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值得开发的经济作物:黄蜀葵(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语,黄艳燕,杨光辉[1](2021)在《和纸制造与修复相关生物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纸的发展之路对我国手工纸的未来方向有借鉴意义.本综述回顾了和纸的优良特性和历史、选取了和纸制造与修复中的3个生物学方向进行概述,主要包括:传统和纸原料植物研究、纸药作用原理、纸糊制造与发酵方法、并结合日本的国情现状分析了目前和纸研究面临的困境与未来发展之路.
冯旭东[2](2021)在《盐碱胁迫对黄秋葵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章建红[3](2021)在《盐胁迫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坚果品质和幼苗生理与分子调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海岸线长,存有大量的盐渍土,因此筛选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植物,对于提高盐碱地的利用效率、应对土壤盐化和强化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有重要的意义。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是一种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坚果类果树树种,因具有耐瘠薄、耐干旱、抗病等优良特性,近几年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目前关于薄壳山核桃的抗逆研究大都集中在生理生化等方面,而对其分子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薄壳山核桃主要栽培品种‘波尼’(C.illinoensis’Pawnee’)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氯化钠(Na Cl)浓度处理对其果实品质和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并运用代谢和转录组学等分析技术揭示薄壳山核桃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NaCl(0、0.3%、0.6%)处理影响10 a生‘波尼’的坚果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坚果纵径、单果重、种壳厚度呈上升趋势,果仁中蛋白质和还原糖均呈上升趋势,而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Na Cl处理改变果仁中棕榈酸、α-亚麻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3种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但变化不显着。(2)NaCl胁迫显着抑制了‘波尼’幼苗后期的生长发育,且随着Na Cl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强。Na Cl胁迫显着增加‘波尼’幼苗叶片中Na+/K+比和脯氨酸含量,显着削弱光合作用,降低叶绿素含量和损害其叶绿体超微结构,且随着Na Cl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变化越显着。丙二醛(MDA)含量和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处理前期的10或30d,随Na Cl浓度增加而显着增加;而在盐处理后期,尤其在高Na Cl浓度(0.6%和0.9%)下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对幼苗叶片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发现Na Cl胁迫时间和浓度都显着影响‘波尼’幼苗叶片的代谢组,而处理时间的影响更大。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对检测到的已知的5 880个代谢产物进行层次聚类,筛选到3个与盐胁迫相关的模块,其中模块plum1和lightgreen中代谢物与Na Cl处理呈正相关,主要属于脂质和类脂分子、苯丙烷和聚酮类化合物,而模块lightcyan中代谢物与Na Cl处理呈负相关,主要属于脂质和类脂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杂环化合物和苯环类化合物。结合共表达模块的关键代谢物和DESeq2差异分析发现了7个显着差异的关键代谢物,包括4个显着上调的代谢产物,即黄蜜环酯L(Melleolide L)、嘌呤类生物碱(Eupolauridine)、苦杏仁甙(Amygdalin)、甲氧西林(Methicillin),和3个显着下调的代谢产物,即9-十六碳烯酸乙酯(Ethyl 9-hexadecenoate)、柠檬烯(Limonene)、反-9-十八碳单烯酸(Elaidic acid),这些代谢物可能在薄壳山核桃响应盐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4)利用Illumina Hi Seq 4000测序平台对‘波尼’幼苗叶片转录组进行分析,发现0.3%和0.6%浓度的Na Cl处理8、24和48 h后共有7 91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4 566个上调的DEGs和3 347个下调的DEGs。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DEGs主要涉及激素代谢、转录调节、ATP酶转运和抵御响应等生物学过程,进一步发现ATPase10、Calcium-binding protein CML19和NAC transcription factor 72等一些关键DEGs,可能在调节薄壳山核桃盐胁迫耐性中发挥重要作用。(5)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波尼’Cil GDSL-脂肪酶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共鉴定出87个Cil GDSLs,按照其基因结构和基序组成特点可分为12个亚族,大多数Cil GDSL基因具有4个内含子,分别由α螺旋和β链组成,该家族基因位于细胞外(25个Cil GDSLs)和叶绿体(22个Cil GDSLs)中。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验证结果发现一些Cil GDSL基因被盐处理诱导并呈现出较高的表达水平,表明它们在薄壳山核桃盐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6)通过对不同盐胁迫浓度下处理24 h的薄壳山核桃生理、基因和代谢谱进行关联分析,发现薄壳山核桃生理参数与代谢产物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而差异基因可能主要通过关键代谢产物参与植物的生理调控。发现了一个可能在薄壳山核桃盐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NAC转录因子基因(Ci NAC72),其可能通过调控Amygdalin化合物增强薄壳山核桃的盐胁迫耐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具有适于盐土环境生长的生理生化特性和响应盐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结果不仅为薄壳山核桃候选高耐盐新树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其用作我国海岸带滨海盐土区发展生态高值园艺产业的优良果树树种提供了实证。
