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不同短时高温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对巴氏新小绥螨生长发育以及生殖力的影响;同时探究了短时高温处理对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以及通过对热处理前后巴氏新小绥螨三种保护酶活性的测定,旨在从生理水平揭示巴氏新小绥螨对短时高温的响应机制,以期为设施农业特定高温环境下应用捕食螨进行害螨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短时高温处理对巴氏新小绥螨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实验室内设置4个温度(38℃、40℃、42℃以及对照25℃),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卵在相应温度下处理2h、4h和6h的孵化率和后期未成熟阶段的发育历期,待正常孵化的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羽化后再次进行同等条件下的高温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短时高温处理后,卵的孵化率开始下降;42℃处理卵2h及以上,卵不能孵化或干瘪;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先缩短后延长。38℃处理后,雌螨产卵期和寿命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大幅度缩短和减少,产卵量不断下降。40℃处理后,雌螨寿命和产卵期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缓慢延长,产卵量则。短期高温处理对卵的孵化率、幼螨以及若螨的发育历期、成螨的产卵期、产卵量和寿命有明显的影响。2.短时高温对巴氏新小绥螨三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室内设置4个温度(38℃、40℃、42℃以及对照25℃),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在相应温度下处理2h、4h和6h后,测定体内三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巴氏新小绥螨总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同样也逐渐升高,整体抗氧化能力也在逐步增强。38℃范围内随时间延长,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降低,POD活性变化趋势与SOD活性相同,均为先升高、再降低、最后升高;而在40℃范围内,三者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说明高温胁迫上调了巴氏新小绥螨体内的三种保护酶活性,干扰了细胞内活性氧(ROS)动态平衡,同时使虫体内蛋白含量骤增。3.短时高温处理对巴氏新小绥螨捕食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以二斑叶螨为猎物,探究了短时高温处理后(38℃、40℃以及42℃条件下处理2h、4h和6h)巴氏新小绥螨捕食功能反应的变化情况,25℃为对照。结果显示:短时高温处理后,雌成螨对猎物的取食受到了一定的抑制。拟合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的巴氏新小绥螨N.barkeri捕食功能反应类型仍为HollingⅡ型,但对猎物的取食量开始不断下降,瞬时攻击率(a)、捕食能力(a/Th)的显着下降,对二斑叶螨的处理时间(Th)明显延长。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该螨的整体捕食能力在减弱,同一温度下对不同螨态的取食偏好为卵>若螨>雌成螨。整体而言,短时高温对捕食功能类型没有影响,但限制了巴适新小绥螨的捕食能力。
李志雄[2](2021)在《三种杀虫剂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 Mordvilko)是新疆棉田的混合种群,近年来二者在新疆南部棉田的发生动态及为害规律不断变化。本研究探索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动态、体内能量物质和蜜露排泄量、生命表参数和体内解毒酶活的影响,以期为棉蚜和棉长管蚜的合理调控及种间关系的变化提供依据。综合本研究内容,得到如下结果:1、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体内能量物质及蜜露排泄量的影响氟啶虫胺腈、噻虫胺和噻虫啉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的LC50分别为1.31 mg/L、0.32 mg/L,37.44 mg/L、4.76 mg/L和38.02 mg/L、7.65 mg/L。氟啶虫胺腈、噻虫胺和噻虫啉对棉蚜的LC50分别是棉长管蚜的4.16、7.86和5.11倍。氟啶虫胺腈、噻虫胺和噻虫啉LC30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和棉长管蚜后,棉长管蚜蜜露分泌量降低率78.91%~92.46%,而棉蚜蜜露分泌量降低率均在30%以下,三种杀虫剂相比,降低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氟啶虫胺腈、噻虫胺和噻虫啉。处理棉蚜和棉长管蚜后体内总糖含量降低率分别为26.82%~41.36%和34.58%~59.68%,总脂含量降低率分别为10.15%~28.04%和25.09%~38.59%。表明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对棉长管蚜体内总糖总脂含量和蜜露分泌量的降低率均大于棉蚜。2、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氟啶虫胺腈、噻虫啉和噻虫胺LC30处理后,棉蚜和棉长管蚜寿命分别下降27.99%~40.09%和35.65%~50.79%、28.19%~37.67%和32.76%~40.27%,产蚜量分别下降45.01%~50.17%和50.25%~52.24%、21.54%~28.24%和44.57%和54.97%;生命表参数显示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处理棉蚜和棉长管蚜后净生殖率和平均世代历期分别降低或缩短,且这种不利影响的程度表现为氟啶虫胺腈>噻虫胺>噻虫啉,随着各药剂亚致死剂量的增加棉蚜和棉长管蚜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也增高。说明氟啶虫胺腈、噻虫啉和噻虫胺亚致死剂量能显着抑制F0及F1代棉蚜和棉长管蚜的寿命和繁殖力,且三种杀虫剂对棉长管蚜的抑制作用大于棉蚜。3、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解毒酶活的影响氟啶虫胺腈、噻虫胺和噻虫啉LC30处理后棉蚜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11.73%~13.07%、62.58%~88.42%和75.26%~102.18%;棉长管蚜分别提高5.63%~9.97%、23.18%~31.78%和28.21%~38.80%,棉蚜体内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力分别为棉长管蚜的3.18~3.98、6.41~8.93和2.83~4.41倍。说明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24h处理对棉蚜体内解毒酶的诱导更明显。
陈涛[3](2021)在《北方局地果园新发生害螨的鉴定及不同植物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文中提出近几年,我们在山东济宁的露地果园中发现一种害螨,对梨树造成严重危害。该螨在果园的苹果树、桃树、葡萄等果树上也有发生,但发生量不大,另外,在泰安等地的苹果、樱花、海棠等果树和园林绿化植物上也发现该螨的危害。该螨形态不同于任何一种北方常见的果园害螨种类。本研究结合形态观察和DNA条形码技术对该新发生害螨进行鉴定,并运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理论,研究、比较了该螨取食不同植物(梨树、苹果、桃树和海棠)的生物学参数和种群生态参数(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平均世代周期T),为该螨的有效防控及其对不同果树和园林植物危害程度的预测提供依据。从山东济宁梨树上采集试螨于室内饲养扩繁,取各个螨态于解剖镜下观察,并制作雄成螨的玻片标本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该螨形态与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高度相似。为进一步确定,扩增、测定了该螨的COI、ITS1、ITS2基因序列,经比对分析发现这3个基因的序列与多条柑橘全爪螨的相应序列几乎完全一致,同源性分别高达COI(100%、100%、100%)、ITS1(99.67%、99.83%和99.83%)、ITS2(99.40%、99.11%、98.96%);在基于3个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新发生害螨以99%、94%、98%的置信度与柑橘全爪螨聚同一进化枝。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发生于山东济宁露地果园中的害螨为柑橘全爪螨。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理论在温度为25±1℃,相对湿度75%±5%,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研究了采自梨树的柑橘全爪螨在梨树、苹果、桃树、海棠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状况,结果为:采自梨树上的柑橘全爪螨在梨树、桃树、苹果、海棠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表现出一定差异。卵期分别为3.74 d(梨树)、3.86 d(桃树)、4.14d(苹果)、4.44 d(海棠),其中在梨树和桃树上的卵期明显短于其他两种寄主。4种寄主之间从幼螨期到第二若螨阶段,发育历期均没有显着差异。成熟前期由长到短依次为11.91 d(海棠)、11.45 d(苹果)、10.98 d(梨树)、10.93 d(桃树),其中取食梨树和桃树的螨的成熟前期明显短于取食其他两种寄主,种群繁殖速度更快。以桃树为食时,柑橘全爪螨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多,为54.05粒/雌,其次是梨树(49.62粒/雌),显着高于苹果和海棠。当柑橘全爪螨以梨、苹果、桃和海棠为食时,其平均单雌产卵量(F)分别为49.62、35.83、54.05和37.08粒/雌;净增殖率(R0)分别为36.72、25.80、41.08和26.70;内禀增长率(r)分别为0.1974 d-1、0.1774 d-1、0.2012d-1和0.1728 d-1;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2182 d-1、1.1942 d-1、1.2229 d-1和1.1886d-1;平均世代周期(T)分别为18.26 d、18.32 d、18.46 d和19.01 d。其中内禀增长率r均大于0,周限增长率λ均大于1,种群可以正常几何增长。以上研究表明柑橘全爪螨已扩散至我国北方露地果园,虽然目前野外调查仅发现其对梨树造成严重危害,但其在苹果、桃树、海棠等植物上也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对这些果树和园林绿化植物存在严重威胁。本研究为北方果树植保工作者及果农敲响了警钟:柑橘全爪螨分布范围已北移,北方果园害螨种类组成可能发生了变化。
