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如何招商引资

大兴安岭地区如何招商引资

一、大兴安岭地区如何招商引资(论文文献综述)

杜维翰[1](2021)在《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颁布,政务接待管理向着职能的市场化、行为的法制化、决策的民主化迈进了一步。有关政务接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密集出台。政策的不断调整、接待管理规定细则的重新制定以及政务接待宾馆改制之后的市场化运营模式都对政务接待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味着政务接待管理必须寻求更加高效高质的运营模式,以适应新时代改革要求。大兴安岭地区地处中国最北部,属偏远边境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务接待流程及相关制度相对保守,不及东南沿海地区政务接待流程规范、系统,又因为地区性质特殊,在一系列改革过程中,政务接待管理工作归属部门发生了多次调整,使接待服务部门间的制度更新、协调对接、人员归属等一系列问题都更加明显,但与此同时,也创造了更新政务接待管理制度和体系的良好契机。本文立足于大兴安岭地区实际,分析了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综合比较了其他地区政务接待管理工作优势与不足。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回顾了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的历史沿革,指出了政务接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了优化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的主要方法是构建以制度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优化政务接待监督方式、提升政务接待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李昂[2](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温薇[3](2019)在《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补偿作为调整生态环境与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政策体制,是协调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已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更加凸显出举足轻重的位置,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地区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从原来的政策推动到现在法律规制的转变,倡导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关系,除实践较多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外,跨地域、跨功能区等方式的生态补偿实践却寥寥无几,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凤毛麟角,我国有效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未形成。黑龙江省作为林业生态大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由于省内区域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主体功能区间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的不均衡。因此,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优势,建立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已然势在必行。本文以黑龙江省为样本调研区域,在已有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即跨越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空间范围,通过科学调控、协调互补等手段,以政府、公众、企业为补偿主体,主体功能区为补偿客体,市场为导向,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企业参与机制、政府协商机制、跨区域管理优先级机制、生态合作和生态交易等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均衡配置,促进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和整理,归纳评述了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在博弈理论、协同理论和区域协调理论等全新理论指导下,系统的采用ArcGIS空间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问卷调查等统计分析方法,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和生态建设协调为切入点,重点从公众和社会视角开展研究,确定不同利益主体协同演进为趋向的作用机理。从博弈视角出发,侧重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利益关系,逻辑关系,社会、公众的支付意愿、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方案、政策执行、协调机制构建与运行等内容中寻找协调路径。同时,基于调研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牡丹江、双鸭山、绥化等8个不同地区进行了差异化分析,运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CVM调查法、探索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全面计量了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度和支付意愿值,从公众角度测算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标准;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与大小兴安岭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分析,梳理省域范围下不同区域之间补偿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倡企业在发展受限时可以通过为生态服务付费,买卖碳排放权等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破解企业发展受限难题;最终针对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持续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等构成的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体系。本文旨在突破区域限制,拓宽生态补偿协调渠道,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的协调机制和保障体系,促使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得到推广使用,为黑龙江省的生态补偿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完善我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邹佳桥[4](2019)在《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食品国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大兴安岭作为国内最大的国有林区,拥有富集的林下资源,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不仅为林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和政策保障,更为林区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积蓄了力量。森林生态食品是大兴安岭地区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审视大兴安岭森林食品产业的基础与潜力,明确其发展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食品为研究对象,对其竞争力进行研究。大兴安岭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行政管理等特殊原因,实行政企合一的体制,因此,该地的森林食品竞争力评价,一方面可以与森工集团(企业单位)进行比较,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其他省份地区(行政单位)进行比较。通过以波特“钻石模型”为基础,搭建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兴安岭地区与同系列的森工集团的森林食品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得出其生产竞争力排名靠后,产业结构优化竞争力排名居中,企业发展竞争力和相关支持竞争力排名靠前的结论;聚类分析法比较大兴安岭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竞争力评价,结论认为在全国分类六个梯队中,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第三梯队;据此分析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具有一定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规模化产业规模偏小,发展基础不扎实;电商产业人才短缺,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宣传口径不统一且市场销售渠道不畅通;产业龙头偏弱,带动作用不突出等挑战,最后为其提出扩大规模,夯实发展基础;建立人才机制,推动电商产业发展;强化品牌建设,提升竞争能力;深入宣传,营造发展氛围;壮大龙头,提升发展效益等建议。

