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宅设计方案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凯[1](2021)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提升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向“存量优化”的模式转变,2019年,国务院正式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国家政策,住宅楼的提升改造也逐渐成为建筑学学科关注的新焦点。但在政府主导的老旧住宅楼改造过程中,往往缺少合理科学的指导,改造方式往往呈现出表面、同质、不可持续化,破坏了原有场所的记忆和文化。在此背景下,如何科学的改造老旧小区,是一个急待研究的问题。首先,本文在对国内外老旧住宅楼更新改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西安市不同年代建成的老旧住宅楼和改造现状进行大量的调研,明晰了西安市老旧住宅楼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以笔者实际参与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改造的实际工程为例,分析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与成果。通过实地调研、居民访谈、图表分析等方法对其住宅单体、室外环境、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居住人群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制定老旧住宅楼改造提升的原则和目标;分别从户内空间改造(厨卫空间、起居空间、阳台空间的改造)、公共空间改造(增设电梯、公共楼梯间改造、安装门禁)以及建筑外围护结构改造(节能改造设计、建筑外立面整治、外立面形象设计)三个层面,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进行提升改造设计和施工,并总结其相应的提升改造策略。最后,论文归纳和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期望能够对今后老旧住宅楼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景莉萍[2](2021)在《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国国家公园是以保护人与自然共同作用形成的“第二自然”为目标而设立的保护区,国家公园内有大量乡村与城镇的居民社区,人类活动频繁,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突出,这与中国自然保护地困境相似。英国对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的探索起源于上世纪中叶,到现在已拥有刚性管制与柔性引导结合的建设开发管控体制,长久的实践提炼出强制、激励、协商结合的建设管控理念。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自成一派、发展成熟,可为中国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过程中合理处理社区住宅管控问题带来新思路。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形成了管理规划、核心战略、开发管理政策和设计指南为主的规划政策体系,管理规划制定了国家公园的发展愿景,核心战略是为实现发展愿景制定的,开发管理政策是核心战略的补充,设计指南提供住宅建筑设计指引。为协调多方利益,英国国家公园的管控主体针对国家公园管理事务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结合高度的公众参与,建立了合作紧密的管控主体网络。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相关的规划许可制度与建筑控制制度针对住宅建设形成了严格的管制和约束。英国对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制定了强制管制结合柔性引导的管控政策,一方面强制划定允许开发建设的区域和类型,缩窄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以满足当地居民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制定设计指南实现渐进、柔性的管控。景观特征评估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英国诞生,逐渐占据了景观评估中的核心地位。该方法通过景观特征分类、描述和决策两个独立的阶段,以整体区域为评估对象,表现出价值中立、景观特征提取多样化、公众参与程度高等特点,在英国国家公园系统、完备的住宅建设管控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通过景观特征评估方法对国家公园的土地进行了评估,景观特征评估的结果形成规划管理分区的雏形,还为国家公园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对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产生了深度影响。本论文对英国国家公园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住宅建设管控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借鉴英国经验,为解决我国自然保护地住宅管控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过度开发等问题,对比了两国自然保护地住宅建设管控的背景,分析了英国经验的可借鉴性,从资源评估方法、设计导则文件制定、政策工具箱制定、自然保护地传统风貌保护、社区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制度建议。
袁丽娜[3](2021)在《庆阳市“城乡新居”改善型住宅项目设计方案比选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及综合国力有了飞跃式的增长,这使得我国城镇化演变的进程得以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改善型住宅由非必要需求转变为必要需求。长久以来,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大型城市改善型住宅的开发建设较为成熟,而中小城市改善型住宅的发展则较为落后。做好中小城市改善型住宅项目的开发建设,不但可以缓和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建设项目的成功离不开设计方案的指导,因此对于设计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但当前住宅项目的设计方案比选欠缺完整的评价体系,且大多停留在经验分析阶段,缺乏科学性、适用性。基于此,建立完整的、适用于改善型住宅项目设计方案比选的方法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阅读了诸多国内外关于改善型住宅、住宅项目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建设项目方案比选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以庆阳市“城乡新居”住宅项目为依托,根据改善型住宅的概念、改善型住宅与传统住宅的区别及设计要点、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依据等内容,运用专家会议法,选取了“城乡新居”改善型住宅项目设计方案比选的各级指标,从而建立了一套全面、完整的指标体系。其次,选用德尔菲法,对基于“城乡新居”改善型住宅项目设计方案选取的各层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的评价,选取改进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创建出判断矩阵,并据此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各层评价指标进行赋值。结合已构建的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法分别确定庆阳市“城乡新居”改善型住宅项目三个设计备选方案的隶属度,各备选方案的最终评价值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确定,并对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后评出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满足项目实际应用需求,采用的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在中小城市改善型住宅设计方案比选过程中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可以为中小城市改善型住宅项目投资决策者提供理论指导。最后,根据计算出的评价值对最优方案进行分析,找出比选出的方案相较于其他两个方案存在的劣势。引入价值工程法对最优方案的各功能项目进行价值指数的计算,结合价值指数、方案中存在的劣势提出改进范围及优化建议,并将结果反馈给设计单位,对方案进行了优化,从而使得设计方案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改善型住宅的设计要求。