邱晔[4](2021)在《江苏地区西甜瓜重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西甜瓜是西瓜和甜瓜的统称。随着江苏地区西甜瓜产业设施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新品种推陈出新,产业稳步提升。但西甜瓜在其生长季节,经常遭受病虫的为害,为害轻者减产10%~30%,重者减产可达50%左右,严重影响西甜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影响到西甜瓜的经济效益,制约西甜瓜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因此,开展西甜瓜病虫害的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江苏地区西甜瓜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进行了调查,针对重要害虫瓜绢螟和截形叶螨的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并开展了瓜蚜、瓜绢螟和截形叶螨的防治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江苏地区西甜瓜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为害调查2019-2020年在江苏主要产区的西甜瓜上调查收集到的害虫隶属6目12科20种,其中螨类1科3种。在田间为害严重的有8种,分别是半翅目的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和烟粉虱Bemisia(Gennadius);双翅目的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Burges)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鳞翅目的瓜绢螟Diaphania indica(Saunders)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蜱螨目的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和二斑叶螨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2、瓜绢螟的外部形态、龄期划分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观察描述了瓜绢螟卵、幼虫、雌雄蛹及雌雄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拍摄了各虫态的形态照片;通过测量统计瓜绢螟幼虫的头壳宽度,明确了瓜绢螟幼虫共分为5个龄期。越冬调查发现,江苏地区瓜绢螟主要以蛹越冬。过冷却点测定表明,瓜绢螟卵的过冷却点最低,为-22.86℃,其次为雌雄成虫,分别为-14.95℃和-12.03℃,雌雄蛹的为-13.01℃和-12.08℃,低龄和高龄幼虫过冷却点最高,分别为-12.19℃和-5.38℃。在21-33℃范围内,瓜绢螟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3℃条件下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速率λ最高,分别为0.1792和1.1963,但在30℃条件下净增值率最大(R0=84.2123);世代平均周期从 21℃到 33℃逐渐缩短,分别为 43.0271、36.2189、28.0968、27.6177 和 20.5319;总生殖率GRR在27℃条件下最大,为94.4864,而在33℃下雌虫产卵量开始降低,此温度不利于瓜绢螟繁衍;瓜绢螟卵、幼虫、蛹、成虫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54℃、9.90℃、14.28℃、15.00℃和 13.49℃,有效积温分别为 38.00 日度、287.00 日度、77.72 日度、277.60日度和362.90日度。3、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截形叶螨取食5个不同西甜瓜品种(西瓜早佳8424、西瓜美都、西瓜嘉美和甜瓜金玉红2号、甜瓜玉菇)对其发育历期、产卵量和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早佳8424是最适宜截形叶螨生长和繁殖的品种,而西瓜嘉美具有较高的抗虫性。4、西甜瓜主要害虫的防治试验应用银色膜覆盖对田间瓜蚜的趋避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银色膜覆盖具有较明显趋避蚜虫的作用。采用叶片浸渍法和喷施法,用7种药剂对蚜虫进行了毒力试验,结果表明施药3d后10%溴氰虫酰胺水分散粒剂防效最高,为88.89%,其它药剂的防效均低于70%,因此10%溴氰虫酰胺可作为防治瓜蚜的推广药剂。通过玻片浸渍法和喷施法,测定了 6种药剂对截形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3%炔螨特乳油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优,其防效达95.67%,其次是5%唑螨酯悬浮剂,防效为88.00%。此外,对瓜绢螟幼虫也进行了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防效为91.11%,对瓜绢螟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
欧诗园[5](2021)在《朱砂叶螨转录因子CncC调控CYP315A1介导的再猖獗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螨,寄主广泛,危害严重。朱砂叶螨的防控多年来一直以施用化学农药为主,导致抗性问题日趋严峻。害虫(螨)抗药性(Resistance)的产生和再猖獗现象(Resurgence)是化学农药使用后的常见不良问题。本研究团队在对朱砂叶螨甲氰菊酯抗性品系的长期研究中,发现并证明了其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活性增强是介导抗性的重要因素,且相关细胞色素P450的表达受转录因子CncC的调控。同时,还发现该品系存在生殖力提高的现象,且以P450为代表的生殖相关基因(CYP314A1和CYP315A1)也有过表达的事实。基于此,本研究结合转录因子CncC的生理功能,对朱砂叶螨一条生殖相关基因TcCYP315A1的表达调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期阐释朱砂叶螨再猖獗的调控机制。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对TcCncC在朱砂叶螨不同品系下mRNA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TcCncC在云南甲氰菊酯抗性品系(YN-Fe R)中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YN-SS)的2.2倍。(2)在朱砂叶螨的整个生长发育历期中,TcCncC在卵期具有较高表达量。(3)TcCncC在高温(34℃)条件下较室温时,表达量显着性差异提高,为1.57倍。2.采用叶碟饲喂法分别对转录因子CncC及其配体蛋白Maf,和CYP315A1进行RNAi研究,结果显示:当TcCncC的沉默效率为49%时,TcCYP315A1的表达量下调了73%,TcCYP314A1的表达量下调了50%;当TcMaf的沉默效率为75%,TcCYP315A1的表达量下调了59%,TcCYP314A1的表达量下调了26%。当TcCYP315A1的沉默效率为38%,Tcvg1的表达量下调了21%,Tcvg2和Tcvgr的表达量较阴性对照无显着性差异。再分别利用叶碟饲喂法和注射法沉默了TcCYP315A1基因的表达,分别观察了这两种方法处理下,成螨单雌每天的产卵量,在两种干扰方法下,处理组的生殖力曲线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沉默TcCYP315A1基因的表达后,朱砂叶螨的产卵量减少,生殖力下降。3.结合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基因组数据和朱砂叶螨转录组数据克隆获得了(1)朱砂叶螨P450基因CYP315A1,该基因c DNA全长1590bp,编码529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60.53 KDa,理论等电点为8.30,命名为TcCYP315A1;(2)TcCYP314A1和TcCYP315A1的启动子序列并预测到了转录因子CncC/Maf结合位点。借助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研究了转录因子CncC对TcCYP314A1和TcCYP315A1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TcCYP314A1不受转录因子CncC的调控,TcCYP315A1的表达受转录因子CncC的调控。在此基础上,并进一步验证到了转录因子CncC与TcCYP315A1启动子结合的调控位点(CATGATACATAAATT),明确了CncC对TcCYP315A1的转录调控作用。4.在柑橘全爪螨(Panonchus citri)中,采用叶碟饲喂法对PcCncC进行RNAi研究,结果显示,当PcCncC的沉默效率为80%时,PcCYP315A1的表达量也下降了62.5%。同时,记录了其进入成螨期后单雌每天的产卵量,与对照相比,处理组的生殖力曲线低于对照。表明PcCncC也可影响PcCYP315A1的表达,进而影响其生殖能力,该调控通路可能在螨类中广泛存在。转录因子CncC在上调P450解毒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同时,增加了生长发育相关基因TcCYP315A1的表达,表明CncC既可调控抗性基因又可调控生殖基因,是不同P450基因的共调控因子,使得朱砂叶螨对某些药剂(甲氰菊酯)产生抗性的同时,产生了再猖獗的现象。
