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乳合剂对产后乳汁分泌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丁秋月,韩叶芬,刘青艳,黎凤民[1](2022)在《积乳症的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积乳症是产褥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哺乳期妇女的母乳喂养。临床上干预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仪器治疗、外治疗法等,效果满意。笔者就近年来中西医护理积乳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寻求有效护理方法、减轻产妇产后积乳症提供证据支撑。
吴春兰[2](2021)在《经络穴位按摩催乳法联合中医药膳在自然分娩产妇产后通乳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络穴位按摩催乳法联合中医药膳在自然分娩产妇产后通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赣州市南康区第二人民医院60例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将31例采用经络穴位按摩催乳联合中医药膳治疗的产妇纳入观察组,将29例采用中医药膳治疗的产妇纳入对照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产妇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泌乳量、内分泌水平。结果观察组产妇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产妇泌乳量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产妇E2、P水平降低,PRL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产妇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采用经络穴位按摩催乳法联合中医药膳进行产后通乳可提高疗效,促进乳汁分泌,值得推广。
于艳,石廷琪,闫柏年[3](2021)在《耳穴压豆联合药膳疗法对剖宫产后缺乳症产妇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药膳疗法对剖宫产后缺乳症促进泌乳的效果。方法将临沂市中医医院产科2019年8月至10月接收的剖宫产后缺乳症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及研究组, 每组40例。对照组A年龄(31.35±4.15)岁, 对照组B年龄(30.86±4.39)岁, 研究组年龄(31.60±4.66)岁。3组产妇均实施常规护理, 对照组A采用耳穴压豆法, 对照组B采用药膳疗法, 研究组采用耳穴压豆法联合药膳疗法。对比3组产妇的疗效、缺乳症候评分(泌乳量、乳房肿胀程度、乳汁粘稠度及乳汁淤积程度)、泌乳素(PRL)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结果干预1周后,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90.0%(36/40)比75.0%(29/40)、70.0%(27/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2, P=0.044);干预1周后, 研究组的泌乳量[(1.05±0.21)分比(1.96±0.65)分、(2.13±0.72)分]、乳房肿胀[(0.43±0.10)分比(0.81±0.29)分、(0.86±0.32)分]、乳汁黏稠度[(0.35±0.08)分比(0.68±0.11)分、(0.72±0.13)分]及乳汁淤积程度[(0.86±0.35)分比(1.58±0.62)分、(1.67±0.59)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对照组B,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研究组干预后第3天[(7.68±1.62)U/L比(6.42±1.35)U/L、(6.36±1.29)U/L]、第5天[(8.09±1.73)U/L比(7.33±1.57)U/L、(7.15±1.49)U/L]、第7天[(8.85±2.02)U/L比(7.68±1.62)U/L、(7.53±1.58)U/L]的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3组产妇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药膳催乳可提高产妇的血清PRL分泌水平, 促进泌乳, 减轻乳房胀痛, 减少乳汁淤积, 提升乳汁黏稠度, 促进母乳喂养, 且安全性好。
石留洋[4](2021)在《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通过观察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比较常规针刺疗法和雷火灸联合针刺疗法对治疗产后缺乳存在的疗效差异,为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患者,这些受试者均选自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针灸科和妇科门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雷火灸与针刺联合治疗,选穴:天宗、合谷、三阴交、灸膻中;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选穴:膻中、乳根、少泽、肩井、气海、足三里。两组均每日一次,留针30 min,治疗疗程为7天。两组治疗前后通过泌乳量、气血亏虚证中医症状评分、缺乳症状评分、缺乳症状各项评分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综合疗效对比:治疗组基本治愈6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2例;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7例;经检验,统计学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2经统计分析,将两组治疗前后的泌乳量、中医气血亏虚证症状和缺乳症状进行了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泌乳量、中医症状评分、缺乳症状评分以及缺乳症状各项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雷火灸联合针刺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法均可改善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患者的缺乳症状、中医临床相关症状以及增加泌乳量。2雷火灸联合针刺疗法较常规针刺在治疗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上疗效更为显着。图 0 幅;表 10 个;参 79 篇。
