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瓦杰帕伊呼吁印国内宗教和解(论文文献综述)
周玉萍[1](2021)在《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莫迪政府上台后对印度外交政策作出显着调整,在处理与世界主要大国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时也表现出一系列新特征。莫迪政府变革性的外交举措既显现为不同于往届政府的外交理念和模式,同时也体现在总理莫迪任期内所制定对外政策的非连续性上。印度对外政策的变化影响地区秩序与国际格局,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本文以建构主义范式下的“身份”概念作为分析工具,对莫迪政府对外政策调整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并尝试作出规律性提炼与总结。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重点:说明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界关于印度对外政策的研究作出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述评;基于已有的建构主义身份理论,对“身份—行为”分析路径进行创造性整合与阐释;提出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性;最后简要说明了论文的基本结构。正文第一章对国家身份和利益这两个核心概念作出明确界定,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建构主义范式下对国家政策的解释力。第二章回溯印度外交的文明基因、历史脉络与战略思维,综观当前国际体系结构和“他者”话语的建构作用,为深入探究印度对外政策进行了背景铺陈。第三章透过莫迪政府的认知特点,看行为主体如何理解和定位国家身份与利益。第四章从周边、区域、全球多个层面展示了莫迪政府的外交举措,并对印度对外政策的变化进行了规律性把握,即在本国对外政策决策机制下,莫迪政府如何基于身份认知确定国家利益,进而产生政策行为。第五章选取莫迪政府对外政策中的典型案例来验证国家对外交往时“身份—行为”路径下的决策驱动机制,即在“印太”框架内,印度如何基于身份认知和利益目标,理解中、美两个主要大国的政策与角色,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对“他者”政策,实现具有明显转向表征的外交关系再造。结论部分系统回顾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了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身份理论在分析国家对外政策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决策者对国家身份的认知从根本上左右着该国的对外行为。莫迪政府的政策调整正是基于认知的必然结果。对“身份—行为”逻辑的把握有助于“自我”对“他者”行为与角色作出充分研判,从而减少误读,合理决策,有效外交。
方乾妞[2](2020)在《印度人民党政府的穆斯林政策及演变》文中研究说明1980年,印度人民党成立。成立之初,印度人民党继承了其前身——人民同盟的教派主义思想。1989年,印度人民党进一步将“印度教特性”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该思想的核心内容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即旨在建立一个印度教文化基础上的国家。因此,印度教民族主义是以印度教文化为中心的,排斥其他宗教文化。在该思想的指导下,印度人民党迅速崛起,已三度上台执政。而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后,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因教义、宗教场所等问题爆发了多次教派冲突,教派对立情绪十分严重。目前,穆斯林是印度第一大宗教少数派,人口达1.8亿,约占总人口的14%。穆斯林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关系到印度社会的政治整合进程。在印度教民族主义指导下,印度人民党政府推行了哪些穆斯林政策呢?不同时期的穆斯林政策有什么变化呢?因此,本文拟探讨不同时期印度人民党政府的穆斯林政策,并分析其变化。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将主要介绍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分析印度国内处理政教关系的宪法性规定,尤其是涉及到穆斯林的宪法性规定,包括世俗主义原则、统一民法目标和对印控克什米尔特殊地位的保护。第二章主要介绍1980年以来印度国内在穆斯林问题上的主要争议,包括穆斯林的宗教教育权争议、穆斯林的伊斯兰教法问题、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围绕宗教圣地的争论和印控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问题等。第三章主要论述两方面内容:一是印度人民党的意识形态,二是瓦杰帕伊执政时期的穆斯林政策,主要有教育文化的“橘黄色化”、积极应对印穆教派骚乱和克什米尔三精神。第四章主要探讨2014年以来莫迪执政时期的穆斯林政策,包括基于宗教的公民身份政策、重建穆斯林与国家关系和推行多数主义民主政治。总体而言,与瓦杰帕伊政府相比,莫迪政府在穆斯林政策上更为激进,损害了穆斯林的政治利益、教派利益。
彭东辉[3](2019)在《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注“不可思议的印度”,关注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中印关系的健康发展。冷战结束以来,印度在坚持“有声有色大国”的诉求下,国家安全战略完成了由传统安全战略向综合安全战略的转变。一是由以往的国防建设为中心,向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为中心转变。二是谋求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加入“核供应国集团”,成为“有声有色大国”。三是视核武器为大国“标配”,奉行“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慑”战略。四是重视印度洋安全,实施“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五是缓和与邻国关系,整合南亚力量。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国家安全威胁的判断和国家安全战略的谋划而布局的。从英属印度时期的“三个缓冲区”战略,到印度独立后的“两个同心圆”战略及冷战结束后的综合国家安全战略,在“有声有色大国”目标的指引下,不同时期国家安全威胁和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不尽一致,但总体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框架。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具有强烈的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色彩。利用印度半岛“北背雪山、三垂大海”的地缘优势,印度在“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中“一超”地位突出。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印度,信仰非暴力的宗教和频发的教派主义冲突是印度安全最大的挑战之一,印度社会的世俗主义转型还远未结束。印度国家安全的维护和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印巴冲突及中印关系几大战略问题密切相关。印度要在放权和自治间做出选择,以应对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完成国家整合。克什米尔问题是南亚的顽疾,70余年以来,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发生了“三场半”战争。战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倒加剧了印巴对抗。印巴虽有缓和迹象,但不具备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条件。中国是印度最重要的邻国之一,中印边境线2000余公里,有争议的领土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对推进中印关系具有深远影响。此外,特朗普政府推行“印太”战略对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亦不可等闲视之。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对全球格局来说,印度认同多极格局,通过“入常”和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加速了多极化趋势,推动了全球治理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地区一体化进程来说,印巴安全困境造成南亚一体化进程缓慢。印度在大力推进南亚次区域合作的同时,同东盟开展全方位合作。对中印关系来说,中印在南中国海、印度洋等主要海洋通道亟须通过战略对话,培育战略互信。对跨境水资源分配,沿江水文观测、水利建设等敏感问题要及时沟通,消除分歧。这些问题不仅是印度,也是中国需要认真思考和不得不应对的挑战。
