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和丘陵地区的监理工作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监理工作

一、山岭重丘区的监理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陆俊锟[1](2020)在《山岭重丘区桥梁方墩酸洗板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文章以广西山岭重丘区的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都安至巴马段)坡规1号高架大桥桥梁方墩为例,对酸洗板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选取化学成分与桥梁方墩母材相一致的酸洗板,冲压变形保证表面铁皮附着良好,作为桥梁方墩的支撑材料进行安装焊接,掌握焊缝厚度的变化情况,为提高附着力和耐腐蚀性,对焊接后的酸洗板进行表面磷化涂装的处理。通过对比实验可知,酸洗板技术相比传统施工技术,吸收的冲压能量提高了12J。

李孟雪[2](2020)在《绿色生产视角下RAP再生工厂的多层布局规划与方案评价研究 ——以山岭重丘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的背景下,目前的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由于“三废”排放不达标,以及不能实现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的绿色生产,迫切需要向具有循环再生功能的清洁化、智能化的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工厂(简称:RAP再生工厂)转型。目前RAP再生工厂的设施布局仍处于简单拼装的阶段。合理的布局规划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RAP再生工厂的建设成本、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岭重丘区城市的战略意义深远,而山区的地形地貌对工厂的布局规划有着重大影响。因此研究绿色生产视角下,山岭重丘区RAP再生工厂的多层布局规划与方案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首先,本文总结了目前沥青混合料生产方式的不足,从绿色投入、生产工艺、环保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RAP再生工厂实现绿色生产的主要内容。其次,基于SLP法对RAP再生工厂的功能区进行划分、定位和相关性分析,得到了功能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再次,通过分析山岭重丘区地形对工厂布局的影响,提出了RAP再生工厂多层布局的原则与目标。在此基础上,基于聚类分析方法对总体功能区进行分层设置,结合功能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形成了初始布局。接着以非物流相关性最大、物流成本最小、低碳为目标函数,构建多层布局的优化模型,并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得到了不同分层方式下的平面优化布局。再通过分析生产类功能区的竖向物流关系,针对生产设施进行了立面优化布局。结合平立面布局,得到了三种典型的空间布局方案。然后,基于系统性、代表性、差异性、简易性、可行性原则,构建了由结构与功能性、绿色性、经济性3个准则、12项指标组成的RAP再生工厂布局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接着提出布局方案绿色生产水平的四级评价标准,构建基于ANP-熵权的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在考虑评价指标间相互影响的情况下,结合决策者的主观经验和数据的客观性,运用博弈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对三种空间布局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结合重庆江津地区珞璜工业园区RAP再生工厂建设项目,对建立的多层布局规划和方案评价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绿色生产视角下RAP再生工厂的多层布局规划与方案评价方法得到的三种空间布局方案,相比初始布局方案付出的成本更低,功能区间的相关性更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小。该方法为解决山岭重丘区RAP再生工厂的布局规划和方案决策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德伟[3](2017)在《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养护技术经济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建设,与高速公路快速建设相配套的科学合理及时的养护管理工作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其复杂的线形、较高的桥隧比以及特殊的天气条件等增加了高速公路的养护成本和管理难度。本论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高速公路养护技术经济研究基础上,以西汉高速为例,基于真实的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建养数据,对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养护的技术状况、相关养护工作量内容和组成进行详细梳理;分析了高速公路养护土建设施技术经济性,获得了大中修及日常养护费用及其组成,并与丘陵、平原地区的高速公路养护费用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山岭重丘区养护费用水平;分析了山岭重丘区消防站点设立的必要性,基于西汉高速秦岭管理所管辖路段的真实事故发生地点、消防站点位置、救援时间分布等数据,构建了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消防站点选址模型,并将该模型对该消防站点事故与消防管理进行评价;最后探讨了不同运行条件下长大隧道照明系统、通风系统的开启触发模式,解析了隧道机电系统的故障组成及养护费用水平,以西汉高速秦岭I号隧道上行线为例测算了高压钠灯替换成LED灯对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照明系统经济费用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受地形地质因素影响,山岭重丘区土建设施养护技术性强,重载货运车辆对桥隧路面损害严重,养护管理成本高,相比于丘陵区和平原区的高速公路,山岭重丘区的高速公路养护费用处于较高的水平。西汉高速的大中修养护每公里费用为19.28万元/km,为丘陵区和平原区的高速公路的4.9倍和3.4倍,特别地,山岭重丘区的中修养护费费用达到10.04万元/km,这与山岭重丘区频繁的安全设施、桥梁桩基围挡、挡土墙修缮等养护维修工作密切相关;西汉高速2010-2015年小修养护费用3.89万元/km,为丘陵区和平原区的高速公路的1.7倍和1.8倍。