段婷婷[4](2020)在《郑州市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调研分析郑州市保障性住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设计的不当之处,提出对郑州市保障性住房进行精细化设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通过采用精细化设计的原理和住宅精细化设计的的原则与主要方法,展开郑州市保障住房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针对目前郑州市已入住的保障性住房进行了现状和居住实态调研,把调研的数据作为依据,对保障性住房套型精细化设计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郑州市保障性住房套型和套内空间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基本原理有:“空间可变性”原理、“空间模糊”原理和“空间适应性”原理,这三方面理念贯穿于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全过程。本文运用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理念研究了适用于郑州市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其基本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人性化原则、经济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保障性住房的精细化设计的主要方法有:打通“空间回路”、利用“功能叠加”、拓展“模糊边界”,这三种设计方法从住宅空间的套型和套内设计出发,运用在保障性住房设计的全过程之中,对于保障性住房的精细化设计有着十分关键的指导作用。本文还从人体工程学视角出发,运用具有逆向思维的“元素分析法”,对郑州市保障性住房居住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尺度最低值与参考值作出了讨论。住宅内功能空间尺寸及面积的最低值与参考值,是依据人体尺度对空间做出最低尺寸与较为舒适的空间尺寸,这对于面积较小空间的精细化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其在面积受限的情况下把空间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即使是室内面积较小,但是最低参考值也能满足居住者的日常使用。同时结合住宅精细化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方法与居住实态调研,对现有保障性住房作出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精细化设计改造。
王柯颖[5](2020)在《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以济南市莱芜区北部山区为例》文中指出当今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构建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环境和相关的养老设施,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养老设施还不够完善,大部分老年人养老的居住环境存在各种问题和弊端。由此,通过分析老年人行为模式来研究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环境,为老年人构建良好的的生活环境,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养老环境建设提出有效的设计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在了解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及相关政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患病和残障老年人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坐息”、“抓握”、“观看”四种行为模式,将老年人行为模式与居住环境设计进行关联性分析,从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分别总结出与老年人行为模式相适应的居住环境设计要点,进而将理论知识与当今乡村养老的趋势相结合,将山东莱芜乡村作为试点进行实践设计,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完成本文的研究。为今后社会中相关养老环境建设等问题提供建议和改善设计,帮助老年人营造亲切、适用、温馨的乡村居住环境,使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更加舒适。
侯丹东[6](2020)在《工业化背景下乡村住宅设计研究 ——以辽南地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乡村地区居民对居住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乡村住宅模式越发难以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求,亟待改善乡村住宅的建筑品质及粗放的建造体系。另一方面,建筑工业化的理论与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实践,至今已趋于成熟,并且在解决城市住宅问题做出巨大的贡献。虽然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乡村建设已成为当下热点,并对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内发需求,但是依然缺少技术方面的指引。基于此,本文以辽南地区为研究样本,探讨工业化乡村住宅设计方法及建造体系,以期指导乡村住宅建设。文章首先对当前乡村建造体系与工业化建造体系的特征进行了归纳,表明了工业化建造体系介入乡村建筑的可行性。通过综合评价目前适应乡村的主流建筑体系,明确了工业化轻钢结构在现阶段最为匹配我国乡村住宅体系。其次,通过对辽南乡村住宅的居住模式、院落组合、平面参数等要素进行归纳,总结了辽南乡村住宅原型。从住宅设计的角度,提出适寒性设计策略及标准化设计原则,同时进一步明确轻钢结构住宅在辽南乡村的适用性。继而根据调研数据及轻钢结构特征,归纳出三种适合不同类型的标准化住宅平面,以及围绕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建立标准化构件库。同时对结构体系的建造节点与内装体系的做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通过示范项目的实例,进一步深化了工业化乡村住宅的设计和建造细节。综上所述,本文在辽南地区乡村住宅构成要素归纳的基础上,对适用该地区的工业化住宅体系的设计方法与建造体系进行详细的阐述。文章运用大量的图示语言对工业化住宅体系的设计及建造进行表达。同时,试设计的提案为工业化乡村住宅提供新的建设范本,为乡村住宅的转型提供一种可能的范式。
