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菌圈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研究

菌菇菌圈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研究

一、蒙古口蘑蘑菇圈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范凯凯,佟旭泽,闫玉春,辛晓平,王旭[1](2020)在《呼伦贝尔草原蘑菇圈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蘑菇圈是草原上常见的生态学景观,蘑菇圈的真菌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而且会极大地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从而间接影响土壤呼吸。探究草原蘑菇圈的土壤呼吸作用,为精确估算草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8100土壤呼吸监测系统,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蘑菇圈不同位置(圈上、圈内、圈外)的土壤呼吸作用进行监测,并使用探针式电子温度计(CJTP-101)和手持式土壤水分仪测量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同时测定蘑菇圈土壤生物量和土壤养分,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蘑菇圈上的地上生物量为246.2 g·m-2,显着高于圈内(153.1 g·m-2)和圈外(132.6 g·m-2),圈上地上生物量分别为圈内和圈外的1.61倍和1.86倍;蘑菇圈上地下生物量为763.9 g·m-2,小于圈内(927.4 g·m-2)和圈外(824.8 g·m-2),圈上、圈内、圈外地下生物量差异不显着(P>0.05);蘑菇圈上枯落物量为17.9 g·m-2,大于圈内(13.1 g·m-2)和圈外(9.6 g·m-2),但差异不显着(P>0.05);圈上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分别为52.2和7.8 mg·kg-1,显着高于圈内和圈外(P<0.05),速效氮的含量分别比圈内、外平均值高42%和40%,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比圈内、外平均值高53%和59%;蘑菇圈上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为3 560.1和319.8 mg·kg-1,均低于圈内和圈外;而全磷含量为502.2 mg·kg-1,高于圈内和圈外,但均无显着差异(P>0.05)。草原蘑菇圈上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5.26μmol·m-2·s-1,显着大于圈内(4.07μmol·m-2·s-1)和圈外(4.17μmol·m-2·s-1),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之间分别存在显着的指数和线性回归关系(P<0.01)。【结论】土壤温度和水分不是造成蘑菇圈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性的主导要素,蘑菇圈上的土壤呼吸速率增强与圈上较高的速效养分和较强的微生物活性及酶活性有关。