(2)构建了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消防站点选址模型,评估了秦岭管理所消防队设置地点合理性。(3)当高压钠灯达到更换维修年限后,LED灯取代高压钠灯节省费用效果明显,经济性优势更突出。本研究的成果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技术和经济性,掌握山区高速公路技术经济特征的共性、个性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养护维修,不断探索管理新思路,对于山区高速公路养护决策以及制定安全高效的管理方案,最终创建安全、舒适、快捷、美观的行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黄丽芳[4](2015)在《山岭重丘区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机理及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MA沥青路面自从德国开始应用以来就以优良的路用性能闻名于世。目前在我国西部山岭重丘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集中在交通荷载繁重、政治经济地位突出的路段,使用效果良好。但也出现了一些早期质量病害,经研究发现产生这些质量病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过程阶段质量控制不严格,采用传统质量检验方法不能保证SMA沥青路面质量的稳定性,有必要研究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分析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发现质量控制的重难点为:①施工过程阶段质量控制指标过多,且无重要程度之分;②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法仍然是点点对比的静态控制方法,没有引入过程控制理念,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进行动态管理。因此,本文首先采用专家调研法和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众多指标中选取与SMA沥青路面典型质量病害形成关联度较大的指标(油石比、级配、温度、压实度)作为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然后将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引入SMA沥青路面施工中,经分析发现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属于小批量生产过程,运用小批量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结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动态质量控制的要求,选取有效性较高的“均值—标准差(X?S)控制图”作为SMA沥青路面施工阶段过程质量控制的基准方法。再根据“均值—标准差(X?S)控制图”在小批量生产环境下使用控制界限的有效性不能得到保证,因此为了使控制界限更加准确合理,本文提出运用贝叶斯理论对控制图进行改进,得到的控制界限可根据样本数量大小进行调整,由此建立具有双重控制界限的“小批量施工控制图”,并以此方法作为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最后依托工程实例验证“小批量施工控制图”在山岭重丘区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山岭重丘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及交通压力,在铺筑SMA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应用改进后的“小批量施工控制图”进行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从而减少早期质量病害的产生,增加SMA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李建新,马天夫[5](2014)在《浅谈高速公路在山岭重丘区的挡土墙施工》文中研究指明太佳高速公路吕梁段十七标地形条件复杂,沿线有大量防护工程,其中挡土墙施工是一大重点,通过现场施工实践,总结了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挡土墙施工特点以及注意事项。

张垭铠[6](2013)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山岭重丘区路面大修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理控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交通运输要求的不断提高,公路建设不断向山岭重丘区扩展。通过阐述山岭重丘区路面大修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可为相关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提供参考。

王君武[7](2011)在《泸水县通县油路工程质量监理分析》文中认为本人结合近几年油路改造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工作实践,在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上对油路改造工程有较为深刻的体会,和同行交流讨论。

陈宝[8](2011)在《长大纵坡路面合理结构与提高整体寿命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道路的建设重心逐渐向西部山区、丘岭等地带转移,由于受西部地区地形条件的限制,路线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长大”纵坡路段。山岭区长大纵坡的特殊纵坡条件,造成车辆在长大纵坡地段行驶时车速较慢且制动频繁,加之受超载和重载以及慢行车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长大纵坡路段的车辙病害和疲劳开裂比较严重,尤其是在持续的上坡地段,受持续高温的影响车辙、拥抱、疲劳病害的形成和发展都会远远超过预估的情况,因此开展大纵坡路面合理结构与提高整体寿命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1)在调查分析山岭重丘区重载大纵坡路面的破坏类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路面发生破坏的原因,为后期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基础。(2)编译了基于Matlab的粘弹性有限元计算程序,将表征材料粘弹性特征的Burgers模型转化为Prony级数形式,便于后期采用Abaqus等大型有限元程序进行仿真分析。