林欣(Lam Yan)[5](2021)在《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研究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产后缺乳是产后常见病之一。根据爱婴医院香港协会调查,母乳量不足是产妇放弃喂哺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产后缺乳的经验十分宝贵,值得探讨。目的:收集近20年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研究文献,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为临床选用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制定检索策略,查阅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研究文献,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计算机检索文献的方式,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并记录文献数据。一、系统评价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以改良版Jadad Score对文献质量进行评分,选取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统计软件Review Manager5.4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价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二、中医证治规律、针灸推拿用穴规律及中医用药规律频数分析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记录频数及百分比,了解用穴用药的规律和特点。结果:一、Meta分析本研究检索出2018篇文献,按改良版Jadad Score评分标准筛选及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纳入46篇随机对照研究,高质量的文献占87.0%。46篇临床文献的研究类型均为随机对照试验,39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占84.8%;7篇只提到用随机方法分组,未有具体描述方法,占14.9%。在随机分配隐藏仅有1个研究提及分配隐藏的方式,其余研究均未明确描述。在盲法方面,8篇研究提到应用盲法。5篇研究采用单盲,有1篇提及盲法对象,其余无提及盲法的方法和对象;3篇研究采用双盲,但无提及盲法的方法和对象。在随访研究方面,91.3%没有设立随访研究;8.7%文献设有随访研究,随访时间分别为1个月、42天、2-4个月,有一篇没有说明随访时间。在报告退出与失访病例方面,87.0%文献记录了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病例人数不变,13%提到是否有失访(脱落)和退出病例并有说明原因。在安全性方面,只有23.9%文献提及不良反应的报告。81.8%报告未有不良事件发生,有2篇报告有不良事件,占18.1%。全部文献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都有进行基线比较,并经统计学处理,说明组间具有可比性。(一)中医疗法对照常规护理组总有效率比较结果1.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7.40,95%CI(5.70,9.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2.中药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9.02,95%CI(5.33,15.2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3.推拿组对照常规护理组,推拿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11.16,95%CI(6.48,19.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4.中药联合推拿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药联合推拿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59,95%CI(2.22,5.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5.针灸组对照常规护理组,针灸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11.33,95%CI(5.22,24.6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二)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治愈率比较结果1.中医治疗组照常规护理组,中医治疗组治疗率高于对照组[OR=4.64,95%CI(2.87,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2.中药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药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OR=16.24,95%CI(4.07,64.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推拿组对照常规护理组,推拿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OR=4.04,95%CI(1.33,12.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中药联合推拿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药联合推拿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OR=2.72,95%CI(1.59,4.6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3)。