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开创资产处置新局面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开创资产处置新局面

一、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 开创资产处置工作新局面(论文文献综述)

阳斌[1](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党、国家和社会的共识,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微观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共性。乡村治理在治理价值上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法治、规范等多维追求,在治理目标上追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行政主导的一元式权威治理模式进行变革,主张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协商、合作、互补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含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等核心公共权威组织,也包含事实上参与乡村治理过程的内生或外来的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民间权威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主体与力量,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主要强调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按照法治、透明、回应、责任、有效、廉洁、公正等价值追求进行改造与重塑,建立更为宽松的乡村治理外部环境,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性建设任务,以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完成。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乡村治理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肩负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重任,“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双重建设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此,中国共产党围绕“耕者有其田”进行了漫长的革命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社合一”的国家整合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农村以整体的力量支持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人民公社”的管控模式使农村发展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序幕,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并以农村为突破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于1982至1986连续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农业发展,在农村经济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长久束缚于土地的各种乡村资源逐渐激活,农村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农村政治领域进行“乡政村治”治理探索,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向前发展,使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治理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更是连续16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乡村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0余年的改革开放促使农村各方面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治理成效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治理困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村不可逆转的走向了现代化道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速度加快,农民参与分享城市收益的路径越来越广阔,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外主体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之中,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及环境等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开始处于变化与流动之中,全国绝大多数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诸多治理困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乏力,难以产生乡村治理合力;乡村治理资源消减,难以有效提供乡村治理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治理手段策略化选择,难以回应乡村公共需求;乡村治理绩效徘徊不前,老百姓获得感不强;乡村利益格局持续分化,农村非均衡发展严重等。乡村治理困境的产生与“大国家、小社会”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从国家建构的现实运作逻辑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权威是推动乡村治理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但乡村社会内生活力的激发方式与程度明显不够,乡村社会的自治空间相对比较狭窄,而且,基层公共权威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人、财、物缺失的现实难题,严重影响其治理水平,在诸多自上而下的考评体制中,基层公共组织的理性选择方式则是“策略化选择”与“非正式运转”,这势必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偏低,进而影响基层公共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升。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群体分化已经产生,精英群体与普众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及价值追求开始差异化呈现,乡村精英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普通大众对土地更加眷恋。务工群体与务农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务工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社会事务的默然冷对,留守务农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坚守。同时,中国农村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整体推进,城郊农村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惯性的碰撞中滋生出诸多新问题需要智慧回应,远郊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需要走“一村一品”之路。因此,乡村转型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复杂性,探寻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产生的缘由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对其加以综合认识。新时代乡村治理需要以马恩经典理论为指导,加快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从马恩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又要解决探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依其自身规定性的逻辑展开过程,又是一个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社会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科学道路,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等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本文在考察马恩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思想的基础之上,积极建构未来乡村治理的复合框架结构,力促乡村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正处于“民主国家”建构进程中,民主化建设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的必经环节。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基层公共权威主体的规范性建设,通过厘清基层公共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实现权责对应,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破除基层治理传统行政模式的单维弊端,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联动机制,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治理过程的民主性建设目标。

袁绍光[2](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对待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战略重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关于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走过40年,但是“三农”问题仍是具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紧密跟踪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科学凝练农业发展的思想,系统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补齐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对于汇聚起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对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都很有必要。论文力求历史和逻辑、结构和内容的统一,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意义、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正文分为六章,主要探讨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国,怎样建设这个农业大国的重大主题,并辅之以背景—理论—方略—意义的思路展开论述。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重点论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战略思想核心、推行农村改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乡镇企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飞跃”是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多种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同时分析这一时期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时代意义。