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创新军粮供应管理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谢祺[2](2021)在《清代湘黔苗疆的粮饷供给模式及其分化原因探析》文中指出清朝有严格的民苗隔离政策。为了避免军队与苗人接触,清廷推行了限制军屯扩大并从内地输送军粮、协饷的补给模式。这一模式并未彻底解决军队补给问题,苗疆清军往往自行就地解决补给,向驻地和运输路线附近苗人派差役、采买物资,并常演变为清军对苗人的无度剥削和欺压,激起苗人反抗或抢劫军粮。治安恶化后清朝就加大兵力投入,随即也加大了需要运输的粮饷物资数量,结果恶性循环。与此同时,接受军粮的贵州和提供军粮的湖南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财政处境,造成湖南比贵州承受更大的政治压力以及运输带来的社会经济消耗。直至嘉庆年间,湖南走出了与贵州不同的苗疆治理路线,以节省经费为直接目的的新式复合屯田制度应运而生。此举不仅节省了经费,更终止了前述的恶性循环,促进了湘西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
张晓明[3](2021)在《明代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研究》文中指出明朝设置辽东都指挥使司经营辽东地区,并“带控”包括大宁、努尔干都司在内的广大东北区域。有明一代,辽东都司辖境虽有盈缩,但其核心地理范围变化不大,即南濒海,东南附朝鲜半岛,东北环群山,西接草原、沙地,为中原重要门户。辽东地区因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与日本隔海相望,其社会变迁进程与邻邦牵涉颇多。所以,辽东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亦是维系东亚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保障。国家制度与边疆秩序共同作用于明廷与朝鲜半岛政权之间的关系,双方交往实践亦对区域社会以及国家发展产生影响。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较早确立了宗藩关系。包含贸易在内的对外活动均被纳入朝贡体系。朝鲜使臣赴明买卖方式、内容以及数量均有定例。但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活动仍有鲜明的边疆特色。明代历史文献卷帙浩繁,日本、韩国等汉籍资料不断刊印,为明代中朝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中国与朝鲜半岛政权关系史中“封贡”“事大”“使臣”“贸易”“中华观”“跨境民族”等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热点。然而,对外关系史内容宽泛、表述复杂,致使学界围绕典型历史问题是认同“传统秩序”,还是维护“民族荣誉”各抒己见,甚至争论不休。政治、文化交往的主观性和灵活性较强,经济交流则比较具体,且易于量化。本文通过梳理明代辽东地区中朝贸易活动,以期展现对外关系发展的客观态势及影响因素。明代之前,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经济交流已有数千年历史。人们利用自然条件不断改善自身生存现状,通过相互学习改善生产方式与生活水平。所以,贸易交换并非如浮萍般依附政治关系而存在。贸易为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社会交流的重要内容。辽东地区作为中原与朝鲜半岛物货相通的重要桥梁,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政治集团皆重视该区域的贸易活动。明代,辽东边疆营建与中朝宗藩关系确立是明廷政治生活中的紧要内容。其间,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活动受之影响并发挥了独特作用。洪武、永乐两朝确立了辽东都司静态辖区与动态管控地带。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王氏高丽——李氏朝鲜)构建宗藩关系的过程中,辽东地区与朝鲜的贸易活动以官贸为主导,民间贸易群体难以逾越地理的瓯脱地带以及政治上的交往禁令。洪熙、宣德以后中朝宗藩关系稳定,贸易体系随之确立。正统至正德年间,中朝社会生产能力逐渐恢复,双方经济交流意愿不断加强,辽东地区中朝贸易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明代中后期,明朝几度实施“新政”,中朝“礼治”外交得以重塑。明廷加强了对中朝官、私贸易的管控。然而,辽东边政持续恶化,边臣在处理涉朝事务时向使臣征索财物已成惯例。朝鲜使臣在辽东地区购买违禁物品或转输超额物资相对容易。嘉靖至万历前期,辽东地区东南部得到开发,社会经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民间贸易活跃。女真族南下过程中与朝鲜半岛交集增多,贡贸、边市贸以及潜贸促进了女真农业经济的发展。明朝发达的商品经济使辽东地区中朝贸易物品种类丰富,白银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购买高价物品及上层人情打点等活动。