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遇合与文化选择──论宗白华与中外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魏小雨[1](2020)在《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生境界的不同程度反映出人整体的存在状态差异,体现了人对人生宇宙的把握和理解程度。当今语文教育的缺陷是在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主导下,片面追求知识、技术和实用技能,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对于学生人生境界提升的问题重视不够,缺乏引导学生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寻,这种语文教育显然是不健全的,语文教育应该建立在生命完整性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关注学生日常物质生活,而且应通过积极的文化生活,去追求更高的宇宙生命境界。在语文教育教学方面有诸多研究者意识到人生境界提升的问题,但是在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方面还是缺乏较为系统的探讨。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的提出既有学科的延续性,又有其创新性和超越性,符合语文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又能启发中学生的境界追求,体现出对圆满人生的终极关怀。因此,关于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的提出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是缺少一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以宗白华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试图分析宗白华境界说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界定出以日常物质生活为主的器皿境界、以文化生活为主的礼乐境界以及以自然和谐为主的宇宙境界的文化内涵,通过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的现状分析和访谈发现其忽视了中学生人生境界教育的问题。企图以宗白华三个境界为理论基础,给出切实可行的语文教育策略,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方面通过重视“因人观境”和“因文观境”的能力培养唤醒境界意识;其次教师在教材分析方面要有“移我情”到“移世界”的开阔眼界,通过提高自身境界去引导学生;再次是在具体文化生活的实践过程中遵循知行合一原则,通过模块化活动、地域特色的凸显以及创新性活动的参与来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最后通过课堂境界层次的体现、不同文本资源整合比较和学生宇宙意识的培养贯彻人生境界教育的目的。让中学语文教育彰显发明本心,实现学生精神自由解放,使其在满足底层器皿境界需求之外,穿过追求文化生活的礼乐境界,直达自由和谐的宇宙境界,从而实现形质化合、动静不二的理想人生境界。
展叶青[2](2020)在《宗白华美学思想管窥》文中指出宗白华是我国现当代着名的美学家、哲学家和诗人。作为现当代美学大师之一的宗白华,他的美学思想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了中国传统美学有益的营养;又能够从域外思想资源中采撷精华、接收了西方美学重逻辑推理的的长处;还得益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禀赋气质,形成了一种贯通中西、雅俗共赏、关涉人生与艺术的美学。其中涉及到的“中国立场”、中西文化的调和沟通等内容,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其对自然、人生与审美问题的思考,反映出其美学思想以人为本的生命关怀精神;其以艺术教育为主要方式、雅俗共赏的美学言说中来实现的美育理想,对当代中国审美教育的普及、社会文明发展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明扼要地概述了选题缘由及意义,对宗白华美学的研究现状作了进一步分析,结合文献研究法,拟采用传记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和社会历史研究法等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对宗白华美学思想进行分析、梳理。论文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在异域文化方面,宗白华受到了西方哲学、美学和文学艺术的影响,造就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学术性,以及对人生与艺术问题的重点关注。在本土文化方面,儒道释三家哲学和中国古典的文学艺术,造就着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灵动雅致的哲思韵味。个人经历与禀性气质以及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所从事的编辑和大学教授两种工作的经历,影响着他用一种随意漫谈的方式进行着美学思想的言说。论文第二章,探究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建构路径。宗白华在散步美学中采取了一种雅俗共赏的方式进行言说,在比较美学中将中西美学思想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比较,在意境美学中则着重从人生与艺术层面进行论述,因而呈现出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内容、方法、言说方式的基本特征,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论文第三章,探讨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价值意义。在理论建构方面,宗白华强调各种文化资源的调和与沟通,建构着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在生命关怀方面,宗白华对人与自然的存在、审美与人生问题的思考蕴含着强烈的生命关怀精神。在审美教育方面,宗白华探索着一种适于普及的审美教育理念,为实现中国文化和人格精神的完满,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最后是结语,通过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建构路径和价值意义的探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宗白华美学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范例,散步美学、比较美学与意境美学构成了其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它们在逻辑方面呈现出来一种交织紧密的网状结构,这对于我国美学理论的建构和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宗白华美学思想进行的梳理分析,力求审慎客观地对宗白华的美学理论进行研究,以探寻其中蕴含的潜在的逻辑体系,进而言明宗白华美学思想的逻辑结构,这是本课题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所在。
