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网民交流让我兴奋”——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首次通过互联网与公众在线交谈

“与网民交流让我兴奋”——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首次通过互联网与公众在线交谈

一、“和网民交流使我感到兴奋”——中国外长李肇星首次通过互联网与公众在线聊天(论文文献综述)

何杰[1](2020)在《话语幻象视域下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实力得到了迅速增强,但相比于硬实力的快速提升,自身的软实力水平仍然不高。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标志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竞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成为谋求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阿富汗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之一,其他国家提出的不同版本的“丝绸之路”计划对阿富汗也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一带一路”的互惠互通不能只依靠援助经济发展、投资建设基础设施,还需要获得阿富汗对“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政策的认可和共鸣。因此,了解阿富汗及其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就显得很有必要。对于阿富汗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主观性“客观”认知主要依赖新闻媒体。也就是说,阿富汗新闻媒体的涉华报道可以引导和强化阿富汗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客观”认知。那么,分析和研究阿富汗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和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以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黎明新闻网、帕支瓦克新闻网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601篇普什图语涉华报道为语料,结合建构主义、话语幻象、国际传播学的理论,综合运用内容分析、语料库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语言-符号行为、社会影响、语境进行跨学科的分析,以期客观准确地了解阿富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现状以及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从而为中国制定改善在阿富汗的国家形象的策略提供相应的依据。通过研究发现,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在涉华报道中对言语主体、言语内容进行了刻意选择,报道的话语权掌握在阿富汗本土媒体和西方媒体手中,内容突出“中阿关系”、“中国国情”两个议题。同时,涉华报道通过大量使用“反恐是战争”、“和平是旅程”、“国家是人”、“阿富汗是舞台”等隐喻,引导受众接受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对中国身份和角色的框定,即反恐支持者、和平的维护者、参与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主要配角等。整体来看,由于受到中国强势崛起所引发的政治与经济力量格局变化、“西强东弱”的全球传播格局、21世纪以来中阿在各领域的友好务实的互利合作、中国“深度介入、经济止损”的阿富汗政策、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自身利益诉求与阿富汗国家利益互动博弈以及阿富汗社会对社会主义的刻板印象、“国强必霸”历史逻辑、宗教信仰体系差异、西方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建构了一个“坚定支持阿富汗和平与发展、迅速崛起的负责任的和平外交大国”形象,涉华报道中“妖魔化中国”、“中国威胁论”的言论以否定的态度把中国刻画为一个日趋强大、不断强硬、拥有全球野心、存在可能威胁,同时缺乏民主、人权问题和社会问题严重的社会主义国家。

许林[2](2020)在《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文中研究指明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发展,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构;民粹主义与新冠疫情冲击欧美政治,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世界变局影响着中国变局,中国正处于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一是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成为国内市场承载不下自身生产能力的制造业大国,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必须开放开明,以求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增进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二是世界秩序从冷战后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型,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针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性竞争疑虑,中国突破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理念,并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公共产品建设,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密切与深入,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换代,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呈现出网络社交媒体化倾向,以往主要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当下的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等各类传播混合一体无缝接轨的信息扩散交流实践不相适应,亟待创新开拓。如何在大变局中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从理念内核、组织传播、公民外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树立仁和善念为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世界观,学习佛教基督教等组织的成功经验,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创新。论文首先以史为鉴,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剖析了中国仁和理念的进阶之程:炎黄先祖已学会了建立我者与他者之间的非战争关系,顺利实现了三个部落的融合,部落融合后又以禅让制体现出了对权力公正的正确政治追求;而夏、商、周,从部落禅让到宗法分封再到周以后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呈现出了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中国政治视野里的“天下”体系的动态生成,也体现了以“中和”为目标的中国整体哲学观的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将血脉传承里、集体无意识里自远古起就一直充盈着的仁爱万物、和待天下的善念发展成为能维系全球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信念,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理解并拥有这份善念,并将这份善念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理念。论文接着继续使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环境适应、传播主体设定、传播内容把关等三方面总结佛教与基督教等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得失,发现外来宗教在他国的传播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弱化组织色彩,规避与当权者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嫌疑,以得到当权者的支持;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要先树精英形象、寻求社会身份认同,选用与当地精神同质、生活贴近的传播内容,以生动传播形式,进行“适应”传教;三是从文化抵触、文化顺应到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长期自觉的“本土化”过程,不断调整、变化,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地文化。这对我国孔子学院类的文化对外传播组织有启发意义。论文还从现实层面,采用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际舆论利用中国民间舆论消解甚至黑化中国国家舆论场的引导作用的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普通网民借助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些网民却媒介素质堪忧并缺乏相关国际公共关系常识。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方式,认为要利用好社交类平台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应将重心放在引起他者对我方文化的兴趣上,即争夺关注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获取认同度,要采用以下策略:注重关注度、彰显独特性、扩大接触面、铺陈情感律。具体操作方法是:一要善于契合他者文化心理痛点,借势名人晕轮效应,培养超级文化传播者,搭乘热点话题公关;二要政治人物形象个性化、重要人物形象生活化;三要尽一切可能扩大本文化与他者的接触面,因为这是“滚动摩擦”时代的媒介接触,要善于全平台协作传播;四要以情动人,在中国故事里附加上浓烈的感情。

