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耳鼻喉科部分疾病的诊治及医疗模式的转变

浅谈耳鼻喉科部分疾病的诊治及医疗模式的转变

一、浅谈耳鼻咽喉科一些疾病诊治与医学模式的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张弢,袁波,滕磊,鞠晗,董雪林,郭惟轶,刘强,张治军[1](2021)在《焦虑抑郁状况与咽喉反流性疾病症状体征指数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焦虑抑郁状况与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症状与体征指数是否具有相关性,为临床LPRD同时伴发焦虑和抑郁进行观察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耳鼻喉科门诊187例LPRD患者资料,进行治疗前及抗反流治疗8周后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量表、反流体征指数(reflux finding score,RFS)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的评分,并进行分组分层统计,以观察焦虑抑郁状况与LPRD症状和体征指数改善的相关性。结果 187例LPRD患者抗反流治疗后焦虑抑郁状况比例明显低于抗反流治疗前,伴焦虑的患者抗反流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11.2%;伴抑郁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6.4%,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构成比表明,治疗后焦虑程度减轻(P<0.05)。抗反流治疗前后不同年龄、性别及病程焦虑抑郁状态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不同年龄、性别及病程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抗反流治疗前焦虑抑郁状况与患者的持续清嗓、吞咽食物、水或药片不利、呼吸不畅或反复窒息发作、咽喉部异物感及RSI总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LPRD容易伴发焦虑和抑郁,通过抗反流治疗能同时改善LPRD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同时不受年龄、性别及病程的影响,RSI量表中的主观症状还是缺乏疾病特异性,与HAMA和HAMD量表有类似、重叠,或者说两种疾病本身就可能会互相诱发或影响。

刘轶宁[2](2021)在《西安地区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空间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级综合医院包括县、区、市级医院,承担着重要的基础医疗服务任务,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2020年1月爆发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引发了各所综合医院在疫情防控措施方面的缺失,使国家在短时间内发布了《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发改社会【2020】735号),其中明确了县级医院的重要性,强调应适度超前规划布局,做到平战结合,充分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医院的建设方面,尤其是门诊部的建筑设计产生极大的影响,致使二级综合医院发热门诊、新冠肺炎康复门诊的重要性提升。本文以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从国家医改政策和新冠肺炎疫情这两个方面探讨了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确定了现有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的设计在快速变革的时代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有一定的滞后性并有研究的价值。其次,探讨了影响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空间设计的相关因素,包括宏观医疗政策、医院组织结构、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行为模式及需求的差异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对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空间设计的影响。接着,对西安多所二级综合医院进行调研走访,总结出西安地区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医院院前广场缺少统一规划;门诊部的空间组织模式设计不合理;自助机器位置摆放影响患者就医路线;简易的预检分诊处设计难以严格控制疫情期间的人流出入;门诊部一次候诊的模式不利于疫情防控等。然后选取了西安凤城医院、阎良区人民医院和陕西省森工医院这三所现状问题较为典型且门诊部空间类型相对不同的医院作为重点调研分析的对象,从交通组织、功能设施和疫情防控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门诊部的使用现状。之后结合国内其他地区的建设实例,从院前区交通流线、预检分诊处、功能设施、发热门诊部这四个方面对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进行优化设计的研究,明确了医院的院前区交通流线应呼应城市的空间形态,院区应弹性化设计,利用平疫结合的组织方式,并制定疫情期间的应急预案,合理规划预检分诊处的布局和人流引导,完善门诊部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利用二次候诊的模式加强门诊部中的感染控制,合理规划发热门诊部的位置及内部流线组织。本文采用各类图示语言详细地总结提炼了新冠疫情下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空间设计的优化建议,研究结果为适应疫情防控的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以解决门诊部空间设计中所忽略的医患实用需求,希望对医院建筑的设计者以及使用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张浩,向明亮[3](2021)在《临床诊疗指南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阶段。规培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需要在住规培期间学习规范、标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但是书本知识可能已陈旧,并且规培生面对的是患者在某一时间的发病情况,缺少疾病从发病、发展到转归的全面认识,这就需要使用及时更新的临床诊疗指南作为带教老师教学的蓝本和规培生学习新知的工具。临床诊疗指南以循证医学为证据,结合各个国家的临床实际形成一份临床指导意见。文章介绍以梅尼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为代表的眩晕相关的临床诊疗指南融入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的益处和具体实践,培养规培生严谨的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规范的诊疗习惯,以达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最终目标。

