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旧农机市场交易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华光[1](2021)在《农机市场的权力转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农机市场面临的基本环境是绝大部分细分行业已经步入供给过剩的"买方市场"时代,譬如拖拉机、农机具、粮食作物种植和收获机械等细分市场均是如此。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需求处于相对稀缺的状态,交易过程的关键问题是需求,而不是供给。而在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的过程中,交易关系发生逆转,买方已经由原来被动接收卖方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转变为在交易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甚至逐渐地替代供应商而掌控整个交易过程。
王彦东[2](2021)在《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重要的技术支撑,农业机械对于提升农牧业生产率非常重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是近年来众多因素造成我国的农业机械化面临发展瓶颈,农机行业供给侧改革结构性调整是一个方面,而农机购置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农业机械购置投资相对来说是农户最大额的生产性投资,农户自身积累的内源性融资往往难以满足购机资金需求,而不成熟的农村金融市场普遍存在信贷配给情况,信贷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那么农户农机购置是否面临融资约束?不同类型的融资约束是否会影响农户农机购置行为?近年发展起来的融资租赁业务政府将其视为解决满足农村金融市场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金融创新服务,农机融资租赁作为一项有效缓解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金融创新服务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提倡。但是一项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除了基于供给侧的考虑以外更应该基于需求者的视角进行设计,承租者农户作为参与主体是否愿意参与以及倾向于什么样的融资租赁合约方案是值得探讨的。鉴于此,本文选取通过对内蒙古部分盟市的农牧区进行调研获得一手实地调研数据,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对农户的农机购置行为以及农机融资租赁选择偏好进行研究,总结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特征以及农机融资租赁的选择意愿及偏好,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农机融资租赁业务,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陈述如下:(1)尽管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结构性调整期,但是农机购置需求依然旺盛,农户的自有财力无法满足购买大型农机具的资金需求。农村普遍存在“小型农机无需融资,大型农机无处融资”现象。现有融资的金融机构渠道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机融资困难在于贷款额度小、利率高、到账时间长和周期不灵活,农户在购买农机时存在结构性融资约束问题。(2)基于农户农机购置的融资需求的调研数据,应用直接识别法识别在农农户普遍面临融资约束问题。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农户是否受融资约束是影响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规模的重要因素。其中需求型融资约束并不会影响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购置规模,而供给型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购置规模均有显着影响。除了本文重点探讨的融资约束因素以外,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等因素的研究结论基本和以往的研究文献一致。(3)基于承租人视角探讨农户对农机融资租赁的认知及参与意愿,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农机融资租赁的主要因素。农机购置过程中受到融资约束是选择参与农机融资租赁的前提。农户除了基于自身条件的考虑,更关注农机融资租赁业务的费率水平、融资期限、抵押担保、增值服务等方面的属性,其中抵押担保影响最大、其次是融资周期、最后是增值服务。而不同特征的农户对于这些属性的偏好也存在一定异质性,农户对不同属性的支付意愿也不同。所以要想推广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必须从农户的需求出发设计合约,创新模式。(4)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最后提出加大政府支农政策力度,破解农户农机购置需求的融资约束;加强新型金融模式宣传,提高农户农机融资租赁认知水平;加快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增强农机融资租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维护农机融资租赁各参与主体利益;营造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引导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1)从融资约束的视角研究农户农机购置行为。从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特征的角度为农户个人农机投资不足提供新的解释,以期为国家下一步出台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提供理论借鉴;(2)从承租方的微观视角研究农户农机融资租赁的参与意愿,结合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分析基于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目的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这方面的文献做一点有益补充;(3)应用选择实验法分析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属性的选择偏好。应用选择实验法探究农户对于农机融资租赁属性的偏好及其支付意愿,以期为承租方在设计农机融资租赁合同方案或者国家出台鼓励农机融资租赁发展政策建议的时候提供现实参考。
孙明[3](2021)在《广西农机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分析广西农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现有农机市场在区域内功能缺位,小市场不能满足大需求,国际区位优势得不到发挥,自身不强,出口不畅等问题。结合广西的地势、区域、国际优势,探讨广西农机发展方向,提出未来可以从发挥区位优势,弥补西南地区农机大市场"零"缺失;挖掘市场同质性,打通广西东盟市场双循环等方面出发,在广西南宁建设广西—东盟农机大市场,汇集日韩、国内各大生产厂家、研究机构,并整合区内农机相关部门职能,以平台方式辐射我国东南、西南区域以及东盟各国市场,以此推动广西农机、农业市场大发展。