明后期,中朝社会动荡与边疆危机迭起,特别是壬辰战争的爆发使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活动突破了朝贡体系的束缚,区域贸易活动居主导地位。壬辰战争期间,明廷耗费巨额人力、物力驰援朝鲜战场,辽东地区资源输出量居于前列。明廷与朝鲜为解决筹集、运输物资等困境,出台诸多战时经济政策,如以布贸粮,许商帮军。中江以其地利优势成为官、商、民买卖与转运物资的集中之地,中江关市得以建立。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人员互动频繁,物资交换异常活跃。壬辰战争结束后,中朝统治秩序恢复,贸易活动亦回归常态。明清易代之际,中朝贸易活动对女真社会发展、辽东政局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后金占领辽东地区之前,朝鲜官民仍可在辽进行贸易活动。辽东贡路受阻后,一方面,朝鲜通过水路继续向明朝贡;一方面,与驻守皮岛东江集团贸换物资。后金政权日益巩固,明廷与朝鲜的宗藩关系逐渐松散,辽东不同区域同朝鲜间的贸易规模、途径、物品等均有所扩大。有明一代,明廷与朝鲜半岛政权通过奉表、传诏、献礼等方式维系了紧密的宗藩礼制。辽东地区依托地缘优势与朝鲜半岛之间贸易往来不断。所以,明代辽东地区贸易活动有着明显的历史痕迹和传统。同时,明朝承元启清,作为传统社会后段建立的汉族政权,其统治下的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显然繁荣于前代又受制于当代。明朝的强大国力为以“封贡”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保障,宗藩体系下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内容呈多元化发展态势。明廷统治辽东期间,各种贸易活动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受到明朝对外制度和边疆政策的双重支配。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活动对双方宗藩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区域社会秩序变迁等影响深远。
李文娟[4](2021)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汉长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朝时期,匈奴凭借军事优势,时常南下侵盗于汉边,给汉朝造成极大的困扰,于是汉朝修筑长城以自守。汉长城的位置随其疆域的扩展不断变化,今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是汉代重要的西北防区,境内发现有大量的汉长城遗存。现依据传世文献与实地调查及出土简牍,探求今阿拉善地区汉长城的修建原因、沿革、构成特点及产生的影响。首先,论述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汉长城修筑的历史背景。长城的修筑与汉匈战和关系的变化,汉与匈奴对西域的争夺等密切相关。西汉朝凭借军事力量,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区,并使西域臣服,而后修筑了西北地区的长城。东汉时期,随着匈奴的不断内迁,东汉朝廷被迫放弃了西汉长城的部分地段,后修筑了新的防御设施,与西汉时期的保留的长城构成东汉时期新的西北防线。其次,讨论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汉长城的修筑沿革。阿拉善地区四周群山环绕,汉朝利用其有利地形设防,使之成为汉代西北边防的前沿地带,汉朝借助其地形修筑了长城防御设施。今阿拉善地区的汉长城始筑于西汉,到东汉时期部分地段被废弃,东汉在今阿拉善左旗地区修筑了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北岸的长城防线,并利用部分西汉长城构成了新的防御线。再次,分析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汉长城的构成及特点。阿拉善地区的汉长城由墙体(壕堑)、烽燧、天田、古城、亭障等构成,其设施依山傍水而建,烽燧是此地区长城的主要构成。这些设施距离长城线的远近依据其具体的防御功能而定。最后,探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汉长城所发挥的作用。阿拉善地区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防御匈奴对汉西北边地的侵扰,后汉朝为强化边防采取徙民和屯田等措施。汉朝巩固边防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西北地区农业、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长城地带民族融合及文化交流。
