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控制单级离心泵性能的设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程思恩[1](2021)在《某新型涡扇发动机加力燃油系统性能测试试验台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液压系统具体方向、速度、载荷程序控制及无级调速控制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不同领域的应用,液压技术从原有的手动单一控制逐步迈向自动化控制,并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水利水电、冶金、矿山等各种工业领域,在航空测试领域中也大量采用了液压系统。发动机及其部附件在检修后就需要进行性能测试,由于我国目前的航空发动机多采用液压控制附件非电子式,如主燃油泵调节器、主燃油分配器、喷口-加力调节器、加力泵、滑油控制附件等。因此需要专用的液压试验台对检修后的发动机液压控制附件进行性能测试。然而,目前大多数测试系统仅能实现对简单的液压元件进行性能测试,其缺点是测试功能单一,集成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且测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人为差错,这完全不符合现在自动化测试的多功能的要求。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研制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平台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以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液压综合试验设备,用于维修后的某新型涡扇发动机加力泵和应急放油附件的性能检测,这对提高测试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概述了不同压缩比的航空发动机原理,液压技术的相关发展,以及航空自动化在线检测系统;然后分别概述了加力泵、应急放油附件以及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液压综合试验台设备的液压原理机构;根据液压原理图对液压比例阀、主燃油供油泵、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卡、PLC模块及其特殊功能模块进行了选型;然后以国产华研工控机为基础,并基于Lab VIEW系统开发了该试验台的测控系统,实现了加力泵和应急放油附件测试过程中的多通道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储存、等功能。最后以PLC作为下位机,Lab VIEW平台作为上位机,利用OPC技术实现了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通信,编制了下位机与上位机相结合的测控系统程序;其中PLC模块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Lab VIEW则完成数据的处理、显示及保存等。待试验台制造完成后,对其进行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台的功能全面,不仅满足加力泵和应急放油附件的测试精度的要求,而且测试过程简单,易操作方便,也避免了人为操作错误,效果良好,因此证明了本文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可行的。
温梓斌[2](2021)在《T模式液力透平流道式导叶的优化与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液力透平作为一种高余压液体能量回收装置,在工业流体余压回收利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早期阶段,主要是多级泵反转作液力透平,设备运行时效率低,高效区范围窄,能源浪费较严重。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使用水轮机设计理论进行液力透平装置的设计和研究。在多级水轮机模式液力透平研究过程中,级间导叶水力损失较为严重,是透平机组设计和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基于水力原动机理论的多级液力透平设计理念,设计出满足水流环量要求的流道式级间导叶。同时,由于流道式导叶结构参数较多,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匹配和优化。使其既能满足下级转轮所需的水流速度环量,又能减少级间导叶的水力损失,以提高整个透平装置的效率。本文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对过流部件进行了造型设计,基于CFD数值模拟,初步得到了整个装置的效率与应用水头。之后采用正交实验的优化算法进行16种正交方案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又进行后续9个方案的设计,最终得到优化后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最优方案对应的整机模型在设计工况点效率高达75.1%,应用水头为403.9m。与原方案相比,优化后的流道式导叶损失比重降低了2.5%,整机效率提高了6.7%,应用水头提高了6.01%,满足液力透平机组对高余压液体能量回收的需求。压力云图表明,最优方案下的流道式导叶和转轮内的压力梯度分布更加均匀,压力从过流部件进口至出口的递减过程更加规律。内部流线图表明,最优方案下流道式导叶和转轮内的涡流、脱流、偏流问题得到了改善,过流部件内的水流流态更加稳定,水力性能到了提高。
张朋飞[3](2020)在《基于前置泵正压给水的矿井排水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矿井排水系统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把矿井水排出到地面的重任。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井下涌水,将极大地威胁煤炭生产和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邯郸峰峰矿区的地质属于极复杂地区,开采过程产生大量的奥灰水,煤矿生产受水患威胁严重。本课题以邯郸孙庄采矿公司井下中央泵房排水系统水泵汽蚀严重、响应速度慢、耗电量大以及自动化性能差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首先,优化排水方案,采用压入式排水方式,通过潜水泵与主排水泵串联,由潜水泵为主排水泵吸水口提供正压给水,提高了水泵吸上高度,并设计中央泵房顶置布置方案,保障了矿井排水系统安全运行。重新设计一套基于前置泵正压给水的主排水泵快速启动新工艺流程。然后,结合煤矿排水系统工作原理,提出了三维模糊控制器和动态规划算法两种控制策略。根据不同时段电价、水位高低和水位变化速率等多输入变量,建立矿井排水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水仓水位模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二维模糊控制器曲线,三维模糊控制曲线超调量明显减小,响应时间、调整时间和稳定时间大大缩短。其次,把监控系统分为三层:现场层(I/O)、控制层(PLC)和管理层。根据系统优化策略以西门子S7-1200 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接收现场层和管理层的命令,负责采集各传感器的参数,接收上位机和就地操作箱的命令,对各控制元件发出启停命令。最后,通过OPC技术来实现IFIX软件和S7-1200 PLC下位机实时通讯,设计矿井排水系统监控界面,实现了参数显示、故障报警、数据记录等功能。通过PLC和IFIX软件结合,实现了矿井排水系统的远程一键启停和无人值守、状态监测监控和智能避峰控制等功能。本论文结合PLC、传感器、IFIX、网络通信等技术,根据“正压给水”、“避峰填谷”、“自动控制”、“自动轮换”、“实时监测”的系统控制功能进行设计,开发了一套监测、通信、显示合而为一的矿井自动排水监控系统。