谭祥丰[6](2020)在《食锈菌螨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木锈病的病原菌普遍被认为是担子菌亚门锈菌目的真菌,其能引起枝干锈病和叶部锈病。前人研究表明,锈菌是一类营专性寄生生活的真菌(亦可称之为完全寄生菌),大部分不能在合成培养基上纯培养,只能依靠植物的活组织细胞生活。锈病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叶片,还可能侵染果实、幼梢等幼嫩组织。寄主植物受害严重时会导致早期大量落叶,进而影响林木品质和园林绿化树种的观赏价值;病情严重时,叶片逐渐发黄进而提前落叶,影响林木的生长活动,木材产量及品质的下降会带来林木经济上巨大的损失。本论文以食锈菌螨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食锈菌螨的形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的研究,可为锈菌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食锈菌螨形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在侵染锈病的蔷薇叶片上采样,观察食锈菌螨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作为识别、研究食锈菌螨各项实验的基础和依据。食锈菌螨卵整体呈现出一个小米粒型;幼螨总体呈现为椭圆形,体色为乳白色或光滑无色,具有足三对;若螨比之幼螨体型明显更大,具有足四对;成螨体呈半透明乳白色或光滑无色,螯肢和四足呈现棕色或棕褐色。同时采用通用引物COI进行PCR扩增,扩增出1条约700 bp的清晰条带,回收条带进行双向测序及拼接后得到703 bp的序列,将所得到的COI序列进行校正后使用BARCODE OF LIFE DATA SYSTEM v4数据库与GenBank数据库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后,同源性为99%;通过基于COI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最终将食锈菌螨鉴定为腐食酪螨(Tyrophagusputrescentiae)。2.生物学特性研究。本研究在相同的一个时间段内观察不同温度处理下食锈菌螨卵、幼螨、若螨、成螨、雄蛹、产卵前期、雌虫世代及雄虫世代各个发育阶段的发育情况,同时记录各虫态的蜕皮次数、发育历期和各龄期的死亡数。28℃左右为食锈菌螨最佳发育温度,24℃,若螨、成螨、每雌产虫数均为最低,说明低温影响虫体发育及新陈代谢活动;在28℃时,除成螨数不是最高外,其它各项参数均为最高,说明28℃最适合腐食酪螨发育;30℃时,成螨数最多。以柚木锈菌为食源的食锈菌螨整个全世代发育历期最长,以鸡蛋花锈菌为食源的次之,以台湾相思锈菌为食源的全世代发育历期最短。在26℃时,6天平均存活率为83.3%,日均产卵量为1.45粒;在28℃时,6天平均存活率为90%,日均产卵量为1.97粒;在30℃时,6天平均存活率为93.3%,日均产卵量为1.87粒,可见28℃时,产卵量最高;30℃时,存活率最高。3.人工繁殖研究。通过对食锈菌螨取食特性研究,发现食锈菌螨对提供的三种供试锈菌取食特性不同。食锈菌螨对鸡蛋花锈菌的取食效果最好,幼螨、若螨、成螨及全世代取食量分别达到了 7.41cm2、19.17cm2、11.65cm2、38.23 cm2,各个螨态分别占三种供试寄主锈菌取食总量的55.05%、53.89%、62.37%、56.46%。综合其生物学及取食特性,本研究将麸皮作为人工饲料主料,对最适初始含水量、最适含糖量进行了筛选优化,分别得出80%初始含水量和5%含糖量是配制人工繁殖饲料的最适条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繁殖最适温度的优化,得出26-28℃可以作为食锈菌螨的繁殖最适温度。
刘瑾林[7](2020)在《滨蒿内酯对朱砂叶螨生殖力及卵黄原蛋白Tcvg5、Tcvg6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真螨目(Acariformes),叶螨科(Tetranychidae),是一种世界性害螨,其寄主范围广泛,包括棉花、玉米、豆类、瓜、芝麻、红麻等,因此对该害螨的防治研究是迫切需要的。该螨具有世代周期短、繁殖力强等特性,加之目前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导致其后代抗性发展迅速,寻求新型农药进行防治的诉求十分强烈。滨蒿内酯是一种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茵陈蒿、滨蒿和佛手等多种植物中,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其具有优良的杀螨活性,其杀螨机制未知,被期望作为一种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化合物用于害螨控制。在农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残留药剂会逐渐降解,由致死浓度变为亚致死浓度从而产生亚致死效应,对昆虫的行为、生长发育、生殖力产生影响。明确滨蒿内酯对朱砂叶螨的亚致死效应及其机制对于滨蒿内酯的田间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是卵生动物在卵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的一种蛋白,它对卵母细胞和卵巢的发育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论上,朱砂叶螨的卵黄原蛋白对其生殖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以朱砂叶螨为研究对象,利用生命表技术,在种群水平上研究了滨蒿内酯对朱砂叶螨生殖力的亚致死效应,并从卵黄原蛋白的角度开展研究对此作出解释。旨在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滨蒿内酯能显着抑制朱砂叶螨的生殖力,在F2代最大抑制19.00%产卵量。首先明确了滨蒿内酯48h触杀毒力,亚致死浓度LC20、LC30、LC40分别为0.021 mg/mL、0.057 mg/mL、0.134 mg/mL,利用生命表技术明确了滨蒿内酯对朱砂叶螨F1代、F2代世代历期有显着影响,并能略微缩短F0代、F1代和F2代朱砂叶螨的产卵期和雌成螨寿命,且亚致死浓度LC40对F0代和F1代雌成螨产卵量抑制程度最大,分别降低了13.82%和18.44%,LC20和LC30浓度则显着性降低了F2代雌成螨产卵量,分别降低了17.04%和19.00%。2.克隆得到了两条朱砂叶螨响应滨蒿内酯调控生殖作用的卵黄原蛋白基因Tcvg5、Tcvg6。基因全长分别为5085 bp和5247 bp,各编码1694个氨基酸和1748个氨基酸,经序列比对证实克隆得到的这两条基因都含有卵黄原蛋白基因的特征结构域Vitellogenin_N,DUF1943和VWD。不同螨态表达模式分析显示,Tcvg5、Tcvg6表达量在成虫孵化后第三天表达达到高峰期。不同药剂浓度处理各代雌成螨48 h后检测两条基因的表达量,在F0代、F1代中,Tcvg5和Tcvg6表达量随着处理浓度增大逐渐降低,在F2代中则是亚致死浓度LC30处理最大程度抑制了两条基因的表达。3.对朱砂叶螨卵黄原蛋白基因Tcvg5、Tcvg6进行了RNAi研究,结果表明卵黄原蛋白基因Tcvg5、Tcvg6参与了朱砂叶螨的产卵过程。在饲喂dsRNA后,Tcvg5、Tcvg6沉默效率分别为51.35%和63.75%。DEPC-ddH2O对照组的平均产卵量为80.93粒,dsRNA-GFP处理组的平均产卵量为72.20粒,而dsRNA-Tcvg5和dsRNA-Tcvg6两个处理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55.43粒和51.77粒,相较于DEPC-ddH2O处理分别下降了31.51%和36.03%,且均与DEPC-ddH2O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本研究表明,滨蒿内酯对朱砂叶螨种群的生殖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亚致死浓度的滨蒿内酯能使卵黄原蛋白基因Tcvg5、Tcvg6表达量下降,且RNAi研究证实Tcvg5、Tcvg6参与了朱砂叶螨的产卵力的形成,表明滨蒿内酯影响朱砂叶螨的生殖力下降的内在分子机制是抑制了Tcvg5、Tcvg6在朱砂叶螨体内的表达。
程沈航[8](2020)在《农药对胡瓜钝绥螨的风险评估及甲维盐的胁迫效应机制》文中指出胡瓜钝绥螨是农田中重要的非靶标节肢动物(non-target arthropods,NTAs),能够作为捕食性天敌生物,防控朱砂叶螨、二斑叶螨等害螨。当前,人们为了追求农作物的高产量高收益,大量喷施农药,在控制靶标有害生物的同时也会使胡瓜钝绥螨等有益生物及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因此,开展农药对胡瓜钝绥螨的风险评估研究,并筛选对NTAs和靶标害虫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药剂,从而达到农药减量化,对保护NTAs的生物功能及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首先选择胡瓜钝绥螨和其捕食对象朱砂叶螨进行研究,建立毒性效应测试方法,测试了25种常用农药对2种物种的毒性差异,筛选出了对胡瓜钝绥螨和朱砂叶螨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并进行了风险评估,采用物种敏感度模型对多种NTAs的敏感度进行分析,明确了胡瓜钝绥螨在NTAs中的敏感性地位。在此基础上,为探索甲维盐的胁迫效应机理,本研究建立了两性生命表模型,获得生长发育参数,从种群层面评估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的长期毒性效应;通过表皮穿透和酶活测定,从生化角度分析甲维盐的胁迫效应影响;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测定,从微观层面上,找到了表达代谢酶和保护酶相对应的基因和代谢通路。本研究及成果对相关农药品种研发,及国内外农药对NATs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体系到具体的方法都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25种农药对胡瓜钝绥螨和朱砂叶螨的毒性效应采用叶盘喷雾法测定了25种常用农药对胡瓜钝绥螨和朱砂叶螨的急性毒性影响。