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家质疑白领蓝领划分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凌[1](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指出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刘建新[2](2017)在《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物产越来越丰富,我国绝大多数产品已经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发展成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厂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变得越来越困难。面对市场性质的转变和销售困难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采用稀缺营销策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例如饥渴营销、会员专供、排队购买、团购、秒杀等等,并且赢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某些厂商甚至把稀缺营销策略上升为主导的营销战略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在众多的稀缺营销策略中,通过广告、货架、口碑、脱销、限量版、奢侈性或炫耀性等途径向潜在消费者传播产品稀缺诉求是最常用的方法,例如传播限量性稀缺诉求或限时性稀缺诉求、供应性产品稀缺诉求或需求性产品稀缺诉求、销量稀缺诉求或存量稀缺诉求等,并且会对消费者的信息加工、价值判断和消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已有研究表明,产品稀缺诉求会影响消费者的感知稀缺性、支付意愿、消费数量、感知质量、感知流行性、想法加工、想法效价、竞争性唤醒、冲动购买、交易态度、产品态度、交易意愿、感知价值、购买行为、购买意愿、感知专有性、预期后悔、口碑传播、购买延迟等反应,甚至有时消费者会将稀缺性视为高质量或高价值的启发式线索。在众多的产品稀缺诉求中,供应性稀缺诉求与需求性产品稀缺诉求是被厂商经常采用的产品稀缺诉求策略。由于这两种稀缺诉求传播的稀缺原因不一样,前者是由于供应不足,而后者是由于需求过量,因此会给潜在消费者传递不同的信号,前者更容易被消费者视为“独特性”线索,而后者更容易被消费者视为“流行性”线索,因此会影响消费者的不同的消费偏好和购买选择。当然,消费者也并非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会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能动性的信息加工,例如会唤醒消费者对厂商稀缺诉求操作意图的欺骗性感知和说服知识,并进而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所有权和心理抗拒感,最终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面对厂商传播的产品稀缺诉求,消费者会存在复杂的认知判断和情绪反应,并进而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意愿。虽然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对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目前的研究要么局限于稀缺性视角而对欺骗性视角重视不够,要么局限于单一中介机制而对多层多重中介研究不足,因此对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系统性或差异性影响并未得到有效的洞察。为此,本文构建并列多重中介模型深入地探查供应性产品稀缺诉求与需求性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内在机理和影响差异,以及它的边界条件,这不仅对于深化和完善产品稀缺效应、产品虚位理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厂商正确操作稀缺营销、提升营销效果和帮助消费者理性看待稀缺诉求、提高消费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甚至对于行业监管机构加强稀缺营销监管、促进市场秩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产品稀缺诉求的研究背景和主要问题,以及论文的研究创新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和研究框架等;第二部分主要评述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基础,具体包括产品稀缺诉求的内涵、主要类型、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和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基础,具体包括商品理论、说服知识理论、心理所有权理论和心理抗拒感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第四部分主要发展了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假设,包括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作用等研究假设;第五部分主要对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进行了定性实证检验,具体包括对各15位大学生样本和社会公众样本进行深度访谈;第六部分主要是对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进行了实验实证检验,通过五个实验有效检验了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第七部分主要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存在的研究不足和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通过对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文献综述、理论介绍、假设推演、定性检验和定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稀缺诉求确实会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但具体影响取决于消费者信息加工的占优路径;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存在并列多重中介机制,例如感知稀缺性、感知欺骗性、心理所有权、心理抗拒感和购买意愿等;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并列多重中介机制会受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即独立型自我建构更敏感于供应性产品稀缺诉求并进而产生购买意愿,而依存型自我建构更敏感于需求性产品稀缺诉求并进而产生购买意愿。定性检验和定量研究结果均表明,产品稀缺诉求促发的消费者感知稀缺性并不会引发消费者的心理抗拒感,但消费者对产品稀缺诉求操作意图感知引发的感知欺骗性会增强消费者的心理抗拒感。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主要贡献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同的产品稀缺诉求会引发消费者对稀缺产品不同的心理所有权,即消费者“感觉到目标物或目标物的一部分是我的”,感知稀缺性会促进消费者的心理所有权,而感知欺骗性会降低消费者的心理所有权;二是产品稀缺诉求促发的感知稀缺性并不会引起消费者的心理抗拒感,但它引起的感知欺骗性会增强消费者的心理抗拒感;三是对以往有关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整合,发现存在并列多重中介机制,以及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这些研究结论和创新贡献是对产品稀缺效应理论的重要深化和边界拓展。当然,受制于研究条件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本文也存在研究对象单一、研究手段局限和研究效度有限等不足,这都是未来需要不断改善和深化研究的重要方向。
仲衡[3](2015)在《延迟退休的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选题的目的是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探求延迟退休年龄的社会影响及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其伴生的消极影响,寻找可行的方案与对策措施。基于全面的文献调查、理论基础阐述以及相关实践进展考察,形成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并明确五个方面主要研究任务:理论基础研究:国内外延迟退休年龄实践研究:延迟退休年龄的社会背景分析;延迟退休年龄的具体社会影响及其内在机理探究;提出缓解延迟退休年龄消极社会影响的对策。研究发现,第一,延迟退休年龄具有经济上的必要性,是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的重要途径。但延迟退休年龄作为一项公共政策而言,在合理性方面存在欠缺,有损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基于文献资料的阅读和与相关专家学者的交流,本文认为延迟退休的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延迟退休对老年人权益的影响;延迟退休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延迟退休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本研究提出的应对延迟退休消极社会影响的对策主要体现在五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第一,稳定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第二,调整人口结构,应对人口老龄化;第三,优化人才结构,缓解结构性失业;第四,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第五,加强政策引导,关注民众意见。本研究主要创新点有:第一,较为全面与深入的分析了延迟退休年龄对社会的影响;第二,提出了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改进的方案与对策。