刘汝洋,尹进强,刘静,房振胜[4](2020)在《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有效加强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医患信息不对称,患者年龄悬殊、病种繁多,规培医师缺乏沟通经验是影响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加强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专项培训,充分发挥临床教师在培训中的带教作用,完善医师考评体系,进一步提高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

马莹,刘艳军,李春燕,唐梓轩,余文兴[5](2020)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用于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量表用于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心理评估中的应用,为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耳鼻咽喉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成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AD量表对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自评和辅助询问评估,以>7分作为临界值,筛选焦虑和(或)抑郁患者,并对不同状态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的焦虑症状检出率为8.40%(52/619),抑郁症状检出率为7.11%(44/61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头颈部恶性肿瘤、周围性面瘫、感音神经性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慢性鼻-鼻窦炎、真菌性鼻-鼻窦炎、喉麻痹、分泌性中耳炎和声带息肉等10类疾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HAD>7分),OSAHS、头颈部恶性肿瘤和周围性面瘫患者表现为中度焦虑抑郁(HAD>11分)。相关性分析显示,OSAHS和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周围性面瘫患者随着病程的增加,随着病程的增加,焦虑抑郁评分也随着上升;焦虑抑郁评分也随着上升(均P<0.05)。结论:在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中,OSAHS、头颈部恶性肿瘤和周围性面瘫患者表现出显着的焦虑抑郁症状,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注意心理干预。

张玛璐[6](2019)在《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 ——理论建构与量化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大型综合医院建筑虽然总量发展迅速,单个机构的平均床位规模也已达到约1008.51张,突破了我国《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所建议的上限值,但仍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然而资源毕竟有限,因此在大型综合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获得最大规模/品质”与“占用最少资源投入”之间的最佳平衡,是为“效率问题”。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的“效率问题”通常是复杂、多元的,提高某一类单一效率极有可能对其它单一效率产生影响,因而须遵循“综合兼顾”原则,是为“综合效率问题”。大型综合医院建筑本身的复杂性与“综合兼顾”原则共同导致了“综合效率问题”的复杂机制:各项“建筑物自然属性”与“综合效率结果”之间存在着大量过程之间、结果之间的相互转化,呈现出“交叉网状结构”。可见,只有以较为精确的定量方式阐明“综合效率的作用机制”,才能够精确把控决策结果并由此做出恰当决策,进而有的放矢地解决相关实践问题,也即需要阐明“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然而,各类现有理论尚不足以支持“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的探讨:“建筑评价/评估”类理论无法真实呈现建筑物自然属性与“目标结果”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建筑效率分析”类理论则大多围绕“单一效率”展开,无法体现“综合兼顾”原则。因此,本文需要重新构建一套理论来作为阐释“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的依托。基于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建筑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下的大型综合医院交通流线优化研究(51778074)”的支持下,主要围绕“构建我国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理论模型”和“阐明其量化作用机制”2方面理论目标展开,并通过在“设计优化”方面对该理论进行应用,初步验证了所构建的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构建基本理论模型部分以定性方式为主。首先,通过对现有效率相关研究的归纳,将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明确定义为:通过建筑设计手段,大型综合医院建筑所产出的医疗功能使用空间、建筑寿命及医疗功能使用效用,与投入的资金、资源、能源的比例;它是一种以大型综合医院为效率主体,以建筑设计为主导视角,以追求功能空间效率、经济技术效率、资源环境效率3方面共同提升为目标的综合效率。同时借鉴系统学基本理论,结合我国相关实际需求,采用“效率问题”为导向的思路将综合效率系统组织结构由下至上划分为建筑属性、基础性能、效率单元、综合效率4个层级,明确了各级系统内部要素及外部影响因素,并通过其中第二层级系统要素来具体反映前述3方面效率目标。最后,依据各系统要素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内部逻辑,将综合效率系统内、外部作用方式概括分类,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来分别予以定量描述。阐明量化作用机制部分以定量方式为主。首先,遵循论文第一部分构建的基本理论模型,将综合效率系统拆解为16个子系统,逐一提取作用要素、判断作用过程并赋予相应定量关系,最终形成以建筑属性为自变量、综合效率为因变量、其它系统要素为中间变量的综合效率系统定量模型。进而,利用广义的系统参数取值来反映外部因素作用下综合效率系统的适应、调整过程,并由此提出动态和静态2种参数取值方法:前者精确反映所有参数随各方面发展而变化的实时取值情况,需通过建立动态数据库来实现;后者是对前者的简化,可通过一般调研统计获得各参数在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取值结果。最后,以静态取值的方式,结合本文通过现场观察计数、调取监控录像观察计数、调取医院运营数据、调取医院建设图纸、现场访谈、抽样问卷等方式获取的约110类(数千万条)相关原始数据(调研概况详见附录A),经大量统计测算后(具体调研过程详见附录B),逐一给出了32组系统参数的取值方法和参考取值。为了验证上述“综合效率理论”,论文最后在“设计优化”方面对该理论展开了应用探索:依托综合效率理论,将设计优化方法归纳为测算初始综合效率并判定优化对象、选择优化措施、调整优化并检验分析3个步骤;同时重新梳理了3类共72项常见优化措施,利用“量化作用机制”逐一分析它们的“系统反馈”(对各系统要素指标取值的影响效果)情况,将结果汇集为“对象-措施”集。由此形成的设计优化方法可依托“综合效率量化作用机制”来探查目标建筑的性能短板,并利用“对象-措施”集来筛选有针对性且综合兼顾的优化措施,以此达到提升综合效率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引入实际案例对该“设计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进而初步验证了综合效率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本文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在理论层面,构建了一套能够“从原理上解释”目前我国大型综合医院建筑所面对的“综合兼顾”的“效率问题”的理论体系——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理论,有助于突破目前的理论研究瓶颈。在方法层面,提供了一种“注重原理/作用机制”的建筑学研究模式,建立了一种“专门针对建筑综合效率问题”的系统定量方法,并通过应用实践进行了初步验证。在应用层面,通过“设计优化”方面的综合效率理论应用,发展了一种综合兼顾的、可重复批量操作的、模式化设计优化方法。在数据层面,采集、统计了大型综合医院建设运营相关的大量深度数据,在服务于本研究的同时也可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支持。

