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宅产业化呼唤先行者(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1](2021)在《论张黎电视剧导演艺术》文中研究指明电视剧是一门动态的视觉艺术,它以流动的影像作为叙事手段,不同导演的差异化创作赋予作品不同的特质。电影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张黎自觉践行着“电视剧制作电影化”这一创作理念,将电影艺术的修辞策略和技术手法运用于电视剧的创作之中,张黎及其作品由此成为视觉文化语境下可贵的剖析范本。张黎对于影像系统的精心经营并没有遮盖对重大主题和人物命运的表达内容,他用影像带领观众走进尘封的悲壮历史,以理性的眼光反思社会顽疾所在。其着眼之高,视域之广,提升了电视剧文本的文化内涵、历史深度、艺术价值和研究层次,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富有引领意义的美学典范。在瞬息万变的视觉文化时代,考量大众审美的消费需求和电视剧艺术价值引领的双重诉求,总结出一定的视觉审美范式尤为重要。因此,本论文关于张黎电视剧导演艺术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充分阐释张黎个性鲜明、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其次,为电视剧视觉形象建构提供范例;最后,为当代电视剧创作在平衡“作者化”与大众审美趣味的探索中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张黎的艺术创作历程入手,全面论述张黎的艺术创作理念和精品创作实践;第二章以张黎导演电视剧的艺术文本为研究对象,从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文本分析,深入地把握张黎创作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视觉文化、符号学、叙事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析张黎颇具实验性质的视觉形象建构和表达方式,并总结其中的内涵承载;第四章从张黎电视剧的先锋前卫与大众化转向的创作实践出发,为当下的电视剧创作中如何实现精英话语与通俗艺术的结合提供启发。
聂鑫[2](2020)在《产城融合视角下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发展小城镇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带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小城镇已逐渐成为城镇化运动新的主力军与城乡沟通的核心枢纽。由于小城镇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高速的城镇化浪潮扩张让其需要一个媒介去适应建设规模的扩大。以产业为支撑,建设发展有特色的小城镇,从而形成城乡发展的增长极成为我们现阶段的目标。我国对于各类特色小城镇的打造仍处于探索阶段,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在众多特色小镇中以体育运动为特点的一类,在国家大政策背景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蓬勃发展,不免遇到一些问题,通过对已有案例的归纳总结,梳理其规划设计与产业运营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从“产业选择+规划设计+保障实施”的综合系统规划方法,从规划建设优化与产业布局升级的角度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后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拓展分析,以此提高特色小镇整体的发展水平。文章首先阐述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其三方面的研究综述进行梳理,总结小镇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文章的研究技术路线。随后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文章相关基础理论内容。文章核心内容从多角度论证产业选择对小镇空间布局的引导与影响,从而通过实例列举从多角度详细构建运动休闲小镇的空间规划体系。并详细阐述运动休闲小镇特色产业营造,特色空间布局营造,特色空间规划设计营造,特色运营方案的具体办法。最后是规划实践部分,结合运动休闲小镇的具体项目实践,从小镇背景和上述的产业选择、规划设计、保障实施三个角度综合的进行评价和展望。
宋浠睿[3](2020)在《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内忧外患,动荡不安。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为了改变中国屈辱的命运,推翻了中国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转型,并建立了中华民国。带着如何使中华儿女真正吃饱穿暖的现实思考,孙中山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对策,并建立了民生主义思想体系。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将对民生问题的考察提升到为国家民族担当的高度,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这一思想涉及土地、经济以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素材。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做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但是只有全面把握民生主义的内涵,深入理解民生主义所凸显的理论局限与内在矛盾,才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更为切实地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价值。本文不仅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具体内涵,同时深入研究其详细的发展脉络,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民生主义,梳理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以及把握其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当前的研究现状,简要做了相关概念的阐释,提出了研究途径与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交代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溯源,通过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和西方社会的民生理论及政策实践的回顾与考察系统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渊源。任何思想家的理论学说都是经过了大量的理论铺垫与现实实践形成的,思想理论溯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铺垫与支持。第三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涵,简要分析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根本、核心、基础与实现的途径。