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的虚静观辨析(论文文献综述)
康倩[1](2020)在《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宋时期,文人品画、题画或以绘画为题材的唱和风气兴盛,使题画诗创作至北宋中后叶蔚然成风,从而推动了诗歌与书画艺术深度融合的自觉意识,并且留下了许多题画诗佳篇。苏轼正是其时热衷题咏绘画的文人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苏轼在文学和书画创作方面的天才和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以及他在当时文坛上的影响与地位,他的文学思想和画学观念在相当程度上代表和引领着当时的包括书画艺术在内的时代审美文化风尚与趣向。在绪论中,笔者从现存苏轼诗集和文集、宋人别集、总集、宋诗选本中经过细致而审慎的搜集和甄别,共汇集、确定苏轼题画诗160首。当然,这还可能不是苏轼题画诗之全部,比如有无部分题画诗作品由于所题写画作的亡佚而不可复见呢?其他载籍中有无我们还未曾注意到的呢?这些都是可以在文献学方面做进一步深究的。但是,仅从我们目前蒐集到的这些,也足以证明苏轼题画诗成果之丰硕。本文在全面厘清苏轼题画诗文献的基础上,对北宋题画诗兴盛的原因,苏轼题画诗的哲学观念,题画诗所蕴涵的传统画学主题意涵及表现技巧,苏轼题画诗的美学思想,尽可能地展开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题画诗创作融合了画内与画外、诗内与诗外的多种元素。故而在第一章中,笔者立足于通过对北宋时期的时代特点、社会和思想文化背景、题画文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苏轼诗画艺术观之宏观等问题的阐述,以对北宋时期、尤其是苏轼的题画诗创作进行背景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在后面的研究分析中能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试图从题画诗与绘画结合的外在客观条件与内在的诗画融通、创作者的心态等,来探讨宋代题画诗兴盛的原因。首先,唐宋易代之际的政治形势,造就了宋代文人类型和文艺创作取向的转变。宋代统治者通过“兴文教,抑武事”来建立当时的社会政治结构,为宋代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造就了一批集官员、学者、文学家于一身的新型文化人。其次,宋代之前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与宋代诗画互通的文艺风气,是题画诗得以进入画面的必然前提,题画诗体现了共有的美学观念与艺术风尚。再次,在五代时期,西蜀、南唐开始设立画院。北宋初年也在宫中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因此,宋代文人借由题画行为及诗画合一,进可以成为入仕的阶梯,实现对声名功业的关怀;退可以诗画并传,以此会友,满足情感的释放。同时,以绘画鉴藏、流通为因缘大规模展开的绘画题咏活动,形成了题画诗深层的文化场域和流通网络,从而促使题画诗创作高潮的呈现。苏轼的文艺观建立在他的哲学观之上,不对苏轼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的认知,我们就很难对他在题画诗中表现的文艺观有深入的体察。在第二章,将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进行系统的分析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向其文论、美学思想领域拓展,同时参借西方现代文论和艺术理论的有关观念和方法,从比较美学和比较艺术学的角度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进行深度阐释。苏轼的人生经历丰富曲折,在思想方面儒道释兼容并收,并且呈现出一种复杂交错的状态,随着处境的变化,他对儒道佛三家便有不同的选择取舍,因此虽然入世与处世、进取与超脱的矛盾二重心态与情绪常常错综交织在他心中,但是又能应运裕如,很快寻找到心理平衡点。苏轼融合儒道佛思想并且体现在他的文学和美学观念之中,并且在他的题画诗中也得到了耀目的折射。苏轼的思想既是他所在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他个人经历和修养所得,并且又与他承继前人的思想遗产有关联,而受蜀学和其父苏洵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本章将对这方面的问题以及对苏轼题画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析。本文第三章,选择苏轼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题画诗文本,并结合具体的绘画作品,深入探究苏轼的题画诗在画面的有形空间与诗人的无形心灵中所交融出的精神世界。