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蜜蜂能控制草莓病害(论文文献综述)
易元珺,秦燕,赵永康,颜旭,文勇,李兰,韩庆新[1](2021)在《四川省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生产建议》文中指出从农艺措施、物理和生物方面综合阐述了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以期为四川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李岩,陈洪金,杨永安,杨鸿炜,柳青,王锐竹[2](2021)在《设施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技术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设施草莓高架基质栽培省工高效、管理方便、采摘环境好,同时杜绝了土传病害的发生,减少了药剂的使用,生产的草莓果实安全美观、品质优良。文章从高架栽培前的准备、栽培架与栽培槽安装、种苗选择、定植、温度管理、水肥管理、植株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设施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技术。
牛文静[3](2020)在《草莓种植户风险认知与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的案例》文中提出
冯尚鹏[4](2019)在《日光温室草莓基质高架栽培新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在草莓种植过程中,采用日光温室草莓基质高架栽培技术,不仅能大大提高草莓产量,而且能有效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本文结合实践对日光温室草莓基质高架栽培新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陆军[5](2019)在《草莓的生产栽培模式研究及种质资源评价》文中认为草莓植株矮小,一般地面种植生长量大,管理技术要求高,生产的劳动强度很大。在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的今天,如何采用省力化的栽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是增加经济效益的保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高架栽培,应用S有限公司的粗基质和R有限公司的细基质,种植美国品种蒙特瑞和甜查理,将两种基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草莓的生长情况和相关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以期为草莓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保证草莓植株充分的光照和通风条件,本文采用分层式框架,在框架上放置栽培容器。选择2种广泛应用并适合安徽本地的草莓高架栽培模式:A字型栽培模式和H型栽培模式,设计图纸,购买栽培槽和钢材,进行基地建设。经过相同的土肥水,病虫害管理,成功得到第一批成熟的果实。通过测定两种栽培模式下成熟时期两个草莓品种的叶片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及草莓果实的单果重,纵横比,可溶性糖,可滴定酸,色差,可溶性固形物,硬度,以及果实的维生素C,进行种质资源评价。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A字型栽培架种植的草莓蒙特瑞的产量是H型栽培架种植的草莓蒙特瑞的产量的1.8倍2、通过对比,高架栽培草莓比普通土壤栽培草莓,至少节约人工成本50%以上,同时工人的劳动强度能有效地降低;同一品种,同一栽培基质下,成熟时期A字型栽培架草莓蒙特瑞的叶片叶绿素平均含量为H型栽培的1.13倍3、同一品种,同一栽培基质下,成熟时期A字型栽培架草莓蒙特瑞上中下栽培槽的叶片平均光合效率和H型栽培架中草莓蒙特瑞栽培槽中叶片平均光合效率、气孔导度差异均不显着。但是H型栽培架上草莓蒙特瑞叶片的蒸腾速率是A字型栽培架的1.05倍,且差异不显着4、同一品种,同一栽培基质下,成熟时期A字型栽培架草莓蒙特瑞上中下栽培槽果实的平均维生素C含量为H型栽培架中的1.94倍;结晶柠檬酸为0.87倍;可溶性糖为1.17倍;单果重为0.74倍;纵横比差异不显着;可溶性固形物为0.77倍;果实硬度为1.24倍5、同一品种甜查理,同一栽培粗基质下,成熟时期A字型栽培架草莓甜查理上中下栽培槽果实的平均维生素C含量为H型栽培架中草莓甜查理栽培槽果实的平均维生素C含量的1.09倍;结晶柠檬酸为0.95倍;可溶性糖为0.43倍;单果重为1.48倍;纵横比没有差别;可溶性固形物为1.01倍;果实硬度为0.90倍6、相比传统的种植草莓,架式栽培去除了土传病害、大大减少草莓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并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草莓的品质和产量。7、立体式的栽培减少了草莓管理栽培的成本和也给草莓的采收提供了便利。