汪三飞[4](2019)在《五轴数控电解加工机床集成控制系统开发及运动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多数电解加工机床由于功能简单、集成度低、加工操作不便因而在应用上受到了限制,难以满足复杂零件加工。针对现有电解加工机床存在的不足,研发一套用于五轴电解加工机床的高性能集成控制系统,并对它的性能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五轴数控电解加工机床的设计需求,对电解加工机床总体布局、电解液系统组成、加工电源集成方案进行了论证,拟定了机床总体方案。机床采用了卧式结构布置形式,并对机床各个轴的传动系统,工作台、立柱等零部件等进行了详细设计,采用UG软件建立了整个机床3D模型。其次,拟定了机床控制系统集成方案,对控制系统硬件进行了设计。在多种控制方案比较基础上提出了以西门子840Dsl为平台进行控制系统集成的开发方案。对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进行设计,通过计算比较等方法对NCU、PCU、伺服单元、电机等元件进行选型,并对系统进行集成。在电解液系统中采用了分布式控制,通过PROFUBUS总线建立主从PLC通讯,实现加工温度、电压液压力等参数设定和工作参数实时采样,并设计了加热、参数测量等电路。对PLC的开关量与模拟量输入输出节点进行了分配,设计了相应控制电路。然后,利用自动控制理论建立了机床闭环伺服控制的数学模型,结合实例对机床运动性能进行了分析。针对运动系统X轴、Y轴、Z轴建立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结构,建立了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控制的数学模型,实现系统的全闭环控制。对X轴、Y轴、Z轴闭环控制模型的参数进行设定,并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X轴、Y轴、Z轴的伺服控制性能进行分析。以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轨迹为例分析了XYZ三轴联动性能,通过UG软件分析理论轨迹与仿真轨迹之间的偏差。最后,结合控制系统硬件进行PLC控制程序设计和控制软件开发,并进行系统调试。利用西门子step7软件对机床S7-300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进行组态并设计了系统的PLC控制程序,实现了对机床数控系统、加工电源以及电解液系统等模块控制。在控制软件开发中,先采用QT软件设计了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并移植到VC++环境中,再利用西门子Operater Programming Package开发工具包借助于Visual Studio平台进行控制程序开发。通过西门子编程包中的功能函数以及VC++运行库的调用与编程实现了机床的数控程序调用、加工过程数据采集、故障诊断以及加工过程的自动控制。在开发过程中,对控制系统软硬件、各模块功能进行了调试。结果表明:主计算机(PCU)与子模块控制器(NCU、PLC、单片机)之间通讯正常,系统硬件运行可靠;控制软件与HMI兼容性好,系统集成度高,各项功能测试正常。
刘博深[5](2018)在《液力变矩器叶轮结构流固耦合分析及轻量化设计》文中提出为了解液力变矩器承载能力与结构轻量化设计潜力,包括叶片与内、外环的叶轮结构在内部流场压力载荷下的结构弹性变形、振动特性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采用双向瞬态流固耦合计算方法与流场压力-结构应变试验测试相结合,解决了已有静压强度计算中仅得到稳态结果的分析局限性,实现了变矩器流场脉动载荷激励与结构振动响应的内在联系分析,并开展结构轻量优化设计。建立了基于动网格的双向瞬态流固耦合分析模型。采用流体与结构分域耦合求解策略,实现了流-固分域计算与耦合数据传输。为完整表征叶轮结构所受流场压力载荷,建立了包含内环泄漏区在内的流场模型。对比冲压、铸造两种变矩器的叶轮机械结构差异,分别建立固体边界约束与流固耦合交界面。采用弹簧光顺动网格模型,实现在流场载荷引起结构变形时,流场边界网格随结构边界运动实时更新,防止流场网格运动时极易导致的负网格现象发生,实现了结构变形-流场压力的双向数据传输与耦合求解计算。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变矩器流场压力脉动、结构振动和动应力瞬态结果。依据时均流体压力载荷分布与时均结构变形、应力分布的特征区域设定数据监控点,分析流体压力场与结构变形等随速比工况改变的变化趋势;通过频域分析得到了压力脉动载荷激励与结构振动响应的频域关系:在特定工况区间内,泵-涡交互频率同为流场压力脉动与结构振动主频,且得到泵-涡交互频率以泵轮转速、叶片数和速比为变量的近似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变矩器封闭内流场导轮复杂叶片表面压力-应变测试方法,建立了压力-应变复合试验测试系统,实现了复杂空间表面油液压力与结构应变数据测试。在时域中验证了导轮局部流固耦合仿真计算所得压力场与结构应变结果;在频域中验证了导轮叶片表面压力脉动与结构振动主频及其与工况速比的近似关系。提出了叶栅厚度流固耦合轻量化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叶栅厚度参数化模型与优化设计平台,得到了各部位厚度对变矩器结构强度与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考虑结构材料强度、制造工艺性约束和动载荷激励,对铸造型变矩器叶栅系统进行了结构厚度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设计实现在保证变矩器结构强度与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了变矩器叶栅系统的低厚度轻量化设计。