王竹,陈鹏军[4](2021)在《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脱贫老人的经济参与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陵山区H县的SWOT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成果斐然,数千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其中包括相当比例的民族地区贫困居民,尤其是少数民族老龄人群更是关照的重点。而老人的经济参与和生计实践,可以通过所谓"零负作用"的"积极老龄化"(activeageing)策略来实现。通过对武陵山区H县典型村庄老年人的积极或非积极行为的研究,利用SWOT方法分析县域内存在脱贫致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挖掘了各种因素的现实归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包括SO策略、SW策略、WO策略以及WT策略。
贺献林,王海飞,刘国香,王玉霞,陈玉明,贾和田,王丽叶[5](2020)在《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农业物种及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以王金庄为核心的涉县旱作梯田系统2014年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其农业生物多样性,可为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农家就地保护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传统农家品种普查收集与入户访谈、田间调查与种植鉴定,系统研究了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农业物种和传统农家品种以及由此形成的保护与利用经验与技术。研究发现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种植或管理的农业物种26科57属77种,其中粮食作物15种、蔬菜作物31种、油料作物5种、干鲜果14种、药用植物以及纤维烟草等12种。共有包括171个传统农家品种,其中粮食作物62个、蔬菜作物57个、干鲜果品33个、油料作物7个、药用植物和纤维烟草12个。这些农业物种及传统农家品种,通过混合种植、轮作倒茬、间作套种、优中选优等一系列保护与利用技术被活态传承和保护。但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快速推进,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正面临着主体缺失、技术失传、传统农家品种名称混乱、种质退化以及单一化种植造成的品种多样性丧失、单一追求产量造成适应性强的品种资源丧失、农民生计方式多样化造成梯田农业的弱化、传统农家品种生产比较效益低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机制、发展特色产业、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组织开展资源普查并建立社区种子库与农民自留种相结合的传统农家品种就地活态保护机制等对策与建议。
许阳[6](2019)在《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的空间治理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目前,乡村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2017年,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指出这一轮乡村振兴,振兴的重点在于文明重塑,文化自信成为乡村规划和建设必须拥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本文引入文化变迁的视角,从时间维度的历史脉络,系统地解析了传统乡村文化和乡村空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建国后乡村文化变迁和乡村空间的演变过程梳理,归纳得出乡村文化变迁的趋势以及乡村建设的三种空间类型,包括乡土文化修复型、乡土文化重构型和乡土文化嵌入型。通过对应特色型村落的文化守护、集中型乡村层面的文化重构以及城乡融合区的文化融合三种类型,并且各自以案例佐证,分别总结出三种不同类型乡村空间治理的要点,以期为当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空间方法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本文的研究主要有四个部分内容:一是基于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分析;二是总结出乡村文化变迁和空间演化方向;三是分类型乡村文化发展的方向探索和实证分析;四是在文化变迁视角下重新辨析文化内涵、空间治理的原则和目的以及总结三种类型空间治理的经验。