发现胡瓜钝绥螨和害螨朱砂叶螨对抗生素类杀虫剂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的耐药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其差异倍数达到了883倍和622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两种试虫的选择性不明显,差异倍数在0.58~2.00倍;有机磷类杀虫剂乐果和马拉硫磷对两种试虫的选择性相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两种试虫毒性差异倍数在0.04~2.37倍,且多数表现为对胡瓜钝绥螨毒性更强。综合认为,抗生素类杀虫剂甲维盐和阿维菌素对胡瓜钝绥螨和害螨朱砂叶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2)25种农药对天敌胡瓜钝绥螨的生态风险评估采用我国农药登记环境风险评估指南标准体系,评估25种农药对天敌胡瓜钝绥螨的生态风险。发现在农田内暴露场景下,抗生素类和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胡瓜钝绥螨表现为低风险(HQ<5),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胡瓜钝绥螨表现出高风险性(HQ>5);在农田外暴露场景下,多数农药品种对胡瓜钝绥螨都表现出低风险,但是联苯菊酯和马拉硫磷对农田外风险不可接受;一些杀螨剂如螺螨酯、螺虫乙酯、炔螨特和哒螨灵等属于低风险药剂。(3)13种NTAs对5种农药的物种敏感度分布采用种群敏感性分布模型,进行了包括胡瓜钝绥螨在内的13种NTAs对5种农药的物种敏感度比较。结果为13种NTAs对不同类型的药剂敏感性差异较大,表现为NTAs对有机磷类药剂乐果、拟除虫菊酯类药剂联苯菊酯和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的敏感性要大于抗生素类药剂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在寄生类天敌中,表现为松毛虫赤眼蜂相比螟黄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都更为敏感,烟蚜茧蜂的敏感性较差;在捕食性天敌中,总体上表现为七星瓢虫的敏感性要高于捕食螨、小花蝽等。在低风险药剂选择方面,甲维盐在低剂量下就可以控制80%以上的害虫,同时对NTAs的潜在影响比例为32.5%。(4)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的生长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通过模拟自然条件,室内采用喷雾法处理若螨,建立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观察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全生命周期发育历期参数等的影响作用。发现甲维盐浓度升高能够缩短胡瓜钝绥螨的寿命和成螨产卵前期,减少雌螨产卵量。净增值率R0和平均世代周期T都会下降,内禀增长率r和周限增长率λ则下降不明显,胡瓜钝绥螨种群增长虽然低于健康种群,但整体上仍呈现上升趋势,且雄螨比雌螨更容易受到影响。(5)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的表皮穿透和相关酶系的诱导效应通过甲维盐在朱砂叶螨和胡瓜钝绥螨体内的含量测定及代谢酶和保护酶的酶活测定,发现表皮穿透力并不是导致这两种生物体对甲维盐敏感性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甲维盐处理后,胡瓜钝绥螨体内解毒代谢酶GST、Car E、Ach E和保护酶POD的比活力降低,相关保护酶SOD和CAT比活力增大。表明SOD和CAT在胡瓜钝绥螨受到甲维盐胁迫后参与了生理活动的保护机制。(6)甲维盐胁迫下胡瓜钝绥螨的转录组学分析采用Illumina RNA-seq测序技术分析了经甲维盐胁迫下对胡瓜钝绥螨基因层面的影响。转录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在田间剂量下,有1035个基因有显着的表达差异,其中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分别为510和525个。P450、GST和Ach E家族上调基因分别为1、1和2个,下调基因分别为5、12和2个,Car E下调基因1个,没有上调基因;POD家族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各1个;SOD家族有2个上调基因,CAT家族有1个上调基因;靶标基因GABACl有3个上调基因,2个下调基因;Glu Cl的2条差异基因都表现为上调基因。对筛选的靶标基因进行了Q-PCR验证,结果和测序结果相吻合,同时对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和表观酶活力进行比较,找到了相对应的酶系基因。(7)甲维盐胁迫下胡瓜钝绥螨的代谢组学分析利用液质联用系统LC-MS技术对暴露于甲维盐田间剂量下的胡瓜钝绥螨进行全组分代谢组学分析,共检测出318个可注释的代谢产物,其中79种具有差异的代谢产物,上调33个,下调46个;主要差异代谢产物体现在8-9-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四氢生物蝶呤和L-3-羟基犬尿氨酸等物质,主要的差异代谢通路体现在氨酰基-t RNA生物合成途径、苯丙氨酸代谢途径、氮素代谢代谢途径等。
许薇[9](2020)在《腐食酪螨线粒体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测定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形态和分子特征对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进行物种鉴定,测定其线粒体基因组并与粉螨亚目其他螨类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测定腐食酪螨的转录组,预测出腐食酪螨变应原基因,并进一步探究居室空调滤尘网灰尘中是否存在腐食酪螨变应原,为防治腐食酪螨及其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集面粉样本中的腐食酪螨并进行纯培养后,于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对腐食酪螨进行形态学观察,同时采用PCR法扩增其COX1和ITS基因片段,结合形态特征进行物种鉴定,采用高通量测序法测定腐食酪螨线粒体基因组,分析其基因结构、碱基组成、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情况、rRNA基因和t RNA基因等,并与粉螨亚目其他螨类进行比较和分析。进一步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腐食酪螨卵、幼螨、若螨、成螨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NR、GO、KOG等数据库比对后进行注释和分析,找出不同发育阶段的腐食酪螨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变应原基因。进一步采用PCR法扩增安徽4个城市居室空调滤尘网灰尘中腐食酪螨1类、2类变应原基因的表达。结果:(1)光镜下腐食酪螨成螨螨体呈椭圆形,表皮光滑,半透明,螯肢和足略带棕色,幼螨足3对,若螨和成螨足4对,电镜下螨各发育阶段的足、刚毛和外生殖器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均清晰可辨;扩增出腐食酪螨COX1基因片段长469bp,ITS基因片段长1245bp。(2)腐食酪螨线粒体基因组总长14 087bp,为典型的闭合双链DNA分子,由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19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构成,与粉螨亚目其他粉螨相比,出现tRNAGlu、t RNASer和tRNAPhe的缺失。(3)通过NR、KOG、GO数据库分别对腐食酪螨39 613、25 272、46 292条unigenes有效注释,预测出110 238条CDS。并发现4个阶段螨转录组有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比对出203个能与粉尘螨、屋尘螨等蜱螨类比对上的变应原基因,其中腐食酪螨变应原基因7个。(4)144份空调滤尘网灰尘中,腐食酪螨1类变应原检出率为6.94%(10/144),未检测出腐食酪螨2类变应原,同时亦检测出粉尘螨1类变应原(22.92%,33/144)、屋尘螨1类变应原(16.67%,24/144),3份样本同时检测出3种粉螨变应原,且检测阳性结果多集中于合肥、芜湖的样本中。结论:结合形态学特征和COX1、ITS基因分子标记可以鉴定腐食酪螨。腐食酪螨线粒体基因组与粉螨亚目其他螨类相比缺失3个tRNA基因。腐食酪螨不同发育阶段存在差异表达基因,预测出腐食酪螨变应原基因7个。安徽地区居民空调滤尘网灰尘中含有导致过敏性疾病的腐食酪螨1类变应原,应对室内空调滤尘网进行定期清洗或更换以减少螨类孳生。
谢康[10](2019)在《Wolbachia与Spiroplasma协同调控截形叶螨生殖及适合度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因其寄主范围广、体型微小、繁殖力强、发育历期短、适应性强以及容易产生抗药性,是公认的最难防治的害虫之一。近年来,截形叶螨在我国的危害范围以及危害程度均有增加的趋势,在某些地区甚至达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Wolbachia与Spiroplasma是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体内的、母系遗传的共生菌,研究表明,共生菌的存在能够对宿主产生各种生殖及适合度影响,通过这些影响保证其自身在宿主种群中的遗传和扩散。共生菌双重感染的情况在自然界比较常见,但目前关于Wolbachia与Spiroplasma感染同一宿主的研究比较少,考虑到共生菌对宿主的影响与共生菌或宿主的基因型相关,并且共生菌对宿主有重要作用,我们迫切需要弄清楚共生菌双感染对宿主生殖及适合度影响以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在本文中,我们利用抗生素处理以及遗传杂交等手段建立了遗传背景一致的四种不同共生菌感染类型的截形叶螨,包括双感染品系、单感染Wolbachia品系、单感染Spiroplasma品系以及不感染品系,以这四种品系的截形叶螨为材料,深入研究了共生菌Wolbachia、Spiroplasma与宿主的互作关系。包括共生菌感染对宿主生殖及适合度的影响、Wolbachia与Spiroplasma在宿主中的竞争关系,并利用转录组测序的手段分析了双感染Wolbachia-Spiroplasma对截形叶螨分子层面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双感染Wolbachia-Spiroplasma对截形叶螨生殖及适合度影响我们以四种不同感染品系为材料,探究了共生菌感染对宿主的生殖及适合度影响。