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方伽月[1](2021)在《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工程质量始终是关乎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4年颁发的《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中明确了建筑工程建设各方的主体在工程质量治理中的责任,并着力提升当前全国各类建筑工程的质量治理水平。通过探索建筑工程质量治理具体路径,寻找其中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点,可以更好的寻找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治理效果的方法。本文首先对最大化差异度量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以及工程质量治理相关背景等相关的基础理论展开论述,验证了最大化差异度量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用于工程质量治理路径研究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其次,基于爬虫技术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汇总梳理,筛选出了政府、建设单位、用户等监管主体、建设责任主体、反馈主体三大类,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和文献研究,进一步对各个主体的质量责任行为按照工程的建设流程进行了分析梳理,提炼出每个主体的重要质量行为;然后运用BWS理论与研究的方法来分析和验证了各个参与主体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直接影响之间的关系,结合各项理论研究,完成了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路径的仿真模型构建以及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实际调研案例,对目前国内的建筑工程质量治理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建筑工程质量治理的定义界定。基于已有文献对质量治理、工程质量行为、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等的研究,从质量的定义、管理与治理的差异、建筑工程的范围界定等多角度对建筑工程质量治理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挖掘和总结出了其内涵及特征,为各角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路径模型构建。基于爬虫技术和实际工程案例筛选出了12个参与主体和43个主要质量行为,并根据权重分析和专家咨询构建了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路径动态演化模型,得到的模型具有两条主要路径和若干分支节点;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建筑工程质量在不同状态下受各参与主体影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馈主体没能在治理路径中有效发挥作用,建筑质量主要只受到了建设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的影响,提高各类监管主体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发挥好社会监督的作用,是比较容易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路径优化的方法。(3)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路径优化。首先基于某咨询公司调研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目前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路径中存在的问题及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大多数用户对自己所拥有的权益缺乏认知,且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等问题;其次,结合对模型进行的仿真研究及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质量治理路径的优化建议。上述研究成果在解析了不同主体针对建筑质量所需要具备的质量行为的基础上,从工程建设全过程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治理演化路径,并通过建立模型和实例验证,进一步探讨了每个参与主体与建设项目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建筑质量优化思路和方向提出了建议,既可以为各主体明确自己的指责和分工提供参考,指导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更好的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也可以为政府探索促进质量提升的方向提供借鉴,促进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高秋香[2](2021)在《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建筑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工程建设企业不仅需要及时把握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优化产业机构、改革创新技术、加强企业内涵建设,更要通过引进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机制,来提高建设项目管理及企业管理水平。与此同时,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建设项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与国际标准接轨成为必然,因此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及标准,引导工程建设企业逐步推行并应用国际通用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是管理体系综合发展的趋势,工程建设企业如何立足现有资源,充分结合管理体系标准及建设项目管理要求,整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科学、系统、规范的开展工程建设,通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运作效率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建设项目管理起源、现状及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执行的最新版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16)、《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430-2017)、《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1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45001-2020)的异同点进行归纳总结,总结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建设项目管理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方面的契合点,提出如充分结合二者要求,并与企业具体业务活动相融合,则可以充分发挥其协同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次,本文立足中小施工企业,以已经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小施工企业为主、大企业为辅,通过实地调研,研读案例企业资料,咨询相关领域专家,发放调查问卷等,运用多视角的方式了解企业管理体系整合和实际应用情况,研究分析中小施工企业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建设项目管理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原因,结合管理体系及建设项目管理要求制定解决措施,并提出企业需基于PDCA循环和风险的思维,采用过程方法,选择适合的方式改善管理体系的应用水平;跟踪案例企业的改善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提出企业在有计划、有落实、有跟踪、有验证并持续改进的情况下,才能使管理体系发挥其真正作用。最后,总结得出中小施工企业需立足实际,结合管理体系及建设项目管理要求,与企业的具体业务活动相融合,使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广泛深入应用并发挥其最大效能,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良性化健康发展。