三是,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另一方面,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基本方略、重大意义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通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任务,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来源、思想实践基础和习近平早期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同时还阐述了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这一章包括五部分。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二是,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三是,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是,从科学内涵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两个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思想。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现新使命新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阐释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不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战略方向以及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章阐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本章从历史必然性、战略目标、基本方略、主要特点以及重大意义加以全面分析。其中重点论述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的基本内容: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解决“怎么扶”以及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还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第六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人民性、协调性、时代性以及世界性的特征。突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实现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展现世界担当、发展世界文明和促进人类进步。总结了八条基本经验:在总揽全局中坚持党的领导、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李小中[3](2018)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和巡视工作实践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巡视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以来,巡视领域的理论研究蓬勃兴起。但从实践发展需要来看,巡视的研究仍然相对滞后。目前的部分研究成果在路径模式、方法手段方面比较单一、缺少多元化,研究的结果存在趋同化,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都比较欠缺,特别是结合案例的分析研究更是不足。本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是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在系统梳理巡视制度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路径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视角,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视角,对巡视理论尝试作一些诠释。同时,尝试运用实证研究,利用搜集到的公开资料和案例,对巡视的实践价值,以及巡视制度设计和实践层面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更好地推动巡视制度完善和巡视工作创新,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反腐败工作标本兼治,作一些探索研究。从历史发展演进看,巡视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巡视与古代巡视虽然呈现一定的历史传承性,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党内巡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萌芽发生,确立与推行,以及期间遭受挫折,为巡视制度的发展积累了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巡视工作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恢复建立和完善党内巡视制度变得极为迫切。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可以根据需要派出巡视工作小组。1996年中央纪委第一次派出巡视组。1996年到2002年为党内巡视初步展开时期。通过这段时间的巡视试点掌握了大量真实情况,取得明显效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之后,巡视工作制度框架逐渐形成。《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巡视的方式方法、监督的重点对象等。党的十七大将巡视制度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制度化进程加速。《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巡视工作进入规范发展阶段。十八届党中央在一届任期内首次实现巡视“全覆盖”。党的十九大和新修改的党章对巡视巡察制度作了强调和规定,巡视巡察具有了党内最高合法性。2018年,十九届中央巡视工作全面展开,巡视工作开启新的航程。巡视工作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面。基本观点有: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反腐败的组织化安排,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有力手段,是遏制腐败问题的重要治本之策。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和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还尝试从学理层面阐释党内巡视,一是制度惯性论:对历史制度文化的传承与批判;二是政党适应论: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回应;三是政治净化论:党内自我净化的有效机制;四是政治整合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有效疏通机制;五是政治调节论:地方党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机制。从功能分析角度看,当代巡视制度具有“政治体检”功能、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功能、政治保障功能。党内巡视工作从发端到演进,从中央到地方,巡视制度不断完善,实现了历史性发展和飞跃,在助推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工作实践来看,巡视工作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实践范式,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制度机制日益完善,常规巡视工作流程逐渐清晰,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巡视触角向下延伸,巡视巡察“双剑合璧”效应不断显现。如同其他制度一样,巡视制度的发展必然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巡视制度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必须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工作闭环管理,真正推动巡视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实践中,要探索党内巡视与其他监督形式相衔接相结合的路径模式。一是基于关联度分析的结合路径,包括基于权力关联度的路径选择,基于责任关联度的路径选择,基于利益关联度的路径选择,基于信息关联度的路径选择。二是基于实践层面的结合路径,包括巡视监督与其他党内监督制度相结合,巡视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以及横向之间的监督相结合,巡视监督与执纪执法相结合,巡视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健全党内监督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巡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思维、制度化规范化的路径、信息化公开化的手段,不断拓展巡视功能,探索与其他监督制度深度整合的有效路径,真正做到精准发现问题、深入研判问题、联动解决问题、跟踪落实整改,形成巡视工作的完整闭环,最大化地释放巡视制度的红利,充分发挥其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于迅来[4](2014)在《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及发展路径演化 ——以吉林的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形势变化,文化发展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发展现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文化发展手段与业态变革的新形势都出现了不适应。改变不适应状况,根本出路在改革。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经萌芽、起步、试点、攻坚、深化等多个阶段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纵向链条。系统梳理、总结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演进历程,可以厘清文化改革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对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吉林省是文化大省,但一直以来距“文化强省”的目标相去甚远。吉林省地处内陆,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既不能像广东、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依靠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走“高、精、尖”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又无法像云南、广西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那样,依靠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原生态牌”、“民族牌”。但也正因如此,吉林省的探索实践反而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和揭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般路径和规律性认识。本文旨在以吉林实践为例,通过应用研究来总结成败得失,总结提炼适应未来文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本文对文化体制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归纳分析,界定了文化的内涵、外延及主要特性,总结提出了文化体制的概念、职能及基本范畴,对历史各个阶段、东西方各种文化体制观的相关理论进行追根溯源。在概述了我国传统文化体制的形成过程、存在弊端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之后,介绍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在梳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时,本文在“三分法”基础上进行细化和补充,将整个改革历程分为文化市场化萌芽、文化产业化起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攻坚、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等五个阶段,对各个阶段取得的成效和不足一一阐述,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规律进行总结:文化体制改革的演变历程体现了特定的社会转型期文化制度变迁与文化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是从被动到主动、由外向内的自主性改革,是从增量到存量、先易后难的渐进式改革,是从刚性到弹性、由表及里的双轨制改革。