骆夷[4](2015)在《赖特阶级理论的当代建构》文中研究指明赖特(全名埃里克·欧林·赖特,Erik Olin Wright)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阶级理论独树一帜,在当代阶级阶层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内对赖特阶级理论的研究不多,为弥补国内学界的这一缺憾,本文对赖特的阶级理论进行系统而深入地梳理与评述。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剧变,传统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难以对这些变化提供充分解释,于是赖特试图重建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阶级结构的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社会中出现了很多非传统工人阶级的雇佣劳动者,赖特称之为“新中间阶级”。为了解决“新中间阶级”定位的难题,赖特提出了“阶级关系中的矛盾定位”概念,指出可以把同一种阶级位置看作具有多重阶级特征的身份。同时,受到罗默“财富——剥削——阶级”对应理论的影响,赖特针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剥削理论。他以生产资料资产、组织资产和技术资产三种剥削维度为基础,区分了阶级关系中的“十二种阶级位置”,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基本框架,并基于此框架对各种具体的阶级问题展开研究。以“十二种阶级位置”模型为基础,赖特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其中有两种研究值得指出:一是工人阶级仍是最大阶级,二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发展趋势预测有误,“中间阶级”位置正在逐渐扩大。在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理论研究中,赖特遵照了两种思路进行分析:一是基于阶级结构基本框架,以“位置”为中心、客观物质利益为导向,建构起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问题的一系列研究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二是受到汤普森阶级形成理论影响,以个人阶级经历为中心、主观情感认同为导向,分析个人阶级轨迹如何影响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在经过对比研究之后,赖特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最后,赖特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问题提出两种解决思路:一是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实现积极的阶级妥协;二是通过深化民主,利用他提出的“社会赋权”理论,超越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在阶级问题研究中,赖特以“激进的平等主义”为深层理论目标、“中间阶级”为切入点、“剥削”为基础、“阶级位置”为行文关键词,运用分析的思维方法,在理论建构中寻求建立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并借用多种工具性方法——实证调研、建立模型、博弈论等实现其理论目标。其中,理论与实证研究相呼应是赖特阶级理论研究的一大特点。赖特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基本框架,采用了阶级与阶层相结合的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阶级研究方法中融入了韦伯主义阶层研究的维度。在具有理论创新性的同时,多重维度剥削理论存在深层悖论,究其原因,是赖特综合了多种思想所导致的理论不彻底性。在对阶级结构的实证研究中,赖特所提供的大量详实的数据勾勒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图谱,然而,关于马克思对“中间阶级”发展趋势的预测,赖特忽略了马克思提出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两种模式理论,“两极分化”与“中间阶级”增长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两种阶级结构走势。而他所得出的中间阶级逐渐扩大的结论,与当代许多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相悖。赖特立足于当代阶级实践,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阶级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其理论建构富于特色,实证研究清晰地勾勒出瑞典、美国和日本三国不同的阶级格局与特征。然而,赖特似乎仅仅从实证的角度进行理论建构与现实研究,并没有提出研究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问题的理论目的和理论策略。赖特立足于此前研究所提出的两种阶级解决方案,一方面都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却也有很大的实践阻力。尽管赖特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弊端,也不能否认他对阶级理论的当代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汤茜草[5](2012)在《从“被中产”到“被消失的中产”:G市高校教师群体的住宅福利与阶层认同》文中研究表明居住是贯穿人生一辈子福利的基础。在北欧有这样的说法:福利从住宅开始,以住宅结束。没有良好的住宅福利,其他福利也就无从谈起。住宅福利已然重要,但中国城市中产阶级住宅福利的提升之路却一如“中产阶级”这一哲学存在,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诸多的争议。虽然国家和政府以“住有所居”为政策目标构想,通过各种具体住宅社会政策的实施,借助住宅商品化改革进程的推进,提升了整个国民的住宅福利水平。但是,从当前住宅政策的受惠群体来看,“夹心层”的存在也是不争的社会事实。当高收入群体可以从商品化住宅政策中获益,低收入群体可以获得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性扶持时,中产阶级则游离于政策体系之外。“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阶级”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媒体命题,“中产的消逝”与“M型社会的来临”也不再是社会预言家的危言耸听。为何中国的城市中产阶级莫名奇妙地成了“夹心层”?在突然“被中产”到一夜之间成为“被消失的中产”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与住宅福利相连的某种玄机?本研究始于这一连串的质疑,旨在发现中产阶级住宅福利与阶层认同之间的逻辑关联,在解决这些疑问的过程中探索提升中产阶级住宅福利和阶层认同的可行之路。对于中产阶级概念的选取和界定是开展研究的第一步,这也成为了论文立意的基点,不是从单一的收入等级,而是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去探讨住宅福利的分化状态,从而择取更能表征“社会中间层”复合内涵的“中产阶级”为研究对象,在具体的实证中,以G市高校教师群体为分析单位,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索其住宅福利与阶层认同之间的逻辑关联。选用“住宅”而非“住房”来匹配“福利”一词则更多地体现了笔者对于福利内涵所指向的普遍福利的美好愿景,将住宅福利置于比“住房保障”一词更广阔的政策空间之中,这也更切合中产阶级当前的现实居住状态。整个研究的逻辑过程如下:选取社会结构中的特定阶层,了解其“被中产”获得阶层身份的过程,关注其住宅福利困境,陈述住宅福利困境引发阶层危机的风险,然后着力于困境的解决和危机的消解之路。遵循着这样的研究逻辑,论文在厘清概念之后,从住宅福利所体现的阶层分化思路上去思考中产阶级住宅福利的本质特征,探索住宅福利与阶层认同之间可能存在的理论关联,形成理论假定和分析框架,并在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中完成研究设计。研究设计具有明显的实证特色,每一个步骤都指向特定理论假设的校验。在实证过程中:分析中产阶级住宅福利现状与住宅福利满意度的数据;解读中产阶级个体行动者与住宅福利之间的建构关系;探讨通过职业中产阶级住宅福利的本质特征;考察住宅社会政策对于中产阶级住宅福利的影响;形成中产阶级住宅福利满意度提升的回归模型;展望中产阶级住宅福利提升的可能途径。在此过程中也说明了中产阶级住宅福利提升的隐忧,对于住宅福利的代际传递现象进行了相应的探析。中产阶级的住宅福利在本质上是一种高基点的职业福利。中产阶级住宅福利满意程度会影响中产阶级的职业认同。良好的住宅福利是促进中产阶级职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没有住宅福利的提升,中产阶级的阶层认同会受到冲击,其阶层结构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会因住宅福利而下滑,阶层的危机将因住宅福利的现实困境而蔓延。整个研究的贡献在于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去考察住宅福利,通过实证了解中产阶级的住宅福利现状,验证形成论文逻辑链条的理论假设,最终形成可供参考的中产阶级住宅福利提升路径模型。只有通过将个体置身于群体/阶层之中,才能从理论的角度建构出中产阶级的住宅福利特征。只有从阶层的角度探讨住宅福利与职业/阶层认同的关系,才会发现特定阶层的住宅福利本质及其与职业的重要关联。同样,也只有在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中去寻找中产阶级住宅福利提升的政策路径,才能体现政策体系的空间与张力。
刘海军[6](2011)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及其现实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展开,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空前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原有的社会结构被打破,社会成员的身份被打破,社会流动性不断加强,新的社会分层和整合如滚滚红尘涌动在中国大地上。其中,中国工人阶级的结构变化尤其巨大、深刻,并且这种变化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演化和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工人阶级,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他们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注他们的社会命运,追踪其历史流变轨迹,探讨其未来可能的走向,构成我们今天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问题域和主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对现阶段工人阶级的总体研究却仍然相对薄弱,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十分缺乏。这种状况若不能得到改变,我们的理论研究和认识水平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有悖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更难以融入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来。正是抱持着这样一种现实的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本文从梳理工人阶级基础理论出发,理清了关于阶级理论的两大理论渊源,回溯了从马克思到胡锦涛一系列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工人阶级的理论观点;在此基础上,首先从整体上分析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新变化,着重阐述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轨迹、变化原因和变化特点;接着具体论述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各个阶层的变化状况;然后文章重点揭示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影响,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最后文章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郑重指出了我国工人阶级结构合理调整的方向、原则和政策取向。
