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公河流域绿洲时空变化与稳定性

新疆三公河流域绿洲时空变化与稳定性

一、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oasis in the Sangong River Watershed, Xinjiang,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1)在《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文中认为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自然界输入了关键驱动因子,因此在人类活动带来的强烈扰动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地质在一定周期尺度内发生的变化、趋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喀什噶尔河流域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生态环境脆弱且容量有限。地下水是维系平原区生产、生活、生态的重要水源,长期持续大规模开采已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而由量变至质变导致生态环境演化发展,探究其内在机制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水资源调查评价,综合运用地下水动力学、遥感解译分析、统计学、数值模型模拟等多学科研究技术手段,揭示了地下水系统水流特征和循环机理,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绿洲的演化规律,重点对其盐渍化的成因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还从突出实践性的角度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了优化改进,对超采区进行了划定和复核。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地形地貌、含水层特征、富水性特征、地下水流场特征、水化学特征和地表水河流展布等特点的相似性和关联密切性,将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划分为克孜勒苏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1)、盖孜河-库山河-依格孜亚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2-3-4)、恰克马克河-布谷孜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5-6),作为调查评价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理论基础;(2)根据均衡计算得出,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总量(M≤2g/L)为14.61×108m3/a,其中:克孜勒苏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02×108m3/a;盖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20×108m3/a;库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48×108m3/a;依格孜亚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2×108m3/a;恰克马克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21×108m3/a;布谷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8×108m3/a;(3)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从更加突出功能导向、更加突出水质因素、更加突出优先保护、更加突出后备水源、更加便于基层管理出发,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优化改进,将一级功能区分为生活功能区(L)、生态功能区(E)、生产功能区(P);将二级功能区在一级功能区的基础上又分为8类功能区,分别是生活功能区(L)中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备用优质水源区(L3),生态功能区(E)中的水源涵养区(E1)、生态脆弱区(E2)、生态保护区(E3),生产功能区(P)中的生产开发区(P1)、应急水源区(P2)。按照优化后的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喀什噶尔河流域共划分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4个,面积为49.86km2;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7个,面积为75.49km2;备用优质水源区(L3)2个,面积为1952.54km2;水源涵养区(E1)8个,面积为45302.54km2;生态脆弱区(E2)14个,面积为3949.56km2;生态保护区(E3)7个,面积为3457.97km2;生产开发区(P1)11个,面积为9104.73km2;尚未规划应急水源区(P2);(4)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尚未出现大范围、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萎缩、局部植被退化,局部已出现地下水超采,但程度尚不严重;(5)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2000~2010年期间、2010~2017年期间盐渍土主导变化类型均为极重度盐渍土向重度盐渍土转化。2000~2010年盐渍化严重度指数相对变化率为-6.68%,2010~2017年相对变化率为-8.05%,盐渍土的修复速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土壤盐渍化问题总体上正在趋于好转。NDVI、ET、LST三个参数的变化与土壤盐渍化严重度的变化呈显着线性关系(P<0.01),且△ET和△NDVI可有效解释盐渍化严重度变化量,其中△ET对盐渍化严重度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区地下水位正在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也是土壤盐渍化不断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6)对于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典型区域伽师县,现状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势必将导致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地下水过度开采终将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的萎缩和天然植被的退化,或将引发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适度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将略微上升,生态环境将逐步趋于好转;相对较小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将缓慢回升,虽生态环境有向好的趋势,但也存在引发较大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风险。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制定适度的地下水开采计划。

薛强[2](2020)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新疆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极端气候频发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忽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影响。干旱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为融雪和融冰径流,而降水稀少且蒸发强烈的区域气候特征更对水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挑战,所以要深入推行“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水资源管理理念。基于此,本文以内陆河典型流域-新疆和田河流域为研究区,分析流域积雪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融雪径流模型(SRM,Snowmelt Runoff Model)验证其在高寒山区的适用性,并研究了气候变化对融雪径流的影响。同时基于水热平衡模型,对流域内水资源重点消耗区-和田绿洲规模进行多情景分析,从而对未来区域水资源管理和绿色发展提供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和田站)和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CMFD,ITPCAS CMFD),对研究区进行气温、降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9~2018年,降水和气温呈现上升趋势,气温在1999年发生突变。从周期性分析,降水和气温的主周期分别为24a和28a。Hurst分析表明:“湿+暖”是未来气候变化的主导方向。CMFD数据与和田站进行对比,气候特征变化趋势相同,但呈现出较高估计。(2)利用2004.01~2018.03的MOD10A2积雪数据,对流域积雪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高程带积雪覆盖率变化规律有所差异,海拔位于3500~5000 m,表现为“W”型曲线的二次消融过程。积雪覆盖率与气温、风速、日照呈现负相关关系。积雪变化空间分布表明,积雪时频高值位于昆仑山北麓,呈现“西北-东南”的条带状分布。多年以来,平均雪线高度处于上升趋势,倾向率为147.32 m/10a。(3)通过构建和田河流域SRM模型,进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融雪径流模拟。结果显示:R2=0.93,Dv=11.01%,模拟得到的年均流量为53.03×108 m3,表明SRM在和田河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融雪径流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表明,径流与气温和雪线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气温升高会使融雪径流增加,而且气温比雪线对径流影响大。当保持未来雪线升高,气温升高1.5℃和2.0℃时,融雪径流增幅阈值分别为34.71%和49.23%。(4)利用构建的和田绿洲水热平衡模型,进行和田绿洲水资源耗散特征和规模分析,结果表明:水资源驱动因子主要是人类活动、综合性气候变化成分、气候倾向性成分。水资源消耗主要与农业灌溉耗水增加,以及水库、湖泊面积的强烈蒸发有关。现状年绿洲规模为3683.67 km2,2030年,绿洲适宜规模为3183.26~3739.92 km2,适宜耕地面积的阈值可能为1495.97 km2。在“标准情景下(S3)”,绿洲面积可能为3528.30 km2,属于超载状态。而在“愿景模式(S2)”下,2030年绿洲规模可能为3739.92 km2。为实现绿洲绿色发展,特提出了构筑“一廊二屏三带”的生态环境安全网络和相关的绿洲水生态修复保护的对策。