王凯[5](2019)在《加格达奇林业局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4月1日,大兴安岭国有重点林区全面停止木材的商业性采伐。作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的一个下属企业,加格达奇林业局早在2001年就全面停伐,林业局面临“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现实问题。十余年来,该局一直在探索特色林下产业的转型并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模式,即:“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该产业模式不仅带动林业职工增收致富,还增强了林业局的整体实力,但同时也遭遇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根据以上研究背景,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加格达奇林业局是黑龙江乃至全国重点国有林区较为特殊的林业局之一。该林业局林业产业主要经历1998年前、1998年、2001年、2014年等四个阶段的变化,在停伐后逐渐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模式。其次,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加格达奇林业局发展特色林下产业初步具备了相应的产业规模和产值,并形成了一定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了区位、自然、效益等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气候、技术、基础设施、资金、项目等市场竞争劣势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科技发展主观意识较弱、土地利用水平低、资金来源渠道少门槛高、争取项目落地少等。最后,论文针对加格达奇林业局发展特色林下产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精尖技术和高科技人才引入和培训、有序高效利用已有土地资源、增加产业扶持资金降低贷款门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优势产业项目和政策落地等相对应的举措,并从政策法规、资源禀赋、科学管理、财政政策等四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加格达奇林业局具备林下产业转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加格达奇林业局林下产业转型提供方案,还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国有重点林区转型提供借鉴。

付佳奇[6](2017)在《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林业资源型城市是依托林业资源而形成并得到发展的城市,整体产业结构以林业为核心展开,因林业相关产业的繁盛而实现城市整体发展,因林业资源的枯竭而面临城市发展危机。资源型城市作为依托资源而发展整体产业的城市,随着资源的利用与环境污染,其发展大多面临困境。国内外钢铁资源型城市、煤炭资源型城市兴起和衰落的实例印证了资源型城市进行经济转型的必然性。伊春市作为我国东北着名的林业资源型城市,随着城市林业资源的枯竭与国家整体经济转型战略部署的实施,伊春市面临严峻的经济转型问题。但是,既有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成为限制伊春市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故而,笔者将伊春市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与转型对策作为研究内容,将其置于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对其转型过程中的问题与具体转型方向进行研究。首先,笔者结合伊春市经济固有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对其经济转型的限制因素和原因进行分析,加深对伊春市现有经济发展情况的认知。其次,结合经济学与生态经济相关理论,为伊春市城市经济转型寻找理论依托,并结合国内外林业资源型城市管理及发展转型经验,为伊春市经济转型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也针对一般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进行归纳。最后,依据对伊春市现行经济状况的分析,结合经济转型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参考国内外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经验,制定符合伊春市本土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策略。综上,笔者对伊春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理论与案例的分析,探索伊春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合理转型路径,助益伊春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东北经济整体均衡协调发展。

张燕,滕飞[7](2016)在《加快促进我国“三林”地区转型发展——基于大兴安岭地区的实地调研》文中指出大兴安岭地区是全国典型的国有林区。在林区全面停止商品性森林采伐后,积极破除多重障碍和困难,加快推进林业、林区、林工(简称"三林")转型发展,压力前所未有。为此,需要从国家层面,着眼提高大兴安岭地区国家生态安全以及固边稳边双重特殊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多项政策支持,通过"输血"的方式确保林区民生改善及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要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地区发展运行效率;围绕生态资源积极培育接续替

付存军[8](2014)在《基于城市营销理论的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急需大量的木材,国家投资开发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在黑龙江省域内的大、小兴安岭林区形成了一批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在经过长时间、大规模的采伐后,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区域内森林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停滞。为探索新的发展之路,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必须要从根本上思考城市存在与发展的意义,重新规划并构建新的城市发展基础。本文从城市营销理论视角研究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问题,认为城市存在的意义是为特定群体创造和提供价值满足,这也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逻辑起点。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源于其充分满足国家与社会对木材产品的高度需求;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陷入困境,源于其难以继续满足甚至有违国家与社会新时期的需求,特别是对生态价值的需求。为走出困境,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相续自发调整城市价值活动,21世纪初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得到中央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是城市价值活动的效率较低,因此需要分析其城市价值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改进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本文具体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界定林业资源型城市概念,阐述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的基本特征,分析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动因,概括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现状。