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字型人工鱼礁礁体的水动力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胡聪,毛海英,王开睿[1](2022)在《圆筒型鱼礁体纵横布设间距下的水动力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软件数值计算了圆筒型人工鱼礁体在不同纵向和横向布设间距下的水动力特性,实测了圆筒型人工鱼礁体在纵向布设间距1.0L和2.0L(L为礁体长度)下的流场及受力特性,验证了物理模型实验中各个测点的流速值和阻力值,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1)圆筒型人工鱼礁体纵横布设间距不同时,水动力特性差异较大;(2)横向布设情况下,上升流最大高度、上升流水平跨度和阻力系数随间距增大而减小,横向布设间距为0.5L时,上升流最大高度最高,间距为2.0L时,上升流体积最大;(3)纵向布设情况下,上升流最大高度随间距增大而减小,上升流水平跨度和上升流体积随间距增大而增大,纵向间距为4.0L~5.0L时,增幅变缓,间距为4.0L时流场效应较好。本研究为人工鱼礁体组合布局及优化提供参考。
张超[2](2021)在《基于物理模拟的海洋牧场礁体平面布局设计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国内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的礁区建设各式各样,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合理的布局会严重影响到生产效益。因此,如何更好地设计合理的礁体布局,成为现在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旨在使用物理模拟方法,确定最优的礁体布局关键参数以及最佳的礁体布局方案。本文针对莱州明波水产公司所在的莱州湾海域状况,以及莱州明波水产公司养殖的鱼类资源,以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试验水槽为模拟现场,开展鱼礁布局关键参数和礁体布局设计与选优的物理模型试验,辅以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试验室大波流水槽,通过观察礁体位置的变动情况,判断礁体的稳定性良好。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礁体布局的关键参数礁体间距有横向间距与纵向间距2种情况,随着礁体横向或者纵向间距的增加,集鱼数量都出现先增大,然后减少的趋势。当礁体横向与纵向的间距数值都设定在1.0倍的礁体尺寸时,诱集鱼类效果最好。礁体迎流角度45°与90°、75°、60°之间差异显着;90°、75°和60°迎流时,两两之间集鱼均值无明显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把礁体以45°投放迎流。随着礁体引入比例的增加,集鱼条数也会随之增加,但当礁体比例设置到40%以后,试验区聚集试验鱼数量会出现下降,因此礁体最佳比例应该控制在40%到50%之间。(2)礁体布局、流速、投鱼条数都对试验区域集鱼条数占比具有显着影响。礁体布局与流速交互作用对试验区域集鱼条数占比具有显着影响。礁体布局与投鱼条数,流速与投鱼条数,礁体布局、流速与投鱼条数等,对集鱼条数占比没有很大影响。(3)在水槽试验3种流速交互作用下,礁体投放区诱集试验鱼数量作用显着。四点型礁体布局,五点型礁体布局,回字型礁体布局,卍字型礁体布局和田字型礁体布局等5种布局结构,在试验研究和综合因素考虑下,回字型礁体布局方案能够实现集鱼条数占比最高。(4)鱼类聚集效果受鱼类密度大小的影响。礁区面积是固定值得情况下,当投鱼条数依次增加时,在礁体投放区的集鱼条数占比出现先降低再升高的现象。在试验区域投放试验鱼是50条时,礁体投放试验区集鱼条数占比最高。本文创新点主要在于:(1)运用水槽物理模型试验,在水动力条件下,基于生物行为学方法,研究礁体布局的关键参数,即礁体间距,迎流角度和引入数量比例,分析斑石鲷幼鱼的分布情况。每组对比试验是在3种试验水流条件下进行,补充了传统研究方法缺少水流条件的不足,丰富了对斑石鲷行为的认知。(2)试验更进一步地着眼于水动力条件下,研究单位鱼礁的不同布局方案以及不同试验鱼密度对鱼类聚集分布的影响。运用重力相似和几何相似原则,模拟实际海域水动力情况,通过对比试验,准确统计分析数据,得出不同礁体布局对试验鱼的诱集效果。由于水槽试验比较接近在自然海区的生态状况,相对于“数值模拟”研究等,可提供一个更加直观、直接的试验结果。