葛根巴图[3](2020)在《磴口黄灌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变化在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会在不同尺度上对生态系统的过程、结构和功能产生巨大影响,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和重点领域。深入研究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生态效应对区域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黄河灌溉绿洲不仅是西北干旱区贫困人口实现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也是防治风沙入黄的第一道生态屏障。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和水土资源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剧,土地荒漠化、灌溉用水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威胁着荒漠绿洲的生存也限制了其生态保护作用的发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典型的黄灌区绿洲-内蒙古磴口为研究区,通过对比K-最近邻(KNN)、人工神经网络(ANN)、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等四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分类性能,筛选出适合磴口绿洲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并以此获得1988-2018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格网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数量特征、动态度、综合程度和转移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空间自回归分析测算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8个影响因子的贡献,明确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将最大斑块指数(LPI)、有效粒度尺寸(MESH)、蔓延度(CONTAG)、香农多样指数(SHDI)作为反映景观破碎化的指标,采用缓冲区分析研究黄河沿岸到绿洲内部景观破碎化的空间梯度变化特征,基于半变异函数和移动窗口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景观破碎化的特征尺度,并以此尺度分析其空间演变过程;利用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半方差分析、普通克里格插值获得了7期磴口绿洲生态风险分布图,从时序变化、空间变化和转移特征等方面研究了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规律和土地利用对其影响;利用修正后的磴口绿洲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结合格网分析、冷热点分析、重心转移分析以及价值流向分析探究了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定量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得出近30年磴口绿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以期为磴口绿洲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四种机器学习算法中,RF在参数调优过程中稳定性、易用性和处理效率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其他三种算法,只是分类精度略低于ANN但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可作为磴口绿洲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的首选方法。高程、短波红外波段以及一些光谱指数对个别用地类型分类的重要性较高,应作为特征变量来构建分类数据集以提高分类的总体精度。(2)1988-2018年磴口绿洲各用地类型数量特征变化显着,具体表现为沙地大面积减少,耕地和城乡居民地大幅增长,林地、草地和水域等生态用地面积不同程度的小幅增长。土地利用程度和动态度均呈波动升高趋势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空间上分别呈现“东中部高、西部低”和“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土地利用转移具有阶段性特征,2010年为明显的转折点,此前主要转移类型为沙地、草地和耕地间的互相转化且转化面积较小,集中分布于绿洲中部和东部地区;2010年之后的主要转移类型为大面积的沙地转向耕地,同时伴随林地、水域、城乡居民地的剧烈转化,发生区域转向绿洲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地区。人类活动、降水和海拔是磴口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其中人类活动占主导地位。(3)1988-2018年磴口绿洲景观格局发生了显着的变化,LPI、MESH和CONTAG持续降低、SHDI持续升高,景观破碎化程度逐步加剧。除黄河沿岸外,所有缓冲带景观破碎化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区域差异明显,以距黄河5-20 km范围的缓冲带破碎化加剧程度最为显着。基于移动窗口分析磴口绿洲景观破碎化空间演变的特征尺度为1800 m,在该尺度下,景观破碎化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由城镇中心和黄河沿岸向外辐射增强。(4)1988-2018年整个磴口绿洲高生态风险区面积急剧缩减,低、较低和中等生态风险区大面积增加,生态风险呈波动下降趋势,但在沙漠和绿洲过渡带明显升高。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存在阶段性特征,2015年为明显的转折点,此前绿洲东北部、中部和黄河沿岸区域为低生态风险区,高生态风险分布于绿洲西北部和整个南部地区,2015年之后绿洲南部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出现急剧下降,空间分布格局出现显着变化。生态风险存在明显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局部区域上1988-2015年期间各时期生态风险空间集聚格局较为明显,2015年之后逐渐转向均匀分布。沙地和其他用地转化为耕地和城乡居民地是致使生态风险变化的主导因素。(5)1988-2018年磴口绿洲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主要由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所贡献。耕地、水域和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不同时期均超过76%,是整个绿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体。生态系统的调节和支持服务功能远大于生产与文化功能,其中土壤保持、食物生产、气候调节和气体调节增值最多。生态服务价值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空间分布特征,其中1988-2010年空间分布差异较小,2015年和2018年在局部地区出现显着变化。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增值热点重心从绿洲中东部地区向西南地区移动,而损失冷点重心则是先由黄河沿岸向绿洲内部转移后又回到绿洲东南部地区,致使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于耕地、水域和其余各用地类型间的相互转化。

祖拜代·木依布拉[4](2019)在《新疆克里雅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可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干旱区流域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干旱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区域,塔里木盆地一直是干旱区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区。克里雅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是塔里木盆地中重要的河流之一。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绿洲开发日益增强的驱动作用下,该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水土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使流域可持续性研究突显其重要性。鉴于此,本研究基于遥感、气象、水文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关统计法分析了克里雅河流域1995-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与景观格局变化过程,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地表径流变化和植被生长状况,以及在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时空变化特征,评价了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和绿洲稳定性,为流域水土资源的合理规划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克里雅河流域制定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以及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克里雅河流域1995-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LUCC)时空变化较明显。除了荒漠以外,草地是整个流域内分布最多的LUCC类型。冰川雪地和湖泊分布在河流上游,耕地主要分布在中游,灌木林主要分布在下游。在以河道为中心的缓冲带内,离河道越近低覆盖草地、耕地、中覆盖草地、灌木林和有林地分布面积越大,反之亦然。从时间变化趋势看,上游冰川雪地减少、草地和林地增加。河流中、下游,尤其下游东侧低覆盖草地退化最明显。耕地增加最明显的区域在河道附近;2)克里雅河流域1995-2015年景观格局变化较大。景观水平上,景观多样性在河流上游增加,中游和下游降低。河流中游和下游的绿洲-荒漠过渡带景观破碎度变大。类型水平上,上游冰川破碎度变大,林地和草地连接度越来越大。中游河道附近耕地分离度变小、聚集度变大,草地和林地破碎度变大。草地景观格局变化在绿洲-荒漠过渡带较明显。下游林地、灌木林、草地破碎度变大;3)1960-2015年克里雅河流域气候与地表径流变化显着。流域年均气温为11.8℃,增幅为0.16℃/10a(P<0.01),冬季最低气温升高对年均气温的贡献最大。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3 mm,有缓慢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潜在蒸散量(ET0)为1323.24 mm,以34.21 mm/10a的幅度显着减少,其变化主要受风速的影响。流域年均径流量为7.48亿m3,增幅为0.4亿m3/10a(P<0.01)。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夏季径流占年径流的66.4%。地表径流变化主要受气温的影响;4)过去20年克里雅河流域植被归一化指数空间差异较大,变化显着。河流中游NDVI最高,下游NDVI最低,离河道越近NDVI越高,反之亦然。1995-2015年,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径流增加,河流上游(P<0.05)和中游(P<0.01)NDVI显着增加,下游NDVI显着降低。河流上游NDVI变化与降水显着正相关(P<0.05),中游NDVI变化与气温相关性较显着;5)克里雅河流域植被生态需水时空变化较大。1995-2005年植被生态需水量在下游最大、上游最少,2010-2015年上游最大、下游最少。整个流域植被生态需水量在1995-2005年呈增加趋势,而在2010-2015年明显减少。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植被生态需水有影响。上游PD、LSI、PARAMN、IJI、SPLIT和COHESION等景观指数与植被生态需水量显着相关,对中游植被生态需水有较好解释能力的有COHESION和SPLIT,下游LSI、SPLIT、SHDI和IJI等景观指数与植被生态需水变化相关性最显着;6)克里雅河流域典型农作物需水量有增加趋势。流域内典型农作物有棉花、玉米和小麦,平均需水量分别为754.94 mm、581.92 mm和458.08 mm,均呈增加趋势。三种典型农作物在各生育阶段的需水大小排序为:生育中期>快速发育期>成熟期>初始生长期。典型农作物需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平均气温和作物播种面积。从典型农作物需水预测结果看,气候变化情景下研究区典型农作物需水量在未来20年将会持续增加;7)克里雅河流域需水结构变化较大,水资源供需不平衡。在各业需水中农业需水和生态需水占总需水的98%。从需水变化趋势看,1995-2015年生态需水减少,农业需水、生活需水和畜牧业需水增加,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农业需水。2010-2015年农业需水占生态需水的两倍以上。