结果发现:(1)Wolbachia-Spiroplasma 双感染对未交配宿主的产卵有抑制作用;(2)共生菌感染能增加雄虫的孵化率,且双感染增加的幅度最大;(3)Wolbachia-Spiroplasma双感染能缩短宿主的发育历期;(4)单感染Wolbachia或Spiroplasma都能延长雄性截形叶螨寿命;(5)对于双感染品系的雌虫,与同一感染类型或未感染的雄虫交配后的寿命显着长于与单感染Spiroplasma雄虫交配。而对于单感染Spiroplasma品系的雌虫,与同一感染类型或未感染的雄虫交配后的雌虫寿命显着长于与双感染雄虫交配。2.截形叶螨中Wolbachia与Spiroplasma的竞争关系我们探究了Wolbachia与Spiroplasma在宿主中的竞争关系,结果发现:(1)我们发现同一宿主植物上截形叶螨的密度对体内共生菌的滴度没有明显影响;(2)截形叶螨的交配类型会对体内Wolbachia和Spiroplasma的滴度产生显着影响,Spiroplasma的存在几乎不影响Wolbachia的滴度,而Wolbachia的存在大大降低了 Spiroplasma的滴度,Wolbachia在与Spiroplasma的竞争过程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3.双感染Wolbachia-Spiroplasma对截形叶螨基因表达的影响我们对四种不同感染类型的雄虫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发现,Wolbachia与Spiroplasma双感染影响了多种宿主代谢途径,包括与解毒代谢、脂质运载蛋白、氧化还原、生殖和免疫等途径相关的基因表达都受到了双感染的影响。总之,本文明确了Wolbachia-Spiroplasma双感染对宿主的生殖及适合度影响,以及双感染中谁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并且从分子层面探讨了共生菌双感染对宿主的影响。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宿主与共生菌之间复杂的互作关系,并为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指导。
二、室温下截形叶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初步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室温下截形叶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短时高温胁迫下巴氏新小绥螨的生物学特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2 我国生物防治技术的萌芽和发展 |
1.3 未来生物防治的发展趋势 |
2 植绥螨和生物防治 |
3 巴氏新小绥螨研究进展 |
3.1 分类地位及分布地区 |
3.2 生物学特性 |
3.2.1 温度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 |
3.2.2 湿度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 |
3.2.3 食物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 |
3.2.4 光周期对巴氏新小绥螨的影响 |
3.2.5 巴氏新小绥螨的捕食功能反应 |
4 螨类和昆虫等小型动物对高温的生物学响应 |
5 保护酶系统在温度胁迫时的作用 |
5.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5.2 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 |
第二章 短时高温处理对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虫源 |
1.1.2 饲养小室以及饲养台的制作 |
1.2 试验方法 |
1.2.1 高温对巴氏新小绥螨卵的孵化率以及未成熟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高温对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生殖的影响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卵期短时高温处理对巴氏新小绥螨卵孵化率的影响 |
2.2 卵期短时高温处理对巴氏新小绥螨未成熟阶段发育历期的影响 |
2.3 短时高温处理后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的生殖特性 |
3 讨论 |
第三章 短时高温处理对巴氏新小绥螨三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试虫处理 |
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3.1 仪器和试剂 |
1.3.2 试剂配制 |
1.4 酶液和标准曲线制作 |
1.4.1 酶液制备 |
1.4.2 制作标准曲线 |
1.5 酶源蛋白含量的测定 |
1.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1.6.1 测定原理及意义 |
1.6.2 试剂组成和配制 |
1.6.3 活性测定步骤和计算方法 |
1.7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1.7.1 测定原理及意义 |
1.7.2 试剂组成和配制 |
1.7.3 活性测定步骤和计算方法 |
1.8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1.8.1 测定原理及意义 |
1.8.2 试剂组成和配制 |
1.8.3 活性测定步骤和计算方法 |
1.9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和蛋白含量 |
2.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
2.3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
2.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短时高温对巴氏新小绥螨捕食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饲养台的制作 |
1.3 试验方法 |
1.3.1 猎物的准备 |
1.3.2 捕食者的准备 |
1.3.3 捕食功能反应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捕食功能反应类型的确定 |
2.2 短时高温处理后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的实际捕食量 |
2.3 短时高温处理后巴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和参数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导师简介 |
(2)三种杀虫剂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蚜和棉长管蚜的发生及危害 |
1.1.1 棉蚜的发生及危害 |
1.1.2 棉长管蚜的发生及危害 |
1.1.3 新疆植棉区棉蚜与棉长管蚜的种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
1.2 昆虫对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因素 |
1.2.1 寄主植物对昆虫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
1.2.2 温度对昆虫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
1.2.3 日龄和雌雄性别对昆虫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
1.2.4 昆虫对杀虫剂敏感性变化的机制 |
1.3 杀虫剂对昆虫的亚致死效应 |
1.3.1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
1.3.2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繁殖力的影响 |
1.3.3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4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昆虫抗药性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体内能量物质及蜜露分泌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药剂 |
2.1.2 供试虫源 |
2.1.3 供试器材 |
2.1.4 试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三种杀虫剂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毒力测定及亚致死剂量的确定 |
2.2.2 三种杀虫剂对棉蚜和棉长管蚜体内总糖总脂含量的影响 |
2.2.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蜜露分泌量的影响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药剂 |
3.1.2 供试虫源 |
3.1.3 试验器材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F_0代棉蚜和棉长管蚜成蚜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 |
3.2.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F_1代棉蚜和棉长管蚜生长发育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棉蚜和棉长管蚜解毒酶活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药剂 |
4.1.2 供试虫源 |
4.1.3 供试器材 |
4.1.4 试验方法 |
4.1.5 数据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2.1 加强棉蚜和棉长管蚜种群地位变化研究 |