李兴葆[3](2021)在《W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管理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业综合体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各城市规划建设,由于商业综合体项目功能复杂,体量大,工期紧,配合方众多,这就给建筑设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建筑设计作为整个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对整个项目的建设与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的设计质量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与进程,也对整个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建筑设计企业的设计质量,就需要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管理,通过对设计质量管理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价,使设计企业在设计质量管理工作中不断积累,并得以持续改进。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套针对商业综合体项目设计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同时针对此类问题的理论研究也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对商业综合体项目设计质量管理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此类项目的设计质量管理进行综合评价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以W工程项目为例,对此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并经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后,提取出影响设计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一个含有三个层次的设计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进行评价指标的修正,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剔除权重较低的评价指标,完成对评价指标的筛选。结合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设计质量管理评价模型,通过大量的项目评审数据对评价模型进行仿真和训练,使其达到要求的精度,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合理。通过构建的设计质量管理评价模型,对W工程项目的设计质量管理进行综合评价,找到影响设计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本研究为W工程等类似商业综合体工程项目的设计质量管理评价提供了有效方法,对提高此类工程项目的设计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
赵立波[4](2021)在《PH换热站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集中供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热力站项目作为集中供暖的主要基本工程,在保障人民日常生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民对于生活质量要求以及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热力站项目的质量控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论文以PH换热站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质量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运筹学方面的数理知识对PH换热站项目进行质量控制体系研究。首先,在国内外学者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研究的基础上,对PH换热站项目的概况、项目质量计划以及项目质量控制现状进行简单的阐述;其次,根据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的目的,对PH换热站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得出其主要的控制体系结构分别为人员质量控制、物资质量控制、环境质量控制、技术质量控制以及现场管理质量控制。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来对建立的PH换热站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结构进行评价;并分别从判断矩阵构建、层次指标权重确定和模糊综合评价构建三个方面来对PH换热站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结构进行评价。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以契约驱动为主的混合驱动模式,并从人员、仪器设备、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质量检测方面进行管理制度构建;最后,分别从基建项目、框架项目、装饰项目和保温项目方面来对PH换热站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并运用调查问卷法对构建的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得出构建的体系是良好水平。通过研究,不仅可以规避PH换热站项目在开展过程中的质量风险,降低质量危险发生的概率,保障项目的高质量竣工,还可以丰富质量控制的研究领域,为热换站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意义。
卢立中[5](2021)在《基于PDCA循环法的X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区的园林景观对展现景区的整体面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们对景区的第一印象,其工程优劣关系到整个景区的美感,同时也影响游客的观赏心情和幸福感安全感。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被人们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园林建筑等行业也得以实现飞速的发展。但由于园林工程的设计方和施工方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参差不齐,比如,有的设计比较传统落后,有的企业设施老旧,有的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等等,导致一些园林景观工程的作品难以达到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理想效果。实际上,好的园林景观的完美呈现,既需要科学周密的设计,也需要精准规范的施工,而施工效果的关键就在于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合理性。在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等方面,众多的国内外学者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各式各样的研究探讨,但在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方面,基于PDCA(P即Plan,D即Do,C即Check,A即Action)循环法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研究的数量和深入程度还远远不够。论文就是基于PDCA循环理论,以X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简述园林工程项目基本概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综述了关于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动态等相关文献,运用案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构建了基于PDCA循环法的X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并对施工效果进行了 AHP—模糊综合评价,进一步论证了该体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论文共得出三项结果:(1)以PDCA循环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本质上是一种企业运营管理模式,而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本身就是一种企业的运作行为,故可将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这一过程作为PDCA循环运行的过程。