杨和茵[6](2017)在《供水泵站变频水泵节能控制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泵是供水系统中主要的动力设备。在给水系统中,泵站电耗一般占系统总电耗的70%以上。用于供水系统的国产水泵实际使用效率多数比发达国家产品低10%30%,水泵运行效率低,能耗浪费严重。因此,降低水泵电耗损失,提高水泵运行效率是供水泵站节能的关键。对于水泵节能的方式有多种,其中,变频调速具有效率高,机械特性强,调速范围宽等优点,是改变水泵运行工况的理想调速方式,是目前最新的技术。本文通过对水泵的特性曲线、管道的特性曲线和变频水泵的特性曲线的原理进行分析,介绍水泵节能的主要方式,讨论了供水变频水泵节能的工作原理,指出变频水泵组在一定工况条件下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方式达到最佳节能效果。本课题以广东省广州市供水量350万吨/日的自来水取水泵站的变频水泵为研究对象,对泵组的节能控制模式进行探索研究。通过对单台变频水泵、多台变频水泵的一系列性能测试,进而进行水泵组控制模式探索研究,变频水泵组的节能控制应用研究,探索大型取水泵站泵组安全控制运行模式及优化运行节能降耗的方法和手段。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水泵的性能曲线,对变频水泵进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泵组安装运行状态良好,与理论值偏差符合预期。(2)开展变频泵组组合控制模式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水泵组在不同频率运行不利于水泵的安全稳定运行,生产中宜采用相同频率下运行,根据生产需水量调整开机数量和运行频率。(3)开展了变频调速水泵节能控制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水位条件下,泵组运行电耗跟泵组的台数、频率有密切关系,但呈现非线性非绝对关联状态。生产应用中采用测定的数据及曲线作为指引,可有效达到节能控制的目的。实验研究表明,对于现有的供水变频水泵对供水系统中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水量如何搭配才能优化配置,以达到满足生产的需求的前提下,同时具备生产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并达到最大的节能的效果,为大型供水系统的泵组运行提供经验。
邵云锋[7](2017)在《790MSP32高效中开泵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开泵因其流量大、抗汽蚀性能好等优点而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市政民用和农田水利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本文采用速度系数法对中开泵的水力元件进行设计,运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中开泵水力元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最后采用试验方法对中开泵进行性能试验研究。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采用速度系数法对中开泵叶轮进行设计,同时对中开泵的吸水室和压水室进行了设计。通过减小叶轮外径,降低中开泵的圆盘摩擦损失,从而提高中开泵的效率。2.运用CFD技术对中开泵水力元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不同流量下,中开泵内部流场分布规律,对其性能进行了预测;研究了叶轮重要几何参数:叶片数、叶轮出口宽度以及叶片出口安放角对中开泵内部流场及外特性的影响。3.对中开泵主要零部件进行了强度和刚度校核,经校核满足使用要求,保证中开泵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对中开泵进行性能试验研究,并将试验所得的数据与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试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为采用CFD技术对中开泵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柯圣华[8](2016)在《变频供水技术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频调速供水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恒速供水系统相比,变频调速供水具有节能效率高、能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但是目前变频调速供水技术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技术难关,没能尽显变频供水设备的功效,没有全面达到节能效果。本文首先根据目前变频供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变频供水的调速范围不可以随意调节,如果水泵的调速比过低,会出现水泵机组效率急剧下降,甚至会出现流量阻塞、流量振荡等不稳定运转的工况。在变频供水技术中,水泵的性能直接关系到调速系统的节能效果。本文通过对水泵Q-H特性曲线形状及不同比转数水泵性能的分析,指出比转数ns=100350的中、高比转数离心泵适合作为调速泵。关于变频供水控制方式的选择,本文通过对控制点设在水泵出口的恒压控制和变压控制,以及控制点设在最不利点的控制方式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变频供水技术中水泵出口恒压控制应用最广泛的原因。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主、辅泵之间的切换点一直比较模糊,为了使主、辅泵高效衔接,小泵的设计流量值应该为大泵退出频率时对应的流量,此频率称为阈值频率。在单变频技术中当变频泵启动或变频泵由变频切换为工频状态时存在着电流冲击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软启动、软切换的原理,从而避免了巨大的电流冲击。分析指出在单变频供水技术中,由于系统存在流量失调区,无法保证系统高效运转。从而提出两种优化方案。一种方案是同型号的双变频调速供水技术,此方案中的水泵性能需要满足条件:通过Q-H特性曲线的左、右高效端点的相似工况抛物线系数之比KA/KB≥4;另一种方案为不同型号的水泵并联,其中大型号泵为调速泵,小型号泵为恒速泵。本文最后通过同型号的双变频调速供水技术引申出数字化集成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通过对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特点、控制方式及节能性分析,全面阐述了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的高效性及优越性。
石懋峘[9](2015)在《潜油电泵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根据潜油电泵的运行特性曲线,其运行高效区是其系统运行最合理区域。如果系统长期运行在其高效区之外,即会导致系统损耗增加,且运行周期会降低。潜油电泵井下各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以及调整可使潜油电泵合理运行在高效区,目前潜油电泵的运行监控与其参数调整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主要采取人工调节和监控的办法,难以保证潜油电泵的实时合理运行,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油气生产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井下监测及智能控制等相关技术和理论研究工作,分析了电泵转速与排量、扬程和功率等因素的关系,建立了基于系统效率的转速优化方法。利用模糊控制理论,形成一种潜油电泵转速模糊控制算法,设计了模糊控制器。研制出配套的井下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井下数据采集单元与地面数据处理单元两部分组成,并实现泵入口压力、泵出口压力、泵入口温度、电机工作温度等四个参数的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测,开发出配套的地面远程控制系统,实现潜油电泵系统的远程控制、现场监控以及数据管理。整个系统经过实验室与试验井的测试,运行稳定可靠,提高了系统效率,延长了检泵周期,实现了潜油电泵采油系统的自动控制。