刘雪青[5](2020)在《新时代要加强粮食流通业基础建设》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于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我国粮食产业特别是粮食流通业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强粮食流通管理,提升粮食供给能力,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仓储物流体系;加强政策性粮食管理,夯实粮食调控物质基础;促进粮食行业转型开放,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
王鹏[6](2020)在《元代粮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元代粮仓的体系、分布、营造,仓粮的收支、管理,粮仓的运作程序以及衰败等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并归纳了元代的粮仓制度及其特点。元代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经忽必烈改革,效仿中原王朝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仓储体系。粮仓是关系政权存亡的存在,在设立之初就备受重视,制定了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元代疆域辽阔,距离农业区遥远的漠北驻扎了元代大量的边防军队,又是诸王、驸马、贵戚功臣诸投下领民的主要聚居区,所需粮食不在少数;大都、上都两都地区是元朝的政治中心,人口密集,每年要从南方调运粮食至两都。可以说,元代较为完善的仓储体系是元王朝能存在160余年的重要保障,元末农民大起义,转运粮食的漕运与海运遭到破坏,是元朝迅速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体上来说,元代粮仓相较于前代,保障元代政权的正常运转及北部边疆的安定,而依赖籴买粮食是元代粮仓的特点。本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历代粮仓的制度沿革。第二章论述元代的粮仓体系、粮仓的分布与营造,利用了较充分的考古资料介绍元代粮仓的营造法式。第三章分别论述了元代仓粮的收支和管理,系统地介绍了元代仓粮的出纳、出给、计点、仓敖的修葺以及仓官的管理。第四章对元代的常平仓和义仓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常平仓和义仓在元代的运营情况以及衰败,指出常平仓和义仓衰败的根本原因是政治的腐败,官吏的贪婪。
宋瑞晨[7](2020)在《清代归化城土默特的土地关系与乡村聚落 ——以契约文书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是农牧交错地带,明中叶起已有汉人进入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开垦耕种。入清以后,清政府在此编旗设佐,划定旗界,以效纳、开垦等多种形式占有土地,同时给两翼蒙古划分了户口地、香火地及公共游牧地。康雍乾年间,大量移民从口外迁徙而来,寻求谋生之路。土地逐渐成为归化城土默特社会的焦点。民人与蒙古订立土地契约,从蒙古手中获得土地的“永租权”。部分民人将土地转租转典以谋取利益。清末土地整理一定程度上厘清了蒙旗的土地关系,也改变了蒙旗的土地权属。土地的开垦、租佃与乡村聚落的形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人通过租佃蒙古民众的户口地、伴种或租种各召庙的香火地、信教领取天主教堂地等方法在归化城土默特地区逐渐定居下来,形成村落。文章在文献解读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梳理了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开垦进程,以土地契约文书为线索阐述了土地流转的大体情况以及土地租佃与村落形成的密切关系,揭示了归化城土默特社会整合进入王朝国家大一统格局的具体过程。
武文君[8](2020)在《辽代部族军研究》文中提出部族军是辽代最为重要的军队,部族军事体制历经太祖、太宗朝的改革与完善,最终于辽圣宗时期定型。本文以辽代部族军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部族军的军事体制演变历程、部族军征发与分工、部族军管理机构及职官、部族镇戍军与行军等问题。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作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起,梳理学界的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第一章,辽代部族军事体制的发展与演变。契丹在建国之前的组织形式为部落联盟。遥辇氏统治时期,契丹军事体制表现为可汗——“二府”——大部落首领——小部落首领。建国前夕,“二府”之上出现于越一职,成为可汗之下的最高军政长官。辽朝建立之后,象征意义上的“二府”演变为实体机构北、南宰相府,于越逐渐成为荣誉衔。至辽圣宗时期,部族军事体制定型,形成北枢密院——地方管理机构;北枢密院——特殊管理机构(大王府或节度使司)两种管理模式。部族兵员结构方面,历经辽太祖和辽圣宗的改革,辽朝将诸多游牧民族纳入部族范围,扩充部族军兵力。第二章,辽代部族军的征发及分配。辽代文献中多次出现的乣军实际上是其常备军,部族乣军则是部族系统的常备军。同时,部族军还具有宿卫职能。由于辽朝皇帝进行四时捺钵,以及考虑到捺钵地承载力的问题,宿卫部队兵力往往以辽帝为中心向外呈递增模式。