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表明,除了 2010年流域供水量同时满足河流中、下游需水以外,其它年份供水量只满足了中游需水,下游均处于缺水状态;8)过去20年,流域内绿洲稳定度较低,绿洲开发规模较不合理。基于水热平衡原理的绿洲稳定度计算结果表明,在保持绿洲稳定度为0.75时,2005年和2015年耕地超出了适宜发展规模。当稳定度为1时,只有2010年耕地面积在合理规模之内。从克里雅河中游未来两个时期的耕地适宜发展规模预算结果得到,2025年研究区耕地适宜发展规模为321.13-428.38 km2,2035年适宜发展规模为340.79-454.62 km2。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来减缓由农业开发程度大而造成的环境压力是保持流域长期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姚亚玲[5](2019)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塔里木河流域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和深度贫困区,脆弱与贫困相互交织耦合,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对塔里木河流域上、中、下游的资源合理配置、“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协同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可分为7个章节:第一、二章主要是通过梳理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的相关文献,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思想、职责,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间的辩证关系,并对相关生态安全理论进行分析和充分应用;第三、四章在了解塔里木河流域近几年来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生态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该流域生态环境发生演变的时空因素以及驱动力因素(自然驱动力、人为驱动力)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对该流域生态安全的影响;第五章通过构建符合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选择生态较为脆弱的南疆五地州,运用DPSIR模型对其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第六章为了进一步剖析塔里木河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稳定性,特选择上游阿拉尔市、中游轮台县和下游若羌县作为典型县域,运用生态网络分析法(ENA)对其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测度和分析;第七章在总结上文所得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塔里木河流域在今后“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生态安全的调控举措,为协调该流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提供依据,也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序推行奠定坚实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1)在全面了解“一带一路”建设基本情况,辨析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安全间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该流域在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中资源环境明显好转,在沙漠化治理、盐碱地治理、水资源治理及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致使其承载能力和弹性力仍然较低,对人口增长及经济活动带来的压力支撑能力较弱。(2)影响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有自然驱动力、人为驱动力和政策文化驱动力。其中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匮乏以及土地利用和生产方式粗放、灌溉方式不合理导致绿洲土地盐渍化,均使得流域生态系统压力较大。值得关注的是,流域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若不能协调良性发展,南疆贫困地区将难以摆脱“贫困—生态环境破坏—贫困”的恶性循环。应把治理生态环境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将“两山理论”充分应用到流域生态脆弱区,避免脆弱的资源环境吞噬经济发展带来的成绩,致使本就未脱贫的人口再次陷入贫困境地。(3)通过运用DPSIR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南疆五地州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得出:2012~2016年南疆五地州生态安全状况呈现明显波动,安全等级由重度预警向中、轻度预警转变,2016年再次演变为中度预警。随着驱动力(D)、压力(P)的不断增强,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和联通,使得农副产品、纺织品等需求量增加,驱动力(D)、压力(P)带来的影响(I)综合指数提升,五大子系统间相互影响和制约。对此,协调各子系统间的作用关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在考虑环境保护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对守护“绿水青山”、发展“金山银山”具有重要意义。(4)对塔里木河流域上游阿拉尔市、中游轮台县及下游若羌县的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生态脆弱区典型县域阿拉尔市、轮台县、若羌县生态系统形成了良好的信道容量C,在面对自身脆弱性及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时可以进行基本的转化和消耗,但对于高强度的经济开发活动的转化、消耗能力不足;2012~2016年三个县(市)的生态系统聚合度A和系统冗余度E均不高,生态系统内物质信息交换能力不足、流动路径单一,结构稳定性差;三个县(市)的生态系统使用率(A/C)较高,空闲率(E/C)较低,生态系统间物质信息的代谢路径集中,网络发育较缓慢。对此,要着重提升响应R”对“压力P”的缓解能力,优化响应措施的实施绩效,加强流域自然环境的修复力度,重视“影响I”对“响应R”的拉动能力,完善流域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措施。为保证“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进塔里木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安全,需要规划制定该流域两山理论的发展路线;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依据流域区域特征,加快南疆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陈乐[6](2019)在《干旱区绿洲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玛纳斯河流域绿洲为例》文中提出绿洲效应在减小干旱区水分的无效损失、促进荒漠绿洲的自我维持及提高绿洲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显着的促进作用。定量研究绿洲效应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干旱区城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绿洲效应、促进绿洲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干旱区典型的绿洲——玛纳斯河流域中游绿洲区为研究区,基于1993-2015年8个年份热季(7-9月)的Landsat TM/ETM+/TIRS 8遥感影像数据、气象站点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单窗法反演近地表温度,建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反演近地表湿度。利用地统计定量分析了地表温度、湿度及绿洲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回归模型提取综合特征参数定量研究了影响绿洲效应的关键因素;并剖析了绿洲冷岛效应与湿岛效应之间的关系及其与NDVI的关系。结果表明:(1)玛纳斯河流域中游绿洲区地表温度、湿度分布存在明显的低温湿润区域和高温干燥区域。绿洲区与荒漠区地表温度、湿度分布差异明显。各温度区、湿度区双向转换频繁,转入转出空间变化大。(2)1993-2015年,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呈逐年增强趋势,与1993年相比,至2015年冷岛面积和湿岛面积分别增加了25.15%和26.5%,冷岛指数和湿岛指数分别增加了0.0895和0.0859,向降温、增湿方向发展,且面积增长速率远大于强度。(3)绿洲效应大小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耕地、林地、湿地的聚集度对绿洲效应有正的促进作用,对冷岛面积比例、湿岛面积比例、冷岛比例指数和湿岛比例指数的贡献系数分别达到了2.02、1.06、0.57,2.07、1.08、0.58,1.30、0.68、0.37,0.17、0.09、0.05。低覆盖度草地、建设用地及荒漠的面积对冷岛效应与湿岛效应有负的促进作用,对冷岛面积比例、湿岛面积比例、冷岛比例指数和湿岛比例指数的贡献系数分别达到了-0.46、-1.59、-0.70,-0.30、-1.03、-0.45,-3.03、-10.47、-4.61,-3.34、-11.55、-5.09。(4)NDVI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地表湿度呈正相关关系。即植被覆盖度越高,湿度越高,温度越低;植被覆盖度越低,湿度越低,温度越高。(5)绿洲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存在显着正相关,冷岛面积与湿岛面积、冷岛比例指数与湿岛比例指数存在同步变化的趋势。(6)绿洲效应的时空变化和绿洲化的面积、扩张方向、强度和规模化发展紧密相关。(7)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不断侵占低覆盖度草地和荒漠,极大的提高了地表植被覆盖度,对冷岛效应与湿岛效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绿洲化有效的提高了绿洲外围荒漠的植被覆盖度,可明显降低沙害。综上所述,绿洲效应的形成和时空变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绿洲化的方向、规模、下垫面类型和布局紧密相关,与灌溉农业的频率、面积息息相关。故调整景观结构,优化景观布局,加强景观与生态绿洲工程建设的协同作用,增加植被、湿地、绿地的聚集程度和面积,减少建筑物、广场等水泥地面的集中分布,合理的扩大灌区面积,增加灌溉频率,有利于提升绿洲效应,提高绿洲生态效益。