冷洪飞[10](2015)在《双吸离心泵叶片载荷特性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在水泵反问题设计方法中,叶片载荷将叶片形状与水泵内部流动特性联系在一起,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选取方法。本文以比转速在90~180内的双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对叶片载荷特性与双吸离心泵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叶片载荷曲线在反问题设计方法中的应用过程,建立了三段式载荷曲线的求解方程和计算步骤。在此基础上,针对12台性能优良的双吸离心泵,进行了流动特性分析与叶片载荷曲线的反演计算,建立了载荷曲线参数与水泵水力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前盖板主加载点位置过于靠前会使水泵进口压力降低,直接影响水泵的汽蚀性能;前、后盖板后加载点过于靠前,会使叶轮后部做功能力不足,降低效率,过于靠后则会使叶轮出口处压力梯度较大,产生明显的二次流,影响泵的效率和压力脉动。其中,具有高抗汽蚀特性的双吸离心泵,前盖板主加载点在相对轴面流线坐标上主要分布在0.24~0.65范围内,并随比转速的增加而减小;具有高效率特性的双吸离心泵,前盖板后加载点主要分布在区间0.59~9.75范围内,后盖板后加载点主要分布在0.53~0.67范围内,均随比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具有低压力脉动特性的双吸离心泵,前盖板后加载点主要分布在0.75~0.86范围内,后盖板后加载点主要分布在0.69--0.86范围内,均随比转速的增加而减小。基于上述载荷曲线特征,形成了用于指导双吸离心泵叶轮设计的"RNG载荷曲线”。针对在反问题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叶片扭曲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满足前盖板和后盖板载荷曲线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叶片轴面截线形状,来控制叶片整体平滑度的叶片调控方法——"RNG叶片调控方法”。该方法将所有轴面截线均为下凸型圆弧,圆弧半径按指定规律由进口向出口逐渐增加。由此方法得到的叶片,表面光顺,整体水力性能好。将所建立的RNG载荷曲线和RNG叶片调控方法相结合,形成了用于指导双吸离心泵叶轮水力设计的"RNG加载技术”。根据该项技术,分别以提高效率和降低压力脉动为优化目标,对两台双吸离心泵叶轮进行了改型优化设计。其中,以提高效率为目的叶轮经改型设计后,最优点效率提高了2.4个百分点;以降低压力脉动为目标的叶轮经改型设计后,在设计工况下压力脉动峰峰值降低了约50%,研究成果已经在大型引黄灌溉工程等实际泵站中应用。本文研究成果为双吸离心泵叶轮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对提高双吸离心泵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预控制单级离心泵性能的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控制单级离心泵性能的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某新型涡扇发动机加力燃油系统性能测试试验台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1.3.1 液压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1.3.2 航空自动化在线检测系统 |
1.3.3 液压测试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1.3.4 虚拟仪器 |
1.3.5 工业现场基于PLC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 |
1.3.6 LabView与 PLC结合应用状况概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主要性能参数 |
2.1 设计产品主要性能参数 |
2.1.1 加力泵主要性能参数 |
2.1.2 应急放油附件主要性能参数 |
2.2 设备主要参数 |
2.2.1 燃油系统参数要求 |
2.2.2 应急放油附件密封、气密性、泄露试验系统参数要求 |
2.2.3 加力泵轴承润滑系统 |
2.2.4 设备润滑系统 |
2.2.5 主传动系统参数要 |
2.2.6 数据采集系统 |
2.2.7 电气系统要求 |
2.2.8 试验器外形、布局要求 |
3 试验器液压系统设计与制造 |
3.1 燃油系统设计 |
3.1.1 H1、H2 试验系统设计 |
3.1.2 H4、H5、H8 试验系统设计 |
3.1.3 H3、H6、H10 试验系统设计 |
3.2 应急放油附件流量试验系统设计 |
3.3 应急放油附件密封、气密性、泄露试验系统设计 |
3.4 润滑与传动系统设计 |
3.4.1 加力泵轴承润滑系统设计 |
3.4.2 设备主传动及润滑系统 |
3.5 辅助系统 |
3.6 液压系统的制作 |
4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4.1 控制系统设计 |
4.1.1 操作台按钮布局设计 |
4.1.2 电源控制设计 |
4.1.3 转速控制设计 |
4.1.4 加热系统控制设计 |
4.2 在线测量系统设计 |
4.3 测试软件系统设计 |
4.4 试验操作设计 |
4.5 在线检测功能设计 |
4.6 安全处理 |
4.7 监控系统 |
4.7.1 监控设计 |
4.7.2 视屏数据存储、回放方案 |
4.8 故障自检系统 |
5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1 操作流程 |
5.1.1 系统检查 |
5.1.2 测试前准备 |
5.1.3 开启操作软件 |
5.1.4 用户管理 |
5.1.5 系统配置 |
5.1.6 通道校准 |
5.1.7 试验监控 |
5.1.8 数据上传 |
5.1.9 测试流程 |
5.2 试验验证 |
5.2.1 加力泵试验参数验证情况 |
5.2.2 应急放油附件技术参数验证情况 |
5.2.3 加力泵轴承润滑系统参数验证情况 |
5.2.4 设备润滑系统参数验证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T模式液力透平流道式导叶的优化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导叶的相关研究 |
1.2.2 级间导叶的相关研究 |
1.2.3 流道式导叶的相关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流道式导叶的水力设计与模型建立 |
2.1 流道式导叶的设计思想与基本参数的确定 |
2.2 流道式导叶的设计流程 |
2.3 流道式导叶的三维建模 |
2.4 液力透平其他过流部件的三维模型 |
2.4.1 进水室及首级导叶的建模 |
2.4.2 超低比转速转轮的建模 |
