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汪青松[1](2022)在《三个“历史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文中研究表明第一个"历史决议"昭示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第二个"历史决议"标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完成和新的飞跃的萌发;第三个"历史决议"首次提出并逻辑论证了百年党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特别是在"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的基础上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三个"历史决议"阐明了党的百年奋斗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化结合、时代化创造和体系化创新,为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前后承接又螺旋式上升的飞跃作出了重要贡献。
寇杪[2](2021)在《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董必武(1886年-1975年)长期从事党的法制工作。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国家和法律的学说灵活运用到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法制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董必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法制实践中承担了领导者、设计者和推动者的角色。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内在蕴含着依法治国的必然性,代表了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的方向,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型的艰难起步,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性质和品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宝贵经验。董必武是“依法治国”法治思想的最早探索者和奠基人之一,其“依法办事”思想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早期雏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巨大进展的今天,重新整理、分析、讨论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理论来源与形成过程,探讨了董必武关于社会主义法制与国体政体的关系、社会主义立法、社会主义司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与法学研究等方面的思想,总结了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特点、地位和现代启示。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法学理论和毛泽东法制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法制文化与孙中山法制思想也是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源头活水。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萌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为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形成阶段;1956-1959年为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成熟阶段;董必武探讨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与国体、政体的关系,认为国体决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政体产生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并规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运行方式,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反过来必须维护新中国的国体与政体;董必武社会主义立法思想蕴含着“批判-认识-运作”的内在逻辑,其核心内容包括对国民党立法的批判、对新中国社会主义立法性质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对新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原则和关键点的精准把握;董必武社会主义司法思想的内容构建遵循了“批判-认识-建设”的内在理路,其核心内容包括对国民党旧司法的批判、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司法根本属性和功能的深刻认识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建设;在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思想中,董必武指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方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做指导,学习苏联法学理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密切结合,培养新中国法律人才,加强新中国的普法教育。在社会主义法学研究思想中,董必武指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学研究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法学理论和毛泽东法制思想为理论基石,对国内国际重大政治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建立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具有转折性、开创性、批判性、政治性、人民性、实践性等鲜明特点,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早成果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了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法制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宝贵经验。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从依法办事到依法治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创新;第二,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加强新时代立法工作;第三,从有法必依到公正司法:加强新时代司法工作;第四,从依法治党到依法执政:完善党的领导方式;第五,从法制教育到全民守法:加强普法教育,树立法治观念。
朱文琦[3](2021)在《新时代巩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霜[4](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白兮[5](2020)在《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发展理念既是对社会发展思想和发展观念的凝练概括,也是对社会发展实践与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及目标,系统理顺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条件与态势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卓越成就和宝贵经验的思想性概括。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思想、发展理念维度的重大理论创造,也是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的全新表达,深沉地体现出党和国家站位新时代宏大征程的理论自觉与责任担当,充分地彰显了党一心为民、服务于民的立场情怀。从理念理论的思想方位来讲,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理论原则和实践要旨一以贯之的承继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创造创新。因此,研究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蕴,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构筑谱系为参照、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承继发展为脉络,解释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涵义与理论特质,梳理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源流,论析共享发展理念确立形成在思想与实践双重向度的现实基础,进而阐明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精髓、理念方位与之时代意义。其一,从理论涵义的视角考察,共享发展理念呈现出社会发展性与共享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概念构成上,共享发展理念涵盖了“共享”与“发展”两项基本范畴,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对“共享”概念的内涵可以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张力中来做出界划。这就引申出了共享发展的主体是谁,对象是什么、如何实现共享以及何以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环境中践行共享发展的理论问题。结合对共享发展概念构成要素的审视,又体现为发展性、人民性、共享性和民生性的理论特征,蕴涵着发展之主体、目的和方向高度统一的深挚价值旨趣,彰显了对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实践论和价值论维度的全面深化。其二,从理论溯源的脉络考察,共享发展呈现出思想承继与实践转化相统一的特征。在理论的源流及渊源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为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底,综观于马克思恩格斯极其宏大厚重的理论体系,其共享发展思想的丰富深化是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完善的历史进程高度契合的。从构建共享发展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预设,到以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理论原则作为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支持,再到以研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为路径,阐释论证社会共享的科学性、构筑科学社会主义的蓝图构想来丰富共享发展思想,使马克思恩格斯最终完成了系统全面、规范严谨的共享发展思想筑构与体系,这也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理论源头。