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机遇与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傅敬芳[1](2021)在《动态能力视域下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共创双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产业兴旺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要求推进农产品供应链、价值链的建设,推动农村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价值的共同创造。当前,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创造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本文紧密结合政学两界关注热点问题,围绕如何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共创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本文梳理了农产品供应链相关研究,以动态能力和价值共创为理论视角,探讨当前农产品供应链中各参与方有效的协同运作和共创价值的驱动因素,突出龙头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构建的动态能力,进而打开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共创过程的“黑箱”。其次,本文采用双案例研究方法,遵循案例研究中的逐项复制逻辑,选取丽宫食品和派森百两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案例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现场观察调研、二手资料的检索等方式收集数据资料,利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编码并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然后,根据案例企业的自然生命周期及关键事件转折将其发展阶段划分为蓄能阶段、育能阶段和赋能阶段,详实描述两个案例企业在各阶段的所发生的关键事件。根据划分的阶段对两个案例企业进行案例内分析,每个阶段以驱动因素为出发点,厘清价值共创参与主体,以及核心主体所构建的动态能力,分析价值共创结果及程度。紧接着遵循复制逻辑对两个案例企业进行总结分析,演化出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共创过程模型。最后,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龙头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政府政策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企业家精神。第二,龙头企业动态能力构成维度因驱动因素的不同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断演化。蓄能阶段,龙头企业动态能力的维度包括市场感知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育能阶段,包括品牌建设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赋能阶段,包括资源重构能力和价值共创能力。第三,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共创主体随着阶段发展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第四,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共创过程机制遵循驱动因素—动态能力—价值共创演化逻辑。在外部环境的持续变化下,龙头企业不断构建动态能力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在龙头企业和多方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网络价值的共同创造与分享,价值共创结果包含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及文化价值。
杨均华[2](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田俊峰[3](2020)在《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转型概念提出以来,伴随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土地变化科学的形成,以探讨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重要议题。土地利用转型包含着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的改变。但是,当前研究仍存在对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关注不足、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割裂、在政策制度性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方面认识不清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探索。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地经济社会转型与生态变革过程,国土空间利用过程中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为表征的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突出,形成对深化与发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突显,土地利用问题突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安全保护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政策作用下的典型区域,其土地利用转型呈现出显着的政策主导特征。探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对解决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基于土地变化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重要基础理论,提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构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以东北三省为例,对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过程、机制进行系统解析,并基于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与新挑战,从政策系统的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路径与措施,形成系统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范式。论文为综合解读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问题提供分析范式与分析路径参考;此外,论文将远程耦合理论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破除了既有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存在的区域与尺度局限性问题,发现了土地利用转型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下外生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补充与拓展了土地利用转型相关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科学模拟与预测区域土地利用演化过程,并通过对政策的合理优化以引导区域土地利用向可持续方向演进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也可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方向参考与决策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观点与内容如下:1.在中国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经济社会发展受政策作用显着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即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其实质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政策性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及政策性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呈现出―空间冲突——低级协调——冲突加剧——高级协调‖的―渐进上升式‖演进过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阶段性、外部性与外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趋向性与不稳定性。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应从土地稀缺与土地集约化、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现代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全球化、人口增长与迁移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解析。2.基于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过程、经济增速、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可将东北三省1995—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1995—2005年);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2005—2010年);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2010—2015年)。伴随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东北三省发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3.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包含显性形态转型与隐性形态转型的综合过程。显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先降后升,耕地内部水田占比持续上升,耕地增长来源由林地与草地向未利用地转变,耕地的空间扩张集中于三江平原地区;林地、草地、水域呈―下降—趋稳—再下降‖的转折性变化,三种用地类型向耕地的大规模转出导致区域生态用地数量减少;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出规模持续扩大,导致未利用地面积加速下降,未利用地的减少亦集中发生于三江平原地区,且其范围逐渐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加速增长,建设用地内部非农建设用地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增长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城市带与沿海沿边地区—哈长城市群核心区‖的转移路径。4.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核心在于功能转型,其土地利用功能可划分为发展支撑功能、发展动力功能、生态基础功能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发展支撑功能包含农业生产与农村稳定两个子功能,发展动力功能包含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子功能。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功能结构演进方面,区域土地利用功能以发展动力功能为主导,存在―多元化特征—单一性突出—再趋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在功能水平时空演化方面,区域土地发展支撑功能呈―缓慢退化—恢复提升—提升加速‖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由―西高东低‖向―北高南低‖转化;发展动力功能呈―缓慢退化—高速提升—缓慢提升‖的剧烈变化过程,功能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生态基础功能呈―缓慢退化—趋向稳定—加速退化‖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在功能间协调关系方面,区域土地农业生产功能与农村稳定功能间协调性―由降转升‖,但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协调性―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日益凸显;区域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间关系失调严重,但呈由退化转向改善的过程,―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逐渐显现。5.对于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受多重政策影响作用明显、经济市场化程度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土地利用转型是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是一个远程耦合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远程耦合系统中,区域外部土地利用系统与全球系统构成发送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为接收系统。发送系统以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物质流为主要载体,以全球化、远程连接、宏观统筹为主要形式作用于接收系统。在发送系统的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交互作用,形成主导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的两大路径,即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供给,―引导‖区域及个体土地利用行为,―约束‖并形成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基本框架,决定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决定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速度与强度。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远程耦合框架内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变化诱发路径交互耦合与拮抗的结果,以市场环境与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区域外生性过程是两大路径交互的关键过程。6.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土地空间冲突与功能冲突加剧恶化的―新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直接目标、控制目标和最终目标,并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管理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城镇化政策设计、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促进区域土地利用有序转型。
