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层理解题一例(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吴康[1](2021)在《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障碍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淑娇[2](2021)在《窄式阅读教学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闫月荣[3](2021)在《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阅读不应该只被视为是一种为了学习语法、词汇的利用工具,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难题的能力。在这一方面,它与语言学习的目的相吻合。同样对于英语学习来说,阅读可谓是重中之重。究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英语阅读不论是在英语教学中还是英语测试中都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根据《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所划分的阅读技能目标,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浏览查阅英文诗歌散文、报纸期刊、国外名着以及英文说明书等非专业性的英文阅读材料并能抓住其基本文意;找出或获取文本中心思想、作者写作意图、观点或态度的相关信息;能根据语篇情境、上下文意、构词法以及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或词组含义;能够分析篇章层次,理解关键从句,理清事件情节发展和预测可能发生的结局。此外,学生还需要培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激发阅读热情,最终提升英语阅读能力。而目前大部分传统的英语阅读授课模式过于强调对英语学科基础知识的讲解,缺乏对上述英语阅读技能目标的实现更仔细、深入的挖掘和探索。而Halliday的以语篇为依托的词汇衔接理论侧重培养学习者的篇章衔接意识,它不仅关注字词句等基础语言单位的衔接关系,还兼顾文章结构和体裁,与高中生需要达成的英语阅读技能目标相吻合。因此,本实证研究以Halliday和Hasan的词汇衔接理论为主要依据,以Hoey的词汇重复模式为辅助来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期解答“在词汇衔接模式的指导下,高中生在英语阅读成绩、阅读态度以及词汇衔接意识等方面有何种程度的变化?”的研究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回答“以语篇为基础的词汇衔接阅读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成绩、阅读态度以及他们的词汇衔接意识有何种变化。”本研究抽取了哈尔滨市某高中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个班级各有50人。笔者对实验班的学生采取词汇衔接阅读教学模式,而对照班的阅读教学模式保持不变,实验时间为期4个月,在实验尾声,将之前所收集到的来自各个测量工具中的实验数据结合SPSS 24.0统计手段进行探讨。由最终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受试对象的阅读理解成绩比对照班受试对象的成绩要高,且涨幅较为显着;根据调查问卷的前后测变化情况、实验中期的受试访谈结果和课堂观察量表结论汇总来看,学生对待英语阅读变得更加积极和自信,在解决英语阅读实际问题时所展现的词汇衔接意识得到了增强。由此可知,基于词汇衔接手段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丰富高中生一贯的阅读理解技巧,使其英语阅读习惯向好发展,并且还可以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互为表里。基于本研究的发现,笔者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方面对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展望建议:教师应当不断精进自身对词汇衔接理论基础知识的内化、有规律地设计英语阅读操练活动并辅之以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渗透;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要努力积累英语语用基础知识、身体力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加强课后的英语写作练习,加深“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英语技能的相得益彰。
王鑫茹[4](2021)在《诊断性评价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的颁布,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如今,阅读测试不仅要求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也要求他们在理解文章大意和文章细节的基础上具备推理、总结以及猜测的能力。但是高中生对于这一转变还不适应,并且教师在了解学生英语的实际水平后也没有进一步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因此,针对我国目前高中阅读教学过程显现的“仅测试,不纠正”等现状,本研究尝试利用诊断性评价的优势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开展基于“反馈-纠正”为核心流程的诊断性评价影响研究,具体研究问题为:第一,高中生目前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哪些共性问题?第二,诊断性评价能否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如果能,体现在哪几方面?本研究中笔者以哈尔滨市呼兰第一中学高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对比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两个班级任教教师和教学进度相同,区别是实验班在进行“诊断性评价”后实行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干预计划,而对照班仍采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测试法以及访谈法,收集数据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经过教学实践及相关数据分析比对,主要发现如下:(1)高中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阅读兴趣较低、推理判断能力较差、阅读方法单一死板等。(2)通过对比实验前后两个班级的阅读测试成绩,笔者发现,两个班的阅读成绩均有提高,但实验班成绩提升更为显着。因此,诊断后及时进行教学干预这一过程在阅读兴趣、课堂参与度、阅读能力等方面对学生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验前后对学生的随机访谈,笔者发现多数学生对于该评价方法认可度较高。最后,笔者基于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够为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实践参考。
