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冰麦33及水浇条件下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陶冬雪,胡娟,高英志,周道玮[1](2021)在《吉林西部一年两茬种植模式的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吉林省西部地区长岭县和通榆县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半干旱地区小麦、燕麦与白菜、芥菜型油菜一年两茬种植模式的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以期为适合当地的高效农作物栽培模式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以当地常规"玉米一年一茬"种植模式为对照,以小麦/白菜、小麦/芥菜型油菜和燕麦/芥菜型油菜一年两茬种植模式为试验处理,第一茬种植前青小麦、小冰麦、澳麦和加燕2号,第二茬种植白菜、芥辣菜和黑芥末。结果表明,一年两茬种植模式较玉米一年一茬种植模式作物总生长期延长了25~49 d,总产值提高了42.4%~94.0%。其中,加燕2号/芥辣菜和加燕2号/黑芥末种植模式的产值较高,分别达51 092元·hm-2和50 042元·hm-2,是一年一茬玉米种植模式的1.94倍和1.90倍。加燕2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245株·m-2,芥菜型油菜的最佳灌水量为4.52×104mm·hm-2。因此,加燕2号/芥菜型油菜一年两茬种植模式适宜在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梁丹,刘丹,王从磊,胡子全,王红霞,时晓伟,许庆芬,冯刚,王建贺[2](2021)在《津强系列小麦系谱分析及高效育种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小麦品种‘津强7号’,‘津强8号’,‘津强10号’春小麦品种是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系列强筋、早熟、多抗小麦新品种。通过对‘津强7号’,‘津强8号’,‘津强10号’系普分析及育种手段研究,结果表明,以表型清晰,遗传背景明确的种质资源为基础,注重亲本的选配,结合蛋白标记、分子标记等多种育种方法结合的育种体系可以快速实现优质小麦新品种的高效选育。
庞劲松,刘宝[3](2020)在《小冰麦研究回顾与展望——纪念郝水院士逝世10周年》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人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形成经历了两次天然杂交和多倍化事件,近年来人们一直将小麦与近缘物种进行远缘杂交,培育抗性和品质提高的小麦新品种.天蓝冰草是小麦的近缘物种,它的基因组中携带小麦不具有的抗病、抗逆、高品质等有益基因.以郝水、何孟元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将普通小麦与天蓝冰草进行远缘杂交,并通过染色体工程手段,将天蓝冰草的优良基因(或染色体片段)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培育成多个抗病、耐逆、优质的小冰麦新品种.本文综述了对小冰麦的种类、细胞和分子遗传、抗性和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徐晓凤[4](2020)在《小麦品种(系)抗秆锈病性及TaBRI1和TaSugarX基因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graminis Pers.f.sp.tritici Eriks.&Henn.,Pgt)引起的小麦秆锈病曾在全球大规模爆发流行,并对小麦生产造成了巨大的产量损失。虽然20世纪70年代后该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仅局部国家或地区零星发生,但随着具有强毒力小麦秆锈菌新小种Ug99(TTKSK)在乌干达的出现(1999年),之后不断变异并快速传播,至今在13个国家已产生了13个生理小种;意大利西西里岛2016年又出现了近50年来对硬粒小麦中普遍利用的抗病基因Sr9e和Sr13具有联合毒力的一新小种TTTTF,使全球小麦生产再次面临巨大威胁。挖掘小麦抗源材料、开展秆锈菌种群毒力结构分析以及探究抗病相关基因,可为小麦抗病育种和病害防控提供重要理论支撑。本论文从解析国内主要小麦秆锈菌毒力结构为切入点,研究分析国内主要小麦品种(系)抗锈性,利用转录组数据并结合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手段验证小麦秆锈菌与小麦互作的抗病功能基因,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报道如下。1.利用已知小麦秆锈病抗病基因的43个单基因品系对我国当前流行的7个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21C3CTHQM、21C3CTHTM、21C3CFHQC、34MKGQM、34MKGSM、34C3RTGQM和34C3MTGQM)的抗性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单基因系对供试小种的抗病和感病情况,同时也确定了此7个供试菌种的毒力结构,为我国小麦秆锈病抗病基因的合理布局及小麦品种抗秆锈病研究奠定了基础。在供试的43个单基因品系中有W2619Sr9e、CnSTmonoderi、Eagle、BtS30Wst、Sr31/6*LMPG、Federation*4/Kavkaz、RL5405、Mq(2)5XG2919、W2691SrTt–1、W2691Sr37、Trident、DAS15和Fed/SrTt3等13个单基因系对所有供试的小种均表现出良好的全生育抗病性。为此,7个供试小种对上述13个单基系所含抗病基因(Sr9e、Sr21、Sr26、Sr30、Sr31、Sr31、Sr33、Sr35、Sr36、Sr37、Sr38、Sr47和SrTt3)不具有毒力;相反的Sr7b–Ra、ISr8a–Ra、ISr9a–Ra、W2691Sr9b、ISr9d–Ra、CnsSr9f、CnSr9g、ISr16–Ra和W2691Sr28等9个供试单基因品系无论在苗期还是成株期对供试的所有供试小种都表现高度感病。这7个供试小种对上述9个单基系所含基因(Sr7b、Sr8a、Sr9a、Sr9b、Sr9d、Sr9f、Sr9g、Sr16、Sr28)均具有毒力;在所有供试品系中ISr5–Ra、ISr6–Ra、W2691Sr10、ISr11–Ra、W2691Sr13、MQSr14、W2691Sr15、CombinationⅦ、LCSr18、LCSr19、LCSr20、SwSr22T.B.