二是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评价后森林采伐时期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的效率。三从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探索、创造和传递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解决城市价值活动中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重构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的基本思路。四是研究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选择,包括对宏观发展趋势的识别,城市机遇、威胁、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城市产业组合的选择等。五是研究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创造的途径,从改革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加强科学技术研发投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力度和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为城市投资者创造投资价值,进而创造城市生活价值、旅游价值、出口价值等。六是研究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传递活动的改进,从改善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改进城市价值分销渠道管理等方面,提升城市价值传递活动的效率,从而有效实现城市价值。最后分别从组织、政策、文化和制度等角度,提出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保障措施。基于城市营销理论,从城市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意义上分析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在确保效率的前提下重新构建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中资源型城市的实际,也为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

尚航标,黄培伦,田国双,李卫宁[9](2014)在《企业管理认知变革的微观过程:两大国有森工集团的跟踪性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管理认知变革是确保企业战略和环境变化保持动态匹配的关键。现有文献往往认为管理认知变革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简单的一次性战略事件,对于系统地理解管理认知变革的微观过程及有效地解释企业间管理认知变革差异的原因有所不足。本研究以龙江森工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管理认知变革过程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描述管理认知变革的微观过程,尝试以纵向归纳性的案例研究求解绩效反馈、战略决策者心理特征、试错学习如何影响管理认知变革、管理认知变革在什么状态下才会顺利进行、企业间管理认知变革为什么产生差异等问题,从而有助于解释和解决快速变化环境中的企业生存问题。研究发现:管理认知变革是管理认知不断设定的过程,设定是管理认知、环境、企业行为不断互动的结果,试错学习推动着设定的开展;战略决策者心理特征变化决定着管理认知变革的开始和结束;推动管理认知变革的试错学习是异质的,这是造成企业间管理认知变革差异的主要原因。以上发现可以更有效地解释,企业间管理认知变革差异产生的原因,尤其是缺乏管理认知变革意愿的战略决策者为何难以实现相应的管理认知变革。

李冬燕[10](2014)在《基于绿色GDP的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演进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产业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之一,在以消耗森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情况下,森林资源面临着即将枯竭的危险。虽然,已经逐渐从单一木材生产的发展方式向多种经营和开发新兴产业的方向发展,但林业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目前,对林业产业结构的分析大多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但是其中没能考虑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不能适应当前及将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入手,首先对大兴安岭地区林业资源、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能值分析的方法对绿色GDP(可持续发展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在绿色GDP的视角下,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绿色GDP核算下的林业产业间、产业内的动态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演进阶段内三次产业间、产业内的内在关系,找到林业三次产业中与绿色GDP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以此来促进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根据所掌握的林业三产业的数据,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方法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二期截止年份之前的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和产业结构进行预测,以掌握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从而判断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最后,运用灰色发展决策方法对大兴安岭地区林业未来优先发展产业进行排序,为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优先发展产业提供决策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大兴安岭地区林业建立优势产业提出建议,并提出合理的产业结构优化方案。对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研究和对其发展方向的预测分析是必要的,并且是现实可行的。本文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演进过程,有利于促进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针对林业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优化对策,为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思路,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整体的升级,促进我国林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将绿色GDP核算应用于林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的评价中去,有利于林业产业结构分析方法的丰富,促进大兴安岭地区林业资源配置的优化及可持续发展。

二、大兴安岭地区如何招商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兴安岭地区如何招商引资(论文提纲范文)

(1)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政务接待管理概述
    第一节 政务接待
        一、政务接待定义
        二、政务接待特点与范围
    第二节 政务接待管理
        一、政务接待管理定义
        二、政务接待管理的内容
        三、政务接待管理的特点
    第三节 政务接待管理相关制度规定
        一、政务接待四要素
        二、政务接待两标准
        三、政务接待“五不得”
    第四节 政务接待管理相关理论
        一、公共产品理论
        二、社会正义理论
        三、理想官僚制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历史回顾
        一、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部门的成立背景
        二、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特点与现状
