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肿瘤患者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赵董强,王彦,杨雪芹,王欣蕊[1](2021)在《2015—2019年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真菌患者菌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2015—2019年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真菌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所有的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阳性的标本共663例,应用DL-96Ⅱ细菌测定系统的体外诊断试剂DL-96FOUNGUS对样本进行真菌鉴定,以5种常见抗真菌药物为例,采用MIC法开展对样本中已鉴定真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对于该试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19年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共分离出真菌663株。按照菌种类型分类,可得到如下比例: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9.9%(331/663)、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5.2%(101/663)、都柏林假丝酵母菌占8.3%(55/663)、光滑假丝酵母菌14.9%(99/663)、其他假丝酵母菌占11.6%(77/663)。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3种抗菌药物仍具有耐药性;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高度敏感,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表现为耐药;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最高。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是真菌感染的主要常见致病菌,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的多种假丝酵母菌对于氟康唑、伊曲康唑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日渐增长。
王双双[2](2021)在《深圳某三甲医院792例侵袭性真菌病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792例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资料、科室分布及人口特点,分析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致病菌种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变化趋势及药敏结果,以指导临床对深部真菌感染的预防及合理诊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患者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792份病历,用excel表格记录患者个人信息、基础疾病、入住科室、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各类插管、有创操作、实验室检查、标本类型、病原学资料、抗真菌治疗、药敏结果及预后等情况,SPSS24.0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共计79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男性456例,女性336例,男女比例1:0.79,平均59.4岁,≥60岁428例(54.04%)。792例患者来自27个临床科室,其中,ICU占比最多,为231例(29.2%),其次为呼吸内科133(16.8%)例,血液内科82(10.4%)例。患者标本来源中以痰液最多,共283例,占所有病例数的35.7%,其次为尿液68(8.5%)例,粪便176(22.2%)例,肺泡55(6.9%)例;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74.4%,曲霉菌属42(5.3%)例;近3年菌种变化趋势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呈下降趋势,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呈上升趋势,2019年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比甚至超越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比;白色假丝酵母菌最长累及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累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曲霉菌最常累及呼吸系统;隐球菌最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IFD常伴有不同的基础疾病及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的使用、有创操作等,提示这些可能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入住ICU、呼吸机的使用及住院时间延长是IFD患者死亡的主要预测因子(OR=5.555;OR=3.128;OR=0.022)。绝大多数致病菌对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敏感,对唑类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临床抗真菌药物仍以唑类为主,联合用药也有较大比例,大多患者预后良好。结论1、我院IFD患者年龄跨度大,≥60岁的患者占比50%以上,三年中发病人数有升高趋势,男性患者占比多余女性;2、侵袭性真菌病多发的科室有ICU、呼吸内科、血液内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故在上述科室,应更注意侵袭性真菌病的预防工作;3、假丝酵母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其中又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比有升高趋势,曲霉菌是第二大致病真菌;痰液、尿液、粪便、肺泡是致病菌最主要的来源部位,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4、侵袭性真菌病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结构性肺病、糖尿病、CTD、CAD、CKD、恶性肿瘤等,较多患者发病前有一些侵入性操作及其他易感因素,入住ICU、呼吸机的使用及住院时间延长是患者死亡的主要预测因子,因此,临床应注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源性易感因素;5、大部分真菌对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敏感,部分对唑类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尽可能行药敏试验,合理及时的用药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王兆龙,张养民[3](2021)在《5年内院内感染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医院临床感染标本中假丝酵母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市中心医院院内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假丝酵母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情况,鉴定应用VITEKⅡ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按CLSI标准及相关标准进行,并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从临床标本中5年内共分离到1 634株假丝酵母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分离率最高,占55.57%,热带假丝酵母菌占31.21%;其中各科室检出率以呼吸科最多,占19.52%,其次是老年病科占13.71%;临床感染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38.43%,其次为中段尿,占27.17%,两者占标本总数的65.60%。