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体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唐春雨[1](2021)在《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以重庆市大足区实验小学为例》文中认为针对目前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现阶段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归纳和综述。从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应用价值与功能以及如何有效地将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教学这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和探究。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总结的基础上,对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应用价值与功能进行了简要地评析,并指出应该怎么做才能使体育游戏有效地应用于体育教学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本文以重庆市大足区实验小学四年级二班的学生和四年级三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活动。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在传统那种单一、枯燥的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使体育游戏在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合理应用,进而探索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体质各项指标、体育学习态度、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影响。针对所测的各项体质指标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态度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经过大量统计得出结果,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研究结果:1.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体质指标。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新颖且合理的体育游戏,运用合理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感觉很愉快,会很认真地学习体育各个项目,从而提高体质指标各项成绩。通过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上所对应的P值均大于0.05,即在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方面实验班与对照班均没有显着性差异;通过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上所对应的P值小于0.01,即通过实验后,实验班在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方面与对照班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班实验前后在身高、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上所对应的P值均小于0.01,即在这些指标上实验前后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在体重上对应的P值大于0.05,即体重在实验前后没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班实验前后在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上所对应的P值均小于0.01,即在这些指标上实验前后均存在显着性差异。2.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这既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够更好的理解动作要领,掌握体育动作技能,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课更加感兴趣。通过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兴趣上对应的P值小于0.05,表明这两个班级在兴趣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即实验班在这个维度上的得分显着大于对照班,说明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使用,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实验班在实验前后所对应的P值大于0.05,说明实验后与实验前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对照班实验前后所对应的P值大于0.05,说明实验后与实验前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使学生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使学生在课中与老师互动很多。通过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在态度上对应的P值小于0.05,表明这两个班级在态度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即实验班在这个维度上的得分显着大于对照班,说明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使用,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有很大的改善。实验班实验前后在态度上所对应的P值小于0.05,说明通过实验后,实验班的学生体育学习态度有了很大提高。对照班实验前后在态度上所对应的P值小于0.05,说明对照班实验前后在态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学生的体质各项指标成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能保证学生积极地参加各项运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2.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氛围更浓厚,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学生更加专注地上体育课,促进学生与教师更好交流,能够使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本次实验研究,证明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是有一定价值的,体育游戏值得在各个小学体育教学中被应用。
张腾[2](202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分析即在尊重教材和学生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教材的各个部分从而把握教材整体的过程。教材处理即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把教材内容转换成教学内容的过程。教材分析与处理是一切体育教学活动的开端。所以,教材分析与处理在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体育教师在教材分析与处理方面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在体育与教材的分析与处理的方式方法上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时代的发展,我们仍然发现在体育教材分析与处理方面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教师按照突出学生能力的发展方向对教材进行分析与处理的程度不够,对教材特性把握不足导致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方式不合理,这说明当前教师分析与处理教材的方式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深化体育教材分析与处理,仍然是当前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为研究对象,以上海市部分小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教材分析与处理认识方面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教材分析与处理是重要的并且是有必要的。相较于重要性,师生对必要性的认识更好。2.在教材分析方面⑴大部分教师在对教育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长效价值进行分析时更侧重于对健身价值的分析。⑵教师针对不同特点教材进行分析时,分析的侧重点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无论是何种特点的教材,大部分教师都侧重于分析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教材的趣味性。不同之处在于,大部分教师针对自主习得性教材,侧重于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分析;针对模仿习得性教材,侧重于对学生运动基础的分析;针对对抗习得性,侧重于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坚毅品质的分析。⑶大部分教师能准确分析教材的重点。教师能通过教材、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学情等多种形式确定教材的重点。⑷大部分教师能对教材是否适切学生进行分析。相较于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分析,对学生的认知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分析仍需进一步提升。3.在教材处理方面⑴大部分教师能遵循简化性、有趣性、有效性原则处理教材。教师遵循有趣性原则处理教材程度较深,但是在简化性和有效性原则的处理程度上仍需进一步深入。⑵大部分教师能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完整法、分解法和游戏法对教材进行处理。教师更侧重于以游戏导入课堂的形式使用游戏法且比赛是小学体育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游戏。⑶无论针对何种特点的教材,教师采用频率最高的都是传统的先教后练的方式,教师缺乏对“学”前移的认识。4.在教材分析与处理效果方面教师对教材分析与处理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更体现在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积极反馈等方面。总体而言,教师分析与处理教材的效果较好,教师对自身的分析与处理能力较为认可。
