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公有制林业:加快新时期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叶善青[1](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杨雅崴[2](2017)在《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是人类的摇篮,在人类生存、发展与进化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林业既是一项基础产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不仅在生态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也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非公有制林业成为实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手段之一,所以,需要不断提倡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而编制合理、科学、有效的森林经营方案是促进非公有制林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研究采用文献检索、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等方法,在分析非公有制林业基本情况的基础,对法律政策环境、森林主导功能、经营能力、相关利益者、公众参与等影响非公有制林场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要点。在此指导下,对南亩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进行了具体研究。(1)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受4个主要因子影响在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过程中,会受到法律政策、市场需求、林场经营条件以及相关利益者等因子的影响。不同的因子对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影响也会不同。法律政策环境是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依据基础,是所有经营活动的前提;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非公有制林场的经营目标与方向;经营条件影响着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效果;相关利益者多元化是非公有制林场自身的特性,相关利益者的意见与建议会影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内容和实施效果。(2)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把握11大要点通过分析上述影响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因子,提出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十大要点。具体要点有:通过历史沿革回顾林场发展轨迹;明确产权结构,做到责、权、利统一;分析经营环境;森林资源调查与分析;产业产品结构分析;确定方针与目标;森林经营规划设计;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众参与;保障机制。(3)南亩林场经营目标贯穿方案编制的全过程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点指导着南亩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在编制的全过程中,编制的要点基本上需要考虑到南亩林场的整体发展目标,以目标为基准,控制着南亩林场森林经营整体发展。
刘旭琴[3](2010)在《探讨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需要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其中一项战略措施就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林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宏伟目标,呼唤着非公有制林业有一个大发展。培育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韩秋波[4](2010)在《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林学、法学的视角,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林权制度变迁,认为时代发展、新农村建设对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同时中央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以及福建、江西等省的有益经验,使新时期集体林业产权改革的全面推广具备了更成熟的环境条件。但由于我国的林区自然、经济、文化等条件差异很大,加之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复杂,为使集体林业产权改革科学化发展,进行试点阶段的总结,探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尤为重要。本文围绕我国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进展和研究现状、国外私有林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简要阐述了森林资源产权特征、《物权法》对林权立法的必要、物权立法上的矛盾和争议、集体林业产权改革中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问题,改革过程中需注意协调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进行了研究。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私有林管理的做法,提出我国集体林改革的方向,从历史和现实角度,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用实证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结合生产调研实际,以福建省主要林区改革的成功经验及做法为案例,对改革的绩效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分析了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以完善政策为目标,就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林业投融资政策、森林保险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的政策建议。对林权物权立法中存在的集体林产权主体模糊、森林资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清、林权客体争议、林地概念的规定不一致以及林权管理中的侵权限制性条款等需要修改完善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林权定义的新内涵。对林权改革中要坚持的依法保护、政策稳定、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多元主体、社会林业、综合开发与多产业协调资源保护管理等原则进行了的研究。尤其提出了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初见成效,全面推广之时,要亟待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软件环境建设,重点要加强林农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提高林农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素质,这是新农村建设对林农素质的要求,是集体林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林农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素质决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本文就此作了研究探讨。
