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二期围堰右岸连接段液压铣防渗墙试验工程施工监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武[1](2019)在《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文中提出碾压混凝土筑坝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使用干硬性混凝土,采用近似土石坝铺筑方式,用强力振动碾进行压实的混凝土筑坝技术。相对混凝土坝柱状浇筑法具有节约水泥、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点。至20世纪末,世界上已建在建碾压混凝土坝约209座,其中中国43座、日本36座、美国29座。21世纪初,中国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正式开工建设,是世界上首座200m级碾压混凝土大坝,坝高世界第一,大坝混凝土方量世界第一,大坝混凝土580万立方米(其中碾压混凝土385万立方米),项目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都是探索性的,施工进度管理实践也是探索性的。特大型水电工程项目建造施工过程往往跨10年左右,其总体进度计划编制需运用滚动计划与控制方法,远粗近细,滚动编制,动态管理。国内特大型水电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式主要有横道图、网络计划技术。P3(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是一种融合了关键路线法CPM(Critical Path Method)及计划评审技术法PERT(Program Evalu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等网络计划技术的专业进度管理软件。根据总体进度计划及各层级分解计划编制与控制需要,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土建及金结安装主体工程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可逐层级依序分解为:主体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单元工程。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编制,结合关键线路法CPM及计划评审技术(PERT)等网络计划技术思路,大致分四步两次循环优化(分→总→再分→再总…),形成总体进度P3横道网络图。根据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标段总体进度计划控制需要,承包商建立了严密的总体进度计划控制体系。即按时间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进度计划,按项目分解成单项进度计划、专项进度计划,并按照滚动计划方法进行动态管理,最后落实到周调度执行计划的总体进度计划控制体系。本文对承包商7年的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实际操作性探索工作进行了理论分析:(1)分目的、分对象综合运用好P3网络计划技术、横道图技术、CAD技术、GIS可视化动态仿真技术。(2)施工技术方案创新、施工管理创新达到了优化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缩短关键线路关键作业时间、现场持续高效作业等效果。(3)用系统工程理论思路,提前分析预测总施工进度各阶段所需人、设备、材料等施工资源数量,对大型成套施工设备等施工资源采用内部模拟市场化运作高效配置。(4)项目组织机构分阶段重构,以适应项目前期、高峰期、尾工期各阶段进度管理重心动态变化的需要。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之所以能建造好中国国内特大型水电项目,是因为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既大胆引进借鉴国外优秀管理手段与理念,运用好了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平台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也运用好了中国央企能集中资源办大事,发挥集团化作战的体制优势。
宗敦峰,刘建发,肖恩尚,陈祖煜[2](2016)在《水工建筑物防渗墙技术60年Ⅱ:创新技术和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新兴技术。本文聚焦于防渗墙三大典型技术领域:(1)深度超150 m的防渗墙修建技术;(2)病险水库防渗加固;(3)围堰防渗墙的特殊施工工艺。本文对这些技术及相应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回顾。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50 m级防渗墙建设中泥浆以及造孔机械的技术创新;(2)存在管涌风险的老旧大坝的特殊堵漏工艺;(3)围堰防渗墙工程施工方法。
