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金旭[1](2021)在《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对古代医籍中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出其主要治法,浅析名家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特点,并进行数据挖掘,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组方用药规律,以此为现代临床治疗痛胀类脾胃病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 1.在查阅调研古代医籍中记载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图书为资料来源,广泛收集清末(1911年)以前历代名家关于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着作,同时参阅大型文献类书《医案类聚》,选取以“胃脘痛”、“痞满”、“腹痛”、“腹胀”相关症状为主症的经方医案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传统的文献整理方法,研读古代医案资料,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评议,归纳总结其治法特色及经方应用特点。2.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处方作数据规范化处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系统,建立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经方处方数据库,运用该软件集成的频次统计法、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高频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等,借助数据挖掘的结果来分析探讨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用药规律及选方思路。结果 1.古代医籍中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治法可归纳为调和法、温补法、消导法、通下法、补益法、清宣法等六种。医家在辨证选方及运用经方配伍时各有其特点。2.符合纳入标准的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有323则,处方360首,涉及192味中药。3.通过数据统计显示,在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数据库中,排名前七的药物均超过100次,分别是甘草、茯苓、人参、半夏、桂枝、干姜、白术。按药物功效分类,最多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温里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4.药物四气为温热为主,少用寒凉。五味以辛、甘、苦为主。药物归经以脾、胃为主,与肺关系密切。5.出现频数最高的药对是甘草-人参,12味核心药物中能组成理中丸、桂枝汤、五苓散、半夏泻心汤、苓桂术甘汤等经方和二陈汤、六君子汤等时方。结论 历代名家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治法多样,选方多用理中丸、半夏泻心汤、桂枝汤、五苓散等,用药各有特点,有保留原方使用,亦有化裁加减。同时,古代名家在治疗胃脘部和腹部的疼痛胀满症状时,治法用药选方有一些区别,值得现代临床学习借鉴。
徐东强[2](2021)在《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探讨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并分析相关因素与证候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脾胃病科病房符合入选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制定临床资料观察表,进行调查、归纳,建立数据库,录入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一般情况、胃镜结果、HP感染情况、四诊信息、治疗用药等因素进行描述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的分布依次为:脾胃虚弱(36.7%)>肝胃郁热证(19.2%)>肝胃不和(14.3%)>脾胃湿热(13.3%)>胃络淤阻(10.8%)>胃阴不足证(5.8%)。2.职业分布:工人34例(28.3%)>无业24例(20.0%)>退休22例(18.3%)>个体17例(14.2%)>职员11例(9.2%)>农民7例(5.8%)>学生3例(2.5%)>教师2例(1.7%)3.性别与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男:女=3:1。年龄分布:中年人>老年人>青年人。各中医证候与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证女性患者占比高于其他症候;各中医证候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吸烟与饮酒分布:吸烟占全部病例的23.3%,饮酒占全部病例的33.3%。各中医证候与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候与饮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郁热证饮酒率高于其他症候。5.HP感染分布:HP感染率43.3%。各中医证候与HP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HP感染率高于其他证候。6.胃镜下表现:溃疡类型:DU 63.3%,GU 28.3%,CU 8.3%。DU:GU2.15:1。溃疡数量:溃疡数量为单个63例(52.50%),溃疡数量为多个的为57例(47.5%)。溃疡面积:<0.5cm2为78例,≥0.5cm2为25例,≥1cm2:为17例,各中医证候与溃疡类型、溃疡数量、溃疡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PU的四诊信息:胃脘痛、纳差、少气懒言、嘈杂反酸、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等症状多见。多见红舌,薄白苔。脉象以脉沉细为主。8.PU的常用药物分布概况:使用次数前十的药物有甘草、白术、陈皮、党参、白芍、茯苓、当归、柴胡、半夏、香附。9.各个证候常用药物:肝胃不和基本方药为柴胡、白芍、香附、陈皮、甘草、川芎、枳壳。肝胃郁热基本方药为白芍、柴胡、香附、黄连、黄芩、栀子、延胡索。脾胃湿热基本方药为薏苡仁、半夏、甘草、黄连、栀子、茯苓。脾胃虚弱基本方药为甘草、白术、党参、陈皮、当归、黄芪、半夏。胃络淤阻基本方药为党参、延胡索、甘草、黄芪、郁金、白术。胃阴不足基本方药为当归、神曲、山楂、沙参、莱菔子、玉竹、生地。结论:1.本病脾胃虚弱证最为常见,主要症状为胃脘痛、纳差、少气懒言,多见淡红舌,薄白苔,脉沉细。其次为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主要症状为嘈杂反酸、口干口苦、恶心呕吐。2.中医证候与性别、饮酒、HP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3.男性较女性、中老年人较青年人更容易患本病。4.PU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疏肝和胃为主。