王月圆[3](2021)在《中共党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提升研究》文中认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加强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十分必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白我们从何而来,又要去向何方的问题。党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有:明理功能、增信功能、崇德功能、力行功能。党史的明理功能就是大学生通过党史的学习,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思想理论入脑的过程。使大学生深入理解掌握党的思想理论,在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的过程中自觉运用党的思想理论。党史的增信功能就是马克思主义入心的过程,树立、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从而内生出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党史的崇德功能就是要明大德,汲取奋进精神;要守公德,恪守为民情怀;要严私德,严于修身律己。党史的力行功能就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通过调查问卷,研究党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表现为:一方面,大学生对党史学习的认同度较高、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党史的思政功能得到一定发挥;另一方面,不同群体学习党史的成效有差异、大学生对中共党史知识的认知不均衡、大学生对主流党史观不确信。大学生党史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未达到取得理想的效果,思政功能发挥还有很大空间。剖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党史教育环境复杂。近年来,社会思潮复杂多元,网络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而家庭教育较为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这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提出严峻挑战。二是有些高校的党史教育针对性不强。党史教育时效性弱、大学生主体性未被充分重视以及实践活动开展的不充分。三是部分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仍有一定的空间。提升党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形成多方合力。首先,统一宣传思想,优化教育环境。其次,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创新教育方式。最后,加强思政课的主渠道建设,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闫佳伟[4](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指出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吴斌[5](2020)在《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文中研究指明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在了解传统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将新理念、新方法融入到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张静[6](2021)在《基于非生物学专业的《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命科学研究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前沿,生命科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与生物学知识的联系会比其他任何学科的的知识都会更加紧密。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对非生物学本科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得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成为必然。《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不仅可以普及生物学知识,提高生命科学素养,还可以丰富高校的课程资源,充分实现该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价值,因此,研究面向非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计与开设要求等相关内容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在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与概念界定的基础下,梳理了国内外相关高校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课程设计及开发的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态度、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认识、乐于接受的教学评价方式以及对《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期待等几个维度对S大学M学院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并且,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可以利用学习的生物学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希望通过《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自己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了《生物学》公共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访谈法,对已开设和未开设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院校的教师进行调查,总结了《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分析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基于以上调查分析,笔者确定了《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的基本内容,以生物学学科知识为基础,依据课程开发的原则,结合所在S大学M学院的学科专业以及学生特点、访谈教师的建议,确定了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以及课程实施细节与课程评价。同时以课程内容中的第二章第四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内容为例,给出了具体的课程教学案例。基于教学实际,采用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并结合学生学习之后的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给非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2.和别的公共选修课相比,自主学习《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发现问题、主动学习、自主思考和归纳总结等能力。3.自主学习生物学相关知识,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研究围绕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验证了高校开设《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开设了相关调查,也丰富了《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的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从《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的整体角度出发,以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对一般高等院校非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起到指导与借鉴作用。
杨蕴希[7](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董倩[8](2020)在《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下,中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综合性活动性的学科,既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能够客观地分析正确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何种方式上好一堂课,是每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载体,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分析问题,在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文章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调查问卷法以及访谈法,在分析当前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改进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正文主要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法的相关理论。首先阐述了问题教学法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法的特点、理论基础及应用意义。第二部分结合实习经历,主要阐述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现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以及课堂观察的方式,以L县D中学为研究对象,了解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现状。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概括出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改进策略。