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治疗药物——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光动力治疗药物——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一、光动力治疗药物——光敏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巨薇[1](2021)在《基于纳米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人们因受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肺癌成为全世界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肺癌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以及新兴的靶向治疗和中医药治疗,但是传统手术治疗是侵入式的治疗,且术后有转移与复发的可能;化疗和放疗不仅作用于肿瘤部分,而且对正常组织也造成影响,对人体均有较大的副作用,因此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光动力疗法拥有微创、副作用相对小、可实现局部治疗等特点,这种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而不损伤正常的组织和细胞的治疗方式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但光动力疗法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光动力疗法存在肿瘤靶向性欠佳、穿透深度浅和肿瘤处于缺氧环境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造成疗效低于预期,而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本论文就这一问题研究如下:1.采用薄膜蒸发法制备了大小均一、分散性好的二氢卟吩e6脂质体颗粒Lip@Ce6,并对其形态进行表征。Lip@Ce6粒径在196nm左右,包封率为94.2%,从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Ce6及Lip@Ce6吸收峰的结果可以看出,Ce6负载到脂质体上。2.在裸鼠右前肢下方皮下接种A549肺癌细胞,成功构造肿瘤模型后,将Lip@Ce6与Ce6分别配置成低中高三种光敏剂剂量(2.5 mg/kg,5 mg/kg,10 mg/kg),共六组光动力治疗组。Lip@Ce6与Ce6经尾静脉注射进造模成功的裸鼠体内,注射药物1h后,采取经皮穿刺光纤导入瘤内的方式进行激光照射肿瘤,完成光动力治疗过程。实验分5次治疗完成,每3d治疗1次。每次治疗前记录裸鼠瘤体体积,待实验完成后,分析各组裸鼠瘤体体积随治疗过程的变化情况,Lip@Ce6-PDT各组显示出比Ce6-PDT各组对肿瘤有更好的抑制作用。3.完成实验后,获取裸鼠瘤体组织,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观察肿瘤细胞的坏死程度,免疫组化结果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显示,Lip@Ce6-PDT组比Ce6-PDT组的细胞坏死程度高,且随光敏剂浓度的变化而坏死程度不断提高。光动力疗法下调了Bcl-2的表达水平,上调了Bax的表达水平,且Lip@Ce6-PDT组调节细胞因子的变化更为明显,促使细胞凋亡,达到治疗效果。

王相[2](2021)在《光动力治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膀胱癌作为泌尿系统最为人所熟悉的肿瘤,国内外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恶性程度较高且难以根治,长期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其中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绝大多数(75%),目前尽管经尿道膀胱肿瘤内镜粘膜下剥离术(BT-ESD)被报道说一种治疗NMIBC的有效手段,膀胱癌易反复的特点仍然使得术后复发率和进展率居高不下。光动力治疗是一种医治膀胱肿瘤的新手段,能对肿瘤病灶及术后残存肿瘤细胞的杀伤有不错的效果,让人们看到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的新曙光。本研究旨在探讨与BT-ESD相比,在此基础上辅助性加用光动力治疗(PDT),研究光动力治疗对肿瘤术后复发率、进展率的意义,同时明确患者在PDT治疗后的并发症,分析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纳入确诊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一共39例,均来自本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所获取,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即为试验组,方法是BT-ESD联合PDT,共计数16例病人;B组作为对照,方法是单纯使用BT-ESD,共计数23例;A组光动力治疗时间于BT-ESD术后1月实施,A组在皮试无过敏现象后即按75mg/kg计量将血卟啉混入50ml生理盐水中,经尿道灌注进入膀胱。2小时后经尿道置入630nm激光行全膀胱内激光照射治疗60min,其他治疗同B组。试验A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1个月,对照B组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出院后,所有患者均给予为期1年膀胱灌注化疗。结果:A组患者经过BT-ESD和光动力治疗后肿瘤复发率为18.8%(3/16),由NMIBC发展成MIBC的进展率为12.5%(2/16);B组患者经BT-ESD治疗后肿瘤复发率26.1%(6/23),由NMIBC发展为MIBC的进展率为17.4%(4/23);两组之间肿瘤的复发率和进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光动力治疗后全部患者当中87.5%(14/16)的人会出现并发症,在所有并发症中发生较严重情况(严重血尿一例)为7%(1/14);此外,93%(13/14)的患者为膀胱刺激征、轻微血尿、膀胱痉挛、排尿不畅等常见不良反应,给予及时对症治疗后症状消退且均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BT-ESD联手PDT能有效抑制膀胱肿瘤的反复和浸润;尽管PDT术后易产生并发症,但多数症状较轻且均可控,是一种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较好的治疗措施。

曹文博[3](2021)在《二硫化钼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致病菌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抗生素的滥用,细菌产生耐药性,药物的抑菌效率降低,致病菌感染加重。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和化学反应位点,具有独特的抑菌机制,不易引发耐药性,成为新型抗菌剂的研究热点。其中二硫化钼(MoS2),相比于金属、光催化型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负载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相比于石墨烯,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在抑菌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MoS2表面带负电不能与细菌结合,纳米片层易团聚,单一MoS2的抑菌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目前的抗菌需求。针对如何有效提升MoS2抑菌性能的问题,众多研究表明主要包括三个途径:增强材料与细菌的结合能力;改善其分散性、更好地发挥光热性能;以及提高活性氧水平。本文以MoS2为基础,引入阳离子型抗菌剂壳聚糖(CS)以提高MoS2与细菌的静电结合作用,引入亲水性聚乙烯亚胺(PEI)以改善MoS2的分散性和光热稳定性,引入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以提高活性氧水平,最后构建MoS2/CS/Ce6三元复合纳米材料以达到高效、广谱的抑菌效果。重点研究功能化MoS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以及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初步探讨相关抑菌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基于提升MoS2与细菌静电结合能力的策略,采用CS功能化MoS2制备CS-MoS2复合纳米材料,提高MoS2的抑菌性能。通过在MoS2表面修饰巯基乙酸共价结合天然抗菌剂CS,将巯基端修饰在MoS2上,羧基端连接在CS的氨基上,制备CS-MoS2复合纳米材料。采用SEM-EDS、FTIR、XRD、XPS等表征方法证明CS-MoS2复合纳米材料成功合成。通过平板计数法和生长曲线探究CS-MoS2的抑菌性能,结果发现CS-MoS2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μg/m L和16μg/m L,比MoS2的MIC降低64倍和16倍,抑菌性能得到提升,且对大肠杆菌具有显着的抑菌效果。通过研究CS-MoS2的抑菌机制,结果发现带正电荷的CS-MoS2能够包覆在细菌表面,与细菌结合,造成细胞膜电位下降,膜的渗透性破坏,加剧谷胱甘肽的氧化,胞内ATP、核苷酸释放。二.基于改善MoS2的分散性,充分发挥MoS2光热性能的策略,在上一研究CS-MoS2合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PEI功能化MoS2制备MoS2-PEI复合纳米材料,实现长效稳定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发现MoS2-PEI复合纳米材料成功合成,能够良好地分散在水溶液中,近红外光照射10 min分散液能够达到较高的温度,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效率。光照下40μg/m L的MoS2-PEI能够抑制100%大肠杆菌和78.7%金黄色葡萄球菌(比MoS2高30%和24.3%),MoS2-PEI分散液在储存一周后抑菌率分别为95.5%和79.7%,光热抑菌性能保持稳定。抑菌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MoS2-PEI能够与细菌结合,光热效应能够促进活性氧的产生和谷胱甘肽损失,对细菌造成氧化损伤,导致细胞膜的完整性破坏,胞内的内容物泄露,从而达到抑菌目的。三.基于提高MoS2活性氧水平的策略,在上一研究发现光热效应能促进活性氧产生的基础上,引入光敏剂Ce6,结合MoS2的光热效应与Ce6的光动力效应,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活性氧产量,采用Ce6功能化MoS2制备MoS2-Ce6复合纳米材料,增强光热/光动力抑菌性能。通过化学功能化和物理吸附两种方法分别制备了M-C-f和M-C-m复合纳米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材料成功合成,化学键合的M-C-f相对于吸附合成的M-C-m光热性能更好,在光热与光动力作用下产生的单线态氧更多,抑菌效果更强。M-C-f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6μg/m L和4μg/m L,比MoS2降低8倍和32倍,M-C-m的MIC分别为32μg/m L和8μg/m L,比MoS2降低4倍和16倍,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着的抑菌效果。抑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光热与光动力作用下复合材料的活性氧水平大幅度提高,细菌菌体变形甚至裂解,DNA及内酶渗出,影响了细菌的正常生理代谢而死亡。四.基于前面的研究成果,结合CS与Ce6,制备具有与细菌静电结合能力、良好生物相容性、高水平活性氧的MoS2/CS/Ce6三元复合纳米材料(M-CS-Ce6),增强MoS2对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的广谱抑菌性能,拓展MoS2的抑菌应用。通过功能化CS、物理吸附Ce6两步制备了M-CS-Ce6复合纳米材料。研究结果表明M-CS-Ce6成功合成,在光动力作用下M-CS-Ce6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2μg/m L和4μg/m L,比MoS2减小64倍和32倍,M-CS-Ce6对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都具有优异的抑菌效果。在光动力作用下M-CS-Ce6导致细菌的渗透屏障遭到破坏,细胞膜超极化,活性氧水平显着提高,引起胞内K+、酶、DNA释放,从而实现抑菌效果。CS的引入有效改善M-CS-Ce6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综上,本文研究制备了MoS2基复合纳米材料,CS的修饰增强MoS2与细菌的静电结合能力,对大肠杆菌具有显着的抑菌效果;其次引入PEI改善MoS2的分散性,提高光热抑菌的稳定性;进一步引入Ce6,光热/光动力下提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后利用天然抗菌剂CS与Ce6的优势,构建M-CS-Ce6复合纳米材料实现对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高效、广谱、安全的抑菌效果。本研究为MoS2复合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奠定基础,拓宽思路,使MoS2复合纳米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抗菌剂,开拓其在抑菌方向的广泛应用。