        一、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措施与特点
        二、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的成效
    第三节 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接待职责履行不畅
        二、政务接待管理有关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政务接待管理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四、政务接待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够
        五、政务接待管理流程技术含量偏低
    第四节 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政策形势把握不准
        二、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监管部门考核监管机制不健全与社会舆论监督缺失
        四、专业人才培养不够
        五、信息共享不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政务接待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国内政务接待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先进地区政务接待管理经验与启示
        二、同类型地区政务接待管理经验与启示
        三、黑龙江省省内其他地区政务接待管理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国外政务接待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一、引入社会监督体制
        二、细化流程管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优化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的对策
    第一节 构建以制度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一、深入解析国家层面及省级层面政务接待管理规定
        二、科学制定符合大兴安岭地域特色的接待标准与范围
        三、加快政务接待管理方式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
        四、建立政务接待信息公开机制
        五、建全政务接待方式不断优化的长效机制
    第二节 完善政务接待管理监督体系
        一、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
        二、建立政务接待管理内部数据库与信息中心
        三、健全政务接待管理绩效考核制度
    第三节 提升政务接待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一、转变政务接待理念和打造节约行政文化
        二、加强政务接待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底线思维
        三、规范来宾行为和预防过度接待
    第四节 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一、加速推动政务接待宾馆的市场化
        二、强化后勤服务部门行业自律
        三、由直接提供服务向购买服务转变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2.4.2 技术路线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4.1.2 测度模型框架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5.1.2 产业结构层面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5.1.4 区位条件层面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5.3.2 引力核心模式
        5.3.3 产销基地模式
        5.3.4 精明收缩模式
        5.3.5 职能置换模式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跨区域
        2.1.2 跨区域生态补偿
        2.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
        2.1.4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博弈理论
        2.2.4 协同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生态补偿制度背景分析
        3.1.1 生态补偿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3.1.2 生态补偿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3.2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区划情况
        3.2.1 宏观方面
        3.2.2 微观方面
    3.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分析
        3.3.1 生态补偿整体概况
        3.3.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状况
        3.3.3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3.4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
        3.4.1 缺失市域范围下跨区(县)域补偿协调机制
        3.4.2 缺乏省域范围下跨市域生态补偿横向协调机制
        3.4.3 缺少省域范围内的跨区协作监管机构
        3.4.4 区域间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错综复杂
        3.4.5 跨区域生态补偿法律约束缺失
        3.4.6 跨区域生态补偿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经济博弈分析
    4.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范畴
        4.1.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内涵
        4.1.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维度
        4.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目标与内容
        4.1.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度
    4.2 生态功能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4.2.1 生态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之间的博弈
        4.2.2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4.2.3 生态功能区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4.2.4 生态功能区与企业的博弈
        4.2.5 生态功能区与社会公众的博弈
        4.2.6 生态功能区、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多方博弈
    4.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假设
    4.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一般均衡分析
    4.5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博弈模型
        4.5.1 利益共享博弈模型
        4.5.2 智猪博弈模型
        4.5.3 跨区域静态博弈模型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
    5.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原则
        5.1.1 公平与效率原则
        5.1.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5.1.3 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原则
    5.2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机理分析
        5.2.1 政府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2 生态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
