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00业务为何步履蹒跚?(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应远马[2](2020)在《圣西门主义力行者 ——拿破仑三世和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发展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法国近现代史及其历史编纂学当中,始则担任第二共和国总统,继而又作为第二帝国皇帝执掌政坛20多年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亦即人们更耳熟能详的拿破仑三世,由于第二帝国“以政变始,以色当终”的特殊历史等众多因素,不时成为人们抨击乃至嘲讽的对象。但毋庸讳言,正是在此人统治法国时期,尤其是近18年之久的第二帝国阶段,法国不仅获得了大革命以来鲜见的政局长久相对稳定,还出现了史上少有的经济持续扩张局面,迎来名副其实的“繁荣时代”。凡此种种,当和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一直以充当“圣西门主义力行者”为己任密不可分。作为拿破仑一世侄子,他对“伟大伯父”的思想既有推崇、继承的一面,更有因应时势,及时扬弃,大胆创新的一面。他在对其伯父思想观念进行系统梳理、全面阐述的《拿破仑的观念》中的不少主张,清楚地昭示了这一点。进而言之,如果说拿破仑一世是“马背上的罗伯斯庇尔”,那么,其侄儿则可谓“马背上的圣西门”。后者的思想导师乃是圣西门之类的人物,而并非像其伯父那样尊奉孟德斯鸠、卢梭为思想导师。由此,在圣西门等人影响之下,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早年即在关注波拿巴家族荣耀、法兰西国家兴衰同时,不仅极为关注“双元革命”发生后势必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还着力寻求它们的解决之策,《食糖问题剖析》、《消灭贫困》等他在上台之前出版的着述即为明证。因其独特身世素有家国情怀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不仅喜欢写作,勤于思考,还引人瞩目地更有所行动。他在上台后,力求以稳定求发展,用繁荣保秩序。其间,不仅肯定大革命主要原则,赞同“人民主权”,还敢于、善于像伯父那样以人民主权化身自居,借助“公民投票”等手段去完成统治法国的大任。同时,既没有一味沉迷于政治纷争,更没有拘泥于政体形式,而是在同样信奉圣西门主义的得力助手辅助下,致力于让法国尽快具有现代国家的面貌。就此而言,不管是他作为总统在波尔多发表的重要讲话,还是在称帝后写给国务大臣富尔德的信件,无不表明其对于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视程度,以及具有的国际视野和现代意识,在同期欧洲国家领导人当中位居前列。本文的核心观点是,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是在建构圣西门倡导的“实业社会”方面不仅具有现代观念、开放意识和切实可行的举措,而且实际成效更可圈可点的“圣西门主义力行者”。法国在第二帝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非但幅度大、速度快,其影响更是既深又远,不容低估。有鉴于此,本文从经济-社会史维度出发,首先通过细致考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显赫家世和早年经历,特别是逐一细致研读其上台前撰写的各类着述,探究其在圣西门影响下的治国理念及其思想渊源;继而力图揭示他如何深知现代社会扩展经济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寻求国家干预和自由主义经济之间平衡点来谋求“帝制下的繁荣”。在这一基础上,然后再从以下几大方面入手分别梳理、评判其相关举措和成效:推进工业革命在法国的完成;让第二帝国时期成为法国“农业文明的巅峰”阶段;以让法国真正进入“铁路时代”为抓手,实现法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革;在让法国国内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如何顶住压力让法国在贸易自由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通过将巴黎打造成“19世纪的首都”来引领法国的城市化进程等等。希冀通过上述努力,提出若干具有一定新意的观点,从而能有助于人们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长期被“污名化”的拿破仑三世的历史作用,丰富和深化对在19世纪法国史中承上启下,其研究至今尚相对薄弱的第二帝国史相关问题,以及在当今法国政治谱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的波拿巴主义的认识。
颜环宁[3](2020)在《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 ——以新浪新闻(2006-2019)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龄化背景下,伴随数字技术的不断普及升级,信息传播趋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数字信息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流,各种新媒介不断崛起。数字化、老龄化这两股趋势的交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塑造着人口老龄化社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新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为社会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本研究拟综合运用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新浪新闻2006年3月至2019年8月(13年6个月)的老年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对老年人媒介形象展开全面研究,旨在回应这两股趋势的交织现实,为老年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相关知识。研究发现:老年人的新闻报道在报道框架、报道对象属性以及报道内容指标三方面具有相应的特点。报道框架方面,报道数量总体份额不足,稳中有升后的爆发式增长再骤降;报道篇幅中“简短小型化”势头明显;报道消息来源上精英化松动,专家与路人并驾齐驱;报道体裁中消息与通讯始终独大且稳中有升,其它体裁日渐缩水;报道形式由单一平面转向综合立体。