张星杰[4](2021)在《基于二氢卟吩骨架的新型小分子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现有的肿瘤治疗方法如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创伤性大、毒副作用大、肿瘤易复发等诸多问题,因此目前仍需寻找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基于外界光、光敏剂(Photosensitizer,PS)以及肿瘤组织中氧分子的微创治疗,其中光敏剂是影响光动力治疗效能最为关键的因素。由于具有较大的吸光系数、较为红移的吸收波长及更优的光敏抗肿瘤活性等优势,二氢卟吩类光敏剂已成为当前光敏新药研发的热点。然而,尽管抗肿瘤活性较好,但二氢卟吩类光敏剂作为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存在肿瘤选择性有限与潜在耐药等缺陷。因此,近年来科研人员把目光聚焦于向二氢卟吩的结构中引入或粘附一些具有生物特性或分子识别功能的官能团或化学分子,以期获得光敏活性强、肿瘤选择性高且耐药性低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剂。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围绕二氢卟吩结构开展新型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机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二氢卟吩e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2)ABCG2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3)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一、二氢卟吩e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对先导光敏剂进行合理结构改造与优化是获得更为高效低毒的光敏剂的重要途径之一。本部分工作以光敏剂二氢卟吩e4作为先导化合物,在其173-或131-引入氨基酸残基结构域和(或)31-引入烷氧基侧链后,得到一系列二氢卟吩e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展现出了良好的体外光动力肿瘤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4b对B16-F10,A549及He La细胞的光敏抑制活性(IC50值)均达到纳摩尔级。后续研究发现,14b主要分布于溶酶体、线粒体与内质网,在照光条件下能够显着提升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杀伤性自噬,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显示出了较强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体内C57BL/6小鼠的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2 mg/kg的给药剂量下,14b对肿瘤的抑制率达到了95.1%,显着提升了该组小鼠肿瘤的客观缓解率(60%),并显着延长了该组小鼠的疾病进展时期(11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显着优于同剂量的上市药物Talaporfin。本部分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在细胞与小鼠水平上安全有效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候选分子,值得对其开展深入的临床前药理、毒理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该部分工作也为研发其他类型的高活性光敏分子提供了新思路与研究基础。二、ABCG2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ABCG2作为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关键跨膜转运蛋白之一,能够将多种类型的光敏剂排出至细胞外,降低光动力治疗的效能。研究表明,某些分子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可作为ABCG2的底物或抑制剂,对ABCG2介导的光敏剂的外排过程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本部分首先验证了较低浓度(10μM)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在较长时间(>48 h)作用于HepG2细胞后,能够显着下调细胞内ABCG2的表达,刺激ATP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二氢卟吩e6的含量,进而增强光动力治疗的效能。随后,我们以二氢卟吩e6为结构骨架,通过引入伊马替尼、达沙替尼或其药效团,构建一系列ABCG2介导的光敏分子共18个,并合成了偶联达沙替尼并装载二氢卟吩e6的高分子胶束。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与高分子胶束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相较于临床光敏药物Talaporfin均有所提升,其中化合物29b对B16-F10与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是该系列化合物中最强的。后续机制研究发现,化合物29b不仅对HepG2细胞的ABCG2蛋白具有一定的下调作用,而且被ABCG2蛋白外排的光敏分子数量也显着减少。另一方面,化合物29b能够广泛分布于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显着诱导HepG2细胞产生大量ROS,促使HepG2细胞凋亡与杀伤性自噬,并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在BALB/c裸鼠的HepG2移植瘤模型中,在2 mg/kg的给药剂量下,29b能够显着抑制肿瘤生长,推迟小鼠的肿瘤恶化时间,显着延长小鼠的总生存期(53天)、中位生存期(43天)与无进展生存期(12天),且不会引起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综合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与机制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化合物29b可作为低耐药型抗肿瘤光敏药物研发的候选分子,值得对其开展深入的机制研究。三、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光动力治疗与化学治疗的联用是目前最为普遍的肿瘤联合治疗之一,然而这种“鸡尾酒”式疗法存在光敏剂与化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可控等缺陷。相比之下,利用在肿瘤组织特异性断裂的Linker将光敏剂与化疗药物偶联可以实现二者在肿瘤部位的同时释放,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研究表明,细胞毒药物5-氟尿嘧啶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同光动力治疗联用时均显现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为增强光敏剂的肿瘤选择性并减少简单的药物联用带来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可控等缺陷,本部分工作利用药物化学传统的药效团融合与前药策略,以二氢卟吩e6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11个偶联5-氟尿嘧啶、SAHA或西达本胺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其中以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酰腙键或二硫键为Linker的目标分子包括化合物32、36a及36b。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表明,酰腙键与二硫键在模拟体内肿瘤微环境的体外条件下均易发生断裂,其中5-氟尿嘧啶与SAHA相较于西达本胺更容易得到释放。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2、36a、43a及45a对B16-F10与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均达到了纳摩尔级,显着优于阳性药物SAHA与Talaporfin。后续的抗肿瘤机制研究实验表明,化合物32、36a与43a能够显着提升B16-F10细胞内ROS的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此外,化合物36a对B16-F10细胞中的Acetly-H3与Acetly-H4具有一定的上调作用。体内C57BL/6小鼠的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以较低给药剂量(2 mg/kg)的化合物36a在光照条件下不仅可以显着抑制小鼠肿瘤体积的增长,延长该组小鼠的各类生存期,还能够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的肺部转移。综合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机制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化合物36a可以作为一个有效抑制黑色素瘤增殖与转移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值得对其开展后续的研究。