第二部分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发展历程,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阶段、发展过渡阶段和飞跃完善阶段。第四章通过历史文献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历史流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围绕中国共产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和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主要从政策和理论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纵向对比两党都是在继承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方面的完善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在民生方面的缺失与不足。第五章是新时代视域下对孙中山民生主义加以评析。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和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三个方面。旨在对孙中山民生主义进行相对系统、公正的评析。第六章整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也就是当代价值。笔者在此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当代价值整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在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仍然可以从孙中山民生主义中提取许多的启示与价值。
赵跃[4](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指出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刘浩[5](2020)在《文本叙事视角下当代乡村民宿的建构文化研究 ——以湘黔桂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增长稳定快速,人们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得到满足,开始普遍转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更高的精神享受,旅游业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高速增长,“美丽乡村”的政策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催生了乡村民宿的发展。湘黔桂地区作为国内重要的民宿聚集地,孕育了众多地域性的民宿建筑,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湘黔桂地区坐拥优质的山水和人文资源,然而民宿的质量稂莠不齐,“酒店风”、“仿古风”、“抄袭风”、“布景化”现象较为突出,许多民宿对乡村文化缺乏贴切的逻辑表达。研究从建筑的本体语言出发,以湘黔桂地区的乡村民宿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认为:“建构”是乡村民宿进行乡土叙事的现实策略。本文首先对研究涉及到的重要理论和研究对象的发展历程进行论述,梳理了建构文化和文本叙事的理论发展,对其中的重要概念进行了思辨,对建构与叙事的内涵联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起文本叙事视角下建构研究的逻辑框架。以此框架为基础,研究对选取的重要民宿聚居地——湘黔桂地区的乡村民宿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梳理了湘黔桂地区的乡村民宿的发生与发展。在对具体的11个案例的论述中,结合建造者、设计者和使用者在民宿叙事中的不同作用,从民宿概况、民宿的建造、民宿的叙事三个维度展开。接着对湘黔桂地区乡村民宿的叙事载体进行归纳整理,从材料的使用、构造做法、结构策略三个方面对乡村民宿建构的“物质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了湘黔桂地区的建构差异性。然后文章又探讨了乡村民宿的建构对乡土叙事的具体呈现,从建构的叙事表达、叙事体验、叙事结构等维度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了乡村民宿的叙事意义。建构的感知研究以现象学为基础,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基于不同的建构策略,对乡村民宿的三种叙事结构,“线性叙事”、“并置叙事”和“拼贴叙事”分别进行了总结研究。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乡村民宿的叙事趋向,从“建筑的本体语言”和“地域性的叙事”两个层面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更具实操性的策略。文章的最后是对乡村民宿无序的建构现象和民宿建造中“布景化”倾向的回应。为了实现乡村民宿的乡土叙事,建构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关注建筑的叙事体验是民宿建造的真正源动力。我们在营造舒适住居空间的同时,要注重建构的构成逻辑、表意手法及叙事方式,注重对乡土文脉的辩证延续,将体验者的地位放在中心,突破观念的束缚来重塑中国乡土场所。概言之,本文初步构建了文本叙事视角下的乡村民宿建构文化研究体系,建立了叙事和建构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湘黔桂地区乡村民宿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本论文试图通过这一完整的逻辑与操作过程,为乡村民宿的实践发展提供基础铺垫。
夏晶晶[6](2020)在《当社区成为“遗产”:程阳侗寨文化遗产旅游的活化研究》文中指出遗产,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非常珍贵的文化印记,也是资政育人的重要文化资源。遗产的活化与利用近年来受到学界、业界、政府的高度关注。旅游作为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与利用的最好方式之一,这得益于旅游所具有的受众面广、社会与经济效益最突出的特点。本文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侗寨为田野点,运用旅游人类学为研究视角,并采用旅游地理学、经济人类学、旅游规划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考察三江程阳八寨旅游发展的历程及文化保护的举措,深入的分析程阳侗寨以程阳风雨桥为中心,逐渐辐射周边特色民族村寨,从而建立起一个以桥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大社区的过程。观察在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的价值体系下,当地村寨民众的日常生活融入旅游并运用他们的智慧应对这场“遗产化”浪潮的过程,并将其视为一种生计参与到旅游发展中,从而实现“传统村寨”向“旅游社区”的成功过渡。思考如何保护程阳侗寨的文化遗产,使其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合理利用,在利用中使当地人受惠。让文化遗产融入文化旅游,通过旅游开发,使文化遗产得以活化,最后出程阳八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利用的发展路径:承继侗寨民族遗产的肌理、激活侗寨传统遗产的特色、构建村寨合理自洽的机制、选择精致民族遗产的利用方式。