臧江红,金伟国,朱金伍,郭裕,张珺珺,寻满湘[7](2019)在《伏九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伏九"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9例患者随机分伏九组60例、三伏组59例,伏九组在三伏、三九进行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三伏组在三伏进行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伏九"组总有效率为95.00%,三伏组为86.44%;治疗结束6个月后伏九组总有效率为93.22%,三伏组为77.59%。RQLQ量表方面,2组患者睡眠状况、行为问题、鼻症状、眼症状和生活质量总体情况在治疗结束后均有显着改善(P均<0.05)。结论"伏九"和"三伏"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都有较好疗效,其中"伏九"治疗组对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疗效持续时间更持久。2组都可以有效改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

马莹晔[8](2019)在《乌灵胶囊联合健康教育对咽异感症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精神焦虑、抑郁是否为咽异感症的致病因素;乌灵胶囊联合健康教育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分析。方法:对2017年05月2018年04月在安徽省蚌埠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的132名咽异感症病人,使用Excel生成随机数,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所有病人均进行详细的资料采集,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咽喉局部体征,纤维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心电图检查,胃镜检查,颈椎侧位片检查等。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措施+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口服。两组病人于就诊时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就诊当天、第二周、第三周均给予健康教育,治疗一月后门诊复诊评价两组病人治疗疗效并请病人再次填写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结果:1.咽异感症病人男女性别比为1:1.81;年龄多集中在3155岁;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70岁;病程最短为2周,最长为20年。2.52.27%的咽异感症病人呈现中度焦虑状态,47.73%的咽异感症病人呈现中度抑郁状态;咽异感症病人状态焦虑评分及特质焦虑评分同全国常模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即咽异感症病人患病前有焦虑个性基础且在病程中呈现的焦虑状态高于一般人群。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12%,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39%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能有效提高咽异感症病人临床治疗效果(P<0.01)。4.治疗一月后实验组病人的状态焦虑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病人的状态焦虑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一月后实验组病人的状态焦虑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焦虑特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中年女性是咽异感症高发人群。2.焦虑与咽异感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病人在病程中出现中等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3.乌灵胶囊能够有效改善咽异感症病人症状并减轻病人焦虑抑郁情绪。4.针对咽异感症病人,要遵循身心同治、个体化综合性治疗的理念。