常靖林[3](2020)在《宗白华与朱光潜诗歌理论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对新诗问题的思考,二十世纪的诗学研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面貌,这其中宗白华和朱光潜各自的诗学研究就极具代表性。总体而言,宗白华以跨文化的研究方式无意中建立起更具中国传统意味的诗学批评,而朱光潜则以超文化的学术视野有意地完成了自己对中国诗学的体系化梳理。论文对宗白华与朱光潜的诗学理论进行比较,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宗、朱诗学的研究方法、基底主旨和理论特质进行集中的比较,以期对二人的诗学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宗白华主要使用了跨文化的研究方法,以对比的方法和传统的表达方式凸显出中国诗歌中的生命情怀,朱光潜则在超文化的语境中建立起体系性的诗学,实现了中西理论资源的结合,其诗学主题是将诗歌形式放在首位的同时注重形式与内容的联系。第二章论述宗、朱对于诗歌与不同艺术门类关系的看法,宗白华偏重外部研究,将诗歌作为中国艺术整体中一个有机部分去关注,通过寻求诗歌与其他艺术的相通来思考中国哲学如何展现于中国诗歌之中,诗歌通于绘画表现在空间意识和视角灵活,这使得中国诗歌的表现内容和意趣呈现着独特的面貌。诗歌通于音乐表现在节奏,宗白华在“气韵”范畴内来理解节奏,将诗歌节奏问题归化到其诗学的生命主题中;朱光潜则要抽离诗歌中的文化背景,从内部研究的角度分析诗歌与散文、音乐和绘画的不同,由此说明诗歌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诗歌节奏也是语义节奏与音律节奏的统一,并肯定诗歌的文体形式特征同样能够表现美。第三章论述宗、朱对于古典诗歌理论“意境”说的继承与发展。宗白华多用中国传统话语发掘“意境”深处的精神意蕴,主要论述了意境的含义、实现条件及其具有的道、舞、白的特征,处处都体现出中国生命情怀;朱光潜则运用直觉说、心理距离说、移情说等西方近代科学理论来分析诗境的生成,且将王国维对于意境的“隔”与“不隔”、“有我”与“无我”之分在自己的诗学语境内进行了考察与评价,提出“超物之境”与“同物之境”,并尝试运用诗境中情趣与意象的关系去把握中国诗歌分期,这些都很有创新性。第四章论述宗、朱二人的新诗理论。关于如何创作新诗的讨论,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形式与内容这两大方面。宗白华认为新诗形式问题在于简陋,他给出的迂回建议是通过增加诗歌在内容方面的哲思深度以避免形式上的直白。除了哲思,宗白华还提倡表现自然、表现社会,表现外部世界对生命的真实的触动,并在对哲理的思求中到达生命的超越。朱光潜则是一开始就把关注点放在了新诗形式上,提倡构造新诗的公认形式,为此有三条途径可供借鉴:西方诗、古典诗与民间诗,从它们的创作经验中寻找新诗形式。同时朱光潜对新诗情趣表现也有自己的看法,认为当前宜多做表现社会、表现民众的写实诗,而不宜再做泛滥的浪漫主义诗歌。
黄琳[4](2020)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研究》文中认为夜,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夜晚是平静安宁的。然而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鬼魅夜生”、“精怪夜行”,各路神鬼妖魅穿行人间,使夜间志怪故事成为文言小说中的“奇葩”,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以兼具实录性与虚幻性的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为研究对象,借以探究当时社会生活、文化心理、审美趣味,及其文学史意义,力求更加全面准确地解读志怪作品。文章主体分为五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同时说明研究对象与取材范围,以及阐述相关概念。第一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概况。对志怪小说中夜间故事按文本类别与事件设置类别进行分类阐述。按文本类别可依据传统观点,分为地理博物、搜神记怪、杂史杂传三大类。尤以搜神记怪类以叙述鬼魅精怪为主,题材与夜间环境主观联系甚密,故包含众多夜间故事条目。博物与杂史杂传类小说中包含夜间故事较少,因为博物小说内容驳杂、琐碎,许多作品还缺少小说文体要素,而杂史杂传类多系历史传说和“仙话”故事,与夜间环境不相适配。按事件设置分类可分为违逆伦常法律与男女幽情艳遇两大类。此两类事件均与夜间环境存有内在关联。第二章,志怪小说中夜间社会生活及文化心理透视。主要探究夜间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及文化心理状态。首先,探讨人物活动的重要空间场所,如行旅暂居的舟船、亭舍;野外开放的行途、山川;平民、帝王日常寝居的宅舍、宫苑,以及宗教色彩浓厚的冢墓、庙、祠等,分析其自然、人文环境特点与所蕴含的生活意蕴。其次,按故事中主要人物身份、地位与阶层,列举其不同夜间活动形态,如庶民耕织、樵猎的劳动生活;文士清谈、抚琴等精神雅趣;帝王会仙、招魂的神仙追求和方术信仰。最后,从社会心理角度探析此类小说中“夜”对社会动乱现实的隐喻与折射。第三章,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的美学烛照。首先,分析了夜间布景的艺术特效:利于人物心理刻画与人格升华;使故事情节生发突转又曲折紧凑;利于艺术场景营构与氛围渲染。其次,从故事叙述语言、时空与视角方面赏析夜间故事的审美意蕴。叙述语言,简笔点染与靡丽夸饰结合;夜梦叙述,开辟神秘幻化时空;夜间背景促进限知视角运用与听觉感官调动;无不增强志怪小说奇异之美。第四章,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的文学史意义。首先,夜间志怪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开辟了新的时间维度,将“夜”纳入小说表现情景,并与人物、事件、思想、文化融合,成为叙事文学中新的审美因子。其次,夜间志怪作品奠定了中国文言小说夜间故事两大叙事传统——浪漫情欲主题叙事与恐怖怪异主题叙事,并成为后世尤其明清传奇小说的滥觞。