李玲[7](2019)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PP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21世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西北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带来更大挑战,因此,加强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植被NPP不仅反映了植物的生产能力,而且是衡量陆地生态环境的重要表征参数。深入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对促进植被恢复、维系生态安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基于MODISNDVI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高程数据等,分别利用CASA模型和变异系数法计算实际NPP(NPPA)和潜在NPP(NPPP),并将实际NPP和潜在NPP的差作为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NPPH),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2000—2016年植被实际NPP的时空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实际NPP的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相对贡献以及不同气候和人类因子对西北地区植被实际NPP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时间变化上看,2000—2016年间,西北地区的NPPA年均值和年总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且不同省份和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NPPA均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西北地区植被NPPA年均值基本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而后在新疆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和天山递增的趋势。从空间变化趋势上看,西北地区植被NPPA主要以增加的趋势为主,增加较为显着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从空间变化的稳定性来看,整个西北地区植被NPPA变化处于一个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并且变化的稳定性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从植被NPPA的未来变化趋势看,西北地区植被改善的区域在未来主要呈现弱改善到退化和持续改善的变化趋势,植被退化的区域主要呈现弱退化到改善的变化趋势。(2)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植被NPPA变化的相对贡献率来看,持续不变的土地利用类型贡献较大,其中草地的贡献最大;而变化的土地利用类型仅贡献了 2.9%,本研究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贡献的2.9%进一步研究发现,草地到耕地的变化贡献最大,其次为未利用地到耕地的变化,同时耕地到林地和草地的变化对植被NPPA变化的贡献也相对较大。从单位面积上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植被NPPA的影响来看,耕地向灌丛、林地和草地以及草地向灌丛的转化单位面积上对植被NPPA增加的影响最大。(3)从气候因子对植被NPPA的影响来看,发现西北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植被NPPA与气温之间呈正相关,仅少部分地区呈现负相关;绝大部分地区植被NPPA和降水之间呈正相关,特别是原本降水较少的西北地区西北部正相关更加明显;96.45%的区域植被NPPA与太阳辐射之间呈正相关,特别是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区,与太阳辐射的正相关更加明显;植被NPPA与日照时数、相对湿度之间正相关和负相关的区域面积比例相当;植被NPPA与年均风速之间的负相关比例大于正相关比例。(4)从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影响的空间分布上看,人类活动对植被NPP负影响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脚下的林地向耕地的过渡区域,而人类活动正影响比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石羊河等沙漠中的绿洲区域、祁连山西北部以及三江源地区;从变化趋势上看,西北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影响变化为正的区域占总面积的52.35%,其中变化为正比较显着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陕北地区、陕南的大巴山、陕西省的东南部以及塔里木河的绿洲和天山北部的耕地地区,变化为负的区域占总面积的48.65%,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影响值变化为负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城镇周边地区。(5)根据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PP变化中相对贡献的空间分布,发现气候变化是植被NPPA增加的主导因素,而人类活动是植被NPPA减少的主导因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A增加的贡献中,在保持持续不变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气候变化的贡献均大于人类活动的贡献,而人类活动对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耕地的转化以及未利用地到林地、灌丛的转化中植被NPPA的增加的贡献显着;而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A减少的贡献中,人类活动贡献明显。对西北地区NPPA影响显着的因子为乡村人口数量、有效灌溉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气温和降水;对新疆地区植被NPPA影响显着的因子为降水、有效灌溉面积和农用化肥施用量;对青海植被NPPA影响显着的因子为气温、乡村人口数量、农用化肥施用量、年末牲畜数量;对甘肃植被NPPA影响显着的因子为农用化肥施用量、乡村人口数量和有效灌溉面积;对宁夏植被NPPA影响显着的因子为有效灌溉面积、乡村人口数量、农用化肥施用量和降水;对陕西植被NPPA影响显着的因子为乡村人口数量、农用化肥施用量、太阳辐射、年末牲畜数量。

何金苹[8](2018)在《近30年开都—孔雀河流域绿洲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洲作为我国西北干旱区一种独特的地理景观,维系着干旱区的经济发展和稳定。伴随国家政策的向西倾斜,人类对干旱区绿洲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持续加强,绿洲发育演化呈现不同水平。人工绿洲规模不断扩大,天然绿洲日益萎缩,生态环境问题急速凸显。加强绿洲研究,特别是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的发展演化,有利于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本研究以开都-孔雀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数据,运用最大似然法、归一化植被指数法以及结合归一化指数、纹理、坡度及坡向信息的决策树法来划分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通过对绿洲格局变化、规模变化、退缩与扩张、重心迁移和驱动因素等内容的研究,揭示近30年来开都-孔雀河流域的绿洲时空演变。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的划分:相较单纯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和单纯使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基于归一化指数、坡度数据及纹理指数相结合的决策树方法更优,其分类总体精度分别提高了13.7%和16.7%,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2.71%和3.94%,不仅降低了椒盐化现象,且分类结果与实际分布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的时空分布格局与变化:开都-孔雀河流域天然绿洲主要分布在和静县的山区及巴音布鲁克草原,人工绿洲主要分布在和硕县、焉耆县、博湖县、库尔勒市、尉犁县经济带及周边兵团厂。1995-2015间,天然绿洲主要表现为向人工绿洲和其它不可利用地转变,但转变速率逐步降低;人工绿洲则表现为日益扩大,主要由天然绿洲和其他未利用地转变而来,且扩张速率愈来愈快。1995-2015年间,天然绿洲面积减少约为3822 km2,主要分布于巴音布鲁克山东北部和孔雀河下游及其北部山区;人工绿洲面积增加大约为1127 km2,主要分布于博斯腾湖周边县市、库尔勒市周边及孔雀河下游的罗布泊周边。从天然绿洲及人工绿洲重心迁移轨迹来看,开都-孔雀河流域近30年间天然绿洲及人工绿洲重心分布空间迁移方向和幅度差异较大,其中,人工绿洲迁移波动性大,有向东南方向迁移的趋势,天然绿洲的迁移趋势不太明显。(3)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发展变化的驱动因素:为多种驱动因子共同起作用。引起变化的基础因素为所处地域的自然及气候环境,表现为气温、降水、水文条件、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人类活动则是加速这种过程的人文因素,包括人口的扩张、水利工程的实施、政策法规的制定、土地利用方式等。

杨广[9](2017)在《节水条件下玛纳斯河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节水措施作为重要的人类活动,通过上游山区水库修建、中下游渠系防渗及田间滴灌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有力地推进了绿洲化进程。同时,节水措施的大面积推广影响了下垫面、蒸发和入渗等水循环要素,原有的水循环方式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演变。在变化环境、水资源短缺等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清楚地认识节水条件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对深入理解变化环境下干旱区水文循环过程、正确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的发源地,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经过二十多年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已发展成为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我国第四大灌溉农业区。节水技术对水循环要素及水循环过程的影响还未实现精确、定量的分析评估,节水条件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研究仍处于定性或半定量阶段。本文针对节水条件下流域水循环过程的模拟问题,系统地分析了节水技术对流域降水、径流、入渗和蒸散发水循环要素的影响,提出了节水条件下区域水循环过程模拟模型,分别从现状总结与分析、水循环要素影响、水循环模型构建、模型验证与应用四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现状总结与分析上,以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历程为基础,从人工渠系、用水结构和地下水埋深变化分析节水条件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从灌溉面积、种植结构、土壤盐碱、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分析节水条件对流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在节水技术的推动作用下,流域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流域人工绿洲面积增加1.3倍,耕地面积年均增长速率较节水前增加1.47倍,农业产值增速提高了3.9倍,有力地推动了流域经济发展和绿洲化进程,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2)水循环要素影响上,以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室外试验方法,设计了一套节水条件下流域下垫面变化和水循环要素影响分析技术流程,并提出节水条件下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径流、入渗和蒸发参数,为流域水循环模型建立提供必要的参数支持。节水技术推广的20年间,耕地和建工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比较活跃,草地向耕地转移面积1756.2km2,林地向耕地转移面积567.4km2。节水条件通过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减少31.8%的土壤水损失,流域中部平原区湿润程度增加,其他区域则越来越干旱,节水技术作用下流域绿洲化和荒漠化同时加剧。(3)水循环模型构建上,建立了节水条件下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模型根据流域山盆系统格局,分别建立了山区径流模拟模型和绿洲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山区径流模拟主要采用概念性水文模型MIKE11/NAM模型,输入参数包括气象数据、流量数据、流域参数和初始条件。