本文的实证部分,侧重分析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当前存在问题主要在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市场发育迟缓、产业实力不强四个方面。从更深层次看,主要制约因素有五个方面:既得利益格局阻碍难题破解、观念落后弱化改革动力、资金瓶颈制约改革推进速度、法律缺失影响文化市场环境、人才不足削弱文化发展后劲。本文最后,提出吉林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着眼宏观层面,要完善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重点是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创新党对文化的领导方式;把握好“分”与“合”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管理文化职能。着眼中观层面,要营造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重点是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处理好“予”与“取”的关系,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处理好“管”与“放”的关系,营造良好政策法规环境;处理好“强”与“弱”的关系,发展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着眼微观层面,要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重点是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组建文资委,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解决好“人往哪去”和“钱从哪来”的问题,推进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解决好“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的问题,促进文化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本文从问题入手,给出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重构路径,同时对配套政策、人才支撑等保障机制建设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玲[5](2013)在《十六大以来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共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加大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意义。检视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足。有利条件表现在:党和政府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不断加深,树立并强化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理念;逐步完善了文化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包括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认真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成功模式和经验。不足表现在:文化事业单位缺乏内在动力;文化事业经费不均衡,包括城乡不均衡、东中西部不均衡;文化立法不健全,包括文化法制理论研究薄弱,文化立法层级低,文化立法盲点多、现实适应性弱;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完善、不健全。据此,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其中,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方面,要特别注意的是:健全文化立法体系,注重理论研究、鼓励公众参与、提升文化法律法规层级;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改善文化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在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中,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上给予保障;在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中,要转企改制,调整文化产业结构,走原创和高质量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对于文化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文化主权和安全,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立法体系;有利于健全文化用人机制;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文化产业化经营,增强了文化软实力,从而建设文化强国。

曾学民[6](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一个以改革开放作为动力、以实践创新作为基础、以理论创新作为统领的崭新历史过程。以“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论题,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复归及动力、实践创新历程、历史创新逻辑、理论创新逻辑的基础上,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出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科学地评价其历史地位,揭示其发展趋势等,这无论是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还是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论文由绪论和正文部分共八章内容构成,约13万字。第1章绪论部分主要探讨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2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复归及创新动力。深入阐释改革开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受严重挫折的紧要关头所起到的革命性推动作用,着重论述改革开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复归过程中所奠定的政治前提、思想和社会基础及其创新动力。第3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历程,即从整体历史发展脉络上细致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本章以时间为经;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实践认识的程度为纬,把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历程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和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续推向前进阶段。第4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整合。以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心,论证整合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必要性、重要性,并重点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全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本质属性及其科学内涵。第5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以发展着的党的思想路线为指导;必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必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文化底蕴;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6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过程彰显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凸显的实践主题: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二、突出的时代特色:始终立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三、鲜明的民族特色:始终注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四、完整的体系构建:始终注重推进整体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五、坚定的原则立场:始终坚持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第7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极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极大地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极大地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阶段,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应对挑战的经验。第8章主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认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实践有三个主要发展趋势: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未来发展将更加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未来发展将更加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主题;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发展将更加突出与时俱进。

韩永进[7](2010)在《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文中指出论文系统地回顾并客观描述了从1978年开始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的历程。论文按照时间顺序将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分起步阶段(1978年至1982年)、探索阶段(1982年至1992年)、推进阶段(1992年至2002年)和深化阶段(2002年至2010年)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重大政策、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工作等。在此基础上,论文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深入地回顾了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分别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企业改革、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体制五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在回顾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的历程之后,论文提出了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考,首先是思考了我国文化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然后从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搞活微观主体、“两手抓”“两加强”、加强领导、综合配套七个方面论述了文化体制改革给予我们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产品具有政治性、文化性、经济性三重性的问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实现文化产品三重性的统一,破解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结合、艺术与市场结合两个难题。