张明康[7](2011)在《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研究探析》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分层是社会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是社会学最基本的理论命题。社会分层结构是对社会分层的一种宏观的、静态的描述,社会分层结构的现状和形态深刻影响着着社会整体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核心。本文试图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研究的理论、流派、方法进行归纳、综合、梳理,总结成果,发现不足,并在此基础之上,尝试进行分层范式的探讨。首先,本文进行了概念界定,论述了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探析。对社会分层研究的两个理论源泉进行了简述,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其次,本文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研究的现状研究进行了描述,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研究的现状归纳为五种理论模式,并一一进行了详细论述。进而,本文研究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形态的研究,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研究的现状归纳为三种观点,也分别加以论述。最后,本文运用社会理论范式,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研究进行了范式的划分,并分别对四种范式的社会分层理论加以论述。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各范式社会分层研究之间的关系,描述了社会分层研究的谱系,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沈瑞英[8](2008)在《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对中产阶级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术领域日趋高度重视的问题,引起政治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方面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本论文研究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变迁的现代化过程中,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秩序稳定的关系。本论文研究采用了政治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为背景,以社会分层理论为分析框架。研究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性方法论的基础上展开,具体研究方法为比较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法以及案例研究方法等。西方中产阶级研究的理论预设为:中产阶级是历经西方工商业和市民社会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相近的自我评价、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以及有市场能力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因此在市场取向和社会秩序稳定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主要理论取向则不同于西方中产阶级理论研究中的“稳定器”、“平衡轮”、“缓冲器”等理论观点,论文理论起点和支撑的基本假设是:自近代社会转型以来,中产阶级的分化、组合和发展变化,使其自身充满着矛盾性、异质性和复杂性,其并非是一个自为的阶级。从社会系统变量视角辨证分析,在市场经济多元化促发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产阶级不仅在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意识与行为取向是一个复杂的变数,而且其对社会秩序稳定和发展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此外,在不同政治与文化背景的国家,各自还有着不同的内涵与特征。因此中产阶级与社会秩序稳定关系,不仅仅在于其市场能力,还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赢得其他社会阶层广泛合作与支持的能力,取决于其是否有参与和推动政治民主的能力以及国家与社会互构、互动的关系的制度背景。本文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导论,对本论文研究的缘起和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并对西方中产阶级相关的文献加以综述。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理论架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之处。第一章是有关社会稳定理论构建与结均特征的论述。本论文从政治社会学的视野审度,认为社会稳定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工程,其子系统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互为因果的辨证统一关系,社会稳定就是各子系统动态发展的综合作用结果。而中产阶级仅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一个要素和变量;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社会稳定与发展,应该是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互构的结果;是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相互竞争和合作、妥协和均衡的结果,中产阶级只能是这种充分博弈中的共同赢家之一。故具有理论预设的“稳定器”说存在不足之处,相对而论只是一种单向思维的静态理论观念。第二章主要是从历史考察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思想指导,认为“稳定”并非是中产阶级固有特征或必然属性,“平衡轮”、“安全阀”也不是其先天的社会功能,中庸、温和、保守更不是其先赋的社会性格,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中产阶级没有固定模式。从一方面而言,在各种对政治秩序可能形成压力的阶层力量中,利益主体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中产阶级往往可能是一种不稳定的因素;从另一方面而论,任何一个社会中的各阶级(包括中产阶级)如不能获得应有的社会资源和制度安排,那么它就可能构成社会秩序失稳、失范之原因。因此,如何引导、把握和发挥中产阶级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仍是每一个选择不同发展路径的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重要社会课题。第三章主要对阶级理论视野中的西方中产阶级进行论述,这是本论文立论的主体部分。本文在对具有动态变化概念的中产阶级进行分析基础上,从社会系统变量角度分析,中产阶级虽在社会博弈中具有矛盾性格,但却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动态变量。他们无论选择何种角色形象出现在社会政治舞台上,都是由当时中产阶级的期望张力与阶层力量对比,以及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形势所决定的;他们在与各阶层的对立与妥协、斗争与合作的周旋中,在社会政治的进退取舍中,都是坚持以功利权益为准则,以功利权益的转移来调整目标,来“理性”选择朋友或对手,中产阶级难以成为主导性阶级。不论是“管理革命”理论,还是“科技革命”理论,其意义都只能是私有制领域内的一种调节,其限度以无损于资产阶级对企业有效控制为分水岭,这也是中产阶级与上层阶级之间的一条不可逾越的权力边界。第四章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现状思考中产阶级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本文对当代西方社会中产阶级的经济地位、文化生活和社会政治态度进行了考察研究,认为其充满了多重性、矛盾性和复杂性。同时从比较研究中阐论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中产阶级模式是不能“克隆”(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套用)的观点。因为中产阶级本身经济、政治地位并不稳固,自身处于一种不断分化、重构的过程中。故其不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中有着不同的内涵,而且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和形势下也有着不同的社会态度。所以中产阶级应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相应动态变化的概念,是一个文化和社会时空差异性的概念。因此,对中产阶级的研究不能是静态的,尤其对“后发型”国家的发展研究不能简单的“理论消费”,否则将不可能真正了解和认识其自身的社会发展特征。第五章从制度分析的视角,论述了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政治稳定的制度、组织与机制,强调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关键;而推动、调节与维护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则是以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制度安排与导向。本文同时还力图结合当代西方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论述了当代西方社会政治运作形式,已不是阶级或阶层的模式,而主要是以利益集团、社会团体的组织形式出现的。这是因为阶级从事政治行动的能力已经被社会多元化所削弱,阶级内部的利益聚合已很难达成,相关利益更加紧密的行业、职业和社会生活背景关系的发展逐渐取代了阶级的组织作用。中产阶级中的不同群体往往就是在行业、职业为背景的利益集团中,发挥其社会政治作用。而在社会秩序和制度的约束与整合下,利益集团或社会团体以政治参与者的身份作为利益表达和均衡的有效机制,使社会张力保持在可控限度内,这是有助于社会稳定的。最后本文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政制虽也存在着弊病,并面临问题与挑战,但是从一方面考量,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并没有经历一次政变和革命,公众对体制、制度与政策持有一定的政治认同感,反映了政权的合法性和政府的权威性;从另一方面审视,资本主义决不是一个封闭、僵化的体系,它是一种在社会主义批判和冲击下,不断调整、变革和演进的文明。当代资本主义仍在持续发展,这说明其体制与制度安排具有一定合理性,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础与发展。尽管西方社会运动此起彼伏,但都能采取各种手段将其控制在公共秩序允许的范围之内,各种突发事件也能够在体制架构和法律制度的范围内化解。公众的宣泄渠道、利益表达渠道、政治参与渠道都比较畅通,这使单方面的社会问题不致集聚与扭结成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局部性的社会冲突或动荡、骚乱不会酝酿与演变成全局性的社会危机。因此,从政治社会学视野审度,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政治稳定是与合理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紧密联系的,而不仅仅由中产阶级与市场力量所决定!