5.针灸组对照常规护理组,针灸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OR=4.64,95%CI(1.92,11.1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6)。(三)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治疗后母乳喂哺率比较1.以缺乳产妇为治疗对象进行亚组分析,中医治疗组治疗后母乳喂哺率高于对照组[OR=3.65,95%CI(2.60,5.1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2.以产妇为治疗对象进行亚组分析,中医治疗组治疗后母乳喂哺率高于对照组[OR=4.24,95%CI(2.84,6.3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四)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治疗后乳房充盈度评分比较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医治疗后乳房充盈度评分高于对照组[SD=-1.68,95%CI(-1.81,-1.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五)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泌乳始动时间比较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中医组泌乳始动时间高于对照组[SD=-1.78,95%CI(-1.95,-1.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六)中医治疗组对照常规护理组血清泌乳素比较1.产后3-5d泌乳素,中医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中医治疗组[SD=0.44,95%CI(0.27,0.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2.产后6-7d泌乳素,中医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中医治疗组[SD=1.28,95%CI(0.91,1.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二、中医治疗产后缺乳证治规律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统计的随机对照文献共192篇。1.常见证候分布气血虚弱(46.4%)、肝气郁滞(34.5%)、痰浊中阻(10%)等。2.常用的治疗方法中药(29.2%)、推拿(23.4%)、中药联合推拿(16.1%)等。三、中医治疗产后缺乳针推用穴规律1.首20个常用穴位为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脾俞、合谷、太冲、三阴交、期门、乳中、肝俞、中脘、内关、中府、屋翳、胃俞、肩井、膺窗、天池和膈俞。2.按腧穴所属经络按次排序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阳胆经、督脉、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3.首10个常用耳穴包括内分泌、肝、胸、脾、神门、胃、乳腺、皮质下、交感和胆。四、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用药规律1.首20种常用的中药为当归、黄芪、王不留行、通草、党参、穿山甲、白术与川芎并列、柴胡与麦冬并列、甘草、漏芦、桔梗、白芍、熟地与路路通并列、益母草、丝瓜络、木通、天花粉、茯苓与香附并列、人参、青皮。2.首20种归经分布以归肝经为主,胃经与脾经次之,其余依次为肺经、心经、胆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小肠经、三焦经。3.首20种药物性味分布,四性中以平为主,微寒、温次之;五味中以苦味为主,甘味、辛味次之。结论:1.近20年产后缺乳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提示﹕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中医药治法包括中药、推拿、中药联合推拿、针灸等。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提高产妇的乳房充盈度和母乳喂哺率;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并提高产后3-5d和产后6-7d血清泌乳素水平。2.产后缺乳的中医证候主要为气血虚弱、肝气郁滞、痰湿中阻。常用药物归经以肝、胃、脾为主。药物性味以平、苦、甘为主。常用中药包括当归、王不留行、通草、党参、穿山甲、白术、川芎、柴胡、麦冬、甘草、漏芦等。针灸推拿以选用胃经、任脉和膀胱经为主,常用穴位为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等,耳穴常用穴位包括内分泌、肝、胸等。
贾倩男[6](2020)在《《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的研制》文中认为目的:制定《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使妇女产褥期食养药膳规范化,促进产褥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wed等中外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全面收集产褥期食养药膳相关文献,并建立数据库,利用中医古代文献证据分级和GRADE评价体系,对文献的证据质量进行评价。为弥补文献缺失,向全国各地发放调研问卷,进行民间调研。利用德尔菲专家调查问卷法和共识会议法对指南内容进行推荐。以文献研究及文献评价为基础,以民间调研为参考,德尔菲专家调查问卷法和共识会议法为依据,最终形成《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的推荐方案。结果:1.形成产褥期药膳调养分阶段的调养原则和适宜药膳品类推荐方案;2.形成产褥期药膳调养的适宜药食和药膳方(包括方名、组成、制法、用法、功效等)的推荐方案;3.形成产褥期饮食注意事项推荐方案。结论:制定《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有一定质量的文献支持,以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为基础,以民间调研为补充,结合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达成了专家共识,最终综合考量形成指南的推荐方案。