这是本章的核心,也是整个论文的核心。论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说来,文化产品具有政治性、文化性、经济性三重性,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矛盾、艺术自身发展与市场机制矛盾的表现。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文化产品政治性、文化性与经济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文化产品三重性的统一;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艺术自身发展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破解两个难题。论文总结改革开放32年文化体制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在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提炼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体制改革的性质和意义、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导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葛福东[8](201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研究。从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到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列入“四位一体”全面发展体系,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农村社会建设是薄弱点,也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产业结构有了改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冲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进入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迅速转型的转型期。而伴随着农村发展带来的喜人成绩及农村社会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的社会问题日渐增多,农村社会日趋复杂。可见,当前农村社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最为薄弱的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鉴于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紧密结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按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对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理论及实践进行了梳理,系统地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并通过运用文献分析与典型分析、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就其理论体系对照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实践,包括历史演进、制度变迁、现实特征、社会效果等做出实证分析,以揭示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建设政策存在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并提出适宜的配套政策措施。论文基本实现了三大目标:一是在理论上通过借鉴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创建适合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下的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理论框架;二是通过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建设的历史沿革,总结农村社会建设政策执行中的经验教训,并考究其存在的根本原因,以印证并检验所创建的理论体系;三是通过对农村社会建设的政策分析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农村社会建设的目标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可以实事求是地反映农村社会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的“问题导向”和“行动导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社会,对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9](2008)在《学习十七大精神辅导》文中指出为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引向深入,使十七大精神在基层党员干部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要求,今年4月,省委宣传部约请省内部分专家学者,编写了党的十七大精神通俗辅导材料,供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时参阅。

刘志军[10](2007)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和谐铁路建设 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中研究表明总结2006年铁路工作及党的十六大以来铁路的重大成就,分析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明确和谐铁路建设的目标任务,部署2007年重点工作,动员全路干部职工抓住战略机遇期,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实现铁路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 开创资产处置工作新局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 开创资产处置工作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外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重点和难点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治理
        1.4.2 乡村治理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2.1.1 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思想
        2.1.2 关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
        2.1.3 关于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2.1.4 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2.2 列宁、斯大林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2.2.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2.2.2 关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
        2.2.3 关于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2.2.4 关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探索发展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3.1.1 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乡村探索思想
        3.1.2 “政社合一”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整合思想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
        3.2.1 邓小平农村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思想
        3.2.2 “三个代表”引领下的农村建设思想
        3.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
        3.2.4 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思想
    3.3 中国共产党加强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
        3.3.1 乡村治理领导地位得以巩固
        3.3.2 乡村治理依靠力量得以凝聚
        3.3.3 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得以夯实
        3.3.4 乡村治理外部条件得以保障
        3.3.5 乡村治理建设热情得以激发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4.1 乡村治理主体的乏力共生
        4.1.1 村内外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困境
        4.1.2 村干部亲“政务”疏“村务”的身份冲突
        4.1.3 基层政权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错位
    4.2 乡村治理资源的张力运转
        4.2.1 乡村治理财力整体匮乏
        4.2.2 乡村治理项目非专项运行
        4.2.3 乡村土地资源非集约利用
    4.3 乡村治理手段的策略化选择
        4.3.1 乡镇掌控基层民主意图时有突显
        4.3.2 乡村治理文牍主义偶有蔓延
        4.3.3 乡村干部维稳追求单维可控
    4.4 乡村治理绩效的离散趋向
        4.4.1 乡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低效
        4.4.2 乡村公共文化原子化呈现
        4.4.3 乡村共同体凝聚力下降
    4.5 乡村利益格局的持续分化
        4.5.1 村民利益分配非均衡发展
        4.5.2 乡村利益主体持续动态博弈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之缘由阐释
    5.1 现代国家建构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张力缘由
        5.1.1 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的整合与释放
        5.1.2 冲突与博弈:乡村治理的国家建构张力
        5.1.3 缺失与紧张:基层政权的“非正式运转”逻辑
    5.2 社会分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群体分层影响
        5.2.1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群体的非充分发展
        5.2.2 精英与能人: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理性小农
        5.2.3 普众与老弱: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边缘群体
    5.3 社会化小农视阈下的乡村治理态度影响维度
        5.3.1 社会交互进程中的小农货币约束
        5.3.2 进城与务工:乡村公共事务无暇关注
        5.3.3 留守与务农:乡村振兴的中坚守望
    5.4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场域影响维度
        5.4.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历程
        5.4.2 近郊农村:城市冲击与乡村惯性的张力场域
        5.4.3 远郊农村:传统种植与特色农业的本色使命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
    6.1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框架建构
        6.1.1 确立乡村治理的振兴愿景
        6.1.2 探索乡村治理的自治路径