5.2.2 推进棉蚜防控核心技术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北方局地果园新发生害螨的鉴定及不同植物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叶螨的经济意义和为害情况 |
1.1.1 叶螨的生物学特性 |
1.1.1.1 个体发育和变态 |
1.1.1.2 食性 |
1.1.2 柑橘全爪螨研究现状 |
1.1.2.1 形态特征 |
1.1.2.2 寄主与为害 |
1.1.2.3 发生规律 |
1.1.3 叶螨的分布 |
1.2 形态学技术在蜱螨鉴定中的应用 |
1.2.1 叶螨的形态特征 |
1.2.2 形态学技术在蜱螨鉴定中的优点 |
1.2.3 形态学技术在蜱螨鉴定中的不足 |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鉴定中的应用 |
1.3.1 蛋白质标记技术 |
1.3.2 DNA分子标记技术 |
1.3.3 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在蜱螨鉴定中的应用 |
1.3.3.1 线粒体DNA多态性分析在蜱螨鉴定中的应用 |
1.3.3.2 核糖体DNA多态性分析在蜱螨鉴定中的应用 |
1.3.4 DNA条形码 |
1.4 生命表技术 |
1.4.1 昆虫生命表技术的来源与发展 |
1.4.2 生命表技术在种群生态中的作用 |
1.4.2.1 生命表在分析种群动态方面的应用 |
1.4.2.2 生命表在害螨种群动态方面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叶螨及饲养 |
2.1.2 所用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形态鉴定 |
2.2.2 分子鉴定 |
2.2.2.1 DNA提取 |
2.2.2.2 PCR扩增和PCR产物检测 |
2.2.3 生命表的组建 |
2.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物种鉴定 |
3.1.1 形态鉴定 |
3.1.1.1 基本形态特征观察 |
3.1.1.2 外生殖器阳具观察 |
3.1.2 分子鉴定 |
3.1.2.1 核酸序列的相似性分析 |
3.1.2.2 核酸序列的遗传距离分析 |
3.1.2.3 构建系统发育树 |
3.2 不同寄主植物对柑橘全爪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3.2.1 柑橘全爪螨在 4 种寄主植物上的基本生物学参数 |
3.2.2 柑橘全爪螨在 4 种寄主植物上的种群生态学参数 |
3.2.3 柑橘全爪螨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特定年龄?龄期存活率 |
3.2.4 柑橘全爪螨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特定年龄?龄期生殖力 |
3.2.5 柑橘全爪螨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特定年龄?龄期期望寿命 |
3.2.6 柑橘全爪螨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特定年龄?龄期繁殖值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江苏地区西甜瓜重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江苏省西甜瓜概况 |
1.1.1 西甜瓜种植概况 |
1.1.2 江苏省西甜瓜种植品种概况 |
1.2 江苏省西甜瓜主要害虫的种类、危害及发生 |
1.3 江苏省西甜瓜主要害虫防治研究概述 |
1.3.1 农业防治 |
1.3.2 物理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化学防治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江苏地区西甜瓜害虫发生为害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地点概况 |
2.1.2 调查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江苏地区西甜瓜害虫种类及为害 |
2.2.2 江苏地区西甜瓜主要害虫发生为害特点 |
2.3 讨论 |
第三章 西甜瓜重要害虫瓜绢螟的形态及龄期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瓜绢螟的形态特征 |
3.2.2 瓜绢螟的龄期划分研究 |
3.3 讨论 |
第四章 西甜瓜重要害虫瓜绢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与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瓜绢螟不同虫态越冬调查 |
4.2.2 瓜绢螟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 |
4.2.3 不同温度条件对瓜绢螟发育历期的影响 |
4.2.4 瓜绢螟不同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4.2.5 瓜绢螟不同温度下的特定时间存活生命表 |
4.2.6 瓜绢螟不同温度下的特定时间存活生命表 |
4.2.7 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繁殖力及生命表参数 |
4.3 讨论 |
第五章 取食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发育历期的影响 |
5.2.2 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孵化率及存活率 |
5.2.3 不同西甜瓜品种对截形叶螨雌成螨历期和繁殖的影响 |
5.2.4 截形叶螨在不同西甜瓜品种上的种群参数 |
5.3 讨论 |
第六章 江苏地区西甜瓜主要害虫的防治试验 |
6.1 瓜蚜的防治试验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2 结果与分析 |
6.2 截形叶螨的毒力试验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瓜绢螟的毒力试验 |
6.3.1 材料与方法 |
6.3.2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5)朱砂叶螨转录因子CncC调控CYP315A1介导的再猖獗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节肢动物及其抗药性 |
1.2 节肢动物的再猖獗现象 |
1.3 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机制 |
1.4 转录因子对基因的转录调控研究 |
1.5 转录因子CncC转录调控研究 |
引言 |
第2章 朱砂叶螨转录因子CncC分子特征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TcCYP315A1的功能研究以及CncC对其表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转录因子CncC对TcCYP315A1的调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转录因子CncC对柑橘全爪螨繁殖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食锈菌螨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锈病简述 |
1.1.1 锈病概念 |
1.1.2 锈病危害状况 |
1.1.3 几种珍贵树种及园林绿化树种锈病 |
1.1.4 锈病防治现状 |
1.2 螨类概述 |
1.2.1 害螨 |
1.2.2 捕食螨 |
1.2.3 腐食酪瞒简介 |
1.3 病虫害生物防治简述 |
1.3.1 生物防治意义 |
1.3.2 天敌生物防治概况 |
1.4 螨虫人工饲养概述 |
1.5 本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2 螨虫形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虫体 |
2.1.2 供试食物 |
2.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形态特征鉴定方法 |
2.2.2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形态特征鉴定 |
2.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4 小结与讨论 |
3 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虫体及供试锈菌 |
3.1.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发育历期研究及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构建 |
3.2.2 不同温度对雌成螨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温度下食锈菌螨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
3.3.2 不同温度下腐食酪螨实验种群生命表 |
3.3.3 不同寄主供试锈菌的食锈菌螨各螨态发育历期 |
3.3.4 不同温度对雌成螨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4 人工繁殖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虫体及供试锈菌 |
4.1.2 人工饲料原材料 |
4.1.3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取食特性研究 |
4.2.2 人工饲料配制 |
4.2.3 繁殖最适温度优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取食特性研究 |
4.3.2 人工饲料配制 |
4.3.3 繁殖最适温度优化 |
4.4 小结与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滨蒿内酯对朱砂叶螨生殖力及卵黄原蛋白Tcvg5、Tcvg6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滨蒿内酯的生物活性多样性研究 |
1.1 滨蒿内酯的药理活性 |
1.2 滨蒿内酯的农用活性 |
1.3 植物源杀螨剂研究 |
2 农药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
2.1 农药亚致死效应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2.2 农药亚致死效应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 农药亚致死效应对昆虫生殖力的影响 |
