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大花生花榆16号

高产优质大花生花榆16号

一、高产优质大花生花育16(论文文献综述)

高芳[1](2021)在《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文中提出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田间测定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北方主栽的13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单株叶面积、开花数、成果率等18个源库性状进行测定和计算,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筛选花生源库性状评价指标,对比不同品种的源库性状差异和产量差异,并进行源库类型划分。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品种间源库性状、同化物积累与分配及蛋白质组差异,研究花生产量品质形成过程中的源库差异机理,并探讨不同源库调控措施对花生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为花生产量品质协调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生品种源库类型划分1.1衡量花生源库性状的指标将花生源库性状分为源性状、库性状、源库综合性状和产量性状四个大类18个小类,通过降维分析,其中前5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28.64%、16.305%、16.197%、14.239%和13.315%,累计贡献率为88.7%,可以反映出18个源库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各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向量最大值可以作为评价花生源库关系的主要指标,分别命名为前期源因子(结荚期叶面积)、产量因子(荚果充实度)、前期库因子(开花数)、后期源因子(饱果期叶面积)和后期库因子(成针率、成果率)。1.2源库类型划分将花生品种按源库性状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共聚为4类,第I类为源库协调型品种,包括冀花5号和潍花8号;第II类为源足库少型品种,包括潍花16号、冀花18155、中花24、豫花15号;第III类为源足库多型品种,包括丰花1号、山花9号、日花1号;第IV类为源大库小型品种,包括青花7号、花育33号、花育36号、豫花9326。2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性状差异2.1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源库性状差异4种源库类型花生品种的单株叶面积差异显着。源大库小型品种花育36号单株叶面积最大值为2741 cm2,生育后期叶面积日消亡率为47.8cm2·d-1;源库协调型品种冀花5号单株叶面积最大值为1468 cm2,叶面积日消亡率为19.9cm2·d-1;源足库少型品种中花24和源足库多型品种山花9号的叶面积最大值和日消亡率介于两者之间。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单株开花数量和开花持续时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山花9号开花时间最长,为46天;其次是冀花5号和中花24,花育36号开花时间最短,仅为29天。山花9号单株开花数量124朵,显着高于其他品种,花育36号和中花24开花数量较少,分别为70朵和75朵。山花9号的成针率最高,但成果率最低,有效果比例和荚果充实度显着低于其他品种;中花24成果率最高,有效果比例较高;冀花5号有效果比例和荚果充实度均高于其他品种。2.2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生理性状差异花育36号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显着低于其他3个品种,山花9号叶绿素含量在饱果期和收获期时较低,说明山花9号和花育36号在生育后期叶片中叶绿素降解速度快,叶片后期持绿时间短。花针期时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无显着差异,结荚期和饱果期时冀花5号和中花24净光合速率较高,花育36号净光合速率最低。冀花5号和中花24结荚期和饱果期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着高于山花9号和花育36号。冀花5号的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最高,花育36号的碳氮代谢酶活性最低。2.3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同化物积累与分配差异4个品种的群体光合势大小为花育36号>中花24>山花9号>冀花5号,但结合产量数据分析认为,光合势大的品种,产量不一定增加。花育36号总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其次是山花9号和中花24,冀花5号干物质积累量最低。但冀花5号自开花后50d开始荚果库的干物质分配比率超过茎、叶,山花9号和中花24自开花后60 d开始荚果的干物质分配比率超过茎、叶,而花育36号开花后80 d时荚果库干物质分配比率才超过茎、叶。2.4源库协调型品种优势蛋白质组分析冀花5号和花育36号间差异蛋白约有36.7%与代谢过程有关,和山花9号间的差异蛋白有51.4%与代谢过程有关。冀花5号与花育36号间的差异蛋白共涉及到75个不同的生化途径,冀花5号与山花9号间的差异蛋白共涉及到92个不同的生化途径。代谢组别中差异蛋白数量主要参与包括碳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氮代谢等能量代谢系统以及脂肪酸代谢、类固醇类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等防御系统。与源大库小型品种花育36号和源足库多型品种山花9号相比,源库协调型品种冀花5号TCA循环中由草酰乙酸转化为柠檬酸过程中的酰基转移酶(EC:2.3.3.8),柠檬酸转化为顺乌头酸以及顺乌头酸转化为异柠檬酸过程中的C-O裂合酶(EC:4.2.1.3),异柠檬酸转化为酮戊二酸过程中的脱氢酶(EC:1.1.1.41)表达量均显着上调,说明活跃的糖代谢是源库协调型品种获得高产优质的生理基础。2.5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差异本研究中4个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表现为冀花5号产量最高,其次是山花9号和中花24,花育36号产量最低。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冀花5号千克果数最少,山花9号千克果数最多。冀花5号和花育36号出仁率较高,山花9号和中花24出仁率较低。4个品种中中花24粗脂肪含量最高,其次是冀花5号,花育36号4粗脂肪含量较低。3改变源库比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摘除25%叶片后,花生单株叶面积与对照无显着差异,摘除50%及75%叶片后,花生单株叶面积显着低于对照。去花后花生单株叶面积高于对照,但去花75%以后,花生生育后期叶面积降低。减源会引起花生荚果库数量变化,适当减源可以减少无效果针和幼果数量,增加有效果数量,但过度减源会显着降低总果数和有效果数量。摘除部分花会促进剩余花朵成针和成果,降低收获时的果针和幼果,提高有效果比例。减源25%和减库50%均可提高花生库源比,提高荚果充实度和出仁率,从而提高产量。