王琦[7](2019)在《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秋葵表型参数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秋葵是我国常见的食用作物,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观赏价值,其品种繁多,产地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和澳洲。不同品种秋葵的环境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本地化育种栽培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表型信息筛选高产量秋葵品种。目前在生产和育种筛选上,对于作物表型的无损检测技术有着迫切的需求。传统作物表型参数的获取依靠人工测量,人力成本高、时效性差且测量结果易受主观判断的影响。高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且快速高效的分析手段,近几年在植物表型分析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利用光谱技术分析植物表型过程中,根据不同作物开发鲁棒性强的算法是作物表型测量和分析的关键所在。此外,结合光谱成像技术解析的表型信息,能有效地减少环境因素的干扰,也是实现精细化生产和育种筛选的关键技术。本研究针对秋葵育种栽培中的植株定位、表型信息获取和耐盐性检测等重要问题,基于光谱成像、图像处理和数学建模技术,采用图像分割、高光谱特征波长提取、光谱图像信息融合、层次聚类等理论方法,实现了对秋葵表型参数的快速检测,应用表型信息和光谱信息实现多品种秋葵耐盐性水平快速分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盐胁迫下秋葵生理生化机理研究为探究盐胁迫对秋葵表型的影响机理,试验测量了秋葵植株在盐胁迫下的生物量变化、Na、K等元素含量、光合参数等信息,并与未胁迫的对照组做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盐胁迫会导致秋葵植株根系大量吸收Na离子,K/Na比例遭到破坏。同时,盐胁迫对秋葵叶片光合作用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在胁迫初期,光合速率受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叶片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受阻,在长时间的胁迫后,叶肉光合活性下降导致叶片光合强度下降。(2)基于深度学习的秋葵自动识别分割和植株生物量预测本研究提出一个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图像分割算法,融合了语义分割模块和实例分割模块,可减少模型参数并降低计算量。语义分割模块用于分割植株的整体区域,可实现植株冠层图像面积获取、生物量估测、光谱信息可视化;实例分割模块将每片叶片分割为单独个体,为叶片计数、叶面积估测、叶位估计和叶片平均光谱计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针对叶片高重叠度的问题,在算法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循环解码,实现了对叶片的分割。为了计算各个叶片在解码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提出候选概率图结构,通过策略搜索方式循环选取待分割叶片,并将计算得到的注意力点转换为注意力编码特征图(Attention Coding Channel,AAC)嵌入到解码网络中,从而得到更精细的分割结果。同时,采用级联式掩码预测以提高解码精度,在各个分辨率上预测叶片的分割掩码并与人工标注的掩码进行对比以计算损失函数。为训练秋葵分割模型,将高光谱成像获得的732张秋葵植株图像进行人工标注,共包含了2000余株秋葵植株。模型在标注好的秋葵数据集上训练,待收敛后,语义分割模块在预测集上的分割精度(IoU)达到0.94,能将植株完整的从背景中分离,与传统阈值分割方法相比有明显提升;实例分割模块在预测集上的对称最优Dice系数(SBD)为81.4,实现了对每片叶片的独立分割。冠层图像面积与植株的生物量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利用图像分割得到的冠层图像面积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以预测植株的生物量。鲜重与冠层面积的相关系数达0.808,干重与冠层面积的相关系数达0.774。结果表明利用光谱成像技术能够有效预测植株的生物量。(3)基于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光谱信息的秋葵SPAD值预测对全波段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使用K-折叠交叉验证,当主成分数为12时效果最好,此时训练集决定系数为0.7368,均方根误差3.3796,交叉验证集决定系数0.7148,均方根误差3.4838。由于高光谱各波长信息有高度相关性。因此采用特征波长提取算法提取少量特征波长进行建模,有效地缓解模型过拟合的问题。同时,少量的特征波长更有利于成分分析,并降低光谱检测仪器开发成本。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特征波长搜索算法——自适应快速蒙特卡洛树搜索(AFMCTS)并与经典特征波长提取算法进行比较。该算法实现了特征波长组解空间的高效搜索,能够在少量波长数下迅速逼近最优解。采用AFMCTS算法提取特征波长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秋葵SPAD值预测模型,当选择的特征波长数为6时,训练集决定系数0.7336,均方根误差3.4001,交叉验证集决定系数0.7217,均方根误差3.4352,此时结果已基本收敛。采用CARS算法提取得到18个特征波长,对提取的特征波长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训练集决定系数0.7225,均方根误差3.4703,交叉验证集决定系数0.7086,均方根误差3.5205,该方法提取的特征波长数较多,且互信息较大。采用SPA算法在提取14个特征变量时得到最优结果,训练集决定系数0.7351,均方根误差3.3905,交叉验证集决定系数0.7182,均方根误差3.4656。对比AFMCTS算法和经典的特征波长提取算法,本研究提出的方法鲁棒性更强,达到同样精度需要的特征波长数更少,能得到更丰富的搜索结果,因此该方法提取的特征波长组更适合于实际应用。(4)基于表型信息和光谱信息的多品种秋葵耐盐性水平聚类通过表型信息评价作物的生长状况在育种筛选中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价盐胁迫对于秋葵生长的影响,引入双样本检测度量方法最大均值差异(MMD)。使用MMD计算各个品种秋葵植株在盐胁迫前后表型信息和理化信息的分布差异,前后分布差异越大表明该品种在盐胁迫下受影响越严重,在此基础上统计了14类基因型秋葵样本的耐盐性水平,其中耐盐性最强的品种是‘丹指’,而‘纤指’、‘东京五角’、‘五福’三个品种耐盐性相对较差。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表型信息能有效地评估秋葵的耐盐性水平。但作物的表型信息和理化信息存在检测繁琐的缺点,难以在实际生产中普及。而光谱具有快速无损检测的优点,且光谱信息与植物表型存在内在联系,通过光谱信息对各品种秋葵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与基于表型信息的聚类结果相近,耐盐性最强的‘丹指’被单独分为一类。因此,利用光谱信息评估秋葵耐盐性水平是可行的,可以作为替代表型信息的有效手段。