报道对象属性方面,男性始终一枝独秀,女性变动中缓慢成长;高龄化报道明显,发展趋势逐渐平缓;城镇老年人为主,东中西部依次递减,全国报道居多;退休前职业身份多为普通老人;生理形象不健康,心理形象积极,社会形象消极化。报道内容指标方面,配角比例有所下降,主角式报道增多;报道偏重于物质生活;报道主题社会类占主流,呈多元化发展;报道倾向负面多于正面,客观报道趋势明显。在此基础上,老年人媒介形象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老年群体媒介形象“更加高龄衰弱”;女性老年人报道份额不足且形象更加负面;农村老年人报道份额不足且形象偏于负面。与此同时,对老年群体的典型形象进行分析总结如下:弱势无用的老年人占多数,主要分为被关怀救助、经济薄弱、家庭负担、上当受骗四种类型;孤寡独居和违法犯罪的老人报道占比较多。本研究亦从宏观因素对老年人媒介形象消极负面化报道作出解释,并针对此问题作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具体来看,影响老年人媒介形象构建的因素主要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基薄弱、媒介商业化与专业素养缺失、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消费以及舆论氛围的影响等四个方面。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本研究从夯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根基、提高媒体从业者的新闻素养、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引导老年人自我改变等方面为治理老年人媒介形象建言献策。
李丽娟[4](2020)在《科普类文本翻译中呼唤功能的再现 ——《人类纪大冒险》(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笔者此次翻译实践报告基于《人类纪大冒险》前两章节的内容撰写而成。该书中作者展示了地理科学相关知识和自身周游世界各地的见闻。该文本属于非文学作品中的科普类文本,其在客观讲述地理科学知识的同时,结合了游记性质的文学性内容。文本对于保护地理环境的“呼唤”意图明显。基于此,笔者从文本的文学性、真实性和逻辑性三方面的翻译问题实现原文“呼唤”功能转换。文学性从形象词汇和修辞问题中再现;真实性从数字和实例翻译问题中再现;逻辑性从平行结构和语篇衔接上再现。笔者分别从文学性、真实性和逻辑性三方面出现的词汇、修辞、句法、语篇等方面的翻译问题和解决方案作出分析,通过将三方面的文本特征在目的语中得到转换,从而将原文“呼唤”功能体现到目的语中。翻译采用的方法包括增译、删译、改译、还有阐释性翻译等。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工作让笔者收获颇丰,希望笔者在该类文本翻译中的观点和见解能为同道所用。
王伟军[5](2019)在《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文中认为本篇论文是以日本第一“战后派”作家武田泰淳的家学熏陶、中国因缘、从军体验和中国体验为考察核心,探究武田泰淳的文学历程和中国认知,发掘其包括侵华战争观在内的中国观特色,廓清其纷繁芜杂人生世界里的中国元素,界定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所谓的中国观,即为武田泰淳在其生命历程中对中国历史、文学、文化以及侵华战争等中国认知、中国思想的总和;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着重考察武田泰淳在少年、青年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特征,结合少年武田泰淳生活时代日本政治、教育、军事状况的总体面貌,从其佛教寺院家庭出身和汉学熏陶的中国因缘视角切入,追溯其直至大学时代反感寺院生活的内在原因,梳理其参加无产阶级反帝反战运动、最终被迫“转向”,饱尝革命无望屈辱感的青春轨迹,进而透视出武田泰淳中国观萌芽阶段的时代特色。第二章主要将呈现1937年秋武田泰淳从军入伍之前的中国视域和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特色。论述和例证竹内好创立“中国文学研究会”的中日文学交流史意义,剖析加入“中国文学研究会”对武田泰淳实现青春梦想、救赎寺院生活烦恼、解脱“转向”屈辱感的特殊作用,厘清武田泰淳在精神上诀别佛教寺院生活的心理架构;通过武田泰淳利用“中国文学研究会”平台交往中国朋友谢冰莹以及“谢冰莹事件”、告别杜宣的历史真实情况;探索出受日本军国主义政治压制、迫害的文人武田泰淳反抗意识的萌生基础。第三章是考察武田泰淳的从军体验、上海体验与其反战思想、现实中国观的内在联系。内容包括,重点考察武田泰淳作为热爱中国之日本青年的矛盾心理和屈辱心理,首先结合武田泰淳战争期间创作的诗歌和随笔作品,界定其从军体验、中国观和文学发端的基本时代特色,再结合“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交往中国友人的细节与从军体验的中国观感,审视其有别于“笔部队”作家和近代日本文人在中国人形象叙述上迥然有异的独特视觉;透视出其从军体验、中国观、中国人观与其处女作评传《司马迁》的内在联系,解释武田泰淳《司马迁》世界史观的自我认识与其在思想上抗拒侵华战争的心理诉求,厘清武田泰淳在战争期间反战思想的生成基础;武田泰淳站在“加害者”位置,如何看待自己上海时代的中国体验,以怎样的心境迎接日本战败,这一系列问题与其净土宗佛教思想、《司马迁》的世界史观和“灭亡”思想的形成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探究武田泰淳文学思想的建构与其战争期间的中国体验、中国观的密切关系,为其战后中国题材或战争题材小说的解读提供值得信赖的理论依据。第四章是考察武田泰淳作为战后派小说家的中国观特色,研究视角侧重考察在武田泰淳中国观基础上形成的侵华战争反省意识;结合其随笔《关于灭亡》,小说《审判》《蝮蛇的后裔》和《风媒花》等,总括其侵华战争反省彻底性的内在诱因;说明其中国观侧重从中国女性特质上探究中国历史、文化潜在魅力和精神力量的独特视觉;界定武田泰淳之于日本侵华战争既是一位“加害者”,同时也是一位“受害者”的历史定位。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总体概括近代以来日本知识阶层中国观变迁的总体趋向,析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的阶段性特征与个性光泽,呈现出这位热爱中国日本知识分子曾经的生存窘境和面对侵华战争相对做到敢于批判、理性思考的文人品味,最后点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在文学史、思想史、中日文学文化交流史上的非凡意义,界定其中国思想之于中日两国走向和平友好未来的现实价值。
