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器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马扬[1](2021)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表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智能电表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相比传统的电表,智能电表在安全性以及便捷性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所以成为了市面上主流的电表系统。传统电表需要电工师傅挨家挨户地进行抄表,不仅过程繁琐,而且很容易在记录过程中出错,而智能电表则避免了这个问题。在智能电表中一般会设计相应的电能统计模块与远程通信模块,所以供电公司在自己的服务器上便可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远程监控,极大地简化了繁琐的抄表过程。但是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智能电表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无法进行数据存储;电池断电后数据易丢失;采用端到端通信,供电公司的服务器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压力较大。本文考虑到智能电表存在的这些问题,设计了一款新型的智能电表系统,系统具有如下所示的创新点:1、采用光伏电源进行设计。考虑到智能电表电池更换比较麻烦,而电表安装之后一般不会进行拆解,所以采用光伏转换电路将外部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后,为电能表提供更加长久的续航能力。2、采用集中器来统计一栋楼的用户用电数据,在集中器中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来与供电公司的服务器进行通信。相比普通智能电表端到端的通信方式,本文采用的系统可以将一栋楼用户的用电数据批量发送给服务器,这样可以显着地节省服务器的网络资源,降低服务器的压力,并减少单个智能电表的制造成本。3、采用数字量来对电能数据进行计算与存储,检测方式更加方便,同时也便于与其他数字式设备进行交互,系统的可扩展性更高。本文提供的智能电表采用了微型CPU来对用户的用电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这些分析后的用电数据首先被保存在本地存储芯片中,之后会通过RS485总线发送给本地集中器,由集中器将电能数据批量发送给供电公司的服务器,因此系统的成本得到了明显地降低,相比市面上流行的智能电表,本文提供的系统可以在实现相同性能的前提下,节省50%以上的成本,特别适合于大规模商用的场景。
孙凯[2](2021)在《基于TDMA的无中心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动态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空天一体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卫星通信的作用和地位不断被强化。传统的卫星通信系统通常采用有中心的管理调度方式,地球站入网、退网、业务申请、资源分配等都通过统一的中心站进行管理调度,这种方式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卫星通信资源,但是这种典型的集中式管理体制也带了较大的风险,由于中心站负责承担系统的控制、调度和管理等功能,系统对其依赖性极强,导致中心站造价成本高昂、移动性差。在军事对抗环境下,作为系统中枢的中心站将成为敌方势力的重点打击目标,一旦中心站失效,依赖于此的整个卫星通信系统就会瘫痪。无中心卫星通信系统是典型的分布式系统,没有明显的中心站节点,系统成本低、抗毁性强,在军事通信、应急通信等场合有其现实价值。本文重点研究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体制的无中心卫星通信系统资源调控策略,针对现有算法在非对称业务下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了TDMA帧结构和无中心TDMA系统业务通信策略,提出了一种支持非对称传输的资源动态调控算法,算法采用贪婪预留的方式保证终端站建立通信业务的低时延特性,通过动态调整提高系统的时隙资源利用率,增强系统的负载能力,满足无中心卫星通信系统业务通信的需要。随后通过软件仿真与现有算法在系统业务呼通率和业务平均接续时延上进行比较分析,论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验证本文所提算法和策略的现实可实现性,提出一种基于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端)架构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卫星通信过程中产生的诸如信道延时、信令错误以及各种检测错误都在Server端层面统一模拟,Client端的访问控制程序完全按照最终终端研制的软件框架开展,只需要更改收发接口就可直接用在实际的卫星通信终端上。通过半实物仿真系统进行了无中心TDMA卫星通信系统动态调控算法和业务通信策略的性能测试,并与纯软件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在半实物仿真系统上可靠运行。
孙凯[3](2021)在《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交通等多个领域。目前卫星通信系统大部分都采用有中心管理方式,但是在特殊应用需求环境下,如军事战争、地震、火灾等,一旦中央管理站被摧毁或者发生严重故障,卫星通信系统会陷入瘫痪状态,从而使得作为系统中枢的中心站变成了整个系统最为薄弱的环节。针对有中心卫星通信系统抗毁性差的问题,本文围绕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开展资源高效控制研究工作,论文主要创新点和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目前还在大量使用的FDMA卫星通信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其特点的无中心资源控制策略,完成了包括资源分割、逻辑信道划分以及资源高效调配等技术在内的方案总体设计,充分考虑了卫星通信流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形(如信道检测出错、多用户抢占信道资源发生碰撞,以及在CSC信道中以ALOHA争用的方式发送通信申请产生丢包等),能够有效实现在无中央管理站介入的情况下,用户站对信道资源的自主访问,更加贴近工程应用需求。同时本文依据提出的资源控制策略,设计了无中心强鲁棒性资源控制算法,在该算法中提到的业务占用感知、自我监测的呼叫控制等关键技术,显着提升了系统工作的鲁棒性。