徐莉娜[2](2019)在《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食用蕈菌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开发和利用野生食用蕈菌资源,对丰富野生食用蕈菌种质资源库意义重大,是蕈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本课题运用形态学观察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测序的方法对野外采集到的疑似野生马鞍菌X1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测定了该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对其子实体矿物质进行了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其子实体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DPPH·和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以BHT作为阳性对照,测定了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其子实体粗提物进行了急性毒理试验;在此基础上,对其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究,设计了人工栽培试验;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菌子实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菌丝体进行了液态和固态发酵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X1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X1菌株隶属子囊菌门(Ascomyz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马鞍菌科(Helvellaceae)马鞍菌属(Helvella),拉丁文学名为Helvella lacunosa,中文名称为棱柄马鞍菌,异名多洼马鞍菌。(2)对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子实体粗蛋白含量达23.72%,粗脂肪含量达3.65%,粗纤维含量达55.12%;子实体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是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0.64倍,且鲜味氨基酸(Asp、Glu、Gly和Ala)占氨基酸总量的30.07%;采用ICP-AES法对子实体的16种矿质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子实体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Fe、Zn、K、Na、Ca、Mn、Cu及Mg的含量分别为0.114μg/g、0.017μg/g、2.13μg/g、0.13μg/g、0.0046μg/g、0.0053μg/g、0.0032μg/g、0.1005μg/g,重金属只检出As和Sb,含量分别为0.0021μg/g和0.0013μg/g,均低于国家食品标准规定的0.1μg/g的限量要求;采用GC-MS法对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2种化合物,确定结构39种,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1.5%,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己醛、己酸、乙酸和2-戊基呋喃是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是调香原料不可缺少的物质;以DPPH·和ABTS+·清除能力为指标,测定了子实体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菌子实体粗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当浓度为10mg/mL时,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分别达到49.18%和53.33%;由子实体粗提物急性毒理试验结果可知,用药组最大给药剂量达0.4mL/10g.bw时,实验小鼠生存状况良好,未出现明显的致毒反应,且14d内实验小鼠全部存活,处死解剖后的小鼠脏腑器官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可以认定棱柄马鞍菌是安全无毒的。由此可见,该野生菌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无毒性,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蕈菌。(3)以PDA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利用平板培养的方法初步研究了X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X1菌株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浸膏、无机盐为MgSO4;最佳培养温度为25℃,适宜pH为6.5,适宜光照条件为12h黑暗+12h光照。人工栽培X1菌株试验结果表明:X1菌株最适宜的原种培养基为松木屑+麸皮煮汁琼脂培养基;最佳母种培养基为松木屑+麦粒培养基;最适宜的栽培料配方是松木屑+棉籽壳,X1菌丝体在该培养料上长势好,65d满袋,平均生长速度达4.32±1.54mm/d,子实体直径0.3–1.6cm,菌盖淡褐色,菌柄灰白色,其长度、直径分别达0.3–3.12cm和0.5–1.5cm;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23.24g/袋和4.56%。(4)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对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样本之间共有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182个,样本5中特有OTU最多,为201个,样本1中特有OTU最少,仅59个。样本5和样本2种群丰度高于其余3个样本(P<0.05)。样本1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alokirschsteiniothelia;样本2中特有的真菌属有Plectania、Heydenia、Trichosporon、Clavaria,Thelonectria、Leucoglossum、Lepiota、Tricholoma;样本3中特有的真菌属有Metarhizium、Ceratocystis、Cadophora、Cercophora、Podospora;样本4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ypxylon、Physciella、Cyphellophora、Phyragmocephala、Alternaria、Guttulispora、Ophiostoma、Tomentella、Caluatia、Thermomyces、Auxarthron、Botrytis、Scleromitrula、Schizothecium、Chaetomium、Glomerella、Acremonium、Cosllarina;样本5中特有的真菌属有Hirsutella、Porormia、Pseudodictyosporium、Lophiotrema。5个样本中优势菌群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以上菌群在5个样本中的分布存在差异,但相对含量均大于5%。本实验结果说明,不同采样地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物种丰度差异明显(P<0.05),没有子实体生长的土壤,其真菌多样性高于生长过棱柄马鞍菌的土壤,且不同土壤样本中优势菌属种类与丰度不一样,可见棱柄马鞍菌对于根际定殖真菌具有一定选择性。(5)以液态发酵基础培养基为对照,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X1菌株液体摇瓶发酵过程中最适碳氮源以及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配方为:1000mL马铃薯和松针煮汁、28.58g葡萄糖、2.77g蛋白胨、3.01g酵母浸膏、1g KH2PO4、1g NaHCO3、0.5g MgSO4和0.01g维生素B1时,X1菌株的菌丝体生物量最高,可达11.01g/L,是对照组的8.83倍;当发酵配方为:1000mL马铃薯和松针煮汁、28.49g/L葡萄糖、3.54g蛋白胨、3.85g酵母浸膏、1g KH2PO4、0.5g MgSO4和0.01g维生素B1时,EPS含量最高,可达233.25mg/L,是对照组的4.06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其菌丝体液态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X1菌株的最佳液态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0%,装液量80mL,转速140r/min。经验证试验得出,在优化后的发酵工艺下,X1菌株的菌丝体生物量和EPS含量可高达11.86g/L和244.56mg/L,分别是对照组的9.59和4.31倍。(6)以X1菌株为发酵菌株,以山西常见的10种谷物(小麦、大米、燕麦、玉米、小米、藜麦、荞麦、大豆、豌豆和高粱)为发酵基质,对比研究了X1菌株通过固态发酵对发酵基质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X1菌株固态发酵后,小米、燕麦、藜麦、小麦和大豆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现出较显着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0、0.898、0.911、0.764和0.770。发酵35d后,5种发酵谷物的总酚含量达到最大值:3.38mg/g、3.30mg/g、1.30mg/g、3.06mg/g和0.57mg/g,分别比对照高1.57、2.21、1.86、2.03和1.10倍。大米、荞麦和豌豆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5、0.398和0.132);玉米和高粱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与发酵时间呈负相关(R=-0.399和-0.723)。发酵7d后,玉米发酵产物总酚含量的最大值为3.18mg/g,比对照低0.3%;高粱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最大值为2.68mg/g,比对照低12%。以DPPH·清除能力、还原力、O2-·清除能力和Fe2+螯合能力为指标,对发酵产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0种谷物发酵产物中,小麦发酵产物提取物的DPPH·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0.16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98.78%;豌豆发酵产物提取物的还原力最强,EC50值为4.18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56.56%;小米发酵产物提取物的Fe2+螯合能力最强,EC50值达16.64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81.61%;高粱发酵产物提取物的O2-·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12.41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53.82%。本实验结果表明,X1菌株固态发酵可以有效改善发酵基质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能。本研究结果表明,棱柄马鞍菌不仅子实体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菌丝体的固态发酵还可以有效改善发酵基质的抗氧化性能,因而,本研究既可以为开发利用棱柄马鞍菌菌株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为开发谷物抗氧化产品或功能食品提供科学指导。