殷兴伟[4](2020)在《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演变与模拟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观格局作为一定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反映,对了解区域生态过程和演变进程有着重要作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方面受到的客观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生态问题日益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因此,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景观格局随时间推移所产生的变化特征和空间梯度变化规律,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景观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重庆市“一区两群”人类活动密集区域与生态环境较脆弱相结合的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对象,将在中科院获取的1995年、2005年、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进行精度识别和处理后,解译并分类出9个景观类型并制作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图,包括: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水田、旱地、高密度植被覆盖林地、中密度植被覆盖林地、低密度植被覆盖林地、未利用地,利用ArcGIS等软件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计算分析。首先,计算整理得研究区景观各年各类要素信息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计算分析了重庆市直辖、三峡库区建设近20年来研究区各景观要素的变化特征;同时分别在景观水平和类型水平上挑选合适指标计算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差异。其次,为进一步剖析人类活动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和驱动力,引入夜间灯光数据并结合叠加分析和梯度分析,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基于景观水平和类型水平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分析了景观变化的驱动力要素。最后,以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为基准年,基于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2025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了模拟预测,阐释未来一段时间库区的景观变化趋势,提出库区生态保护需要的注意问题和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三峡库区重庆段以旱地和中密度植被覆盖林地为主要景观类型,水田、旱地以及各密度植被覆盖林地占总面积八成以上,而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大,由1995年的304.71km2增长至2015年的1406.28 km2,涨幅超过三倍。20年间,转出面积最大的是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各密度植被覆盖林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并有“小转出、大转入”的趋势。草地破碎度明显增加,水田、高密度植被覆盖林地、低密度植被覆盖林地、水域、建设用地景观趋于规则化,其余景观类型变得更复杂。景观水平上,研究区整体景观破碎度有所增加,景观斑块分布更均衡,各斑块间连通性有所增加,且在近10年景观聚集度有所提高。(2)三峡库区重庆段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差异显着。人类活动强度由西向东逐渐递减;人类活动强度高的区域呈集中分布,分散较细;库尾区域以渝中区为核心,呈圈层递减趋势;库腹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相对较弱,长江干线流域的人类活动强度相对周边区域更强。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研究区景观格局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变化而发生着梯度变化。景观水平上,随着库区人类活动强度的递增,研究区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与中度干扰假说一致,适度干扰有助于景观优化;景观斑块数大幅减少,斑块数越接近人类活动高强度区域数值越低;景观斑块的聚集程度先减小后增大,总体上斑块分布趋于集中;景观整体的连通性较好但有所下降;斑块密度先增加后减少,总体略有增大,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大,而在2015年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景观破碎程度有所下降。在类型水平上,选取变化最大的建设用地、水域、草地、低密度植被覆盖林地四种景观,各景观特征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各景观类型面积百分比、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越接近于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其变化越剧烈,除草地外其他三者都更加破碎化,三种指标的变化也说明了不同景观类型在不同强度带存在着空间变化的差异性;景观形状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只有建设用地的平均斑块分维数值略有小幅上升。总体来说景观形状趋于规则化、简单化,而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导致景观形状复杂化。近20年来,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变化驱动力呈现出空间地域的稳定性和时间序列的动态性,驱动机制逐渐由经济、生活、人口和交通等要素的“生计经济”型主导驱动,演变为如今的多要素协同驱动。库尾重庆主城区、长寿、江津等地以及库腹区域的万州附近景观变化驱动力较强,表现为城镇建设用地驱动型;而渝东北的库首各区县景观变化驱动力较弱,主要是林草地和水体驱动型。其他地区相对复杂,表现为多种类型景观变化驱动并存格局。(3)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模拟预测研究。应用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2025年景观格局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数量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草地、水田、旱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各林地景观面积稳中有升;景观指数上,研究区景观破碎程度有所改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有所提高,整体趋于均衡化,优势景观有弱化趋势。通过所得模拟结果,进一步提出库区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和建议:应及时制定保护政策防止草地进一步减少;水域面积增加的同时,管理部门应重点关注水体质量,做到数量质量并重;科学编制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长界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土地整治工程实效,保障耕地数量,改善人地矛盾关系;保持林地面积,充分利用未利用地,提高库区整体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效率。
田宇[5](2020)在《三峡库区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对三峡库区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水源涵养通过对降水的重新分配,持续向生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供水,土壤保持是生态系统预防侵蚀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且三峡库区是全国重要的土壤保持区,因此对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分别利用In VEST模型中的季节产水量模块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三峡库区在1990-2015年的25年间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时空分布格局,并分析其驱动因素。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1990-2015年间,三峡库区水源涵养深度平均值和水源涵养总量呈波动增长趋势。三峡库区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水源涵养总量分别为158.73亿m 3、166.03亿m 3、169.34亿m 3、180.64亿m 3、175.18亿m 3、174.58亿m 3。水源涵养总量从1990年的158.73亿m3增加至2015年的174.58亿m3,增加了15.85亿m3,增长率为9.98%。库区水源涵养量的波动趋势主要与年际间的降雨量波动关系密切,增长趋势主要与植被增加尤其是林地面积的增加相关。(2)三峡库区水源涵养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库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随坡度和海拔升高呈现上升趋势,但升高趋势并不显着,且单位面积水源涵养深度随时间波动较小。库区水源涵养深度平均值高值区域主要分布于高海拔陡坡区域。(3)NDVI、海拔、坡度和降雨量与水源涵养深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温度、人口与水源涵养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影响三峡库区水源涵养的因素主要为气候因子和政策因子,气候因子中的降雨量影响水源涵养的源头,温度影响其蒸散能力。政策因子通过影响地类间接影响水源涵养量,对库区水源涵养量增加的贡献量为15.31亿m3,是水源涵养增加的主要来源。(4)1990-2015年间,三峡库区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和土壤保持总量均呈现波动增长趋势。1990-2015年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分别为1051.35、1028.75、1174.42、1213.68、1191.43、1406.6t/hm2。土壤保持总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土壤保持总量从1990年的59.92亿吨增加至2015年的79.39亿吨,增加了19.47亿吨,增长率为24.52%。(5)三峡库区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空间分布不均匀,整体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高值区主要集中于林地覆盖区,建设用地和农田对土壤保持的贡献率较低,主要的土壤保持量高值区分布于高海拔陡坡的人为干扰较小、植被恢复较好的区域。(6)海拔、坡度、林地面积、以及人口密度与土壤保持量呈显着相关关系。土壤保持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政策因子,政策因子中的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壤保持增加的贡献量为5.35亿吨,在短期内,通过改变TGRA的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如造林项目可以减少土壤侵蚀。
