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建立——与冬季损害、存活和早期生长相关的幼苗特性评估

牧场建立——与冬季损害、存活和早期生长相关的幼苗特性评估

一、牧草地建植—与冬害、存活和早期生长相关联的幼苗特性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周昕越,韩慧杰,刘叶飞,邱锐,赵彦[1](2021)在《黄花苜蓿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在论述黄花苜蓿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黄花苜蓿在再生性、耐牧性、抗寒性、抗旱性和耐盐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黄花苜蓿的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白乌云[2](2021)在《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羊草是欧亚草原东部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原优势种之一,分布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在对异质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发生了丰富的种内变异。羊草具有混合繁殖策略,快速的根茎克隆繁殖是其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和生存空间,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种的关键。然而就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种内变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以野外原位观测为主的种内变异研究无法区分遗传变异和表型可塑性对种内变异的相对贡献。本文以不同地理来源66份羊草材料为试验材料,采用非破坏性研究方法,在同质园栽培条件下研究羊草种内变异,将可塑性的影响排除在外,并通过分析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母环境效应影响,试图揭示羊草对地理和气候因子的大尺度长期适应机制。主要发现如下:(1)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羊草性状的种内变异总体表现为: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表型性状。表型性状中,叶长变异最小,茎长变异最大;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中,单向最大扩展距离的变异最小,扩展面积的变异最大;根茎子株相关性状中,克隆生长率的变异最小,母株根茎克隆增加倍数的变异最大。羊草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总体表现为:表型(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质量性状。内蒙古中部地区羊草遗传多样性相对最高,综合值较高的优良羊草种质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中部地区。(2)羊草种内变异是对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原生境气候对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顺序为:表型(单株产量)(29)根茎繁殖(29)母株抽穗率(29)母株分蘖。气温+降水量综合因子是导致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最重要气候因子;其次为平均气温和低温因子,尤其是低温和温差对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不可忽略,低温和较大日温差显着抑制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纬度是影响羊草性状种内分化的最重要地理因子。纬度增加显着抑制羊草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随纬度增加、经度减小和海拔升高,羊草呈叶片小型化、植株矮小化和根茎克隆繁殖力减弱趋势。(3)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通过调节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关系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力茎长、株高、叶宽和叶片大小是显着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重要地上部性状,表现为羊草茎长越长、植株越高大、叶片越宽大,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也相应越强。原生境地理和气候除了直接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以外,通过影响营养生长,并通过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之间的正反馈调节关系间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4)临近休眠前的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最重要时期,且这一关键时期的克隆生长受原生境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秋末果后营养期,羊草输出大量根茎子株,并加快根茎扩展速度,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羊草这一克隆生长关键时期的表现受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显着影响,表现为来自低纬度、气温较高、降水量相对充沛、温差变化较小生境的羊草,在生长季后期输出更多的根茎子株,克隆生长率更高,根茎扩展更快,可见生长季末期输出大量冬性枝条和根茎加速向外扩展是羊草长期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进化结果。(5)植物内源激素参与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羊草根茎不同部位中检测出IAA-Asp等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8种,18个比较组中的8个比较组中5类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存在显着差异。12-OH-JA-Ile、CH3O-IAA和IAA-Asp在根茎节中的含量显着高于根茎节间和根茎水平芽,根茎节中SA随根茎克隆繁殖力增强而呈下降趋势。根茎节是羊草根茎克隆生长最重要的部位,其植物激素调控下的分化活性和分化选择决定羊草种群生存发展策略。

盛誉[3](2020)在《23份新麦草品系产量潜力和营养价值评价》文中指出本文从新麦草的草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新麦草的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新麦草的营养价值测定与评价这三个方面,对其的23个品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草产量以及其相关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草产量与株高、生长速率具有显着相关性,其中相关系数大小关系为株高>生长速率;草产量和叶层高、穗高具有极显着相关性;其中相关系数均为0.56。草产量和基丛径、冠幅无显着相关性。第一次刈割时材料200801的干草产量为5041.5kg/hm2。第二次刈割时,材料565060、531827和502572的再生性最强,干草产量3441kg/hm2、3356 kg/hm2和3324 kg/hm2,分别达到头茬草产量的89%、87%和71%。(2)对牧草种子产量以及其相关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种子产量与生殖枝数具有极显着相关性,与千粒重有显着相关性。从材料种子产量之间的显着性来看,多数材料之间材料都有着显着性差异。材料200801和品系619565的种子产量最大,达到了 544.4kg/hm2、542.4kg/hm2(3)在新麦草23个品系的营养价值的研究中,RFV值处在76.93到127.11之间;GI值处在6.90到34.06之间,表明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方面新麦草品系存在很大的变异性。品系531828、499560和200802的饲料相对价值最高分别为127.11、115.89 和 113.74。品系 531828、499560 等 GI 最高,分别为 34.06、30.78,新麦草在提高饲草品质方面有较大的育种潜力。

方强恩[4](2016)在《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及越冬休眠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现代草牧业发展新形势下,苜蓿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突破紫花苜蓿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双―瓶颈‖,已然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根颈芽是紫花苜蓿再生枝的主要来源,其发生和发育能力直接决定着紫花苜蓿的产量、持久性和越冬力。但迄今关于紫花苜蓿根颈芽生长发育和休眠越冬的基本规律仍然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摸清根颈芽越冬抗寒机理和发育成枝规律,可以为紫花苜蓿优质品种筛选、种质改良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此立题,选取低秋眠级品种WL168和高秋眠级品种甘农5号为试材,从根颈芽预先形成、异质性发育、营养生长时相转变以及越冬休眠等4个方面,首次系统研究了根颈芽的周年生长特性和发育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根颈芽是多种原基的复合体,由顶端生长锥、叶原基、幼叶、鳞叶及其腋芽原基组成。根颈芽萌发出土前,其鳞叶和幼叶腋部已经自下而上逐节发生了子代芽,中上部子代芽生长速度快于基部和顶部,在母代芽出土时,中部已经分化出了第三代芽。出土后,留在地下的子代芽便是下一代的根颈芽。可见,苜蓿根颈芽具有预形成性,在一个生长周期内,新枝基部根颈芽的发生时间要早于新枝的发育时间。但是,根颈芽发生后,其预生长程度和发育持续时间随着芽位不同而存在差异。