谢丹[5](2021)在《高分子量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逐渐成为治疗癌症的新兴技术。光动力学疗法所需的三要素为光、组织氧、光敏剂,其中光敏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的光敏剂具有超疏水平面芳香结构,存在水溶性差、循环时间短、容易发生π-π堆积引发聚集诱导淬灭(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等弊端。聚合物纳米粒子(NPs)被广泛研究并用于输送大多数疏水化疗药物或光敏剂(PSs),可改善光敏剂的水溶性及体内循环。但是这种策略通常存在载药量相对较低、非治疗性聚合载体的毒性和免疫原性的问题。无载体自给药系统是指化疗药物或前药在不添加非治疗性载体的情况下自行形成NPs的系统。然而,在超疏水光敏剂自组装形成NPs过程中,会更倾向于发生π-π堆积形成大的药物聚集体,这大大降低了NPs的载药量和载药效率,降低了光动力治疗效果。为了克服临床用光敏剂的原生结构缺陷与纳米载体所带来的细胞毒性等问题,本文设计将卟啉、氟化硼二吡咯(BODIPY)这两种代表性光敏剂单体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可降解的柔性链进行聚合,合成了可降解、高分子量的聚光敏剂。一方面将光敏剂单体分隔开形成空间非平面结构,从而抑制π-π堆积引发的聚集诱导淬灭,提高光动力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聚合策略使得分子量提高从而实现体内长循环以及肿瘤处长滞留。除此之外,通过对聚合物结构后修饰连接水溶性PEG、靶向性HA或三苯基膦,合成水溶性、可降解、具有靶向性的聚光敏剂,通过自组装形成无载体自给药系统,实现纳米药剂去载体化。实验表明,两种聚光敏剂的单线态氧产率均高于各自单体,证实聚合策略有效地抑制团聚,提高了单线态氧产率,除此之外,两种聚光敏剂NPs能实现ROS响应降解与肿瘤处特异性释放。综上,这种聚合策略全面解决了疏水PSs自传递系统在光动力治疗领域的现存问题。

陈爽[6](2021)在《基于氨基酸衍生物的自组装纳米光敏剂的研究》文中指出光敏剂对光动力治疗起着关键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光敏剂主要是有机小分子,这些小分子存在目标肿瘤中累积较少的问题。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利用纳米载体进行药物递送,解决有机小分子光敏剂在目标肿瘤中的累积难题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目前,自组装策略被认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解决办法,因为这样可以达到更高的药物负载量。在各种自组装单体中,性质多样的氨基酸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氨基酸及氨基酸组成的肽,形成易于调节的自组装纳米结构,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免疫原性,且易于获得等特性,被广泛用于药物递送,但对于有机小分子光敏剂的递送研究才刚刚起步。本论文基于氨基酸衍生物与光敏剂的自组装,开发了两种纳米光敏剂用于肿瘤的光动力治疗。我们选用两亲性的氨基酸9-芴基甲氧羰基-L-赖氨酸(Fmoc-L-Lys)与小分子光敏剂o-FL共组装,制备了具有响应性的纳米光敏剂FKNPs。组装过程由两亲性氨基酸与光敏剂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所驱动。由于光敏剂o-FL本身成为了光敏剂递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光敏剂的负载量得到了提高。组装得到的纳米光敏剂改善了有机小分子光敏剂细胞摄取困难的特点,并且自组装纳米粒子受到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改变,导致解组装从而释放光敏剂进行后续的光动力治疗。这种通过弱分子间相互作用驱动光敏剂与两亲性氨基酸共组装与解组装的策略,在纳米光敏剂的设计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将疏水性极强的Fmoc-L3-OMe与荧光素衍生物FL这一小分子光敏剂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和π-π堆积等非共价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光敏剂。得到的纳米光敏剂FLNPs将光敏剂FL分散在Fmoc-L3-OMe之间,避免了疏水性FL自聚集诱导的自猝灭,从而可以产生单线态氧破坏细胞内稳态诱导癌细胞凋亡。这种非猝灭性的光敏剂递送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响应性纳米光敏剂的释放不完全,进而提升光动力治疗的效率。综上,本论文利用氨基酸衍生物自组装的策略,尝试了响应性和非猝灭性的小分子光敏剂纳米递送方式,取得了初步进展,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陈瑞丽[7](2021)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球形孢子丝菌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及碘化钾对其杀伤效果的影响》文中指出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一种常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皮损表现多样,主要累及皮肤、皮下组织及淋巴组织,偶见内脏、骨骼等系统性感染,迁延不愈。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报道,其病原体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Sporothrix schenckii complex)的主要致病型包括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巴西孢子丝菌(Sporothrix brasiliensis)和我国主要流行的球形孢子丝菌(Sporothrix globosa)。孢子丝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法也十分有限,以碘化钾和抗真菌药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为主,疗程一般为3-6个月。碘化钾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可能会引起皮疹、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长时间应用抗真菌药物可能会引起患者肝肾功能障碍、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耐药菌株导致治疗失败。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温热疗法、液氮冷冻治疗、物理治疗等。黑素作为孢子丝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可帮助真菌抵御逆环境,如极端温度、酸碱、紫外线、电离辐射等,降低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对治疗也有一定影响。近年来有光动力疗法治疗(phtodynamic therapy,PDT)孢子丝菌病的报道,但相关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采用临床分离的球形孢子丝菌野生株Mel+、培养基中含三环唑(tricyclazole,TCZ)以抑制黑素合成的球形孢子丝菌TCZ-Mel+、使用紫外线诱变法获得的不产黑素的白化突变株Mel-和分离自7位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处的球形孢子丝菌,选用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作光敏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红光作为光源,探讨了威伐光、红光和LED红光等物理治疗手段及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作用、黑素的保护作用及ALA-PDT的杀伤机制、碘化钾(potassium iodide,KI)对ALA-PDT杀伤作用的增强,旨在探索孢子丝菌病的新型治疗方法,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本研究第一部分以威伐光、红光和54、108、162J/cm2的LED红光分别照射球形孢子丝菌Mel+分生孢子后培养并计算其存活率,另外照射培养基中含三环唑的球形孢子丝菌TCZ-Mel+和白化突变株Mel-分生孢子以观察黑素对菌株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威伐光照射后Mel+分生孢子存活率为78.9%,显着低于对照组,表明在体外实验中威伐光照射对球形孢子丝菌有杀伤作用,而红光和LED红光则没有。威伐光、红光和LED红光对TCZ-Mel+和Mel-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效果,但比较三株菌的存活率,在威伐光、红光及162J/cm2的LED红光照射后,TCZ-Mel+和Mel-分生孢子存活率显着低于Mel+分生孢子,提示黑素可帮助菌株抵抗照光过程中的杀伤作用。本实验第二部分研究了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的体外杀伤效果及黑素的作用。首先以0、0.3M、0.6M、1.19M浓度的ALA和0、54、108、162J/cm2的LED红光摸索对球形孢子丝菌Mel+分生孢子和酵母细胞的杀伤效率;以同样条件处理TCZ-Mel+和Mel-分生孢子,观察黑素的防护作用;7株球形孢子丝菌分生孢子和酵母细胞与1.19M ALA共孵育后给予162J/cm2 LED红光照射以观察ALA-PDT对其他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效果;采用CCK-8法检测经ALA-PDT处理后的HaCaT细胞活性以评价ALA-PDT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19M ALA和162J/cm2 LED红光联合作用时对Mel+分生孢子杀伤作用最强,达97.38%,对酵母细胞100%杀伤,酵母细胞对ALA-PDT的杀伤作用更敏感。比较同样条件下Mel+、TCZ-Mel+和Mel-三株菌的存活率,TCZ-Mel+和Mel-的存活率低于Mel+,表明黑素保护菌株抵抗ALA-PDT的杀伤。1.19M ALA和162J/cm2 LED红光联合作用对另外7株球形孢子丝菌及2株参考菌株的分生孢子和酵母细胞也有同样的抗菌活性。经ALA-PDT处理的HaCaT细胞活性与未处理组无明显差异,ALA-PDT对HaCaT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本研究第三部分进一步探索了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机制。采用DCFH-DA探针检测1.19M ALA和162J/cm2 LED红光共同作用后Mel+分生孢子生成ROS水平,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ALA-PDT后Mel+分生孢子形态与超微结构,彗星实验检测ALA-PDT后Mel+分生孢子DNA损伤水平。结果显示,经ALA-PDT处理的Mel+分生孢子荧光强度明显增加;扫描电镜下可见分生孢子表面粗糙,有毛刺和突起,形态凹陷;透射电镜下可见分生孢子外层黑素脱失,细胞结构疏松,细胞器被破坏;彗星实验观察到ALA-PDT处理的Mel+分生孢子拖尾率增加,表明DNA损伤水平升高。本研究第四部分研究了KI对ALA-PDT杀伤球形孢子丝菌的影响。本实验中ALA浓度为0.6M,LED红光剂量为108J/cm2,通过在ALA-PDT前或后添加KI及加入不同浓度的KI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确定KI加入的时间和浓度;在ALA-PDT前加入100m M KI,观察对Mel+分生孢子及另外7株球形孢子丝菌杀伤作用的影响;采用DCFH-DA探针检测加入KI后Mel+分生孢子的ROS产量。结果显示,在ALA-PDT前添加KI,且KI浓度为100m M时对ALA-PDT抗菌活性增强效果较好;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Mel+杀伤效果为12.06%,加入100m M KI后,杀伤效率提高至50.5%,在对另外7株球形孢子丝菌的实验上也观察到杀伤效果的增强;加入KI的ALA-PDT过程中ROS产量明显减少。