2.4.3 出水室的三维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3 网格划分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3.1 网格的划分方法与网格无关性分析 |
3.2 CFD仿真计算方法 |
3.2.1 控制方程的离散 |
3.2.2 CFD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4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流道式导叶参数 |
4.1 正交实验优化原理 |
4.2 试验因素与取值范围的选择 |
4.3 正交方案的确定与仿真计算 |
4.4 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法 |
4.4.1 各因素对机组效率的影响 |
4.4.2 各因素对机组水头的影响 |
4.4.3 各因素对级间导叶水力损失的影响 |
4.4.4 各因素对转轮损失的影响 |
4.5 正交方案基础上的新增方案 |
4.5.1 正导叶出口角对机组的影响 |
4.5.2 流道最大直径D4 对机组的影响 |
4.6 本研究中最优级间导叶参数的确定 |
4.7 本章小结 |
5 最优方案与原设计方案的性能对比 |
5.1 优化前后两种方案外特性对比 |
5.1.1 优化前后两种方案整体性能对比 |
5.1.2 两种方案各过流部件水力损失对比 |
5.2 优化前后两种方案内特性对比 |
5.2.1 两种方案的压力分布对比 |
5.2.2 两种方案的流线分布图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前置泵正压给水的矿井排水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井排水方式研究现状 |
1.2.2 自动化控制研究现状 |
1.2.3 优化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排水系统存的问题 |
1.4 本课题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常见引水方式介绍 |
2.1.1 压力管引水 |
2.1.2 真空泵引水 |
2.1.3 射流泵引水 |
2.2 前置泵正压给水系统组成 |
2.2.1 系统工作原理 |
2.2.2 汽蚀现象 |
2.3 控制系统主要功能 |
2.4 泵房联合运行 |
2.5 泵房顶置布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正压给水控制系统策略研究 |
3.1 水位模糊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
3.1.1 模糊控制理论 |
3.1.2 模糊控制器设计 |
3.1.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2 动态规划算法的排水控制策略 |
3.2.1 动态规划法原理 |
3.2.2 建立数学模型 |
3.2.3 动态规划算法求解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正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系统控制层次 |
4.2 PLC控制柜设计 |
4.2.1 系统硬件结构组成 |
4.2.2 PLC模块的介绍与选型 |
4.2.3 输入输出地址分配 |
4.3 其他设备选型 |
4.3.1 前置泵选型 |
4.3.2 电动闸阀选型 |
4.3.3 传感器选型 |
4.3.4 就地操作箱的设计 |
4.4 PLC控制箱接线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正压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硬件组态 |
5.2 PLC控制系统子程序的实现 |
5.2.1 控制方案选择 |
5.2.2 水泵一键启停 |
5.2.3 模糊控制策略 |
5.2.4 自动轮换原则 |
5.2.5 泵房智能切换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上位机设计和实现 |
6.1 iFIX组态软件简介 |
6.2 iFIX与 PLC的通讯 |
6.2.1 PLC与 OPC服务器的连接 |
6.2.2 iFIX与 OPC服务器的连接 |
6.3 上位机监控界面 |
6.3.1 登陆画面 |
6.3.2 主监控画面 |
6.3.3 报警记录画面 |
6.3.4 历史数据查询 |
6.3.5 系统参数设置 |
6.3.6 水情预警界面 |
6.4 井下试验 |
6.4.1 水泵启动时间 |
6.4.2 水位变化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4)五轴数控电解加工机床集成控制系统开发及运动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解加工机床国内外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课题来源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五轴数控电解加工机床总体设计 |
2.1 电解加工系统组成 |
2.2 机床总体设计要求 |
2.2.1 机床设计要求 |
2.2.2 机床技术指标要求 |
2.3 机械结构设计 |
2.4 传动系统设计 |
2.5 电解液循环系统设计 |
2.6 电解加工电源设计 |
2.7 机床三维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
3.2 控制系统集成方案比较与选择 |
3.2.1 控制方案比较 |
3.2.2 控制系统集成方案选择 |
3.3 系统集成设计 |
3.3.1 控制单元选型 |
3.3.2 控制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
3.4 运动系统设计 |
3.4.1 伺服驱动系统配置 |
3.4.2 驱动电机选型 |
3.4.3 电机驱动模块选型 |
3.4.4 S120 电源模块选择 |
3.5 电解液循环系统控制硬件设计 |
3.5.1 电解液循环系统的控制集成 |
3.5.2 电解液循环控制系统组成 |
3.5.3 电解液液位调节 |
3.5.4 电解液温度调节 |
3.6 控制电路设计 |
3.6.1 控制电路设计 |
3.6.2 PLC输入输出接口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 |
4.1 伺服驱动系统模型 |
4.2 运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4.2.1 电机动态数学模型 |
4.2.2 传递系统数学模型 |
4.3 伺服驱动系统数学模型 |
4.3.1 S120 驱动控制系统 |
4.3.2 电流环数学模型 |
4.3.3 速度环数学模型 |
4.3.4 位置环数学模型 |
4.3.5 驱动系统全闭环控制模型 |
4.4 X轴运动系统的性能分析 |
4.4.1 X轴电机参数设置 |
4.4.2 伺服进给系统惯量匹配分析 |
4.4.3 X闭环机械系统性能分析 |
4.5 X/Y/Z三轴联动性能分析 |
4.5.1 三轴联动仿真流程 |
4.5.2 加工轨迹的生成 |
4.5.3 三轴联动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LC控制程序设计与控制软件开发 |
5.1 电解加工数控系统控制要求 |
5.2 PLC结构与程序块分配 |