企业各个内设机构本身也就是一个小的PDCA循环,而一个企业总体上的经营运行方式也就是一个大的PDCA循环,小的PDCA循环促进了大的循环,大的循环则带动了一个个小的循环,最终必定可以达成理想的目标。因此PDCA循环作为重要的管理学方法与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在本质上有共通之处。(2)在园林景观的工程项目中引入了 PDCA循环,构建重塑了一套基于PDCA循环法的施工全流程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并以实际案例证明了其可行性。园林施工从其一开始,又可以被划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是在施工前进行准备和控制;第二是施工全流程控制;第三是完成后的竣工验收管理。因此,我们根据实际施工进度的这三个步骤构建了基于PDCA循环的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新体系:P体系—施工前期阶段质量管理控制、D体系—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控制、C体系—竣工后验收的质量管理控制、A体系—施工后的质量总结与纠偏体系。(3)将基于PDCA循环的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用到X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当中,采取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施工效果评估。X景区园林景观建设工程可以分解组成3大分项建设工程,18个分部建设工程。首先采取层次分析法,经技术专家评分进行对比,形成一个逐级判断矩阵,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各个分部和分项工程对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影响的权重。最后采取模糊综合法来评判每一个因素所对应的质量评价等级,以此确定整个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等级。综合考核评价,整个项目最终的评价值S=93>90,工程建设质量等级被评定为优秀。论文通过对基于PDCA循环法的X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分析和效果评价,进一步验证了 PDCA循环法应用于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领域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较好地提升了工程建设效果评价的效率和精准度,对当前的园林景观行业提升工程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意义。
廖郭宇奇[6](2021)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体现了国家对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烈决心,在2016年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诸多政策鼓励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并且在多个指导意见中均提到工程总承包模式中的EPC模式对于发展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好的相适性和有效性。但现阶段,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发展还不够成熟,EPC总承包单位在装配式建造中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而质量管理又是装配式建筑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如何提高装配式质量管理绩效,改善装配式建筑质量,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基于EPC模式下的总承包单位视角对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本论文对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引入了结构方程模型理论,界定了本文的研究主体是EPC模式下的总承包单位,研究对象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研究内容是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其次,对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现状及其成因进行阐述并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构建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相关理论,构建绩效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问卷设计和问卷数据收集,运用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影响因素与质量管理绩效之间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最后,根据结构方程输出的最终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按作用强度大小排序从各个维度层面提出EPC模式下总承包单位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能力的建议措施。本文以EPC模式下的总承包单位视角研究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探索影响因素对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制,有利于提升总承包单位在装配式建造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水平,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李勇志[7](2021)在《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的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化的主要形式,装配式建筑部品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基础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情况。在装配式建筑部品质量被企业、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重视的当下,如何有效地评价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的质量绩效至关重要。本文从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角度出发,通过构建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质量绩效评价模型,对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进行评价。首先,阐述了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同时介绍了装配式建筑部品和质量绩效的相关概念。然后介绍了对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进行评价时用到的问卷调查法、AHP法、改进熵权法和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后续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评价模型打下理论基础。其次,构建了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先通过平衡计分卡(BSC)建立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层,然后使用文献分析法结合装配式建筑部品的特点初选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访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请相关专家、学者以及从业人员对初选指标进行打分,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做进一步筛选,最终得到完整的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然后,构建装配式建筑部供应商质量绩效的评价模型。运用了AHP-改进熵权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装配式建筑部供应商质量绩效的评价模型。最后,理论联系实际,用实际案例验证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巩浩[8](2021)在《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大,,建筑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发展产业之一。