蔡玮,付文洋[9](2018)在《以耳鼻咽喉科为例的医患关系病结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耳鼻咽喉科是目前医患关系激化表现的重灾区,其中病结引人深思。实际上,耳鼻咽喉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医患之间存在着认知、心理上的多层错位,加上社会舆论对矛盾的催化,医患之间的博弈不断推陈出新。但另一方面,医患关系已在向新的相处模式不断转变,这就为解决医患矛盾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该学科自身的蓬勃发展也是目前医患矛盾的重要调和剂。本文将借耳鼻咽喉科的案例对医患关系的病结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望能对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韩丽艳[10](2017)在《中国艺术嗓音医学现状与未来》文中认为艺术嗓音医学是声乐表演艺术和嗓音医学相互融合交叉而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它不但对歌唱表演人才的选拔、训练、声部鉴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在预防和保护演员、歌手的艺术生命及维护其他职业用嗓者的嗓音健康方面也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六大方面阐述了我国艺术嗓音医学的发展现状,从七大方面提出了对艺术嗓音医学发展未来的设想和建议。

二、浅谈耳鼻咽喉科一些疾病诊治与医学模式的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耳鼻咽喉科一些疾病诊治与医学模式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焦虑抑郁状况与咽喉反流性疾病症状体征指数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抗反流治疗。
        1.2.2 RSI和RFS量表。
        1.2.3 HAMA和HAMD量表[11]。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LPRD患者抗反流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构成比的变化。
    2.2 LPRD患者反流治疗前、后HAMA及HAMD评分比较。
    2.3 LPRD患者抗反流治疗前RSI、RFS评分与HAMA、HAMD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2)西安地区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空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来源与背景
        1.1.1 我国医院建设发展的新趋势
        1.1.2 新医改政策下二级综合医院发展趋势
        1.1.3 新冠疫情后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急需改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西安地区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空间设计概述
    2.1 论文相关概念限定
        2.1.1 二级综合医院
        2.1.2 门诊部
    2.2 影响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空间设计的相关因素
        2.2.1 宏观医疗政策的影响
        2.2.2 医院组织结构的影响
        2.2.3 患者的行为模式及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2.2.4 医护人员的行为模式及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2.3 新冠肺炎疫情对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空间设计的影响
        2.3.1 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医院成为主要传染场所
        2.3.2 发热门诊的设置
        2.3.3 新冠肺炎疫情在院内传播的原因
    2.4 西安地区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基本概况
        2.4.1 与城市空间位置关系
        2.4.2 空间组织模式
        2.4.3 智能运营管理模式
        2.4.4 疫情防控措施
    2.5 门诊部调研使用现状分析要素
        2.5.1 建立分析要素
        2.5.2 院前区交通流线要素
        2.5.3 功能设施要素
        2.5.4 预检分诊处要素
        2.5.5 发热门诊部要素
    2.6 本章小结
3 西安地区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案例分析研究
    3.1 研究过程设计
        3.1.1 分析对象选取
        3.1.2 分析过程设计
        3.1.3 评估要素选取
        3.1.4 调查问卷设计
    3.2 西安凤城医院
        3.2.1 基本概况介绍
        3.2.2 使用现状分析
    3.3 西安市阎良区人民医院
        3.3.1 基本概况介绍
        3.3.2 使用现状分析
    3.4 陕西省森工医院
        3.4.1 基本概况介绍
        3.4.2 使用现状分析
    3.5 三所医院现状汇总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地区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4.1 院前区交通流线优化设计
        4.1.1 呼应城市空间形态
        4.1.2 院区弹性化设计
        4.1.3 平疫结合的组织方式
        4.1.4 制定疫情应急预案
    4.2 预检分诊处优化设计
        4.2.1 完善信息化技术
        4.2.2 优化布局形式
        4.2.3 合理进行人流引导
    4.3 功能设施优化设计
        4.3.1 健全一站式服务中心
        4.3.2 二次候诊
        4.3.3 诊室三区两通道
        4.3.4 灵活性布局设计
        4.3.5 完善服务配套设施
        4.3.6 智慧5G运营管理
    4.4 发热门诊部优化设计
        4.4.1 合理的位置关系
        4.4.2 设置缓冲间
        4.4.3 合理的空间布局
        4.4.4 相关专业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二 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使用现状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 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调查问卷(就诊者/陪护者)
附录四 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调查问卷(医护工作者)
附录五 访谈录(摘要)
致谢

