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是这样“连接”的

“铁路”是这样“连接”的

一、“轨”是这样“接”的(论文文献综述)

李斌斌[1](2021)在《城轨服务中断下乘客出行行为分析及应急接驳公交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交通模式,但随着轨道网络化运营规模不断的增加,运营环境变得愈加复杂。一旦发生服务中断,如何精确把握出行受阻乘客出行行为,制定高效高质应急接驳服务保证其后续出行,成为近些年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以及运营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传统应急接驳方案主要为基于积压客流产生后的被动疏解接驳,由于缺乏对受阻乘客出行行为以及需求弹性变化的考虑,往往出现供需不匹配和实施效果差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从受阻乘客出行行为角度出发,立足于服务中断时空范围特征,构建应急接驳下受阻乘客出行方案选择行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应急接驳公交优化研究,在尽可能降低应急接驳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障受阻乘客出行。本文首先从服务中断下出行行为分析和应急接驳公交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了既有研究进展及待改进之处;在此基础上,设计SP(Stated Preference)和RP(Revealed Preference)调查问卷获取应急接驳下受阻乘客出行行为相关数据;构建考虑不确定性和异质性的出行方案选择行为模型,深入分析受阻乘客决策过程、机理及影响因素;兼顾乘客和运营部门利益,建立基于多模式弹性需求的应急接驳公交运行方案优化模型以及联合调度下应急接驳公交行车计划优化模型,并设计相应求解算法得到综合成本最小化的应急接驳公交快慢车站停方案、发车时刻及其行车计划编制结果,为服务中断场景下运营管理部门组织高质高效应急接驳公交提供指导。具体而言,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应急接驳下出行方案选择行为调查及特征分析。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应急接驳下出行行为相关数据,并在场景实验中设计具有不确定性的服务中断时间区间代替以往研究中简单假定的确定时间值以更加贴近现实场景。基于问卷数据进行出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场景属性(服务中断时间区间、发生时段、乘客位置)、个人属性(性别、收入、年龄)和出行特征属性(出行频次、服务中断经历、信息关注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应急接驳下受阻乘客出行方案选择行为。(2)考虑不确定性和异质性的应急接驳下出行方案选择行为建模。针对应急接驳场景下不确定服务中断持续时间引起的乘客出行方案中存在的不确定风险,分别构建基于特定属性扩展期望效用(Attribute-specific Extended Expected Utility,ASEEU)和信息熵不确定性风险度量(Risk Measurement with Shannon Entropy,RMSE)的出行方案选择模型。进一步考虑到乘客决策机理和决策权重异质性,基于潜在分类方法(Latent Class,LC)构建LC-ASEEU&RMSE和LC-RMSE模型,结果表明,存在ASEEU和RMSE两个决策机理的群体且后者人群显着占比远高于前者;同时乘客可划分为风险乐观/悲观两个类别,而风险悲观人群对等待风险的感知更加敏感。(3)弹性需求下应急接驳公交运行方案优化研究。基于能够精准刻画受阻乘客出行决策过程的行为模型实现服务中断下乘客需求分布的客观高精度预测,并考虑站停多样性构建快慢车组合的站停方案备选集合,进而建立弹性需求下应急接驳公交运行方案优化模型。立足于容量限制下受阻乘客弹性需求与应急接驳公交运行方案间相互反馈过程设计了包括乘客和接驳车辆的离散仿真事件并将仿真过程嵌入遗传算法中,同时设计了双层染色体表征蕴含不同站停方案的接驳公交发车间隔以提升求解高效性和准确度。结合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历史服务中断事件设计实验算例以验证所构建优化模型以及求解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应急接驳公交运行方案优化模型求解得到的优化结果上行和下行方向上相较于无接驳(传统站站停单一站停方案)分别能够降低27.3%和28.8%(9.6%和11.7%)的成本。同时,为了给运营管理部门制定应急接驳方案提供政策性建议而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出行延误成本、接驳运行成本和综合成本均随过估计系数增大而增大;随着站停方案个数的增加,综合成本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求解耗时呈现出指数级增加趋势;随着接驳启动时间的增加,综合成本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也在不断提高。(4)联合调度下应急接驳公交行车计划编制研究。在分析应急接驳公交运行方案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组合站停方案下快慢车联合调度的行车计划编制优化框架。以调度空驶时间和所需车辆数作为优化目标,并考虑相关时空约束及调度约束条件构建联合调度下应急接驳公交行车计划优化模型。结合优化问题多目标和解空间广的特征对NSGA-Ⅱ算法中编解码、交叉、变异操作进行适应性改造以保障求解时效性。基于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实验算例验证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的效果,多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求解算法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和稳定性。同时将独立调度下优化结果作为对照组与联合调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联合调度策略下行车计划Pareto最优解集优于独立调度策略下行车计划Pareto最优解集,而不插入空驶车次情况下联合调度相较于独立调度能减少3辆接驳公交的使用,说明了在应急接驳公交行车计划编制中采用联合调度策略的优越性。图48幅,表27个,参考文献172篇。