(2)为了验证无中心卫星通信访问控制策略和资源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本文提出一种具有C/S架构的仿真验证方法,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模拟存在各类异常情形的卫星通信信道环境,诸如信道延时、信令错误以及各种检测错误都在Server端系统层面统一模拟,并且Client端的访问控制程序完全可以按照最终终端研制的软件框架开展,使其核心控制代码可以更加方便、平滑的移植到最终卫星终端产品中。仿真验证方法的实现采用N个用户站和1个模拟卫星转发器的方式,用户站的信息统一发送到模拟的信道环境中,判断是否发生碰撞并模拟丢包等异常情况。同时本文构建了仿真验证平台,通过建立客户端模型、服务器端模型和业务模型,在搭建的平台上完成软件模拟仿真实验,实验结果得出呼通率与信道数、用户数、业务平均到达时间、业务平均通话时长四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对比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呼通率的变化情况。(3)本文为了能够给无中心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策略提供更加真实符合实际情形的仿真测试环境,提出了一种半实物仿真系统架构,用硬件实物代替一部分电脑软件模拟的用户站,该系统架构主要分为硬件板卡模拟的客户端、计算机软件模拟的客户端和计算机软件模拟的信道环境三个部分。同时基于卫星信道设备实际使用的硬件芯片,在Zynq平台和Free RTOS操作系统开展了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访问控制程序的移植工作,参照计算机仿真实验设计思路,完成半实物系统功能验证。
赵琰[4](2021)在《基于时间自动机的CBTC系统安全通信协议建模与验证》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最新出版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19-2020)》中指出,目前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十分迅速,其总运营里程已经突破了6700公里。但由于前期规划、发展建设等客观原因,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组织仍然是单线独立运营,线路通过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在无法通过提升列车服务频率加快疏散换乘站旅客时,互联互通的网络化运营模式成为减少乘客换乘次数、缓解车站换乘压力的重要手段。综上,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互联互通是目前铁路信号领域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BTC)系统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主流信号制式。目前CBTC系统主要使用的是RSSP-Ⅱ安全通信协议。现阶段针对铁路通信协议的测试研究较少,国内没有关于地铁信号设备的统一标准,每个厂家对于系统间安全通信的理解与实现方式不同,导致CBTC系统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影响运营效率,因此开展针对安全通信协议的研究以及建立相关的CBTC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是十分重要的。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本文首先确立了RSSP-Ⅱ铁路安全通信协议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协议中针对开放式传输系统结构所设计的安全功能模块,并对安全功能模块中的安全应用中间子层以及消息鉴定安全层进行了功能分析,分析后提取其中的安全层连接建立与释放过程和时间戳初始化过程这两个流程作为后续的主要研究对象。其次,通过分析选择形式化方法作为通信协议研究的工具,采用形式化建模的方法对协议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采用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理论的建模方法对全层连接建立与释放过程和时间戳初始化过程进行形式化建模分析,通过模型工具UPPAAL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与仿真验证,验证了其设计的安全性与时效性。最后,借助实验室的CBTC仿真平台开发设计测试子系统,确立了系统的具体测试流程并根据所建立的形式化模型设计了CBTC系统的测试案例。针对本文主要研究的通信测试工作设计了仿真子系统通信测试模块,完成模块中的通信检测功能以及通信测试功能,并设计了相应的通信故障注入功能,完成相应的通信测试工作。
顾慧东[5](2020)在《基于UWB的室内测距与定位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地理围栏、移动支付、大数据处理等相关新需求拓展了位置服务的应用场景。目前GPS和北斗技术较好地满足了室外位置服务的需求,但在室内环境中仍缺乏一种成熟技术来满足实时精确的位置服务需求,诸如医院、隧道、变电站中的人员定位以及危险区域提前预警等。相对于传统无线技术,UWB具有穿透性强、功耗低、抗噪声能力强、较好的时间分辨率等诸多优点,非常适合于室内定位系统的设计,因此基于UWB进行研究室内定位技术并加以实现具有极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从实际的室内定位服务需求出发,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UWB的室内三维定位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传统的双边双向测距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理论上减少了标签3/4的通信次数,使得标签系统的能耗节省了约40%。(2)针对室内非视距环境带来的测距误差,提出了基于距离残差的距离修正方法。该方案基于距离残差作为判断因素,有选择的利用卡尔曼滤波修正部分测距误差,提高了约8cm的测距精度,从而提高了定位精度。(3)基于UWB通信芯片DWM1000设计出完整的基站和标签硬件电路,为测距与定位软件系统提供硬件依托;同时分别对下位机嵌入式软件和上位机软件进行了设计和开发:设计了基站与标签通信数据帧和基站与上位机UDP通信数据帧两套数据帧传输协议,设计了基于定时器的终端时序方案。(4)对本文设计的测距与定位系统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在工程现场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测距与定位系统静止时标签的测距误差不超过10cm,定位误差不超过20cm,同时在信号非视距传播情况下的表现也较稳定,能够满足大部分场景对室内定位系统的需求。