4种抗真菌药物中两性霉素B对假丝酵母菌敏感性比较好,耐药率在0.2%以下;氟康唑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的耐药率为0.52%,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的耐药率为31.20%,对光滑假丝酵母菌的耐药率为9.09%。结论临床分离假丝酵母菌感染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其感染标本来源仍以痰和尿为主,5年间,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耐药率有逐渐增加趋势,而对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耐药性未见明显变化趋势,随着广谱抗菌药物越来越滥用,临床应高度重视真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变化。
张欢欢[4](2021)在《肺脓肿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收集我院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肺脓肿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入住我院的238例肺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肺脓肿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238例肺脓肿患者,原发、继发及血源性肺脓肿分别为159例、57例、22例。男性肺脓肿187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9.26±13.06)岁、(58.90±15.80)岁。痰培养阳性98例(41.18%)。总菌株155株,其中G-杆菌82株(52.90%)、G+球菌3株(1.94%)、真菌70株(45.16%)。G-杆菌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5株,占16.13%(25/155)、铜绿假单胞菌22株,占14.19%(22/155)、鲍曼不动杆菌15株,占9.67%(15/155)、大肠埃希菌5株,占3.22%(5/155),其他G-杆菌15株,占9.67%(15/155)。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9株,占36%(9/25)、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MDR)3株,占12%(3/25);大肠埃希菌检出产ESBLs2株,占40%(2/5)、MDR 1株,占20%(1/5)。G+球菌3株,其中咽峡炎链球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分别占1.29%(2/155)、0.65%(1/155)。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47株,占30.32%(47/155)。238例肺脓肿患者未行厌氧菌培养。原发性肺脓肿检出G-杆菌49株,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17株,占17.71%(17/96)。继发性肺脓肿检出G-杆菌27株,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12株,占27.28%(12/44)。血源性肺脓肿检出G-杆菌6株,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4株,占26.66%(4/15)。肺脓肿合并糖尿病、脑卒中检出G-杆菌居前三位的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检出G-杆菌居前三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耐药率为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耐药率为0%;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30%。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耐药率为0%,对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耐药率<30%。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率为0%。合并脑卒中、其他肺部疾病者肺炎克雷伯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合并糖尿病者,但对阿米卡星、厄他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较敏感,耐药率≤25%;合并糖尿病、脑卒中及其他肺部疾病者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不高,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但对复方新诺明、替加环素敏感性高。NEUT%、CRP、PCT及D-Dimer在血源性肺脓肿较继发性及原发性肺脓肿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基础疾病组病原体检出阳性率高于无基础疾病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基础疾病中糖尿病、其他肺部疾病组病原体检出阳性率高于无糖尿病及无其他肺部疾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组病原体检出阳性率高于无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于无其他肺部疾病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脓肿病原体以G-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真菌。G-杆菌常见病原体有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真菌最常见病原体为白色假丝酵母菌。G+球菌偏少。肺脓肿病原体分布与感染途径、基础疾病有关。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可选用对G-杆菌敏感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复合物、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可选用替加环素、多粘菌素、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若存在真菌,可首选对白色假丝酵母菌敏感药物如氟康唑、伏立康唑等。NEUT%、CRP、PCT及D-Dimer可作为血源性肺脓肿炎症监测指标。有基础疾病及合并脑卒中者细菌感染的风险增加,需加强对肺脓肿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肺脓肿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较无其他肺部疾病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风险增加,对肺脓肿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治疗须选用可覆盖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