建筑施工产业的健康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产业的重要环节,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中国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甚至关系到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企业对质量管理建设依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研究如何解决建筑行业现存的质量问题和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考察了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首先对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现存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基于5M1E分析法,分别从人、机、料、法、测、环六个层面对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构建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依据指标设置情况进行问卷设计。同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实施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发现机械、环境因素方面表现最差,其次是在测量、人的因素层面表现一般,材料和方法情况相对较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最后分别从5M1E角度和组织保障层面给出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质量管理改进措施:加强设备质量监测、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健全采购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能,优化职责范围和构建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等。
王越[9](2020)在《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满足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筑工业化应运而生,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方式之一,近些年全球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迅猛,市场规模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关于传统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和生产技术相对较为成熟,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传统建筑项目的质量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但建筑工业化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基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较为不成熟以及相关标准欠缺的情况,其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PC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核心要素,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质量风险的传递性会产生连锁反应,若PC构件在生产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可能会诱发后续工作的质量缺陷,因此,将PC构件的生产阶段作为研究切入点,对PC构件生产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直接反映了PC构件的生产质量情况,能够有效地对PC构件的生产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本文以PC构件生产质量为研究对象,结合质量评价的理论知识,运用文献检索、访谈等方法识别出关键的质量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选择和调整,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类汇总,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构建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模型。将贴近度原则与可拓学相结合,对某构件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将该企业PC构件生产质量量化为一个综合得分。对该企业构件的生产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优化措施的建议,对提高装配式建筑PC构件的生产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PC构件企业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潘茜茜[10](2020)在《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西建设工程检测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业也随之飞速发展,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引起的建筑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工程检测作为检验建设工程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政府监督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都有重要影响。然而,不规范的检测行为、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方法、检测环境以及处理数据的方法等主观及客观的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为了保证工程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反映工程实际,对影响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有针对性的改善检测工作的管理环境尤为重要。本文以广西的建设工程检测为例,从广西建设工程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首先采用德尔菲法识别影响广西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得到影响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最后采用三阶段质量控制理论,结合广西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出建设工程检测管理的优化思路,从政府监督管理和检测机构检测管理的角度,分别提出结合信息化技术从事前、事中、事后对检测质量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过程,结合信息化技术,优化检测工程质量管理方法。通过综合分析,了解优化后的工程检测管理系统对提高工程检测质量的效果,并结合优化前的检测质量的控制情况,分析论证优化后的建设工程检测管理系统对杜绝和减少虚假报告以及各种不规范的检测行为、提高检测质量具有较大的作用。
二、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质量治理 |
1.3.2 工程质量行为分析与控制 |
1.3.3 各国工程质量监管模式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背景 |
2.1 基础理论 |
2.1.1 建筑工程 |
2.1.2 质量 |
2.1.3 质量管理 |
2.1.4 质量治理 |
2.2 研究理论方法 |
2.2.1 网络爬虫技术 |
2.2.2 最大化差异度量法 |
2.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建筑工程质量治理主体分析 |
3.1 建筑工程质量治理界定 |
3.2 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责任主体识别 |
3.2.1 基于网络爬虫的主体识别 |
3.2.2 监管主体 |
3.2.3 建设责任主体 |
3.2.4 反馈主体 |
3.3 基于案例的主体质量责任行为解析 |
3.3.1 工程案例 |
3.3.2 策划阶段主体质量责任行为 |
3.3.3 设计阶段主体质量责任行为 |
3.3.4 施工阶段主体质量责任行为 |
3.3.5 运维阶段主体质量责任行为 |
3.3.6 其他主体质量责任行为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程质量治理路径构建 |
4.1 主体质量责任分配 |
4.1.1 问卷调研 |
4.1.2 主体质量责任权重分析 |