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更真正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飞跃与实践转化,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共享理论的中国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思想的成型确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与实践根基。其三,从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考察,共享发展理念具有历史境遇与发展任务相关照的特征。回溯历史,中华民族的共享愿景与文化积淀厚泽涵养了共享发展理念的文化始基和思想底蕴,这体现为共享发展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转化创新,也体现为共享发展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扬弃思辨。联系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造和成功实践则是中国共产党确立贯彻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最为直接且最为关键的现实基础及背景。这体现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之实践的突破发展,提供了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理论准备,丰厚了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意蕴,也充分彰显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指向。而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条件、新形势则深切映现了共享发展理念的现实观照和时代关切。其四,从理论的架构、内容和要旨考察,共享发展呈现出思想蕴涵与理论方位相照应的特征。大体而言,共享发展理念的精髓要旨涵括了强调人民主体的全民共享、确保共享质量的全面共享、发扬首创精神的共建共享和明确共享进路的渐进共享;在理论方位上,共享发展明确了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旨归、确立了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要务、彰显了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使命;据此而言,共享发展理念正确科学地把握了新时代中国的国情民情与发展要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发展理念、发展思想的高度升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全新境界,也是对新时代中国民生实践、民生发展的深切回应。
刘亚军[6](2020)在《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富春为共产党工作50余年,其中将近35年从事财政、工业、计划工作,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他是共产党经济工作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计划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经济建设一线的指挥员,又是共产党不可多得的经济理论家。在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的各个时期,李富春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正确评价李富春的经济思想,继承他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对于再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过程,丰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丰富和完善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研究,更好地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等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对于总结和吸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入研究,也有一定意义。最重要的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进行记录和总结,纠正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独立性较差的错误认识,肯定其历史价值与功劳。本论文研究采取纵横结合的结构,以阐述李富春经济思想形成的四个时期为经,三大主要经济思想的内容和贡献为纬对其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论述。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包括政策措施、理论和哲学理论逻辑三个部分。其经济思想既有其长期深耕经济一线的实践总结与升华,也有对他人经济思想的借鉴与发展,兼容并蓄形成了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与主导,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以及围绕核心与两翼展开的其它经济思想的思想体系。论文写作思路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梳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为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理论为其提供依据,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为李富春经济思想提供思想渊源。其次,以纵向思维梳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萌芽、确立、发展与经受考验曲折发展和成熟四大时期的过程,阐述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其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划分的依据是其主要经济思想和经济思想精髓的发展过程,而其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是李富春所有经济思想中的主体,这一思想是李富春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二部分以横向思维系统地对三大主要经济思想进行理论阐释和分析,这三大主要经济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第三部分对李富春经济思想进行综合述评。首先,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特点,其特点在内容上包括: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其特点在方法上包括:李富春坚持将农业放在基础地位,注重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重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作用,重视实践性,强调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五个方面。其次,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包括综合平衡的辩证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勤俭节约的方法论。第三,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灵活运用。同时,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局限,即经济理论体系性不强,一些经济思想没有充分展开论述。第四,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括:经济思想精髓的当代价值,经济思想特点的当代价值,经济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李富春的经济思想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李富春的经济思想中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因而对其经济思想当代价值进行理论思考包括:对立统一辩证法理论,人民群众历史观理论,实事求是唯物论理论,实践基础认识论理论。要正确把握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必须坚持科学态度,贯彻三条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分别是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本论文在研究时主要采取的是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分析与综合方法。
李梅[7](2019)在《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就意味着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环境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与以前有着重大区别,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文化教育资源分布不不匀及社会群体利益矛盾加深等多维度、多领域、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纷繁复杂、纵深交织。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研精究微,进而寻求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有利于已经转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得到阶段性解决。因此,依据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深刻意蕴,提炼出其当代价值不无裨益。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价值进行了全面研究。首先,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的双重维度出发,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进行追根溯源,探讨其产生的历史条件,系统论述了其科学内涵,并分析说明毛泽东晚年在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探索中出现的理论缺陷,深入研究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毛泽东提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非对抗性性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必须坚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角度,探讨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在中国的当代价值。