本研究显示威伐光和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有杀伤作用,黑素在威伐光、红光和162J/cm2的LED红光照射及ALA-PDT过程中帮助菌株抵御杀伤效果,ALA-PDT通过生成大量ROS产生杀伤作用,导致分生孢子超微结构破坏和DNA损伤,KI可增强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效果,为孢子丝菌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马海秀[8](2021)在《细胞骨架为靶点的二氢卟吩e6光动力抑制结肠癌细胞迁移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人结直肠原位癌SW480和转移癌SW620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二氢卟吩e6光动力(Chlorin e6 photodynamic therapy,Ce6-PDT)对原位癌SW480和转移癌SW620细胞迁移的影响,以细胞骨架为着眼点探讨抑制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以期为结直肠肿瘤光动力治疗的机制提供科学资料。方法:1.MTT法检测Ce6-PDT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2.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光动力处理和紫杉醇(TAX)联合光动力处理后的迁移能力;3.扫描电镜观察Ce6-PDT处理后细胞形态伪足变化;4.通过激光共聚焦倒置显微镜观察Ce6-PDT处理后两种细胞微丝改变情况;5.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e6-PDT后两种细胞F-actin、alpha-tubulin、beta-tubulin、Vimentin、Cytokeratin18蛋白的表达情况;6.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e6-PDT组和Ce6-PDT+TAX组细胞微管束变化情况;7.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e6-PDT组和Ce6-PDT+TAX组两种细胞微管蛋白alpha-tubulin、beta-tubulin的表达量。结果:1.MTT实验结果显示细胞经Ce6-PDT处理后,相比对照组,两种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W620=55162.92、FSW480=78753.78,P<0.05);2.在两细胞系中,与对照组相比,Ce6-PDT组细胞胞体萎缩呈圆形,伪足几乎消失;3.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两种细胞经Ce6-PDT处理48h后与对照组相比,两细胞系Ce6-PDT处理组细胞微丝骨架F-actin降解显着,细胞核破碎较明显;4.两种细胞经Ce6-PDT处理48h后比对照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W480=82.082、FSW620=11.794,P<0.001);5.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Ce6-PDT后Ce6-PDT组中F-actin、alpha-tubulin、beta-tubulin、Cytokeratin18和Vimentin的表达均显着减弱,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W620=4.207、4.144、10.724、31.775和20.883、P<0.05,FSW480=22.251、8.109、5.840、4.685和18.754,P<0.05)。6.Ce6-PDT+TAX组与Ce6-PDT组相比,两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FSW480=80.155,FSW620=26.338,P<0.001);7.Ce6-PDT组与Ce6-PDT+TAX组相比,SW480细胞alpha-tubulin和beta-tubulin的表达降低(F=41.140,18.171,P<0.05);SW620细胞alpha-tubulin和beta-tubulin的表达下降(F=72.254,35.698,P<0.005);8.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两种细胞经TAX干预后经Ce6-PDT处理,48h后Ce6-PDT+TAX组与Ce6-PDT组相比,Ce6-PDT组细胞微管蛋白发生降解,细胞核有破碎现象,两细胞Ce6-PDT+TAX组细胞微管蛋白有明显的聚合现象。结论1.二氢卟吩e6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可能通过引起细胞伪足消失抑制结直肠原位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的存活率、使该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2.二氢卟吩e6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细胞骨架蛋白的破坏可能是Ce6-PDT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原因之一。

热孜完·吾甫尔[9](2021)在《Ce6-PDT对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观察Ce6-PDT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及微丝骨架影响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靶向干扰Rac1基因,探讨Ce6-PDT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迁移中Rac1/PAK1/LIMK1/cofilin通路所发挥的信号转导作用,以期发现Ce6-PDT抑制结肠癌迁移的靶分子,提供Ce6-PDT抑制结肠癌转移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1.MTT法检测Ce6-PDT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的存活率;2.采用划痕实验检测Ce6-PDT以及RNAi联合Ce6-PDT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的迁移能力;3.采用扫描电镜观察Ce6-PDT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伪足;4.采用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Ce6-PDT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微丝骨架F-actin在细胞内分布、聚合情况;5.Western Blot检测Ce6-PDT以及RNAi联合Ce6-PDT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微丝骨架蛋白F-actin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未经处理的人结肠癌SW620细胞相比,Ce6-PDT处理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2.与对照组未经处理的人结肠癌SW620细胞相比,Ce6-PDT处理的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5);3.与对照组未经处理的人结肠癌SW620细胞相比,Ce6-PDT处理的细胞伪足减少或消失;4.人结肠癌SW620细胞微丝骨架F-actin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周围,未经处理的细胞F-actin呈聚合状态,Ce6-PDT导致其解聚、分布混乱以及细胞核碎裂;同时,Ce6-PDT后微丝骨架蛋白F-actin表达量降低(P<0.05);5.Ce6-PDT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Rac1和p-cofilin表达量降低(P<0.05);6.RNAi和Ce6-PDT联合干扰后,人结肠癌SW620细胞迁移能力进一步减弱(P<0.05);7.RNAi的联合干扰一定程度上影响Ce6-PDT对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调控(P<0.05)。结论:1.Ce6-PDT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存活率和迁移能力,并导致细胞伪足减少或消失;2.Ce6-PDT导致结肠癌SW620细胞微丝骨架F-actin解聚、细胞核碎裂,并且抑制微丝骨架蛋白F-actin的表达;3.Ce6-PDT一定程度上下调人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4.结肠癌SW620细胞中,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Ce6-PDT抑制细胞迁移的过程。

孙艳梅[10](2020)在《单羟基咔咯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使用无毒副作用的光敏剂(PS)在光照下与分子氧反应产生有细胞毒性的活性氧物种(ROS),从而达到高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或组织的治疗手段。相比于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PDT具有创伤小、全身毒副作用低、实施方便和耐药性低的特点。而今,PDT已成为各种癌症如肺癌、前列腺癌、胃肠癌和皮肤癌等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其中,光敏剂对于PDT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开发新的光敏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光敏剂是卟啉类大环化合物。咔咯是一种结构类似于卟啉的四吡咯大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近来在PDT、催化、传感器和电化学等方面的应用已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此外,金属咔咯配合物也表现出了一些有趣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例如更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并且结构丰富多样。咔咯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光动力抗癌研究已经成为当代卟啉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但是,疏水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咔咯作为光敏剂的应用。基此,本文合成了两亲性的羟基取代基咔咯及其金属配合物,并利用纳米技术手段提高其生物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了其体内外光动力抗肿瘤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单羟基咔咯即5,15-二(五氟苯基)-10-(2-羟基苯基)咔咯(1)、5,15-二(五氟苯基)-10-(3-羟基苯基)咔咯(2)、5,15-二(五氟苯基)-10-(4-羟基苯基)咔咯(3)及其锰(III)、铁(III)和铜(III)金属配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滴定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过渡金属咔咯配合物与CT-DNA均通过外部模式结合。5,15-二(五氟苯基)-10-(4-羟基苯基)咔咯铁(III)配合物(Fe3)在光照下对人肺癌A549细胞有显着的光毒性,而对人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则几乎无毒性。经过光动力处理后,Fe3可以引起A549细胞阻滞在G2/M期,降低线粒体的膜电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表明了铁(III)咔咯在光动力抗癌中具有潜在应用。本研究扩展了过渡金属咔咯配合物在PDT中的应用。(2)研究了咔咯1-3及其镓(III)配合物(Ga1-Ga3)的PDT活性,并评估了它们的急性毒性。发现自由单羟基咔咯及其镓(III)配合物的PDT效果受羟基取代基的位置影响较小。在所研究的咔咯中,Ga3对乳腺癌细胞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最好,选择性最高。3和Ga3主要定位在线粒体和溶酶体中,在光照下可明显升高细胞内活性氧浓度,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从而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3和Ga3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3)采用聚乙二醇(m PEG2000)共价修饰咔咯3及其镓配合物Ga3以提高咔咯的水溶性。在室温下通过自组装制备尺寸约在80 nm左右的球形纳米粒子NP3和NPGa3。电子吸收光谱和稳态荧光光谱显示NP3和NPGa3具有咔咯的光物理学性质,其水溶液在光照下能有效产生单线态氧。此外,NP3和NPGa3在酸性条件下(p H=4.5)可以释放出3和Ga3。动物实验表明NP3和NPGa3光照下对乳腺癌有良好的PDT活性,并对主要器官组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4)将NP3和NPGa3与阿霉素(DOX)共组装制备了尺寸约为100 nm左右的纳米材料NP3/DOX和NPGa3/DOX。细胞毒性实验显示NPGa3/DOX和NP3/DOX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有较好的光毒性,并且优于单独的化疗或单独的光动力治疗。利用NPGa3/DOX和NP3/DOX实现了对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化学治疗协同治疗。