叶功照,王莹,陈舜,萧云朴,俞鸿源,胡夫祥,尤鑫星,宋伟华[3](2021)在《南麂列岛海域两种框型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试验》文中研究指明为改良南麂列岛海域投放的人工鱼礁礁体存在的沉陷、位移现象,试验研究了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并进行对比验证。采用水槽试验方法,对两种框型人工鱼礁模型在5种水流速度(0.15、0.20、0.25、0.30、0.35 m/s)和4种迎流角(0°、15°、30°、45°)条件下的阻力进行测定,并计算阻力系数。以水槽试验所测得的阻力系数,结合波流动力学理论计算两种实物礁体的水阻力、抗滑移系数和抗倾覆系数。结果显示,两种礁体的阻力均与流速呈幂函数关系,在流速v=0.35 m/s时的阻力差比值最低;两种礁体在相同流速下的阻力差比值均随冲角增大而减小;在不同流速下,两种礁体的阻力系数均在冲角θ=15°时差异最小,在θ=45°时差异最大;随着冲角和迎流速度的增加,礁体的抗滑移、抗倾覆系数逐渐减小,两种礁体在海水流速u≥5节、冲角θ≥30°时抗滑移系数<1,但抗倾覆系数始终>1.2。研究表明,改良后的框型鱼礁在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罗文强,赵刚,张彦彦,刘颖顺,卢霞[4](2021)在《海州湾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建设前后海洋环境变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连云港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建设前后的水动力环境变化,利用DHI MIKE水动力模块模拟2002年和2016年人工渔礁区建设前后的水动力环境,并分析人工鱼礁区潮流为SE方向时顺流方向纵断面流速和流向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工程前后鱼礁区内水质和水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建成后,工程海域垂向流速和流向变化较大,水平流速和流向变化较小;由于附着在人工鱼礁上大型藻类的生长,水质逐年变好,且水生物量也逐年增加。
张云岭,赵祺,齐遵利,张秀文,叶敏,崔晨,石保佳,侯润[5](2021)在《几种不同类型人工鱼礁的稳定性和集鱼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唐山祥云湾海洋牧场海域具体特点,设计并投放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礁(A1、A2、A3、A4)、岩石礁(B1、B2)和船礁(C1)等三种不同性质的鱼礁。通过对鱼礁抗滑移、抗倾覆参数及集鱼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的人工鱼礁礁型。结果显示:上述几种礁体抗倾覆系数、抗滑移系数均大于1,保证了礁体在海水中的稳定性。几种礁体对渔获量的影响差别较小,从集鱼效果上看,最好的是A2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礁。
方继红[6](2020)在《十字翼型系列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由于人类过度捕捞、沿海海域环境污染加剧,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严重,海洋牧场建设得到重视。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的符合我国渔业产业需求的可持续的海洋渔业增殖方式,对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工鱼礁做为海洋牧场建设的基础构造物,对其水动力特性的研究极其重要。人工鱼礁水动力学特性主要研究其流场效应和稳定性。人工鱼礁的流场效应是实现其增殖和聚集原理的基础,人工鱼礁投放到海底后,形成上升流和背涡流,促进了上下水层中的营养物质循环。人工鱼礁单体的结构形状对其流场效应有很大影响,研究不同结构的鱼礁流场效应,对人工鱼礁的礁型优化设计和配置由重要意义。本文使用Fluent、湍流计算采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分别对双层十字翼型人工鱼礁四种子礁和双层十字翼型人工鱼礁衍生的八棱柱型人工鱼礁三种子礁在不同的迎流角度情况下的流场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其流场数据的分析,采用比混凝土体积法,得到上升流和背涡流相对体积、上升流和背涡流平均流速等特性参数,得到两种礁型的最优礁体构造,并对这两种礁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最优的礁型设计。结果表明:(1)顶板结构对十字翼型人工鱼礁的流态效应并无增益,加顶板的AB型子礁的上升流和背涡流体积和相对体积均小于无顶板的AA型礁体利用率降低,经济性变差;(2)侧板结构对十字翼型人工鱼礁的流态效益有显着增益。