征发自部族的宿卫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其具有宿卫职能时期的兵力增长迅速,发展为部族形态之后的特征与部族趋同,并最终有了固定的镇戍地。第三章,辽代部族军的管理机构及职官。辽朝部族军的管理体制可总结为北枢密院——地方管理机构;北枢密院——特殊管理机构(大王府或节度使司)。与北枢密院直接对接的有地方管理机构、四大王府、隗乌古部节度使司、倒塌岭节度使司。北枢密院下一级的军事管理层级之间的地位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四大王府、地方管理机构、节度使司。辽朝统治者在下放一定权力的同时,也通过设立监察官、令部族长官定期回朝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部族军的控制,以把握军队的绝对领导权。第四章,辽代部族军的镇戍。部族镇戍军以契丹内地为中心,分三大镇戍区向外延伸,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以夷制夷”的特点。受牧场影响,辽朝部族各镇戍区的兵力部署和戍地皆有一定限制,平均每一镇戍区的兵力控制在7万左右。在兵力部署上整体表现为增长趋势,但涨幅较为缓慢。第五章,辽代部族的行军。辽朝在与中原王朝的多次战争中,其行军,包括部族军的战时征发、编组、指挥体系等逐渐走向规范化,并形成相应的制度。辽朝行军战区根据战争需要进行划分,或单区作战或分区作战,又或在各分区之上设总管。部族军在各战区之中皆属于主力部队。行军的统帅通常设有都统、副都统和都监。部族军以部族为单位进行征发,并以部族为行军的一级编制,以部族节度使作为行军长官。部族之下设有队一级编制,长官称为队帅(队头)。被征发的部族军多充当骑兵,有少量充任步兵。结语部分,总结辽代部族军的概况和部族军事体制的特点,以及部族军事体制与部族改革的关系,并进一步引申出辽代统治者的治边理念和疆域观。同时,将部族军事体制与国家体制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武富[9](2020)在《清代甘肃驿站研究》文中提出清代是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巅峰的封建王朝,标志着以皇权为中心形成地国家各项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清代驿传制度不论在制度层面上的完备、严密;组织系统的庞大、繁杂;驿道的通达程度,在继承历代驿传制度基础上达到我国古代驿传的鼎盛时期。清代甘肃驿站在西北地区中占据一定的重要地位,它既是甘新驿道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各地区通往新疆乃至中亚地区驿道的重要地构成部分,清代甘肃驿站不仅确保了中央政府对地区政治和军事统治,也促进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了地区政令畅通,城镇繁荣和经济贸易发展。同时为全国各地军事信息传递和各地区之间乃至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清代甘肃驿站的设置和地域分布是地理、政治、交通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地理环境在驿站设立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地形对清代甘肃驿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驿站设置在一个区域内战略位置地带,而甘肃地形东部是以高山山地为主,地形崎岖,驿站数量比较密集,呈现网状分布;在西部地形平坦,戈壁和绿洲相间分布,驿站主要设立在绿洲之上,其特点是驿站数量较少,驿站之间距离较远,呈现条状分布。政治因素而言,行政区划是驿站设置的基础,决定着驿站了数量。驿站的设立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并给驿站配备驿马、驿夫和钱粮开支,驿站往往联系着区域内各个城镇。驿道的通达关系着驿站传递速度和效率。清代甘肃地区道路交通便利地区州县驿务繁盛,驿站数量和驿站马匹、夫差人数较多。清末,由于清政府权威式微和邮驿自身弊端日益显露,古代邮驿制度日益衰落乃至被西方近代邮政制度取代,经过建立邮政局等机构完成了近代转型。
赵发[10](2020)在《16-18世纪土默特地区的权力关系演变及行政制度变迁》文中研究表明16-18世纪土默特地区的行政制度先后经历了蒙古土默特部万户、归化城土默特都统旗、绥远驻防制和道厅制并存三个阶段。16世纪初,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并分封万户,阿勒坦以集权手段促使了土默特部走向兴盛,人口流动,贸易兴起。但阿勒坦去世后,土默特部因内斗而衰落。权力的集中与分散影响了土默特部这一阶段的制度变迁,这符合传统游牧政权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后金在统治漠南蒙古后,总体上实施盟旗制,土默特属于享受外藩札萨克待遇、参与会盟,却不设札萨克的都统旗。土默特部和其所在的归化城在清准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封禁政策的松动和随军贸易的进行,再次促进人口流动。