(3)建立了基于粘弹性理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深入研究了不同工况下长大纵坡路面受力状态,对纵坡坡度、超载、低速、轴载作用次数等路况下车辙深度进行了定量预估,在此基础上对纵坡路段进行了分级。(4)通过系统研究上中面层9种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性能,对比分析沥青路面上、中面层材料5种组合方案的抗车辙性能,优化沥青路面下面层材料4种组合方案的抗开裂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确定了基于路用性能的沥青路面不同层位的合理面层材料。(5)为了提高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界面粘结效果,从基层表面处治技术与新型层间封层技术两方面出发,首次全面研究了表面未处治、表面拉毛和刻槽三种基层处理方式以及“一油一料”和“两油一料”两种层间封层技术不同组合下的层间粘结效果,为沥青路面基面层间加强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并对比研究了乳化沥青、SBS改性沥青、壳牌沥青、环氧树脂基质沥青及环氧树脂乳化沥青等半刚性基层表面粘结层技术性能效果。(6)针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破坏的特点,参照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指标,提出基于车辙标准的轴载换算方法与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设计控制指标,并推荐了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的典型结构及施工质量控制指标。最后通过现场试验路铺筑,提出了沥青混合料及层间处治措施的具体施工方法。

王玮巍[9](2010)在《河北省高速公路造价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其建设造价也呈逐年较快的上升趋势。以河北省为例,高速公路平原区每公里造价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2000多万元增加到近年的7000多万元。高昂的造价在让投资者望而却步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到高速公路的发展进程。为了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效益,那么有效控制高速公路建设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课题即依据河北省近年高速公路的造价资料,经对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摘录、整理、甄别后,将各年度同类型的工程数据进行比对,分别绘制出平微区、山重区每公里造价变化趋势、变化百分率、以及不同工程每公里造价对比图。同时参照周边(晋、鲁、豫)三省的造价数据资料,分析并绘制年度造价上涨趋势对比图。为使分析更为准确,本课题考虑了不同地质形式分类下的不同路面厚度、互通平均间距、桥涵占总路线长度比例等数据,同时考虑到道路安全设施级别提高、工程材料价格上涨、工程其他费用增加等影响高速公路建设造价的诸多因素,力求全面准确的找出引起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造价上涨过快的确切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科学有效的造价管理方法,从而保障高速公路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本课题通过上述分析研究,总结出影响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造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包括:工程量增加、桥隧长度比例提高、构造物增多、主要材料价格上涨、贷款利息上调等客观因素;设计过程对造价控制不到位、工程管理过程对资金控制不力、招投标过程不规范等主观因素。结合上述因素,本课题提出了遏制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造价过快上涨的管理方法,同时向交通主管部门提出尽早颁布实施《河北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的建议,为高速公路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袁春毅[10](2009)在《我国公路后评价若干拓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公路里程的飞速增长,通达、通畅深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对道路交通安全、美学、环保要求也日益提高,也逐步加大了对农村公路的建设,目前公路现有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在的状况,尤其是在公路路面结构与造价评价、公路建设项目过程评价、用地综合评价、景观评价以及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和方法等方面研究尚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从而使得研究我国公路后评价拓展问题成为必要。本文在广泛收集并分析国内外后评价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路建设现状,对后评价拓展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致力于解决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弥补不足,填补空白,力求使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更加科学完善。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1)系统分析了国内外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应用状况,首次基于公路自然区划对路面结构进行了评价;采用了小样本t分布理论对路面厚度及公路工程的三部分费用、路面造价、路基造价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不同公路自然区划高速公路合理路面厚度范围和路面各层结构造价范围。评价了典型省份的公路工程造价,并对超概费用的组成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超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建议。