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式PC:最近有点烦(论文文献综述)
钟哲辉[1](2021)在《重金属及全氟化合物在纺织印染末端废水中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文中研究指明以重金属和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为代表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PTSs)是一类潜伏期长、毒性大、易生物富集的污染物,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它们在纺织工业中常被作为助剂以及染料的添加物。而纺织印染废水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废水污染源之一,大量印染废水的排放对水生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我国长三角、福建和广东等地区纺织染整企业集聚,大量的末端点源污染排放会通过地表径流、大气迁移等方式在东南沿海地区及毗邻海域蓄积,使其成为生态风险高度敏感区域,但是目前对该区域纺织印染企业废水中PTSs污染的研究相对较少,开展大尺度探索印染废水中PTSs的残留特征和生态风险势在必行。本研究采集了长三角、福建和广东77家纺织印染企业199个调节池进水以及末端排放出水的样品,分析废水中PTSs的污染残留特征,开展相关风险评估,为印染行业PTSs的末端治理以及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应用ICP-MS对7种金属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节池进水中重金属Sb、Hg、Fe、Mn、Zn、Cr和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681、0.027、2.39、0.155、0.166、0.048、0.019 mg/L,排序为Fe>Sb>Zn>Mn>Cr>Hg>As。末端出水中Sb、Hg、Fe、Mn、Zn、Cr和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289、0.009、0.579、0.277、0.035、0.016和0.013mg/L,排序为Fe>Sb>Mn>Zn>Cr>As>Hg。碱减量出水、染色出水和调节池进水是金属残留的“热点”区域。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仅Sb与COD、NH3-N、TN和TP显着正相关(p<0.0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发现Sb在不同原料之间有显着差异。主成分分析发现重金属可能来自纺织原料的植物纤维富集、染料和助剂以及设备和管道溶出。根据五个生态风险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显示,有97%的企业废水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Sb比其他元素构成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引起更多关注。(2)应用SPE-UPLC-MS/MS对11种PFC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1种PFCs在调节池进水中的检出率为19.7%-100%,总PFCs的浓度范围为28.06-4338.10 ng/L。末端出水的检出率为34.6%-100%,浓度范围为40.58-3858.06 ng/L。调节池进水中PFOA为首要污染物,平均浓度为230.22 ng/L,PFCs的排序为PFOA>PFDA>PFNA>PFDo A>PFUn DA>PFTe DA>PFTr DA>PFOc DA>PFOS>PFDS>PFHx DA。末端出水中PFOA也是主要的污染物,平均浓度为244.84ng/L,PFCs的排序为PFOA>PFNA>PFDA>PFUn DA>PFDo A>PFTr DA>PFTe DA>PFOS>PFDS>PFOc DA>PFHx DA。出水中大多数PFCs的平均浓度有一定程度下降,PFOc DA、PFHx DA和PFDA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69.5%、47.6%和43.9%,PFDo A、PFDS、PFUn DA、PFTe DA、PFNA、PFTr DA和PFOS的去除率分别为42.3%、34.8%、30.4%、27.2%、18.5%、9.63%和8.92%,但PFOA的浓度反而上升。Kruskal-Wallis检验没有发现PFCs的残留与不同纺织原料间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纺织整理剂的种类和前体物质降解可能是印染废水中PFCs的主要来源。生态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全氟化合物的风险商远小于1,尚未达到对生态环境和水生动植物具有风险的水平。但是PFCs能够长久的在动物体内累积,多种PFCs可能带来的复合环境效应应当引起更多的关注。
李子白[2](2020)在《中篇小说 跌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和律师的第一次见面,怎么想怎么来气儿!像一张揉皱的纸,无论怎么捋都难使它平展复原,让人一心地不悦。半年前的一天,当时赤日炎炎,一家省城里非常有名的律师事务所找上门儿来,说什么都要陪他去医院抽血化验,做DNA测试,也就是血型比对。他莫名其妙,要求对方说明来意,究竟要干么?否则拒绝。来人才告诉他,受一位因车祸去世的富翁委托,有一大笔遗产,指定由他来承