张灏,杨超[3](2019)在《草地蘑菇圈对植被及土壤真菌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蘑菇圈是由土壤真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现象,通过分析蘑菇圈的存在对植被氮磷营养、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真菌结构的影响,旨在为揭示土壤真菌–真菌互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蘑菇圈的圈上区域,植被生物量、含氮量和含磷量均显着高于圈外及圈内区域(P <0.05)。2) 3个区域间的土壤理化性质也发生了显着变化(P <0.05)。3)真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蘑菇圈圈上区域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圈外对照区域(P <0.05)。4)土壤真菌类群在科水平分类结果显示,伞菌科(Agaricaceae)、囊担菌科(Cystobasidiaceae)、戴维迪科(Davidiellaceae)和丛赤壳科(Nectriaceae)的相对丰度在蘑菇圈圈上区域均显着高于圈外区域(P <0.05);相反,囊藻科(Cystofilobasidiaceae)、大壶菌科(Chytridiaceae)及虫草科(Cordycipitaceae)的真菌的相对丰度在圈上区域显着低于圈外区域(P <0.05)。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有效磷含量是影响土壤真菌结构组成的重要因素。

刘珊珊,刘元元,余彬彬,成凤凤,田文辉,祝建波,王爱英[4](2019)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文中提出【背景】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为我国第二大高山草原,草原上生长的白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属于口蘑属(Tricholoma)的一种,可形成典型的蘑菇圈。【目的】了解巴音布鲁克草原白蘑蘑菇圈圈上及其两侧土壤真菌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特点,为研究白蘑蘑菇圈的形成与生长及其子实体的发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平台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白蘑蘑菇圈周围土壤真菌的物种组成丰富度和菌群结构多样性。【结果】测定有效序列经注释得到809个操作分类单元(Optical taxonomic unit,OTU),分为5个门、26个纲、79个目、166个科、232个属;蘑菇圈上土壤真菌的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特异性物种均低于圈外及圈内,蘑菇圈上特有真菌物种为Xylodonnothofagi、Agaricales、Phaeococcomyces、Ochrocladosporium adansoniae、Coniochaeta ligniaria、未知子囊菌、 Tomentella amyloapiculata、 Dothideomycetes、IncerteasedisHelotiales。【结论】研究表明白蘑蘑菇圈的形成影响土壤真菌的分布,圈上优势真菌类群对其他真菌类群具有抑制作用,蘑菇圈向外生长可能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有关。

杨岳,魏杰[5](2018)在《高通量测序分析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子实体下土壤真菌多样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白丽蘑(Leucocalocybe mongolicum(Imai)X.D.Yu&Y.J.Yao)具有很高的食药用价值,但自然产量非常少,且驯化栽培技术一直未有突破,致使其有濒临灭绝的危险。为了了解呼伦贝尔草原蒙古白丽蘑出菇时蘑菇圈子实体下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组成,为蒙古白丽蘑的驯化栽培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采集蒙古白丽蘑子实体下土壤并提取DNA,以r DNA的ITS2区为测序鉴定研究区,利用Illumina Hi Seq高通量测序以及系统发育,分析蒙古白丽蘑子实体下土壤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测序共获得有效序列86 866条,255个OTU。蒙古白丽蘑子实体下土壤真菌优势属按OTU丰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镰刀菌属(Fusarium)、木霉属(Trichoderma)、枝孢属(Cladosporium)、茎点霉属(Phoma)、白丽蘑属(Leucocalocybe)、链格孢属(Alternaria)、壳二孢属(Ascochyta)、油瓶霉属(Lecythophora)、漆斑菌属(Myrothecium)、光黑壳属(Preussia)。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子实体下土壤优势真菌大多为世界广布属,且营腐生或寄生生活,或兼具两种营养方式。它们在蒙古白丽蘑形成子实体时可通过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或分解植物为蒙古白丽蘑提供出菇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蒙古白丽蘑与上述真菌类群相互的生态关系及营养方式还有待于我们利用不同的技术加以研究。