黄佳冰[7](2020)在《中药封包外敷联合经络推拿防治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分析中药封包外敷联合经络推拿对产后乳汁淤积发病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验证中药封包外敷联合经络推拿对产后乳汁淤积的防治疗效,以期为患者防治产后乳汁淤积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市人民医院产科足月顺娩产妇,健康且宜于哺乳者,其新生儿体重、生长达标者,共18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60例。A组:中药封包外敷联合乳房经络推拿组;B组:中药封包外敷组;C组:乳房经络推拿组。观察各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产后乳汁淤积发病率、淤积程度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三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3组产妇的年龄分布、产次、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首次泌乳时间:3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为(25.05±6.05)、(27.20±6.39)、(27.23±6.80)小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期间的产后乳汁淤积发病率:A组3.3%,B组18.3%,C组13.3%,3组发病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治疗期间的产后乳汁淤积发病率:A组1.7%,B组8.6%,C组6.8%,3组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期间的产后乳汁淤积程度:在泌乳通畅度和乳房疼痛度方面,3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A组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A组在改善泌乳通畅度、乳房疼痛度方面优于C组;3组产妇在乳房硬度、乳房肿块大小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治疗期间的产后乳汁淤积治疗后的愈显率:A组100%,B组63.6%,C组87.5%。未治疗期间的产后乳汁淤积再次治疗后的愈显率:A组100%,B组60%,C组75%。两种情况下3组治疗后疗效情况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产后42天纯母乳喂养率:A组95%,B组79.3%,C组83.1%。3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封包外敷联合经络推拿可以有效预防产后乳汁淤积的发生,并有效提高产后42天纯母乳喂养率,在改善泌乳通畅度和乳房疼痛度方面优于其他两组,但在乳房硬度、乳房肿块大小、首次泌乳时间方面与单纯中药封包外敷组、乳房经络推拿组疗效相当。
李佩瑶[8](2020)在《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量化分级”原则,通过现况调查及文献研究,补充乳痈(急性乳腺炎)常见症状,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梳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内容与方法,构建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以期进一步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提高中医护理质量,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半结构化访谈法:通过前期文献阅读及回顾性分析确定访谈提纲,访谈北京市某三所三甲医院16例医务人员,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了解《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具体现状,分析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2.问卷调查法:基于文献阅读并结合前期医务人员访谈结果自行研制《乳痈(急性乳腺炎)患者疾病状况调查问卷》,在研制过程中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市三所三甲医院乳痈患者开展调查,探索乳痈患者症状、体征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了解临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状况。3.文献研究法:基于前期问卷调查结果明确检索主题,系统地检索与研究目的有关的现代文献,按照严格的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描述性分析,整理成护理要点;筛选并提取与研究目的有关教材内容,形成护理要点。4.专家共识法:通过前期发放专家咨询问卷与后期开展专家会议相结合方式,对护理要点进行筛选及讨论,确定方案症状及其中医护理技术的护理条目,使其内容条目有据可循。研究结果:1.通过访谈16例医务人员,提炼出6个主题,即乳痈患者具有方案内未提及但较明显症状,如单纯性乳汁淤积等;症状有必要进行积分量化;中医护理技术的有效性、适宜性需进一步论证;操作方法手法排乳需进一步规范化;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中医护理方案可推广应用于门诊工作。2.通过对17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常见症状及严重程度,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乳房疼痛、乳房肿胀、排乳不畅、口渴;体征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肿块、皮肤微红或焮红、体温升高、乳头破裂;中医护理技术有效程度采用百分比表示,前4位为手法排乳、中药外敷、耳穴贴压、穴位按摩。3.通过文献研究纳入手法排乳文献127篇,乳房疼痛-中药外敷13篇,乳房肿胀-中药外敷2篇,排乳不畅-中药外敷22篇,发热-中药外敷14篇,乳房疼痛-耳穴贴压24篇,乳房肿胀-耳穴贴压3篇,排乳不畅-耳穴贴压5篇,发热-耳穴贴压18篇,口渴-耳穴贴压18篇;纳入教材11部,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分析,形成护理要点。4.通过专家咨询,初步筛选为573个护理要点,根据选取专家支持人数超过一半者的护理要点原则形成专家讨论稿,经专家讨论后,确定最终的护理要点,形成中医护理方案内容。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从医务人员的改进需求及患者疾病特点出发,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完善症状及对应的中医护理技术内容,增加方案内容的适宜性、规范化,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但本研究尚未进行方案的临床试点应用,后期需进一步探索临床实用性。