朱英[5](2020)在《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境在宗白华的美学思想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主导地位,宗白华凭借自己的中西结合的美学认知,对意境含义进行了深刻地阐述和深入的剖析,将意境形成了一种理论性的中西结合的美学思想,并且广泛的投入运用到实践中。突破了“情景交融”与“境生象外”,包含着一切美的艺术和人生,直接的涉及到了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审美思考,是一种感悟和鉴赏相统一的审美理论。因此,深入地研究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宗白华先生在系统的融汇了中西哲学美学的基础上,对意境这一范畴理论进行了极具现代哲学意义的总结和升华,对意境的理论进行了哲学根源的探索和揭示,继承了传统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的理论精髓,是在儒道释三家的理论基础上逐步展开的。还充分的参照了西方的传统生命体验哲学,尤其是对叔本华、伯格森等生命学说的借鉴,使生命体验成为意境生命力的重要根源,构成了一个极具现代哲学意义的意境美学理论。宗白华认为意境是通过人与宇宙生命的自然沟通形成一个鸢飞鱼跃,渊然而深的灵境。意境的哲学本质是虚与实的自然统一,虚、实是审美思想构成意境的两元。在虚实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宗先生也非常重视意境思想理论的层深创构,直观、生命、灵境的层层深入。意境的虚实理论思想还体现在空白美的艺术和气韵生动之飞动美的审美表现上。道家的宇宙生命本源—“道”的审美思想体验也直接构成了艺术意境的审美实相。宗白华把人生的具体作为审美对象,玩赏它的节奏、和谐,以窥测最深的人类心灵审美意境,并把它作为人类理想审美人格的体现,造就了超然的艺术化人生观和建构了空灵充实的人格。在最后,立足当代社会,提出意境思想在构建民族美学精神、艺术创作、个人人格培养的美学价值。宗白华将艺术化的人生观作为人的终极价值追求,以实现人生的艺术化为目标。深入了解宗白华的意境美学思想,不仅为健全中国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实现艺术审美提供参考价值、而且对人生的意境探索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整篇文章以意境的虚实论本质展开,并结合文集文本的研究、运用辩证分析等方法,对宗白华的意境审美思想进行论述,突出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彰显了其思想在现代美学中的重要地位。
祝志满[6](2019)在《近现代德国美学对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美育作为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中的重要思想,在中国现代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启蒙民思、重构精神、振兴中华成为了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目的。在春秋时期,已有通过“诗”、“乐”教化天下、安邦治民的美育思想。西方美育思想始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先哲。西方近代美育思想伴随着德国古典美学达到高峰,以康德、席勒等为代表。随着西学东渐与西方侵略势力的入侵,近现代德国美学对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建构同现代中国与近现代世界的社会历史、民众的思想启蒙与精神重建、近现代德国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存有密切关联。在近现代时期,整个西方世界历经了“科学、工业、政治”革命,近现代的全球时局整体上处于风云变幻的动荡期,尤其是各欧洲强国欲以霸权姿态登上世界舞台。整个世界版图大规模重整,导致了全球历史发生了大变革。近现代德国思想家们不愿以流血与抗争的形式来抵挡时代的洪流,他们以和缓的思想方式深思社会发展道路,因而在其哲学美学思想中存有一种乌托邦幻象。西方列强以枪炮和文化入侵亚非各国,久被压迫的民族逐渐觉醒,踏上了民族振兴之路。现代中国在变革的时代中寻求着拯救国运与民生的道路,“向西方学习”成为了现代中国的思想主潮,中国现代思想家们选取了以康德、席勒、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为代表的美学思想作为社会发展变革的指路明灯。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西方先进思想传播至现代中国,尤其是近现代德国美学在现代中国迅速传播,以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思想家们通过翻译与评述近现代德国思想,进一步推动了近现代德国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传播进程中形成了“康德热”与“尼采热”,席勒和叔本华的思想也得到广泛传播。虽然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传播较之其他哲人思想的传播稍显缓慢,却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获得迅捷且广泛的传播。思想家们传播近现代德国美学时,积极地对其加以承继与转化,意在探寻出一条融通中西思想之路。中国现代思想家们在近现代德国美学和现代中国现实境遇的影响下,既吸纳与转化近现代德国美学,又承继本民族的传统思想,在中西思想的融汇中凸显民族本位,形成了多样化的建构路径。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性”思想与“审美自由”思想、席勒的“人性自由”说与“审美游戏”说、叔本华与尼采的生命悲剧理论等成为了影响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重要元素。中国现代思想家们面对时代的巨变、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中国传统文化面对域外文明所表现出的现实无力感时,激切地吸纳近现代德国美学,并在美学思想的移植中注入新的内涵。思想家们并未直接照搬域外的美学概念与范畴,他们基于民族危亡与国民精神颓靡的现实境遇,对美学概念与范畴予以延伸与拓展。他们以“无中生有”式的范畴新提、“有中生变”式的范畴新变以及“有中类同”式的范畴重整等方式生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美育理论。中国现代思想家们承转近现代德国美学时,坚守着厚重与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比较视域下,时刻探寻着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适用性。思想家们进一步扩展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在中国本土文化场域中建构出具有本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质的美育理论。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受近现代德国美学的影响,表现出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启蒙精神、美育思想中的实践品格、异质文化间的相适性这三大特质。现代中国美育理论是在近现代德国美学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和中国现代历史文化语境的交叠中产生,既具有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的逻辑思辨和概念范畴,同时又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质,体现出世界最新思想的发展动态与本民族的文化立场。近现代德国美学是具有哲学理性思辨的理论,同中国传统思想寻求一种言不尽意、意韵深远的含蓄存有差异。现代中国美育理论正是在域外文明的影响之下,在中国本有文化的浸润中,以及基于现代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从而具备了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启蒙精神。