鲁铁[6](2018)在《蒙古白丽蘑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育学研究》文中指出蒙古白丽蘑Leucocalocybe mongolica(S.Imai)X.D.Yu&Y.J.Yao原名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S.Imai,俗称白蘑、口蘑,是东北亚地区久负盛名的野生珍稀食药用菌,是蒙古高原的特有种。通常以蘑菇圈的形式生长在草原上。由于它的美味以及其强身健体、药食同源的属性,蒙古白丽蘑被当地居民和商人们掠夺性的采集、出售,导致它的生境持续受到影响,资源日渐减少。蒙古白丽蘑的生存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胁以及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之上,从生理学、遗传学以及分子生态学角度探索如何保护濒危的珍稀菌物物种,充分合理利用野生资源的问题。关于蒙古白丽蘑的系统学地位,作为目前白丽蘑属的单种属的唯一成员,对其形态特征和基因信息的研究是属和种分类的关键。因为前期的研究仅涉及到LSU单一片段,而如今谱系一致的系统发育学种识别法(GCPSR)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影响着真菌的分子系统学。我们实施了一个基于最大似然法的多基因联合建树的分析方案,三个核糖体DNA区域(LSU,SSU,ITS)和线粒体区域(mtSSU)被选择用于对蒙古白丽蘑的分类学地位的界定。涉及到83份蕈菌样本,结果显示香蘑Lepista与蒙古白丽蘑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而香蘑属Lepista和杯伞属Clitocybe都是多系类群。生理学特性方面,首先,孢子萌发机制的问题,选择5种培养基对蒙古白丽蘑孢子悬浮液的萌发状况进行了检测,其中改良的孟加拉红马铃薯培养基较利于孢子萌发。菌盖的直径与孢子萌发出菌落的数目呈现出正相关性。其次,核相的变化问题,采用荧光显微镜法观察了其核相交替现象。再次是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野外采集到的担子果经组织分离获取得到菌株,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单因素试验筛选每组最优的三个因子,综合菌丝日生长速率和生长势,碳源选择麦芽糖、淀粉和纤维二糖;氮源选择酵母浸膏,牛肉粉,牛肉浸膏;无机盐选择K2HPO4,Fe2(SO4)3以及不添加;生长因子选择糙皮侧耳煮汁、胡萝卜煮汁、豆芽煮汁。对上述四个因素分别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并确定了最佳菌丝生长条件。4个因素对正交体系的影响顺序是生长因子>无机盐>氮源>碳源,方差齐性检验展示了四个因子的极显着差异性。菌丝营养生长最优条件为淀粉、牛肉膏、2%的胡萝卜煮汁、不添加无机盐。基于正交试验的优化所得的培养基基础之上研究其最佳温度和初始pH值,其结果为pH=6.5和25℃。蒙古白丽蘑在全球分布中仅在有限的范围内,由于特殊的栖息地,对其生理学研究具有必要性,实验显示无机盐和pH是影响菌丝生长的重要因素。蒙古白丽蘑的转录组和基因组方面,生物信息数据库查询不到相关数据,制约了对其深入的研究。基于简化基因组的测序分析表明RAD-seq不适用于蒙古白丽蘑SSR的开发。特定的DNA条形码像IGS1、ITS、RPB2和mtSSU在蒙古白丽蘑10个样本之间没有表现出理想的多态性。所以,实施了转录组从头测序,转录本获取的意义是为了促进基因的发现,了解活性物质生物合成的生理机制,识别微卫星位点以期作为探索蒙古白丽蘑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依托Illumina公司的末端配对测序法获取42622958个clean data,拼接为37302个contigs,基于对已知蛋白质的相似性搜索,13821个unigenes得到了较好的BLAST结果,对这些unigenes使用7个公共数据库进行了注释,6642个unigenes被注释到基因本体数据库(GO)的三个功能性分组即分子功能、生物过程、细胞组成。使用直系同源簇比对的(COG)方法对一些未知基因进行预测,3914个unigenes被预测到25个COG分类项目中。4019个unigenes注释到了KEGG通路数据库,其中3110个在KEGG数据库中较好的匹配,被分类于5个主要分组,包括35个KEGG通路,同时又识别出了57个涉及萜类、甾醇类、不饱和脂肪酸类生物合成通路中的基因,次生代谢产物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转录组注释得到的活性物质代谢合成途径为建立了生化合成平台提供了基础性的研究数据。另外,对转录本进行了碳水化合物酶数据库的注释,结果显示总计446个碳水化合物酶相关的基因得以注释,和其他已公布的有代表性生态类型的蕈菌相比,碳水化合物酶结合模块(CBM)的数目相对其他蕈菌少,CE11、GT19、GT51、GT56、GH131、GH133、GH135在其他蕈菌中未被发现,这些特征性的碳水化合物酶基因可能在蒙古白丽蘑的营养基物的代谢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基于组装得到的转录本数据,搜寻得到1860个微卫星位点,这些位点是蒙古白丽蘑候选分子标记。蒙古白丽蘑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的研究方面,我们通过2015年7月到2017年9月七次实地采样对蒙古白丽蘑主要分布地进行资源调查,采样范围主要围绕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贡格尔草原、张家口坝上草原四大草原区。基于转录本数据,90个EST-SSR引物使用eprimer3 v6.6.0程序进行开发,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从中搜寻出8个多态性高的引物对。基于8个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分型,获取得到17个地理种群223个个体的402个等位基因。种群的等位基因数目从11到31个,平均每个种群24个,种群观测杂合度(Ho)从0.300到0.875,期盼杂合度(He)0.188到0.621。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14.1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p<0.001),而85.81%存在于种群内。17个地理种群平均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71,显示在种群间较低的遗传分化水平。曼特尔测试结果显示种群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缺乏显着相关性(r=0.049,p=0.28)。基于8个微卫星数据产生的UPGMA系统聚类图显示17个种群在0.8的Nei’s相似性系数上分成了3个姐妹群。223个样本基于贝叶斯算法进行Structure分析,结果显示三个血统起源,将三个血统谱系在17个地理种群的分布情况映射到的地图坐标中进行可视化分析。17个种群的空间遗传结构使用AIS软件中的IGLS程序进行实现。综合分析表明,生境特征与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结构有较大的相关性。另外,Barrier分析表明,整个分布区的南部区域(经纬度范围为43.2-45N,116.2E-118E)呈现出几个空间上分割的片状分布区。生境破碎化显现出连续生境被破坏成几个空间上遥远的斑块分布,保持和丰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是蒙古白丽蘑就地保育的关键。本研究获得了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数据,将为保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就地保护时,那些遗传多样性高的居群和区域应列为优先保护地区,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遗传多样性。关于蒙古白丽蘑的开发利用方面,目前担子果人工栽培技术缺乏实质性的突破,发酵技术作为资源利用的集约化途径极具前景。本文对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进行了研究。液态发酵最优的配方依次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坡度实验、响应面试验进行确定,其配方是蔗糖35.13 g/L、黄豆粉16.55 g/L、玉米浆粉33 g/L。在此基础上优化所得最佳培养条件为25℃、初始pH 6.5、120 rpm、装液量75 mL/250 mL、接种量12.5%。为了筛选固态发酵的最佳基质,对玉米粒、麦粒等5种基质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玉米粒是较优良的固态发酵基质,建立了玉米粒为主要基质成分的固态发酵工艺流程。使用担子果作为参照评估了两种发酵方式的产物的营养成分、挥发性组分。GC-MS结果显示21种挥发性成分可能是担子果的呈味物质。固态发酵前后的活性成分做了测定,检测显示黄酮类、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酚类物质的含量都相对发酵前较大程度的提高。蒙古白丽蘑固态发酵技术值得更深入的研究推广。