随着叶片数量的减少,花生籽仁中粗脂肪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2018和2019年摘除25%叶片后籽仁粗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3%和3.8%,摘除75%叶片后粗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7%和4.4%。减源后花生籽仁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摘除25%和50%叶片后籽仁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摘除75%叶片后籽仁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减库后花生籽仁中脂肪含量增加,蛋白质和可溶糖含量随减库数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调控措施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4.1去生长点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去茎端生长有效的降低花生植株高度,缓解倒伏现象。花后30 d和45 d去茎端生长点可以有效减少收获时未入土果针数,增加饱果数和有效荚果比例,但花后15 d去茎端生长点会增加未入土果针数和幼果数,减少饱果数,说明过早的去除茎端生长点,可能会导致前期营养物质多供应于茎叶的再生长中,而减少向中前期发育的荚果中的分配比例,从而导致中前期荚果发育成饱果的数量减少,后期花发育成果针和幼果的数量增加,也因此导致产量显着低于对照。对于茎叶旺长的品种,可以选择在花后45 d左右去除茎端生长点,减少无效消耗,同时促进同化物向荚果转移,提高荚果饱满度,增加饱果数和有效果比例及出仁率,增加产量,同时由于籽仁中粗脂肪含量受影响较小,可以保证籽仁的榨油品质,保障品质。4.2喷施乙烯利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乙烯利对花生开花数量的抑制作用与喷施时期有关,花后10和20 d喷施乙烯利可显着抑制开花,减少花生单株开花数量,且抑制作用从喷施后次日起开始,花后30 d喷施乙烯利对单株总开花数无显着影响。说明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喷施可抑制开花数量,在盛花期之后喷施对花生开花数量的影响不大,但喷施乙烯利可以显着降低花生成针率,提高秕果数和饱果数,降低收获时的果针数。花后10和20 d喷施可显着提高有效果比例,花后30 d喷施对单有效果比例无显着影响。喷施乙烯利可以增加花生单株叶面积,开花后10 d喷施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增幅最大,随喷施时期的推迟,增加幅度减小。花后10和20 d喷施乙烯利显着提高了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但花后30 d喷施处理只能在短期内提高光合速率,对生育后期的叶片光合速率无显着影响。从源库综合性状来看,花后20 d喷施乙烯利的源库关系最协调,有利于促进同化物向荚果的运输,提高有效果比例和荚果充实度,从而提高产量。花后10 d和20 d喷施乙烯利可以显着增加籽仁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尤其是花后20 d喷施。因此,喷施乙烯利是解决花生“花多不实、果多不饱”源库失衡现象的有效措施,生产中使用乙烯利控花应选择在开花后20 d喷施。4.3地膜厚度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地膜厚度0.01 mm时成果率和成针率均高于地膜厚度0.006 mm处理,0.014 mm和0.02 mm两个地膜处理的单株开花数和成针率高于其他处理,但成果率较低。说明适当增加地膜厚度可以提高花生成针率和成果率,但地膜厚度过厚会降低成果率。增加地膜厚度后可以增加花生荚果充实度,适当增加地膜厚度可以提高库源比和收获指数及出仁率,有利于获得高产。0.01 mm和0.014 mm地膜处理可以提高花生籽仁粗脂肪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0.02 mm和0.03 mm地膜处理降低粗脂肪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本研究中地膜厚度0.01 mm时可以通过提高成果率,增加单株结果数及荚果充实度,改变花生源库关系及同化物在源库间的分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于慧佳[2](2020)在《覆膜对高油酸花生光合生理特性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高油酸花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辽宁地区是适宜花生种植的产区,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仍存在积温相对不充分、降水量不均匀等问题。为了扩大花生可种植面积、提高花生品质和产量,可以通过地膜覆盖的栽培手段,利用其增温、增产、控盐等功能提升地温、增强保水。由于花生具有无限开花习性,同一植株不同部位、不同时期生长的果针在收获时品质存在差异。本试验通过对6个高油酸花生品种(为农花1号、花育51、花育52、花育951、H15、冀花16)在播种期覆膜,并标记不同时间生长同一节位的两个批次果针,探究覆膜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和脂肪酸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覆膜增加了高油酸花生的主茎高和侧枝长并降低了主茎高在品种间的差异性。综合来看,覆膜对冀花16和为农花1号农艺性状的影响最显着,其次是花育51和花育951。2.覆膜能够提升高油酸花生的光合性能。在结荚期以前存在大花生品种光合性能低于小花生,在结荚期后超过的情况;但在饱果期以后,由于覆膜引起叶片早衰,覆膜条件下的光合指标下降速率增加并在成熟期低于裸地处理,且大花生品种下降时间更早更显着。大花生品种水分利用效率波动更大;在饱果期和成熟期覆膜提升了为农花1号、花育52的水分利用效率,而显着降低了花育951和冀花16的水分利用效率。综合来看,覆膜能够提升高油酸花生的光合荧光性能,同时引起叶片早衰,对大花生品种的影响更加显着。3.总体来看,覆膜能够提高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降低籽仁中亚油酸含量,有利于O/L值的增加。覆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收获期籽仁中棕榈酸、花生酸的含量,降低了花生烯酸、山嵛酸、木蜡酸的含量,但未达显着水平。对花生籽仁中主要的8种脂肪酸进行显着性分析,油酸与亚油酸、花生酸、花生烯酸、山嵛酸、木蜡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亚油酸与花生酸、花生烯酸、山嵛酸、木蜡酸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4.覆膜能够提高高油酸花生品种的产量,对花育51和3个大花生品种的提升作用达到显着水平,其中花育951和H15极显着。覆膜对各个品种的产量构成也有积极的影响,大花生品种的产量总体高于小花生品种,且受覆膜处理的影响也更加显着。在各性状中,百果重、分枝数、百仁重、出仁率是花生单株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5.覆膜栽培对于高油酸花生的综合表现有促进作用。各品种覆膜栽培条件下均优于裸地栽培,小花生品种表现为花育51>花育52>为农花1号,在大花生中花育951和冀花16相对表现更佳。