随侧板的增加,上升流相对体积明显变大,背涡流相对体积也逐渐增大,背涡流平均流速逐渐降低,总之,增加侧板能够形成更好的流场效应,十字翼型鱼礁设计时应考虑增加侧板结构;(3)迎流角度的改变,对双层十字翼型四种礁体的上升流和背涡流体积的影响无显着差异,AD型礁体对自然海域的潮流流向有很好的适应性;(4)双层十字翼型人工鱼礁的四种子礁中,AD型礁体的上升流和背涡流效应最好,其上升流和背涡流体积、上升流和背涡流相对体积、向上水体输运也最大,背涡流平均流速最小,上升流和背涡流效应最佳,是目前双层十字翼型鱼礁的最佳结构设计;(5)本文提出的人工鱼礁向上水体输送通量指标,结合现场海域表底层水体的营养盐浓度差值,可有效定量测算人工鱼礁向上层水体输运营养盐的通量;(6)顶板结构对双层八棱柱型人工鱼礁的流场效益影响不大。有顶板的BB型礁体较BA型礁的上升流相对体积和背涡流相对体积低,对背涡流流速也没有降低,增加顶板,礁体利用率变差,增大了混凝土用量,考虑到经济效益,加顶板的礁体较无顶板礁体效益低;(7)侧板结构对增大双层八棱柱型人工鱼礁的流场效应有积极的作用。增加侧板后,上升流体积和相对体积均明显增大,能形成最好的上升流效益,背涡流体积和相对体积较也增大,且其背涡流流速降低,背涡流效应较好,增加侧板结构对提高双层八棱柱型人工鱼礁的流场效应有作用;(8)双层八棱柱型人工鱼礁较双层十字翼型人工鱼礁的流态效益好,BC型礁体的上升流相对体积和背涡流相对体积均较AC型大,BD型礁体的上升流相对体积和背涡流相对体积均较AD型礁体大,且双层八棱柱型礁体的空方体积大,混凝土体积小,从经济性和流态效益综合考虑,双层八棱柱型人工鱼礁能形成更好的效益;(9)AD型、CD型和BD型礁体上升流体积和相对体积相差不多,CD型上升流高度最高,BD型向上输运能力最大,背涡流体积和相对体积最好,背涡流效益最好。在相同的经济基础上,如需要得到更大的上升流效应,可以选择CD型礁体,要得到强的向上水体输运能力和背涡流效应,可以选择BC型礁体。总之,十字翼型系列人工鱼礁设计时应考虑增加侧板结构,礁体框架可使用双层八棱柱型鱼礁。
张世东[7](2020)在《六边形开口方形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工鱼礁的结构和形状等几何参数对于人工鱼礁功能发挥尤其是人工鱼礁投放的安全性均会产生影响,而且人工鱼礁的结构和形状与鱼礁投放之后受到的水动力密切相关,因此人工鱼礁的水动力性能也成为了研究人员在评估人工鱼礁建设效果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人工鱼礁的水动力性能研究,建立起人工鱼礁礁体结构参数与主要作用力之间关系,从而优化人工鱼礁的设计,有效提高人工鱼礁的稳定性性能。近年来,人工鱼礁研究主要集中在礁体流场效应,而对于人工鱼礁受力分析及稳定性研究较少。在人工鱼礁受力分析及物理稳定性研究中,利用水槽模型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分析礁体在水流或波浪作用下受到的阻力至关重要,目前关于人工鱼礁在不同开口比和迎流角度下的水槽模型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研究较少,且六边形开口形状的方形人工鱼礁在开口比、迎流角度等不同参数下水动力性能尚缺乏研究。如今数值模拟在人工鱼礁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但是对人工鱼礁在不同开口比和迎流角度下阻力系数的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的对比验证尚缺乏研究。因此,为了研究六边形开口方形人工鱼礁阻力系数和侧向力系数与迎流角度、开口比之间的关系,利用水槽模型试验对4种开口比(γty=0.0625、0.14、0.25、0.39)六边形开口方形人工鱼礁在4种迎流角度(θ=0°、15°、30°、45°)下的阻力、侧向力进行测定,并计算其阻力系数和侧向力系数,得出礁体在不同开口比和迎流角度下礁体水动力的变化情况。并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相同礁体模型在4种开口比和4种迎流角度下的水动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验证数值模拟在不同迎流角度和开口比下对礁体模型水动力性能研究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六边形开口方形礁体模型阻力Fx(30°)>Fx(45°)>Fx(15°)>Fx(0°)、Fx(0.0625)>Fx(0.14)>Fx(0.25)>Fx(0.39),侧向力Fy(30°)>Fy(15°)>Fy(45°)>Fy(0°)、Fy(0.0625)>Fy(0.14)>Fy(0.25)>Fy(39);礁体模型阻力Fx(30°)是Fx(0°)的1.28~1.72倍,侧向力Fy(30°)是Fy(0°)的2.8~11.1倍。迎流角度对礁体模型的阻力以及侧向力可产生较大影响。2.4种开口比和4种迎流角度下,礁体模型阻力系数CD变化范围为0.98~1.53。阻力系数CD(30°)>CD(15°)>CD(45°)>CD(0°),阻力系数CD(30°)与CD(0°)比值最大可达1.26倍;阻力系数CD(0.39)>CD(0.25)>CD(0.14)>CD(0.0625)。