        6.1.3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
        6.1.4 挖掘乡村治理的德治内核
    6.2 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治理的地位强化
        6.2.1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引领者
        6.2.2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政治发展的推动者
        6.2.3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6.2.4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6.2.5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者
    6.3 基层政府主导乡村治理的职能完善
        6.3.1 基层政府职能的时代型塑
        6.3.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高效提升
        6.3.3 “乡政”与“村治”指导关系的理顺
    6.4 市场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资源延伸
        6.4.1 农村资源要素的市场蝶变
        6.4.2 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搭建
        6.4.3 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6.5 民间社会组织协同乡村治理的活力释放
        6.5.1 民间社会组织与基层权威系统的双维均衡
        6.5.2 民间社会规范与正统制度体系的治理包容
        6.5.3 民间社会组织促进乡村治理的空间延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有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1949—2012)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一、推进农业合作化
        二、大办人民公社
        三、发展农业基础
        四、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五、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2)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主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三、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
        四、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1992—2012)
        一、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思想实践基础
        三、中共十八大之前习近平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三、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乡村振兴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二、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
        三、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七、坚持因地制宜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总体要求
        一、产业兴旺
        二、生态宜居
        三、乡风文明
        四、治理有效
        五、生活富裕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
        一、美丽乡村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美丽乡村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二、体现新使命新要求
        三、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加快农业发展
        二、建设现代农业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二节 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紧迫性
        一、从“四化同步”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从农业绿色持续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三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方向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第四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一、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四、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
        七、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战略思想的逐步发展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
        二、开发式扶贫时期
        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新时期
    第二节 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一、“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时代使命
        二、补齐新时代农村发展短板的需要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四、完善扶贫脱贫方式的需要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一、战略目标
        二、基本内容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基本方略
        一、健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机制
        二、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三、实施就业扶贫脱贫工程
        四、实施教育扶贫脱贫工程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六、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第五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政治统领
        二、精准发力
        三、持续作战
        四、凝聚合力
        五、激发内力
        六、务求实效
    第六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三、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贡献
        五、为世界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显着特征
        一、全局性
        二、实践性
        三、人民性
        四、协调性
        五、时代性
        六、世界性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
        一、实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二、开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四、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世界担当
        五、发展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在总揽全局中加强党的领导
        二、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
        三、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
        四、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
        五、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
        六、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
        七、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
        八、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后记

(3)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与缘起
        1.1.1 巡视制度问题
        1.1.2 党内巡视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学方法研究
        1.2.2 巡视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
        1.2.3 巡视制度的实证研究
        1.2.4. 与巡视关联的反腐败国际比较研究
    1.3 研究方法思路、创新与局限
        1.3.1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1 研究方法
        1.3.1.2 思路结构
        1.3.2 创新与局限
第二章 党内巡视的历史发展和现代化演进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产生发展
        2.1.1 建党初期党内巡视的萌芽发生
        2.1.2 党内巡视在土地革命时期的确立与推行
        2.1.3 抗战时期的党内巡视工作
        2.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特点
    2.2 新中国成立后到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内巡视工作的探索发展
        2.2.1 弱化时期:1949年—1978年
        2.2.2 新探索实践时期:1978年—2002年
        2.2.3 逐步规范时期:2002年之后
    2.3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制度化加速
        2.3.1 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
        2.3.2 巡视工作条例的创新完善
        2.3.3 党的十九大开启巡视工作新航程
第三章 党内巡视的官方阐释和学理分析
    3.1 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
        3.1.1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
        3.1.2 巡视是反腐败的组织化安排
        3.1.3 巡视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有力手段
        3.1.4 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治本之策
        3.1.5 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实践意义
    3.2 党内巡视的几种学理分析
        3.2.1 制度惯性论:对历史制度文化的传承与批判
        3.2.2 政党适应论: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回应
        3.2.3 政治净化论:党内自我净化的有效机制
        3.2.4 政治整合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有效疏通机制
        3.2.5 政治调节论:地方党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机制
第四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巡视功能分析
    4.1 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提出和时代内涵