同时,在与唐代题画诗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苏轼题画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和风格,具体包括苏轼题画诗中如何以景写情或以情写景而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苏轼如何深入画面之内体验画境,如何在题画诗中实现画内画外冥合为一的境界。此外,山水画、墨竹图、牧马图更是苏轼最终热衷题咏的三大绘画门类。一方面,苏轼题画诗,多以自我的精神气质与现世的生命感怀介入,将题咏画作与诗人自我的现实际遇与感慨相联系,从而使所题画作的画境得到了拓展,画意得到了延伸,这种相互渗透的情形是苏轼的题画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寄情山水,以画中的山水代替真实的山水,其中“烟江叠嶂”、“现世桃源”、“山水清音”,以及“远”的美学追求,均是苏轼在山水题画诗中着意描写的典型意象,他借此而营构自己超然于现实之上的精神家园,从而安顿现世的生命主体。这些现象,均值得我们进行深度认识与阐发。本文第四章,将通过若干对偶范畴的诠释,对苏轼题画诗中的核心美学思想加以理论分析。苏轼在他的题画诗中提出和传达了一系列他对绘画美学思想的认识与看法,无不表明他深谙诗画特有的美学规律。这些美学思想值得充分重视,需要深入解读和阐释,并且将其纳入苏轼的整个文学和美学思想之中,可以为苏轼的文艺思想系统性增添一些曾被疏忽了的新的成分内容。根据笔者对苏轼题画诗美学思想的解读和总结归纳,认为大体上可分为观与应、似与非似两对涵盖诗学与画学两个领域的理论范畴加以辩证分析。当然,这还不够全面,对苏轼题画诗中所蕴含的辩证观念,将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充实。
杨凯[2](2020)在《古典绘画美学“象”范畴的研究》文中认为“象”范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元范畴,也是核心范畴。追本溯源,《周易》和《老子》为其提供了哲学基础,也赋予了它初步的却又是十分深刻的美学意味。“象”是一种客观物象与主观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沟通形下与形上的功能。它内涵丰富,包罗万象,是一种有等差、无形且能尽意的“创构”。据此,本文将之分为“万物之象”、“心中之象”、“象外之象”、“无象之象”四种类型,并分别导向、对应于中国绘画之写实、写意的传统。有关的画论有“应物象形”、“师法造化”、“传神写照”、“图真论”、“舍形悦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澄怀味象”、“空故纳万境”。相关的哲学观点有,魏晋玄学的“得意忘象”,儒家理学的“格物致知”,禅宗的“破除诸相”以及属于文人画范畴的“画有诗意”、“画有真情”、“画有逸气”。可以说,有关“物象”“意象”“意境”的理论,既深受儒、释、道、玄学等哲理和相关画论的影响,也受到绘画创作实践的影响。它们有着层相递进的关系,显示出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并都指向了那个代表了造化万物的生命本质和宇宙精神的最本源的存在—“道—无象之象”。笔者围绕着这四“象”,列举与之对应的画论或观点展开讨论,以辨明其源流,梳理其脉络。从而揭示出中国古典美学“象”范畴对绘画美学的影响。
张与弛[3](2019)在《《世说新语》“虚静”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静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主要在道家思想中形成,因此在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魏晋玄学中多有阐发和演变,在《世说新语》中也有大量体现。虚静思想的影响由精神状态发展到生活方式、艺术活动、文学活动、审美趣味上;魏晋时玄学、佛学等思想的相互影响也创造了虚静思想更丰富的解读空间;虚静思想在不同群体的士人身上展现出不同的风采。魏晋士人受限于形势恶劣的历史大环境,无法实现“匡扶社稷”的士人传统使命,反而容易因风骨气节而受迫害,又面对纵情声色、泯灭人性的社会风气,在进不能治国、退难以修身的矛盾中陷入两难的境地。在不断的精神宽慰的尝试之中,魏晋士人找到了虚静作为治愈心灵、实现自适的良方,士人也展现出如“守拙归田园”之平和、“庖丁解牛”之精纯、“人生如寄”之从容等风貌。魏晋时期的文学活动主要可分为清谈和文学创作两类,文学理论方面也有一定进步。虚静思想借清谈这一文化活动吸取了玄、道、儒、佛等思想的精华,起初重在对老、庄、易三玄的解读,后又借鉴了般若学的旨意,心灵与自然相通的方式从“顺应天时”发展为“凝守精神”。文学创作的主流仍是赋,诗也在赋的影响下趋向辞藻华丽、音韵雅致,更突显出建安风骨、左思风力、陶诗深沉静默之真情流露的可贵。魏晋士人的审美体验丰富,在生活美学中追求身无长物、纵情随性的简单、自由、无拘无束;以唯美主义为审美主流,却也能认同美的不同形态,执着于自身对美的发现而不是美的本身;人物品藻中大量自然概念的运用可见魏晋士人对自然的极度敏感,他们出于感性而可以融入自然,又能超感性地与自然相忘,并且理性地将这种感受记录成为话语,使短暂的时刻无限延长,实现由“顿悟”之豁然开朗而释怀的审美体验。