、Exhange、LcSr24Ag、Agatha/9*LMPG、73,214,3–1/9*LMPG、Pusa4/Edel、CnsSr32、Compare、RL6082和CnsSrTmp等21个单基因系对供试的一个或多个小种表现抗性,7个供试小种对上述21个单基系所含抗病基因Sr5、Sr6、Sr10、Sr11、Sr13、Sr14、Sr15、Sr17、Sr18、Sr19、Sr20、Sr22、Sr23、Sr24、Sr25、Sr27、Sr29、Sr32、Sr34、Sr39和SrTmp具有不同的毒力。2.利用已知毒力结构的上述7个供试小种对东北春小麦区(小麦秆锈病频发区)和长江中下游盆地和中部冬小麦种植省(小麦秆锈病扩散和流行桥梁区)征集到的211份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秆锈性分析,明确了小麦品种(系)的抗秆锈性情况,为抗秆锈病基因的筛选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支撑。秆锈菌优势生理小种21C3CTHTM、21C3CFHQC、34MKGQM、34MKGSM、34C3RTGQM和34C3MTGQM对75份甘肃小麦品种(系)抗秆锈性分析结果表明:38份(50.7%)对所有供试小麦秆锈菌表现出良好苗期抗病性;小种21C3CTHQM、34MKGQM和34C3RTGQM对136份由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北京和宁夏农业科学院提供的小麦品种(系)抗秆锈性分析结果表明:123份(90.4%)小麦品种(系)对所有供试小麦秆锈菌呈良好的全生育期抗病性。3.在前述小麦品种(系)抗秆锈病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r2、Sr24、Sr25、Sr26、Sr31和Sr38等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供试的211份小麦品种(系)所含已知抗性基因进行分析检测,筛选出对我国小麦秆锈病具有抗病性的Sr31和Sr38,对Ug99具有抗性的Sr2、Sr25、和Sr26,对抗锈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分子标记筛选结果表明:Sr2、Sr25、Sr31和Sr38在我国小麦品种中均有分布,其中有34份小麦品种(系)含有基因Sr2;有2份小麦品(系)种含有Sr25;有50份小麦品种(系)含有Sr31;有37份小麦品种(系)含有Sr38;未发现含有Sr24和Sr26的小麦品种(系)。4.根据本实验室前期小麦秆锈菌与小麦(Little club,LC)互作的转录组数据,进行了转录组结果验证,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如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受体基因TaBRI1(Brassinosteroid insensitive 1)、糖转运蛋白基因TaSTP1(Sugar transporter 1)、TaSugarC(Sucrose transporter C)和TaSugarX(Sucrose transporter X),同时结合病毒介导基因沉默(VIGS)技术,利用BSMV–VIGS对TaBRI1、TaSTP1、TaSugarC和TaSugarX进行沉默,沉默后的TaBRI1、TaSTP1、TaSugarC和TaSugarX小麦(LC)接种小麦秆锈菌34MKGQM,结果表明:沉默后的TaSTP1和TaSugarC的小麦对小麦秆锈病抗性不明显,沉默后的TaBRI1和TaSugarX小麦对小麦秆锈病具有抗性,该研究为筛选抗秆锈病基因奠定了理论依据。
杨婷[5](2019)在《小黑麦与小冰麦衍生新种质染色体的FISH分析》文中认为为了明确小黑麦CT775/81×小冰麦PSR3628的BC1F3和BC1F4株系中外源黑麦和冰草染色体的数目、存在形式及结构特点,探索它们染色体的遗传组成,本试验进行了表型和顺序GISH-FISH分析,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分别利用基因组DNA标记的探针与pAs1(红)和pSc119.2(绿)探针对小黑麦CT775/81(母本)和小冰麦PSR3628(父本)染色体进行了顺序GISH-FISH分析,建立了它们的FISH核型。小黑麦CT775/81含有42条染色体,其中14条黑麦染色体,染色体组成为AABBRR,是一个稳定遗传的六倍体小黑麦材料。pSc119.2探针在小麦B组和黑麦R组染色体有丰富的杂交信号,尤其是R组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最为清楚;而探针pAs1在小麦A组染色体上有较多的杂交信号,能将小黑麦CT775/81的染色体一一辨别。小冰麦PSR3628是源于普通小麦与冰草远缘杂交,含有56条染色体,为八倍体小冰麦,其中具有9对来自冰草的整条染色体。将小黑麦CT775/81和小冰麦PSR3628的FISH信号与中国春小麦等对比发现,它们染色体上的pAs1和pSc119.2信号都有所差别,可能是由于外源染色体的渗入,从而导致小麦A、B、D组等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小黑麦CT775/81×小冰麦PSR3628的BC1F3和BC1F4株系进行顺序GISH-FISH分析,从而准确地识别衍生系(A1群体)的染色体组成,分析外源黑麦和冰麦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及传递特点,将A1衍生系分为4种类型,分别命名为衍生系I、II、III和IV。衍生系I包括42份含有一条或一对2RS/2AgL易位染色体的易位系种质,如A1-25、A1-41等株系,其染色体组成为2n=42=AB+1213IR+12I2RS/2AgL。衍生系II包括22份分别含有3D、5D、6D、7D染色体的异代换系或异附加系种质,如A1-34株系(5D二体异附加系)。衍生系III包括9份分别为冰草1Ag、3Ag、4Ag染色体的异附加系种质,如A1-45株系(3Ag单体异附加系)。衍生系IV包括9份含有D组染色体和冰草染色体的多重异附加系种质,如A1-14株系(II7D+I1Ag多重异附加系)。通过表型性状调查,明确了小黑麦×小冰麦的BC1F3和BC1F4株系的主要表型性状和分离特点。结果显示,A1-7、A1-13、A1-62等株系的穗粒数有超亲优势。A1衍生系均对小麦白粉病表现为免疫,对小麦的叶/条锈病都表现为免疫或近免疫。对赤霉病免疫的株系有A1-4、A1-40、A1-67,其余株系多表现为高抗,只有3个株系表现为感病。在两世代中稳定抗穗发芽的株系有A1-4、A1-13、A1-14、A1-17、A1-40、A1-47、A1-62、A1-67、A1-75、A1-81、A1-92等。BC1F3和BC1F4株系株高在91.17 cm181.1 cm,绝大部分株系的株高在两亲本株高之间(110cm140 cm),变异系数为13.46%。通过秩和比统计方法对BC1F3和BC1F4株系的主要表型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表现较好的是A1-1、A-16、A-17、A-41、A-71和A-72株系。综上所述,本试验初步分析了小黑麦×小冰麦的BC1F3和BC1F4株系的染色体遗传组成,了解了它们的主要表型特点,有利于拓宽小麦遗传背景,为小麦遗传学研究及新品种选育提供新种质。