韩永丽[3](2019)在《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以其便捷和人性化的操作体验,丰富的功能支持,以及应用商店内提供的海量APP,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惠及到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各个方面。而大学生用户作为移动终端的主要使用群体,他们利用移动终端提供的各类APP和网页服务,进行购物、点餐、导航、打车、阅读、各类信息的搜寻等。面临不断增加的生存压力、学业压力以及疾病年轻化趋势,大学生也开始主动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搜寻和捕获健康信息。由于移动终端健康信息种类繁多,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加之绝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医学知识、对专业医学词汇的理解能力有限,故其在搜寻、捕获和利用健康信息时不可避免遇到一些困难。因此,研究移动终端环境下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不仅能辅助大学生做出正确的医疗决策、提高其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体验,而且为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服务提供方改进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本文首先对传统互联网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理论成果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在已有研究之上,进行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期发现大学生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特点与规律;同时选取郑州市四所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共得到23个主范畴与6个核心范畴。进而,基于范畴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对模型进行理论验证和阐释。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大学生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呈现出以下特征:大学生搜寻的健康信息内容与传统网络环境下并无本质差别;搜寻习惯差异明显;搜寻模式包括搜索、浏览、偶遇、跟踪;健康信息筛选的有限理性;对健康信息的持续关注意愿不强。第二,建立移动终端环境下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得到影响大学生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六大因素:个体因素、需求因素、移动设备因素、搜寻平台因素、环境因素、信息自身因素。第三,影响大学生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六大因素并非独立作用,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翟中杰[4](2017)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不仅正在从工业社会向网络社会转变,而且正在从网络社会的初级阶段(如WEB1.0和WEB2.0阶段)向其更高层次——大数据时代和移动互联时代迈进。社会形态的发展与变革对当代高校学生提出新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同时推动高校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新变化,这就直接导致基于现实高校环境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已经无法满足网络时代尚在变化之中的社会要求和教育需求。因此,探索与网络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教育过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主体的必然选择,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来讲,“过程”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与核心理论之一,该研究能够推动学界更加清晰地认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结构、运行机理以及背后的矛盾和规律等深层问题;有利于学界进一步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进而实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超越。从实践意义来讲,该研究有助于高校教育者转变教育理念,破除思维定势,避免其运用旧的教育理念指导变化了的教育实践;有助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网络角色,真正建立符合网络社会要求的“主体间”平等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教育者准确把握受教育者的网络思想动态并采取科学的施教方式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就结构与内容而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可分为四大有机组成部分:一是理论框架初步建构与分析,包括第一、二、三、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通过探讨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等主题,为正式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是探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的理论依归,指明其理论基础与理论借鉴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三章探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类型与结构,一方面,按照主体身份、教育互动方式、教育信息流动层级、教育内容表现形式等标准对这一教育过程进行类型划分,另一方面,从不同类型教育过程中归纳和提炼出该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与结构;第四章则探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动态运行机理,即明晰该教育过程的运行阶段与环节、多种运行状态以及运行状态的控制思路与方式。上述四章内容初步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及理论分析框架。二是依据理论对现象进行针对性分析。这部分主要指论文第五章,即运用上述理论及分析框架对该教育过程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三是进一步实现理论升华。