陈力[6](2019)在《戴尔(中国)商用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我国IT产业保持稳定的市场需求态势。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云计算、大数据等大量新应用的产生。为了能够在中国巨大的商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惠普、戴尔、联想等IT巨头为代表的整个行业,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战略转变。数个千亿蓝海市场将迎来激烈的竞争。在过去的十年中,移动互联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激发了许多全新的应用场景,传统的计算存储功能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市场的发展趋势。而过去的十年,戴尔公司也从未停止转型的脚步。从私有化到与易安信的670亿美金并购案,再到重新上市,戴尔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一个十年。然而,如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如何尽快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进行弥补提升?如何将中国庞大的商用市场进行高效开发?如何将成交客户保持较高品牌忠诚度?这都是戴尔目前急需考虑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市场营销学理论,与笔者在戴尔公司营销团队中积累的多年经验,对中国商用市场的特征以及目前戴尔所采用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通过STP理论找出目标市场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当下戴尔所采用的4C策略,进而提出满足现代B2B市场营销特点的提升计划。希望通过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从产品开发、提升销售管理团队再到具体营销计划的实施环节的全方面改进,以期对戴尔在中国商用市场的营销策略提出建设性的作用。
何浪[7](2019)在《DW公司足踝矫正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提出本文是DW公司足踝矫正项目商业计划书,该项目是根据公司目前的状况结合市场条件开展的公司内部创业项目。DW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康复医疗设备公司,代理各种康复医学设备、设施及相关技术,为医院足踝科等科室、康复部门、疗养机构、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机构、体育运动队及其相关机构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及功能训练设备,并为各类病人及伤残人士提供辅助用品用具。DW公司采用自营为主、品牌代理、合作联盟销售为辅的复合营销模式,自营业务主要覆盖广东地区各级医院、康复机构、疗养院等,在珠三角主要城市均设有业务办公室;品牌代理及合作联盟销售则基本覆盖全国各主要城市。本足踝矫正项目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产品,以一人一鞋一用进行设计,重点提供咨询、诊断、设计(量身定做)及售后服务的足踝矫正全流程服务,定制矫形足垫,调节足底生物压力分布,改善足踝健康及缓解肌骨疼痛状况;结合紧密互动的客户服务及多层次的营销方式组合成新型的商业模式,推动本土足踝健康管理行业发展。本文按照商业计划书的要求,一是,重点对足踝矫正项目的选题背景、意义、项目基本情况等进行全面阐述,明确了DW公司新建立足踝矫正项目品牌,按照“五现”原则,使用6S评估体系开展足踝矫正服务,助推国内足部健康管理行业发展。二是,使用PES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及SWOT模型等分析方法,对足踝矫正项目的外部环境、内部资源状况、内部能力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结合GZ地区的市场调查研究结果,确定项目是定位在重点提供咨询、诊断、设计(量身定做)及售后服务的足踝矫正全流程服务,一对一适配矫形足垫,改善消费者足踝健康状况、推动本土足踝健康管理行业发展。三是,介绍项目组织与实施,从落地角度介绍商业计划的实施与组织,制定可行的项目营销策略;四是,对项目财务和风险进行分析,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面临的风险及所需采取的策略。计划书经过测算得出,项目前五年平均销售净利率为10.34%,净利润现值为14,463,363元,项目净利润敏感系数为4.34,利润可观,值得投资。最终论证得出,本足踝矫正项目具备落地可行性与投资价值。
叶再兴[8](2019)在《清末以降中国的户政制度与实践(1909-1953) ——以湖南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清朝末年至新中国建国初期(1909-1953年)的中国户政制度与实践。本文希望从两个层面展开研究:第一,从制度史的角度勾勒出中国户政制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明晰这一过程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呈现这一过程的曲折性与复杂性;第二,通过以湖南为中心的典型个案研究,深入分析1909-1953年间户政制度的执行实态及其成效,从而丰富、深化学界对这一阶段的户政制度实践的认识;进而希望通过对户政制度的执行实态及其成效的分析,对清末以降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等问题略作思考。清末以降,中国户政制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一个断裂与连续并存的过程。20世纪初至50年代是中国户政制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的户政制度经历了两次大的断裂:第一次断裂发生在20世纪的最初十年,清廷为筹备立宪而创制现代户政法规、举办现代人口调查,中国户政制度从此步履蹒跚地走上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之路;第二次断裂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共建立全国政权后,废弃南京国民政府时代的户政制度,在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重建户政制度。如果说第一次断裂是传统户政制度与现代户政制度之间的抉择的话,那么第二次断裂则是现代户政制度体系之内不同道路之间的选择。中国现代户政制度自清末宣统年间发轫,经由北洋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继承与发展,期间虽有曲折与反复,但最终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走向成熟与完善。