        5.2.3 公众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4 企业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5 生态功能区与政府、公众、企业等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机理
    5.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设计
        5.3.1 公众参与机制
        5.3.2 企业参与机制
        5.3.3 政府协商机制
        5.3.4 政府与功能区之间的跨区管理优先级机制
        5.3.5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生态合作机制
        5.3.6 多利益主体的生态交易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公众意愿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6.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6.2 公众参与的协调构成
    6.3 公众补偿的协调运行
    6.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公众补偿额度测算
        6.4.1 公众补偿支付额度测算的流程框架
        6.4.2 基于CVM调查法的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现状分析
        6.4.3 公众补偿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6.4.4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额度测算
        6.4.5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社会视角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7.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7.2 社会视角的协调构成
    7.3 社会视角的补偿协调运行
    7.4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实例
        7.4.1 社会视角下跨区域生态补偿实例利益主体选择
        7.4.2 政府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7.4.3 企业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7.4.4 “哈大齐—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措施
    8.1 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8.1.1 搭建跨区域利益共享平台
        8.1.2 搭建政府主导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对话平台
        8.1.3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基金监管平台
    8.2 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
        8.2.1 国家财政投资
        8.2.2 企业投资
        8.2.3 社会公众投资
    8.3 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政策体系
        8.3.1 制定跨区域生态补偿产业政策
        8.3.2 深化林权改革
        8.3.3 创新产业格局
    8.4 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
        8.4.1 搭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商合作
        8.4.2 实现生态功能区间的跨区协作
        8.4.3 建立生态功能区间的利益协调
    8.5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
        8.5.1 静态评价
        8.5.2 动态评价
        8.5.3 反馈系统
    8.6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保障体系
        8.6.1 法律保障
        8.6.2 社会保障
        8.6.3 制度保障
    8.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4)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食品国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森林食品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2.1 引言
    2.2 森林食品的“钻石模型”竞争力分析
        2.2.1 森林食品生产要素分析
        2.2.2 森林食品需求条件分析
        2.2.3 森林食品相关支持性产业分析
        2.2.4 森林食品企业发展分析
        2.2.5 森林食品的政府相关支持分析
    2.3 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兴安岭森林食品竞争力实证分析
    3.1 引言
    3.2 主成分分析方法
    3.3 主成分分析过程
        3.3.1 森林食品生产竞争力分析
        3.3.2 产品结构优化竞争力分析
        3.3.3 企业发展竞争力分析
        3.3.4 相关支持竞争力的主成分分析
        3.3.5 竞争力评价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产森林食品地区竞争力聚类分析
    4.1 引言
    4.2 基础数据分析
    4.3 聚类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兴安岭森林食品竞争力提升建议
    5.1 森林食品产业面临的挑战
    5.2 扩大规模与夯实发展基础
    5.3 提升产品质量与大力开拓市场
    5.4 合力打造地域品牌
    5.5 壮大龙头以提升发展效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加格达奇林业局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加格达奇林业局林业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2.1 林下产业转型概念和内容
    2.2 全国林业产业及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状况
    2.3 加格达奇林业局特殊性
    2.4 加格达奇林业局林业产业阶段性变化分析
        2.4.1 1998 年前森林采伐业占据主要地位
        2.4.2 1998 年天保工程实施林产加工业迎头赶上
        2.4.3 2001 年加格达奇林业局停伐探索林下产业转型
        2.4.4 2014 年全面停伐特色林下产业转型深化
    2.5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规模及市场竞争优劣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发展潜力和问题分析
    3.1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发展潜力
        3.1.1 发展特色种植业
        3.1.2 发展北药产业
        3.1.3 发展养殖业
        3.1.4 发展旅游业
        3.1.5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市场横向对比和预测
    3.2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3.2.1 技术问题
        3.2.2 资源红线约束
        3.2.3 资金短缺
        3.2.4 基础设施滞后
        3.2.5 项目短缺
    3.3 产生问题的原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4.1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4.1.1 加强高精尖技术和高科技人才引入和培训
        4.1.2 有序高效利用已有土地资源
        4.1.3 增加产业扶持资金争取降低银行贷款门槛
        4.1.4 向上申请争取林业企业基础设施投入
        4.1.5 争取优势产业项目和政策落地
    4.2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的保障措施
        4.2.1 政策法规保障
        4.2.2 自然资源保障
        4.2.3 科学管理保障
        4.2.4 财政资金保障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6)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相关研究评述