王潇冉[6](2019)在《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对草莓采后灰霉病的生物防治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莓果实色泽诱人,营养丰富,多年来以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草莓种植面积达130万亩,年产草莓130万吨,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草莓组织柔嫩,呼吸作用强,极不耐挤压,极易引起腐烂造成经济损失。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减少经济损失,草莓的防腐保鲜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控制草莓采后病害最有效的措施是低温贮藏结合化学杀菌剂。但化学药剂容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和人们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寻求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替代传统的化学杀菌剂。本研究从草莓果实采后的主要病害出发,研究拮抗菌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 B-1对其贮藏效果及其抑制机理,并进行菌剂研制及探讨其诱导果肉差异表达蛋白,为草莓采后的新型生物保鲜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传统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导致草莓采后腐烂的主要致腐病原菌为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2)进行了洋葱伯克氏菌B.contaminans B-1对草莓采后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体外抑制效果研究,表明该拮抗菌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灰葡萄孢霉的菌丝生长,而且具有广谱性,对果蔬采后其它病原真也有抑制作用。(3)研究了采前喷施洋葱伯克氏菌B.contaminans B-1对草莓采后腐烂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发现采前喷施拮抗菌,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白粉病的发生率,而且可以促进草莓植株的生长。与对照相比,采前喷施生防菌剂的植株采收以后在贮藏过程中,品质更佳。(4)研究了拮抗菌洋葱伯克氏菌B.contaminans B-1对草莓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情况。表明该拮抗菌可以有效抑制草莓采后病害的发生,无论是自然腐烂病害,还是伤口接种的病害,其抑制效果都很明显。从6种辅助因子中筛选出了可以有效提高拮抗效力的辅助因子壳聚糖和氯化钙。证明了先接种拮抗菌而后接种病原菌的接种方式更利于对病害的控制,说明对果实采后病害防治作用更重要。(5)进行了拮抗菌对果实病害抑制机理研究:首先,拮抗菌处理可以导致灰葡萄孢霉结构的变化,使得菌丝生长畸形,亚细胞结构模糊,原生质外流;而且,拮抗菌在果实伤口处具有很强的定殖能力,可以与病原菌进行空间与营养竞争;最后,拮抗菌可以诱导果实抗性,参与果实抗病性的苯丙烷代谢途径和活性氧代谢途径过程,还可以引起果实抗病相关物质的变化。(6)进行洋葱伯克氏菌可湿性粉剂的载体、助剂、稳定剂等的筛选,得研制出洋葱伯克氏菌的最佳配方为拮抗菌发酵液70%,羧甲基纤维素钠4%,净洗剂LS4%,PEG8000 5%,硅藻土补足100%。(7)采用Lable free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草莓果肉组织中抗灰霉病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显示,在草莓组织中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568个(FC=1.5时),其中上调表达189个,下调表达379个;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结合蛋白(binding)、催化活性蛋白(catalytic activity)、细胞组分(cell part)、膜蛋白(membrane)、细胞过程蛋白(cellular process)、代谢过程蛋白(metabolic process)。推测显着上调表达的蛋白参与氨基酸代谢和核糖体代谢。
陈逸云[7](2018)在《草莓高效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草莓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靳晓丹[8](2016)在《大棚草莓无土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取代传统粮食种植业,以提高收入水平。其中,草莓采摘已成为假日休闲的新时尚,具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与此同时,无土栽培的草莓果实鲜红艳丽、口感酸甜,商品率高,果品质量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好,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大棚草莓的无土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杨洁,徐建欣,范武波,安东升,张晓明[9](2016)在《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生态系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病虫害方面分析生态效益,以危害较为普遍的灰霉病为分析对象,调查了在整个生育期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在发病高峰期前,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灰霉病发病率一直低于对照田,而且发病高峰以后发病率下降速度较对照田缓慢。蜜蜂—草莓复合农田比对照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相对复杂,多样性较高,优势度较低,稳定性较优。根据实验实际投入、产出核算出经济效益,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田。