(3)临床诊疗指南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耳鼻咽喉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 临床诊疗指南教学对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作用
3 眩晕临床诊疗指南融入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益处
4 眩晕临床诊疗指南在耳鼻咽喉科规培生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4)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的主要因素
    1.1 医患沟通教学重视不够,医患沟通训练缺乏
    1.2 医患信息不对称
    1.3 耳鼻咽喉科患者年龄悬殊、病种繁多
    1.4 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缺乏沟通意愿、经验及技巧
2 加强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措施
    2.1 加强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人文精神和专业理论水平
    2.2 加强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
    2.3 充分发挥临床带教教师在医患沟通培养中作用
    2.4 完善医师考评体系

(5)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用于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2 资料收集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2.2 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检出率
    2.3 不同疾病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评分
    2.4 中度焦虑抑郁疾病患者与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6)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 ——理论建构与量化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背景
        1.1.2 目的
        1.1.3 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效率系统研究
        1.2.2 单一效率研究
        1.2.3 现有研究不足
    1.3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图
2 综合效率理论构建的基础:概念、内涵与基本问题
    2.1 基本界定:概念、内涵、系统
        2.1.1 对“综合效率”概念的界定
        2.1.2 “综合效率”概念内涵辨析
        2.1.3 对“综合效率系统”的界定
    2.2 逻辑基础:系统组织结构
        2.2.1 综合效率系统的宏观构成关系
        2.2.2 综合效率系统内部的结构层级
    2.3 需求基础:主要现状问题
        2.3.1 实践问题归纳
        2.3.2 理论研究梳理
        2.3.3 现状问题总结
    2.4 本章小结
3 综合效率理论模型的确立:系统框架与定量规则
    3.1 综合效率系统内部作用要素
        3.1.1 第一层级:综合效率
        3.1.2 第二层级:效率单元
        3.1.3 第三层级:基础性能
        3.1.4 第四层级:建筑属性
    3.2 综合效率系统外部影响因素
        3.2.1 服务规模——总床位数
        3.2.2 活动类型——空间类型
        3.2.3 活动流程——流线类型
        3.2.4 使用年限
        3.2.5 其它外部支持
    3.3 综合效率系统作用的基本类型
        3.3.1 系统内部作用
        3.3.2 系统外部作用
    3.4 综合效率系统定量的基本规则
        3.4.1 系统要素的“取值规则”
        3.4.2 系统作用的“作用规则”
    3.5 本章小结
4 量化作用机制的运作规则:系统作用与定量模型
    4.1 定量模型的构成方式
    4.2 子系统微观作用与定量模型
        4.2.1 三级子系统-面积配置类(4个)
        4.2.2 三级子系统-使用效用类(6个)
        4.2.3 三级子系统-资源负荷类(2个)
        4.2.4 二级与一级子系统(4个)
    4.3 取值处理与参数析出
        4.3.1 各指标的最终取值
        4.3.2 模型中的参数析出
    4.4 本章小结
5 量化作用机制的运行参数:取值方法与参考结果
    5.1 综合效率系统参数类型及其取值途径
        5.1.1 参数类型
        5.1.2 取值途径
    5.2 客观建设使用特征类参数
        5.2.1 交通性能特征(5组)
        5.2.2 抗扰性能特征(2组)
        5.2.3 资源负荷及其它特征(3组)
    5.3 主观使用感受需求类参数
        5.3.1 不利影响(干扰)程度类(2组)
        5.3.2 相对重要性程度类(4组)
    5.4 一般性能水平(参照取值)
        5.4.1 面积配置类(4组)
        5.4.2 使用效用类(10组)
        5.4.3 资源负荷类(2组)
    5.5 本章小结
6 综合效率理论的实践应用:设计优化方法与案例
    6.1 设计优化的基本原理
        6.1.1 优化设计的基本步骤
        6.1.2 优化措施的反馈原理
    6.2 优化措施的系统反馈
        6.2.1 总平面措施的系统反馈
        6.2.2 建筑单体措施的系统反馈
        6.2.3 平面及细节措施的系统反馈
        6.2.4 “对象-措施”集汇总
    6.3 实际案例的优化应用
        6.3.1 案例基本情况
        6.3.2 测算初始综合效率
        6.3.3 选择优化对象及措施
        6.3.4 优化调整结果及验证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之处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实地调研概况
    附录 B 调研统计过程
    附录 C 部分定量关系的推导过程
    附录 D 部分中间过程取值的估算速查表
    附录 E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 F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伏九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评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结束后临床总体疗效
    2.2 2组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结束6个月后临床总体疗效
    2.3 2组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结束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3 讨论