4.2 建筑工程质量治理仿真模型构建 |
4.2.1 建模步骤 |
4.2.2 系统边界确定 |
4.2.3 因果关系分析 |
4.2.4 系统流图及治理路径构建 |
4.2.5 模型参数 |
4.3 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路径仿真研究 |
4.3.1 各主体作用仿真 |
4.3.2 主体权重变化影响仿真 |
4.3.3 治理路径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路径验证及优化 |
5.1 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路径验证 |
5.1.1 案例介绍 |
5.1.2 模型验证 |
5.1.3 验证结果分析 |
5.2 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路径优化建议 |
5.3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基本前提和假设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建设项目管理及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基本理论 |
2.1 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综述 |
2.1.1 建设项目管理起源及发展 |
2.1.2 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
2.2 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起源及发展 |
2.2.1 ISO9001 标准起源及发展 |
2.2.2 GB/T50430 标准的产生背景和发展 |
2.2.3 ISO14001 标准起源及发展 |
2.2.4 OHSAS18001 标准的发展到ISO45001 标准的出现 |
2.2.5 施工企业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产生及发展 |
2.3 四标准的异同点及四标准与建设项目管理的契合点 |
2.3.1 四标准的异同点 |
2.3.2 四标准要求与建设项目管理要求的契合点 |
第3章 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
3.1 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
3.1.1 案例A企业应用情况 |
3.1.2 案例B企业应用情况 |
3.1.3 案例C企业应用情况 |
3.1.4 ABC案例对比分析 |
3.2 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应用的问卷调查分析 |
3.2.1 企业管理体系认证情况 |
3.2.2 问卷调查 |
3.3 案例分析及问卷调查分析的结论 |
第4章 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4.1 领导作用问题 |
4.1.1 管理方针及目标不符合要求 |
4.1.2 部门职责不清 |
4.1.3 全员参与不到位及员工意识不足 |
4.1.4 企业文化不健全 |
4.2 管理体系策划问题 |
4.2.1 施工组织设计动态化管理不足 |
4.2.2 风险管控不到位 |
4.2.3 环境因素管控不到位 |
4.2.4 危险源管控不到位 |
4.3 执行问题 |
4.3.1 法律法规等外来文件更新不及时或落实不到位 |
4.3.2 工艺流程图不符合实际情况 |
4.3.3 文件制度执行力度差 |
4.3.4 施工记录不及时 |
4.4 检查及评价问题 |
4.4.1 内部审核力度差 |
4.4.2 管理评审力度差 |
4.4.3 在建项目上报不及时 |
4.5 纠正和改进问题 |
4.5.1 纠正和纠正措施不力 |
4.5.2 持续改进机制欠缺 |
4.6 支持性问题 |
4.6.1 人员流动率高及培训力度不足 |
4.6.2 沟通欠缺及信息流转不畅 |
4.6.3 施工设备设施与工位器具管控不力 |
4.7 总结 |
第5章 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应用的评价及验证 |
5.1 企业管理体系评价方式 |
5.1.1 内部审核 |
5.1.2 管理评审 |
5.1.3 标杆对比 |
5.1.4 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法 |
5.1.5 自我评价 |
5.1.6 外部审核 |
5.1.7 其他评价方式 |
5.2 案例A企业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改进效果验证 |
5.2.1 案例A企业问题查找 |
5.2.2 案例A企业具体改进情况 |
5.2.3 案例A企业整改效果验证 |
5.3 案例B企业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改进效果验证 |
5.3.1 案例B企业问题查找 |
5.3.2 案例B企业具体改进情况 |
5.3.3 案例B企业整改效果验证 |
5.4 评价及验证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及建议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W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管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相关研究 |
1.2.2 建筑设计质量管理相关研究 |
1.2.3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评价相关研究 |
1.2.4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工程项目质量的概念及特点 |
2.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内涵 |
2.3 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管理的内容 |
2.3.1 方案设计阶段 |
2.3.2 初步设计阶段 |
2.3.3 施工图设计阶段 |
2.3.4 施工配合阶段 |
2.4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评价方法 |
2.4.1 层次分析法(AHP)基本原理及步骤 |
2.4.2 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原理及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W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W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1.1 项目概况 |
3.1.2 该项目设计质量管理的基本做法 |
3.1.3 该项目设计质量管理成效与问题 |
3.2 W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设计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影响设计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分析 |
3.2.3 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评价指标筛选 |
3.3.1 层次单排序计算 |
3.3.2 层次总排序计算 |
3.3.3 评价指标筛选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W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管理评价模型构建及综合评价 |
4.1 基于MATLAB的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
4.1.1 网络层数的确定 |
4.1.2 输入、输出节点设计 |
4.1.3 隐含层节点设计 |
4.1.4 传递函数确定 |
4.1.5 样本数据的选取 |
4.1.6 通过MATLAB程序实现模型构建 |
4.2 W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管理评价 |
4.2.1 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
4.2.2 W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管理评价 |
4.2.3 W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管理评价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W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管理优化对策建议 |
5.1 W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管理优化对策建议 |
5.1.1 人员管理方面 |
5.1.2 协调管理方面 |
5.1.3 进度管理方面 |
5.1.4 服务管理方面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商业综合体项目设计质量管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商业综合体项目设计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中准则层与指标层的权重比例调查问卷 |
附录三 项目样本数据 |