任雨欣[3](2020)在《变译理论下中国诗句口译策略研究 ——以2004-2012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变译理论指导下中国诗句口译,以2004年至2012年总理记者发布会上引用的诗句为例进行具体案例分析。本文主要针对中国诗句的特点及其口译难点,探讨变译理论翻译策略的应用,从而解决诗句口译的难点,更好地传达说话者的意图。变译理论由黄忠廉教授提出,是一种强调翻译变化的翻译理论。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其应用到翻译作品的过程中。然而大多数变译理论应用的研究都集中在笔译活动上,其对口译活动的指导性研究仍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变译理论的指导下诗句口译的研究则更为罕见。实际上,变译理论的一些翻译策略可以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诗句口译所特有的难题。本文主要探讨该理论如何帮助译者解决诗句口译的难点。凝练,追求音韵和对称之美,以及多变的古汉语语法都是中国诗句的特色。针对其特点,口译员需要处理如何化繁为简,删除冗余部分以及消除古今语法差异。本文依据变译理论的翻译策略在诗句翻译中的应用,探讨变译理论的三种翻译策略(阐译、摘译、编译)如何解决中国古诗句口译中的困难,总结合适有效的诗句翻译方法,并为研究者和口译人员提供相关理论和应用参考。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史艳柳[5](2018)在《网络党群沟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由此可见,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在信息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高效,人们开始借助网络来表达利益诉求、参与政治生活,网络已成为党群沟通的重要渠道。在分析网络党群沟通之前,必须进一步明确网络给党群沟通带来了什么,这是网络党群沟通功能提升的内在逻辑。网络创造了虚拟世界,网络党群沟通的背景发生转换;网络提供了新的沟通工具,网络党群沟通的渠道逐步更新;网络引发了传播方式变革,网络党群沟通的过程更为复杂;网络党群沟通促进了行为方式的变革,网络党群沟通的主客体不断变化;网络带来了信息大爆炸,网络党群沟通的内容日益丰富。由此可见,网络与党群沟通的结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促使了党群沟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因此,建构网络党群沟通的分析框架,梳理网络党群沟通现状,并提出完善之策,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现实需要。为了分析的需要,本文从结构要素、运作过程、体系建构三个方面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按照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本文分析了网络党群沟通的发展状况,对网络党群沟通主要方式进行梳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党群沟通逐步兴盛的原因,概括出在前期探索中的基本经验以及得到的启示。同时在梳理现状的基础上,对网络党群沟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之概括为结构要素层面亟待优化、运作过程层面存在障碍、体系建构层面缺乏系统,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同样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路径探索。在结构要素层面,主要表现为网络党群沟通主体、对象、渠道、内容的优化;在互动型运作过程的建构方面,提出要营造互动的氛围、完善沟通规则、关注动态运作;在体系建构的日益完善方面,指出要实现虚拟沟通与现实需求的对接、促进单纯沟通与多层次沟通的融合、推进单项制度与整个体系的耦合。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国外政党加强网络“党群”沟通概况,并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实践探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案例分析,从中概括出国外政党加强网络“党群”沟通的借鉴价值。总的来看,本文研究视角相对比较新。目前从党群沟通角度进行党群关系研究的尚少,而研究网络党群沟通的成果就更少。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架构。就内容而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整个分析框架的构建,这同样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将党群沟通置于网络这一特定的条件下,从网络所特有的特征出发,试图找寻加强网络党群沟通的内在逻辑,进而从结构要素、运作过程、体系建构三方面建构,并将网络党群沟通的实现目标定义为要素优化、运作有序、体系完备。而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从现状、问题入手,并提出对策,研究层层逐步推进,从而形成一个较为明晰的研究脉络。同时将整个网络党群沟通当做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去思考,通过运用结构功能研究方法,既研究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又要研究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试图探寻网络党群沟通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进一步提升了加强网络党群沟通路径建构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政治学、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形成了较为鲜明的观点,有一定的新意。

金强[6](2016)在《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合作组织个成员国的新闻报道做了整体性梳理,具体运用新闻框架、议程设置、发展传播学等理论给予专业性多角度解析,在梳理总结有益经验的同时,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与深层次问题。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和前端控制中,既要有内外报道政策的考量,又要有伊斯兰文化禁忌的观照,除了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的固有专业要求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准确反映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并在宏观上做好信源控制和热点控制,微观上做好表达控制和有害信息管控。涉外报道的经验可以反哺给对外报道,两者也可实现更好联动。与涉外报道标准不同,官媒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更看重冲突性和反常性,而穆斯林民间媒体更看重重要性和接近性。加强国际国内报道文本表达的协调性,应进一步规避西式表达,慎重对待翻译稿件,重视使用直接引语,并坚持独立采制。报道中应避免跨宗教词汇混用,标题拟制和改写应忠于事实,避免误导受众。商业网站在使用伤亡照片时应加技术处理,并应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伤害受众。较之西方媒体,中国媒体表达了更多中立立场,但在部分热点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也与西媒保持了某种事实上的呼应关系。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弱势媒体面对西方强势媒体应验了“羊群效应”,从众报道行为导致多次“塌方式”报道偏差。相关报道通过对冲式、二传手式、转圈式、隐蔽式和多信源式等五种转载方式对接外媒,总体上仍存在外媒依赖症;而语言问题、签证问题、人员配备数量问题、记者换班问题以及官媒驻外记者站的分散性问题等共同影响了采制能力的提升。普通民众、大学生、穆斯林知识分子、非穆斯林知识分子、一般媒体工作人员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华留学生等六类人群普遍认为宗教因素对采制和理解相关报道至关重要,并希望进行更多的独立自主报道。与报道相关的信息流动,存在“不闭环”和“不对流”情况;“沉默的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新情况。由于存在效果测定难度,难以有效减轻话语疲劳症、文化隔膜症、翻译误读症和宣传恐惧症等。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自说自话情况。提升国家的整体话语权,应加强舆论场协调并有效整合现有评论力量。舆论领袖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表观点,应更加重视联合平台建设,保障舆论领袖及时准确顺畅地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舆论表达。“一带一路”战略为改善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媒体进一步指点了方向。伊斯兰国家是中国提升对外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对现有报道的优劣势分析,创新报道思维、加大报道力度,提升报道效果。