从形态发生的角度看,紫花苜蓿根颈芽属于腋芽。根颈芽从发生到形成新枝的过程中共经历―褐芽‖→―白芽‖→―绿芽‖→―幼枝‖→―新枝‖5个阶段。其中褐芽和白芽的发育在地下进行,绿芽及其后续的发育在地上完成。萌发出土前根颈芽能在顶端预形成约11节,然后通过芽体中段节间的伸长生长将这11节推出地面。出土后芽端继续分化,直到地上节数增加到17节左右时,花序与花原基开始出现。2.在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过程中,叶元有两种发生模式,模式Ⅰ和模式Ⅱ。模式Ⅰ,复叶原基发育能力强,腋芽原基在侧小叶原基形成后才出现,发育速度缓慢;模式Ⅱ,腋芽原基在托叶原基形成后便开始发生,相对模式Ⅰ发生时间提前,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复叶原基和生长锥。成熟的紫花苜蓿根颈芽在返青出土前,其叶元以模式Ⅰ发生,出土后,转变为模式Ⅱ。随着叶元的发生,叶序也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类型:在地下发育期,叶序为对位二列互生,当芽萌发出土,地上叶元数增加到约11时,叶序转变为螺旋状。随着地上新叶元的增加,螺旋状叶序分歧角逐渐接近137°,当分歧角达到这个值之后,顶端分生组织进入花器官发育期。叶元与叶序在发育进程中存在同步性关系。分析认为,叶元发生模式和叶序类型的同步性转变,是紫花苜蓿生长发育阶段转变的标志。3.根颈芽因越冬前发生时间和地下着生位置不同,在春季返青时表现出异质性。深层根颈芽形成时间早,预形成程度高,返青出土后芽端生长便进入成花过渡期。浅层根颈芽形成时间迟,仅能预先形成营养生长阶段的一部分器官,等出土生长到约6叶龄时,芽端生长才开始进入成花过渡期。这些芽抗寒性较弱,容易发生冻害。4.紫花苜蓿根颈枝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其营养生长阶段可划分为3个时期:营养生长前期、营养生长中期、营养生长后期(即成花过渡期)。营养生长前期,叶元在地下预形成,成熟后叶片、叶柄和节间长等与中期相比均短小,叶片很早便衰老枯黄或凋落;营养生长中期,叶元在根颈芽出土前后预形成,仍以―模式Ⅰ‖发生,叶序为二列互生。发育成熟后此段叶元形成了紫花苜蓿地上最重要的营养器官,叶片、叶柄、节间长和叶面积等均达到最大值。营养生长后期,叶元在根颈芽出土后形成,以―模式Ⅱ‖发生,叶序转变为螺旋状;叶元发生期间,茎秆基部维管束木纤维和木射线先后形成,发育成熟后叶片、叶柄、托叶、节间长和叶面积等均变小。5.WL168在低温训练期会发生生理休眠,秋眠性是该品种在生理休眠诱导期其地上分生组织生长停止的表现;甘农5号不发生生理休眠,在秋末冬初低温影响下进入生态休眠,并以此越冬。到翌年2月初甘农5号根颈芽便开始伸长生长,相比之下,WL168直到3月初才恢复生长。6.在越冬过程中,根颈芽幼叶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积极适应低温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质膜内陷,中央大液泡分割成多个小液泡,染色质凝集,质体变为月牙形或马蹄状,淀粉粒减少甚至消失,质壁分离等。细胞超微结构经过以上适应性调整,逐渐提高了根颈芽的抗寒能力。WL168在自然越冬过程中白芽的抗寒性经历了4个不同的发育阶段:抗寒性增强期(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抗寒性保持期(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抗寒性减退期(1月下旬至2月下旬);抗寒性解除期(3月初至3月中旬)。与WL168相比,越冬期甘农5号芽细胞并没有形成很强的抗寒结构。并且其中浅芽和深芽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适应性。浅芽从11月底开始发生冻害反应,翌年1月低,芽内线粒体与质体外膜出现溶解,芽已无法恢复生长。相比之下,深芽细胞在越冬过程中能形成抗寒结构,如质壁分离、细胞核变小、质体积累大量淀粉粒等,可安全越冬。7.WL168发生生理休眠时根颈芽中细胞核及核仁变小,核中染色质发生凝聚,遏制了DNA转录和mRNA的新合成,同时,胞间连丝发生收缩导致内质网从连丝通道中脱离,通道口被周围内陷的质膜封闭。到1月底之后,胞间连丝又开始渐渐恢复。相比之下,甘农5号根颈芽细胞没有发生上述变化,分析认为,染色质凝聚和胞间连丝发生收缩、断连,是引起紫花苜蓿进入生理休眠的细胞学机制。秋末冬初WL168根颈芽正是通过上述变化,从细胞结构上导致其进入休眠并提高了抗寒力。8.比较WL168和甘农5号根颈芽在休眠期间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可以看出,两个品种在越冬期间酶活性随气温下降和回升整体上均表现出了上升和下降的变化规律,但是,与甘农5号相比,WL168在最低温(12月20日前后)到来前酶活性随着生理休眠的深入和破除出现了激烈的变化,当生理休眠解除后,酶活性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抗寒能力也相应提高。低温锻炼期休眠性品种根颈芽的生理休眠反应和抗氧化系统之间相互诱导、调节,结果使芽在冬季低温胁迫到来前抗氧化系统达到了高度活跃的状态,从而提高了越冬抗寒力。

刘志英[5](2016)在《不同苜蓿品种秋眠级评定及其对越冬率的影响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秋眠性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以下简称“苜蓿”)对晚秋生长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是实现越冬、返青等过程的关键基础,秋眠性已被作为草地栽培与种植区划的主要依据之一。本研究以国外引进和国内审定登记的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以11个国际标准秋眠级苜蓿品种为对照材料,按照Teuber等方法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秋眠级和抗寒指数的评价,进而阐述秋眠级对建植次年苜蓿生产性能、越冬阶段根系性状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二代测序平台对不同秋眠型苜蓿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不同秋眠级苜蓿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研究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可能参与的代谢通路,旨在为揭示苜蓿秋眠性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审定的苜蓿品种基本上属于秋眠型,秋眠性较强,其中公农2号、公农3号、海拉尔苜蓿及龙牧系列苜蓿品种的秋眠级为1级,甘农1号的秋眠级为2级。秋眠级对苜蓿建植次年第一茬产量等生产性能无显着影响,尽管夏季生长阶段株高与秋眠级之间没有关系,但不同秋眠级苜蓿的茎秆伸长策略显着不同,节间长和节间数与秋眠级或秋眠类型显着相关,高秋眠级(弱秋眠性)苜蓿的节间长较长,但节间数却随着秋眠级的增加呈递减趋势。2.通过对46个苜蓿品种(材料)秋眠级与抗寒指数、越冬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苜蓿秋眠级与抗寒指数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越冬率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即秋眠性越强,苜蓿的越冬能力越强。不同秋眠级苜蓿的根系性状表现出对越冬低温胁迫的差异化响应特征,苜蓿主要通过增加根颈直径和侧根数来提高其抗寒性,并不取决于根系其他表型性状的绝对大小。3.在低温驯化阶段,随着秋眠级的增加,标准秋眠级苜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越冬期标准品种苜蓿根颈、主根、侧根氨基酸含量随秋眠级表现一致的变化规律,随着苜蓿秋眠性增强,各种氨基酸呈现显着的增加态势。随着秋眠性的增强,越冬期标准品种苜蓿根颈、主根、侧根抗寒基因cas18、vsp、corF的表达量呈现显着的增加趋势。4.应用Illumina NextSeq 500测序平台,对秋眠1级和9级的苜蓿根系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3,470个Unigene。其中16,190个Unigene被注释到一个或多个GO条目中,7,696个Unigene被成功注释到KEGG蛋白数据库的5条KEGG生化途径和321个代谢通路中,18,617个Unigene被注释到eggNOG蛋白数据库的25个功能类别中。经差异表达分析,共检测到2,32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1,308个上调表达基因和1,018个下调表达基因。1,721个差异表达基因获得了GO功能注释。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在能量代谢过程、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及氨基酸代谢过程等。此外,从苜蓿根系转录组中鉴定出1,497个转录因子和7,005个SSR。

黄文城[6](2016)在《鸭茅状摩擦禾种子质量提升的工艺与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鸭茅状摩擦禾[Tripsacum dactyloids (L.) L.]是一种多年生暖季型丛生禾草,是草产品质量最好的牧草之一,被称作“禾草之王”。鸭茅状摩擦禾主要用于饲草料生产,还可用于控制土壤侵蚀,生产生物能源。此外,鸭茅状摩擦禾种子可作为谷物来源生产面粉和食用油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种子产量不高、种子质量差以及种子休眠引起的建植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限制了鸭茅状摩擦禾的推广种植。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鸭茅状摩擦禾种子休眠的机理,确定可以有效破除种子休眠并提高种子质量的技术与方法,同时在不破坏颖果的条件下解决种子的去壳难题。论文研究发现,鸭茅状摩擦禾种子的种壳和种皮均延缓了颖果内部组织的水分和氧气的吸收,从而延缓了种子的萌发。为实现萌发,带壳种子比裸露颖果消耗了更多氧气。种皮是影响鸭茅状摩擦禾种子休眠和阻碍种子萌发的最关键因素。无论种壳存在与否,擦破种皮处理可以完全破除后熟种子批的休眠。足够长时间(8-12周)的冷湿层积处理也可以完全破除种子休眠。对冷湿层积处理的种子进行后干燥处理会导致休眠逆转,而擦破种皮处理可以解除休眠逆转。杀菌剂克菌丹(Captan)和福美双(Thiram)拌种处理中涉及的各化学成分对种子具有明显的植物毒性,从而降低了发芽率,因此不适合用于鸭茅状摩擦禾的种子处理。杀菌剂唑菌胺酯(Pyraclostrobine)和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无论是单独拌种还是以混剂形式拌种均可达到发芽率和霉菌控制的最佳效果。鸭茅状摩擦禾种子物理机械特性及压缩去壳试验结果显示,四倍体品种"Meadowcrest"种子尺寸和重量均大于二倍体品种"Pete",两个品种的颖果重量各占完整种子重量的1/4和1/3,完整种子长度约为颖果长度的两倍。种壳含水率显着低于颖果含水率。种子破裂力大小与压缩方向有关,轴向压缩时完整种子的破裂力仅为颖果破裂力的一半。种子尺寸、水分和破裂力共同决定了机械式轴向压缩可以有效分离鸭茅状摩擦禾种子的种壳并获得无损伤的颖果,有效分离率为84-87%。在批量压缩前进行长度分选分级处理并以不同压缩位移压缩能够将种子有效分离率提高至95%。基于此,论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鸭茅状摩擦禾种子的新的去壳工艺流程,并对压缩去壳装置整机及关键机构进行了设计。通过控制种子鼓风机清选中的气流速度可以分离没有活性的空瘪种子,从而提高种子批质量。完整种子、擦破种皮带壳种子和裸露颖果三种测试种子形态的最佳清选气流速度分别为9、10和12 m/s。对Westrup LA-LS风筛式清选设备风选系统的气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后表明,在吸风道风量调节阀倾角设定准确的条件下,可以确保鸭茅状摩擦禾种子达到最佳清选效果。前吸风道的调节确保轻杂被去除即可,后吸风道风量调节阀对应完整种子、擦破种皮带壳种子和裸露颖果的最适宜倾角分别为36°、270和90。虽然不同鸭茅状摩擦禾种子批间质量差异大,但采用合适的种子理技术和方法能够实现休眠的彻底破除,保证所有有活性的种子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发芽。

