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绿色长城 造秀美山川——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阶段成效显着(论文文献综述)
晏健钧,付小龙,郝芷仪,刘文会[1](2021)在《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建设成就与问题及建议》文中提出总结分析了40年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成就,以及减少风沙危害,改善人居和生态环境,保障农田、牧场等免受风沙侵害,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精准扶贫等成效,指出了目前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生态环境依然较为脆弱,中幼龄林亟待抚育管护,老化退化林分修复任务繁重,林分结构不合理、亟待改造,成本不断加大、投资标准太低等问题,提出了把陕西省三北工程区区划为6个生态防护类型区,因区制定建设和管理方案、重点突破,强化中幼林抚育和老化退化林分修复,调整林分结构、充分发挥防护林效能,提高投资标准、加速形成多元投资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和技术培训等提升三北防护林六期工程质量等对策和建议。
赵津津[2](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城乡生态环境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城乡生态关系理论逐步完善、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为我国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工作在短短几年时间迈上新台阶,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积累了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以及促进城乡利益协调。美丽中国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谋划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统筹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创新,施行最严密的法治,是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自上而下层层推动、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则是有效推动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城乡利益协调采取的重要举措有:第一,统筹城乡空间规划。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第二,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多年来,流域生态补偿与森林生态补偿在政策制定、法律保障和地方实践各层面都做出丰富的探索。第三,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我国重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补齐农村环境短板,为城市提供生态支持。但也应看到,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依然面临现实挑战,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冯宝林[3](2019)在《“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文中指出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任务。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以往防沙治沙的经验,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治沙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广泛查阅档案,参考大量相关学术成果,通过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发现榆林治沙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是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成功治理的一个典范,因此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榆林治沙采取的举措、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进一步了解榆林治沙。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为什么选择榆林治沙问题研究、研究的意义何在,介绍了国内外防沙治沙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榆林的荒漠化历程,简要描述了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扼要分析了荒漠化在榆林的发展演变、榆林沙区的概况、荒漠化给榆林带来的危害以及榆林荒漠化的成因。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的政策与举措,国家、陕西省、榆林市对于榆林治沙给出的一些政策,以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榆林治沙从五六十年代的大办国营农场,到七十年代的集体大规模治理,再到八十年代的承包治理,最后到九十年代之后的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取得的成效,不仅是生态方面、经济方面这些荒漠化治理的普遍成效方面,而且还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榆林人民从建国以来形成的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方法。同时介绍了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和榆林治沙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张社朝[4](2010)在《陕西省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文中提出防护林体系营建工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更是一项惠及亿万人民的公益事业,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产业。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其发展背景,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剖析面临的形势,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对于防护林体系的长足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多层面调查研究和归类分析等研究方法,认为:1、陕西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效显着。截止2009年,累计营造各类防护林469.4万公顷。三秦大地由黄变绿,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2、研究表明:防护林体系在保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首要地位,在改善人居环境中具有突出地位,在保障农业生产中具有基础地位,在促进林农增收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3、防护林体系建设事业面临的形势是:全球关注度大幅提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陕西省发展迫切需要。4、陕西防护林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危害严重,防护林综合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林业产业基础薄弱,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人口聚集区缺林少绿,法律法规不健全等。5、陕西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完成营造林70万公顷,使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37.26%提高到40%;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3%。6、通过认真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陕西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策略:围绕一个中心,狠抓两个重点,统筹六大区域,实施六大项目,强化六项措施,实现四大目标。