清朝一直有意地削弱归化城土默特都统的职权,直至两翼都统均被裁汰,归化城土默特成为了内属旗,清廷对归化城土默特部权力的赋予和削弱影响了盟旗制度的变迁。都统制之初设是受到了偶然性外部冲击的结果,不符合游牧政权的“路径依赖”,是一种“断裂”式的变迁。在都统旗运用于土默特一段时间后,制度运行渐趋成熟,清朝又将其运用于同样发生叛乱的察哈尔部,这是制度变迁进入到“平衡”期的表现。清准战争的持续性进行促使清廷开始筹划内外蒙古地区的控御措施,“自上而下”在蒙古地区设立驻防将军,重新建构权力关系。绥远将军设立重在军事,而后职权扩大到政治、民事等各个领域,最终形成了绥远将军“军政兼管”的权力格局,这一过程符合制度变迁“渐进转型”的模式。自明代中期以来,阿勒坦开发丰州、边境互市促进了土默特地区人口的流动和贸易的发展,积累了制度变迁的新元素。康熙年间封禁政策的松动和旅蒙商人的形成进一步积累了这些因素,发展到18世纪末,形成了“自下而上”推动土默特地区制度变革的力量,清政府在此处设立归绥道和口外十二厅,这也意味着土默特地区从游牧式的行政制度变迁为同内地一致的地方行政区划,这是一个更长时段的“渐进转型”过程,也是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必然结果,这种自发形成的“历史认同”超越了统治者有意建构的“政治认同”。
二、内蒙古创新军粮供应管理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创新军粮供应管理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
一、边郡管理系统 |
二、内郡管理系统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
一、工类 |
二、矿业类 |
三、商业类 |
第二节 军事类 |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
一、农林类 |
二、水利类 |
第四节 畜牧类 |
第五节 仓储类 |
下编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
引用谱录简称 |
参考文献 |
职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清代湘黔苗疆的粮饷供给模式及其分化原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湘黔用兵的军事补给重要方式:挽运与协饷 |
(一)湘黔地区的协饷制度 |
(二)挽运粮饷对湖南社会的影响 |
二、民、苗隔离政策与粮饷补给的关系 |
(一)避免官兵与苗人接触 |
(二)遏制苗疆军屯的扩大与粮饷不足 |
(三)清军剥削苗人获取粮饷与粮饷需求扩大的恶性循环 |
三、湖南与贵州不同的财政立场 |
(一)官僚制度下湖南省更大的压力与新式屯防的诞生 |
(二)新屯防制度对民族区域社会的影响 |
结论 |
(3)明代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地缘关系及交往历史 |
(一)先秦时期辽东与朝鲜半岛的自然环境与经济交流 |
1.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自然环境与文化交通 |
2.先秦时期辽东地区的开发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 |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 |
1.秦汉至南北朝时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政权更迭与人口迁徙 |
2.隋唐五代时期辽东地区民族发展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 |
(三)辽、金、元时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往来 |
1.辽朝与高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及贸易往来 |
2.金朝的建立与高丽的贸易关系 |
3.元朝与高丽的政治关系与贡物索取 |
二、明代前期至中期辽东政局与区域间的贸易体系 |
(一)明朝对辽东地区的治理与明初辽东社会概貌 |
1.辽东都司的建立与防御体系的发展 |
2.明初辽东地区的社会概貌 |
(二)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宗藩关系初建与辽东地区的贸易形态 |
1.明朝与朝鲜半岛政权宗藩关系的初建 |
2.洪武至永乐时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贸易形态 |
3.宣德年间辽东防御体系的调整与贸易体系的确立 |
(三)明中期辽东社会与区域贸易的发展 |
1.辽东都司的边政与社会发展 |
2.朝贡制度下中朝贸易的新进展 |
3.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贸易的繁荣 |
三、明代中后期的礼治外交与辽东地区中朝贸易 |
(一)嘉靖至万历前期的中朝关系 |
1.嘉靖时期重塑的礼治外交 |
2.壬辰战争爆发前中朝“礼治”外交格局的延续 |
(二)礼治外交影响下的中朝贸易 |
1.官方贸易的衰退 |
2.朝鲜使臣贸易的盛行 |
3.贸易中的交换媒介与货币 |
(三)明代中后期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的贸易状况 |