李红星[5](2009)在《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少林国家,经济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并使生态需求成为第一需求。但现实林情是,我国的森林为了生态保护的目的,一棵树不砍也不够用;为了用材的目的,一棵树不留也维持不了多少年。林业资源匮乏的直接原因,不仅仅在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无节制利用和林木生长周期长、恢复慢、所需投资大,更在于林业生产力落后,突出表现为林地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林地产出低,林产加工业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木材综合利用、保护利用、节约代用产业和林下特色经济、林业现代服务业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部门办林业的羁绊也始终没有冲破,整个林业经济仍在封闭、低速、低效的状态下运行。尽管国家展开大规模的林业建设,实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并推进国有林区和集体林业的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但林业资源匮乏的状况未见根本好转。究其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在构建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不注意研究和运用利益机制,缺乏与改革和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动力系统,导致林业经营特别是营造林活动比较效益低,林业微观主体缺乏活力,多元社会主体不愿进入,也无法进入。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容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达到政府与林业微观主体的目标函数趋向一致的林业利益机制,实属当务之急。本文以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为研究背景,以森林资源增加、林业三大效益兼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多元社会主体、多元社会资本办林业为研究目标,以利益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为研究主线,按照激励相容的思路(即林业微观主体在利益机制激励下的理性逐利行为客观上起到资源增加、生态改善和产业发展的效果,实现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统一),重点研究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利益协调问题、国有林业企业市场化取向改革中的利益支持问题、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的利益激励问题以及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利益整合问题,最终以利益机制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利益导向调动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还从利益激励角度,就国有林区改革模式、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公益林的建管模式、经济限伐机制、分类经营改革功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适度涉及了林业产业政策、对外经贸合作、木材市场宏观调控等相关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利益激励与协调角度出发,通过政府选择利益手段、设计并向市场输入利益参数,凭借市场机制的自动传导功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导向,诱导林业微观主体和其他市场主体的理性预期和自主行为决策,形成社会资源在林业领域的积聚效应,从而协调林业两大效益间的矛盾,深入推进国有林业企业市场化取向改革,加快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支撑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利益机制理论分析到结合林业发展与改革实际的利益机制运用,从林业经济主要问题到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具体构建和运行,层层递进。通过研究力求构建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国有林业企业改革的利益支持机制,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利益激励机制,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利益整合机制等四项利益机制模式。构建每一个利益机制大体上都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革或发展思路、构建利益机制促进改革或发展思路的实现这样一条逻辑线索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分别把握每一个问题的全貌并系统提出利益激励对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一是奠基林业利益机制理论与应用方法:二是打通多元社会主体进入林业资源经营领域从事营造林活动的渠道;三是设计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管体制的改革模式,探讨投资主体换位、建设主体换位的具体办法,研究使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管活动获得与商品林经营等同的产业属性的对策;四是探索出以经济限伐机制取代行政限额采伐制度的合理性和操作模式。在我国,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林业木材生产定位的长期影响,系统研究林业利益机制问题仍属新的领域,可依成法不多,但这类研究却极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意义上看,可以实现林业利益机制理论的完善与创新,寻找推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可将“机制设计理论”在我国林业改革发展中找到现实落脚点和简捷路径,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林情的利益激励理论体系、利益激励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我国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为以利益导向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从实践意义上看,林业利益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可以通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破除政府林业、部门林业的羁绊,多方筹措林业建设资金,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增加林业资源数量和提高质量,是摆脱林业“三危”(可采林木资源危机、林业企业经济危困、林区职工生活危难)困境的现实选择;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从而推动国有林业企业的市场化取向改革:有利于创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高巍,冯传宝[6](2008)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设性探索》文中指出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实质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主要途径,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速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缩小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使我国林业早日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林业跨越式发展是加速生态建设、再造秀美山川的重大举措,是增加资源供给、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出路,是根本改变林业自身落后面貌的必然选择。
邵权熙[7](2008)在《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业的发展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密切相关。从宏观上来看,林业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从林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林业经历了一个由侧重林业经济系统到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为主导的过程,各个时期林业发展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总结、揭示林业与生态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林业发展模式并制定出相应的林业战略,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林业以及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详细梳理,对林业生态系统、林业经济系统、林业社会系统进行了系统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论述了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林业系统与经济系统、林业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有如下几点:(1)林业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林业建设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转变的必然,也是世界林业发展的趋势所在。(2)森林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发展又是林业发展的主导。森林资源对人类的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承载力,但是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压力只有控制在不超越其承受能力的范围内才能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3)林业与社会系统发生着广泛的联系,具有紧密的关系。