李诗意[7](2020)在《设计因缘视角下的城市中小型住宅户型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及环境大大改善,原有的住宅户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不同的家庭需要。据统计,人们三分之一的时光都在家度过,无疑,在经济条件许可下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住宅的户型大小及布局无疑是更为重要的。自20世纪后半叶起,住宅产业经过不断地发展与创新,目前已然处在集约型时期。然而,房屋价格过高以及土地资源的匮乏是住宅产业转型期间面对的两大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积极发展中小型住宅建筑。鉴于此,课题选择以城市中小型住宅为主要研究对象,力求从功能、形式、布局等方面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以设计因缘论理论为视角,深入探讨住宅户型的发展及创新设计,归纳其设计方法及原则,为今后住宅户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论文借用设计因缘方法论、比较法和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住宅户型设计的相关理论及设计实践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如何在多变的社会背景下打造适合不同人群的住宅,体现人文精神。通过对住宅空间的解读,深入阐释其功能和形态、其现状与类型,并结合目前中小型住宅户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人缘、生缘、时缘、和缘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述,归纳相关设计要点及要求。首先,就设计的“人缘”,从人缘求真的角度出发,设计要“因人而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其次,就设计的“生缘”上,设计要“因地制宜”,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再次,就设计的“时缘”,设计要“因时利导”,传承和创新当地文化,延续地域文化的特色,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后,就设计的“和缘”,应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打造绿色幸福和健康发展的宜居室内空间布局。此外,本课题以城市中小型住宅户型为设计实践对象,在设计因缘论方法指导下,理论联系实践,进行功能、形式、布局等方面的创新设计,为同类中小型户型设计提供了范本及参考。
李龙[8](2020)在《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住宅可持续建设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护自然与生活环境,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实现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住宅短寿、维修困难、大拆大建和建造方式粗放落后等问题给我国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从发展可持续性住宅和运用可持续性建造方法两个维度来探索新的住宅建设与发展方式。为完成上述历史使命,我国引入SI住宅(Skeleton-Infill Building,SIBuilding),并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中将SI住宅与工业化建造方法相结合,以期实现住宅功能可持续性与建造方法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由于SI住宅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研究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建造方法与SI住宅体系划分及功能之间的支撑关系尚不明确,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协调程度及建造过程集成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在此情况下,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厘清可持续性实现机理,本研究从可持续性系统分析、网络化协同和过程集成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综述现有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 SI住宅理论思想源流及其在欧美、日本和中国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 SI住宅的技术方法、建设管理模式及可持续性作用,借助文献计量分析系统综述了工业化建造管理研究的整体现状、研究主题及发展趋势;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将SI住宅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可持续性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界定了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明确了研究目标,论述了研究意义。(2)在SI住宅体系划分及工业化建造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可持续性概念发展脉络出发,辨析了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建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界定了住宅建设可持续性的概念;分析了 SI住宅可持续性表现及其与不同可持续性住宅的对比,论述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内涵;概述了本研究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分析了整体研究方案、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对研究内容的支撑作用。(3)根据可持续性的三重基线,通过文献研究和因素过滤确定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可持续性系统构成要素,界定了各可持续性要素的内容;运用名义小组法确定各可持续性要素间的作用关系,用解释结构模型研究了可持续性系统层次结构和各可持续性维度之间的交互关系,运用矩阵实验室法对各可持续性要素分类,分析了各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从整体系统层次、基线维度层次和可持续性要素层次对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分析。(4)根据协同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可持续性目标、工业化建造方法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同关系及网络化特征,运用元网络分析模型构建了可持续性-工业化建造-利益相关方元网络协同模型;根据元网络模型确定了多类型工业化建造方法及其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各利益相关方及其对工业化建造方法集成的推动作用;运用二模网分析模型进行中心性分析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识别了核心工业化方法和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了核心块之间及核心块与边缘块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元网络协同关系进行二模转一模,确定了集成程度较高的工业化建造方法和利益相关者;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性网络协同机理,提出了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5)根据精益建造理论和并行工程理论分析了 SI住宅建造更新过程的离散性过程属性,提出了基于精益和并行的过程集成优化框架;运用IDEFO功能模型分析了建造与更新系统过程内的核心工作流程及工作间逻辑关系,结合设计结构矩阵模型进行过程集成,构建了过程集成优化模型,优化了系统过程中的迭代、并行与耦合工作关系;分析了过程集成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住宅产业化理论提出了宏观过程集成的全产业链模式,结合精益建造与并行工程理论提出了支撑体与填充体并行建造方案;选取具体的SI住宅建设案例,通过工业化建造方案分析和过程优化效果分析,验证了过程集成模型,探讨了过程集成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支撑作用。本研究从中国住宅建设的可持续性问题出发,结合SI住宅功能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可持续性,从可持续性系统分析、网络协同机理和过程集成机理三个部分系统研究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工作对拓展SI住宅与工业化建造管理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贡献,同时为中国SI住宅的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实践提供了可实施操作的依据。