徐赫[3](2020)在《花生突变体创制及脂磷酸磷酸酶基因家族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又名“长生果”、“落花生”,起源于南美洲。在我国,它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而且是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长期以来,我国花生的产量稳居世界首位,然而优质专用品种缺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因此,实现花生种质突破,培育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是花生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其中利用诱变手段创制突变种质是作物种质改良和理论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花生品种(质)加以探索与改良,为今后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花生品种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主要内容如下:一、以鲁花6号、花育19号、花育20号、花育23号、花育32号、花育33号、四粒红、龙花生8个栽培花生品种(质)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60Co-γ射线辐照或快中子辐照分别对花生种子进行处理,获得了一个含有1623份种质的花生突变体库。二、对突变体的重要农艺性状和主要品质性状进行观察、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总果重与出米率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叶片长度呈极显着负相关。油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与油亚比(O/L)呈极显着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各农艺性状对总果重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荚果长度(1.202)>叶片宽(0.936)>主茎高(0.240)>单株荚果数(0.167)>半斤果数(-0.624)>百果重(-0.641)>主茎粗(-1.355)。各品质性状对油亚比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油酸(1.522)>棕榈酸(0.387)>含油量(-0.271)>蛋白质(-0.273)>蔗糖(-0.698)。三、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检测发现,154份花育19号高油酸突变体的FAD2B基因的442bp位点插入了一个“A”。突变体油酸变幅为66.46-80.30%,亚油酸变幅1.29-13.34%,油亚比变幅4.98-62.31。四、从花生品种花育33号中克隆得到8个脂磷酸磷酸酶(LPP)基因,分别编码335、322、284、228、198、227、403和293个氨基酸,均属于LPPs蛋白质家族。对克隆到的基因进行理化性质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了AhLPP基因在花生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5种激素和4类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这些基因与其它植物的LPPs蛋白有较高的相似性,可能参与种子油脂的合成。在5种激素与4类非生物胁迫处理下AhLPP2、AhLPPγ、AhLPPε基因均显着诱导表达,其余LPP基因在部分处理下显着诱导表达。为阐明LPP类基因在花生油脂合成和逆境胁迫抗性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研究与发现为花生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鉴定提供了丰富的试验材料及理论依据。