这一部分主要指论文第六章,即在上文理论建构和现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到“过程”研究的本质层面-----探讨和揭示其矛盾与规律。四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这一部分主要指论文第七章,即从教育理念、教育者权威、课程建设、新模式探索等方面探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优化方式和路径。综上所述,研究的核心结论主要包括如下四方面: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从现实到网络的延伸势在必行,但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和教育理念陈旧等原因,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教学双方建立网络联系、开展网络互动、进行评估反馈等阶段或环节均存在一定缺陷,教育过程亟待完善。其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间呈现“相对均势”结构,这与传统教育过程的“非均势”结构有较大差别。在此条件下,教育者低权威性与受教育者高自由度之间的矛盾凸显,教育者必须以更加平等且更具吸引力的方式施教。事实上,这一教育过程存在诸多类似的新特点、新矛盾、新规律,教育者只有全面认识与掌握,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优化和完善施教过程。其三,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教育行动改善的前提,而教育权威的确立则是教育理念及行动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二者均为提升教育过程运行效率的突破口。因此,教育者必须从互联网的特殊性出发创新教育理念,在全面审视网络权力结构的基础上重塑教育者网络权威。其四,为了在网络条件下进一步提升教育过程运行效率,不仅要靠教育信息的“一级传播”,而且要充分发挥各类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影响,推动教育信息的“多级传播”。上述研究内容及结论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如下三点:首先,在“类型与结构”一章,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类型进行总结和划分。提出其主要类型可按照主体身份划分为匿名和实名教育过程;按照教育互动方式可划分为基于单向推送、基于追随式互动、基于对等互动的教育过程;按照教育信息流动层级可划分为一级、两级甚至多级教育过程;按照教育内容表现形式可划分为单一媒体、多媒体以及全媒体教育过程。同时,在与高校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结构相比较的基础上,明确提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已从过去的“非均势”结构转变为“相对均势”结构。其次,在“矛盾与规律”一章,主要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殊性着眼,归纳和凝练出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所差异但却发挥关键性支配作用的具体矛盾和规律。这些矛盾包括:教育者的虚拟社会角色与现实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低权威性与受教育者高自由度之间的矛盾,网络载体非集中化与教育内容价值指向一元化之间的矛盾,教育要求的稳定性与受教育者思想行为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具体规律则包括:教育理念与网络技术同步迭代规律,教育内容表现形式与网络载体动态匹配规律,虚拟外化与现实外化辩证统一规律,施教与受教主体平等互动规律。再次,在“教育过程的优化”一章,提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树立的新型教育理念,即全面网络化理念、用户体验理念、过程迭代理念、“微”教育理念。同时,在借鉴传播学“两级传播”和“多级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建立高校“多级传播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并通过多级传播机制的建立,推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直接互动与间接互动相结合,进而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再仅仅局限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过程,而是演变为制度化的学校教育过程与生活化的人际影响过程的统一。
蔡依依[5](2017)在《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费升级背景下,人们的消费的内容从实体消费拓展到网络消费,消费产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为互联网产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移动互联网产品也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增长和普及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对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评价研究,多集中于通过用户体验来评价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好坏,然而设计的好坏,是需要权衡企业与用户的双重需求进行决策的结果,因此本研究提出了需要从不同的主体角度来进行设计评价,进行设计评价的依据也能够指导设计过程的进行。本文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评价现状进行了文献分析,总结出现有设计评价偏向于从用户角度出发,从而提出综合考虑多方角度来评价产品。在文献分析与整理后,对工业产品与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异同进行比较,得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7大特点。