王芳,鲁铁,图力古尔[7](2015)在《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文中研究指明通过2011—2012年间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3个蒙古白丽蘑蘑菇圈样地的调查、采集和实验室研究,共分离得到蘑菇圈内、外可培养土壤真菌26属,其中圈上分离得到19属,圈外分离得到24属,圈上、圈外共有属17属。形态和分子鉴定确认特异性地存在于蘑菇圈上的土壤真菌有印度毛壳Chaetomium indicum Corda、花序棘壳孢Pyrenochaeta inflorescentiae Crous,Marinc.&M.J.Wingf两种。7月1日到9月18日期间,蘑菇圈圈上与圈外土壤真菌数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8月11日圈上的数量明显多于圈外。种类数目除了圈外在7月24日变化较大外,其余圈上和圈外均相对平稳。蘑菇圈外土壤真菌数量和种类随着土层加深呈减少趋势,但深度为714 cm的土层圈上土壤真菌数量大量增加,圈外的种类丰富于圈上。分析认为蘑菇圈抑制土壤真菌的种类,但对一些特定种类的生长有利,同时圆形闭合且活跃的蘑菇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真菌的发生。

吴晓彤[8](2014)在《蒙古口蘑分子鉴定及其菌丝体液体发酵技术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草原区,为中外驰名的野生食用菌,近几十年来逐步濒临灭绝,且人工栽培尚未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亟待对其基因资源、发酵生产技术及其产物营养价值开展研究。本论文应用简单重复序列间区(ISSR)技术对含蒙古口蘑在内的16个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别;同时,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蒙古口蘑菌丝体液体发酵工艺和菌丝体制成口蘑酱的配方;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菌丝体胞内多糖的提取工艺,分析了胞内多糖对嗜酸乳杆菌的促生长作用,探讨了蒙古口蘑多糖作为益生元的可能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12条已知的微卫星序列引物中筛选出2个适用于蒙古口蘑鉴定的引物,建立了用于蒙古口蘑鉴定的ISSR方法。2.以蒙古口蘑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为目标产物,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蒙古口蘑菌株摇瓶发酵最佳培养工艺条件为:酵母膏2%.KH2PO40.3%.葡萄糖3%.MgSO40.3%,接种量12%、温度25℃、pH6.5左右、转速150r/min。在此条件下,胞内多糖产量可达1.180g/L,胞外多糖产量可达1.078g/L。3.采用响应面法对口蘑菌丝体胞内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获得菌丝体多糖最佳热水浸提的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为85℃、浸提时间2.2h、料液比为1:32g/mL,此时多糖得率为7.36%。在此基础上,进行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胞内多糖工艺研究,结果发现,多糖得率可达12.92%以上。4.将上述口蘑胞内多糖与传统益生元菊粉进行比较,检测其对益生菌发酵酸乳的影响。发现口蘑多糖浓度为0.6%、菊粉浓度为3%时,发酵乳样品中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和黏度达到最大值,均高于对照组,菌落数的对数值分别可达10.02和10.18(菌落总数分别为1.05×1010cfu·mL-1和1.51×1010cfu·mL-1);在pH值测定实验中,当口蘑多糖浓度为0.6%和菊粉浓度为3%时,出现最低pH值(分别为5.02和4.98),研究结果证实了胞内多糖对嗜酸乳杆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揭示了口蘑多糖作为益生元的可能性。5.以上述蒙古口蘑液体发酵得到的菌丝体为原料,以食盐、蔗糖、味精和柠檬酸为辅料因子,制备口蘑酱。通过正交实验,从风味、色泽和口感三方面进行风味评价,同时进行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检测,得到用口蘑菌丝体制备口蘑酱的最佳配方为:食盐3%、蔗糖2.8%、味精0.5%、柠檬酸0.2%。