郝鸿嫣[4](2021)在《MT农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机械的装备总量也不断增加,农机先进技术与农机服务业也在蓬勃发展,我国成为带动世界农机产业发展的主要引擎。但在农业机械产业整体向好发展的局面下,受产业结构调整与行业加速发展的影响,传统农机行业所积累的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需求下降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导致我国传统农机行业利润空间逐渐缩水、竞争不断加剧。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MT农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T农机)这类中小型农机企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因此MT农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走在前列,就需要重新制定竞争战略。本文以MT农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相关的战略理论知识,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对企业所处的复杂的外部环境进行剖析,并对企业拥有的独特的内部资源与能力进行详细的了解。运用SWOT分析法选择出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差异化战略,列出企业实施竞争战略的重点业务内容,使企业未来业务发展规划更有针对性。并提出相应的战略保障措施,保证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持续的优势地位。也期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为我国同类型的农机企业提供战略选择的参考。
王抗[5](2020)在《新形势下SG农机公司营销战略研究》文中指出
宋娜娜[6](2020)在《中国对中亚农机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亚国家与我国睦邻友好,有着良好的政治经济合作背景。近年来,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深。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对新时代农业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有较快发展,与中亚国家相比,我国农机产品在技术、质量和服务等方面具有显着的比较优势。农机产品在满足本国农机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农机产品出口,不仅能够促使农机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还将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机行业的发展。中亚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与我国农机出口贸易有密切联系,研究中国对中亚农机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出口影响因素、中国对中亚农机出口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其进行评述。基于2004-2018年的贸易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和指标测算,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机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为进一步探究影响中国对中亚农机产品出口的因素,本文首先对农机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市场规模等,并将这些因素进一步概括为三大要素,即我国农机产品的竞争力、进口国农机市场需求量和供需匹配度。本文通过扩展的引力模型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出口中亚的农机产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案例部分基于钻石模型对一拖集团农机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农机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基于以上研究,得出本文的结论:扩展引力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农机产值、两国人均GDP、人口总量、进口国农业产值、国家间接壤、同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进口国的贸易自由度、货币自由度、政府效率、政体水平、物流绩效对我国农机产品出口中亚具有促进作用,国家间距离、中亚国家劳均耕地面积则阻碍出口。CMS模型实证结果显示,竞争力效应是促进我国农机产品出口中亚的主要因素。案例研究表明,一拖集团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农机产品结构仍不尽合理,不能很好地适应进口国市场需求。结合本文的结论并联系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分别从国家、企业层面对农机出口提出对策建议。
牛佳慧[7](2019)在《YT公司拖拉机东欧市场营销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对外企业跟随着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指示,纷纷加快转变贸易方式,在产业内向外向型新经济发展。中国制造的拖拉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竞争里凸现出不断增强的硬实力,随着市场份额覆盖的渐渐增加,拖拉机对外营销趋向更纵、更深化发展。面向东欧市场,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国际市场角逐,注重营销模式升级,争相抢占境外市场的一席之地。YT公司作为我国农机行业最知名的国企,以极具历史意义的自主品牌和国内领先研发基地为背景,生产制造和销售拖拉机及其配套农业机具,已率先登陆东欧拖拉机市场。但是,同国际知名拖拉机制造品牌以及国内其他出口业务迅猛发展的品牌相比,在营销管理和策略等方面YT公司都显出进步迟缓、管理经验缺乏的问题。基于国机集团海外市场开拓战略的要求和部署,YT公司亟需创新贸易营销模式,改善出口贸易平台的搭建,突破境外环境和贸易壁垒带来的阻碍,达到区域出口销量更进一层楼的经营目标。本文以国内外先进的营销基础理论为指导,首先对YT公司拖拉机在东欧区域市场的营销现状进行阐述,认识到海外市场的增长。同时,通过科学数据提出当前YT公司在目标市场上营销方面的不足。随后,通过PEST分析,阐述了境外环境影响因素对业务发展带来的利弊,并从4Ps模型出发,分析了当前YT公司在当地的出口营销能力。最后,为了持续推动东欧市场业务的全面提升,借鉴成熟企业在全球营销策略和国际市场营销开展中的经验,针对当前的营销问题从产品差异化渗透策略、价格与促销策略、渠道网络策略、营销沟通策略几个方面,对YT公司拖拉机在东欧市场的营销措施提出合理建议。