彭亮[7](2020)在《对全屋整装与定制家居发展趋势的再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当前我国家居市场的分析,指出全屋整装与定制家居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家居行业、房地产业、建筑室内装饰行业包括泛家居领域都在聚焦关注与跨界合作的重要话题,同时指出全屋整装与全屋定制泛家居跨界创新是当下一大趋势,并对中国定制家居行业的发展趋势与痛点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与分析,希望引起行业与企业的关注。
王征[8](2019)在《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智能家电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大趋势,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消费理念以及新的消费方式。消费者在未来将会购买整套智能家电或者购买智能家电下的一个分类,比如说-厨房家电、卫浴家电等。企业通过上门安装指导,不仅能够方便消费者,还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企业技术性差距的变小,市场上的智能家电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放到家居生活中,品牌与品牌之间没有差异性,影响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同时“家族化”的模式使得同一品牌的智能家电产品之间的兼容性更好。在这里笔者引入家族化的概念,通过对智能家电进行家族化的设计,使得产品在后续的研发过程当中形成企业的家族化形象。目的在于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的时候,提高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的辨识度,树立差异化的企业形象。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对国内外的智能家电产品及家族化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二是基于一般产品家族化设计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智能家电的特征,界定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概念及特征;三是在通过对智能家电产品引入家族化必要性的分析,为下文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做了理论性的基础;四是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关于用户对于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相关数据,为下文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模式构建提供了方向;五是从感官、交互方式、界面风格、家族化控制四个方面对同一品牌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进行模式构建;六是将作者所构建的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模式和美的智能家电产品进行结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个方面:一是界定了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的概念和特征;二是构建了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的模式;三是将构建的家族化模式进行实践。
于健[9](2019)在《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叶美国重要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文化活动家。他的一生创作有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近百部,此外还发表有自传、回忆录、游记等多部。他的小说创作是他的主要文学成就,铸成了他的文学大师身份,并历来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文化意蕴着称于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包括福克纳、海明威、T.S.艾略特在内的诸多美国作家和评论家都曾高度评价他的小说创作,认定他的创作在美国文学传统中所占的奠基地位及对后世美国文学的重大影响。他们的评价引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着名作家、评论家对吐温的小说创作做出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什么是吐温小说艺术中具有持久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要素?这些要素在吐温的小说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对于说明小说艺术规律具有怎么的意义?鉴于诸多评论家也曾刻意强调他的创作所具有的意象化特征,我们很自然地将目光集中到了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上。我们发现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在美国民族文学传统初步形成的时期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这也意味着,他的小说创作所包含的意象描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种价值无论对于吐温在美国民族文学史上占有的位置,还是对于在世界文学范围内美国文学地位的确立,以及世界文学总体形态的构成,都有成立的理由。同时,这种意象描写不仅在和同时代美国其他作家的对比上,而且在和世界文学史上相当普遍的小说艺术创作的对比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个性化和体系化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吐温各体小说(长篇小说为主,中、短篇小说为辅)包含的意象描写,考察和研究其小说意象产生的成因、特征、艺术技巧,以及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兼及他的小说意象对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做出的美学贡献。期望对其意象创造的经验做出客观的考察和理论性的总结,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经典的范例和有益的借鉴。研究吐温小说的意象,就必然依靠对于意象概念的定义和理解。本文依据中国古典意象观念,借助中国历代主要意象理论,形成阐述吐温小说意象的理论视角,据此对马克·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加以考察阐释,以便深入挖掘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深层含义以及个人化的形式技巧,探索到推动马克·吐温创作的动力性因素,即马克·吐温的个人经历和人格特质中推动他进行艺术创造的因素,以及美国社会现实中产生的创立美国民族文学的历史要求。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为了解决学术研究的前提问题,本文在第一章中便对涉及到的若干重要概念做一简要的说明。这些概念包括意象、核心意象、象征型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意象理论观念。