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市余杭区水利建设取得瞩目成就(论文文献综述)
杨玥[1](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王伦君[2](2021)在《余杭区紫荆村“一村一品”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丁晴[3](2020)在《杭州市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全国迎来了乡村环境整治、景观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的热潮。浙江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余杭区的丘陵山地面积占余杭区总面积的43%,但在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山地型乡村景观风貌逐渐消失,呈现出了“千村一面”、“乡村城市化”的现象,乡村生态系统也变得越来越脆弱。现有的山地型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研究多为分析后,提出了规划要点和设想,实践意义较差。因此,如何突出山地型乡村风貌,提出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对景观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构建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山地型乡村景观,并应用于实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通过对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资源进行分类调查,总结出山地型乡村景观有景观层次丰富、山水田园特色突出、景观异质性高的优点,也存在无序化发展、地域文化缺失、缺少实施保障的缺点。再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起山地型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得出:准则层中文化景观的权重最高,指标层中林地景观的地形地貌奇特性最高,水域景观驳岸美观程度和水体质量权重最高,聚落景观村落与周围环境协调性权重最高。最后利用聚类分析法对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权重前九的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将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总体分为三种:自然野趣型、近郊休闲型、文旅产业型。(2)通过提出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来指导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依据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山地景观资源可持续发展、“三生”与“美学”结合、传承地域特色的原则,结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高低,反映出各个指标对各类景观的影响程度高低,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首先提出要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确定村庄整体定位;明确总体布局结构;然后提出各类景观相应的具体规划设计策略,林地景观规划策略如下:尊重、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修复山地植被;注重树种搭配;开展林相景观提升工程。水域景观规划策略如下:注重特色水域形态;建立生态水循环;驳岸生态化处理;提升游憩功能。聚落景观规划策略如下:注重村落与环境协调;优化交通流线;统一建筑风貌;提升公共空间。园地景观规划策略如下:丰富种植空间层次;注意季相搭配;提升观光游览性。文化景观规划策略如下:整合地域性文化资源;乡土材料创新改造;体现民俗风情。最后提出做好实施保障工作,通过保障当地旅游产业链发展,开展宣传活动,切实加强建设管理,对景观后续进行维护,定期监督管理。(3)根据山地型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对杭州市余杭区仙岩村进行规划设计。仙岩村是典型的山地型乡村,有山体溪沟景观,通过实地调查仙岩村景观资源和建设现状,进行景观调查和评价,利用相关数据对其优劣势进行分析。首先对仙岩村进行总体规划,将其定位成文旅产业型村庄;其次,将其它规划设计策略具体应用在林地景观、水域景观、聚落景观、园地景观、文化景观中,将提出的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进行应用,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浙江片区山地型乡村景观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葛俊良[4](2020)在《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协商治理意味着环境治理由依靠政府威权解决问题向主体间达成合意的过程转变。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引导利益相关方理性互动,形成政策建议,有助于强化环境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而可视为健全环境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试图回答地方政府如何影响和塑造环境协商治理实践以及地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如何具体运行这两个关键问题。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常见的环境治理范式进行宏观层面的考察和梳理,分析和比较不同环境治理范式的主要内容和实践现状,着重探讨协商治理与多中心治理、协同治理、整体性治理、网络化治理等环境治理范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协商治理是环境社会治理的一种基础性范式。在此基础上,依据环境议题属性和协商主体间关系标准,将国内环境协商治理实践划分为回应型、自治型、咨询型和监督型四种类型,并分别阐述其议题属性、协商功能、社会参与形式和制度化平台等。根据地方政府开展环境协商治理的利益动机,本研究从议题边界、功能定位、参与主体、程序流程和协商方式五个角度剖析国内环境协商治理的实践取向,指出其兼具公共性和工具性的双重治理动机,但基于治理有效性和社会控制的工具性取向更为明显。协商民主对公共理性的价值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被解决特定环境问题、规范公众参与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组织机构职能、提供环境政策咨询和推动环境政策落实等工具性的协商动机所取代。从环境协商治理实践出发,笔者认为现阶段国内民主协商的重心停留在治理层面,聚焦于包括环境议题在内的社会民生事务,注重对社会各阶层意见和诉求的包容、吸纳和整合。通过协商民主与地方或基层治理的整合,以推动社会的动员、整合和合作,进而达成有效治理的目标,这也是协商民主本土化实践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呈现出的这种工具性取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Z省J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协商主体的行为逻辑、主体间相互关系和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等问题的阐述,勾勒出J市环境协商治理的整体图景;并采用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从环境协商议题、环境协商策略和环境协商成效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地方环境协商治理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境协商平台的搭建和协商参与者的挑选,体现出党委领导、利益相关和便于治理的原则;环境协商议题设置的关键在于响应者响应的有效性与积极性;公共性环境治理主体会根据具体协商情境,选取恰当的协商策略并加以组合式运用,使之与环境协商议题的特征相匹配;从所选案例来看,国内地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呈现出比较好的治理绩效,而环境协商治理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环境协商议题特征、协商策略运用以及这两者间的匹配性等因素的影响。