(8)乌灵胶囊联合健康教育对咽异感症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5 技术路线图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方法
    2.4 质量控制
    2.5 评价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特征
    3.2 咽异感症病人焦虑抑郁程度分析
    3.3 两组病人临床治疗疗效比较
    3.4 两组咽异感症病人治疗前后STAI、HADS评分比较
    3.5 物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4.1 咽异感症病人具有焦虑特质,大多呈现中度焦虑抑郁状态
    4.2 对咽异感症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4.3 咽异感症病人服用乌灵胶囊的科学性
    4.4 关注咽异感症病人的社会状态
    4.5 重视更年期女性生理心理问题
    4.6 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咽异感症的必要性
    4.7 多学科合作的意义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研究的创新性及局限性
    1 研究的创新性
    2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 B 研究工具
    附录 C 个人简历
    附录 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 E 参加学术会议
    附录 F 综述
        参考文献

(9)以耳鼻咽喉科为例的医患关系病结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因
    1.1 医患双方对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认知不足和错位
        1.1.1 患者对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认知:
        1.1.2 医生对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认知:
    1.2 耳鼻咽喉科诊疗过程的特殊性
    1.3 医患双方心理错位分析
        1.3.1 患者的自主选择权与参与度提高:
        1.3.2 医生情绪波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1.3.3 医患双方的信任危机:
        1.3.4医患双方信息获取不匹配:
        1.3.5 医患双方沟通不到位:
    1.4 不适应新医疗模式下的医患相处新模式
2 对策
    2.1 医生调整心态, 正确扮演新医疗模式下的角色
    2.2 整顿和合理利用网络等多媒体平台
    2.3 寻求第三方的介入协调
    2.4 从中医传统诊疗方式的仪式感和亲密感中获得启示
    2.5 正确的医患关系观念从医学生抓起
    2.6 耳鼻咽喉科的蓬勃发展

(10)中国艺术嗓音医学现状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艺术嗓音医学的现状
    1.1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嗓音医学新理念
    1.2 培养艺术嗓音医学交叉、创新人才
    1.3 开设不同层次的艺术嗓音医学课程
    1.4 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学术论坛、学术研究及国际交流
    1.5 出版艺术嗓音医学相关书籍
    1.6 开展艺术嗓音医学科普工作
2 我国艺术嗓音医学的发展与未来
    2.1 进一步加强艺术嗓音医学专业队伍的人才建设
    2.2 精心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嗓音医学教程
    2.3 积极发挥“嗓音专委会”, “嗓音学组”的引领作用
    2.4 促进各艺术院校嗓音研究室的建立、完善和规范化管理
    2.5 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现全民覆盖的远程教育
    2.6 开展艺术与科学、艺术与医学跨专业的联合科研项目
    2.7 有条件的医院、社区、学校试点开设专门的嗓音健康管理中心或嗓音医疗服务中心

四、浅谈耳鼻咽喉科一些疾病诊治与医学模式的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焦虑抑郁状况与咽喉反流性疾病症状体征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 张弢,袁波,滕磊,鞠晗,董雪林,郭惟轶,刘强,张治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1(12)
  • [2]西安地区二级综合医院门诊部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 刘轶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临床诊疗指南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张浩,向明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09)
  • [4]耳鼻咽喉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思考[J]. 刘汝洋,尹进强,刘静,房振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20)
  • [5]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用于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的调查研究[J]. 马莹,刘艳军,李春燕,唐梓轩,余文兴.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0(06)
  • [6]大型综合医院建筑综合效率 ——理论建构与量化作用机制研究[D]. 张玛璐. 重庆大学, 2019(01)
  • [7]伏九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探讨[J]. 臧江红,金伟国,朱金伍,郭裕,张珺珺,寻满湘.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17)
  • [8]乌灵胶囊联合健康教育对咽异感症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影响[D]. 马莹晔.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9]以耳鼻咽喉科为例的医患关系病结思考[J]. 蔡玮,付文洋. 医学与哲学(B), 2018(09)
  • [10]中国艺术嗓音医学现状与未来[J]. 韩丽艳.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7(05)

标签:;  ;  ;  ;  ;  

浅谈耳鼻喉科部分疾病的诊治及医疗模式的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