张丽[4](2019)在《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被提出以来,受到沿线沿路国家积极响应,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随着丝路基金设立、《愿景与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以及倡议被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并被普遍视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创始成员国的印度却公开反对“一带一路”倡议,引起国内外关注和研究。中印共同崛起成为21世纪亚洲甚至国际政治新动向。作为世界人口基数最大、毗邻而居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面临着市场、资源、地区影响力竞争等诸多挑战。两大新兴经济体能否打破冲突魔咒实现和平共处,对双边关系、亚洲乃至全球稳定至关重要。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认知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印合作,而且加剧了南亚地区安全紧张局势。分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切、态度及应对,探究印度对华认知影响因素,厘清错误知觉产生的根源,对于中印两国增进互信互谅、形成良性战略互动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建构主义视角下国家身份理论及国际政治错误知觉两个理论假设的有效性进行充分验证。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从尼赫鲁到英迪拉再到人民党执政期间印度国家身份认知对其南亚政策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2000年至2018年间18份印度外交年报,尤其是莫迪执政以来相关外交文档文本分析,论述印度外交战略布局及其对华政策定位转变。第三、四章为本文主体论证部分,对包括2013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112组议会相关问答、30组新闻发布会相关记者问答、38份外交部相关新闻通告、6份政要演讲在内的192份印度外交文档进行话语及潜在语义分析,研究文本对象的立场、观点、价值、利益等,推断其背后的意图和目的,并据此系统梳理总结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态度、关切及应对。第五章探析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印度视角下中印关系走向。本文研究表明,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主要取决于地缘政治及经济博弈下国家利益的权衡,大致经历了观望争议、不合作、抗衡抵制、竞争合作四个阶段,目前仍处于动态建构中。印度致力于追求大国地位,视中国为市场资源及地区主导权竞争对手,尤其忌惮中国在其传统势力范围加大存在。随着南亚国家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显着合作成效,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出现从摇摆到抵制的较大转变。2018年1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贸易单边主义及对伊制裁使印度国家利益受损,印度重新审视对美政策,提升印俄及印中关系,逐渐回归大国平衡外交,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随之“柔化”。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领土主权关切及对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增大的关切,本质上都体现了印度的安全焦虑。一方面,印度担心巴基斯坦在中国经济及军事援助下获得对印战略优势,从而威胁印度国家安全。另一方面,印度唯恐中国在南亚印度洋地区存在不断增加,危及印度地区主导权。因此,印度通过“邻国优先”政策加强与南亚次大陆国家互联互通、通过“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南亚国家、通过伊朗恰巴哈尔港经阿富汗联通中亚国家、通过印日联盟打造“亚非增长走廊”等战略举措,初步构建以印度为中轴向四周辐射的印度版“一带一路”规划,并借力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在“印太”地区抗衡中国影响力。印度对华认知建立在对国际形势研判、自我定位及对中国角色身份定位等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错误知觉主要受认知相符、诱发定势、历史包袱等三个维度因素影响。自我与他者身份是动态建构的产物,国家间通过行为互动确定敌人、对手或朋友关系。中印之间缺乏战略相互保障,印度将中国在南亚防御性安全行为解读为进攻性战略,在此棱镜下,印度对华负面认知不断集聚,加之历史偏见的现实影射以及西方舆论的激化,从而导致洞朗对峙发生。中印互信缺乏根源在于人文交流动能不足,民众间沟通渠道不够畅通,更遑论培养相互认同感。长远来看,自下而上的民间模式比自上而下的政府模式更具可持续性,更有利于中印关系发展。
钱海峰[5](2018)在《印度专利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与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方面与我国具有相似的国情。在文化方面,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具体到印度的法律制度而言,其主要沿承英美法系,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其中又以其符合印度国情的且起步较早的专利制度对其技术进步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为世人所瞩目。梳理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印度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印度专利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及其哲学基础,对于完善我国专利制度以及指导企业在印度投资都具有重要意义。印度的专利制度起源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其发展过程反映了印度近现代历史的进程,反映了印度从殖民地到民族独立再到全球化的历程。印度独立以来,先后对专利制度进行了两次改革。1970年,印度颁布了首部独立自主制定的《1970年专利法》,之后又颁布了《2005年修正案》,并一直沿用至今。印度的专利制度整体上与其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目标相一致,但同时又受到了国大党的资产阶级思想、印度人民党的新自由主义精神、种姓制度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直接和/或间接影响。印度的执政党始终将世俗主义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将专利制度作为一种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工具,认为,在使用得当的前提下,专利制度不但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还能够在缓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借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别对印度专利制度的两次变革进行说明,进而分析影响专利立法的经济背景,剖析专利变革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研究认为,专利制度的设置应结合具体国情,特定技术领域发明的保护力度应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该领域的技术实力相适应,并随着国家经济环境变化而修正,从而使其能够最大化实现社会利益。印度现行的专利制度基本符合TRIPs协议的要求,在加强对专利权保护的同时,又对专利权的获取和实施进行了限制。研究认为,印度现行的专利制度受到功利和正义两种价值的指引,体现出了一种复杂交织的二元哲学思想。印度专利制度在平衡私人权益与社会公益冲突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印度专利法活用TRIPs协议,其设置的非专利保护客体、强制许可、专利实施报告等规定为就如何限制专利权的滥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在实践中获得了显着成效。众所周知的是,这些条款帮助印度在发展仿制药、降低药价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保护印度传统知识方面,印度建立的传统知识图书馆和全球专利监控机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高新技术领域,印度采用了与仿制药产业不同的保护策略以为专利权人提供有效的保护。本文分析认为,鉴于印度专利制度复杂性的特点,我国企业在印度投资前,应当对印度的知识产权环境以及行业专利情况进行评估,从而充分控制知识产权风险,并在不慎卷入侵权诉讼时,善用印度法律规定以寻求最佳解决途径,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
张静[6](2017)在《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5月26日,莫迪宣誓就任印度联邦政府总理。在任内三年多的时间里,莫迪在外交方面投入了巨大热情,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印度的外交理念与传统,莫迪政府基本采取了被印度战略界喻为“同心圆”的外交战略思想,将印度外交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心圆:第一层是印度的直接邻国即南亚地区国家,第二层是“扩展的邻居”,即印度直接邻国的外围国家,主要指穿越亚洲与印度洋的国家,第三层是指全球舞台,主要关注对大国与国际组织的外交。其中,本文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同心圆定义为印度的大周边外交,也是莫迪上任后积极扩展印度影响力的地域。莫迪政府大力推行大周边外交政策符合印度崛起的逻辑。印度目前虽尚未成为全球性大国,但已成为最重要的地区大国,这也是新兴大国固有的发展道路。因此,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可视为印度实现“大国雄心”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与途径。印度大周边外交具体政策虽然可能因国际环境和周边事态变化而发生相应调整,但外交思想和理念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探寻大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源,需追溯印度特定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对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理念按其产生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古代印度的遗产,其中广为流传并常被引用的是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二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包括印度沿用至今的印度中心论与寇松的“斜坡理论”和“缓冲国理论”;三是印度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其中“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主要关注于印度洋,而南亚版“门罗主义”和“古杰拉尔主义”的关注重点则在南亚。这些理念对于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是印度外交思想的源头。除了印度的周边外交思想传统之外,具体到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其现实推动因素是不得不考量的重点之一。莫迪政府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莫迪政府对印度终须实现大国雄心的战略定位以及莫迪个人层面希望将印度崛起打上个人印记的愿望。