郭婕[4](2018)在《“静”和“静”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文中研究指明“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之一,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观念深深渗透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方方面面,对塑造中华民族文化气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静”进行语义分析,然后分析先秦儒道两家中的“静”观念,接着通过分析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蕴含的“静”观念来更进一步了解“静”的文化与审美内涵,最后从教学角度论述了诗词中的意境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希望通过对“静”的语义和文化层面的分析,能够进一步加深人们探讨“静”的文化意义。
孙凌宇[5](2018)在《道行两域 虚静为宗 ——张湛虚静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列子注》为主要文本依据,通过分析张湛如何构建以“心”为中心的虚静思想体系,梳理张湛虚静思想内在结构、及其与魏晋玄学思想的关系等,来初步探讨张湛思想蕴含的独特哲学史意义,也为进一步丰富魏晋玄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的积极价值内涵提供必要的补充。张湛面对前人所遇到的“圣人”何以“体无”之困境,根据道与人、形与神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圣人凝神合道”的观点,并构建了“虚静”统摄“太虚之域”与“有形之域”的二元虚静思想体系。其中,“虚静”不是消极的“虚无”之意,而是在力图扬弃前人思想并融合儒释道的基础上,提出“虚”、“至虚”、“太虚”、“虚静”等一系列概念,以解决魏晋玄学中“有无之辩”、“本末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之辩”等几大魏晋玄学议题和东晋生死解脱的时代问题,并从万物本体、人的生存等多重方面消弭人们对生死、有无、祸福的执着之心,来实现人在“有形之域”的虚静而生,从而建立社会良序和个体内心的安顿秩序。面对人如何“虚静而生”的问题,张湛提出“道行两域”的思想,并构建了以“心”为中心的虚静思想体系。就“太虚之域”和“有形之域”两者互为因果、无限循环往复的逻辑关系而言,我们可以把张湛虚静思想的逻辑进路划分为群有起于“太虚之域”、委顺于“有形之域”、复归“太虚之域”三个环节,以此阐发张湛思想中的虚静与道、“群有”之“禀生”、万物和人之“反本”的内在关联。在起于“太虚之域”之环节中,从“有无之辩”到“本无自生”,张湛指出太虚之域在万物从“无”到“有”的萌发中起到了场域的作用,而非生成的作用。借此张湛诠释了如何以虚静思想解决“有无之辩”的议题。张湛融合王弼的“以无为本”论和郭象的“自生独化”论,提出“本无自生”的论点。他以无—虚—虚静开“两域”—太虚之域的逻辑进路,表述了从“无”到“有”、“无”在“太虚之域”的萌发和“道”在“太虚之域”中的运行。在委顺于“有形之域”之环节中,张湛认为人虚静而生于“有形之域”,其中包含个体的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他认为社会的良好秩序以“顺名教而任自然”为原则:乱世以儒家的名教礼法治世,顺世以道家的无为虚静为政,从而做到虚静无争;而人的虚静包含“顺性安命”、“虚静养生”、“肆情达生”三个方面。张湛认为人的虚静而生关键在于对内在的“心”的修养;人只有无心无念、无言无意才能做到“方寸与太虚齐空”,从而进入虚静境界——“无知之域”。可以说,“无知之域”是超越言意、有无、生死、祸福等差别、而达到的虚静境界。他的推论是:天地的虚静——物的虚静而全——人的自然虚静、肆情达生——“无心无念”、“无意无言”的无知之域。张湛在此环节,主要解决的是“本末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等魏晋玄学议题。在复归“太虚之域”之环节中,张湛主要阐发凡人、圣人等,因离道的远近而呈现出不同的生死观和反本的途径与态势,以及由此展开的何为圣人、圣人何为、凡人能否超凡入圣,以及凡、圣如何反本而复归于太虚之域等问题。在此,张湛致力于思考并解决东晋生死解脱的时代主题,而且指明了太虚之域是人“形散神灭”、反本归虚的归宿,以及圣人何以“凝神合道”、“冥通内外”。张湛的“圣人凝神”观解答了圣人何以体无的难题,并推进了郭象“内圣外王”、“弘内而游外”的思想。他指出以自然为法、“密用而不显”是圣人的自然之性,即为圣性、道性。总体而言,张湛“虚静”思想实现了对魏晋玄学由外在的形而上本体到内在之“心”的转向。他以“心”为核心,深刻地剖析了人的存在是“道”、“德”、“性”、“心”、“神”、“情”、“欲”等的统一。他以“虚”代替“冥”,力图消融魏晋以来的“有无之辩”,并尝试构建和实现社会安定和个体内心安顿两大秩序的理想,这对当代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的探讨都有重要启示。不过,张湛“虚静”思想也存在一些论证不够充分、人能否合道、凡人致圣等问题上处于两难境地等不足之处。但相比而言,张湛“虚静”思想的积极意义更值得探究。张湛“虚静”思想较为全面地诠释了虚静与道、万物禀生的关系,以及万物与人如何反本归于太虚之域等问题,它对后世佛教般若学、道教重玄学、宋明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意义。由此而论,张湛虚静思想使张湛思想具有了独特的哲学史意义。