社会技术进步、教育发展对于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林业发展也可以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社会进步。同时,森林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对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是由森林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耦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具有其独特的系统特征,紧密的子系统相互作用机制,完善的系统运行目标,以及完整的系统结构体系。本文在研究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得出的结论主要有:合理的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及运行机制可以达到良好的系统耦合功效,实现系统目标。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具有多种形式,随着林业的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也会经历由低水平耦合到高水平耦合的发展过程。最后,本文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林业发展战略演进,以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理论为基础,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体,提出一个以林业产业为载体,以林业社会系统为支撑的林业生态建设市场化战略。
王心同[8](2008)在《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生态效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增加,森林资源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这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成为21世纪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为加快林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其中充分肯定了林业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中的重要地位,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但是,由于林业既可以是一种天然资源,也可以进行人工培育,既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也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所以,林业资源的培育,既不可能仅仅靠市场来完成,也不必完全由政府来承担。但在林业经济领域,存在着“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对林业进行支持和调控。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学基本理论、政策学、林业系统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借鉴,同时借鉴森林经营学的理论与方法,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我国的林业经济政策展开研究。本研究基于林业发展,从宏观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主要林业经济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影响,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我国林业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实施上述林业经济政策的具体对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基于我国林业发展状况,对林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发展的影响,林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林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等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对我国的林业产权改革政策、森林资源采伐限额政策、林业流通和市场化政策、林业税费政策、林产品贸易政策、林业重点工程政策、封山育林政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等主要的林业经济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并对这些政策在林业发展中所发挥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价。三是设计我国林业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促进林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系统梳理了我国的林业产权改革政策、森林资源采伐限额政策、林业流通和市场化政策、林业税费政策、林产品贸易政策、林业重点工程政策、封山育林政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主要的林业经济政策,并对这些林业经济政策在我国林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和评价;(2)设计了包括林业产业政策、林业财政政策、林业税费扶持政策、林业产权和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林业贸易政策和林业国际化政策等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3)提出了在现阶段具有现实操作性、推动我国林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林业财政投入、产权改革、国际化、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等具体政策措施。
刘一贞,陈飞[9](2007)在《林业的新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与林业跨越式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明了新时期林业要有新突破、新发展,就必须在大力调整林业所有制结构的前提下,采取超常规发展方式,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林业建设的客观规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观点;并论述了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和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以及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内涵;最后针对发展目标提出一系列可行性措施。
杨文杰[10](2006)在《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是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西北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森林培育是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森林问题的根本是森林培育问题,而森林培育的动力和源泉是森林培育主体的积极性,抓住森林培育主体积极性便是抓住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因此,森林培育激励机制是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本文应用市场经济、激励、林业经济学、产权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等理论从分析森林培育的基本过程及其特性入手,结合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现状,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森林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森林培育的激励机制体系。本研究为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该地区森林培育积极性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全文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森林培育的过程及其经济学特性。阐述了森林资源、森林资产的概念;分析了森林资产的特性,认为森林资产除了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外,还是一种特殊商品,论文分析了其特殊性;阐述了森林培育的概念及其经济学特性。第三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现状及问题。