刘志贤[8](2019)在《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种质资源、引种与同名异物研究》文中认为为更全面地了解东莞市林业科学园的森林蔬菜资源,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本文以森林蔬菜种质资源研究为主线,分别开展实地调查和引种栽培,选取东莞市林业科学园为调查地点,全面调查该园区所包含的各个分区和道路两旁的森林蔬菜资源。调查发现:园区本土的森林蔬菜种质资源有限,需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引种栽培研究,筛选出适合东莞地区生长的品种,方可丰富森林蔬菜种类。网购是当今重要而快捷的购买种苗途径,可通过从国内不同地区的网店购买森林蔬菜种苗,进行栽培试种,从而加快各式森林蔬菜的引种进程,丰富森林蔬菜种类。虽然网购有诸多便利,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譬如说当我们想购买某一种蔬菜,输入该蔬菜名进行搜索,会出现其他名称,也就是别称或别名,难免会造成混淆和困惑,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紫背菜为例,探讨其别名“紫背天葵”为何物,从而引申出同名异物,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各种同名异物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1)东莞市林业科学园的森林蔬菜现有种类106种,隶属26目43科88属,品种来源主要为本地种,即从东莞市内野外或其它人工栽培的地方移植,共有86种,占园区森林蔬菜总数的81.13%;菊科和唇形科在本区森林蔬菜中优势显着。大部分森林蔬菜为草本植物,共有78种,占园区森林蔬菜总数的73.58%;茎叶菜类最多,主要采摘食用其嫩茎叶,共有51种,占园区森林蔬菜总数的48.11%。(2)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通过网购森林蔬菜种苗80份,仅有为数不多的15份能够种植成功,更多的还是虚假伪劣种苗,电商平台销售不良种苗泛滥成灾。(3)本文整理出6种均称呼“紫背天葵”同名异物的植物和药物信息,植物信息包括名称、学名、科、属和生活型等,药物信息包括药品名、药用部位、药性和药效等,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为区分各种紫背天葵同名异物提供参考。总而言之,森林蔬菜定义广泛,涵盖众多生长环境及种类,森林蔬菜种质资源丰富,由于其独特的口感风味,并需要配合适当的烹饪方法,受众人群毕竟是少数,难以形成规模。森林蔬菜既非必需品,也非蔬菜替代品,当属一个特殊的食用类群,但作为药用疗效及增加蔬菜种类,日后仍需要逐步开发。
何绪军[9](2018)在《明清时期广东药材的分布与贸易研究》文中提出广东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多种药材。药材不仅仅是自然资源,也是农产品,也是贡赋,还是商品。当地方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药材的分布和数量也会受到影响。同时随着明清时期广东医药文化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也推动着人们对本地特色药材的认知、利用和开发。广东作为中央政府所辖的一部分,有义务将本地所产包括药材在内的方物进献朝廷,但是随着广东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又使得药材这种初级农产品以商品的身份被投放到市场,政府也转而更为重视贸易所带来的税收收入。后期因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中外医药文化交流的加强,药材以大宗商品身份出口国外,并逐渐参与到国际贸易中。其中槟榔和砂仁是两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广东药材。它们道地性强,药用历史久远,其分布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贸易也因时代背景不同而呈现出诸多差异。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可视为明清广东药材问题的一个缩影。
秦丽[10](2018)在《广西上思县中药资源调查分析及拳卷地钱的生药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广西上思县是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县之一,本文对该县中药资源的植物种类、分布、蕴藏量及传统医药知识等情况进行调查,对该县域中药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该县民间用药拳卷地钱进行生药学研究,为推进中药资源开发与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基础。方法:文献调查法,野外调查(包括样线调查和样地样方调查)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精准定位、拍摄照片、采集标本,访问调查,内业整理(标本制作及鉴定、数据整理、数据库填报、整理上思县药用植物名录);对民族药(壮、瑶药)进行区系分析,比较同种药用植物在中医、壮、瑶医的用药异同点;以民间用药拳卷地钱为例对其进行显微观察,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通过UHPLC-MS法确定其黄酮类成分。结果:1.进行野外37个样地、185个样方的调查,采集到有花果中药资源植物812种,隶属147科507属,多种科(含种数>20)共4科(豆科、大戟科、茜草科、菊科),种属仅1属(紫金牛属);中药资源主要为全草类、根及根茎类。药用部位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全草类(338次);其次为根及根茎类(239次);清热类和活血化瘀类药用植物最为常见,种数分别占上思县药用植物种类数的61.95%、42.36%。上思县的药用植物普遍存在一药多效的现象,其总功效种类数与药用植物种类总数比达到1.9594;上思县药用植物分布类型大多为热带分布,植物具有热带性质。2.上思县栽培药材有牛大力、肉桂、八角、栀子等;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种,自治区级保护植物8种。样方调查中共出现15种重点物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枫香树(0.1568),侧面反映其蕴藏量较大;其次为楝(0.1405)、菝葜(0.0919)、白茅(0.0635)、千里光(0.0365)等,一定程度上表明其蕴藏量一般。3.上思县壮、瑶两个少数民族,其医药各具特色,如壮族的刮痧、挑痧,瑶族的药浴。调查到该县常用壮药共142种,瑶药共48种,多为清热解毒、跌打损伤、祛风湿类药。同个物种的功效及药用部位在中医、壮医、瑶医的使用存在异同。4.苔藓植物是近年发现具有保肝护肝作用的植物,其中的地钱属植物作为民间草药,在上思县当地使用较多,具有较大的药用潜力及开发价值。