阮丽君[5](2020)在《脾虚湿阻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微生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基于前期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的证候特点调查,围绕RVVC“正虚湿伏”的病机特点,进一步深入对RVVC脾虚湿阻证阴道微生态的研究,阐明阴道微生态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反复发作中的影响机制。目的:以同病(RVVC)异证(脾虚湿阻证与湿热证)及异病(RVVC、VVC)同证(脾虚湿阻证)作为研究对象,以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作为研究手段,通过观察各组阴道微生态变化,比较各组菌落组成异同,阐明与脾虚湿阻证相关的阴道微生态特点,寻找VVC反复发作背后阴道菌落的变化趋势,为RVVC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1.中医证候及中医体质研究:应用自制的《证候调查表》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制定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收集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RVVC及VVC患者,中医辨证属脾虚湿阻证及湿热证者。对照组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体检科的健康人群。就诊时填写问卷调查表,通过比较证候分布及积分来探讨RVVC患者证候特点,通过判别体质来分析RVVC患者体质特征。2.阴道微生态研究:实验分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RVVC组35例,VVC组39例,正常组37例,共纳入111例研究对象。采集各研究对象阴道侧壁上1/3处分泌物,进行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及阴道微生态检查。比较同病异证及同证异病间阴道微生态的组成异同点,探索阴道菌落组成与RVVC发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经过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0-FCK-K-002)。结果:1.证候研究:本研究纳入RVVC组脾虚湿阻证者30例(30/35),湿热证者5例(5/35);VVC组脾虚湿阻证者30例(30/39),湿热证者9例(9/39)。RVVC组与VVC组间脾虚湿阻证及湿热证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脾虚湿阻证积分为15.73±5.87,VVC组脾虚湿阻证积分为12.40±3.2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RVVC组湿热证积分为20.80±2.25,VVC组湿热证积分为17.33±1.6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阴道微生态研究:(1)清洁度(Cleaness degree of vagina,CDV)比较:三组间CDV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者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卵泡期CDV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34),但RVVC组与VVC组卵泡期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黄体期CDV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黄体期CDV分布无统计学差异。(2)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Acetylglucosaminidase,NAG):是溶酶体中的一种酸性水解酶,该酶阳性提示假丝酵母菌感染。三组间NAG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NAG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NAG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者NAG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卵泡期NAG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5),但RVVC组与VVC组卵泡期NA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黄体期NAG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黄体期NAG分布无统计学差异。(3)白细胞酯酶(Leucocyte esterase,LE):是炎症反应指标,三组间LE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RVVC组与VVC组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者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卵泡期LE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31),RVVC与VVC组卵泡期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黄体期的LE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RVVC与VVC组黄体期LE分布无统计学差异。(4)过氧化氢(H2O2):各组间H2O2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RVVC组与VVC组H2O2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33);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阴道H2O2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者阴道H2O2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卵泡期H2O2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3),RVVC组与VVC组卵泡期H2O2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黄体期H2O2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RVVC组与VVC组黄体期H2O2分布无统计学差异。(5)唾液酸苷酶(Sialic neuraminidase,SNA):是加德纳菌等致病菌的标志物。各组SNA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102),且不同证型、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SNA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6)β-葡萄糖苷酶(β-glucuronidase,GUS):是糖苷类水解酶的一种。各组GUS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33),且不同证型、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GUS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7)阴道PH值:(1)RVVC组、VVC组、对照组阴道PH分别为4.89±0.48、5.01±0.37、4.67±0.47,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4),VVC组阴道PH值较对照组高(P=0.001),RVVC组与VVC组阴道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与对照组间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脾虚湿阻证与湿热证患者阴道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VVC组湿热证患者阴道PH(5.10±0.00)较组内脾虚湿阻证患者阴道PH值(4.85±0.94)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01);VVC组内脾虚湿阻证与湿热证患者阴道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者阴道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237);RVVC组与VVC组湿热证患者阴道PH值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955)。