何婧娜[5](2008)在《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要解决三北地区的生态性灾难,就必须从改善生态环境出发,首先解决扩大森林植被问题。森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关系人类的命运和地球的前途。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既是全社会的公益性事业,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整合后的六大工程之一,以其启动早、建设期限长、国际影响久远而位居六大工程之首。经过30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因此,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与时俱进地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乃至完成林业新阶段的建设任务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林学、生态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首先对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质量逐步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明显增加,森林面积不断增大,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观,经济增长迅速,人民生活质量逐渐改善,收入增加。(2)指出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十大主要问题: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国家农村政策变化,使工程预行机制收干扰;工程管理不规范,各部门职责落实不到位;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工程建设成本越来越高;工程有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林地、林木权属不清晰;造林科技含量不高;造林与抚育、后期管护脱节,重造轻管,毁林现象严重;工程管理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不规范;工程管理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3)提出了陕西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未来发展的主要对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三北工程重要性的认识;从国家预算和国债角度上,加大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强化三北工程资金管理;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民营林发展;努力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推进实施工程监理制;实施科技兴林战略;规范档案和信息管理工作;协调好三北工程与其他生态工程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创建优质高效精品防护林工程,带动三北工程建设。
刘菁[6](2007)在《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成效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是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迄今为止持续了20多年,已逐步成为中国北方荒漠化防治体系中的核心。当前,林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把生态建设列入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总结分析三北工程建设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指导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广泛查阅文献,采用外业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对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前期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续工程的发展对策,旨在进一步理清建设思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把工程建设和生态修复的重点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防范、加强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封育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省份之一,20多年来,取得了显着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造林成活率明显提高;生态状况开始向良性方向转变;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增加,奔小康步伐加快;群众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密切了干部群众的关系;社会投资明显增加。(2)三北防护林前期建设中的突出症结对后续工程的建设设置了一定的障碍。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认为制约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的主要因素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而且也涉及到政策、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工程建设计划滞后、管理滞后;国家农村政策的制约;工程建设缺乏吸引力、凝聚力等。(3)在对工程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要确保三北四期工程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为工程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加强领导,分工协作,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分类指导,科学实施,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和成效;始终把保护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放手发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坚持地方重点与工程项目相结合;狠抓示范区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高度重视检查验收工作;加大非公有林业扶持力度;做好工程管理、标准、办法的制定和培训工作;大力推广应用林业适用技术。
刘勇[7](2006)在《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是在中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着力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功能多样化需求的背景下,以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理论与应用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国情、林情,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第一阶段(1978—2000年)后评价研究为案例,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比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理论与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首先,明确了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意义重大。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林业生态工程的选定、可行性研究、规划、审核、准备、组织、实施、竣工、检查验收各环节工作都得到了加强和规范。但是,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才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已经滞后于林业发展需要。随着社会各界对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工作的深入了解,后评价工作面临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因此,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已是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其次,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研究进展情况。根据国内外林业生态工程的实践历程,结合林业生态工程的自然、社会与经济属性,对国内外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建立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生态经济学理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工作中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思想,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工作的时点划分标准,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系统三维结构和林业生态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价原理。第四,构建了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框架体系。通过对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的五个要素,即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原则、评价特点和评价程序的阐述,构建了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框架体系。第五,构建了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分别从林业生态工程目标后评价、实施过程后评价、综合效益后评价、可持续性后评价及综合后评价五个方面构建了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并就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具体方法的运用