郭良振[6](2020)在《ZigBee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的调度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化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NCS)也得以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工业企业正逐步采用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智能终端设备,取代传统仪器仪表,以减少传统传输媒介限制,克服有线方式带来现场设备可能面临的旋转缠绕或者移动难题,解决可能遇到的现场环境恶劣致使人员无法到达的弊端情况。某仪表自动化公司为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市场规模,降低开发成本,委托本论文研究者所在的实验室开发了一个低成本、小规模的ZigBee网络控制系统,该ZigBee网络控制系统可快速准确地完成节点的组网、组态和在线轮询功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本论文在继承现有成果基础上,针对ZigBee网络控制系统,开展了新型网络系统拓扑设计,研发了多信道组簇新技术,增强了协调器与各簇首主从通信、簇内节点隐性令牌通信这两者之间的并行同步工作能力,提高通信效率,扩大了网络控制系统在线轮询的接入设备数,建立了面向应用的容错及健康诊断机制,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设计。ZigBee网络化控制系统由上位机、协调器网关和令牌簇三部分组成,基于多信道分簇的技术思想进行系统框架方案设计。上位机通过工业以太网与协调器通信连接,协调器与令牌簇通过ZigBee无线模块进行通信。令牌簇结构包括一个簇首节点和多个簇内节点。簇首节点配置两个ZigBee模组,分别工作在不同的信道上,用于区别簇内通信和簇间通信,互不干扰。协调器与各簇间使用固定信道通信,严格遵守主从轮询通信;单个网络簇内则分配全网唯一数据通信信道,采用令牌通信。令牌组簇的思想在于,簇内节点自定义协议组网,将簇内各智能设备节点之间的通信机制改造成隐形令牌传输机制,收到轮询请求命令的簇内节点抢占令牌,获得簇内信道使用权,将采样数据与请求命令打包作为新的令牌传递给簇内下一个指定节点,完成簇内节点数据逐一向后传递,同时释放令牌使用权。采用隐形令牌通信机制,与点对点主从通信相比,减少数据通信传递次数,并且去除冗余的报头报尾,提高网络带宽资源利用率;簇内通信、簇间通信各自独立,可同步进行,互不影响。结合网络控制系统令牌簇技术,设计相应的容错和健康诊断机制,令牌簇内节点发生故障,响应超时,簇内下一指定节点依自定义协议组帧作为令牌定时触发、主动上传,避免簇内节点故障造成该簇崩溃,保障系统鲁棒性。2)硬件设计。完成簇首节点硬件方案设计,能够使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令牌组簇通信正常运行。为满足簇首节点和令牌组簇网络的工作性能,同时基于功耗和成本考虑因素,选取STM32F072作为MCU主控制芯片;设计簇首节点最小系统电路作为网络控制系统多信道组簇技术能够正常实现的基础;设计ZigBee、USART串口通信和USB串口调试的硬件接口电路,用于实现通信及在线调试功能;为提高数据采样速度、精度及数据准确度,采用片外ADC芯片并设计相应外围电路;使用MCU片内FLASH的存储能力进行网络控制系统令牌簇的簇成员和数据管理。3)软件开发。完成网络控制系统多信道资源分配和令牌组簇的各个功能模块的程序编写与实现。主要包括协调器节点协议转换与数据转发,令牌簇内节点数据通信收发协议的制定与实现;借助协调器协议转发功能,上位机对令牌簇内节点组网组态参数配置;根据数据实时性优先级不同,进行通信调度策略的设计实现;令牌簇内的容错机制设计,通过协议自定义建立的隐形令牌和协议帧头记录的健康节点ID值范围,实现了系统的健康诊断,并使用定时触发、主动上传的设计思想,解决了因节点损坏,后续节点无法上传数据的问题。4)实验验证。通过将上位机与协调器网关、令牌簇的簇首节点及簇内采样节点构建一个完整的实验平台,在平台上完成系统联调,测试,以及系统运行测试改进,完成项目开发;针对本文设计的多信道组簇和网络容错机制和健康诊断进行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ZigBee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各项功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张雪琦[7](2020)在《宽带微功率通信模块应用层设计及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更大的应用空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一部分,其应用也在发展,产生新的应用需求。而当前的应用协议已无法满足用电信息采集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更满足不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新需求。因此,本文在现有协议的基础上,针对宽带微功率通信技术以及新的应用需求,进行宽带微功率通信模块应用层的设计及实现,其中涉及到抄表、升级、广播校时、通信测试、事件上报等应用功能。针对当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抄表方式单一、周期长和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效抄表方法。首先,该方法提取抄表报文关键信息,构造抄表信标条目,利用网络中周期性广播的信标帧发送抄表信息,不需要主节点依次给子节点发送完整的抄表命令,降低了信令开销,缩短了抄表时间。其次,该方法引入边缘计算解决方案,使用代理节点对子节点的抄表进行控制,减轻了主节点的数据流量,避免了大量数据发送到主节点产生的通信拥塞。最后,利用实验室硬件环境搭建6个节点的2层网络,在组网完成后进行300次抄表。结果显示,抄表成功率接近100%,高效抄表方式第二层级的节点抄表所需平均时间比传统抄表方式缩短了约40.5%。针对当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升级方案效率低且方案不完备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效完备的升级机制。通过该机制,主节点能够对来自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模块进行广播升级。在解决方案中,通过引入边缘计算,提升了升级文件传输和升级包补发效率。此外,还完善了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最后设计测试用例,单元测试验证了代码实现与协议的一致性,系统集成测试结果显示本方案升级成功率为100%。相比于传统升级方法,第一层级的节点时间缩短约48.4%,第二层级的节点时间缩短约54.4%。因此,高效升级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性能提升。