        4.1.1 “从严治党”向“全面从严治党”的迈进
        4.1.2 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理念的发展
    4.2 当代巡视制度的功能分析
        4.2.1 “政治体检”功能
        4.2.2 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功能
        4.2.3 政治保障功能
    4.3 大数据分析视角下的巡视功能
        4.3.1 巡视工作舆情关注度分析
        4.3.2 舆情关注度与巡视功能的正相关
        4.3.3 引导群众理性参与巡视工作
第五章 巡视工作的实践范式和地方探索
    5.1 常规巡视工作流程解析
    5.2 巡视机构和巡视队伍结构
        5.2.1 巡视领导体制
        5.2.2 巡视组
    5.3 巡视工作方法机制
    5.4 巡视工作配套制度保障
        5.4.1 巡视工作中长期规划
        5.4.2 工作规程和流程再造
        5.4.3 “三个不固定”制度
        5.4.4 巡视整改落实制度
    5.5 巡视实践中的“热词”
        5.5.1 巡视“热词”清单
        5.5.2 巡视“热词”背后的问题透视
        5.5.2.1 问题清单中的存量事物
        5.5.2.2 存量问题的“新变异”
        5.5.2.3 问题清单中的新类型
    5.6 市县巡察工作实践:巡视触角的延伸
        5.6.1 巡察是巡视体系的制度化补充
        5.6.2 巡察工作成效的现状分析
        5.6.3 巡视巡察“双剑合璧”
    5.7 江苏巡视实践探索
        5.7.1 形成整体推进合力
        5.7.2 坚守政治巡视定位
        5.7.3 细化配套制度规定
        5.7.4 用好巡视工作报告
第六章 巡视制度面临的形势和创新完善的路径探析
    6.1 巡视制度面临的内外环境
        6.1.1 政治文化环境
        6.1.2 信息网络环境
    6.2 巡视制度执行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6.2.1 制度设计层面
        6.2.2 巡视专业化方面
        6.2.3 巡视目标和对象方面
        6.2.4 巡视人员监督方面
        6.2.5 巡视信息沟通机制方面
        6.2.6 巡视成果运用转化方面
    6.3 客观评价巡视制度价值
        6.3.1 从时效的角度来看
        6.3.2 从权力监督的角度来看
        6.3.3 从实践功能的角度来看
    6.4 闭环理念与巡视工作优化路径
        6.4.1 闭环理念
        6.4.2 基于关联度分析的优化路径
        6.4.3 基于实践层面的优化路径
        6.4.3.1 与其他党内监督制度相结合
        6.4.3.2. 与自下而上的监督以及横向之间的监督相结合
        6.4.3.3 与执纪执法监督相结合
        6.4.3.4 与审计监督相结合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及发展路径演化 ——以吉林的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理论分析法
        1.4.3 历史分析法
        1.4.4 实证研究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化体制的基本理论分析
    2.1 文化的概念和特性
        2.1.1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2.1.2 文化的功能
        2.1.3 文化的特性
    2.2 文化体制的概念和范畴
        2.2.1 文化体制的基本内涵
        2.2.2 文化体制的主要职能
    2.3 文化体制的相关理论溯源
        2.3.1 中国传统的文化体制观
        2.3.2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发展观
        2.3.3 毛泽东的文化体制论
        2.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文化体制论
        2.3.5 西方学者的文化发展思想和文化形态论
第3章 中国传统文化体制的形成及其改革
    3.1 中国传统文化体制的形成
    3.2 中国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
        3.2.1 泛意识形态化
        3.2.2 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3.2.3 过分依靠强制性行政指令
        3.2.4 抑制文化的创新性和自由性
    3.3 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4 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第4章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
    4.1 文化市场化萌芽阶段(1978 年—1992 年)
    4.2 文化产业化起步阶段(1992 年—2002 年)
    4.3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阶段(2002 年—2009 年)
    4.4 文化体制改革攻坚阶段(2009 年—2012 年)
    4.5 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阶段(2012 年—至今)
    4.6 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4.6.1 从被动到主动、由外向内的自主性改革
        4.6.2 从增量到存量、先易后难的渐进式改革
        4.6.3 从刚性到弹性、由表及里的双轨制改革
第5章 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成效分析
    5.1 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脉络
        5.1.1 产业萌生、体制松绑阶段(1978 年 12 月—2003 年 6 月)
        5.1.2 开展试点、积极探索阶段(2003 年 6 月—2006 年 7 月)
        5.1.3 扩大试点、由点到面阶段(2006 年 7 月—2009 年 8 月)
        5.1.4 加快推进、全面展开阶段(2009 年 8 月—2012 年 3 月)
        5.1.5 全力攻坚、基本完成阶段(2012 年 3 月—至今)
    5.2 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进展成效
        5.2.1 以转企改制为重点,壮大龙头文化企业集团
        5.2.2 以资源整合为重点,打造全国知名文化品牌
        5.2.3 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发展文化领域非公经济
        5.2.4 以增加供给为重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5.2.5 以科技融合为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
        5.2.6 以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5.3 吉林省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3.1 管理体制不顺
        5.3.2 运行机制不活
        5.3.3 市场发育迟缓
        5.3.4 产业实力不强
    5.4 吉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
        5.4.1 既得利益格局阻碍难题破解
        5.4.2 观念落后弱化改革攻坚动力
        5.4.3 资金瓶颈制约改革推进速度
        5.4.4 法律缺失影响文化市场环境
        5.4.5 人才不足削弱文化发展后劲
第6章 吉林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和对策
    6.1 宏观层面:完善高效有序的管理体制
        6.1.1 创新党对文化的领导方式
        6.1.2 转变政府管理文化职能
    6.2 中观层面:营造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
        6.2.1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6.2.2 积极培育文化消费
        6.2.3 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
        6.2.4 发展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
    6.3 微观层面: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
        6.3.1 明晰现代产权制度
        6.3.2 加快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6.3.3 推动文化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6.4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6.4.1 配套政策体系建设
        6.4.2 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十六大以来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概况
    (三) 研究方法
    (四) 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五) 基本概念
一、 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一) 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有利条件
        1. 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逐步深化
        2. 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逐步完善
        3. 重视借鉴国外文化发展中的成功经验
    (二)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问题
        1. 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缺乏内在动力
        2. 文化事业经费不均衡
        3. 文化立法不健全
        4. 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完善、不健全
二、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 健全文化立法体系
        1. 注重理论研究
        2. 鼓励公众参与
        3. 提升文化法律法规层级
    (二)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
        1. 加大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力度
        2. 改善文化人才体制机制
    (三) 创新文化体制机制
        1. 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
        2. 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
三、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意义
    (一) 有利于维护文化主权和安全
        1. 增强文化话语权
        2.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立法体系
    (二) 有利于健全文化用人机制
    (三) 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化经营
        1. 提高文化软实力
        2. 建设文化强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选题的意义
        1.1.1 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1.1.2 有助于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1.3 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与认识
        1.1.4 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1.1.5 有助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1.1.6 有助于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阶段划分