二是安全上的双重考量,即对于陆、海双向大周边的地缘政治考量这一传统安全领域,和主要关注恐怖主义、海盗威胁、全球气候问题、能源安全等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三是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这方面的考量与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密切相关。四是大周边的软实力拓展,体现了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中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拥有的良好基础。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实践层面可分为五个方向:一是致力于追求地区霸权的南亚地区政策;二是重点在经济的“东向行动政策”;三是考虑到能源与印侨问题的“西联”政策;四是关注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中亚”政策;五是拓展印度在更广阔空间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南向政策。印度大周边外交的每一个方向都存在其独特的实施背景、核心利益关切、路径选择和具体效用评估,但不同方向在印度整体周边外交中的地位有所不同。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与效果,也有消极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政策积极的一面为: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增加了印度的地区影响力、提升了印度的大国地位、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而消极方面则体现为三个层面,即国际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地区层面的潜在风险与国家层面面临的挑战。无疑,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并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政策对中印关系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在大周边视野下,印度对中国存在三重定位:地缘上的防范对象、经济上的合作伙伴和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对此,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在双边问题上立场强硬,二是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三是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四是在周边地区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五是与日本强化合作以应对“一带一路”。鉴于印度在大周边视野下对中国的定位,中国对中印关系更应采取全局性视角,立足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个伙伴”,即国家层面“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区域层面“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体系层面“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采用符合现实并致力于中印关系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
冯传禄[7](2016)在《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探讨当代中国为何以及如何在印度洋地区存在的战略性议题。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本文首先厘清当代中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和崛起进程中的世界大国,其“西进”印度洋的战略背景、战略逻辑和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在南亚的地缘政治运作以及印度洋安全架构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尝试在地缘战略研究框架下给出相关学术回应。中国地处亚太,背靠亚欧大陆腹地而东接西太平洋边缘海域,是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就其地缘战略或海洋战略而言,过去印度洋方向并不构成中国重要战略方向。鉴于周边安全态势、地理限制以及自身力量局限,中国地缘战略向来以亚太为重心,而以往中国在海洋方向的战略关注相对集中于邻近自身的西太平洋相关海域。在之前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一客观现实以及相应的战略资源分配状况,本身有其内在必然性,更也有充分的合理性。然而,近年来,中国在印度洋日益呈现出积极进取的战略新姿态,在继续重视西太平洋的同时,中国也将印度洋地区纳入视野,并初步勾画出一个海陆相撑共进的战略大轮廓。以巴基斯坦为例,2015年中巴正式确立了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两国致力于构建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然而,锐意打造“中巴经济走廊”,以及西印度洋上经(?)瓜德尔港,这都不过只是当代中国在印度洋方向积极进取的一个缩影。毫无疑问,当代中国在印度洋方向的战略新姿态已体现出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和全球性的战略视野,不过这却也已经将自身置于全球瞩目的焦点和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别有用心者,对所谓中国“珍珠链”战略、所谓“中国威胁论”、所谓中国正在进行力量投射、资源掠夺、经济殖民等进行大肆炒作。这一类言论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甚至恶化了中国在印度洋的生存环境。在美、印一些战略家看来,所谓“国强必霸”便是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所谓“珍珠链”战略就是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对相关国家的港口援建以及民事应用就是中国向西扩展以及围堵印度的战略构件。更殊为严峻的是,近年里“印太”概念勃兴之下,印度洋地区同亚太地区已渐被作为一个整体战略空间,纳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战略视野和前沿部署。尤其是美国“再平衡”战略已向印度洋方向扩展,而美印关系出现明显的战略接近,使印度洋方向的美中印战略三角已形成一种并不利于中国的扁平化趋势。此外,印度洋相关海域以及环印度洋的诸多地区本身交织着复杂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素来被世人普遍视为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相当危险”的区域。可见,对中国而言,印度洋地区绝非可以轻松自如存在的等闲之地,更不是世外桃源。事实上,中国并非印度洋国家,而从中国沿海出发西进印度洋的最近航线也有数千公里,中国想要在印度洋地区有效存在,显然无法像维持自身在亚太地区存在那般便利(无论如何还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陆权)。与此同时,考察当代印度洋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玩家,中国显然是后到者——作为后来者和外来者,中国拓展自身在印度洋的存在,不可避免对区域既有利益格局和权力格局会产生相关影响,无论在现实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势必都会造成一定冲击。故而,至少从表面看来,中国“西进”印度洋,面对着复杂的战略环境、立场各异的行为主体,而自身又处于相对地理劣势,势必会为自己再增加一个比较棘手的“印度洋问题”;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会使自身在应对西太平洋方向相关挑战时面临双线受压的风险。鉴于以上这些“不利”因素,按理中国应继续对印度洋敬而远之。然而,如今中国在印度洋却是日益积极进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么中国会出于怎样的战略谋划和政策考量,要把以往并不构成自身重要战略方向的印度洋,纳入国家大战略的视野,甚至作为中国海洋战略乃至全球战略的一个生长点呢?这实际上就是本文聚焦的第一个问题。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设计,已体现出中国决策层前瞻性的战略意识和全球性的战略视野,而“西进”堪称当前“一带一路”的战略精髓。于中国“西进”视野之下,南亚和印度洋无疑正是“一带一路”沿陆、海西向进发首当其冲的重要战略地区和主要海洋公域。厘清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根本动因和战略逻辑,不仅是中国谋划自身印度洋战略的前提,更也是破除“珍珠链”之说并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的外部环境的需要。在综合分析了印度洋战略环境(第一章),以及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相关背景(第二章)后,本文认为,在21世纪里,鉴于印度洋的地理联通性、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发展潜力以及的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和复杂局势等因素,今日印度洋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能源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乃至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和平崛起都有了密切而特殊的战略关联。无论就外部压力或内在动力,当代中国已经不可忽视印度洋战略方向而单从东亚或太平洋视角来探讨现在的发展及未来的命运。中国“西进”印度洋有其必要性、可能性、正当性、机遇性和战略性。本文第三章在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所面对的风险和所迎来的机遇之后,指出了中国在印度洋的战略新姿态或者说中国扩大在印度洋存在,主要并不是因为印度洋之危险又或者因为所谓的印度洋的全球竞争的“中心舞台”地位,事实上反倒是中国当前“西进”印度洋具有了相关有利的主客观条件,并迎来历史性机遇,因此在战略成本和战略收益视角下,“西进”印度洋可望以较小的战略成本带来巨大战略利益——这构成了当代中国扩大在印度洋存在的根本性动因,又或者说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知与行的核心逻辑。因此,“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主要并不是为了应对印度洋风险,更不是为了争夺印度洋霸权,而是一种顺势而为、把握历史机遇的地缘战略布局。