5.2.1 840Dsl PLC控制程序结构 |
5.2.2 电解加工PLC主体程序块分配 |
5.3 硬件组态与数据集成 |
5.3.1 840Toolbox的安装 |
5.3.2 控制系统硬件组态设计 |
5.3.3 电解加工数据集成 |
5.4 程序块的编写 |
5.4.1 电解加工系统控制流程 |
5.4.2 电解加工PLC主程序 |
5.4.3 运动控制PLC程序 |
5.4.4 电解液循环PLC控制程序 |
5.4.5 电解电源控制程序开发 |
5.5 机床集成控制软件二次开发 |
5.5.1 集成控制软件及开发方案 |
5.5.2 控制软件开发流程 |
5.5.3 电解加工机床人机界面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调试 |
6.1 硬件调试 |
6.2 软件调试流程 |
6.3 系统初始化 |
6.4 计算机的通讯以及接口设置 |
6.4.1 计算机的通讯设置 |
6.4.2 调试接口的连接 |
6.5 驱动系统的调试 |
6.5.1 运动轴参数设置 |
6.5.2 驱动固件更新 |
6.5.3 驱动配置 |
6.6 机床数据备份 |
6.7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
(5)液力变矩器叶轮结构流固耦合分析及轻量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压力脉动与流致振动机理概述 |
1.2 流固耦合理论方法在叶轮机械中的研究与发展 |
1.3 旋转叶轮机械流场与结构特性测试研究进展 |
1.4 结构轻量化方法概述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液力变矩器双向瞬态流固耦合模型研究 |
2.1 流固耦合基本控制方程 |
2.1.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2.1.2 结构控制方程 |
2.1.3 流固耦合求解方程 |
2.2 双向流固耦合仿真求解策略 |
2.2.1 流场非结构网格生成模型 |
2.2.2 动态网格更新模型 |
2.2.3 流固耦合面数据传递 |
2.3 双向瞬态流固耦合仿真分析方法 |
2.3.1 变矩器结构与内流场模型 |
2.3.2 叶轮结构边界与约束条件 |
2.3.3 流固耦合仿真模型计算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流固耦合的流体压力脉动与结构振动研究 |
3.1 内流压力场时均特性分析 |
3.1.1 冲压型变矩器时均压力分布 |
3.1.2 铸造型变矩器时均压力分布 |
3.2 变矩器结构变形与应力时均特性分析 |
3.2.1 冲压型变矩器结构变形分布规律 |
3.2.2 铸造型变矩器结构变形分布规律 |
3.2.3 冲压型变矩器叶轮结构应力分布规律 |
3.2.4 铸造型变矩器叶轮结构应力分布规律 |
3.2.5 两种变矩器结构响应特性差异 |
3.2.6 多泵轮转速下叶轮变形与应力 |
3.3 液力变矩器压力脉动与结构振动响应分析 |
3.3.1 冲压型液力变矩器内流压力脉动与结构响应特性 |
3.3.2 铸造型液力变矩器内流压力脉动与结构响应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力变矩器导轮流固耦合试验分析研究 |
4.1 测试试验方法研究 |
4.1.1 测试目的与意义 |
4.1.2 传感器测试原理与布置方法 |
4.1.3 基于 3D打印的三维样机设计可行性验证方法 |
4.1.4 试验工况条件选择 |
4.2 导轮叶片流体压力与结构应变测试试验 |
4.2.1 叶片表面流场压力时均特性分析 |
4.2.2 基于试验数据的FSI与CFD叶片表面压力对比 |
4.2.3 叶片表面流场压力脉动频域特性 |
4.2.4 导轮叶片应变时均特性分析 |
4.2.5 导轮叶片动应变频域特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液力变矩器叶栅厚度轻量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5.1 叶栅厚度优化设计平台 |
5.1.1 叶栅厚度优化设计思路 |
5.1.2 叶片厚度参数化模型 |
5.1.3 叶轮厚度参数化模型 |
5.1.4 叶栅厚度轻量优化设计流程 |
5.1.5 叶栅厚度优化设计平台构建 |
5.2 叶栅厚度优化分析计算 |
5.2.1 结构厚度轻量化对强度的影响 |
5.2.2 叶栅厚度轻量化对起动转矩的影响 |
5.2.3 结构轻量优化设计实例 |
5.2.4 压力载荷脉动主频对涡轮结构轻量化约束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供水泵站变频水泵节能控制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泵的基本理论 |
1.1.1. 水泵定义及分类 |
1.1.2. 水泵的构造 |
1.1.3. 水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
1.1.4. 水泵的性能曲线 |
1.2. 水泵在供水行业的应用 |
1.3. 水泵的能耗现状 |
1.4. 水泵节能的常用方法 |
1.4.1. 合理选型和科学搭配 |
1.4.2. 规范安装、使用和维护 |
1.4.3. 降低水泵的能量损失 |
1.4.4. 叶轮切削技术 |
1.4.5. 应用变频调速技术 |
1.4.6. 其他节能技术 |
1.5. 国内外水泵变频节能研究内容及进展情况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供水工程系统简介 |
2.1. 工程概述 |
2.1.1. 工程规模 |
2.1.2. 泵站概述 |
2.1.3. 输水管线概述 |
2.2. 工程设计 |
2.2.1. 取水泵站设计 |
2.2.2. 配水泵站设计 |
2.2.3. 主力水泵设计选型 |
2.3. 工程建设及试运行情况 |
2.3.1. 工程建设总体情况 |
2.3.2. 取水泵站主设备安装情况 |
2.3.3. 工程试运行情况 |
2.4. 取水泵站供水现状 |
2.4.1. 取水泵站总体运行情况 |
2.4.2. 取水泵站运行数据 |
2.4.3. 取水泵组运行状态分析 |
2.4.4. 取水泵组运行状态总体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泵和管道特性测试分析研究 |
3.1. 引言 |
3.2. 数据采集设备参数 |
3.3. 单台水泵定频性能测试 |
3.3.1. 定频测试目的 |
3.3.2. 定频测试方法和步骤 |
3.3.3. 定频测试结果和分析 |
3.4. 单台水泵变频调速性能测试 |
3.4.1. 调速测试目的 |
3.4.2. 调速测试方法和步骤 |
3.4.3. 调速测试结果及分析 |
3.5. 管道特性测试 |
3.5.1. 管道特性测试目的 |
3.5.2. 管道特性测试方法和步骤 |
3.5.3. 管道特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频调速泵组控制模式探索研究 |
4.1. 引言 |
4.2. 同频组合控制模式探索试验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方法和步骤 |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异频组合控制模式探索试验 |
4.3.1. 试验目的 |
4.3.2. 试验方法和步骤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同频组合控制模式的泵组性能测试 |
4.4.1. 测试目的 |
4.4.2. 测试方法和步骤 |
4.4.3. 测试结果 |