赵熙[9](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产后缺乳病中医药用药及组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课题运用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对中医古代文献及现代文献中用于治疗产后缺乳的方药进行整理,并对方药进行数据挖掘及统计学分析,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总结产后缺乳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为产后缺乳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搜集《中华医典》(第五版)及《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所记载古代医家用于治疗产后缺乳的内服方剂,及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三大中文数据库中用于治疗产后缺乳的文献,筛选出其内服中药方剂。分别建立古代、现代药物统计表、药物功效、四气五味、归经数据库,再运用SPSS25.0对所涉及的药物及药物属性进行频次频率统计;使用SPSS25.0及Modeler18.0对其中统计出来的高频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收录维普、万方、知网中合计处方:593个。涉及药物:179味,古代医籍共录入处方281个,涉及药物163味。(1)频数统计:从药物频数统计上看:古代医家治疗产后缺乳共用药物163味,其中使用次数>=12的30味,现代医家治疗产后缺乳共用药物179味,其中使用次数>=22的有37味。从药物功效上看:无论是古代医家还是现代中医学家在本病的治疗上均以补益药使用最多,古代医家产后缺乳方中补虚药使用频率占26.38%,现代医家治疗产后缺乳补虚药占25.70%,其余为古今使用频率均占5%以上的药物为: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止咳平喘、祛风除湿药,古今中医学家在治疗产后缺乳一证上,不同功效药物的使用频率虽不相同,但使用最多的均为以上几种药物。药物性味药物归经上看:古代医家治疗本病与现代医家治疗本病药物,五味之中均以甘、苦为主,四气之中均以性温、性平、性寒为主,归经上:以归胃经、肝经、肺经、脾经为主。(2)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得出古代医家常用药对4对,三味药物的药物组可聚为3组,四味药物的药组可聚为2组;现代医家常用药对可聚类为8对;三味药组可聚类为1组;四味药物的聚类可聚为2组。(3)关联规则分析: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提取出古代医家常用药对9对,三味药物的药物组17组,四味药物的药组2组;现代医家常用药对7对,三味药物的药组18组,四味药物的药组6组;(4)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古代产后缺乳方中可以提取出12个公因子,其中药对4对,三味药物的药组5组,五味药物的药组1组,单1味的公因子2个;现代产后缺乳方中可提取出18个公因子,其中药对10对,三味药物的药组3组,五味药物的药组1组,单1味的公因子4个。研究结论(1)本病以气血亏虚为本,古今医家在药物使用上均以补虚药物使用最多,补虚之中又以补气药与补血药为主。同时要注重疏肝行气,活血祛瘀,燥湿祛痰等药物的使用,在补虚的同时兼顾产妇“多瘀”的特点,补中有疏,补而不滞。(2)古今药物于在药物归经上均以归胃经、肝经、肺经、脾经为主。脾胃、肺、肝的功能均与乳汁的正常生成及分泌密切相关。可见产后缺乳的治疗并不能单调某一脏腑的功能,而是需要整体论治。(3)古今医家在药物配伍上以补气养血与滋阴养血类最多;补血兼活血行气,补中寓通的配伍也较多,活血化瘀与理气化痰的配伍也常见。
蒋建玲[10](2019)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瓜萎牛蒡汤加减治疗急性乳腺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通过壮医药线点灸配合瓜蒌牛蒡汤加减治疗急性乳腺炎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观察,观察其对急性乳腺炎肝胃郁热证的疗效及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探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瓜蒌牛蒡汤加减治疗急性乳腺炎肝胃郁热证的理论依据,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乳腺病科门诊符急性乳腺炎(AM)肝胃郁热证的患者,按患者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单纯口服瓜蒌牛蒡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乳房胀痛情况、乳房红肿面积、乳汁分泌情况、乳房肿块大小、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中医证候学评分以及总积分,并评定疗效。