高增刚[8](2005)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中,土地资源始终居于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位置。与其他资源相比,土地资源是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一种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资源与环境持续性、社会持续性和经济持续性的重要课题,也是解决当今世界人类问题的主要途径。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之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非农化和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削弱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也是我国煤、油、天然气能源矿产富集区,又是“十一五”期间和21世纪投资建设新能源的重要化工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和资源开发,同农、林、牧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就使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上升到一个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黄土高原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一个特殊地貌类型。深厚的黄土沉积,切割破碎的地形,恶劣的气候资源,加上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生态环境恶化,致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特点,加之黄土高原地区既是一个内陆地区,又处于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更应重视对新问题的研究及整个地区的发展进行分析。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高效利用,是关系黄土高原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黄土高原地区的建设和工农业生产,面临着“需求量不断增长,可供量有限,农业后劲不足”的严峻挑战,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土地、资源、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黄土高原地区作为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地区,又是一个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地区,做好有限的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就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且退化严重,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土地污染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制度不稳,宏观管理失控等现实问题,这些限制因素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国土资源学、农业推广学、农业市场学、资源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恢复生态学和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归纳概括了土地、土地资源、土地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念,回顾了国内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通过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内涵、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土
孙枫[9](2005)在《试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文中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恶劣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工程正是针对这一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从促进经济和政治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发实施的一项大型跨世纪林业生态工程。
张力小,宋豫秦[10](2003)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政策有效性评析》文中指出作为世界 4大防护林体系之一的“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经过 2 0多年的建设 ,却没有达到预期的防护目的。究其原因 ,作者认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规划建设伊始 ,就存在与中国气候格局和人口压力、生态学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规律之间的三大矛盾冲突。新形势下的荒漠化防治要求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型 ,这种转型应以解决三大矛盾冲突入手。最后 ,提出了造林必须满足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坚持多样化复合型的建设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几项建议。
二、建绿色长城 造秀美山川——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阶段成效显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绿色长城 造秀美山川——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阶段成效显着(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建设成就与问题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效 |
1.1 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
1.2 风沙危害得以全面遏制 |
1.3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
1.4 林业产业稳步发展 |
1.5 生态富民成效显着 |
1.6 生态文化不断繁荣 |
2 存在问题 |
2.1 生态环境依然较为脆弱,林草资源总量不足 |
2.2 中幼林亟待抚育管护 |
2.3 老化退化林分修复任务繁重 |
2.4 林分结构不合理、亟待改造 |
2.5 成本不断加大、投资标准太低 |
2.6 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薄弱 |
3 具体对策 |
3.1 科学分区,重点突破 |
3.2 切实加强中幼林抚育 |
3.3 加大老化退化林分的修复力度 |
3.4 调整林分结构,充分发挥防护林效能 |
3.5 提高投资标准,加速形成多元投资机制 |
3.6 强化科技支撑和技术培训 |
(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萌芽 |
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
二、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
二、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
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一节 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
一、国土空间布局表现出较为合理的趋向 |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得以扭转 |
第二节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现 |
二、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
第三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
一、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实现程度大幅提高 |
二、生态补偿取得明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 |
第一节 高屋建瓴制定发展战略 |