在梳理概念范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中形成的意象概念和西方国家的意象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方社会在古代时期对意象很少探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主要从戏剧形象,即演员的扮演形式和装束方面,关注到这一艺术因素。在古罗马抒情诗人那里,尽管描绘到众多意象诸如自然山川和诸神象征,但也没有达到近代以来对于象征方法的热衷程度;在中国,则呈现出另一趋势。早在《诗经》《楚辞》形成的时代,诗人就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和象以及辞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老庄一派哲学伦理学,对中国古代的意象观念发生了深刻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运用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理论对吐温小说意象进行分析阐述时,既考虑到中外意象观念的差别,又侧重利用了两者的一致之处,使文本的分析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次,为了探讨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个人成因,本文对促成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社会和个人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特别是对具有直接作用意义的吐温个人性格特征做了比较细致的总结概括。为此,本文在同是基础部分的第二章,对马克·吐温生活的时代生活和美国社会基本状况做了一般性说明,对吐温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观念乃至一般性格心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论证,目的是要揭示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如何相互作用,并同时对吐温的小说意象的产生发挥了实质性作用。再次,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艺术的构成。这部分是在初步整理吐温的小说意象描写的分布、类型、呈现方式、基本构造后,对若干具有重大意义的意象所做的尽可能全备的分析论证。这部分内容属于本文的重心所在,分别由第三、第四、第五章加以展开。其目的是将把吐温小说的意象体系从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背景中分离出来,以便单独就其审美内涵和象征意义加以分析论证。具体做法是研究其内部构造,审美机能,以及具有持久认同作用的审美含义和审美题旨,并根据其意象描写的实际成果,将自然意象、人物意象、民族国家意象分别予以讨论,对其中包含的自然观、人性观、以及包括道德和宗教观在内的民族国家意识等核心内容予以分析论证。最后,在全文的结论部分,对吐温小说意象的审美风格特征、文学史地位、艺术经验价值等问题做一简要总结。这部分是综合以上研究所形成的佐证,对其意象体系进行具体的美学风格和艺术内容的总结,目的是在总体风格上得出意象艺术的规律认识和相关结论,以便论证该意象体系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意象艺术贡献和地位,表明支撑马克·吐温小说艺术的审美价值的核心性要素的美学地位。
杨舒涵[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政价值观是行政主体(政府)对行政客体(行政系统)实施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解,代表着国家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中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中国政府的核心价值追求始终是一切为了人民,显着的人民性是中国行政价值观与西方行政价值观最本质的区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的关注重点从以经济为中心,逐渐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并进一步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覆盖的领域更加全面,价值维度更加多元,表现出持续的成长性。但就其本质而言,不同历史阶段的行政价值观演化,也只是经济、社会形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尽管不同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和政策关注的重心有所变化,但行政价值观的核心仍然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了中国行政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以及政策终极指向必然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价值追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上海的行政价值观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行政价值观建设的先进水平,也为其发展完善提供经验借鉴。四十年来,上海的行政价值理念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重改革和建设到新世纪前后的重开放开发和市场化、国际化再到当前的更加注重创新、转型和协调发展,呈现出持续的演进与成长。但其核心价值取向始终是以人民为中心,围绕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上海将市场化、法治化、服务化作为实现行政价值观的基本条件,率先践行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等新发展理念。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其最终归宿都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具体体现。因此,完善中国行政价值观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追求,并从思想、制度和实践三个层面共同推进行政价值观的落地。思想层面,重点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和任务,以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的新理念指引发展。制度层面,重点以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为保障,加强党的领导地位,全面推进人民民主和法治中国建设,以刚性的制度设计保障行政价值观的落实。实践层面,妥善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同时,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拓宽人民群众参与政府决策的范围和渠道,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住宅产业化呼唤先行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产业化呼唤先行者(论文提纲范文)
(1)论张黎电视剧导演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张黎艺术经历概述 |
第一节 张黎的艺术创作历程 |