本文的第三章同时还指出,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西进”印度洋构成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中国海洋战略的“生长点”以及中国探索和平崛起路径、体现自身大国作为的“试验田”。现今,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扩大在印度洋的存在已是历史的必然。当然,拥有了一些有利主客观条件,并不意味着中国可盲目乐观。机遇性与战略意义,都并不能成为盲目乐观的理由。事实上,要把握历史机遇和实现“西进”潜在的战略意义,需要尽可能地减小战略阻力和尽可能地化解潜在风险因素,换言之,需要通过巧妙的地缘政治运作来实现恰当的战略目标。客观而言,现在,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在印度洋存在或者说怎样“经略”印度洋的相关问题,已构成了中国周边外交及区域战略的重要关切,构成了中国海洋战略、海军战略的新注目点,进而也构成了中国崛起进程中的重大而新兴的战略性议题,并不断促进中国政府外交工作的奋发有为和学界研究的学术自觉。然而,今日印度洋,在许多国外战略学者和相关国家战略决策者眼中,已然被视为21世纪大国战略角逐的新兴舞台,而中国因素已然被视为一个对印度洋地区政治格局和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变量。不容否认,鉴于中国强劲的崛起势头,现在中国和外界之间,除了有合作共赢、相互依存的一面之外,一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势已悄然形成。对体系霸权国和地区大国而言,防止中国影响力在印度洋方向扩散,也是与中国博弈和竞争的重要环节。此外,对整个国际社会而言,在中国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将以何种方式继续崛起以及崛起后的中国对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心的重大问题。于是,中国如何在印度洋存在,无疑成为大家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尚无正式成文的印度洋战略;迄今为止,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东亚国家,在地缘政治、地缘文化,尤其在军事力量前沿存在方面,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依然还殊为有限。因此,中国需要尽快形成“西进”印度洋稳健而恰当的战略谋划,以维持和拓展自身的有效存在。这已是中国现阶段的一项当务之急。固然,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和印度洋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但是不可否认,经济手段始终有相关局限性。在经济上分享由中国因素带来的红利,并不妨碍一些国家在政治、安全上对华保持适当距离,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诋毁中国、“要挟”中国。鉴于此前中国在印度洋存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经济层面上的存在,为把握机会和化解风险,当代中国当需要慎重而深入地考虑在印度洋如何应对大国博弈和参与地区事务这一类地缘政治运作的问题,更也需要密切关注印度洋安全动态,主动参与和塑造以合作安全为核心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架构。为此,本文从第四章到第七章,以较大精力分析了“西进”视野下的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现实和相关战略挑战(第四章),印度因素以及中印战略对接问题(第五章),巴基斯坦战略角色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面对的机遇和风险因素(第六章),并在第七章提出了南亚“融合战略”以及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的相关主张。本文所主张的南亚“融合战略”以及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构成了本文关于中国“西进”印度洋在地缘政治和海洋安全层面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战略支柱,更也是本文对中国如何在印度洋存在问题,或者说中国如何“经略”印度洋问题,所给出的一个框架性的研究回应。
张昊[8](2015)在《国际危机管理中的合作问题研究 ——以国际核危机为例》文中认为合作问题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所要探讨的合作问题主要是国际危机管理中的合作问题、是一种国际合作。本文认为,国际危机管理中的国际合作主要就是指在综合运用一种或者多种手段对国际危机进行控制和处理的过程中,各国际行为体(国际危机管理的各方)之间通过相互的政策协调以实现集体行动的一个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国际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的顺利达成往往需要国际行为体之间通过不断地谈判和讨价还价而得以实现。具体来说,在国际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研究中,相关的理论有很多。本文所涉及的国际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的理论,主要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不涉及建构和认知层面。为了进一步更切实际地探究国际危机管理中的国际合作问题,笔者想到了通过选择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研究议题,再从这个研究议题着手,从中选取一组具有典型特征的发生于不同时间段的案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比较。经过反复地推敲,最终笔者选取了“国际核危机”这样的一个研究议题,来作为本文的主要案例分析对象。选取这样的一个研究议题,笔者主要的考虑是:国际核危机不仅会破坏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生命安全、国家秩序,国际秩序,而且,一旦发生,往往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和灾难性的后果。由于国际核危机的特殊性,又因为此类危机涉及到多个国家,因而需要参与到国际核危机管理中的各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协同配合、共同努力,这也就产生了国际核危机管理中的合作问题。虽然,在目前的形势下,国际核危机管理也可以通过非合作的方式进行,但由于国际核危机的严重性以及紧迫性,并且当前拥有制造核武器能力的准核国家正越来越多,大国强制与干涉在很多时候并不一定能够彻底解决问题,所以在国际危机管理尤其是国际核危机的管理当中,各国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国际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基础已经明确、研究的主要议题(即案例分析的主要对象)也已经有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选取合适的案例来进行具体的解释和分析了。为此,回顾历史、经过筛选,笔者从中选取了古巴导弹危机、南亚核危机以及第二次朝核危机等三个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意义的三个案例(这样的三个案例刚好体现了国际核危机管理中三类国际合作的困难)。通过对这三个典型案例的具体研究,笔者分析出了古巴导弹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的情形(以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主导的一种管理国际核危机的国际合作情形,属于一种核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的胆小鬼博弈情形)、南亚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的情形(以南亚地区的两个地区性大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主导的一种管理国际核危机的国际合作情形,属于一种核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的囚徒困境博弈情形)以及第二次朝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的情形(以美国和朝鲜为主导的一种管理国际核危机的国际合作情形,属于一种核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的说服型博弈情形)等三种不同的核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的情形。在对现实案例的纵向探讨之后,最后笔者进一步又分别从国际背景、各方利益、主要因素、其它因素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对三种核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的情形进行了一个横向的比较分析。在所有以上这些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之上,最后笔者对国际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之所以成功与失败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一个总结:在国际核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当中,首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际背景的因素,正是每一个国际核危机所处于的不同国际背景,决定了其国际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除了国际背景之外,利益因素也是影响国际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共同利益是国际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国际背景和共同利益的因素之外,国际核危机管理中的国际合作还存在着多种博弈的情形。就本文所解释和分析的来看,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核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的胆小鬼博弈情形。这一情形当中国际合作最大的难题主要就是利益的分配问题。要想解决这样的一个难题,相关的国际规制就要能够体现分配的功能。第二种是核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的囚徒困境博弈情形。这一情形当中国际合作最大的困难主要就是可能的背叛问题。要想解决这样的一个困难,相关的国际规制就必须要具有监督和制裁的功能。第三种是核危机管理国际合作的说服型博弈情形。在利益的分配问题这一首要的难题之外,这一情形当中的国际合作还会存在着可能的背叛问题。要想解决这样的两个难题,相关的国际规制不仅要能够体现分配的功能,而且还必须要具有监督和制裁的功能;除了以上三种博弈情形当中可能会影响到国际合作的一些主要的因素之外,在国际核危机的管理当中还存在着其它七个方面的一些因素也在影响着国际合作。这其它七个方面的因素也都是影响国际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的一些重要的背景性因素,它们的存在也有可能导致国际核危机的管理过程当中即使存在着国际合作的规制,但国家之间仍然可能无法进行国际合作。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国际核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中,国际核危机的管理者应当比较全面地考虑到以上这些所有可能会影响到国际合作的各种因素,也只有比较全面地考虑到了以上这些所有的因素,未来国际核危机管理中的国际合作也才能够得到更好地实现。