一、美丽中国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
第二节 推动政策制定和法制化进程 |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 |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加速推进 |
第三节 推动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 |
一、自上而下层层推动 |
二、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 |
三、以生态环保责任制强化落实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二:促进城乡利益协调 |
第一节 城乡利益协调的理论阐释 |
一、城乡利益分配不均的困境 |
二、以城市利益让渡调整利益格局 |
三、城乡互利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
第二节 统筹城乡空间规划 |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导向 |
二、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
三、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 |
四、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 |
第三节 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 |
一、推动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
二、推动森林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
第四节 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 |
一、以城带乡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二、补齐农村环境短板锚固城市生态本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 |
一、城乡空间规划仍不平衡不协调 |
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能力不平衡 |
三、生态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 |
第二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
二、要素配置不均衡导致城乡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
三、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不健全 |
第三节 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 |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有待完善 |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
三、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不彰显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城乡空间发展 |
二、坚持“生态价值论”和“两山论”理念引领生态补偿 |
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生态保护修复 |
第二节 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 |
一、平衡协调城乡空间规划 |
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 |
三、挖掘生态农业发展潜力 |
第三节 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 |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 |
二、以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统筹推进机制 |
三、健全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 |
第四节 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
一、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 |
二、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
三、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提升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
(二)国外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
(三)榆林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
(一)基本框架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榆林荒漠化的历程 |
一、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 |
(一)榆林行政历史沿革 |
(二)榆林的地质地貌特征 |
二、榆林荒漠化的演变与榆林沙区概况 |
(一)榆林荒漠化的演变 |
(二)榆林沙区概况 |
三、榆林荒漠化的危害与成因 |
(一)榆林荒漠化的危害 |
(二)榆林荒漠化的成因 |
第二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与举措 |
一、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 |
(一)国家的政策 |
(二)陕西省的政策 |
(三)榆林市的政策 |
二、榆林防沙治沙的举措 |
(一)沙逼人退,大办国营农林场 |
(二)人与沙漠相持,集体大规模治理 |
(三)人进沙退,承包治理 |
(四)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 |
第三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成效、经验与不足 |
一、榆林治沙的成效 |
(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
(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
(三)成就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
(四)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 |
(五)涌现出一批治沙英模 |
(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体系 |
二、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 |
(一)领导坚持不懈,紧抓治沙 |
(二)政策方面的优势 |
(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
(四)依靠科技人员和科学技术 |
(五)因地制宜治沙造林 |
三、榆林治沙的不足 |
(一)补偿机制存在问题 |
(二)林分质量不高,天然林资源锐减 |
(三)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的矛盾 |
(四)缺乏治沙造林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陕西省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策略探析背景 |
1.1 策略探析背景 |
1.2 策略探析目的和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策略探析方式方法 |
1.4 国外防护林营建概况 |
1.5 国内最大、最早的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概况 |
1.5.1 构建了防护林体系,夯实了生存发展基础 |
1.5.2 培植了产业资源,强化了农村经济支撑 |
1.5.3 开创了生态建设新纪元, 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
1.6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建设概况 |
1.6.1 森林植被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1.6.2 防沙治沙思路清晰,治理成效十分显着 |
1.6.3 各项工程有机结合,生态修复良性发展 |
第二章 陕西省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2.1 防护林建设区基本情况 |
2.2 防护林建设主要成效 |
2.2.1 防沙治沙成效显着 |
2.2.2 三北地区生态好转 |
2.2.3 长江流域生态快速恢复 |
2.2.4 林业产业不断壮大 |
2.2.5 城乡绿化美化有效推进 |
2.2.6 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加快 |
2.2.7 建设能力明显增强 |
2.3 防护林的重要作用分析 |
2.3.1 在保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首要地位 |
2.3.2 防护林在改善人居环境中具有突出地位 |
2.3.3 防护林在保障农业生产中具有基础地位 |
2.3.4 防护林在促进林农增收中具有重要地位 |
2.3.5 防护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
2.4 主要经验 |
2.4.1 政策支持,创新灵活,是防护林发展的重要基础 |
2.4.2 因地制宜,科学实施,是防护林发展的重要支撑 |
2.4.3 强化管理,规范实施,是防护林发展的有力保障 |
