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有效的城市与纳污河污水强化絮凝工艺技术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邓海波[1](2021)在《徐州市奎河污水处理厂改建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对于环境污染也开始重视起来。之前存在的污水处理厂对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其升级改造已然是刻不容缓的。徐州市针对于污水处理提出了在原有设施的前提下对于污水处理厂进行改建,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全面分析设备对于污水的处理能力,大大降低了传统改建方案的成本,同时积极拉近合作,将污水处理之后的污泥等进行再利用,有效的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改善了污水处理厂带来的环境污染。本文以徐州市奎河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发现,该污水厂目前执行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但是对标地表水环境质量的Ⅳ类、Ⅴ类标准尚有差距,且水边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另外污水处理厂布置与区域规划要求不符,用地基本占满,预留用地不足等问题。针对徐州市奎河污水处理厂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国内外污水处理厂发展现状及国内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途径和方法,首先根据节约土地,改善周边环境的要求,确定奎河污水处理厂厂区布置形式,根据排水要求,通过方案对比,提出提标改造处理工艺方案,采用多模式“多模式A2/O+深度处理”,对主体水处理工艺和除臭展开研究,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降低生产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和水质的影响。通过对徐州市奎河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确定其在主体处理上采用“多模式A2/O+深度处理”工艺,奎河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采取将现状地上式水厂原址改建为地下式的布置,地上改建为城市公园的建设方案;并对改造后污水厂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取得不错的效果。
王威[2](2020)在《城市污水厂电诱导臭氧气浮准Ⅳ类水提质增效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提升至准Ⅳ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本课题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基于臭氧混凝耦合机理,通过构建电诱导臭氧气浮小试及中试系统(Electro-hybrid Dissolved Ozone Flotation,EDOF),明确了工艺的关键影响参数,探究了电诱导臭氧气浮工艺对二级出水的处理特性,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准Ⅳ类水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静态实验以COD、TP和NH3-N为重点控制指标,分析对比了电诱导臭氧气浮、常规电絮凝和臭氧氧化等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与电絮凝和臭氧氧化工艺相比,EDOF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明显提升,在EDOF工艺中,电絮凝与臭氧氧化间可能存在互促增效耦合机制。基于电诱导臭氧气浮工艺机理分析,探究了极板材料、初始pH、电流密度和臭氧投加量对体系处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艺最佳条件为采用铁电极、初始pH 7.0、臭氧投加量10.0mg/L、电流密度5.0 mA/cm2,其中COD、TP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59.66%、71.43%和12.96%。根据静态实验结果,构建了电诱导臭氧气浮一体化中试工艺系统,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臭氧投加量及进水流量条件下,EDOF一体化工艺对二级出水中COD、TP和NH3-N的去除效果。实验发现,最佳电流密度和臭氧投加量分别为3.66mA/cm2、6.8mg/L,最大允许进水流量为1.0m3/h,在此条件下EDOF出水COD及TP可以达到准Ⅳ类水标准,但不能有效去除氨氮,其中COD和总磷最佳承载负荷分别为82.9mgCOD/cm2·d和1.72 mgTP/cm2·d。三维荧光与分子量分析结果表明,EDOF工艺对类富里酸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等有机物去除效果显着。
赵家骐[3](2020)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工艺研究及运行性能分析 ——以凌水河污水处理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处理后污水对环境仍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开展了提标改造工作。本文以大连市凌水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为例,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通过对凌水河污水处理厂近年来的运行水量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污水处理厂在2017年平均日处理水量为64033 m3/d,最高日处理水量达到75090 m3/d,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进水水量已超过原设计水量,亟需扩大污水厂的处理规模。为了确定污水处理厂扩建的规模究竟应该为多少,本文采用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及用地性质用水量指标法三种方法分别进行预测计算,得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新的处理规模应为8.0万吨/天。其次,通过对污水处理厂进出水的COD、BOD、SS、TN、NH4+-N、TP、C/N等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出水TN及TP均不能满足一级A标准。同时结合水量、抗水质冲击能力分析及活性污泥评价,得出需要对现有CAST工艺进行改造来强化脱氮除磷性能的结论。在目前广泛使用的脱氮除磷工艺中,选择了CAST、AAO、FCR及MBBR四种工艺进行定性、定量及技术经济分析,确定了适合本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生化工艺。评选结果表明,AAO工艺的池容44168 m3,污泥龄14.88 d,电耗0.361度/m3,处理成本1.49元/吨,且具备较好的TN去除能力,是最适合本次提标改造的工艺。实施AAO工艺的改造,主要强化了污水处理厂对于TN去除的能力。而对于TP处理能力的提升,需进一步增加混凝等深度处理单元解决。最后,对改造施工方案的确定及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工艺实际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污水处理厂在改造过程中,采用了不停水施工,可最大程度的降低对于环境的污染。在生物池及深度处理单元的改造过程中,每个单体在改造完成后,便与原污水厂处理系统相连,立刻投入使用。在生物池及深度处理单元全部改造完成后,出水水质稳定在COD12.5 mg/L、BOD4.36 mg/L、SS2.20 mg/L、TN18.20 mg/L、NH4+-N1.85 mg/L、TP0.32mg/L。对于没有立刻达标的出水TN,在调试阶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出水TN的因素的排序是内回流比>碳源投加量>溶解氧>外回流比。最终通过调试试验使出水TN达到13.24 mg/L,顺利达标排放。