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新要求,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尽可能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服务。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和把握,必须以基本的国情为基础,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判断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指导,对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社会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韩平[8](2018)在《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私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基本的问题,事关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旧中国,建立新社会的历史征程中,毛泽东就如何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提出了思想主张,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源于对中华传统公私思想的传承,对马克思主义公私理论的继承和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公私问题经验的借鉴。毛泽东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同”思想对其影响深刻,以致接受共产主义之后,多把两者“相提并论”;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两个决裂”思想并以此作为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的理论基础;对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公与私关系经验教训,毛泽东不仅熟之又熟,而且能从中汲取“养分”,深化自己对公与私关系的认识。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形成大致经过了“尚公反私,向往大同圣域”、“公私兼顾,凝聚革命伟力”、“为公去私,造就社会新人”三个阶段,呈现出“‘公’字当头,始终坚持‘立公’‘为公’目标不放松”“辩证待‘私’,允许‘私’合法的存在”“以‘公’改‘私’,逐步消灭私有制、私有观念”等较为明显的阶段特征。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核心内容体现在制度、器物、思想三个层面。在所有制上,认为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历史发展大势,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实践起点;在观念上,强调思想观念的改造,主张公有观念取代私有观念,消灭人们头脑中的“私”;在实践中,要求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提倡先公后私,强调公私兼顾,反对损公肥私;同时,认为共产党人应该大公无私,应该成为全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的表率,四个方面逻辑严密,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毛泽东对公与私关系问题的深刻把握和睿智眼光。进入新时代,“公”和“私”的内涵发生新的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和处理好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关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理理想信念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人类社会美好未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这也正是研究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得出的经验启示和价值所在。
吕开武[9](2018)在《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从青少年时期就立志“为痛苦的人民服务”的必然结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深化毛泽东思想研究、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深入地研究毛泽东共同富裕的思想和实践,梳理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由来、构建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逻辑体系、揭示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启示。全文共分七大部分,由绪论和正文六章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意义、历史和现状,以及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主要介绍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由来。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传统文化、外来社会民主主义思想、苏俄军事共产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应地经历了从“均贫富”思想、新村理想到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共产主义及其实践再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同富裕思想系统地演进过程。第二章主要阐述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本质内涵。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包括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两个方面,主张在合理差别基础上的普遍富裕,绝不是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第三章主要论述毛泽东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显着特征之一,就是突出生产关系对于共同富裕的保障作用,将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毛泽东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私有制和个体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通过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分配格局,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主张对“资产阶级法权”进行限制和改造;通过反对领导人员及其子弟亲属的特权,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建立人和人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第四章主要论述毛泽东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实现共同富裕根本手段是发展生产力,毛泽东注重通过不断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第五章主要分析了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特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结合、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筹、同步性和差异性相兼顾的特点。第六章主要分析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是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共同富裕道路的初步成果,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尤其对我们今天实现共享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启示。
关雯文[10](2018)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快速发展,嵌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高等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应当借助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睿智和深邃,对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价值观及方法论的指导和统摄,在“理念”上进行转型和澄明,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启转型发展之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论文研究得以开展的理论先导,一方面从史论论证维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演进及创新,另一方面运用这一方法论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路。其要义:一是追本溯源。首先对马克思发展观的历史生成、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贡献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主要历程,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初步探索、邓小平的开拓创新到江泽民的推进拓展、胡锦涛的深化突破直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超越与升华,为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敞开了宽广的理论视野。二是理论论证。论证了事实求是的理论基点、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反思批判的理性追求、改变世界的致思路向、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和交往实践的基本视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品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协调、发展的连续性与超越性的同一、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一致、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叠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鲜明特征。