正式调研之前,先进行了桌面研究,对不同开发平台的设计规范进行分析,得出初步的研究方向。然后进行了案例的调研与用户访谈,归纳影响移动互联网设计评价的因素,梳理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主要的评价维度。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的验证后,总结了进行设计评价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移动互联网产品进行设计评价的策略,论述了分别代表企业、设计师、用户立场的“产品角度、设计角度、用户角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卡片分类法对前期总结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归类分析,得出对应的要素,包括一级要素“产品功能、设计表现、用户行为”,和与之对应的二级要素,从而建立了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评价模型,论述了评价模型对于设计的指导作用。最后开展了设计评价工作坊,通过工作坊的形式来实践FEB设计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通过学习模型、运用模型,参与者产出了设计评价报告、改进了当前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方案。工作坊结束后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朝潮[6](2013)在《他的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伤口把我们养大,养结实。1每天在半夜醒来。我的独树一帜的睡眠,它负载着一段无比清洁的时间,醒来的那一刻,时间像清洗过一样。我醒在城市的树梢上,捧着自己的胸口,没有任何意外;如果某个半夜醒来我的脑袋里混浊着,还想睡,就很有可能要生病了。在这座城市,我做得最多两件事是失眠和搬家。搬家和离开,成了我最大的业余爱好,在我开始惦记周围的某人某事以前,搬
赵峰[7](2013)在《贼不走空》文中指出"贼不走空"据说是古代职业盗贼的一种迷信,贼出来作案,不管怎么样总要拿点东西才走,不能空手而归,否则就预示着行窃事业将徒劳无功。社区民警小史最近有点烦,辖区的胡同院里接连发生了几起盗窃案,丢的是电脑,有笔记本也有台式机。丢东西的都是住平房的租户,而且都是大白天失窃。有的失主就是
苏·格拉夫顿,唐克胜,曾凡海[8](2008)在《非法入侵》文中研究表明真正的恐怖就发生在我们自以为了解的平凡世界中……金西·米尔霍恩是南加利福尼亚小镇圣特雷莎的一名私人侦探,有一天,她听见邻居格斯·弗伦斯基在家中呻吟,冲进去一看,原来老人摔倒了,肩膀脱臼。她赶紧叫来房东、好朋友亨利·皮茨,两人一起把老人送到医院。可无儿无女的老人出院后怎么办呢?她找到老人远在纽约的侄孙女的电话,把老人的情况告诉了她,希望她到洛杉矶来一趟。老人的侄孙女非常不情愿地来了,而且她因有公务在身,也不能久留,于是只好高薪聘请了一位名叫索拉纳·罗哈斯的家庭护理来照料老人的饮食起居。老人的侄孙女离开时曾请米尔霍恩秘密调查索拉纳的背景,了解到索拉纳是家中九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曾在疗养院当过护士,有做过私人护理的经历,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但后来人们逐渐发现,索拉纳在护理老人的过程中行为诡秘、举止怪异,这引起了米尔霍恩的怀疑,于是她展开进一步调查,结果发现这个名叫索拉纳·罗哈斯的女人居然是冒名顶替的!她在盗用了另外一名护士的身份之后,堂而皇之地进入了私人护理界。她以家庭护理为名,把孤寡老人隔离或麻醉,将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进而掠夺这些人的钱财。至此,这个反社会的冷漠女人已经彻底背叛了人们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但是,除了在金钱上巧取豪夺,她还会对老人采取什么行动呢?
杨奕蓉[9](2009)在《人物角色引导的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络收音机(Internet Radio)应运而生,这使得用户对节目的选择性以爆炸性的方式增长,而且也使收听音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革新。网络收音机通过互联网连接让用户收听全球范围内的广播节目,还能通过局域网共享聆听电脑上的音乐库。网络收音机正逐渐成长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机遇,且用户正在快速增长当中。第一代网络收音机以功能单一的独立产品为主,未来网络收音机更多是一种功能,而不是一种产品,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中都将包括这一功能,多重功能集成化是网络收音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意味着操作上的复杂性将相应增加,使得操作界面更多样化和人性化是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当前关于此类产品的界面设计的研究是非常缺乏的。本文将人物角色方法引入网络收音机界面的设计研究中,并讨论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应用这一方法。通过对角色设计方法的概念、特点、优点、阻碍问题和相关思考的研究,探索优化人物角色的方法,突破传统UCD(用户为中心设计)方法的限制,提出适用于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流程和方法上的创新点。主要通过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定性研究收集用户信息,研究用户的目标、行为、观点,探索用户的需求,根据提取的用户行为模式细分用户群,聚焦设计师的精力到最有价值的行为模式上,创建人物角色和撰写人物角色场景,根据创建的人物角色和场景进行网络收音机界面系统的设计研究,以具体人物的方式来表达需求,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和体会,包括在创意准备阶段(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的研究和视觉层创意和后期完善阶段的研究。最后根据选定的主要人物角色开展具体的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实例。