2.4 农药亚致死效应对昆虫生殖力影响的机制研究 |
3 卵黄原蛋白及其受体相关研究 |
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滨蒿内酯亚致死浓度对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滨蒿内酯对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浓度的确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螨类 |
1.2 试验仪器 |
1.3 供试药品 |
1.4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滨蒿内酯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触杀毒力 |
2.2 滨蒿内酯对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浓度 |
3 讨论 |
第二节 滨蒿内酯亚致死浓度对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工具与仪器 |
1.3 供试药品 |
2 试验方法 |
2.1 滨蒿内酯对F_0代朱砂叶螨产卵能力的影响 |
2.2 滨蒿内酯对F_1代朱砂叶螨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
2.3 滨蒿内酯对F_2代朱砂叶螨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
2.4 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滨蒿内酯对F_0代朱砂叶螨产卵能力的影响 |
3.2 滨蒿内酯对F_1代朱砂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
3.3 滨蒿内酯对F_2代朱砂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朱砂叶螨卵黄原蛋白基因cDNA克隆、分析及表达模式研究 |
第一节 朱砂叶螨卵黄原蛋白基因cDNA克隆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3 朱砂叶螨卵黄原蛋白基因克隆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朱砂叶螨总RNA的提取 |
2.2 朱砂叶螨卵黄原蛋白基因克隆 |
2.3 朱砂叶螨Tcvg5,Tcvg6 基因的生物学信息分析 |
2.4 朱砂叶螨Tcvg5,Tcvg6 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
3 讨论 |
第二节 朱砂叶螨卵黄原蛋白mRNA的相对定量表达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螨类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定量PCR引物设计 |
1.4 总RNA的提取 |
1.5 cDNA的反转录合成 |
1.6 朱砂叶螨卵黄原蛋白基因mRNA的定量检测 |
1.7 数据分析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定量引物测试结果 |
2.2 朱砂叶螨不同发育历期的卵黄原蛋白基因mRNA表达量分析 |
2.3 朱砂叶螨卵黄原蛋白基因在不同药剂处理的F_0代、F_1代、F_2代雌成螨中表达的差异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朱砂叶螨卵黄原蛋白基因的RNAi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螨类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RNA干扰引物设计 |
1.4 质粒小提 |
1.5 dsRNA合成与纯化 |
1.6 RNA干扰 |
1.7 沉默效率检测 |
1.8 RNA干扰表型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sRNA沉默效率结果 |
2.2 RNA干扰表型 |
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8)农药对胡瓜钝绥螨的风险评估及甲维盐的胁迫效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非靶标节肢动物 |
1.1.1 非靶标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
1.1.2 NTAs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及评估体系 |
1.1.3 NTAs的风险评价体系中指示物种的确定 |
1.1.4 物种敏感度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 |
1.2 胡瓜钝绥螨的生物防治现状 |
1.2.1 胡瓜钝绥螨及其应用 |
1.2.2 朱砂叶螨及防治现状 |
1.3 选择性杀虫(螨)剂 |
1.3.1 选择性杀虫(螨)剂的研究现状 |
1.3.2 本研究高效选择性药剂的筛选 |
1.3.3 甲维盐的研究现状 |
1.4 化学药剂对昆虫(螨)的毒性效应机制 |
1.4.1 药剂对物种表皮穿透作用的研究 |
1.4.2 解毒代谢酶和保护酶与昆虫(螨)毒性响应的关系研究 |
1.4.3 靶标受体与物种毒性响应的关系研究 |
1.5 转录组学在生态毒理中的应用 |
1.6 代谢组学在生态毒理中的应用 |
1.7 论文设计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农药对捕食螨胡瓜钝绥螨和害螨朱砂叶螨的毒性效应 |
2.1 供试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胡瓜钝绥螨室内养殖方法 |
2.1.4 生物测定方法 |
2.1.5 结果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参比试验结果 |
2.2.2 25 种农药对胡瓜钝绥螨的急性毒性结果 |
2.2.3 25 种农药对朱砂叶螨的急性毒性结果 |
2.2.4 胡瓜钝绥螨和朱砂叶螨对25 种农药的敏感性差异 |
2.3 本章小结 |
3 农药对胡瓜钝绥螨的生态风险及敏感性地位评估 |
3.1 农药对胡瓜钝绥螨的生态风险评估 |
3.1.1 初级暴露评估 |
3.1.2 初级效应分析 |
3.1.3 初级风险表征 |
3.1.4 风险商值HQ值的分析 |
3.1.5 胡瓜钝绥螨和离盲走螨风险商值HQ的比较 |
3.2 胡瓜钝绥螨的敏感性地位评估 |
3.2.1 NTAs物种和药剂的选择 |
3.2.2 NTAs物种毒性数据来源 |
3.2.3 物种敏感度分布SSDs曲线的绘制 |
3.2.4 物种敏感度分布SSDs模型的建立 |
3.2.5 SSDs模型的检验 |
3.2.6 HC5 和PAF的计算 |
3.2.7 甲维盐对靶标害虫的防治效果 |
3.3 本章小结 |
4 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发育繁殖及种群参数的影响 |
4.1 试验方法 |
4.1.1 甲维盐染毒方法及浓度设置 |
4.1.2 两性生命表的构建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生长发育及繁殖力的影响 |
4.2.2 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种群参数的影响 |
4.2.3 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年龄-龄期存活率(sxj)的影响 |
4.2.4 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种群年龄-特征存活率(lx)和繁殖力(mx)的影响 |
4.2.5 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生命期望值(exj)的影响 |
4.2.6 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繁殖率贡献值(vxj)的影响 |
4.2.7 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种群预测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的表皮穿透和酶的诱导效应 |
5.1 甲维盐胁迫下的表皮穿透研究 |
5.1.1 甲维盐浓度的设计 |
5.1.2 试验试剂与材料 |
5.1.3 试验方法和步骤 |
5.1.4 甲维盐标准品图谱分析 |
5.1.5 甲维盐标准品标准曲线的绘制 |
5.1.6 甲维盐理论测试浓度 |
5.1.7 甲维盐在朱砂叶螨和胡瓜钝绥螨体内的含量 |
5.2 甲维盐胁迫下螨体内酶活性研究 |
5.2.1 供试试剂 |
5.2.2 供试仪器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2.5 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解毒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5.2.6 甲维盐对胡瓜钝绥螨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甲维盐胁迫下胡瓜钝绥螨的转录组学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1.1 供试虫源 |
6.1.2 试验试剂与材料 |
6.1.3 主要仪器 |
6.2 试验方法 |
6.2.1 样本采集 |
6.2.2 总RNA提取与质量检测 |
6.2.3 mRNA文库的构建及Illumina测序 |
6.2.4 转录组测序数据组装及生物信息分析 |
6.3 荧光定量q-PCR验证 |
6.3.1 引物的设计 |
6.3.2 cDNA第一链合成 |
6.3.3 荧光定量PCR检测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总RNA质量检测结果 |
6.4.2 转录组测序基本信息 |
6.4.3 基因功能注释 |
6.4.4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6.4.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 |
6.4.6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6.4.7 胡瓜钝绥螨解毒酶基因差异性分析 |