张邦全[3](2006)在《田湾河流域仁宗海水库电站坝基防渗墙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十年来,以开发水能资源来满足各行业经济发展而兴建的水电工程越来越多,不仅需要选择在地基条件良好的场地从事建设,而且有时也不得不在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基上进行修建。同时,随着水电工程规模的不断加大结构物的荷载日益增大,对地基变形与防渗要求越来越严,地基已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地基处理的重要地位也日益明显。在追求经济效率时,如何选择一种既满足工程要求,又兼顾好生态环境和节约投资的处理方法,已经刻不容缓的呈现在广大的工程建设者面前。河床中的深厚覆盖层,由于具有低强度,高压缩性和弱透水性,作为坝基,常常成为棘手的工程地质问题。在这种地基上建造工程。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的目的就是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改善地基条件,使之满足变形、强度和防渗要求,主要包括:改善剪切特性、压缩特性、透水特性、动力特性、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等。仁宗海水库电站堆石坝坝址区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坝基有深厚覆盖层,从上自下共分七层。完全在软弱的淤泥质壤土层地基上修建大坝,在国内外还没有先例。经过方案比较,仁宗海水库电站坝基淤泥质壤土采用振冲碎石桩法进行处理,达到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大坝地基沉降量、提高坝体及地基的稳定性、消除地基液化的目的;同时,为减小坝体渗透压力,降低渗透系数,减少坝体渗透量,在坝体上游坡脚处设置了一道防渗墙。该防渗墙工程地处高海拔地区,地层复杂,钻孔进尺大,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施工条件艰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14℃以下)。按照规定的工期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该工程项目,为高海拔、冬季气温低的防渗墙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针对田湾河仁宗海坝基处于深厚覆盖层这一地基特点,针对防渗墙施工技术问题引起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核、造孔设备选用、造孔工艺选择、造孔施工、泥浆下混凝土浇筑、特殊情况处理、质量控制与检测等全过程进行了系统设计和研究,并通过防渗墙现场实施效果,充分证明了田湾河仁宗海水库电站的坝基防渗墙处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最好施工方法,也是水工建筑物软基防渗处理的又一成功典范。工程中造孔工艺选择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核、墙体质量控制与监测为全面评价防渗墙施工效果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丰富了防渗墙施工技术,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周厚贵[4](2005)在《长江三峡二期工程施工新技术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三峡二期工程的6年建设中,不仅进一步推广了一期工程的科技成果,而且广泛引进、研究和应用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工艺:如防渗墙施工技术、大规模水平预裂爆破技术、混装炸药车技术、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塔带机浇筑技术、新型模板技术、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混凝土综合温控技术、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压力钢管自动焊接技术、多级船闸人字门联合调试技术、三期双戗堤截流技术等,成功地攻克了施工中的各项难题,取得了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宋玉国[5](2004)在《复杂地层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混凝土防渗墙是水利水电及市政工程中较普遍采用的一种地下连续墙,而且是透水体防渗处理的一种有效措施。它利用专用的造孔机械设备营造槽孔,并在槽孔内注满泥浆,以防孔壁坍塌,最后用导管在注满泥浆的槽孔中浇注混凝土并置换出泥浆,筑成墙体。墙体既可以做成刚性的,也可以做成柔性的,前者主要用于工业民用建筑中基础部分的承重和挡土,后者则广泛用于江河、湖泊、水库堤坝的防渗加固。作为一种成熟的施工工艺,经过国内外几十年来在该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许多大中型水电项目中坝体和坝基的渗漏问题以及市政工程中基础部分的挡土承重等方面的问题,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规范体系,同时在施工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很多宝贵的经验,为这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本论文从分析防渗墙施工中复杂地层的钻进方法的选择、钻进机具的选择、墙段间的连接问题等诸多方面入手,通过本人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施工工艺中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以上工作,共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库出险加固、大中型水电站深厚覆盖层基础防渗等方面较其他处理方法有更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由于工艺本身的特点,如果施工中由于地质情况复杂或施工方法不当而发生事故,很难处理,代价比较高。3.