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论文文献综述)
孙占学[1](2022)在《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文中认为皮肤病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皮肤科需要临床实践技能、科研能力、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医生。针对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因时因地优选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比如多媒体技术联合CBL、LBL组合PBL、助手式门诊教学联合督导式门诊教学等教学模式,提出研究生未来培养中的思考以及展望。最终期望通过选用恰当的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医院皮肤科输送真正的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中医皮肤病学专业毕业生。
刘志勇,周冬梅,孙丽蕴,王莒生[2](2021)在《中医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方法的探索》文中认为在中医皮肤病学临床教学中,注意更新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育目的是培养学员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的理念。教师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条件、加强师生互动、启发学习兴趣下,采用将多媒体教学、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角色扮演教学法、皮肤基本损害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并利用好微课、微信等现代公共平台和技术,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后善于回顾及反思,互相交流,总结经验。
刘绿野,耿立东,张洁,王钰菁,曲尧[3](2021)在《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0月31日, 有关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RCT。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 从中提取数据, 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 并使用RevMe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篇文献, 共涉及患者218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 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有效率[OR=4.42, 95%CI(1.39~14.03), P<0.05]、显效率[OR=2.89, 95%CI(1.40~5.95), P=0.004]均优于单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 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轻微红肿、疼痛、瘙痒, 未发生全身不良反应, 不影响疗效。有2篇文献涉及随访过程中的复发, meta分析结果显示, 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复发率低于单用他克莫司软膏[OR=0.17, 95%CI(0.04~0.77), P<0.05)。结论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外用他克莫司软膏, 并可降低复发率, 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但鉴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质量一般且存在偏倚的可能, 建议以后开展更多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RCT来进一步验证。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指南制定与规范委员会[4](2021)在《皮炎湿疹类疾病规范化诊断术语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皮炎湿疹类疾病在概念、分类和诊断术语等方面的混乱现状,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指南制定与规范委员会组织专家按照德尔菲法原则对皮炎湿疹类疾病的诊断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讨论, 提出7条规范化诊断建议, 主要包括:①"皮炎"和"湿疹"是疾病的类别名称而非具体诊断术语;②临床遇到湿疹性皮损时, 应积极寻找其临床特征和/或实验室特点, 按照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和其他皮炎进行分类诊断;③建议暂时保留"湿疹"这一术语, 并只用作以湿疹性皮损为表现但尚不能给出确定诊断的、暂时性和描述性诊断用词。本共识旨在推动皮炎湿疹类疾病诊断术语的规范化、同质化, 为更好地进行疾病管理、流行病学研究和开展个体化治疗和预防奠定基础。
马振友[5](2021)在《推荐中国皮肤病学科传承焕新巨着——祝贺《现代皮肤病学》出版发行》文中认为王侠生、徐金华、张学军教授主编的《现代皮肤病学》第2版在全国全民抗疫取得初步胜利的2020年7月出版发行,可喜可贺。本书为系列大型皮肤病学参考书,初版为杨国亮1992年主编的《皮肤病学》。王侠生教授曾留学美国,为亚洲皮肤科学会理事,传承杨国亮学术思想,和杨国亮1996年共同主编《现代皮肤病学》,获国家卫生部科技三等奖;王侠生和廖康煌2005年主编《杨国亮皮肤病学》,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着作出版基金; 2020年王侠生教授博士生、即杨国亮再传弟子安徽医科大学校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11和12届主任委员、国际皮肤科学联盟常委、第十届亚洲皮肤科学会主席张学军教授和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皮肤科现任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徐金华教授共同主编的《现代皮肤病学》第2版,再次获国家出版基金。