        1.2.2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热点问题
        1.2.3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困境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2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复归及创新动力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及历史意义
        2.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2.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意义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正确轨道
        2.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正确轨道的标志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正确轨道的原因
    2.3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正确方向的复归
        2.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复归的历史背景
        2.3.2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复归及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历程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阶段
        3.1.1 历史性转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启
        3.1.2 改革开放的全面铺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轮廓
        3.1.3 改革开放的深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和发展阶段
        3.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套改革的深入与党的自身建设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续推向前进阶段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整合
    4.1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合的必要性
        4.1.1 全面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
        4.1.2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需要
    4.2 整合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性
    4.3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逻辑结构
        4.3.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关系综述
        4.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架构
    4.4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本质属性
        4.4.1 科学发展
        4.4.2 社会和谐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5.1 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以发展着的党的思想路线为指导
        5.1.1 马克思主义精髓极其指导下的实践
        5.1.2 必须坚持以发展着的党的思想路线为指导
    5.2 必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5.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时代与国情的成功实践
        5.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结合时代与国情
    5.3 必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5.3.1 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成功结合
        5.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结合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5.4 必须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文化底蕴
        5.4.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成功实践
        5.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结合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
    5.5 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5.1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
        5.5.2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
    6.1 凸显的实践主题: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
    6.2 突出的时代特色:始终立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6.3 鲜明的民族特色:始终注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6.4 完整的体系构建:始终注重推进整体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
    6.5 坚定的原则立场:始终坚持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7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
    7.1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发展
    7.2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7.3 继承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7.4 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7.5 在继承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
    7.6 丰富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应对挑战的经验
第8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
    8.1 将更加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8.1.1 科学性
        8.1.2 全面性
    8.2 将更加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主题
        8.2.1 民族性
        8.2.2 大众性
        8.2.3 公正性
    8.3 将更加突出与时俱进
        8.3.1 时代性
        8.3.2 和谐性
        8.3.3 开放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分期
    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起步(1978年至1982年)
        一、拨乱反正与文化事业的复苏
        二、文化体制问题初步显露
        三、文化服务的短缺呼唤改革
        四、邓小平第四次《祝词》为文化体制改革指明方向
        五、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1982年至1992年)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提
        三、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先导
        四、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
        五、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六、文化市场地位得到承认
        七、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
    第三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1992年至2002年)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二、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三、"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
        四、文化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相继出台
        五、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
        六、治散治滥工作
        七、高度重视文化法治建设
    第四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2002年至2010年)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二、明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任务
        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
        四、国家颁布《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
        五、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
第二章 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三、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第二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二、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战略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深化文化企业改革,重塑文化市场主体
        一、深化文化企业改革的进展
        二、重塑文化市场主体面临的困境
        三、重塑市场主体的主要任务
    第四节 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一、我国文化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调整所有制结构,合理配置文化资源
        三、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
        四、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第五节 健全宏观管理体制
        一、转变政府职能
        二、建立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第三章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考
    第一节 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
        一、与时俱进——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
        四、实事求是——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五、"两分开"、"两手抓"——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
        六、搞活微观主体——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
        七、加强领导,综合配套——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的三重性问题