钟进[5](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及教学设计研究 ——以2016-2020年全国卷Ⅱ为样本》文中研究指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等维度,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分析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不仅有利于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考查特点的掌握,还有利于帮助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阅读学习成绩,是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理论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近五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Ⅱ的阅读理解文本分析发现其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文本体现特定情境中对文化意识和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考查;第二,重视事实性知识,突出对语言能力素养的考查;第三,重视文本理解,强调逻辑思维品质的考查。根据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特点,教学设计策略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加强阅读理解文本主题语境与语篇的解读,提高学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同时,融合语言技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全面发展;第二、教师应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对文本以自我的理解进行评价鉴赏,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第三、教师应引导学生洞察文本中的文化元素,提升跨文化理解力,并通过文化对比,深化对不同语言背景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第四,积极了解学生需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给学生提供阅读资源,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教授学生合适的学习策略,提高其学习效率。基于以上教学设计策略,在课例“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教学实践中,发现:第一,在导入环节,教师能运用“头脑风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背景知识;第二,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培养思维逻辑性;第三,在阅读后教师可以选择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总体而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激发了学生英语阅读学习兴趣,同时,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且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等。针对以上教学实践经验,本研究建议:一、教师应在课堂中多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创设英语语言环境,加强学生听说技能的锻炼,促进其语言能力全面发展;二、教师在课堂上应随时根据学生能力层次与水平转换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李虹蕗[6](2020)在《课外阅读促进高中生英语阅读成绩提升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阅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然而,目前高中生尤其是像笔者所在的偏远地区的高中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成绩,光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插入课外阅读教学就显得很重要了。更何况英语课外阅读本身就是英语学习特别是阅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于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在教学上也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本论文建立在以自主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和元认知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聚焦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并参考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英语课外阅读进行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以笔者所教授的两个高二年级同等级的重点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和访谈法,为找寻能更有效提升本校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从而提升英语阅读成绩的课外阅读教学活动,而展开两种课外阅读活动促进高中生英语阅读成绩提升的行动研究。从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有意愿想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成绩,但是他们在英语阅读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即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小、缺乏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因此,本校学生迫切需要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方面的教学和训练。从文献研究结果来看,对英语课外于阅读进行的研究中教学实验研究使用的占比较小,而在教学实验中运用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归纳为两种,即指导性英语课外阅读和自主英语课外阅读。两种阅读课外活动是否都能提高学生阅读成绩,到底哪一种更能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成绩,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的两个问题。同时,在实验后,学生对于英语课外阅读的看法与态度会发生怎样的转变,是本次论文的第三个主要研究问题。笔者在所任教的高二年级同等级两个重点班进行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阅读课外活动的确都能提高学生阅读成绩,而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监督,采用指导性英语课外阅读的实验班在阅读能力的加强和阅读成绩的提升上要高于采用自主英语课外阅读的对照班。实验前后调查问卷与访谈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从之前的对于课外阅读的不了解、态度消极转变为能够主动进行有计划的课外阅读,对于英语课外阅读的态度与看法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基于本文研究,笔者认为在未来的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但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性,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成绩都得到最大提升。