张玉娟[7](2015)在《典型草原退化演替中植被—土壤特征变化及化感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长期过度放牧利用是草地退化演替的主要驱动因素。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群落退化演替具有趋同的规律,演替模式为:羊草或克氏针茅→冷蒿→星毛委陵菜。随着退化演替的进行,地上植被的生产力越来越低,牧草的饲用品质也愈加降低。冷蒿和星毛委陵菜却能在草地退化演替的不同阶段中生长繁殖成为优势物种,并形成单一优势群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化感作用机制是影响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和演替过程的重要因子。植物分泌的次生代谢产物通过适合的途径进入土壤或空气中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组成,同时也影响土壤的微环境,最终影响群落演替。研究者们已经对草地植被退化演替的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从过度放牧利用、家畜的选择性采食、牧草的可塑性、繁殖策略和资源再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从植物间化学干扰的角度研究草地演替的报道还比较少。研究化感作用对我国北方典型草原群落演替中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并且对草原退化演替过程中关于植被—土壤特征变化也是研究的重点问题。因此,本试验主要验证两个假设:(1)在过度放牧利用下,冷蒿、星毛委陵菜植物的化感作用机制影响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进程;(2)沿着典型草原植被退化演替序列:羊草或克氏针茅→冷蒿→星毛委陵菜,土壤状况随着地上植被演替而不断恶化。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室内生物检测的方法探究星毛委陵菜的叶、根和根系土壤浸提液对典型草原原优势物种羊草、克氏针茅和冷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调查天然退化草地中,冷蒿和星毛委陵菜对植物群落的物种结构组成的影响,并研究其植物群落下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特征响应变化。试验的主要结果如下:1.星毛委陵菜的叶、根和根系土壤浸提液以“剂量效应”抑制受试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延迟发芽时间。低浓度(<0.025g ml-1)的叶和根系土壤水浸提液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显着影响,随着浸提液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2.星毛委陵菜的叶、根和根系土壤浸提液对羊草和冷蒿幼苗茎的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当叶的浸提液浓度≤2mg ml-1时,显着促进冷蒿幼苗茎的生长,根系和根系土壤浸提液≤4mgm1-1时促进冷蒿幼苗茎的生长。叶、根和根系土壤浸提液浓度≤4mg ml-1时,显着促进羊草幼苗茎的生长。随着浓度增强,抑制作用显着增强。以“剂量效应”显着抑制克氏针茅幼苗茎和根的生长以及3种受试植物幼苗根的生长。受体植物幼苗根的生长比茎的生长对星毛委陵菜的化感作用的敏感性更强。克氏针茅对星毛委陵菜的化感作用最敏感,其次是羊草和冷蒿。星毛委陵菜根系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最强。3.在天然退化草地生态系统中,冷蒿和星毛委陵菜植物群落中羊草和克氏针茅植株的生长受到限制,植株生长高度显着受到抑制。随着演替序列:羊草或克氏针茅→冷蒿→星毛委陵菜,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增多,香农-威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着增大,并且禾本科牧草的比例下降,杂类草的数量增多。4.在天然草地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草地优势物种从羊草或克氏针茅→冷蒿→星毛委陵菜,以克氏针茅、冷蒿和星毛委陵菜为优势物种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其群落着生的土壤状况并没有随着地上植被的退化而继续恶化。与冷蒿植物群落群落土壤相比,演替末期的星毛委陵菜植物群落着生的土壤特征有显着的提高和改善,尤其在0-10cm的表层土壤中最为突出。主要包括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湿度、SOC和MBC含量、无机氮含量、细菌和真菌含量,显着降低土壤温度、容重、PH。5.与克氏针茅和冷蒿群落着生的土壤相比,星毛委陵菜群落下方的土壤具有更高的土壤呼吸,可能与其较高的土壤SOC、MBC和微生物含量密切相关。我们认为,在干旱半干旱退化草地,在土壤湿度不成为限制因素时,土壤温度对土壤C02的排放通量有影响;当土壤湿度较低时,土壤CO2的排放通量与湿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温度无显着性关系。综上,冷蒿和星毛委陵菜种群的数量动态伴随着典型草原退化演替的各个阶段,成为典型草原群落退化演替的主要标志之一的主要原因除了过度放牧利用下,植株本身具有很强的克隆繁殖能力以抵抗放牧外,还在于这两种植物能通过淋溶、根系分泌等途径向土壤中释放化感物质,改变草地的微生境条件。冷蒿和星毛委陵菜的化感作用通过抑制伴生物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从而影响种群植物群落更新和结构组成,这可能是推动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演替的因素之一。随着地上植物群落退化演替变化,演替末期的星毛委陵菜群落对严重退化草地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能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显着提高表层土壤养分、湿度,改善土壤微环境。

许静[8](2014)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种子的萌发行为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文中提出作为植物生态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种子的萌发行为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萌发行为的变异是植物对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可预测性的一种功能性响应。萌发的时间与水平不仅强烈的影响着物种建植成功的可能性及其在环境中的地理分布,而且对于促进群落中的物种共存起到关键作用。萌发过程作为在整个生活史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一方面种子承载着来自亲本的遗传信息并具有母本环境的深刻烙印,另一方面种子还联结着萌发后的生长发育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有关种子萌发的研究工作,但针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行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并存在以下重要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有关高寒草甸物种的萌发行为对温度变化响应的方式尚不明确;其次,种子的萌发行为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很多研究探讨单一因素对萌发行为影响,忽视了系统发育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史因素在影响种子萌发行为方面的内在联系;第三,探讨物种分布与萌发行为间的关系可以为预测群落动态提供有益参考,但针对高寒地区植物群落的研究比较罕见。因此,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为研究区,选择202种具代表性的常见植物的种子,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区域环境温度变化趋势,设置5个萌发温度处理开展萌发实验,并结合物种的系统发育特征及生活史特征,运用线性模型及最新的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探讨系统发育、生活史因素对植物种子萌发行为的影响及萌发行为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以期通过深入了解高寒草甸物种的萌发行为,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植物保护及群落维持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各系统发育分类单元间(目、科)的萌发率、萌发时间差异显着,目分类能够独立解释平均萌发时间变异的7.6%,且萌发率、平均萌发时间及萌发行为在各温度处理下的可塑性均具有显着的系统发育信号,表明该群落中种子萌发行为的进化具有系统发育的保守性;(2)植物的生活史特征,如生活史周期、种子大小、扩散类型与扩散时间、花期等均能显着的影响种子的萌发特征,但对平均萌发时间的影响较小,生活史周期、种子大小、扩散类型分别能够独立解释平均萌发时间变异的0.8%、1.0%和0.9%;系统发育与生活史特征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校正系统发育影响后,生活史周期、种子大小、扩散类型对平均萌发时间的影响显着;(3)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温度是决定平均萌发时间种间变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能够独立解释平均萌发时间变异的12.8%,且高寒草甸植物种子的萌发行为对温度变化响应具有差异。