经过系统梳理,本文认为中国户政制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小阶段,即初创时期(1909-1927年)、奠基时代(1928-1934年)、步入歧途时期(1935-1941年)及定于一尊时期(1942-1949年)。在考察中国户政制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时,我们不仅要看到其中的断裂,也应看到断裂背后隐伏着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清末以降的现代户政制度建设,从长期来看,是对中国传统户政制度演进趋势的延续;另一方面,整个清末民国时期,虽然中国的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但整个现代户政制度体系并未出现大的断裂,而是具有极其鲜明的连续性。如果说清末民国时期,历届政府的户政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的话,那么在此期间的户政制度实践——人口普查、保甲户口编查及户籍登记,总体而言却以失败告终。与之相反,中共领导的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虽然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复杂性,但最终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清末民国时期户政制度实践的失败,表面上源于制度设计不良及执行困难,背后折射出的是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能力和动员能力的贫弱;而1953年人口普查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切实的制度执行,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实与中共优越的体制及其对基层社会强大的控制能力和动员能力密切相关。
陶艺辉[9](2019)在《智能仓储系统调度优化算法研究》文中指出物流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随着工业4.0的到来,智能化是当前物流业的趋势。而智能仓储系统作为物流业的关键环节,其效率影响着整个物流系统的周转率。本文针对智能仓储系统各调度环节制约效率提升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以提升仓储运转效率,并开发了智能仓储调度系统。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智能仓储系统调度方面的关键问题,分别分析了多子系统联合调度、拣选任务调度以及AGVs系统任务调度的重要性及优化思路。(2)针对仓储作业中多个子系统间端口选择与任务顺序问题,加入时间窗约束,建立了多子系统联合调度优化模型。以入库作业为例,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缩短了整批任务作业时间,并依据实际仓储环境建立Flexsim仿真模型并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及其较传统调度策略的优越性。(3)为了提高拣选作业效率,缩短料箱出入库时间占比,引入缓存区,建立了拣选订单耦合模型,以订单间耦合程度为依据对拣选订单进行排序与调度,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降低了料箱出入库次数,缩短了整体拣选作业时间,提高了拣选效率,并选取实际订单进行优化验证。(4)建立了固定节点下AGVs系统调度优化模型,通过遗传算法设计并实现了分层调度优化算法,有效缩短了任务间空载路程,实现了AGVs调度问题的优化求解,较直接优化调度方案的传统算法收敛速度更快,搜索深度更广。(5)分析某实际智能仓储案例,在Visual Studio2013平台上开发了智能仓储调度系统,对本文所建立的调度模型与算法进行了测试验证。
郭常顺[10](2018)在《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接收与重建(1945-1949)》文中研究说明湖北位于华中腹地,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武汉成为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经济中心,国民党仅次于南京的第二大政治中心,也是国共两党的重要活动区域,其战略地位得以进一步凸显。抗日战争爆发后,湖北,尤其是武汉,成为中日两军浴血奋战、重兵对峙的区域,历时7年之久。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展开对全国各地沦陷区的分区受降。依照国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湖北省政府开始了对湖北沦陷区的接收与重建。抗战期间,随着日军的不断进攻,国统区日渐萎缩。湖北省政府最终退守恩施,鄂西国统区开始形成,肩负起拱卫陪都、屏障西南的重任。在省主席陈诚的坚强领导与努力推动下,以“增加生产”、“征购实物”、“物物交换”和“凭证分配”为主要内容的“新湖北建设运动”在鄂西全面展开,当地的工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及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闻名全国,鄂西国统区逐渐得以巩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中共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武装斗争,逐步在沦陷区站稳脚跟,开辟了鄂豫边区,成为鄂省境内与鄂西后方相比肩的两大抗日力量。在此期间,湖北沦陷区被战火覆盖,民众的生命与财产遭到毁灭性打击,损失惨重,鄂省经济元气大伤,已有成果几乎毁于一旦,“百废待兴”成为这一危局的真实写照。1944年后,随着抗战局势的日趋明朗化,国、共、日三方都开始积极布局,日军发动老河口、芷江战役,被国军所击败,中共则派出南下支队经略华中与华南。三方的战略态势出现了有利于中共方面的变化,这对于国民政府而言,鄂省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开始了对湖北沦陷区的接收。蒋介石出于阻止中共方面接收的目的,积极笼络鄂省境内的伪军头目。在其有力配合下,国军第五与第六战区的部队迅即向湖北沦陷区开进,相继挺进武汉、沙市、宜昌等地,很快便与各地日伪军完成换防。与此同时,湖北省党政军等机构陆续“还治”武汉,隆重举行受降仪式,各县市政府纷纷返回各自辖区,中统、军统也在鄂省积极扩张势力,国民政府在湖北的统治地位得以重新确立。随着“还治”过程接近尾声,湖北省政府开办日军官兵与侨民管理处,对在鄂日俘与日侨展开集中收容与教育,妥善安排其日常生活,并在中央政府与武汉行营的配合下,积极组织运力,顺利将在鄂日俘与日侨遣返回国。面对数量庞大的日伪财产与公产,第六战区相继成立接管日方物资委员会等一系列机构,力求消解战后初期“四大金刚”等无序接收的乱象。