附录四 BP神经网络训练期望输出值 |
附录五 BP神经网络的MATLAB程序代码 |
(4)PH换热站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PH换热站项目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
2.1 PH换热站项目概况 |
2.1.1 项目简介 |
2.1.2 项目组织结构 |
2.2 PH换热站项目质量计划 |
2.2.1 项目质量计划编制依据 |
2.2.2 项目质量控制计划说明 |
2.2.3 项目质量目标 |
2.3 项目质量控制现状 |
2.3.1 人员控制现状 |
2.3.2 物资控制现状 |
2.3.3 环境控制现状 |
2.3.4 技术控制现状 |
2.3.5 现场管理控制现状 |
2.4 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
2.4.1 人员质量意识薄弱 |
2.4.2 物资源头质量控制不理想 |
2.4.3 现场环境较差 |
2.4.4 作业技术不熟练 |
2.4.5 质量管理责任不明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H换热站项目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
3.1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的目的和框架 |
3.1.1 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的目的 |
3.1.2 质量控制体系框架 |
3.2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
3.2.1 人员因素质量控制 |
3.2.2 物资因素质量控制 |
3.2.3 环境因素质量控制 |
3.2.4 技术因素质量控制 |
3.2.5 现场管理因素质量控制 |
3.3 项目质量控制体系评价 |
3.3.1 质量控制体系评价方法 |
3.3.2 评价指标确定 |
3.3.3 判断矩阵构建 |
3.3.4 层次指标权重确定 |
3.3.5 模糊综合评价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H换热站项目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模式及制度构建 |
4.1 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模式构建 |
4.1.1 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模式概述 |
4.1.2 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模式确定 |
4.1.3 混合驱动模式的具体运用 |
4.2 质量控制体系管理制度构建 |
4.2.1 建立健全人员考核制度 |
4.2.2 完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
4.2.3 加强技术管理保障制度 |
4.2.4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
4.2.5 完善质量检测制度 |
4.2.6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PH换热站项目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效果评价 |
5.1 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效果分析 |
5.1.1 基建项目质量改进效果 |
5.1.2 框架项目质量改进效果 |
5.1.3 装饰项目质量改进效果 |
5.1.4 保温项目质量改进效果 |
5.2 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效果评价 |
5.2.1 运行效果评价方法 |
5.2.2 运行效果评价样本来源 |
5.2.3 运行效果评价指标确定 |
5.2.4 运行效果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1 |
附录2 |
(5)基于PDCA循环法的X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工程质量控制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3.2 国内工程质量控制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思路和技术路线以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X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整体建设概况 |
2.1.2 工程内容 |
2.2 施工质量控制难点 |
2.3 PDCA循环法应用在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中的可行性 |
2.3.1 PDCA循环 |
2.3.2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可行性和有效性研判 |
第3章 基于PDCA循环法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设计 |
3.1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设计基础 |
3.1.1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原则 |
3.1.2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内容 |
3.1.3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 |
3.1.4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流程 |
3.2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过程 |
3.3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运行机制 |
3.3.1 基于PDCA循环法的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
3.3.2 P体系——施工前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
3.3.2.1 设定质量计划与质量目标 |
3.3.2.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质量控制 |
3.3.3 D体系——园林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
3.3.3.1 工序质量控制 |
3.3.3.2 施工细节质量控制 |
3.3.4 C体系——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
3.3.4.1 质量检验方法 |
3.3.4.2 隐蔽性工程的检验 |
3.3.4.3 分项工程的检验 |
3.3.4.4 分部工程的检验 |
3.3.4.5 单位整体工程验收 |
3.3.4.6 整个项目竣工验收 |
3.3.5 A体系——建立质量总结和修正体系 |
3.3.5.1 质量总结 |
3.3.5.2 质量修正 |
3.4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特点 |
第4章 X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行 |
4.1 P体系 |
4.1.1 X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总质量目标 |
4.1.2 工程总进度计划 |
4.2 D体系 |
4.3 C体系 |
4.3.1 X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2 初步原因分析 |
4.4 A体系 |
4.4.1 质量总结 |
4.4.2 质量修正 |
第5章 X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评价 |
5.1 AHP—模糊综合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1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形成 |
5.1.2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 |
5.1.3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组织架构 |
5.1.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5.1.5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5.2 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质量效果评价 |
5.2.1 指标权重的计算 |
5.2.2 质量评价等级的确定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 |
2.1.1 建筑质量管理相关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相关概念 |
2.1.3 工程总承包模式相关概念及界定 |
2.2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研究方法的比较及选定 |