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经过一个疗程7d的治疗后,共55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对照组完成28例,其中临床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总有效89.29%;治疗组完成27例,其中临床治愈4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组总有效92.59%,经秩和检验,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后各项积分对比:对照组与治疗组较治疗前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乳房胀痛、乳房红肿面积、乳汁分泌、乳房肿块大小、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体温、中医证候学评分以及总积分情况。以上项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乳房红肿面积、乳汁分泌情况、乳房肿块大小、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以及中医证候学评分、总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患者体温上,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3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瓜蒌牛蒡汤加减治疗急性乳腺炎肝胃郁热证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该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二、通乳合剂对产后乳汁分泌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乳合剂对产后乳汁分泌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积乳症的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积乳症的基本定义 |
1.1 积乳症的概念 |
1.2 积乳症的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中医诊断标准 |
2 积乳症的发生原因 |
2.1 西医病因 |
2.2 中医病因 |
3 西医的护理干预策略 |
3.1 一般护理 |
3.2 物理疗法 |
3.3 器械治疗 |
3.4 药物治疗 |
3.5 乳腺淋巴引流疗法 |
3.6 其他西医护理干预 |
4 中医预防及护理干预策略 |
4.1 内治法 |
4.2 外治法 |
4.2.1 乳房推拿及按摩 |
4.2.2 敷料外用 |
4.3 其他中医外治法 |
5 中西医联合护理方法 |
6 总结与展望 |
(2)经络穴位按摩催乳法联合中医药膳在自然分娩产妇产后通乳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临床疗效 |
2.2 泌乳量 |
2.3 激素水平 |
3 讨论 |
(4)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方案 |
1.1.1 研究目标 |
1.1.2 研究内容 |
1.1.3 研究方法 |
1.1.4 试验方案 |
1.1.5 观察指标 |
1.1.6 疗效判定标准 |
1.1.7 安全性观察 |
1.1.8 分析数据资料 |
1.2 结果 |
1.2.1 一般资料分析 |
1.2.2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
1.2.3 安全性分析 |
1.3 讨论 |
1.3.1 中医对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的认识 |
1.3.2 现代医学对产后缺乳的研究 |
1.3.3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理论依据 |
1.3.4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的机理 |
1.3.5 雷火灸 |
1.3.6 课题针刺选穴依据 |
1.3.7 疗效评定 |
1.4 课题关键点和创新点 |
1.4.1 关键点 |
1.4.2 创新点 |
1.5 小结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产后缺乳的研究进展 |
2.1 中医学对产后缺乳的认识 |
2.1.1 病名的认识 |
2.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3 证型的认识 |
2.1.4 中医治疗方法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产后缺乳的认识 |
2.2.1 发病机制 |
2.2.2 临床症状 |
2.2.3 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
2.2.4 治疗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临床研究病例观察表 |
附录 B 缺乳程度评分表 |
附录 C 气血亏虚证中医症状评分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研究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对哺乳生理的认识 |
第二节 中医对产后缺乳的认识 |
一、产后缺乳的病因病机 |
二、产后缺乳的诊断标准 |
三、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进展 |
第三节 西医对产后缺乳的认识 |
一、泌乳生理 |
二、导致产后缺乳的因素 |
三、产后缺乳的诊断 |
四、护理方面 |
五、西药治疗 |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系统评价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检索范围和策略 |
二、文献的选择标准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的入选情况 |
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描述及质量评价结果 |
第四节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Meta分析 |
一、总有效率 |
二、治愈率 |
三、治疗后母乳喂养率 |
四、治疗后乳房充盈度评分 |
五、泌乳始动时间 |
六、产后血清泌乳素值(PRL) |
第三章 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中医证治及针药规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检索范围和策略 |
二、文献的选择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第四节 治疗产后缺乳的中医证治规律 |