二、光动力治疗药物——光敏剂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动力治疗药物——光敏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纳米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肺癌的诱因及治疗方式
    1.3 纳米光敏剂在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中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光动力疗法
    2.1 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理
    2.2 光动力疗法的三要素
        2.2.1 光源
        2.2.2 光敏剂
        2.2.3 分子氧
    2.3 光动力疗法的作用途径
        2.3.1 直接损伤
        2.3.2 间接损伤
        2.3.3 损伤血管
    2.4 光动力疗法的局限性
第三章 纳米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
    3.1 纳米材料的介绍
    3.2 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
        3.2.1 增强靶向性
        3.2.2 提高组织穿透深度
        3.2.3 解决肿瘤乏氧性
    3.3 脂质体在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的应用
第四章 基于纳米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Lip@Ce6的制备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Lip@Ce6介导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的实验
        4.3.1 实验材料、动物与分组
        4.3.2 实验方法
        4.3.3 疗效与评价
        4.3.4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Lip@Ce6的表征结果
        4.4.2 肺癌模型的建立结果
        4.4.3 肺癌瘤体的体积变化
        4.4.4 肺癌瘤体的抑瘤率
        4.4.5 肺癌瘤体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4.4.6 Bcl-2和Bax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4.5 讨论
    4.6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光动力治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收集
    1.3 治疗方法
    1.4 PDT术前和术后注意事项
    1.5 PDT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1.6 评价方法
    1.7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2.1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肿瘤复发及进展结果
    2.2 A、B两组BT-ESD围手术期相关情况比较
    2.3 PDT的相关不良反应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光动力学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3)二硫化钼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MoS_2的结构及性质
    1.3 MoS_2的表面功能化
        1.3.1 化学功能化
        1.3.2 物理吸附
    1.4 MoS_2的生物应用
        1.4.1 生物传感
        1.4.2 生物成像
        1.4.3 癌症治疗
        1.4.4 抑菌
    1.5 基于MoS_2抑菌材料的研究现状
        1.5.1 MoS_2-无机纳米材料的复合
        1.5.2 MoS_2-有机材料的复合
        1.5.3 MoS_2的抑菌机制
    1.6 立题背景及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壳聚糖功能化二硫化钼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CS-MoS_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2.3.2 CS-MoS_2的表征
        2.3.3 CS-MoS_2的抑菌活性
        2.3.4 CS-MoS_2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2.3.5 CS-MoS_2与细菌的相互作用
        2.3.6 CS-MoS_2对细菌细胞膜电位的影响
        2.3.7 CS-MoS_2对细菌细胞内DNA的影响
        2.3.8 CS-MoS_2对细菌细胞内ATP的影响
        2.3.9 活性氧的检测
        2.3.10 谷胱甘肽氧化的检测
        2.3.11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2.4 结果与讨论
        2.4.1 CS-MoS_2的表征
        2.4.2 CS-MoS_2的抑菌活性
        2.4.3 CS-MoS_2与细菌的相互作用
        2.4.4 CS-MoS_2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2.4.5 CS-MoS_2对细菌细胞内DNA的影响
        2.4.6 CS-MoS_2对细菌细胞内ATP的影响
        2.4.7 CS-MoS_2活性氧的检测
        2.4.8 CS-MoS_2对谷胱甘肽氧化的检测
        2.4.9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乙烯亚胺功能化二硫化钼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热抑菌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MoS_2-PEI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
        3.3.2 MoS_2-PEI的表征
        3.3.3 MoS_2-PEI的近红外光热效应的表征
        3.3.4 MoS_2-PEI的抑菌活性
        3.3.5 MoS_2-PEI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3.3.6 MoS_2-PEI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3.3.7 MoS_2-PEI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3.3.8 MoS_2-PEI对细菌胞内DNA的影响
        3.3.9 MoS_2-PEI对细菌胞内ATP的影响
        3.3.10 活性氧的检测
        3.3.11 谷胱甘肽氧化的检测
        3.3.12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3.4 结果与讨论
        3.4.1 MoS_2-PEI的表征
        3.4.2 MoS_2-PEI的光热抑菌活性
        3.4.3 MoS_2-PEI抑菌活性的稳定性
        3.4.4 MoS_2-PEI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3.4.5 MoS_2-PEI在细菌表面的分布
        3.4.6 MoS_2-PEI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3.4.7 MoS_2-PEI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3.4.8 MoS_2-PEI对细菌胞内DNA的影响
        3.4.9 MoS_2-PEI对细菌胞内ATP的影响
        3.4.10 活性氧和谷胱甘肽氧化的检测
        3.4.11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二硫化钼-Ce6 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热与光动力抑菌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MoS_2-Ce6 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
        4.3.2 MoS_2-Ce6 的表征
        4.3.3 MoS_2-Ce6 的近红外光热效应的表征
        4.3.4 MoS_2-Ce6 的光动力效应的表征
        4.3.5 MoS_2-Ce6 的抑菌活性
        4.3.6 MoS_2-Ce6 的光热和光动力抑菌活性
        4.3.7 MoS_2-Ce6 的最小抑菌浓度
        4.3.8 MoS_2-Ce6 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4.3.9 MoS_2-Ce6 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4.3.10 MoS_2-Ce6 对细菌胞内DNA泄露的检测
        4.3.11 MoS_2-Ce6 对细菌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影响
        4.3.12 光热和光动力效应诱导的活性氧的检测
        4.3.13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4.4 结果与讨论
        4.4.1 MoS_2-Ce6 的表征
        4.4.2 MoS_2-Ce6 的光热和光动力效应