陈萍[6](2018)在《“虚”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和文化阐释 ——兼及“虚”词汇文化教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首先,本文从语义角度入手,对“虚”及其参构词进行语义分析;其次,以《老子》《庄子》《列子》为研究文本,重点分析道家思想中的“虚”的深层内涵;再次,分析重“虚”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最后,着重调查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越南学生“虚”参构词的习得情况,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虚”参构词及其相关的文化教学时提供参考。
马倩如[7](2017)在《《维摩诘经》的解脱论及生命之美》文中研究说明佛法以实现生命的解脱为根本目的,可以说佛法的理论基本上就是一种解脱论的展开,本文以《维摩诘经》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梳理出生命解脱论的层次,探究佛法解脱论蕴涵的特殊美学精神。解脱论的价值目的是基于对生命的虔敬与慈爱,以“度一切苦厄”为恒在的价值追求;而美的超越性、体验性让其回到生命本身这个立场上,以心灵的愉悦宁静、自在澄明为旨归。从以生命为主体的价值属性上来说,解脱论与审美活动实现了内在的耦合,它们都指向终极层面上生命的存在与价值意义的确立。就解脱论的工夫上来说,它是觉悟生命实相的过程,它是赖于佛法“空”的本体性思想而展开的心灵修养的一系列工夫。在实践生命解脱的过程中,解脱智慧展现出了特殊的心灵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智性的觉悟对生命产生了一种纯粹的直观,泯灭了物我之别,心境合一,超越有限,走向自由。这就是解脱论蕴涵的特殊审美经验,它经由智性的觉悟而开显一种纯粹的“思”性之美,它自身就是美的本体性呈现,它以精神和心灵的方式给予生命滋养与慰籍。文本力图深入挖掘这种生命解脱论及其所蕴涵的特殊美学精神,旨在探究佛法作为一种宗教信仰以智慧的形式解脱人生时,所形成的对生命的美学自觉,最终通过智慧与美的交融,彰显出生命终极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所以,本文的大致内容就是围绕生命解脱,展开解脱理论的探索并开显生命智性之美、本然之美。鉴于以上研究目的,本文对解脱理论及生命之美的探索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确立慈悲之情为生命解脱的情感动因。佛法因拔苦予乐的慈悲之本怀,而展开了对生命实相的探究,所以慈悲之情是解脱之旅的情感出发点。拔苦予乐的慈悲之本怀是内心的一种情感体验,上求佛道的情感诉求,让慈悲之情具有了超越的性质,成就了一种超越的、艺术的人生境界;下化众生的利乐实践,鼓励了每一个生命的努力向上,让慈悲之情具有了道德的审美实践。第二,确立了“空”之理为生命解脱的理性依据。慈悯万物,必归于法,佛法以“空”为宗,“空”不是无,而是无自性,即世间不存在任何永恒不变的实体主宰,一切都是缘生而自性空的。“空”的本体论超越了天人关系的格局,“空”的绝对性消解了分别心与名相概念,万法都是宇宙中如如的真实存在。所以,佛法“空”宗的本体性含义在于通过智性对法的究竟义的观照,洞彻烦恼痛苦的虚妄不实,让人的存在臻于空明纯净、自由无碍的境界中去。这样的空境通过缘起的丰富之美、无我的平等之美、涅盘的大乐寂静表现出来,是契悟最高智慧时的精神体验,其本体性契合了审美的本质,成为人生宁静至乐的源泉,是觉悟人格的高级精神享受,让人的存在趋向明净自觉的审美化存在中去。第三,确立了“不二”为生命解脱的方法与境界。作为方法的“不二”以不分别、离两边的方式让人契如生命的终极实相;作为境界的“不二”,它自身就是真如与法性的别称,是形而上的“无言无说”的终极境界。这种作为方法与境界的“不二”,展现出生命特殊与圆融的美学精神,它以“不二”的形式摈弃了分别,破除了无明,把生命的价值归于“无言无说”的终极美学境界;它以“不二”的形式连接了真谛与俗谛、世间与出世间,流露了大乘行者以“空”摄有,静默悲怀的超然审美胸襟。在“不二”的终极静默中佛法以一种超越与空灵的态度透露了对生命解脱与自由的审美关注。第四,探索了“不可思议”的妙境为生命解脱后的世界。