黄玲燕[5](2020)在《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正处在空间重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中。工业用地布局是否合理、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利用程度是否高效集约,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对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水平进行综合研究,为工业用地管理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针对发展转型时期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快,传统调查评价时效性不高、客观性可靠性难保障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杭绍甬经济带为研究区,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图兴趣点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并探索2005-2018年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然后从宏观尺度上分析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并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综合绩效水平,同时进一步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绩效水平的差异性。通过建立全面客观调查评价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方法,在研究区加以应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遥感监测建设用地时空变化与POI动态反映利用类型信息的优势,以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POI为主要数据源,提取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与退出的变化信息。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法,通过中文分词、词向量化和TF-IDF特征提取,充分挖掘公司名称信息,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文本分类模型,筛选出表现最优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模型用于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产业结构的预测与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2.8%,实现了不同类型工业用地的有效识别。同时,借助住宅小区、宾馆酒店、行政机构和公园广场等多种类型的POI,对工业用地退出后的更新类型进行追踪。研究初步建立了适合城市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体系,能够满足快速高效的工业用地调查与评价研究。(2)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扩张和产业结构分类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的格局:(1)工业用地由快速扩张阶段进入控制扩张阶段,2005-2009、2009-2014年分别新增工业用地16051.1公顷、26770.1公顷,2014-2018年下降至仅7040.4公顷。(2)2005-2018年,工业用地呈现显着的集聚发展,78.2%的新增工业用地落实在各类工业集聚区内。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2162.7公顷,居所有工业集聚区的首位。各省级工业集聚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差异较大,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余姚经济开发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位居前列。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的数量多、规模小,扩张规模较大的主要分布在萧山区、北仑区、镇海区和慈溪市等。(3)工业用地出让的产业结构方向在逐步改变,食品轻纺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的比例下降,现代制造业的比例上升。高新技术工业的年均增长率普遍较高,是各城市的重点发展领域。(3)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类型识别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的格局:(1)工业用地退出持续推进,退出面积由2005-2009年的685.6公顷增加至2014-2018年的2851.9公顷。早期工业用地退出主要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主城区,如杭州的江干区、下城区、拱墅区和上城区,宁波的三江口沿岸,以及绍兴的越城区和柯桥区,随着“腾龙换鸟”措施和“三改一拆”行动在浙江省的推进,工业用地退出逐渐蔓延至下辖县(市)区的老城区。(2)2005-2018年,住宅用地凭借其短期收益高、资金回笼快等优势,成为工业用地退出后最主要的更新路径,比例达36.4%;其次转换为交通运输用地和商服用地,比例分别为12.8%和12.1%。公园与绿地及林地、河流等生态用地的比例较小,分别仅为3.6%和6.3%。(4)结合2005-2018年工业用地信息提取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宏观尺度探究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建设用地“节流减量”供应计划的实施和存量建设用地挖潜行动的开展,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得到了有力控制,杭州、宁波的工业用地比例在2014-2018年呈下降态势。(2)经济绩效分析结果表明,杭绍甬经济带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在2005-2014年显着增加,但在2014-2018年有所下降,其中绍兴在这一时期的下降幅度达32%,这是由于绍兴大力推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削减污染物、淘汰落后产能、搬迁集聚等整治提升措施,降低了产能、减少了产出。2005-2018年,杭州滨江区、上城区和江干区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增加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近年来杭州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视频安防等电子信息产业,这些行业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污染少、土地利用强度低,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3)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地区万元工业总产值用电量呈下降趋势,节能降耗成效良好。(5)构建工业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用地结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水平,并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的绩效水平差异,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工业用地利用状况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2018年,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参差不齐,一级综合绩效的工业用地比例较小,仅为13.3%,二级综合绩效水平的工业用地占28.5%,工业用地的绩效水平有待提高。(2)典型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发现,在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而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低。在省级工业集聚区中,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前进工业园、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和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宁波望春工业园区最低。(3)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发现,电子信息业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表明这些行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和用地结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而造纸印刷业的绩效水平最低。(6)对比国际大都市,杭绍甬经济带的工业用地总量大、占比偏高,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多、小、散,工业用地绩效偏低、差异大,分行业绩效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实施工业用地减量化、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三个方面的提升对策与建议。