楚云[3](2020)在《温中愈溃方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姜树民教授经验方剂“温中愈溃方”(智能颗粒剂型)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03月至2019年03月期间就诊于姜师门诊的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嘱两组患者畅情志,节饮食,调作息,禁烟酒,避免服用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治疗组予温中愈溃方口服,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8周后对比疗效。研究数据均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1.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2.两组西医标准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3.两组内镜检查比较:治疗组内镜下溃疡面积由治疗前(247.824±67.397)mm2降至治疗后(48.652±40.905)mm2,溃疡愈合率为(79.808±16.084)%;对照组内镜下溃疡面积由治疗前(237.600±62.865)mm2降至治疗后(70.339±53.297)mm2,溃疡愈合率为(67.847±25.876)%。4.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由7.950±2.660降至1.675±1.328,疗效评分为(77.861±17.607)%;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由7.200±2.452降至2.650±1.791,疗效评分为(65.045±20.166)%。5.抗Hp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为93.54%,对照组治愈率为89.28%,半年后检测13C呼气试验复发率分别为6.89%和48.00%。6.半年后复查胃镜:治疗组复发率为5.40%;对照组复发率为17.14%。结论:姜树民教授之温中愈溃方对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确切,在改善症状、内镜下创面愈合、抗Hp等方面有显着效果,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对照组。
徐有钰[4](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周仲瑛教授辨治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周仲瑛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证思路及组方用药特点,丰富并完善周仲瑛教授辨治消化性溃疡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周仲瑛教授近30年来临床辨治消化性溃疡病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79例191诊次,将所有数据转换为Excel格式,建立消化性溃疡病案数据库,通过SPSS 23.0及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医案中的症状、病机、处方、用药等内容进行挖掘,并参照临床实际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1)所研究的79例191诊次病案中,男性患者有54例,共计149诊次;女性患者有25例,共计42诊次。男性患者及其诊次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10岁,平均年龄(49.75±1.605)岁。其中胃溃疡有60例,1 15诊次;十二指肠溃疡有7例,55诊次;其他类型溃疡有12例,21诊次。(2)症状方面,79例初诊病案中共出现43种症状,症状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胃痛、胃胀、泛酸、口干、嗳气、大便干结、大便溏、胃部怕冷、嘈杂、口苦(频次大于10)。(3)舌苔脉象方面,出现的23种舌苔以苔薄黄腻最为常见,24种舌质中以质暗红最为常见,16种脉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种脉象分别为细脉、细滑脉和细弦脉。(4)病机方面:以湿热中阻为首要病机;其次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胃弱气滞(频次大于10)。(5)用药方面:79例首诊处方中合计使用144种中药,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味药为黄连、法半夏、香附、吴茱萸、乌贼骨、藿香、枳壳、黄芩、苏梗、炙甘草。在药效方面:疏肝理气类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健脾益气类、清热解毒类、化湿利水类(合计频次大于100)。(6)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将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进行关联分析,最后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药对52对,结合人工分析,总结周仲瑛教授常用药对。结论:(1)周仲瑛教授认为消化性溃疡基本病机为“肝胃不和,湿热中阻”,基本治法为清热化湿、理气和胃,其他治法还有健脾益气,温中止痛,同时治疗时注意顾护胃阴,忌刚用柔。(2)周仲瑛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药对有蒲黄与五灵脂、黄连与吴茱萸、藿香与苏梗、延胡索与木香、柴胡与赤芍、大贝母与乌贼骨等。
王洪艳[5](2019)在《基于中医证素证型研究探析姜树民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朱文锋教授证素辨证体系为依托,基于总结PU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综合吾师的辨证思路,治疗方法,深入探析其辨证特色,以期能切实指导临床,为治疗提供借鉴。资料与方法:收集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创建数据库,运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结合专业知识分析以总结PU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特点。结果:1.在本研究80例患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患病率,而年龄分布较广泛,平均年龄为59.8±11.678岁,其中50-59岁和60-69岁两年龄段PU患者较多,以DU为多发,且溃疡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球部,病程分期多为活动期及瘢痕期。2.PU病位证素分布:依次为胃、脾、肝、大肠、肾、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其中单病位证素、双病位证素、三病位及以上证素所占比例依次为36.25%、48.75%、15%。3.PU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气滞、气虚、热、湿、阳虚、阴虚、食积、血虚、血瘀、津亏,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其中病性证素虚实分布情况,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所占比例依次为38.75%、32.5%、28.75%。