黄春波[6](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三峡库区森林景观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系统服务是保障人类生存及生活的基础,已成为风景园林学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研究的热点和新方向。当人们偏好于某种特定的生态系统服务时,可能会对降低其他服务类型的供给水平,如何调控景观的数量和空间结构并协调多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以满足人类福祉需求是当前景观规划与管理的主要难题。三峡库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生态经济区,其生态环境对长江中下游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意义显着。然而,过去几十年的频繁的人类活动及库区崎岖的地理环境特征显着增加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不确定性。本文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以人地矛盾突出的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过程-功能”理论并以“功能需求-格局调控-服务预测”思路,整合野外实测数据、多源遥感数据和历史气候资料等,综合运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手段,系统地解析了库区20002015年间的景观演变过程,以汇水过程、水土过程、大气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需求为主线选择了水质净化、土壤保持、气体调节、生境质量和休闲娱乐五种关键服务并定量评估了它们的时空演变特征,识别了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空间热点,模拟和预测了2030年库区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在景观调控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森林景观结构优化建议,为库区生态恢复和森林景观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方面支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三峡库区地形和土壤空间异质性明显,气候因素空间分布差异大但时间变化不剧烈。库区地形表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北陡南缓”分布特征,而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海拔、坡度的增加而增加。气候因素中,年均气温呈“东低西高、中部有热点”分布特征,年降雨呈“中部高、南北低”分布特征,年辐射呈“北高南低”分布特征。20002015年间库区年均温和年辐射缓慢增长、年降雨缓慢减少,但三种气候因素的变化率均未通过95%置信水平的t检验。(2)20002015年间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剧烈,库区由农业景观向森林景观过渡。植被景观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转移特征,大部分森林的面积在20002005年显着增加,而混交林覆盖率的增长主要发生在20052010年。林地集中分布库区东北部高海拔、陡坡区域,农耕地主要分布中低海拔、地势平坦的平行岭谷区,这些分布特征可能有助于控制山地泥沙产流并提升作物产量。造林、退耕、蓄水和城市扩张是三峡库区过去15年的典型景观演变过程。诸如退耕还林等生态恢复活动主要发生在5001000 m和15°25°区域,蓄水和城市建设主要发生在<500 m高程带和5°10°坡度带上,这种异质空间上的景观演变过程有效缓解了生态修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用地冲突。(3)生态环境因素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显着。相关分析结果表明7种生态环境因素间存在显着共线性问题,借助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主成分并通过最大方差旋转使高程、起伏度、坡度和土壤有机碳集中载荷在旋转主成分RC1上,而多年平均年均温、多年平均年降雨和多年平均年辐射集中载荷在旋转主成分RC2上,并分别定义为地形因子和气候因子。以它们为自变量、景观面积比例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植被景观的模型R2较高,而非植被景观的模型R2较低。因此,植被的分布特征能被地形因子和气候因子有效的解释,而建设用地和裸地景观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强以致回归方程的解释率较低。(4)五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在过去15年间缓慢增长,且水平和垂直空间分布上均呈现显着的异质性。基于InVEST模型的水质净化服务评估得知,非点源污染呈“东低西高、北低南高”的分布特征,且随着高程、坡度的增加而降低。基于RUSLE模型的土壤保持服务评估结果显示库区年均土壤流失量约35.72 t·ha-1·yr-1。基于CASA模型的气体调节服务评估结果显示,多年平均NPP约560.52 gC·m-2·yr-1。受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库区西南部沿长江两侧、中海拔和中坡度区域的气体调节服务能力较高,但高海拔、陡坡区域的气体调节服务增长速度最快。基于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和休闲娱乐服务评估结果显示,生境质量和休闲娱乐均分别呈线性和指数增长。此外,人文条件对休闲娱乐服务的影响大于自然资源。(5)过去15年,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对景观演变的响应剧烈。植被景观在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方面的供给水平较高,但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有限。森林是生态系统服务最重要的供给者,不同森林类型间服务供给有差异。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两条RDA轴累计方差高达95.94%,RDA1对水质净化、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的解释能力较强,且与库区森林覆盖率呈正相关,而与农耕地面积呈负相关;RDA2能有效解释休闲娱乐,且与建设用地面积呈正相关。对应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等生态恢复措施是水质净化、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和气体调节四类服务得以提升的主要原因,而生态恢复和城市建设共同提升了库区休闲娱乐服务。(6)生态系统服务相互关系复杂,但它们的累积效应和变化速率表现较强的一致性。水质净化、土壤保持、气体调节和生境质量间呈显着正相关,它们与休闲娱乐间呈显着负相关。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水质净化、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在时间变化上具有较强同步性。三种生态系统服务流中,同属本地流的生境质量和休闲娱乐表现出极强的负相关,前者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更严重,而后者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更严重,这种情况导致零和博弈的产生。同属定向流的水质净化和土壤保持均基于汇水过程,因此呈现出较强的时间同步性和空间一致性。此外,定向流和全球流之间也有较强的协同关系,且植被恢复措施显着提升了它们的供给水平。(7)多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密切相关,这些关系可归结为时空尺度耦合下的权衡和协同作用,且对时间演变和空间尺度异常敏感。多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关系数的时间变化特征表明,随着时间推移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协同/权衡关系从无关逐渐过渡到显着。基于网格、小流域和区县的多尺度效应服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格和小流域尺度下多项服务间的相关系数较小但关系显着,区县尺度下多项服务间的相关系数更大但关系并不显着。此外,本地流的最适宜分析尺度为网格,而定向流动基本分析单元为汇水区。(8)借助CA-Markov模型预测2030年三峡库区景观格局得知,森林的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能综合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发挥。根据生态型EG、经济型EM和生态经济型EE三种数量需求和生境质量Hab、休闲娱乐Rec和定向流DF三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空间热点设置组合得到9种情景。结果表明,数量需求对未来景观格局的影响更大,生态型有效调控各类森林比例,经济型有效调控建设用地比例,而生态经济型兼有以上两种的数量变化特征。预测并比较9种情景下的其未来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得知,EGDF情景的水质净化潜力最高,EGHab和EGDF情景的生境质量显着高于其他情景,EMRec情景对休闲娱乐服务的提升显着高于其他情景。综上可见,虽然生态系统服务空间热点对景观格局的调控能力有限,但配合该空间需求的设置能在弥补和提升关键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低和存在严重权衡等不足。
黄玥[7](2019)在《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退耕还林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保护区域,是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和主体功能区(生态保护修复),也是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建设等工程,库区内土地利用/覆盖发生显着改变,引发当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生改变。研究区湖北秭归县茅坪镇兰陵溪小流域是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科技示范点,基于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对研究区气象、水质、地形地貌特征、土地利用情况的连续观测,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评估研究区在退耕前(1999年)、退耕中(2009年)、退耕后(2017年),与低海拔(<375m)沿江防护林、中海拔(375~800m)经济林、高海拔(>800m)生态公益林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水质净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主要得出结论如下:(1)兰陵溪小流域总面积为1527.43hm2。1999年,耕地面积497.65hm2,面积占比32.58%,茶园、柑橘与灌木面积占比之和不足2%。2017年,耕地面积占比下降至4.16%,大量耕地被茶园、柑橘与灌木取代,茶园面积增加至296.47 hm2,面积占比19.41%,柑橘面积占比3.47%,灌木面积占比4.68%。退耕还林过程中,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转化主要发生于耕地向茶园、柑橘、灌木转化。在沿江防护林地带,1999年耕地占主体地位;2017年,茶园面积占比增加至29.53%,面积居于首位,耕地面积占比减少至8.37%。在经济林地带,1999年,针叶林面积居于首位,其次为耕地,面积占比28.68%;2017年,针叶林面积无显着变化,茶园面积占比提高至18.88%,位于次位,耕地面积占比不足4%。在生态公益林地带,退耕前后,主要有林地均为针叶林,面积占比97.87~97.95%,面积无显着变化。(2)1999年,兰陵溪小流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量为:水源涵养量612.79mm,土壤保持量415.08 t/hm2,碳储量77.91 t/hm2,氮输出量3.77kg/hm2,磷输出量0.42 kg/hm2。2017年,小流域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759.45mm,土壤保持量493.64t/hm2,碳储量96.89 t/hm2,较 1999 年分别增加 23.81%,18.93%,24.37%。2017 年单位面积氮输出 2.65kg/hm2,磷输出0.22kg/hm2,较1999年分别减少29.69%,46.88%。退耕还林后,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存与水质净化能力整体提升。1999年,耕地为沿江防护林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该地带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量为:水源涵养量449.39 mm,土壤保持量357.26t/hm2,碳储量53.60t/hm2,氮输出量4.84kg/hm2,磷输出量0.69kg/hm2。经济林地带针叶林较多,其次为耕地,该地带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量为:水源涵养量596.13mm,土壤保持量440.13t/hm2,碳储量72.98t/hm2,氮输出量3.61kg/hm2,磷输出量0.38kg/hm2。生态公益林地带针叶林面积超过97%,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量为:水源涵养量789.91mm,土壤保持量503.78t/hm2,碳储量113.40t/hm2,氮输出量 2.63kg/hm2,磷输出量 0.14kg/hm2。2017年,沿江防护林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增加43.95%,土壤保持量增加28.56%,碳储量增加48.65%,氮输出量减少24.17%,磷输出量计算49.28%。经济林地带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增加31.41%,土壤保持量增加19.82%,碳储量增加20.84%,氮输出量减少21.05%,磷输出量减少47.37%。生态公益林地带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增加13.02%,土壤保持量增加15.17%,碳储量增加9.30%,氮输出量减少10.00%,磷输出量计算7.14%。退耕还林后,伴随耕地大幅减少,茶园、柑橘与灌木面积增加,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碳储量和水质净化的生态服务功能得以提高,当地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着。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评估结果,可为当地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建设性意见,推动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工程有序进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杨伟[8](2013)在《基于区域特色模式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土地整治是针对农村地区低效利用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通过田、水、路、林、村、房的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活动,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效手段,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策。