杜颜敏[8](2020)在《5G终端系统无线资源控制层空闲态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通过连接海量的机器类终端设备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确保5G终端系统驻留小区、接收系统信息、迅速接入网络,是开发5G终端系统以及提升5G终端系统性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作为5G系统中接入层和非接入层的控制中心,在5G终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同时RRC层空闲态是提升5G终端系统稳定性、提高系统性能不容忽视的重要过程。本文对5G系统RRC层的空闲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相关功能进行了设计、实现与测试。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结合第三代合作伙伴(3rd Generation Access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本文完成了对RRC层空闲态各个过程的研究与设计。其中包括PLMN选择、小区选择与重选、寻呼以及与其它层之间的跨平台传输机制的设计。在设计方案中,尽量减少信令交互。针对RRC层空闲态的功能,为了提升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定时器模块的设计。2.结合对5G终端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在PC通用机上实现RRC空闲态的处理函数、交互原语等,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了设计与实现。根据对辅助模块的设计,利用库函数和多线程实现定时器模块,且设计实现的定时器模块可用于协议栈各层使用。根据对RRC层空闲态的功能实现,表明了本文对RRC层空闲态的设计符合3GPP协议标准。3.针对RRC空闲态的实现,本文对实现的功能代码进行了测试验证工作。本文一共设计并执行了56个测试用例,设计的测试用例覆盖正常和异常情况。通过多次对代码的改进与优化,最终设计实现的RRC层空闲态能够满足需求分析中的要求,符合协议标准一致性,并且测试用例的通过率达到100%,同时RRC层空闲态涉及的系统信息可以正确解码。表明了本文对RRC空闲态的功能设计、系统稳定性与ASN.1解码模块的正确性均符合3GPP协议标准一致性。
贾金锁[9](2020)在《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互联网架构原始设计缺少对安全、移动、可控、可管等特性的考虑,导致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为此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以信息中心网络(ICN)、一体化标识网络(UIN)为代表的未来网络架构。其中,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借助于标识分离映射机制,具有支持移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优势,满足网络体系结构对安全、可管、可控、可信等特点的要求。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变革性网络架构,一体化标识网缺少有效融合IPv4/IPv6的网络通信机制。为此,本文开展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设计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离散可变路由标识映射机制,实现与现有IPv4/IPv6网络融合。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映射机制,通过构建可变(变长或变短)接入标识AID与路由标识RID的映射,实现多种类型地址映射接入;(2)设计统一的映射和封装/解封装流程,实现将数据包转换或还原为TCP/IP网络协议可以识别的数据结构,解决标识网络数据与TCP/IP网络数据的互通问题;(3)提出新型接入标识设计方式,该标识由32位或128位前缀加上16位端口号共同组成,可兼容终端IP地址格式,且唯一表示网络终端,保证AID的唯一性,实现用户终端在传统网络下的可移动性;(4)设计并实现映射与封装功能模块,该模块自适应多种网络场景;设计并实现总映射服务器和区域映射服务器的两级映射服务器划分方案,该方案根据区域位置完成对区域映射服务器的分配,提供高效的映射关系查询,提高通信效率。最后,本文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新型融合网络多种场景下的传输功能、移动性和网络通信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方案的正确性。
王晴晴[10](2020)在《基于LTE-R的铁路关键任务视频的研究》文中认为铁路移动通信系统作为高速铁路正常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关键基础设施,在铁路行车调度、故障监控、养护维修以及应急救援等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铁路智能化发展方向的明晰,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向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成为必然。铁路专用宽带移动通信系统LTE-R(Long Term Evolution-Railway)因其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等优势,除传统语音业务外,还可满足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业务在带宽方面的需求,进而对铁路的运输安全、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目前国内外围绕LTE-R业务展开了相关标准化工作。但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LTE-R业务的研究仍存在以下局限:(1)国际铁路联盟发布的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用户需求规范,仅定义了用户需求,未对系统架构、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说明;(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提出了关键任务通信MCC(Mission Critical Communication)机制及相关协议,这虽然提供了一种集群业务实现方法,但主要面向公安消防等场景,不满足铁路特殊场景下的集群业务需求(如位置寻址、功能寻址等);(3)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集群业务中的语音通信领域,还未明确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视频通信业务的实现方式。为解决上述局限性,本文致力于完善LTE-R系统架构并基于LTE-R系统设计铁路视频业务的实现方案。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对LTE-R系统需求规范及业务需求规范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作为方案设计依据。