    1.3 本文研究框架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2章 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现状及问题
    2.1 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概况
    2.2 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2.2.1 伊春市经济发展特征
        2.2.2 伊春市产业规模现状
        2.2.3 伊春市产业结构现状
    2.3 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2.3.1 产业结构制约
        2.3.2 市场化程度低
        2.3.3 招商引资难度大
        2.3.4 社会保障不足
    2.4 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的原因分析
        2.4.1 体制环境的制约
        2.4.2 结构性矛盾掣肘
        2.4.3 人力资源的匮乏
        2.4.4 政府职能不健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经验分析
    3.1 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基本理论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产业结构理论
        3.1.3 区域经济理论
        3.1.4 生态经济理论
        3.1.5 政府经济职能理论
    3.2 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动因与影响因素分析
        3.2.1 资源所有量与资源结构
        3.2.2 城市整体架构与产业发展
        3.2.3 经济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3.3 国内外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典型案例分析
        3.3.1 美国林区管理及经济转型案例分析
        3.3.2 大兴安岭地区经济转型案例分析
    3.4 国内外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经验借鉴
        3.4.1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3.4.2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4.3 立法与执法的保障
        3.4.4 政府职能的发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伊春市经济转型思路与对策
    4.1 伊春市经济转型总体思路
    4.2 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4.2.1 优化经济结构调整策略
        4.2.2 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
        4.2.3 扩大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
        4.2.4 拓展对俄经贸合作
    4.3 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4.3.1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4.3.2 推进创业渠道拓展与平台打造
        4.3.3 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
    4.4 生态保护提升策略
        4.4.1 加强资源保护
        4.4.2 培育后备森林资源
        4.4.3 推进节能减排
    4.5 政府职能优化策略
        4.5.1 正确定位政府角色
        4.5.2 深化国有林区机构改革
        4.5.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5.4 完善林业投融资体制
        4.5.5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7)加快促进我国“三林”地区转型发展——基于大兴安岭地区的实地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兴安岭“三林”基本现状
    (一)森林及林下资源富集
    (二)交融共管的特殊体制
    (三)林业职工人口规模大、收入低
    (四)林区经济下行压力大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转岗职工安置困难,家庭生计问题日益凸显
    (二)社会保障压力大,经费单位运转难以为继
    (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经济转型动力不足
    (四)林区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基本无力配套
三、大兴安岭“三林”转型发展的主要进展
    (一)特色接续产业初有起色,但规模化前景不容乐观
    (二)园区经济平稳发展,但受资源短缺气候寒冷约束较大
    (三)林业工人积极转型就业,但就业岗位总体缺口较大
    (四)林区固边稳边取得积极成效,但人口外流风险日益加剧
四、推进大兴安岭“三林”转型发展的思路
    (一)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升边境生态功能地位
    (二)围绕林区特色优势资源,着力发展生态经济
    (三)积极打通对俄往来通道,借助外力吸引经济要素
    (四)稳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地区发展运行效率
五、政策建议
    (一)增强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和统筹使用力度
    (二)切实加大对特色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扶持
    (三)森林废弃散落物及林业资源管理避免一刀切
    (四)禁伐背景下全面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
    (五)逐步帮助化解林业集团公司债务
    (六)国家层面积极推动对俄开放合作

(8)基于城市营销理论的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资源型城市研究综述
        1.3.1.1 国外研究现状
        1.3.1.2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城市营销研究综述
        1.3.2.1 国外研究现状
        1.3.2.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价值活动研究综述
        1.3.3.1 国外研究现状
        1.3.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市营销理论概述
    2.2 城市顾客类型
        2.2.1 城市居民
        2.2.2 工商业及投资者
        2.2.3 旅游者
        2.2.4 出口市场
        2.2.5 上级政府
    2.3 城市价值概念及类型
        2.3.1 城市价值概念
        2.3.2 城市价值的类型
        2.3.2.1 相对居民的城市价值
        2.3.2.2 相对工商业及投资者的城市价值
        2.3.2.3 相对旅游者的城市价值
        2.3.2.4 相对出口市场的城市价值
        2.3.2.5 相对上级政府的城市价值
    2.4 城市价值活动
        2.4.1 城市价值链及城市价值活动
        2.4.1.1 城市价值链模型
        2.4.1.2 城市价值链的不足
        2.4.1.3 城市价值活动的界定
        2.4.2 城市价值活动的阶段
        2.4.2.1 城市价值活动的路线
        2.4.2.2 城市价值活动的阶段划分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概况及价值活动现状
    3.1 林业资源型城市概念
        3.1.1 资源型城市概念
        3.1.2 林业资源型城市界定
    3.2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基本情况
    3.3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特征
        3.3.1 价值活动的突发性
        3.3.2 价值活动的高度资源依赖性
        3.3.3 价值活动满足需求的单一性
        3.3.4 价值活动管理体制的独特性
        3.3.5 价值活动周期的明显性
    3.4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动因
        3.4.1 重建城市价值活动基础
        3.4.2 满足变化的需求
        3.4.3 适应城市竞争的需要
        3.4.4 降低城市价值活动的系统性风险
    3.5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的主要现状