黄楚梨[6](2020)在《余杭南湖陂塘系统与古城关系研究及实践 ——以杭州市老余杭片区蓝绿网络规划与南湖东堤公园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余杭南湖是我国太湖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塘水利系统之一,至今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余杭南湖以东的杭嘉湖平原区域期临苕溪汹涌山洪的洪涝威胁,古人在浙西山区与平原过渡带上的山前洼地开辟南湖,在土地改过程中,余杭南湖区域渐形成了独特的“山——城”格局。该文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厘清了余杭南湖塘水利系统与城市的关系。研究先明确了研究内容及范围,并梳理了余杭古城区域的自然环境基底。其次,完整地从水利建设、农业生产、聚落营建、社会背景、景营建五个方梳理出南湖与古城的历史发展沿,总结出城段性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探清南湖塘系统单元的构成、功能与运转模式,分析探讨出南湖与古城的空关系与支撑关系,以及在整体功能系统动下形成的景特征与游赏体系,总结古代塘系统与城市的营建智慧,基于现状提出余杭南湖塘系统的保护与余杭古城更新的规划策略。最后,基于以上城关系的保护与转化策略,以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规划为背景,进行老余杭片区蓝绿网络规划,破碎的土地肌理,转化蓝绿网络功能,恢复城市的生态弹性。进而取与老城相接的南湖东堤进行滨湖公园详细设计,将水工堤坝与生活、生态、景融为一体,在蓄滞洪的同时,串联城市与湖,激活城水空,构建公共活动廊,延续山水城市的文脉与貌特征,构建起新时代的弹性湖空。
邱凌峰[7](2020)在《良渚文化影响力提升传播方案 ——“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主题提炼与传播》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使得良渚文化的关注度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契机,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同时,良渚文化也面临着传播影响范围有限,缺乏有效的互动传播机制,受众认知程度较低等问题。近年来,为了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许多培训中加入了现场教学课程。拥有五千年文脉的良渚,不仅是展示古老而璀璨的中华文明的文化窗口,在现代化社会建设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能够承担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需求,作为大遗址保护的典范、创新发展的样板,成为可供考察、学习的现场教学基地。本策划案基于对“环良渚遗址”区域各方面资源和传播现状的全面分析,结合良渚区域现阶段对于提升客流量、深化良渚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的需求,选定前往杭州参加高校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的学员为主要传播目标,与杭州高校继续教育中心的建立合作,将“环良渚遗址”区域打造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现场教学基地。通过实地走访良渚区域、与杭州高校干部教育培训负责人和干部教育参训学员进行访谈调研以及深度的竞品分析,对“环良渚遗址”区域建设现场教学基地进行了 SWOT分析,提炼了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的教学主题和基地建设初期的传播方案。方案中提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绿色发展教育”和“蓝色创新教育”三个方向的教学主题和对应的教学活动。传播方案则结合了数字化展厅建构、事件传播、垂直媒体和社会化媒介传播、设置二次传播场景等多种传播形式,为扩大良渚现场教学基地知名度,提升良渚文化影响力提供了切实路径。
董少军[8](2020)在《杭州核心城区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物资,也是承载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杭州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与环杭州湾大湾区范围内的重点核心城市,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与人口红利,也要有可观的物资资源储备。目前杭州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扩张将使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大、水环境污染加重。如何解决此类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对维持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杭州核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出国内外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发展,总结相关研究方法;选取主成分分析法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引入水资源安全概念进一步评价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对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合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两者发展的关联性,提出提升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及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水资源评价方面,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2007~2017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杭州核心城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在不同的时间段存在明显差异。2007~2017年综合主成分评分从-1.38增加到0.49。除了2011、2014、2017年受水资源总量下降影响,水资源承载力有小幅波动外(相较上年同期水资源总量下降了32%、29%、32%),总体上为逐年降低趋势。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2007~2017年杭州核心城区水资源安全状态处于一般与较差两种状态,且近期较差状态出现次数较多,未来水资源安全状态趋势向下。通过承载力与水资源安全两者分析,得出相同结果,即未来杭州核心城区水资源压力逐年增高,主要受到水资源量、水环境污染、社会经济三大类指标影响。(2)水环境评价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对2007~2017年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以水面率、水利调控指数、水质质量指数三大指标分析水环境承载力时空变化。杭州核心城区承载力总体发展波动较大,呈正“V”型发展,承载力最低与最高年为2010、2017年,得分分别为55分和80分,主要受到水面率与水质质量影响,2017年水面率总体为8.5%,而2010年仅为6.6%;水质质量波动最为明显,2007~2017年间四类及以上水质占比由最高(2010年)的72.5%降低到最低25.9%(2017年),河道水环境有较大改善。水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呈3个档次,滨江与西湖主城、下沙之江萧山、城北城西大江东总体水环境承载力呈现出高、中、低三个档次,主要受到水体污染影响及水面率变化影响。(3)通过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对水资源承载力有抑制或促进下降的作用,在2007~2010年水环境承载力呈下降趋势时,水资源承载力下降较快,而2010~2015年水环境承载力呈上升趋势时,水资源承载力下降速度减缓,且当2015~2017年水环境承载力加速上升时,水资源承载力有小幅上升趋势。水资源承载力年际波动较小,而水环境承载力年际波动较大,易受人为干预影响。(4)通过对杭州核心城区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针对性的提出城市区域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提升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建议措施。