张宇[9](2007)在《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文中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针而由政府提出的,它通常被简单地理解为自上而下地出台某些措施或者倡导某些做法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如果考虑到与高职有关的各方面的切身利益,问题就不仅在于应不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而首先需要明确这种就业导向究竟应该是谁的就业导向。论文从现实世界中最为根本的“利益”着眼,以学校、学生和企业等利益主体的目标与选择为出发点,构建了“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就业导向的分析框架,以此与目前流行的“基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导向研究模式区分开来。本文认为,所谓“就业导向”就是由各方主体的行为选择达到的某种“共赢”状态,在实践中,或者表现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满足特定职业岗位的人力资本专用性要求,使毕业生免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完全竞争;或者是在企业不参与职业教育的前提下,某一学校努力使自身培养的专业人才具有优于各校同等条件竞争时就业前景。文中将社会分层与个体选择的分析方法、博弈论以及交易成本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应用到高职就业导向问题的研究,客观揭示出学校、学生和企业等利益主体的理性偏好,并致力于考察彼此之间策略的相互影响。特别是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行为选择提供了规范化解释。文中从不同利益主体的角度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与“一流”的内涵。论证了“预期职业地位”的概念,进而提出赞成或反对现在以至将来可能出现的有关“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职的种种设想与做法的判别标准——“单一规则”,亦即能否尽可能地提升受教育者的预期职业地位。
吕建德[10](2006)在《与弱势者的团结——寻找全民健保中的正义基础》文中指出本文探讨全民健康保险的正义基础。本文主张,全民健保现有的集中化制度设计可以达到维持社会基本公平正义的要求,尽管它仍存在着若干可以改善的空间。本文首先分析评估健康保险的三种正义标准,分别是私人配置式正义、社会正义以及程序性正义。其次,作者分析全民健保开办迄今所达成的正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同时限制何在。再次,作者通过对三种健康照护体系的比较,解释了全民健保通过了哪些机制能确保与弱势者团结的社会效果。最后,作者分析全民健保仍存在着哪些可以进一步改革的空间,并且指出目前哪些改革建议可能是不利于全民健保维持基本社会正义的目标。本文的基本立场是健康是属于社会正义而非私人配置式正义的范畴,因为在缺乏社会正义的保障下,任何追求个别人生目标的希望都将落空,因而健康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在这一关于社会正义的规范基础上,作者批评了私人配置式正义的问题,分析了自1995年以来开办的全民健保在维持社会正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分析了其限制与不足所在。作者进一步探讨了全民健保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应该透过公共化的方式加以治理,以确保一个与弱势者团结的机制,并且节制医疗专业的权力。然而,由于目前被保险人的自我组织力量仍然有限,因而必须透过若干制度性的措施维持程序性正义。
二、专家质疑白领蓝领划分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家质疑白领蓝领划分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路线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线 |
三、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基础 |
第一节 产品稀缺诉求的内涵与类型 |
一、产品稀缺诉求的内涵 |
二、产品稀缺诉求的类型 |
第二节 产品稀缺诉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一、产品/品牌因素 |
二、诉求信息因素 |
三、消费者因素 |
四、消费情境因素 |
第三节 产品稀缺诉求的主要影响机制 |
一、产品稀缺诉求的信息加工机制 |
二、产品稀缺诉求的价值判断机制 |
三、产品稀缺诉求的行为反应机制 |
第四节 产品稀缺诉求的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章 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商品理论及其研究 |
一、商品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商品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说服知识理论及其研究 |
一、说服知识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说服知识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心理所有权理论及其研究 |
一、心理所有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心理所有权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心理抗拒感理论及其研究 |
一、心理抗拒感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心理抗拒感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四章 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假设 |
第一节 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直接效应 |
一、产品稀缺诉求及其主要类型 |
二、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
第二节 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中介效应 |
一、产品稀缺诉求对感知稀缺性的影响 |
二、感知稀缺性对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三、感知稀缺性对心理抗拒感的影响 |
四、心理所有权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
五、产品稀缺诉求对感知欺骗性的影响 |
六、感知欺骗性对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七、感知欺骗性对心理抗拒感的影响 |
八、心理抗拒感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
第三节 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调节效应 |
一、自我建构及其类型 |
二、自我建构的调节效应 |
第五章 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定性检验 |
第一节 深度访谈的基本概况与主要问题 |
一、深度访谈的基本概况 |
二、深度访谈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深度访谈的结果分析 |
一、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
二、产品稀缺诉求对感知稀缺性的影响 |
三、感知稀缺性对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四、知稀缺性对心理抗拒感的影响 |
五、心理所有权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
六、产品稀缺诉求对感知欺骗性的影响 |
七、感知欺骗性对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八、感知欺骗性对心理抗拒感的影响 |
九、心理抗拒感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
十、自我建构对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感知稀缺性和感知欺骗性的调节作用 |
第三节 研究框架的定性修正 |
第六章 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预实验检验 |
一、实验商品选择 |
二、实验情境创设 |
三、实验信息检测 |
第二节 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直接效应检验 |
一、实验1A: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
二、实验1B: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双中介路径 |
三、实验1C:不同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双路径差异 |
第三节 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中介效应检验 |
一、实验设计 |