介绍了西北地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分析了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与特点,总结了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认为西北地区森林培育问题,除了自然、历史原因外,主要原因是营林主体的积极性问题,文章通过西北地区营林主体积极性调查表结果分析,概括出影响营林主体积极性的四大因素,并且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分析了这些因素形成的机理;本章为构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指明了目的和方向,在全文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林权流转机制。市场机制是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的基石。针对森林产权残缺和缺乏流转机制的问题,把市场机制引入森林培育行为之中。论述了森林产权流转的意义;研究了森林产权制度创新的内容;阐述了森林资产的价值机制;总结了林权流转的类型与形式,提出了林权流转按主体分类的10种类型;阐述了林权流转的原则和林权流转中的林木管护形式;提出了生态公益林市场化的思路。第五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利益保障机制。森林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特性,其培育具有外部性,需要国家和社会对森林培育予以生态效益补偿和实行优惠的林业税费政策,森林培育是在大自然中进行且培育周期长,因此,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需要森林保险,而我国现有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林业税费政策和森林保险政策还不
二、非公有制林业:加快新时期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公有制林业:加快新时期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概况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基础概念 |
2.1.1 非公有制经济 |
2.1.2 非公有制林业 |
2.1.3 非公有制林场 |
2.2 理论基础 |
2.2.1 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理论 |
2.2.2 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检索法 |
2.3.2 访谈法 |
2.3.3 问卷调查法 |
2.3.4 规范分析法 |
2.3.5 实证分析法 |
2.4 技术路线 |
3 影响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因素 |
3.1 法律政策环境 |
3.2 市场环境 |
3.3 经营条件 |
3.4 相关利益者 |
4 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点 |
4.1 经营沿革概况 |
4.2 产权结构 |
4.3 经营环境 |
4.4 森林资源分析 |
4.5 产业结构 |
4.6 经营方针与目标 |
4.6.1 经营方针 |
4.6.2 经营目标 |
4.7 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
4.8 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4.9 基础设施建设 |
4.10 公众参与 |
4.11 森林经营方案执行保障机制 |
5 实证研究:南亩林场 |
5.1 南亩林场经营沿革 |
5.1.1 经营历史 |
5.1.2 经营能力 |
5.2 南亩林场产权结构 |
5.3 经营环境分析 |
5.3.1 政策环境分析 |
5.3.2 市场环境分析 |
5.4 南亩林场森林资源分析 |
5.4.1 地类结构 |
5.4.2 林种结构 |
5.4.3 树种结构 |
5.4.4 龄组结构 |
5.5 产业结构分析 |
5.5.1 产业结构现状 |
5.5.2 产业与产品发展潜力 |
5.6 方针与目标的确定 |
5.6.1 经营方针 |
5.6.2 经营目标 |
5.7 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
5.7.1 森林经营类型组织 |
5.7.2 森林经营技术体系设计 |
5.7.3 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
5.8 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5.9 基础设施建设 |
5.10 公众参与与实施 |
5.11 森林经营方案执行保障机制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探讨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非公有制林业在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
1.1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进行林业结构调整、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
1.2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可以带动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解决国家对林业生态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的需要 |
1.3 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具有明显优势的非公有制林业可以促进林业企业发展, 是林区步入小康社会的保证 |
2 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
2.1 对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认识不到位, 甚至严重滞后 |
2.2 政府对非公有制林业缺乏扶持政策 |
2.3 非公有制林业缺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
3 采取有力措施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
3.1 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
3.2 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创造非公有制林业更为宽松有利的发展环境 |
3.2.1 拓宽非公有制林业融资渠道, 减轻林业税费负担 |
3.2.2 加大对非公有制林业的资金、科技投入, 在手段上不断创新 |
3.2.3 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 |
3.2.4 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
3.3 完善林业法律法规, 对非公有制林业给予保障 |
3.4 深化改革, 提高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
4 结束语 |
(4)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的背景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1.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2 我国集体林业资源现状 |
1.2.1 集体林基本情况 |
1.2.2 集体林面积分析 |
1.3 当前集体林权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资源优势明显但产业效益低下 |
1.3.2 产权制度及法制建设迟缓 |
1.3.3 配套改革相对滞后 |
1.3.4 分类指导和问题研究不够 |
1.3.5 软环境建设未引起重视 |
1.4 深化集体林权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1.4.1 深化集体林权改革是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1.4.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推动力量 |
1.4.3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
1.4.4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时机成熟,政策和环境更加有利 |
1.4.5 深化集体林权改革是充分发挥南方集体林区优势的需要 |
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2.1 我国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 |
2.1.1 林业产权制度和政策的研究 |
2.1.2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及解决对策研究 |
2.1.3 集体林业产权制度研究 |
2.1.4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绩效研究 |
2.1.5 林权主体的法律分析 |
2.1.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
2.1.7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2.2 国外私有林所有制为主的各国林业状况 |
2.2.1. 亚洲: |
2.2.2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
2.2.3 主要林业国家森林面积及林业所有制结构情况 |
2.3 国外私有林的管理经验和做法 |
2.3.1 社会林业与社区林业 |
2.3.2 森林组合 |
2.3.3 林业者协会 |
2.3.4 专项基金 |
2.4 国外私有林管理的做法对我国集体林经营管理的启示 |
2.4.1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
2.4.2 对林业发展给与政策扶持和保障 |
2.4.3 积极进行林业管理改革和制度创新 |