浮石[10](2006)在《青瓷》文中研究说明要拿商场、官场、情场说事,只怕会败了读者胃口。但作者为官十年、经商十年、“进去”一年,与职业作家相比,一定有别样的精彩。何况作者身为拍卖师,牵涉进一桩拍卖大案,身边无数高官和高管落水,《青瓷》作为他“进去”期间的创作成果,给我们的感受,就不仅仅在文学了。
二、台式PC:最近有点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式PC:最近有点烦(论文提纲范文)
(1)重金属及全氟化合物在纺织印染末端废水中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纺织行业废水的环境问题 |
1.2 重金属污染问题 |
1.2.1 纺织工业中重金属的应用 |
1.2.2 污染现状 |
1.3 全氟化合物污染问题 |
1.3.1 纺织工业中全氟化合物的应用 |
1.3.2 污染现状 |
1.4 金属与全氟化合物的风险评估 |
1.4.1 重金属的生态评估方法 |
1.4.2 全氟化合物的生态评估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和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东南沿海地区印染行业相关重金属的污染评估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目标金属的选择 |
2.2.3 仪器和试剂 |
2.2.4 金属检测 |
2.2.5 生态风险评估模型 |
2.2.6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2.2.7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常规污染指标 |
2.3.2 印染废水中七种元素的含量 |
2.3.3 印染行业重金属来源的相关分析 |
2.3.4 生态风险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印染行业相关全氟化合物的污染评估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仪器和试剂 |
3.2.3 样品前处理 |
3.2.4 仪器条件 |
3.2.5 生态风险评估 |
3.2.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印染废水中PFCs的浓度水平 |
3.3.2 PFCs在不同原料中的差异性分析 |
3.3.3 PFCs的来源解析 |
3.3.4 生态风险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2)中篇小说 跌宕(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3)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理论 |
2.1 健康信息 |
2.1.1 健康信息的内涵 |
2.1.2 健康信息的类型 |
2.2 健康信息搜寻行为 |
2.2.1 信息行为 |
2.2.2 健康信息行为 |
2.2.3 健康信息搜寻行为 |
2.3 信息搜寻行为的相关理论模型 |
2.3.1 Wilson的一般行为模型 |
2.3.2 Kuhthau的信息搜寻进程模型 |
2.3.3 Choo网络信息查寻行为模型 |
3 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 |
3.1 调查问卷设计 |
3.2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
3.3 调查结果 |
3.3.1 样本基本信息 |
3.3.2 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动机 |
3.3.3 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渠道 |
3.3.4 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内容 |
3.3.5 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类型 |
3.4 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特征分析 |
4 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 |
4.1 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
4.1.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4.1.2 访谈问题设计 |
4.1.3 样本基本信息 |
4.1.4 编码分析 |
4.1.5 影响因素模型 |
4.2 影响因素模型的阐释 |
4.2.1 个体因素 |
4.2.2 需求因素 |
4.2.3 移动设备因素 |
4.2.4 搜寻平台因素 |
4.2.5 环境因素 |
4.2.6 信息自身因素 |
5 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的改进建议 |
5.1 用户层面 |
5.2 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服务商层面 |
5.3 环境层面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学生移动终端健康信息搜寻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大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1 研究视角拓展 |
1.4.2 内容与观点创新 |
第二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的理论依归 |
2.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思想 |
2.1.2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
2.1.3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与社会关系理论 |
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理论借鉴 |
2.2.1 传播模式及网络传播模式理论 |
2.2.2 网络社会理论 |
2.2.3 青少年网络心理理论 |
2.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概念及特征 |