沈惠琴,郁星星,邢涛[10](2014)在《上海高桥地区草莓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研究》文中提出对高桥不同草莓种植基地的主要病虫害种类、侵染规律和防治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为今后高桥地区草莓产业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二、蜜蜂能控制草莓病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蜜蜂能控制草莓病害(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省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生产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农艺措施防治 |
1.1 种苗选择 |
1.2 育苗 |
1.3 大棚管理 |
1.3.1 种植前棚内高温还原消毒。 |
1.3.2 种植后棚内管理。 |
2 物理防治 |
2.1 闷棚 |
2.2 诱杀害虫 |
3 生物防治 |
3.1 释放天敌 |
3.2 生物药剂防治 |
(2)设施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草莓高架栽培前期准备 |
设施选型 |
栽培架选型 |
栽培基质 |
栽培架与栽培槽的安装 |
栽培架材料与安装 |
栽培架材料 |
栽培架安装 |
栽培槽材料与安装 |
栽培槽材料 |
铺设栽培槽 |
填充基质 |
安装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 |
品种选择与定植 |
品种选择 |
定植 |
温度管理 |
水肥管理 |
植株管理与辅助授粉 |
植株控旺 |
控水降温减少氮肥 |
营养调控 |
叶面喷雾三唑类杀菌剂 |
摘除老叶 |
辅助授粉 |
病虫害防治 |
(4)日光温室草莓基质高架栽培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栽培架及灌溉系统设计 |
1.1 双层品字形栽培架结构 |
1.2 灌溉系统温室内建 |
2 基质配方及制备 |
2.1 基质配方 |
2.2 基质的消毒及修复 |
3 品种选择及壮苗标准 |
4 定植 |
5 定植后的管理 |
5.1 温湿度管理 |
5.2 肥水管理 |
5.3 植株整理 |
5.3.1 掰芽。 |
5.3.2 摘叶。 |
5.3.3 掰花茎。 |
5.3.4 摘匍匐茎。 |
5.4 提高坐果率的措施 |
5.5 病虫害防治 |
5.5.1 灰霉病。 |
5.5.2 白粉病。 |
5.5.3 叶螨。 |
6 采收及包装 |
(5)草莓的生产栽培模式研究及种质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草莓的生物学特征 |
1.2. 种苗选择 |
1.2.1. 品种特性分类 |
1.2.2. 栽培模式分类 |
1.3. 科学施肥和施用农药 |
1.3.1. 草莓需肥和吸肥特点 |
1.3.2. 草莓适宜施肥量 |
1.3.3. 草莓适宜施肥时间 |
1.3.4. 草莓科学施肥技术保障 |
1.3.5. 合理施用农药 |
1.4. 定植 |
1.4.1. 定植前种苗的修剪 |
1.4.2. 定植前种苗的消毒 |
1.4.3. 定植操作 |
1.4.4. 定植要点 |
1.5. 定植后的管理 |
1.5.1. 水分管理 |
1.5.2. 光照管理 |
1.6. 苗前期管理 |
1.6.1. 水肥管理 |
1.6.2. 植株整理 |
1.6.3. 及时植保 |
1.7. 苗中期管理 |
1.7.1. 水肥管理 |
1.7.2. 植株整理 |
1.7.3. 及时植保 |
1.8. 苗后期管理 |
1.8.1. 水肥管理 |
1.8.2. 及时植保 |
1.8.3. 地膜覆盖 |
1.8.4. 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 |
1.9. 现蕾期管理 |
1.9.1. 温度、水分管理 |
1.9.2. 植株管理 |
1.9.3. 及时植保 |
1.9.4. 放置峰箱 |
1.10. 花期管理 |
1.10.1. 温度管理 |
1.10.2. 湿度管理 |
1.10.3. 光照管理 |
1.10.4. 水肥管理 |
1.10.5. 植株整理 |
1.10.6. 及时疏除弱花弱蕾 |
1.11. 果实生产期管理 |
1.11.1. 幼果期管理 |
1.11.2. 膨果期管理 |
1.11.3. 转色期管理 |
1.11.4. 成熟期管理 |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2.1. 草莓的休眠和促成栽培 |
1.12.2. 中国草莓生产现状 |
1.13. 国内外草莓立体栽培的一些模式 |
1.13.1. 草莓传统的架式栽培技术 |
1.13.2. 柱状立体式栽培技术 |
1.13.3. 墙体栽培技术 |
2.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2.3. 课题来源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试验方法 |
3.3.1. 草莓物候期的观测和管理 |
3.3.2. 草莓果实形态指标的测定和重量测定 |