郭峰,李庆凯,范仲学,崔利,孟静静,唐朝辉,李新国,万书波[4](2020)在《不同收获时期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以"花育22号"和"花育2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8月1日、8月18日和9月4日3个收获期,分析不同收获期对花生产量和籽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收获显着增加花生饱果率(P<0.05),"花育22号"增幅较大。随收获期延长,两品种油酸和O/L值显着增加,精氨酸及"花育22号"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5种人体半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9月4日收获降低了两品种其他人体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及"花育20号"赖氨酸、酪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人体半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增加了两品种粗脂肪含量、"花育22号"甘氨酸和蛋白质及"花育20号"色氨酸含量(P<0.05)。"花育22号"谷氨酸和亮氨酸及"花育20号"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两品种脂肪含量、"花育20号"蛋白质含量均与积温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花育22号"蛋白质的含量与积温和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从食用角度来看,"花育22号"宜早收获,而"花育20号"宜正常成熟,适当延后收获;从油用角度分析,两品种均应适当晚收。

苑翠玲,闫彩霞,赵小波,王娟,李春娟,孙全喜,单世华[5](2020)在《花生突变体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由于栽培种花生遗传基础狭窄,常规育种难以培育出突破性新品种。而创制突变体是一种快速、有效获得具有优异性状花生新种质进而培育新品种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植物突变体创造途径、花生突变体研究现状及利用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花生突变体的创制和利用提供参考。

冯昊,凌飞,王世福,王春晓,王鹏,孙学武,郑永美,王才斌[6](2020)在《不同类型花生产量、品质对播期的响应》文中认为为明确不同类型花生产量、品质对播期的响应,选用大花生‘花育22号’和小花生‘花育20号’,采用错期播种法在山东花生主产区进行了多点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花生产量影响显着,两品种全省最佳播期为5月5日,鲁东威海、烟台适宜播期为4月25日至5月15日,其余地区为4月15日至5月15日。在适宜播期内,可借雨抢墒播种。同一地区不同播期花生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规律性较差;从6个试验点平均值看,两品种脂肪含量基本随播期的推迟呈缓慢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态势,糖含量呈缓慢增加趋势;两品种品质三指标的变幅‘花育22号’高于‘花育20号’,表明大花生主要品质指标对播期的敏感度大于小花生。相关分析表明,当产量较高时,有利于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而不利于糖的积累。因此,选择最佳播期播种,对协同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邢会花,禺山林,蒋学杰[7](2019)在《新型高油酸花生“花育917”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品种特性、深耕改土、配方施肥、适期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新型高油酸花生"花育917"高产栽培技术,可为花生种植者提供参考。

杨平,陈昱利,巩法江,毕海滨,高明慧[8](2018)在《淄博地区花生引种筛选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筛选出适宜淄博地区种植的花生品种,以近几年在山东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花生品种为材料(潍花8号、鲁花14号、花育20号、花育22号、花育25号、花育31号、花育33号、花育36号和花育39号),分析了不同花生品种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状的差异,以及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潍花8号、鲁花14号和花育25号花生品种产量较高,除小粒品种花育39号外,花育33号的产量最低;各品种的荚果主要集中在第一侧枝和第二侧枝;各品种抗病效果均较好;产量与百仁重呈显着性相关,与百果重、株高、茎粗、第一侧枝荚果数和第三侧枝荚果数呈正相关,但不显着。综上所述,潍花8号、鲁花14号和花育25号3个品种产量水平较高,抗病性较好,适应性强,适宜在淄博地区种植。此外,小粒花生花育39号各项指标也较好,亦适合在本地种植推广。