生命解脱的体验只能是虑绝言亡的无思无议,因此《维摩诘经》借助了一系列神通事迹示现了生命解脱后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独特时空体验,人在宇宙时空深处感受到了生命的孤绝之美,无心自适,寂静自得。大乘佛法没有耽于这样个人解脱的宁静祥和,而是倡导“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住世解脱,众生的解脱才是终究的解脱。携解脱之智慧返身而回世间,在原有的生活中开掘出了新的生命意义,世俗的人间烟火同时蕴涵着生命本质的澄明清净,真俗皆美。《维摩诘经》通过维摩诘本人优游于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既出世又入世的“不二”精神传达了生命解脱可以立足于现实生活,把超越的彼岸世界与现实的此岸世界通过维摩诘的完美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解脱论思想。这种兼顾现实的解脱论把宗教的救度精神与人本的实践精神结合在一起,是既超越又回归的生命智慧,以智导行的人生必将通往解脱与自由,生命也因此确证了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展现出了智性之美、本然之美。
胡立新[8](2017)在《道家虚静人生观精义及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价值》文中研究说明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学人生观,是以虚静无为、顺应自然这种天道玄德为知识论和价值观内核的虚静人生观,其要义体现为体真悟本的道性人生、少私寡欲的素朴人生、清澈澄明的智慧人生、自由超迈的艺术人生、天人合一的生态人生等五大方面。他们所成就的虚静人生最终统一到"物我齐一""天人合一"上来,并在此前提下构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关系,这种超越实用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对当今的生态人生观建设不无裨益。
林森超[9](2017)在《探析“虚静”观对工笔花鸟画创作产生的心理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虚静"观是一种宏观意义上的概念,作为一种宇宙观与人生态度,其对于中国传统审美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时代在不断进步,但对于当代工笔花鸟创作来说,笃守虚静依然是画家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胡立新[10](2016)在《老子的虚静认知论释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子创造的虚静观涉及虚静认知论思想,它以"涤除玄鉴""虚静观道"和"虚静观物"三个方面内容呈现出来。"涤除"是洗脑的工夫,它要求体道修道者虚空清静掉世俗化的智慧知识,以清澈澄明的道镜之心玄览天道玄德;"致虚守静"要求体道修道者从现象性认知中超越出来,把握自然天道玄德的本质性、规律性存在;"换位观照"要求体道修道者以他者的视角和立场认知具体事物,把握物自性,体会万事万物各自不同的自然本性;"观妙观徼"则要求体道修道者认知具体事物的发生、发展、终结的具体过程和规律。老子的虚静认知论既包含形而上的抽象,又包含形而下的演绎,是早期中国式理性认知理论思想的典型代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虚静认知把握天道玄德的本体特性,并以此推及人生,落实天人合一的道性人生实践。
二、老子的虚静观辨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子的虚静观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学术成果述评 |
三、苏轼题画诗的数量考证 |
四、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学术创新点追求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时代、文化、画学背景 |
第一节 北宋题画诗发展的内外动因 |
一、宋代制度与学术思想略谈 |
二、画院的建立 |
三、绘画功用的转变 |
四、绘画题材之消长 |
五、雅集与唱和 |
六、爱画之风的勃兴 |
七、文人画(墨戏画) |
八、宋代的画论 |
第二节 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 |
一、先秦——丝帛上的图诗 |
二、汉代——墙壁上的颂赞 |
三、魏晋南北朝——审美精神的重塑与张扬 |
四、唐及五代——“尚法”到“尚意”的过渡 |
第三节 苏轼的诗画观 |
一、文艺批评史语境下的诗画美学差异 |
二、苏轼诗画观生成的理论轨迹 |
三、诗画本一律 |
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艺术表现的互补 |
五、诗画本一律之同中有异 |
六、“有形诗”到“无声诗”的概念转化 |