中国现代思想家们深知近现代德国美学产生于德国这一特定的地域,因而将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建构置于中国现代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将美育指向于思想启蒙、精神重构、振兴中华的目的,美育理论也就具有了实践品格。从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建构之中可知,正是将近现代德国美学中的概念范畴、逻辑策略等予以引介,同时融汇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近现代时期的变革大潮中,从而形成相适性特征。通过再度思考影响研究视域下的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可以探知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在建构中存有“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概念间的模糊不清,社会启蒙与审美启蒙互相缠结相伴,以及美育理论与实践活动如何有效对接这三大理论问题。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在建构进程中存有自身理论的辨识问题,尤其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同“艺术教育”边界的模糊不清、概念的阐释未明的理论问题。中国现代思想家们在审美教育中大多寄寓着审美与启蒙的双重动因,试图在审美人生与政治目的间探寻平衡的支点。受到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在西方引起广泛论争的影响,在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言说中存有社会启蒙与审美启蒙缠结相伴的现象。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对于当下理论界,如何建构起既有世界学术思想动态,又有民族特征的美育理论具有方法论价值。正是在建构中拥有开放包容的学术襟怀,持有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以实践的方式直面现实命题,将美育理论与实践活动予以有效对接,才能建构起具有本土特征的美育理论。
江其金[7](2019)在《1920年代的小诗研究 ——以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为例》文中提出本文所要讨论的小诗主要指的是白话新诗诞生以来,用白话文创作的体式短小的自由体新诗。在新诗刚刚站稳脚跟的1920年代,小诗就像白话新诗这块田地里新冒出的一颗嫩芽,清新、稚嫩,却又蕴含着无穷的生机。它将白话新诗的许多可能性都展示给了我们,也对此后的中国现代诗歌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论文以1920年代的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小诗作者冰心、宗白华、徐玉诺及其诗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对1920年代小诗进行全方位的关照。在此基础上,探讨1920年代的小诗在诗歌内容以及诗歌的文体探索方面的成就以及对后来的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论文第一章是对小诗这一文体兴起和发展原因的分析。认为1920年代小诗的兴起与周作人的文学主张以及现代报刊业的繁荣密不可分。周作人这一时期所主张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文学理想与他的新村社会理想在1920年代发生遇合,从而催生了小诗的发生。中国近代报刊业的迅速发展,则为小诗的萌芽和迅速生长提供了发展的空间。第二章通过对几位代表性的诗人及其诗作抒情主题的分析来探讨1920年代小诗的内容特色。认为冰心小诗中的爱与人生既是一代人时代感伤的诗歌化表达,也是冰心在大人类主义影响下所形成的神性之爱和博爱的体现。宗白华的《流云》以自然、宇宙和人为抒情主题,在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现代哲学的参照中思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徐玉诺的小诗通过对记忆和命运的书写,一方面观照自我,另一方面反映现实,作为基本支撑的是他的生命意识和使命意识。第三章分析了1920年代小诗的抒情结构和抒情特征。1920年代小诗的抒情结构来自中国传统诗歌中的“兴”和西方诗歌中的“象征”的碰撞与融合。这种碰撞和融合在几位主要的小诗作者身上表现出不同的样态。感性和智性的交融是1920年代小诗的主要抒情特征。诗人们要么在刹那的情和思中向内探索,要么在对宇宙和自然万物的形而上观照中向外探索。总之,智慧入诗是这一时期诗歌的重要价值之一。第四章是从历时性的角度对1920年代小诗的影响与流变的梳理。肯定了1920年代小诗在推动人的自我发现与表达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从表象上来看,1920年代之后,小诗似乎就衰落了,甚至消失了。其实不然,小诗的诗性智慧在其他时空仍然在陆续绽放。结语总结上文,再次强调小诗在个体个性化的自我表达中的意义和价值。
袁龙[8](2019)在《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中,“意象”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20世纪前期,胡适、闻一多、李金发、梁宗岱、戴望舒、艾青、唐湜、袁可嘉、宗白华、朱光潜等人都对“意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不约而同、有意识地总结归纳诗歌意象创构与批评的经验,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意象诗学,吸收心理学等西方现代科学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对意象的理解。他们关于意象的研究成果构成了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20世纪初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与发展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贵意”倾向的影响,梁启超等人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引新鲜事物入诗,丰富了诗歌意象类型,拓展了诗歌意境,直接影响到白话新诗运动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另一方面,意象主义诗学在理论上影响了胡适的“影像”论,在创作上影响了胡适的“具体的做法”。白话新诗创作注重意象,促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不断发展和深化。涌现出闻一多的“幻象”论;李金发、戴望舒、梁宗岱汲取象征主义诗学提出的象征主义意象论;宗白华的“动象”论;朱光潜的“直觉意象”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在战火硝烟中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出现了艾青的“生活感觉”论;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唐湜的“诗质”论;袁可嘉的“意象类型”论。