1.辽东地区的使臣贸易 |
2.辽东地区的边境贸易 |
四、万历时期辽东的边疆危机与中朝贸易 |
(一)壬辰战争以前辽东地区的中朝经济交流 |
1.隆庆至万历初期辽东经济的短暂复苏 |
2.万历前期辽东地区的边境贸易 |
(二)壬辰战争期间辽东地区对朝援助与贸易 |
1.壬辰战争的爆发与辽东地区的援助 |
2.壬辰战争期间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的新突破 |
(三)明朝统治在辽东地区的崩溃及中朝贸易的衰落 |
1.明朝统治在辽东地区的崩溃 |
2.传统外交秩序恢复与中朝贸易的萎缩 |
五、明清易代与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间的贸易 |
(一)明清战争初期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 |
1.后金政权的建立及对辽东的占领 |
2.明清战争初期辽东地区中朝贸易变化 |
(二)东江集团与朝鲜之间的经济往来 |
1.明末辽东地区的海上贸易群体 |
2.东江集团与朝鲜的陆路贸易 |
3.东江集团与朝鲜的海上贸易 |
(三)清朝入关前对朝鲜的征伐与贸易 |
1.后金在辽东地区的统治及对朝鲜外交策略 |
2.清朝入关前辽东地区的中朝贸易体系 |
3.后金与朝鲜的贸易物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汉长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评述 |
1.以文字史料为主要依据的汉长城相关研究 |
2.与阿拉善地区汉长城相关的考古调查与研究 |
3.与阿拉善地区汉长城相关的简牍研究 |
4.与阿拉善地区汉长城相关的历史地理研究 |
5.与阿拉善汉长城相关的民族关系研究 |
(三)创新点 |
一、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汉长城修筑的历史背景 |
(一)汉与匈奴关系由和到战 |
(二)汉与匈奴对西域的争夺 |
(三)东汉时期匈奴内迁 |
二、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汉长城的修筑沿革 |
(一)阿拉善地区的地理环境 |
(二)阿拉善地区的汉长城修筑沿革 |
1.阿拉善左旗汉长城 |
2.阿拉善右旗汉长城 |
3.额济纳旗汉长城 |
三、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汉长城的构成及特点 |
(一)墙体(壕堑) |
(二)烽燧 |
(三)天田 |
(四)边城 |
1.阿拉善地区的汉代古城 |
2.阿拉善地区的汉代障城 |
3.阿拉善地区的汉代居住址 |
四、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汉长城的作用 |
(一)防御作用 |
(二)促进西北边地农业及商业的发展 |
(三)推动了长城地带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 |
二、专着 |
三、论文集 |
四、研究论文 |
(一)学术期刊论文 |
(二)学位论文 |
致谢 |
附录1 |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
(5)新时代要加强粮食流通业基础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提升粮食供给能力,确保粮食供需平衡 |
1.1 稳定本地粮食生产 |
1.1.1 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
1.1.2 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
1.2 深化国内产销合作 |
1.2.1 拓展产销合作平台 |
1.2.2 创新产销合作模式 |
1.3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
1.3.1 坚持粮食适度进口 |
1.3.2 实施“走出去”战略 |
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仓储物流体系 |
2.1 加强储备设施建设 |
2.1.1 打造龙头粮库 |
2.1.2 提升骨干粮库 |
2.1.3 改造节点粮库 |
2.2 推进粮食物流设施建设 |
2.2.1 加快推进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 |
2.2.2 逐步拓宽粮食物流通道 |
2.3 提升粮食行业信息化水平 |
2.3.1 积极推动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 |
2.3.2 大力提升粮食管理信息化水平 |
3 加强政策性粮食管理,夯实粮食调控物质基础 |
3.1 完善政策性粮食储备机制 |
3.1.1 完善粮食储备制度 |
3.1.2 落实粮食增储任务 |
3.1.3 强化粮食专项资金保障 |
3.2 增强政策性粮食管理效能 |
3.2.1 加强储备粮仓储管理 |
3.2.2 加强储备粮轮换管理 |
3.2.3 加强储备粮质量管理 |
3.3 提高军粮供应保障水平 |
3.3.1 增强军粮供应保障能力 |
3.3.2 提升军粮供应管理水平 |