陈星灼[6](2018)在《小冰麦衍生小麦材料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文中指出从美国引进的八倍体小冰麦PSR3628具有抗病、抗穗发芽、耐盐、耐旱和耐贫瘠等优点。本试验采用表型调查、细胞学和顺序GISH-FISH技术对PSR3628小冰麦和Begra普通小麦杂交后代材料进行了研究,以探索该杂交后代染色体的遗传组成和花粉母细胞(PMCs)的减数分裂行为特点,拓宽小麦遗传背景,为小麦遗传育种提供新种质,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冰草基因组DNA探针以及重复序列pAs1和pSc119.2探针对母本小冰麦PSR3628进行了顺序GISH-FISH分析,结果发现PSR3628小冰麦中具有8对来自冰草的整条染色体,这些冰草染色体上pAs1红色信号分布较多,而pSc119.2绿色信号分布较少。另外,PSR3628小冰麦还有1对小麦-冰草易位染色体,外源冰草染色体小片段易位到普通小麦1D染色体长臂端部,这段冰草易位染色体端部具有清晰的pAs1红色信号。将PSR3628小冰麦的pAs1和pSc119.2的FISH信号与中国春小麦染色体对比,发现PSR3628小冰麦中来自普通小麦的一些染色体与中国春普通小麦的FISH信号存在差异。父本Begra小麦的FISH信号与中国春小麦基本一致;但是个别染色体与中国春小麦存在差异。以冰草基因组DNA为探针对PSR3628小冰麦×Begra小麦F3株系进行了GISH分析,结果显示,该F3株系中染色体数目为4054条,具有较大的变幅,其中有11个株系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3条,出现频率最高。该F3各单株中来自冰草的染色体数目为115条,冰草染色体出现频率最高的是7条和9条。37、44、25、60、38、39、32和29个株系中分别包括来自冰草的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和8号染色体,说明冰草的4号染色体可能与小麦染色体的同源性最高,其次是2号染色体。以pAs1和pSc119.2为探针的FISH分析发现,pAs1在冰草1号、2号、4号、5号、8号染色体上有较强信号,在6号、7号染色体上有较弱信号;而pSc119.2探针在冰草染色体上的信号较少,仅在3号和5号染色体上有较弱的信号。通过对PSR3628小冰麦×Begra小麦F2株系花粉母细胞的细胞学观察,发现该F2不同株系的染色体数目为3856条,在中期I平均有单价体2.94个,环状二价体17.09个,棒状二价体4.42个;在后期Ⅰ平均有3.81个落后染色体,在末期Ⅱ平均有1.88个微核,减数分裂指数为3.1330.13,表现出较大的遗传不稳定性。PSR3628小冰麦和Begra小麦杂交F2绝大多数株系具有小麦白粉病免疫(88个株系)和抗穗发芽(95个株系)的优点;发现了赤霉病免疫(2个株系)和高抗条锈病(18个株系)的抗病株系;75.64%F3株系的种子百粒重表现出超亲优势,5个株系的百粒重达到4 g以上。综上所述,本试验初步分析了该后代的染色体遗传组成,明确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特点,了解了它们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可为小麦遗传学深入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赵月[7](2017)在《种植小冰麦 “笨白面”打入超市》文中提出吉林省双辽市王奔镇呈祥村有20多年的种小冰麦的历史,但都是零散种植,一个村种植小冰麦的面积也不足20公顷。由于规模小,零散经营,"笨白面"卖不上好价,秋菜受市场影响,有的年份秋菜市场不稳定,农民收入不高不稳。2016年呈祥村成立了"王奔镇呈祥村小冰麦种植合作社",种植户发展到40多户,小冰麦面积达50多公顷。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施农肥及生
林兴生[8](2013)在《菌草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1986年,福建农林大学发明了“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技术,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拓展,该技术已发展形成综合性技术——菌草技术。菌草技术具有太阳能利用率高、资源利用率高、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等优点,现已传播到87个国家,已在我国32个省、市的386个县(市)应用。由菌草技术发展形成的产业——菌草产业,涵盖菌业、草业、畜牧业等产业,并涉及生物医药、保健食品、菌物饲料、生物肥料、水土保持、荒漠治理及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等领域,是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新兴产业,发展菌草产业既能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又能改善生态环境,使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共赢。虽然菌草产业有巨大的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不少发展瓶颈,本研究针对菌草产业发展若干瓶颈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菌草抗逆性生理研究为探明莱竹、芦竹、巨菌草、象草、稗草等5种菌草对碱、盐、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抗碱、抗盐、抗寒能力,分别以0、50、100、125、150、200mmol·L-1 Na2CO3溶液模拟碱胁迫,以0、50、100、150、200、250 mmol·L-1 NaCl处理模拟盐胁迫,以3,0,-5,-10,-15,-20℃等不同的温度处理,模拟低温胁迫,测定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S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恢复试验后植株死亡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以上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Na2CO3胁迫浓度的升高,5种菌草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呈上升趋势,SS含量,SOD、POD、CAT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稗草、莱竹、象草、巨菌草、芦竹的生理指标平均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36、0.95、0.01、0.14、0.83,半致死Na2CO3胁迫浓度分别为107.0、127.7、68.5、78.5、123.0 mmol·L-1,5种菌草的抗碱能力强弱为:莱竹>芦竹>稗草>巨菌草>象草。