孙文秀[9](2020)在《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组织的转型与重构》文中研究表明新技术革命下的创新驱动引领全球经济社会进入新时期,创新成为城市谋求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经济、人才和空间成为主导城市转型与竞争的关键所在。以创新型城市杭州为例,论文系统构建了城市产业、人口、空间分析框架,并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现状比对以及规划政策梳理,深入研究剖析了杭州城市内部产业经济、社会人口及空间形态的格局特征及演变趋势。最终,论文形成以下结论:(1)创新驱动杭州城市经济产业在结构体系和空间布局上发生分化。伴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实现由工业型主导向服务型经济形态转型升级。创新经济中,金融商务产业空间迅速成长,呈现一主多副、层级化分布特点。信息软件产业空间爆发式蔓延增长,显现多中心、网络化布局特征。研发文创产业空间仍有待发展,表现为“极核-散点”布局结构。(2)创新驱动杭州城市社会人口在阶层结构和空间组织上发生分异。伴随着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社会分工进一步明确,创新和服务阶层不断扩增,而传统劳工阶层陷入塌缩。与此同时,人口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中心-边缘”格局转变,高学历人才以重要创新产业区为核心多中心、廊道式连绵布局。此外,杭州创新人才在社会属性、就业居住、精神价值及工作生活追求等方面也表现出自有的特征和需求。(3)创新驱动杭州实现产业分化和人口分异的同时,也推动城市空间组织发生变革。杭州城市空间不断转型重构过程中,格局结构显现多中心、组团式布局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向多元化、网络化完善,用地空间有序扩张、多元融合。与此同时,城市内部也涌现大量以科学城、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等为代表的创新空间形式,这类空间承载新技术要素、创新产业和人才,从而助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章佳露[10](2020)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发展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际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我国传统旅游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文化创意业的高渗透力使其与旅游业迅速融合,指引旅游业转型升级。面对当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城市文化创意旅游项目已然于各省市崭露头角,这将给乡镇文化创意旅游的兴起和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考量到文化创意乡旅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且跟风效仿、低俗不具特色等漏洞百出,要想乡镇大规模发展文化创意旅游需要长远规划。杭州作为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地区,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做出了表率。2019年7月初,伴随着良渚古城遗址的申遗成功,良渚镇筹谋已久的文化创意旅游在这契机发光发热,以文化软实力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助推“东方文明曙光”良渚文化走向世界。基于以上认识,论文以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为研究对象,挖掘地方文化旅游资源,探求古遗址景区如何巧借文化力量,融入多元化创意元素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此外,文化创意旅游的产生对良渚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旅游经济增收。着眼于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的数据建模分析,构建一套适用于发展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的指标体系,意在促进当地传统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效地融合,为构建科学的良渚旅游开发体系提供整体发展战略思路。制定合理的战略目标,为良渚镇旅游业经济增收提出创新性的战略方法和开发意见。文章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模型构建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剖析与述评,分析国内发展的现状,确定全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框架结构。将较为全面地分析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资源,并以良渚镇近十年文化创意旅游收益为基础,对其开发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借鉴国内外典型创意体系,在较为翔实的资料分析基础上,重点研究良渚古城遗址、良渚文化村、良渚博物院文化创意旅游业的开发和建设。用一元线性分析法验证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贡献力。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所得数据指标进行筛选,最后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就影响文化创意旅游经济收益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提出对策。
二、杭州市余杭区水利建设取得瞩目成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市余杭区水利建设取得瞩目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创园区 |
1.4.2 “产城创”融合 |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
1.4.4 多元数据 |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对象 |
1.5.3 研究方法 |
1.5.4 论文章节安排 |
1.5.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
(1)机制路径研究 |
(2)影响因素研究 |
(3)评价指标建立 |
(4)空间规划布局 |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
(1)产城融合 |
(2)职住关系 |
(3)产学合作 |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
2.5.1 文献研究评述 |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2.6 研究框架构建 |
2.6.1 研究假设 |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
2.6.3 研究思路 |