2.4.4 分层分类经营指导 |
2.4.5 管理手段先进 机构精简高效 |
2.4.6 森林保险制度完善 |
3 研究理论基础 |
3.1 产权的内涵 |
3.2 产权的功能和作用 |
3.3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
3.3.1 制度的内涵 |
3.3.2 制度功能 |
3.3.3 制度变迁 |
3.3.4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
3.4 森林资源产权理论 |
3.4.1 森林资源产权的一般特性 |
3.4.2 林权的概念 |
3.4.3 林权内涵的表现形式 |
3.4.4 林权的特点和法律性质 |
3.5 林权立法的必要性 |
3.5.1 林业立法可以解决林权残缺问题 |
3.5.2 林权立法是林业产权运作形式的规范和完善 |
3.5.3 林权物权立法上的矛盾和争议 |
3.6 完善林权立法,为集体林改提供法治支撑 |
3.6.1 林权物权立法法理学依据 |
3.6.2 对林权法律概念明确界定 |
3.6.3 修改《森林法》注重林权保护 |
3.6.4 加快配套法规建设,推进深化集体林改的实施细则 |
4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改革的整体思路 |
4.1 指导思想 |
4.2 总体目标 |
4.3 任务内容 |
4.4 改革需坚持的原则 |
4.4.1 坚持生态优先 |
4.4.2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意愿 |
4.4.3 坚持林农增收、社会和谐与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
4.4.4 坚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
4.4.5 坚持多元主体、社会林业的原则 |
4.4.6 坚持综合开发与资源保护管理原则 |
5 集体林权改革的案例分析 |
5.1 福建省集体林权改革的做法 |
5.1.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程 |
5.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展 |
5.2 福建省及主要林区集体林权改革绩效分析评价 |
5.2.1 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的分析和评价 |
5.2.2 经济效益分析和评价 |
5.2.3 社会综合效益分析和评价 |
6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改革的对策建议 |
6.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
6.2 完善林业法制体系与配套改革同步推进 |
6.3 规划协调分户经营与规模化经营 |
6.4 经验总结推广与理论、问题研究结合 |
6.5 借鉴国外的运行经验,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 |
6.6 推进集体林业投融资改革 |
6.6.1 成立林业担保公司 |
6.6.2 建立小额贷款机制 |
6.6.3 建立完善的森林保险 |
6.6.4 调整林业税费政策 |
6.7 构建林业社会服务体系 |
6.7.1 明确服务主体 |
6.7.2 提供有效的服务内容 |
6.7.3 服务形式 |
6.7.4 加大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投入 |
6.8 对林农进行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文化教育 |
6.8.1 新农村建设中绿色文化的新内涵 |
6.8.2 引导林农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
6.8.3 引导林农尤其是青年建立"天人和谐"的自然观 |
6.8.4 引导林农尤其是青年崇尚"自然资源"的价值观 |
6.8.5 引导林农尤其是青年弘扬"关爱自然"的道德观 |
6.8.6 引导林农尤其是青年践行"永续利用"的消费观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林业利益机制的基本理论与理论基础 |
2.1 林业利益机制的基本理论 |
2.1.1 利益机制的涵义 |
2.1.2 林业利益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
2.1.3 林业利益机制的存在方式与构成要素 |
2.2 林业利益机制的理论基础 |
2.2.1 福利经济理论 |
2.2.2 制度经济学原理 |
2.2.3 公共财政理论 |
2.2.4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5 市场机制理论 |
2.2.6 机制设计理论 |
2.2.7 博弈及博弈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林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
3.1 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现实状况 |
3.2 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现状 |
3.3 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界定与发展现状 |
3.3.1 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界定 |
3.3.2 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现状 |
3.4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发展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4 利益机制视角下中国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
4.1 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相协调 |
4.1.1 不相协调的表现 |
4.1.2 传统利益协调的形式与弊端 |
4.2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利益支持不足 |
4.2.1 国有林业企业市场化取向改革模式 |
4.2.2 利益支持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
4.3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利益缺乏激励 |
4.4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利益缺乏整合 |
4.4.1 生态工程建管体制不科学影响效率和质量 |
4.4.2 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工程建设进程 |
4.4.3 国家经济补偿不足影响林业主体积极性 |
4.4.4 工程管理问题多影响林业重点建设 |
4.4.5 生态资源产权设计不合理影响多元主体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
4.5 本章小结 |
5 构建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战略构想 |
5.1 对林业利益机制的重新界定 |
5.2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作用机理 |
5.3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
5.3.1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原则 |
5.3.2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 |
6.1 林业两大效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
6.1.1 利益协调机制的目标 |
6.1.2 利益协调机制的设定原则 |
6.1.3 协调机制的技术路线 |
6.2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 |
6.2.1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基本描述 |
6.2.2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运行条件 |
6.2.3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运行方式 |
6.2.4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运用 |
6.3 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利益激励机制 |
6.3.1 利益激励机制的基本描述 |
6.3.2 利益激励机制的技术路线 |
6.4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利益整合机制 |
6.4.1 重点工程利益整合机制的基本描述 |
6.4.2 重点工程利益整合机制的技术路线 |
6.5 本章小结 |
7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配套措施 |
7.1 林业两大效益利益协调机制的配套措施 |
7.1.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
7.1.2 税费调节资源配置行为 |
7.1.3 林权激励 |
7.1.4 增加林区公共产品供给 |
7.1.5 畅通融资渠道 |
7.1.6 疏通生态效益的市场和第三方力量供给渠道 |
7.2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配套措施 |
7.2.1 改革限额采伐制度 |
7.2.2 妥善安置林区职工 |
7.2.3 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 |
7.2.4 改变林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