        4.4.3 MoS_2-Ce6 的光热和光动力抑菌活性
        4.4.4 MoS_2-Ce6 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4.4.5 MoS_2-Ce6 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4.4.6 MoS_2-Ce6 对细菌胞内DNA的影响
        4.4.7 MoS_2-Ce6 对细菌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影响
        4.4.8 MoS_2-Ce6 在光热和光动力作用下单线态氧的检测
        4.4.9 MoS_2-Ce6 在光热和光动力作用下总活性氧的检测
        4.4.10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e6 负载壳聚糖功能化二硫化钼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动力抑菌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M-CS-Ce6 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
        5.3.2 M-CS-Ce6 的表征
        5.3.3 M-CS-Ce6 的光动力效应的表征
        5.3.4 M-CS-Ce6 的抑菌活性
        5.3.5 M-CS-Ce6 的光动力抑菌活性
        5.3.6 M-CS-Ce6 的最小抑菌浓度
        5.3.7 M-CS-Ce6 对细菌的形态影响
        5.3.8 M-CS-Ce6 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5.3.9 M-CS-Ce6 对细菌细胞内DNA的影响
        5.3.10 M-CS-Ce6 对细菌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影响
        5.3.11 光动力作用下M-CS-Ce6 的活性氧检测
        5.3.12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5.4 结果与讨论
        5.4.1 M-CS-Ce6 的表征
        5.4.2 M-CS-Ce6 的光动力效应
        5.4.3 M-CS-Ce6 的抑菌活性
        5.4.4 M-CS-Ce6 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5.4.5 M-CS-Ce6 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5.4.6 M-CS-Ce6 对细菌细胞内DNA的影响
        5.4.7 M-CS-Ce6 对细菌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影响
        5.4.8 光动力作用下活性氧的检测
        5.4.9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本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基于二氢卟吩骨架的新型小分子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肿瘤光动力治疗与二氢卟吩类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一、肿瘤光动力治疗概述
    二、肿瘤光动力治疗的药理作用机制
    三、肿瘤光动力治疗的缺陷
    四、光敏剂概述
    五、上市及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一)他拉泊芬钠
        (二)替莫泊芬
        (三)维替泊芬
        (四)帕利泊芬
        (五)HPPH
        (六)锡乙基初紫红素
        (七)Redaporfin
    六、第三代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一)生物分子偶联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二)靶向药物或其药效团偶联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三)抗体偶联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四)高分子材料装载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七、二氢卟吩类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治疗与其他肿瘤治疗方式联用
        (一)与化学治疗联用
        (二)与放射治疗联用
        (三)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疗法
        (四)与免疫治疗联用
        (五)与光热治疗联用
    八、总结与展望
    九、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二氢卟吩e_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一、设计思想
    二、化学合成
        (一)中间体二氢卟吩e_4的合成
        (二)二氢卟吩e_4氨基酸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三)二氢卟吩e_4醚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四)二氢卟吩e_4醚类氨基酸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三、光物理化学性质
    四、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五、高活性化合物14b在B16-F10细胞内的定位
    六、高活性化合物14b提升A549细胞ROS水平
    七、高活性化合物14b诱导A549细胞凋亡
    八、高活性化合物14b诱导B16-F10细胞自噬
    九、高活性化合物14b对A549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十、高活性化合物14b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十一、小结
    十二、实验部分
        (一)化学实验部分
        (二)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三)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机制实验
        (四)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
    十三、参考文献
第三章 ABCG2 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第一节 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抑制ABCG2 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的初步研究
        一、设计思想
        二、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三、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增强HepG2细胞对二氢卟吩e_6的敏感性
        四、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HepG2细胞中ABCG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五、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HepG2细胞中ABCG2蛋白细胞内定位的影响
        六、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HepG2细胞中ATP酶活性影响
        七、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二氢卟吩e_6在HepG2 细胞中蓄积的影响
        八、小结
        九、实验部分
        (一)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二)Western Blot
        (三)免疫荧光
        (四)ATP酶活性检测
        (五)化合物在细胞内的蓄积
        十、参考文献
    第二节 ABCG2 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一、设计思想
        二、化学合成
        (一)A类目标光敏分子的合成
        (二)B类目标光敏分子的合成
        (三)目标高分子前药的合成
        三、光物理化学性质
        四、目标高分子胶束的体外表征
        五、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六、高活性化合物29b的水溶性与稳定性
        七、高活性化合物29b对 HepG2细胞中ABCG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八、HepG2细胞中光敏分子的外排
        九、高活性化合物29b在HepG2细胞内的定位
        十、高活性化合物29b提升HepG2细胞ROS水平
        十一、高活性化合物29b诱导HepG2细胞凋亡
        十二、高活性化合物29b诱导HepG2细胞自噬
        十三、高活性化合物29b对HepG2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十四、高活性化合物29b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十五、小结
        十六、实验部分
        (一)化学实验部分
        (二)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三)高分子体外表征实验
        (四)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机制实验
        (五)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
        十七、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第一节 刺激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一、肿瘤微环境中的内源性刺激因素
        二、刺激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一)pH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二)氧化还原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三)酶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四)低氧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五)光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六)温度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七)磁场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三、回顾与展望
        四、参考文献
    第二节 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一、设计思想
        二、化学合成