4.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频调速水泵节能控制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1.1. 客观因素对取水泵组运行的影响 |
5.1.2. 取水泵组控制方式现状分析 |
5.1.3. 取水泵组节能控制的需求 |
5.2. 泵组节能控制的正交实验研究 |
5.2.1. 正交实验因素及水平 |
5.2.2.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泵组数量频率组合节能控制研究 |
5.3.1. 试验目的 |
5.3.2. 试验方法和步骤 |
5.3.3. 试验结果 |
5.3.4. 结果分析 |
5.4. 实际运行校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产运行应用研究 |
6.1. 组合控制应用情况 |
6.2. 分析研究 |
6.2.1. 泵组控制方式的深入研究 |
6.2.2. 操作应用研究 |
6.2.3. 影响因素分析 |
6.3. 应用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790MSP32高效中开泵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开泵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中开泵设计概述 |
1.3 中开泵研究现状 |
1.3.1 中开泵国内研究现状 |
1.3.2 中开泵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设计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开泵水力元件设计计算 |
2.1 泵内损失分析 |
2.1.1 水力损失 |
2.1.2 机械损失 |
2.1.3 容积损失 |
2.2 设计方法 |
2.2.1 模型换算法 |
2.2.2 速度系数法 |
2.3 叶轮水力设计 |
2.4 吸水室水力设计 |
2.5 压水室水力设计 |
第3章 中开泵水力元件数值分析研究 |
3.1 中开泵水力元件三维造型 |
3.1.1 叶轮三维实体造型 |
3.1.2 吸水室三维实体造型 |
3.1.3 压水室三维实体造型 |
3.1.4 水力模型装配体 |
3.2 数值模拟计算 |
3.2.1 网格生成技术 |
3.2.2Fluent湍流模型 |
3.2.3 边界条件 |
3.2.4 模拟计算 |
3.3 研究分析水力元件 |
3.3.1 流量不同对高效中开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
3.3.2 叶片数对高效中开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
3.3.3 出口宽度对高效中开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
3.3.4 叶片出口安放角对高效中开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
第4章 主要零部件强度和刚度设计计算 |
4.1 叶轮强度计算 |
4.2 泵轴强度和刚度计算 |
4.3 泵壳强度和刚度计算 |
第5章 中开泵水泵试验 |
5.1 中开泵外特性试验 |
5.2 中开泵试验分析研究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设计总结 |
6.2 论文的意义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变频供水技术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供水方式的演变 |
1.2.1 二次供水方式的演变 |
1.3 变频调速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国内外对变频调速供水技术的研究 |
1.5 论文研究内容、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供水泵的优化理论基础 |
2.1 离心泵的特性 |
2.1.1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
2.1.2 离心泵的相似工况抛物线 |
2.2 离心泵优化改造问题的提出 |
2.3 水泵运转的调节方式 |
2.4 变频调速水泵的选择原则 |
2.4.1 变频调速泵的Q-H特性曲线形状 |
2.4.2 变频调速泵的比转数ns |
2.5 变频调速供水的节能原理 |
2.6 变频调速供水系统控制原理 |
2.7 变频调速供水系统控制方式 |
2.7.1 控制点设在水泵出口控制方式 |
2.7.2 控制点设在最不利点控制方式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频调速供水的调速分析 |
3.1 离心泵的调速原则 |
3.2 水泵机组能耗分析 |
3.3 变频调速中几个需要避开的工况点 |
3.3.1 调速水泵流量阻塞点 |
3.3.2 调速水泵流量振荡点 |
3.3.3 调速水泵汽蚀点 |
3.4 离心泵的调速范围 |
3.5 共振与临界转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频调速供水工况分析及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变频调速变压供水中运行工况分析 |
4.2.1 定速泵的运行工况 |
4.2.2 调速泵的运行工况 |
4.2.3 同型号水泵调定混合给水系统的运行工况 |
4.3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中运行工况分析 |
4.4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优化分析 |
4.4.1 同型号多台调速泵实现的变频恒压高效运转 |
4.4.2 水泵性能样本分析 |
4.4.3 不同型号调速泵实现的变频恒压高效运转 |
4.4.4 优化实例 |
4.5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
4.5.1 小流量(零流量)问题 |
4.5.2 变频调速中的软启动、软停止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集成全变频控制恒压供水技术 |
5.1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历程 |
5.2 数字集成全变频控制恒压供水技术的控制方式 |
5.3 数字集成全变频控制恒压供水技术的节能分析 |
5.3.1 数字集成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节能原理 |
5.3.2 数字集成全变频恒压供水技术节能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潜油电泵自动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 |
1.2.1 国内外潜油电泵制造与应用技术现状 |
1.2.2 国内外潜油电泵井下监测技术现状 |
1.2.3 国内外潜油电泵控制技术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关键技术 |
1.4 技术思路 |
第二章 潜油电泵系统转速控制方法研究 |
2.1 潜油电泵运行特性分析 |
2.1.1 潜油电泵工作原理 |
2.1.2 潜油电泵标准特性曲线 |
2.2 潜油电泵转速控制方法研究 |
2.2.1 转速影响因素分析 |