(2)针对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运营管理等三阶段实施效果评价以及安全评价,系统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创新后的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方面的评价内容,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到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创新评价中,并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了基于层次模糊方法的公路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评价模型。(3)针对目前公路建设用地指标的不足,深入研究了路基工程、交叉工程以及沿线设施用地指标,首次提出了相应的用地指标值,并从宏观性与微观性两个层面上对公路占地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4)深入分析公路景观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元素,以公路设计新理念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以公路路域和谐性、人路和谐性、公路外部环境和谐性三项内容为基本评价指标的公路景观和谐性评价体系;考虑评价指标值的客观可靠性,将评价指标的不同等级定义为区间数,采用整体逼近思想,首次建立了基于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公路景观和谐性评价模型,并对某条高速公路的公路景观进行了评价,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与合理性。(5)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后评价体系的异同,首次建立了我国农村公路后评价体系,提出了基于DEA的农村公路建设后评价模型,并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农村公路密度及乡镇、行政村通达状况为例,对各省农村公路现状做出了定量评价。

二、山岭重丘区的监理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岭重丘区的监理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山岭重丘区桥梁方墩酸洗板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设计山岭重丘区桥梁方墩酸洗板施工技术
    1.1 施工准备
    1.2 安装焊接
    1.3 磷化涂装
2 实验论证分析
3 结语

(2)绿色生产视角下RAP再生工厂的多层布局规划与方案评价研究 ——以山岭重丘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绿色生产视角下RAP再生工厂的布局规划及评价相关理论
    2.1 绿色生产概念及内涵
        2.1.1 绿色生产定义
        2.1.2 绿色生产内容
    2.2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方式概述
        2.2.1 传统沥青混合料生产方式的不足
        2.2.2 RAP再生工厂的绿色生产方式
    2.3 RAP再生工厂布局规划相关理论
        2.3.1 系统设施布局方法
        2.3.2 聚类分析原理
        2.3.3 遗传算法原理
    2.4 RAP再生工厂布局方案评价相关理论
        2.4.1 网络分析法
        2.4.2 熵权法
        2.4.3 博弈原理
        2.4.4 物元分析与可拓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RAP再生工厂总体功能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研究
    3.1 RAP再生工厂的物流路线分析与功能区划分
        3.1.1 RAP再生工厂的物流路线分析
        3.1.2 RAP再生工厂的功能区划分
    3.2 RAP再生工厂的功能区定位及面积计算
        3.2.1 生产类功能区的定位及面积计算
        3.2.2 辅助类功能区的定位及面积计算
    3.3 物流强度与非物流相关性分析
        3.3.1 物流强度分析
        3.3.2 非物流相关性分析
    3.4 综合相关性分析与相对位置关系图
        3.4.1 综合相关性分析
        3.4.2 功能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生产视角下RAP再生工厂的多层布局规划研究
    4.1 RAP再生工厂多层布局的原则与目标
        4.1.1 山岭重丘区地形对RAP再生工厂布局规划的影响
        4.1.2 RAP再生工厂多层布局的原则
        4.1.3 RAP再生工厂多层布局的目标
    4.2 RAP再生工厂总体功能区的多层布局
        4.2.1 基于聚类分析的总体功能区的分层方法
        4.2.2 总体功能区的多层布局平面图
    4.3 总体功能区多层布局的优化模型构建
        4.3.1 总体功能区多层布局的目标函数
        4.3.2 总体功能区多层布局的优化模型
        4.3.3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优化模型求解
    4.4 RAP再生工厂生产类功能区的多层布局
        4.4.1 生产类功能区立面布局分析
        4.4.2 生产类功能区的多层布局立面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生产视角下RAP再生工厂的布局方案评价研究
    5.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5.1.3 评价指标的选取
    5.2 指标数据收集与标准化处理
    5.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3.1 网络分析法确定权重
        5.3.2 熵权法确定权重
        5.3.3 综合权重
    5.4 物元可拓评价模型构建
        5.4.1 布局方案物元模型
        5.4.2 物元等级关联函数
        5.4.3 布局方案绿色生产等级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研究
    6.1 珞璜工业园区RAP再生工厂项目概况
    6.2 珞璜工业园区RAP再生工厂的初始布局
        6.2.1 基于SLP的总体功能区相关性分析
        6.2.2 基于聚类分析的初始布局方案
    6.3 珞璜工业园区RAP再生工厂的优化布局
        6.3.1 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布局结果
        6.3.2 珞璜工业园区RAP再生工厂的空间布局方案
    6.4 珞璜工业园区RAP再生工厂的布局方案评价
        6.4.1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6.4.2 权重确定