张文雅[7](2014)在《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新兴组成部分,以其开放性、实时交互性和受众主导性等独特优势迅猛地传播和发展起来,作用对象越来越多。因此网络的文化交往应该得到大力关注和研究,而这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从到目前所查阅到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以“网络的文化交往”为题的研究尚无。虽然有了相关或相近的研究成果,但是直接针对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研究尚处于孕育之中,更谈不上系统的研究。本文将结合本学科特点从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旨在厘清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与结构、基本原则与价值等问题,从而为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实践服务。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挖掘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的文化交往相关基本内容的探索,认识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困境和原因,最终为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论述:绪论介绍选题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厘定交往、文化、文化交往、网络文化、网络交往、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核心概念,把这些概念的本质提炼出来,从总体上把握其意义。梳理相关理论的界定,从相关研究中把网络的文化交往与相关学科的理论作比较分析,主要目的是从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网络交往与文化交往、网络文化的交往与网络的文化交往等的交叉比较中明晰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研究范式。探索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理论来源和现实基础,通过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引领勾画出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实基础,从当代社会现实中追溯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时代背景及现实意义。第二章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特性、结构、类型、功能进行理论组织与建构。第三章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探究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和困境,并试图找出困境产生的原因。第四章探索网络的文化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网络个体和网络社会两个方面详细分析网络的文化交往的价值及其实现。第五章探讨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发展的路径。从网络文化价值观念、网络主体和网络文化管理制度中寻找新的方法与途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分析归纳与多维系统的研究方法。一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经典着作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梳理和归纳出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内容。二是跨学科研究法,采用宏观和多元的视角对网络的文化交往进行了跨学科的学理性研究。论文中涉及了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和交叉知识。三是分析归纳法,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综合,对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四是多维系统法,对问题的思考尽可能从多个维度全面系统地审视,既分析整体,又分析其要素;既要多个角度,又要注意角度之间的关联。具体说来,本研究的创新点有:一是概念创新,指出“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概念。突破传统视域,紧密结合当今实际,把“文化交往”的概念从日常生活话语中提炼出来,放在网络空间中作立体观察。二是理论创新。一方面,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提炼整理出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交往理论。另一方面,以该理论为指导,对以往的研究成果作一个集中的梳理,以一种更为明晰的方式和逻辑将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核心概念与基本框架展示出来,并对其理论视阈作进一步的拓展和呈现。三是实践创新。针对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出现的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突出时代性与针对性,探索困境产生的原因,并在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与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发展的路径。我们要在网络的文化交往中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文化阵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一份贡献。

周宏刚[8](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邵岗[9](2012)在《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研究》文中认为短短十余年间,互联网获得了飞速发展,不仅网民人数激增,其技术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所产生的冲击波效应,早已超越单纯的技术范围而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对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效率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极大地改变了政治沟通的面貌,以网络为媒介的政治沟通于是在中国异军突起,掌握一定政治资源的政治主体如政府,通过互联网这一特定媒介输送、获得和处理政治信息的行为或过程,引致中国政治沟通体系的加速重塑。网络时代政治沟通的出现发展,有利于民意表达、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提升政府形象、推动民主进程和实现公民权利等。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政府倾听网络民众的声音,互联网的舆论监督功能可以将一个阳光政府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平台并促进政务公开,在现时中国,网络是民众期待的能够沟通他们与政府的神经。探讨网络时代中国网络政治沟通问题,其着眼点首先应该放在厘清网络政治沟通的内涵、特点、主要形态以及相关理论在网络政治沟通中所出现的新变化的前提下,进而把握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的总体状况,特别是阐释网络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可能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最后在分析中国网络政治沟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优化网络时代政治沟通的构想。为什么公众对网络为媒介的政治沟通有这么大的热情,从而导致网络这种技术性的工具会在中国产生这么大的沟通作为?通过对当前社会发展情形的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政治沟通方式主要有选举、会议、大众传媒和信访等,这些沟通方式各有其功效果,也各有其局限。在利益诉求超载而沟通管道不足的制度困境中,互联网的兴起,为官民互动提供了一些补救的可能。集信息工具、意见平台和人际社区于一身的互联网,具有负载量大、成本低、及时快捷、功能丰富等特征,成为政治沟通的理想舞台。此外,中国当下市民社会发展的不成熟,以及传统媒体所构建之公共领域公共性的不足可能制约了公众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而网络刚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民社会发展中的不成熟,且在部分上替代了市民社会的一些功能。同时,网络的平等开放的特性,也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媒公共领域的公共性。但是,网络政治沟通偶尔表现出的非正式、激愤乃至对抗的一面,也给政治过程带来一些撞击甚至负面的后果。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政治沟通的作用,必须要从优化沟通要素、沟通过程和沟通效果方面入手。在人类历史上,技术的发展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网络时代政治沟通对我国未来政治发展的影响,我们也应该抱着谨慎乐观的态度去看待。