王乐[9](2020)在《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建筑的弹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技术产业的革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园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局面。同时,产业园作为我国产业快速发展的载体逐渐暴露了潮汐式交通、睡城、鬼城等一系列由于产城分离引起的问题,产城融合作为我国现在经济转型期的重要战略也被提出和重视起来,产业园面临着功能和空间品质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弹性设计理念引入到产业园建筑的设计当中,首先从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以及我国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出发,指出了我国产业园面临功能变化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问题,提出我国现在产业园设计对弹性设计的需求。第二章对国内外的产业园进行分析研究,从国内外产业园的发展进程中发现其发展特征,然后以四个国内外较为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产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后文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方法提出的事实依据。第三章对相关设计理论进行梳理。首先提出了和本文有关的一些理论,然后对国内外产城融合理论的研究进行分析,提出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的四个主要功能构成模块。对国内外弹性设计理论发展的研究,最后提出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建筑设计中引入弹性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章分析了建筑弹性设计中的整体原则和要素,提出建筑功能、空间以及结构方面不同要素对于建筑弹性设计的影响,根据第三章提出的产业园四个功能模块以及园区规划五个方面提出弹性设计的策略。第五部分为本文论述的重点,主要从总体规划、产业生产、研发办公、商贸展示和生活配套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弹性设计方法。通过本文对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研究,希望在以后产业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一方面拓展了弹性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在产业园设计实践中可以借鉴本文提出的弹性设计方法,为产业园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住宅设计方案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设计方案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提升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城市发展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西安市老旧小区现状及改造现状研究 |
2.1 西安市住宅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
2.1.1 西安市城市发展概况 |
2.1.2 西安市城市住宅建设概况 |
2.1.3 居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
2.2 西安市老旧小区现状调研及特点分析 |
2.2.1 调研目的 |
2.2.2 调研对象的选择 |
2.2.3 1949-1978 年老旧小区现状调研 |
2.2.4 1979-1989 年老旧小区现状调研 |
2.2.5 1990-2000 年老旧小区现状调研 |
2.2.6 西安市老旧小区特点分析 |
2.3 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现状调研 |
2.3.1 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政策 |
2.3.2 西安老旧小区改造现状 |
2.3.3 西安老旧小区改造问题总结 |
2.4 小结 |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现状 |
3.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及其社区发展概况 |
3.1.1 社区概况 |
3.1.2 社区居民概况 |
3.2 住宅楼概况 |
3.2.1 住宅建设年代 |
3.2.2 住宅楼类型 |
3.2.3 住宅楼层数 |
3.2.4 住宅楼结构 |
3.2.5 住宅楼户型 |
3.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家属楼调研及分析 |
3.3.1 户型现状 |
3.3.2 外立面现状 |
3.3.3 屋顶现状 |
3.3.4 公共空间现状 |
3.3.5 室外环境现状 |
3.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访谈调研及分析 |
3.4.1 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 |
3.4.2 居民改造意愿 |
3.4.3 户内使用问题 |
3.4.4 改造意向调查 |
3.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家属楼主要存在的问题 |
3.5.1 功能适应性层面 |
3.5.2 住宅便利性层面 |
3.5.3 住宅物理性能层面 |
3.5.4 安全层面 |
3.5.5 公共服务设施层面 |
3.5.6 住宅楼改造可能出现的问题 |
3.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改造设计工作机制 |
3.6.1 角色定位 |
3.6.2 社区建筑师在改造中的作用 |
3.7 小结 |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户内空间改造 |
4.1 户内空间的改造原则 |
4.1.1 改善户型布局 |
4.1.2 挖掘原有空间潜力 |
4.1.3 满足住户需求 |
4.2 户内空间改造案例分析 |
4.3 户内空间改造设计 |
4.3.1 厨卫空间的改造 |
4.3.2 起居空间的改造 |
4.3.3 阳台空间的改造 |
4.4 户内空间改造的策略总结 |
4.4.1 厨卫空间改造策略 |
4.4.2 起居空间的改造策略 |
4.4.3 阳台空间改造策略 |
4.5 小结 |
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公共空间改造 |
5.1 公共空间改造原则 |
5.1.1 改善公共空间整体环境 |
5.1.2 满足无障碍使用要求 |
5.1.3 增强公共空间安全性 |
5.2 公共空间改造案例分析 |
5.3 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
5.3.1 加建电梯 |
5.3.2 公共楼梯间改造设计 |
5.3.3 安装门禁系统 |
5.4 公共空间改造的策略总结 |
5.4.1 根据住宅特点,加建电梯 |
5.4.2 综合性改造公共楼梯间 |
5.4.3 更换及补充设施设备 |
5.4.4 制定公共空间管理制度 |
5.5 小结 |
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外围护结构改造 |
6.1 住宅楼外围护改造的原则 |
6.1.1 提高居住舒适性,节能减排 |
6.1.2 提升外立面形象 |
6.1.3 延续小区历史文脉 |
6.2 住宅外围护结构改造案例分析 |
6.3 住宅外围护结构改造设计 |
6.3.1 节能保温改造 |
6.3.2 住宅外立面整治 |
6.3.3 外立面形象设计 |
6.4 住宅楼外围护改造的策略总结 |
6.4.1 延续场所历史文脉 |
6.4.2 实现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
6.4.3 改造应适宜且经济 |
6.4.4 考虑居民实际需求 |
6.4.5 结合城市形象与小区特色 |
6.4.6 制定外立面管理机制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对本文研究内容的总结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参考文献 |
(2)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政策要求 |
1.1.2 我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住宅建设管控的困境 |