采集上思县域内外12个产地拳卷地钱样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其植物形态特征、显微特征可作为拳卷地钱鉴定参考依据。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拳卷地钱样品总黄酮含量在4.6882~48.8298mg/g之间,各产地样品含量差异较大,产于贺州昭平县拳卷地钱总黄酮含量最高。UHPLC-MS法测定广西产拳卷地钱可能含有黄酮类成分5个,分别是Apigenin7,4’-diglucuronide、Apigenin7-glucuronide、芹菜素、木犀草素、金圣草黄素。结论:本文进行了上思县中药资源调查分析及民间用药拳卷地钱生药学研究,采集并鉴定了812种中药标本,提供了上思县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及标本库,对其植被类型、地理特性、科属、药用部位、功效等多样性包括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重点药材蕴藏量、特色民族医药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提供了拳卷地钱原植物形态特征、显微特征及上思县域内外12个产地黄酮成分含量数据,测定广西产拳卷地钱可能含有黄酮类成分5个,分别是Apigenin7,4’-diglucuronide、Apigenin7-glucuronide、芹菜素、木犀草素、金圣草黄素。进行了中医、壮医、瑶医对同个基源物种药用部位及功效比较,结果表明各具特色。本文为解决该县药用植物多样性、栽培及中药资源问题和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广西产拳卷地钱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实验依据。创新点:1.对上思县中药资源植物种类进行对比分析,对其植被类型、分布、科属、药用部位、功效等多样性进行分析,包括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重点药材蕴藏量、特色民族医药的调查与分析。2.创新上思县资源普查方法,提供了含GPS普查定位及计算机数据库等资源普查新技术。3.UHPLC-MS法测定广西产(12个产地)拳卷地钱黄酮类成分(见附件科技查新报告,编号CX2018060)。
二、值得开发的经济作物:黄蜀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值得开发的经济作物:黄蜀葵(论文提纲范文)
(1)和纸制造与修复相关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和纸的优良特性 |
1.2 和纸的定义与分类 |
1.3 和纸发展历史 |
1.3.1 发端 |
1.3.2 兴盛 |
1.3.3 衰落 |
1.3.4 挣扎 |
2 和纸相关的生物学研究 |
2.1 和纸原料植物 |
2.1.1 楮 |
2.1.2 三桠 |
2.1.3 雁皮 |
2.1.4 其他和纸原料植物研究 |
2.2 纸药研究 |
2.3 纸糊研究 |
3 和纸的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
(3)盐胁迫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坚果品质和幼苗生理与分子调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盐胁迫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
1.2.2 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 |
1.2.3 植物对盐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 |
1.2.4 代谢组学在盐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1.2.5 非生物胁迫对薄壳山核桃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盐胁迫对薄壳山核桃坚果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区概况 |
2.1.2 研究对象 |
2.1.3 实验设计 |
2.1.4 数据采集 |
2.1.5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浓度NaCl对坚果形态特征的影响 |
2.2.2 不同浓度NaCl对果仁营养成分的影响 |
2.2.3 不同浓度NaCl对果仁中主要脂肪酸构成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盐胁迫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与培养条件 |
3.1.2 叶片中K、Na元素含量的测定 |
3.1.3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1.4 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
3.1.5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3.1.6 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观察 |
3.1.7 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 |
3.1.8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3.1.9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3.1.10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3.1.11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3.1.12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2 盐胁迫对Na~+/K~+比的影响 |
3.2.3 盐胁迫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4 盐胁迫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薄壳山核桃响应盐胁迫的代谢组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与NaCl处理 |
4.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1.3 植物样品前处理 |
4.1.4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UHPLC-MS检测结果及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确证 |