        6.4.3 RAP再生工厂布局方案的绿色生产等级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3)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养护技术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速公路养护内容和方法研究
        1.2.2 养护工程量与费用研究
        1.2.3 事故与消防管理研究
        1.2.4 隧道机电系统研究
        1.2.5 发展动态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山岭重丘区养护特征分析
    2.1 概述
    2.2 高速公路养护内容和组成分析
        2.2.1 技术状况
        2.2.2 日常养护作业
        2.2.3 小修工程
        2.2.4 中修工程
        2.2.5 大修工程
        2.2.6 改建工程
        2.2.7 机电照明养护
    2.3 影响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养护的因素分析
        2.3.1 气候因素
        2.3.2 地形地质
        2.3.3 交通量
    2.4 影响西汉高速公路养护因素特征
        2.4.1 路段概述
        2.4.2 数据积累情况
        2.4.3 地形地质情况及其对养护工作影响分析
        2.4.4 道路条件及其对养护工作影响分析
        2.4.5 路段交通量及其对养护工作影响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西汉高速养护土建设施技术经济性研究
    3.1 合理养护费用组成分析
        3.1.1 合理养护费用组成
        3.1.2 养护内容及工作量组成分析
    3.2 西汉高速养护费用分析
        3.2.1 小修资金特征分析
        3.2.2 中修资金特征分析
        3.2.3 大修资金特征分析
    3.3 三种地形条件下养护费用对比
        3.3.1 小修养护费用对比
        3.3.2 大中修养护费用对比
    3.4 小结
第四章 西汉高速事故与消防管理分析
    4.1 概述
    4.2 山岭重丘高速公路事故管理分析
        4.2.1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分析
        4.2.2 山岭重丘区西汉高速公路救援原则
        4.2.3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紧急事故响应等级机制分析
        4.2.4 西汉高速公路事故处理分析
    4.3 山岭重丘区消防管理分析
        4.3.1 山岭重丘区消防站点设置必要性分析
        4.3.2 山岭重丘区消防与安全管理联动分析
    4.4 秦岭消防站点选址分析
        4.4.1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时间分析
        4.4.2 站点选址模型建立
    4.5 小结
第五章 西汉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养护技术经济性研究
    5.1 概述
        5.1.1 隧道机电系统的组成
        5.1.2 隧道机电系统的特征分析
    5.2 特大群隧道机电系统设置及其原则分析
        5.2.1 西汉公路特长隧道机电设置情况
        5.2.2 照明系统运行条件
        5.2.3 通风系统运行条件
        5.2.4 通信系统运行条件
    5.3 隧道机电故障损失分析
        5.3.1 运行用电消耗
        5.3.2 运行养护费用
        5.3.3 可替代的照明设施经济性分析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山岭重丘区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机理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MA沥青路面研究现状
        1.2.2 过程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山岭重丘区SMA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特点及质量病害分析
    2.1 山岭重丘区公路特点
    2.2 山岭重丘区SMA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特点
    2.3 山岭重丘区SMA沥青路面典型质量病害及成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岭重丘区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的重难点
    3.1 山岭重丘区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要求
        3.1.1 SMA混合料对原材料质量要求
        3.1.2 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质量要求
        3.1.3 SMA混合料施工质量要求
    3.2 山岭重丘区SMA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重难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指标选取研究
    4.1 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指标初选
    4.2 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4.3 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指标选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机理及方法研究
    5.1 质量控制理论
    5.2 统计过程质量控制
    5.3 控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3.1 控制图的原理
        5.3.2 控制图的分类
        5.3.3 控制图的判别规则
    5.4 控制图的适用性分析
        5.4.1 大批量生产模式的特点
        5.4.2 小批量生产模式的特点
        5.4.3 小批量生产模式下常规控制图使用的局限性
    5.5 小批量生产模式下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5.5.1 小批量 -R控制图
        5.5.2 小批量 -S控制图
        5.5.3 小批量生产的Q控制图
        5.5.4 基于贝叶斯分析的小批量控制图
        5.5.5 可化为同分布的小批量控制图
    5.6 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