陈康[7](2019)在《高考英语启用读后续写题型的效果验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读后续写题型在高考英语科中使用以来,研究设计人员持续开展了跟踪研究,了解中学教师对该题型考查目标和评分标准的理解、运用以及教学中采取的应对策略和方法。通过对浙江省12位普通高中英语教师的20篇读后续写典型作答样本的评分和访谈数据分别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人员验证了读后续写题型在高考中使用的积极效果,同时对如何在教学中正确使用读后续写任务提出了建议。
肖秀清[8](2019)在《引导性文学阅读与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提升 ——以福建某中学个案研究为例》文中提出英语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而文学阅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英语语言输入和语境接触,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技能与人文素养的有效途经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3年版)》以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都对高中生的文学阅读作了明确规定: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但是现实存在着英语教材文学语篇少,教师文学阅读指导不足,学生极少阅读文学语篇等事实。笔者通过文献查找与归类,发现文学阅读对于学生的英语词汇、英语语法、英语阅读兴趣以及英语阅读技能都有积极地影响。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支架教学理论为依据,旨在讨论在高中开展文学简易读本阅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采用文献法、实验研究、实验对比等方法,实践证实“支架式”引导高中生文学简易读本阅读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的两个普通班(即实验班与对照班)为实验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应用支架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文学简易本阅读进行读前、读中、读后的引导,并通过实验前后测数据对比,得出结论。结论如下所示:1)引导性文学阅读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细节理解能力有积极影响;2)引导性文学阅读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判断推理能力有积极影响;3)引导性文学阅读对高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促进作用。本研究对于高中英语文学简易读本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易双霞[9](2019)在《语篇意识训练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就语篇意识训练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语篇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很多教师和学生的语篇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教学中过于侧重语言形式的现象有所减少,但针对学生语篇意识强弱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的实证研究还不是很多,相应的教学评估体系还不健全。韩礼德、景飞鹏等人已经对语篇意识和英语阅读有了大量的研究,说明此研究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和价值。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同时评估学生的语篇意识和阅读理解中的语篇把握能力,以得到学生语篇意识和阅读能力的全面信息,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主要基于衔接理论和图式理论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语篇意识训练对高中生的语篇能力有何影响?2)语篇意识训练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有何影响?本文以岳阳县某高中两个高三班的学生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语篇能力和阅读能力测试卷,对学生语篇意识、语篇能力和阅读能力等情况进行前测,然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限时的语篇意识训练,系统地强化学习阅读中的语篇与语篇连贯、语篇的衔接、语篇体裁和语境等语篇内容,并举例说明和练习,随后进行语篇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测试,之后把所有成绩输入电脑,用统计软件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用到了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语篇意识训练三周后学生语篇意识提高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所产生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英语阅读语篇意识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语篇能力。语篇意识和语篇能力两者成正相关。2)英语阅读语篇意识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语篇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语篇意识,学生语篇意识提高后英语阅读能力有所提高。研究发现分析表明: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重视英语阅读语篇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英语语篇意识的培养,重点在于英语阅读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意识的培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以语篇主题为中心,结构为框架来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鉴于本人平时工作量较大,实验时间较仓促,问卷样本数量较小,且没有涉及其他省份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再者,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因素除了语篇能力外,还有其它很多方面的因素需要考虑,在研究语篇意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还有很多不足。