4.2.2 化合物鉴定结果 |
4.2.3 总样本的差异分析及PCoA分析 |
4.2.4 WGCNA的构建 |
4.2.5 NaCl浓度依赖相关模块化合物分类注释 |
4.2.6 NaCl浓度依赖相关模块共表达网络分析 |
4.2.7 NaCl浓度依赖相关模块关键代谢物挖掘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 章 薄壳山核桃响应盐胁迫的转录组学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制备 |
5.1.2 RNA提取及cDNA文库构建 |
5.1.3 Illumina HiSeq测序和组装 |
5.1.4 差异基因分析及其实时定量PCR(qRT-PCR) |
5.1.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Illumina HiSeq测序结果及其数据拼接 |
5.2.2 转录组序列功能注释 |
5.2.3 盐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盐胁迫下薄壳山核桃GDSL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及其表达谱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基因组中GDSL型酯酶/脂肪酶基因的鉴定 |
6.1.2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
6.1.3 GDSLs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和保守基序预测 |
6.1.4 盐胁迫下的植物材料和样品制备 |
6.1.5 基于qRT-PCR分析GDSL的表达水平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GDSL型脂肪酶/基因的鉴定与特性分析 |
6.2.2 GDSL基因系统发育关系和结构分析 |
6.2.3 CilGDSL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6.2.4 GDSL基因表达响应盐胁迫 |
6.2.5 CilGDSLs启动子区域中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薄壳山核桃响应盐胁迫生理和组学间的关联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植物材料与NaCl处理 |
7.1.2 生理生化数据分析 |
7.1.3 关键代谢物挖掘 |
7.1.4 差异表达基因挖掘 |
7.1.5 生理、代谢物和基因间的关联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差异表达基因与生理参数的关联分析 |
7.2.2 差异表达基因与关键代谢物的关联分析 |
7.2.3 关键代谢物与生理参数的关联分析 |
7.2.4 差异表达基因、关键代谢物与生理参数的互作网络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学术贡献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脱贫老人的经济参与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陵山区H县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H县典型村庄的基本情况及SWOT分析 |
(一)优势(Strength) |
(二)劣势(Weakness) |
(三)机遇(Opportunity) |
(四)挑战(Threat) |
三、民族山区脱贫老人积极老龄化的策略分析 |
(一)积极的利用机会,发挥优势(SO战略) |
(二)积极的利用机会,规避弱点(WO策略) |
(三)积极的利用优势,减低挑战(ST策略) |
(四)积极的规避弱点,减低挑战(WT策略) |
(5)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农业物种及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村级农户调查 |
1.2.2 沟域田间调查 |
1.2.3 田间种植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旱作梯田系统的农业物种多样性 |
2.2 旱作梯田系统的农业遗传多样性 |
2.3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
2.3.1 优中选优的农家留种技术 |
2.3.2 特异种质农家就地保护留种技术 |
2.3.3 混合种植混合留种技术 |
2.3.4 轮作倒茬、间作套种技术 |
2.3.5 构建社区种子库保存与农民自留种相结合的传统农家品种就地保护模式 |
2.4 旱作梯田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面临的问题 |
2.4.1 主体缺失 |
2.4.2 技术失传 |
2.4.3 优异的种质资源濒临灭绝 |
2.4.4 现有的传统农家品种名称混乱 |
2.4.5 对传统农家品种的重要性和就地保护认识不足 |
3 结论与讨论 |
(6)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的空间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理论基础 |
1.3.1 文化生态学理论 |
1.3.2 文化变迁理论 |
1.3.3 乡村建设理论 |
1.4 论文框架和路线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概念解析 |
2.1.1 乡村 |
2.1.2 乡村文化 |
2.1.3 乡村空间 |
2.1.4 空间治理 |
2.3 研究综述 |
2.3.1 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
2.3.2 乡村文化变迁的相关研究 |
2.3.3 乡村文化和空间的关系研究 |
2.3.4 结合乡村文化的建设实践 |
第3章 乡村文化变迁和空间演变方向 |
3.1 传统乡村文化在空间上的映射 |
3.1.1 自然生态文化与生态空间 |
3.1.2 农业生产文化和生产空间 |
3.1.3 乡土聚落文化和生活空间 |
3.1.4 小结 |
3.2 乡村文化变迁和空间演变的历史脉络梳理 |
3.2.1 1949年之前的“人生—村落秩序整合”时期 |
3.2.2 1949-1978年之间的统一集体主义秩序时期 |
3.2.3 1978年至今的市场经济秩序时期 |
3.2.4 小结 |
3.3 文化变迁视角下乡村空间的演变方向 |
3.3.1 乡村空间演变方向 |
3.3.2 乡村空间变迁的驱动力分析 |
第4章 分类型乡村发展的方向探索和实证分析 |
4.1 乡土文化修复型: 以绩溪县尚村为例 |
4.1.1 传统乡村文化和乡村空间系统的对应 |
4.1.2 守护文化生态的空间治理经验总结 |
4.1.3 类型总结 |
4.2 乡土文化重构型:以宜兴市周铁镇为例 |
4.2.1 传统乡村文化和空间系统结构 |
4.2.2 文化重构型空间治理经验总结 |
4.2.3 类型总结 |