(4)RVVC组与VVC组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阴道PH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内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阴道PH值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5)RVVC组(35-45岁)阴道PH值较组内(20-34岁)阴道PH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04);VVC组(20-34岁)阴道PH值较组内(35-45岁)阴道PH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08);对照组不同年龄段阴道P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1)各组阴道优势菌种均为乳酸杆菌;各组阴道菌落中乳酸杆菌含量分别为:RVVC组97.47%、VVC组60.74%、对照组69.43%;RVVC组阴道菌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下降,低于VVC组和正常组。(2)RVVC组卵泡期及黄体期阴道菌落中乳酸杆菌比例明显上升,物种丰度明显下降,低于VVC组和正常组;对照组阴道菌落在卵泡期丰度较高、黄体期丰度下降。(3)RVVC组与VVC组脾虚湿阻证患者阴道菌落丰度均明显下降。(4)对三组研究对象黄体期阴道菌落进行组间菌群差异显着性检验,发现各组间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其中在属水平,韦荣球菌属(vellonell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仅存在于RVVC组。4.体质研究:三组研究对象平和体质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45),偏颇体质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280);各组气郁质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5);各组湿热质及阳虚质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RVVC与VVC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功能均存在一定的失调,但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无差异性;脾虚湿阻证患者的阴道菌落丰度明显下降;RVVC脾虚湿阻证与湿热证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功能均存在一定的失调,但RVVC湿热证患者表现更为显着,其阴道PH值较组内脾虚湿阻证患者显着升高;RVVC组脾虚湿阻证积分较VVC组脾虚湿阻证积分高,说明VVC反复发作,久则深入,或本自脾虚湿易潜伏,治宜扶正祛邪。2.在RVVC组发现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其他组均未发现,韦荣球菌属和拟杆菌属可能参与RVVC发病。韦荣球菌属具有代谢乳酸的功用,故反而不利于RVVC患者阴道微生态平衡的恢复;拟杆菌属与RVVC患者反复治疗效果欠佳有关,可能会降低抗真菌药物效价。RVVC组的阴道菌落多样性下降,乳酸杆菌占比升高,治疗RVVC需重视重建阴道菌落丰度,促进优势菌群功能的恢复。3.RVVC患者中平和体质分布下降,RVVC患者易感体质为气郁质、阳虚质和湿热质,RVVC患者偏颇体质中气郁质占比较高。
周招莲[6](2020)在《液基真菌富集制片靶向荧光染色法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液基真菌富集制片靶向荧光染色法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因外阴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分泌物有异味等临床表现就诊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临床诊断为阴道炎患者共300例。每例患者均同时取阴道分泌物行液基真菌富集制片靶向荧光染色法(简称液基荧光法)、生理盐水湿片镜检法(简称湿片法)、白色念珠菌免疫荧光检测试剂盒方法(简称免疫荧光法)和真菌培养法(简称培养法)检测,以培养法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以及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湿片法、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培养法的阳性率分别为:27.7%/18%/41.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培养法比较,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Kappa值(一致性检验)、约登指数分别为:77.45%/48.04%/83.33%;97.98%/97.47%/80.30%;91%/80.67%/81.33%;0.790/0.514/0.605;0.7543/0.4551/0.6363。3.与培养法比较,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湿片法、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Kappa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1.37%/83.33%/89.22%;95.96%/78.79%/78.28%;91%/80.33%/82%;0.794/0.602/0.627;0.7733/0.6212/0.675。4.液基荧光法+湿片法与培养法比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湿片法、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与培养法比较,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液基荧光法的准确性高于湿片法、免疫荧光法;2.液基荧光法+湿片法的准确性高于免疫荧光法+湿片法、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3.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检测效果最佳。
黄旭纯,黄思赟,陈柳伊,朱红军,许镒洧,彭裕辉,翁雪芬[7](2020)在《住院肿瘤患者酵母样真菌的菌株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住院肿瘤患者酵母样真菌的菌株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住院肿瘤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酵母样真菌139株,分析其菌种类型、临床标本来源以及主要酵母样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结果 139株酵母样真菌的菌种类型包括白色假丝酵母菌83株(59.7%),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9株(20.9%),热带假丝酵母菌7株(5.0%),光滑假丝酵母菌6株(4.3%),克柔假丝酵母菌2株(1.4%),其他酵母样真菌12株(8.6%)。检出酵母样真菌较多的临床标本为血液24株(17.3%)、腹腔积液22株(15.8%)、痰20株(14.4%)、尿液17株(12.2%)、胸腔积液10株(7.2%)。白色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敏感率均为100%。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71.4%(5/7)、71.4%(5/7)、42.9%(3/7),光滑假丝酵母菌对3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更低,均为16.7%(1/6),二者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均完全敏感。结论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住院肿瘤患者分离的酵母样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主要酵母样真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敏感率高,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出现不同程度的敏感率下降。