6.4.8 胡瓜钝绥螨保护酶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6.4.9 靶标受体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6.4.10 q-PCR靶标基因验证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甲维盐胁迫下胡瓜钝绥螨全组分代谢组学研究 |
7.1 试验材料 |
7.1.1 供试虫源 |
7.1.2 试验试剂与材料 |
7.1.3 主要仪器设备 |
7.2 试验方法 |
7.2.1 样本采集 |
7.2.2 代谢物提取 |
7.2.3 液质联用检测条件 |
7.2.4 数据分析和潜在差异代谢物鉴定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含量前20 的代谢产物 |
7.3.2 代谢物的生物学注释 |
7.3.3 胡瓜钝绥螨在甲维盐胁迫前后差异代谢产物的筛选 |
7.3.4 胡瓜钝绥螨在甲维盐胁迫前后代谢轮廓的影响 |
7.3.5 胡瓜钝绥螨处理前后差异代谢产物的代谢通路富集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腐食酪螨线粒体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测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腐食酪螨的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定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样本采集 |
2.3 形态特征观察 |
2.4 分子标记扩增及测序 |
3 结果 |
3.1 腐食酪螨光镜下形态特征 |
3.2 腐食酪螨电镜下形态特征 |
3.3 腐食酪螨COX1基因及其同源性比较分析 |
3.4 腐食酪螨ITS基因及其同源性比较分析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腐食酪螨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样本采集 |
2.3 基因组DNA提取 |
2.4 高通量测序 |
2.5 序列处理及分析 |
2.6 粉螨亚目螨类线粒体全序列的比较和分析 |
3 结果 |
3.1 腐食酪螨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
3.2 粉螨亚目螨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比较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腐食酪螨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腐食酪螨不同发育阶段采集 |
2.3 腐食酪螨不同发育阶段RNA提取 |
2.4 高通量测序 |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6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
2.7 过敏原基因的筛选 |
3 结果 |
3.1 腐食酪螨不同发育阶段转录组高通量测序与组装 |
3.2 腐食酪螨转录组unigenes功能注释 |
3.3 腐食酪螨KEGG代谢通路分析 |
3.4 腐食酪螨编码区的预测 |
3.5 腐食酪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6 腐食酪螨过敏原基因的比对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居室空调滤尘网腐食酪螨变应原检测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样本采集 |
2.3 基因组DNA提取及PCR扩增 |
2.4 序列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 |
3.1 Derf1、Derp1和Tyrp1 基因扩增结果 |
3.2 Derf1、Derp1和Tyrp1 基因比对结果 |
3.3 不同地区空调滤尘网灰尘Derf1、Derp1和Tyrp1 检测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Wolbachia与Spiroplasma协同调控截形叶螨生殖及适合度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Wolbachia的研究进展 |
1.1 Wolbachia的形态与分布 |
1.2 Wolbachia的传播 |
1.3 Wolbachia对宿主的生殖调控 |
1.4 Wolbachia的其他影响 |
2 Spiroplasma的研究进展 |
2.1 Spiroplasma的形态与分布 |
2.2 Spiroplasma的传播 |
2.3 Spiroplasma的杀雄作用 |
2.4 Spiroplasma的防御反应 |
3 Wolbachia与Spiroplasma共感染 |
4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应用 |
5 截形叶螨的发生与为害 |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双感染Wolbachia与Spiroplasma对截形叶螨生殖及适合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虫源 |
1.3 筛选100%感染的品系 |
1.4 抗生素处理截形叶螨 |
1.5 换核实验 |
1.6 叶螨总DNA提取(STE法) |
1.7 PCR检测截形叶螨体内Wolbachia、Spiroplasma |
1.8 双感染Wolbachia-Spiroplasma对截形叶螨生殖及适合度的影响 |
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双感染Wolbachia-Spiroplasma对已交配截形叶螨产卵量的影响 |
2.2 双感染Wolbachia-Spiroplasma对已交配截形叶螨孵化率的影响 |
2.3 双感染Wolbachia-Spiroplasma对雌性截形叶螨发育历期的影响 |
2.4 双感染Wolbachia-Spiroplasma对未交配截形叶螨产卵量的影响 |
2.5 双感染Wolbachia-Spiroplasma对未交配截形叶螨孵化率的影响 |
2.6 双感染Wolbachia-Spiroplasma对雄性截形叶螨发育历期的影响 |
2.7 双感染Wolbachia-Spiroplasma对雄性截形叶螨寿命的影响 |
2.8 不同交配类型雌性截形叶螨的寿命比较 |
3 讨论 |
第三章 截形叶螨中Wolbachia与Spiroplasma的竞争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虫源 |
1.3 叶螨总DNA提取(QIAGEN试剂盒法) |
1.4 实时定量PCR检测叶螨体内Wolbachia、Spiroplasma的相对密度 |
1.5 不同叶螨密度对共生菌滴度的影响 |
1.6 共生菌滴度与不同交配类型的关系 |
2 结果 |
2.1 不同叶螨密度对Wolbachia滴度的影响 |
2.2 不同叶螨密度对Spiroplasma滴度的影响 |
2.3 不同交配类型对共生菌滴度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双感染Wolbachia-Spiroplasma对截形叶螨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虫源 |
1.3 样品收集 |
1.4 RNA提取 |
1.5 RNA样品质量检测 |
1.6 文库构建及测序 |
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测序结果统计 |
2.2 转录本拼接以及基因功能注释结果 |
2.3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2.4 差异表达分析 |
2.5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2.6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7 Wolbachia与Spiroplasma双感染引起差异表达的其他候选基因 |
2.8 qRT-PCR验证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室温下截形叶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初步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短时高温胁迫下巴氏新小绥螨的生物学特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研究[D]. 李维真.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2]三种杀虫剂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亚致死效应[D]. 李志雄. 塔里木大学, 2021
- [3]北方局地果园新发生害螨的鉴定及不同植物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D]. 陈涛.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江苏地区西甜瓜重要害虫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D]. 邱晔. 扬州大学, 2021(08)
- [5]朱砂叶螨转录因子CncC调控CYP315A1介导的再猖獗分子机制研究[D]. 欧诗园. 西南大学, 2021(01)
- [6]食锈菌螨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研究[D]. 谭祥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7]滨蒿内酯对朱砂叶螨生殖力及卵黄原蛋白Tcvg5、Tcvg6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D]. 刘瑾林. 西南大学, 2020(01)
- [8]农药对胡瓜钝绥螨的风险评估及甲维盐的胁迫效应机制[D]. 程沈航.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9]腐食酪螨线粒体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测定与分析[D]. 许薇.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10]Wolbachia与Spiroplasma协同调控截形叶螨生殖及适合度的分子机制研究[D]. 谢康.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