对于不同的地层条件,钻进方法和钻进机具的选择要有灵活性,有时需要几种方法、机具的组合施工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达到最大效益。4.墙段间的连接是否可靠是防渗墙施工中的薄弱和关键环节,目前虽有比较成熟的连接方式,但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 <WP=87>5. 防渗墙造孔过程中,泥浆主要是起稳定孔壁、悬浮和携带钻屑以及冷却钻头的作用,依据地层条件的不同选用优质的膨润土浆液及适宜的外加剂是孔壁稳定和加快施工进度的有效保障。6.针对防渗墙所起作用的不同,墙体材料中需添加各种外加剂以满足不同防渗标准的要求。通过对该项技术的总结探讨和对比分析,加深了对防渗墙施工工艺方法的认识,为今后再从事相关工程提供了比较翔实的数据资料和生产范例。可以预见,随着国家西部水电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及市政基础工程的快速发展,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将会不断得到发展和推广应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彭启友[6](2004)在《从三峡一期工程建设论工程宏观决策》文中研究表明在总结三峡一期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基础上 ,分析了国有企业的优势和项目管理现状 ,从观念转变、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出发 ,提出了在第二期工程建设中加强推行项目管理的具体建议
王成祥[7](2004)在《冶勒水电站大坝防渗墙施工与质量控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简述了国内外防渗墙的发展历程和冶勒水电站工程概况(包括枢纽情况、地质、水文气象、大坝基础防渗处理工程设计等),重点研究了监理工程师对防渗墙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防渗系统布置情况、防渗墙原材料试验研究及配合比、防渗墙施工(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平台布置、临建系统布置、槽段划分、接头方式、防渗墙施工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处理、防渗墙实体质量情况)等。同时也对防渗墙施工设备配置和深槽防渗墙的孔斜控制及接头质量控制进行研究,积累了突破了现有防渗墙施工规范的相关施工经验并积累第一手的资料,为编制深槽防渗墙的施工规范和相应的施工定额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本文也提出了廊道上部防渗墙造孔对廊道顶拱冲击的研究,并结合孔形质量、防渗墙出机口混凝土质量、防渗墙取芯及压水等方面对混凝土防渗墙实体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情况对下一步的覆盖层帷幕灌浆施工提出了需要研究的问题。
何宗彬[8](2004)在《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防渗墙施工方法》文中指出三峡二期工程上游围堰防渗墙施工综合难度国内外罕见,通过引进先进设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攻克了砂卵石漏失层、陡坡段嵌岩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圆满完成了防渗墙施工任务。为二期工程施工提供了可靠保障,并将防渗墙的施工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陈赓仪[9](2002)在《我国水工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引进我国40余年来,在水利水电行业及其他建筑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发展。本文通过一些重要的工程实例,来阐述该项技术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和提高技术水平的历程。
孙志禹,王建平,陈先明[10](2000)在《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主要技术问题优化决策》文中指出论述了三峡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实施过程中的施工进度计划、料场规划与土石方平衡、截流方式与围堰断面形式、截流进占程序和时段、防渗形式、防渗墙施工等主要技术问题的优化完善过程
二、三峡二期围堰右岸连接段液压铣防渗墙试验工程施工监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二期围堰右岸连接段液压铣防渗墙试验工程施工监理(论文提纲范文)
(1)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分析 |
1.2.1 国外已建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 |
1.2.2 国内已建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 |
1.3 国内外进度管理实践与理论现状 |
1.3.1 国外进度管理的实践探索 |
1.3.2 国内水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实践探索 |
1.3.3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管理的研究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大型水电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探讨 |