当萌发温度升高时,大多数高寒草甸植物表现出平均萌发率增加、平均萌发时间缩短的特征,5/25℃,10/20℃,10/25℃C处理下的平均萌发率比5/20℃分别增加5.89%、2.29%和2.37%,且5/25℃C,10/20℃,10/25℃处理下的平均萌发时间比5/20℃分别缩短0.56天、2.39天和2.11天;(4)温度对萌发行为的影响与其他因素无显着的交互作用,且萌发时间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响应不受其他生活史特征的影响,表明在萌发过程中,温度对萌发时间的调控具有相对独立性(5)当种子在较高温度下萌发时,萌发过程中真菌侵染导致的种子死亡率增加,推断高温环境中种子的高死亡率可能会对种子的萌发行为产生选择压力,即当温度升高时种子死亡机率增加,则多数种子倾向于选择萌发,这可能是导致种子在相对较高的环境温度中表现出高萌发率的一种内在机制;(6)科水平上,当萌发温度变化时,菊科和禾本科种子萌发率的变异最小表现出“稳定萌发对策”,表明菊科和禾本科物种在更新阶段就已经具有竞争上的优势,这也可能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禾本科和菊科物种占据优势地位的原因之一;(7)作为母本效应的体现,采集生境显着的影响种子的萌发行为,能够独立解释平均萌发时间变异的3.9%,采集自阳坡的种子平均萌发率比采集自阴坡、灌丛、滩地的种子平均萌发率分别高2.28%、10.62%和16.99%,采集自阳坡的种子平均萌发时间比阴坡、灌丛、滩地的种子分别短0.80天、4.94天和3.94天此外,生活史特征与生境类型间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表明生境可能通过影响生活史特征(如种子大小、扩散类型)作用于萌发过程;(8)贮藏时间显着影响种子的萌发行为,多数物种在贮藏7年后萌发率大幅降低,但短期贮藏(1-5年)对萌发行为的影响具有种间差异;(9)高海拔分布种(仅在>≥2000m以上分布)与>和<2000m均有分布的物种的平均萌发时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13.39天和13.26天,但二者平均萌发率差异显着,分别为45.16%和40.62%,不支持地理分布范围与萌发生态位间呈正相关的观点;(10)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系统发育与生活史性状、系统发育与环境因素、生活史性状与环境因素在决定种子萌发行为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相关作用,种子的萌发行为与种子的其他特征作为统一整体而共同进化。

斯日古楞[9](2013)在《虉草品种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和种子休眠机理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具有营养价值丰富、抗旱、抗寒、耐涝、耐盐碱等特性。可作为饲用、水土保持、移除河流污染、新能源燃料植物。在虉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与其抗性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确定了虉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潜力。但种子的休眠问题限制了对其的推广和应用。为了解决种子休眠,对通选7号和川草3号2个品种虉草种子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种子生活力、种皮吸水性及胚性休眠进行鉴定的基础上,探索其休眠原因。用人工去除稃、磨破种皮、低温层积、超纯水浸种、KNO3浸种和赤霉素浸种等破眠方法进行了发芽检验。借助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深入分析了虉草种子休眠原因。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虉草根、茎维管束部分发达的通气组织是虉草耐涝性的主要解剖结构特征;茎、叶片角质化的表皮和叶表皮所含的丰富泡状细胞组是虉草具有抗旱性的主要显微特征。在生长后期根、茎所含丰富的木质素、纤维素是新能源燃料植物的主要特征。2通选7号种子褐色、川草3号种子黄色,种子形状都呈长椭圆形、表面附生微毛,顶端具突起,底部有蒂。种子具内外稃且膜质,外稃具芒,内、外稃在基部与种子紧密相连。从内部解剖结构看出,虉草种子具内外种皮,种皮与果皮紧密相连。种胚具有完整的胚根、胚轴、胚芽和盾片的结构,胚脂质,占种子总体积的1/3,其余都是淀粉质胚乳。3通选7号和川草3号种子的千粒重为、生活力、初始发芽率分别为0.607g、90.67%、9.30%和0.780g、92.00%、28.66%。前者的氧化还原酶类(SOD、POD和CAT)的含量低于后者。4通选7号种子的稃和种皮透水性差,存在机械性束缚,其休眠是由种皮障碍引起的综合性休眠。川草3号种子稃和种皮对种子萌发无显着影响,休眠是由胚部生理性休眠引起的综合休眠。5对2个品种种子进行物理和化学破眠方法的研究发现,通过去稃、磨破种皮、低温层积、流水冲洗、KNO3和GA3浸种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2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剥去稃后用砂纸磨破种皮是通选7号种子最佳的破眠方法,川草3号种子在剥去稃后再施加400mg/L的GA3综合处理后有最高的发芽率。6用400mg/L的GA3浸泡2个品种种子24h,都可显着促进种子的萌发。超纯水浸种24h对2个品种种子都无显着促进作用。7使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在pH47的IPG胶条上进行等点聚焦9h后可得到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硝酸银染色后经软件分析,可检测到900个以上蛋白点。8通过蛋白质双向图谱研究表明,所有处理和对照中,共检测到25个蛋白丰度表达差异在3倍以上的变化点。对其中的20个点进行了MALDI-TOF-TOF分析,16个得到了有效鉴定,通过功能分析,发现这些蛋白参与了能量与物质代谢、细胞骨架构成、信号传导、运输、防御和生物合成等诸多反应途径,相互联系构成了调控种子破除休眠庞大的蛋白质网络,促使种子萌发。

周国栋[10](2012)在《种子老化对老芒麦种质生理特性及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属于禾本科(Gramineae)披碱草属(Elymus)优质禾草,在畜牧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利用价值。但是,在种子的保存过程中,在种子本身和外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可避免的发生老化现象,老化不仅会影响种子生理生化特性变化,而且对种子DNA的完整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以老芒麦为研究材料,在(58±1)℃热水中进行人工老化处理,并对处理后种子的活力、生理和基因组DNA的遗传完整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合老芒麦种子在(58±1)℃热水中老化的最佳时间为3~6min,也是老芒麦种子各项活力指标变化的拐点。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各项活力指标呈现下降的趋势。相对发芽势的下降先于其他活力指标,而且下降幅度均大于其他指标,其次为相对活力指数、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发芽率。随着老芒麦种子老化时间的延长,幼芽长和幼根长变短,并且种子老化对幼芽的生长比幼根的影响程度大。可见,种子幼苗的生长状况可以作为种子活力大小的评价指标之一。2.在(58±1)℃热水中人工老化处理以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与种子活力指标呈正相关;浸出液可溶性糖含量与活力指标无明显的相关;丙二醛含量与各活力指标之间呈负相关,并且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能否作为评价老芒麦种子活力的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丙二醛含量含量可作为评价老芒麦种子活力的可靠指标。3.本试验直接从人工老化后的老芒麦干种子中提取基因组DNA,完全可用于老芒麦种质资源ISSR-PCR遗传完整性分析。种子老化引起的老芒麦干种子基因组DNA分子片段的变化集中在750bp~2000bp和250bp~500bp的范围,主要表现为DNA片段的消失或颜色渐浅,出现特异DNA片段,且种子老化引起的DNA片段的丢失和增加是随机的。4.8个ISSR引物对3份老芒麦种质的4个不同发芽率群体进行检测,其各个群体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每位点等位基因数、每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性指数和香侬指数随发芽率的下降而下降。当发芽率下降到10%左右的群体与对照相比,每位点等位基因数和部分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出现显着差异。其余各个参数与对照相比未达到显着差异或极显着差异。说明低的发芽率标准不利于老芒麦种子的繁殖更新。

二、牧草地建植—与冬害、存活和早期生长相关联的幼苗特性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牧草地建植—与冬害、存活和早期生长相关联的幼苗特性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黄花苜蓿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2 黄花苜蓿再生性研究
3 黄花苜蓿耐牧性研究
4 黄花苜蓿抗寒性研究
5 黄花苜蓿抗旱性研究
6 黄花苜蓿耐盐性研究
7 展望

(2)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羊草概述
    1.2 羊草克隆繁殖策略
        1.2.1 羊草繁殖策略
        1.2.2 羊草根茎克隆可塑性
    1.3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及影响因素