        3.5.1 城市价值选择活动现状
        3.5.1.1 城市价值探索的关键点-----选择城市产业组合
        3.5.1.2 城市产业组合的理论探索
        3.5.1.3 城市产业组合的实践探索
        3.5.2 城市价值创造活动现状
        3.5.2.1 城市投资价值创造活动的现状
        3.5.2.2 城市生活价值创造活动现状
        3.5.2.3 城市旅游价值创造活动现状
        3.5.3 城市价值传递现状
        3.5.3.1 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
        3.5.3.2 多途径实现城市投资价值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效率评价——以“后森林采伐时期”伊春为例
    4.1 评价的目的
    4.2 评价对象-以伊春市为例
        4.2.1 伊春市概况
        4.2.2 伊春的林业资源型城市典型性
        4.2.2.1 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
        4.2.2.2 林业资源型城市特征明显
    4.3 评价视角选择----全要素生产率
        4.3.1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4.3.2 评价视角选择的合理性
        4.3.2.1 符合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目的
        4.3.2.2 符合城市营销理论的本质要求
        4.3.2.3 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4.4 评价方法选择
        4.4.1 DEA模型
        4.4.2 Malmquist指数方法
    4.5 伊春城市价值活动效率评价
        4.5.1 变量与样本数据
        4.5.2 伊春城市价值活动全要素生产率评估
        4.5.3 伊春城市价值活动全要素生产率评估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问题分析及重构思路
    5.1 城市价值活动中的主要问题
        5.1.1 城市价值探索中的主要问题---产业组合选择的偏差
        5.1.1.1 城市产业组合理论研究的不足
        5.1.1.2 城市产业组合实践的局限
        5.1.2 城市价值创造中的主要问题---投资价值创造不足
        5.1.2.1 体制调整迟缓
        5.1.2.2 科学与技术研发不足
        5.1.2.3 人力资源建设滞后
        5.1.3 城市价值传递中的主要问题---渠道与形象规划不足
        5.1.3.1 城市形象传播缺乏合理规划
        5.1.3.2 渠道建设缺乏全面统筹
        5.1.3.3 渠道绩效考核缺乏长远考量
    5.2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思路
        5.2.1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实质
        5.2.1.1 寻找与构建新的城市优势
        5.2.1.2 满足城市顾客的新需求
        5.2.1.3 重塑城市竞争力
        5.2.2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指导思想
        5.2.2.1 以满足城市目标顾客的需求为中心
        5.2.2.2 以适应城市竞争为导向
        5.2.2.3 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准则
        5.2.2.4 以解决关键问题为突破点
        5.2.3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基本框架
        5.2.3.1 资源型城市价值的选择
        5.2.3.2 资源型城市价值的创造
        5.2.3.3 资源型城市价值的传递
    5.3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的选择
    6.1 识别主要宏观发展趋势
        6.1.1 宏观发展趋势之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6.1.2 宏观发展趋势之二:经济信息化、知识化
        6.1.3 宏观发展趋势之三: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6.1.4 宏观发展趋势之四:进入老龄化社会
        6.1.5 宏观发展趋势之五:国际碳汇市场兴起
    6.2 分析城市的主要机遇与威胁
        6.2.1 城市主要机遇
        6.2.2 城市主要威胁
    6.3 分析城市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6.3.1 城市主要优势
        6.3.2 城市主要劣势
    6.4 城市愿景的确定---选择产业组合
        6.4.1 城市产业组合选择的基准
        6.4.1.1 产业经济学视角的选择基准
        6.4.1.2 城市营销理论视角的选择基准
        6.4.2 政府、市场的角色与选择模式
        6.4.2.1 政府决策型模式
        6.4.2.2 市场主导型模式
        6.4.2.3 公私合作型模式
        6.4.3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组合再选择
        6.4.3.1 产业组合选择的调整
        6.4.3.2 可选择的产业组合
    6.5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的创造
    7.1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创造的路径分析
        7.1.1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类型间的关系
        7.1.1.1 城市价值类型间关系分析的主要目的
        7.1.1.2 城市投资价值的核心地位分析
        7.1.2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投资价值创造的路径
        7.1.2.1 重构城市投资价值的基本路径
        7.1.2.2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投资价值重构的路径选择
    7.2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投资价值的创造
        7.2.1 改革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7.2.1.1 对偏远林区实施生态移民
        7.2.1.2 逐渐剥离政府职能
        7.2.2 转变城市政府角色
        7.2.2.1 限制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力
        7.2.2.2 为城市价值活动提供法治环境
        7.2.2.3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7.2.3 加强科学技术研发
        7.2.4 强化人力资源建设
        7.2.4.1 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培育体系
        7.2.4.2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体系
        7.2.5 提升城市品质
        7.2.5.1 重新规划城市
        7.2.5.2 改造城市基础设施
        7.2.5.3 改善城市公共服务
    7.3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的传递
    8.1 改善城市形象传播
        8.1.1 改善城市形象设计与定位
        8.1.1.1 明确城市形象设计与定位的原则
        8.1.1.2 重新定位城市形象
        8.1.1.3 健全城市形象要素
        8.1.2 整合城市形象传播
        8.1.2.1 整合不同传播通道的活动
        8.1.2.2 整合不同传播工具的使用
    8.2 改进城市价值分销渠道
        8.2.1 强化渠道成员的城市营销意识
        8.2.2 重新规划城市价值分销渠道
        8.2.3 调整渠道策略
    8.3 实现城市投资价值
        8.3.1 吸引外部投资
        8.3.1.1 建立正确的招商引资原则
        8.3.1.2 规范政府招商引资行为
        8.3.1.3 建立专业的招商引资平台
        8.3.2 拓展本地企业
        8.3.2.1 继续推动国有林业企业的改革
        8.3.2.2 促进本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8.3.3 促进新企业创业
    8.4 本章小结
9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的保障措施
    9.1 组织保障
        9.1.1 组建健全的城市发展管理组织
        9.1.2 明确城市发展管理组织的职能