4 促进粮食行业转型升级,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 |
4.1 积极推进主食产业集聚发展 |
4.2 提高粮食副产品资源利用率 |
4.3 推进粮食加工业结构调整 |
(6)元代粮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回顾 |
三、本文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五、基本史料介绍 |
第一章 、元代粮仓制度的渊源 |
第一节 、唐及其以前的粮仓制度 |
一、先秦时期—粮仓制度的雏形 |
二、汉代至晋朝----粮仓制度初成体系 |
三、北魏增设僧仓 |
四、隋唐时代—中国古代粮仓制度体系的成熟时期 |
第二节 、宋代的粮仓制度 |
一、太仓与地方正仓 |
二、转运仓 |
三、大军仓 |
四、常平仓与义仓 |
五、宋代的仓务机构 |
第二章 、元代的粮仓体系与粮仓的分布和营造 |
第一节 、元代的粮仓体系 |
一、各地正仓及太仓的设置 |
二、漕仓的设置 |
三、常平仓和义仓的设置 |
第二节 、元代粮仓的分布 |
一、正仓的分布 |
二、漕仓的分布 |
三、常平仓的分布 |
四、太仓 |
第三节 、元代粮仓的营造法式与粮仓遗存 |
一、建筑学上的古代粮仓的类型 |
二、考古所见汉唐粮仓 |
三、文献记载的元代仓库建筑法式 |
四、宁波永丰库—元代典型的仓库遗址 |
五、其他元代粮仓考古遗存 |
第三章 、元代官仓仓粮的收支与粮仓管理 |
第一节 、官仓仓粮的收纳 |
一、收纳仓粮的质量标准 |
二、仓粮的计数与计量办法 |
三、加收粮耗 |
四、交纳凭证 |
五、纳粮的时间 |
第二节 、仓粮出给与转运 |
一、“圆押勘合”放支钱粮 |
二、仓粮出仓顺序与时间 |
三、仓粮转运 |
第三节 、仓簿、粮仓计点与仓敖修葺 |
一、仓簿编制、申报、审查 |
二、粮仓计点 |
三、修葺仓敖 |
第四节 、粮仓管理体系与仓吏的职守 |
一、粮仓的管理体系 |
二、仓官仓吏的名目与选任 |
三、仓官的管理 |
第四章 、元代常平仓和义仓的运作及衰败 |
第一节 、元代常平仓的兴运及衰败 |
一、常平仓的兴起及运行 |
二、常平仓的衰败 |
第二节 、元代义仓的兴运及衰败 |
一、义仓的兴起及运行 |
二、义仓的衰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 |
(二)、学术着作 |
(三)、学术论文 |
(四)、工具书 |
(7)清代归化城土默特的土地关系与乡村聚落 ——以契约文书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基本史料简述 |
四、论文主要思路及学术创新 |
第一章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土地的划拨与调整 |
第一节 清初归化城土默特两翼的土地状况 |
一、明代的归化城土默特 |
二、清初归化城土默特两翼的行政体制 |
三、清初归化城土默特的土地开垦 |
第二节 乾隆年间的土地划拨 |
一、乾隆年间的土地开垦进程 |
二、户口地与草厂地的分配 |
三、召庙地的分配 |
第三节 嘉庆至宣统时期的土地划拨 |
一、嘉庆至咸丰时期的土地开垦 |
二、同治至宣统年间的土地开垦 |
第四节 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土地占有形式 |
第二章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的土地租佃与土地权属 |
第一节 光绪以前的土地租佃 |
一、公共游牧地的租佃 |
二、户口地的租佃 |
三、召庙地的租佃 |
第二节 光绪末年土地关系的整理 |
一、历代山西巡抚的土地政策 |
二、贻谷时期的土地整理 |
三、宣统时期的土地清理及善后事宜 |
第三节 蒙旗土地权属的变化 |
一、土地权属问题的讨论 |
二、户口地所有权的变化 |
三、公共游牧地和召庙地的权属变化 |
第三章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土地租佃与乡村聚落 |
第一节 土地开发与乡村聚落的形成 |
第二节 户口地的租佃与村落形成—以Z村契约为中心的考察 |
一、户口地的租佃与小Z村的出现 |
二、佃户新村——大Z村的形成 |
第三节 召庙地与乡村聚落—以朋苏克召契约为中心的分析 |
一、朋松召召庙地的来源 |
二、朋松召香火地的管理 |
三、召庙地上的村落 |
第四节 天主教堂地与乡村聚落—以G村契约为中心的讨论 |
一、天主教进入归化城土默特地区 |
二、教会土地与教民来蒙定居 |
三、G教民村的建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辽代部族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辽代部族军事体制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前部族的军事体制 |
第二节 辽圣宗以前部族的军事体制 |
第三节 辽圣宗及其以后部族的军事体制 |
小结 |
第二章 辽代部族军的征发及分配 |
第一节 部族军的征发 |
第二节 部族乣军 |
第三节 部族宿卫军 |
小结 |
第三章 辽代部族军的管理机构及职官 |
第一节 部族军的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部族军管理机构职官 |
第三节 部族管理机构职官权责 |
小结 |
第四章 辽代部族军的镇戍 |
第一节 部族军的镇戍区 |