二、实验结果 |
三、实验结论 |
第四节 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调节效应检验 |
一、实验设计 |
二、实验结果 |
三、研究结论 |
第七章 产品稀缺诉求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研究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理论贡献 |
第三节 实践意义 |
一、对厂商稀缺营销的实践意义 |
二、对消费者稀缺消费的实践意义 |
三、对行业稀缺营销管理的政策意义 |
第四节 主要局限与研究展望 |
一、主要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撰写和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延迟退休的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延迟退休概念的界定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跨学科审视 |
1.4.2 多案例研究方法 |
1.4.3 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支持延迟退休的观点 |
2.1.2 反对延迟退休的观点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支持延迟退休的观点 |
2.2.2 反对延迟退休的观点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3 延迟退休的社会背景及其社会影响分析 |
3.1 延迟退休的社会背景分析 |
3.1.1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 |
3.1.2 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 |
3.2 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3.2.1 弹性延迟退休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
3.2.2 弹性延迟退休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
3.2.3 非弹性延迟退休对劳动供求的影响 |
3.3 延迟退休对老年人权益的影响 |
3.3.1 延迟退休对老年人经济状况的影响 |
3.3.2 延迟退休对老年人生活照顾的影响 |
3.3.3 延迟退休对老年人精神状态的影响 |
3.4 延迟退休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3.4.1 理论基础 |
3.4.2 理论应用 |
3.5 延迟退休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
4 OECD国家延迟退休的经验借鉴 |
4.1 案例一:法国的延迟退休政策 |
4.1.1 案例介绍 |
4.1.2 案例分析 |
4.1.3 结论与启示 |
4.2 案例二:美国的延迟退休政策 |
4.2.1 案例介绍 |
4.2.2 案例分析 |
4.2.3 结论与启示 |
4.3 案例三:日本的延迟退休政策 |
4.3.1 案例介绍 |
4.3.2 案例分析 |
4.3.3 结论与启示 |
4.4 案例四:韩国的延迟退休改革 |
4.4.1 案例介绍 |
4.4.2 案例分析 |
4.4.3 结论与启示 |
5 延迟退休消极社会影响的对策措施 |
5.1 社会保障学视角的对策措施 |
5.1.1 整合养老保障制度 |
5.1.2 调整人口结构 |
5.2 经济学视角的对策措施 |
5.2.1 调整人才结构和教育结构 |
5.2.2 优化产业结构 |
5.3 公共政策视角的对策措施 |
5.3.1 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程度 |
5.3.2 提高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程度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赖特阶级理论的当代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阶级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阶级分析的缘由及其基本概念 |
1.1.1 阶级分析:激进平等主义工程的内在要求 |
1.1.2 阶级概念的三个阶段 |
第二节 阶级分析内在逻辑和理论立场的转变 |
1.2.1 马克思主义范式与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的对立 |
1.2.2 在马克思主义和韦伯主义阶级分析传统之间 |
1.2.3 一种综合性的逻辑分析框架 |
1.2.4 本节小结 |
第二章 剥削理论与阶级结构理论 |
第一节“中间阶级”的“矛盾定位”概念 |
2.1.1“中间阶级”难题 |
2.1.2“阶级关系中的矛盾定位”概念:“对立”+“共享” |
第二节 剥削与阶级分析 |
2.2.1 剥削的定义:对罗默的修正 |
2.2.2 剥削机制:“组织剥削”取代“地位剥削” |
2.2.3 中间阶级及其矛盾定位:十二种阶级位置模型 |
第三节 赖特与罗默理论之比较 |
2.3.1 罗默剥削理论存在的问题 |
2.3.2 赖特何以对罗默剥削理论进行修改和补充 |
2.3.3 阶级与阶层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模式 |
第四节 赖特剥削与阶级结构研究的理论失误 |
2.4.1“中间阶级”的“剥削”悖论 |
2.4.2 多重维度剥削论的理论根源 |
第三章 突显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实证维度 |
第一节 静态的阶级结构表明:“工人阶级仍是最大的阶级” |
第二节 动态的阶级结构表明:“中间阶级”位置正在扩大 |
3.2.1 两种不同的假说:后工业社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2 实证研究倾向于支持后工业社会理论 |
第三节 赖特实证研究的疏漏:忽视马恩阶级研究的晚期结论 |
3.3.1 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中间阶级”发展趋势的预测 |
3.3.2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中间阶级”的描述 |
3.3.3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谓“新阶级”是不是“中间阶级”? |
第四章 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 |
第一节 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的基本理论 |
4.1.1 基本概念界定 |
4.1.2 微观模型:阶级位置影响阶级意识 |
4.1.3 宏观模型:阶级结构影响阶级形成 |
4.1.4 宏观模型与微观模型的结合:“构成”与“调节” |
第二节 对瑞典、美国和日本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的实证研究 |
4.2.1 实证研究的理论预设 |
4.2.2 实证调研结果 |
4.2.3 本节结论:三国各自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
第三节 两种阶级意识导向模式:认同与利益 |
4.3.1 结构探讨和程序探讨的基本理论解释 |
4.3.2 认同与利益影响阶级意识的因果模型 |
4.3.3 实证研究结果:应依不同侧重将二者结合 |
第四节 赖特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研究的得失与启示 |
4.4.1 赖特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研究的得失 |
4.4.2 赖特阶级意识与阶级形成研究的启示 |
第五章 阶级妥协与阶级超越 |
第一节 积极的阶级妥协理论 |
5.1.1 理论渊源与策略基础 |
5.1.2 策略博弈模式分析 |
5.1.3 积极的阶级妥协的实现机制 |
5.1.4 赖特积极的阶级妥协理论的意义、局限及其阶级研究的方法论 |
第二节 展望真实的乌托邦—超越资本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从“被中产”到“被消失的中产”:G市高校教师群体的住宅福利与阶层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主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中产阶级与“被中产”的高校教师群体 |
1.2.2 住宅福利 |
1.2.3 阶层认同 |
1.2.4 住宅政策 |
1.3 分析框架 |
1.3.1 形成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
1.3.2 分析框架形成的逻辑过程 |
1.3.3 分析框架的理论模型构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住宅福利相关研究 |
2.1.1 国外住宅福利研究 |
2.1.2 国内住宅福利与住房保障研究 |
2.1.3 国内外住宅福利研究述评 |
2.2 阶层认同的相关研究 |
2.2.1 阶层认同的理论研究 |
2.2.2 阶层认同的经验研究 |
2.2.3 对阶层认同研究的思考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类型 |
3.1.1 质性研究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
3.1.2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合理性 |
3.2 研究过程设计 |