从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与不同发展理论的殊异甄析、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当下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论证。三是现实思考。从转型的缘起入手,指出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遵循了大学功能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顺应了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应势之举、是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之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理性诉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外部困境,并对这一困境进行归因分析。四是理论建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制定学校战略规划;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找准自身“生态位”;以基本矛盾为动力,统筹推进学校全方位转型;遵从内外部关系规律,形成“校地互动”的良好机制;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创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应用普遍联系原理,创设有利于转型的内、外部环境;践行“以人为中心”理念,力促高级应用型人才全面自由发展。在此基础上,从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两方面探讨了转型发展中的教育价值诉求重建,并指明其理性承担。五是实践探索。以金陵科技学院作为转型发展的个案进行剖析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它有助于对我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的、正处于实践探索中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并就这一类型的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转型发展”从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科转型、师资队伍、科研导向、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路径探索。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三个“历史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个“历史决议”昭示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
二、第二个“历史决议”标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完成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新的飞跃的萌发 |
三、第三个“历史决议”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特别是在“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的基础上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 |
(一)以“三个新”“三个起来”和“四个伟大飞跃”为分析框架,逻辑论证了百年党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
(二)把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再概括,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思想三大理论体系 |
(三)基于党对新时期三个重大问题和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创新回答,集成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宣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实现 |
(四)在“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基础上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到新的飞跃的高度 |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从“一个结合”拓展为“两个结合”,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性提升的标志 |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课题从“一个重大”拓展为“三个重大”,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提升的标志 |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从“八个明确”拓展为“十个明确”,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系性提升的标志 |
(2)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经验总结法 |
1.5 创新之处 |
1.5.1 学术观点上的创新 |
1.5.2 研究思路上的创新 |
1.6 概念辨析:法制与法治 |
1.7 论文结构 |
第2章 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形成过程 |
2.1 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理论来源 |
2.1.1 马克思列宁主义法学理论 |
2.1.2 毛泽东社会主义法制思想 |
2.1.3 中国优秀传统法制文化和孙中山法制思想 |
2.2 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形成过程 |
2.2.1 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萌芽阶段 |
2.2.2 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形成阶段 |
2.2.3 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成熟阶段 |
第3章 董必武论社会主义法制与国体、政体的关系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制与国体、政体关系思想及其对董必武的影响 |
3.1.1 国体决定法制,法制必须维护国体 |
3.1.2 政体产生法制,法制必须维护政体 |
3.1.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制与国体、政体的关系思想对董必武的影响 |
3.2 董必武论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与国体的关系 |
3.2.1 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新中国法制的性质 |
3.2.2 社会主义法制必须维护人民民主专政 |
3.3 董必武论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与政体的关系 |
3.3.1 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 |
3.3.2 社会主义法制必须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第4章 董必武社会主义立法思想 |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立法思想及其对董必武的影响 |
4.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立法思想 |
4.1.2 对董必武社会主义立法思想的影响 |
4.2 董必武对国民党立法的批判 |
4.2.1 揭露国民党立法的反动本质 |
4.2.2 废除国民党旧法统 |
4.3 董必武论社会主义立法的性质和意义 |
4.3.1 社会主义立法的性质 |
4.3.2 社会主义立法的意义 |
4.4 董必武论社会主义立法原则 |
4.4.1 社会主义立法要讲政治 |
4.4.2 社会主义立法要坚持立法为民 |
4.4.3 社会主义立法要与实践相结合 |
4.4.4 社会主义立法要坚持服务大局 |
4.5 董必武论社会主义立法思想的关键点 |
4.5.1 立法主体的广泛性 |
4.5.2 立法过程的科学性 |
4.5.3 立法成果的实效性 |
第5章 董必武社会主义司法思想 |
5.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司法思想及其对董必武的影响 |
5.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司法思想 |
5.1.2 对董必武社会主义司法思想的影响 |
5.2 董必武对国民党司法的批判 |
5.3 董必武论社会主义司法的根本属性:人民性 |
5.3.1 在社会主义司法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 |
5.3.2 在社会主义司法工作中坚持司法为民 |
5.3.3 在社会主义司法工作中坚持司法监督和司法便民 |
5.4 董必武论社会主义司法的功能 |
5.4.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5.4.2 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
5.4.3 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5.4.4 解决社会矛盾 |
5.5 董必武论社会主义司法建设 |
5.5.1 加强社会主义司法的思想政治建设 |
5.5.2 加强社会主义司法干部队伍建设 |
5.5.3 加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 |
5.5.4 保持社会主义司法的相对独立 |
第6章 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与法学研究思想 |
6.1 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思想 |
6.1.1 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方向和内容 |
6.1.2 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任务 |
6.2 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学研究思想 |
6.2.1 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学研究的背景 |
6.2.2 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学研究的理论基石 |
6.2.3 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学研究的任务 |
6.2.4 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学研究应和实践相结合 |
6.2.5 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学研究应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 |