一、从摄影师到导演 |
二、张黎执导的电视剧 |
三、张黎的艺术创作理念 |
第二节 张黎的精品创作实践 |
一、精工细作打磨艺术精品 |
二、配置精英化的创作团队 |
三、激发演员表演的创造力 |
第二章 张黎电视剧的创作主题与人物形象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理性自觉的历史投影与文化扫描 |
一、“新历史主义”视阈中的历史反思 |
二、革命之路的探寻与抉择 |
三、创伤记忆和人性回望 |
四、传统文化的当代思辨 |
五、家国情怀的文化表述 |
六、人世沧桑的悲悯审思 |
第二节 人物形象:基于人性内涵的极致、复杂 |
一、叛逆中成长的传奇英雄 |
二、亦正亦邪的乱世枭雄 |
三、偏执的理想主义者 |
四、“蒜柱”式的大家长 |
五、接近“神性”的女性形象 |
六、见证时代悲欢的民众 |
第三章 张黎电视剧的视觉形象建构与内涵承载 |
第一节 电视剧的视觉形象建构 |
一、视觉形象的内涵和外延 |
二、视觉形象的直观性和非纯粹性 |
第二节 张黎电视剧视觉元素的意义建构 |
一、光与影:明暗反差构筑特定情境 |
二、黑与白:单色调传递心灵脉动 |
三、超常规:电影化的镜头表达 |
四、意识流:跳脱现实的心理描摹 |
五、重细节:于画面细微处独赋匠意 |
第三节 张黎电视剧视觉形象的内涵承载 |
一、空间形象:特殊的“剧戏容积” |
二、视觉意象:承载符码意义 |
三、人物塑造:艺术化的视觉呈现 |
第四章 张黎电视剧的先锋前卫与大众化转向 |
第一节 精英话语与大众审美的碰撞抵牾 |
一、大众的接受心理与期待视野 |
二、精英创作的尴尬境地与转型 |
第二节 寻找精英话语与通俗艺术的结合点 |
一、影像的理性品格与流畅叙事 |
二、雅俗的对峙、融合与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张黎作品年表及获奖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产城融合视角下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运动休闲小镇研究背景 |
1.1.1 政治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1.3 社会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特色小镇的研究 |
1.3.2 关于运动休闲小镇的研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4.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及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小镇的概念 |
2.1.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概念 |
2.1.3 产业集群的概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产城融合理论 |
2.2.2 场所理论 |
2.2.3 连接理论 |
2.3 国内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基础研究 |
2.3.1 特色小镇产生背景 |
2.3.2 运动休闲小镇发展机制 |
2.3.3 运动休闲小镇分类 |
2.4 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 |
2.4.1 特色产业方面 |
2.4.2 特色空间规划方面 |
2.4.3 保障实施方面 |
2.5 本章小结 |
3 产业选择引导小镇空间布局 |
3.1 产业与空间平衡发展 |
3.1.1 平衡产业与空间二者发展 |
3.1.2 加强产业与空间二者互动 |
3.2 基于产城融合特性的产业选择 |
3.2.1 根据特色确定主导产业 |
3.2.2 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 |
3.2.3 融合发展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 |
3.2.4 产业链各环节关系 |
3.3 产业选择对小镇空间布局的影响 |
3.3.1 基于产业特性的空间布局 |
3.3.2 因地制宜的小镇聚落模式 |
3.3.3 产城融合单元的控制 |
3.3.4 满足产业需求的地块尺度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规划特色营造 |
4.1 复合的产业培育机制 |
4.1.1 选择核心体育产业 |
4.1.2 培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4.1.3 发挥市场作用 |
4.1.4 提高综合发展能力 |
4.1.5 完善制度环境 |
4.2 合理空间布局构建 |
4.2.1 空间布局的原则 |
4.2.2 空间布局的构思 |
4.2.3 总体空间布局 |
4.3 特色空间规划设计 |
4.3.1 保持小城镇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
4.3.2 传承小城镇地域的文化脉络 |
4.3.3 小城镇空间环境塑造 |
4.3.4 保护优化小城镇生态环境 |
4.3.5 营造小城镇宜居舒适空间 |
4.3.6 培育小城镇多元发展活力 |
4.4 多元创新运营方案 |
4.4.1 模式的合理选择与构建 |
4.4.2 生态旅游 |
4.4.3 文化运营 |
4.4.4 季节运营 |
4.5 本章小结 |
5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实践 |
5.1 松花湖运动休闲小镇背景介绍 |
5.1.1 项目背景 |
5.1.2 相关规划解读 |
5.1.3 基地条件 |
5.2 松花湖运动休闲小镇产业选择 |
5.2.1 我国滑雪产业现状 |
5.2.2 基地产业分析 |
5.2.3 产业结构 |
5.3 松花湖运动休闲小镇规划设计 |
5.3.1 功能定位 |
5.3.2 功能布局 |
5.3.3 特色空间规划设计 |
5.4 松花湖运动休闲小镇运营管理 |
5.4.1 运营模式 |
5.4.2 运营问题 |
5.4.3 运营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1.5 相关概念阐释 |
1.5.1 民生主义的概念 |
1.5.2 民生主义中的经济范畴 |
第二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溯源 |
2.1 民生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近代中国社会民族危机的持续加剧 |
2.1.2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
2.2 民生主义的本体文化根源 |
2.2.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民本思想 |
2.2.2 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民生理念 |
2.3 民生主义中的西方参系 |
2.3.1 西方经济思潮与政策实践 |
2.3.2 西方社会文化与法律制度 |
2.4 马克思主义对民生主义的现实启示 |
2.4.1 孙中山对共产主义学说的思考 |
2.4.2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政策实践 |
第三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与发展历程 |
3.1 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 |
3.1.1 “平均地权”是根本 |
3.1.2 “节制资本”是核心 |
3.1.3 “振兴实业”是途径 |
3.1.4 “发展教育”是基础 |
3.2 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 |
3.2.1 民生主义的萌芽 |
3.2.2 “平均地权”的提出 |
3.2.3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设想 |