通过对3GPP公共安全系统中的LTE、演进型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e MBMS(Evolved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s)、MCC系列协议及架构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基于MCC机制的LTE-R系统逻辑架构,该架构可用于实现铁路特殊视频业务,即铁路关键任务视频。而后将LTE-R铁路视频业务分为两大步骤予以实现:一是依据LTE-R业务的特殊应用场景及需求,对基于位置、功能码的视频业务和基于多播承载的组通信业务使用时序图设计业务流程;二是围绕上述业务设计,完成了LTE-R应用层功能模块MCVideo(Mission Critical Video)服务和MCInformation(Mission Critical Information)服务的设计开发,并对MCC应用系统与多播系统间的接口及其他用于支持业务实现的接口进行了设计,完成了信令编码定义等工作,将所设计的业务流程在系统中予以实现。最后,以LTE-R系统及业务需求为测试参考依据,基于实验室LTE-R系统测试平台对业务功能、信令流程及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LTE-R系统中基于MCC机制的铁路关键任务视频业务及基于多播承载的组通信业务的功能实现;通过性能评估,分析并提出了铁路关键任务视频业务的关键性能指标和业务优化方向,对未来LTE-R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二、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器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表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电能表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3 本章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结构 |
第2章 智能电表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智能电表电能计算 |
2.3 物联网系统架构 |
2.4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1 系统设计 |
2.4.2 功能模块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电表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STM32F103电路设计 |
3.1.1 主电路设计 |
3.1.2 时钟和复位电路设计 |
3.1.3 光伏电源电路设计 |
3.1.4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
3.1.5 显示电路设计 |
3.2 信号采集与传输电路设计 |
3.2.1 电能采集电路设计 |
3.2.2 RS485通信电路设计 |
3.2.3 WIFI电路设计 |
3.2.4 按键电路设计 |
3.3 保护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电表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2 系统定时器软件设计 |
4.3 按键扫描软件设计 |
4.4 数据发送软件设计 |
4.4.1 数据格式定义 |
4.4.2 RS485通信协议分析 |
4.4.3 客户端数据发送软件设计 |
4.5 数据存储软件设计 |
4.5.1 IIC通信协议分析 |
4.5.2 数据存储软件设计 |
4.6 电能统计软件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电表系统的仿真与测试 |
5.1 系统硬件调试 |
5.2 软件调试 |
5.3 实验测试 |
5.3.1 系统功能测试 |
5.3.2 系统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2)基于TDMA的无中心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动态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T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分配技术 |
2.1 TDMA卫星通信系统 |
2.2 有中心TDMA时隙资源分配方法 |
2.3 无中心TDMA时隙分配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中心T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动态调控算法设计 |
3.1 帧结构设计 |
3.2 无中心TDMA系统业务通信策略 |
3.3 无中心T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动态调控算法设计 |
3.3.1 动态调控算法设计 |
3.3.2 资源分配对比分析 |
3.4 无中心TDMA卫星通信系统的仿真分析 |
3.4.1 参数设置 |
3.4.2 业务平均到达时长与业务呼通率、业务平均接续时延的关系 |
3.4.3 业务平均通话时长与业务呼通率、业务平均接续时延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中心TDMA卫星通信系统动态调控策略的实验与分析 |
4.1 无中心TDMA卫星通信系统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 |
4.1.1 半实物仿真介绍 |
4.1.2 基于C/S架构的半实物仿真系统 |
4.2 无中心TDMA卫星通信系统的半实物仿真实现 |
4.2.1 用户终端站模块 |
4.2.2 卫星信道仲裁模块 |
4.3 无中心TDMA卫星通信系统的半实物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策略及算法设计 |
2.1 卫星通信系统组网及FDMA资源分配方式 |
2.1.1 卫星通信系统组网分类 |
2.1.2 FDMA资源分配方式 |
2.2 无中心FDMA资源控制流程及算法设计 |
2.2.1 资源分配过程相关算法介绍 |
2.2.1.1 能量检测算法 |
2.2.1.2 指数退避算法 |
2.2.1.3 超时重传算法 |
2.2.2 无中心FDMA资源控制策略 |
2.2.3 控制策略的鲁棒性算法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软件仿真 |
3.1 仿真验证方案设计 |
3.2 构建仿真验证平台 |
3.2.1 通信传输协议选择 |
3.2.2 基于C/S架构建立模型 |
3.2.3 多用户并发问题解决方案 |
3.2.4 仿真模拟验证软件详细设计 |
3.3 实验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1 信道数与呼通率关系 |
3.3.2 用户数与呼通率关系 |
3.3.3 业务平均到达时间与呼通率关系 |