第7章 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特点、地位和现代启示 |
7.1 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特点 |
7.1.1 转折性 |
7.1.2 开创性 |
7.1.3 批判性 |
7.1.4 政治性 |
7.1.5 人民性 |
7.1.6 实践性 |
7.2 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地位 |
7.2.1 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早成果之一 |
7.2.2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7.2.3 指导了新中国初期的法制实践 |
7.2.4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 |
7.3 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现代启示 |
7.3.1 从依法办事到依法治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创新 |
7.3.2 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加强新时代立法工作 |
7.3.3 从有法必依到公正司法:加强新时代司法工作 |
7.3.4 从依法治党到依法执政: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
7.3.5 从法制教育到全民守法:加强普法教育,树立法治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论文 |
三、论文集 |
四、古籍 |
五、研究报告 |
六、报纸文章 |
七、外文参考文献 |
八、网络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4)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涵义 |
2.1 共享发展理念的主要内涵 |
2.1.1 共享发展理念的概念界定 |
2.1.2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特征 |
2.1.3 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维度 |
2.2 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析 |
2.2.1 共享发展理念的辩证唯物论机理 |
2.2.2 共享发展理念的唯物辩证法审视 |
第3章 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源流 |
3.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脉络溯源 |
3.1.1 形成共享发展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预设 |
3.1.2 阐明共享发展思想的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内涵 |
3.1.3 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论证共享发展的科学性 |
3.1.4 构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共享发展思想 |
3.2 毛泽东对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飞跃与实践转化 |
3.2.1 奠定中国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制度保证和经济基础 |
3.2.2 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共享发展为民务实的思想根基 |
3.2.3 铺垫中国社会主义共享发展协调民生的实践基调 |
第4章 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现实基础 |
4.1 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与共享期盼 |
4.1.1 共享发展蕴含对传统民生思想的转化创新 |
4.1.2 共享发展体现对传统发展思想的扬弃思辨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持与实践优势 |
4.2.1 “共同富裕”提供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理论准备 |
4.2.2 “以人为本”涵养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意蕴 |
4.2.3 改革开放彰显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旨归 |
4.3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新任务 |
4.3.1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新的发展要求 |
4.3.2 “全面小康”的部署与共享发展的攻坚任务 |
4.3.3 中国“强起来”的使命与世界共享的价值追求 |
第5章 共享发展理念的中国智慧及理论意义 |
5.1 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精髓 |
5.1.1 全民共享强调人民主体 |
5.1.2 全面共享确保共享质量 |
5.1.3 共建共享发扬首创精神 |
5.1.4 渐进共享明确共享进路 |
5.2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方位 |
5.2.1 共享发展明确新发展理念的思想旨归 |
5.2.2 共享发展确立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要务 |
5.2.3 共享发展彰显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使命 |
5.3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 |
5.3.1 共享发展是党和国家发展理念的高度升华 |
5.3.2 共享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全新境界 |
5.3.3 共享发展是对新时代中国民生实践的深切回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理论缘起 |
(二)实践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际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结构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二)历史分析方法 |
(三)比较分析方法 |
(四)分析与综合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思想 |
(二)列宁与斯大林的经济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理论依据 |
(一)毛泽东经济思想 |
(二)党的其他领袖人物的经济思想 |
(三)党的经济理论工作者的思想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思想渊源 |
(一)中国古代重视民生的思想 |
(二)中国古代重视轻重之术的思想 |
(三)中国古代重视义利观的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经济思想的萌芽与确立 |
(一)经济思想的萌芽 |
(二)经济思想的确立 |
二、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
(一)经济思想的发展 |
(二)经济思想的曲折发展 |
(三)经济思想的成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李富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 |
(一)产业发展及相互关系 |
(二)“公私合作、公私两利”的方针 |
(三)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 |
(四)依靠科技发展生产 |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特点 |
(一)注重市场经济规律 |
(二)以农业为基础 |
(三)具备前瞻性与战略眼光 |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原则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群众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李富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发展思想 |
(一)农业生产与建设 |
(二)工业建设与布局 |
(三)产业之间相互关系 |
二、计划工作的思想 |
(一)计划工作部门的建设 |
(二)计划工作管理制度 |
(三)正确认识计划工作中的几大重要关系 |
(四)计划工作遵循的方针与原则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探索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
(五)李富春对计划经济思想的科学认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 |
一、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的来源 |
(一)李富春对“大跃进”影响的思考 |
(二)李富春对“大跃进”教训的反思 |
二、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的内容 |
(一)农业调整思想 |
(二)工业调整思想 |
(三)商业调整思想 |
(四)工作方法调整思想 |
(五)计划工作调整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特点与精髓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内容特点 |
(一)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 |
(二)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的方法特点 |
(一)坚持将农业放在基础地位 |
(二)注重计划与市场的结合 |
(三)重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作用 |
(四)极具实践性的经济理论 |
(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 |
(一)综合平衡的辩证法 |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三)勤俭节约的方法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灵活运用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局限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精髓的当代价值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特点的当代价值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当代价值的理论思考 |
(一)对立统一辩证法理论基石 |
(二)人民群众历史观理论基石 |
(三)实事求是唯物论理论基石 |
(四)实践基础认识论理论基石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其形成条件 |