3.4种开口比和4种迎流角度下,礁体模型侧向力系数CL变化范围为0.001~0.21。侧向力系数CL(30°)>CL(15°)>CL(45°)>CL(0°),侧向力系数CL(30°)与CL(0°)相比最大可达3.5倍;侧向力系数CL(0.0625)>CL(0.14)>CL(0.25)>CL(0.39)。4.当θ=30°时,不能忽视侧向力对礁体模型的作用力。5.人工鱼礁数值模拟与水槽模型试验中,阻力系数均随着开口比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且阻力系数在迎流角度θ=30°时最大。6.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阻力的平均误差7.43%;礁体阻力系数的平均误差5.26%。水槽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阻力和阻力系数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和0.80,P<0.001,具有极强的相关性,表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礁体在不同迎流角度以及开口比下水动力性能是可行的。7.本文对六边形开口方形人工鱼礁的稳定性进行校核,礁体抗漂移安全系数最小为3.0,抗倾覆安全系数最小为6.1,均大于1.2,表明礁体在海域流速为0.2m/s~1.2m/s范围内,礁体不会发生滑移和倾覆,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本文对六边形开口方形人工鱼礁多个参数下水动力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今后礁体结构设计、投放角度等提供参考。
王栋梁,余景,陈丕茂[8](2020)在《海洋牧场建设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海洋牧场是养护渔业资源、修复生态环境、实现海洋渔业资源与近海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综述了国内外海洋牧场生物资源评估技术、生物增殖技术、物种驯化控制技术、人工鱼礁水动力特性技术、人工鱼礁结构及工程材料开发技术、海洋牧场监测技术6项技术的定义、方法及其应用效果,从研究基础、科技水平和支撑发展3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海洋牧场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我国海洋牧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章守宇,肖云松,林军,周曦杰,郭禹[9](2019)在《两种人工鱼礁单体模型静态堆积效果》文中认为我国人工鱼礁建设呈规模大型化和结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并开始向深水区域拓展。本研究采用静态堆积实验,类比研究了我国近海框架型鱼礁单体与HUT型鱼礁单体在堆积建设单位鱼礁时的成堆效果与堆积表现。从鱼礁单体结构形态的角度,分别比较了两种单体模型在成堆过程中的空方增长率、空方体积比及其高度贡献率随单体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①在相同的单体使用量下,框架型单体鱼礁的空方增长率高于HUT型单体,形成单位鱼礁的规模和底面积相对较大,适用于海流较缓、水深较浅的海域;HUT型单体形成单位鱼礁的空方体积比框架型鱼礁高,形成单位鱼礁形态较为高耸且透空、透水性较好,适用于水深相对较大的海域。②从单体对单位鱼礁高度的贡献率角度考量,同时使得两种单体特性的差异充分展现,建议使用框架型单体进行单位鱼礁建设,堆积数量应超过28个,选用HUT型鱼礁单体时,堆积数量则应超过40个。
肖云松[10](2019)在《人工鱼礁山礁体选型实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今的人工鱼礁建设正以规模大型化、建设水域深化趋势发展。本系列研究针对我国人工鱼礁山建设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框架型、扭工字型和HUT型人工鱼礁单体,依照礁体原结构外形制作小型物理模型,并模拟实际人工鱼礁山建设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静态堆积实验。实验假定鱼礁山建设过程中鱼礁单体的投放和礁堆的增长不受流场影响,建设过程中礁体的结构不发生损毁,海底底质承载力足够;即投礁过程中,礁堆空方体积、高度增长时不发生坍塌与下陷的理想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尺寸和类型的礁体模型在堆积形成鱼礁山模型的表现。