稗草、莱竹、象草、巨菌草、芦竹的半致死NaCl胁迫浓度分别为132.6、129.8、105.9、114.9、164.1mmol·L-1其生理指标平均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58、0.43、0.94、0.06、0.02,5种菌草的抗盐能力强弱为:芦竹>稗草>莱竹>巨菌草>象草。莱竹、芦竹、巨菌草、象草、稗草等5种菌草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12.05,-21.28,0.69,0.18,-1.98℃;5种菌草抗寒能力强弱为芦竹>莱竹>稗草>象草>巨菌草。2.巨菌草丰产栽培研究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巨菌草出芽时间、出芽率、成活率及种植密度和施肥对其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中双节斜插的出芽时间最早,四种种植方式的巨菌草出芽率和成活率依次为双节平埋>双节斜插>单节斜插>单节平埋>,双节平埋的成活率最高,分别比双节斜插、单节斜插、单节平埋高3.2%、13.3%、17.5%。随种植密度增大,分蘖数、茎粗减小,株高、产量先升后降;株行距20 cm×20 cm时产量最低,株行距80 cm×60cm时产量最高,与120cm×80cm差异不显着,与其他差异显着,分别比株行距20 cmx20cm产量高28.9%和24.2%,巨菌草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0 cm×60cm。在有机肥、废菌料作基肥的试验中,随有机肥、废菌料施肥量增大,株高、分蘖数、茎粗、产量增加,且与对照(CK)差异显着,但施肥量3000kg·hm-2与4500kg·hm-2差异不显着,表明随施肥量增大,肥料报酬率下降,适宜的施肥量为3000kg·hm-2;有机肥施肥量为3000kg·hm-2时,株高、分蘖数、茎粗、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9.5%、38.7%、28.3%、39.0%,废菌料施肥量为3000kg·hm-2时,株高、分蘖数、茎粗、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7.6%、35.1%、27.1%、37.3%,废菌料与有机肥对巨菌草生长特性及产量影响差异不显着,表明废菌料与有机肥有相同的效果。在有机肥作基肥施肥量3000kg·hm-2基础上进行尿素、复合肥追肥的试验中,随尿素、复合肥追肥量增大,株高、分蘖数、茎粗、产量增加,且与对照(CK)差异显着,但追肥量750kg·hm-2与1125kg·hm-2差异不显着,表明,随追肥量增大,肥料报酬率下降,适宜的追肥量750kg·hm-2;尿素追肥量为750kg·hm-2时,株高、分蘖数、茎粗、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3.4%、61.7%、12.2%、45.5%,复合肥追肥量为750kg·hm-2时,株高、分蘖数、茎粗、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4.7%、26.9%、14.1%、48.5%,尿素与复合肥对巨菌草生长特性及产量影响差异不显着。在废菌料作基肥施肥量3000kg·hm-2基础上进行尿素、复合肥追肥的试验中,随尿素、复合肥追肥量增大,株高、分蘖数、茎粗、产量增加,且与对照(CK)差异显着,但追肥量750kg·hm-2与1125kg·hm-2差异不显着,表明,随追肥量增大,肥料报酬率下降,适宜的追肥量750kg·hm-2;尿素追肥量为750kg·hm-2时,株高、分蘖数、茎粗、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9.5%、38.7%、28.3%、44.9%,复合肥追肥量为750kg·hm-2时,株高、分蘖数、茎粗、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7.6%、35.1%、27.1%、47.4%,尿素与复合肥对巨菌草生长特性及产量影响差异不显着。3.菌草综合利用研究(1)不同生育期巨菌草的营养特性巨菌草营养成分在个体发育中变化显着,随生长时间延长,干物质增加,生长90天比生长30天高29.1%;粗蛋白含量降低,生长30天比生长90天高83.1%;灰分含量基本上呈下降趋势,无氮浸出物呈上升趋势,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先升高后趋稳;表明生产上为了得到优质鲜草,要根据不同需要合理选择刈割时间。(2)菌草含水量及干燥效率研究测定巨菌草、类芦、五节芒等3种菌草的含水量,并通过9种处理:粉碎斗烘干(B1)、烘干(B2)、粉碎+晒干(B3)、压扁+晒干(B4)、晒干(B5)、粉碎+风干(B6)、风干(B7)、粉碎+晾干(B8)、晾干(B9)研究其干燥效率,结果表明,巨菌草的含水量最高,为75.7%,分别比类芦、五节芒高12.6%、13.6%,差异显着。4种烘干方法的干燥效率大小依次为烘干>晒干>风干>晾干,菌草不同处理方式的干燥效率为粉碎>压扁>未处理(完整植株),不同干燥方式对菌草干燥效率影响显着,以粉碎+烘干(B1)的干燥效率最高,是烘干(B2)的2.73-2.82倍,为其他干燥方式的11.1-144.5倍,粉碎+晒干(B3)的干燥效率是晒干(B5)的2.32-2.35倍,压扁+晒干(B4)的干燥效率是晒干(B5)的1.51-1.53倍,晾干的效果最差;除粉碎+晾干(B8)和晾干(B9)2种处理外,其他7种处理,含水量均在20%以下。3种菌草中,巨菌草的干燥效率最高,类芦次之,五节芒最低。(3)菌草鹿角灵芝栽培特性及营养和有效活性成分分析对南非引进的灵芝菌株南GL11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并研究其鹿角灵芝栽培特性及其营养和有效活性成分,结果表明,灵芝南GL11与芝120、芝102在DNA水平上存在差异。南GL11与当地主栽培品种韩芝1号进行鹿角灵芝栽培时,灵芝南GL11呈鹿角状,韩芝1号为念珠状,南GL11形状优于韩芝1号。菌草鹿角灵芝南GL11菌柄显着长于韩芝1号,比其长7.4%,菌柄直径略比韩芝1号粗,但无显着差异;鲜芝、于芝产量均显着高于韩芝1号,分别高40.9%、21.4%,其鲜干比分别为2.55、2.18;菌草南GL11鹿角灵芝的多糖、总三萜含量分别比韩芝1号高28.57%、10.2%,差异显着;其粗蛋白与氨基酸含量略低于韩芝1号,但差异不显着,二者氨基酸组分相同,均检出十七种氨基酸,色氨酸则可能因酸分解未能检出。南GL11鹿角栽培时,形状好,产量高,有效活性成分高,具较好的推广前景。