4.3 乡土文化嵌入型:以北京市兴寿镇下苑村为例 |
4.3.1 文化变迁和空间适应性调整 |
4.3.2 文化创新型空间治理总结 |
4.3.3 类型总结 |
第5章 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的空间治理的逻辑和方法 |
5.1 文化内涵的再辨析 |
5.2 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空间治理的原则和目标 |
5.2.1 顺应文化变迁方向,守护乡村文化多样性 |
5.2.2 指向外部的文化吸引和指向内部的文化培育同步 |
5.2.3 地域精神和公共文化建设,再造乡村社区 |
5.3 基于文化变迁视角下的三种空间治理类型和驱动力量分析 |
第6章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秋葵表型参数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写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盐碱地概述 |
1.2.2 盐害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
1.2.3 秋葵种质资源及其利用 |
1.2.4 传统育种表型的获取 |
1.2.5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作物表型中的应用 |
1.2.6 图像深度学习及其在作物表型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秋葵栽培 |
2.1.2 苗期盐处理 |
2.1.3 生理生化值测量 |
2.2 试验仪器 |
2.2.1 高光谱成像系统 |
2.2.2 SPAD测量仪 |
2.2.3 便携式光合仪 |
2.2.4 生物量的测定 |
2.2.5 叶片元素含量测定 |
2.3 高光谱图像处理方法 |
2.3.1 秋葵光谱图像数据集标注 |
2.3.2 基于策略搜索的注意力机制的级联式实例分割算法 |
2.3.3 基于光谱曲线的SPAD值预测模型 |
2.3.4 基于最大均值差异的秋葵耐盐性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盐胁迫对秋葵理化值变化特性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盐胁迫对秋葵理化值变化特性影响 |
3.2.1 盐胁迫对秋葵生物量的影响 |
3.2.2 盐胁迫对秋葵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2.3 盐胁迫对秋葵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3.2.4 盐胁迫对秋葵叶片元素含量影响 |
3.3 基于理化性质和光谱特性的秋葵聚类分析 |
3.3.1 基于生理参数的秋葵耐盐性分析 |
3.3.2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秋葵耐盐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盐胁迫下秋葵表型获取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深度学习的秋葵光谱图像分割 |
4.2.1 语义分割试验结果 |
4.2.2 实例分割试验结果 |
4.3 作物像素数和生物量建模 |
4.4 基于光谱曲线的SPAD值预测模型 |
4.5 光谱图像信息融合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种质资源、引种与同名异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概念阐述 |
1.3.1 森林蔬菜 |
1.3.2 野生蔬菜 |
1.3.3 紫背菜 |
1.4 森林蔬菜研究现状 |
1.4.1 国内森林蔬菜研究现状 |
1.4.2 国外森林蔬菜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2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调查 |
2.1 园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概况 |
2.1.3 植被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园区域森林蔬菜种质分布 |
2.3.2 园区森林蔬菜的资源类型及品种来源 |
2.3.3 园区森林蔬菜资源概况 |
2.3.4 园区森林蔬菜生活型 |
2.3.5 园区森林蔬菜食用部位分类 |
2.4 小结 |
3 网购森林蔬菜种苗的引种栽培 |
3.1 试验地概况 |
3.1.1 地理概况 |
3.1.2 气候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种苗网购时间及其交易城市 |
3.3.2 网购种苗材料 |
3.3.3 种植情况 |
3.3.4 进行二次购买种苗试种的品种 |
3.4 存在问题 |
3.4.1 种苗身份真假问题 |
3.4.2 种子质量问题 |
3.4.3 卖家诚信问题 |
3.4.4 物流运输问题 |
3.4.5 种苗归属地问题 |
4 紫背天葵同名异物现象的综合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调查方法 |
4.1.2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植物基本属性分析 |
4.2.2 植物分布地区及生境分析 |
4.2.3 形态特征描述 |
4.2.4 形态特征分析 |
4.2.5 药品基本属性分析 |
4.3 小结 |
5 讨论与结论 |
5.1 森林蔬菜资源的讨论 |
5.1.1 森林蔬菜种类的界定 |
5.1.2 野外采摘 |
5.1.3 食用方法 |
5.2 网购森林蔬菜种苗的相关建议 |
5.2.1 提高买家的防范意识 |
5.2.2 电商平台需提升自身的纠察能力 |
5.2.3 加强售后投诉维权的落实 |
5.3 紫背天葵同名异物的探讨 |
5.3.1 紫背天葵名称的释义 |
5.3.2 紫背菜名称的应用 |
5.3.3 植物与药物名称存在合并或分离现象 |
5.3.4 香港大澳清凉饮料原植物 |
5.3.5 中草药来源植物查询系统 |
5.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道路森林蔬菜种类分布 |
附录 B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研究区域森林蔬菜种类分布 |
附录 C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名录 |
附录 D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编目 |
附录 E 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照片 |