3.3 民生主义的发展过渡 |
3.3.1 民生主义的宣传 |
3.3.2 《实业计划》的完成 |
3.3.3 教育思想的完善 |
3.4 民生主义的飞跃完善 |
3.4.1 “节制资本”的明确 |
3.4.2 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
3.4.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完善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超越与背离 |
4.1 中国共产党对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 |
4.1.1 民生主题的坚持 |
4.1.2 政策措施的借鉴 |
4.1.3 理论层面的超越 |
4.1.4 政策措施的超越 |
4.2 中国国民党对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 |
4.2.1 民生主题的继承 |
4.2.2 政策措施的发展 |
4.2.3 民生哲学的发展 |
4.2.4 政策措施的背离 |
第五章 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评析 |
5.1 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 |
5.1.1 对社会主义的认同问题 |
5.1.2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问题 |
5.1.3 对马克思及其社会理想的认识问题 |
5.2 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 |
5.2.1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5.2.2 倡导社会主义思想 |
5.2.3 饱含人文主义精神 |
5.3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 |
5.3.1 民生主义在三民主义中的地位 |
5.3.2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 |
5.3.3 民生主义的局限性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 |
6.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 |
6.1.1 把民生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着力点 |
6.1.2 坚持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性 |
6.1.3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 |
6.2 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 |
6.2.1 持续发展生产力 |
6.2.2 加强基础设施与实业建设 |
6.2.3 缩小收入差距 |
6.3 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 |
6.3.1 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
6.3.2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
6.3.3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
6.4 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 |
6.4.1 平衡教育资源 |
6.4.2 促进教育公平 |
6.4.3 发展素质教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4)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文本叙事视角下当代乡村民宿的建构文化研究 ——以湘黔桂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当下乡建活动的热潮 |
1.2.2 乡村旅游带动湘黔桂民宿发展 |
1.2.3 布景化建筑与批判的地域主义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可行性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可行性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乡村民宿的研究 |
1.5.2 建构文化的研究 |
1.5.3 文本叙事的研究 |
1.5.4 建构与叙事的关联研究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建构文化、文本叙事和乡村民宿 |
2.1 从建构文化到文本叙事 |
2.1.1 关于建构文化 |
2.1.2 关于文本叙事 |
2.2 乡村民宿建构研究的叙事视野 |
2.2.1 乡村民宿作为研究对象的思考 |
2.2.2 建构与叙事的关联认知及逻辑梳理 |
2.2.3 民宿建构的叙事研究途径 |
2.2.4 文本叙事视角下的民宿建构研究层次 |
2.3 乡村民宿的发展 |
2.3.1 乡村民宿的溯源 |
2.3.2 乡村民宿的实践发展 |
2.3.3 乡土营建的语境变迁 |
2.4 乡村民宿的“建构”与“叙事” |
2.4.1 乡村民宿的地域性 |
2.4.2 乡村民宿的建构策略 |
2.4.3 乡村民宿的叙事主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湘黔桂地区乡村民宿现状调查 |
3.1 湘黔桂地区民宿的发展与演化 |
3.1.1 湘西民宿发展 |
3.1.2 黔东南民宿发展 |
3.1.3 桂北民宿发展 |
3.2 案例调查的原则与方法 |
3.2.1 案例筛选的原则 |
3.2.2 案例调查的方法 |
3.3 湘黔桂地区民宿案例调查 |
3.3.1 “山水”与“人文”——湘西民宿 |
3.3.2 “民”与“艺”——黔东南苗侗民宿 |
3.3.3 “田园”与“日常”——桂北龙脊地区民宿 |
3.4 本章小结 |
4 湘黔桂乡村民宿建构的“物质性” |
4.1 叙事载体之材料使用 |
4.1.1 天然材料 |
4.1.2 人工材料 |
4.1.3 材料的叙事表达 |
4.2 叙事载体之构造做法 |
4.2.1 地坪 |
4.2.2 墙体 |
4.2.3 楼板 |
4.2.4 屋面 |
4.2.5 构造的叙事表达 |
4.3 叙事载体之结构策略 |
4.3.1 传统结构的延续 |
4.3.2 新技术结构体系的介入 |
4.3.3 传统与现代的结构并置 |
4.3.4 结构的叙事表达 |
4.4 湘黔桂乡村民宿叙事载体的地域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湘黔桂乡村民宿建构的“叙事性” |
5.1 建构的感知与叙事表达 |
5.1.1 建构的“显现”与“隐匿” |
5.1.2 建构的表达与叙事体验 |
5.2 基于不同建构策略的叙事结构 |
5.2.1 线性叙事——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
5.2.2 并置叙事——“新”与“旧”的共时与平衡 |
5.2.3 拼贴叙事——传统的“解构”与“重构” |
5.3 乡村民宿建构叙事的语境分析及文化意义 |
5.3.1 湘黔桂乡村民宿差异性语境解读 |
5.3.2 湘黔桂乡村民宿建构叙事的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6 湘黔桂乡村民宿的建构叙事趋向及策略 |
6.1 湘黔桂地区乡村民宿的建构叙事趋向 |
6.1.1 叙事主体的转移 |
6.1.2 材料的情感化表达 |
6.1.3 地方传统构造的重新演绎 |
6.1.4 对风格和符号的突破 |
6.2 湘黔桂地区乡村民宿的建构叙事策略 |
6.2.1 历时性的叙事倾向 |
6.2.2 以读者为中心的叙事 |