第二节 部族军的兵力部署 |
第三节 牧场与部族军镇戍 |
小结 |
第五章 辽代部族的行军 |
第一节 《辽史·百官志》“北面行军官”条考 |
第二节 部族行军的指挥体系 |
第三节 部族行军的编成与兵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清代甘肃驿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研究方法与思路 |
3.论文的创新与特色之处 |
第1章 清代甘肃地区驿站的分布及特点 |
1.1 清代甘肃地区的建置沿革及地理特征 |
1.1.1 甘肃地区的建置沿革 |
1.1.2 甘肃地区的地理特征 |
1.2 清代甘肃地区主要驿道及驿道里程 |
1.2.1 东路 |
1.2.2 西路 |
1.2.3 南路 |
1.3 清代甘肃地区驿站的地域分布 |
1.3.1 中国古代历代驿站的演变 |
1.3.2 清代甘肃地区驿站的分布 |
1.4 清代甘肃驿站分布的影响因素 |
1.4.1 地理因素对驿站分布的影响 |
1.4.2 政治因素对驿站的分布影响 |
1.4.3 交通因素对驿站的分布的影响 |
第2章 清代甘肃地区驿站的组织与管理 |
2.1 驿站的组织构成 |
2.2 驿站的管理 |
2.2.1 中央管理 |
2.2.2 地方管理 |
第3章 清代甘肃地区驿站的功能 |
3.1 军事作用 |
3.1.1 军粮运输 |
3.1.2 军情传递 |
3.2 政治作用 |
3.2.1 公文传递 |
3.2.2 灾荒救济 |
3.2.3 地方官员接待 |
3.2.4 陕甘人口的西迁 |
3.3 经济作用 |
第4章 清代甘肃地区驿站的弊端及变迁 |
4.1 清代甘肃地区驿站的出现弊端 |
4.1.1 加重民众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
4.1.2 扰驿严重 |
4.2 清代甘肃地区驿站的变迁及近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16-18世纪土默特地区的权力关系演变及行政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四、相关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游牧政权的路径依赖:万户的分封与崩溃 |
第一节 达延汗的崛起和六万户的分封 |
一、达延汗对权力的再分配 |
二、万户土棉制度的基本结构 |
第二节 阿勒坦的集权与土默特的兴盛 |
一、阿勒坦求贡失败与开发丰州 |
二、隆庆和议的达成 |
三、阿勒坦引入藏传佛教 |
第三节 权力分散引起的制度崩溃 |
一、土默特部的内斗与分裂 |
二、明朝对土默特政策的稳定 |
三、察哈尔部和后金势力的此消彼长 |
四、林丹汗西征与后金势力进入丰州 |
小结 |
第二章 由“断裂”到“平衡”:都统制的建立与归化城土默特的“内属” |
第一节 归化城土默特盟旗制的建立 |
一、从左右翼二营到蒙古八旗 |
二、俄木布叛乱事件 |
三、归化城土默特设“旗” |
四、归化城土默特“会盟” |
第二节 清廷对归化城土默特部的调用 |
一、履行朝贡和随军作战义务的土默特部 |
二、在清代前中期发挥重要作用的归化城 |
第三节 清廷对归化城土默特的权力调整 |
一、对土默特辖境的调整 |
二、对都统继承权的调整 |
三、对都统官员配置的调整 |
小结 |
第三章 “渐进转型”式的制度变迁:自上而下的驻防制与自下而上的道厅制 |
第一节 驻防将军体制的建立 |
一、从右卫驻防到绥远将军 |
二、绥远驻防体制的基本结构 |
第二节 绥远将军的职能及扩展 |
一、从操练兵马、兼管右卫到统御土默特官兵 |
二、从劝课农桑、宣文励教到断案刑罚、颁发部票 |
三、巡查土默特地方卡伦、缉拿大青山盗匪 |
第三节 道厅制度的建立 |
一、各族杂居局面的形成 |
二、道厅制度的建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内蒙古创新军粮供应管理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清代湘黔苗疆的粮饷供给模式及其分化原因探析[J]. 谢祺. 中国农史, 2021(04)
- [3]明代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研究[D]. 张晓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汉长城研究[D]. 李文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时代要加强粮食流通业基础建设[J]. 刘雪青.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0(06)
- [6]元代粮仓制度研究[D]. 王鹏.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清代归化城土默特的土地关系与乡村聚落 ——以契约文书为中心的考察[D]. 宋瑞晨.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辽代部族军研究[D]. 武文君. 吉林大学, 2020(08)
- [9]清代甘肃驿站研究[D]. 武富. 新疆大学, 2020(07)
- [10]16-18世纪土默特地区的权力关系演变及行政制度变迁[D]. 赵发.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