2.6.4 研究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
3.2.1 科创园区空间 |
3.2.2 居住区空间 |
3.2.3 高等院校空间 |
3.2.4 科研院所空间 |
3.2.5 综合交通体系 |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
3.3.1 混合性 |
3.3.2 创新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数据 |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采集 |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
(1)LBS数据采集 |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
4.2.4 地理空间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核密度分析 |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5.1 回归分析步骤 |
4.5.2 回归分析结果 |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6.1 回归分析步骤 |
4.6.2 回归分析结果 |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
5.1.1 研究概述 |
5.1.2 案例背景 |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
5.2.1 园区空间布局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杭州市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基本概念 |
1.3.1 乡村景观 |
1.3.2 山地型乡村景观 |
1.3.3 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
1.4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
1.4.1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
1.4.2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现状 |
1.4.3 展望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2.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调查与评价 |
2.1 样地概况及样本选择依据 |
2.2 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调查 |
2.2.1 余杭区地形特征 |
2.2.2 余杭区水体特征 |
2.2.3 余杭区建筑特征 |
2.2.4 余杭区植物性状 |
2.2.5 余杭区文化特征 |
2.2.6 总结 |
2.3 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评价 |
2.3.1 层次分析——AHP层次分析 |
2.3.2 相似性分析——SPSS系统聚类分析 |
2.3.3 总结 |
3.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
3.1 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目标 |
3.2 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3.2.1 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
3.2.2 山地景观资源可持续发展 |
3.2.3 “三生”与“美学”结合 |
3.2.4 传承地域特色 |
3.3 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3.3.1 山地型乡村总体风貌规划策略 |
3.3.2 林地景观的设计策略 |
3.3.3 水域景观的设计策略 |
3.3.4 聚落景观的设计策略 |
3.3.5 园地景观的设计策略 |
3.3.6 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3.3.7 后续实施保障策略 |
4.实例——余杭区仙岩村景观规划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区位交通 |
4.1.2 气候条件 |
4.1.3 社会经济 |
4.2 景观调查与评价 |
4.2.1 景观调查 |
4.2.2 景观评价 |
4.2.3 优劣势分析 |
4.2.4 总结 |
4.3 总体规划 |
4.3.1 确定村庄整体定位 |
4.3.2 明确总体布局结构 |
4.4 具体规划设计 |
4.4.1 林地景观具体设计 |
4.4.2 水域景观具体设计 |
4.4.3 聚落景观具体设计 |
4.4.4 园地景观具体设计 |
4.4.5 文化景观具体设计 |
4.5 其他配套措施 |
4.5.1 做好实施保障工作 |
5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协商民主与协商治理的研究 |
1.2.2 关于环境民主的研究 |
1.2.3 关于当前中国环境治理困境的研究 |
1.2.4 关于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研究 |
1.3 核心概念阐释 |
1.3.1 环境与环境治理 |
1.3.2 环境社会治理 |
1.3.3 协商治理 |
1.3.4 环境协商治理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2 环境协商治理理论与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常见的环境治理范式 |
2.1.1 环境单中心治理范式 |
2.1.2 环境多中心治理范式 |
2.1.3 环境协同治理范式 |
2.1.4 环境整体性治理范式 |
2.1.5 环境网络化治理范式 |
2.1.6 环境协商治理范式 |
2.2 环境协商治理的理论基础 |
2.2.1 环境建构主义理论 |
2.2.2 生态现代化理论 |
2.2.3 环境正义理论 |
2.2.4 环境民主理论 |
2.3 环境协商治理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
2.4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3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的四种实践 |
3.1 国内地方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类型划分 |
3.2 回应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3 自治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4 咨询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4.1 人民政协制度框架下的环境协商 |
3.4.2 环境议题的协商式电视问政 |
3.5 监督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5.1 专题询问会 |
3.5.2 环保社会组织的协商监督 |
4 民主协商:我国地方环境治理的一种工具性机制 |
4.1 环境协商治理的议题边界 |
4.2 环境协商治理的功能定位 |
4.3 环境协商治理的主体挑选 |
4.4 环境协商治理的程序设计 |
4.5 环境协商治理的方式选择 |
5 环境协商治理何以可能:基于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案例分析 |
5.1 Z省J市开展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基本情况 |
5.1.1 Z省J市开展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主要背景 |
5.1.2 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参与主体及相互间关系 |
5.1.3 Z省J市各方力量参与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行为逻辑 |
5.2 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建构 |
5.2.1 环境公民身份的塑造 |
5.2.2 环境协商治理具体机制的建构 |
5.3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运行机制的多案例比较 |
5.3.1 选取案例的基本情况介绍 |
5.3.2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运行机制的组织基础 |
5.3.3 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议题设置:环境问题如何被建构为环境协商议题? |