2.1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 |
2.1.1 里程碑计划 |
2.1.2 横道图(甘特图) |
2.1.3 网络计划 |
2.1.4 形象进度 |
2.1.5 工期优化 |
2.2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
2.2.1 进度偏差分析 |
2.2.2 进度动态调整 |
2.3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管理常用方法 |
2.3.1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计划 |
2.3.2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控制 |
2.3.3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管理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项目基本情况 |
3.1 工程概况 |
3.1.1 枢纽布置 |
3.1.2 大坝建筑物布置 |
3.1.3 坝体材料分区 |
3.2 合同项目及主要工程量 |
3.2.1 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
3.2.2 主要工程量 |
3.3 施工导流、施工特点、施工关键线路及难点 |
3.3.1 施工导流 |
3.3.2 施工特点 |
3.3.3 施工关键线路及难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计划编制的研究 |
4.1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
4.1.1 合同控制性工期 |
4.1.2 合同交面时间 |
4.1.3 导流渡汛方案 |
4.1.4 业主提供的主要条件 |
4.1.5 主要施工方案 |
4.2 总体施工程序、网络计划图及关键线路 |
4.2.1 总体施工程序 |
4.2.2 网络计划图及关键线路 |
4.3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的编制 |
4.3.1 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
4.3.2 工程总体进度计划P3 横道网络图 |
4.4 龙滩大坝各工程项目具体进度计划的工期分析 |
4.4.1 施工准备工程 |
4.4.2 混凝土系统建设工程 |
4.4.3 上下游土石围堰工程 |
4.4.4 上下游碾压混凝土围堰工程 |
4.4.5 大坝基坑开挖支护和坝基处理工程 |
4.4.6 大坝主体工程 |
4.4.7 导流工程及其他项目工程 |
4.5 总进度计划的主要项目施工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
4.5.1 总进度计划主要项目年、季施工强度分析 |
4.5.2 土石方明挖月强度分析及资源计划分析 |
4.5.3 左岸进水口大坝碾压、常态混凝土月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
4.5.4 右岸大坝碾压、常态砼月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
4.6 碾压混凝土项目工期分析 |
4.6.1 单元工程划分 |
4.6.2 单元工程工序工期分析 |
4.6.3 碾压混凝土项目工期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控制的研究 |
5.1 进度计划控制 |
5.1.1 进度计划控制体系 |
5.1.2 进度计划控制流程 |
5.1.3 滚动计划与控制方法 |
5.2 进度控制施工管理组织体系 |
5.3 施工资源 |
5.3.1 系统工程理论,高效配置施工资源 |
5.3.2 本工程分年度所需主要施工资源 |
5.4 进度控制信息管理 |
5.5 进度偏差分析 |
5.5.1 进度偏差分析主要方法 |
5.5.2 用生产调度周计划,分阶段动态进行偏差分析 |
5.6 进度动态调整 |
5.6.1 改变后续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
5.6.2 缩短关键线路持续时间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调整、总进度管理效果分析 |
6.1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调整 |
6.1.1 进度调整计划编制 |
6.1.2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计划控制 |
6.2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总体进度管理效果 |
6.2.1 总体满足合同目标及业主提前下闸蓄水、提前发电要求 |
6.2.2 各阶段合同工期节点工程照片 |
6.2.3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进度管理的基本经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附录图4-1~附录图4-13) |
(2)水工建筑物防渗墙技术60年Ⅱ:创新技术和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超深防渗墙技术 |
2.1概述 |
2.2关键技术 |
2.2.1工程概况 |
2.2.2气举反循环清孔技术 |
2.2.3接头管起拔技术 |
2.2.4特种重锤 |
3 病险水库防渗加固 |
3.1概述 |
3.2关键技术 |
4 围堰工程混凝土防渗墙 |
4.1概述 |
4.2关键技术 |
5 结论 |