2.4.4 精神感召,典型带动,是防护林发展不竭动力 |
2.5 存在问题 |
2.6 陕西防护林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分析 |
第三章 防护林体系建设目标 |
3.1 发展目标 |
3.1.1 近期目标 |
3.1.2 远期目标 |
3.2 发展策略 |
3.2.1 统筹好六大区域 |
3.2.2. 实施好六大重点建设项目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陕西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效显着 |
4.1.2 对防护林的作用地位进行了定位 |
4.1.3 明确了国际、国内防护林发展形势 |
4.1.4 找出了陕西防护林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5 提出了陕西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 |
4.1.6 确定了陕西防护林体系的发展策略 |
4.2 建议 |
4.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4.2.2 创新防护林发展机制 |
4.2.3 严格防护林建设管理 |
4.2.4 强化法治建设,保护建设成果 |
4.2.5 依靠科技支撑,提高质量效益 |
4.2.6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防护林营造概况 |
2.1 防护林的概念与内涵 |
2.1.1 防护林 |
2.1.2 防护林体系 |
2.1.3 林带结构 |
2.1.4 林带结构种类 |
2.1.5 林种与防护林种类 |
2.1.6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
2.2 国外防护林营造 |
2.2.1 国外防护林营造概况 |
2.2.2 国外营造防护林的措施和经验 |
2.3 国内防护林建设状况 |
2.3.1 中国现代防护林发展阶段 |
2.3.2 国内的防护林营造概况 |
2.3.3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研究概述 |
第三章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
3.1 陕西省三北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 |
3.1.1 工程建设范围 |
3.1.2 工程建设区的自然条件 |
3.1.3 工程建设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
3.2 工程完成造林任务及投资情况分析 |
3.2.1 工程造林任务完成情况分析 |
3.2.2 工程建设投资完成情况分析 |
3.3 工程效益分析 |
3.3.1 生态效益 |
3.3.2 经济效益 |
3.3.3 社会效益 |
第四章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 |
4.1 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4.2 国家农村政策的变化,使工程建设运行机制受到挑战 |
4.3 管理不规范,职责落实不到位 |
4.4 自然条件严酷,工程建设要求的成本越来越高 |
4.5 政策落实不到位,权属不够清晰 |
4.6 造林的科技含量不高 |
4.7 造林与抚育、后期管护脱节,重造轻管,毁林现象严重 |
4.8 工程管理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
4.9 档案管理不规范 |
4.10 工程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
第五章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发展的对策研究 |
5.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 |
5.2 加大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
5.3 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
5.3.1 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制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 |
5.3.2 向受益者收取补偿费,确保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来源 |
5.3.3 引进准BOT 融资模式 |
5.3.4 推行碳补偿贸易 |
5.4 强化三北工程的资金管理 |
5.4.1 提高认识, 强化责任 |
5.4.2 加快落实资金“报账制” |
5.4.3 加强工程资金稽查工作的力度,创新工作思维 |
5.4.4 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
5.4.5 要适时地修订完善各项资金管理办法 |
5.4.6 逐步完善工程资金效益评价制度 |
5.5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民营林发展 |
5.5.1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
5.5.2 进一步推动民营林发展,提高工程建设水平 |
5.6 努力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推进实施工程监理制 |
5.7 坚持科技兴林战略 |
5.7.1 建立信息监测管理系统 |
5.7.2 加大三北工程灌木造林力度 |
5.7.3 加大封山(沙)育林比重 |
5.7.4 树立防护林经营理念 |
5.8 规范档案和信息管理工作 |
5.9 协调好三北防护林工程与其它生态工程的关系 |
5.10 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
5.11 创建优质高效精品防护林工程,带动三北工程的建设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成效分析 |
6.1.2 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3 提出了陕西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未来发展的主要对策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成效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防护林营建概况 |
2.2 国内三北防护林建设概况 |
第三章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成效分析 |
3.1 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建设状况 |
3.2 陕西省三北四期工程建设情况 |
3.2.1 项目规划设计 |
3.2.2 三北四期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
3.3 三北四期工程建设成效分析 |
3.3.1 造林成活率明显提高 |
3.3.2 生态状况开始向良性方向转变 |
3.3.3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
3.3.4 农民收入增加,奔小康步伐加快 |
3.3.5 群众生态意识明显增强 |
3.3.6 密切了干部群众的关系 |
3.3.7 社会投资明显增加 |
第四章 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分析 |
4.1 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
4.1.1 由于国家财政政策的调整 |
4.1.2 现行计划管理体制造成工程建设计划滞后、管理滞后 |
4.1.3 国家农村政策的变化使工程建设运行机制受到挑战 |
4.1.4 林业自身存在的种种不合时宜的做法 |
4.2 发展对策分析 |
4.2.1 加强领导,分工协作,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
4.2.2 分类指导,科学实施,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和成效 |
4.2.3 始终把保护作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
4.2.4 坚持放手发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 |
4.2.5 坚持地方重点与工程项目相结合 |
4.2.6 狠抓示范区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
4.2.7 高度重视检查验收工作 |
4.2.8 加大非公有林业扶持力度 |
4.2.9 做好工程管理、标准、办法的制定和培训工作 |
4.2.10 大力推广应用林业适用技术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7)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林业生态工程实践历程及国内外后评价研究进展 |
2.1 林业生态工程的实践历程 |
2.1.1 林业生态工程外延的扩展 |
2.1.2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历程 |
2.1.3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现状 |
2.2 林业生态工程的自然、社会与经济属性特点 |
2.2.1 林业生态工程的自然属性特点 |
2.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社会属性特点 |
2.2.3 林业生态工程的经济属性特点 |
2.3 国内外后评价研究综述与评价 |
2.3.1 国外开展后评价状况及发展趋势 |
2.3.2 国内开展后评价状况及发展趋势 |
2.3.3 国内外后评价研究综述结论 |
2.4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
2.4.1 国内外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