2.1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矛盾的思想 |
2.1.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
2.2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形成条件 |
2.2.1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形成的国际时代背景 |
2.2.2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形成的中国具体国情 |
第3章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科学论述 |
3.1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 |
3.1.1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方面的矛盾 |
3.1.2 具体透彻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
3.2 系统阐发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
3.2.1 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 |
3.2.2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性 |
3.3 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
3.3.1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认识过程 |
3.3.2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客观必然性 |
3.4 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两类社会矛盾学说 |
3.4.1 社会主义两类社会矛盾的相应判断标准 |
3.4.2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
3.5 原则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方法 |
3.5.1 认清中国的国情,调整和改革中前进 |
3.5.2 厘清矛盾的性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第4章 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上的偏差及原因 |
4.1 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上的偏差 |
4.1.1 有侧重生产关系忽视生产力的倾向 |
4.1.2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出现偏差 |
4.1.3 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方式过于单一 |
4.2 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上出现偏差的原因 |
4.2.1 对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究存在某些认识误区 |
4.2.2 对国情的判断上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原则 |
4.2.3 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问题认识上的误判 |
第5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当代价值 |
5.1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理论贡献 |
5.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
5.1.2 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5.1.3 为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
5.1.4 为新时代形成新的社会主义矛盾理论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源 |
5.2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现实启示 |
5.2.1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推动着我国社会向前发展 |
5.2.2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没有改变我国基本国情 |
5.2.3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 |
5.2.4 建立合理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是保障社会有序发展的核心 |
5.3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与新要求 |
5.3.1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重大创新 |
5.3.2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价值蕴含 |
5.3.3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要求 |
5.3.4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变革展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论文发表情况 |
(8)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框架与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说明 |
六、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章 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形成 |
1.1 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理论渊源 |
1.1.1 中国传统文化中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 |
1.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理论 |
1.1.3 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公与私关系的经验 |
1.2 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形成过程 |
1.2.1 尚公反私,试图“道德教化”来救国救民 |
1.2.2 公私兼顾,带领民众用革命手段推翻旧制度 |
1.2.3 为公去私,“改造与建设并举”,加快实现社会主义 |
第2章 毛泽东关于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思想 |
2.1 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2.1.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逻辑起点 |
2.1.2 公有制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选择 |
2.2 公有制取代私有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
2.2.1 社会主义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 |
2.2.2 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
2.3 公有制最终将会取代私有制 |
2.3.1 生产力的发展是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基础 |
2.3.2 社会主义改造是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有效路径 |
2.3.3 人与人关系问题是所有制问题解决之后的重要问题 |
第3章 毛泽东关于公有观念取代私有观念的思想 |
3.1 公有观念取代私有观念是长期任务 |
3.1.1 以“救国救民”为目标的私有观念改造 |
3.1.2 以“赢得革命顺利”为目标的私有观念改造 |
3.1.3 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私有观念改造 |
3.2 不同群体私有观念改造的任务和目标 |
3.2.1 农民由于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私有观念的改造任务很重 |
3.2.2 知识分子不但要改掉“坏毛病”,而且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
3.2.3 工人阶级要彻底抛弃私有观念,并在斗争中不断改造自己 |
3.3 公有观念取代私有观念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 |
3.3.1 自我改造是改造私有观念一个根本的渠道 |
3.3.2 群众运动是改造私有观念一种重要的形式 |
3.3.3 榜样教育是改造私有观念一种有效的途径 |
第4章 毛泽东关于统筹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思想 |
4.1 提倡“先公后私”,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
4.1.1 坚持集体主义是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基本体现 |
4.2 强调“公私兼顾”,统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 |
4.2.1 “不能有公无私”,承认个人正当利益是统筹“三者利益”的基本要求 |
4.2.2 坚持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是统筹“三者利益”的必然要求 |
4.2.3 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是统筹“三者利益”客观需要 |
4.3 反对“损公肥私”,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 |
4.3.1 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关系,坚决反对极端利己主义行为 |
4.3.2 反对官僚主义,是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具体要求 |
4.3.3 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是正确处理“三者利益”矛盾的基础 |
第5章 毛泽东关于共产党人必须大公无私的思想 |
5.1 共产党人“本身决无私利可图” |
5.1.1 党的执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5.1.2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5.1.3 敢于奉献牺牲是对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 |
5.2 大公无私是共产党人党性的本色 |
5.2.1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5.2.2 保持积极苦干态度 |
5.2.3 恪守廉洁自律准则 |