一、诊断标准统计 |
二、干预措施统计 |
三、辨证治疗统计 |
第五节 治疗产后缺乳的中医针灸推拿用穴规律 |
一、针灸推拿用穴规律 |
二、耳穴治疗产后缺乳的用穴规律 |
第六节 治疗产后缺乳的中医用药规律 |
一、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药物组成 |
二、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主要药物性味归经及功效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Meta结果分析 |
一、Meta结果分析 |
二、文献质量的评价分析 |
三、研究对象和结局指标分析 |
第二节 产后缺乳的针推用穴分析 |
第三节 产后缺乳的用药分析 |
结语 |
论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6)《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一《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证据的搜集及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研究二《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推荐方案的形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纳入系统评价文献数据提取表 |
附录2 民间调研问卷 |
附录3 德尔菲法第一轮调查问卷 |
附录4 德尔菲法第二轮调查问卷 |
附录5 《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意见汇总处理表 |
附录6 《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初稿 |
附录7 古今药食名称规范表 |
综述 中医治疗产后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药封包外敷联合经络推拿防治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中止试验标准及处理 |
2 防治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防治方案 |
3 观察指标 |
3.1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2 疗效观察指标 |
4 疗效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比较 |
1.1 3组产妇年龄的比较 |
1.2 3组产妇产次的比较 |
1.3 3组产妇孕周的比较 |
1.4 3组新生儿体重的比较 |
2 研究结果比较 |
2.1 3组产妇产后乳汁淤积发病率的比较 |
2.2 3组产妇产后首次通乳时间的比较 |
2.3 3组产妇治疗期间发生产后乳汁淤积程度的比较 |
2.4 3组产后乳汁淤积患者治疗后疗效的比较 |
2.5 3组产妇产后42天母乳喂养情况的比较 |
3 安全性分析 |
分析与讨论 |
1 产后乳汁淤积的认识 |
1.1 现代医学对产后乳汁淤积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产后乳汁淤积的认识 |
1.3 产后乳汁淤积的治疗现状 |
2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于产后乳汁淤积的意义 |
3 中药封包外敷联合经络推拿防治产后乳汁淤积的立论依据 |
4 防治方法及方药分析 |
4.1 中药封包外敷 |
4.2 乳房经络推拿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产后乳汁淤积发病率分析 |
5.3 产后乳汁淤积程度分析 |
5.4 产后乳汁淤积治疗后疗效分析 |
5.5 母乳喂养情况分析 |
6 安全性分析及不良反应事件观察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现状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构建 |
第一节 文献检索范围的确定及量化标准的整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乳痈中医护理要点的提取与整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形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优化版方案最终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产后缺乳病中医药用药及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中医学对产后缺乳的认识 |
1.1 古人对本病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认识 |
1.2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1.2.1 产后缺乳的辩证论治及内治 |
1.2.2 产后缺乳的外治 |
1.2.3 产后缺乳的内外合治 |
2.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挖掘技术 |
2.1 大数据的意义 |
2.2 大数据的定义及特点 |
2.3 数据挖掘的的定义和特点 |
研究内容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案 |
2.1 论文文献资料来源 |
2.2 纳排标准 |
2.2.1 现代文献纳入标准 |
2.2.2 现代文献排除标准 |
2.2.3 古代文献纳入标准 |
2.2.4 古代文献排除标准 |
2.3 数据整理 |
2.3.1 中药名称的规范化处理 |
2.3.2 中药功效、归经、四气五味的规范化处理 |
2.4 相关数据的录入 |
2.5 质量控制 |
3.数据分析方法 |
3.1 频次分析 |
3.2 聚类分析 |
3.3 关联规则分析 |
3.4 因子分析 |
4.研究结果 |
4.1 产后缺药物的频次分析 |
4.1.1 古代文献中高频次药物的分析 |
4.1.2 古代药物功效统计 |
4.1.3 古代药物归经统计 |
4.1.4 古代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频次统计 |
4.1.5 现代文献中高频次药物的分析 |
4.1.6 现代药物功效统计 |
4.1.7 现代药物归经统计 |
4.1.8 现代高频药物的四气五味统计分析 |
4.2 产后缺乳药物的聚类分析 |
4.2.1 古代药物药物的聚类分析 |
4.2.2 现代药物药物的聚类分析 |
4.3 产后缺乳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