5.3.4 环境协商治理的策略选择:注重与环境协商议题特征的匹配性 |
5.3.5 环境协商治理的效果 |
5.3.6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5)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研究 |
1.3.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
1.3.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工业集聚区概况 |
2.2 基础数据介绍 |
2.2.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 |
2.2.2 地图兴趣点数据 |
2.2.3 工业普查数据 |
2.2.4 其他数据 |
3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研究 |
3.1 工业用地扩张及其产业结构识别 |
3.1.1 工业用地扩张监测 |
3.1.2 工业用地产业结构识别 |
3.2 工业用地退出及其更新类型识别 |
3.2.1 工业用地退出监测 |
3.2.2 工业用地更新类型识别 |
3.3 讨论与小结 |
4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
4.1 工业用地扩张格局 |
4.1.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
4.1.2 扩张规模特征 |
4.1.3 工业集聚区视角下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4 产业结构特征 |
4.2 工业用地退出及更新格局 |
4.2.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
4.2.2 退出规模特征 |
4.2.3 空间分布特征 |
4.2.4 更新路径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工业用地扩张时空特征 |
4.3.2 工业用地扩张结构特征 |
4.3.3 工业用地退出时空特征 |
4.3.4 工业用地退出后更新路径 |
5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
5.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概述 |
5.2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 |
5.2.1 评价思路与数据介绍 |
5.2.2 四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3 指标现状值测算与理想值确定 |
5.2.4 数据标准化 |
5.2.5 指标权重确定 |
5.2.6 绩效评价模型确定 |
5.2.7 工业集聚区的绩效比较 |
5.2.8 分行业的绩效比较 |
5.3 四维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
5.3.1 经济指标测算结果 |
5.3.2 用地结构指标测算结果 |
5.3.3 社会指标测算结果 |
5.3.4 生态指标测算结果 |
5.4 地块尺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4.1 单一绩效结果分析 |
5.4.2 综合绩效结果分析 |
5.5 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 |
5.5.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
5.5.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
5.6 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 |
5.6.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
5.6.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
5.7 讨论与小结 |
5.7.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 |
5.7.2 地块尺度工业用地绩效现状 |
5.7.3 研究进展与不足 |
6 提升对策与建议 |
6.1 工业用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6.1.1 工业用地总量大 |
6.1.2 工业集聚区多、散、小 |
6.1.3 工业用地亩均产出绩效偏低 |
6.1.4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差异大 |
6.1.5 分行业绩效不平衡 |
6.2 提升对策与建议 |
6.2.1 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 |
6.2.2 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 |
6.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
6.3 讨论与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 |
7.1.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 |
7.1.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 |
7.1.4 提升对策与建议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6)余杭南湖陂塘系统与古城关系研究及实践 ——以杭州市老余杭片区蓝绿网络规划与南湖东堤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余杭南湖区域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5.1 余杭古城与南湖陂塘系统研究 |
1.5.2 余杭南湖陂塘系统与城市关系的研究 |
1.5.3 基于保护与转化研究的老余杭片区蓝绿网络规划及余杭南湖东堤公园设计实践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图像研究法 |
1.6.3 田野调查法 |
1.7 技术路线 |
1.8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2 余杭古城区域自然环境基底 |
2.1 地形地貌 |
2.2 土壤条件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条件 |
3 余杭古城与南湖历史沿革与发展 |
3.1 东汉以前 |
3.1.1 古城历史 |
3.1.2 南湖历史——古河遗址山前洼地 |
3.2 东汉时期 |
3.2.1 古城历史 |
3.2.2 南湖历史——筑堤围湖陂湖起源 |
3.3 东汉至北宋中后期 |
3.3.1 古城历史 |
3.3.2 南湖历史——湖为中心调蓄灌溉 |
3.4 北宋末期至明时期 |
3.4.1 古城历史 |
3.4.2 南湖历史——过度开发:垦湖为田复之再垦 |
3.5 清时期 |
3.5.1 古城历史 |
3.5.2 南湖历史——淤塞严重 |
3.6 民国至今 |
3.6.1 古城历史 |
3.6.2 南湖历史——疏浚固堤风景渐显 |
3.7 小结 |
3.7.1 古城历史 |
3.7.2 南湖历史 |
4 余杭南湖陂塘系统单元 |
4.1 供水水源单元 |
4.2 蓄滞单元 |
4.3 传输单元 |
4.4 调控单元 |
4.5 管理单元 |
5 城陂动态关系与风景特征 |
5.1 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5.1.1 竖向:自高往低的弹性空间序列 |
5.1.2 平面:山—溪—湖—城—田的空间格局 |
5.2 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关系 |
5.2.1 水系调蓄 |
5.2.2 济运河渠 |
5.2.3 农业灌溉 |
5.2.4 文化传承 |
5.2.5 风景游憩 |
5.2.6 物产供给 |
5.3 陂塘系统与城市的风景特征 |
5.3.1 自然基底 |
5.3.2 风景游赏体系 |
5.3.3 世俗教化空间 |
5.3.4 艺术表达 |
6 余杭南湖陂塘系统的保护与转化 |
6.1 快速城市化对城陂的影响 |
6.2 城陂体系的保护与转化 |
7 基于城陂关系保护与转化的余杭南湖陂塘景观规划设计 |
7.1 案例分析 |
7.1.1 杭州萧山湘湖风景区规划设计 |
7.1.2 济南大明湖水岸复兴规划 |
7.1.3 诸暨高湖蓄滞洪区生态修复规划 |
7.1.4 贵州安顺虹山湖公园设计 |
7.1.5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设计 |
7.1.6 无锡市尚贤河湿地公园设计 |
7.2 区域综合分析 |
7.2.1 区位概况 |
7.2.2 区域概况 |
7.2.3 区域历史沿革 |
7.2.4 上位规划解读 |
7.2.5 现状分析 |
7.2.5.1 现状高程分析 |
7.2.5.2 现状交通分析 |
7.2.5.3 现状绿色空间分析 |