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利于搭建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探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和促进区域和谐的有效方法。目前,学术界对农村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整治模式、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制定了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等规程或技术标准,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进行了统一要求和规范,为农村土地整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区域社会经济差异显着,尤其是是我国西部地区,土地整治模式选择和设计应充分考虑区域特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表达农民真实意愿,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则需依据相应的土地整治模式,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空间差异。因此,本研究结合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选择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典型样区实地调查走访并提炼了重庆市现有的农村土地整治模式,采用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和二元回归分析法,设计了符合重庆区域发展实际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型、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型和土地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型三种农村土地整治特色模式;并以三种模式为切入点,分别以长寿区、九龙坡区和巫山县为实证区域,采用MSSD潜力评价法开展了基于区域特色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潜力分析和评价。(1)重庆市区域农村土地整治特色模式设计重庆市区域发展不平衡,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区情复杂。论文通过对渝北、璧山、巫山、开县等区县典型样区的调查走访,结合不同学者研究成果,提炼了9类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增加耕地型、高山移民型、地票交易型、农林综合开发型、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及配套坡改梯建设型、特色农业先导型、整村推进型、农业产业化发展型和农民联户型等。并以因地制宜、区域特色整治方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性、充分尊重农民诉求为原则,以重庆市自然及经济条件、现阶段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为依据,采用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方法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法,以现有土地整治模式为借鉴,设计了适合重庆市不同区域的3类特色土地整治模式: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型农用地整治模式:适用于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的区域,主要是渝西(除南川区)地区9区县、长寿区、涪陵区、垫江县和梁平县;2)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型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模式:适用于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地势较为平坦、农村发展基础好的区域,主要是都市圈的江北、九龙坡、渝北、巴南等区县城郊乡镇的农村建设和发展;3)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型生态用地整治模式:适用于山高坡陡、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的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如城口县、巫山县、巫溪县等需通过整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农村土地整治特色模式设计,有利于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研究,特别是土地整治潜力的研究。以不同区域特色模式为切入点研究农村土地整治潜力,能有效地反应区域土地整治潜力的空间差异,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土地整治潜力分析和评价的思路与方法、丰富和完善土地整治潜力研究的理论。(2)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村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参考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试行),以长寿区为实证,在行政区内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A型区)与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B型区:分BⅠ、BⅡ、BⅢ型区)。通过对已实施农用地整治的区域抽样调查,按照置信区间确定的低、中、高三种水平值测算并确定A、B型区各行政单元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值;A型区采用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法、B型区结合农用地分等、历年粮食作物产量统计成果等因素分别计算潜力提升度从而测算质量潜力。长寿区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为2083.10hm2:A型区551.78hm2,占潜力总量的26.49%;B型区1531.32hm2,占潜力总量的73.51%;长寿区农用地整治质量潜力为6102.34t:A型区质量潜力2218.57t,占潜力总量的36.34%;B型区3883.75t,占潜力总量的63.64%。综合潜力分级表明长寿区适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主要集中在二级、三级潜力区,少数集中在一级潜力区。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结构呈现明显的区域类型差异化特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耕地的田坎系数、坡度级别较低、释放耕地潜力有限,农用地整治以质量潜力为主、数量潜力为辅;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外耕地质量相对较差、田块分布相对零散,农用地整治应采取数量与质量潜力并重策略,在提升耕地质量同时,结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增加有效耕地数量,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预留后备耕地资源,以满足耕地占补平衡和农业规模化发展需要。因此,采用分区调查法和耕地潜力分级选择法对有高标准基本农田分布的区域进行潜力评价具有针对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3)基于新型农村社区化模式的农村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以九龙坡区为实证设计了新型农村社区化模式的农村土地整治潜力分析模式。根据城乡协调型、村内整合型、迁村并居型三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分别设定为C型、I型和M型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调查典型样区,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了理论潜力。同时,从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的内、外部因素影响因子,建立了一套包括4个因素14个指标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修正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理论潜力进行修正计算,得到研究区潜力结果。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理论潜力为504.19hm2:C型区占41.31%,I型区占51.95%,M型区占6.74%,即采用村内整合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区域的整治潜力比重最大,采用迁村并居型模式的评价单元整治潜力均值最大;研究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修正潜力为445.35hm2;潜力分为五个级别:三级、四级潜力区所占比重最大,五级潜力区比重最小。采用分区调查法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级选择法对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评价具针对性、客观性,以区域农村建设用地主导功能作为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划分依据,将不同农村社区化建设模式作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分区划定的依据,能够凸显各评价单元的区域特征和差异,潜力评价结果与区域发展实际相吻合,并构建了农村建设用地的社区服务功能与整治潜力调查评价之间的联动方法。对于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活动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具有现实参考价值。(4)基于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型模式的生态用地整治潜力评价以三峡库区巫山县为实证,选取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生态系统生境作为敏感因子开展生态敏感性评价。以乡镇为单元,根据评价结果将巫山县生态敏感性分为不敏感区(0个),轻度敏感区(4个)、中度敏感区(11个)、高度敏感区(9个)、极度敏感区(2个)5级,中度和高度生态敏感性占全县面积的74.945%。将轻、中、高度生态敏感区设定为S型、H型、E型调查区。结合未利用地开发、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退耕还林三种生态用地整治类型,对不同调查区进行有针对性的林地、耕地、园地整治潜力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基础上进行生态用地整治潜力水平选择、潜力测算与潜力分级。研究区生态用地整治潜力为1635.72hm2:林地整治潜力864.92hm2,耕地整治潜力379.35hm2,园地整治潜力391.44hm2。林地整治潜力规模大,耕地整治潜力规模相对小;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随生态敏感性升高而下降,即林地整治潜力比重高,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低;耕地整治潜力比重低,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高。林地整治一级潜力区主要集中在生态中度敏感区;耕地整治一级潜力区主要集中在生态轻度敏感区,二级潜力区分布较少;园地整治一级潜力区主要集中在生态轻度敏感区。综合敏感性一级潜力区主要是在轻度敏感区。因此,采用生态敏感度分区法对生态用地整治潜力评价进行调查评价分区的模式,对于生态保护型区域更具特色性和创新性,能够凸显各评价单元的生态敏感性特征和差异,增强潜力评价结果与区域生态安全关联性和互动性。综上所述,本研究结合重庆市地形地貌及社会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等区域特色,参考和借鉴现有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以充分尊重和体现农民的土地整治意愿和诉求为指导思想,采用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方法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法设计了适合研究区区情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型、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型、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型三类区域特色土地整治模式,对区域农村土地整治特色模式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方法借鉴和参考;论文以区域土地整治特色模式为切入点,采取差异化典型样区调查方法,通过实证研究,设计了一套包括模式设计(Model design)-调查分区(Survey subarea)-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差异性潜力测算(Differentpotential calculation)等四大环节的MSSD土地整治潜力分析评价法。该方法凸显了农村土地整治潜力在研究区域内部空间上的差异性,不同区域以不同的特色整治模式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按照研究区域内部潜力水平的差异进行典型样点选择,采取差异化调查和评价方法,结果真实、可靠、准确,因此,MSSD潜力分析评价法是一种有效的土地整治潜力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实证分析构建的基于区域特色模式的农村土地整治潜力分析的评价方法和流程,为本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的潜力分析、重点整治区域的划分、重点整治项目安排、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土地整治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证支持。