2.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三重维度 |
2.3.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概念界定 |
2.3.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特征 |
第三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类型与结构 |
3.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类型 |
3.1.1 按主体身份分类:从匿名到实名 |
3.1.2 按教育互动方式分类:从单向推送到对等互动 |
3.1.3 按教育信息流动层级分类:从一级到多级 |
3.1.4 按教育内容表现形式分类:从单媒体到全媒体 |
3.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
3.2.1 作为“信源”的教育者 |
3.2.2 作为“信宿”的受教育者 |
3.2.3 作为“讯息”的教育目标与内容 |
3.2.4 作为“媒介”的教育载体与方法 |
3.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结构 |
3.3.1 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要素结构及特征 |
3.3.2 高校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非均势”结构 |
3.3.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相对均势”结构 |
第四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动态运行机理 |
4.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阶段与环节 |
4.1.1 前期准备阶段及其环节 |
4.1.2 主体互动阶段及其环节 |
4.1.3 教育评估阶段及其环节 |
4.1.4 过程迭代阶段及其环节 |
4.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状态 |
4.2.1 理想运行状态 |
4.2.2 常规运行状态 |
4.2.3 恶性运行状态 |
4.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控制 |
4.3.1 控制思路:竞争性控制与个性化控制相结合 |
4.3.2 控制方式:多元化基础上的控制规则技术化 |
第五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历程及问题 |
5.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发展历程 |
5.1.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早期探索期(1994-2001) |
5.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快速成长期(2002-2010) |
5.1.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全面深化期(2011-) |
5.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现存问题 |
5.2.1 准备阶段:网络思想信息获取与分析方式相对单一且低效 |
5.2.2 互动阶段:主体间网络互动关系及互动模式尚待完善 |
5.2.3 评估阶段:针对性的教育评价及其反馈体系不健全 |
5.2.4 迭代阶段:教育过程迭代机制建设的滞后性凸显 |
5.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问题归因 |
5.3.1 核心理论缺失及理论向实践转化渠道不畅 |
5.3.2 部分教育主体在网络条件下固守教育“旧”理念 |
5.3.3 部分受教育者在虚拟与现实环境中形成“双重人格” |
5.3.4 网络载体的形成与发展方式具有双刃剑效应 |
5.3.5 网络社会崛起使校内各主体间交往关系发生变革 |
第六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
6.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
6.1.1 教育者的虚拟社会角色与现实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 |
6.1.2 教育者低权威性与受教育者高自由度之间的矛盾 |
6.1.3 网络载体非集中化与教育内容价值指向一元化之间的矛盾 |
6.1.4 教育要求的稳定性与受教育者思想行为多变性之间的矛盾 |
6.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
6.2.1 教育理念与网络技术同步迭代规律 |
6.2.2 教育内容表现形式与网络载体动态匹配规律 |
6.2.3 虚拟外化与现实外化辩证统一规律 |
6.2.4 施教与受教主体平等互动规律 |
第七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优化 |
7.1 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7.1.1 基点:充分网络化理念 |
7.1.2 主题:用户体验理念 |
7.1.3 核心:过程迭代理念 |
7.1.4 趋势:“微”教育理念 |
7.2 重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 |
7.2.1 塑造教育者网络技术权威 |
7.2.2 塑造教育者网络信息权威 |
7.2.3 塑造教育者网络话语权威 |
7.2.4 塑造教育者网络法定权威 |
7.3 构建系统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
7.3.1 讲求课程完整性:开发精品“慕课” |
7.3.2 推动课程个性化:打造多样“微课” |
7.3.3 注重课程即时性:探索网络“直播课” |
7.4 建立“多级传播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
7.4.1 明晰网络信息多级传播的“先天”优势 |
7.4.2 确立“多级传播式”教育过程的应用渠道 |
7.4.3 完善“多级传播式”教育过程的实践运行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5)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2 研究背景综述 |