    9.2 政策保障
        9.2.1 制定产业发展政策
        9.2.2 建立特定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9.2.3 强化环境建设与保护政策
    9.3 文化保障
        9.3.1 建立开放型文化
        9.3.2 建立正确的市场观
        9.3.3 建立创新文化
        9.3.4 发展和培育企业家精神
    9.4 制度保障
        9.4.1 强化产权的界定与保护
        9.4.2 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9.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企业管理认知变革的微观过程:两大国有森工集团的跟踪性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背景
三、研究方法
    (一) 研究背景
    (二) 数据搜集
    (三) 质性资料的分析与编码
        步骤1:质性资料的概念编码。
        步骤2:概念表述的归类和构念结构编码。
        步骤3:理论结构编码与理论模型建立。
四、案例描述
    (一) 企业绩效负向反馈与战略决策者心理特征转变
    (二) 解除:基于初始管理认知的试错学习与主动遗忘
    (三) 变化:基于问题解决的试错学习与设定
        1.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
        2. 龙江森工
    (四) 固化:设定后管理认知的理论化与员工行为惯例的形成
        1.设定后管理认知的理论化
        2. 员工行为惯例的形成
五、讨论
    (一) 管理认知变革的过程观
        1. 管理认知变革经历解除、变化和固化等3个阶段
        2. 管理认知变革过程中管理认知要经过多次设定, 设定是管理认知、环境、企业行为不断互动的结果, 试错学习推动着设定的开展
        3. 战略决策者心理特征的变化推动着管理认知变革的开始和结束
    (二) 试错学习的异质性与案例企业管理认知变革差异的理论解释
        1. 试错学习的异质性
        2. 变异性试错学习、修正性试错学习与案例企业间管理认知变革差异
六、结论
    (一) 基本结论
    (二) 研究局限与展望

(10)基于绿色GDP的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演进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及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本文创新之处
2 林业产业结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
    2.1 绿色GDP相关概念及核算方法
        2.1.1 相关概念
        2.1.2 绿色GDP的核算方法——能值分析步骤
    2.2 林业产业的基本理论
        2.2.1 林业产业的内涵
        2.2.2 林业产业的划分
    2.3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3.1 产业结构的定义
        2.3.2 产业结构演进模式
        2.3.3 产业结构优化
    2.4 灰色系统分析方法
        2.4.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2.4.2 灰色预测方法
        2.4.3 灰色发展决策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绿色GDP的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演进分析
    3.1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资源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社会条件
    3.2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现状
    3.3 基于能值分析的大兴安岭地区绿色GDP核算
        3.3.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3.2 能值方法结果分析
        3.3.3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GDP核算
    3.4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间的演进分析
        3.4.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4.2 林业产业间结构比例的动态分析
        3.4.3 林业产业间的演进分析
    3.5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第一产业内的两阶段演进分析
        3.5.1 数据收集与整理
        3.5.2 林业第一产业内的第一阶段演进分析
        3.5.3 林业第一产业内的第二阶段演进分析
    3.6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第二产业内的演进分析
        3.6.1 数据收集与整理
        3.6.2 林业第二产业内的演进分析
        3.6.3 木材加工及木制品业内的演进分析
    3.7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第三产业内的两阶段演进分析
        3.7.1 数据收集与整理
        3.7.2 林业第三产业内的第一阶段演进分析
        3.7.3 林业第三产业内的第二阶段演进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演进预测及优先发展产业的选择
    4.1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演进预测
        4.1.1 数据收集与整理
        4.1.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林业产业结构的演进预测
        4.1.3 林业产业结构演进预测的结果分析
    4.2 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方法的大兴安岭地区优先发展产业的选择
        4.2.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2.2 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方法的林业产业发展速度的评价
        4.2.3 优先发展产业的选择
    4.3 本章小结
5 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5.1 促进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第一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5.2 促进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5.2.1 木材原材料供给充足条件下的优化对策
        5.2.2 木材原材料供给缺乏条件下的优化对策
    5.3 促进大兴安岭地区林业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大兴安岭地区如何招商引资(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兴安岭地区政务接待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杜维翰.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D]. 温薇.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4]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食品国内竞争力研究[D]. 邹佳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加格达奇林业局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研究[D]. 王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策略研究[D]. 付佳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7]加快促进我国“三林”地区转型发展——基于大兴安岭地区的实地调研[J]. 张燕,滕飞. 中国经贸导刊, 2016(28)
  • [8]基于城市营销理论的黑龙江省林业资源型城市价值活动重构研究[D]. 付存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14(12)
  • [9]企业管理认知变革的微观过程:两大国有森工集团的跟踪性案例分析[J]. 尚航标,黄培伦,田国双,李卫宁. 管理世界, 2014(06)
  • [10]基于绿色GDP的大兴安岭地区林业产业结构演进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D]. 李冬燕.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大兴安岭地区如何招商引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