总之,受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罗川兰[10](2018)在《媒体多任务对大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媒体智能化”时代,大学生的媒体多任务行为日渐突出,改变了其阅读方式,在阅读过程中经常进行媒体多任务。并且大多数关于媒体多任务与阅读的研究证明,媒体多任务会增加阅读时间,并且影响阅读理解,造成浅阅读。本研究拟探讨媒体多任务与阅读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媒体多任务对阅读水平的影响。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大学生媒体多任务现状,并以即时消息为例,探索不同类型媒体多任务对阅读水平的影响。研究中将即时消息分为三类,分别是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消息(on-task)、与阅读内容无关的消息(off-task)、没有消息(no-task);阅读水平分为浅层次和深层次两种;即时消息对阅读水平的影响,以阅读时间、阅读中情绪以及阅读中注意集中性为考察变量。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媒体多任务、社交媒体多任务情况,然后采取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实验探索媒体多任务对大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并通过生理测量仪记录被试的生物反馈信号,客观实时反映被试情绪、注意集中性。306名同学参与了媒体多任务问卷调查,250名同学参与了社交媒体多任务现状调查,其中64名大学生参与了实验室实验。实验采用3(不同类型即时消息:on/off/no)x3(不同难易程度阅读材料:高考中文、高考英文、专四英文)混合设计。组间变量为不同难易程度阅读材料;组内变量为不同类型即时消息,因变量包括阅读过程中的情绪、注意集中性、阅读时间以及阅读水平。结果显示:(1)学习者在使用社交网站时进行媒体多任务的程度最大;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同时进行或切换3种活动,且学习过程中最常进行的媒体多任务为使用社交媒体、收听音乐。(2)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社交媒体多任务常伴随着非学习目的社交使用,常因查看社交媒体而中断学习。(3)媒体多任务对阅读时间的影响因阅读材料的难易不同而不同。对于简单的阅读材料(高考中文),off-task环境下,阅读时间最短;而对于稍难的阅读材料(高考英文、专四英文),则在on-task环境下,阅读时间最短,而在off-task环境下的阅读时间最长。(4)在off-task环境下,被试在阅读过程中的情绪都是上升的;而在no-task环境下,被试在阅读过程中的情绪都是下降的。(5)在on-task、off-task、no-task环境下,阅读过程中注意集中性都是下降的。(6)媒体多任务对阅读水平的影响因阅读材料难易不同而不同。阅读材料太简单(高考中文)或者太难(专四英文),阅读过程中进行媒体多任务(on-task或者off-task)都是不利于阅读理解的,其中no-task环境下,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更加深入;而阅读材料为中等难度(高考英文),进行on-task类型的媒体多任务则有利于深度阅读。(7)影响浅层次阅读水平的因素主要是阅读过程中的情绪,而影响深层次阅读水平的因素主要是阅读过程中的注意集中性,以及阅读时间。
二、深层理解题一例(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层理解题一例(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词汇衔接模式与英语阅读的研究综述 |
一、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语篇衔接的界定 |
(二)词汇衔接的界定 |
(三)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外研究综述 |
(四)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内研究综述 |
二、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阅读的定义 |
(二)英语阅读态度的界定 |
(三)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词汇衔接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国内外应用研究 |
(一)国外应用研究成果 |
(二)国内应用研究成果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理论 |
(一)复现 |
(二)搭配 |
二、侯易的词汇重复模式 |
(一)连接和粘结的重复 |
(二)中心句和边缘句 |
(三)词汇重复类型 |
三、语言输入假设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测试法 |
(三)访谈法 |
(四)课堂观察法 |
四、实验过程 |
(一)词汇衔接教学模式下的实验班 |
(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的对照班 |
五、数据收集过程 |
(一)前测数据收集 |
(二)中测数据收集 |
(三)后测数据收集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分析 |
(二)可信度分析 |
(三)因子相关性分析 |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五)问卷前后测对比分析 |
二、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
(一)前中后三次成绩对比分析 |
(二)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三)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三、访谈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一、主要发现 |
二、词汇衔接模式对英语阅读教学及学习的启示 |
(一)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
(二)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启示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态度及词汇衔接意识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阅读理解前测 |
附录3 阅读理解中测 |
附录4 阅读理解后测 |
附录5 访谈提纲 |
附录6 访谈转录 |
附录7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8 三次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观察量表结果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诊断性评价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诊断性评价研究综述 |