2.2.2 变频调速特性 |
2.2.3 潜油电泵转速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潜油电泵转速模糊控制技术研究 |
3.1 模糊控制原理 |
3.1.1 模糊控制基本思想 |
3.1.2 模糊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
3.1.3 模糊控制的特点 |
3.1.4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
3.2 潜油电泵转速模糊控制算法 |
3.3 模糊控制器设计 |
3.3.1 输入模糊化设计 |
3.3.2 模糊推理 |
3.3.3 解模糊 |
3.4 潜油电泵转速模糊控制算法仿真 |
3.5 模糊控制器的PLC编程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井下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结构与性能指标 |
4.1.1 系统总体结构 |
4.1.2 系统性能指标 |
4.2 信号传输方案 |
4.3 井下数据采集单元的设计 |
4.3.1 功能与结构 |
4.3.2 关键元器件的选择 |
4.3.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4.3.4 机械结构设计 |
4.4 地面数据处理单元的设计 |
4.4.1 地面供电电路 |
4.4.2 井下供电电路 |
4.4.3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
4.4.4 A/D采样电路 |
4.5 系统软件设计 |
4.5.1 PIC时序控制程序设计 |
4.5.2 显示界面程序 |
4.5.3 压力测量的软件补偿 |
4.6 系统滤波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 |
5.1 上位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 |
5.1.1 开发平台选择 |
5.1.2 监控软件的组成及功能实现 |
5.1.3 系统与下位PLC的连接 |
5.2 现场控制柜的设计 |
5.2.1 现场监控系统的开发 |
5.2.2 现场监控系统与PLC控制器的连接 |
5.2.3 控制柜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试验 |
6.1 监控系统与PLC控制器的调试实验 |
6.2 控制柜的调试实验 |
6.2.1 控制柜室内调试实验 |
6.2.2 控制柜室内试验井调试实验 |
6.3 井下监测系统实验 |
6.3.1 井下监测系统室内调试实验 |
6.3.2 井下监测系统试验井调试实验 |
6.4 系统试验井联合调试实验 |
6.5 系统现场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双吸离心泵叶片载荷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双吸离心泵叶轮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2.1 传统设计方法 |
1.2.2 反问题设计方法 |
1.3 叶片载荷分布曲线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载荷曲线在叶片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
2.1 反问题设计方法的工作流程 |
2.2 载荷曲线在叶片设计中的应用 |
2.2.1 载荷特性曲线方程的求解 |
2.2.2 载荷曲线应用实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载荷曲线与双吸离心泵性能关系研究 |
3.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3.1.1 整体思路 |
3.1.2 水力性能的表示方法 |
3.1.3 研究对象 |
3.2 双吸离心泵水力性能分析方法 |
3.2.1 数值计算 |
3.2.2 边界层网格绘制 |
3.2.3 网格无关性分析 |
3.2.4 时间步长选取方法 |
3.2.5 计算结果分析 |
3.3 载荷曲线与水力性能的关系研究 |
3.3.1 载荷曲线的计算 |
3.3.2 载荷曲线与汽蚀特性关系研究 |
3.3.3 载荷曲线与效率特性关系研究 |
3.3.4 载荷曲线与压力脉动特性关系研究 |
3.4 RNG载荷曲线的建立 |
3.4.1. 载荷曲线与汽蚀性能的关系 |
3.4.2. 载荷曲线与效率特性的关系 |
3.4.3. 载荷曲线与压力脉动特性的关系 |
3.4.4. RNG载荷曲线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叶片调控方法研究 |
4.1 叶片调控的目的 |
4.1.1 叶片表面光滑性分析 |
4.1.2 叶片形状计算方法分析 |
4.2 RNG叶片调控方法的建立 |
4.2.1 总体介绍 |
4.2.2 调控方案 |
4.2.3 调控结果对比 |
4.2.4 RNG叶片调控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NG加载技术在双吸离心泵设计中的应用 |
5.1 基于RNG加载技术的双吸离心泵设计步骤 |
5.2 以提高效率为目的的双吸离心泵改型设计实例 |
5.2.1 改型设计对象与目标 |
5.2.2 改型设计方法 |
5.2.3 优化设计结果 |
5.3 以改善压力脉动特性为目的的双吸离心泵改型设计 |
5.3.1 改型设计对象与目标 |
5.3.2 改型设计方法 |
5.3.3 优化设计结果 |
5.3.4 性能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预控制单级离心泵性能的设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某新型涡扇发动机加力燃油系统性能测试试验台研制[D]. 程思恩. 四川大学, 2021(02)
- [2]T模式液力透平流道式导叶的优化与性能分析[D]. 温梓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3]基于前置泵正压给水的矿井排水控制系统研究[D]. 张朋飞.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2)
- [4]五轴数控电解加工机床集成控制系统开发及运动性能分析[D]. 汪三飞. 江苏大学, 2019(02)
- [5]液力变矩器叶轮结构流固耦合分析及轻量化设计[D]. 刘博深.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6]供水泵站变频水泵节能控制方式研究[D]. 杨和茵.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7]790MSP32高效中开泵的设计与研究[D]. 邵云锋.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4)
- [8]变频供水技术的优化研究[D]. 柯圣华. 长安大学, 2016(02)
- [9]潜油电泵自动控制技术研究[D]. 石懋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6)
- [10]双吸离心泵叶片载荷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 冷洪飞.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