病性组合分布情况,单病性证素、双病性证素、三病性及以上证素所占比例依次为18.75%、40%、41.25%。4.PU证型分布:依次为湿热胃滞证、胃热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气虚证、脾虚湿困证、脾阳气虚证、胃气阴虚证、胃瘀滞证、肝郁脾虚证,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兼证分布主要为脾气虚证、食积证、心脾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等,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5)。5.证素及证型与相关因素分布:(1)证素及证型分布与溃疡类型的相关性:不同溃疡类型的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及证型分布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864>0.05、p=0.833>0.05、p=0.703>0.05)。(2)证素及证型分布与溃疡分期的相关性:不同溃疡分期的病位证素分布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145>0.05);不同溃疡分期的病性证素及证型分布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20<0.05、p=0.011<0.05)。结论:1.PU病位证素主要有胃、脾、肝,GU及DU又涉及大肠、肾、心,且多为活动期及瘢痕期。较多具有双病位致病的特点。2.PU病性证素主要分虚实两类,虚证常见证素主要为气虚、阳虚、阴虚;实证常见证素主要为气滞、热、湿。GU多为气虚、气滞、热等;DU多为气滞、气虚、热等;幽门溃疡为气滞、热;复合溃疡多为气滞、气虚、热等。活动期多为气滞、热、气虚、湿等;愈合期多为气滞、气虚等;瘢痕期多为气虚、气滞、湿、阴虚等。本病实证较多,且多具有多病性致病的特点。3.PU证型分布:GU多为胃热气滞证、胃气阴虚证、湿热胃滞证;DU多为湿热胃滞证、肝胃不和证;幽门溃疡为胃热气滞证、肝胃不和证;复合溃疡多为湿热胃滞证、胃热气滞证。活动期多为胃热气滞证、湿热胃滞证;愈合期多为湿热胃滞证;瘢痕期多为脾胃气虚证、胃气阴虚证、脾虚湿困证。4.通过对PU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研究,科学的论证了吾师治疗本病“从痈论治,以平为期”的学术思想。
王新[6](2019)在《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试验进行观察,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进而总结通络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药配伍及证治规律。方法:严格筛选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将符合本次临床试验标准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经过统计学相关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胃镜检查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各项安全性指标以及治疗前证候积分等方面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以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药物作为治疗方案,对照组仅给予四联疗法药物治疗,疗程为2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所有入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胃镜检查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各项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等方面没有差异,具备可比性。2.胃镜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临床痊愈6例,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愈显率为72.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临床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0例,愈显率为47.5%,总有效率为100%。经过统计分析后,治疗组的胃镜疗效优于对照组。3.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清除3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清除3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两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疗效经过统计分析后,未发现差异。4.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痊愈8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8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愈显率为25%,总有效率为85%。经过统计分析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指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心电图等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且经过统计分析后无差异;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在近期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并促进溃疡愈合,且安全有效。
孙昕英[7](2018)在《针刺配合黄芪建中汤联合三联用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配合黄芪建中汤联合三联用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为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探索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并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水平。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中医辨证理论分型确认为脾胃虚寒型,共计80例,该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査并符合相关的中西医诊断标准。