米明伟[8](2019)在《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机械属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其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是推动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要素之一。众所周知,现代农业的科技集中度越来越高,而农业机械正是承载先进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农业机械的出现是对于人类劳动能力的延伸,使农业生产突破了生产运营规模与生产效率的局限,在优化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农业发展等级、发展水平。欧美发达国家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已经充分证明,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是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农机总动力达10亿千瓦,农机工业产值达4500亿元,已经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5%,主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农机生产制造、质量效率、机械化程度、营销策略、服务理念、服务能力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这主要源于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与此同时,生产力水平还仍旧处于较低的水平。当前急需逐步推进和落实农业机械化,运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推动农业发展,并逐步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但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调结构、转方式不断深入,农机行业面临着生存压力和行业大洗牌。本文以企业营销管理理论为基础,在对影响黑龙江农机公司(农机流通销售企业)内外部环境以及公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农机公司当前拥有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行了详细刻画后,提出了4C营销理论指导下黑龙江省农机公司的营销策略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为黑龙江省农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车雯[9](2018)在《石河子开发区建立农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基础性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农业机械装备的需要趋向于高质量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作为我国农业主产区的新疆而言,机械化水平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推动因素,在本文的研究中,是以石河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阅读与SWOT分析方法探讨了农机产业园的发展规划。新疆石河子在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农业机械装备行业优势得到凸显,由此出现了新的一批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包括天露、天佐、科神以及天振等;与此同时,新疆石河子将全国规模最大的生产棉花机械公司、全国最大的生产节水器的公司、全国最大的生产引犁公司以及全国规模最大的精量播种机械公司集中了起来。产值约占全疆农机装备制造业产值的40%,这都夯实了石河子作为农业机械装备大市的优势地位,但是分析结果表明,石河子农机产业园在发展规化中面临龙头企业缺少、品牌建设不足、人才欠缺等诸多劣,同时面临市场严峻的挑战,据此,石河子农机产业园应该在发展规划中,立足于科学化的项目总体定位、项目规划构想,合理确立发展建设方向与发展建设思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增加上游与下游的企业,为农机产业的产品制造与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物资供给、公共服务等条件,充分发挥产业链的优势提升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利润的大幅提高,这也就成为农机产业园促进关联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同时要为农机产业园的发展规划从产业优惠政策、人才技术队伍、农机龙头企业、关联产业等方面提供保障。
何琼[10](2017)在《我国农机产业集群演化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农机产业集群可以为农机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力量。研究我国农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演化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促进集群凸显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提升农机企业国际竞争力,政府实施集群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归纳、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和国内外农机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我国农机产业集群的特征、空间结构和发展现状,运用区位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农机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条件和环境条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因子分析,构建了由集群辐射效应、创新环境、区位环境、产业要素和行业合作五个主因子18个影响因素构成的农机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框图。论文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演化理论和指数增长模型,将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演化机制和特征进行了研究。运用区位商法、GESS模型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评价法三种识别评价方法对山东农机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农机产业集群处于成长阶段。论文分析了农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使用Vensim建模工具,从区域经济投入、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动力因素三个视角构建了集群可持续发展动力系统模型,并以山东农机产业集群为实证对象进行了分析,模型的仿真模拟分析和灵敏度检验结果表明:创新性动力在农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变动对集群发展的影响相对较大,国内市场需求对集群发展的影响大于国际市场需求对集群发展的影响。论文基于集群形成机理和演化机制,探索了农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三位一体"驱动路径,即采取内生驱动、外生推动和基础支撑相结合的方式共同驱动集群可持续发展,并基于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加强政府扶持、完善农机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关注高素质人力资本。