        (一)基于酰腙键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分子的合成
        (二)基于二硫键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分子的合成
        (三)不含刺激响应Linker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分子的合成
        三、光物理化学性质
        四、目标化合物的体外释放研究
        (一)色谱条件的确定
        (二)5-氟尿嘧啶在弱酸性条件下的体外释放
        (三)SAHA和西达本胺在高GSH条件下的体外释放
        五、目标化合物体外抑酶及抗肿瘤活性评价
        六、高活性化合物36a对B16-F10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七、高活性化合物32与36a提升B16-F10细胞ROS水平
        八、高活性化合物32、36a及43a诱导B16-F10细胞凋亡
        九、高活性化合物32、36a与43a对B16-F10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十、高活性化合物36a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十一、小结
        十二、实验部分
        (一)化学实验部分
        (二)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三)体外释放实验
        (四)体外抑酶、抗肿瘤活性及机制实验
        (五)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
        十三、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5)高分子量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光动力治疗
        1.1.1 光动力治疗研究进展
        1.1.2 光动力治疗原理
    1.2 光敏剂的发展
        1.2.1 第一代光敏剂
        1.2.2 第二代光敏剂
        1.2.3 第三代光敏剂
        1.2.4 光敏剂研究进展
    1.3 纳米药物
        1.3.1 纳米药物概述
        1.3.2 光动力治疗中的纳米药物
        1.3.3 刺激响应型纳米药物
        1.3.4 纳米载药系统的局限
    1.4 无载体纳米给药系统
    1.5 基于聚合物制备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2 水溶性和ROS响应聚卟啉(pTPP)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缩硫酮二胺TK-2NH_2 的合成
        2.2.3 pTPP的制备与表征
        2.2.4 不同电性光敏剂单体组成的复合物(PS+/PS-)的制备和表征
        2.2.5 pTPP/PEG与 pTPP/HA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2.2.6 ROS响应聚合物的降解研究
        2.2.7 pTPP/PEG与 pTPP/HA纳米粒的稳定性研究
        2.2.8 纳米粒的光诱导降解与释放
        2.2.9 单线态氧产率检测
        2.2.10 细胞内吞
        2.2.11 体外暗毒性和光毒性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TPP与 PS+/PS-的合成与表征
        2.3.2 ROS响应聚合物的降解研究
        2.3.3 pTPP/PEG与 pTPP/HA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2.3.4 纳米粒的光诱导降解与释放
        2.3.5 单线态氧产率检测
        2.3.6 细胞内吞
        2.3.7 体外暗毒性和光毒性
    2.4 本章小结
3 ROS响应聚合BODIPY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路线设计
        3.2.3 目标单体BODIPY-2Py-COOCH_3 的合成与表征
        3.2.4 基于三组分聚合的聚合反应条件的优化与表征
        3.2.5 联吡咯、二炔、磺酰基叠氮参与的三组分聚合反应
        3.2.6 BODIPY-2Py-COOCH_3、二炔、磺酰基叠氮参与的三组分聚合反应
        3.2.7 聚合BODIPY(pBODIPY)的合成与表征
        3.2.8 ROS响应聚合物的降解研究
        3.2.9 荧光性质与单线态氧产率检测
        3.2.10 靶向性后修饰pBODIPY/PPH_3的制备与表征
        3.2.11 PEG-TK/pBODIPY/PPH_3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3.2.12 PEG-TK/pBODIPY/PPH_3纳米粒的稳定性研究
        3.2.13 纳米粒的光诱导降解与释放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目标单体BODIPY-2Py-COOCH_3的合成与表征
        3.3.2 基于三组分聚合的聚合反应条件的优化与表征
        3.3.3 联吡咯、二炔、磺酰基叠氮参与的三组分聚合反应
        3.3.4 聚合BODIPY(pBODIPY)的合成与表征
        3.3.5 ROS响应聚合物的降解研究
        3.3.6 荧光性质与单线态氧产率检测
        3.3.7 PEG-TK/pBODIPY/PPH_3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3.3.8 PEG-TK/pBODIPY/PPH_3纳米粒的稳定性研究
        3.3.9 纳米粒的光诱导降解与释放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基于氨基酸衍生物的自组装纳米光敏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光动力疗法介绍
        1.2.1 光动力疗法的产生及原理
        1.2.2 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1.3 基于肽的自组装
        1.3.1 自组装肽的设计原理
        1.3.2 自组装肽的应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两亲性氨基酸与光敏剂o-FL的自组装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FKNPs纳米光敏剂的制备及表征
        2.2.4 FKNPs的光谱测定方法
        2.2.5 FKNPs纳秒瞬态吸收光谱的测定方法
        2.2.6 FKNPs在 PBS中的单线态氧产生测定方法
        2.2.7 FKNPs在肿瘤细胞中的共聚焦成像方法
        2.2.8 细胞内单线态氧的产生成像方法
        2.2.9 FKNPs的细胞毒性测试
        2.2.10 FKNPs和 Lysosome Green共定位实验方法
        2.2.11 FKNPs介导的光动力治疗中溶酶体破坏成像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FKNPs的形貌表征
        2.3.2 FKNPs的光物理性质
        2.3.3 FKNPs在细胞中的共聚焦成像
        2.3.4 FKNPs的光动力治疗效果
        2.3.5 FKNPs的溶酶体定位
        2.3.6 FKNPs的光动力治疗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短肽Fmoc-L_3-OMe与光敏剂的自组装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FLNPs纳米光敏剂的制备及表征
        3.2.4 FLNPs的光谱测定方法
        3.2.5 FLNPs在 PBS中的单线态氧产生测定方法
        3.2.6 FLNPs在肿瘤细胞中的共聚焦成像方法
        3.2.7 细胞内单线态氧的产生成像方法
        3.2.8 FLNPs的细胞毒性测试方法
        3.2.9 FLNPs和 Lysosome Green共定位实验方法
        3.2.10 FLNPs介导的光动力治疗中溶酶体破坏成像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FLNPs的光谱性质
        3.3.2 FLNPs的形貌表征
        3.3.3 FLNPs在 PBS中的单线态氧测定
        3.3.4 FLNPs在细胞中的共聚焦成像
        3.3.5 FLNPs的光动力治疗效果
        3.3.6 FLNPs的溶酶体定位
        3.3.7 FLNPs的光动力治疗机制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球形孢子丝菌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及碘化钾对其杀伤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孢子丝菌病的研究现状
        1.1.1 孢子丝菌病的病原体研究
        1.1.2 孢子丝菌的黑素研究
        1.1.3 孢子丝菌病的传播及流行
        1.1.4 孢子丝菌病的治疗
    1.2 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1.2.1 光动力治疗的历史和起源
        1.2.2 光动力治疗的机制研究
        1.2.3 光敏剂
        1.2.4 光源
        1.2.5 临床应用
        1.2.8 总结和展望
第2章 威伐光、红光、LED光对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及黑素的保护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2 主要试剂与配制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PDA斜面培养基的配制
        2.3.2 PDA平皿培养基的配制
        2.3.3 含三环唑的PDA斜面培养基和平皿的制备
        2.3.4 菌株及培养条件
        2.3.5 菌丝相孢子悬液的制备
        2.3.6 光源的准备
        2.3.7 威伐光、红光及LED光对球形孢子丝菌Mel+的杀伤效果
        2.3.8 黑素的保护作用
        2.3.9 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威伐光、红光和LED光对Mel+的杀伤作用
        2.4.2 在威伐光、红光及LED光照射过程中黑素对菌株的保护作用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球形孢子菌的杀伤效果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3.3 实验方法
        3.3.1 SDA斜面培养基的配制
        3.3.2 BHI琼脂斜面培养基的配制
        3.3.3 光敏剂
        3.3.4 光源的准备
        3.3.5 菌株与培养条件
        3.3.6 球形孢子丝菌菌丝相孢子和酵母细胞的制备
        3.3.7 不同剂量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菌丝相及酵母相杀伤效果的评价
        3.3.8 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及参考菌株的杀伤效果评价
        3.3.9 在ALA-PDT过程中黑素的保护作用
        3.3.10 安全性评价
        3.3.11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菌丝相分生孢子的杀伤作用