3.3.4 业务平均通话时长与呼通率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硬件模拟 |
4.1 硬件模拟总体方案 |
4.1.1 硬件开发平台介绍 |
4.1.2 半实物仿真系统架构 |
4.2 硬件模拟实现方案 |
4.2.1 嵌入式处理器设计 |
4.2.2 基于LWIP轻量级网络协议栈的程序设计 |
4.2.3 半实物仿真模拟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基于时间自动机的CBTC系统安全通信协议建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发展现状 |
1.2.2 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度安排 |
2 RSSP-Ⅱ安全通信协议与时间自动机 |
2.1 RSSP-Ⅱ安全通信协议结构分析 |
2.1.1 安全应用中间子层 |
2.1.2 消息鉴定安全层 |
2.2 时间自动机理论 |
2.3 模型工具UPPAAL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RSSP-Ⅱ安全通信协议的建模 |
3.1 建模流程分析 |
3.1.1 安全层连接建立流程 |
3.1.2 安全层连接释放流程 |
3.1.3 时间戳初始化流程 |
3.2 RSSP-Ⅱ安全通信协议的模型建立 |
3.2.1 安全层连接建立与释放模型 |
3.2.2 时间戳初始化流程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通信协议模型验证 |
4.1 通信协议模型的模拟 |
4.1.1 安全层连接建立与释放模型模拟 |
4.1.2 时间戳初始化模型模拟 |
4.2 通信协议模型的验证 |
4.2.1 安全层连接建立与释放模型验证 |
4.2.2 时间戳初始化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CBTC仿真测试平台测试子系统设计 |
5.1 城轨CBTC系统仿真测试平台 |
5.1.1 测试平台框架设计 |
5.1.2 测试平台系统组成 |
5.2 测试子系统的设计 |
5.3 仿真子系统通信检测模块 |
5.4 通信故障注入测试功能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1 ATP显示界面 |
附录 A2 ZC子系统模拟界面 |
附录 A3 测试指令库界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UWB的室内测距与定位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常见的室内定位技术 |
1.3 UWB技术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工作安排 |
第二章 超宽带无线定位技术 |
2.1 UWB概述 |
2.1.1 UWB定义 |
2.1.2 UWB实现方式 |
2.1.3 UWB信道模型 |
2.2 UWB信号调制方式 |
2.2.1 脉冲幅度调制 |
2.2.2 脉冲位置调制 |
2.2.3 开关键控调制 |
2.2.4 跳时脉冲位置调制 |
2.3 室内定位算法 |
2.3.1 Fang氏算法 |
2.3.2 Chan算法 |
2.3.3 LSE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室内测距算法设计及改进 |
3.1 几何测距法及其定位模型 |
3.1.1 基于到达时间法(TOA) |
3.1.2 基于到达时间差法(TDOA) |
3.1.3 基于到达角度法(AOA) |
3.1.4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 |
3.2 测距算法设计 |
3.2.1 双边双向测距算法 |
3.2.2 改进双边双向测距算法 |
3.3 非视距误差的抑制 |
3.3.1 NLOS对室内定位的影响 |
3.3.2 卡尔曼滤波算法 |
3.3.3 基于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的NLOS误差抑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UWB硬件电路设计 |
4.2 下位机系统设计 |
4.2.1 数据帧协议设计 |
4.2.2 下位机程序设计 |
4.3 上位机系统设计 |
4.3.1 上位机程序设计 |
4.3.2 上位机轨迹展示界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定位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系统距离测试 |
5.1.1 测试方案设计 |
5.1.2 测试数据分析 |
5.2 室内定点定位测试 |
5.2.1 测试方案设计 |
5.2.2 测试数据分析 |
5.3 室内轨迹定位测试 |
5.3.1 测试方案设计 |
5.3.2 测试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程序清单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6)ZigBee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的调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ZigBee工业无线技术发展现状 |
1.2.3 多信道技术研究现状 |
1.3 涉及到的重点考虑问题 |
1.3.1 实时性问题 |
1.3.2 网络规模问题 |
1.3.3 网络健康诊断及容错问题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特色 |
1.5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章 相关技术基础 |
2.1 概述 |
2.2 无线短距离通信比较 |
2.3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
2.3.1 ZigBee网络设备 |
2.3.2 ZigBee组网方式 |
2.4 ZigBee多信道网络 |
2.4.1 ZigBee协议栈基础 |
2.4.2 ZigBee多信道技术 |
2.5 主从通信技术 |
2.6 令牌通信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3.1 概述 |
3.2 需求分析 |
3.2.1 功能性需求 |
3.2.2 非功能性需求 |
3.3 基于ZigBee的多信道网络化控制系统设计 |
3.4 现场测控节点组簇的簇首节点设计 |
3.5 现场测控节点组簇的通信数据封帧和解析 |
3.6 网络规模能力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场测控节点组簇的簇首节点硬件设计 |
4.1 概述 |
4.2 簇首节点硬件设计框架 |
4.3 组簇的簇首节点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4.3.1 组簇的簇首节点微控制器介绍 |
4.3.2 组簇的簇首节点核心电路设计 |
4.4 簇首节点的ZigBee模块电路设计 |
4.5 簇首节点的AD采样电路设计 |
4.6 簇首节点的电源电路设计 |