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针刺配合黄芪建中汤联合三联用药治疗组(观察组,40例)、经典三联西药治疗组(对照组,40例),以上2组均维持治疗2周,停药2周后(治疗后)复查胃镜并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4个月后随访,行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查并根据结果对比观察2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Hp根除率)并对比调查2组患者入组治疗时(治疗前)以及离院后不同时间点(停药2周时、4个月复查时)的生存质量评分,同时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变化情况,对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疗效、治疗后Hp根除率以及生存质量与血清NO、NOS方面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入组治疗前,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停药2周后统计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2.50%)显着高于对照组(77.5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个月后随访检查2组患者Hp根除率,观察组(82.50%)显着高于对照组(65.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90.47±12.83)分]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91.26±14.72)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停药2周时、4个月复查时,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100.39±20.25)分]、[(102.47±17.38)分],显着高于对照组的[(95.27±14.94)分]、[(91.29±16.34)分)],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NO[(44.80±9.93)μmol/L]、NOS[(22.34±5.43)μmol/L]水平与对照组血清NO[(45.27±6.35)μmol/L]、NOS[(23.46±7.28)μmol/L]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O[(62.77±12.14)μmol/L]、NOS[(30.47±6.69)μmol/L]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的[(51.03±9.82)μmol/L]、[(23.47±7.25)μmol/L],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治疗期间,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黄芪建中汤具有健脾和胃、温中散寒之功效,经典的三联疗法能够抑制胃酸、根除幽门螺杆菌,三种治疗方式相互辅助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根除Hp并提高患者血清NO、NOS水平,并且还可以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符仁[8](2007)在《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及小样本临床辨证研究》文中指出胃脘痛,又名胃痛,其名最早见于《内经》,属于消化系统疾病表现出的一种主要病证,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伴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食,大便或结或溏等脾胃症状以及神倦乏力,面黄消瘦,浮肿等全身症状。在许多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疾病中均可出现胃脘痛,如消化性溃疡、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肠炎等。是临床主要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对胃脘痛的临床研究见有大量文献报道,对这些已有的临床医学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具有明显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全面了解胃脘痛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同时对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的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为临床辨证分析提供可参考的标准,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但目前还没有一篇报道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研究者实际情况,本研究进行如下工作:1、胃脘痛发病和辨治规律文献综合分析应用计算机检索、人工检索、和从综述的参考文献中追踪查询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文献资料二百余篇。对检索得到的文献,首先依据文章题名和摘要进行初筛,保留所有可能与分组设计进行临床辨证论治观察研究的文献;然后阅读全文,选取符合下列标准的文献纳入本研究:(1)文章为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发表时间2001年至2006年;(2)文章研究对象为明确的“胃脘痛”或“胃痛”的中医临床治疗;(3)观察病例成组设计,病例数不少于20例;(4)有明确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借鉴医学文献meta-分析的方法和理念对选取的胃脘痛中医临床辨治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依据文献作者所在地,以长江为界,将文献报道的胃脘痛病例分属南北两部分,对其所阐述的病史资料中的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西医诊断进行整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从近5年中医药辨治胃脘痛文章发表情况看,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地区的趋势基本相似,2001年至2003年逐年增加。(2)长江以南地区胃脘痛患者平均年龄略高于长江以北地区。但南北地区纳入研究的文献中包含年龄报道的文献量有明显差别,南方报道的文献对研究病例的年龄有详细说明的较北方多,因此可能存在文献纳入偏倚,其分析结果的参考价值相应地降低。(3)南北不同地区男性胃脘痛患者数量均明显多于女性,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约为3:2,而且长江以南地区与长江以北地区胃脘痛男女性别构成比基本一致。(4)北方地区胃脘痛患者病程长于南方地区患者。(5)总结胃脘痛的文献报道最常见的几类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胃下垂。尤其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不论南方、北方地区,均是发病率最高的两类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的病变,而且南北方胃脘痛患者中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基本相当。