        5.6.1 基准控制方法——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5.6.2 改进后控制方法——小批量施工控制图
        5.6.3 辅助控制方法——过程能力指数
    5.7 基于最优质量成本原理的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评价
    5.8 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保障措施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6.1 工程概况
    6.2 案例分析
        6.2.1 压实度的控制
        6.2.2 级配的控制
        6.2.3 油石比的控制
        6.2.4 温度的控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表 1

(5)浅谈高速公路在山岭重丘区的挡土墙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 太佳高速公路工程简介
2 挡土墙施工特点
3 挡土墙施工组织
    3.1 准备工作
    3.2 施工工艺
        3.2.1 工序流程图
        3.2.2 施工放线
        3.2.3 基坑开挖
        3.2.4 基础砌筑
        3.2.5 墙身砌筑
        3.2.6 安置泄水管
        3.2.7 沉降缝
        3.2.8 勾缝
        3.2.9 砌体养护
        3.2.1 0 墙背回填
        3.2.1 1 挡墙脚襟边
    3.3 注意事项
4 挡墙施工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4.1 墙面不平整、线形不顺畅, 表面粗糙凹凸不平
        4.1.1 原因分析
        4.1.2 预防措施
    4.2 墙面勾缝脱落, 勾缝不协调、不美观
        4.2.1 原因分析
        4.2.2 预防措施
    4.3 墙身砌块砌体上下层砌筑产生通缝
        4.3.1 原因分析
        4.3.2 预防措施
5 总结

(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山岭重丘区路面大修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理控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水泥稳定碎石作用原理
2 山岭重丘区路面大修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
    2.1 材料的基本要求
    2.2 拌和
    2.3 混合料的运输
    2.4 摊铺混合料
    2.5 碾压
    2.6 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2.7 养生
3 案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3.2 施工过程中的监理
        3.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3.2.2 施工工艺控制
4 结语

(7)泸水县通县油路工程质量监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实施质量监理的必要性
3 加强质量监理措施
    3.1 加强试验室管理, 认真做好工地试验工作
    3.2 抓好质量管理工作, 必须抓施工关键部位
        3.2.1 路基工程:该县油路工程沿老路按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
        3.2.2 桥涵工程:由于线路经过路段有部分桥涵施工, 桥涵施工
        3.2.3 防护工程:本工程防护工作量较大, 施工监理的重点在砂
        3.2.4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铺筑:本施工监理控制的重点是无侧
    3.3 加强施工测量工作控制和检查
4 加强质量监理的几点体会
    4.1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质量管理机构
    4.2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的思想, 强化质量意识
    4.3 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实行目标管理

(8)长大纵坡路面合理结构与提高整体寿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山岭重丘区重载大纵坡路面破坏状况调查分析
    2.1 山岭重丘区重载大纵坡路面破坏调查
        2.1.1 重载大纵坡路面破坏调查分析
        2.1.2 山岭重丘区重载大纵坡路面常见破坏形式调查分析
        2.1.3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破坏原因调查
    2.2 济邵高速纵坡与路面结构分析
        2.2.1 济邵高速概况
        2.2.2 济邵高速坡度坡长调查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大纵坡路面工作状态分析
    3.1 长大纵坡处车辆力学状态分析
        3.1.1 长大纵坡处路面受力状态
        3.1.2 长大纵坡路段车辆行驶平衡方程
        3.1.3 长大纵坡路段水平和垂直荷载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3.2.1 有限元基本理论
        3.2.2 荷载作用方式以及计算参数选取
        3.2.4 模型建立
    3.3 纵坡路段路面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3.3.1 纵坡路段应力分布云图
        3.3.2 不同纵坡下路面剪应力分布研究
        3.3.3 超载对纵坡路段剪应力分布影响
        3.3.4 超载对纵坡路段第一主应力分布影响
    3.4 纵坡路段层间工作状态研究
        3.4.1 层间连续
        3.4.2 层间光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大纵坡路面车辙预估
    4.1 Burgers模型及其Prony级数形式
    4.2 纵坡路段路面车辙预估研究
        4.2.1 不同纵坡坡度下路面车辙预估
        4.2.2 不同轴载作用次数下车辙预估
        4.2.3 纵坡路段不同车速下车辙预估
    4.3 纵坡路段分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路用性能的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材料优化研究