        一、社会主义文化产品的三重性
        二、社会主义文化产品政治性、文化性、经济性的相互关系
        三、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产品三重性的统一
    第四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破解两个难题
        一、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结合、艺术与市场结合是两个难题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破解两个难题
        三、我国破解两个难题的文化实践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理论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第三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第四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自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
        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迫切需要
    第五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六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一、形成四个体系
        二、形成两个体制机制
        三、形成两个格局
    第七节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第八节 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导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的现状
        1.2.2 国外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
第2章 农村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
    2.1 农村社会建设的内涵
        2.1.1 农村社会建设的概念
        2.1.2 农村社会建设的特点
    2.2 农村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2.2.1 农村的社会结构建设
        2.2.2 农村的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
        2.2.3 农村的社会关系建设
        2.2.4 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
        2.2.5 农村的社会事业建设
    2.3 农村社会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2.3.1 农村社会建设的地位
        2.3.2 农村社会建设的作用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思想
    3.1 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
        3.1.1 共建共享原则
        3.1.2 公平正义原则
        3.1.3 以人为本原则
        3.1.4 经济社会相协调原则
    3.2 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
        3.2.1 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3.2.2 实现农村社会和谐
    3.3 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战略重点
        3.3.1 农村社会建设重在改善民生
        3.3.2 改善农村民生的六大任务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借鉴
    4.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村社会建设思想
        4.1.1 公平正义思想
        4.1.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4.1.3 社会保障思想
        4.1.4 收入分配思想
        4.1.5 劳动就业思想
    4.2 国外关于农村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4.2.1 国外关于农村社会建设的理论
        4.2.2 国外关于农村社会建设的实践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思想的历史演进
    5.1 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农村社会建设理论的初步探索
        5.1.1 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
        5.1.2 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5.1.3 关注农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
    5.2 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农村社会建设理论的继续探索
        5.2.1 立足国情探讨农村社会建设问题
        5.2.2 以实现共同富裕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
        5.2.3 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5.2.4 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5.2.5 努力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
    5.3 “三个代表”思想对社会主义农村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5.3.1 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5.3.2 创造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
        5.3.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5.3.4 尊重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4 新的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农村社会建设理论的创新
        5.4.1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建设思想的创新
        5.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社会建设体系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实践进程
    6.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社会建设阶段(1978—1988)
        6.1.1 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实践的回顾
        6.1.2 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的农村社会建设实践的新阶段
    6.2 向以人的全面发展逐步过渡的农村社会建设阶段(1988—2002)
        6.2.1 进一步调整工农业关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6.2.2 把科教兴农提高到战略高度的地位
        6.2.3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6.2.4 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
        6.2.5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
        6.2.6 农民的增收减负与扶贫
        6.2.7 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小城镇建设
        6.2.8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6.3 以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阶段(2002—)
        6.3.1 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农村民生
        6.3.2 继续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
        6.3.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6.3.4 优化农村社会结构,建构和谐农村社会关系
        6.3.5 重视农村社会管理
    6.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
        6.4.1 农村社会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
        6.4.2 从中国实际出发探讨农村社会建设问题
        6.4.3 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农村社会建设的基础
        6.4.4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农村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6.4.5 把统筹兼顾作为农村社会建设的根本方法
        6.4.6 把公平正义理念贯穿农村社会建设始终
第7章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7.1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
        7.1.1 坚持公平正义
        7.1.2 坚持以人为本
        7.1.3 坚持科学发展观
    7.2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7.2.1 创新农村教育体制
        7.2.2 创新农村就业服务体系
        7.2.3 创新农村收入分配制度
        7.2.4 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四、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 开创资产处置工作新局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D]. 阳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D]. 袁绍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3]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研究[D]. 李小中. 南京大学, 2018(06)
  • [4]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及发展路径演化 ——以吉林的实践为例[D]. 于迅来. 吉林大学, 2014(03)
  • [5]十六大以来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D]. 王玲. 渤海大学, 2013(09)
  • [6]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曾学民.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7]中国文化体制改革32年历史叙事与理论反思[D]. 韩永进.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 葛福东. 吉林大学, 2010(08)
  • [9]学习十七大精神辅导[J].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云南支部生活, 2008(05)
  • [1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和谐铁路建设 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J]. 刘志军. 铁道经济研究, 2007(01)

标签:;  ;  ;  ;  ;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开创资产处置新局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