虽然20世纪前期中国诗人和学者提出了名称各异的意象论,但他们都意识到“意象”的本体包含“意”“象”二元因素。因此,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在讨论意象的本体问题时,存在“贵意”与“尚象”两种倾向。“贵意”论者认为意象的“意”不但包含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情”“志”等因素,而且包含西方诗学关于文艺创作与欣赏的直觉、想象、联想、理智、灵感等人的主观之“意”的观念。在传统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影响下,“尚象”论者从中西“象”范畴的三大共同特征,即形象性、象征性和变动性来论“意象”之“象”。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还包含意象的创构论与批评论。意象的创构涉及“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在由感而知而行的意象创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生成论和情景交融论两种创构方式。宗白华和朱光潜关于意象和意境关系的论述表明:营造意境是表现动象或创构意象以有限表现无限,实现虚实相生、境生象外的审美追求。意象批评是欣赏者通过作品的意象沟通创造者的情志,对意象进行理解、还原、阐释、评判甚至再创造,实现其艺术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作品、直觉意象的欣赏批评过程中,存在理智、感觉、感觉的心象和共鸣四种心理活动。从事意象批评需具备敏锐的语言领悟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设身处地的同情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广博的学识修养与分析比较的能力。总之,在中西文化汇流的背景下,当时的诗人和学者融合中西意象诗学,构建了集发展论、本体论、创构论与批评论于一体的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它是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智琴[9](2019)在《宗白华“空间意识”中的“意境”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境”理论在宗白华的美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对“意境”做出了新的阐释。宗白华“意境”理论的独特之处表现在他将“意境”置于“空间意识”之下,进一步探究“意境”的本质。宗白华较早使用了“空间意识”这一概念,并用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分析之中,发现了中国艺术中“空间意识”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的“空间意识”又影响了中国艺术“意境”的结构特点,对于“意境”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第一章宗白华“意境”内涵的演变。这一演变始终离不开的就是对“情”和“景”的阐释,但是宗白华在不同时期赋予了“情”和“景”不同的内容和意义,尤其是在其思想的成熟时期,又增添了“虚”和“实”的内容。在宗白华看来,用“虚实相生”来解释“意境”更加贴切。“虚”和“实”是宗白华“空间意识”中的重要特性,在宗白华后期的“意境”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第二章宗白华的“空间意识”,这是其“意境”理论的基石。宗白华借用了西方的“空间意识”,并将其与中国古代表示空间的词语进行比较。通过对“空间”一词的分析以及与“空间意识”一词的解析,宗白华对中国艺术“空间意识”所具有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对最具有概括性的宇宙本体论与审美空间论的结合、时空一体和以时统空三个特性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三章宗白华对“空间意识”与“意境论”关系的思考。宗白华充分肯定了“意境”对于“空间意识”的深化起到的重要作用。虽然我们在宗白华关于“意境”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明显的关于“空间意识”的论述,但是其对于“意境”的分析却始终统摄在他的“空间意识”之下。宗白华“空间意识”的特性中对“道”的体合、对时空关系的强调、对虚实相生的重视都在宗白华“意境”理论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阐释。这也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宗白华的“意境”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第四章宗白华“空间意识”中“意境”理论的意义。宗白华对于“意境”理论的研究并不是对前人思想的直接延续,他的“意境”理论增加了新的内涵。宗白华将“空间意识”与“意境”相结合,“空间意识”充实了“意境”的内涵,进而使得“意境”理论更加深化和具体化。
王珊珊[10](2019)在《叶燮诗歌意象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典意象理论在清代进入总结期,作为清代古典美学的佼佼者,叶燮的意象论成就突出,地位显着。叶燮受元气自然论的深刻影响,一反主流“情”本体说,提出意象“气”本体论;絪缊磅礴、浑融混沌之“气”赋予意象整一性的结构特征,使其显露出自然真实之美,充盈着生机与活力,并在含蓄性的传达风格中伴随出多义性与无限性的特征,由此潜藏着丰富的阐释空间;他还独辟蹊径地提出“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的“七因素”说,建构出由审美主体之“才”、“胆”、“识”、“力”与审美客体之“理”、“事”、“情”交互运作的模式;叶燮以“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高度概括意象创构过程,即主体以虚静澄明的心理状态为前提,实现物我的忻合无间,并且遵循“克肖自然”的原则,以想象为意象创构的发生机制,最终生成情景交融、富有生命力、具有独特韵致的审美意象。由此叶燮的诗歌意象论自成一家之言,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意象理论体系。除了进行理论的阐发,他还积极地将诗歌意象理论运用于诗歌创作、鉴赏与批评实践之中。叶燮的创造性阐发与系统性的理论架构是清代意象理论以成熟风范迈入总结姿态的标志之一,不仅代表着前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清代中后期以及近现代意象研究的宝贵资源。叶燮意象论研究对于清代意象论的研究乃至整个意象理论的探索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中国诗学乃至世界诗学体系也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补充诠释。
二、文化遇合与文化选择──论宗白华与中外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遇合与文化选择──论宗白华与中外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