(3)田湾河流域仁宗海水库电站坝基防渗墙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防渗墙施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 防渗墙的造孔方法 |
1.3 发展趋势 |
2 工程概况 |
2.1 工程位置 |
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3 水文气象 |
2.4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 |
2.4.1 概述 |
2.4.2 水文地质条件 |
2.4.3 大坝工程地质条件 |
3.防渗墙工程设计方案及优化 |
3.1 坝型设计推荐方案 |
3.2 坝型实施方案 |
3.3 坝体及坝基渗流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
3.3.1 研究目的及典型断面的选取 |
3.3.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3.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4 坝基防渗墙深度比选方案 |
3.3.5 稳定渗流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 坝基防渗墙推荐方案 |
4.施工场地布置 |
5.施工临时设施 |
5.1 施工用电 |
5.2 生活、生产用水 |
5.3 施工平台及导墙 |
5.4 泥浆系统 |
5.5 混凝土生产系统 |
5.6 其它临时设施 |
6.防渗墙补充勘探孔施工及其复核的工程地质条件 |
6.1 坝基防渗墙补充勘探孔施工 |
6.1.1 补充勘探孔揭示的地层条件 |
6.1.2 单元槽孔施工揭示的地层条件 |
6.2 造孔施工揭示的地质现象 |
6.3 造孔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6.4 复核后的工程地质条件 |
7.防渗墙施工及其技术措施 |
7.1 施工程序 |
7.2 主要设备选择与使用 |
7.3 造孔工艺选择 |
7.3.1 投标文件选用的造孔成槽工艺 |
7.3.2 实际选用的造孔成槽工艺 |
7.4 防渗墙造孔 |
7.4.1 槽段划分 |
7.4.2 固壁泥浆 |
7.4.3 孔形控制与终孔验收 |
7.4.4 清孔换浆和接头孔的刷洗 |
7.4.5 造孔完成工程量 |
7.5 接头管下设与起拔 |
7.5.1 接头管下设 |
7.5.2 拔管前的技术准备 |
7.5.3 接头管起拔注意事项 |
7.6 预埋灌浆管制作及下设 |
7.6.1 预埋灌浆管的布设 |
7.6.2 预埋灌浆管的孔口对接 |
7.6.3 预埋灌浆管的工程量 |
7.7 钢筋笼制作与下设 |
7.7.1 钢筋笼制作结构 |
7.7.2 钢筋笼制作要求 |
7.7.3 钢筋笼制作允许误差 |
7.7.4 钢筋笼的吊装与下设 |
7.7.5 钢筋笼的制作与下设完成工程量 |
7.8 混凝土浇筑 |
7.8.1 防渗墙混凝土技术要求 |
7.8.2 混凝土原材料 |
7.8.3 混凝土配合比 |
7.8.4 混凝土拌和及运输 |
7.8.5 混凝土浇筑导管和下设 |
7.8.6 混凝土开浇及入仓 |
7.8.7 浇筑过程的控制 |
7.8.8 混凝土质量过程控制 |
7.8.9 混凝土浇筑工程量 |
7.9 特殊情况处理技术措施 |
7.9.1 塌孔处理 |
7.9.2 漏浆处理 |
7.9.3 漂石和硬岩钻进 |
7.9.4 孔斜的处理 |
7.9.5 混凝土浇筑堵管的处理 |
7.9.6 钢筋笼及预埋管上浮 |
7.9.7 墙体质量事故的处理 |
8 混凝土防渗墙质量检查 |
8.1 槽孔终孔质量检查 |
8.1.1 槽孔的位置和厚度 |
8.1.2 孔深验收和基岩鉴定 |
8.2 浇筑混凝土前清孔质量检查 |
8.2.1 孔内泥浆性能指标 |
8.2.2 孔底淤积厚度 |
8.2.3 接头孔刷洗质量 |
8.3 混凝土防渗墙墙体质量检查 |
8.3.1 机口、槽口取样 |
8.3.2 检查孔钻孔取芯 |
8.3.3 检查孔压(注)水试验 |
8.3.4 室内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4)长江三峡二期工程施工新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概述 |
1 二期围堰施工新技术 |
1.1 防渗墙成槽技术 |
1.2 深槽段防渗结构优化 |
1.3 防渗墙体新材料 |
1.4 防渗墙拆除技术 |
2 土石方施工新技术 |
2.1 基坑开挖快速施工 |
2.2 大规模水平预裂技术 |
2.3 混装炸药车应用 |
3 大坝混凝土施工新技术 |
3.1 混凝土快速施工 |
3.2 塔带机混凝土浇筑技术 |
3.3 混凝土施工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
3.4 模板技术 |
3.5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 |
3.6 综合温控防裂技术 |
3.7 混凝土生产输送计算机综合监控系统 |
3.8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
4 金属结构安装新技术 |
4.1 压力钢管全位置自动焊接技术 |
4.2 永久船闸人字门安装技术 |
4.3 深孔检修门槽复合钢板护角研发应用 |
5 大江大河截流施工技术 |
6 结语 |
(5)复杂地层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特点分析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
第二章 混凝土防渗墙的设计 |
第一节 防渗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
第二节 防渗墙的布置与构造 |
第三节 防渗墙的渗透计算 |
第三章 成槽施工 |
第一节 施工临时设施的布置和管理 |
第二节 施工工法和设备 |
第三节 固壁泥浆的选择与配比 |
第四节 施工过程控制 |
第五节 防渗墙墙段间的连接与接头处理 |
第六节 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