1.1.3 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管控方法的可借鉴性 |
1.2 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1.4 研究现状评述 |
1.4.1 自然保护地社区规划 |
1.4.2 国家公园社区规划 |
1.5 基本概念 |
1.5.1 景观特征评估 |
1.5.2 社区 |
1.5.3 建设开发管控 |
1.5.4 英国国家公园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体系与制度 |
2.1 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的规划政策体系 |
2.1.1 管理规划确立国家公园发展愿景 |
2.1.2 核心战略是实现发展愿景的关键 |
2.1.3 开发管理政策是核心战略的有效补充 |
2.1.4 设计指南提供设计指引 |
2.2 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的多元主体网络 |
2.2.1 宏观尺度的管理主体 |
2.2.2 具体政策的实施主体 |
2.2.3 高度的公众参与 |
2.2.4 管控权力架构 |
2.3 与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相关的主要制度 |
2.3.1 规划许可制度 |
2.3.2 建筑控制制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政策 |
3.1 住宅建设管控的基本原则 |
3.1.1 保护优先的桑福德原则 |
3.1.2 广泛调研住房情况,引导正当申请 |
3.1.3 评估居住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导致的建设开发 |
3.1.4 鼓励改造原有建筑,补充经济适用房缺口 |
3.2 强制管制建设开发 |
3.2.1 发布允许开发的居民点列表,局部地区划开发边界 |
3.2.2 绝大多数区域限制商业开发,限制“第二住宅” |
3.2.3 优先改造利用旧建筑,限制允许新建住宅的条件 |
3.3 严格的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 |
3.3.1 满足本地需求,建立紧密的本地联系 |
3.3.2 限制建筑面积,保障住房可负担得起 |
3.3.3 提供基本的工人住房,维护乡村企业发展 |
3.3.4 以保护为第一要义,引导新建住宅选址 |
3.4 制定设计指南,柔性引导 |
3.4.1 一般性设计指南 |
3.4.2 可持续设计指南 |
3.5 特殊类型管控 |
3.5.1 登录建筑保护 |
3.5.2 保护区的特殊管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观特征评估方法与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 |
4.1 景观特征评估的发展 |
4.2 景观特征评估的特点 |
4.2.1 整体区划式评估 |
4.2.2 价值中立的评估 |
4.2.3 景观特征提取多样化 |
4.2.4 高度的公众参与 |
4.3 景观特征评估的程序 |
4.3.1 景观特征分类、描述阶段 |
4.3.2 景观特征评估决策阶段 |
4.4 峰区国家公园的景观特征评估 |
4.4.1 峰区国家公园的景观特征描述 |
4.4.2 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峰区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合英国经验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住宅管控问题 |
5.1 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策略的可借鉴性 |
5.1.1 中英两国自然保护地目的与保护对象相似 |
5.1.2 中国自然保护地长期的人类居住史与英国国家公园相似 |
5.2 我国自然保护地住宅建设管控困境 |
5.2.1 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立法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 |
5.2.2 民居聚落传统风貌遭到破坏 |
5.2.3 部分自然保护地私搭乱建频繁 |
5.2.4 社区管理机制与住宅管控机制不完善 |
5.3 结合英国经验提出制度建议 |
5.3.1 整合资源评估方法 |
5.3.2 明晰土地权属,划定允许开发的区域 |
5.3.3 强化多元共治,完善住宅建设管控机制 |
5.3.4 制定自然保护地住宅设计导则 |
5.3.5 柔性引导结合强制管制 |
5.3.6 建立政策清单,加强执法力度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庆阳市“城乡新居”改善型住宅项目设计方案比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改善型住宅研究现状 |
1.2.2 住宅项目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1.2.3 建设项目方案比选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改善型住宅项目基础理论研究 |
2.1 改善型住宅项目概述 |
2.1.1 改善型住宅的定义 |
2.1.2 我国中小城市改善型住宅发展现状 |
2.1.3 庆阳市现有住宅特点 |
2.2 改善型住宅项目设计方案比选方法 |
2.2.1 改进指数标度的AHP法 |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2.3 德尔菲法 |
2.2.4 价值工程 |
3 庆阳市“城乡新居”改善型住宅项目概况 |
3.1 项目概况 |
3.1.1 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
3.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1.3 项目定位及建设要求 |
3.2 设计方案介绍 |
3.2.1 设计方案一 |
3.2.2 设计方案二 |
3.2.3 设计方案三 |
4 构建改善型住宅项目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4.1 庆阳市“改善型”住宅项目设计要点 |
4.1.1 规划布局 |
4.1.2 户型面积 |
4.1.3 功能及配套设施 |
4.1.4 景观绿化 |
4.1.5 建筑特色 |
4.1.6 生态环境 |
4.1.7 经济合理性 |
4.2 建立改善型住宅项目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4.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依据 |
4.2.2 改善型住宅项目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4.3 改进指数标度的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3.1 运用德尔菲法获取指标的重要性程度 |
4.3.2 判断矩阵的建立 |
4.3.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设计方案比选研究 |
5.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庆阳市“城乡新居”改善型住宅设计方案比选 |
5.1.1 确定评价等级 |
5.1.2 确定各方案的指标隶属度 |
5.1.3 计算模糊综合评价向量 |
5.1.4 确定各方案模糊综合评价值 |
5.2 比选结果分析 |
5.3 方案优化 |
5.3.1 功能定义 |
5.3.2 功能评价 |
5.3.3 确定方案优化范围 |
5.3.4 优化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庆阳市“城乡新居”改善型住宅项目方案比选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 B 庆阳市“城乡新居”改善型住宅项目方案比选各指标相对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 C 庆阳市“城乡新居”改善型住宅项目各备选方案指标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 D 庆阳市“城乡新居”改善型住宅项目各功能指标相对重要性程度调查问卷 |
(4)郑州市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 |
1.1.2 相关政策调控的背景 |
1.1.3 市场需求的背景 |
1.1.4 为什么选择郑州市保障性住房为研究对象 |
1.1.5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的现状与问题 |
1.1.5.1 保障范围有限,政策不完善 |
1.1.5.2 分布空间边缘化 |
1.1.5.3 保障性住房空间设计缺乏灵活性 |