(4)菌草作为生物质燃料研究以生长3个月、1 a、2 a的巨菌草、象草、芦竹、五节芒等4种菌草为材料,对其进行作为生物质燃料的工业分析和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菌草的干燥基灰分含量为5.85%-18.25%,挥发分含量为64.28%-75.79%,固定碳含量为15.70%-19.54%,全硫含量为0.12%-0.76%;干燥基高位发热量为14.67-18.49 MJ·kg-1,是原煤发热量的70.0%-88.3%,空干基高位发热量为14.27-18.20 MJ·kg-1,是原煤发热量的68.2%-86.9%;巨菌草、芦竹和五节芒不同生长期的干燥基挥发分、固定碳含量、发热量不同,且随着生长期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生长1a时达到最高,最适宜作为生物质燃料,4种菌草中,芦竹的发热量最高。菌草作为生物质燃料有潜在应用前景。(5)菌草生态功能研究①不同种植年限的巨菌草对植物和昆虫多样性的影响以未种植巨菌草的荒山坡地为对照(CK),研究种植年限为1、2、3年的巨菌草群落的植物和昆虫多样性。结果表明:种植巨菌草的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比CK低,但盖度比CK高,种植3年的盖度最高为91.6%,比CK高75.8%;种植3、2、1年的巨菌草群落昆虫物种丰富度分别为CK的5.6、5.3和3.6倍;不同种植年限巨菌草群落植物和昆虫的Simpson、Shannon、均匀度、Brillouin、 McIntosh等指数均显着高于CK,说明种植巨菌草可明显影响群落的植物和昆虫多样性;群落的植物和昆虫多样性随种植年限的增长逐渐趋于稳定。②荒坡地种植巨菌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种植于荒坡地、不同生长年限(1年、2年、3年、5年)的巨菌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巨菌草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大,培养72-96 h变化最明显,培养144 h后各土壤AWCD值均达到最大值。总体上AWCD值大小依次为:2年生>3年生>1年生>5年生>CK,不同生长年限的巨菌草土壤AWCD值均比对照高,且差异显着,2年生AWCD值最高,其次为3年生,1年生、5年生巨菌草土壤AWCD值差异不显着。对培养96h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特性进行主成分分析,31个碳源中提取的与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相关的主成分8个,其中主成分1至主成分8分别能够解释变量方差的25.39%、18.89%、11.28%、9.31%、6.84%、5.60%、5.26%、4.71%,合计解释变量方差的87.27%;主成分1、主成分2能够区分不同生长年限巨菌草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特征,2年生、3年生巨菌草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CK相比,差异显着;与主成分1显着相关的碳源主要是糖类,氨基酸,羧酸和多聚物,与主成分2显着相关的碳源主要是氨基酸。不同生长年限的巨菌草的Shannon (H)、均匀度、Brillouin指数均高于CK,且差异显着,2年生与3年生差异不显着,1年生与5年生差异不显着。总体上不同生长年限巨菌草的土壤的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比对照高,其中3年生巨菌草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高98.20%,5年生巨菌草土壤的碱解氮含量比对照高93.2%;除1年生巨菌草外,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均与对照差异显着。在荒坡上种植巨菌草,可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肥力,荒坡地种植巨菌草能产生一定的生态正效应。
杨春玲,薛鑫[9](2010)在《豫北地区小麦产业技术发展报告》文中研究说明12010年本区域小麦生产情况1.1小麦生产概况及主导品种黄淮海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生产优质强筋小麦,豫北部地区的区域优势更大。根据农业部颁布的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该区是发展强筋小麦的重点地区。由于我国缺乏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因此种植优质强筋小麦对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可以获得双赢的局面,优质麦收购价格要高于普通小麦10%~15%,
李政权[10](2009)在《基于离散元法的小麦排种器的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离散元法仿真分析与台架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组合内窝孔小麦精密排种器、外槽轮式排种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探索基于离散元法的小麦排种器的数字化设计方法。根据离散元法分析计算的要求,对三种小麦种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给出了种子三维尺寸、球形率、密度、含水率等基本物理参数,研究了种子刚度系数、弹性模量、碰撞恢复系数、摩擦系数等力学性质与各自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将两种小麦排种器用有机玻璃加工后,对排种器在不同品种小麦种子、不同排种器转速条件下进行了台架试验,利用高速摄像系统和爆破运动分析软件BLASTER’S MAS分析了排种器工作过程中转速对种子运动速度、种子运动轨迹、排种性能等的影响。借助于课题组研制的新型CAE仿真软件,通过改变排种器CAD模型、转速、接触力学模型、种子模型和仿真参数,对两种小麦排种器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和台架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离散元法来分析小麦排种器的工作过程是可行的,这不仅为小麦排种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而且也为小麦排种器的数字化设计探索了一种新方法。
二、小冰麦33及水浇条件下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冰麦33及水浇条件下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西部一年两茬种植模式的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期 |