第一阶段实验通过物理模型的静态堆积实验,比较了框架性、扭工字型和HUT型分别在1:5、1:7和1:10共九种工况尺寸,不超过50个模型单位使用量下堆积形成鱼礁山模型时的表现,并得到以下定性结果。(一)不同工况的鱼礁单体模型堆积形成鱼礁山,工况比例下降,即立柱相对鱼礁单体边长减小时,鱼礁堆积所反映的空方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同时空方体积比呈上升趋势。即利用同样空方体积的鱼礁单体建设人工鱼礁山,立柱越细形成鱼礁山的整体空方体积和堆积高度越小但同时鱼礁山的透空性和透水性越好,利于鱼礁山内部的水体交换,营造的生境类型与目标诱集生物可能存在差异。(二)在实验设置的三个立柱比例下HUT型优于框架型和扭工字型鱼礁单体,其分布为HUT型单体增高效率分布最高,其次是框架型,扭工字型鱼礁单体增高效率在同一立柱比例下增高效率分布最低。综合九种工况下实验模型静态堆积实验形成鱼礁山模型时体现出的空方体积比、空方增长率和增高效率,从单体堆积建设鱼礁山的效率性和经济性来看,在以上实验礁型中最终选取了HUT型鱼礁单体作为最优礁型,且在该种礁型1:10工况比例下展现出了所有实验工况中的最优表现。第二阶段实验通过工业化3D打印技术,利用聚脂钎维材料制作了框架型和HUT型两种等比例缩小的礁体模型,在相同工况尺寸(1:7)在不超过100个模型单位使用量下堆积形成鱼礁山模型时的表现。对两批实验数据的分析,最终总结出一些定量结果:实验得到定量结果:框架型空方增长率为1.73±0.0566、空方体积比为7.8±0.0566,增高效率为y=1.9578x-0.683,R2=0.8425,坡度角30.41°±0.1221,形成礁堆模型高度与底面积关系为y=0.6542x0.3673,R2=0.4326;HUT型空方增长率为1.51±0.044、空方体积比为9.783±0.039,增高效率为y=2.225x-0.675,R2=0.9166,坡度角38.72°±0.1077,形成礁堆模型高度与底面积关系为y=0.873x0.3628,R2=0.62。使用框架型单体单点投放超过约28个后,礁堆高度随单体的继续投放增速放缓,使用HU T型单体单点投放的临界点则为40个单位。从框架型和HUT型单体模型静态堆积实验得到的评价参数:(一)单体空方用量相同时,使用框架型鱼礁单体形成的人工鱼礁山外包络体积,即总空方体积数更大;若建设相同空方体积的人工鱼礁山,利用HUT型作为建设单体,相比利用框架型,鱼礁山整体具备更好的透空性和透水性,坡度角较为陡峭且具备一定的高度,使得人工鱼礁山的养护效应上升至更高的水层。(二)相比之下,若在深水或海域潮流较激烈海域,在底质允许条件下,投放HUT型鱼礁单体建设人工鱼礁山较框架型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堆积效率;在潮流较缓、水深不大的海域,利用框架型单体建设则更有优势。从形成鱼礁山模型的高度和坡度角来看,利用相同空方体积的HU T型单体建设形成的鱼礁山相比框架型的更为陡峭,且透空性与透水性相较更好;分别利用HUT型单体模型与框架型单体模型堆积形成相同高度的鱼礁山模型时,框架型单体模型形成的鱼礁山能够覆盖大的海域底面积。实际在特定海域建设人工鱼礁山时可根据实验结果结合海区渔业资源养护目标种的行为学差异,选取不同的鱼礁单体。或者通过框架型和HUT型两种鱼礁单体的混合投放,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形态、透水性和底覆盖面积的鱼礁山堆积体。
二、十字型人工鱼礁礁体的水动力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字型人工鱼礁礁体的水动力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圆筒型鱼礁体纵横布设间距下的水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礁体 |
1.2 鱼礁体水槽模型 |
1.3 数学模型 |
1.3.1 控制方程 |
1.3.2 水动力计算域 |
2 水动力特性研究 |
2.1 模型可靠性验证 |
2.2 流场形态 |
2.3 阻力系数 |
3 结 论 |
(2)基于物理模拟的海洋牧场礁体平面布局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人工鱼礁研究进展 |
1.2.1 鱼礁海洋牧场发展 |
1.2.2 礁区鱼类行为学研究 |
1.2.3 礁体稳定性研究 |
1.2.4 礁体流场效应研究 |
1.2.5 礁体布局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人工鱼礁稳定性研究 |
2.1 莱州湾海域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质地貌 |
2.1.4 水文条件 |
2.2 单体礁结构 |
2.2.1 礁体设计原则 |
2.2.2 礁体结构设计 |
2.2.3 礁体模型制作 |
2.3 礁体稳定性校核 |
2.3.1 礁体作用力的计算 |
2.3.2 礁体抗滑移安全性校核 |