主要根据在调查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从教师、学生以及评价体系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策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第四部分以《让友谊之树常青》一课为例,呈现了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反思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提高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康思思[9](2020)在《基于校级竞赛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参与健身活动的人越来越多,群众对体育指导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多。而体育教育专业是专门培养既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又能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专业。各高校应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那么如何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学校应探寻充分利用各个培养途径的方法,发挥各个途径对学生的培养作用。本文从体育竞赛的角度出发,探讨体育院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问题。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校级竞赛的开展现状以及参与校级竞赛的体育教育专业的226名学生的核心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21.0软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内涵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能力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通过教学和训练以及课外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素质,主要包括运动技能、运动训练能力、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校级竞赛对学生的核心能力的培养作用较为明显,尤其是对学生运动技能、运动训练能力和竞赛裁判能力的促进作用较为显着。对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和竞赛组织能力的培养作用相对较小。调查发现学校在开展竞赛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竞赛开展的次数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参与组织与裁判工作的机会较少、教学技能比赛参与人数的比例较低等问题。基于校级竞赛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为提高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效果,学校应从建立竞赛教练负责制、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竞赛能力、着重安排学生负责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教学技能比赛学分化等方面入手。
谢金麟[10](2020)在《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现在信息化技术时代的产物,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为目标,以互联网平台和传统课堂为媒介,以分组学习为基础,注重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与课后知识内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篮球必修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其次,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等,设计出适合我校篮球区域联防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后,通过教学实验验证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中的教学效果,并且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结论建议,为改进篮球教学模式提供参考。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两个体教班级做了为期5周(20学时)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并且对实验前后都进行了测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篮球区域联防战术教学中,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探讨翻转课堂篮球教学模式与传统篮球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的影响,实验后得到结论如下:1.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篮球区域联防的效果,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效果更加好,在理论知识和实操方面翻转课堂要强于传统课堂,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2.经实验后可知,实验班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于对照班,且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翻转课堂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态度、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种模式利用在篮球课堂中是可行的、有效的。3.在课前预习方面,翻转课堂课前预习要好于传统课堂。4.在“促进知识内化”方面,翻转课堂要胜于传统课堂。在“调动积极性”、“师生感情交流”与“课堂氛围方面”,两种教学模式都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说明了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翻转课堂教学,只要教师运用方法得当,教学设计安排合理,能够将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内化知识。5.实验班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认同”的比例达到71%,说明学生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他们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更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去。
二、关于体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体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以重庆市大足区实验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游戏概念 |
2.1.2 体育游戏教学的概念 |
2.2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2.3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与功能 |
2.4 体育游戏如何有效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 |
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测量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质各项指标测试结果 |
4.1.1 教学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质各项指标情况 |
4.1.2 实验班实验前和实验后体质指标变化情况 |
4.1.3 对照班实验前与实验后体质各项指标情况 |
4.1.4 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质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
4.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和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测试结果 |
4.2.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和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情况 |
4.2.2 实验班实验前和实验后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和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情况 |
4.2.3 对照班实验前和实验后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和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情况 |
4.2.4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和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情况 |
5 分析与讨论 |
5.1 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各项体质指标的影响分析 |
5.1.1 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身高、体重的影响分析 |
5.1.2 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肺活量的影响分析 |
5.1.3 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50 米成绩的影响分析 |
5.1.4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坐位体前屈的影响分析 |
5.1.5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一分钟跳绳的影响分析 |
5.1.6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影响分析 |
5.2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分析 |