绿洲区地下水数值模拟采用地下水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Visual-MODFLOW模型,求解方法为有限差分法。输入参数包括气象数据、降水参数、入渗参数和蒸散发参数。山区径流模拟结果作为绿洲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的输入项,重点分析节水条件下流域绿洲区地表-地下水转化过程。(4)模型验证与应用上,创新点在于引入不同节水程度的梯度学理论,量化分析传统灌溉、常规节水灌溉和高效节水灌溉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确定不同灌溉方式下地下水水均衡和地下水位埋深变化情况,为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总结本文的研究工作,论文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可概括如下:(1)系统地总结与分析了节水技术对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的影响,得出了节水技术有力推进了流域绿洲化进程的同时,改变了流域水循环方式,并以此为本文的研究背景,分析了节水条件对流域水循环要素的影响。(2)以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室外试验方法,设计了一套节水条件下流域下垫面变化和水循环要素影响分析技术流程,并提出节水条件下流域水循环模拟径流、入渗和蒸发参数,为流域水循环模型研究提供技术支持。(3)建立了节水条件下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模型根据流域山盆系统格局,分别建立了山区径流模拟模型和绿洲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模型的创新点在于引入不同节水程度的梯度学理论,具体分析传统灌溉、常规节水灌溉和高效节水灌溉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确定不同灌溉方式下水均衡及地下水位情况,为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史志林[10](2017)在《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文中指出黑河流域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随着近2000年以来的强度开发和利用,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威胁着流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探讨流域历史时期环境演变的过程、表现和原因,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对本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综合借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和遥感分析的基础上对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主要表现和演变的原因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结论有:就流域的整体气候状况而言,西汉时期和唐朝中后期属于温暖湿润期,东汉时期、隋朝初期、五代十国时期及明朝前、后期属于温暖干旱期,东汉末三国时期、南北朝前期、唐朝前期及清朝初期、末期属寒冷湿润期,两晋时期、南北朝后期、隋朝后期、宋元时期、明朝中期及清朝中期属寒冷干旱期。在这样的气候黑河流域环境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汉代后期、唐代中后期和明清时期是典型的沙漠化时段,流域中典型的五块沙漠化绿洲民乐李寨菊花地、张掖“黑水国”、古居延绿洲、马营河、摆浪河下游、金塔东沙窝都是在这些时间段形成的。其二,黑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风暴、虫鼠害、地震等类型,其中以旱涝和地震最为严重。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呈现出时间上分布不均衡、不同阶段灾害的构成状况有较大差异和同一种灾害持续连年发生等特征。其三,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城市选址与城市兴衰,都与地理环境及其演变有着密切关系,交通线路的走向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其四,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还对流域内的野马、野骆驼等分布及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黑河下游古遗址出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与气候的好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关于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研究,文章从农牧业开发、水利建设,人口数量与结构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弱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上游水环境以气候变化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效应也已初步显现;中游水环境以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已经完全掩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游则受到气候变化和中下游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影响逐步上升为主导驱动力。

二、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oasis in the Sangong River Watershed, Xinjiang,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oasis in the Sangong River Watershed, Xinjiang,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气象条件概况
    2.3 流域水系概况
    2.4 地形地貌概况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6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3.1 重要控水地质构造
    3.2 地层岩性
    3.3 地下水系统划分
    3.4 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系统均衡计算分析
    4.1 研究中的辩证法应用
    4.2 研究尺度选择
    4.3 均衡计算单元
    4.4 地下水均衡法
    4.5 地下水均衡计算
    4.6 水均衡分析
    4.7 地下水资源量
第5章 基于水质考量的地下水系统功能区评价
    5.1 地下水系统质量评价
    5.2 地下水系统功能区划分
    5.3 超采区划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遥感解译的生态环境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6.1 数据与预处理
    6.2 生态地貌遥感解译分析
    6.3 超采区划定复核
    6.4 盐渍化程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典型区域地下水系统生态策略
    7.1 模拟范围
    7.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7.3 数学建模
    7.4 数值方法
    7.5 参数选用
    7.6 模型参数率定
    7.7 模拟结果和预测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新疆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1.3.2 积雪变化的研究现状
        1.3.3 SRM模型在融雪径流的应用
        1.3.4 绿洲水资源耗散和规模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源的选取及预处理
        2.2.1 遥感积雪数据的选取及预处理
        2.2.2 遥感雪线数据的获取
        2.2.3 遥感气象数据的选取
        2.2.4 气象水文数据
        2.2.5 地理数据和人类活动数据
第三章 和田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方法介绍
        3.1.1 数理统计方法介绍
        3.1.2 卫星遥感降水数据的分析
    3.2 基于实测站点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3.2.1 降水序列变化特征研究
        3.2.2 气温序列变化特征研究
    3.3 基于遥感数据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3.3.1 CMFD降水变化与评估
        3.3.2 CMFD气温变化与评估
        3.3.3 植被指数变化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和田河流域山区积雪覆盖的时空变化分析
    4.1 积雪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1.1 不同高程带积雪覆盖率分析
        4.1.2 积雪覆盖率的空间分析
    4.2 遥感雪线的变化研究
        4.2.1 遥感雪线年际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4.2.2 遥感雪线年内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SRM模型的和田河流域融雪径流模拟
    5.1 参数确定方法
    5.2 融雪径流模型(SRM)的介绍
        5.2.1 模型介绍与构建
        5.2.2 模型变量
        5.2.3 模型参数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融雪径流日过程分析
        5.3.2 模型指标分析
        5.3.3 和田河流域融雪径流模拟
    5.4 基于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径流响应模拟
        5.4.1 雪线变化对积雪覆盖率的影响
        5.4.2 未来气候情景模式的搭建
        5.4.3 情景模拟结果与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和田绿洲水资源耗散特征和规模研究
    6.1 研究方法及过程
        6.1.1 新陈代谢GM(1,1)模型
        6.1.2 主成分分析法
    6.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和田绿洲水资源的影响
    6.3 和田绿洲的耗水及规模分析
        6.3.1 和田绿洲规模提取
        6.3.2 和田绿洲水资源源耗分析
        6.3.3 和田绿洲规模分析
    6.4 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和田绿洲规模
    6.5 和田绿洲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的建议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磴口黄灌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1.2.2 绿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趋势及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1.2.3 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关键的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与水资源
        2.1.5 土壤条件
        2.1.6 植被状况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状况