同时,通过优化生物除磷的调试试验,得出影响生物除磷的因素排序是单组生物池处理量>外回流比>厌氧池进水配比,对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中药剂投加量的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王红旺[4](2020)在《K2FeO4-PAC-PAM同时处理地下水中高硬度和高硫酸盐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淡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人均水资源短缺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资料显示,近几年淡水资源污染主要是受到硫酸盐污染,而且硫酸盐过高必然会导致总高硬度过高。由于高浓度的硫酸盐地下水普遍存在于我国华北等地区,在严重缺水地区高硫酸盐地下水是作为工业用水的主要补充水源,所以去除地下水中的硫酸盐和硬度势在必行。人类大量的工业活动和城镇化发展是造成地下水中硫酸盐量增多的主要原因。目前,对硫酸根去除研究中有着较多的工艺方案,然而各种工艺方案都有其弊端,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水中SO42-去除方法仍然是目前水处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拟采用复合絮凝的方案对地下水中高浓度硫酸盐和硬度进行降解去除。PAC-PAM絮凝沉淀是一种常用去除污染物的方法,然而,随着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升,单一组合PAC-PAM往往达不到出水水质要求。通过大量查询中外文文献发现,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性、絮凝、助凝以及吸附作用于一体的绿色高效水处理药剂,而且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了成效。因此,本文通过对K2FeO4-PAC-PAM同时去除地下水中高硫酸盐和高硬度进行研究,探求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实验方法。本文通过构建单独使用K2FeO4、PAC-PAM、K2FeO4-PAC-PAM以及改变K2FeO4和PAC-PAM的投加顺序这四种实验,分别对溶液中p H值调节、药剂投加量、慢速搅拌时间等为影响因素考察对溶液中高浓度硫酸盐和总硬度的去除效果进行分析。配制样品溶液中硫酸根和总硬度的初始浓度均为1000mg/L,通过实验来研究复合絮凝法对溶液中高浓度硫酸盐和总硬度的去除效果和机理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铁酸钾对水溶液中的硫酸根和总硬度两种污染物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对总硬度的去除效果要明显高于硫酸根。其最佳处理条件为:p H为11.5,高铁酸钾投加量为80mg/L,快速搅拌5min,慢速搅拌絮凝时间为25min,此时对溶液中硫酸根和总硬度的去除率分别为4.79%和42%。(2)PAC-PAM对水溶液中的硫酸根和总硬度两种污染物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对硫酸根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其最佳处理条件为:p H为9.0,PAC投加量为3200mg/L,PAM投加量为4mg/L,快速搅拌5min,慢速搅拌絮凝时间为25min,此时对溶液中硫酸根和总硬度的去除率分别为32.93%和24.33%。(3)K2FeO4-PAC-PAM复合絮凝时,先投加高铁酸钾后加入PAC-PAM对溶液中硫酸根和总硬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处理后的水质中硫酸根的浓度可以满足部分企业反渗透系统进水要求(SO42-浓度小于550mg/L)的目标;处理后水中总硬度的浓度可以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饮用水标准。其最佳处理条件为:p H为11.5,高铁酸钾投加量为80mg/L,PAC投加量为3200mg/L,PAM投加量为4mg/L,快速搅拌5min,慢速搅拌絮凝时间为25min,此时对溶液中硫酸根和总硬度的去除率分别为46.54%和57.67%。(4)K2FeO4-PAC-PAM复合絮凝时,高铁酸钾的主要作用有自身的絮凝助凝作用以及和PAC-PAM产生协同絮凝效果。先投加高铁酸钾后加入PAC-PAM对溶液中硫酸根和总硬度的去除效果较好,说明高铁酸钾对PAC-PAM的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高铁酸钾水解成Fe(OH)3胶体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态物质和PAC-PAM有协同作用。
代文臣[5](2019)在《提高碳捕集率和强化产能的城市污水资源化工艺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污水处理通常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型工艺来实现污染物去除和水质达标排放。然而,污水本身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有高价值的再生水、营养物质及化学能。传统处理方法通过高耗能实现污染物去除,但未进行相应资源回收。因此,通过技术方式改变,使污水处理转变为污水资源回收,即污水资源化,有望成为实现水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污水资源化的主要目标是在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实现有机碳捕集、能量回收以及再生水的产出。然而,现有资源化工艺往往碳捕集效率不高且产能效果不佳。为此,本论文开展了生物吸附MBR组合RO强化碳捕集和营养物浓缩,以及捕集浓缩液强化产能和脱氮除磷的污水资源化工艺研究,通过对有机物捕集性能、浓缩液产能和脱氮除磷性能的考察以及针对生物吸附碳捕集机理、污泥破壁机理和全程自养脱氮机制的深入分析,构建高效污水资源化系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高负荷膜生物反应器和新型高速接触-稳定膜生物反应器两种生物吸附工艺,比较运行研究表明,随着泥龄(SRT)的增加(0.5~1.8 d),两MBR出水效果和生物吸附性能逐渐提高,碳捕集率逐渐降低而膜污染逐步缓解;与高负荷MBR相比,高速接触-稳定MBR生物吸附性能占优,接触池的污泥经过稳定池后使微生物细胞内外层处于“空腹”状态,进入接触池后EPS含量快速上升,污泥吸附性能得到迅速提高,在0.5 d SRT条件下,高速接触-稳定MBR碳捕集率达到56.9%。膜污染分析表明MBR膜滤饼层污染物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多糖,高速接触-稳定MBR在膜污染控制方面较高负荷膜生物反应器具有一定优势。微生物群落分析证明,Chloroflex菌门相对丰度的提高有利于污泥絮凝性能的提高。SRT为1.2 d时,高速接触-稳定MBR的单位体积浓缩液甲烷产率为1073 mL·L-1,转化电能4.28×10-3 kW·h,证明高速接触-稳定MBR是一种适用于城市污水资源化的碳捕集工艺。(2)采用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膜实现再生水的产出、营养物及剩余有机物的捕集,构建高速接触-稳定MBR-RO和UF-RO资源捕集双膜系统,比较运行研究表明双膜系统产出再生水水质良好,而单独的RO膜对总氮(TN)、总磷(TP)和COD的捕集浓缩效率分别稳定在71%、80%和71%以上。相比MBR,直接UF过滤出水COD浓度较高,致使RO膜污染加重;同一水质条件下,UF-RO浓缩液的产甲烷潜势高于MBR-RO,说明UF-RO在有机物回收方面具有优势,但从膜污染及能耗角度考虑,采用MBR-RO更为可行。(3)通过耦合厌氧消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实现捕集浓缩液有机物去除、沼气回收和脱氮。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AnMBR)在37天内实现快速生物启动;全程自养脱氮膜生物反应器(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membrane bioreactor,CANON MBR)实现好氧氨氧化菌(Aerobic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erAOB)富集后,接种Anammox菌,27天后反应器运行稳定脱氮率在78.2%以上;耦合AnMBR-CANON MBR系统连续运行甲烷产率为223 mL·(g COD)-1,TN去除率为81.4%。