5.3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的影响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游戏的创编要具有合理性 |
6.2.2 设计的体育游戏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
6.2.3 游戏的应用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
6.2.4 游戏内容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评价量表 |
附录2:小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分量表 |
附录3:快速跑及体能练习教案 |
附录4:快速跑及体能练习教案 |
(2)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
2.1.1 体育课教材概念研究 |
2.1.2 教材分析概念研究 |
2.1.3 教材处理概念研究 |
2.2 教材分析与处理的原则研究 |
2.3 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 |
2.4 教材分析与处理的策略研究 |
2.5 教材分析与处理存在的误区研究 |
2.6 小结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课堂观察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对教材分析与处理的认识 |
4.1.1 对教材分析与处理重要性的认识 |
4.1.2 对教材分析与处理必要性的认识 |
4.2 教材分析研究 |
4.2.1 对教材价值的分析 |
4.2.2 对教材特点的分析 |
4.2.3 对教材重点的分析 |
4.2.4 对学生适切性的分析 |
4.3 教材处理研究 |
4.3.1 教材处理原则 |
4.3.2 教材处理方法 |
4.3.3 教材处理策略 |
4.4 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效果研究 |
4.4.1 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分析 |
4.4.2 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分析 |
4.4.3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分析 |
4.4.4 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分析 |
4.4.5 对学生积极反馈的分析 |
4.4.6 教师对教材分析与处理能力满意程度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在教材分析与处理认识方面 |
5.1.2 在教材分析方面 |
5.1.3 在教材处理方面 |
5.1.4 在教材分析与处理效果方面 |
5.2 建议 |
5.2.1 在教材分析与处理认识方面 |
5.2.2 在教材分析方面 |
5.2.3 在教材处理方面 |
5.2.4 在教材分析与处理效果方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问卷效度检验表 |
附件2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调查问卷 (教师问卷) |
附录3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调查问卷 (学生问卷) |
附录4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 |
(3)中共党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三)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一、党史蕴含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一) 明理功能 |
(二) 增信功能 |
(三) 崇德功能 |
(四) 力行功能 |
二、党史的大学生思政功能发挥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
(一) 党史的大学生思政功能发挥的成效 |
(二) 党史的大学生思政功能发挥的问题 |
三、党史的大学生思政功能发挥不足的原因 |
(一) 高校党史教育环境复杂 |
(二) 有些高校的党史教育针对性不强 |
(三) 部分教育者教学工作投入不充分 |
四、党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升的途径 |
(一) 统一宣传思想优化教育环境 |
(二) 发挥主阵地作用创新教育方式 |
(三) 加强主渠道建设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党史的大学生思政功能发挥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
二、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三、加大教学实践力度,提高学生自主操作能力 |
四、彰显学生主体,审视开放效果 |
五、建立健全评价和奖励机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
(6)基于非生物学专业的《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生物学课程体系研究现状 |
1.2.4 理论基础 |
1.2.5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开设《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可行性调查 |
2.1 学生问卷调查设计 |
2.1.1 调查目的 |
2.1.2 问卷设计 |
2.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2.1 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态度 |
2.2.2 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认识 |
2.2.3 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
2.2.4 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评价方式 |
2.2.5 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 |
2.2.6 学生对《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预期 |
2.3 教师访谈调查与结果分析 |
2.3.1 访谈调查目的 |
2.3.2 访谈调查对象 |
2.3.3 访谈问题设计 |
2.3.4 访谈调查分析 |
2.4 调查结果分析 |
2.4.1 表现出的优势 |
2.4.2 呈现出的问题 |
2.4.3 调查结果总结 |
第三章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整体规划与案例分析 |
3.1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 |
3.1.1 课程概述 |
3.1.2 课程目标 |
3.1.3 课程开发原则 |
3.2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内容选择与课程框架建构 |
3.2.1 课程内容选择依据 |
3.2.2 课程内容基本框架 |
3.2.3 课程学习要求 |
3.3 课程案例分析 |
3.3.1 案例设计原因分析 |
3.3.2 案例教学目标 |
3.3.3 教学案例流程设计 |
3.3.4 教学案例过程分析 |
3.3.5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3.4 课程评价 |
3.4.1 课程评价的方法 |
3.4.2 课程评价的作用 |
第四章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学习效果分析 |
4.1 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分析 |
4.1.1 调查目的 |
4.1.2 问卷设计 |
4.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4.2.1 学生学习《生物学》公共选修课内容兴趣的影响 |
4.2.2 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影响 |
4.2.3 学生提升各方面能力的影响 |
4.2.4 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的影响 |
4.3 调查结论与反思 |
4.3.1 调查结论 |
4.3.2 反思 |
第五章 总结 |
5.1 研究成果 |
5.2 创新之处 |
5.3 研究不足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生物学相关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已开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院校教师访谈问卷 |
附录三 未开设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院校教师访谈问卷 |
附录四 扬州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 |
附录五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7)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经验总结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
一、研究筹备阶段 |
二、行动计划阶段 |
三、实地调查阶段 |
四、总结反思阶段 |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
一、政策条件 |
二、环境保障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法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1.问题教学法 |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法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法的特征 |
1.合作性 |
2.探究性 |
3.灵活性 |
4.启发性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意义 |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思维能力 |
2.有利于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升教学技能 |
3.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增强教学针对性 |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以L县D中学为例 |
(一)调研概况 |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中取得的成效 |
1.教师逐渐重视并运用问题教学法 |
2.师生交流互动有所增加 |
3.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有所提高 |
(三)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问题的有效性低 |