王静[10](2012)在《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因素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外交决策理论为依托,从“公众-政府”视角探讨了中国开展“公众外交”后“公众因素对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聚焦于公众因素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重点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回顾公众因素参与中国对中东外交的历史,分析其特点、格局、动因、路径;二是通过公众因素参与中国对中东外交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面向公众的中东外交政策制定机制有待充实和完善,提出了促进外交决策机制创新的建议。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研究公众因素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一、公众参与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历史。本文将有关中国“公众因素对外交政策制定”影响的研究从中国与各大国的外交延伸到中国与地区关系的领域,既兼顾整个中东大局,又聚焦中东地区不同文化、民族的区域如阿拉伯、以色列、伊朗、土耳其等。在对中国公众群体进行适度分类的基础上,对公众参与外交政策制定进行了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通过中国公众对中东地区及其主要国家认识过程研究,分析了公众关注中东外交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既有作为对大国间关系持续关注的延展需要,也有对同处转型时期社会对比考虑的需要,其表现形式呈现出受情感、利益和道义(责任)三种要素的影响。二、公众参与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里程碑。本文将研究对象具体指向中东地区,这一在中国与地区关系层面开展“外交政策制定与公众参与”研究中具有代表意义和高度现实需求的场域。以在中国公众因素影响中东外交政策制定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伊拉克战争为研究重点,分析了公众因素参与所呈现的新动向(如媒体以创新形式全方位报道影响公众参与程度、公众在伊拉克战争前的“反战”与“挺战”情绪等)、新特点(如运用网络载体表达明确意见、公众意见与政府立场遥相呼应但不尽相同、表达内容理性与率性相伴等)、新格局(公众在整个过程中以各种组合方式向政府表达意见,政府也给予回应,在各个行为体互动的过程中呈现出多样而丰富的交流)。三、公众参与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动因。本文认为中国公众对于中东外交的参与已涵盖普通大众、媒体、学者、思想库、行业组织、公民团体等各类公众群体。伊拉克战争以后,面对形势多变、与中国重要利益日益密切的中东格局,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受到了更为广泛、深入、持续的公众影响。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出了公众深度关注中国中东外交的六方面主要动因,即:国家主权利益、地缘政治利益、海外经济利益、海外公民安全利益、外国对华公共外交、价值观作为内政评价标准在外交中的凸显。四、外交决策机制建设。本文客观评价中国公众因素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力,指出了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机制有待充实和完善。提出了增强外交能力,促进外交决策机制创新的建议,如构建涉及外交事务的国民教育机制、完善非涉密外交事务的信息发布机制、充实外交事务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论文提出要认知、理解并关注公众对中国外交政策制定参与兴趣迅速增加、影响程度不断提升的趋势,建议建立一种政府外交政策制定部门与公众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

二、“和网民交流使我感到兴奋”——中国外长李肇星首次通过互联网与公众在线聊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网民交流使我感到兴奋”——中国外长李肇星首次通过互联网与公众在线聊天(论文提纲范文)

(1)话语幻象视域下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
        1.2.2 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
        1.2.3 媒体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3.2 论文的研究目标、任务和难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4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 语料来源和例句体例
        1.4.1 语料的选取和处理
        1.4.2 例句体例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国家形象的内涵和属性
        2.1.1 国家形象的三重内涵
        2.1.2 国家形象的基本属性
    2.2 建构主义的国家形象观
        2.2.1 社会建构主义与国家身份
        2.2.2 后建构主义与国家身份
        2.2.3 国家形象的建构机制
    2.3 话语幻象理论
        2.3.1 话语幻象
        2.3.2 话语幻象的分析路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语言-符号行为分析
    3.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言语主体分析
        3.1.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稿件来源分析
        3.1.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信源分析
    3.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言语内容分析
        3.2.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议题分析
        3.2.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及物性分析
    3.3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言语形式分析
        3.3.1 战争隐喻
        3.3.2 旅程隐喻
        3.3.3 拟人隐喻
        3.3.4 表演隐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社会影响分析
    4.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的中阿互动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4.1.1 阿富汗的好邻居
        4.1.2 阿富汗的好朋友
        4.1.3 阿富汗的重要伙伴
        4.1.4 难以完全信赖的中国
    4.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的中国国际形象
        4.2.1 负责任的和平外交大国形象
        4.2.2 新兴崛起的强权国家
    4.3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的中国国内形象
        4.3.1 政治形象
        4.3.2 经济形象
        4.3.3 社会形象
        4.3.4 文化形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语境分析
    5.1 国际力量格局的影响
        5.1.1 国际政治格局保持多极化发展势头