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证明了 AerAOB和Anammox在污泥中为优势菌种。(4)构建复合CANON MBR反应器以强化厌氧氨氧化作用,利用悬浮填料富集Anammox,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了填料内壁生物膜Anammox所具有的火山口特征形貌;构建以硫铁矿为载体的反硝化过程以强化浓缩液脱氮并实现除磷,TN和TP去除性能显着提升;复合CANON MBR耦合硫铁矿自养反应器中捕集浓缩液的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96.0%和91.7%,说明了该系统脱氮除磷的优越性。Illumina Miseq测序表明CANON MBR中悬浮污泥和生物膜两者在群落丰富度和菌种多样性上相似,包含典型Anammox的Brocadiaceae菌科在生物膜上占有优势,典型AerAOB的Nitrosomonadaceae菌科则在悬浮污泥中占有优势;在硫铁矿自养反应器中,具备自养反硝化功能的Thiobocillus和Sulfurimonas菌属占优。结合脱氮性能及菌种分析,确定了处理系统的三种脱氮路径,明晰了脱氮机制。(5)采用游离亚硝酸(Free nitrous acid,FNA)耦合过一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破壁处理高速接触-稳定MBR捕集污泥,批式实验结果证明单位质量挥发性固体COD溶出量增加0.158 mg·(mg VS-1),SKN和NH4+-N分别较原污泥提升123.69和64.42 mg·L-1,表明耦合反应能够显着强化污泥破解效率并相应增加细胞内COD和N的溶出;连续运行实验表明,耦合破壁处理使得反应器内溶解性COD增加及非溶解性COD明显减少,非溶解性COD的水解率提高7.06%,甲烷产率相应提高36.69%,证明FNA和PMS的耦合协同作用对系统甲烷产能具有显着强化作用。机理分析实验表明,耦合作用条件下PMS将污泥絮体氧化后导致絮体内部细胞破碎,并被扩散和转化成溶解性有机物,而FNA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膜,溶出DNA,造成污泥的破碎和分解。(6)污水资源化工艺系统连续运行RO膜出水满足我国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要求;碳捕集率稳定在53%~62%,经污泥破壁处理及浓缩液处理后,甲烷产率均值为200.30 mL·(L Concentrate)-1,转化电能为1.19 kW·h;TN的去除率达到95.9%,TP浓度稳定在1.0 mg·L-1以下。构建了城市污水资源化工艺路线及物料平衡,污水资源化集成系统能够实现74.7%总水量的再生水产出,43.7%总有机物的甲烷产出,70.8%的全程自养总氮脱除以及61.4%的磷去除。技术经济分析表明系统能量自给率为39.48%,扣除该项电能消耗成本后,则单位运行成本降为1.06元/吨水,污水资源化示例工程实际收益达到1.42元/吨水,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周莹[6](2018)在《浏河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分析及扩建提标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浏河镇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规模日益扩大,污水厂日处理量已接近现有建设规模10000m3/d,扩建原有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已变得十分必要。在此背景下,论文对现状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制定了“预处理+主体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工艺”的工艺技术路线,在对各处理单元处理效能客观评估的基础上,预测出水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特别排放限值标准。论文首先预测了扩建后污水厂的处理水量,并细致论证了扩建后污水厂的进水水质相对于原污水厂进水水质的部分指标提升的合理性。对于现状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本次扩建提标对出水水质的新要求,对设计的主体生化工艺进行分析讨论,并对主要处理设备进行了改进,引进了深床滤池工艺,以及对原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改进,使得污水厂出水水质提标具有现实可行性。
张晓[7](2017)在《炼化企业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石油炼制工业的不断发展,炼油工业污染物排放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那些含盐量高于1.0%wt的高含盐废水,由于处理难度大,极易发生超标排放情况,造成水污染。水污染不仅加剧了淡水资源减少,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还威胁到居民饮水安全,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技术,来实现炼化企业产生的高含盐废水达标排放,以缓解生态和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本文对国内外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调研、分析,针对目前青岛炼化产生的高含盐废水水量、水质情况,提出适合本企业高含盐废水处理的技术方案,并在青岛炼化对选定的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进行实验。青岛炼化高含盐废水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处理,实现分别达标排放。对盐含量低于1.5%wt且硬度较高的循环水和化学水站排水采取多级絮体沉降系统进行除硬度实验,对盐含量高达7.7%wt的CFB锅炉脱硫脱硝废水和催化裂化脱硫脱硝废水处理采取美国Enscrub?生化处理技术,进行脱氮和COD去除效果实验。经过近一年的实验结果表明,多级絮体沉降系统除硬效果良好,在进水总硬度≤1500mg/L,总碱度≤500mg/L的情况下,出水能够达到总硬度≤400mg/L,总硬度+碱度≤800mg/L的水质要求,满足短程硝化与反硝化的进水要求;Enscrub?生化处理技术在进水盐含量不高于7.7%wt的条件下,其出水能够达到COD≤45mg/L,氨氮≤4mg/L,总氮≤25mg/L的水质要求,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张秀捷[8](2016)在《北运河通州城区段水质净化研究与示范》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北运河水质持续恶化。目前,通州境内北运河水系水质均为劣V类,水体黑臭。通过对北运河通州城区段主要排污口排放污水进行水质水量监测,证明东方化工厂东侧有3个入河排污口,其排放污水的污染浓度在北运河流域最高,对北运河水质的影响最严重。为探索构建北运河通州城区段水质改善与修复净化系统,本论文分别以北运河入河高浓度污水及受污染河水为研究对象,针对主要污染物组成、去除负荷及各类处理工艺优势特点,分析和提出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净化技术的组合工艺系统,开展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通过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净水技术、新型生物固定化膜生物反应器、电化学仿生滤池试验研究,在对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城市景观水体的高效处理单元组合技术体系,并建立示范工程。针对入河污水高碳高氮的问题,设计了单段及两段高效微生物载体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处理技术方案。BAF工艺对入河污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出水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通过Q=10L/h的组合(Membrane Bio-Reactor, MBR) MBR、预臭氧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O3-BAC)和电化学3种小试工艺进行受污染地表水净化处理试验,比较和综合评价了系统运行期间的进出水浓度范围和平均去除率,最后确定组合MBR工艺和O3-BAC工艺出水效果明显优于电化学工艺系统,尽管电化学工艺系统对TN具有较高的去除率,达到54%。