7.3 非公有制林业利益激励机制的配套措施 |
7.3.1 放松对林权的约束 |
7.3.2 森林生态效用购买 |
7.3.3 营林生产性补贴 |
7.3.4 精简林业税费并发挥其调节资源配置功能 |
7.3.5 畅通融资渠道 |
7.3.6 建立林区公共服务体系 |
7.4 林业重点工程利益整合机制的配套措施 |
7.4.1 林权实现形式多样化 |
7.4.2 森林生态效用购买 |
7.4.3 苗木等生产性补贴 |
7.4.4 畅通融资渠道 |
7.4.5 建立项目区公共服务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设性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
二、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
三、林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途径和措施 |
1.目标: |
2.途径: |
3.措施: |
(7)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及评述 |
1.2.1 研究综述 |
1.2.2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体系结构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逻辑框架 |
2 理论基础简述 |
2.1 耦合论 |
2.1.1 耦合概念 |
2.1.2 系统耦合 |
2.1.2.1 系统耦合概念 |
2.1.2.2 农业系统耦合 |
2.1.2.3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
2.1.2.4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的衡量方法 |
2.1.3 耦合论在林业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的运用 |
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1 产业结构概念及其分类 |
2.2.1.1 产业的涵义 |
2.2.1.2 产业结构 |
2.2.2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
2.2.3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4 林业产业结构及其演进 |
2.2.4.1 林业产业结构 |
2.2.4.2 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 |
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1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
2.3.1.1 生态经济系统概述 |
2.3.1.2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 |
2.3.1.3 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关系 |
2.3.2 林业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
2.4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
2.4.1 系统论内涵 |
2.4.2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
2.4.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
2.4.4 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理论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容 |
2.5.1.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5.1.2 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解释 |
2.5.2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5.2.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 |
3 基本概念与相关范畴 |
3.1 系统与系统耦合 |
3.1.1 系统 |
3.1.1.1 系统概念 |
3.1.1.2 复杂系统及其特征 |
3.1.1.3 系统分析及特点 |
3.1.2 耦合 |
3.1.2.1 耦合及耦合度概念 |
3.1.2.2 系统耦合 |
3.1.2.3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
3.2 林业与林业系统 |
3.2.1 林业及其作用 |
3.2.1.1 林业概念及特点 |
3.2.1.2 林业地位、作用 |
3.2.2 林业生态体系 |
3.2.3 林业产业体系 |
3.2.4 林业社会体系 |
4 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 |
4.1 林业系统与生态系统关系表现形式 |
4.1.1 森林生态系统 |
4.1.1.1 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念 |
4.1.1.2 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中的地位与作用 |
4.1.2 湿地生态系统 |
4.1.2.1 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
4.1.2.2 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
4.2 林业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4.2.1 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4.2.2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
4.3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新林业历史性转变 |
4.3.1 转变原因 |
4.3.1.1 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需求由木材需求转向生态需求 |
4.3.1.2 宏观环境的巨变,使林业建设方向的转变成为历史的必然 |
4.3.1.3 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也是世界林业发展的大趋势 |
4.3.2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林业历史性转变对林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
5 林业系统与经济系统关系研究 |
5.1 林业与经济关系表现形式 |
5.1.1 森林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5.1.1.1 森林资源对经济的直接作用 |
5.1.1.2 森林资源对经济的间接作用 |
5.1.2 经济发展对林业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
5.2 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 |
5.2.1 我国森林资源状况 |
5.2.1.1 我国森林资源的变动情况 |
5.2.1.2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
5.2.1.3 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 |
5.2.2 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
5.2.2.1 森林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承载力 |
5.2.2.2 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
5.2.3 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测度 |
5.2.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林业 |
5.2.3.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再认识 |
5.3 林业投资与林业经济关系 |
5.3.1 我国林业投资现状分析 |
5.3.1.1 我国林业投资总量分析 |
5.3.1.2 我国林业投资结构分析 |
5.3.1.3 我国林业投资主体分析 |
5.3.2 林业投资与林业经济发展关系 |
6 林业系统与社会系统关系研究 |
6.1 林业与社会关系表现形式 |
6.1.1 林业与社会文明 |
6.1.2 宗教与林业的联系 |
6.1.3 林业科技及教育 |
6.1.4 林业文化 |
6.1.5 社区林业与社会林业 |
6.1.6 城市林业 |
6.2 林业系统与科技进步关系 |
6.2.1 技术进步与林业技术进步 |
6.2.2 技术进步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
6.2.3 推动我国林业技术进步的措施 |
6.3 林业系统与教育发展关系 |
6.3.1 林业教育对林业发展的意义 |
6.3.2 加强林业教育的措施 |
6.4 林业系统与就业关系 |
6.4.1 我国林业就业现状分析 |
6.4.2 林业吸纳劳动力潜力分析 |
6.4.3 增强林业系统就业能力的措施 |
6.5 林业制度与林业发展关系 |
6.5.1 林业制度与林业发展关系概述 |
6.5.2 林业制度创新的几个方面 |
6.5.2.1 产权制度 |
6.5.2.2 投融资制度 |
6.5.2.3 林业税费制度 |
6.5.2.4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6.6 林业系统与生态文明 |
6.6.1 森林文化 |
6.6.1.1 森林文化的概念 |
6.6.1.2 森林文化的内容 |