孙娇娇,陈杰,郑泉[9](2014)在《蒙古口蘑的研究分析》文中提出对蒙古口蘑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产生的蘑菇圈、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栽培技术和开发利用进行综述,并讨论蒙古口蘑的开发前景。

王芳[10](2013)在《呼伦贝尔草原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真菌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关系密切。本论文主要研究海拉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包括蘑菇圈上土壤真菌的物种组成及分布规律。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稀释平板法获得土壤真菌,将分离到的真菌进行显微鉴定并对难鉴别土壤真菌种类使用ITS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共分离到草原地区可培养土壤真菌26属53种,分别隶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聚孢霉属Clonostachys、犁头霉属Absidia、被孢霉属Mortierella、镰刀属Fusarium、毛霉属Mucor、链格孢属Alternaria、青霉属Penicillium、拟青霉属Paecilomyces、曲霉属Aspergillus、柱孢属Scytalidium、茎点霉属Phoma、细基格孢属Ulocladium、弯孢属Curvularia、漆霉属Myrothecium、附球菌属Epicoccum、枝孢属Cladosporium、外瓶梅属Exophiala、小鼻枝孢属Rhinocladiella、毛壳属Chaetomium、绿僵菌属Metarhizium、蜡蚧属Lecanicillium、小棒孢囊壳属Corynascella、棘壳孢属Pyrenochaeta、腐霉属Humicola和节菱孢属Arthrinium、分离到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台湾青霉Penicillium formosanum H.M. Hsieh, H.J. Su&Tzean。在蘑菇圈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上木霉属和青霉属是优势属,聚孢霉属、犁头霉属、被孢霉属、镰刀属、链格孢属、拟青霉属和曲霉属为常见属。蘑菇圈土壤真菌种类少于非蘑菇圈草原土壤中的真菌种类,蘑菇圈真菌的数量要多于非蘑菇圈土壤真菌;蘑菇圈土壤真菌数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间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随月份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般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土壤真菌数量明显增多,蘑菇圈土壤真菌种类随月份变化不明显。在对蘑菇圈土壤真菌功能的研究中得到了两株拮抗作用良好的菌株分别是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siopliae和不等小棒囊壳菌Corynascella inaequalis,其中金龟子绿僵菌对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等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具有作为生防菌的潜力。