通过对组合MBR工艺和O3-BAC工艺中试系统技术和经济的比较结果发现,组合MBR和O3-BAC工艺处理北运河受污染河水,后者的吨水投资比前者节省1.06元,二者的净化效果差异不大,但后者对于CODCr的去除率高于前者。针对受污染河水待处理水量大、可生化性低和有机物难去除的水质特点,建议采用O3-BAC工艺作为河水水质的深度处理优选工艺。采取BAF+O3-BAC两种工艺进行进一步组合研究,对北运河直排污水和受污染河水进行净化。组合工艺在最佳工况条件下稳定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对CODCr、NH3-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96%和19%,出水平均浓度分别达到35.7 mg/L、0.63mg/L和14.6mg/L,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 8921-2002)观赏性河道类水质标准,组合工艺系统中各反应器单元均对污染物的去除有所贡献。上述试验研究为北运河通州城区段水质净化研究与示范工程(运行规模为3万 m3/d)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示范工程稳定运行3年后的进出水效果评价,该组合工艺既遏制了排污口主要污染物入河污染,又达到了处理河道大量景观水,为森林公园提供绿化用水的目的,具有进一步的推广价值。
黄可[9](2016)在《滇池典型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现状评估及后续治理技术方案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滇池是我国目前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入湖河流污染的排放。为此,国家和昆明市在“十一五”期间对于滇池流域的河流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为研究已完成综合整治的滇池流域河流的治理效果,论文选取两条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入滇河流为研究对象:城市型河流—新运粮河和城郊结合型河流—盘龙江,对其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与监测,从水质、微生物、底泥、河滨岸带四个方面分析治理河流的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入滇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体系,并结合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运粮河、盘龙江等河流今后治理的建议和工程措施。同时,结合研究内容及流域特点,在分析相关治污技术的应用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入滇河流污染治理技术方案,并为入滇河流后续污染治理的技术导则、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工作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入滇河流综合治理效果。研究表明,新运粮河和盘龙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其中,治理后的新运粮河河水黑、臭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底栖动物、浮游生物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均有所增长,其多样性指数均呈现增长趋势;两岸植被覆盖率达到45.87%;底泥有机质浓度呈现出从上游往下逐渐升高的趋势,重金属危害单因子污染物生态风险程度均为低等级,且治理后的Cd危害风险由治理前的最高有所降低,Pb成为今后治理的重点。治理后的盘龙江水质已达到III类水质水标准要求;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分别为24、95种,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值逐渐上升;浮游藻类117种,平均密度以绿藻门最高,甲藻门最低,其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为5.54,水质达到清洁级别;两岸植被覆盖率达到71.47%,人工植被占93.04%;底泥有机质平均浓度达到54mg/kg;整治后各个重金属危害单因子污染物生态风险程度均为低等级,生态风险水平以Hg最小,As最大,成为今后治理的重点。(2)滇池入湖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体系的构建。结合滇池入湖河流的特点及对其实施的治理工程与效果分析,提出以治理入湖河流现阶段的目标要求为参照系统,构建了基于AHP法的入滇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体系。该体系确定了河流水质、水生生态、河滨岸带、河流形态及水力特征五大要素层指标,并经实际调查分析,选择16个指标来反映河流生态修复的效果。(3)入滇河流生态修复效果的评估与应用。评估结果表明,新运粮河生态修复效果综合评分为3.14,修复效果总体上处于满意级别。其中,河流形态结构达到4.48,处于非常满意级别;水力特征,河岸带状况和水生生物分别达到3.67,3.57和3.37,处于四级满意级别;水质特征也达到了三级可接受级别。盘龙江生态修复效果综合评分为3.81,修复效果总体上处于满意级别。其中,水力特征、河流形态结构和水生生物分别达到4.67、4.56和4.07,处于五级非常满意级别,河岸带状况为3.85,达到四级满意级别,水质特征达到了三级可接受级别。评估结果表明水质指标是影响两河生态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此,有针对性提出了包括完善截污工程,恢复河口湿地和污水处理厂深度净化工程的治理措施。同时,水源补给是流域内众多河流面临的共同问题,选择有效的人工补水方式(如深度处理的污水厂处理的尾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入滇河流后续治理技术方案及建议。针对入滇河流污染治理技术的特征、适用条件等,提出了一套新的滇池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的技术方案,包含点源、面源、底泥、生态需水量、水质及水生态修复六方面共十四项适用于滇池入湖河流的共性治理技术的污染治理技术方案;并以新运粮河和盘龙江为案例,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后续治理方案建议;同时,结合研究内容,为入滇河流后续污染治理技术导则、规范和政策体系的制定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引领滇池流域河流治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从宏观上指导工程设计单位选择技术方案,最大程度的发挥环境投资效益。
马云飞[10](2014)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技术方案研究》文中认为在发展迅速的城市,原有的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较小且存在排放标准不够严格的现象,新建污水处理厂又存在很多困难,对原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升级改造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方法,因此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的升级改造工程工艺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以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为例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扩容升级改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所在的青岛市是山东省蓝色半岛区域的经济中心和着名的旅游胜地,环境宜人,市民的节水意识强,政府对污水处理工作极为重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工业企业数量增多,城市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大,另外,随着城市逐步完善市政管网建设,市政管网收集的污水量不断增多,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量越来越大。