付春,单雷,鲁成凯,刘皓,宋晓峰,姜言生,徐平丽,高晓东[9](2018)在《烘烤型小花生新品种潍花14号选育及其丰产稳产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潍花14号由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育成,2014、2016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审定和国家品种鉴定。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好,高产稳产,品质优,抗性强,适应范围广,商品性好,符合烤果类食品加工要求。山东省区试,荚果、籽仁产量分别比对照种花育20号增加4.80%和6.90%;全国北方片区试,荚果、籽仁产量分别比花育20号增加13.70%和16.19%;高产示范荚果单产达8 412.00 kg/hm2。对该品种的丰产稳产性从遗传角度进行了分析。

党现什[10](2018)在《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品质形成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于2016年、2017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南试验基地进行,以大粒型花生品种花育22号、中粒型品种花育20号和铁引花2号、小粒型品种农花16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粒型花生品种植株生长发育的形态变化、干物质变化,光合特性,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分配,荚果建成的形态、干物质重、水分含量变化及荚果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规律,荚果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籽仁品质等。通过本研究,探索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品质形成规律,旨在为辽宁地区花生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形态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型花生品种主茎高、侧枝长、叶面积指数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特征,且产量与主茎高呈正相关,粒型不同对主茎高有一定的影响,侧枝长变化趋势与主茎高相同,且粒型对叶面积指数影响不大。2.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各器官干重变化均符合“S”型生长规律,且大粒型各器官干物质量较高。3.不同粒型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存在差异,叶片光合作用在结荚期强于花针期,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在花针期至结荚期发育过程中均呈增长趋势,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在花针期至结荚期发育过程中呈降低趋势,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叶片叶色值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粒型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并不显着。4.对不同粒型花生品种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研究发现,不同粒型花生品种根系、茎秆、叶片、果针的氮素、磷素、钾素含量均呈“前高后低”的下降趋势,随着荚果的不断发育,各营养器官养分转移至荚果,各营养器官养分含量下降迅速,下降速度取决于荚果养分吸收情况,荚果钾素含量同营养器官相同,呈下降趋势。大粒型花育22号氮磷钾含量集中于荚果中,从而增加产量。5.对不同粒型花生氮磷钾积累量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粒型花生品种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变化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特征,小粒型农花16号氮磷钾最快积累出现时间均较早,生育前期地上部发育旺盛,造成结荚期荚果养分积累不足,致使产量较低。6.对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的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长度、荚果宽度、荚果厚度及荚果体积变化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特征,荚果形态大小直接决定了其粒型。7.从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干重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来看,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干重及籽仁干重变化均符合“S”型生长曲线特征,荚果干重变化源自籽仁干重变化。籽仁干重积累最快时间出现的早晚顺序与产量高低相反,籽仁干重积累最快时间出现越晚,产量越高。8.在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水分变化规律中可以看出,粒型大小与荚果水分含量呈正相关,且荚果水分含量差异源自籽仁水分含量差异。。9.对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氮磷钾吸收规律研究发现,大粒型中籽仁氮磷钾含量较高,果壳氮磷钾含量较低,而小粒型中则相反,果壳氮磷钾含量较高对籽仁氮磷钾含量起到抑制作用。10.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品质形成规律研究发现,大粒型在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品质方面更有优势。11.对不同粒型花生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量形成上,大粒型品种花育22号>中粒型品种花育20号>小粒型品种农花16号>中粒型品种铁引花2号,分别高11.70%、11.79%和19.85%,大粒型品种花育22号高产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生长发育上主茎高、侧枝长、荚果干重最大,二是养分吸收上整株养分积累量较高,三是籽仁干物质最快积累出现时间最晚,籽仁干物质积累充足,使籽仁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四是荚果含水量最大,水分充足,五是百果重最大。12.不同粒型花生品种成熟期籽仁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籽仁脂肪含量和籽仁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大粒型品种花育22号油酸/亚油酸比值最大,表明其在耐储性上有一定优势。