(一)国外诊断性评价相关研究 |
(二)国内诊断性评价相关研究 |
二、英语阅读研究综述 |
(一)国外英语阅读相关研究 |
(二)国内英语阅读相关研究 |
三、诊断性评价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小结 |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诊断性评价 |
(二)阅读能力 |
二、理论基础 |
(一)元认知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测试法 |
(三)访谈法 |
四、研究过程 |
(一)实验前阶段 |
(二)实验实施阶段 |
(三)实验后阶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阅读理解测试成绩分析与讨论 |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阅读成绩对比分析与讨论 |
(二)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阅读成绩对比分析与讨论 |
(三)实验班前后测阅读成绩对比分析与讨论 |
(四)对照班前后测阅读成绩对比分析与讨论 |
三、访谈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一、主要发现 |
二、研究局限性 |
三、教学建议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前测后测阅读成绩 |
附录3 前测试题 |
附录4 后测试题 |
附录5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及教学设计研究 ——以2016-2020年全国卷Ⅱ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述评 |
一、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理解 |
二、对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分析与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
第一节 阅读理解试题材料分析:话题、语境、语篇类型 |
第二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
一、体现语言能力的试题分析 |
二、体现思维品质的试题分析 |
三、体现文化意识的试题分析 |
四、体现学习能力的试题分析 |
第三节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
一、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分析维度 |
二、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
第一节 培养语言能力的教学设计策略 |
一、加强对文本主题语境与语篇的解读,提高学生对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 |
二、融合语言技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全面发展 |
第二节 培养思维品质的教学设计策略 |
一、巧用思维导图,提升逻辑性思维 |
二、鼓励评价鉴赏,培养批判性思维 |
三、借助问题引导,提升创造性思维 |
第三节 培养文化意识的教学设计策略 |
一、引导学生洞察文本中的文化元素,提升跨文化理解能力 |
二、围绕文化对比,深化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
第四节 培养学习能力的教学设计策略 |
一、了解学生需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
二、提供阅读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三、指导策略使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
第四章 阅读教学设计课例 |
第一节 教学分析 |
一、主题语境 |
二、教材分析 |
三、学情分析 |
第二节 教学目标 |
一、语言能力目标 |
二、思维品质目标 |
三、文化意识目标 |
四、学习能力目标 |
第三节 教学重难点 |
一、教学重点 |
二、教学难点 |
第四节 教学流程 |
第五节 教学反思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与建议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课外阅读促进高中生英语阅读成绩提升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关于英语课外阅读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关于英语课外阅读的相关研究 |
2.3 两种课外阅读活动形式的基本定义 |
第三章 研究理论依据 |
3.1 自主学习理论 |
3.2 建构主义理论 |
3.3 二语习得理论 |
3.4 元认知理论 |
第四章 行动研究过程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研究法 |
4.3.2 问卷调查法 |
4.3.3 实验研究法 |
4.3.4 访谈法 |
4.4 前期准备阶段 |
4.4.1 实验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4.4.2 实验前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
4.4.3 分析与讨论 |
4.5 实施过程 |
4.5.1 实验过程计划表 |
4.5.2 实验班开展指导性课外阅读实施过程 |
4.5.3 对照班开展自主课外阅读实施过程 |
4.6 实验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讨论 |
5.1 实验后数据呈现与分析 |
5.1.1 实验后测成绩分析 |
5.1.2 实验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5.2 实验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5.3 实验后学生访谈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研究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看法及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4 .实验后学生态度及评价访谈提纲 |
附录5 .实验所用阅读测试试卷 |
附录6 .实验前测与后测学生成绩统计 |
致谢 |
(7)高考英语启用读后续写题型的效果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读后续写题型介绍 |
三、研究设计 |
1. 数据收集 |
2. 分析方法 |
四、分析与讨论 |
1. 评分结果的定量分析 |
2. 访谈结果的定性分析 |
五、结论与建议 |
1. 教师对读后续写考查目标的理解与设计人员的定义和描述基本吻合 |
2. 大部分教师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读后续写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
3. 教师在教学中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基本符合设计人员期望 |
附录: |
(8)引导性文学阅读与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提升 ——以福建某中学个案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的必要性 |