1.2.1 消费升级背景下信息消费快速增长 |
1.2.2 用户体验驱动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 |
1.2.3 去中心化的评价趋势 |
1.2.4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评价的重要性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移动互联网产品与设计评价的相关概念解析 |
2.1 移动互联网产品概述 |
2.1.1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定义 |
2.1.2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类型 |
2.2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特点 |
2.2.1 以“用户行为逻辑”为依据的设计思维 |
2.2.2“无形”的设计产出 |
2.2.3“高效”的设计周期 |
2.2.4“碎片化”的使用场景 |
2.2.5“免费”的商业模式 |
2.2.6“去中心化”的评价渠道 |
2.2.7“信息生态”的可持续性 |
2.3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开发设计流程 |
2.3.1 设计准备期 |
2.3.2 设计实施阶段 |
2.3.3 优化迭代期 |
2.4 设计评价概述 |
2.4.1 设计评价的定义 |
2.4.2 设计评价的主体与客体 |
2.4.3 设计评价的方法 |
2.4.4 设计评价的目的与实施 |
2.5 设计评价标准预分析 |
2.5.1 案例简介 |
2.5.2 设计规范案例分析 |
2.5.3 评价客体维度的初步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评价的要素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调研方法与过程 |
3.1.1 调研方法 |
3.1.2 调研思路与实践过程 |
3.2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评价案例分析 |
3.2.1 Apple Design Awards 2016 |
3.2.2 豌豆荚设计奖 |
3.2.3 滴滴租车设计评价案例分析 |
3.2.4 大众点评app设计评价案例分析 |
3.2.5 案例分析总结 |
3.3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评价的定性访谈 |
3.3.1 访谈人群与方法 |
3.3.2 访谈实施过程 |
3.3.3 深度访谈结果整理 |
3.3.4 访谈结果分析 |
3.4 设计评价要素与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 |
3.4.1 研究方法 |
3.4.2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评价的定量分析 |
3.4.3 定量研究总结 |
3.5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评价的关注点分析 |
3.5.1 不同主体角度对客体的评价要素的转移 |
3.5.2 互动行为对于实现产品价值的重要性 |
3.5.3 设计评价要素的稳定性与优先级 |
3.5.4 设计评价主体的之间的变化与关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进行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评价的策略分析 |
4.1.1 由微观表现回溯宏观目标 |
4.1.2 多层细化用户使用情境 |
4.1.3 流程化与模块化相结合 |
4.1.4 以用户为中心的双向评价机制 |
4.2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评价的主体角度 |
4.2.1 不同主体角度之间的差异 |
4.2.2 主体目标的相互影响与转化 |
4.3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评价的客体基础 |
4.3.1 评价客体组成要素的提炼 |
4.3.2 设计评价的“产品功能”要素 |
4.3.3 设计评价的“设计表现”要素 |
4.3.4 设计评价的“用户行为”要素 |
4.4 建立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评价模型FEB |
4.4.1 产品功能对用户需求的理解 |
4.4.2 设计表现的转化与引导 |
4.4.3 用户行为对产品与设计的反馈 |
4.5 基于FEB模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评价实施过程 |
4.5.1 对客体存在的主要维度进行描述与分析 |
4.5.2 评价设计点的合理性 |
4.6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评价模型FEB的指导作用分析 |
4.6.1 促进协作者达成一致 |
4.6.2 指导设计进程中的侧重点 |
4.6.3 对设计结果的关联性判断 |
4.6.4 评价模型的拓展性使用方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评价模型应用与验证 |
5.1 FEB设计评价模型验证工作坊 |
5.1.1 工作坊作为模型的验证工具 |
5.1.2 工作坊的设计与实施 |
5.1.3 工作坊的成果概述 |
5.2 基于工作坊的手机知乎评价和改进设计 |
5.2.1 产品的设计评价 |
5.2.2 产品的改进意见与方案 |
5.3 基于工作坊的手机美团评价和改进设计 |
5.3.1 产品的设计评价 |
5.3.2 产品的改进设计意见与方案 |
5.4 工作坊的总结与反思 |
5.4.1 工作坊总结 |
5.4.2 工作坊反思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片和表格来源 |
附录二:调研问卷 |
附录三: 用户体验地图 |
附录四:大众点评开发流程 |
附录五:FEB评价模型 |
附录六:实施设计评价的过程 |
附录七: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实践活动 |
(9)人物角色引导的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络快速发展,网络收音机应运而生 |
1.1.2 网络收音机需求增长 |
1.1.3 国内市场刚刚起步 |
1.1.4 多功能集成趋势明显,界面设计愈发重要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网络收音机界面研究现状 |