2.教师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过短 |
3.学生参与意愿低 |
4.评价反馈相对单一 |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教学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师问题教学理念及教学技能相对落后 |
2.学生问题意识薄弱 |
3.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
三、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改进策略分析 |
(一)提高教师自身对问题教学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 |
2.贴合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
3.优化问题设计,科学合理设问 |
4.鼓励学生质疑,增强问题意识 |
(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教学课堂 |
1.增加知识积累,善于发现问题 |
2.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提出问题 |
3.加强合作交流,积极解决问题 |
(三)完善问题教学法的评价体系 |
1.丰富问题教学法的评价内容 |
2.增加问题教学法的评价主体 |
3.灵活采用问题教学法的评价方式 |
四、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实践——以《让友谊之树常青》一课为例 |
(一)教学分析 |
1.课程标准 |
2.教材分析 |
3.学情分析 |
4.教学目标 |
5.教学重难点 |
6.教学方法 |
(二)教学过程 |
1.导入新课 |
2.讲授新课 |
3.新课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校级竞赛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是高校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
1.1.2 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是践行体育强国的主要任务 |
1.1.3 体育竞赛是体育院校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研究 |
2.1.1 国外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研究 |
2.1.2 国内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研究 |
2.1.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概念界定 |
2.2 关于体育竞赛的研究 |
2.2.1 国内关于学校体育竞赛的研究 |
2.2.2 校级竞赛的概念界定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校级竞赛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
4.1.1 校级竞赛的基本要求 |
4.1.2 校级竞赛的基本模式 |
4.2 校级竞赛对学生核心能力的促进作用分析 |
4.2.1 竞赛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促进作用 |
4.2.2 竞赛对学生运动训练能力的促进作用 |
4.2.3 竞赛对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 |
4.2.4 竞赛对学生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的促进作用 |
4.3 校级竞赛在落实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4.3.1 竞赛开展的次数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
4.3.2 学生参与组织与裁判工作的机会较少 |
4.3.3 缺乏竞赛指导教练 |
4.3.4 学生对竞赛的理解程度不高 |
4.3.5 比赛未进行分级设置 |
4.3.6 教学技能比赛参与人数的比例较低 |
4.4 开展校级竞赛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策略 |
4.4.1 建立竞赛教练负责制 |
4.4.2 教学中强化竞赛能力 |
4.4.3 着重安排学生负责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 |
4.4.4 教学技能比赛学分化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翻转课堂概述与理论依据 |
2.1.1 翻转课堂定义 |
2.1.2 翻转课堂的起源 |
2.2 翻转课堂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2.3 认知派发现学习理论 |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 翻转课堂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2.3.1 翻转课堂在国内的研究状况 |
2.3.2 翻转课堂在国外的研究状况 |
2.4 教育信息化概念综述 |
2.5 SWOT综合分析法释义 |
2.5.1 SWOT释义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教学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问卷调查法 |
3.2.6 筛选评价区域联防质量指标 |
3.2.7 德尔菲法筛评价区域联防防守能力指标 |
3.2.8 区域联防防守能力指标筛选过程 |
4 翻转课堂应用于篮球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4.1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的SWOT分析 |
4.1.1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
4.1.2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的“劣势”(Weaknesses)分析 |
4.1.3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的“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
4.1.4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的“挑战”(Threats)分析 |
5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
5.1 实验方案与设计 |
5.1.1 实验假设 |
5.1.2 实验内容 |
5.1.3 实验对象、实验时间和实验地点 |
5.1.4 实验指标 |
5.1.5 实验控制因素 |
5.1.6 实验流程 |
5.2 翻转课堂篮球区域联防教学设计分析 |
5.2.1 学情分析 |
5.2.2 教学目标分析 |
5.2.3 教学评价分析 |
5.2.4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目标体系确定 |
5.2.5 教学程序设计 |
5.3 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中的案例设计 |
5.3.1 《区域联防——23联防》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
5.4 《区域联防——23联防》翻转课堂教学案例总结 |
6 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6.1 教学实验后测结果 |
6.1.1 实验后区域联防理论知识后测结果 |
6.1.2 实验后区域联防实战情况分析 |
6.2 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分析 |
6.2.1 翻转课堂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态度的情况 |
6.2.2 翻转课堂对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影响情况 |
6.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6.3.1 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分析 |
6.3.2 实验后实验班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 |
6.3.3 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研究的不足 |
8 致谢 |
9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A 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内容设计脚本总体设计表截图 |
附录B 微视频设计脚本详细表 |
附录C 翻转教学/传统教学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D 区域联防防守能力专家问卷 |
附录E 评定区域联防防守能力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F 广州体育学院《篮球》必修课程教学大纲(64学时) |
四、关于体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以重庆市大足区实验小学为例[D]. 唐春雨.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2]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材分析与处理情况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张腾.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2)
- [3]中共党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提升研究[D]. 王月圆. 山东大学, 2021(02)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提高信息学习能力[J]. 吴斌. 青海教育, 2020(12)
- [6]基于非生物学专业的《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研究[D]. 张静. 扬州大学, 2021(05)
- [7]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8]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董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基于校级竞赛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D]. 康思思.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10]翻转课堂在篮球区域联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 谢金麟.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