2.3.3 礁体抗倾覆安全性校核 |
2.4 礁体稳定性观察探究 |
第3章 礁体布局关键参数对集鱼效果影响试验 |
3.1 关键参数确定 |
3.2 集鱼机理与试验相关准则 |
3.2.1 集鱼机理 |
3.2.2 几何相似准则 |
3.2.3 重力相似准则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试验样本 |
3.3.2 试验条件 |
3.3.3 试验工况 |
3.3.4 试验过程 |
3.3.5 统计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礁体横向间距对聚集数量影响 |
3.4.2 礁体纵向间距对聚集数量影响 |
3.4.3 礁体迎流角度对聚集数量影响 |
3.4.4 礁体引入比例对聚集数量影响 |
3.4.5 时间对试验区域集鱼条数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礁体布局设计 |
4.1 礁体布局设计基本原则 |
4.1.1 结构性原则 |
4.1.2 集约型原则 |
4.1.3 合理性原则 |
4.1.4 环境保护性原则 |
4.2 礁体布局设计方案 |
4.2.1 四点型布局 |
4.2.2 五点型布局 |
4.2.3 回字型布局 |
4.2.4 卐字型布局 |
4.2.5 田字型布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集鱼效果的礁体布局优化选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和装置 |
5.1.2 试验工况 |
5.1.3 统计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各布局集鱼分布图 |
5.2.2 对照区集鱼数量分析 |
5.2.3 试验区集鱼条数占比影响因素分析 |
5.2.4 礁体布局~*流速对试验区域集鱼条数占比影响 |
5.2.5 投鱼条数对试验区域集鱼条数占比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南麂列岛海域两种框型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模型 |
1.2 水槽试验条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水槽模型试验 |
1.3.2 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计算方法 |
1.3.3 实物礁体作用力计算方法 |
1.3.4 礁体安全性校核计算公式 |
1.4 试验数据处理 |
2 水动力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礁体阻力与流速的关系 |
2.2 礁体阻力与冲角的关系 |
2.3 礁体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
2.4 礁体的阻力系数与冲角的关系 |
3 实物礁体安全性能校核 |
3.1 礁体作用力计算 |
3.2 礁体抗滑移的安全性分析 |
3.3 礁体抗倾覆安全性分析 |
4 结论 |
(4)海州湾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建设前后海洋环境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工程概况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2 建模与计算分析 |
2.1 模型建立和验证 |
2.2 计算结果和分析 |
2.2.1 人工鱼礁对海底流场的影响 |
2.2.2 人工鱼礁对水质水生物的影响 |
3 结论 |
(5)几种不同类型人工鱼礁的稳定性和集鱼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礁体设计 |
1.1.1 钢筋混凝土构件礁 |
1.1.2 圆台形岩石礁 |
1.1.3 船礁 |
1.2 鱼礁的稳定性 |
1.2.1 鱼礁在海水中流体作用力 |
1.2.2 鱼礁的抗滑移安全性校核 |
1.2.3 鱼礁的抗倾覆安全性校核 |
1.3 不同礁体的集鱼效果 |
2 结果 |
2.1 鱼礁的稳定性 |
2.2 鱼礁的抗倾覆安全性校核 |
2.3 不同礁体的集鱼效果 |
2.3.1 钢筋混凝土构件礁集鱼情况 |
2.3.2 岩石礁和船礁集鱼情况 |
3 分析与讨论 |
3.1 人工鱼礁的稳定性 |
3.2 不同礁型的集鱼效果 |
4 结论 |
(6)十字翼型系列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现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值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2.1 数值模拟方法 |
2.1.1 控制方程和湍流模型 |