二、蒙古口蘑蘑菇圈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古口蘑蘑菇圈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呼伦贝尔草原蘑菇圈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方法
        1.2.1 土壤呼吸测定
        1.2.2 生物量和枯落物测定
        1.2.3 土壤养分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蘑菇圈生物量空间差异性
    2.2 蘑菇圈土壤养分空间差异性
    2.3 蘑菇圈土壤呼吸作用空间差异性
    2.4 土壤呼吸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2)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蕈菌及其研究价值
        1.1.1 蕈菌概述
        1.1.2 蕈菌的研究价值
    1.2 蕈菌的分类鉴定
        1.2.1 形态学鉴定
        1.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1.3 蕈菌的人工栽培
        1.3.1 蕈菌的人工栽培历史
        1.3.2 蕈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1.4 蕈菌发酵
        1.4.1 蕈菌的液态发酵
        1.4.2 蕈菌的固态发酵
    1.5 马鞍菌的研究现状
    1.6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X1 菌株形态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子实体、菌种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供试培养基
        2.1.5 DNA提取试剂配方
        2.1.6 采集样品的预处理
        2.1.7 形态学鉴定
        2.1.8 分子生物学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形态学鉴定
        2.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及挥发性成分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3.1.5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氨基酸种类与含量测定
        3.1.6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矿质元素含量检测
        3.1.7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1.8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3.1.9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急性毒理试验
        3.1.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3.2.2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测定结果
        3.2.3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矿质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3.2.4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中挥发性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3.2.5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3.2.6 棱柄马鞍菌子实体急性毒理试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X1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供试培养基
        4.1.5 X1 菌株生长营养条件研究
        4.1.6 环境因素对X1 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4.1.7 X1 菌株人工栽培研究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X1 菌株营养条件研究
        4.2.2 环境因素对X1 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4.2.3 X1 菌株人工栽培研究
    4.3 讨论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丰度和群落结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土样
        5.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5.1.3 PCR产物的混样和纯化
        5.1.4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α-多样性分析
        5.2.2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门水平相对丰度分析
        5.2.3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物种丰度聚类图
        5.2.4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在属水平上的物种进化树
        5.2.5 棱柄马鞍菌根际土壤真菌聚类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X1菌株液态发酵工艺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菌株
        6.1.2 培养基
        6.1.3 菌种制作
        6.1.4 液态发酵
        6.1.5 菌丝体生物量测定
        6.1.6 胞外多糖含量的检测
        6.1.7 单因素试验
        6.1.8 响应面法
        6.1.9 正交试验
        6.1.10 统计学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最适碳源、氮源的筛选
        6.2.2 响应面法优化最适碳源、氮源的添加量
        6.2.3 验证试验
        6.2.4 正交实验法优化发酵条件
    6.3 讨论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X1菌株固态发酵多种谷物的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菌株
        7.1.2 培养基制备
        7.1.3 固态发酵
        7.1.4 谷物乙醇提取物
        7.1.5 总酚含量的测定
        7.1.6 抗氧化活性分析
        7.1.7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发酵产物的总酚含量测定结果
        7.2.2 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7.3 讨论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土壤样品采集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土壤样品微生物总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真菌多样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蘑蘑菇圈土壤样品的测序结果
    2.2 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2.2.1 蘑菇圈土壤真菌群落基本组成
        2.2.2 蘑菇圈不同位置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变化
    2.3 蘑菇圈土壤真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分析
    2.4 蘑菇圈土壤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分析
    2.5 蘑菇圈土壤样品的OTU分类及差异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5)高通量测序分析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子实体下土壤真菌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1.1 测序结果统计
    1.2 α多样性分析
    1.3 物种分类统计
        1.3.1 所有样品总体分类
        1.3.2 样品群落结构比较
        1.3.3 优势物种归属
    1.4 优势属系统发育分析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总DNA提取与检测
    3.3 ITS2区的PCR扩增
    3.4 PCR产物的混样以及纯化
    3.5 文库制备并测序
    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3.7 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及方法
作者贡献

(6)蒙古白丽蘑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蒙古白丽蘑研究概述
    1.2 蕈菌生物多样性保育学研究概况
    1.3 蕈菌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研究主要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蒙古白丽蘑分子系统学地位的界定
    2.1 基因序列的获取及其饱和度分析
    2.2 蒙古白丽蘑分子系统学地位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蒙古白丽蘑生理学特性的研究
    3.1 蒙古白丽蘑孢子萌发机制
    3.2 蒙古白丽蘑核相的变化
    3.3 蒙古白丽蘑菌丝生物学特性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蒙古白丽蘑遗传信息的获取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4.1 蒙古白丽蘑RAD简化基因组和特定片段的测序
    4.2 蒙古白丽蘑转录组de novo测序、注释及其分子标记的开发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蒙古白丽蘑分子生态学的研究
    5.1 蒙古白丽蘑的资源调查
    5.2 蒙古白丽蘑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及分型
    5.3 蒙古白丽蘑遗传多样性
    5.4 蒙古白丽蘑遗传结构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蒙古白丽蘑的保育策略及其利用研究
    6.1 蒙古白丽蘑保育策略的拟定
    6.2 基于发酵手段探索蒙古白丽蘑资源利用的研究
    6.3 发酵培养物成分检测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A 蒙古白丽蘑生境及其蘑菇圈
附录 B 蒙古白丽蘑市售照片
附录 C 蒙古白丽蘑与三种香蘑
附录 D 蒙古白丽蘑菌丝及其孢子印
附录 E 蒙古白丽蘑碳水化合物酶的基因分布
附录 F 蒙古白丽蘑17个种群之间的地理距离
附录 G 基于毛细管电泳分型法223个样本的具体分型数据
附录 H 用于毛细管电泳分析的8条引物的源序列
附录 I 蒙古白丽蘑17个种群之间的基因流数据
附录 J 蒙古白丽蘑17个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
附录 K 蒙古白丽蘑种群成对的差异
附录 L 蒙古白丽蘑空间遗传结构等高线图
附录 M 蒙古白丽蘑固态发酵培养物
附录 N 蒙古白丽蘑担子果挥发性组分GC-MS的总离子流图
附录 O 蒙古白丽蘑液体发酵物挥发性性组分GC-MS的总离子流图
附录 P 蒙古白丽蘑固态发酵菌质挥发性性组分GC-MS的总离子流图
附录 Q 蒙古白丽蘑固态发酵基质空白对照组挥发性性组分GC-MS的总离子流图
作者简介
致谢