4.7 簇首节点的调试接口设计 |
4.8 簇首节点PCB板设计与实物验证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的节点软件开发 |
5.1 概述 |
5.2 程序设计框架 |
5.3 ZigBee通信程序设计 |
5.4 参数配置的程序设计 |
5.5 关闭轮询消息传播程序设计 |
5.6 令牌组簇的程序设计 |
5.7 容错机制及健康诊断方案设计 |
5.7.1 令牌簇内节点类型故障诊断设计 |
5.7.2 令牌簇首节点类型故障诊断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6.1 概述 |
6.2 ZigBee通信功能检测 |
6.2.1 ZigBee单播通信测试 |
6.2.2 ZigBee广播通信测试 |
6.2.3 ZigBee单播/广播通信测试 |
6.2.4 ZigBee多信道通信测试 |
6.3 AD采样功能检测 |
6.4 现场测控节点组簇的簇首节点切换目标地址时间检测 |
6.4.1 切换目标地址时间检测的ZigBee模块参数配置 |
6.4.2 切换目标地址时间测试数据结果 |
6.5 现场测控节点组簇的簇首节点切换无线信道时间检测 |
6.5.1 切换无线信道时间检测的ZigBee模块参数配置 |
6.5.2 切换无线信道时间测试数据结果 |
6.6 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节点组簇通信测试 |
6.7 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构建及联调 |
6.8 多信道网络系统控制回路功能测试及分析 |
6.9 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健康诊断功能检测 |
6.10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宽带微功率通信模块应用层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层协议 |
1.2.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 |
1.3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第2章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层概述 |
2.1 宽带微功率技术特点 |
2.2 边缘计算技术的应用 |
2.3 采集设备与宽带微功率通信模块间接口协议 |
2.3.1 集中器与通信模块间接口协议 |
2.3.2 电能表与通信模块间接口协议 |
2.4 关键功能分析 |
2.4.1 用电信息采集方式分析 |
2.4.2 模块升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宽带微功率应用层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架构设计 |
3.2.1 系统架构设计 |
3.2.2 应用层架构设计 |
3.3 接口设计 |
3.3.1 通信模块与集中器接口设计 |
3.3.2 通信模块与电能表接口设计 |
3.3.3 层间接口设计 |
3.3.4 定时器设计 |
3.4 数据设计 |
3.5 关键功能设计 |
3.5.1 高效抄表方法设计 |
3.5.2 升级机制设计 |
3.6 关键功能性能分析 |
3.6.1 高效抄表方法性能分析 |
3.6.2 升级机制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宽带微功率应用层实现 |
4.1 软硬件环境 |
4.1.1 μC/OS-Ⅱ操作系统 |
4.1.2 开发语言 |
4.1.3 硬件平台 |
4.2 总体实现方案 |
4.3 接口实现 |
4.3.1 通信模块与集中器接口实现 |
4.3.2 通信模块与电能表接口实现 |
4.3.3 层间接口实现 |
4.3.4 定时器实现 |
4.4 基本功能实现 |
4.5 关键功能实现 |
4.5.1 高效抄表方案实现 |
4.5.2 升级机制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验证 |
5.1 测试环境 |
5.2 单元测试 |
5.2.1 单元测试框架 |
5.2.2 测试例 |
5.3 系统集成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8)5G终端系统无线资源控制层空闲态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5G系统和RRC层空闲态协议研究 |
2.1 5G系统概述 |
2.1.1 5G系统网络架构 |
2.1.2 5G空口协议栈 |
2.2 5G系统空闲状态下RRC层的功能研究 |
2.2.1 PLMN选择 |
2.2.2 小区选择 |
2.2.3 系统信息接收 |
2.2.4 小区重选 |
2.2.5 寻呼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RRC层空闲态的设计 |
3.1 整体架构设计 |
3.1.1 状态机设计 |
3.1.2 接口原语设计 |
3.2 RRC层空闲态的流程设计 |
3.2.1 小区选择过程 |
3.2.2 小区重选过程 |
3.2.3 寻呼过程 |
3.3 辅助模块的设计 |
3.3.1 定时器模块 |
3.3.2 ASN.1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RRC层空闲态的实现 |
4.1 开发与运行环境 |
4.1.1 RRC开发平台 |
4.1.2 整体架构实现 |
4.2 RRC层空闲态的实现 |
4.2.1 小区选择过程 |
4.2.2 小区重选过程 |
4.2.3 寻呼过程 |
4.3 辅助模块的实现 |
4.3.1 定时器模块 |
4.3.2 ASN.1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RRC层空闲态的一致性测试验证 |
5.1 一致性测试流程 |
5.1.1 小区选择过程的功能验证 |
5.1.2 小区重选过程的功能验证 |
5.1.3 寻呼过程的功能验证 |
5.2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9)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融合网络研究现状 |
1.2.2. 网络体系研究现状 |
1.2.3. 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创新之处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标识网络与关键技术分析 |
2.1. 一体化标识网络机理 |
2.1.1. 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介绍 |
2.1.2. 一体化标识网络基本通信原理 |
2.1.3. 标识网络系统平台搭建 |
2.1.4. 标识网络数据转发流程 |
2.2. 身份位置分离技术 |
2.3. 标识映射相关技术 |
2.3.1. 数据缓存技术 |
2.3.2. 映射系统结构 |
2.4. 数据封装关键技术 |
2.5. IPv4与IPv6互通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总体设计 |