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鄂省境内多数日伪财产与公产被省府所掌握,其经济实力得以迅速提升。在此之后,省府对其进行了相关处理,分别予以标卖、发还和充实教育基金,总体过程还算顺利。但是,接收过程中弊案迭出、贪腐横行,财产损失不少,对政府形象与民众观感产生了较大影响。沦陷区经过敌伪7年的蹂躏,各种社会关系亟待调整。大批军民在战时迁往后方,许多日本战犯与汉奸在战后被捕,如何对上述迁返的军民加以妥善安置并给予优抚,对上述战犯与汉奸加以惩治与审判,就成为摆在省府面前的重要课题。省府通过修祠、立碑等方式,对阵亡将士予以褒扬;积极筹措物资,开展优抚活动,给予军烈属物资关怀;办理青年军等退伍军人的复员转业事宜,力求使其各得其所;对过境的外省军民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其顺利还乡;积极改善公教人员的待遇,意在使其安心工作。囿于财力短缺,上述行动未能持续下去。武汉行营设置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以治其罪,收到一定效果,但是在种种因素的干扰下,许多战犯得以逃避审判与惩处。与此同时,战时西迁的学校与企业纷纷返回原址,谋求复校与复业,这一过程较为顺利,但因财力与物力所限,难以正常运作。出于扩大统治基础、加强社会控制的目的,省府采取措施,迅速恢复并发展一系列社团组织。面对战后社会风气的颓势,省府积极开展卫生与防疫工作,以安定人心,消除不稳定因素。在接收开展的同时,收复区的战后重建也陆续步入实施阶段。省府主要着眼于如下领域:(一)通过推进土地陈报复查工作、田赋与营业税划归地方、禁止摊派并举办捐献、合并机构与裁减冗员、市价征粮与禁征民夫、减购军粮与清发粮款等方式,谋求财粮问题的解决(二)积极推进工厂复工与农村复耕,聚焦重点工程,发展特色农业;着力于水利工程与水陆交通的恢复与发展,谋求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问题(三)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邮政与通信网络,沟通各地的联系,以适应战后重建的客观需要(四)在万耀煌“教而后富”思想的引导下,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事业,举办运动会及童子军运动,为鄂省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五)出台“大武汉”建设等一批市政规划,积极开展市政建设,谋求鄂省城市的复兴。上述这些领域受限于人、财、物力的短缺,虽然取得一定进展,对后世产生一定积极影响,但是最终都没能完全实现,着实令人扼腕。总而言之,经过战后四年的努力,湖北收复区的接收大体顺利完成,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统治得以重新确立,此后的战后重建虽然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其成效很不明显,逐渐无疾而终,未获成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国民政府而言,主观方面,一系列短板束缚其手脚,包括胜利突降,准备不足,手忙脚乱;贪腐横行,行政效率低下;时紧而事繁,短期内难以完成重建等原因;客观方面,则在于国共内战的持续扩大,与战后重建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换言之,即内战与重建矛盾重重,难以兼顾。就在国民政府举步维艰之际,中共实现了对湖北收复区的成功接管。
二、800业务为何步履蹒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00业务为何步履蹒跚?(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2)圣西门主义力行者 ——拿破仑三世和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发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史料概况和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1.5 本文创新和不足 |
2.“马背上的圣西门”的家世与思想渊源 |
2.1 “马背上的圣西门”的显赫家世 |
2.2 早年的经历及其影响 |
2.3 “圣西门主义力行者”治国思想探源 |
3.“圣西门主义力行者”的治国理念和施政方针 |
3.1 以稳定求发展,用繁荣保秩序 |
3.2 寻求国家干预和自由主义经济之间的平衡点 |
4.完成被社会动荡延宕的法国工业革命 |
4.1 被社会动荡延宕的工业革命得以在法国完成 |
4.2 以信贷作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推进器” |
5.近代法国农业发展“黄金时代”的到来 |
5.1 广受农民拥戴的“农民皇帝” |
5.2 复苏农业、振兴乡村:愿望和举措 |
5.3 拿破仑三世和法国“三农”现代转型的起步 |
6.交通运输:经济飞跃另一“推进器”的大发展 |
6.1 以进入“铁路时代”作为让经济走出低谷的突破口 |
6.2 传统交通手段在“铁路时代”的新发展 |
7.“商业政府”扩大内外贸易的举措与成效 |
7.1 以生产性消费促进商业的发展和转型 |
7.2 借力“关税政变”使法国走上自由贸易之路 |
8.以打造“世界之都”引领法国城市化进程 |
8.1 改造乃至“重建”巴黎的必要性 |
8.2 打造“世界之都”:拿破仑三世与“奥斯曼计划” |
9.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生平大事记 |
附录2. 1852年10月9日路易-拿破仑总统在波尔多发表的讲话 |
附录3. 1860年1月5日拿破仑三世致国务大臣富尔德的信 |
作者简历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3)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 ——以新浪新闻(2006-2019)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老年媒介形象现状 |
1.3.2 老年媒介形象影响因素 |
1.3.3 老年媒介形象的建设完善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老年人 |
2.1.2 媒介形象 |
2.2 理论基础 |
2.2.1 符号消费理论 |
2.2.2 污名化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3.1 资料收集方法 |
2.3.2 资料分析方法 |
2.4 抽样设计 |
2.4.1 个案选取 |
2.4.2 样本选取 |
2.4.3 样本抽样 |
2.4.4 类目构建 |
第三章 老年人媒介报道现状 |
3.1 报道框架分析 |
3.1.1 报道数量:整体份额不足,报道渐趋饱和 |
3.1.2 报道篇幅:“简短小型化”势头明显 |
3.1.3 报道消息来源:精英化松动,专家与路人并驾齐驱 |