就李村河污水处理厂而言,按照总体规划和实际建设情况,李村河排水系统进行了污水管线的完善配套,接入李村河污水厂的污水量持续增加,使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目前已超负荷运行,并且污水系统上游已经出现了溢流。如果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过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本文介绍了我国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青岛市的给水和排水系统现状及规划、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的现状,确定了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的设计规模和进出水水质,并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通过对扩容升级改造常用方法的介绍和比选分析,综合考虑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现有条件、用地、处理效果、投资及运行等因素,确定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的生物处理采用MBBR工艺。对于污泥处理系统来说,由于扩建工程选址于李村河污水处理原有场地内,考虑到用地问题,新建污泥处理设施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扩建工程的污泥处理采用污泥浓缩后直接脱水外运处置的方案。对于臭气的去除,通过对几种常用除臭工艺的分析比选,确定采用城镇污水厂全过程除臭工艺,同时在预处理阶段的格栅间和污泥处理阶段的脱水机房设置安装离子除臭设备以保证除臭效果,另外根据青岛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对整个污水处理厂的预处理阶段、生物处理阶段和污泥处理阶段均进行加盖,防止臭气的扩散。扩建工程包括新建处理规模4.5万m3/d处理设施和现有处理设施扩容3.5万m3/d的相应改造,本工程实施后,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将达到25万m3/d。进入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的要求排入胶州湾。为有效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本次扩建工程还将配套建设7万m3/d的再生水外送设施。
二、经济有效的城市与纳污河污水强化絮凝工艺技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有效的城市与纳污河污水强化絮凝工艺技术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徐州市奎河污水处理厂改建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内发展现状 |
1.3.2 国外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我国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方式和方法 |
2.1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目的和要求 |
2.1.1 升级改造的目的 |
2.1.2 升级改造的原则和要求 |
2.2 我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常用的方法 |
2.2.1 预处理改造 |
2.2.2 生物处理改造 |
2.2.3 深度处理改造 |
2.3 提标改造方式选择 |
2.3.1 提标改造方式方法 |
2.3.2 我国的提标改造案例 |
第3章 奎河污水处理厂改建方案研究 |
3.1 奎河污水处理厂现状 |
3.1.1 徐州市自然地理概况 |
3.1.2 奎河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 |
3.2 奎河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水厂出水水质有待提升 |
3.2.2 水厂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
3.2.3 水厂布置与区域规划要求不符 |
3.3 奎河污水处理厂改造目标要求 |
3.3.1 设计规模的确定 |
3.3.2 进出水水质的确定 |
3.3.3 其他处理目标的确定 |
3.4 奎河污水处理厂布局方案 |
3.4.1 不同布置形式的特点分析 |
3.4.2 厂区布置方案优选 |
3.4.3 工程布置方案 |
3.5 奎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方案 |
3.5.1 主体工艺方案优选 |
3.5.2 主体处理工艺设计 |
3.5.3 除臭工艺方案 |
3.5.4 厂区生态环境布置方案 |
3.6 承泄区水质提升设计方案 |
3.6.1 承泻区排污控制 |
3.6.2 种植生态植物 |
第4章 奎河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影响分析 |
4.1 环境生态分析 |
4.1.1 污染对环境生态影响分析 |
4.1.2 环境生态控制对策 |
4.1.3 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的环境及因环境生态导致的风险分析 |
4.2 经济效益分析 |
4.3 环境生态效益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城市污水厂电诱导臭氧气浮准Ⅳ类水提质增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必要性 |
1.1.1 我国水环境现状 |
1.1.2 城市污水准IV类提质增效的必要性 |
1.1.3 城市污水准IV类提质增效处理难点 |
1.2 传统深度工艺及其局限性 |
1.2.1 常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 |
1.2.2 活性炭吸附技术 |
1.2.3 膜处理技术 |
1.2.4 高级氧化技术 |
1.2.5 电诱导臭氧气浮工艺的提出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课题来源 |
1.3.4 论文组成 |
2 电诱导臭氧气浮工艺系统及研究方法 |
2.1 EDOF静态实验工艺系统 |
2.1.1 EDOF静态实验装置 |
2.1.2 EDOF静态实验操作步骤 |
2.2 EDOF中试工艺系统 |
2.2.1 EDOF中试实验装置 |
2.2.2 EDOF中试工艺运行流程 |
2.2.3 EDOF中试工艺特点 |
2.3 实验用水概况 |
2.3.1 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概况 |
2.3.2 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2.4 水质分析方法 |
2.4.1 常规指标 |
2.4.2 有机物指标 |
2.4.3 傅立叶漫反射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 |
3.电诱导臭氧气浮工艺影响影响因素分析 |
3.1 EDOF工艺特性与机理分析 |
3.2 电极材料比选 |
3.3 初始pH的影响 |
3.4 臭氧投加量的影响 |
3.5 电流密度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电诱导臭氧气浮工艺运行特性 |
4.1 电流密度对EDOF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1 电流密度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2 电流密度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3 电流密度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 臭氧投加量对EDOF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1 臭氧投加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2 臭氧投加量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3 臭氧投加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 EDOF中试设备运行经济可行性评价 |