二、高产优质大花生花育16(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产优质大花生花育16(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作物源库概念及衡量指标
        1.2.2 作物源库类型的划分
        1.2.3 源库性状对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1.2.4 源库性状对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1.2.5 改变源库关系的栽培措施
        1.2.6 花生源库特征及研究展望
2 材料与方法
    2.1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差异试验设计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指标及数据计算
    2.2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试验设计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3 不同源库措施对花生产量品质调控效应试验设计
        2.3.1 去生长点控源试验设计
        2.3.2 乙烯利控花试验设计
        2.3.3 厚膜抑针试验设计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花生品种的源库特征及其分类
        3.1.1 花生品种源库指标变异幅度
        3.1.2 花生品种源库性状主成分分析
        3.1.3 供试花生品种源库性状主成分得分
        3.1.4 不同类型花生品种间产量性状差异
        3.1.5 花生源库类型划分
    3.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的源库特征差异
        3.2.1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源性状差异
        3.2.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库性状差异
    3.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生理指标差异
        3.3.1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叶绿素含量差异
        3.3.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净光合速率含量差异
        3.3.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不同叶片代谢酶活性差异
        3.3.4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不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差异
        3.3.5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不同叶片脱落酸含量差异
    3.4 不同类型花生品种同化物积累及转运差异
        3.4.1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冠层透光率差异
        3.4.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群体光合势差异
        3.4.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不同叶片净同化率差异
        3.4.4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干物质量分配差异
        3.4.5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库源比差异
    3.5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蛋白质组差异
        3.5.1 冀花5 号优势表达蛋白的GO分析
        3.5.2 冀花5 号优势表达蛋白的KEGG分析
    3.6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差异
    3.7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品质性状差异
    3.8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3.8.1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源性状的影响
        3.8.2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库性状的影响
        3.8.3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源库综合性状的影响
        3.8.4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三羧酸循环通路的影响
        3.8.5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产量性状的影响
        3.8.6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籽仁品质性状的影响
    3.9 调控措施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3.9.1 去生长点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3.9.2 外源乙烯利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3.9.3 不同厚度地膜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4 讨论
    4.1 花生品种的源库特征及其分类
        4.1.1 花生源库性状衡量指标
        4.1.2 花生源库类型划分
    4.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源库性状、生理性状差异
        4.2.1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源库性状差异
        4.2.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光合特征差异
        4.2.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叶片代谢酶活性差异
    4.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同化物积累和分配差异
        4.3.1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冠层透光率差异
        4.3.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群体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差异
        4.3.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干物质分配及库源比差异
    4.4 源库协调型品种优势表达蛋白质组分析
    4.5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差异
        4.5.1 源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4.5.2 库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4.5.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差异
    4.6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4.7 调控措施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4.7.1 去生长点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4.7.2 外源乙烯利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4.7.3 不同厚度地膜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覆膜对高油酸花生光合生理特性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花生生产现状
        1.2.2 地膜覆盖研究进展
        1.2.3 脂肪酸的积累与相关性
    1.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2.3.1 花生形态指标测定
        2.3.2 花生叶片光合参数
        2.3.3 花生叶片荧光参数
        2.3.4 花生籽仁脂肪酸含量测定
        2.3.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覆膜对花生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覆膜对花生株高的影响
        3.1.2 覆膜对花生侧枝长的影响
    3.2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光合性能的影响
        3.2.1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2.2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3.2.3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气孔导度的影响
        3.2.4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蒸腾速率的影响
        3.2.5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2.6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荧光参数的影响
    3.3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脂肪酸积累规律的影响
        3.3.1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油酸含量的影响
        3.3.2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亚油酸含量的影响
        3.3.3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油亚比的影响
        3.3.4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棕榈酸含量的影响
        3.3.5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花生酸含量的影响
        3.3.6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花生烯酸含量的影响
        3.3.7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山嵛酸含量的影响
        3.3.8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木蜡酸含量的影响
        3.3.9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硬脂酸的影响
        3.3.10 不同脂肪酸相关性分析
        3.3.11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脂肪含量的影响
        3.3.12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成熟期油酸产量的影响
    3.4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影响
        3.4.1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单株产量的影响
        3.4.2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产量构成的影响
        3.4.3 产量与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相关性分析
    3.5 高油酸花生品种综合评价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籽仁农艺性状的影响
        4.1.2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籽仁光合性能的影响
        4.1.3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脂肪酸积累规律的影响
        4.1.4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1.5 覆膜对高油酸花生叶片衰老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花生突变体创制及脂磷酸磷酸酶基因家族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花生概况
    1.2 突变体创制的方法
        1.2.1 物理诱变
        1.2.2 化学诱变
        1.2.3 花生突变体创制的研究进展
    1.3 高油酸基因型鉴定方法
        1.3.1 PCR产物直接测序法
        1.3.2 等位基因特异PCR(AS-PCR)法
        1.3.3 KASP法
    1.4 脂磷酸磷酸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1.5 技术路线
    1.6 课题来源与支持
    1.7 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花生突变体的创制和性状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选用的花生品种(质)
        2.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药品
    2.3 实验方法
        2.3.1 诱变方法
        2.3.2 突变体农艺性状观察与鉴定
        2.3.3 突变体品质性状检测
        2.3.4 植物叶片基因组DNA提取
        2.3.5 KASP技术SNP检测
    2.4 统计与绘图方法
    2.5 结果与分析
        2.5.1 花生突变体的创制及性状的变异分析
        2.5.2 花生植物学性状的分析
        2.5.3 花生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5.4 花生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5.5 花生性状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5.6 花生性状的通径分析
        2.5.7 花生性状的聚类分析
        2.5.8 诱变剂对八个花生品种(质)的诱变影响
        2.5.9 AhFAD2 等位基因的检测(KASP法)
    2.6 小结
第三章 花生脂磷酸磷酸酶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植物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设备
    3.3 方法
        3.3.1 总RNA提取与cDNA合成
        3.3.1.1 总RNA提取
        3.3.1.2 cDNA的合成
        3.3.2 目的基因扩增
        3.3.3 LPP基因序列分析
        3.3.4 蛋白质序列比对同源性分析
        3.3.5 系统发育分析
        3.3.6 LPP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3.3.6.1 材料处理
        3.3.6.2 实时荧光定量PCR
    3.4 结果与讨论
        3.4.1 AhLPP基因家族的克隆
        3.4.2 AhLPP蛋白理化性质与结构分析和预测
        3.4.3 LPPs蛋白同源性分析
        3.4.4 基因结构分析
        3.4.5 系统发育树分析
        3.4.6 AhLPP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4)不同收获时期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1.3.2 花生籽仁品质的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收获期对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不同收获期对花生籽仁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收获期对花生籽仁人体半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收获期对花生籽仁人体其他人体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5 不同收获期对花生籽仁总氨基酸、蛋白质、粗脂肪、油酸、亚油酸含量及O/L的影响
    2.6 不同收获期不同品种花生籽仁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与积温和日照时数的关系
3 讨论
    3.1 不同收获期对不同品种花生产量的影响
    3.2 不同收获期对不同品种花生品质的影响
4 结论