3.1.4 报道体裁:消息与通讯始终独大且稳中有升 |
3.1.5 报道形式:单一平面转向综合立体 |
3.2 报道对象属性分析 |
3.2.1 性别方面:男性始终独大,女性缓慢增长 |
3.2.2 年龄方面:高龄化明显,发展渐趋平缓 |
3.2.3 区域空间:“城镇化”“东部化”报道且差异渐微,“全国化”明显 |
3.2.4 职业身份方面:普通老人居多且趋向同质化 |
3.2.5 公众形象:身残志坚,消极报道明显 |
3.3 报道内容分析 |
3.3.1 报道角色:主角式报道增多 |
3.3.2 报道领域:重视物质生活且愈加聚焦 |
3.3.3 报道主题:社会类占主流,呈多元化发展 |
3.3.4 报道倾向:负面化显着且渐趋客观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老年人媒介形象现状 |
4.1 趋向高龄衰弱的老年群体 |
4.2 女性老年人报道份额不足且形象侧重负面 |
4.3 农村老年人报道份额不足且形象偏于负面 |
4.4 典型形象分析:热点话题中的老年形象 |
4.4.1 弱势无用的老年人 |
4.4.2 孤寡独居的老年人 |
4.4.3 违法犯罪的老年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老年人媒介形象的影响因素 |
5.1 深层矛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根基薄弱 |
5.2 先天不足:媒介商业化与专业素养缺失 |
5.3 推波助澜: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消费 |
5.4 潜移默化:老年歧视与大众审丑舆论氛围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老年人媒介形象的社会治理 |
6.1.1 夯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根基 |
6.1.2 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 |
6.1.3 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 |
6.1.4 引导老年群体自我改变 |
6.2 他者化:被建构的老年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4)科普类文本翻译中呼唤功能的再现 ——《人类纪大冒险》(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介绍 |
1.2 文本特征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翻译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计划制定 |
2.1.2 相关技术和资源支持 |
2.1.3 翻译理论准备 |
2.1.4 翻译策略选择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2.3.1 翻译质量控制 |
2.3.2 翻译评估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文本文学性再现 |
3.1.1 形象词汇的翻译 |
3.1.2 意象修辞格的翻译 |
3.2 文本真实性再现 |
3.2.1 数字的翻译 |
3.2.2 实例的翻译 |
3.3 文本逻辑性再现 |
3.3.1 平行结构的翻译 |
3.3.2 语篇衔接的翻译 |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总结以及结论 |
4.2 未解决的问题及思考 |
4.3 对今后工作的启发以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5)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二、先行研究概况 |
(一)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
(二)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武田泰淳中国观之萌芽 |
第一节 净土宗寺院家庭与汉学熏陶 |
一、“大岛觉”的中国元素介入 |
二、反帝反战斗士的“泡影” |
第二节 “异形者”的精神苦斗 |
一、“异形者”之自觉 |
二、《异形者》的主人公“柳” |
三、笔谈、决斗与诀别 |
第三节 “红色和尚”的苦恼 |
一、斗士的“转向” |
二、精神压抑的寺院生活 |
第四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前夕的武田和尚 |
一、大学时代的迷惘 |
二、日本中国研究的崭新面貌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创立的背景与条件 |
一、研究会的时代特征 |
二、竹内好的第一次中国之旅 |
三、研究会的创意与现实困境 |
四、研究会时代武田泰淳的中国文学观 |
第二节 “谢冰莹事件”与《在日本狱中》 |
一、赴日留学的女作家谢冰莹 |
二、患难与共的友谊 |
三、武田泰淳的女侠情结 |
第三节 告别杜宣与受辱事件 |
一、挥泪的告别 |
二、被误解的耻辱 |
第四节 从少年迈向青年时代的人生困惑 |
一、从寺院少年到“红色和尚” |
二、不平静的研究会时代 |
小结 |
第三章 从军时代与上海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战争考验下的良知 |
一、出征中国的矛盾心理 |
二、武田泰淳文学的发端 |
三、武田泰淳从军思考的核心 |
第二节 辎重兵眼里的“中国人” |
一、《土民的表情》与《寄给北京诸位的诗》 |
二、武田从军思考的机缘与要义 |
三、《庐州风景》里的“小杨”姑娘 |
四、“小杨”的中国女性魅力 |
五、“研究会”被迫解散与《闪烁》 |
第三节 《司马迁》透露的“加害者”之苦闷 |
一、从军思考结晶之《司马迁》 |
二、耻辱感的慰藉 |
三、武田泰淳的“人”与“历史空间” |
四、《司马迁》思想之余韵 |
五、被钳制的反战思想 |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派作家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上海体验与武田的“灭亡”思想 |
一、在上海迎接日本战败 |
二、《关于灭亡》的思想精髓 |
三、“中国”与女性 |
第二节 武田泰淳和他的《审判》 |
一、《审判》的写作动机 |
二、《审判》的整体评价与个性光泽 |
三、“杉”和“二郎”的形象 |
四、《审判》的反战意义与价值 |
第三节 《蝮蛇的后裔》与军国主义批判 |
一、从自我告白到军国主义批判 |
二、《蝮蛇的后裔》的创作背景与人物 |
三、人物象征性的隐喻 |
四、异色的侵华战争批判 |
第四节 侵华战争再反省之《风媒花》 |
一、竹内好与武田泰淳的思想异同 |
二、《风媒花》中的“峰三郎”与“军地” |
三、《风媒花》的特色与价值 |
小结 |
结语 |
一、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观面貌 |