张会峰,侯天文,郑运周,安黎云,陈晶,刘叶,李军涛,田荣英[8](2020)在《血液白细胞参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肿瘤患者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血液白细胞参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对肿瘤患者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80例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肿瘤患者作为感染组,40例无感染肿瘤患者作为非感染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液白细胞参数、CRP、PCT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白细胞计数、CRP、PCT检测对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及血清CRP和PCT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非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CRP、PCT阳性率均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PCT曲线下面积值为0.825,高于白细胞计数、CRP(P<0.05)。结论检测白细胞计数、CRP、PCT水平可辅助诊断肿瘤患者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PCT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刘妲妲,梁栋,朱晓红,张燕,董晓锋,王全楚[9](2020)在《白色假丝酵母菌在肝硬化患者中定植水平及其高危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后机体内白色假丝酵母菌定植水平及其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n=103),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合格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103)。分别采集观察组患者粪便、痰液标本,采集对照组粪便、痰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观察两组粪便、痰液标本中各类型真菌定植水平。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肝硬化患者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粪便与痰液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布比例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粪便与痰液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布比例明显高于本组光滑念珠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及其他真菌(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14 d、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或C级及血清白蛋白≤25 g/L均是观察组患者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是肝硬化真菌感染患者消化道、呼吸道中定植的主要真菌。住院天数≥14 d、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或C级及血清白蛋白≤25 g/L均可作为肝硬化患者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的高危因素,对存在高危因素患者,临床应及时做出应对措施,以避免影响患者预后。
马留璐[10](2020)在《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关客观指标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菊洗剂熏洗外用联合克霉唑栓纳阴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克霉唑栓纳阴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停药3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清洁度分级、乳酸杆菌定量以及治疗后真菌学转阴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并评估停药1月后的复发率。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57例患者完成了临床观察,两组实际完成率分别为93.3%、96.7%。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VVC临床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清洁度分级、乳酸杆菌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VC临床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VC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效果更佳。4.阴道清洁度分级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清洁度转为Ⅰ、Ⅱ度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转为Ⅰ、Ⅱ度者(89.3%)高于对照组(65.5%)。5.乳酸杆菌定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定量转为中少量和大量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转为中少量和大量者(85.7%)高于对照组(62.1%)。6.真菌学转阴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真菌学检测均为阳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真菌学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停药1月复发情况比较:停药1月复发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停药1月复发率(11.1%)显着低于对照组(34.6%)。结论:1.运用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有效降低患者VV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显着。2.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可改善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阴道清洁度及阴道乳酸菌定量,有利于阴道微生态平衡。3.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预防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效果优于单一克霉唑栓用药。4.参菊洗剂药物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致病菌生长、减轻炎症效应有关。
二、肿瘤患者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患者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2015—2019年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真菌患者菌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来源 |
1.1.2 试剂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标本的采集和培养 |
1.2.2 真菌鉴定 |
1.2.3 药敏试验 |
1.2.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病原菌分布 |
2.2 真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 |
2.2.1 白色假丝酵母菌耐药性 |
2.2.2 热带假丝酵母菌耐药性 |
2.2.3 光滑假丝酵母菌耐药性 |
3 讨论 |
3.1 真菌样本来源分析 |
3.2 真菌构成分布 |
3.3 真菌耐药特点和治疗真菌对策 |