(5)花生突变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突变体创造途径
    1.1 自然突变
    1.2 物理诱变
    1.3 化学诱变
    1.4 分子生物学方法
2 花生突变体研究进展
    2.1 自然突变体
    2.2 物理诱变突变体
    2.3 化学诱变突变体
    2.4 基因组编辑突变体
    2.5 花生突变体库创制
3 花生突变体的应用
    3.1 高油酸花生突变体的应用
    3.2 其他花生突变体的应用
4 结论与展望
    4.1 创建突变位点饱和、表型丰富的花生EMS突变体库,完善配套的TILLING筛选平台
    4.2 优化花生组培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稳定的花生CRISPR技术

(6)不同类型花生产量、品质对播期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1.2测定项目
    1.3数据处理
2结果和分析
    2.1播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2.2播期对花生脂肪含量的影响
    2.3播期对花生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4播期对花生糖含量的影响
    2.5产量、产量性状及品质指标相关分析
3讨论与结论

(7)新型高油酸花生“花育917”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特性
2 深耕改土
3 配方施肥
4 适期播种
5 合理密植
6 防倒伏
7 田间管理
    7.1 苗期管理
        7.1.1 破膜放苗
        7.1.2 防治蚜虫
    7.2 中后期管理
        7.2.1 防治叶斑病
        7.2.2 防治棉铃虫

(8)淄博地区花生引种筛选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2.3 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 小结