        2.2.2 经济状况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遥感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1 数据来源介绍
        3.1.2 预处理流程
        3.1.3 光谱指数提取
        3.1.4 DEM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其他数据
    3.3 研究方法
        3.3.1 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分类性能比较
        3.3.2 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分析
        3.3.3 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变化分析
        3.3.4 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3.3.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4 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分类性能比较
    4.1 参数调优对于分类结果的影响
    4.2 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分类精度比较
    4.3 RF算法的变量重要性评价
    4.4 讨论
    4.5 小结
5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
    5.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分析
    5.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5.3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5.4 土地转移特征分析
    5.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5.6 讨论
    5.7 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
    6.1 景观破碎化的时空变化分析
        6.1.1 景观破碎化时序变化特征
        6.1.2 景观破碎化缓冲带格局分析
        6.1.3 景观破碎化空间分析
    6.2 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6.2.1 生态风险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6.2.2 生态风险的半方差分析
        6.2.3 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6.3.1 生态服务价值时序变化特征
        6.3.2 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变化特征
        6.3.3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6.4 讨论
        6.4.1 景观破碎化时空变化分析
        6.4.2 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6.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分析
    6.5 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新疆克里雅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1.2.2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1.2.3 生态需水研究
        1.2.4 克里雅河生态环境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3.1 气温
        2.3.2 降水
        2.3.3 蒸发
    2.4 水资源
    2.5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克里雅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
    3.1 数据与方法
        3.1.1 数据获取与处理
        3.1.2 研究方法
    3.2 克里雅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
        3.2.1 上游LUCC变化
        3.2.2 中游LUCC变化
        3.2.3 下游LUCC变化
        3.2.4 以河道为中心的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
    3.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3.3.1 上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3.3.2 中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3.3.3 下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3.3.4 上、中、下游LUCC变化相关性
    3.4 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3.4.1 上游景观格局变化
        3.4.2 中游景观格局变化
        3.4.3 下游景观格局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植被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
    4.2 流域气候变化
        4.2.1 气温变化特征
        4.2.2 降水量变化特征
        4.2.3 潜在蒸散量变化
    4.3 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4.3.1 径流变化
        4.3.2 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4.4 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4.4.1 NDVI变化特征
        4.4.2 流域尺度气候要素与NDVI的相关性
        4.4.3 径流与NDVI的相关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克里雅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与需水分析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
    5.2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计算结果
        5.2.1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时间变化特征
        5.2.2 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空间分布特征
        5.2.3 流域景观格局与天然植被生态需水变化关系
    5.3 农业需水量分析与预测
        5.3.1 农业种植结构演变特征
        5.3.2 主要农作物需水量变化
        5.3.3 农业需水量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3.4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业需水量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克里雅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及适宜发展规模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
    6.2 克里雅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6.2.1 克里雅河流域各业需水量
        6.2.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6.3 基于水热平衡原理的绿洲适宜发展规模
        6.3.1 绿洲稳定度及适宜发展规模评价
        6.3.2 绿洲适宜发展规模预测
    6.4 克里雅河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对策与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
        1.2.2 生态安全评价及其方法的研究进展
        1.2.3 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研究
        1.2.4 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的相关研究
        1.2.5 述评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
        1.3.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生态安全评价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与生态系统安全间的辩证关系
        2.1.1 “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
        2.1.2 “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思想
        2.1.3 “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的职责
        2.1.4 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安全的辩证关系
    2.2 “一带一路”建设中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分析
        2.2.1 两山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生态恢复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塔里木河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建设基本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土壤和植被
        3.1.3 气候特征
        3.1.4 水系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3.1.5 地形地貌特征
        3.1.6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2 经济社会概况
    3.3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情况
        3.3.1 沙漠化治理
        3.3.2 盐碱地治理
        3.3.3 水资源治理
        3.3.4 水土流失治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4.1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分析
        4.1.1 水域面积变化情况
        4.1.2 土地资源变化情况
        4.1.3 植被变化情况
        4.1.4 气候变化情况
    4.2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4.2.1 自然驱动力分析
        4.2.2 社会经济活动驱动力分析
        4.2.3 政策文化驱动力分析
    4.3 “一带一路”建设对塔里木河流域资源环境的影响
        4.3.1 进出口贸易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影响
        4.3.2 “一带一路”建设对生态重建与修复的影响
        4.3.3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政策沟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评价