第二章 苏轼题画诗的思想来源 |
第一节 画里晴川——苏轼题画诗与庄老 |
一、“心隐”——苏轼题画诗中对归隐与归田的崇尚 |
二、“技道两进”——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创作的影响 |
三、无待与天游——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审美境界影响 |
第二节 藻饰万象——苏轼题画诗与佛教 |
一、苏轼佛禅题画诗的文化成因 |
二、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禅意、禅理、禅趣 |
三、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美学意蕴 |
第三节 乾坤清气——苏轼题画诗与儒学 |
一、民胞物与的民本思想 |
二、了然口手的审美辞达论 |
三、诗画皆美——清气弥漫与温柔敦厚 |
第三章 苏轼题画诗之画题研究及思想内涵 |
第一节 烟霞丘壑——苏轼题画诗中的“桃花源” |
一、“桃花源”语义流变 |
二、诗画内容的互文性——元佑年间苏轼的桃源想象 |
三、诗画体裁的互文性——苏轼题画诗中桃花源的音乐性 |
四、遥“远”的桃花源 |
第二节 “肉中画骨夸尤难”——苏轼题画诗之鞍马画审美 |
一、有关诸说之检讨 |
二、骨与肉,肥与瘦 |
第三节 笔墨之戏——苏轼题画诗中的墨竹 |
一、墨戏——墨竹之画题生成 |
二、墨竹所引发现实之生命感怀 |
三、文同墨竹于画田之实践意义 |
第四章 苏轼题画诗中对偶范畴举隅 |
第一节 观与应 |
一、苏轼题画以“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
二、苏轼题画诗之“应物”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
三、观—兴会—应: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思维特征 |
第二节 似与非似 |
一、似而不似——重形论 |
二、不似之似——重神论 |
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形神兼备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2)古典绘画美学“象”范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追本溯源,《周易》、《老子》之“象” |
第二章 美学范畴的“象”的类型特征 |
2.1 “万物之象” |
2.2 “心中之象” |
2.3 “象外之象” |
2.4 “无象之象” |
第三章 万物之象-形似写实,状物求真 |
3.1 应物象形 |
3.2 师法造化,注重写生 |
3.3 格物致知,画以求理 |
第四章 心中之象—意象 |
4.1 得意忘象与传神写照 |
4.2 荆浩的“图真论” |
4.3 破除诸相,舍形悦影 |
4.4 “似与不似之间” |
第五章 象外之象—意境 |
5.1 关于“意境”的来源和本质 |
5.1.1 “意境”的核心地位 |
5.1.2 道家影响下的“意境”说 |
5.1.3 意象与意境之异同 |
5.1.4 佛家影响下的“意境”说 |
5.1.5 佛、道两家“意境”的不同 |
5.2 “意境”说影响下的相关画论观点辨析 |
5.2.1 澄怀味象、澄怀观道 |
5.2.2 “空故纳万境” |
5.2.3 画有诗意 |
5.2.4 画有真情 |
5.2.5 画有逸气 |
第六章 无象之象-道 |
6.1 道本体论—绘画美学的生成论 |
6.1.1 宇宙精神 |
6.1.2 形神关系 |
6.2 两极法—绘画美学的方法论 |
6.3 虚静观—绘画美学的心胸论 |
6.4 自然观—绘画美学的风格论 |
6.4.1 道法自然 |
6.4.2 返朴归真 |
6.5 有无论—绘画美学的空间论 |
6.5.1 有无相生 |
6.5.2 虚实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
(3)《世说新语》“虚静”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或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趋势 |
三、“虚静”的源流 |
四、《世说新语》与“虚静”思想的发展 |
第一章 虚壹而静:虚静的自适心路 |
第一节 沉痛的心灵枷锁 |
一、松柏之志,血色风骨 |
二、如履薄冰,进退两难 |
第二节 虚静以达自适 |
(一)虚:由藏拙到守拙 |
(二)壹:由博学兼采到精妙专一 |
(三)静:由激进到平和 |
第二章 清虚而深情的文学活动 |
第一节 清谈义理 |
一、清虚静态:清议养生之论 |
二、玄佛会通:禅理读老庄玄学 |
第二节 文以寄怀 |
一、风清骨峻:壮丽而有清气 |
二、鹤鸣:平淡中见真情 |
第三章 逍遥山水:虚静的审美体验 |
第一节 清简放达的生活美学 |
一、身无长物:简单少物的生活态度 |
二、纵情随性:唯美的生活意趣 |
第二节 审美和审丑:自然之美到自然之趣 |
第三节 人文山水:推崇自然的美学 |
一、人物品藻中的自然概念 |
二、自然美的超感性体验 |