        5.1.2 东西方经济力量共同推进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
        5.1.3 全球传播格局依然呈现“西强东弱”的态势
    5.2 中国与阿富汗交往互动的影响
        5.2.1 中阿政治互信不断深化
        5.2.2 中阿经贸合作日益密切
        5.2.3 中阿加大军事安全合作
        5.2.4 中阿人文交流日趋活跃
    5.3 国家利益的影响
        5.3.1 阿富汗国家利益的界定
        5.3.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的“国家性”
        5.3.3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的“市场性”
    5.4 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5.4.1 历史传统意象的固化和延展
        5.4.2 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的折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一)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内容分析编码表
    附录 (二)黎明新闻网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列表
    附录 (三)帕支瓦克新闻网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列表
作者简历

(2)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1.4.1 研究重点
        1.4.2 创新之处
    1.5 主要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内容分析法
第2章 先人理念:中国仁和的进阶之程
    2.1 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融合选择
        2.1.1 炎、黄、蚩尤的“三国”融合
        2.1.2 禅让故事里的权力公正
        2.1.3 夏、商、周的整体世界观
    2.2 汉朝的均势“和”策略
        2.2.1 汉匈一家的“和”理念
        2.2.2 汉匈共处的“和”策略
        2.2.3 汉匈相争的“有利均势”战
    2.3 唐代:夷狄一体的开放格局
        2.3.1 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格局
        2.3.2 广迎宾朋的社会实体格局
        2.3.3 多元融合的灿烂文化成果
    2.4 全球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
        2.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他山之石: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
    3.1 “理解他者的理解”:传播之环境适应
        3.1.1 方法:分寸感与“理解他者的理解”
        3.1.2 把握两国关系,规避可能风险
        3.1.3 理解传播体制,处好公共关系
    3.2 个人传经与组织布道:传播之主体设定
        3.2.1 弱化组织色彩,淡化文化领导权之争
        3.2.2 树立精英形象,寻求身份认同
    3.3 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之内容把关
        3.3.1 精神求同,“适应”传教
        3.3.2 内容求轻,形式生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实压力:国际舆论与中国民间舆论的双重误读
    4.1 民间意识与国家理念的错位
        4.1.1 从2020新冠肺炎疫情看国际舆论对民间舆论的利用
        4.1.2 官方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舆论引导
        4.1.3 民间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意义消解
        4.1.4 常识缺乏下的错位与误读
    4.2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4.2.1 远方的乌托邦
        4.2.2 愚昧的中国
        4.2.3 黄祸论
        4.2.4 中国崩溃论
        4.2.5 中国威胁论
    4.3 被掩敝的国际公共关系
        4.3.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受双方母国关系的缺席
        4.3.2 传播模式对传受双方母国关系模式的忽略
        4.3.3 传受双方母国关系被掩蔽的原因探究
        4.3.4 对外文化传播主体的公民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变局中的中国文化对外“轻传播”策略
    5.1 “轻传播”的概念探析
    5.2 路径选择:万物自生听的网络社交媒体
        5.2.1 技术基础:“沉浸”泛在的网络信号覆盖
        5.2.2 渠道平台:内容、服务、账号的多维信息超市
        5.2.3 范围特征:人内、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的组合传播
    5.3 实践创新:“轻传播”的效果四律
        5.3.1 注重关注度
        5.3.2 彰显独特性
        5.3.3 扩大接触面
        5.3.4 铺陈情感律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变译理论下中国诗句口译策略研究 ——以2004-2012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Methods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velopment on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2.2 Studies on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2.3 Studies on Interpretation on Press Conference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AND INTERPRETING OFVERSES OF CHINESE POEMS
    3.1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3.1.1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3.1.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pragmatic value of the TVT
    3.2 Interpreting of Verses of Chinese Poems
        3.2.1 Chinese poetry itself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3.2.2 Difficulties of interpreting of verses of Chinese poems
Chapter Four CASE STUDY---STRATEGIES EMPLOYED IN CHINESE VERSES INTERPRETING
    4.1 Explaining Interpreting
    4.2 Selective Interpreting
    4.3 Edited Interpreting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5)网络党群沟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论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关于上述研究的评价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一)重点
        (二)难点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网络党群沟通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沟通
        二、政治沟通
        三、党群沟通
        四、网络党群沟通
    第二节 网络党群沟通功能提升的内在逻辑:网络给党群沟通带来了什么
        一、网络空间的虚拟转换了党群沟通的背景
        二、沟通工具的高效优化了党群沟通的渠道
        三、传播方式的革新改变了党群沟通的过程
        四、思维行为的转变影响了党群沟通的主客体
        五、承载信息的巨大丰富了党群沟通的内容
    第三节 网络党群沟通的意义
        一、拓展党群沟通渠道,密切党群关系
        二、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提高执政能力
        三、满足政治参与需求,维护社会和谐
    第四节 网络党群沟通的分析框架
        一、网络党群沟通的实现目标分析
        二、网络党群沟通的结构要素分析
        三、网络党群沟通的运作过程分析
        四、网络党群沟通的体系构建分析
第二章 网络党群沟通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网络党群沟通的发展状况