2.4.2 国内外森林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
2.4.3 国内外森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
2.4.4 国内外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研究小结 |
2.5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
2.5.1 林业生态工程工程后评价重视不够 |
2.5.2 林业生态工程工程后评价管理不规范 |
2.5.3 林业生态工程工程后评价主体单一 |
2.5.4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专业人才缺乏 |
2.5.5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滞后 |
2.5.6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反馈应用机制不健全 |
2.6 本章小结 |
3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理论基础 |
3.1 研究的相关概念辨析 |
3.1.1 生态工程的内涵 |
3.1.2 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 |
3.1.3 项目后评价的涵义 |
3.1.4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的内涵 |
3.1.5 本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3.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3.2.1 林业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系统 |
3.2.2 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 |
3.2.3 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双向耦合 |
3.2.4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中的生态经济耦合思想 |
3.3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 |
3.3.1 项目的涵义及特征 |
3.3.2 项目管理的涵义 |
3.3.3 林业生态工程实行项目管理的意义 |
3.3.4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程序 |
3.3.5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时点划分 |
3.4 系统科学理论 |
3.4.1 系统科学的发展 |
3.4.2 系统的涵义及原理 |
3.4.3 系统工程的涵义及内容 |
3.4.4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的系统三维结构 |
3.4.5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的系统活动矩阵 |
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5.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3.5.2 “林业可持续性”的概念 |
3.5.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条件 |
3.5.4 林业生态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价原理 |
3.6 本章小结 |
4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框架体系 |
4.1 林业生态工程评价体系 |
4.1.1 林业生态工程前期评价 |
4.1.2 林业生态工程中期评价 |
4.1.3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 |
4.1.4 林业生态工程评价体系各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
4.2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的特点 |
4.2.1 多目标性 |
4.2.2 独立性 |
4.2.3 复杂性 |
4.2.4 不确定性 |
4.2.5 反馈性 |
4.3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主体与客体 |
4.3.1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主体 |
4.3.2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客体 |
4.4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遵循的原则 |
4.4.1 科学性与适用性相结合 |
4.4.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4.4.3 通用指标与专用指标相结合 |
4.4.4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4.5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的程序 |
4.5.1 制定后评价计划 |
4.5.2 确定后评价范围 |
4.5.3 选定后评价机构并确定专家组成员 |
4.5.4 执行后评价过程 |
4.5.5 编写后评价报告 |
4.5.6 反馈利用后评价结果 |
4.6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报告 |
4.6.1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报告撰写要求 |
4.6.2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报告内容 |
4.6.3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报告基本格式 |
4.7 本章小结 |
5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 |
5.1 内容与指标体系设置基本思路 |
5.1.1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主要目的 |
5.1.2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内容体系构建原则 |
5.1.3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
5.1.4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5.1.5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 |
5.2 林业生态工程目标后评价 |
5.2.1 林业生态工程目标后评价内涵 |
5.2.2 林业生态工程目标后评价指标体系 |
5.2.3 林业生态工程目标后评价方法 |
5.3 林业生态工程实施过程后评价 |
5.3.1 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过程评价涵义 |
5.3.2 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过程评价内容 |
5.3.3 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过程评价指标体系 |
5.3.4 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过程评价方法 |
5.4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后评价 |
5.4.1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内涵 |
5.4.2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 |
5.4.3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后评价方法 |
5.5 林业生态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价 |
5.5.1 林业生态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价涵义 |
5.5.2 林业生态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价主要涉及内容 |
5.5.3 影响林业生态工程可持续性要素 |
5.5.4 林业生态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 |
5.5.5 林业生态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价方法 |
5.6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后评价 |
5.6.1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后评价涵义 |
5.6.2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 |
5.6.3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后评价方法 |
5.7 本章小结 |
6 案例研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第一阶段后评价研究 |
6.1 工程概况 |
6.1.1 工程名称 |
6.1.2 工程建设主管部门 |
6.1.3 工程建设管理部门 |
6.1.4 工程立项背景与决策 |
6.1.5 总体规划工程概况 |
6.2 三北工程第一阶段目标后评价 |
6.2.1 建设范围 |
6.2.2 建设规模 |
6.2.3 建设目标 |
6.2.4 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