        1.3.1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
        1.3.2 植物种内变异的影响因素
        1.3.3 植物种内变异机制
    1.4 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1 气温升高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2 降水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3 气候变化驱动因子联合作用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7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地概况
        2.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及其地理分布
        2.3.1.1 羊草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2.3.1.2 基于数量性状的羊草材料聚类分析
        2.3.2 羊草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2.4 讨论
        2.4.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
        2.4.2 羊草性状遗传多样性较高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原生境气候、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种内分化和分布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地概况
        3.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2 G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3 B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4 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5 距离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原生境气候驱动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3.4.2 原生境地理影响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3.4.3 加强适应性管理,降低气候暖干化对羊草草原的影响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地上部性状对根茎克隆繁殖力的影响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地概况
        4.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曲线拟合分析
        4.3.2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4.4 讨论
        4.4.1 羊草营养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4.4.2 羊草分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4.4.3 羊草有性繁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一定权衡
        4.4.4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调控机制
    4.5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时间动态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地概况
        5.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的时间动态
        5.3.2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时间动态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秋末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
        5.4.2 秋末果后营养期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关键时期
    5.5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相关代谢组学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试验材料的典型性验证
        6.3.2 代谢物检测结果
        6.3.3 代谢物分类及功能注释
        6.3.4 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
    6.4 讨论
        6.4.1 IAA结合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6.4.2 JA代谢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6.4.3 植物内源激素互作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
    6.5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23份新麦草品系产量潜力和营养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新麦草概述
    1.2 新麦草研究进展
        1.2.1 新麦草生产性能研究进展
        1.2.2 新麦草种子产量研究进展
        1.2.3 新麦草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1.2.4 牧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试验地概况、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牧草生产性能指标
        2.4.1 株高
        2.4.2 冠幅、基丛径
        2.4.3 叶层高和穗高
        2.4.4 生长速度
        2.4.5 草产量
    2.5 种子生产性能及相关指标
        2.5.1 生殖枝数
        2.5.2 千粒重
        2.5.3 结实率
        2.5.4 种子产量
    2.6 牧草营养成分指标
        2.6.1 粗蛋白
        2.6.2 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
        2.6.3 粗脂肪
        2.6.4 粗灰分
        2.6.5 含水量
        2.6.6 相对饲用价值
        2.6.7 饲料分级指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草产量及其相关性状
        3.1.1 株高
        3.1.2 冠幅
        3.1.3 基丛径
        3.1.4 叶层高以及穗高
        3.1.5 生长速率
        3.1.6 草产量
        3.1.7 草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3.2 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
        3.2.1 生殖枝数
        3.2.2 千粒重
        3.2.3 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3.3 不同新麦草材料的各项营养成分比较
        3.3.1 酸性洗涤纤维
        3.3.2 中性洗涤纤维
        3.3.3 粗灰分
        3.3.4 水分
        3.3.5 粗脂肪
        3.3.6 粗蛋白
        3.3.7 牧草的RFV与GI
4 讨论
    4.1 草产量及其相关性状
    4.2 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
    4.3 牧草营养成分及评价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及越冬休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概述
    1 研究背景
    2 紫花苜蓿根颈与根颈芽的概念
        2.1 crown与crown bud的概念
        2.2 紫花苜蓿中crown和crown bud的含义
    3 紫花苜蓿根颈芽的发生发育特性研究
        3.1 紫花苜蓿根颈与根颈芽的发生过程
        3.2 紫花苜蓿新枝发育进程和根颈芽生长的关系
        3.3 紫花苜蓿根颈芽的植物学特性
        3.4 紫花苜蓿再生芽对草产量贡献的异质性
    4 植物芽休眠与萌发的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4.1 芽休眠的概念与类型
        4.2 芽休眠发生与解除的生物学机制
        4.2.1 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与芽休眠发生的关系
        4.2.2 抗氧化代谢对芽休眠的调控
        4.2.3 糖和激素对芽休眠的调控
        4.2.4 芽休眠的分子调控机制
    5 植物的休眠与紫花苜蓿秋眠性
    6 休眠对紫花苜蓿越冬抗寒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7 亟待解决的问题
    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紫花苜蓿根颈芽的预形成特性及芽结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与种植管理
        1.2.1 试验地概况
        1.2.2 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1.3.1 根颈芽结构观察
        1.3.2 根颈芽出土前后预生长节数观测
        1.3.3 新枝现蕾期地下不同节位根颈芽的生长特性比较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颈芽的类型划分和结构组成