        一、积极“织网”,从单一到多样
        二、带头“触网”,从被动到主动
        三、日益“懂网”,从封闭到公开
        四、纷纷“用网”,从单向到互动
    第二节 网络党群沟通的主要方式
        一、从沟通主体主动发起的角度
        二、从沟通对象主动参与的角度
    第三节 网络党群沟通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一、网络党群沟通逐步兴盛的原因
        二、网络党群沟通探索的基本经验
        三、网络党群沟通前期探索中得到的启示
第三章 网络党群沟通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结构要素层面亟待优化
        一、网络党群沟通主体方面
        二、网络党群沟通对象方面
        三、网络党群沟通渠道方面
        四、网络党群沟通内容方面
    第二节 运作过程层面存在障碍
        一、运作的不平衡
        二、参与的无序化
        三、反馈的随意性
    第三节 体系构建层面缺乏系统
        一、虚拟和现实没有兼顾
        二、单一和多元难以协调
        三、部分和整体缺乏统筹
第四章 加强网络党群沟通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结构要素层面的优化
        一、网络党群沟通主体的优化
        二、网络党群沟通对象的优化
        三、网络党群沟通渠道的优化
        四、网络党群沟通内容的优化
    第二节 互动型运作过程的构建
        一、营造互动氛围
        二、完善沟通规则
        三、关注动态运作
    第三节 体系建构的日益完善
        一、虚拟沟通与现实需求的对接
        二、单纯沟通与多层次沟通的融合
        三、单项制度与整个体系的耦合
第五章 国外政党加强网络“党群”沟通概况及借鉴价值
    第一节 国外政党加强网络“党群”沟通的概况
        一、加大政党自身宣传力度
        二、创新密切联系民众方式
        三、拓展民众参政议政渠道
        四、助力政党赢得执政地位
    第二节 案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加强网络“党群”沟通的实践探索
        一、利用博弈资源,占领舆论高地
        二、提供参与平台,加强与民沟通
        三、创新沟通载体,吸引年轻群体
        四、加强网络监管,降低负面效应
        五、推行电子政务,高效为民服务
    第三节 国外政党加强网络“党群”沟通的借鉴价值
        一、适应形势需要,打造政党网络阵地
        二、尊重媒体规律,调整政党行为策略
        三、加大监管力度,保证渠道沟通顺畅
        四、注重虚实结合,赢得民众支持信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1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厘定与关系梳理
1.1 “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特征
1.2 911 事件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话语特征与“伊斯兰恐怖论”
    1.2.1 西方话语构建下的伊斯兰世界与“恐怖主义”界定的逻辑对立
    1.2.2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形象建构与“伊斯兰恐怖论”
1.3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梳理
    1.3.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建交情况与外交关系特征
    1.3.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新局面
1.4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媒体交往与合作
    1.4.1 伊斯兰国家的媒体发展概况与对华交往情况
    1.4.2 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媒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5 911事件后的报道分期及本研究的媒体考量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传播者与传播控制分析
2.1 传播主体分析
    2.1.1 传播组织与传播机构分析
    2.1.2 传播工作者分析
2.2 传播法律法规与宗教禁忌分析
    2.2.1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分析
    2.2.2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分析
    2.2.3 伊斯兰教的基本禁忌与报道注意事项
2.3 微观控制分析
    2.3.1 表达控制分析
    2.3.2 屏蔽控制分析
2.4 宏观控制分析
    2.4.1 报道的信源控制分析
    2.4.2 热点与热度控制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内容与文本话语分析
3.1 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征分析
    3.1.1 常规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1.2 宗教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1.3 战争及冲突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3.2 报道规范与报道伦理分析
    3.2.1 报道中的价值判断与信息选择分析
    3.2.2 报道中的“羊群效应”与“破窗”现象分析
    3.2.3 报道中的新闻失实与新闻想象问题分析
    3.2.4 报道中的题材偏好与报道失衡问题分析
3.3 报道的文本话语分析
    3.3.1 报道文本的表达方式分析
    3.3.2 报道文字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3.3 报道的立场和倾向性分析
3.4 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使用“恐怖”和“惊悚”的图片而不加修饰
    3.4.2 涉及伤亡图片未经技术处理而直接呈现
    3.4.3 报道缺乏原创图片或配图牵强
    3.4.4 选用图片缺乏宗教人文关怀
    3.4.5 商业网站过多转载猎奇和揭丑类负面图片
3.5 视频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媒介渠道与报道能力分析
4.1 报道的信源与渠道类型分析
    4.1.1 外媒渠道分析
    4.1.2 大陆官方媒体渠道及其报道量分析
    4.1.3 伊斯兰国家事主国媒体渠道分析
    4.1.4 中国穆斯林民间媒体渠道分析
4.2 报道与评论能力分析
    4.2.1 官方媒体向伊斯兰国家派驻记者站能力分析
    4.2.2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资料配置能力分析——以新华网为例
    4.2.3 新闻采制难度与报道风险分析
    4.2.4 原创评论能力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受众和效果分析
5.1 报道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5.1.1 受众的基本特点与舆情生成分析
    5.1.2 受众调查与结果分析
5.2 报道的传播效果测定
    5.2.1 传播效果测定的基本情况
    5.2.2 “沉默的螺旋”在传播效果中的体现
    5.2.3 传播效果测定难度与测定行为缺失
    5.2.4 传播中的“不闭环”与“不对流”现象分析
5.3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5.3.1 议程设置的差异性分析
    5.3.2 从搜索引擎结果看议程设置
    5.3.3 从新闻评奖与评选看议程设置
5.4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意见领袖分析
    5.4.1 舆情的差异性与舆论制衡分析
    5.4.2 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作用机理分析
    5.4.3 意见领袖的平台建构与串场作用分析
5.5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对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效果
5.6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对网络文化问题的研究
        (二) 对文化交往问题的研究
        (三) 对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概念
    一、核心概念厘定
        (一) 交往
        (二) 文化交往
        (三) 网络的文化交往
    二、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相关理论
        (一) 网络文化与文化学意义的文化
        (二) 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
        (三) 网络交往与文化交往
        (四) 网络文化的交往与网络的文化交往
    三、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交往理论