1.1.5.4 引入精细化设计理念的重要性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及不足之处 |
1.3.3.1 主要贡献述评 |
1.3.3.2 不足之处分析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5 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文献研究法 |
1.5.1.2 实态研究法 |
1.5.1.3 案例研究法 |
1.5.1.4 比较研究法 |
1.5.1.5 跨学科研究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课题的创新点 |
1.6.1 拓展了精细化布局中的“空间回路”手法 |
1.6.2 提出了精细化利用中的“功能叠加”手法 |
1.6.3 挖掘了精细化分割中的“模糊边界”手法 |
1.6.4 开辟了精细化思维中的“元素分析”手法 |
2 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概论 |
2.1 住宅的概念 |
2.2 保障性住房相关概念 |
2.2.1 住房保障制度 |
2.2.2 保障性住房概念 |
2.2.3 保障性住房的特点 |
2.3 精细化设计相关概念 |
2.3.1 精细化设计概念 |
2.3.2 住宅精细化设计 |
2.4 元素分析法 |
2.5 住宅精细化设计的重要意义 |
2.5.1 提高住宅设计的品质 |
2.5.2 有助于住宅产业的发展 |
2.5.3 实现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
3 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 |
3.1 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
3.1.1 整体性原则 |
3.1.2 人性化原则 |
3.1.3 经济性原则 |
3.1.4 可持续性原则 |
3.2 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
3.2.1 空间可变性原理 |
3.2.2 空间模糊性原理 |
3.2.3 空间适应性原理 |
3.3 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的主要方法 |
3.3.1 打通“空间回路” |
3.3.2 利用“功能叠加” |
3.3.3 拓展“模糊边界” |
3.3.3.1 利用虚体分割空间 |
3.3.3.2 象征性分割空间 |
本章小结 |
4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调研分析与解决方案 |
4.1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实地调研 |
4.1.1 调研一:鑫苑世纪东城小区 |
4.1.1.1 项目分析 |
4.1.1.2 入户调研 |
4.1.2 调研二:西湖春天小区 |
4.1.2.1 项目分析 |
4.1.2.2 入户调研 |
4.1.3 调研三:康苑居小区 |
4.1.3.1 项目分析 |
4.1.3.2 入户调研 |
4.1.4 调研结果分析 |
4.2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调研问卷分析 |
4.2.1 调查基本状况 |
4.2.1.1 抽样调查 |
4.2.1.2 被调查人群基本情况分析 |
4.2.2 保障性住房居住现状及居住需求 |
4.2.2.1 现居住住房的状况 |
4.2.2.2 保障性住房居住需求 |
4.2.2.3 住宅标准和配套设施调研 |
4.2.2.4 建筑标准与装修调研 |
4.2.2.5 居住空间需求分析 |
4.2.2.6 居民对保障住房的态度与认知 |
4.2.2.7 关于独居老人的调查 |
4.2.3 调研总结 |
4.3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 |
4.3.1 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
4.3.1.1 精细化设计程度低 |
4.3.1.2 细部空间设计不合理 |
4.3.1.3 套型面积标准不完善 |
4.3.1.4 相关装修配置、建设标准不健全 |
4.3.1.5 区位选择不合理 |
4.3.2 住宅品质方面存在问题 |
4.3.2.1 保障性居民住房工程建设质量差 |
4.3.2.2 绿色环保可持续技术应用少 |
4.4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设计的解决方案 |
4.4.1 引入精细化设计理念 |
4.4.2 科学规划住区 |
4.4.3 优化选址策略 |
4.4.3.1 混合开发模式 |
4.4.3.2 TOD配建模式 |
4.4.4 区位选择分析 |
本章小结 |
5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 |
5.1 保障性住房单元平面类型分析 |
5.1.1 塔式 |
5.1.2 板式 |
5.1.3 板塔结合式 |
5.1.4 单元式 |
5.1.5 廊式 |
5.2 保障性住房套型面积分析 |
5.3 保障性住房的居住空间精细化设计 |
5.3.1 门厅空间 |
5.3.2 起居空间 |
5.3.3 卧室空间 |
5.3.4 餐饮空间 |
5.3.5 厨房空间 |
5.3.6 卫浴空间 |
5.4 保障性住房辅助空间精细化设计 |
5.4.1 阳台空间 |
5.4.2 储藏空间 |
5.4.3 复合空间 |
5.5 保障性住房细部精细化设计 |
5.5.1 飘窗精细化设计 |
5.5.2 门窗精细化设计 |
5.5.3 界面精细化设计 |
5.6 无障碍设计 |
5.6.1 无障碍公共空间设计 |
5.6.2 无障碍户型设计 |
5.6.3 无障碍门厅设计 |
5.6.4 无障碍起居室设计 |
5.6.5 无障碍厨房设计 |
5.6.6 无障碍卫生间设计 |
本章小结 |
6 项目实证:郑州市公租房住区“西湖春天”的设计实践 |
6.1 原空间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6.1.1 案例现状分析 |
6.1.2 居住现状问题分析 |
6.2 精细化设计的改造方案 |
6.2.1 室内改造精细化设计 |
6.2.1.1 平面布局精细化设计 |
6.2.1.2 顶面精细化设计 |
6.2.1.3 灯光精细化设计 |
6.2.1.4 部分空间立面精细化设计 |
6.2.1.5 空间精细化设计改造效果 |
6.2.2 单位功能空间精细化设计策略 |
6.2.3 空间的灵活性与可变性设计 |
6.2.4 空间储物精细化设计策略 |
6.2.5 室外精细化设计方案 |
6.2.5.1 景观全局精细化设计 |
6.2.5.2 景观平面精细化设计 |
6.2.5.3 广场景观设施改造设计效果 |
6.2.5.4 休闲广场景观设施改造设计 |
6.2.5.5 地面停车规划设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图片来源 |
表格来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郑州市保障性住房居住情况调研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以济南市莱芜区北部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住宅发展状况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现状 |
一、人口老龄化内涵与特征 |
二、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 |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与特征 |
第二节 国内外养老模式发展 |
一、国内养老现状分析 |
二、国外养老模式与老年建筑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养老相关政策标准与老年住宅类型 |
一、老年建筑标准规范发展动向 |
二、中国老年住宅主要类型与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老年人特征及行为模式分析 |
第一节 老年人生理特征分析 |
一、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 |
二、老年人生理变化 |
三、基于老年人生理特征的环境设计需求 |
第二节 老年人心理特征分析 |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
二、老年人心理变化 |
三、基于老年人心理特征的环境设计需求 |
第三节 患病及残障老年人特征分析 |
一、老年人患病及残障主要类别 |
二、患病及残障老年人的身体特征 |
三、患病及残障老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
第四节 基于老年人特征的行为模式 |
一、老年人的“行走”模式 |
二、老年人的“坐息”模式 |
三、老年人的“抓握”模式 |
四、老年人的“观看”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为模式与居住环境的关联性分析 |
第一节 老年人住宅室内设计 |
一、卫生间及浴室设计 |