6.6.1.3 森林文化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意义 |
6.6.2 林业与生态文明 |
6.6.2.1 生态文明概述 |
6.6.2.2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
7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阐释 |
7.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构建 |
7.1.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定义 |
7.1.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特征 |
7.1.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子系统构成 |
7.1.4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相互作用机制 |
7.1.4.1 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
7.1.4.2 多系统作用机制分析 |
7.1.4.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相互作用方式 |
7.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运行目标分析 |
7.2.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运行总体性目标 |
7.2.1.1 森林生态平衡目标 |
7.2.1.2 林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目标 |
7.2.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运行分目标体系 |
7.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结构分析 |
7.3.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
7.3.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的结构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
8 构建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探讨 |
8.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建立的指导思想 |
8.1.1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 |
8.1.2 积极的森林生态平衡思想 |
8.1.3 林业经济活动压力与森林资源的承受力平衡思想 |
8.1.4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
8.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内容 |
8.2.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构成条件 |
8.2.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方式与耦合模式内容 |
8.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运行机制及效应分析 |
8.3.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运行机制分析 |
8.3.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效应分析 |
8.4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形态及划分 |
8.4.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模式的形态 |
8.4.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形态划分 |
8.4.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过程 |
8.5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
8.5.1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概述 |
8.5.2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指标建立原则 |
8.5.3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8.5.4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耦合评价方法 |
9 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演绎中国林业发展战略构想 |
9.1 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
9.1.1 林业发展奠定基础阶段(1949~1956 年) |
9.1.2 以“木材经济”为主的林业发展(1956~1978 年) |
9.1.3 永续利用,综合经营的林业发展战略(1978~1992 年) |
9.1.4 林业分区分工发展的战略(20 世纪90 年代初~90 年代中期) |
9.1.5 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20 世纪中期) |
9.1.6 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20 世纪末至今) |
9.2 构建中国林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9.3 构建中国林业发展战略的原则 |
9.4 以林业产业为载体,以林业社会系统为支撑的林业生态建设市场化战略 |
9.4.1 战略的提出 |
9.4.2 林业产业载体战略 |
9.4.3 林业社会系统支撑战略 |
9.4.4 林业生态建设市场化战略 |
10 结论及创新 |
10.1 结论 |
10.2 创新 |
10.3 论文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主要成果目录清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Ⅰ |
导师简介 Ⅱ |
致谢 |
(8)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概况 |
2.1 理论基础 |
2.1.1 林业理论的发展 |
2.1.2 经济政策理论 |
2.2 林业经济政策的相关研究概况 |
2.2.1 国外林业经济政策现状 |
2.2.2 我国学者对于林业经济政策理论的研究 |
3 中国林业发展概况 |
3.1 中国林业发展的自然基础 |
3.1.1 气候 |
3.1.2 地貌 |
3.1.3 土壤 |
3.2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 |
3.2.1 基本情况 |
3.2.2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 |
3.3 中国林业的开发与利用 |
3.3.1 我国林业发展的历史与展望 |
3.3.2 我国林业发展的成就 |
3.3.3 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4 我国林业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4 经济社会发展与林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
4.1 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
4.1.1 对林业发展的依赖 |
4.1.2 对林业发展的促进 |
4.1.3 对林业发展的负面作用 |
4.1.4 对林业发展的新要求 |
4.2 林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4.2.1 林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4.2.2 森林资源的直接经济价值 |
4.2.3 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森林生产的外部性) |
4.2.4 林业发展与贫困问题 |
4.3 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发展的互动发展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主要林业经济政策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
5.1 林业产权改革政策 |
5.1.1 林业产权的演变 |
5.1.2 森林资源产权 |
5.2 森林资源限额采伐政策 |
5.3 林业税费政策 |
5.3.1 林业税费改革历程 |
5.3.2 农林特产税 |
5.3.3 所得税 |
5.3.4 增值税 |
5.3.5 育林基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 |
5.4 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政策 |
5.5 林产品流通和林业市场政策 |
5.6 林产品贸易政策 |
5.7 封山育林政策 |
5.8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 |
6 中国林业经济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1 天然林保护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1.1 生态方面的影响 |
6.1.2 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 |
6.1.3 天然林保护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6.2 退耕还林政策对林业发展影响的分析 |