2.1.2 计算域与边界条件 |
2.1.3 网格划分 |
2.2 评价指标和数据计算方法 |
2.2.1 流场效应评价指标 |
2.2.2 数据计算方法 |
第三章 双层十字翼型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礁体模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流态分析 |
3.3.2 上升流特性分析 |
3.3.3 背涡流情况分析 |
3.3.4 向上水体输运通量分析 |
3.3.5 迎流角度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顶板结构对双层十字翼型鱼礁流场效应的影响 |
3.4.2 侧板结构对双层十字翼型鱼礁流场效应的影响 |
3.4.3 双层十字翼型鱼礁四种子礁向上水体输运通量分析 |
3.4.4 迎流角度对双层十字翼型鱼礁流场效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字翼型衍生系列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礁体模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双层八棱柱型鱼礁四种子礁的流态分析 |
4.3.2 双层八棱柱型鱼礁四种子礁的上升流特性分析 |
4.3.3 双层八棱柱型鱼礁四种子礁的背涡流情况分析 |
4.3.4 向上水体输运通量分析 |
4.3.5 双层八棱柱型鱼礁与其他礁型的流态对比分析 |
4.4 讨论 |
4.4.1 顶板结构对双层八棱柱型礁体流场效应的影响 |
4.4.2 侧板结构对双层八棱柱型礁体流场效应的影响 |
4.4.3 十字翼型系列鱼礁对比 |
4.4.5 AD 型、CD 型和 BD 型鱼礁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本文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六边形开口方形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人工鱼礁应用 |
1.2.1 国外人工鱼礁应用 |
1.2.2 国内人工鱼礁应用 |
1.3 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研究现状 |
1.3.1 物理水槽模型试验 |
1.3.2 数值模拟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六边形开口方形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装置 |
2.1.2 礁体模型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阻力、侧向力与开口比、迎流角度及流速的变化关系 |
2.2.2 阻力系数、侧向力系数与雷诺数、迎流角度及开口比的关系 |
2.2.3 阻力系数数学建模 |
2.3 分析与讨论 |
2.3.1 阻力、侧向力与开口比及迎流角度的关系 |
2.3.2 阻力系数、侧向力系数与开口比及迎流角度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六边形开口方形人工鱼礁阻力系数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比较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数值模拟 |
3.1.1.1 控制方程 |
3.1.1.2 计算域和边界条件 |
3.1.1.4 网格划分 |
3.1.2 物理模型试验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人工鱼礁模型水阻力数值模拟与水槽模型试验的对比验证 |
3.2.2 人工鱼礁模型水阻力系数的数值模拟与水槽模型试验的对比验证 |
3.2.2.1 数值模拟与水槽模型试验中人工鱼礁水阻力系数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
3.2.2.2 数值模拟与水槽模型试验中人工鱼礁水阻力系数与开口比关系的比较 |
3.2.2.3 数值模拟与水槽模型试验中人工鱼礁水阻力系数与迎流角度关系的比较 |
3.3 讨论与分析 |
3.3.1 数值模拟与水槽模型试验中人工鱼礁模型阻力及阻力误差 |
3.3.2 数值模拟与水槽模型试验中人工鱼礁模型阻力系数及阻力系数误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3m×3m×3m六边形开口方形人工鱼礁稳定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礁体模型 |
4.1.2 礁体摩擦力 |
4.1.3 水阻力数值模拟 |
4.1.3.1 计算域和边界条件 |
4.1.3.2 网格划分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 |