2.2 产量和产值 |
2.3 灌水量对芥菜型油菜籽粒产量的影响 |
2.4 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2)津强系列小麦系谱分析及高效育种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津强系列春小麦品种分析 |
1.1 津强7号 |
1.2 津强8号 |
1.3 津强10号 |
2 津强系列春小麦系谱分析 |
3 津强系列育种体系思路 |
3.1 冬春杂交进行种质创制 |
3.2 多种鉴定技术结合 |
3.3 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提升育种效率 |
3.4 穿梭育种提升新品种适应性 |
3.5 企业早期成品研发加速生产效益形成 |
4 展望 |
(4)小麦品种(系)抗秆锈病性及TaBRI1和TaSugarX基因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小麦秆锈病研究进展 |
1.1 小麦秆锈病及其防治 |
1.1.1 小麦秆锈病病原 |
1.1.2 小麦秆锈病传播流行途径 |
1.1.3 小麦秆锈病危害与防治 |
1.2 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与毒力分析 |
1.2.1 小麦秆锈菌生理小种的命名 |
1.2.2 我国小麦秆锈菌毒力 |
1.3 新型小麦秆锈菌小种Ug99 |
1.3.1 Ug99 及相关小麦秆锈菌小种的发现与毒力变异 |
1.3.2 Ug99 的危害 |
1.4 抗秆锈基因与小麦品种(系)的抗秆锈性分析 |
1.4.1 抗秆锈性基因的来源与定位 |
1.4.2 小麦品种(系)的抗秆锈性分析 |
1.5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5.1 分子标记技术 |
1.5.2 PCR与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简介 |
1.5.3 转录组研究概况 |
1.6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
1.6.1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概念及原理 |
1.6.2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的应用 |
1.7 油菜素甾醇的简介 |
1.8 植物糖转运蛋白简介 |
1.9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小麦抗病品系对中国当前流行秆锈菌小种的有效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株的扩繁 |
2.1.2 Sr单基因系 |
2.1.3 苗期有效性鉴定 |
2.1.4 成株期有效性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苗期供试单基因系对小麦秆锈菌有效性分析 |
2.2.2 成株期供试单基因系对小麦秆锈菌有效性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我国部分小麦品种(系)苗期与成株期抗秆锈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小麦材料 |
3.1.2 菌种 |
3.1.3 菌种扩繁与苗期、成株期接种与鉴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75份甘肃省小麦品种(系)苗期结果分析 |
3.2.2 136份小麦品种(系)苗期抗性结果分析 |
3.2.3 75份甘肃省小麦品种(系)成株期结果分析 |
3.2.4 136份小麦品种(系)成株期抗性结果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我国部分小麦品种(系)抗秆锈性基因的分子检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小麦材料 |
4.1.2 试剂和仪器 |
4.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4.1.4 抗性基因及其PCR反应条件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45个Sr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抗性基因检测结果 |
4.2.2 甘肃省的75份小麦品种(系)的抗性基因检测结果 |
4.2.3 136份小麦品种(系)抗性基因筛选结果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结果探究TaBRI1、Ta STP1、Ta SugarC和 Ta SugarX对小麦秆锈病的抗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感受态制备 |
5.1.2 质粒扩繁与转化 |
5.1.3 试剂及仪器 |
5.1.4 培养基 |
5.1.5 RNA的提取,反转录及RT-PCR |
5.1.6 BSMV-VIGS体系验证 |
5.1.7 TaBRI1、TaSTP1、TaSugarC和 TaSugarX的 BSMV-VIGS载体的构建 |
5.1.8 TaBRI1、TaSTP1、TaSugarC和 TaSugarX的 VIGS载体转入烟草及接种小麦 |
5.1.9 Pgt接种沉默后的小麦 |
5.1.10 RT-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BSMV-VIGS体系验证结果 |
5.2.2 TaBRI1、TaSTP1、TaSugarC和 TaSugarX沉默与接种Pgt结果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小黑麦与小冰麦衍生新种质染色体的FISH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对小麦改良的意义 |
1.1.1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基因源 |
1.1.2 小麦-黑麦属间杂交概况 |
1.1.3 小麦-冰草属间杂交概况 |
1.2 小麦三属杂种的创建及研究现状 |
1.2.1 小麦三属杂种异附加系 |
1.2.2 小麦三属杂种异代换系 |
1.2.3 小麦三属杂种易位系 |
1.2.4 小麦三属杂种的研究现状 |
1.3 小麦背景下外源染色体的检测 |
1.3.1 形态学检测 |
1.3.2 细胞学检测 |
1.3.3 生化标记检测 |
1.3.4 分子标记检测 |
1.4 小麦近缘属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目的 |