3.3 主要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个案访谈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3.3.4 统计分析法 |
第4章 “被中产”:高校教师阶层身份的标签化过程 |
4.1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与高校教师阶层身份探讨 |
4.1.1 韦伯的分层理论 |
4.1.2 邓肯的分层测量指标体系 |
4.1.3 沃纳的分层等级 |
4.1.4 西方社会分层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教师阶层身份 |
4.2 中国的社会分层实践与高校教师的阶层归属 |
4.2.1 国内社会分层研究成果与高校教师阶层身份 |
4.2.2 本研究的实证调查结果 |
4.3 高校教师群体的“被中产”过程 |
4.3.1 职业身份的获得:“被中产”的初始 |
4.3.2 阶层归属的常态:“被中产”的无奈 |
4.3.3 潜在的认同危机:“被中产”的后果 |
4.4 住宅福利:高校教师“被中产”的重要标签 |
4.4.1 住宅福利是形成标签的重要尺度 |
4.4.2 “被中产”的高校教师所呈现的住宅福利分化 |
4.4.3 “被中产”之后:高校教师住宅福利的再次分化 |
第5章 高校教师群体住宅福利的现实困境 |
5.1 高校教师的住宅福利现状 |
5.1.1 来自于个案的考察 |
5.1.2 来自于问卷调查的结果描述 |
5.2 高校教师的住宅福利需求 |
5.2.1 表达了的住宅福利需求 |
5.2.2 理想的住宅福利构想 |
5.2.3 住宅福利满意程度:现实与理想所塑造的住宅福利衡量尺度 |
5.2.4 住宅福利需求的满足:理论模型与理论假设的解释空间 |
5.3 高校教师群体住宅福利困境的向下扩散 |
5.3.1 自致角色的无价值感蔓延 |
5.3.2 地位获得示范作用的讽喻 |
5.3.3 个体生命历程的否定与虚无消极的人生态度 |
5.3.4 个体对社会的无力感和不信任感增加 |
第6章 “被消失的中产”:住宅福利困境引发阶层认同危机 |
6.1 高校教师群体所折射的中产阶级住宅福利困境 |
6.1.1 物质困境:“房贷”导致生活品质的直线下降 |
6.1.2 精神困境:“房奴”引发自由的受限与理性的丧失 |
6.1.3 归属困境:社会阶层地位下滑导致阶层归属感的丧失 |
6.2 “被消失”:住宅福利困境下的群体生存命运 |
6.3 住宅福利与阶层认同之间的影响机制分析 |
6.3.1 中产阶级的住宅福利:与职业的关联 |
6.3.2 职业认同:沟通住宅福利与阶层归属的纽带 |
6.3.3 住宅福利与职业/阶层认同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6.4 “被消失的中产”:住宅福利困境引发阶层危机 |
6.4.1 阶层危机的具体表现 |
6.4.2 阶层危机的严重后果 |
6.4.3 被消失的将不仅仅是中产:阶层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
第7章 住宅福利困境的解决与阶层危机的消解 |
7.1 摆脱“被消失”的命运:住宅福利的自我提升之路 |
7.1.1 住宅福利与个体行动者的建构 |
7.1.2 住宅福利的个体特征差异 |
7.1.3 个体层面:行动者住宅福利的自我提升 |
7.2 拯救“被消失的中产”:住宅福利的组织推进之路 |
7.2.1 “单位制”与住宅福利 |
7.2.2 中观层面:住宅福利的工作单位推进 |
7.3 消解阶层认同危机:住宅福利的政策构建之路 |
7.3.1 我国当前的住宅政策思路 |
7.3.2 中产阶级的住宅政策诉求 |
7.3.3 宏观层面:住宅福利的政策保障 |
7.4 整合式提升:中产阶级住宅福利提升路径的多元回归分析 |
7.4.1 提升路径回归模型的形成 |
7.4.2 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解释 |
7.4.3 整合式路径提升住宅福利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的理论贡献 |
8.1.1 中产阶级的住宅福利会影响其职业认同和阶层认同 |
8.1.2 提升住宅福利需要个体自身的努力和工作组织的推进 |
8.1.3 中产阶级住宅福利提升无法从现有的住宅政策体系获益 |
8.2 研究的实务建议 |
8.2.1 提升中产阶级住宅福利应关注其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收入 |
8.2.2 住宅政策的构建应当有全局观 |
8.2.3 要重视中产阶级住宅福利的发展性,警惕住宅福利鸿沟的产生 |
8.2.4 政策的实行应体现区域灵活性和地区发展特征 |
8.3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8.3.1 研究局限 |
8.3.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6)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及其现实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研究综述 |
1.2.1 20世纪80年代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
1.2.2 20世纪90年代研究成果不断积累 |
1.2.3 21世纪以来研究成果日渐丰硕 |
1.3 文章基本框架和研究思路 |
1.3.1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研究的侧重点 |
1.4 基本概念 |
1.4.1 阶级和阶层及其相互关系 |
1.4.2 国内关于工人阶级概念的研究 |
1.4.3 阶级结构、工人阶级结构 |
第2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阶级研究的两大理论渊源 |
2.1.1 关于阶级分析的理论渊源 |
2.1.2 两大理论渊源关于阶级的基本观点 |
2.1.3 关于两大阶级理论的本质区别与现实解释力 |
2.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工人阶级结构及其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人阶级结构理论 |
2.2.2 列宁的工人阶级理论 |
2.2.3 斯大林的工人阶级理论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人阶级结构相关理论 |
2.3.1 毛泽东的工人阶级理论 |
2.3.2 邓小平的工人阶级理论 |
2.3.3 江泽民的工人阶级理论 |
2.3.4 胡锦涛的工人阶级理论 |
第3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历史轨迹及特点 |
3.1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历史轨迹 |
3.1.1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构成 |
3.1.2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 |
3.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显着变化 |
3.2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原因 |
3.2.1 国家政策是推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
3.2.2 经济结构变革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
3.2.3 城乡结构变化是推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又一重要因素 |
3.3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特点 |
3.3.1 工人阶级整体数量迅速增加 |
3.3.2 工人阶级内部阶层构成走向多元化 |
3.3.3 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间收入差距悬殊 |
3.3.4 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间利益分化且矛盾凸显 |
第4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变化考察 |
4.1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阶层的划分 |
4.1.1 阶级结构划分标准 |
4.1.2 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划分标准 |
4.1.3 本文所使用的划分标准 |
4.1.4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的基本划分 |
4.2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上层变化状况考察 |
4.2.1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的变化状况 |
4.2.2 企业经理阶层的变化状况 |
4.2.3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变化状况 |
4.3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下层变化状况考察 |
4.3.1 城市普通工人阶层的变化状况 |
4.3.2 农民工阶层的变化状况 |
4.3.3 下岗失业工人阶层的变化状况 |
第5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影响 |
5.1 执政基础稳固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
5.1.1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