但是,如何将更多的农村土地整治模式融合在一起开展研究、以及构建更多的反应未来发展趋势的潜力评价指标、如何使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中典型样区的选择更具有代表性,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真实可靠,这是在后续研究中要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王孔敬[9](2011)在《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自1999年以来所开展的退耕还林工程已进入其成果巩固的后续时期。在工程实施的10多年时间里,中央政府和各省(市)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用来指导和执行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广大退耕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巨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中央政府主导下的退耕还林政策能否适应各区域的退耕还林建设的实际需要?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评价?退耕还林后续时期的政策体系如何完善和构建?以及后续政策构建的路径和实施的保障机制如何建立?这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基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复杂性和各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巨大差异性,本文选择三峡库区作为特定研究区域来深入探究上述问题。选择该区域作为特定的研究地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从自然环境看,三峡库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中西部的结合部,地势主要以山地和沟谷为主,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工程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区域,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三峡库区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是我国西部连片贫困区之一。同时,该区域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非自愿性的工程移民地区,社会问题错综复杂,是一个典型的“老、少、穷、库、移”等多种特征于一体的区域,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可以揭示出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主要对策。立足于上述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分析,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后续时期,试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学等相关理论与原理与三峡库区退耕还林的实践相结合,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视角来进行分析探究。通过田野调查法、层次分析法、货币价值法和农户意愿评价等具体方法的运用,在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绩效从农户意愿、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在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路径和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由此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和后续政策建议。本论文在内容结构上由九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分析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后续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现行政策体系与实践历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概况以及案例区概况;第四章主要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意愿评价,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意愿的矛盾和一致的地方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第五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在选择的模型基础上,运用实物价值化和货币价值法,对案例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第六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在评价层级和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确立的基础上,运用无量纲的计算方法,分别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得出了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数及其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第七章是在对现行退耕还林政策理论体系梳理和对三峡库区政策效益评估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所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最后部分,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研究结论与建议。在全文探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在三峡库区案例区——万州区选择的9个生态指标实物和货币价值计算的基础上,得出万州区退耕还林年总生态效益价值为1045.48万元,同时也得出该区域退耕还林政策9种生态指标效益的具体贡献,其中固碳释氧效益占总价值的44.22%,水土保持效益和水源涵养效益两者占总效益量的49.35%,说明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增加三峡库区的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抑制作用,符合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从深层次表明我国生态状况的变化与具体的生态制度和政策的设计紧密相关。其次,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2000-2006年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在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0.0458、0.1365、0.2059、0.2646、0.3695、0.4758、0.5678,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的趋势。在选择的5个社会经济效益分领域,其作用和影响差别明显,其中退耕还林政策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最小,其次为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依靠林业部门一家来实施很难实现预期目标;退耕还林政策必须与“三农”问题的解决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实行制度创新,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最后,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来看,三峡库区的大部分退耕农户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成效评价存在差异,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的利益既有一致地方也有矛盾和冲突之处。农户意愿评价的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调动退耕农户的积极性和维护其利益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社会主体基础不稳定。整体而言,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效益,但由于其现行政策体系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执行层面的某些偏离,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巩固还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如何克服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制度缺陷和实现制度创新、建立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政府主导下的激励相容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就成为巩固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关键。
姚婧[10](2008)在《基于RS&GIS的三峡库区森林植被景观分类及其分布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库区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的地区,制约了森林植被特征及动态的研究工作。本研究利用三峡库区遥感图像和森林资源GIS数据库,基于RS和GIS技术进行森林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从宏观尺度上分析三峡库区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森林景观特征,为森林资源的动态研究及森林景观的生态恢复、景观评价等提供基础资料,为三峡库区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峡库区7类植被景观类型分布比例不均。整体范围内各类景观地位存在差异,以暖温性针叶混交林、灌丛占为主;在某些区域范围内部分几类植被景观控制整体景观,导致区域范围内多样性程度不高,三峡库区重庆段内的阔叶林分布面积明显少于针叶林,而在三峡库区的湖北段,阔叶林占该区域森林面积比例高于重庆段。(2)不同植被类型随海拔变化规律都为单峰型分布,峰值按照海拔高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出现为:暖温性针叶纯林<暖温性针叶混交林和灌丛<暖温性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在海拔1800m以下地区,植被分布的主要类型为暖温性针叶混交林、灌丛、落叶阔叶林;在海拔为1800m—2600m之间,落叶阔叶林、灌丛、温性针叶林占主导地位,海拔超过2600m,常绿阔叶林占绝对主导地位。(3)库区各种植被类型集中分布在16°—35°之间,面积比例随坡度变化呈现正态分布状态,除常绿阔叶林外,其他森林植被类型都分别是在26°—35°之间产生峰值,而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峰值出现在36°—45°范围内,主要分布在狭窄、陡峭的地带。在同一坡度范围段内,灌丛、暖温性针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所占植被总面积比例较多,其他类别面积比例较少。(4)库区各类植被类型在每一坡向上均有分布,且在各个坡向上分布面积的变化不大,但由于库区不同坡向森林面积及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导致,某一植被类型在利于其生长且坡面比大的坡向上,该植被在此坡向上面积将高于其他坡向。(5)重庆典型地区各类植被类型中暖温性针叶混交林有较强的景观优势度,灌丛次之,其他植被类型面积比例都小于5%,而各植被类型的边缘密度总体上均不高;在形状指数上,其各类别不规则程度依次为暖温性针叶混交林>灌丛>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暖温性针叶纯林;景观破碎化程度每类植被景观也有区别,由小到大依次为:暖温性针叶纯林<暖温性针阔混交林<灌丛<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混交林;团聚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混交林>暖温性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暖温性针叶纯林>灌丛。(6)与重庆典型地区相比,鄂西典型地区植被没有明显的景观优势类别,以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阔混交林、暖温性针叶混交林、灌丛四种为主,而边缘密度总体高于重庆地区;在景观破碎程度为温性针叶林<灌丛<暖温性针叶纯林<落叶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混交林<暖温性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形状指数为灌丛>暖温性针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阔混交林>暖温性针叶纯林>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团聚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混交林>暖温性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暖温性针叶纯林>灌丛>温性针叶林。研究区植被景观的整体趋势同样体现了库区次生针叶林向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转换的过程,而且较之重庆地区景观类别分布比例而言,鄂西地区在植被景观向顶级群落景观恢复过程较好。(7)在植被景观水平上,库区中聚集度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为重庆地区<鄂西地区,而在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为重庆地区<鄂西地区,可见三峡库区鄂西地区的景观分布较重庆地区的景观分布均衡。
二、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机遇与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机遇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动态能力视域下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共创双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农产品供应链的文献综述 |