1.5.2 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常用溶液与试剂 |
2.2 方法 |
2.2.1 染色体制片 |
2.2.2 荧光原位杂交 |
2.2.3 基因组原位杂交 |
2.2.4 主要表型性状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亲本材料的细胞学鉴定 |
3.1.1 母本CT775/81小黑麦的顺序GISH-FISH鉴定 |
3.1.2 父本PSR3628小冰麦的顺序GISH-FISH鉴定 |
3.2 BC_1F_3和BC_1F_4株系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2.1 衍生系Ⅰ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2.2 衍生系Ⅱ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2.3 衍生系Ⅲ染色体的序GISH-FISH分析 |
3.2.4 衍生系Ⅳ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2.5 BC_1F_3和BC_1F_4株系染色体组成分析 |
3.2.6 BC_1F_3和BC_1F_4株系染色体组成分类 |
3.2.7 BC_1F_3和BC_1F_4株系染色体数目分析 |
3.3 BC_1F_3和BC_1F_4株系的表型分析 |
3.3.1 亲本的表型分析 |
3.3.2 BC_1F_3和BC_1F_4株系的表型分析 |
3.3.3 BC_1F_3和BC_1F_4株系表型综合评价 |
3.3.4 BC_1F_3和BC_1F_4株系表型变异系数分析 |
3.3.5 BC_1F_3和BC_1F_4株系的抗性鉴定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衍生系染色体组成的鉴定 |
4.2 黑麦、冰草染色体在小黑麦与小冰麦回交后代中的分布 |
4.3 三属杂种的应用价值 |
4.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
参加科研项目 |
(6)小冰麦衍生小麦材料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小麦育种中远缘杂交的运用 |
1.1.1 人工合成双二倍体 |
1.1.2 异附加系 |
1.1.3 异代换系 |
1.1.4 易位系 |
1.2 冰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常用溶液与试剂的配置方法 |
2.2 试验方法 |
2.2.1 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处理 |
2.2.2 根尖染色体的制备 |
2.2.3 GISH分析 |
2.2.4 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制片 |
2.2.5 农艺性状调查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PSR3628小冰麦和Begra小麦杂交亲本及其F3株系根尖细胞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1.1 亲本根尖细胞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1.2 F_3株系根尖细胞染色体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3.2 PSR3628小冰麦和Begra小麦杂交F_2株系减数分裂行为分析 |
3.3 PSR3628小冰麦和Begra小麦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
3.3.1 条锈病抗性分析 |
3.3.2 白粉病抗性分析 |
3.3.3 赤霉病抗性分析 |
3.3.4 穗发芽抗性分析 |
3.3.5 种子百粒重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实验方法的比较 |
4.1.1 花粉母细胞的取样时期 |
4.1.2 不同压片方法的比较 |
4.1.3 GISH方法的优化 |
4.2 PSR3628小冰麦和Begra小麦杂交F_2株系PMCs减数分裂行为分析 |
4.3 小冰麦及其衍生系的顺序GISH-FISH分析 |
4.4 PSR3628小冰麦和Begra小麦杂交后代表型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菌草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菌草技术 |
1.2.2 菌草抗逆性生理 |
1.2.3 菌草丰产栽培 |
1.2.4 菌草干燥 |
1.2.5 菌草鹿角灵芝 |
1.2.6 菌草生物质燃料 |
1.2.7 菌草生态功能 |
1.2.8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菌草抗逆性生理研究 |
2.1 抗碱性研究与评价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讨论 |
2.2 抗盐性研究与评价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讨论 |
2.3 抗寒性研究与评价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3.3 讨论 |
第三章 菌草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草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种植方式对巨菌草出芽时间、出芽率、成活率的影响 |
3.2.2 密度对巨菌草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3.2.3 施肥对巨菌草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菌草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
4.1 菌草不同生长期营养特性 |
4.2 菌草脱水工艺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讨论 |
4.3 菌草鹿角灵芝新品种引进及栽培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讨论 |
4.4 菌草作为生物质燃料研究 |
4.4.1 材料与方法 |
4.4.2 结果与分析 |
4.4.3 讨论 |
4.5 菌草生态功能研究 |
4.5.1 不同种植年限的巨菌草对植物和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