    5.1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面层层位合理分工
    5.2 基于抗剪性能的上、中面层材料级配效应研究
        5.2.1 沥青混合料抗剪切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5.2.2 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试验评价方法
        5.2.3 不同级配类型上、中面层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研究
    5.3 基于抗车辙性能的上、中面层材料改性优化
        5.3.1 不同面层材料组合车辙试验方案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3 上、中面层材料合理改性研究
    5.4 基于抗开裂性能的下面层材料优化研究
        5.4.1 原材料性能检测
        5.4.2 室内反射裂缝模拟试验
        5.4.3 小梁疲劳弯曲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纵坡路面层间材料与处治措施研究
    6.1 沥青路面层间功能层调查分析
    6.2 半刚性基层表面粘结层措施优化研究
        6.2.1 不同类型粘结层技术性能对比分析
        6.2.2 集料种类、规格和用量选择
    6.3 “两油一料”新型层间处治技术研究
        6.3.1 “两油一料”与“一油一料”层间性能对比
        6.3.2 “两油一料”沥青撒布量确定
        6.3.3 “两油一料”层间技术标准
    6.4 透层层间处置技术研究
        6.4.1 透层材料及功能分析
        6.4.2 高渗透透层油研究
    6.5 半刚性基层表面加强技术研究
        6.5.1 基面层间界面加强技术试验方案
        6.5.2 基层表面处治抗滑性能检测
        6.5.3 基面层间加强技术效果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典型结构与设计方法研究
    7.1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7.1.1 各面层功能分析
        7.1.2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推荐结构
    7.2 我国沥青路面现行设计理念问题
        7.2.1 我国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7.2.2 现行设计理念不适合长大纵坡分析
    7.3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设计控制指标与标准
    7.4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方法研究
        7.4.1 轴载换算方法基本原则
        7.4.2 基于弯沉等效的轴载换算方法
        7.4.3 基于层底拉应力等效的轴载换算方法
        7.4.4 基于车辙等效的轴载换算方法
    7.5 设计步骤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试验路铺筑
    8.1 试验路概况
        8.1.1 济邵高速概况
        8.1.2 路面结构组成
    8.2 试验路铺筑
        8.2.1 混合料施工工艺
        8.2.2 长大纵坡路段抗车辙处治措施
        8.2.3 层间处治措施
        8.2.4 半刚性基层顶面抗滑性与层间结合强度的关系
        8.2.5 确定长大纵坡路段层间滑移破坏集中位置
    8.3 试验路现场检测
    8.4 本章小结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 主要研究结论
    二 主要创新点
    三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1 发表的论文
    2 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9)河北省高速公路造价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我国造价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1-2-2 国外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造价数据资料调研
    2-1 资料搜集调研
        2-1-1 省内资料搜集调研
        2-1-2 省外调研
    2-2 资料统计整理
    2-3 近几年河北省及相邻省份高速公路造价情况
        2-3-1 河北省初步设计概算(或调整概算)造价比较
        2-3-2 邻近三省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情况
第三章 河北省高速公路造价上涨原因分析
    3-1 造价资料数据分析
        3-1-1 批复概算主要工程量的比较
        3-1-2 批复概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
    3-2 分析造价上涨原因
        3-2-1 客观因素
        3-2-2 主观因素
第四章 结论
    4-1 控制高速公路造价上涨的基本措施
        4-1-1 建立造价管理体系
        4-1-2 强化造价控制
    4-2 建议河北省发布并实施《高速公路造价管理办法》
附录 A
附录 B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0)我国公路后评价若干拓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部审后评价执行情况研究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评价
        1.3.1 发达国家及国际金融机构的项目后评价发展
        1.3.2 我国投资项目的后评价
        1.3.3 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
        1.3.4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公路路面结构与造价后评价研究
    2.1 概述
    2.2 路面结构状况分析评价
        2.2.1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状况
        2.2.2 国外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分析评价
        2.2.3 基于自然区划的我国路面结构评价
        2.2.4 基于t分布理论的路面厚度评价
    2.3 公路工程造价分析评价
        2.3.1 基于三大费用的高速公路造价分析
        2.3.2 路面总造价分析