1.3.2 人物角色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流程 |
第二章 人物角色与创建方法 |
2.1 人物角色的概念及内容 |
2.1.1 人物角色的概念 |
2.1.2 人物角色的特征和优势 |
2.1.2.1 人物角色的特点 |
2.1.2.2 人物角色的优点 |
2.1.3 人物角色的阻碍、问题及相关的思考 |
2.2 创建人物角色的方法 |
2.2.1 创建人物角色方法的分类 |
2.2.2 定性人物角色创建流程 |
第三章 网络收音机定性用户研究 |
3.1 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中运用定性人物角色的可行性分析 |
3.1.1 定性人物角色在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的应用可行性 |
3.1.2 定性人物角色在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的应用优势 |
3.1.3 定性人物角色在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
3.2 根据用户为中心的定性研究方法收集用户信息 |
3.2.1 用户为中心的相关研究方法的确立 |
3.2.2 用户为中心的相关研究方法执行细节 |
3.2.2.1 实施产品相关反馈论坛、产品测评报告研究 |
3.2.2.2 实施情景调查:经验培养型用户观察法 |
3.2.2.3 实施情景调查:经验培养型用户深度访谈 |
3.2.2.4 深度访谈中的投射测试法 |
3.3 根据曲线用户研究法、消费者洞察法的用户信息收集和整理 |
3.3.1 曲线用户研究法结合的用户信息收集 |
3.3.3.1 分析同类产品的用户调查案例 |
3.3.3.2 分析同类产品的反馈论坛 |
3.3.3.3 观察和访谈同类产品的用户 |
3.3.2 消费者洞察法结合的用户信息整理 |
第四章 网络收音机人物角色创建及描述 |
4.1 在网络收音机用户定性研究基础上分析及细分用户群 |
4.1.1 分析用户的目标、观点和行为模式 |
4.1.2 确定网络收音机实体产品的细分模型 |
4.1.3 分析主、次要属性揭示细分模型下的准人物角色关键差别点 |
4.2 为网络收音机软件及实体产品用户创建及描述人物角色 |
4.2.1 围绕细分模型关键差别点来创建基本人物角色 |
4.2.2 添加更多细节丰富人物角色 |
4.3 根据人物角色优先级别撰写情景模型 |
4.3.1 确定主、次角色 |
4.3.2 撰写主要人物角色的使用情景模型 |
第五章 人物角色指导下的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 |
5.1 网络收音机界面分析 |
5.1.1 界面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
5.1.2 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原则 |
5.1.3 网络收音机用户操作面板分析 |
5.1.3.1 工作原理 |
5.1.3.2 网络收音机操作系统分析 |
5.1.4 网络收音机界面要素分析 |
5.1.5 网络收音机界面的趋势分析 |
5.1.6 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问题发现 |
5.2 人物角色在网络收音机创意准备阶段的使用 |
5.2.1 人物角色指导下的网络收音机界面系统范围层探索 |
5.2.1.1 网络收音机界面系统的潜在的功能、内容的探索 |
5.2.1.2 确定界面系统的功能和内容的优先级 |
5.2.2 人物角色指导下的网络收音机界面系统结构层研究 |
5.2.2.1 开展任务分析为构架做准备 |
5.2.2.2 信息构架 |
5.2.3 人物角色指导下的网络收音机界面系统框架层研究 |
5.3 人物角色指导下的网络收音机界面视觉创意阶段 |
5.3.1 网络收音机界面系统表现层研究分析 |
5.3.1.1 界面快速风格指南 |
5.3.1.2 情绪板 |
5.3.2 收集词语图形间转化的元素进行图标创意构思 |
5.3.3 网络收音机界面系统图标和整体方案制作阶段 |
5.4 人物角色指导下的方案评估和完善 |
5.4.1 根据人物角色场景制作交互原型测试方案 |
5.4.2 修改方案 |
第六章 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实例 |
6.1 选定人物角色和情景模型 |
6.1.1 选定的主要人物角色 |
6.1.2 选定的人物角色的情景模型 |
6.2 根据网络收音机选定的主要人物角色的创意准备 |
6.2.1 结合功能和内容权重分析和任务分析确定信息构架 |
6.2.2 根据选定的人物角色制作线框图原型 |
6.3 根据选定人物角色的界面图标创意和绘制阶段 |
6.3.1 根据选定的人物角色确定快速风格指南 |
6.3.2 根据选定的人物角色创建的情绪板 |
6.3.3 根据选定的人物角色绘制图标草图 |
6.3.4 根据绘制图标草图进行图标渲染 |
6.3.5 制作整体方案 |
6.4 方案评估和完善 |
6.4.1 根据人物角色场景制作交互原型测试方案 |
6.4.2 修改后的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方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图片及表格来源 |
四、台式PC:最近有点烦(论文参考文献)
- [1]重金属及全氟化合物在纺织印染末端废水中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D]. 钟哲辉. 东华大学, 2021(01)
- [2]中篇小说 跌宕[J]. 李子白. 延安文学, 2020(04)
- [3]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D]. 韩永丽. 郑州大学, 2019(08)
- [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 翟中杰.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5]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评价研究[D]. 蔡依依. 江南大学, 2017(02)
- [6]他的乡[J]. 朝潮. 野草, 2013(05)
- [7]贼不走空[J]. 赵峰. 晚报文萃, 2013(04)
- [8]非法入侵[J]. 苏·格拉夫顿,唐克胜,曾凡海. 译林, 2008(05)
- [9]人物角色引导的网络收音机界面设计研究[D]. 杨奕蓉. 江南大学, 2009(06)
- [10]青瓷[J]. 浮石.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