二、厨房及餐厅设计 |
三、客厅及卧室设计 |
第二节 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设计 |
一、绿化空间设计 |
二、道路及步行空间设计 |
三、坐息空间设计 |
第三节 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方法总结 |
一、室内环境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室外环境设计方法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实践 |
第一节 乡村地区的养老现状 |
一、养老模式 |
二、乡村养老的发展 |
第二节 乡村居住环境设计案例 |
一、项目背景 |
二、前期分析 |
第三节 乡村居住环境设计实践 |
一、设计构思 |
二、整体规划 |
三、居住外环境空间设计 |
四、民居建筑设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6)工业化背景下乡村住宅设计研究 ——以辽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建设的热潮 |
1.1.2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导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传统建造体系与工业化建造体系基础研究 |
2.1 传统乡村住宅建造体系 |
2.1.1 传统乡村建造体系的特征 |
2.1.2 传统乡村建造体系存在的问题 |
2.2 现代工业化建造体系 |
2.2.1 工业化建造体系的特征 |
2.2.2 工业化建造体系介入乡村的优势 |
2.3 影响工业化介入乡村建造的因素 |
2.3.1 工业制造的影响 |
2.3.2 建造主体的影响 |
2.3.3 建造能力的影响 |
2.4 工业化建造的主流结构及适用体系 |
2.4.1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
2.4.2 工业化木结构体系 |
2.4.3 工业化轻钢结构体系 |
2.4.4 适用乡村的工业化住宅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辽南地区乡村住宅要素提取及设计要点归纳 |
3.1 辽南地区乡村概况 |
3.1.1 环境要素 |
3.1.2 社会特征 |
3.1.3 调研参数 |
3.2 辽南地区乡村住宅要素归纳 |
3.2.1 住宅构成 |
3.2.2 平面参数 |
3.2.3 空间特征 |
3.3 辽南地区工业化乡村住宅设计要点 |
3.3.1 住宅的适寒性 |
3.3.2 住宅的典型性 |
3.3.3 住宅的标准化 |
3.4 要素导向下体系的确立 |
3.5 本章小结 |
4 辽南地区工业化轻钢乡村住宅设计研究 |
4.1 住宅的标准化设计 |
4.1.1 空间模数的确定 |
4.1.2 模块化单元的组合 |
4.1.3 院落组合的多样性 |
4.2 结构体系的设计 |
4.2.1 基础结构体系 |
4.2.2 柱梁结构体系 |
4.2.3 屋架结构体系 |
4.2.4 连接结构体系 |
4.3 围护体系的设计 |
4.3.1 墙体的处理 |
4.3.2 地面的处理 |
4.3.3 门窗的处理 |
4.3.4 屋面的处理 |
4.3.5 阳光房的处理 |
4.4 设备及内装体系的设计 |
4.4.1 采暖系统 |
4.4.2 管线系统 |
4.4.3 吊顶系统 |
4.4.4 厨卫部品 |
4.5 住宅节能优化设计 |
4.5.1 太阳能的利用 |
4.5.2 生物质能的利用 |
4.6 本章小结 |
5 工业化轻钢乡村住宅试设计——以大连泥河村新农居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1.1 地理特征 |
5.1.2 基地概况 |
5.1.3 方案概述 |
5.2 建造流程 |
5.2.1 工厂阶段 |
5.2.2 现场阶段 |
5.3 建造体系拆分详解 |
5.3.1 建造节点 |
5.3.2 住宅构件库 |
5.4 住宅全生命周期的可变性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辽南乡村入户调研表 |
附录B 调研内容汇总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设计因缘视角下的城市中小型住宅户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二章 中小型住宅户型的因缘设计概述 |
2.1 中小型住宅户型的理论概念 |
2.2 中小型住宅户型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2.3 住宅户型的设计因缘 |
第三章 人缘为本下的中小型住宅户型规划与选择 |
3.1 中小型住宅户型择向的人缘因素 |
3.1.1 消费群体 |
3.1.2 购买缘由 |
3.1.3 地理位置 |
3.2 功能定位 |
3.2.1 动静分区 |
3.2.2 活动流线 |
3.3 人缘求真 |
第四章 生缘求善的中小型住宅户型优化与设计 |
4.1 空间规划 |
4.1.1 空间类型 |
4.1.2 面积分配 |
4.1.3 空间设计 |
4.2 风水学应用 |
4.2.1 客厅风水 |
4.2.2 卧室风水 |
4.2.3 餐厅风水 |
4.2.4 厨房风水 |
4.2.5 户型风水 |
4.3 生缘求善 |
第五章 时缘求变的中小型住宅户型演变与发展 |
5.1 户型设计的影响要素 |
5.1.1 生活习惯 |
5.1.2 地域文化 |
5.1.3 科技发展 |
5.1.4 设计思潮 |
5.2 户型设计的演进 |
5.2.1 住宅户型的发展 |
5.2.2 适用性住宅户型 |
5.3 时缘求变 |
第六章 和缘求存的中小型住宅户型设计展望 |
6.1 住宅户型设计的共时性 |
6.2 住宅户型设计的历时性 |
6.3 设计实践:设计因缘理论下的中小型住宅户型设计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住宅建设可持续面临的挑战 |
1.1.2 SI住宅和工业化建造的结合 |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SI住宅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工业化建造管理研究发展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课题来源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课题来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基础概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
2.1 SI住宅建设与更新概述 |
2.1.1 SI住宅的概念与体系划分 |
2.1.2 工业化建造的内涵分析 |
2.1.3 SI住宅的工业化建造及更新改造 |
2.2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概述 |
2.2.1 住宅建设可持续性概述 |
2.2.2 SI住宅建设更新可持续性的内涵 |
2.2.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界定 |
2.3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2.3.1 住宅产业化理论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3 协同理论 |
2.3.4 精益建设理论 |
2.3.5 并行工程理论 |
2.4 研究框架构建 |
2.4.1 研究方案设计 |
2.4.2 研究框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系统分析 |
3.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构成要素 |
3.1.1 可持续性要素识别方法设计 |
3.1.2 可持续性构成要素的界定 |
3.2 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集成设计 |
3.2.1 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理论概述 |
3.2.2 集成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的基本步骤 |
3.3 基于ISM-DEMATEL的可持续性系统构成分析 |
3.3.1 可持续性要素关系判断 |
3.3.2 基于ISM的可持续系统层次结构分析 |
3.3.3 基于DEMATEL的可持续性元素分析 |
3.3.4 可持续性系统构成与关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网络协同机理 |
4.1 可持续性网络协同机理的界定 |
4.1.1 可持续性协同机理 |
4.1.2 可持续性协同机理的网络化特征 |
4.2 元网络与二模网模型概述 |
4.2.1 元网络模型理论概述 |
4.2.2 二模网络模型理论概述 |
4.2.3 二模网模型的分析内容 |
4.3 可持续性元网络与二模网模型构建与分析 |
4.3.1 可持续性元网络模型构建 |