3.3.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3.3.4. 草莓植株光合参数测定 |
3.3.5. 草莓果实有机酸含量测定 |
3.3.6. 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
3.3.7. 草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3.3.8. 草莓果实色差测定 |
3.3.9. 草莓果实硬度 |
3.3.10. 草莓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基质选择与成分分析 |
4.1.1. 基质选择 |
4.1.2. 基质成分分析 |
4.2 制作草莓架 |
4.2.1. H型草莓架设计制作 |
4.2.2. H型草莓架安装规程 |
4.2.3. A字型草莓架设计制作 |
4.2.4. 安装滴灌设施和铺银黑薄膜 |
4.2.4.1. 安装滴灌 |
4.2.4.2. 铺地膜 |
4.3. 不同处理模式对草莓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1. 不同基质对草莓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2. 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3.3. 不同的草莓品种的草莓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
4.4. 不同处理对草莓光合特性的影响 |
4.4.1. 不同处理对草莓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
4.4.2. 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气孔导度的影响 |
4.4.3. 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蒸腾速率的影响 |
4.5. 草莓果实品质分析 |
4.5.1. 草莓果实的单果重 |
4.5.2. 草莓果实的纵横比 |
4.5.3. 草莓果实的色差 |
4.5.4. 草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4.5.5. 草莓果实的硬度 |
4.5.6. 草莓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 |
4.5.7. 草莓果实的有机酸含量 |
4.5.8. 草莓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作者简介 |
(6)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对草莓采后灰霉病的生物防治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果蔬采后保鲜方法与应用现状 |
1.1 物理保鲜方法 |
1.2 保鲜剂的应用 |
2 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 |
2.1 拮抗菌的筛选途径 |
2.2 拮抗菌的不同来源及其应用 |
2.3 拮抗菌的作用机制 |
2.4 提高拮抗菌生防效力的途径 |
2.5 果蔬采后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
3 灰霉病的研究概述 |
3.1 灰霉病的危害及症状 |
3.2 灰霉病的病害循环及流行 |
3.3 病原生物学特征 |
3.4 灰霉病的防治 |
第二章 草莓果实采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原物分离与纯化 |
1.2 病原物致病性测定 |
1.3 病原物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菌的分离比率及致病性 |
2.2 病原菌形态学特征 |
2.3 rDNA-ITS分子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拮抗菌B.contaminans B-1 对草莓采后病原菌体外抑制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时间对拮抗菌拮抗能力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液的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 |
2.3 拮抗菌与病原菌平板对峙作用 |
2.4 不同温度条件对拮抗菌抑菌效果的影响 |
2.5 不同p H对拮抗菌抑菌效果的影响 |
2.6 拮抗菌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影响 |
2.7 拮抗菌B-1 对几种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拮抗菌B.contaminans B-1 对果实的生物防治作用 |
1 采前喷施拮抗菌对草莓采后腐烂和品质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结论与讨论 |
2 拮抗菌B-1对草莓采后生物防治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拮抗菌B.contaminans B-1 对草莓病害的拮抗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拮抗菌B.contaminans对 B.cinerea菌丝生长形态的影响 |
1.2 拮抗菌B.contaminans对 B.cinerea菌丝内部结构的影响 |
1.3 拮抗菌对病原菌菌丝细胞的生理学影响 |
1.4 拮抗菌和病原菌在果实伤口的生长动态 |