3.1. 新型融合网络总体需求分析 |
3.1.1. 可行性需求分析 |
3.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新型融合网络关键机制研究 |
3.2.1. 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研究与设计 |
3.2.2. 标识地址与IP地址兼容性研究与设计 |
3.2.3. 离散可变AID与RID应用场景研究 |
3.2.4.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封装流程设计 |
3.2.5.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解封装流程设计 |
3.3.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功能设计 |
3.3.1. MAR系统模块化设计 |
3.3.2. MAR内核协议栈设计 |
3.3.3. MAR映射缓存表设计 |
3.3.4. 数据包缓存队列设计 |
3.3.5. MAR相关定时器设计 |
3.4. 映射服务器功能设计 |
3.4.1. MS功能交互流程分析 |
3.4.2. MS功能流程设计 |
3.4.3. MS功能模块设计 |
3.4.4. MS映射关系表项设计 |
3.4.5. MS查询报文格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详细设计 |
4.1. 详细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
4.2.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详细设计 |
4.2.1. Linux内核协议栈分析 |
4.2.2. Netfilter系统框架分析 |
4.2.3. 新型内核功能模块实现 |
4.2.4. 映射缓存模块功能实现 |
4.2.5. MAR缓存队列功能实现 |
4.2.6. MAR定时器功能实现 |
4.3. 映射服务器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1. MS主要功能代码实现 |
4.3.2. MS查询系统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整体测试 |
5.1 测试方案分析 |
5.2 新型融合网络测试平台 |
5.3 测试系统相关设备配置 |
5.4 新型融合网络功能测试 |
5.4.1. 数据传输功能测试 |
5.4.2. 可移动性功能测试 |
5.5 新型融合网络性能测试 |
5.5.1. 多种场景下的性能测试 |
5.5.2. 卸载功能模块对比测试 |
5.5.3. 增加映射条目对比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基于LTE-R的铁路关键任务视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语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不足 |
1.3 论文意义及章节安排 |
1.3.1 论文研究意义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2 LTE-R系统需求分析及架构 |
2.1 系统功能需求 |
2.1.1 行车业务 |
2.1.2 运营及维护业务 |
2.1.3 旅客服务信息传送业务 |
2.2 系统性能需求 |
2.2.1 LTE-R系统性能需求规范现状 |
2.2.2 公共安全系统视频业务性能需求 |
2.2.3 业务建立可靠性 |
2.3 LTE-R系统架构设计 |
2.4 技术架构分析 |
2.4.1 MCVideo技术架构 |
2.4.2 eMBMS技术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3 铁路关键任务视频及多播承载方案的设计 |
3.1 基于位置的业务流程设计 |
3.1.1 位置报告 |
3.1.2 位置订阅及通知 |
3.1.3 位置寻址 |
3.1.4 210/299动态组呼 |
3.2 基于功能码的业务流程设计 |
3.2.1 功能码注册 |
3.2.2 功能码注销 |
3.2.3 功能寻址 |
3.3 基于多播承载的组通信业务设计 |
3.3.1 承载调用机制选择 |
3.3.2 业务流程设计 |
3.4 软件设计 |
3.4.1 MCVideo服务器软件架构 |
3.4.2 呼叫模块状态转移 |
3.4.3 传送控制模块状态转移 |
3.4.4 MCInformation软件架构 |
3.5 接口设计 |
3.5.1 MCI-1接口 |
3.5.2 MCI-2接口 |
3.5.3 MB2接口 |
3.5.4 MCx-1接口 |
3.6 本章小结 |
4 铁路视频业务的功能验证及性能评估 |
4.1 LTE-R静态测试平台搭建 |
4.2 铁路视频业务功能验证 |
4.2.1 基于位置的视频组呼业务 |
4.2.2 基于功能码的视频呼叫业务 |
4.2.3 使用预先分配的TMGI动态建立MBMS承载 |
4.3 铁路视频业务性能评估 |
4.3.1 视频呼叫建立时延 |
4.3.2 呼叫建立的时间分布 |
4.3.3 业务建立可靠性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全文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器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表系统设计[D]. 马扬. 广西大学, 2021(12)
- [2]基于TDMA的无中心卫星通信系统资源动态控制策略研究[D]. 孙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无中心FDMA卫星通信系统资源控制策略研究[D]. 孙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基于时间自动机的CBTC系统安全通信协议建模与验证[D]. 赵琰.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基于UWB的室内测距与定位系统[D]. 顾慧东.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6]ZigBee多信道网络控制系统的调度方法研究[D]. 郭良振. 西南大学, 2020(01)
- [7]宽带微功率通信模块应用层设计及实现[D]. 张雪琦.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8]5G终端系统无线资源控制层空闲态的设计与实现[D]. 杜颜敏.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9]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D]. 贾金锁.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10]基于LTE-R的铁路关键任务视频的研究[D]. 王晴晴.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标签:通信论文; 通信系统论文; 数据通信论文; zigbee模块论文; 系统仿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