    5.1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区介绍
        5.1.1 自然环境概况
        5.1.2 社会经济概况
    5.2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DPSIR模型的介绍与评价指标的选取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指标权重及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介绍
        5.3.1 熵权法的概念
        5.3.2 熵权法的应用
    5.4 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态脆弱区典型县域的生态系统结构与稳定性分析
    6.1 生态脆弱区典型县域基本概况
        6.1.1 自然环境概况
        6.1.2 社会经济概况
    6.2 生态脆弱区典型县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6.2.1 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及因果关系假设
        6.2.2 典型县域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检验
        6.2.3 典型县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6.3 生态脆弱区典型县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6.3.1 生态网络研究的基本假设
        6.3.2 生态网络的物质与信息传递方程
        6.3.3 生态脆弱区典型县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标及其计算
        6.3.4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安全调控
        7.2.1 依据“两山理论”制定塔里木河流域保护与发展路线
        7.2.2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7.2.3 结合塔里木河流域区域特征,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
        7.2.4 推进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干旱区绿洲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玛纳斯河流域绿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干旱区绿洲
        1.1.2 绿洲效应
    1.2 国外内研究现状
        1.2.1 在绿洲效应的提出与证实方面
        1.2.2 在绿洲效应的时空变化方面
        1.2.3 在绿洲效应的影响因素方面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理论基础
        3.1.1 地表温度反演
        3.1.2 TVDI模型反演地表湿度
        3.1.3 投影寻踪回归模型
    3.2 数据来源
        3.2.1 遥感影像数据
        3.2.2 气象数据
        3.2.3 辅助数据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地表温度反演及精度验证
        3.3.2 地表湿度反演及适宜性验证
        3.3.3 土地利用分类及精度验证
        3.3.4 景观指数计算
    3.4 数据分析方法
    3.5 技术路线
第四章 地表温度分布及绿洲冷岛效应的时间变化特征
    4.1 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4.2 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4.3 绿洲冷岛效应的时间变化特征
第五章 地表湿度分布及绿洲湿岛效应的时间变化特征
    5.1 地表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5.2 地表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5.3 绿洲湿岛效应的时间变化特征
第六章 绿洲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的空间变化特征
    6.1 绿洲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的空间变化特征
    6.2 绿洲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的空间变化趋势
第七章 绿洲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7.1 回归分析结果
    7.2 回归模型验证
第八章 绿洲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与NDVI的关系
    8.1 绿洲冷岛效应与NDVI的关系
    8.2 绿洲湿岛效应与NDVI的关系
第九章 绿洲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的关系
    9.1 地表温湿度的空间分布关系
    9.2 绿洲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时间变化的相关关系
    9.3 绿洲冷岛效应和湿岛效应空间变化的相关关系
第十章 讨论
    10.1 灌溉农业及农田的规模化发展对绿洲效应有正的促进作用
    10.2 绿洲效应的面积增长速度远高于强度
    10.3 绿洲化的方向和强度对绿洲效应有重要影响
    10.4 绿洲效应能有效缓解绿洲外围荒漠的干旱程度
    10.5 绿洲效应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0.6 植被覆盖度对绿洲效应有重要影响
    10.7 冷岛效应与湿地效应存在显着正相关
第十一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7)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PP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NPP研究进展
        1.2.2 植被NPP驱动因子研究进展
        1.2.3 西北地区植被NPP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地利用
    2.5 人类活动
    2.6 社会经济
第3章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
        3.1.1 NDVI数据
        3.1.2 气象数据
        3.1.3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3.1.4 DEM数据
        3.1.5 行政区划数据
        3.1.6 社会统计数据
        3.1.7 生物量样地调查数据
    3.2 NPP计算
        3.2.1 实际NPP计算
        3.2.2 潜在NPP计算
        3.2.3 人类活动对NPP的影响计算
    3.3 分析方法
        3.3.1 相关性分析
        3.3.2 变化趋势分析
        3.3.3 变异系数分析
        3.3.4 未来趋势分析
        3.3.5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法分析
        3.3.6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相对贡献计算
第4章 西北地区植被NPP时空变化分析
    4.1 植被实际NPP的验证
    4.2 植被实际NPP的时间变化特征
        4.2.1 西北地区植被实际NPP的时间变化特征
        4.2.2 不同省份和不同植被类型植被实际NPP的时间变化特征
    4.3 植被实际NPP的空间变化特征
        4.3.1 植被实际NPP的空间分布格局
        4.3.2 植被实际NPP的空间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
        4.3.3 植被实际NPP空间变化的稳定性
    4.4 植被实际NPP的未来变化趋势
        4.4.1 西北地区植被实际NPP未来变化趋势
        4.4.2 不同省份和不同植被类型实际NPP未来变化趋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NPP变化的影响
    5.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其类型转化
    5.2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
    5.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植被实际NPP的影响
        5.3.1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实际NPP变化的影响
        5.3.2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实际NPP变化的相对贡献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PP的影响
    6.1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NPP变化的影响
        6.1.1 西北地区气候因子的时空变化
        6.1.2 西北地区不同气候因子对植被NPP的影响
    6.2 西北地区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影响
        6.2.1 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PP影响的变化
        6.2.2 不同人类活动因子对西北地区植被NPP的影响
    6.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相对影响
        6.3.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变化的相对贡献
        6.3.2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中气候和人类对NPP变化的相对贡献
        6.3.3 气候和人类活动因子对植被NPP变化的双重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近30年开都—孔雀河流域绿洲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绿洲信息提取研究
        1.2.2 绿洲时空变化研究
    1.3 总结与评价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章节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河流湖泊
        2.1.5 植被和土壤
        2.1.6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源及预处理
        2.2.1 数据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绿洲划分方法
        2.3.2 绿洲时空动态变化分析方法
第三章 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的划分
    3.1 绿洲划分原理
        3.1.1 绿洲的定义
        3.1.2 绿洲的分类
        3.1.3 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概念
    3.2 绿洲划分方法
        3.2.1 最大似然分类法
        3.2.2 归一化植被指数法
        3.2.3 决策树方法
    3.3 划分方法评价
        3.3.1 决策树对比归一化植被指数法
        3.3.2 决策树法对比最大似然分类法
    3.4 小结
第四章 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的时空分布与变化
    4.1 绿洲的时空分布格局
    4.2 绿洲的时空演变
        4.2.1 绿洲格局变化