4.3.2 可持续性-工业化建造二模网模型构建 |
4.3.3 利益相关方-工业化建造二模网模型构建 |
4.4 可持续性的网络协同分析 |
4.4.1 可持续性二模网的中心性分析 |
4.4.2 可持续性二模网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
4.4.3 可持续性元网络协同机理分析 |
4.4.4 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过程集成机理 |
5.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集成的内涵 |
5.1.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过程属性 |
5.1.2 基于精益建造和并行工程的过程集成实施框架 |
5.2 IDEF0与DSM模型概述 |
5.2.1 IDEF0模型概述 |
5.2.2 DSM模型概述 |
5.3 基于IDEF0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建模 |
5.3.1 IDEF0整体过程系统功能模型 |
5.3.2 基于ICOM子图的过程系统分解建模 |
5.4 基于DSM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集成优化 |
5.4.1 过程逻辑关系的DSM界定 |
5.4.2 DSM的回路识别算法 |
5.4.3 基于路径搜索法的过程优化算法 |
5.4.4 基于DSM的过程优化模型 |
5.5 SI住宅建造过程集成机理分析 |
5.5.1 SI住宅建造与更新过程优化的实施 |
5.5.2 面向过程集成的建设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
5.5.3 面向过程集成的现场建造策略分析 |
5.6 SI住宅建造过程优化案例分析 |
5.6.1 工业化集成建造方案分析 |
5.6.2 过程优化效果分析 |
5.6.3 过程集成对可持续性的支撑作用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SI住宅建设及更新可持续性要素关系判断 |
附录B SI住宅建设及更新可持续性目标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对应关系判断 |
附录C SI住宅利益相关方与工业化建造及更新方法对应关系判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建筑的弹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城融合的发展趋势 |
1.1.2 产业园的转型升级 |
1.1.3 对于弹性设计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释 |
1.3.1 产业园 |
1.3.2 产城融合 |
1.3.3 弹性设计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产业园的发展与分析 |
2.1 国外产业园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
2.1.1 第一阶段:1890—1950年 |
2.1.2 第二阶段:1951—1980年 |
2.1.3 第三阶段:1981—1990年 |
2.1.4 第四阶段:1991年至今 |
2.2 国内产业园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
2.2.1 孕育期(1979—1983年) |
2.2.2 初始培育期(1984—1991年) |
2.2.3 高速发展期(1992—2002年) |
2.2.4 稳定调整期(2003—2008年) |
2.2.5 创新发展期(2009年至今) |
2.3 国内外产业园案例分析 |
2.3.1 西班牙巴塞罗那22@创新产业园 |
2.3.2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
2.3.3 苏州工业园区 |
2.3.4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
2.4 我国现阶段产业园中存在的问题 |
2.4.1 产城空间结构缺乏统筹,布局混杂 |
2.4.2 产业园区用地规划单调,弹性不足 |
2.4.3 基础配套设施供应不足,职住分离 |
2.4.4 园区建筑模式单一僵化,适应性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城融合及弹性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3.1 相关设计理论 |
3.1.1 产业集聚理论 |
3.1.2 职住平衡理论 |
3.1.3 功能混合理论 |
3.1.4 骨架支撑体理论和开放建筑理论 |
3.1.5 可持续设计理论 |
3.2 国内外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 |
3.2.1 国外产城融合的研究 |
3.2.2 国内产城融合的研究 |
3.2.3 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的功能构成 |
3.3 国内外弹性设计的相关研究 |
3.3.1 国外弹性设计的研究 |
3.3.2 国内弹性设计的研究 |
3.4 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引入 |
3.4.1 产业园弹性设计的必要性 |
3.4.2 产业园弹性设计的可行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
4.1 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总体原则 |
4.1.1 整体优化原则 |
4.1.2 动态适应原则 |
4.1.3 弹性适度原则 |
4.1.4 经济适用原则 |
4.1.5 功能整合原则 |
4.2 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要素 |
4.2.1 功能要素 |
4.2.2 空间要素 |
4.2.3 技术要素 |
4.3 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策略研究 |
4.3.1 规划层面 |
4.3.2 功能层面 |
4.3.3 空间层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建筑弹性设计的方法 |
5.1 总体规划 |
5.1.1 规划理念 |
5.1.2 布局方式 |
5.1.3 功能组成 |
5.2 产业生产 |
5.2.1 产业生产建筑的弹性设计要求 |
5.2.2 产业生产建筑的弹性设计方法 |
5.3 研发办公 |
5.3.1 研发办公建筑的弹性设计要求 |
5.3.2 研发办公建筑的弹性设计方法 |
5.4 商贸展示 |
5.4.1 商贸展示建筑的弹性设计要求 |
5.4.2 商贸展示建筑的弹性设计方法 |
5.5 生活配套 |
5.5.1 生活配套建筑的弹性设计要求 |
5.5.2 生活配套建筑的弹性设计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研究项目 |
致谢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四、住宅设计方案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提升改造设计研究[D]. 王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机制研究[D]. 景莉萍.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庆阳市“城乡新居”改善型住宅项目设计方案比选研究[D]. 袁丽娜.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郑州市保障性住房精细化设计研究[D]. 段婷婷.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5)
- [5]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以济南市莱芜区北部山区为例[D]. 王柯颖. 苏州大学, 2020(03)
- [6]工业化背景下乡村住宅设计研究 ——以辽南地区为例[D]. 侯丹东.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设计因缘视角下的城市中小型住宅户型研究[D]. 李诗意.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8]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D]. 李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9]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建筑的弹性设计研究[D]. 王乐. 湖南大学, 2020(08)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