周宏刚[9](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师学伟[10](2013)在《21世纪初印度亚太战略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初的十年,亚太地区成为了世界舞台最具活力和最具影响力的地区,世界各国对亚太地区的局势与格局变革尤为关注。作为新兴大国,印度也对亚太地区也给予了更多关注,将其未来的战略志向同亚太地区紧密相连。在大国理念的指引下,印度不断推进与发展同亚太地区国家和多边组织的全面关系,努力提升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试图成为该地区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大国。本文试图对21世纪初印度的亚太战略进行全面的、系统性的研究。本文认为,印度亚太战略的根源在于其长期恪守的大国理念,而在追求大国地位的过程中,亚太地区始终未完全脱离印度的战略视野。21世纪初,印度的经济活力、科技创新力、军事威慑力和政治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再加上深厚的软实力资源,印度具有了向外部世界拓展实力和影响力的基础,这是印度实施亚太战略的前提条件。亚太地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权力结构的调整,成为了印度亚太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外部因素。印度的亚太战略是一个具有针对性、全面性的战略部署,其蕴含印度在亚太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通过对印度亚太战略目标、手段、影响和挑战的分析,可以判定未来印度在亚太地区的姿态。其中,印度在亚太的战略目标具有多重性,包括实现经济崛起、战略自治、权力平衡以及海权等等。印度实施亚太战略的手段包括双边外交和多边外交,双边外交以亚太大国为主导,同时兼顾较小国家,多边外交以亚太主要多边组织为主线,同时关注较为边缘的多边组织诸如太平洋岛国论坛,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相互结合使得印度在地区事务中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和自主性。印度亚太战略实施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是改变了亚太地区的权力结构和构成;其二是提升了本国实力,扩大了在亚太的影响力;其三是为印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周边环境;其四是促使中国的周边局势更加复杂。本文还认为,印度亚太战略实施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印度国家内部以及印度周边地区。印度动荡的国内局势、各个民族宗教之间的矛盾以及印度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不确定性,都会迫使印度调整战略目标和转移战略资源。对于未来印度在亚太的姿态,本文认为一个倡导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印度能更多受到亚太国家的欢迎和认可。最后,本文认为,印度的亚太战略是其世界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亚太战略的基本原则是平衡外交。这项原则将贯穿印度亚太战略的始终,直到印度成为真正的亚太大国和全球大国。
二、瓦杰帕伊呼吁印国内宗教和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瓦杰帕伊呼吁印国内宗教和解(论文提纲范文)
(1)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观点和视角 |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分析理论和路径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性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五、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国家身份和利益概念及应用 |
第一节 建构主义思想内核 |
第二节 国家身份和利益概念 |
一、国家身份概念 |
二、利益驱动因素 |
第三节 建构主义身份理论 |
一、身份和利益的关系 |
二、身份理论的解释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身份认知的背景:文化与体系 |
第一节 印度的内在文明基底 |
一、两种战略文化并存 |
二、印度外交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印度的外部体系环境 |
一、体系结构的塑造力 |
二、他者话语的作用力 |
第三节 印度的主要战略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莫迪政府的身份认知 |
第一节 莫迪政府的认知特征 |
一、批判性继承: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 |
二、选择性内化:共有知识与他者观念 |
第二节 多维度印度国家身份 |
一、印度国家身份 |
二、印度关系角色 |
第三节 基于身份的国家利益 |
一、硬实力利益维度 |
二、软实力利益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视域下印度对外政策演进 |
第一节 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决策 |
一、对外政策决策的制度特点 |
二、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三、公众舆论的作用 |
第二节 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重点 |
一、邻国优先与互联互通 |
二、印太战略与多方联盟 |
三、全球治理与规范性议程 |
第三节 延续与再造:印度对外政策 |
一、对不结盟思想的继承和改造 |
二、对实用主义逻辑延续并强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印太”框架内印度的大国关系再造 |
第一节 印度的“印太”身份和利益 |
一、身份角色定位 |
二、国家利益需求 |
第二节 莫迪政府的大国关系认知 |
一、中国的对外政策和身份角色 |
二、美国的对外政策和身份角色 |
三、中美印三角关系中的互动 |
第三节 莫迪政府的大国外交政策 |
一、印度对华政策及其演变 |
二、印度对美政策及其演变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2)印度人民党政府的穆斯林政策及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词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处理政教关系的宪法性规定 |
第一节 世俗主义原则 |
第二节 统一民法目标 |
第三节 印控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 |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国内在穆斯林问题上的主要争议 |
第一节 穆斯林与宗教教育权 |
第二节 穆斯林与伊斯兰教法 |
第三节 阿约迪亚寺——庙之争 |
第四节 查谟-克什米尔邦的特殊地位问题 |
第三章 瓦杰帕伊政府的穆斯林政策 |
第一节 印度人民党的教派思想 |
第二节 温和化的穆斯林政策 |
第四章 莫迪政府的穆斯林政策 |
第一节 推行基于宗教的公民身份政策 |
第二节 重建穆斯林与国家关系 |
第三节 推行多数主义民主政治 |
总结 |
参考文献 |
(3)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评述 |
一 关于南亚地区的研究 |
二 关于印度安全战略的研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创新 |
一 论文研究方法 |
二 论文的结构 |
三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安全的相关界定 |
一 安全的内涵 |
二 安全观的流变 |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 |
一 安全战略研究的兴起 |
二 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 |
第三节 战略文化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
一 战略文化及其内涵 |
二 战略文化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要件 |
第一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文化渊源 |
一 现实主义:考底利耶《政事论》思想 |
二 理想主义:阿育王“达摩”思想 |
三 等级秩序:印度教的秩序观 |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塑造 |
一 全球诉求:“有声有色大国”的地位 |
二 地区诉求:南亚次大陆的霸主 |
三 双边关系:中国是主要竞争对手 |
第三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 |
一 奉行经济实力优先的政策 |
二 “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胁 |
三 “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 |
四 提升与世界性大国的关系 |
第四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决策体系 |
一 国家安全决策的机构设置 |
二 国家安全决策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突出特点 |
第一节 半封闭的地缘政治为依托 |
一 相对隔绝的次大陆 |
二 “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 |
三 日趋重要的战略要冲 |