5.1.2 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5.2 国家和企业管理者阶层的腐败严重侵蚀着党的执政基础 |
5.2.1 国家管理者阶层内部滋生的腐败是威胁党生死存亡的最大毒瘤 |
5.2.2 企业管理者阶层的管理腐败是激化劳资矛盾的重要原因 |
5.2.3 国家和企业管理者阶层脱离群众直接威胁着党的执政安全 |
5.3 工人阶级主体阶层的地位下降不利于党执政基础的稳固 |
5.3.1 城市普通工人阶层主人翁责任感丧失会对党执政信心下降 |
5.3.2 下岗失业工人心存不满会影响政治稳定 |
5.3.3 农民工阶层政治边缘化不利于党阶级基础的巩固 |
第6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6.1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1.1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密切相关 |
6.1.2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6.1.3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前提 |
6.2 中国工人阶级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6.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内部收入分配结构的深刻变化 |
6.2.2 适当的收入差距能够激发经济活力 |
6.2.3 工人阶级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6.3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影响 |
6.3.1 扩大居民消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
6.3.2 阶层结构变化决定着消费结构变化 |
6.3.3 当前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的消费境况 |
6.3.4 阶层分化对中国消费结构的不利影响 |
第7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 |
7.1 阶级结构协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 |
7.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 |
7.1.2 调整阶级结构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
7.1.3 阶层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 |
7.2 工人阶级上层腐败现象的存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大障碍 |
7.2.1 腐败直接危害社会公正这一和谐社会的根基 |
7.2.2 腐败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
7.2.3 腐败是破坏社会安全稳定的最大隐患 |
7.2.4 腐败严重地危害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
7.3 改善工人阶级下层的生活状况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
7.3.1 城市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不和谐的巨大隐患 |
7.3.2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
7.3.3 劳资矛盾的激化正逐渐演变成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因素 |
第8章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合理调整 |
8.1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调整方向 |
8.1.1 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趋势 |
8.1.2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发展方向 |
8.1.3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8.2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8.2.1 社会稳定 |
8.2.2 阶层共进 |
8.2.3 阶级团结 |
8.2.4 保持活力 |
8.2.5 保护弱者 |
8.3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
8.3.1 做好各阶层的自身建设与调整 |
8.3.2 把工人阶级主体培育成中等收入阶层 |
8.3.3 建立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 |
8.3.4 加强各个阶层间的利益协调与权力制衡 |
8.3.5 建立对工人阶级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网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研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社会分层 |
1.1.2 社会分层结构 |
1.1.3 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层结构 |
1.1.4 研究社会分层和社会分层结构的重要意义 |
1.1.5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发展概况 |
1.2 社会分层结构相关研究的综述 |
1.3 社会分层研究的理论源泉 |
1.3.1 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范式 |
1.3.2 韦伯的阶层分层范式 |
1.4 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框架 |
第2章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研究探析之一:对于社会分层结构现状的划分 |
2.1 阶级分层法 |
2.2 阶层分层法 |
2.3 利益群体分层法 |
2.4 声望分层 |
2.5 消费分层 |
第3章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研究探析之二:对于社会分层结构形态的判断 |
3.1 "中产化"的观点 |
3.2 "断裂化"的观点 |
3.3 "金字塔型"的观点 |
第4章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研究的再分类:基于社会理论范式的尝试 |
4.1 社会事实范式 |
4.2 社会行为范式 |
4.3 社会批判范式 |
4.4 社会释义范式 |
4.5 各范式社会分层研究的关系 |
4.6 社会分层研究的谱系与未来发展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阶级阶层理论图式 |
(二) 西方学者对中产阶级的界定与论述 |
(三) 西方学者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关系阐论 |
三、理论背景与分析框架 |
(一) 理论背景 |
(二) 分析框架 |
(三) 基本概念 |
四、假设与方法 |
(一) 研究假设 |
(二) 研究方法 |
五、尝试与不足 |
(一) 主要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会稳定理论构建与结构特征 |
一、多元与开放:社会学中的社会稳定理论 |
二、社会稳定:多维度系统工程 |
(一) 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核心 |
(二) 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 |
(三) 思想意识形态稳定:社会稳定的精神支柱 |
(四) 国际环境因素:社会稳定的外部条件 |
三、动态与发展:社会稳定类型和特征 |
四、社会转型、社会分层与社会稳定 |
(一) 调控与整合:转型社会与社会稳定 |
(二) 社会分层、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 |
五、结语:审思与启迪 |
第二章 历史考察: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变迁 |
一、解读与思辨:亚里士多德的理想“中产阶级” |
(一) 亚里士多德对城邦“中产阶级”特性的阐述 |
(二) 亚里士多德“中产阶级”政体辨析 |
二、革命与保守:转型时期的中产阶级 |
(一) 中世纪城市运动与中产阶级发展 |
(二)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与中产阶级 |
(三)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启示 |
三、暖昧与摇摆:经典理论对中产阶级特性剖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产阶级不稳定特性分析 |
(二) 列宁对小资产阶级不稳定特性研究 |
四、20世纪中产阶级与社会运动和思潮——以美国社会为例 |
(一) 美国中产阶级与社会运动 |
(二) 美国知识分子与社会运动和思潮 |
(三) 美国工会运动与中产阶级 |
五、结语:矛盾与变量 |
第三章 理论视野中的西方中产阶级 |
一、概念与边界:对中产阶级界定的理论问题 |
(一) 模糊与异质:中产阶级概念及其特征 |