但在长江以南地区,胃下垂发病率较功能型消化不良低,而在北方地区正好相反。而在慢性胃炎中,北方地区浅表性胃炎所占百分比高于南方,而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则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另外,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三种亚型所占的百分比在南北方差别不明显,均以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6)在中医辨证分型方面,脾胃虚寒、脾胃阴虚是虚证胃脘痛中最为常见的两类证型,在所有统计病例中所占比例较高;而在实证胃脘痛病例中,肝气犯胃型胃脘痛较为多见,中医证型的集散趋势与地域分布未见明显相关性。2、临床研究将2004年10月~2006年1月之间就诊于澳门筷子基卫生中心门诊病例,凡是中医诊断属“胃脘痛”范畴者,均纳入本研究进行观察,共收集胃脘痛患者78例。制订临床病理观察量表,在接诊患者时,依据病史资料填写量表,待病例收集完毕,对所有收集的病例进行归纳整理,主要依据其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实证患者平均年龄小于虚证患者。就整体平均年龄而言,本研究所收诊的78例患者平均年龄与文献研究中的平均年龄相比偏大。(2)该研究中收集的78例患者,不论虚实证候,女性患者均多于男性。其中胃阴亏虚证女性多于男性尤为明显,而脾胃阳虚证患者性别差异较小。但总体的性别比例,与文献研究中的性别比例有明显不同。上述研究工作结果,探讨了不同地区胃脘痛发病的不同特征产生的可能原因。总结澳门地区临床诊治的胃脘痛患者的发病特征,并与内地文献报道互相比较,分析其间差异,总结辨治规律,为澳门地区胃脘痛的防治决策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参考。
陈婧,唐梅文,陈先翰[9](2012)在《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为临床的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主要临床表现有长期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反胃、嗳气、泛酸等一系列胃肠道症状。自1983年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Hp)以来,其与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1997年4月,在第二届全国Hp专题学术研讨会上,Hp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成为共识[1-2]。Hp相关
翁伟安,潘光强[10](2010)在《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概况》文中提出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治法及特点分析 |
(一) 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治法举要 |
1. 调和法 |
2. 温补法 |
3. 消导法 |
4. 通下法 |
5. 补益法 |
6. 清宣法 |
(二) 古代医籍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特点 |
1. 胃脘痛 |
2. 痞满 |
3. 腹痛 |
4. 腹胀 |
二、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用药规律研究 |
(一) 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方药数据库的规范及建立 |
1. 数据来源 |
2. 数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数据处理 |
(二) 处方用药数据统计结果 |
1. 高频药物统计结果 |
2. 高频药物类别频数统计 |
3. 药物四气分布 |
4. 药物五味分布 |
5. 药物归经分布 |
6. 基于关联规则的处方组方规律分析 |
(三) 数据分析 |
1. 胃脘痛、痞满、腹痛、腹胀高频药物分析 |
2. 痛胀类脾胃病高频药物分析 |
3. 43味高频药物属性和功效分类及其体现治法 |
4.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结果探讨 |
5. 用药模式及关联规则分析 |
6. 核心药物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1.1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命名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1.3 PU的辨证分型 |
1.4 中医内治法治疗PU |
1.5 中医外治法治疗 |
2.西医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2.1 定义及诊断标准 |
2.2 临床表现 |
2.3 流行病学研究 |
2.4 发病机制 |
2.5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2.诊断依据及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HP感染的诊断标准 |
2.3 中医诊断标准 |
2.4 病例纳入标准 |
2.5 病例排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制定观察表与采集患者病历 |
3.2 观察指标 |
4.资料统计 |
5.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1.1 PU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
5.1.2 PU职业分布情况 |
5.2 PU诱因 |
5.2.1 吸烟与饮酒 |
5.2.2 HP感染 |
5.3 溃疡类型分布 |
5.4 四诊信息分布情况 |
5.5 证候分布情况 |
5.5.1 性别与证候 |
5.5.2 年龄与证候 |
5.5.3 吸烟与证候 |
5.5.4 饮酒与证候 |
5.5.5 证候与HP感染 |
5.5.6 证候与溃疡类型 |
5.5.7 证候与溃疡面积 |
5.5.8 证候与溃疡数量 |
5.6 PU药物使用情况 |
5.7 各证候用药情况 |
6 分析讨论 |
6.1 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讨论 |
6.2 诱因(吸烟、饮酒、HP感染)的分析讨论 |
6.3 四诊信息分析 |
6.4 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
6.5 中医证候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
6.5.1 性别、年龄与证候的关系 |
6.5.2 吸烟饮酒与证候的关系 |
6.5.3 HP感染与证候的关系 |
6.5.4 溃疡类别、数量、面积与证候的关系 |
6.6 PU用药规律 |
6.7 证候与用药规律 |
7 本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温中愈溃方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页 |
综述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周仲瑛教授辨治消化性溃疡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和治疗 |