第二节 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
一 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基本理念 |
二 印度教主要的教派组织 |
三 频发的教派冲突 |
四 尚未完成的世俗主义转型 |
第三节 “东向政策”到“东向行动” |
一 “东向政策”:向东盟主动出击 |
二 “东向行动”:经济与安全并举 |
三 “东向行动政策”的多维影响 |
第四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变量 |
第一节 东北部分离运动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东北部与中央关系长期紧张 |
二 东北部主要的分离运动 |
三 以国家统一整合分离运动 |
第二节 克什米尔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印巴克什米尔争端 |
二 印巴克什米尔战争 |
三 克什米尔问题走势 |
第三节 中印边界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中印边界问题的缘起 |
二 中印边界问题的交涉 |
三 中印边界洞朗对峙事件 |
四 中印边界问题解决机制 |
第四节 “印太”战略与印度国家安全 |
一 美日印澳战略利益的再塑 |
二 “印太”战略的战略意图 |
三 印度对“印太”战略的认知 |
四 “印太”战略的基本走势 |
第五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巩固了新兴大国的国际地位 |
一 以实力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
二 申请成为核供应国集团成员 |
第二节 对南亚一体化的双重影响 |
一 战略互信缺失,区域合作进展缓慢 |
二 印巴安全困境,次区域合作异常顺利 |
三 整合南亚邻国,缓和地区安全局势 |
第三节 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
一 国际海洋通道问题 |
二 跨境水资源治理问题 |
三 中印高层交流机制的确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档案 |
英文档案 |
中文着作(含译着) |
英文着作 |
中文论文(含译文) |
中文学位论文 |
访问网站 |
中英文对照表 |
致谢 |
(4)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第一节 问题由来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研究概况 |
二 主要进展和基本观点 |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创新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学术创新 |
一 研究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印度国家身份及其南亚政策 |
第一节 印度国家身份定位与发展 |
一 国家身份界定及相关理论 |
二 政治精英对印度国家身份认知的演变 |
第二节 印度南亚政策 |
一 知觉、错误知觉与外交决策 |
二 印度南亚政策的形成及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印度外交战略及对华政策调整(2000‐2018)---基于《印度外交年报》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印度的外交战略布局 |
一 21世纪初印度外交战略布局 |
二 2008 年后印度外交自我定位 |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的外交重心 |
第二节 印度对华政策定位 |
一 印度对中国国家身份的界定(1998‐2018) |
二 印度对印中关系的定位(2000‐2018) |
三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对华认知的转变(2014‐2018)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认知及态度的演变 |
第一节 争议观望期(2013年10 月--2015年7 月) |
一 印度政治精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 |
二 印度官方回应 |
三 印度的战略盘算 |
第二节 不合作期(2015年7月--2017年5月) |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关切 |
二 印度对中国在印度周边推进互联互通的安全关切 |
三 印度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消极合作态度 |
第三节 抵制抗衡期(2017年5 月--2018年5 月) |
一 印度对中巴经济走廊安全关切升级 |
二 印度对洞朗事件的认知 |
三 印度对中国‐马尔代夫关系的关切 |
四 印度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在印度周边地区影响力提升的忌惮 |
第四节 竞争合作期(2018年5 月—至今) |
一 印中首脑武汉会晤的积极意义 |
二 印度大国外交平衡政策回归对印中关系的积极影响 |
三 体现印度合作倾向的其他积极因素 |
四 印巴领土纠纷投射在中巴经济走廊主权关切的不利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应对 |
第一节 印度版“一带一路”概念及主张 |
第二节 “邻国优先”政策下印度版“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 |
一 印度强化与邻国关系以维护地区影响力 |
二 印度与邻国互联互通代表项目 |
三 “邻国优先”政策下的“印度优先”先决条件 |
四 对邻国“印度优先”预期落差的积极应对 |
第三节 印度抗衡“一带一路”倡议的其他举措 |
一 印日联盟及“亚非增长走廊” |
二 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 |
三 “向东行动”政策对接东盟 |
四 重新审视非洲及中亚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印度认知的因素及印度视角下双边关系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错误知觉产生的原因 |
一 身份定位 |
二 互信缺乏 |
三 历史积怨 |
四 西方舆论 |
第二节 印度视角下印中关系发展趋势 |
一 印度学界及智库对双边关系发展的研判 |
二 “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度政治精英对双边关系走向的认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印度专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贡献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印度专利制度的发展史 |
2.1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专利制度 |
2.1.1 印度专利制度的起源 |
2.1.2 印度专利制度的形成:《1911年专利与设计法》 |
2.2 印度独立后的专利制度 |
2.2.1 印度专利制度的“独立”:《1970年专利法》 |
2.2.2 印度专利制度的转折:签署TRIPs协议 |
2.2.3 第一次修正:《1999年修正案》 |
2.2.4 第二次修正:《2002年修正案》 |
2.2.5 第三次修正:《2005年修正案》 |
第3章 印度专利制度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
3.1 影响印度专利制度的政治因素 |
3.1.1 印度的宪法精神 |
3.1.2 印度的政治体制 |
3.1.3 尼赫鲁家族的阶级属性与政治理想 |
3.1.4 拉奥政府的改革开放 |
3.1.5 印度人民党的新自由主义 |
3.2 影响印度专利制度的经济因素 |
3.2.1 专利制度的经济学逻辑 |
3.2.2 聚焦国内市场的专利弱保护 |
3.2.3 印度仿制药产业的崛起 |
3.2.4 拓展国际市场的专利强保护 |
3.2.5 加强专利保护的弊与利 |
3.2.6 印度原研药产业案例介绍 |
3.3 影响印度专利制度的文化因素 |
3.3.1 宗教社会 |
3.3.2 种姓制度 |
3.4 政治经济文化对专利案件审判的影响 |
3.4.1 格列卫案经过 |
3.4.2 案件判决影响因素及分析 |
第4章 印度专利制度的思想基础、内容和特色 |
4.1 印度现行专利制度的思想基础 |
4.1.1 强调公平 |
4.1.2 兼顾效率 |
4.2 印度专利保护法规、管理机构与司法体系 |
4.3 印度《1970年专利法》与现行专利法之显着差异 |
4.3.1 非专利保护客体 |
4.3.2 涉及专利发明应用的一般性条款 |
4.3.3 强制许可与权利许可相关条款 |
4.4 印度现行专利法特色条款与案例 |
4.4.1 创造性标准 |
4.4.2 已知物质的新形态与格列卫案 |
4.4.3 强制许可与多吉美案 |
4.4.4 平行进口 |
4.4.5 实验使用侵权豁免 |
第5章 印度专利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5.1 精准把握TRIPs协议的实质 |
5.1.1 设置专利保护客体与授权标准 |
5.1.2 调整公共健康权与专利权的冲突 |
5.1.3 界定专利应用之意义 |
5.2 保护传统知识 |
5.2.1 成功的实践经验 |
5.2.2 数字图书馆 |
5.2.3 全球专利监控机制 |
5.2.4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现状 |
5.2.5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存在的问题 |
5.2.6 加强中国传统中医药知识保护建议 |
5.3 对不同领域的专利保护执行不同的原则 |
5.4 对中国专利制度发展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印度《1970年专利法》相关条款原文 |
附录2 印度现行专利法相关条款原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历史遗产:印度周边外交思想传统 |
1.1 古代印度的遗产: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 |
1.1.1 “曼荼罗”理论 |
1.1.2 “曼荼罗”理论在现代印度的运用 |
1.2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寇松主义” |
1.2.1 印度中心论 |
1.2.2 “斜坡理论”与“缓冲国理论” |
1.2.3 “寇松主义”在当代——“新寇松主义” |
1.3 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 |
1.3.1 独立后的“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 |
1.3.2 南亚版“门罗主义” |
1.3.3 “古杰拉尔主义” |
第二章 现实动力:印度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 |
2.1 莫迪政府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大国的雄心 |