三、共情和共时:自然与人文的联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静”和“静”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写作思路 |
第一章 “静”的语义分析及参构语词 |
第一节 “静”的语义探源 |
第二节 “静”的辞书释义 |
第三节 “静”的参构语词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先秦儒家思想的“静”观念 |
第一节 先秦儒家“静”观念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孔子及孔门后学思想中的“静”观念 |
第三节 荀子思想中的“静”观念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先秦道家思想的“静”观念 |
第一节 老子思想中的“静”观念 |
第二节 庄子思想中的“静”观念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静”观念 |
第一节 创作论中的“静”观念 |
第二节 审美论中的“静”观念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诗词意境教学 |
第一节 诗词意境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二节 以《鸟鸣涧》为例的诗词教学设计 |
第三节 教学设计的评价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道行两域 虚静为宗 ——张湛虚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及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思路 |
第三节 “虚静”概念的多重考察和“虚静”思想的渊源 |
第四节 张湛虚静思想的形成 |
第二章 虚静与道:起于“太虚之域” |
第一节 “虚静”与“无”:从“以无为本”到“本无自生” |
第二节 “虚静”开两域两域循“虚静” |
第三节 “太虚之域”:寂然至虚无际无分无始无终 |
第三章 虚静与“禀生”:“委顺”于“有形之域” |
第一节 虚静与天地:容天地者太虚也 |
第二节 虚静与万物:物所以全者皆由虚静 |
第三节 虚静与人:自然顺性肆情达生 |
第四节 虚静与无知之域:无心无念言意兼忘 |
第四章 虚静与反本:复归太虚之域 |
第一节 万异冥一:万品以终灭为验 |
第二节 生死轮回:凡人生死趋道 |
第三节 为生之道常存:贤人生死向道 |
第四节 太虚之境:圣人凝神合道 |
第五章 张湛虚静思想的哲学史意义和影响 |
第一节 张湛虚静思想的哲学史意义 |
第二节 张湛虚静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虚”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和文化阐释 ——兼及“虚”词汇文化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写作思路和词条来源 |
第一章 “虚”的语义分析及其参构词 |
第一节 “虚”的辞书释义和语义系统 |
第二节 “虚_1”的语义分析及其参构词 |
第三节 “虚_2”的语义分析及其参构词 |
第四节 “虚_3”的语义分析及其参构词 |
第五节 “虚_4”的语义分析及其参构词 |
第六节 “虚_5”的语义分析及其参构词 |
第七节 “虚_6”的语义分析及其参构词 |
第八节 “虚_7”的语义分析及其参构词 |
第九节 “虚_8”的语义分析及其参构词 |
第十节 “虚_9”的语义分析及其参构词 |
第十一节 小结 |
第二章 道家思想中的“虚” |
第一节 道家思想中的“虚静” |
第二节 道家思想中的“虚无”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重“虚”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学艺术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的重“虚”思想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的虚象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的虚境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汉语国际教学中“虚”参构词及其文化教学——以福建师范大学越南学生为调查对象 |
第一节 “虚”参构词习得的调查问卷分析 |
第二节 “虚”参构词的习得偏误分析 |
第三节 “虚”参构词的教学对策与建议 |
第四节 在“虚”参构词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维摩诘经》的解脱论及生命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背景与大意概述 |