        2.3.3 基于路面结构层的造价分析
        2.3.4 路基各项费用分析
        2.3.5 陕西省公路工程造价评价
    2.4 典型路面结构造价研究
        2.4.1 新型路面结构造价分析
        2.4.2 路面结构的造价对比研究
        2.4.3 公路工程养护费用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路建设项目过程后评价研究
    3.1 概述
    3.2 公路建设项目实施效果后评价研究
        3.2.1 公路建设项目实施效果评价范畴及意义
        3.2.2 公路建设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各阶段特征及内容
        3.2.3 公路建设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
    3.3 公路建设项目创新应用后评价研究
        3.3.1 公路建设项目创新的概念及意义
        3.3.2 公路建设项目创新后评价特点及原则
        3.3.3 公路建设项目理念创新后评价
        3.3.4 公路建设项目技术创新后评价
        3.3.5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创新后评价
    3.4 公路建设项目安全后评价研究
        3.4.1 公路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意义及应用范围
        3.4.2 现有常用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分析
        3.4.3 公路建设项目安全后评价指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路建设用地后评价研究
    4.1 概述
        4.1.1 公路建设用地总体形势分析
        4.1.2 公路建设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2 公路建设合理用地研究
        4.2.1 公路建设项目现行"指标"执行情况
        4.2.2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存在问题分析
        4.2.3 高速公路项目审批用地与实际用地比较
        4.2.4 公路建设用地指标研究
    4.3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措施及建议
    4.4 公路建设用地综合后评价
        4.4.1 区域通道占地总体评价
        4.4.2 公路项目建设用地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路建设项目景观后评价研究
    5.1 概述
    5.2 公路景观和谐性评价体系研究
        5.2.1 公路景观和谐性理念研究
        5.2.2 公路景观和谐性评价的影响因素
        5.2.3 公路景观和谐性体系后评价思路
        5.2.4 公路景观和谐性后评价调查方法
    5.3 公路景观和谐性后评价体系建立
    5.4 基于区间逼近的公路景观和谐性评价
        5.4.1 基于区间逼近的和谐性评价简介
        5.4.2 多指标区间数逼近决策模型的建立
        5.4.3 公路景观和谐性元素分析
        5.4.4 权重的确定
    5.5 基于区间逼近的公路景观和谐性评价实例
        5.5.1 评价指标的筛选
        5.5.2 评价集的建立
        5.5.3 评价模型的建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公路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6.1 概述
    6.2 我国农村公路里程及通达状况分析评价
        6.2.1 "十五"农村公路成果
        6.2.2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公路阶段成果
    6.3 农村公路后评价必要性及意义
    6.4 我国农村公路后评价体系建立
        6.4.1 农村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后评价
        6.4.2 农村公路建设状况后评价
        6.4.3 农村公路建设效益后评价
        6.4.4 农村公路管理后评价
    6.5 基于DEA的农村公路建设后评价模型研究
        6.5.1 DEA方法概述
        6.5.2 DEA模型
        6.5.3 基于DEA的农村公路通达状况评价
    6.6 本章小结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1 主要研究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进一步研究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山岭重丘区的监理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岭重丘区桥梁方墩酸洗板施工技术研究[J]. 陆俊锟. 西部交通科技, 2020(12)
  • [2]绿色生产视角下RAP再生工厂的多层布局规划与方案评价研究 ——以山岭重丘区为例[D]. 李孟雪.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2)
  • [3]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养护技术经济研究[D]. 王德伟. 长安大学, 2017(02)
  • [4]山岭重丘区SMA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机理及方法研究[D]. 黄丽芳.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5)
  • [5]浅谈高速公路在山岭重丘区的挡土墙施工[J]. 李建新,马天夫. 北方交通, 2014(S1)
  • [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山岭重丘区路面大修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理控制探讨[J]. 张垭铠. 交通标准化, 2013(24)
  • [7]泸水县通县油路工程质量监理分析[J]. 王君武. 价值工程, 2011(28)
  • [8]长大纵坡路面合理结构与提高整体寿命技术研究[D]. 陈宝. 长安大学, 2011(05)
  • [9]河北省高速公路造价分析与研究[D]. 王玮巍. 河北工业大学, 2010(05)
  • [10]我国公路后评价若干拓展问题研究[D]. 袁春毅. 长安大学, 2009(01)

标签:;  ;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监理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