(2)深圳某三甲医院792例侵袭性真菌病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流行病学 |
1.2 常见致病菌及其特点 |
1.3 发病机制 |
1.4 易感因素 |
1.5 不同基础疾病IFD感染特点 |
1.6 疾病诊治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科室分布 |
3.3 致病菌种分布与标本来源 |
3.4 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合并基础疾病 |
3.5 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可能的易感因素 |
3.6 真菌感染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3.7 致病菌药敏试验 |
3.8 治疗与转归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参考文献 |
综述 侵袭性曲霉病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录 |
(3)5年内院内感染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与鉴定 |
1.2 培养基和仪器 |
1.3 质控菌株 |
1.4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 |
2.2 标本来源构成比及不同标本中假丝酵母菌的分布 |
2.3 主要临床科室的假丝酵母菌检出率 |
2.4 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 |
3 讨论 |
3.1 假丝酵母菌菌群分析 |
3.2 标本来源构成比及假丝酵母菌分布分析 |
3.3 主要临床科室的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分析 |
3.4 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 |
(4)肺脓肿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 |
(一)前言 |
(二)资料和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1.3 临床资料收集 |
1.4 标本采集 |
1.5 仪器和试剂 |
2.方法 |
2.1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
2.2 统计学方法 |
(三)结果 |
1.一般情况 |
2.病原体检出率 |
3.病原体分布 |
3.1 238 例肺脓肿G-杆菌、G+球菌及真菌分布 |
3.2 原发性、继发性、血源性肺脓肿病原体分布 |
4.年龄、基础疾病对病原体检出率及分布的影响 |
4.1 年龄、基础疾病对病原体检出率的影响 |
4.2 年龄、基础疾病对前三位G-杆菌病原体分布的影响 |
5.耐药性分析 |
5.1 238 例肺脓肿G-杆菌耐药性分析 |
5.2 肺脓肿合并基础疾病主要G-杆菌耐药性分析 |
5.3 产ESBLs与不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ESBLs-KP)耐药性 |
5.4 3株G+球菌耐药性分析 |
5.5 真菌耐药性分析 |
(四)讨论 |
1.一般情况讨论 |
2.病原体分布讨论 |
3.耐药性分析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肺脓肿诊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信 |
(5)脾虚湿阻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微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 |
1.1.1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概况 |
1.2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病因素 |
1.2.1 宿主因素 |
1.2.2 微生物因素 |
1.3 治疗现状 |
1.4 中医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 |
1.4.1 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
1.4.2 中医学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3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药治疗 |
1.5 述评和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满足以下任一标准即被排除) |
2.3 实验方法 |
2.3.1 方案设计 |
2.3.2 研究对象分组 |
2.3.3 实验指标检测 |
2.4 技术路线图 |
2.5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2.6 研究结果 |
2.6.1 一般情况 |
2.7 阴道微生态比较 |
2.7.1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阴道微生态比较(见图6及表1) |
2.7.2 RVVC脾虚湿阻证组、VVC脾虚湿阻证组、对照组阴道微生态比较 |
2.7.3 RVVC湿热证组、VVC湿热证组、对照组阴道微生态比较 |
2.7.4 RVVC组、VVC组、对照组卵泡期阴道微生态分布比较情况(见图9) |
2.7.5 RVVC组、VVC组、对照组黄体期阴道微生态分布情况(见图10) |
2.7.6 阴道PH值比较 |
2.8 证型分布情况 |
2.8.1 RVVC组、VVC组间证型分布情况(见表11及图23) |
2.8.2 RVVC组、VVC组间脾虚湿阻证积分比较情况(见图24) |
2.8.3 RVVC组、VVC组间湿热证积分比较情况(见图25) |
2.9 体质分布情况 |
2.9.1 RVVC组、VVC组、对照组间各类型体质评分比较情况(见表12) |
2.9.2 RVVC组、VVC组、对照组间平和体质分布比较情况(见表13及图26) |
2.9.3 RVVC组、VVC组、对照组间偏颇体质分布比较情况(见表14及图27) |
2.10 各组阴道菌落多样性分析 |
2.10.1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各组菌群分布情况(见图29) |
2.10.2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黄体期菌群分布情况(见图33,图34,图35,图36) |
2.10.3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卵泡期菌群分布情况(见图37) |
2.10.4 RVVC组、VVC组脾虚湿阻证菌群分布情况(见图38) |
2.10.5 对照组卵泡期与黄体期阴道菌群分布情况(见图39) |
2.10.6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黄体期阴道菌群差异物种分布(见图40) |
2.10.7 RVVC组、VVC组及对照组黄体期菌群显着差异物种分布(见图41) |
第三章 讨论 |
3.1 RVVC患者的一般情况 |
3.2 RVVC组与VVC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3 RVVC患者、VVC患者及对照组间阴道微生态情况 |
3.4 RVVC患者、VVC患者及对照组阴道菌落多样性研究 |
3.5 RVVC患者、VVC患者及对照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液基真菌富集制片靶向荧光染色法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取材方法 |
2.3 实验室检查 |
2.3.1 液基荧光法 |
2.3.2 湿片法 |
2.3.3 免疫荧光法 |
2.3.4 培养法 |
2.3.5 联合检测(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湿片法、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结果判读 |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各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 |
3.2 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比较 |
3.3 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湿片法、液基荧光法+湿片法+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因 |