二、当前旧农机市场交易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旧农机市场交易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机械 |
2.1.2 农机购置行为 |
2.1.3 融资租赁 |
2.1.4 农机融资租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理论 |
2.2.3 融资租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机理分析 |
3.1.1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内在动因 |
3.1.2 农机融资租赁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 |
3.1.3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效应分析 |
3.2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机制分析 |
3.2.1 融资约束的类型识别 |
3.2.2 农户融资约束直接识别法基本步骤 |
3.2.3 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测算理论分析 |
3.3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理论分析 |
3.3.2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影响分析 |
3.4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理论分析 |
3.4.1 农户融资行为理论分析 |
3.4.2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的理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农业机械化及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
4.1.1 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
4.1.2 农业机械保有量下降,农机投资后劲不足 |
4.1.3 农机行业交易遇冷,在竞争中进行结构性调整 |
4.2 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1 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 |
4.2.2 农机融资租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
4.2.3 农业机械融资租赁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5 调研样本特征及农户农机购置金融服务供求分析 |
5.1 调研情况简介 |
5.2 样本特征描述 |
5.2.1 受访户主基本特征分析 |
5.2.2 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
5.2.3 生产经营状况分析 |
5.3 农机保有情况及购置需求分析 |
5.3.1 农户农机保有状况分析 |
5.3.2 农户农机需求情况分析 |
5.4 调研样本金融服务供求特征分析 |
5.4.1 金融服务需求特征分析 |
5.4.2 金融服务供给特征分析 |
5.5 农机购置金融服务状况分析 |
5.5.1 农机购置融资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
5.5.2 农机购置融资金融供给情况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6.1 农户融资约束的识别过程分析 |
6.1.1 需求型融资约束 |
6.1.2 供给型融资约束 |
6.1.3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结果 |
6.2 农户融资约束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
6.2.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3 农户融资约束程度测算 |
6.3.1 模型构建 |
6.3.2 变量选取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6.3.4 融资约束程度估算 |
6.4 本章小结 |
7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的影响研究 |
7.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
7.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1.2 模型设定 |
7.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7.2.1 数据来源 |
7.2.2 变量选取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投资意愿影响 |
7.3.2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投资规模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研究——基于缓解融资约束视角 |
8.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
8.1.1 理论分析 |
8.1.2 模型设定 |
8.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8.2.1 数据来源 |
8.2.2 变量选取及描述 |
8.3 实证结果分析 |
8.3.1 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 |
8.3.2 农机融资租赁选择偏好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3)广西农机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农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1 农机产业现状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 |
1.2 本地适用农机供给严重不足,现有农机市场在区域内功能缺位,小市场不能满足大需求 |
1.3 广西农机市场的国际区位优势得不到发挥,自身不强,出口不畅,无法满足东盟国家农机市场旺盛的需求 |
2 广西农机市场发展对策 |
2.1 发挥政策、区位优势,弥补西南地区农机大市场“零”缺失 |
2.2 挖掘市场同质性,打通广西、东盟市场双循环 |
3 广西-东盟农机交易大市场建成应达到的目标 |
3.1 农机综合服务区主要功能 |
3.2 农机产品仓储物流基地 |
3.3 农机先进装备制造基地 |
3.4 农机试验示范基地 |
(4)MT农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二章 MT农机发展现状 |
2.1 MT农机公司概况 |
2.2 MT农机组织结构 |
2.3 MT农机生产销售情况 |
2.4 MT农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T农机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全球农机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