2.1.1 “有声有色的大国”战略定位的继承 |
2.1.2 大周边为印度大国追求提供战略支撑 |
2.1.3 为印度大国的崛起打上莫迪的印记 |
2.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安全追求:双重的保障 |
2.2.1 大周边的传统安全 |
2.2.2 大周边的非传统安全 |
2.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经济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 |
2.3.1 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 |
2.3.2 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 |
2.3.3 大周边地区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2.4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软实力拓展 |
2.4.1 印度软实力的内涵 |
2.4.2 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政策中地位的演变 |
2.4.3 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地区的运用 |
第三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 |
3.1 南亚——追求地区霸权 |
3.1.1 实施背景——“印度中心论” |
3.1.2 核心利益关切 |
3.1.3 路径选择 |
3.1.4 效用评估 |
3.2 东向——“东向行动政策” |
3.2.1 实施背景——“东向政策”的深化 |
3.2.2 核心利益关切 |
3.2.3 路径选择 |
3.2.4 效用评估 |
3.3 西向——“西联”政策 |
3.3.1 实施背景——中东地区形势及印度政策传统 |
3.3.2 核心利益关切 |
3.3.3 路径选择 |
3.3.4 效用评估 |
3.4 北向——莫迪政府“大中亚”政策 |
3.4.1 实施背景——“大中亚”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4.2 核心利益关切 |
3.4.3 路径选择 |
3.4.4 效用评估 |
3.5 南向——莫迪政府东南非洲与西南印度洋地区政策 |
3.5.1 实施背景——南向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
3.5.2 核心利益关切 |
3.5.3 路径选择 |
3.5.4 效用评估 |
第四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评估 |
4.1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影响与效果 |
4.1.1 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 |
4.1.2 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
4.1.3 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 |
4.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4.2.1 体系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 |
4.2.2 地区层面潜在风险 |
4.2.3 印度国家层面面临挑战 |
4.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
4.3.1 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 |
4.3.2 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 |
4.3.3 大周边外交政策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 |
第五章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及中国对策思考 |
5.1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 |
5.1.1 地缘上的防范对象 |
5.1.2 经济上的合作伙伴 |
5.1.3 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 |
5.2 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应对中国的举措 |
5.2.1 在双边历史问题上立场强硬 |
5.2.2 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 |
5.2.3 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 |
5.2.4 在周边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
5.2.5 与日本强化合作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
5.3 中国对印度战略评估与对策思考 |
5.3.1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 |
5.3.2 关于中国对中印关系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以及研究难点 |
第一章 “西进”视野下的印度洋战略环境 |
第一节 印度洋地区的地理特性 |
一、印度洋独特的地理构造 |
二、突兀的南亚次大陆 |
三、规律性的印度洋季风和洋流 |
四、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
第二节 环印度洋的全球地缘政治“破碎地带” |
一、印度洋地区的范围和国家组成 |
二、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生态 |
第三节 印度洋地区国际战略地位步入快速上升通道 |
一、“印太”概念勃兴 |
二、印度洋地区战略地位快速上升的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西进”印度洋的相关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在印度洋历史足迹及当前战略新姿态 |
一、中国在印度洋历史足迹 |
二、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战略新姿态 |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中国国家大战略的顶层设计 |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外交重心的调整 |
二、“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战略新布局 |
第三节 国际社会对中国“西进”印度洋的“错误知觉” |
一、“错误知觉”相关表征 |
二、“错误知觉”的现实背景 |
三、“错误知觉”之批判 |
四、相关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和战略意义 |
第一节 当代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逻辑 |
一、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利益 |
二、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环境 |
三、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机遇 |
四、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能力和理念 |
第二节 中国“西进”印度洋的战略意义 |
一、“西进”印度洋: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 |
二、“西进”印度洋:中国海洋战略(海权战略)的生长点 |
三、“西进”印度洋: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以及经济转型的新布局 |
四、“西进”印度洋:中国“和谐世界”理念及大国作为的“试验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进”视野下的南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现实及相关挑战 |
第一节 南亚地缘政治经济特征 |
一、一个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 |
二、“一家独大”的地区政治经济格局 |
三、一种复杂的地区安全局面 |
四、相对低效的地区合作机制及一条明显的区域裂痕 |
第二节 南亚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 |
一、南亚是“一带一路”战略图景中的海陆交汇地带 |
二、南亚是中国构建和谐周边的重点地区和难点地区 |
三、南亚是中国大西部边疆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地缘依托 |
第三节 当前中国在南亚周边面临的相关挑战 |
一、地区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
二、印度相关博弈动态令中国承压 |
三、美国对华“再平衡”在“印太”空间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进”视野下的印度因素以及中印战略对接问题 |
第一节 “一带一路”与“季风计划”战略对接:有效政策选项抑或伪命题 |
一、相关动态与学者策论 |
二、研究评析和相关问题 |
三、“季风计划”及其内在局限性 |
四、印度的“门罗主义”和地缘政治焦虑 |
五、印度的“对冲策略”和“战略模糊”手段 |
六、印度的“制衡者”和“监管者”角色 |
第二节 现阶段中印新型强邻关系的定位 |
一、中印关系中的复杂问题 |
二、在中印关系多重属性中居支配地位的是互为强邻的地缘政治属性 |
三、对印政策应有的整体性战略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进”视野下的巴基斯坦角色以及中巴经济走廊问题 |
第一节 “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巴基斯坦 |
一、巴基斯坦国家概况 |
二、“一带一路”视野下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 |
第二节 “中巴经济走廊”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
第三节 对瓜达尔港的相关思考 |
一、中国与瓜达尔港的历史渊源 |
二、对中国而言,瓜达尔港具有十分重要的潜在的战略价值 |
三、对瓜达尔港的几点看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进”视野下中国“陆海相撑共进”战略路径探讨 |
第一节 中国“西进”视野下的“合小稳大”的南亚融合战略 |
一、促进地缘意义上中国与南亚的多个维度融合 |
二、中国的南亚战略诉求应主要体现在地缘政治层面 |
三、中国的南亚战略取向不应“合小攻大”却要“合小稳大” |