第二节 高中学生阅读文学的好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文学与文学阅读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引导性文学阅读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国外支架教学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国内支架教学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五节 国内支架教学与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六节 前人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如何设置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支架” |
第二节 文学阅读材料的选择 |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对象 |
第五节 实验的工具 |
第六节 变量的选择 |
第七节 研究的过程 |
第八节 实验步骤 |
第四章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引导性文学阅读对高中生英语细节理解能力的影响 |
第二节 引导性文学阅读对高中生英语阅读判断推理能力的影响 |
第三节 引导性文学阅读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语篇意识训练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关于语篇理论的研究 |
1.1.1 语篇意识概念的界定 |
1.1.2 语篇教学的应用现状研究 |
1.1.3 小结 |
1.2 关于语篇能力的研究 |
1.2.1 语篇能力概念的界定 |
1.2.2 语篇能力影响因素和检测方式研究 |
1.3 关于阅读能力的研究 |
1.3.1 阅读能力的界定 |
1.3.2 阅读能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语篇衔接理论的基本内容 |
2.1.1 词汇的衔接手段 |
2.1.2 语法衔接手段 |
2.2 图式理论 |
2.2.1 图式理论的界定 |
2.2.2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 |
3.1.2 实验对象 |
3.1.3 实验工具 |
3.2 实验过程 |
3.2.1 数据收集 |
3.2.2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高中生英语阅读语篇能力现状 |
4.1.1 学生语篇能力概况 |
4.1.2 高中生英语阅读语篇意识前后测状况 |
4.1.3 维度分析 |
4.2 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显性和隐性衔接手段识别能力增强的原因 |
4.3.2 语篇中心思想确立能力增强的原因 |
4.3.3 语篇意识训练内容 |
4.3.4 语篇能力培养模式 |
4.3.5 语篇教学方法和练习设计 |
4.3.6 教学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10)媒体多任务对大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媒体多任务 |
2.1.1 媒体多任务的定义 |
2.1.2 媒体多任务的分类 |
2.1.3 媒体多任务的测量 |
2.1.4 媒体多任务的现状 |
2.2 阅读水平 |
2.2.1 阅读水平的界定 |
2.2.2 阅读水平的分类 |
2.3 媒体多任务对阅读的影响 |
2.3.1 理论基础 |
2.3.2 媒体多任务对阅读中情绪的影响 |
2.3.3 媒体多任务对阅读中注意集中性的影响 |
2.3.4 媒体多任务对阅读时间的影响 |
2.3.5 媒体多任务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3.2 研究目标 |
3.3 研究内容 |
3.4 研究问题 |
3.5 研究方法 |
3.6 研究意义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预调查 |
4.1 大学生媒体多任务现状调查 |
4.1.1 调查目的 |
4.1.2 调查材料 |
4.1.3 调查对象 |
4.1.4 数据分析 |
4.2 大学生社交媒体多任务现状调查 |
4.2.1 调查目的 |
4.2.2 调查材料 |
4.2.3 调查对象 |
4.2.4 数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设计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被试 |
5.3.2 实验材料 |
5.3.3 实验仪器 |
5.3.4 实验测量指标 |
5.3.5 实验流程 |
5.3.6 实验数据预处理 |
5.4 实验数据分析 |
5.4.1 阅读水平 |
5.4.2 阅读时间 |
5.4.3 阅读过程中情绪 |
5.4.4 阅读过程中注意集中性 |
5.4.5 媒体多任务对阅读水平的影响 |
5.5 实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讨论、不足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大学生媒体多任务情况 |
6.1.2 媒体多任务对阅读时间的影响 |
6.1.3 媒体多任务对阅读过程中情绪的影响 |
6.1.4 媒体多任务对阅读过程中注意集中性的影响 |
6.1.5 媒体多任务对阅读水平的影响 |
6.2 研究创新及不足 |
6.2.1 研究创新 |
6.2.2 研究不足及建议 |
6.3 研究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参与的项目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深层理解题一例(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障碍对策研究[D]. 吴康. 西南大学, 2021
- [2]窄式阅读教学对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研究[D]. 陈淑娇. 湖南理工学院, 2021
- [3]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闫月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诊断性评价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D]. 王鑫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分析及教学设计研究 ——以2016-2020年全国卷Ⅱ为样本[D]. 钟进. 重庆三峡学院, 2021(07)
- [6]课外阅读促进高中生英语阅读成绩提升的行动研究[D]. 李虹蕗. 西南大学, 2020(01)
- [7]高考英语启用读后续写题型的效果验证研究[J]. 陈康.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9(11)
- [8]引导性文学阅读与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提升 ——以福建某中学个案研究为例[D]. 肖秀清.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语篇意识训练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D]. 易双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媒体多任务对大学生阅读水平的影响研究[D]. 罗川兰.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