2.2 动态能力的文献综述 |
2.3 价值共创的文献综述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案例选择 |
3.3 数据收集 |
3.4 数据分析 |
3.5 初步理论框架 |
3.6 信度及效度保证 |
3.7 本章小节 |
第4章 案例描述 |
4.1 丽宫食品案例 |
4.2 派森百案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丽宫食品案例分析 |
5.2 派森百案例分析 |
5.3 案例发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启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2)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退耕还林工程 |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
2.1.5 非农就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
2.3.3 作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2 模型构建 |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3.1 变量选择 |
4.3.2 描述性统计 |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方法说明 |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
5.3.1 变量定义 |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
5.3.3 描述性统计 |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
5.4.5 中介效应检验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
6.2 计量模型构建 |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
6.3.1 变量设置 |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
6.3.3 贫困判定标准 |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
6.3.5 描述性统计 |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7.2.1 变量设置 |
7.2.2 统计性描述 |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7.3.2 方法说明 |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3)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
1.1.2 转型变革新时代,对深化相关研究提出新要求 |
1.1.3 土地利用过程中政策制度因素影响作用日益凸显 |
1.1.4 东北三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与归纳分析 |
1.4.2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
1.4.3 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 第2章 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土地利用转型内涵与理论 |
2.1.2 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转型特征 |
2.1.3 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
2.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相关概念 |
2.2.1 土地利用形态 |
2.2.2 土地利用转型 |
2.2.3 概念辨析 |
2.3 基础理论 |
2.3.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2.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3.3 远程耦合理论 |
2.3.4 土地扩张与土地集约化理论 |
2.3.5 土地节约与反弹效应理论 |
2.3.6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
2.4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 |
2.4.1 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 |
2.4.2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解析框架 第3章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条件与背景 |
3.1 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 |
3.1.1 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 |
3.1.2 发展历史 |
3.1.3 功能分区 |
3.2 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 |
3.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
3.2.2 人口变化 |
3.2.3 城镇化进程 |
3.2.4 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特征 |
3.3 国家及区域政策环境与背景 |
3.3.1 国家宏观政策演变 |
3.3.2 区域发展政策的演进与解构 第4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过程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
4.2.1 类型规模及内部结构变化 |
4.2.2 类型间转化规模与转化方向变化 |
4.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
4.3.1 类型分布与类型转化空间变化 |
4.3.2 土地利用重心空间迁移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过程 |
5.1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核心表征——功能形态相关问题 |
5.1.1 土地利用功能与多功能内涵 |
5.1.2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解构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1 评价指标选取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数据来源 |
5.3 土地利用核心功能分析 |
5.3.1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
5.3.2 发展支撑功能演变特征 |
5.3.3 发展动力功能演变特征 |
5.3.4 生态基础功能演变特征 |
5.4 土地利用子功能分析 |
5.4.1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2 农村稳定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3 经济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4 社会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5 土地利用子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1 发展支撑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2 发展动力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1 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分析模型 |
6.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6.1.2 分析模型的选取与原理 |
6.1.3 分析模型选择结果 |
6.2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 |
6.2.1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 |
6.2.2 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 |
6.2.3 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 |
6.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3.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总结 |
6.3.2 转型路径与转型机制探索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 |
7.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7.1.1 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7.1.2 土地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 |
7.1.3 耕地的不可持续利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
7.1.4 耕地粗放低效利用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 |
7.2 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新要求、新挑战 |
7.2.1 国家宏观背景 |
7.2.2 新一轮东北振兴:新政策与新要求 |
7.2.3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 |
7.2.4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
7.3 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与措施 |
7.3.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 |
7.3.2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政策优化路径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
(4)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演变与模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人类活动及其定量化研究 |
1.2 人类活动与景观梯度分析研究 |
1.3 人类活动与三峡库区景观格局研究 |
1.4 景观格局模拟模型研究 |
1.5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4 数据处理软件 |
2.5 技术路线 |
2.6 研究区概况 |
第3章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分类 |
3.1.1 景观分类的原则 |
3.1.2 库区景观分类建立 |
3.2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的整体展现 |
3.2.1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的空间构型展示 |
3.2.2 景观要素统计分析 |
3.3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动态变化特征 |
3.3.1 景观类型转化分析 |
3.3.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梯度响应及驱动力分析 |
4.1 人类活动强度的构建和空间分布 |
4.1.1 人类活动强度指标选择和模型构建 |
4.1.2 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布 |
4.2 人类活动强度下的库区景观梯度响应 |
4.2.1 基于景观水平的库区景观梯度响应 |
4.2.2 基于类型水平的库区景观梯度响应 |
4.3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4.3.1 景观变化驱动力综合评价 |
4.3.2 景观变化驱动力机制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预测分析 |
5.1 CA-Markov模型概述 |
5.1.1 CA模型原理 |
5.1.2 Markov模型原理 |
5.1.3 CA-Markov模型原理 |
5.2 CA-Markov模型构建 |
5.2.1 元胞自动机构成 |
5.2.2 预测间隔年份确定 |
5.2.3 马尔科夫转移矩阵 |
5.2.4 景观适宜性图集制作 |
5.3 预测精度验证 |
5.4 研究区2025年景观格局模拟 |
5.4.1 研究区2015-2025年景观转移分析 |
5.4.2 研究区2025年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3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5)三峡库区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水源涵养研究 |
1.2.2 土壤保持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地形地貌特征 |
2.2.2 气候特征 |
2.2.3 植被特征 |
2.2.4 土壤特征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3 三峡库区水源涵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3.1 数据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土地利用数据 |
3.1.3 降雨量数据 |
3.1.4 潜在蒸散发数据 |
3.1.5 土壤分级数据 |
3.1.6 流域划分 |
3.1.7 生物物理系数表 |
3.1.8 降雨事件表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校验 |
3.4 1990~2015 年三峡库区水源涵养时空动态变化 |
3.4.1 水源涵养量空间变化特征 |
3.4.2 水源涵养量时间变化特征 |
3.5 三峡库区水源涵养功能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影响因子 |
3.5.2 相关性分析 |
3.6 生态屏障区水源涵养时空分布 |
3.7 讨论 |
3.8 小结 |