4.3.1 古代高频次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
4.3.2 现代高频次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
4.4 因子分析 |
4.4.1 古代医家常用缺乳药物的因子分析 |
4.4.2 现代医家常用缺乳药物因子分析 |
讨论 |
1.关于常用产后缺乳药物的讨论 |
2.关于补气血以充乳源的讨论 |
3.产后缺乳配伍方面的分析 |
3.1 组方结构的分析 |
3.2 药物性味归经 |
3.3 产后缺乳药物药对、药物组合规律的讨论 |
3.3.1 聚类分析 |
3.3.2 关联规则分析 |
3.3.3 因子分析 |
4.关于古今差异较大高频次药物的讨论 |
结论 |
创新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1.产后缺乳的西医研究进展 |
1.1 母乳喂养的意义及现状 |
1.2 现代医学关于缺乳的研究 |
1.3 缺乳西医病因研究 |
1.4 缺乳的西医治疗 |
1.4.1 理疗 |
1.4.2 药物治疗 |
2.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运用 |
2.1 数据挖掘在医院管理领域的运用 |
2.2 数据挖掘在临床研究的运用 |
2.2.1 数据挖掘在西医领域的运用 |
2.2.2 数据挖掘在中医领域的运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术成果 |
(10)壮医药线点灸配合瓜萎牛蒡汤加减治疗急性乳腺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主要研究内容 |
2.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停止试验标准 |
2.6 脱落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观察指标 |
3.1.1 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
3.1.2 中医证候学评分标准 |
3.1.3 治疗效果标准 |
3.2 治疗方法 |
3.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
3.2.2 治疗组治疗方法 |
3.2.3 疗程规定 |
3.2.4 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事项 |
3.3 安全性评价与判定标准 |
3.3.1 安全性评价 |
3.3.2 安全性判断标准 |
4.统计学方法 |
5.医学伦理及知情同意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试验病例情况 |
1.1 病例收集情况 |
1.2 病例脱落情况 |
2.研究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比较 |
3.不良反应 |
4.研究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急性乳腺炎的认识 |
2.急性乳腺炎的发病机制 |
2.1 病原微生物 |
2.2 乳汁淤积 |
3.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 |
3.1 急性乳腺炎的诊断 |
3.2 急性乳腺炎常用的炎症指标 |
3.3 急性乳腺炎病理组织学检查 |
3.4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 |
3.4.1 基础治疗 |
3.4.2 抗生素治疗 |
3.4.3 心理治疗 |
3.4.4 对症治疗 |
3.4.5 手术治疗 |
4.中医学对乳痈的认识 |
4.1 中医古典文献对乳痈的记载 |
4.2 中医学对乳痈病因病机的认识 |
4.3 中医学对乳痈的辨证论治 |
4.4 中医对乳痈的治疗方法 |
4.5 民族医对乳痈的治疗方法 |
5.瓜蒌牛蒡汤加减的药物组成以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6.壮医对急性乳腺炎的认识 |
6.1 壮医药线点灸的作用 |
7.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 |
四、通乳合剂对产后乳汁分泌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积乳症的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J]. 丁秋月,韩叶芬,刘青艳,黎凤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04)
- [2]经络穴位按摩催乳法联合中医药膳在自然分娩产妇产后通乳中的应用[J]. 吴春兰. 基层医学论坛, 2021(36)
- [3]耳穴压豆联合药膳疗法对剖宫产后缺乳症产妇的效果分析[J]. 于艳,石廷琪,闫柏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19)
- [4]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产后缺乳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石留洋.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5]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研究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 林欣(Lam Ya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6]《产褥期妇女食养药膳技术指南》的研制[D]. 贾倩男.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中药封包外敷联合经络推拿防治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观察[D]. 黄佳冰.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D]. 李佩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产后缺乳病中医药用药及组方规律研究[D]. 赵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壮医药线点灸配合瓜萎牛蒡汤加减治疗急性乳腺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观察[D]. 蒋建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