    四、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现实基础
        (一) 文化全球化是网络的文化交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是网络的文化交往产生的催化剂
        (三) 我国文化软实力相对滞后是网络的文化交往发展的瓶颈
        (四)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网络的文化交往开展的动力
第二章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与结构
    一、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
        (一) 人的精神虚拟存在方式
        (二) 人的自我认识手段
        (三) 人的本质彰显途径
        (四) 人的本质的消解与丧失
    二、网络的文化交往的二重性
        (一) 虚拟性与实在性的统一
        (二) 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
        (三) 自由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四) 去中心性与中心性的统一
    三、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结构
        (一) 实体结构
        (二) 意义结构
        (三) 辩证结构
    四、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类型
        (一) 网络个体之间的文化交往
        (二) 网络群体之间的文化交往
        (三) 网络个体与网络群体之间的文化交往
    五、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功能
        (一) 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二) 海量信息的交流与整合
        (三) 虚拟情感的沟通与宣泄
        (四) 自我发展的实现与张扬
第三章 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困境和原因
    一、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
        (一) 网络的文化交往主体的扩大化
        (二) 网络的文化交往内容的深入化
        (三) 网络的文化交往行为的复杂化
    二、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困境
        (一) 网络的文化交往与现实的文化交往的冲突
        (二) 网络的文化交往与传统的文化交往的碰撞
        (三) 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与西方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摩擦
    三、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困境的原因
        (一) 网络自身的弊端
        (二) 网络主体的失范
        (三) 网络“把关人”的困境
        (四) 西方文化强势扩张与我国文化弱势图存的现实
第四章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与价值
    一、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 差异与认同的统一
        (二) 冲突与融合的统一
        (三) 需求与供给的统一
        (四) 较量与制衡的统一
    二、网络的文化交往的价值
        (一) 网络个体价值
        (二) 网络社会价值
        (三) 网络价值实现
第五章 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和谐发展
    一、建构网络文化价值观念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话语方式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交往网络化
        (三) 传递“中国好声音”
        (四) 引导网络俗文化“高端大气上档次”
    二、激发网络主体潜力
        (一) 网络个体: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的关键
        (二) 网络群体: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的重中之重
    三、建立网络文化管理制度
        (一) 开展网络道德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二) 政府依法主导网络文化管理
        (三) 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多管齐下
        (四) 技术支撑构筑防洪堤坝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8)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2 基本统计
    2.1 样本分布
    2.2 报道篇幅
    2.3 稿件来源
    2.4 发稿地点
    2.5 消息来源
3 议题分析
    3.1 政治议题
    3.2 经济议题
    3.3 军事议题
    3.4 文化议题
    3.5 社会议题
    3.6 环境议题
    3.7 科技议题
    小结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国家利益
    5.2 市场压力
    5.3 政党政治
    5.4 西方文化
    5.5 职业理念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样本摘要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9)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现实场域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第五节 、选题的难点和创新
第一章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释解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的涵义
        二、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的特征
    第二节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主要形态
        一、 政治权威参与角度
        二、 公众网民参与角度
    第三节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中的相关理论解析
        一、 “把关人”理论
        二、 “舆论瀑布”理论
        三、 “沉默的螺旋”理论
        四、 “议程设置”理论
第二章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与传统政治沟通对比评价
    第一节 、传统政治沟通
        一、 传统政治沟通的方式种类
        二、 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第二节 、传统媒体政治沟通
        一、 作为沟通渠道的重要地位
        二、 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第三节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
        一、 互联网具有媒体特征
        二、 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分析
第三章 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兴起透视
    第一节 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兴起的时代背景
        一、 信息技术形塑社会
        二、 民主化浪潮
        三、 全球化浪潮
        四、 政府改革浪潮
        五、 社会结构转型浪潮
    第二节 直面网络的中国政治沟通
        一、 初步发展的中国网络沟通
        二、 网络全面介入中国政治沟通举要
        三、 网络政治沟通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四、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热在中国兴起的现实成因
第四章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影响
    第一节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的正向效应
        一、 加速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
        二、 维护和巩固政治秩序
        三、 推动科学民主决策
        四、 提升政府形象
    第二节 网络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的负向效应
        一、 主流政治文化方面
        二、 政治稳定因素