7.2.5.4 现状滨水慢行系统分析 |
7.2.5.5 现状水系分析 |
7.2.5.6 现状水工设施分析 |
7.2.5.7 现状周围风景资源分析 |
7.2.5.8 现状用地性质分析 |
7.2.5.9 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规划图 |
7.2.6 公众参与 |
7.2.7 区域综合分析 |
7.3 规划目标与策略 |
7.3.1 规划目标 |
7.3.2 规划定位 |
7.3.3 规划策略 |
7.4 总体规划 |
7.4.1 规划总图 |
7.4.2 规划结构 |
7.4.3 区域交通规划 |
7.4.4 生态格局规划 |
7.4.5 水网规划 |
7.4.6 公园系统规划 |
7.4.7 区域堤坝规划 |
7.4.8 可淹没性水位规划 |
7.5 总体设计 |
7.5.1 设计依据与标准 |
7.5.2 分区设计 |
7.5.2.1 农耕文化区 |
7.5.2.2 湿地体验区 |
7.5.2.3 内湖乐活区 |
7.5.2.4 滨水体闲区 |
7.6 专项设计 |
7.6.1 水文专项 |
7.6.2 交通专项 |
7.6.3 竖向专项 |
7.6.4 地域文化活动专项 |
7.6.5 植物景观专项 |
7.6.7 服务设施专项 |
7.7 经济技术指标 |
8 总结 |
8.1 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7)良渚文化影响力提升传播方案 ——“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主题提炼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后申遗时代良渚文化面临的问题 |
1.1.2 杭州城市影响力提升的现实需求 |
1.1.3 干部教育培训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的实际需求 |
1.2 策划目标 |
1.2.1 根本目标 |
1.2.2 具体目标 |
1.3 文化遗产传播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策划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策划思路 |
2 良渚文化及环良渚遗址区域资源分析 |
2.1 良渚文明基因解读 |
2.1.1 良渚文化概况 |
2.1.2 良渚遗址的遗产要素 |
2.2 环良渚遗址区域资源分析 |
2.2.1 区位情况 |
2.2.2 政策资源 |
2.2.3 现场资源 |
2.2.4 产业发展规划 |
2.3 良渚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
2.3.1 现有传播渠道和成果 |
2.3.2 主要传播内容 |
2.3.3 传播活动形式 |
2.3.4 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3 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分析 |
3.1 杭州高校干部教育培训与现场教学情况调研 |
3.1.1 杭州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办学情况 |
3.1.2 现场教学点建设的要求 |
3.2 参训干部学员需求洞察 |
3.2.1 现场学习的诉求 |
3.2.2 媒介使用习惯 |
3.2.3 总体特征 |
3.3 典型案例分析 |
3.3.1 嘉兴南湖:红船精神传承圣地 |
3.3.2 梦想小镇:浙江特色小镇建设范例 |
3.3.3 安吉余村:“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
3.4 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建设SWOT分析 |
3.4.1 优势 |
3.4.2 劣势 |
3.4.3 机遇 |
3.4.4 威胁 |
4 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主题提炼 |
4.1 项目设计说明 |
4.2 项目设计理论基础 |
4.2.1 STP市场细分理论 |
4.2.2 接触点管理理论 |
4.3 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
4.3.1 总体目标 |
4.3.2 阶段性目标 |
4.4 现场教学主题提炼 |
4.4.1 红色爱国主义历史文化教育 |
4.4.2 绿色发展教学 |
4.4.3 蓝色创新教育 |
5 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传播方案 |
5.1 传播策略 |
5.1.1 传播目标 |
5.1.2 传播对象 |
5.1.3 传播路径 |
5.2 传播实施方案 |
5.2.1 针对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安排负责人的传播设计 |
5.2.2 主要面向参训学员的传播设计 |
6 项目效果预估 |
7 总结 |
7.1 创新价值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干部教育培训参训对象访谈提纲 |
(8)杭州核心城区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硏究背景 |
1.2 相关理论研究 |
1.2.1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概念发展 |
1.2.2 承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力的关系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系统评价模型方法研究 |
1.4.2 杭州地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评估 |
1.4.3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
1.4.4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提升与产业发展布局建议 |
1.5 创新点 |
1.6 硏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资料与研究区域概况 |
2.1 数据资料 |
2.2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2.1 研究范围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河流水系 |
2.2.4 水文气象 |
2.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2.3.1 城镇与人口 |
2.3.2 经济发展 |
2.4 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分析 |
2.4.1 水资源现状分析 |
2.4.2 水环境现状分析 |
2.4.3 主要问题 |
第三章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 |
3.1 承载力评价方法与选取 |
3.2 主成分分析法 |
3.3 层次分析法 |
3.4 熵权法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估 |
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水资源指标体系构建 |
4.1.3 水环境指标体系构建 |
4.2 水资源-水环境评价指标评估 |
4.2.1 水资源承载力各指标评估 |
4.2.2 水环境承载力各指标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分析研究 |
5.1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5.1.1 主成分指标数据处理 |
5.1.2 主成分指标得分计算 |
5.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5.2 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 |
5.2.1 水资源安全评价方法 |
5.2.2 水资源安全等级与警源分析 |
5.2.3 水资源安全状态变化趋势与预测 |
5.3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
5.3.1 水环境指标及评价分级标准研究 |
5.3.2 分区水环境指标演变分析 |
5.3.3 指标权重计算 |
5.3.4 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
5.4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分析研究 |
5.4.1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趋势对比分析 |
5.4.2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提升对策及区域产业发展建议 |
6.1 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提升对策 |