1.1 消化性溃疡的定义与诊断 |
1.2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
2. 中医对PU的认识和治疗 |
2.1 中医认识 |
2.2 中医治疗 |
第二部分 病案数据挖掘分析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资料 |
2.1 资料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案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入选病例一般情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预处理方法 |
3.2 消化性溃疡病案数据库的建立 |
4. 研究结果 |
4.1 临床表现分布 |
4.2 内镜下黏膜改变 |
4.3 舌质舌苔、脉象分布情况 |
4.4 病机分布情况 |
4.5 症状、病机关联分析 |
4.6 药物分析 |
4.7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4.8 常用药物组合因子分析 |
4.9 病机与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第三部分 临床方案讨论 |
1. 病因病机 |
1.1 基本病机为肝胃不和,湿热中阻 |
1.2 发病多与脾胃虚弱有关 |
1.3 发病后期多见津气两伤、气滞血瘀 |
2. 治则治法 |
2.1 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
2.2 健脾益气,温中止痛 |
2.3 顾护胃阴,忌刚用柔 |
3. 辨治特色 |
3.1 以法统方,复方合用 |
3.2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3.3 关于幽门螺杆菌 |
3.4 慢性胃炎与胃溃疡 |
4. 常用药对 |
4.1 蒲黄与五灵脂 |
4.2 黄连与吴茱萸 |
4.3 藿香与苏梗 |
4.4 延胡索与木香 |
4.5 柴胡与赤芍 |
4.6 大贝母与乌贼骨 |
5. 不足与展望 |
5.1 问题与不足 |
5.2 措施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中医证素证型研究探析姜树民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6)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针刺配合黄芪建中汤联合三联用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及小样本临床辨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一、META分析及其在医学文献研究中的意义 |
(一) Meta-分析的概念 |
(二) Meta-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三) Meta-分析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法 |
(四) 影响Meta-分析结果的常见偏倚 |
(五) Meta-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
二、胃脘痛及其研究进展 |
(一) 历代中医典藉对旨脘痛的认识沿革 |
(二) 近现代中医对胃脘痛的认识 第二部分 胃脘痛发病和辨治规律文献综合分析 |
一、研究对象选择 |
二、分析方法 |
三、分析结果 |
(一) 研究已纳入的不同地区胃脘痛文献的时间分布情况 |
(二) 不同地区胃脘痛发病年龄特点与地域的关系 |
(三) 不同地区胃脘痛发病性别特点与地域的关系 |
(四) 不同地区胃脘痛患者病程时间与地域的关系 |
(五) 不同地区胃脘痛患者西医诊断的特征及其与地域的关系 |
(六) 不同地区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的特征及其与地域特征的关系 |
四、结论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分析结果 |
(一)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年龄分布情况 |
(二)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性别比例 |
(三)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的平均年龄与文献报道相比较 |
(四) 临床研究病例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性别分布与文献报道相比较 |
四、结论 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
(9)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辨证分型治疗 |
2 基本方加减治疗 |
3 中成药治疗 |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
5 小结 |
(10)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治疗方法 |
2.1 辨证论治: |
2.2 分期论治: |
2.3 单方验方: |
2.4 针灸治疗: |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
2.6 抗幽门螺杆菌 (HP) 治疗: |
3 小结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D]. 陈金旭.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D]. 徐东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温中愈溃方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D]. 楚云.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周仲瑛教授辨治消化性溃疡的经验[D]. 徐有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基于中医证素证型研究探析姜树民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D]. 王洪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D]. 王新.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针刺配合黄芪建中汤联合三联用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D]. 孙昕英.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胃脘痛临床研究文献综合分析及小样本临床辨证研究[D]. 符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2)
- [9]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J]. 陈婧,唐梅文,陈先翰.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02)
- [10]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概况[J]. 翁伟安,潘光强. 浙江中医杂志, 2010(09)
标签:消化性溃疡论文; 十二指肠溃疡症状论文; 中医论文; 对照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