6.2.1 退耕还林政策在生态方面的影响 |
6.2.2 退耕还林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
6.2.3 退耕还林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6.3 封山育林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3.1 有利于顶极群落或稳定性较强的混交次生林的形成 |
6.3.2 森林结构优化 |
6.3.3 增加了天然生幼树,植被类型增多 |
6.3.4 林木生长量增加 |
6.3.5 林地植被的盖度增加 |
6.3.6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环境 |
6.3.7 封山育林投资效率高 |
6.3.8 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
6.3.9 增加收入 |
6.3.10 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
6.4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政策分析 |
6.4.1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成为必然选择 |
6.4.2 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现状 |
6.4.3 非公有制林业面临的问题 |
6.5 林业产权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
6.5.1 当前林业产权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
6.5.2 林业产权改革的思路 |
6.6 林业流通和市场政策的影响分析 |
6.6.1 当前林业市场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6.2 推进林业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对策 |
6.7 林业税费政策的影响分析 |
6.7.1 当前林业税费政策的弊端 |
6.7.2 林业税费改革的建议 |
7 当前主要林业经济政策的分析评价 |
7.1 林业产权改革的分析评价 |
7.2 森林采伐限额政策的分析评价 |
7.3 林业税费政策分析评价 |
7.4 林业市场改革的分析评价 |
7.5 林业重点工程政策的分析评价 |
8 促进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的总体框架 |
8.1 林业经济政策设计的理论分析 |
8.2 中国林业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
8.2.1 发展原则 |
8.2.2 发展目标 |
8.3 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框架 |
8.4 林业产业政策 |
8.4.1 林业产业政策的目标 |
8.4.2 林业产业结构政策 |
8.4.3 林业产业组织政策 |
8.4.4 林业产业布局政策 |
8.4.5 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8.5 林业财政政策 |
8.5.1 林业财政政策的构成 |
8.5.2 建立促进林业投资的政策框架 |
8.5.3 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 |
8.6 林业税费扶持政策 |
8.7 林业贸易政策 |
8.8 林业产权和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 |
8.8.1 林业产权改革政策 |
8.8.2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 |
8.9 林业国际化政策 |
8.9.1 林业国际化政策构成 |
8.9.2 利用林业国际化规则完善林业发展 |
9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林业的新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与林业跨越式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客观必然性 |
1.1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 |
1.2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1.3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 尤其是林业产权改革的需要 |
1.4 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
2 林业跨越式发展 |
2.1 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
2.2 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
2.2.1 林业跨越式发展是加速生态建设的战略举措 |
2.2.2 林业跨越式发展是增加资源供给、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
2.2.3 林业跨越式发展是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出路 |
2.3 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
(10)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森林培育的过程及其经济学特性 |
2.1 森林资产及其经济学属性 |
2.2 森林培育的基本过程 |
2.3 森林培育的经济学特性 |
第三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现状及问题 |
3.1 西北地区自然经济状况 |
3.2 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
3.3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 |
3.4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营林积极性及其影响因素 |
3.5 森林培育问题的制度根源 |
第四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林权流转机制 |
4.1 林权流转对森林培育的意义 |
4.2 森林培育中的林权制度创新 |
4.3 森林资产价值评估 |
4.4 林权流转及其类型 |
第五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利益保障机制 |
5.1 森林培育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
5.2 森林培育税费激励机制 |
5.3 森林培育保险机制 |
第六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投资激励机制 |
6.1 我国林业投资的历史回顾 |
6.2 我国林业投资的经验与问题 |
6.3 国外森林培育投资政策及其借鉴 |
6.4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投资机制创新 |
第七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精神激励机制 |
7.1 重新认识和审视森林 |
7.2 森林培育精神激励的机理 |
7.3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精神激励机制创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非公有制林业:加快新时期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非公有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点研究[D]. 杨雅崴.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3]探讨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J]. 刘旭琴. 广东科技, 2010(24)
- [4]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 韩秋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5]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D]. 李红星.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6]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设性探索[J]. 高巍,冯传宝. 林区教学, 2008(06)
- [7]当代中国林业生态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及耦合模式研究[D]. 邵权熙.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8]中国林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D]. 王心同.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6)
- [9]林业的新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与林业跨越式发展[J]. 刘一贞,陈飞. 科技资讯, 2007(16)
- [10]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D]. 杨文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标签:林业论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