4.4 本章小节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工艺研究及运行性能分析 ——以凌水河污水处理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总体现状及提标改造的目的 |
1.1.1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总体现状 |
1.1.2 本次提标改造的目的 |
1.1.3 提标改造的原则 |
1.2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常用工艺简介 |
1.2.1 常用生化处理工艺简介 |
1.2.2 常用深度处理工艺简介 |
1.3 原污水处理厂概况 |
1.3.1 污水厂原设计进出水水质 |
1.3.2 污水处理厂原工艺流程 |
1.4 原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研究 |
2.1 改造前的实测运行水量 |
2.2 污水量计算 |
2.2.1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 |
2.2.2 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
2.2.3 用地性质用水量指标法 |
2.2.4 污水量计算结果 |
2.3 污水处理厂改造规模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研究 |
3.1 污水处理厂原进出水水质研究 |
3.1.1 COD研究 |
3.1.2 BOD研究 |
3.1.3 SS研究 |
3.1.4 TN研究 |
3.1.5 NH_4~+-N研究 |
3.1.6 TP研究 |
3.1.7 C/N研究 |
3.1.8 水质对比分析 |
3.1.9 本次研究的进出水水质 |
3.2 污水处理厂原工艺评价 |
3.2.1 原工艺应对水量冲击负荷评价 |
3.2.2 原工艺应对水质冲击负荷评价 |
3.2.3 原工艺中活性污泥的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的比选 |
4.1 生物处理工艺的比选 |
4.1.1 工艺技术定性分析 |
4.1.2 工艺技术定量分析 |
4.1.3 工艺技术经济分析 |
4.1.4 生物处理工艺比选的结论 |
4.2 深度处理工艺的比选 |
4.2.1 混凝单元 |
4.2.2 沉淀单元 |
4.2.3 过滤单元 |
4.3 本章小结 |
5 提标改造完成后运行性能的分析 |
5.1 提标改造完成后运行性能的分析 |
5.1.1 生物池改造完成后的运行性能 |
5.1.2 深度处理改造完成后的运行性能 |
5.2 调试试验去除TN的研究 |
5.2.1 碳源的选择 |
5.2.2 溶解氧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 |
5.2.3 内回流比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 |
5.2.4 外回流比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 |
5.2.5 碳源投加量最佳工况的研究 |
5.2.6 正交试验 |
5.2.7 调试试验去除TN的结论 |
5.3 调试试验去除TP的研究 |
5.3.1 外回流比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 |
5.3.2 厌氧池进水配比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 |
5.3.3 单组生物池处理量最佳运行工况的研究 |
5.3.4 正交试验 |
5.3.5 调试试验去除TP的结论 |
5.4 出水水质变化分析 |
5.4.1 出水COD变化分析 |
5.4.2 出水BOD变化分析 |
5.4.3 出水SS变化分析 |
5.4.4 出水TN变化分析 |
5.4.5 出水NH_4~+-N变化分析 |
5.4.6 出水TP变化分析 |
5.4.7 出水指标变化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K2FeO4-PAC-PAM同时处理地下水中高硬度和高硫酸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背景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1.2 地下水中硫酸盐的来源与危害 |
1.2.1 主要来源 |
1.2.2 主要危害 |
1.3 地下水中硬度的来源与危害 |
1.3.1 主要来源 |
1.3.2 主要危害 |
1.4 国内外去除硫酸根离子与硬度的技术现状 |
1.4.1 去除硫酸根离子的技术现状 |
1.4.2 去除硬度的技术现状 |
1.5 混凝沉淀技术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
1.5.1 混凝沉淀技术概述 |
1.5.2 强化混凝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开发 |
1.5.3 混凝沉淀技术的局限性 |
1.6 高铁酸钾的性质和应用 |
1.6.1 高铁酸钾的性质 |
1.6.2 高铁酸钾的应用 |
1.7 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图 |
1.7.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原水水质 |
2.3 实验方法 |
2.4 分析测定方法 |
2.4.1 对硫酸根离子的分析测定方法 |
2.4.2 总硬度的分析测定方法 |
2.4.3 水体中pH检测 |
第三章 高铁酸钾同时去除水中高浓度硫酸盐及总硬度 |
3.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1 调节pH值的影响 |
3.1.2 高铁酸钾投加量的影响 |
3.1.3 搅拌絮凝时间的影响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C-PAM同时去除水中高浓度硫酸盐及总硬度 |
4.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1 调节pH值的影响 |
4.1.2 PAC投加量的影响 |
4.1.3 PAM投加量的影响 |
4.1.4 搅拌絮凝时间的影响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K_2FeO_4-PAC-PAM同时去除水中高浓度硫酸盐及总硬度 |
5.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1 调节pH值的影响 |
5.1.2 高铁酸钾投加量的影响 |
5.1.3 PAC投加量的影响 |
5.1.4 PAM投加量的影响 |
5.1.5 搅拌絮凝时间的影响 |
5.1.6 高铁酸钾投加顺序的影响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最佳水处理条件分析 |
6.1 正交实验设计 |
6.1.1 正交表设计 |
6.1.2 实验步骤 |
6.2 实验数据分析 |
6.2.1 正交实验数据 |
6.2.2 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 |
6.3 SO_4~(2-)去除率的最佳条件分析 |
6.4 总硬度去除率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机理探讨 |
7.1 .高铁酸钾对溶液中SO_4~(2-)和总硬度去除的影响分析 |
7.2 高铁酸钾协同PAC-PAM对硫酸根和总硬度去除效果机理分析 |
7.3 高铁酸钾投加顺序对硫酸根和总硬度去除效果影响原因分析 |
7.4 高铁酸钾复合絮凝能同时去除硫酸根和总硬度的机理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提高碳捕集率和强化产能的城市污水资源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与缩写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2 城市污水处理发展方向 |
1.1.3 城市污水资源回收理念及工艺研究 |
1.2 城市污水碳捕集与氮磷浓缩 |
1.2.1 城市污水碳捕集与氮磷浓缩的必要性 |
1.2.2 城市污水碳捕集 |
1.2.3 污水氮磷回收与浓缩 |
1.3 捕集浓缩液能量回收与脱氮除磷 |
1.3.1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3.2 捕集污泥浓缩液预处理技术 |
1.3.3 自养脱氮除磷技术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2.1 化学分析方法 |