6.2.5 建设目标后评价 |
6.3 三北工程第一阶段实施过程后评价 |
6.3.1 工程立项决策 |
6.3.2 建设方针和思路 |
6.3.3 工程基础工作 |
6.3.4 工程实施情况 |
6.3.5 资金投入与使用情况 |
6.3.6 工程管理情况 |
6.3.7 工程检查监理情况 |
6.3.8 实施过程后评价 |
6.4 三北工程第一阶段综合效益后评价 |
6.4.1 总体情况 |
6.4.2 生态效益 |
6.4.3 经济效益 |
6.4.4 社会效益 |
6.4.5 综合效益后评价 |
6.5 三北工程第一阶段可持续性后评价 |
6.5.1 工程可持续性的必要性 |
6.5.2 工程可持续性的有利因素 |
6.5.3 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变化对工程可持续性的影响 |
6.5.4 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价 |
6.6 三北工程第一阶段综合后评价 |
6.6.1 建立指标体系 |
6.6.2 确定评语集 |
6.6.3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
6.6.4 确定隶属度 |
6.6.5 确定评价矩阵 |
6.6.6 综合后评价结果 |
6.7 三北工程第一阶段后评价逻辑框架 |
6.8 三北工程第一阶段基本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
6.8.1 基本经验 |
6.8.2 存在的问题 |
6.9 三北工程第一阶段后评价结论及建议 |
6.9.1 后评价结论 |
6.9.2 建议 |
6.10 本章小结 |
7 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体系建议 |
7.1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三级管理体系 |
7.1.1 建立三级管理体系的原则 |
7.1.2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领导机构 |
7.1.3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管理机构 |
7.1.4 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执行机构 |
7.2 选择合适的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组织形式 |
7.2.1 国务院组成部委组织后评价 |
7.2.2 国家林业局工程后评价司(局)组织后评价 |
7.2.3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组织后评价 |
7.2.4 委托中介机构组织后评价 |
7.2.5 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与中介机构联合组织后评价 |
7.3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运行机制 |
7.3.1 后评价主体、客体选择机制 |
7.3.2 后评价方法选择机制 |
7.3.3 后评价时机选择机制 |
7.3.4 后评价专家选择机制 |
7.3.5 后评价机制运行程序 |
7.4 健全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保障机制 |
7.4.1 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立法工作 |
7.4.2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理论研究 |
7.4.3 推行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工作制度 |
7.4.4 提供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的资源保障 |
7.5 强化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反馈应用机制 |
7.5.1 建立反馈应用机制 |
7.5.2 注重反馈应用实效 |
7.5.3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
7.6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监测诊断机制 |
7.6.1 建立后评价监测机制 |
7.6.2 建立后评价诊断机制 |
7.6.3 建立后评价管理信息系统 |
7.7 本章小结 |
8 总结、创新、不足与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8.4.1 理论研究 |
8.4.2 方法研究 |
8.4.3 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
(8)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1.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1.3 国内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2.1 黄土高原地区的范围、位置、地貌及土地资源类型 |
2.2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
2.3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 |
第三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 |
3.1 自然因素 |
3.2 人为因素 |
3.3 政策因素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
4.1 总体布局与长远规划相互协调 |
4.2 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
4.3 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
4.4 节约利用与集约经营相结合 |
4.5 开发与治理相结合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对策 |
5.1 改良土壤环境,加大整治力度 |
5.2 开发“四荒”资源,深化土地改革 |
5.3 治理土壤侵蚀,搞好水土保持 |
第六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分析 |
6.1 农业用地综合整治模式 |
6.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6.3 陕北“山川秀美”工程模式 |
6.4 退耕还林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政策有效性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概述 |
1.1 规划的初衷 |
1.2 20年的建设 |
2 防护效益的评价 |
3 问题的症结 |
3.1 与中国气候格局、人口压力条件的冲突 |
3.2 与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冲突 |
3.3 与社会主义市场规律的冲突 |
4 转型中的三北防护林建设 |
4.1 造林必须满足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要 |
4.2 多样化复合型的建设思路 |
4.3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
4.4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
四、建绿色长城 造秀美山川——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阶段成效显着(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建设成就与问题及建议[J]. 晏健钧,付小龙,郝芷仪,刘文会. 陕西林业科技, 2021(01)
- [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D]. 赵津津.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3]“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D]. 冯宝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4]陕西省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D]. 张社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2)
- [5]陕西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与发展研究[D]. 何婧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6]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成效与发展对策研究[D]. 刘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7]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D]. 刘勇.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2)
- [8]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高增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9]试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A]. 孙枫.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
- [10]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政策有效性评析[J]. 张力小,宋豫秦.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