朱文宇[2](2021)在《明宣宗御制《官箴》研究》文中认为官箴书即为官之箴言,是中国古代阐释为官道德与从政经验的特殊着作形式。近年来,官箴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文化现象进入了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尚有深入空间: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多数成果相对侧重于文本内在信息的梳理,而疏于从政治制度、政治价值、政治思想或政治生态等角度探讨文本背后的政治文化内涵;其次,在研究对象上,明宣宗御制《官箴》作为极罕见的由皇帝本人亲自撰写的官箴书,却少有学者进行专题研究。因此,兼顾官箴文化和政治文化两个维度对明宣宗御制《官箴》加以全面解读,是对学界现有成果的一次有益补充。本文以明宣宗御制《官箴》为核心研究对象,系统而动态地考察了该文献的出台背景、写作主体、阅读客体、基本内容、写作手法、流传方式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梳理出其两个维度的文献地位和文献价值:一是,官箴文化维度。其一,较之主流官箴文献,明宣宗御制《官箴》具有以下内在特性:从写作主体角度看,主流官箴书多由各级官吏所作,而此箴的作者是皇帝本人,这也导致它在语气态度、箴规力度、逻辑起点等方面,衍生出与主流官箴书的多重差异;从阅读客体角度看,主流官箴书多为面向全体官吏或特定层级(类别)官吏所作,而此箴逐一针对三十五个(类)国家机构的主官加以训谕,既有全面性,又有针对性;从中心内容角度看,主流官箴书有“为官之道”与“从政经验”两大取向,而此箴既有道德性,又有针对各岗位官员的现实性;从写作手法角度看,主流官箴书以概论体和语录笔记体居多,行文风格相对自由,而此箴采用了较为罕见的“百官箴体”,且通篇四言,无一句例外。其二,明宣宗御制《官箴》促使明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官箴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此箴无论是在强化“官箴”文体,还是深化官箴文化发展方面,都发挥了历史性的推进作用:从作品角度看,此箴带动了明代中后期官箴作品数量骤增、篇幅扩大、体裁创新、内容多元化;从作者角度看,此箴带动了明代中后期官箴创作的主体意识强化,不仅作者数量骤增,作者所处的政治、文化、社会圈层也迅速扩大。二是,政治文化维度。其一,明宣宗御制《官箴》是由皇帝本人亲自撰写的官箴书,其中关于诸司官员职责和道德的说法已经不是主流官箴书的温和劝勉之语,而是出自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和要求,其精神要旨也不再是主流官箴书基于官僚群体内部利益的功利性诉求,而是皇权对诸司官员服务帝制国家的相关期待。因此,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皇帝对内外诸司的政治定位、对各机构主官政治角色的理解,实际上还具有类似行政法典与道德法典的文献属性,并代表了皇帝总结过去、治理当下、寄望未来的现实政治意图。即宣宗试图通过此箴应对王朝统治策略上的“宽严”之辨,整顿官僚队伍,营造一个和谐、健康、有序的政治生态。其二,明宣宗御制《官箴》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特殊性使这部作品具有了典章制度史书的分析价值,这一点与宣宗的深层用意有关。即宣宗试图通过此箴将各主要政府机构的职能、运作方式、地位和重要性以文字形式确定下来,对帝国政治结构作出体制和机制上的统筹、布局和规划。其三,明宣宗御制《官箴》清晰地表达了明宣宗朱瞻基心目中的理想政治秩序及其治国理念。宏观来看,此箴的根本政治诉求是巩固明朝统治秩序,确保国家政治体系、政治局势的长期稳定发展,以及政治过程的有序运行。具体来看,要全面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国家机关层面的总体设计,二是官僚队伍层面的道德规范。其四,明宣宗御制《官箴》既是明宣宗朱瞻基构建理想政治生态的重要手段,是宣德朝政治实践的缩影和成果,同时也是串联起明代政治生态演变的一条线索,并构成了明代乃至整个帝制时代政治文化的一种象征:一方面,此箴反映了皇权政治与士大夫政治之间的契合性。从权力互动角度看,此箴是皇权对官僚权力的一次正面界定,它不仅表达了皇帝对于官僚士大夫政治角色的理解和要求,实际上它也是皇权对于宋代以来逐渐活跃的士大夫政治所作出的一次积极回应;从政治理念与政治实践角度看,此箴更高度契合了儒家士大夫“得君行道”的政治理想。在明代后来的历史中,此箴逐渐凝结为一种理想政治的典范和“祖制”依据,它不仅在官僚士大夫中间广为传颂,甚至直接构成了其对抗现实政治的有力武器。明代中后期舆论场高度活跃,以激扬道德、鼓励政治批评为基本精神,此箴正是这种政治文化的推演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此箴也反映了皇权政治与士大夫政治之间的分歧性。从君主专制政体的精神内核角度看,此箴本质上是明初皇权政治发展演变的产物,遵循的是一套相对独立于士大夫政治的运行逻辑。它既是明初强势皇权的表达方式,同时又反映了皇权政治的内在局限;从思想渊源角度看,此箴也透露出与儒家士大夫政治理念的重要差别。根据此箴提及孔子的两次表述,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周”所代表的帝王治统,而非儒家士大夫所尊崇的“孔孟”道统。而在帝制时代,治统与道统之间存在必然的冲突性,从根本上说,是秩序观与民本观、“私”与“公”的分歧。