第6章 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特点与启示 |
6.1 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的基本特点 |
6.1.1 “公”字当头,始终坚持“立公”“为公”目标 |
6.1.2 辩证待“私”,允许“私”的合法存在 |
6.1.3 以“公”改“私”,逐步消灭私有制、私有观念 |
6.2 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的启示 |
6.2.1 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关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 |
6.2.2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
6.2.3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关怀 |
6.2.4 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信念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共产党人率先垂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先决条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9)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意义 |
1.共同富裕思想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 |
2.研究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是深化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要求 |
3.研究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有助于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 |
二、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的历史回顾 |
2.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观点 |
三、研究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方法 |
1.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的基本思路 |
2.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1.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
2.“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1.富裕与共同富裕 |
2.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 |
3.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 |
第1章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历史由来 |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均贫富”思想 |
1.1.1. “等贵贱均贫富”的理想与追求 |
1.1.2. “天下为公”的情怀与向往 |
1.1.3. “富国利民”的理念与憧憬 |
1.2. 外来的社会民主主义 |
1.2.1. 新村主义的理想与实验 |
1.2.2. 工读互助主义的兴趣与活动 |
1.3. 苏俄的军事共产主义 |
1.4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
1.4.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
1.4.2 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
1.4.3 共同富裕是目的性与过程性的统一 |
第2章 共同富裕是“所有一切人都富裕起来” |
2.1 共同富裕是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一起富裕 |
2.1.1 农民与工人、农村与城市的共同富裕 |
2.1.2 内地与沿海的共同富裕 |
2.1.3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共同富裕 |
2.2 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有机统一 |
2.2.1 物质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基础 |
2.2.2 精神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
2.2.3 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是有机统一的 |
2.3 共同富裕不是没有差别的平均主义 |
2.3.1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反对平均主义 |
2.3.2 收入差别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是难以避免的 |
2.3.3 允许差别不是两极分化 |
第3章 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 |
3.1 消灭私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最根本的基础 |
3.1.1 变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消除两极分化的所有制基础 |
3.1.2 引导个体经济走合作化道路,避免贫富分化 |
3.1.3 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 |
3.2 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
3.2.1 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分配格局 |
3.2.2 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
3.2.3 限制和改造“资产阶级法权” |
3.3 .消灭特权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 |
3.3.1 领导干部也是普通劳动者 |
3.3.2 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建立生产中的平等关系 |
3.3.3 干部子弟亲属也不能搞特权 |
第4章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 |
4.1 .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4.1.1 新民主主义革命变革了旧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
4.1.2 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4.1.3 不断调整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4.2 依靠科学技术,加快生产力的发展 |
4.2.1 向科学进军,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 |
4.2.2 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以科学技术现代化引领工业、农业和国防的现代化 |
4.2.3 建立宏大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
4.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4.3.1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 |
4.3.2 思想政治工作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 |
4.3.3 思想政治工作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
第5章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特点 |
5.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 |
5.2 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结合 |
5.3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筹 |
5.4 同步性与差异性相兼顾 |
第6章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
6.1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 |
6.1.2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 |
6.1.3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 |
6.2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在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及深刻教训 |
6.2.1 试图实现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实践中却导致了共同贫穷 |
6.2.2 试图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抓阶级斗争来发展生产力,但往往是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6.2.3 试图发挥人的精神作用来促进共同富裕,却忽视了物质利益对人的激励作用 |
6.3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对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意义 |
6.3.1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阶段性的目标 |
6.3.2 同步富裕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少数人贫穷或贫富悬殊也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
6.3.3 共同富裕既意味着物质财富的充裕,也意味着精神财富的富有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10)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1.1.1 在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中彰显理论体系的价值指向 |
1.1.2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解答时代问题的研究视角 |
1.1.3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的积极尝试 |
1.1.4 为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发展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科学有效的理性引航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有关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有关应用型本科转型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1.4 相关概念说明 |