2.2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
3.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3.1 人生境界教育理论基础 |
3.1.1 有关人生境界的概念界定 |
3.1.2 有关人生境界教育的概念界定 |
3.1.3 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人生境界教育概念界定 |
3.2 宗白华“境界”说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系界定 |
3.2.1 以日常物质生活为主的器皿境界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 |
3.2.2 以文化生活为主的礼乐境界是中学语文教育的要求 |
3.2.3 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主的宇宙境界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 |
4.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4.1.1 调查问卷对象的选取 |
4.1.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4.2 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分析 |
4.2.1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4.2.2 教师访谈情况分析 |
4.3 关于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析 |
4.3.1 片面认为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必定和应试教育冲突 |
4.3.2 只注重纯文学教学而忽视中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教学 |
4.3.3 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生命宇宙体验和文化生活的不断检验 |
4.3.4 对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
5.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 |
5.1 重视“因人观境”和“因文观境”方法唤醒学生境界观念 |
5.1.1 教学设计重视语文知识到人生境界的过渡 |
5.1.2 教学活动提高师生互动质量 |
5.1.3 文本解读完成课堂境界目标 |
5.2 突出“移我情”到“移世界”环节强化学生境界体验 |
5.2.1 挖掘教材内在价值,整合内部资源 |
5.2.2 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开展教学活动 |
5.2.3 借助数据信息技术,拓展思维格局 |
5.3 遵循“知行合一”原则在文化生活中培养学生境界思维 |
5.3.1 开展模块化课外实践 |
5.3.2 关注本土文化特色 |
5.3.3 组织创新性实践活动 |
5.4 贯彻“宇宙空间”意识在生命超越中完成境界教育目标 |
5.4.1 明确教学环节的境界层次 |
5.4.2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
5.4.3 关照学生宇宙生命的超越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宗白华美学思想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由及意义 |
2.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 |
1.1 域外思想资源 |
1.2 本土文化根基 |
1.3 个人经历与气质 |
第二章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建构路径 |
2.1 散步美学:走向雅与俗 |
2.2 比较美学:走向中西对比 |
2.3 意境美学:走向人生与艺术 |
第三章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意义探究 |
3.1 理论建构价值 |
3.2 生命关怀精神 |
3.3 审美教育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3)宗白华与朱光潜诗歌理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 宗白华诗学思想研究现状 |
(二) 朱光潜诗学思想研究现状 |
(三) 宗、朱诗学的对比研究 |
三、论文构思 |
第一章 融通与互补——宗、朱诗学方法、基底及理论特质的差异 |
一、论证方法 |
(一) 宗白华:哲学解诗中西对照 |
(二) 朱光潜:科学解诗中西调和 |
二、诗学基底 |
(一) 宗白华:生命诗学 |
(二) 朱光潜:形式诗学 |
三、理论特质 |
(一) 宗白华:散步诗学诗性话语 |
(二) 朱光潜:体系诗学逻辑话语 |
第二章 求同与寻异——宗、朱关于诗歌与其他艺术门类关系的不同研究理念 |
一、宗白华:于相通中寻中国诗歌的精神意蕴 |
(一) 诗歌通于绘画:空间意识与视角 |
(二) 诗歌通于音乐:节奏 |
二、朱光潜:于差别中寻中国诗歌的文体特征 |
(一) 与散文的比较: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 |
(二) 与音乐的比较:语言节奏与音乐节奏的统一 |
(三) 与绘画的比较 |
第三章 开掘与开拓——宗白华的意境说和朱光潜的诗境说 |
一、宗白华:纵向挖掘——中国精神文化孕育中的意境说 |
(一) 意境中的生命含义 |
(二) 意境实现的条件:山水与人格涵养 |
(三) 意境的特征:道、舞、白 |
二、朱光潜:横向拓展——东方架构西方肌理的诗境说 |
(一) 诗境产生的条件:心理距离 |
(二) 诗境的突现:直觉、移情 |
(三) 诗境种类分析 |
第四章 迂回与径直——宗、朱关于中国新诗形式创造的不同路径 |
一、宗白华:从内容到形式 |
(一) 对形式的重视 |
(二) 诗歌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
(三) 新诗内容的建设 |
二、朱光潜:从形式到情趣 |
(一) 形式焦虑 |
(二) 建造途径 |
(三) 情趣变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概况 |
第一节 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分布概观 |
一 地理博物类 |
二 搜神记怪类 |
三 杂史杂传类 |
第二节 志怪小说夜间故事事件设置类别 |
一 违逆伦常法律类 |
二 男女幽情艳遇类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社会生活及文化心理透视 |
第一节 夜间故事的空间地点与场景 |
一 舟船、亭舍——漂泊停顿的奇异体验 |
二 行途、山川——开放空间的凶险奇崛 |
三 宅舍、宫苑——居住空间的日常异事 |
四 冢墓、庙祠——宗教空间的玄幻诡谲 |
第二节 夜间故事中的人物活动形态 |
一 庶民的劳动和生活:耕织、樵猎、婚育、丧病 |
二 文士官员的精神雅趣:清谈、抚琴、读书、捉鬼 |
三 帝王的神仙追求:会仙、感梦、招魂 |
第三节 “夜”的社会心理隐喻 |
一 动、植、器物异化的“染缸” |