2.2.2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 |
2.3 研究对象界定 |
2.4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我国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内容 |
3.2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现状及其原因 |
3.3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及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
4.1 影响因素选取的原则 |
4.2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特征分析 |
4.3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识别 |
4.3.1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来源 |
4.3.2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筛选 |
4.3.3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含义 |
4.4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5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构建及检验 |
5.1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构建 |
5.1.1 统计方法分析 |
5.1.2 模型假设和识别 |
5.1.3 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
5.1.4 模型设计 |
5.2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实证检验 |
5.2.1 问卷设计和数据处理 |
5.2.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2.3 因子分析 |
5.2.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2.5 作用机制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建议措施 |
6.1 各维度层面的建议措施 |
6.1.1 环境因素维度 |
6.1.2 人员因素维度 |
6.1.3 材料及构配件因素维度 |
6.1.4 技术工艺因素维度 |
6.1.5 机械设备因素维度 |
6.2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一级指标筛选专家访谈表 |
附录 B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隶属度访谈表 |
附录 C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建筑部品国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装配式建筑部品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3 质量绩效国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4 质量绩效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5 综合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装配式建筑部品的相关概念 |
2.1.1 建筑部品的概念 |
2.1.2 建筑部品的特点 |
2.2 供应商质量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
2.2.1 绩效及绩效管理 |
2.2.2 质量绩效 |
2.2.3 绩效管理工具及对比分析 |
2.2.4 绩效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与思路 |
3.1.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3.1.2 建立指标体系的思路 |
3.2 构建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2.1 基于BSC构建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层 |
3.2.2 基于文献研究法初选二级指标 |
3.2.3 初选指标的分析处理 |
3.2.4 低频指标的分析处理 |
3.2.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
3.3 评价指标的内涵 |
3.4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定性指标的量化 |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取 |
4.2.2 AHP法确定主观权重 |
4.2.3 改进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
4.2.4 AHP-改进熵权法组合赋权 |
4.3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3.1 建立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
4.3.2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2 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评价 |
5.2.1 建立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
5.2.2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质量绩效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 B 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 |
附录 C 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评价指标权重AHP专家打分表 |
附录 D 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评价二级指标判断矩阵 |
附录 E 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评价定性指标量化调查 |
致谢 |
(8)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
1.2.2 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
1.2.3 施工质量管理评价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2 质量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质量管理相关概念 |
2.1.1 质量的基本概念 |
2.1.2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
2.2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2.2.1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
2.2.2 全面质量管理 |
2.2.3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1 中心广场工程项目概况 |
3.1.1 区域特征 |
3.1.2 工程承包范围 |
3.1.3 项目特点 |
3.2 基于5M1E的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2.1 人的因素 |
3.2.2 机械因素 |
3.2.3 材料因素 |
3.2.4 方法因素 |
3.2.5 测量因素 |
3.2.6 环境因素 |
3.3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组织保障 |
3.3.1 组织架构 |
3.3.2 企业文化 |
3.3.3 制度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问题调查与分析 |
4.1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设计 |
4.1.2 多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4.1.3 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4.2 调查问卷设计 |
4.2.1 调查问卷的结构设计 |
4.2.2 调查问卷的预调研 |
4.2.3 调查问卷的正式实施 |
4.3 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 |
4.3.1 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
4.3.2 调查问卷效度检验 |
4.3.3 调查问卷T检验 |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1 调查问题总体分析 |
4.4.2 人口统计学分析 |