        3.4.2 ALA-PDT对 Mel+菌株酵母细胞的杀伤作用
        3.4.3 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临床菌株菌丝相分生孢子和酵母相及参考菌株的杀伤作用评价
        3.4.4 在ALA-PDT过程中黑素对Mel+分生孢子的保护作用
        3.4.5 ALA-PDT的安全性评价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杀伤球形孢子丝菌机制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2 主要试剂与配制方法
    4.3 实验方法
        4.3.1 光动力过程中ROS产量的检测
        4.3.2 光动力过程中NAC的保护作用
        4.3.3 扫描电镜
        4.3.4 透射电镜
        4.3.5 彗星实验
        4.3.6 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ALA-PDT后 Mel+分生孢子ROS生成水平
        4.4.2 ALA-PDT处理后Mel+分生孢子超微结构的改变
        4.4.3 彗星实验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碘化钾对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的增强效果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试剂
        5.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2 主要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ALA的配制及光源的准备
        5.3.2 KI的配制
        5.3.3 KI对 ALA-PDT杀伤球形孢子丝菌效果的影响
        5.3.4 KI添加顺序对ALA-PDT效果的影响
        5.3.5 KI浓度对ALA-PDT杀伤效果的影响
        5.3.6 KI对 ALA-PDT过程中ROS生成的影响
        5.3.7 KI对 ALA-PDT杀伤其他球形孢子丝菌临床菌株效果的影响
        5.3.8 统计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KI对 ALA-PDT的影响
        5.4.2 KI添加顺序对ALA-PDT的影响
        5.4.3 KI浓度对ALA-PDT的影响
        5.4.4 KI对 ALA-PDT过程中ROS生成的影响
        5.4.5 KI对 ALA-PDT杀伤其他球形孢子丝菌临床菌株效果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细胞骨架为靶点的二氢卟吩e6光动力抑制结肠癌细胞迁移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二代光敏剂治疗结直肠肿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9)Ce6-PDT对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方法
    5 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光动力治疗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10)单羟基咔咯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制备的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称、结构式及简写符号一览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动力治疗
        1.2.1 光动力治疗简介
        1.2.2 目前临床上光动力治疗的应用
        1.2.3 临床上应用的光敏剂
        1.2.4 大环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1.2.5 光动力治疗的新策略
    1.3 咔咯及金属咔咯在PDT中的应用
        1.3.1 咔咯的简介
        1.3.2 自由咔咯在PDT中的研究进展
        1.3.3 金属咔咯在PDT中的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过渡金属单羟基咔咯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及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单羟基咔咯及其过渡金属咔咯的合成方法
        2.2.4 单羟基过渡金属咔咯的表征
        2.2.5 缓冲液的配制
        2.2.6 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2.2.7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表征
        2.3.2 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2.3.3 体外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作为新型光敏剂光动力抑制乳腺癌细胞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单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3.2.4 单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的表征
        3.2.5 光物理与光化学性质研究
        3.2.6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3.2.7 体内安全性评价研究
        3.2.8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与表征
        3.3.2 光物理与光化学性质研究
        3.3.3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3.3.4 咔咯3和Ga3 光动力抑制MDA-MB-231 细胞活性的可能机制
        3.3.5 体内安全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EG修饰的单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自组装纳米材料的PDT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对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4.2.4 PEG化对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4.2.5 PEG化对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的表征
        4.2.6 PEG化咔咯自组装材料制备方法
        4.2.7 PEG化咔咯自组装材料的表征
        4.2.8 电子吸收光谱
        4.2.9 稳态荧光光谱
        4.2.10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
        4.2.11 细胞毒性实验
        4.2.12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4.2.13 组织学观察
        4.2.14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EG化对羟基咔咯及其镓(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3.2 PEG化咔咯自组装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4.3.3 电子吸收光谱研究
        4.3.4 稳态荧光光谱研究
        4.3.5 单线态氧产生研究
        4.3.6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4.3.7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4.3.8 组织学观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EG化单羟基咔咯与阿霉素共组装材料PDT-化疗协同治疗乳腺癌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PEG化对羟基咔咯与阿霉素共组装材料的制备方法
        5.2.4 PEG化对羟基咔咯与阿霉素共组装材料的表征
        5.2.5 电子吸收光谱
        5.2.6 稳态荧光光谱
        5.2.7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
        5.2.8 细胞毒性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共组装纳米材料NP3/DOX和 NPGa3/DOX的制备与表征
        5.3.2 电子吸收光谱研究
        5.3.3 稳态荧光光谱研究
        5.3.4 单线态氧产生研究
        5.3.5 细胞毒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光动力治疗药物——光敏剂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纳米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的实验研究[D]. 巨薇. 山西大学, 2021(12)
  • [2]光动力治疗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 王相. 延安大学, 2021(09)
  • [3]二硫化钼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性能研究[D]. 曹文博. 江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二氢卟吩骨架的新型小分子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张星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高分子量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D]. 谢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氨基酸衍生物的自组装纳米光敏剂的研究[D]. 陈爽.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球形孢子丝菌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及碘化钾对其杀伤效果的影响[D]. 陈瑞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8]细胞骨架为靶点的二氢卟吩e6光动力抑制结肠癌细胞迁移实验研究[D]. 马海秀.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9]Ce6-PDT对结肠癌SW620细胞Rac1/PAK1/LIMK1/cofilin信号通路的影响[D]. 热孜完·吾甫尔.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10]单羟基咔咯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研究[D]. 孙艳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光动力治疗药物——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