二 祸、乱现象酝酿的“摇篮”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的美学烛照 |
第一节 志怪小说中夜色布景的艺术特效 |
一 人物心理刻画与人格升华 |
二 情节生发突转与曲折紧凑 |
三 艺术环境营构与氛围渲染 |
第二节 叙述语言、时空和视角的审美意味 |
一 夜境描写的简笔点染和靡丽夸饰 |
二 夜梦叙述的时空延展与审美功用 |
三 限知视角与听觉感官的美学意蕴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的文学史意义 |
第一节 展示了小说故事叙述的新维度 |
一 夜晚与小说故事叙述 |
二 夜晚与鬼魅精怪叙述 |
第二节 基本奠定了文言小说夜间故事两大叙事主题 |
一 浪漫情欲主题叙事 |
二 恐怖怪异主题叙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概述及哲学渊源 |
第一节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概述 |
一、意境相关概念介绍 |
二、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本质 |
第二节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哲学渊源 |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 |
二、西方生命哲学的影响 |
第二章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创构 |
一、意境的诞生“造化和心源” |
二、意境的两元“虚实相生” |
三、意境的生命与形式 |
四、至动有序的生命节奏 |
第二节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层次 |
一、直观感觉的模仿 |
二、活跃生命的传递 |
三、最高灵境的启示 |
第三章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在艺术和人生中的体现 |
第一节 在艺术中的体现 |
一、空白 |
二、气韵生动 |
三、空间意识 |
四、道 |
第二节 在人生中的体现 |
一、空灵充实的审美人格 |
二、超然的艺术人生观 |
第四章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评述 |
第一节 研究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对建构中国民族诗性体系美学的意义 |
二、对现代美育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对现代艺术创作的意义 |
二、对艺术化人生的追求 |
第三节 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对于现代美学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近现代德国美学对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研究现状综述 |
3 理论创新与研究方法 |
第1章 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发生语境 |
1.1 社会历史的跌宕与传统文化的没落 |
1.1.1 世界霸权的争夺与科学文化的发展 |
1.1.2 民族的觉醒与视野的拓展 |
1.2 时代变革下的思想启蒙与精神重建 |
1.2.1 启蒙民思与重构精神成为美育的目标 |
1.2.2 以美育的实践方式完成思想启蒙与精神重构 |
1.3 近现代德国思想在现代中国的传播 |
1.3.1 在现代中国形成了康德和尼采思想传播的热潮 |
1.3.2 席勒和叔本华思想的广泛传播·黑格尔思想的传播由慢趋快 |
第2章 近现代德国美学与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路径 |
2.1 吸纳借鉴与改造转化 |
2.1.1 美学思想的移植与重新阐释 |
2.1.2 延伸与拓展美学概念与范畴的边界 |
2.2 在中西思想的融通中凸显民族本位 |
2.2.1 在中西比较的视域中坚守中国传统思想 |
2.2.2 中西思想文化间的融通与共契 |
2.2.3 在讲求理性与逻辑中扩展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 |
第3章 近现代德国美学与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特质 |
3.1 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启蒙精神 |
3.1.1 理性拂照下的启蒙与抗争 |
3.1.2 审美救赎作为拯救民众的一种路径 |
3.2 美育思想中的实践品格 |
3.2.1 美育思想对民众精神的重构与生活的指导 |
3.2.2 美育学科的初步创建与艺术观念的现实效用 |
3.3 异质文化间的相适性 |
3.3.1 以包容的学术胸襟接纳古今中外思想 |
3.3.2 在反思中择选式承继中西思想 |
第4章 现代中国美育理论的再思考 |
4.1 “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概念间的关系问题 |
4.1.1 “审美教育”包含“情感教育”中的情感要素 |
4.1.2 “艺术教育”是践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路径 |
4.2 社会启蒙与审美启蒙的缠结相伴 |
4.2.1 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在西方引起广泛论争 |
4.2.2 社会启蒙与审美启蒙在现代中国表现为缠结的状态 |
4.3 美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有效对接 |
4.3.1 融通中西理论与守护本国历史文化 |
4.3.2 美育理论践行的中国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1920年代的小诗研究 ——以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基本概念与内容 |
二 问题缘起 |
三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小诗的兴起 |
第一节 小诗的发生、发展与周作人的新村主义理想 |
一 周作人对日本短歌和俳句的译介 |
二 周作人的“新村”理想与文学理想 |
三 周作人的文学主张和小诗的发生 |
第二节 小诗的生存土壤:报刊业的发达与文学的大众化 |
一 报刊业的繁荣与小诗的发展 |
二 编辑的独具慧眼 |
三 评论的推波助澜 |
第二章 小诗的基本抒情主题 |
第一节 冰心的“爱”与“人生” |
一一 代人的时代感伤 |
二 “爱”的哲学:神性之爱和博爱 |
三 大人类主义影响下的爱的延展 |
第二节 宗白华的自然、宇宙和人 |
一 自然:诗学与美学实践的结合 |
二 无垠宇宙中的自我定位 |
三 青年要建立积极、健全的人生观 |
第三节 徐玉诺诗歌中的自我和命运 |
一 记忆:一种自我观照的方式 |
二 命运:在现实和苦难的夹缝中 |
三 生命意识与使命意识的统一 |
第三章 小诗的抒情结构和抒情特征 |
第一节 传统的“兴”与现代象征的融合 |
一 何谓“兴”及其转化 |
二 从因物起情到物我两忘 |
第二节 小诗的抒情特征:感性与智性的交融 |
一 刹那的情和思 |
二 对宇宙和自然万物的形而上观照 |
三 智慧入诗 |
第四章 小诗的影响与流变 |
第一节 走下圣坛后的诗与一代人的自我表达 |
一 对小诗的期望与责难 |
二 自我发现与个人的发声 |
第二节 小诗的诗性智慧在其他时空陆续绽放 |