4.4.3 人的因素分析 |
4.4.4 机械因素分析 |
4.4.5 材料因素分析 |
4.4.6 方法因素 |
4.4.7 测量因素 |
4.4.8 环境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5M1E的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
5.1 人的因素 |
5.2 机械因素 |
5.3 材料因素 |
5.4 方法因素 |
5.5 测量因素 |
5.6 环境因素 |
5.7 本章小结 |
6 中心广场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
6.1 组织架构 |
6.2 企业文化 |
6.3 制度保障 |
6.4 基于差异性检验结果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9)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分析 |
2.1 装配式建筑概念 |
2.1.1 装配式建筑概念及特点 |
2.1.2 PC构件的概念及特点 |
2.2 PC构件生产过程 |
2.2.1 PC构件生产流程 |
2.2.2 PC构件生产特点 |
2.2.3 生产流程图 |
2.3 PC构件生产质量管理理论 |
2.3.1 PC构件生产质量管理概念 |
2.3.2 PC构件生产质量管理常用理论 |
2.3.3 PC构件生产质量管理常用方法 |
2.4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 |
2.4.1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内涵 |
2.4.2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流程 |
3.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及步骤 |
3.1.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
3.2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
3.2.1 影响因素初识 |
3.2.2 问卷调查设计 |
3.2.3 可靠性检验 |
3.3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因子分析法 |
3.3.2 PC构件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
3.3.3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
4.1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三角模糊数 |
4.1.3 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 |
4.2 基于改进可拓学的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2 物元可拓学 |
4.2.3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评价 |
5.1 案例背景介绍 |
5.1.1 企业概况 |
5.1.2 企业地理环境介绍 |
5.2 PC构件生产质量综合评价 |
5.2.1 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确定 |
5.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3 生产质量综合评价 |
5.2.4 评价结果分析 |
5.3 PC构件生产质量改进优化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 |
A.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影响因素识别调查问卷 |
B.装配式建筑PC构件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C.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分值调查问卷 |
(10)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西建设工程检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加强建设工程检测管理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建设工程检测管理模式 |
1.2.2 国内建设工程检测管理模式 |
1.2.3 国内建设工程检测管理研究现状 |
1.2.4 广西建设工程检测管理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3.4 论文新颖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及方法 |
2.1 建设工程检测 |
2.1.1 建设工程检测的概念 |
2.1.2 建设工程检测的分类 |
2.1.3 建设工程检测流程 |
2.1.4 建设工程检测管理过程 |
2.2 建设工程检测质量 |
2.2.1 建设工程检测质量和工程检测管理的内涵 |
2.2.2 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 |
2.3 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及指标评价方法 |
2.3.1 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
2.3.2 指标评价方法 |
2.4 三阶段质量控制方法 |
2.4.1 事前控制 |
2.4.2 事中控制 |
2.4.3 事后控制 |
第三章 建设工程检测存在问题分析 |
3.1 建设工程检测存在问题的文献研究 |
3.2 广西建设工程检测存在的问题 |
3.2.1 广西建设工程检测行业概况 |
3.2.2 广西建设工程检测存在的问题 |
3.3 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分类说明 |
3.3.2 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分类 |
第四章 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 专家组的确定 |
4.2 拟定问卷 |
4.3 运用德尔菲法筛选评价指标(第一轮) |
4.4 运用德尔菲法筛选评价指标(第二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评价 |
5.1 影响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 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设工程检测管理的效果及优化建议 |
6.1 建设工程检测管理的优化建议 |
6.1.1 优化思路 |
6.1.2 质量控制方法 |
6.2 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管理的效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问卷) |
附录 Ⅱ (问卷) |
附录 Ⅲ (问卷) |
致谢 |
四、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工程质量治理路径研究[D]. 方伽月.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四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高秋香.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3]W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管理评价研究[D]. 李兴葆.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PH换热站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研究[D]. 赵立波.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2)
- [5]基于PDCA循环法的X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研究[D]. 卢立中. 山东大学, 2021(12)
- [6]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绩效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廖郭宇奇. 西华大学, 2021(02)
- [7]装配式建筑部品供应商质量绩效的评价研究[D]. 李勇志. 西华大学, 2021(02)
- [8]Q北站站前中心广场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D]. 巩浩.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9]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研究[D]. 王越.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10]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西建设工程检测为例[D]. 潘茜茜. 广西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