        2.2 紫花苜蓿根颈芽萌发出土前预生长节数的变化
        2.3 新枝现蕾期地下不同节位根颈芽的生长特性比较
    3 讨论
        3.1 紫花苜蓿根颈芽的属性及其芽态发育阶段的划分
        3.2 紫花苜蓿根颈芽的预发生程度
        3.3 紫花苜蓿根颈芽预发生时间和发育持续时间的判断
        3.4 紫花苜蓿根颈芽预发生的生长适应性意义
第三章 紫花苜蓿叶元和叶序发生与根颈芽发育成枝过程
    第一节 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过程中叶元的发生模式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及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元的发生模式
        2.2 根颈芽发育进程中叶元的变化特征
        3 讨论
        3.1 紫花苜蓿叶元发育过程中叶片与腋芽原基的发生
        3.2 紫花苜蓿叶元发生模式的意义
        3.3 从叶元水平对紫花苜蓿根颈芽预生长程度的细分
    第二节 紫花苜蓿叶序的发生及其与叶元发育的同步性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花苜蓿的叶序类型及其发生特征
        2.2 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进程中叶序的变化规律
        2.3 根颈芽发育过程中叶元与叶序发育的同步性关系
        3 讨论
        3.1 紫花苜蓿叶序的转变及 137°分歧角的生物学意义
        3.2 紫花苜蓿叶序与叶元的同步性发生原理
    第三节 返青期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的异质性及成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下不同位点根颈芽的发生时间与生长势对比
        2.2 深芽和浅芽叶元的发育特征比较
        2.3 深芽和浅芽叶序的发育特征比较
        3 讨论
        3.1 越冬期紫花苜蓿根颈芽的异质性
        3.2 紫花苜蓿根颈芽异质性的形成原因及其种群生长适应性意义
        3.3 紫花苜蓿螺旋状叶序的旋转特征
第四章 紫花苜蓿根颈枝营养生长及其时相转变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1.3.1 紫花苜蓿根颈芽成枝过程中芽端叶元和叶序的发育过程观察
        1.3.2 紫花苜蓿根颈枝维管束的发育过程观察
        1.3.3 紫花苜蓿根颈枝不同节位叶片特征和节间长的变化
        1.3.4 紫花苜蓿根颈枝不同节位发育性状特征的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花苜蓿根颈芽成枝过程中芽端叶元和叶序的发育变化
        2.2 紫花苜蓿根颈枝维管束的发育变化
        2.2.1 芽出土前
        2.2.2 芽出土后
        2.3 紫花苜蓿根颈枝不同节位叶片特征和节间长的变化
        2.4 紫花苜蓿根颈枝不同节位发育性状特征的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叶片在紫花苜蓿茎秆发育进程中的作用
        3.2 紫花苜蓿营养生长时相的转变及其栽培学意义
第五章 自然越冬过程中紫花苜蓿根颈芽休眠与抗寒性的关系
    第一节 越冬期紫花苜蓿根颈芽地下生长动态观测与休眠态判断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1.3.1 地下芽形态发育跟踪观察
        1.3.2 越冬期苜蓿地下芽形态解剖观察材料取样
        1.3.3 越冬期苜蓿根颈芽中淀粉和蛋白质的染色方法
        1.3.4 越冬期休眠进程判断
        2 结果与分析
        2.1 自然越冬过程中苜蓿根颈芽在地下生长发育的形态变化
        2.2 越冬期苜蓿根颈芽在地下生长发育的微观形态变化
        2.3 越冬期苜蓿根颈芽休眠态的确定
        3 讨论
        3.1 苜蓿根颈芽的休眠及其进程判定
        3.2 苜蓿休眠与秋眠性的关系
        3.3 越冬期根颈芽内淀粉和蛋白质的变化动态及其抗寒适应性意义
    第二节 苜蓿根颈芽休眠期幼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越冬抗寒适应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及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秋眠级品种WL168越冬期根颈芽在不同休眠阶段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1.1 生理休眠前期(秋末)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1.2 生理休眠期(初冬)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1.3 生态休眠期(深冬)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1.4 休眠解除后(早春)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2 高秋眠级品种甘农5号越冬期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2.1 秋末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2.2 初冬期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2.3 深冬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2.2.4 早春根颈芽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3 讨论
        3.1 越冬过程中苜蓿根颈芽幼叶细胞超微结构对自然低温的适应
        3.2 苜蓿根颈芽自然越冬过程中抗寒性的变化
        3.2.1 低秋眠级品种WL168根颈芽越冬过程中抗寒性的变化
        3.2.2 高秋眠级品种甘农5号根颈芽越冬过程中抗寒性的变化
        3.3 苜蓿根颈芽休眠发生及其提高植株越冬抗寒力的细胞学机制
        3.4 褐芽和白芽对冬季低温的适应性差异
    第三节 越冬期紫花苜蓿根颈芽休眠抗寒的生理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及种植管理
        1.3 试验方法
        1.3.1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1.3.2 游离脯氨酸的测定
        1.3.3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越冬期紫花苜蓿根颈芽内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2.1.1 SOD酶活性的变化
        2.1.2 POD酶活性的变化
        2.1.3 CAT酶活性的变化
        2.1.4 APX酶活性的变化
        2.2 越冬期紫花苜蓿根颈芽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
        2.2.1 可溶性糖的变化
        2.2.2 脯氨酸的变化
        3 讨论
        3.1 紫花苜蓿根颈芽越冬抗寒的生理机理
        3.2 芽休眠对紫花苜蓿越冬抗寒适应能力的影响
        3.3 紫花苜蓿根颈芽休眠越冬的抗寒适应机制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1.讨论
        1.1 紫花苜蓿根颈芽的类型与生长特性
        1.2 秋眠性苜蓿根颈芽通过生理休眠提高越冬抗寒力的机制
        1.3 叶元和叶序在根颈芽发育成枝规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 结论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不同苜蓿品种秋眠级评定及其对越冬率的影响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苜蓿秋眠性
        1.1.1 多年生植物的越冬休眠及苜蓿秋眠性
        1.1.2 苜蓿秋眠性的适应进化含义
        1.1.3 苜蓿秋眠性的光温调控
    1.2 苜蓿秋眠性的抗寒效应
        1.2.1 苜蓿抗寒性
        1.2.2 高纬地区苜蓿秋眠性与越冬率的关系
        1.2.3 关于秋眠性与抗寒性关系的争议
    1.3 秋眠性对苜蓿低温驯化过程的影响机理
        1.3.1 秋眠性影响低温驯化的生理生态过程
        1.3.2 秋眠性影响低温驯化的分子机制
    1.4 秋眠性对苜蓿越冬耐寒适应的作用机理
        1.4.1 越冬苜蓿冻害致死机理
        1.4.2 苜蓿秋眠性导致越冬耐寒的适应机制
    1.5 展望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思路
        1.6.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苜蓿秋眠级评定及其与越冬率的关系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秋眠级评价
        2.1.5 抗寒指数测定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标准品种的自然株高与标准秋眠级的线性回归分析
        2.2.2 标准品种的实际相对秋眠级与原相对秋眠级的相关性分析
        2.2.3 46个国内外苜蓿品种的秋眠级评定
        2.2.4 46个国内外苜蓿品种的抗寒指数评定
        2.2.5 46个国内外苜蓿品种的越冬率评定
        2.2.6 46个国内外苜蓿品种的秋眠级与抗寒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2.2.7 46个国内外苜蓿品种的秋眠级与越冬率的相关性分析
        2.2.8 46个国内外苜蓿品种的聚类分析
        2.2.9 苜蓿在秋眠阶段的生长动态变化规律
    2.3 讨论
        2.3.1 国内外苜蓿品种的秋眠级、抗寒指数和越冬率评定
        2.3.2 苜蓿秋眠级、抗寒指数及越冬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秋眠级对苜蓿生长阶段生产性能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测定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秋眠级苜蓿在建植次年株高的影响