6.2.3 地域性的抵抗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当社区成为“遗产”:程阳侗寨文化遗产旅游的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旅游社区参与问题的研究 |
二、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 |
三、程阳八寨研究现状回顾 |
第三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调查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案例社区选择 |
三、调查过程 |
第二章 田野:侗族文化风俗 |
第一节 风雨桥:侗族的文化桥 |
一、“程阳”的由来 |
二、历史的变迁 |
三、族群文化的整合 |
第二节 资源:文化遗产的整合 |
一、建筑文化 |
三、岁时民俗与信仰民俗 |
四、美食 |
五、礼仪文化 |
六、服饰文化 |
第三章 变迁:传统与现代的角力 |
第一节 程阳桥的历史变迁 |
一、旅游发展缘起 |
二、“建构”程阳八寨景区 |
第二节 本地参与主体参与旅游的方式与收益 |
一、侗家乐:旅游投资的先行者 |
二、开饭店:稳赚不赔的买卖 |
三、百家宴:侗家美食的盛宴 |
四、店铺:处境艰难的营生 |
五:公司员工:游走在“村寨”与“都市”之间 |
第四章 磕绊:旅游文化遗产活化的约束 |
第一节 乡村经济方面 |
一、门票收入分配不公 |
二、参与旅游经营的方式受限 |
三、土地租金较低 |
第二节 旅游资源产权方面 |
一、旅游吸引物权的缺失 |
二、村民内部相互侵权 |
第三节 文化遗产保护方面 |
一、旅游公司 |
二、政府相关部门 |
三、村民 |
第四节 规划建设方面 |
一、线路:游客规划 |
二、区划:村落规划 |
三、水土不服的规划案 |
第五章 回归:当社区生活成为“遗产” |
第一节 走近生活:遗产不只是“遗产” |
第二节 回归民众:让文化遗产走近大众生活 |
第三节 社区参与:居民“参与式发展” |
第四节 融入旅游:新时代遗产旅游活化 |
第六章 活化:程阳八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路径 |
第一节 承继侗寨民族遗产的肌理 |
第二节 激活侗寨传统遗产的特色 |
第三节 构建村寨合理自洽的机制 |
第四节 选择精致民族遗产的利用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对全屋整装与定制家居发展趋势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六路大军聚焦全屋整装与全屋定制市场 |
2 全屋整装与全屋定制家居领域的跨界创新 |
3 全屋整装与全屋定制家居的痛点与反思 |
4 结语 |
(8)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智能家电的相关研究 |
1.2.2 产品家族化的相关研究 |
1.2.3 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的内涵界定 |
2.1 智能家电的相关理论 |
2.1.1 智能家电的概念 |
2.1.2 智能家电的分类及特征 |
2.1.3 智能家电与传统家电的区别 |
2.2 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的相关理论 |
2.2.1 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的概念 |
2.2.2 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家电产品引入家族化的必要性 |
3.1 从智能家电产品的现状分析 |
3.1.1 智能家电产品品类众多 |
3.1.2 智能家电产品更新迭代的要求 |
3.2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 |
3.2.1 消费理念的变化 |
3.2.2 和谐家居生活的需求 |
3.3 从企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
3.3.1 与用户建立“信赖契约” |
3.3.2 企业缺乏技术创新 |
3.3.3 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的用户调研需求 |
4.1 智能家电产品市场群体需求定位 |
4.1.1 细分市场群体目标定位 |
4.1.2 调研目的与意义 |
4.1.3 调研方法与工具 |
4.2 针对目标用户展开定量研究 |
4.2.1 问卷调查设计 |
4.2.2 问卷调研的实施 |
4.2.3 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4.3 针对目标用户需求展开定性研究 |
4.3.1 用户深度访谈的设计 |
4.3.2 用户深度访谈的实施 |
4.3.3 用户深度访谈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的模式构建 |
5.1 智能家电产品在用户感知上的统一性 |
5.1.1 外观效果的统一性 |
5.1.2 听觉反馈的统一性 |
5.1.3 使用感知的统一性 |
5.2 智能家电产品交互方式的家族化 |
5.2.1 语音交互的家族化 |
5.2.2 操作方式的家族化 |
5.2.3 功能联动形成的家族化 |
5.3 智能家电产品界面风格的一致性 |
5.3.1 信息架构的一致性 |
5.3.2 界面布局的一致性 |
5.3.3 界面元素的一致性 |
5.4 智能家电产品的“家族化”控制 |
5.4.1 “整合式”控制 |
5.4.2 “一体化”控制 |
5.4.3 “终端式”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的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设计实践 |
6.1 美的智能家电产品的现状 |
6.2 美的智能家电产品视觉一致性设计 |
6.2.1 美的智能家电产品整体家族化风格确立 |
6.2.2 美的智能家电产品单体家族化设计 |
6.3 美的智能家电产品交互设计的家族化 |
6.3.1 美的智能家电产品语音交互方式的家族化 |
6.3.2 美的智能家电产品操作方式的家族化 |
6.3.3 美的智能家电产品功能联动的家族化 |
6.4 美的智能家电产品终端设计 |
6.4.1 美的智能家电产品终端遥控器设计 |
6.4.2 美的智能家电产品软件层面的家族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
7.1.1 研究总结 |
7.1.2 创新点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比赛获奖情况 |
附录 A:图表索引及来源 |
附录 B:智能家居产品家族化特征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 C: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深入访谈提纲 |
附录 D: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的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
(9)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意象与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 |
第一节 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意象观念 |
第二节 意象问题在晚近中国和外国 |
第三节 核心意象及其范例 |
第四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范例 |
第五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特征 |
第二章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与客观基础 |
第一节 对文学创作主观、客观基础的理解 |
第二节 马克·吐温的童年记忆 |