(二) 中产阶级:一个具有动态变化的概念 |
二、“自在”或“自为”:中产阶级与阶级意识 |
(一) 从阶级意识到阶级责任——一种阶级的解析视角 |
(二) 中产阶级能构成政治成熟的阶级吗? |
三、管理、科技、革命:中产阶级能成为统治阶级吗? |
(一) “管理革命”与中产阶级 |
1、西方公司企业结构中的管理阶层 |
2、西方劳资关系中的管理阶层 |
(二) “科技革命”与中产阶级 |
1、资本、科技和专业知识分子 |
2、双刃剑:资本主义世界科技的负面影响 |
四、结语:私有制领域的中产阶级边界 |
第四章 现状及思考: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与社会秩序 |
一、祛魅与阴霾:西方社会中产阶级现状与特征 |
(一) 西方社会两极分化、垄断资本与中产阶级 |
1、西方两极分化社会与中产阶级 |
2、美英等国中产阶级萎缩的原因 |
3、垄断资本与中产阶级 |
(二) 西方社会中产阶级经济地位、文化生活与政治态度 |
1、脆弱与敏感:西方中产阶级的经济地位 |
2、“中间性”和多重性:西方中产阶级文化生活特征 |
3、矛盾性和复杂性:西方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态度 |
(三) 西方中产前景:挑战与希望并存 |
二、另一种模式:东亚中产阶级与社会政治转型 |
(一) 东亚中产阶级发展状况 |
(二) 东亚中产阶级对威权政府的依附性 |
(三) 东亚中产阶级与社会政治转型 |
1、新加坡:“托管式民主” |
2、香港:从冷漠走向政党政治 |
3、台湾:族群政治与变数 |
4、韩国:以财阀和领袖为中心 |
(四) 后发展国家视角:中产阶级模式不能“克隆” |
三、结语: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制度、组织、机制:西方国家社会政治稳定分析 |
一、制约与均衡:政府性政治体制架构原则 |
(一) 主权在民的原则 |
(二) 代议民主制原则 |
(三) 分权与制衡原则 |
(四) 宪政与法治原则 |
二、以社会制约权力:非政府性政治体制功能 |
(一) 政党与政党政治——“安全阀门” |
(二) 利益集团:“第二圈政策制定者” |
1、两种互动模式:多元主义与合作主义 |
2、利益集团的功能与作用 |
(三) 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 |
1、社会“治理”与“善治”理念 |
2、非营利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
(四) 大众传媒——“第四种权力” |
三、制度导向:西方国家缓解社会矛盾机制 |
四、“新政治”:多元社会的中产阶级角色 |
(一) 利益共同体与中产阶级 |
(二) 新社会运动与中产阶级 |
五、结束语: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枢纽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9)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就业问题 |
1.1.2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提出与争论 |
1.2 “利益”视角的引入 |
1.2.1 当前“就业导向”研究的局限 |
1.2.2 “利益”与“利益主体”的概念内涵 |
1.2.3 关于利益主体的研究综述 |
1.2.4 高等职业教育利益主体的界定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1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1.3.2 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持 |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1.4.2 可资使用的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逻辑起点与研究路径:对现有模式的批判 |
2.1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研究述评 |
2.1.1 “以就业为导向”的缘起 |
2.1.2 学术界对就业导向的反应 |
2.2 传统的就业导向研究路径:自上而下 |
2.2.1 就业导向因何提出 |
2.2.2 从社会需要到教学改革 |
2.2.3 “自上而下”研究的缺陷 |
2.3 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研究路径:自下而上 |
2.3.1 重新设定的逻辑起点 |
2.3.2 从利益目标到行为选择 |
2.3.3 “自下而上”研究的意义 |
第三章 专业设置的策略:校方的选择 |
3.1 高职院校的利益目标与专业设置 |
3.1.1 有关高职院校利益目标的研讨 |
3.1.2 专业设置的意义及相关内容 |
3.2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模式与方法 |
3.2.1 关于专业设置模式的分类 |
3.2.2 专业设置研究的发展:“二维四向评价模型”及其它 |
3.2.3 对现有专业设置研究的评析 |
3.3 信息与决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研讨 |
3.3.1 信息缺乏条件下的专业设置策略 |
3.3.2 有关博弈论的基础知识 |
3.3.3 专业设置完全信息博弈的一般模型 |
3.3.4 竞争优势对策略选择的影响 |
3.4 本章的小结 |
第四章 从“出口”到“入口”:学生的选择 |
4.1 职业地位与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
4.1.1 作为利益主体的学生的目标 |
4.1.2 社会分层及其划分标准 |
4.1.3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预期职业地位 |
4.1.4 入学选择的偏好与约束条件 |
4.2 预期职业地位的度量 |
4.2.1 预期职业地位的影响因素 |
4.2.2 标准公式及相关说明 |
4.3 预期职业地位的比较及其意义 |
4.3.1 关于高技能岗位职业地位的评价 |
4.3.2 高职预期职业地位的校际比较 |
4.4 本章的小结 |
第五章 人力资本与人才培养:企业的选择 |
5.1 企业的性质及其利益目标 |
5.1.1 企业的两个显着特征 |
5.1.2 企业的利益目标与人力资本投资 |
5.2 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企业的行为选择 |
5.2.1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研究现状简评 |
5.2.2 人力资本的视角与人力资本专用性 |
5.2.3 基于专用性与治理成本的企业行为分析 |
5.3 校企合作的一种典型形式——订单培养 |
5.3.1 订单培养的概念及起源的推断 |
5.3.2 企业参与订单培养的现实动因 |
5.3.3 有关订单培养的案例分析 |
5.4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特色观与一流观 |
5.4.1 校企合作与企业的“特色”观念 |
5.4.2 学校本位与企业的“一流”观念 |
5.5 本章的小结 |
第六章 以就业为导向的“单一规则” |
6.1 高等职业教育利益主体的“共赢” |
6.1.1 不同主体现实地位的评价 |
6.1.2 高职毕业生供需过程的利益协调 |
6.1.3 校企合作的博弈——简化的信号传递模型 |
6.1.4 受教育者的选择范围与利益目标的实现 |
6.2 “单一规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 |
6.2.1 “单一规则”的提出及其判别意义 |
6.2.2 高职的“就业导向”该由谁来负责 |
6.2.3 政府在“就业导向”中可能的作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的总结 |
7.2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一、发表论文情况 |
二、论文收录转载情况 |
三、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专家质疑白领蓝领划分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 刘建新. 南开大学, 2017(03)
- [3]延迟退休的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 仲衡.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4]赖特阶级理论的当代建构[D]. 骆夷. 南开大学, 2015(07)
- [5]从“被中产”到“被消失的中产”:G市高校教师群体的住宅福利与阶层认同[D]. 汤茜草.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2)
- [6]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及其现实影响[D]. 刘海军.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5)
- [7]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研究探析[D]. 张明康.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8]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D]. 沈瑞英. 上海大学, 2008(02)
- [9]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 张宇. 天津大学, 2007(05)
- [10]与弱势者的团结——寻找全民健保中的正义基础[J]. 吕建德. 社会保障研究(北京),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