殷董,陈琳,惠海英,马小萍[6](2021)在《临床病理讨论在皮肤病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临床病理讨论在皮肤病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1—12月皮肤病学实习生50名按数字奇偶法随机分组;试验组(n=25)采用临床病理讨论方式完成实习带教;参照组(n=25)采用传统教授方式完成实习带教;就组间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互动及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目标明确、临床技能操作掌握程度提高、知识点掌握程度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展开比较。结果试验组皮肤病学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肤病学实习生互动及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目标明确、临床技能操作掌握程度提高、知识点掌握程度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病理讨论方式有效运用,使皮肤病学实习生理论及实践能力显着提高,并于互动及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目标明确、临床技能操作掌握程度提高、知识点掌握程度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方面效果显着,最终提升教学满意度,充分证明在皮肤病学实习带教期间临床病理讨论应用可行性。
段妍,何月,李睿亚,王杰,阿苏瑞,刘芳芳,李林烨,王茜[7](2021)在《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伴发症状病例报道并文献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PSEK)伴发症状进行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方法收集2016—2017年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2个蒙古族PSEK家系, 并利用数据库检索1980—2020年国内外已发表的较为完整的40个PSEK家系和156例散发病例, 分析PSEK伴发症状。结果共纳入较为完整的PSEK家系40个, 共714例。PSEK伴发症状较多见, 国外发生率为57.38%, 国内发生率为37.42%;国外最常见的伴发症状为掌跖角化症(PPK), 其次为甲改变、神经症状、发育异常、合并可变性红斑角化症(EKV)等, 且伴发症状较重;国内最常见的伴发症状为甲改变, 其次为PPK、潮湿多汗、瘙痒、疼痛及一些皮肤病等, 且伴发症状较轻。结论 PSEK伴发症状较多, 分子遗传机制尚不明确, 通过测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样本量的扩大可对该疾病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Specialty Committee of Dermatology of WFCMS;[8](2021)在《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特应性皮炎》文中指出本指南的起草程序遵守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的SCM 0001-2009《标准制定和发布工作规范》。本指南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发布,版权归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所有。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为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等,中医学称为四弯风,也称奶癣、胎疮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其确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全部明确,目前研究认为主要与遗传、环境、
潘锋[9](2021)在《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红斑狼疮有助提高临床疗效——访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执行院所长陆前进教授》文中认为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办,陕西省医学会、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CSD2021),6月17日至20日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西安举行,本届年会特别注重"学术引领,夯实临床",旨在通过学术交流进一步促进中国皮肤性病学的前沿基础研究,推动中国皮肤性病学临床研究,
胡思源[10](2021)在《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项目《儿科系列常见病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之一。其目的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在病证结合模式下,讨论具有湿疹/特应性皮炎、儿童和中药特点的临床定位、试验设计与实施等相关问题,为中药治疗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制定过程中先后成立指南工作组、起草专家组和定稿专家组,采用文献研究和共识会议的方法,最终形成指南送审稿定稿。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定位、试验总体设计、诊断标准与辨证标准、受试者的选择与退出、干预措施、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观察、试验流程、试验的质量控制9部分。希望其制定和发布,能为申办者/合同研究组织、研究者在中药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专业研究生面临的问题 |
2 专业研究生需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
3 因时因地制宜优选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 |
3.1 多媒体技术与CBL联合 |
3.2 采用LBL与PBL组合教学模式 |
3.3 强化助手式和督导式门诊教学 |
4 思考 |
5 展望 |
(2)中医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方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启发式教学法在中医皮肤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
1.1 用质疑启发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1.2 用比喻启发法,变抽象为具体 |
1.3 用对比启发法,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的能力 |
2 多媒体教学在中医皮肤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2 提高教学效率 |
2.3 增强互动效果 |
2.4 多媒体课件知识广博 |
3 CBL教学法在中医皮肤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