(7)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生物样品取样
    1.2 培养基
    1.3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8)蒙古口蘑分子鉴定及其菌丝体液体发酵技术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 蒙古口蘑研究现状
        1.1.1 蒙古口蘑的分类地位
        1.1.2 蒙古口蘑的蘑菇圈
        1.1.3 蒙古口蘑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1.2 分子标记在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2.1 分子标记概述
        1.2.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在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应用
        1.2.3 微卫星DNA(SSR)标记在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应用
        1.2.4 简单重复序列间区(ISSR)
        1.2.5 内转录区间(ITS)
    1.3 真菌液体发酵
    1.4 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1.4.1 多糖的提取
        1.4.2 多糖的分离纯化
        1.4.3 多糖的纯度检验
        1.4.4 多糖的构效关系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应用ISSR技术对蒙古口蘑菌株的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供试菌种总DNA电泳结果
        2.2.2 供试菌种总DNA浓度及纯度的测定
        2.2.3 PCR产物电泳结果
        2.2.4 聚类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蒙古口蘑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建立
        3.2.2 不同碳源对蒙古口蘑多糖产量的影响
        3.2.3 不同氮源对蒙古口蘑多糖产量的影响
        3.2.4 无机盐对蒙古口蘑产多糖量的影响
        3.2.5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
        3.2.6 不同起始pH对蒙古口蘑多糖产量的影响
        3.2.7 温度对蒙古口蘑多糖产量的影响
        3.2.8 接种量对蒙古口蘑多糖产量的影响
        3.2.9 摇床转速对蒙古口蘑多糖产量的影响
        3.2.10 蒙古口蘑摇瓶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3.3 小结
第四章 蒙古口蘑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浸提温度对蒙古口蘑菌丝体多糖得率的影响
        4.2.2 浸提时间对蒙古口蘑菌丝体多糖得率影响
        4.2.3 料液比对蒙古口蘑菌丝体多糖得率的影响
        4.2.4 乙醇用量对蒙古口蘑菌丝体多糖得率的影响
        4.2.5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
        4.2.6 模型的方差分析
        4.2.7 响应面分析
        4.2.8 超声波功率对菌丝体多糖得率的影响
        4.2.9 超声时间对菌丝体多糖得率的影响
        4.2.10 料液比对菌丝体多糖得率的影响
        4.2.11 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菌丝体多糖的正交试验
    4.3 小结
第五章 口蘑菌丝体及其多糖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5.1 蒙古口蘑多糖对嗜酸乳杆菌发酵特性的影响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与讨论
    5.2 蒙古口蘑酱的研制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与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1 16个菌株DNA指纹图谱的多态性条带分析
附录2 英文缩写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相关科研项目目录

(9)蒙古口蘑的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1.2 生长状况及栽培驯化
    1.3 蒙古口蘑蘑菇圈
2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
    2.1营养成分及其功能
    2.2 生理活性物质及其作用
        2.2.1 多糖
        2.2.2 多肽
        2.2.3 不饱和脂肪酸
        2.2.4 其他功能性成分及作用
3 蒙古口蘑的栽培技术
4 蒙古口蘑的开发利用
5 蒙古口蘑的开发前景
6 结语

(10)呼伦贝尔草原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1.1 土壤真菌种类多样性
        1.2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1.3 土壤真菌生物功能多样性
    第二章 影响土壤真菌多样的因素
        2.1 土地管理和农业耕作方式
        2.2 植被类型
        2.3 环境条件
    第三章 蒙古白丽蘑蘑菇圈研究进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土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和分析
    第二章 蘑菇圈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蘑菇圈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结论与分析
    第四章 土壤真菌生物功能初步研究
        4.1 土壤真菌关系初步研究
        4.2 土壤真菌重金属耐受性初步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蒙古口蘑蘑菇圈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呼伦贝尔草原蘑菇圈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J]. 范凯凯,佟旭泽,闫玉春,辛晓平,王旭. 中国农业科学, 2020(13)
  • [2]一株野生马鞍菌的分类鉴定、人工栽培及发酵工艺研究[D]. 徐莉娜. 山西大学, 2019(02)
  • [3]草地蘑菇圈对植被及土壤真菌的影响[J]. 张灏,杨超. 草业科学, 2019(07)
  • [4]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J]. 刘珊珊,刘元元,余彬彬,成凤凤,田文辉,祝建波,王爱英. 微生物学通报, 2019(11)
  • [5]高通量测序分析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子实体下土壤真菌多样性[J]. 杨岳,魏杰. 分子植物育种, 2018(10)
  • [6]蒙古白丽蘑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育学研究[D]. 鲁铁.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7]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J]. 王芳,鲁铁,图力古尔. 菌物研究, 2015(02)
  • [8]蒙古口蘑分子鉴定及其菌丝体液体发酵技术与应用[D]. 吴晓彤. 内蒙古大学, 2014(03)
  • [9]蒙古口蘑的研究分析[J]. 孙娇娇,陈杰,郑泉.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4(04)
  • [10]呼伦贝尔草原蒙古白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D]. 王芳. 吉林农业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菌菇菌圈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