4.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病机制 |
4.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检测方法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住院肿瘤患者酵母样真菌的菌株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菌株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住院肿瘤患者检出酵母样真菌的菌种类型 |
2.2 住院肿瘤患者检出酵母样真菌的临床标本来源 |
2.3 住院肿瘤患者检出的主要酵母样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 |
3 讨论 |
(8)血液白细胞参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肿瘤患者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恶性肿瘤患者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标本收集: |
1.3.2 检测仪器与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血液白细胞参数比较 |
2.2 血清CRP、PCT水平比较 |
2.3 血液白细胞参数、CRP、PCT阳性率比较 |
2.4 ROC曲线分析 |
3 讨论 |
(9)白色假丝酵母菌在肝硬化患者中定植水平及其高危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方法 |
三、真菌诊断标准 |
四、观察指标 |
五、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两组粪便中各类型真菌定植水平比较 |
二、两组痰液中各类型真菌定植水平比较 |
三、观察组患者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
讨论 |
(10)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与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1.6 研究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类型 |
2.2 分组方法 |
2.3 干预措施 |
2.4 指标检测 |
2.5 疗效评定 |
2.6 记录不良反应并制定相关应对方案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纳入情况 |
3.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3.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VVC临床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 临床评分比较 |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差值比较 |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 |
3.10 两组患者治疗前阴道清洁度比较 |
3.1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比较 |
3.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转为Ⅰ、Ⅱ度比较 |
3.13 两组患者治疗前乳酸杆菌定量比较 |
3.1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酸杆菌定量比较 |
3.1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酸杆菌定量转为中少量和大量比较 |
3.16 两组患者真菌学转阴比较 |
3.17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18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19 两组患者停药1 月复发情况比较 |
讨论与分析 |
1 临床所用治疗药品解读剖析 |
1.1 参菊洗剂 |
1.2 克霉唑栓药物机理分析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临床疗效分析 |
2.2 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
2.3 乳酸菌定量及阴道清洁度疗效分析 |
2.4 VVC评分比较分析 |
2.5 真菌学转阴情况分析 |
2.6 两组患者停药1月复发情况比较 |
2.7 参菊洗剂治疗VVC的疗效机理分析 |
2.8 安全性分析 |
3 结论与展望 |
3.1 结论 |
3.2 展望 |
3.3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病例观察表 |
附录二 :评分表 |
附录三 :妇科联检报告单 |
附录四 :不良反应记录及安全评价表 |
综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调查 |
1.2 病原体与发病机制 |
1.3 传播途径及诱发因素 |
1.4 VVC的西医治疗方法 |
2 中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2.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概述 |
2.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因病机 |
2.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辨证论治 |
2.4 中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与成果 |
四、肿瘤患者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2015—2019年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真菌患者菌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赵董强,王彦,杨雪芹,王欣蕊.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1(08)
- [2]深圳某三甲医院792例侵袭性真菌病回顾性分析[D]. 王双双. 汕头大学, 2021(02)
- [3]5年内院内感染假丝酵母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王兆龙,张养民. 海南医学, 2021(09)
- [4]肺脓肿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张欢欢.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脾虚湿阻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微生态研究[D]. 阮丽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液基真菌富集制片靶向荧光染色法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断价值的研究[D]. 周招莲. 南昌大学, 2020(01)
- [7]住院肿瘤患者酵母样真菌的菌株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 黄旭纯,黄思赟,陈柳伊,朱红军,许镒洧,彭裕辉,翁雪芬. 中国医药, 2020(10)
- [8]血液白细胞参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对肿瘤患者肺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J]. 张会峰,侯天文,郑运周,安黎云,陈晶,刘叶,李军涛,田荣英.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0(09)
- [9]白色假丝酵母菌在肝硬化患者中定植水平及其高危因素分析[J]. 刘妲妲,梁栋,朱晓红,张燕,董晓锋,王全楚. 肝脏, 2020(07)
- [10]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D]. 马留璐.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标签: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论文; 假丝酵母菌论文; 细菌耐药性论文; 真菌论文; 免疫荧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