3.2.2 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
3.2.3 农机行业产品市场分析 |
3.3 行业竞争分析 |
3.3.1 行业中现有竞争者分析 |
3.3.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3.3 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分析 |
3.3.4 消费者议价能力的分析 |
3.3.5 替代品的威胁 |
3.4 机遇与威胁分析 |
3.4.1 公司的机遇 |
3.4.2 公司的威胁 |
第四章 MT农机内部环境分析 |
4.1 企业资源分析 |
4.1.1 技术资源 |
4.1.2 品牌资源 |
4.1.3 渠道资源 |
4.2 企业能力分析 |
4.2.1 生产能力 |
4.2.2 营销能力 |
4.2.3 新产品开发能力 |
4.3 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
4.3.1 公司的优势 |
4.3.2 公司的劣势 |
第五章 MT农机竞争战略选择 |
5.1 MT农机SWOT分析 |
5.2 MT农机总体竞争战略分析 |
5.3 MT农机竞争战略重点业务 |
5.3.1 塑造特色农机品牌 |
5.3.2 创新研发个性化产品 |
5.3.3 探索个性化营销手段 |
5.3.4 打造个性化服务 |
5.3.5 深耕国内外市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T农机竞争战略实施措施与保障 |
6.1 组织结构优化 |
6.2 积极培养与吸引专业人才 |
6.3 新技术引进 |
6.4 优化信息平台建设 |
6.5 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对中亚农机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农机产品出口的研究 |
1.2.3 中国对中亚农机产品出口的研究 |
1.2.4 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1.4 创新点与局限性 |
1.4.1 创新点 |
1.4.2 局限性 |
第2章 中国对中亚农机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及特点 |
2.1 中亚市场概述 |
2.2 中国对中亚农机产品出口规模 |
2.3 中国对中亚农机产品出口结构 |
2.4 中国对中亚农机产品出口贸易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2.4.1 出口贸易的特点 |
2.4.2 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中国农机产品出口中亚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农机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 |
3.1.1 经济因素 |
3.1.2 政治因素 |
3.1.3 市场规模 |
3.1.4 其他贸易相关因素 |
3.2 中国对中亚农机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 |
3.2.1 农机产品的竞争力 |
3.2.2 供需匹配度 |
3.2.3 进口市场需求量 |
第4章 中国对中亚农机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农机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1.2 模型构建 |
4.1.3 模型检验 |
4.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2 基于CMS模型的农机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理论 |
4.2.2 模型设定 |
4.2.3 数据来源及农机产品分类 |
4.2.4 CMS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拖集团农机出口影响因素的案例分析 |
5.1 一拖集团概况 |
5.2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农机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生产要素 |
5.2.2 需求状况 |
5.2.3 相关支持性产业 |
5.2.4 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 |
5.2.5 政府行为和机遇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国家层面对策 |
6.2.2 企业层面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附录 |
(7)YT公司拖拉机东欧市场营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整合营销理论 |
第二节 STP营销理论 |
第三节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
第三章 YT公司拖拉机东欧市场营销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东欧地区拖拉机市场现状 |
一、主销品牌拖拉机竞争状况 |
二、东欧市场进口农机的贸易壁垒 |
第二节 YT公司产品出口东欧市场的现存问题 |
一、产品渗透障碍 |
二、定价与促销手段缺口 |
三、渠道营销和服务网络问题 |
四、国际贸易沟通障碍 |
第四章 YT公司拖拉机在东欧市场的营销分析 |
第一节 YT公司进入东欧市场的PEST分析 |
一、东欧市场政策环境 |
二、经济环境对东欧农机市场的影响 |
三、社会文化环境对进口农机产品的影响 |
四、YT拖拉机出口东欧面临的技术环境 |
第二节 YT公司基于4Ps模型在东欧市场的营销能力分析 |
一、YT拖拉机产品差异化分析 |
二、YT拖拉机的贸易价格竞争力 |
三、YT拖拉机在东欧市场的渠道网络铺设 |
四、YT拖拉机的推广促销手段 |
第五章 拖拉机在东欧市场的营销对策 |
第一节 产品差异化渗透策略 |
一、聚焦市场功能差异化产品 |
二、产品成本差异化 |
第二节 价格与促销策略 |
一、定价与产品配置相结合 |
二、促销与经济订购批量相结合 |
第三节 渠道网络策略 |
一、增加间接渠道铺设 |
二、完善配备件服务网络 |
第四节 营销沟通策略 |
一、深化电子商务平台 |
二、参与农机体验园项目 |
三、搭建ECU联动系统模块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1.2.1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黑龙江农机公司营销环境及现状分析 |
2.1 黑龙江农机公司营销内部环境分析 |
2.1.1 黑龙江农机公司简介 |
2.1.2 黑龙江省农机公司销售情况 |
2.1.3 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现状 |
2.1.4 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问题 |
2.2 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外部环境分析 |
2.2.1 基于PEST分析理论的宏观环境分析 |
2.2.2 行业环境分析 |
2.3 黑龙江省农机公司SWOT分析 |
2.3.1 SWOT各要素的识别与整理 |
2.3.2 SWOT矩阵构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策略设计 |
3.1 消费者策略 |
3.1.1 找准目标群体 |
3.1.2 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 |