1.4.1 发展 |
1.4.2 发展观 |
1.4.3 应用型本科院校 |
1.4.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
1.4.5 应用科技大学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溯源与当代解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发展观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历史生成 |
2.1.2 列宁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贡献 |
2.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
2.2.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初步探索 |
2.2.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开拓与创新 |
2.2.3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推进与拓展 |
2.2.4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化与突破 |
2.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超越与升华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内蕴与时代价值 |
3.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品质 |
3.1.1 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点 |
3.1.2 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
3.1.3 反思批判的理性追求 |
3.1.4 改变世界的致思路向 |
3.1.5 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 |
3.1.6 交往实践的基本视界 |
3.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鲜明特征 |
3.2.1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
3.2.2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 |
3.2.3 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协调 |
3.2.4 发展的连续性与超越性的同一 |
3.2.5 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一致 |
3.2.6 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叠合 |
3.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
3.3.1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升华来看待其时代价值 |
3.3.2 从与不同发展理论的殊异甄析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
3.3.3 从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
3.3.4 从当下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出发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
第四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要求及境遇 |
4.1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召唤 |
4.1.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遵循了大学功能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 |
4.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顺应了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 |
4.1.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
4.1.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应势之举 |
4.1.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之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理性诉求 |
4.2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时代要意 |
4.2.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内涵 |
4.2.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性目标——应用科技大学 |
4.3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 |
4.3.1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外部困境 |
4.3.2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部困境 |
4.4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困境的归因分析 |
4.4.1 转型发展中价值诉求的迷失 |
4.4.2 转型发展中教育价值诉求的解读:缺乏科学正确发展观的指导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建构 |
5.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引航 |
5.1.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5.1.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与逻辑起点:物质生产实践 |
5.1.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刻动因:矛盾运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 |
5.1.4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路径指向: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
5.1.5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根本要旨: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物质财富增加 |
5.1.6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社会发展的整体性 |
5.1.7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终极关怀: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5.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运用 |
5.2.1 转型目标指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制定学校战略规划 |
5.2.2 转型实践先导: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找准自身“生态位” |
5.2.3 转型动力机制:以基本矛盾为动力统筹推进学校全方位转型 |
5.2.4 转型根本之道:遵从内外部关系规律形成校地互动的良好机制 |
5.2.5 转型精神引领: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创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 |
5.2.6 转型实践准则:应用普遍联系原理创设有利于转型的内外部环境 |
5.2.7 转型价值旨归:践行“以人为中心”理念力促高级应用型人才全面自由发展 |
5.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教育价值重建 |
5.3.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理念的重建 |
5.3.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实践的重建 |
5.3.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价值诉求的理性承担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实践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个案呈现 |
6.1 办学理念的转型:扬长避短,特色发展 |
6.2 发展战略的转型:顺势而为,跃迁发展 |
6.3 人才培养的转型:素能本位,持续发展 |
6.4 课程体系的转型:注重实践,融合发展 |
6.5 教学方式的转型:协同育人,开放发展 |
6.6 学科专业的转型:链接产业,定向发展 |
6.7 师资队伍的转型:双师双能,借力发展 |
6.8 科研导向的转型:应用转化,主动发展 |
6.9 服务社会的转型:贴近地方,互动发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三个“历史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J]. 汪青松. 理论建设, 2022
- [2]董必武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研究[D]. 寇杪. 新疆大学, 2021
- [3]新时代巩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研究[D]. 朱文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5]共享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蕴研究[D]. 白兮. 吉林大学, 2020(08)
- [6]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D]. 刘亚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李梅.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9)
- [8]毛泽东认识和处理公与私关系思想研究[D]. 韩平.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 [9]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研究[D]. 吕开武.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 [10]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 关雯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