        三、 政治决策角度
        四、 影响政府管理
        五、 冲击国家安全
第五章 网络发挥政治沟通功能的内在审视
    第一节 市民社会
        一、 市民社会的诠释
        二、 中国的市民社会研究
        三、 媒体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以及网络对于市民社会建设的契合性
        四、 网络部分补充和替代了中国市民社会发展的不足
    第二节 公共领域
        一、 公共领域的概念
        二、 传媒与公共领域
        三、 传统媒体公共领域之公共性不足
        四、 信息时代网络公共领域的“重兴”
第六章 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节 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的主要障碍
        一、 沟通要素方面
        二、 沟通过程方面
        三、 沟通效果方面
    第二节 优化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的对策
        一、 优化沟通要素
        二、 改进沟通过程
        三、 提升网络沟通效果
结语 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的乌托邦式期待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因素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四、 论文的基本结构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公众因素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公众因素及外交政策制定的基本涵义
        一、 “公众”概念及其分类
        二、 “公众因素”的概念解读
        三、 “外交决策”的概念解读
    第二节 公众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一、 外交决策理论中的公众因素
        二、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视角下的外交政策制定
        三、 中国公众外交对公众因素的理论认知
    第三节 影响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公众因素
        一、 精英群体对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参与
        二、 大众群体对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参与
第二章 公众因素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影响的溯源
    第一节 公众因素在中国外交中的显现
        一、 20 世纪二十年代:舆论、运动等对国家外交的影响
        二、 新中国建立后的“民间外交”
        三、 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外交政策制定方式的细微变化
        四、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全方位外交
    第二节 公众因素与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互动
        一、 精英阶层和普通大众开始共同参与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互动
        二、 公众因素参与外交政策制定互动得以实现的原因
        三、 公众与中国大国外交政策制定互动的特点
    第三节 公众因素关注中国中东外交的历史回顾(1949-2001 年)
        一、 公众对中东地区的认识过程
        二、 公众关注中东外交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伊拉克战争是公众参与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里程碑
    第一节 公众对伊拉克战争中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参与
        一、 公众在伊拉克战争前的“反战”与“挺战”
        二、 平面媒体在意见持中之余创新形式表明立场
        三、 电视媒体以全方位的创新报道影响公众参与程度
        四、 专业学者缺席反战与主战之争
    第二节 公众参与伊拉克战争中的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特点
        一、 公众意见的诉求是与政府建立沟通机制
        二、 不同层次的公众参与有待建立理性的舆论氛围
        三、 网络媒体成为公众参与的重要渠道
        四、 政府态度与公众意见在伊拉克战争问题表达上的总体态势
    第三节 伊拉克战争问题体现公众因素参与外交政策制定新格局
        一、 公众因素参与外交政策制定的行为体格局探讨
        二、 从伊拉克战争问题看公众参与中东外交政策制定讨论的本质
第四章 伊拉克战争后公众参与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伊拉克战争后公众参与中东外交的案例举要
        一、 7·5 事件前后的中土关系
        二、 伊朗核问题上的公众与中国外交政策制定
        三、 利比亚“撤侨”中的中国外交与公众
        四、 中东剧变下的中国外交与公众
        五、 以色列在华形象的改观和沙特阿拉伯在华形象的优化
    第二节 公众参与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动因分析
        一、 国家主权利益
        二、 地缘政治利益
        三、 海外经济利益
        四、 海外公民安全利益
        五、 外国对华公共外交
        六、 价值观作为内政评价标准在外交中的凸显
    第三节 公众因素影响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路径
        一、 议题设置阶段与政策制定准备
        二、 公众-政府间的政策辩论与决策成型
        三、 公众舆论监督与政策在执行中的完善
第五章 公众因素促进外交决策机制创新
    第一节 面向公众的中东外交决策机制有待充实
        一、 公众对国际事务的认识有待提高
        二、 公众参与外交讨论需更加理性
        三、 政府外交信息发布和议题设置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 政府外交政策制定参考的信息来源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第二节 促进外交决策机制创新以增强中国外交能力
        一、 构建涉及外交事务的国民教育机制
        二、 完善非涉密外交事务的信息发布机制
        三、 充实外交事务公众参与机制
        四、 丰富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机制
    第三节 客观认识公众因素对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
        一、 公众因素与外交政策制定的关系评价
        二、 发挥外交决策对公众的引导作用
        三、 实现公众同外交政策制定的良性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四、“和网民交流使我感到兴奋”——中国外长李肇星首次通过互联网与公众在线聊天(论文参考文献)

  • [1]话语幻象视域下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何杰.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2]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 许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变译理论下中国诗句口译策略研究 ——以2004-2012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为例[D]. 任雨欣.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网络党群沟通研究[D]. 史艳柳.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 金强. 河北大学, 2016(02)
  • [7]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D]. 张文雅.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8]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9]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研究[D]. 邵岗. 复旦大学, 2012(02)
  • [10]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因素影响研究[D]. 王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与网民交流让我兴奋”——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首次通过互联网与公众在线交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