第三节 马克·吐温的人格特质 |
第四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自觉 |
第五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客观依据 |
第三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自然意象 |
第一节 密西西比河意象 |
第二节 西部旷野意象 |
第四章 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少年儿童 |
第一节 汤姆·索亚意象 |
第二节 哈克贝利·芬意象 |
第五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美国梦幻者 |
第一节 塞勒斯意象 |
第二节 萝拉意象 |
第六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国家意象及其他 |
第一节 美国国家意象 |
第二节 吐温小说的其他意象 |
第三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风格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源起和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西方学者关于行政价值观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关于行政价值观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观点与创新点 |
一、主要观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行政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行政的释义 |
二、价值的内涵 |
三、行政价值、价值观及行政价值观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一、内在价值取向:维护阶级利益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
二、终极价值追求: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第三节 行政价值观的共性、个性及主要功能 |
一、行政价值观的共性、个性 |
二、行政价值观的主要功能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的演进 |
第一节 行政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二、强调效率、公平与法治 |
三、重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
四、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
第二节 行政价值观演进的思想文化根基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
第三节 行政价值观演进的总体特征 |
一、阶级性和人民性 |
二、成长性和一致性 |
第三章 实证分析:来自上海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上海的城市简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演进 |
一、上海行政价值观的分析视角 |
二、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演进历程 |
第三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分析 |
一、核心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 |
二、价值观取向的实践条件:市场化、法治化和服务化 |
三、价值观取向的整体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
第四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成因分析 |
一、上海发展的历史传承 |
二、上海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
三、上海自身的阶段性特征 |
第五节 上海行政价值观的建设经验分析 |
一、在落实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加强行政价值观的建设 |
二、在破解发展难题的过程中实现行政价值观的提升 |
三、在引入民众参与的过程中促进行政价值观的完善 |
第四章 主要启示:完善行政价值观的路径建议 |
第一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 |
一、以人民幸福为历史使命 |
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 |
第二节 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制度保障 |
一、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人民民主,拓宽公民参与 |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第三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妥善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 |
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
结语 从应然到实然:一个未尽的理论与实践命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四、住宅产业化呼唤先行者(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张黎电视剧导演艺术[D]. 李雪.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产城融合视角下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规划研究[D]. 聂鑫.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3]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宋浠睿. 吉林大学, 2020(08)
- [4]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5]文本叙事视角下当代乡村民宿的建构文化研究 ——以湘黔桂地区为例[D]. 刘浩.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6]当社区成为“遗产”:程阳侗寨文化遗产旅游的活化研究[D]. 夏晶晶.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7]对全屋整装与定制家居发展趋势的再思考[J]. 彭亮.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01)
- [8]智能家电产品家族化的设计研究[D]. 王征.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9)
- [9]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D]. 于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价值观演进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杨舒涵. 上海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