2.1.1 常规化学分析方法 |
2.1.2 其他化学分析方法 |
2.2 微生物表征分析 |
2.2.1 荧光原位杂交分析(FISH) |
2.2.2 DNA提取与Miseq测序 |
3 城市污水双膜法碳捕集及氮磷浓缩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内容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直接UF膜过滤碳捕集实验研究 |
3.3.2 生物吸附MBR碳捕集比较实验研究 |
3.3.3 UF-RO与HRCS-MBR-RO碳捕集及营养物浓缩比较实验研究 |
3.3.4 生物吸附MBR碳捕集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捕集浓缩液处理技术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内容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nMBR-CANON MBR处理城市污水浓缩液技术研究 |
4.3.2 硫铁矿自养反硝化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
4.3.3 复合CANON MBR反应器脱氮性能 |
4.3.4 浓缩液处理系统脱氮性能及脱氮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FNA耦合PMS污泥破壁强化浓缩液生物燃气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实验内容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污泥破壁预处理的批式实验性能研究 |
5.3.2 FNA耦合PMS污泥破壁强化UASB产气性能研究 |
5.3.3 FNA耦合PMS污泥破壁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城市污水资源化工艺运行性能及运行成本和能耗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部分 |
6.2.2 污水资源化工艺运行成本及能耗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污水资源回收集成工艺运行性能研究 |
6.3.2 城市污水资源化工艺运行成本及能耗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浏河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分析及扩建提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污水厂概况及运行现状分析 |
2.1 污水处理厂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城市历史背景 |
2.1.3 城市经济发展 |
2.1.4 气象条件 |
2.1.5 地理条件 |
2.1.6 供水水源 |
2.2 现状污水厂工艺流程及处理单元 |
2.2.1 建成时间、处理规模 |
2.2.2 处理工艺 |
2.2.3 污水水处理工艺流程 |
2.2.4 污水处理单元构筑物 |
2.3 现状污水厂运行情况分析 |
2.3.1 进出水水质 |
2.3.2 运行概况 |
2.3.3 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扩建项目的工程设计与工程目标 |
3.1 项目工程水量预测 |
3.1.1 用水量预测 |
3.1.2 污水量预测 |
3.2 水质预测 |
3.2.1 进水水质预测 |
3.2.2 出水水质设计 |
3.3 项目工程设计规模 |
3.4 项目工程工艺方案的选择 |
3.4.1 工艺路线的选择 |
3.4.2 预处理工艺 |
3.4.3 二级处理工艺 |
3.4.4 深度处理工艺 |
3.4.5 消毒方式 |
3.4.6 除臭工艺 |
3.4.7 污泥处置 |
3.5 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
3.6 构筑物概况 |
3.6.1 现状污水厂构筑物 |
3.6.2 新建构筑物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预估 |
4.1 工程投资 |
4.2 运行成本预估 |
4.3 降低成本的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7)炼化企业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1.1 高含盐废水处理的必要性 |
1.1.2 青岛炼化高含盐废水来源及现状简述 |
1.1.3 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简述 |
1.2 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 |
1.2.1 高含盐废水脱氮工艺技术 |
1.2.2 高含盐废水除硬工艺技术 |
第二章 高含盐废水处理工艺技术选择 |
2.1 水质特点 |
2.1.1 循环水和化学水站排水水质特点 |
2.1.2 烟脱高含盐废水水质特点 |
2.2 分别处理达标排放工艺选择 |
2.2.1 循环水和化学水站排水 |
2.2.2 烟脱高含盐废水 |
第三章 高含盐废水处理工艺实验 |
3.1 实验概况 |
3.1.1 实验规模 |
3.1.2 实验设计进水水质 |
3.1.3 实验设计出水水质要求 |
3.1.4 实验药剂 |
3.1.5 实验分析项目及方法 |
3.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3.3 实验装置参数 |
3.4 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
3.4.1 多级絮体沉降系统 |
3.4.2 EnScrub?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北运河通州城区段水质净化研究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bad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河流水体污染及治理现状 |
1.3 国内外河流污染水水质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北运河通州城区段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河湖水系现状分析 |
第三章 入河污水曝气生物滤池水质净化工艺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排污口污水水量与水质调研 |
3.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3.4 试验装置与分析项目 |
3.5 试验结果及讨论 |
3.6 不同工况条件下污染物去除影响研究 |
3.7 小结 |
第四章 北运河通州城区段水质深度净化中试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北运河通州城区段水质净化小试工艺系统比选 |
4.3 预臭氧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进行地表水处理的中试研究 |
4.4 组合MBR工艺系统进行地表水处理的中试研究 |
4.5 北运河通州城区段水质净化中试工艺系统比选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组合工艺水质净化技术研究及优化 |
5.1 引言 |
5.2 试验装置与分析项目 |
5.3 结果及讨论 |
第六章 北运河通州城区段水质净化示范工程 |
6.1 工程前期调研与论证 |
6.2 设计参数 |
6.3 工艺流程 |
6.4 工程内容 |
6.5 工程效益 |
第七章 北运河通州城区段水质净化示范工程后评价 |
7.1 运行效果评价 |
7.2 运行成本分析 |
7.3 最佳运行条件 |
7.4 存在问题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滇池典型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现状评估及后续治理技术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滇池流域概况 |
1.1.2 滇池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现状 |
1.1.3 滇池入湖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现状 |
1.1.4 滇池入湖河流治污技术现状 |