二、武田泰淳中国观、战争观之个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武田泰淳年谱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戴尔(中国)商用市场营销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市场营销的概念及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市场营销策略理论简析 |
第三章 戴尔(中国)营销现状简析 |
第一节 戴尔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销售情况 |
第三节 B2B市场营销现状 |
第四章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环境分析 |
第一节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
第二节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微观环境分析 |
第三节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SWOT分析 |
第五章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定位 |
第一节 市场细分 |
第二节 目标市场的选择 |
第三节 市场定位 |
第六章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4C策略 |
第一节 客户需求 |
第二节 客户成本 |
第三节 客户便利 |
第四节 客户沟通 |
第七章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
第一节 产品策略 |
第二节 渠道策略 |
第三节 销售队伍管理 |
第四节 客户关系管理 |
第八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DW公司足踝矫正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足踝矫正的概念 |
1.2.2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1.2.3 营销管理理论 |
1.2.4 微笑曲线理论 |
1.2.5 财务管理理论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 |
2.1 公司概况 |
2.2 项目简介 |
2.3 项目产品及服务简介 |
2.3.1 项目产品 |
2.3.2 项目服务 |
2.3.3 产品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项目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竞争结构分析 |
3.3 行业环境分析 |
3.3.1 行业生命周期 |
3.3.2 行业需求供给分析 |
3.4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4.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4.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4.3 客户需求独特性分析 |
3.4.4 替代产品威胁 |
3.4.5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5 机会与威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司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4.1 内部资源 |
4.1.1 渠道资源 |
4.1.2 资金资源 |
4.1.3 人才资源 |
4.1.4 管理资源 |
4.1.5 技术资源 |
4.2 内部能力 |
4.2.1 研发设计能力 |
4.2.2 采购生产能力 |
4.2.3 营销能力 |
4.2.4 财务能力 |
4.2.5 组织管理能力 |
4.3 公司开展足踝矫正项目的优势与劣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定位 |
5.1 SWOT分析 |
5.2 项目定位 |
5.2.1 目标市场 |
5.2.2 目标消费群 |
5.2.3 业务定位 |
5.2.4 项目竞争优势 |
5.3 价值链与价值活动设计 |
5.3.1 营销活动设计 |
5.3.2 服务活动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项目组织与实施 |
6.1 项目运营模式 |
6.2 人事权益与分工 |
6.2.1 股东权益 |
6.2.2 人事管理和架构 |
6.3 供应链资源运作与管理 |
6.4 过程服务 |
6.5 产品生产(二次加工) |
6.6 产品订购与分销 |
6.7 项目营销策略 |
6.7.1 产品策略 |
6.7.2 价格策略 |
6.7.3 营销渠道策略 |
6.7.4 促销策略 |
6.7.5 营销组合策略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财务分析与风险控制 |
7.1 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
7.1.1 2014 -2018 年中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水平 |
7.1.2 第一年销售量预测 |
7.1.3 销售收入预测 |
7.1.4 项目资源投入计划 |
7.2 未来五年财务预测 |
7.3 项目收益分析 |
7.4 敏感性分析 |
7.5 项目风险控制 |
7.5.1 项目风险 |
7.5.2 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清末以降中国的户政制度与实践(1909-1953) ——以湖南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户政概念浅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资料及区域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及内容 |
第一章 清末及北洋时期的户政观念、制度与实践 |
第一节 遗产: 中国传统户政制度的源流、特点及现代转型意涵 |
第二节 开端: 清朝末年的户政观念、制度与实践 |
第三节 承续: 北洋时期的户政制度与实践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户政制度 |
第一节 奠基时代 |
第二节 步入歧途 |
第三节 定于一尊 |
第四节 达致标准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南的户政实践 |
第一节 调查自治户口 |
第二节 编查保甲户口 |