附录 F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明清时期广东药材的分布与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明清广东药材分布与贸易的环境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一、气候 |
二、地形地貌 |
三、水文和土壤 |
第二节 社会经济环境 |
一、明清广东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
二、农业发展政策的演变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
三、明清时期中国和域外医药文化交流的加强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广东药材的分布 |
第一节 药材储量分布的差异 |
一、药材数量分布的差异 |
二、各类药材分布的变化 |
第二节 部分种类药材以及部分区域药材的减少 |
一、部分种类药材的减少 |
二、部分区域药材的减少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广东药材的贸易 |
第一节 药材贸易的中心和路线 |
一、贸易中心 |
二、贸易路线 |
第二节 地方贡赋与国内贸易 |
一、地方贡赋 |
二、国内贸易 |
第三节 国际贸易 |
一、与海外的药材贸易 |
二、税收制度的演变 |
三、经营药材对外贸易的机构 |
四、药材出口贸易与国际市场诸因素之间的联动:以桂皮出口为例 |
小结 |
第四章 个案研究:槟榔、砂仁的分布及贸易 |
第一节 槟榔的分布与贸易 |
一、槟榔的分类及药用价值 |
二、槟榔的产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
三、槟榔的土贡与贸易税收 |
第二节 砂仁的分布与贸易 |
一、砂仁的分类、药用价值及名称演变 |
二、砂仁的产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
三、砂仁的土贡与贸易税收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明清广东各府州县药材名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10)广西上思县中药资源调查分析及拳卷地钱的生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上思县中药资源概况 |
第一章 上思县概况及调查方法 |
1.1 上思县概况 |
1.1.1 地理位置 |
1.1.2 地质地貌 |
1.1.3 气候 |
1.1.4 植被概况 |
1.1.5 中药资源概况 |
1.1.6 传统医药民俗风貌 |
1.2 调查方法 |
1.2.1 样线调查 |
1.2.2 样地样方调查 |
1.3 栽培情况调查 |
第二章 中药资源特点分析 |
2.1 科的组成特点分析 |
2.2 属的组成特点分析 |
2.3 性状分析 |
2.4 药用部位分析 |
2.5 药用功效分析 |
2.6 重点调查品种分析 |
2.6.1 重点调查品种统计 |
2.6.2 部分中药材蕴藏量分析 |
2.7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分析与对策 |
2.8 上思县中药材栽培现状分析 |
2.8.1 栽培的中药材种类调查及分析 |
2.8.2 中药材栽培适宜性调查 |
2.8.3 栽培技术要点 |
2.9 药用植物地理特性分析 |
2.9.1 属的区系分析 |
2.9.2 优势科及表征科分析 |
第三章 常用中药、壮药、瑶药的比较 |
3.1 调查方法 |
3.2 结果 |
3.2.1 同个物种在中医、壮医、瑶医的药用部位的比较 |
3.2.2 同个物种的功效在中医、壮医、瑶医中的比较 |
3.3.3 壮、瑶族民间验方调查 |
3.3 小结 |
第二部分 民间药拳卷地钱的生药学研究 |
第四章 地钱属植物的生态分布调查 |
第五章 拳卷地钱生药学研究 |
5.1 拳卷地钱显微鉴别 |
5.1.1 仪器与试剂、药材 |
5.1.2 方法与结果 |
5.2 拳卷地钱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
5.2.1 样品制备 |
5.2.2 仪器与试剂 |
5.2.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5.2.4 讨论 |
5.3 拳卷地钱黄酮类化学成分分析 |
5.3.1 仪器与试剂、药材 |
5.3.2 供试品制备 |
5.3.3 色谱条件与测定 |
5.3.4 结果 |
5.3.5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件 查新报告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值得开发的经济作物:黄蜀葵(论文参考文献)
- [1]和纸制造与修复相关生物学研究进展[J]. 张静语,黄艳燕,杨光辉.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2]盐碱胁迫对黄秋葵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影响研究[D]. 冯旭东.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3]盐胁迫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坚果品质和幼苗生理与分子调控的影响[D]. 章建红.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4]积极老龄化视域下脱贫老人的经济参与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陵山区H县的SWOT分析[J]. 王竹,陈鹏军. 商业经济, 2021(04)
- [5]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农业物种及遗传多样性保护与利用[J]. 贺献林,王海飞,刘国香,王玉霞,陈玉明,贾和田,王丽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09)
- [6]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的空间治理研究[D]. 许阳.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9(06)
- [7]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秋葵表型参数检测研究[D]. 王琦. 浙江大学, 2019
- [8]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森林蔬菜种质资源、引种与同名异物研究[D]. 刘志贤.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9]明清时期广东药材的分布与贸易研究[D]. 何绪军. 暨南大学, 2018(12)
- [10]广西上思县中药资源调查分析及拳卷地钱的生药学研究[D]. 秦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