        3.2.2 不同秋眠级对苜蓿建植次年分枝数的影响
        3.2.3 不同秋眠级对苜蓿建植次年单株重的影响
        3.2.4 标准品种的株高与地上生物量
        3.2.5 节间数对秋眠性的响应
        3.2.6 节间长对秋眠性的响应
        3.2.7 节间数与节间长的权衡关系
    3.3 讨论
        3.3.1 秋眠级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3.3.2 秋眠级对苜蓿茎秆性状的影响
第四章 晚秋苜蓿叶片与根系性状对秋眠级的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取样
        4.1.5 测定内容与方法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晚秋苜蓿叶片光合性能对秋眠级的响应
        4.2.2 晚秋苜蓿叶片生理指标对秋眠级的响应
        4.2.3 不同秋眠级苜蓿根系形态性状与越冬率的关系
        4.2.4 晚秋苜蓿根系和根颈氨基酸含量对秋眠级的响应
        4.2.5 抗寒基因cas18表达量对秋眠级的响应
        4.2.6 抗寒基因vsp表达量对秋眠级的响应
        4.2.7 抗寒基因corF表达量对秋眠级的响应
    4.3 讨论
        4.3.1 越冬苜蓿根系性状反应与秋眠性的关系
        4.3.2 根颈越冬反应与苜蓿抗寒性的关系
        4.3.3 苜蓿根系反应对越冬率的影响
        4.3.4 不同秋眠级苜蓿在越冬阶段抗寒基因cas18,vsp和corF的表达
第五章 晚秋环境下不同秋眠型苜蓿根系的转录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RNA提取及cDNA文库构建
        5.1.3 序列的拼接、注释及GO Terms/KEGG通路的建立
        5.1.4 实时定量RT-PCR
    5.2 结果与分析
        5.2.1 Illumina测序、读取拼接
        5.2.2 功能注释、分类及代谢途径分配
        5.2.3 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DEG)的筛选
        5.2.4 秋眠相关DEG的GO和KEGG富集分析
        5.2.5 转录因子(TFs)与SSR的鉴别
        5.2.6 差异表达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5.3 讨论
        5.3.1 基于Illumina NextSeq 500测序平台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5.3.2 苜蓿根系与秋眠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3.3 苜蓿响应秋眠的转录因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鸭茅状摩擦禾种子质量提升的工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鸭茅状摩擦禾种子的物理机械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鸭茅状摩擦禾种子的吸水与呼吸试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试验结果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种子休眠破除与发芽试验中的霉菌控制试验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试验结果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鸭茅状摩擦禾种子种壳去除试验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试验结果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鸭茅状摩擦禾种子去壳装置的设计研究
    6.1 种子去壳方法
    6.2 去壳工艺流程
    6.3 整机及关键机构设计
    6.4 小结
第七章 清选作业提高鸭茅状摩擦禾种子批质量
    7.1 鼓风机气流清选试验研究
    7.2 风筛式清选设备风选系统的气流场模拟与分析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典型草原退化演替中植被—土壤特征变化及化感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演替的概述
        1.2.1. 演替的定义
        1.2.2. 演替的理论和学说
    1.3. 草地退化演替的驱动因子研究
        1.3.1 放牧对草地退化演替的影响
        1.3.2 植物化感作用对草地退化演替的影响
    1.4. 草地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1 科学假说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1.5.3 技术路线图
        1.5.4 试验地描述
第二章 星毛委陵菜化感潜力的研究
    2.1 前言
    2.2. 星毛委陵菜叶、根、根际土壤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
    2.4 试验结果
        2.4.1 星毛委陵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2.4.2 星毛委陵的化感潜力对伴生幼苗生长的影响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章 草地退化演替中植被-土壤特征变化研究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样地描述
        3.2.2. 试验方法
    3.3 数据分析
    3.4 试验结果
        3.4.1 3单优植物群落结构差异
        3.4.2 土壤温、湿度,PH,EC,容重,质地结构特征
        3.4.3. 土壤碳、氮特征
        3.4.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草地退化演替过程中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呼吸动态变化
    4.1 前言
        4.1.1 土壤呼吸概述
        4.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4.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4.2 土壤呼吸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的差异
        4.3.2 土壤温度和湿度与气体通量的关系
    4.4. 讨论
        4.4.1 不同植被演替群落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4.4.2 土壤呼吸和环境变量的关系
    4.5. 结论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种子的萌发行为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种子萌发研究进展
    1.1 种子的萌发与休眠
    1.2 萌发行为的生态学适应性
    1.3 萌发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1.4 萌发行为与物种地理分布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种子采集与萌发实验
    2.3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系统发育对萌发行为的影响
    3.2 生活史因素对萌发行为的影响
    3.3 环境因素对萌发行为的影响
    3.4 萌发行为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3.5 贮藏时间对萌发行为的影响
    3.6 萌发行为与物种海拔分布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4.1 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种子的萌发行为
    4.2 萌发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4.3 萌发行为对环境因素的响应
    4.4 萌发行为与物种海拔分布的关系
    4.5 影响萌发行为的综合模型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虉草品种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和种子休眠机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禾本科牧草在牧草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1.2 虉草的研究概况
        1.2.1 虉草的生物及生态学特性
        1.2.2 虉草的细胞及生理学特性
        1.2.3 虉草的利用价值
    1.3 植物种子休眠特性的概述
        1.3.1 种子休眠的概念、意义及影响
        1.3.2 种子休眠的类型
        1.3.3 种子休眠机理
        1.3.4 种子休眠的破除方法
        1.3.5 虉草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
    1.4 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技术
        1.4.1 蛋白质组学的产生及概念
        1.4.2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与应用
        1.4.3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
    1.5 种子蛋白质组学研究
        1.5.1 种子内蛋白质分类
        1.5.2 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质代谢
        1.5.3 与种子休眠与萌发相关的蛋白质组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采集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虉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分析