第四章 墙体混凝土浇筑 |
第一节 墙体材料的选择与配比 |
第二节 混凝土浇筑 |
第五章 质量检查、结论及后续工作 |
第一节 质量检查 |
第二节 结论及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6)从三峡一期工程建设论工程宏观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峡一期工程的施工成就 |
2 高层的宏观决策 |
2.1 完整的管理组织体系 |
2.2 正确的筹资方案 |
2.3 正确的移民方针和政策 |
2.4 实行坝区封闭管理 |
2.5 正确处理与工程有关各方的关系 |
3 施工现场的正确决策 |
3.1 适时调整设计工程进度 |
3.2 有序地组织施工 |
3.3 把握时机适时调整施工进度 |
3.4 改水下开挖为陆上开挖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
3.5 提前做好二期围堰接头和防渗墙生产性试验 |
3.6 总公司为主, 地方政府密切配合的坝区管理 |
3.7 强化实行全面的项目管理 |
3.8 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
(7)冶勒水电站大坝防渗墙施工与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国外防渗墙的发展状况及现状 |
1.2 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
1.3 我国防渗墙施工技术水平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冶勒工程概况 |
2.1 冶勒工程概况 |
2.2 设计主要条件 |
2.3 设计成果 |
2.4 设计技术要求 |
2.5 冶勒防渗墙创造了我国防渗墙设计和施工的新纪元 |
第3章 冶勒大坝防渗墙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3.1 防渗墙的设计布置 |
3.2 防渗墙墙体材料及配合比的确定 |
3.3 防渗墙施工设备、方法及施工工效 |
3.4 防渗墙施工平台 |
3.5 防渗墙槽段划分 |
3.6 防渗墙的接头方法 |
3.7 施工过程中槽孔孔斜控制 |
3.8 预埋管及淤积处理 |
3.9 防渗墙造孔对廊道顶拱冲击研究 |
第4章 冶勒大坝防渗墙的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及保证措施研究 |
4.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保证措施研究 |
4.2 防渗墙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及保证措施研究 |
4.3 防渗墙成墙后的质量状况及评价 |
第5章 结束语 |
5.1 防渗墙质量的总体评价 |
5.2 防渗墙技术要求的几大突破 |
5.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8)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防渗墙施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1.1 概述 |
1.2 工程地质 |
(1) 堰体回填层: |
① 回填风化砂层: |
② 砾石及石渣块石层: |
③平抛砂卵石层: |
(2) 覆盖层: |
(3) 基岩: |
2 防渗墙施工 |
2.1 施工程序 |
2.2 槽段划分与连接 |
2.2.1 槽段划分 |
(1) 采用铣削法连接墙段, 其槽长: |
(2) 双反弧接头槽连接之槽长: |
(3) 钻凿法套接法连接之槽长: |
2.2.2 墙段连接 |
(1) 铣削法: |
(2) 双反弧接头槽法: |
(3) 钻凿套接法: |
2.3 防渗墙成槽施工方法 |
2.4 浇筑墙体材料 |
2.5 克服施工难点的技术措施 |
2.5.1 严重漏失地层处理 |
2.5.2 块球体与硬岩层钻进 |
① 钻孔预爆: |
② 槽内钻孔爆破: |
③ 槽内聚能爆破: |
2.5.3 陡坡段防渗墙成槽措施 |
2.5.4 槽孔施工安全措施 |
3 结语 |
四、三峡二期围堰右岸连接段液压铣防渗墙试验工程施工监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D]. 刘武. 湖南大学, 2019(02)
- [2]水工建筑物防渗墙技术60年Ⅱ:创新技术和工程应用[J]. 宗敦峰,刘建发,肖恩尚,陈祖煜. 水利学报, 2016(04)
- [3]田湾河流域仁宗海水库电站坝基防渗墙施工技术[D]. 张邦全. 四川大学, 2006(05)
- [4]长江三峡二期工程施工新技术综述[J]. 周厚贵. 水力发电, 2005(10)
- [5]复杂地层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研究[D]. 宋玉国. 吉林大学, 2004(02)
- [6]从三峡一期工程建设论工程宏观决策[J]. 彭启友. 中国工程科学, 2004(05)
- [7]冶勒水电站大坝防渗墙施工与质量控制[D]. 王成祥. 武汉大学, 2004(04)
- [8]三峡工程二期上游围堰防渗墙施工方法[J]. 何宗彬. 西北水力发电, 2004(01)
- [9]我国水工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应用和发展[A]. 陈赓仪. 2002年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2
- [10]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主要技术问题优化决策[J]. 孙志禹,王建平,陈先明.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学报,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