(9)烘烤型小花生新品种潍花14号选育及其丰产稳产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选配
2 选育过程
3 产量表现
    3.1 品比试验
    3.2 山东省区域试验
    3.3 全国北方片区域试验
    3.4 生产示范
4 主要特征特性
    4.1 植株综合性状好
    4.2 品质优
    4.3 抗性强, 适应范围广
5 丰产性与稳产性分析

(10)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品质形成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条件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植株形态的测定
        1.4.2 植株各器官干重的测定
        1.4.3 植株光合特性的测定
        1.4.4 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1.4.5 荚果形态的测定
        1.4.6 荚果干重的测定
        1.4.7 荚果水分的测定
        1.4.8 荚果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1.4.9 荚果品质的测定
        1.4.10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1.4.11 成熟期籽仁品质的测定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形态发育动态变化规律
        2.1.1 主茎高
        2.1.2 侧枝长
        2.1.3 叶面积指数
    2.2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各器官干重动态变化规律
        2.2.1 根系干重
        2.2.2 茎秆干重
        2.2.3 叶片干重
        2.2.4 果针干重
        2.2.5 荚果干重
    2.3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光合特性变化规律
        2.3.1 叶色值
        2.3.2 净光合速率
        2.3.3 蒸腾速率
        2.3.4 气孔导度
        2.3.5 胞间CO_2浓度
    2.4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
        2.4.1 氮素含量
        2.4.2 磷素含量
        2.4.3 钾素含量
    2.5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氮磷钾积累量动态变化规律
        2.5.1 氮积累量
        2.5.2 磷积累量
        2.5.3 钾积累量
    2.6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形态发育动态变化规律
        2.6.1 荚果长
        2.6.2 荚果宽
        2.6.3 荚果厚
        2.6.4 荚果体积
        2.6.5 籽仁体积
    2.7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干重动态变化规律
        2.7.1 果壳干重
        2.7.2 籽仁干重
        2.7.3 荚果干重
    2.8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水分动态变化规律
        2.8.1 果壳水分
        2.8.2 籽仁水分
        2.8.3 荚果水分
    2.9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
        2.9.1 氮素含量
        2.9.2 磷素含量
        2.9.3 钾素含量
    2.10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品质形成规律
        2.10.1 蛋白质含量
        2.10.2 籽仁粗脂肪含量
        2.10.3 可溶性糖含量
        2.10.4 淀粉含量
    2.11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11.1 产量
        2.11.2 产量构成因素
    2.12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成熟期籽仁品质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形态发育规律
    3.2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干重变化规律
    3.3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光合特性规律
    3.4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养分吸收规律
    3.5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形态发育规律
    3.6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干重变化规律
    3.7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水分变化规律
    3.8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养分吸收规律
    3.9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荚果建成品质变化规律
    3.10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3.11 不同粒型花生品种成熟期籽仁品质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高产优质大花生花育16(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D]. 高芳.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覆膜对高油酸花生光合生理特性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D]. 于慧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3]花生突变体创制及脂磷酸磷酸酶基因家族的表达研究[D]. 徐赫. 青岛科技大学, 2020
  • [4]不同收获时期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郭峰,李庆凯,范仲学,崔利,孟静静,唐朝辉,李新国,万书波. 中国粮油学报, 2020(03)
  • [5]花生突变体研究进展[J]. 苑翠玲,闫彩霞,赵小波,王娟,李春娟,孙全喜,单世华. 核农学报, 2020(04)
  • [6]不同类型花生产量、品质对播期的响应[J]. 冯昊,凌飞,王世福,王春晓,王鹏,孙学武,郑永美,王才斌.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7]新型高油酸花生“花育917”高产栽培技术[J]. 邢会花,禺山林,蒋学杰.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9(07)
  • [8]淄博地区花生引种筛选试验[J]. 杨平,陈昱利,巩法江,毕海滨,高明慧. 中国种业, 2018(11)
  • [9]烘烤型小花生新品种潍花14号选育及其丰产稳产性分析[J]. 付春,单雷,鲁成凯,刘皓,宋晓峰,姜言生,徐平丽,高晓东. 山东农业科学, 2018(06)
  • [10]不同粒型花生品种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品质形成规律研究[D]. 党现什.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高产优质大花生花榆16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