        2.3.2 虉草种子生物学特性
        2.3.3 虉草种子休眠机制及破眠方法的研究
        2.3.4 虉草种子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2.3.5 虉草种子破眠蛋白质组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虉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分析
        3.1.1 根的解剖结构
        3.1.2 茎的解剖结构
        3.1.3 叶的解剖结构
    3.2 虉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3.2.1 外部形态
        3.2.2 内部结构
        3.2.3 种子千粒重
        3.2.4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3.2.5 种子初始发芽率的测定
        3.2.6 虉草种子氧化还原酶类的含量
    3.3 虉草种子休眠原因的分析
        3.3.1 外源休眠的分析
        3.3.2 内源休眠的分析
    3.4 虉草种子破眠方法的研究
        3.4.1 物理性的破眠方法
        3.4.2 化学性的破眠方法
    3.5 虉草种子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3.5.1 蛋白质的提取及定量结果
        3.5.2 IPG 胶条的选择
        3.5.3 虉草种子双向电泳的建立
    3.6 虉草种子差异蛋白质的图谱分析
        3.6.1 不同处理差异表达蛋白质的丰度分析
        3.6.2 不同品种差异表达蛋白质不同等电点蛋白质点数分析
        3.6.3 不同品种差异表达蛋白质不同分子量蛋白质点数分析
    3.7 虉草种子部分破眠蛋白差异表达分析
        3.7.1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质谱鉴定
        3.7.2 差异表达蛋白质鉴定质谱图分析
        3.7.3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4 讨论
    4.1 虉草营养器官与抗旱、耐涝及利用之间的关系
        4.1.1 虉草与抗旱特性相适应的解剖特征
        4.1.2 虉草与耐涝特性相适应的解剖特征
        4.1.3 虉草与利用方面相适应的解剖特征
    4.2 种子形态特征与休眠
    4.3 种子内氧化还原酶类的含量与休眠
    4.4 种子休眠机制
        4.4.1 外源休眠
        4.4.2 内源休眠
    4.5 种子破眠方法的探讨
        4.5.1 物理性破眠方法
        4.5.2 化学性破眠方法
    4.6 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在种子破眠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4.6.1 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4.6.2 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在破眠蛋白质功能鉴定方面的作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种子老化对老芒麦种质生理特性及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种子老化的研究进展
        1.1.1 种子老化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1.1.2 种子老化的机理
        1.1.3 种子老化的研究方法
    1.2 种质遗传完整性的研究进展
        1.2.1 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1.2.2 影响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因素
        1.2.3 检测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方法
    1.3 老芒麦种质资源概述
        1.3.1 老芒麦种质资源的分布及其生态和营养价值
        1.3.2 老芒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3.3 老芒麦种质资源的育种概况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标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种子老化对老芒麦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材料的人工老化处理
        2.1.3 含水量的测定
        2.1.4 活力指标的测定
        2.1.5 电导率的测定
        2.1.6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1.7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2.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子含水量
        2.2.2 老芒麦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的各项活力指标的变化情况
        2.2.3 老芒麦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特性的变化
        2.2.4 老芒麦种子生理特性与各活力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3.1 种子含水量
        2.3.2 种子老化过程中活力指标的变化
        2.3.3 种子老化与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种子老化对老芒麦种子基因组 DNA 的 ISSR-PCR 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老芒麦老化后种子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1.3 种子基因组 DNA 的 ISSR 研究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子基因组 DNA 质量和纯度检测
        3.2.2 ISSR 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3.2.3 人工老化对老芒麦种子基因组 DNA 的 ISSR-PCR 分析
    3.3 讨论
        3.3.1 老芒麦 ISSR-PCR 正交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3.3.2 直接从种子中提取基因组 DNA 的方法探讨
        3.3.3 老芒麦不同发芽率群体的 DNA 遗传完整性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种子老化对老芒麦幼苗基因组 DNA 的 ISSR-PCR 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1.2 老芒麦不同发芽率基因组 DNA 的提取
        4.1.3 老芒麦不同发芽率群体的 ISSR-PCR 分析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老芒麦不同发芽率群体基因组 DNA 质量的检测
        4.2.2 老芒麦不同发芽率群体的 ISSR-PCR 直观分析
        4.2.3 老芒麦不同发芽率群体的遗传参数分析
    4.3 讨论
        4.3.1 ISSR 在鉴定种质资源中的可行性分析
        4.3.2 老芒麦不同发芽率群体的遗传完整性分析
        4.3.3 老芒麦种质资源的发芽率更新标准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牧草地建植—与冬害、存活和早期生长相关联的幼苗特性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花苜蓿研究进展[J]. 周昕越,韩慧杰,刘叶飞,邱锐,赵彦. 草原与草业, 2021(02)
  • [2]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D]. 白乌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23份新麦草品系产量潜力和营养价值评价[D]. 盛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4]紫花苜蓿根颈芽发育成枝及越冬休眠特性研究[D]. 方强恩.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5]不同苜蓿品种秋眠级评定及其对越冬率的影响机理[D]. 刘志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
  • [6]鸭茅状摩擦禾种子质量提升的工艺与技术研究[D]. 黄文城.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7]典型草原退化演替中植被—土壤特征变化及化感影响机制研究[D]. 张玉娟.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8]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种子的萌发行为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D]. 许静. 兰州大学, 2014(03)
  • [9]虉草品种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和种子休眠机理的比较研究[D]. 斯日古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10)
  • [10]种子老化对老芒麦种质生理特性及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影响[D]. 周国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标签:;  ;  ;  ;  ;  

牧场建立——与冬季损害、存活和早期生长相关的幼苗特性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