第二节 中国“西进”视野下的印度洋“协治安全”架构 |
一、对印度洋战略环境两种认知误区 |
二、当前中国在印度洋安全合作局面及其成因 |
三、印度洋安全架构新构想:协治安全 |
四、印度洋安全的大国协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讨论 |
五、中国促成印度洋安全的大国协治的初步思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8)国际危机管理中的合作问题研究 ——以国际核危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研究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 |
四、论文的总体框架与结构安排 |
五、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际危机管理与国际合作的相关理论 |
一、国际危机的基本概念、主要特性及其一般类型 |
(一) 国际危机的基本概念 |
(二) 国际危机的主要特性 |
(三) 国际危机的一般类型 |
二、国际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特性及其一般过程 |
(一) 国际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 |
(二) 国际危机管理的主要特性 |
(三) 国际危机管理的一般过程 |
三、国际危机管理中的合作问题 |
(一) 合作的基本概念 |
(二) 国际危机管理中的国际合作 |
(三) 国际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的相关理论 |
四、小结 |
第二章 国际核危机及其管理中的国际合作 |
一、国际核危机的基本概念、主要特性及其一般类型 |
(一) 国际核危机的基本概念 |
(二) 国际核危机的主要特性 |
(三) 国际核危机的一般类型 |
二、国际核危机管理以及其中的国际合作 |
(一) 国际核危机管理及其一般过程 |
(二) 国际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三) 国际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四) 制约国际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的因素 |
三、小结 |
第三章 古巴导弹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成功案例分析 |
一、古巴导弹危机的基本过程 |
(一) 古巴导弹危机的概况 |
(二) 古巴导弹危机发展流程划分 |
(三) 古巴导弹危机管理过程分析 |
二、古巴导弹危机中的管理与国际合作 |
(一) 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各方利益 |
(二) 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博弈情形 |
(三) 古巴导弹危机中的主要影响性因素 |
(四) 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其它影响性因素 |
三、古巴导弹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成功的经验 |
四、小结 |
第四章 南亚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失败案例分析 |
一、南亚核危机的基本过程 |
(一) 南亚核危机的概况 |
(二) 南亚核危机发展流程划分 |
(三) 南亚核危机管理过程分析 |
二、南亚核危机中的管理与国际合作 |
(一) 南亚核危机中的各方利益 |
(二) 南亚核危机中的博弈情形 |
(三) 南亚核危机中的主要影响性因素 |
(四) 南亚核危机中的其它影响性因素 |
三、南亚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失败的教训 |
四、小结 |
第五章 第二次朝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失败案例分析 |
一、第二次朝核危机的基本过程 |
(一) 第二次朝核危机的概况 |
(二) 第二次朝核危机主要流程划分 |
(三) 第二次朝核危机管理过程分析 |
二、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管理与国际合作 |
(一) 第二朝核危机中的各方利益 |
(二) 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博弈情形 |
(三) 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主要影响性因素 |
(四) 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的其它影响性因素 |
三、第二次朝核危机管理中国际合作失败的教训 |
四、小结 |
结语 |
一、案例的比较 |
二、全文的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2 基本统计 |
2.1 样本分布 |
2.2 报道篇幅 |
2.3 稿件来源 |
2.4 发稿地点 |
2.5 消息来源 |
3 议题分析 |
3.1 政治议题 |
3.2 经济议题 |
3.3 军事议题 |
3.4 文化议题 |
3.5 社会议题 |
3.6 环境议题 |
3.7 科技议题 |
小结 |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国家利益 |
5.2 市场压力 |
5.3 政党政治 |
5.4 西方文化 |
5.5 职业理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样本摘要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
(10)21世纪初印度亚太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印度的大国理念与亚太地区 |
第一节 印度的大国理念 |
一、 大国理念的传承 |
二、 大国目标与亚太 |
第二节 印度的亚太观 |
一、 印度版亚洲主义 |
二、 政治精英对亚太地区的认知 |
第三节 印度亚太战略指导思想探索 |
一、 尼赫鲁的思想 |
二、 印度民族主义者的思想 |
三、 印度自由主义者的思想 |
第二章 印度亚太战略的决定性因素 |
第一节 印度国家实力的变化 |
一、 硬实力的提升 |
二、 软实力的来源 |
第二节 亚太地区的变革 |
一、 亚太地区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 亚太地区权力结构的调整 |
第三章 印度亚太战略综述 |
第一节 印度与亚太国家合作概要 |
第二节 印度亚太战略思维变革 |
第三节 印度亚太战略目标 |
一、 追求战略自主和多极秩序 |
二、 获取权力平衡 |
三、 追寻民主价值观 |
四、 谋求海洋大国 |
五、 构建势力范围 |
第四章 印度亚太战略中的亚太大国 |
第一节 印度与美国 |
一、 印度对美国的战略定位 |
二、 印度发展同美国关系的动力 |
三、 印美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 |
四、 印美关系展望 |
第二节 印度与中国 |
一、 印度对中国的战略定位 |
二、 印中友好的基本态势 |
三、 印度发展同中国关系面临的困境 |
四、 印中关系认知 |
第三节 印度与俄罗斯 |
一、 印度对俄罗斯的战略定位 |
二、 印俄关系的基本态势 |
三、 印度发展同俄罗斯关系的动力 |
四、 印俄关系认知 |
第四节 印度与日本 |
一、 印度对日本的战略定位 |
二、 印日关系的基本现状 |
三、 印度发展同日本关系的动力 |
四、 印日关系展望 |
第五章 印度亚太战略中的亚太多边组织 |
第一节 印度与东盟 |
一、 印度对东盟的认知和态度 |
二、 印度扩大与东盟合作的动力分析 |
第二节 印度与东亚峰会 |
一、 印度对东亚峰会的认知 |
二、 印度参与东亚峰会的基本动因 |
第三节 印度与上海合作组织 |
一、 印度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基本态度 |
二、 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动因分析 |
第四节 印度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一、 印度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若干理由 |
二、 印度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立场 |
三、 印度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吸引力 |
第六章 印度亚太战略中的亚太其它国家 |
第一节 印度与东北亚的韩国 |
一、 印韩关系的基本态势 |
二、 印韩战略关系评估 |
三、 印韩关系的未来走向 |
第二节 印度与西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 |
一、 印度与澳大利亚关系的现状 |
二、 印澳关系发展的动力 |
三、 印澳关系认知 |
第三节 印度与西南太平洋的新西兰 |
一、 印度与新西兰关系的变革 |
二、 印度发展与新西兰关系的动因 |
三、 印新关系认知 |
第七章 印度亚太战略实施效果评析 |
第一节 印度亚太战略实施的影响 |
一、 改变了亚太地区的权力构成和格局 |
二、 提升了自身实力,扩大了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
三、 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外部环境 |
四、 促使中国周边局势更加复杂 |
第二节 印度亚太战略实施面临的挑战 |
一、 印度国内的诸多问题 |
二、 印度与周边国家关系问题 |
三、 南亚地区的安全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瓦杰帕伊呼吁印国内宗教和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D]. 周玉萍. 外交学院, 2021(11)
- [2]印度人民党政府的穆斯林政策及演变[D]. 方乾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D]. 彭东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应对实证研究 ——基于外交文档的文本分析[D]. 张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印度专利制度研究[D]. 钱海峰.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6]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D]. 张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7]中国“西进”印度洋:“一带一路”背景下南亚地缘政治运作研究[D]. 冯传禄. 武汉大学, 2016(01)
- [8]国际危机管理中的合作问题研究 ——以国际核危机为例[D]. 张昊. 南京大学, 2015(08)
- [9]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10]21世纪初印度亚太战略研究[D]. 师学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