        4.2.2 绿洲规模变化
        4.2.3 绿洲退缩与扩张
        4.2.4 绿洲重心迁移
    4.3 小结
第五章 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变化的驱动机制
    5.1 驱动因子
        5.1.1 定量因子选取
        5.1.2 影响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的驱动因子
    5.2 自然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5.2.1 降水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5.2.2 气温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5.2.3 水文条件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5.2.4 自然灾害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5.3 人文因素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5.3.1 人口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5.3.2 水利工程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5.3.3 政策法规对绿洲变化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开孔河流域调研照片

(9)节水条件下玛纳斯河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2 变化环境下水循环要素研究进展
        1.2.3 水循环过程模拟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节水条件下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2.1 玛纳斯河流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土壤植被
        2.1.5 水文地质
        2.1.6 水土资源开发历程
    2.2 节水条件下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2.2.1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2.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2.2.3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2.2.4 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3 节水条件下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稳定性评价
        2.3.1 绿洲稳定性评价模型
        2.3.2 绿洲稳定性指标体系和标准
        2.3.3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2.3.4 绿洲稳定性综合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节水条件下玛纳斯河流域下垫面变化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处理
        3.1.3 土地利用类型提取
        3.1.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 节水条件下玛纳斯河流域下垫面变化特征
        3.2.1 总体情况
        3.2.2 耕地面积变化
        3.2.3 建工用地面积变化
        3.2.4 草地面积变化
        3.2.5 林地面积变化
        3.2.6 水域面积变化
        3.2.7 未利用土地面积变化
    3.3 节水条件下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3.1 土地利用综合程度分析
        3.3.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3.3.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3.4 节水条件下流域下垫面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3.4.1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3.4.2 下垫面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节水条件下玛纳斯河流域水循环要素规律分析
    4.1 径流
        4.1.1 年内分配
        4.1.2 年际变化
    4.2 降水
        4.2.1 年内分配
        4.2.2 年际变化
        4.2.3 突变分析
    4.3 入渗
        4.3.1 土壤入渗
        4.3.2 河道入渗
        4.3.3 渠系入渗
    4.4 蒸散发
        4.4.1 站点尺度蒸散发量变化
        4.4.2 区域尺度蒸散发量变化
        4.4.3 绿洲区蒸散发量变化
        4.4.4 不同土地类型蒸散发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节水条件下玛纳斯河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
    5.1 玛纳斯河流域水循环过程分析
    5.2 玛纳斯河流域山区径流过程模拟分析
        5.2.1 MIKE11/NAM模型原理
        5.2.2 降水和气温时间序列输入
        5.2.3 河网和断面输入
        5.2.4 初始、边界条件输入
        5.2.5 模型参数输入
        5.2.6 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5.3 节水条件下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
        5.3.1 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
        5.3.2 水文地质及含水层概化
        5.3.3 地下水数值模型边界条件设定
        5.3.4 抽水井及观测井的设定
        5.3.5 模型率定与验证
    5.4 不同节水条件下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数值模拟
        5.4.1 方案设计
        5.4.2 传统灌溉模式下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数值模拟
        5.4.3 常规节水灌溉模式下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数值模拟
        5.4.4 强化节水灌溉模式下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数值模拟
        5.4.5 不同节水条件下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下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10)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材料与方法
    第四节 黑河流域水系概况
第二章 黑河流域历代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二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四节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五节 明清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六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三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与特征
    第一节 过去2000年黑河流域的气候状况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特征
第四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典型区域的沙漠化和盐碱化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尾闾湖的变化
    第四节 环境演变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野马、野骆驼为例
    第五节 地理环境及其演变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气候变化对黑河下游植物种类的影响
第五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原因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环境演变
    第二节 黑河流域历代时期的水利建设
    第三节 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畜牧业发展状况
    第四节 人口结构、数量与环境演变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黑河流域年表(BC202——AD2014)
附录二 黑河流域古遗址统计表
附录三 黑河下游地区植物种子鉴定图录
附录四 黑河流域农田水利文献辑录
附录五 张掖水利设施遗迹
附录六 张掖地区山谷水库调节供水渠道、河流、泉水引水渠道一览表
附录七 西夏国的水利灌溉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oasis in the Sangong River Watershed, Xinjiang,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D]. 王博.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2)
  • [2]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新疆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特征研究[D]. 薛强. 长安大学, 2020(06)
  • [3]磴口黄灌区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 葛根巴图.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4]新疆克里雅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可持续性研究[D]. 祖拜代·木依布拉.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4)
  • [5]“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D]. 姚亚玲. 塔里木大学, 2019(04)
  • [6]干旱区绿洲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玛纳斯河流域绿洲为例[D]. 陈乐.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7]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植被NPP变化的影响研究[D]. 李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近30年开都—孔雀河流域绿洲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D]. 何金苹. 新疆大学, 2018(12)
  • [9]节水条件下玛纳斯河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研究[D]. 杨广.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10]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D]. 史志林. 兰州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新疆三公河流域绿洲时空变化与稳定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