一 1930年代的智性诗 |
二 战争时期的街头诗、枪杆诗 |
三 新时期以来的小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上) |
第一节 白话新诗与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 |
一、“诗界革命”的影响 |
二、意象派的影响 |
三、新诗运动倡导者的选择 |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和深化 |
一、闻一多“幻象”论对胡适“影像”论的深化 |
二、象征派意象诗学的勃兴 |
三、意象美学研究的自觉 |
第二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生活意象论的崛起 |
一、艾青的“生活感觉”意象论 |
二、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 |
第二节 九叶诗派的意象论 |
一、唐湜的“诗质”意象论 |
二、袁可嘉的“类型意象”论 |
第三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倾向 |
第一节 意象的“贵意”传统与“意” |
一、意象的“贵意”传统:言意之辩 |
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 |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性 |
一、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之“意” |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的原因 |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倾向 |
第一节 中西“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
一、中国古代“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
二、西方“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性 |
一、“尚象”之“象”的形象性 |
二、“尚象”之“象”的象征性 |
三、“尚象”之“象”的变动性 |
四、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尚象”的原因 |
第五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与批评论 |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
一、“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 |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
三、营造意境: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创构的审美追求 |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批评论 |
一、意象批评的过程及心理活动 |
二、意象批评需具备的个人能力 |
三、20世纪前期意象批评兴起的原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宗白华“空间意识”中的“意境”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宗白华“意境”内涵的演变 |
第一节 “意境”:人的感想情绪 |
第二节 “意境”:情景交融 |
第三节 “意境”:审美境界 |
一、造化与心源的凝合 |
二、化实景而为虚境 |
三、人格涵养 |
第二章 宗白华的“空间意识” |
第一节 “空间”的不同含义与表述 |
一、“空间”、“空”、“间”与“宇宙” |
二、“空间”与“空间意识” |
第二节 宗白华“空间意识”的表现形式 |
一、以大观小 |
二、移远就近,由近知远 |
第三节 宗白华“空间意识”的特征 |
一、宇宙本体论和审美空间论的结合 |
二、时空统一 |
三、虚实相生 |
第三章 宗白华之“空间意识”与“意境” |
第一节 “道”—艺术的最高境界 |
一、“道”与“时空” |
二、“道”与“虚”、“实” |
第二节 “舞”—意境的具象化 |
一、“舞”:综合时空的艺术形式 |
二、“舞”:“意境”在艺术中的具体体现 |
第三节 “空白”—意境创造的手法 |
一、“道”与“空白” |
二、虚实相生 |
第四章 宗白华“空间意识”中“意境”理论的意义 |
第一节 生命意识的凸显 |
第二节 拓宽了“意境”的研究范围 |
一、“意境”存在与中国传统各艺术形式之中 |
二、“意境”存在于中西艺术之中 |
第三节 回归中华文化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叶燮诗歌意象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叶燮的诗歌理论与意象的价值 |
第二节 叶燮《原诗》意象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意象本体论 |
第一节 意象“气”本体的提出 |
第二节 意象“气”本体的内涵 |
第三节 意象“气”本体的美学旨归 |
第二章 意象特征论 |
第一节 意象的结构特征 |
第二节 意象的内容特征 |
第三节 意象的风格特征 |
第三章 意象创构论 |
第一节 虚静:创构意象的前提 |
第二节 遇合:创构意象的物我关系 |
第三节 克肖自然:创构意象的原则 |
第四节 想象:创构意象的发生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文化遇合与文化选择──论宗白华与中外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宗白华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D]. 魏小雨.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2]宗白华美学思想管窥[D]. 展叶青.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0)
- [3]宗白华与朱光潜诗歌理论比较研究[D]. 常靖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研究[D]. 黄琳. 西南大学, 2020(02)
- [5]宗白华意境美学思想研究[D]. 朱英.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4)
- [6]近现代德国美学对现代中国美育理论建构的影响研究[D]. 祝志满. 辽宁大学, 2019(09)
- [7]1920年代的小诗研究 ——以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为例[D]. 江其金. 深圳大学, 2019(11)
- [8]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D]. 袁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宗白华“空间意识”中的“意境”理论研究[D]. 张智琴.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10]叶燮诗歌意象论研究[D]. 王珊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