4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中医皮肤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
5 微信公众平台在中医皮肤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
6 微课的逐步拓展和应用 |
7 皮肤基本损害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
(6)临床病理讨论在皮肤病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参照组 |
1.2.2 试验组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皮肤病学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
2.2 两组皮肤病学实习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8)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特应性皮炎(论文提纲范文)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诊断 |
4.1 疾病诊断 |
4.2 疾病分期 |
4.2.1 婴儿期(0~2岁) |
2~12岁)'>4.2.2 儿童期(>2~12岁) |
12岁)'>4.2.3 青少年与成人期(>12岁) |
5 辨证分型 |
5.1 心脾积热证 |
5.2 心火脾虚证 |
5.3 脾虚湿蕴证 |
5.4 风湿热蕴证 |
5.5 脾虚血燥证 |
5.6 脾肾阳虚证 |
6 治疗 |
6.1 治则治法 |
6.2 辨证内治法 |
6.2.1 心脾积热证治法 |
6.2.2 心火脾虚证治法 |
6.2.3 脾虚蕴湿证治法 |
6.2.4 风湿热蕴证治法 |
6.2.5 脾虚血燥证治法 |
6.2.6 脾肾阳虚证治法 |
6.3 中药外治法 |
6.3.1 针对红肿、糜烂、渗出的皮损,可用以下方法: |
6.3.2 针对潮红、丘疹、丘疱疹或散在水疱而无渗液的皮损,可用以下方法: |
6.3.3 针对干燥、脱屑、肥厚苔藓样皮损,可用以下疗法: |
6.4 其他疗法 |
6.4.1 针灸治疗[16] |
6.4.2 推拿 |
7 日常防护与管理 |
7.1 总则 |
7.2 皮肤护理 |
7.2.1 重视润肤[2-3,17-18] |
7.2.2 合理洗浴[3,6] |
7.3 避免诱发加重因素 |
7.3.1 避免皮肤的接触刺激和致敏[2-3,17-18] |
7.3.2 避免环境中的变应原[2-3,17-18] |
7.4 合理饮食 |
7.4.1 排查过敏食物[3,17-18] |
7.4.2 提倡新生儿母乳喂养[18-20] |
7.4.3 减少摄入或不吃刺激性食物 |
7.4.4 中医食疗建议 |
7.5 起居有度 |
7.5.1 作息规律 |
7.5.2 鼓励适度的体育锻炼 |
7.6 调畅情志 |
(9)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红斑狼疮有助提高临床疗效——访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执行院所长陆前进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CLE诊疗指南解读 |
S LE诊疗新进展 |
多举措推动学科发展 |
专家简介 |
(10)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适用范围 |
2 术语和定义 |
2.1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CD) |
2.2 脂溢性皮炎(seborrhoeic dermatitis,SD) |
2.3 特应性(atopy) |
2.4 靶皮损(target skin lesion) |
3 概述 |
4 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点 |
4.1 临床定位 |
4.2 试验总体设计 |
4.2.1 对照 |
4.2.2 随机与分层 |
4.2.3 盲法 |
4.2.4 多中心 |
4.2.5样本量估算 |
4.3 诊断标准与辨证标准 |
4.4 受试者的选择与退出 |
4.4.1 受试人群与入选标准 |
4.4.2 排除标准 |
4.4.3 研究者决定退出标准 |
4.5 干预措施 |
4.5.1 用药方法 |
4.5.2 基础治疗和合并用药 |
4.6 有效性评价 |
4.6.1 有效性评价指标 |
4.6.2 指标观测方法 |
4.6.3终点指标的定义 |
4.7 安全性观察 |
4.8 试验流程 |
4.9 试验的质量控制 |
5 说明 |
四、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皮肤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孙占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02)
- [2]中医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方法的探索[J]. 刘志勇,周冬梅,孙丽蕴,王莒生. 医学教育管理, 2021(06)
- [3]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J]. 刘绿野,耿立东,张洁,王钰菁,曲尧.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11)
- [4]皮炎湿疹类疾病规范化诊断术语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指南制定与规范委员会.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11)
- [5]推荐中国皮肤病学科传承焕新巨着——祝贺《现代皮肤病学》出版发行[J]. 马振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10)
- [6]临床病理讨论在皮肤病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 殷董,陈琳,惠海英,马小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21(27)
- [7]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伴发症状病例报道并文献分析[J]. 段妍,何月,李睿亚,王杰,阿苏瑞,刘芳芳,李林烨,王茜. 中国医师杂志, 2021(09)
- [8]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特应性皮炎[J]. Specialty Committee of Dermatology of WFCMS;. 世界中医药, 2021
- [9]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红斑狼疮有助提高临床疗效——访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执行院所长陆前进教授[J]. 潘锋. 中国医药导报, 2021(24)
- [10]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J]. 胡思源. 药物评价研究,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