4.2.1 礁体阻力 |
4.2.2 礁体抗漂移安全性校核 |
4.2.3 礁体抗倾覆安全性校核 |
4.3 讨论 |
4.4 结语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海洋牧场建设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海洋牧场建设关键技术和方法 |
1.1 海洋牧场生物资源评估技术 |
1.2 海洋牧场生物增殖技术 |
1.3 海洋牧场对象物种驯化控制技术 |
1.4 人工鱼礁水动力特性技术 |
1.5 人工鱼礁结构及工程材料开发技术 |
1.6 海洋牧场监测技术 |
2 我国海洋牧场技术面临的问题 |
2.1 研究基础薄弱 |
2.2 科技水平落后 |
2.3 支撑发展不足 |
3 海洋牧场技术的发展趋势 |
(10)人工鱼礁山礁体选型实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人工鱼礁概述 |
1.1.1 人工鱼礁分类 |
1.1.2 人工鱼礁流场效应 |
1.1.3 人工鱼礁设计要素 |
1.2 人工鱼礁场 |
1.2.1 不同水深下人工鱼礁场建设 |
1.2.2 国外开阔海域上升流场建设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一种用于人工鱼礁山建设的HUT型礁体 |
第二章 深水人工鱼礁山建设用三种礁型的选型 |
2.1 引言 |
2.2 实验礁体模型 |
2.2.1 框架型鱼礁单体 |
2.2.2 扭工字型鱼礁单体 |
2.2.3 HUT型鱼礁单体 |
2.3 用于堆积的鱼礁单体评价因子的建立 |
2.4 材料与方法 |
2.4.1 模型制作与堆积实验 |
2.4.2 数据采集与评价因子计算 |
2.5 小结 |
2.5.1 不同工况单体模型的参数比较 |
2.5.2 堆积实验效果比较 |
2.6 讨论 |
2.6.1 不同工况堆积的效率性 |
2.6.2 不同工况堆积的经济性 |
2.6.3 最适礁型选取 |
2.7 小结 |
第三章 两种鱼礁单体鱼礁山建设成堆效果的初步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静态堆积实验 |
3.2.2 实验分组和数据采集 |
3.3 结果 |
3.3.1 空方增长率与礁体用量关系 |
3.3.2 空方体积比与礁体用量关系 |
3.3.3 高度增长率与礁体用量关系 |
3.3.4 坡度角与礁体用量关系 |
3.3.5 堆积模型高度与底面积关系 |
3.4 讨论 |
3.4.1鱼礁山模型空方体积 |
3.4.2 鱼礁山模型坡度角 |
3.4.3 鱼礁山模型高度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主要研究结果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十字型人工鱼礁礁体的水动力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圆筒型鱼礁体纵横布设间距下的水动力特性研究[J]. 胡聪,毛海英,王开睿. 海洋科学进展, 2022(01)
- [2]基于物理模拟的海洋牧场礁体平面布局设计与优化[D]. 张超. 鲁东大学, 2021(12)
- [3]南麂列岛海域两种框型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试验[J]. 叶功照,王莹,陈舜,萧云朴,俞鸿源,胡夫祥,尤鑫星,宋伟华. 渔业现代化, 2021(01)
- [4]海州湾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建设前后海洋环境变化分析[J]. 罗文强,赵刚,张彦彦,刘颖顺,卢霞. 海洋湖沼通报, 2021(01)
- [5]几种不同类型人工鱼礁的稳定性和集鱼效果比较[J]. 张云岭,赵祺,齐遵利,张秀文,叶敏,崔晨,石保佳,侯润. 河北渔业, 2021(01)
- [6]十字翼型系列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 方继红.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7]六边形开口方形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研究[D]. 张世东.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8]海洋牧场建设技术研究进展[J]. 王栋梁,余景,陈丕茂.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6)
- [9]两种人工鱼礁单体模型静态堆积效果[J]. 章守宇,肖云松,林军,周曦杰,郭禹. 水产学报, 2019(09)
- [10]人工鱼礁山礁体选型实验的研究[D]. 肖云松.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