第一节 《维摩诘经》出现的历史背景——大乘佛学的兴起 |
一、大乘经典的传出 |
二、大小乘佛学的对立 |
三、宗教情感的需要 |
第二节 《维摩诘经》的译注本介绍 |
一、《维摩诘经》的翻译 |
二、《维摩诘经》的注疏 |
第三节 译者鸠摩罗什 |
一、罗什的生平 |
二、罗什的成就与影响 |
第四节 《维摩诘经》的思想要旨与影响 |
一、维摩诘其人 |
二、《维摩诘经》的思想要旨 |
三、《维摩诘经》在中国的发展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慈悲之情与慈悲之美生命解脱的情感动因 |
第一节 维摩示疾——病与悲心 |
一、假现病相——观身之实相 |
二、菩萨之疾与菩萨之悲 |
第二节 幻观众生与菩萨之慈 |
一、幻观众生 |
二、菩萨之慈 |
第三节 慈悲之情 |
一、何为慈悲 |
二、慈悲之情——生命解脱的情感动因 |
第四节 慈悲之情涵融的生命之美 |
一、勃勃的生机之美 |
二、慈悲之情的生命境界 |
第三章 性空之理与空之美——生命解脱的终极依据 |
第一节 “空”之确立——生命的本体与归宿 |
一、无常为“空”之缘起 |
二、无我为“空”之根本 |
三、涅盘为“空”之归宿 |
第二节 众生皆有佛性——生命解脱的可能 |
一、“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解脱的内在根据 |
二、“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解脱的外部条件 |
第三节 “空”之美 |
一、缘起之美 |
二、无我之美 |
三、涅盘的大乐与寂静之美 |
第四章 入不二法门与不二之美——生命解脱的方法与境界 |
第一节 “不二”之法——“三阶”之入“不二法门” |
一、“以言显道”的文字般若 |
二、“遣言显道”的观照般若 |
三、“以默显道”的实相般若 |
第二节 “不二”之境 |
一、“不二”即“空” |
二、“不二”与生命之解脱 |
第三节 “不二”之美 |
一、“不二”思维的探究 |
二、“不二”之法的圆融与和谐 |
三、“不二”之境的空灵与自在 |
第五章 “不可思议”与解脱之美——解脱后的世界 |
第一节 不可思议——解脱后的世界 |
一、“不可思议”的境界 |
二、解脱者的时空 |
第二节 住世解脱——建设人间净土 |
一、“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
二、成就众生,净佛国土 |
第三节 解脱之美——从永恒到人间 |
一、时空之美——从孤绝走向永恒 |
二、真俗之美——从超越回到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道家虚静人生观精义及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真悟本的道性人生 |
二、少私寡欲的素朴人生 |
三、澄澈清明的智慧人生 |
四、自由超迈的艺术人生 |
五、天人合一的生态人生 |
(9)探析“虚静”观对工笔花鸟画创作产生的心理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虚静”观 |
2 工笔花鸟画中的“虚静”与“意境”对创作心理因素的影响 |
2.1“虚静”与“意境”的联系 |
2.2“虚静”观的起源与运用 |
3 结语 |
四、老子的虚静观辨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D]. 康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古典绘画美学“象”范畴的研究[D]. 杨凯. 山西大学, 2020(01)
- [3]《世说新语》“虚静”美学研究[D]. 张与弛.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4]“静”和“静”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D]. 郭婕.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道行两域 虚静为宗 ——张湛虚静思想研究[D]. 孙凌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虚”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分析和文化阐释 ——兼及“虚”词汇文化教学[D]. 陈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维摩诘经》的解脱论及生命之美[D]. 马倩如. 云南大学, 2017(09)
- [8]道家虚静人生观精义及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价值[J]. 胡立新.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9]探析“虚静”观对工笔花鸟画创作产生的心理影响[J]. 林森超. 艺术科技, 2017(01)
- [10]老子的虚静认知论释解[J]. 胡立新.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