3.2 愿意付出的成本策略 |
3.2.1 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
3.2.2 调查消费者心理价格 |
3.2.3 实现第三方支付 |
3.3 便利策略 |
3.3.1 营销渠道策略 |
3.3.2 线上线下策略 |
3.4 沟通策略 |
3.4.1 企业的营销策划 |
3.4.2 顾客体验式沟通 |
3.4.3 多渠道全方位立体传播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农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4.1 组织管理 |
4.1.1 业务组织架构的顶层设计 |
4.1.2 渠道管理和监督 |
4.1.3 整合营销模式 |
4.2 营销网络建设 |
4.2.1 营销系统建立和经销商选择 |
4.2.2 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 |
4.2.3 经销渠道网络化布局 |
4.3 客户关系建设 |
4.3.1 建立网络社群 |
4.3.2 建立大数据 |
4.3.3 挖掘潜在需求 |
4.4 加强营销团队建设 |
4.4.1 建立营销培训机制 |
4.4.2 加强终端用户培训 |
4.4.3 完善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 |
4.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9)石河子开发区建立农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机产业园区建设与与运作的文献综述 |
1.2.2 农机产业园区发展中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3 农机产业园区发展中产业集群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新疆农业及农机产业发展现状 |
2.1 新疆农业发展概况 |
2.1.1 新疆农业发展历程及概况 |
2.1.2 新疆农机产业发展历程及概况 |
2.2 新疆农机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
2.2.1 农机开发技术水平低,相关政策支撑力差 |
2.2.2 企业用地与资金受限,影响企业发展 |
2.3 乌昌石地区相关产业园发展情况 |
2.4 石河子农业及农机产业发展现状 |
2.4.1 石河子农业发展现状 |
2.4.2 石河子农机市场现状 |
2.4.3 石河子农机行业发展现状 |
第3章 石河子农机产业园项目规划 |
3.1 项目的简要介绍 |
3.2 项目的内容 |
3.2.1 立项依据 |
3.2.2 项目意义 |
3.2.3 项目的内容及目标 |
3.2.4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3.2.5 需求预测与分析 |
3.2.6 完成项目采用的方法 |
3.3 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
3.4 政府支持与管理 |
3.4.1 当地政府的产业政策与投资方向 |
3.4.2 当地政府对该项目的鼓励措施与支持 |
3.4.3 该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 |
第4章 对于建设农机产业园的保障措施 |
4.1 制定和实施产业优惠政策 |
4.2 加大人才技术队伍建设 |
4.3 建立农业园区对我区的影响 |
4.3.1 引进农机龙头企业 |
4.3.2 培养与应用龙头企业 |
4.4 促进关联产业的发展 |
4.4.1 科学合理性的规划布局 |
4.4.2 优化农机产业园产业结构的开发模式 |
4.5 搭建农机产业园产业互动的平台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10)我国农机产业集群演化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集群发展的理论支撑与农机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2.1 产业集群发展相关理论 |
2.2 国内外农机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2.3 农机产业集群的基本界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 |
3.1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条件 |
3.2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条件 |
3.3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 |
3.4 实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演化及阶段识别 |
4.1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演化规律 |
4.2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演化机制 |
4.3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演化阶段识别方法 |
4.4 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5.1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特征 |
5.2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5.3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与对策 |
6.1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 |
6.2 我国农机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当前旧农机市场交易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机市场的权力转移[J]. 张华光. 农机市场, 2021(11)
- [2]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D]. 王彦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广西农机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孙明. 农业机械, 2021(05)
- [4]MT农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郝鸿嫣.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新形势下SG农机公司营销战略研究[D]. 王抗. 天津大学, 2020
- [6]中国对中亚农机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D]. 宋娜娜. 江苏大学, 2020(05)
- [7]YT公司拖拉机东欧市场营销问题研究[D]. 牛佳慧. 河南科技大学, 2019(07)
- [8]黑龙江省农机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米明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石河子开发区建立农机产业园发展规划研究[D]. 车雯. 石河子大学, 2018(02)
- [10]我国农机产业集群演化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D]. 何琼.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