4 三峡库区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4.1 数据处理 |
4.1.1 数据来源 |
4.1.2 降雨侵蚀力因子 |
4.1.3 土壤可蚀性因子 |
4.1.4 地形因子 |
4.1.5 植被覆盖因子 |
4.1.6 管理因子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校验 |
4.4 1990~2015 年三峡库区土壤保持时空动态变化 |
4.4.1 土壤保持时间变化特征 |
4.4.2 土壤保持时间变化特征 |
4.5 三峡库区土壤保持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4.5.1 相关性分析 |
4.6 屏障区土壤保持时空分布 |
4.7 讨论 |
4.8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5.3 三峡库区保护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三峡库区森林景观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0 地理位置 |
2.1 生态区位 |
2.2.1 生态脆弱区 |
2.2.2 生态屏障区 |
2.2.3 生态经济区 |
2.2 自然环境状况 |
2.2.1 地形与土壤 |
2.2.2 气候概况 |
2.2.3 生物概况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3 生态环境特征及景观演变过程解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2.1 生态环境数据及其处理 |
3.2.2 遥感数据源及景观分类 |
3.2.3 景观演变解析方法 |
3.2.4 统计分析方法 |
3.3 生态环境因素分布和变化特征 |
3.3.1 地形土壤空间分布特征 |
3.3.2 气候时空变化特征 |
3.4 景观数量结构变化特征 |
3.4.1 景观总量特征 |
3.4.2 变化速率和转移特征 |
3.5 景观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
3.5.1 景观空间分布及时空异质性特征 |
3.5.2 景观演变和典型生态过程空间分布特征 |
3.6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
3.6.1 类别指数变化特征 |
3.6.2 景观指数变化特征 |
3.7 景观分布与生态环境因素间的关系 |
3.7.1 相关分析 |
3.7.2 主成分分析 |
3.7.3 回归分析 |
3.8 讨论与小结 |
3.8.1 气候时空演变特征 |
3.8.2 景观阶段性变化特征 |
3.8.3 景观演变的空间异质性 |
3.8.4 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
3.8.5 景观分布对生态环境因素的响应 |
3.8.6 研究局限和不确定性 |
3.8.7 本章小结 |
4 水质净化评估及其变化特征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源 |
4.2.1 模型及算法简介 |
4.2.2 模型参数及数据输入 |
4.2.3 统计分析方法 |
4.3 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物浓度评估 |
4.3.1 氮和磷污染浓度及其时间变化特征 |
4.3.2 非点源污染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 |
4.3.3 非点源污染垂直空间异质性 |
4.3.4 氮和磷污染相关关系研究 |
4.4 景观演变与水质净化服务间的关系 |
4.4.1 各植被景观的水质净化服务变化特征 |
4.4.2 景观演变对水质净化服务的影响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污染物评估结果及阶段性变化特征 |
4.5.2 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
4.5.3 水质净化服务变化特征对尺度的响应 |
4.5.4 水质净化服务对景观演变的响应 |
4.5.5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4.5.6 本章小结 |
5 土壤保持评估及其变化特征 |
5.1 引言 |
5.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5.2.1 土壤保持评估 |
5.2.2 RUSLE模型参数简介及计算 |
5.2.3 统计分析方法 |
5.3 三峡库区土壤流失评估 |
5.3.1 土壤流失评估 |
5.3.2 多尺度空间变化特征 |
5.3.3 垂直空间异质性 |
5.3.4 土壤流失和保持的相关性 |
5.4 景观演变与土壤保持服务间的关系 |
5.4.1 各植被景观的土壤流失、土壤保持量变化特征 |
5.4.2 景观演变对土壤保持量的影响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RUSLE模型及土壤流失评估 |
5.5.2 土壤流失与保持的数量、空间关系 |
5.5.3 土壤保持服务现状及时空变化特征 |
5.5.4 土壤保持服务对景观演变的响应 |
5.5.5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5.5.6 本章小结 |
6 气体调节评估及其变化特征 |
6.1 引言 |
6.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6.2.1 CASA模型简介 |
6.2.2 NPP评估验证 |
6.2.3 统计分析方法 |
6.3 NPP评估及其变化特征 |
6.3.1 NPP评估结果验证及时间变化特征 |
6.3.2 NPP多尺度空间变化特征 |
6.3.3 NPP垂直空间分布异质性 |
6.4 景观演变与气体调节服务间的关系研究 |
6.4.1 各植被景观的NPP变化特征 |
6.4.2 景观演变对气体调节服务的影响 |
6.5 讨论与结论 |
6.5.1 CASA评估结果及NPP阶段性变化特征 |
6.5.2 NPP空间异质性及其变化特征 |
6.5.3 气体调节服务对景观演变类型的响应 |
6.5.4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6.5.5 本章小结 |
7 生境质量评估及其变化特征 |
7.1 引言 |
7.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7.2.1 生境质量评估模型 |
7.2.2 数据源与参数设置 |
7.2.3 统计分析方法 |
7.3 三峡库区生境质量评估 |
7.3.1 生境质量评估及其时间变化特征 |
7.3.3 生境质量多尺度空间变化特征 |
7.3.3 生境质量垂直空间异质性 |
7.4 景观演变与生物多样性保育服务间的关系 |
7.4.1 各植被景观的生境质量变化特征 |
7.4.2 景观演变对生物多样性保育服务的影响 |
7.5 讨论与小结 |
7.5.1 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 |
7.5.2 生境质量对景观演变的响应 |
7.5.3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7.5.4 生物多样性保育和恢复的启示 |
7.5.5 本章小结 |
8 休闲娱乐评估及其变化特征 |
8.1 引言 |
8.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8.2.1 模型简介 |
8.2.2 休闲娱乐服务评估 |
8.2.3 统计分析方法 |
8.3 三峡库区休闲娱乐服务评估 |
8.3.1 多元回归方程 |
8.3.2 休闲娱乐服务评估 |
8.3.3 多尺度休闲娱乐服务空间变化特征 |
8.3.4 休闲娱乐服务空间异质性 |
8.4 景观演变与休闲娱乐服务间的关系 |
8.4.1 各景观类型的休闲娱乐服务变化特征 |
8.4.2 景观演变对休闲娱乐服务的影响 |
8.5 讨论与小结 |
8.5.1 休闲娱乐服务评估及其时间变化特征 |
8.5.2 休闲娱乐服务空间异质性及其变化特征 |
8.5.3 休闲娱乐服务对景观演变的响应 |
8.5.4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8.5.5 本章小结 |
9 生态系统服务相互关系及权衡热点研究 |
9.1 引言 |
9.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9.2.1 研究数据源 |
9.2.2 统计分析 |
9.3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 |
9.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间的相关性 |
9.3.2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关系的时间演变特征 |
9.3.3 生态系统服务流之间的关系 |
9.4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热点 |
9.4.1 相关关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
9.4.2 权衡热点空间分布特征 |
9.5 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 |
9.5.1 生态系统服务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的响应 |
9.5.2 不同景观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簇 |
9.6 小结与讨论 |
9.6.1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相互关系 |
9.6.2 权衡特征及空间热点 |
9.6.3 生态系统服务簇 |
9.6.4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9.6.5 小结 |
10 情景模拟与生态系统服务预测 |
10.1 引言 |
10.2 研究方法 |
10.2.1 设置情景方案 |
10.2.2 CA-Markov模型与参数介绍 |
10.2.3 生态系统服务预测 |
10.2.4 统计分析方法 |
10.3 模型模拟与评估 |
10.4 未来景观格局预测 |
10.4.1 景观数量结构差异 |
10.4.2 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
10.5 生态系统服务预测 |
10.5.1 各情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10.5.2 权衡热点的生态系统服务差异 |
10.6 讨论与小结 |
10.6.1 未来景观格局情景方案特征 |
10.6.2 不同情景的生态系统服务特征 |
10.6.3 研究局限与不确定性 |
10.6.4 “功能需求-格局调控-服务预测”对景观调控的启示 |
10.6.5 小结 |
11 三峡库区森林景观调控建议 |
11.1 调控依据与原则 |
11.1.1 必要性和可行性 |
11.1.2 指导思想与目标 |
11.1.3 森林景观调控原则 |
11.2 调控方法和策略 |
11.2.1 调整性调控 |
11.2.2 恢复性调控 |
11.2.3 营建性调控 |
11.3 调控模式与建议 |
11.3.1 森林数量结构调整建议 |
11.3.2 森林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
11.3.3 功能性植被选择及营造建议 |
12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2 特色与创新 |
12.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科研经历与成果 |
致谢 |
(7)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退耕还林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 |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 |
1.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人类福祉 |
1.2.4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1.2.5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估 |
1.2.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主要模型 |
1.2.7 InVEST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特征 |
2.1.5 植被分布 |
2.1.6 土地利用/覆被 |
第三章 InVEST模型原理与模型因子 |
3.1 水源涵养模块 |
3.1.1 水源涵养模型原理 |
3.1.2 水源涵养模型因子 |
3.2 土壤保持模型 |
3.2.1 土壤保持模型原理 |
3.2.2 土壤保持模型因子 |
3.3 碳储量模型 |
3.3.1 碳储量模型原理 |
3.3.2 碳储量模型因子 |
3.4 水质净化模型 |
3.4.1 水质净化模型原理 |
3.4.2 水质净化模型因子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0 土地利用数据 |
4.1 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化 |
4.2 土地利用/覆被转移变化 |
4.3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
5.1 水源涵养服务功能评估 |
5.1.1 水源涵养空间变化及其变化分析 |
5.1.2 土地利用变化下水源涵养量变化 |
5.2 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评估 |
5.2.1 土壤保持空间变化及其变化分析 |
5.2.2 土地利用变化下土壤保持量变化 |
5.3 碳储量服务功能评估 |
5.3.1 碳储量空间变化及其变化分析 |
5.3.2 土地利用变化下碳储量变化 |
5.4 水质净化功能评估评估 |
5.4.1 氮磷浓度空间变化及其变化分析 |
5.4.2 土地利用变化下氮磷输出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讨论 |
6.2 主要结论 |
6.3 创新与不足 |
6.3.1 创新之处 |
6.3.2 不足之处 |
6.4 建议 |
6.5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基于区域特色模式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地整治发展历程 |
1.2 土地整治模式 |
1.3 农村土地整治潜力内涵 |
1.4 农村土地整治潜力类型 |
1.5 农村土地整治潜力来源 |
1.6 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思路 |
1.7 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
1.7.1 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
1.7.2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价方法 |
1.8 结语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1.1 研究背景 |
2.1.2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法 |
2.3.2 技术路线 |