1.2 国内外河流污染治理与效果评估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体系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河流治理研究进展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滇池入湖河流采样 |
2.1.1 滇池典型入湖河流选择 |
2.1.2 采样监测断面设置 |
2.1.3 采样时间及频次 |
2.2 入湖河流水质监测 |
2.3 入湖河流生态多样性监测指标 |
2.3.1 底栖动物采集与鉴定 |
2.3.2 浮游动物采集与鉴定 |
2.3.3 浮游藻类采集与鉴定 |
2.3.4 河滨带景观调查 |
2.4 底泥污染物监测 |
第三章 典型城市型河流—新运粮河综合治理及效果分析 |
3.1 治理工程 |
3.1.1 截污工程 |
3.1.2 初期雨水植被拦截工程 |
3.1.3 河岸立体岸带面源防控治理工程 |
3.1.4 水质修复工程 |
3.1.5 河口湿地工程 |
3.1.6 底泥疏浚工程 |
3.1.7 景观绿化及护岸修复工程 |
3.2 治理效果及分析 |
3.2.1 水质 |
3.2.2 底栖动物 |
3.2.3 浮游动物 |
3.2.4 浮游藻类 |
3.2.5 河滨带景观 |
3.2.6 河流底泥污染物 |
3.3 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城郊型河流—盘龙江综合治理及效果分析 |
4.1 治理工程 |
4.1.1 截污工程 |
4.1.2 雨水调蓄池工程 |
4.1.3 护岸修复及景观绿化工程 |
4.1.4 人工湿地工程 |
4.1.5 外源调水工程 |
4.1.6 底泥疏浚工程 |
4.2 治理效果及分析 |
4.2.1 水质 |
4.2.2 底栖动物 |
4.2.3 浮游动物 |
4.2.4 浮游藻类 |
4.2.5 河滨带景观 |
4.2.6 底泥重金属 |
4.3 小结 |
第五章 入滇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及应用 |
5.1 构建滇池入湖河流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5.1.1 确定滇池入湖河流指标层次结构 |
5.1.2 分析滇池入湖河流指标权重 |
5.1.3 制定滇池入湖河流评价标准 |
5.2 基于AHP法新运粮河生态修复效果评估 |
5.2.1 新运粮河指标因素分析 |
5.2.2 结果讨论与分析 |
5.2.3 优化治理建议 |
5.3 基于AHP法盘龙江生态修复效果评估 |
5.3.1 盘龙江指标因素分析 |
5.3.2 结果讨论与建议 |
5.3.3 优化治理建议 |
5.4 小结 |
第六章 滇池入湖河流污染治理技术方案及应用 |
6.1 滇池入湖河流污染治理技术方案 |
6.1.1 滇池入湖河流治理问题分析 |
6.1.2 滇池入湖河流可行技术选择条件分析 |
6.1.3 滇池入湖河流污染治理技术方案分析 |
6.2 技术方案案例应用 |
6.2.1 新运粮河后续治理建议 |
6.2.2 盘龙江后续治理建议 |
6.3 入滇河流污染治理防治政策、技术导则及工程技术规范建议 |
6.3.1 入滇河流污染治理防治政策 |
6.3.2 入滇河流污染治理最佳可行技术导则 |
6.3.3 入滇河流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一)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附录 (二)高原湖泊入湖河流综合治理最佳可行技术导则 |
附录 (三)高原湖泊入湖河流不同河道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技术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污水处理工艺研究的现状 |
1.2.1 我国污水处理概况 |
1.2.2 污水处理厂存在主要问题 |
1.2.3 污水处理厂建设需求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现状分析 |
2.1 城市概况 |
2.2 自然条件 |
2.2.1 气象条件 |
2.2.2 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 |
2.3 项目规划布局 |
2.4 青岛排水系统现状及规划 |
2.4.1 排水系统现状 |
2.4.2 排水系统规划 |
2.5 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现状 |
2.5.1 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发展概况 |
2.5.2 厂区用地及总平面布置 |
2.5.3 污水厂运行现状 |
2.6 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
2.6.1 工程规模 |
2.6.2 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 |
2.6.3 处理程度及出水水质 |
2.7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2.8 法律背景、组织背景 |
第三章 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分析 |
3.1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
3.1.1 工艺方案总体思路 |
3.1.2 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
3.2 工艺技术方案分析与论证 |
3.2.1 MBBR 方案 |
3.2.2 MBR 方案 |
3.2.3 BAF 方案 |
3.2.4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确定 |
3.3 污泥处理方案分析 |
3.4 除臭处理方案分析 |
3.4.1 除臭处理的必要性 |
3.4.2 臭气的产生和组成 |
3.4.3 臭气脱臭方案比较分析 |
第四章 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设计 |
4.1 厂区设计 |
4.1.1 厂区平面布置 |
4.1.2 人员编制 |
4.2 处理构筑物设计 |
4.2.1 污水处理部分 |
4.2.2 污泥处理部分 |
4.2.3 扩能改造部分设计 |
4.2.4 除臭设计 |
4.2.5 附属设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经济有效的城市与纳污河污水强化絮凝工艺技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州市奎河污水处理厂改建方案研究[D]. 邓海波. 扬州大学, 2021(08)
- [2]城市污水厂电诱导臭氧气浮准Ⅳ类水提质增效特性研究[D]. 王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工艺研究及运行性能分析 ——以凌水河污水处理厂为例[D]. 赵家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K2FeO4-PAC-PAM同时处理地下水中高硬度和高硫酸盐的实验研究[D]. 王红旺.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5]提高碳捕集率和强化产能的城市污水资源化工艺研究[D]. 代文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浏河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分析及扩建提标工艺研究[D]. 周莹.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炼化企业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研究[D]. 张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8]北运河通州城区段水质净化研究与示范[D]. 张秀捷.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9]滇池典型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现状评估及后续治理技术方案构建[D]. 黄可.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10]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技术方案研究[D]. 马云飞. 青岛理工大学, 2014(04)
标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论文; 污水处理厂论文; 城市污水论文; 河流污染论文; 水质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