第三节 实施户籍登记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1953年湖南省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
第一节 缘起与制度安排 |
第二节 挑战与应对之策 |
第三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智能仓储系统调度优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智能仓储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多子系统调度研究现状 |
1.3.2 拣选调度研究现状 |
1.3.3 AGVs系统调度研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智能仓储系统调度问题研究 |
2.1 智能仓储系统分析 |
2.1.1 智能仓储系统结构 |
2.1.2 智能仓储系统调度分析 |
2.2 多子系统联合调度问题分析 |
2.2.1 多子系统联合调度问题分析 |
2.2.2 时间窗约束下的多子系统联合调度优化 |
2.3 拣选系统调度问题分析 |
2.3.1 拣选系统调度问题分析 |
2.3.2 订单耦合模型下的拣选调度任务优化 |
2.4 AGVs系统调度问题分析 |
2.4.1 AGVs系统调度问题分析 |
2.4.2 AGVs系统分层调度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时间窗约束下多子系统联合调度优化研究 |
3.1 时间窗约束下联合调度优化模型的建立 |
3.1.1 多子系统联合调度优化模型分析 |
3.1.2 时间窗约束下联合调度优化模型建立 |
3.2 基于粒子群的优化算法设计 |
3.2.1 算法选择 |
3.2.2 多子系统联合调度优化算法设计与实现 |
3.3 调度优化算法计算分析 |
3.4 Flexsim环境仿真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订单耦合模型下拣选订单调度算法研究 |
4.1 拣选订单耦合模型 |
4.1.1 订单耦合关系分析 |
4.1.2 拣选订单耦合调度优化模型建模 |
4.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调度算法设计 |
4.2.1 算法选择与设计 |
4.2.2 订单调度优化算法实现 |
4.3 仿真分析 |
4.4 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AGVs系统分层调度优化算法研究 |
5.1 固定节点下AGVs系统调度优化模型 |
5.2 分层调度优化算法设计 |
5.2.1 算法选择 |
5.2.2 固定节点下的分层调度优化算法设计 |
5.2.3 编码与算法实现 |
5.3 实验与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智能仓储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智能仓储调度系统业务流程 |
6.1.1 采购入库 |
6.1.2 库内作业 |
6.1.3 出库作业 |
6.2 智能仓储调度系统总体架构 |
6.2.1 接口模块 |
6.2.2 任务解析模块 |
6.2.3 智能算法模块 |
6.2.4 监视反馈模块 |
6.3 智能仓储调度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开发 |
6.4 智能仓储调度系统测试 |
6.4.1 任务解析模块测试 |
6.4.2 拣选任务调度模块测试 |
6.4.3 AGV调度模块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10)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接收与重建(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前后的湖北概况 |
一、鄂西国统区的形成与巩固 |
二、湖北境内中共力量的增长 |
三、沦陷区的百废待兴 |
四、胜利前夕的湖北军事态势 |
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湖北沦陷区的接收 |
一、国军挺进沦陷区与日伪军换防 |
二、湖北党政军等机构的陆续“还治” |
三、对日俘与日侨的遣返与处置 |
四、对日伪财产与公产的接收与处理 |
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重建(上) |
一、对敌后迁回军民的安置与优抚 |
二、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与惩处 |
三、西迁学校及企业的复校与复业 |
四、一系列社团组织的恢复 |
五、卫生与防疫工作的开展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重建(下) |
一、财政与粮政问题的解决 |
二、工农业、水利与交通的恢复与发展 |
三、邮政与通信网络的构建 |
四、教育领域的恢复工作 |
五、新市政规划的出台与实施 |
小结 |
第五章 湖北收复区接收与重建之评估 |
一、接收与重建之成效评估 |
二、成效不显着之肇因所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800业务为何步履蹒跚?(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圣西门主义力行者 ——拿破仑三世和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发展探究[D]. 应远马. 浙江大学, 2020(01)
- [3]老年人媒介形象研究 ——以新浪新闻(2006-2019)为例[D]. 颜环宁. 济南大学, 2020(01)
- [4]科普类文本翻译中呼唤功能的再现 ——《人类纪大冒险》(第1-2章)翻译实践报告[D]. 李丽娟.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5]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D]. 王伟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戴尔(中国)商用市场营销策略分析[D]. 陈力. 厦门大学, 2019(08)
- [7]DW公司足踝矫正项目商业计划书[D]. 何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清末以降中国的户政制度与实践(1909-1953) ——以湖南为中心的考察[D]. 叶再兴. 厦门大学, 2019(08)
- [9]智能仓储系统调度优化算法研究[D]. 陶艺辉.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8)
- [10]国民政府对湖北收复区的接收与重建(1945-1949)[D]. 郭常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