6.2 基于水资源-水环境评价的区域产业发展建议 |
6.2.1 政策性建议 |
6.2.2 产业布局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组织的转型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 新科技革命推动创新成为重要驱动力 |
1.1.2 国家: 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
1.1.3 城市: 创新发展与转型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概念及范围界定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创新驱动下的城市产业、人口和空间 |
2.1.1 创新驱动城市产业分化 |
2.1.2 创新驱动城市人口分异 |
2.1.3 创新驱动城市空间演化 |
2.2 创新驱动下的产业空间 |
2.2.1 地区化的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
2.2.2 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系统 |
2.2.3 网络化的“流空间” |
2.3 创新驱动下的社会空间 |
2.3.1 创新阶层的特征 |
2.3.2 创新阶层的需求与地方品质 |
2.4 创新驱动下的城市创新空间 |
2.4.1 城市创意场 |
2.4.2 高科技产业园和科学城 |
2.4.3 特色小镇 |
2.4.4 创新街区 |
2.4.5 众创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创新产业格局发展 |
3.1 产业经济概况 |
3.1.1 产业结构分化 |
3.1.2 创新产业发展与产业创新投入 |
3.2 创新产业空间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3.2.1 研究数据选择与获取 |
3.2.2 基于GIS的产业空间研究 |
3.3 创新产业的空间格局特征 |
3.3.1 金融商务产业空间 |
3.3.2 信息软件产业空间 |
3.3.3 研发文创产业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社会人口演变发展 |
4.1 社会人口概况 |
4.1.1 社会结构分异 |
4.1.2 创新人才发展 |
4.2 社会人口演化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4.2.1 基于统计数据的人口空间研究 |
4.2.2 基于问卷调查的创新阶层研究 |
4.3 社会人口演化空间格局特征 |
4.3.1 人口数量的空间格局演化 |
4.3.2 人口质量的空间格局演化 |
4.4 创新阶层特征需求研究 |
4.4.1 现状-社会属性 |
4.4.2 现状-日常工作 |
4.4.3 现状-休闲生活 |
4.4.4 追求-精神价值 |
4.4.5 追求-工作生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转型与重构 |
5.1 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
5.1.1 西湖时代1.0: 单中心城市 |
5.1.2 钱塘时代1.0: 趋江发展——多中心城市 |
5.1.3 钱塘时代2.0: 跨江发展——多中心组团式城市 |
5.2 跨江发展: 城市空间格局的转型与重构 |
5.2.1 空间结构格局优化 |
5.2.2 公共中心体系优化 |
5.2.3 用地空间布局优化 |
5.3 城市创新空间的发展 |
5.3.1 创新空间的兴起与发展 |
5.3.2 新城模式: 科技城 |
5.3.3 集镇模式: 特色小镇 |
5.3.4 园区-工作坊模式:众创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附录 |
A: 杭州市创新人才构成特征和空间需求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概念界定 |
2.1.1 文化创意旅游的内涵 |
2.1.2 文化创意旅游的特点 |
2.1.3 文化创意旅游体系 |
2.2 相关理论及方法 |
2.2.1 创意经济理论 |
2.2.2 文化产业理论 |
2.2.3 文化创意产业理论 |
2.2.4 旅游经济效应 |
第三章 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现状与发展价值分析 |
3.1 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资源现状 |
3.1.1 自然环境资源 |
3.1.2 文化旅游资源 |
3.1.3 创意人力资源 |
3.2 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现状 |
3.2.1 良渚古城遗址 |
3.2.2 良渚文化村 |
3.2.3 良渚博物院 |
3.3 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区域经济影响 |
3.3.1 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经济效应分析 |
3.3.2 建立模型 |
3.3.3 检验分析 |
3.3.4 小结 |
3.4 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的价值分析 |
3.4.1 显着价值 |
3.4.2 扩散效应 |
第四章 良渚文化创意指标构建和灰关评价 |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国内外主要创意指数指标体系借鉴 |
4.2.1 美国创意指数 |
4.2.2 欧洲创意指数 |
4.2.3 香港创意指数 |
4.2.4 上海创意指数 |
4.3 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
4.3.1 资源要素设置 |
4.3.2 产业发展环境 |
4.3.3 产业创意成果 |
4.3.4 指标体系形成 |
4.4 数据取得和处理 |
4.4.1 数据取得 |
4.4.2 SPSS数据标准化处理 |
4.4.3 灰色关联度建模 |
4.5 关联度结果分析 |
4.5.1 经济收益与资源要素关联 |
4.5.2 经济收益与产业环境关联 |
4.5.3 经济收益与创意成果关联 |
4.6 良渚文化创意意旅游存在的问题 |
4.6.1 缺乏创意人才管理 |
4.6.2 乡村特色定位不准 |
4.6.3 政府作用有待提升 |
第五章 主要建议与对策 |
5.1 考古联系旅游衍生产品 |
5.1.1 考古历史结合学习教育 |
5.1.2 考古建筑结合影像艺术 |
5.1.3 考古文化结合探索研究 |
5.2 升级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之旅 |
5.2.1 打造特色矩阵文化创意旅游 |
5.2.2 向上拓展夜游文化创意旅游 |
5.3 唱响文化创意旅游品牌 |
5.4 政府给予扶持和保护 |
5.5 规划创新文化旅游项目 |
5.5.1 古遗址+创意民宿 |
5.5.3 亲子游+禅修游 |
5.6 拓展旅游传播渠道 |
5.6.1 线上内推+合作 |
5.6.2 线下口碑+广告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杭州市余杭区水利建设取得瞩目成就(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2]余杭区紫荆村“一村一品”发展策略研究[D]. 王伦君.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3]杭州市余杭区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丁晴.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4]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D]. 葛俊良. 浙江大学, 2020(02)
- [5]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D]. 黄玲燕. 浙江大学, 2020(01)
- [6]余杭南湖陂塘系统与古城关系研究及实践 ——以杭州市老余杭片区蓝绿网络规划与南湖东堤公园设计为例[D]. 黄楚梨.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良渚文化影响力提升传播方案 ——“环良渚遗址”区域现场教学基地主题提炼与传播[D]. 邱凌峰. 浙江大学, 2020(02)
- [8]杭州核心城区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 董少军.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9]创新驱动下杭州城市空间组织的转型与重构[D]. 孙文秀.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10]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良渚镇文化创意旅游发展评价研究[D]. 章佳露.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