4.5.2 荒坡地种植巨菌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豫北地区小麦产业技术发展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2010年本区域小麦生产情况 |
1.1 小麦生产概况及主导品种 |
1.1.3 区域化、规模化、程序化生产 |
1.2 主推技术 |
1.2.1 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 |
1.2.1. 1 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1.2.1. 2 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的优点 |
1.2.2 氮肥后移技术 |
1.2.2. 1 氮肥后移可显着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 |
1.2.2. 2 氮肥后移可明显改善小麦的籽粒品质。 |
1.2.3 小麦垄作高效栽培技术 |
1.2.4 小麦定额灌溉技术 (这个思想与核心任务的节水灌溉相似) |
1.2.5 加强冬前及春季肥水管理技术 |
1.2.6 加强小麦生育过程的化控技术推广。 |
1.3 大田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
2 当地小麦下年生产能力预测 |
3 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粮食增产问题 |
3.2 小麦种子包衣剂使用问题 |
3.2.1 安阳市及豫北地区一样, 近几年由于实施了种子直补, |
3.2.2 如果国家实施种子包衣补贴, 能减轻农民用种负担, 减少部分用种量, 培育壮苗, 增加抵抗力和抗逆性, 增加亩产量。 |
3.2.3 如果大规模实施小麦种子包衣, 每亩需要增加包衣剂、用工、机械等生产成本0. |
3.2.4 为了避免小麦专用包衣剂使用过程中出现大的问题, 在 |
(10)基于离散元法的小麦排种器的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小麦排种器的种类及研究现状 |
1.2.1 小麦精播的特点及几种常见的小麦精密排种器 |
1.2.2 新原理与新技术的应用 |
1.3 离散元法及其在数字化设计中的应用 |
1.3.1 离散元法概述 |
1.3.2 离散元法的基本方程 |
1.3.3 离散元法在数字化设计中的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小麦种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量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小麦种子物理参数的测量与分析 |
2.2.1 种子三维尺寸的测量与分析 |
2.2.2 种子千粒重的测量与分析 |
2.2.3 种子密度的测量与分析 |
2.2.4 种子含水率的测量与分析 |
2.2.5 种子含水率的调整与分析 |
2.3 小麦种子力学性质的测量与分析 |
2.3.1 种子摩擦系数的测量与分析 |
2.3.2 种子刚度系数的测量与分析 |
2.3.3 种子破碎力的测量与分析 |
2.3.4 种子弹性模量的测量与分析 |
2.3.5 种子碰撞恢复系数的测量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麦排种器的台架试验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备及条件 |
3.2.1 PSJ型排种器性能试验台和排种器 |
3.2.2 高速视频摄像系统 |
3.2.3 高速摄像分析软件BLASTER’S MAS |
3.3 试验前准备工作 |
3.4 组合内窝孔小麦精密排种器台架试验 |
3.4.1 试验方案与步骤 |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外槽轮式排种器台架试验 |
3.5.1 试验方案与步骤 |
3.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麦排种器工作过程的离散元法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离散元法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参数选取 |
4.2.1 边界模型的建立 |
4.2.2 颗粒模型的建立 |
4.2.3 接触力学模型的选取 |
4.2.4 仿真参数的选取 |
4.3 小麦排种器工作过程的仿真分析 |
4.3.1 组合内窝孔小麦精密排种器 |
4.3.2 外槽轮式排种器 |
4.3.3 不同仿真条件时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组合内窝孔小麦精密排种器清种角度、种子面倾角、投种角二维仿真结果分析图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四、小冰麦33及水浇条件下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西部一年两茬种植模式的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J]. 陶冬雪,胡娟,高英志,周道玮. 土壤与作物, 2021(02)
- [2]津强系列小麦系谱分析及高效育种体系研究[J]. 梁丹,刘丹,王从磊,胡子全,王红霞,时晓伟,许庆芬,冯刚,王建贺. 天津农业科学, 2021(06)
- [3]小冰麦研究回顾与展望——纪念郝水院士逝世10周年[J]. 庞劲松,刘宝.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4]小麦品种(系)抗秆锈病性及TaBRI1和TaSugarX基因功能研究[D]. 徐晓凤.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5]小黑麦与小冰麦衍生新种质染色体的FISH分析[D]. 杨婷. 贵州大学, 2019(09)
- [6]小冰麦衍生小麦材料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D]. 陈星灼. 贵州大学, 2018(05)
- [7]种植小冰麦 “笨白面”打入超市[J]. 赵月. 农业知识, 2017(19)
- [8]菌草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D]. 林兴生.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8)
- [9]豫北地区小麦产业技术发展报告[J]. 杨春玲,薛鑫. 中国产业, 2010(11)
- [10]基于离散元法的小麦排种器的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D]. 李政权. 吉林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