第3章 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模式调查与设计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数据来源 |
3.1.3 研究思路 |
3.1.4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重庆市土地整治空间格局分析 |
3.2.2 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模式调查与分析 |
3.2.3 重庆市区域农村土地整治特色模式设计 |
3.3 讨论 |
3.3.1. 农村土地整治模式类型 |
3.3.2. 农村土地整治模式设计方案 |
3.3.3. 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与整治潜力 |
3.4 结语 |
第4章 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1.3 研究思路 |
4.1.4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数量潜力分析 |
4.2.2 质量潜力分析 |
4.2.3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 |
4.3 讨论 |
4.3.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土地整治技术标准 |
4.3.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土地整治数量潜力 |
4.3.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土地整治质量潜力 |
4.4 结语 |
第5章 基于新型农村社区化建设模式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数据来源 |
5.1.3 研究思路 |
5.1.4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研究区行政村类型划分结果 |
5.2.2 农村建设用地主导功能调查评价结果 |
5.2.3 基于不同主导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选择结果 |
5.2.4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理论潜力评价结果 |
5.2.5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修正潜力结果 |
5.2.6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级 |
5.3 讨论 |
5.3.1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模式与土地整治潜力 |
5.3.2 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标准选择 |
5.3.3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 |
5.4 结语 |
第6章 基于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模式的生态用地整治潜力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数据来源 |
6.1.3 研究思路 |
6.1.4 研究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
6.2.2 生态用地整治潜力调查结果 |
6.2.3 生态用地整治潜力评价结果 |
6.2.4 生态用地整治潜力分级 |
6.3 讨论 |
6.3.1. 生态敏感性评价单元选择 |
6.3.2. 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选择及取值 |
6.3.3. 生态用地整治潜力调查分区 |
6.4 结语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与课题与发表文章 |
(9)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一、公共政策评估概念与内涵 |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与标准 |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 |
一、生态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 |
三、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理论 |
第三节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一、交易费用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制度变迁理论 |
第四节 博弈论中的相关理论 |
一、博弈论简介 |
二、退耕还林相关主体的目标利利益 |
三、退耕还林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 |
第五节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的相关经济理论 |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 |
二、生态补偿的经济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与实践成效 |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目标与内容 |
一、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的目标 |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内容 |
第二节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与整体效益 |
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 |
二、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 |
第三章 研究区与案例区概况 |
第一节 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
一、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
二、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
第二节 三峡库区社会经济概况 |
一、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与经济增长 |
二、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案例区概况 |
一、自然地理概况 |
二、自然资源概况 |
三、社会经济概况 |
第四章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评价 |
第一节 农户意愿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
一、农户意愿评价的概念与特点 |
二、农户意愿评价的设计思路 |
三、农户意愿评价的步骤 |
第二节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调查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研究 |
一、研究的样本区和研究方法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调查结论 |
第五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评估 |
第一节 退耕还林政策生态效益评估的方法 |
一、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方法概况 |
二、案例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模型 |
一、水源涵养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
二、水土保持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
三、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
四、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
第三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分析 |
一、万州区退耕还林工程执行状况 |
二、退耕还林的水源涵养效益计量分析 |
三、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效益计量分析 |
四、退耕还林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分析 |
五、退耕还林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分析 |
六、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总量与总价值的修正 |
第六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
第一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框架与方法 |
一、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框架与指标选择 |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实证分析 |
一、各主要指标的相关数据描述 |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评价 |
第七章 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缺陷与问题 |
一、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设计的缺陷 |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构建与制度创新 |
一、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构建 |
二、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
结论与讨论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讨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目录 |
后记 |
(10)基于RS&GIS的三峡库区森林植被景观分类及其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由来 |
1.2 研究综述 |
1.2.1 森林植被景观分类研究进展 |
1.2.1.1 森林植被景观分类国外研究进展 |
1.2.1.2 森林植被景观分类国内研究进展 |
1.2.1.3 森林植被景观分类研究展望 |
1.2.2 森林植被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1.2.2.1 基于环境因子的森林植被空间格局研究 |
1.2.2.2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森林植被空间格局研究 |
1.2.2.3 森林植被景观格局研究展望 |
1.2.3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内容 |
1.3.1 研究目的、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地点、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资料收集 |
2.2.2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分类原则 |
2.2.3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遥感分类 |
2.2.3.1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
2.2.3.2 森林景观遥感图像分类 |
2.2.3.3 分类精度评价 |
2.2.4 三峡库区环境因子分级标准 |
2.2.5 景观指数计算 |
2.3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峡库区森林物种组成及植被分类 |
3.2 三峡库区遥感图像植被景观分类 |
3.2.1 三峡库区遥感数据预处理结果 |
3.2.2 三峡库区植被景观分类结果 |
3.3 三峡库区植被景观整体特征分析 |
3.4 三峡库区各植被景观环境因子分析 |
3.4.1 三峡库区森林面积的地形分异特征 |
3.4.2 不同植被类型分布的海拔分异规律 |
3.4.3 不同植被类型分布的坡度分异规律 |
3.4.4 不同植被类型分布的坡向分异规律 |
3.5 三峡库区典型区域各植被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3.5.1 各类植被要素及面积特征分析 |
3.5.2 各类植被景观要素景观边缘分析 |
3.5.3 各类植被景观要素形状特征分析 |
3.5.4 各类植被景观要素多样性及分布指标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机遇与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态能力视域下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共创双案例研究[D]. 傅敬芳.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D]. 田俊峰.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演变与模拟预测研究[D]. 殷兴伟. 西南大学, 2020
- [5]三峡库区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D]. 田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三峡库区森林景观调控研究[D]. 黄春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7]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退耕还林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D]. 黄玥.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4)
- [8]基于区域特色模式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D]. 杨伟. 西南大学, 2013(10)
- [9]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D]. 王孔敬.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10]基于RS&GIS的三峡库区森林植被景观分类及其分布格局研究[D]. 姚婧.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