1.5 拮抗菌B.contaminans对果实抗性诱导机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菌对B.cinerea菌丝生长形态影响 |
2.2 拮抗菌B.contaminans对 B.cinerea菌丝内部结构的影响 |
2.3 拮抗菌对病原菌菌丝细胞的影响 |
2.4 拮抗菌和B.cinerea在果实伤口上的生长动态 |
2.5 拮抗菌对草莓果实采后诱导抗性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拮抗菌B.contaminans B-1 可湿性粉保鲜剂制备工艺及保鲜效果 |
1.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1.3 菌株活化 |
1.4 洋葱伯克氏菌B-1 发酵培养 |
1.5 洋葱伯克氏菌B-1 可湿性粉剂制备 |
1.6 洋葱伯克氏菌B-1 可湿性粉剂对B.cinerea的抑菌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最佳载体筛选结果 |
2.2 助剂生物相容性及其对制剂物理特性的影响 |
2.3 助剂最佳组合及添加量 |
2.4 最佳稳定剂筛选结果 |
2.5 可湿性粉剂稳定性 |
2.6 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拮抗菌B.contaminans B-1 对草莓果实抗灰霉病差异蛋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处理 |
1.2 蛋白提取和定量质检 |
1.3 蛋白Trypsin酶解 |
1.4 质谱分析 |
1.5 差异蛋白数据分析 |
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蛋白质鉴定与定量 |
2.2 鉴定结果及差异蛋白统计 |
2.3 拮抗菌对草莓果实抗灰霉病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草莓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用优良品种 |
2 育苗 |
2.1 苗床准备 |
2.2 种苗定植 |
2.3 肥水管理 |
2.4 环境管理 |
2.5 苗期管理 |
2.6 壮苗标准 |
2.7 起苗 |
3 定植 |
3.1 整地施肥 |
3.2 土壤消毒 |
3.3 定植 |
4 田间管理 |
4.1 除草、覆膜、保温 |
4.2 肥水管理 |
4.3 植株管理 |
4.4 辅助授粉 |
4.5 疏果 |
5 病虫害防治 |
5.1 病害 |
5.2 虫害 |
6 采收 |
(8)大棚草莓无土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栽培方式 |
2 栽培基质 |
3 栽培品种 |
4 定植技术 |
5 温湿度控制 |
6 授粉方式 |
7 施肥方法 |
8 植株处理 |
9 病虫害防治 |
1 0 适时采摘 |
(10)上海高桥地区草莓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调查内容与方法 |
2草莓病虫害发生情况 |
2.1病害分析 |
2.2虫害分析 |
3草莓病虫害侵染规律 |
3.1主要病虫害的生物学习性 |
3.2病虫害发生规律与周围环境关系 |
4草莓病虫害防治措施 |
4.1病害防治方法 |
4.2虫害防治方法 |
5讨论 |
5.1综合分析 |
5.2综合防治 |
5.2.1选用抗病品种, 提高栽培技术。 |
5.2.2定期土壤消毒, 弱化病菌积累。 |
5.2.3合理使用农药, 有效防治病虫害。 |
5.2.4果实采收前, 视病虫发生程度不同严格用药。 |
四、蜜蜂能控制草莓病害(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生产建议[J]. 易元珺,秦燕,赵永康,颜旭,文勇,李兰,韩庆新. 园艺与种苗, 2021(11)
- [2]设施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技术应用[J]. 李岩,陈洪金,杨永安,杨鸿炜,柳青,王锐竹. 农业工程技术, 2021(13)
- [3]草莓种植户风险认知与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基于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的案例[D]. 牛文静. 南京农业大学, 2020
- [4]日光温室草莓基质高架栽培新技术[J]. 冯尚鹏. 乡村科技, 2019(31)
- [5]草莓的生产栽培模式研究及种质资源评价[D]. 陆军.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6]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对草莓采后灰霉病的生物防治及机理研究[D]. 王潇冉.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7]草莓高效栽培技术[J]. 陈逸云. 上海蔬菜, 2018(02)
- [8]大棚草莓无土栽培技术[J]. 靳晓丹. 乡村科技, 2016(32)
- [9]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生态系统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研究[J]. 杨洁,徐建欣,范武波,安东升,张晓明. 西南农业学报, 2016(12)
- [10]上海高桥地区草莓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研究[J]. 沈惠琴,郁星星,邢涛. 安徽农业科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