何帅[3](2021)在《多节串联锂电池保护系统模拟前端IC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的迅速提高,决定着电动汽车蓄电池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电池管理芯片近年来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蓄电池电量的精准监测和均衡控制电路作为电池管理芯片的核心,电量监测的精度更是决定电池管理芯片整体性能,因此,对于电池管理芯片中电压监测和均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电池管理芯片需求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本课题主要对多节串联锂电池组的高精度电压采集和电池均衡控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多节串联电池组电压叠加的特点,采用电压差转换电路和与之匹配的负反馈技术及动态电源轨钳位技术,设计了适用于7节串联电池组的电压采集电路,有效的提高了电压采集精度和减小了芯片面积;(2)针对电压采集电路的后级模拟缓冲输出的高摆幅需求,设计了一种采用实时共模电压监测和高精度补偿技术的轨对轨运算放大器,实现了采集电压的大动态范围输出且提高了轨对轨运算放大器输入级跨导的一致性;(3)设计了适用于7节串联电池管理芯片的均衡控制电路和IIC接口电路。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深入研究,解决了多节串联锂电池管理芯片电压采集精度低,芯片面积大等关键问题,为工业界的电池管理芯片量产提供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采用CSMC 0.18μm BCD工艺完成了电路原理图及整体版图的设计,芯片面积为2.4×1.2mm2,在温度范围-40℃~85℃,工艺角SS、FF、TT下,对芯片进行了后仿真验证分析,芯片功耗典型值为43.19μA,瞬态响应时间典型值为28μs;PVT后仿真结果表明:电池采集电压误差小于2.286mV,电池均衡放电电流范围在13.6mA~27.5mA之间,轨对轨运算放大器输入级跨导变化率小于0.09%。本文设计的锂电池保护系统所有仿真结果均满足设计目标的要求,不仅实现了电压的高精度监测和电池电量均衡控制,而且具有良好的系统瞬态响应。

史振帅[4](2021)在《基于NURBS曲面拟合的道岔打磨廓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道岔作为轨道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复杂,使用频繁,是轮轨系统中最容易发生磨损的部位之一,随着我国高速列车的提速运营,道岔磨耗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道岔研究的基础上,以道岔转辙器区域直尖轨为研究对象,采用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s(NURBS)双三次曲面理论,以实测的32个磨耗型面数据作为基础输入值,每条型面曲线设置19个插值点,以U V两个方向上的控制点权因子值为设计变量,构建道岔直尖轨打磨廓形计算模型;以降低车轮与道岔的接触应力为目标函数,以脱轨系数及道岔直尖轨磨耗廓形和标准廓形作为上下边界范围设置约束条件,获得道岔直尖轨的打磨廓形及拟合曲面;采用ALE自适应网格技术,编写Umeshmotion磨损子程序,以车轮-道岔静态匹配结果为基础输入量,依据轮轨稳态滚动接触理论,对比分析打磨廓形OPzj及标准廓形BZzj的滚动接触性能;当列车通过量为20Mt、50Mt、100Mt时,对OPzj及BZzj进行了磨耗预测对比分析;建立车辆及道岔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高速列车直逆向过岔时,打磨廓形OPzj和标准廓形BZzj的接触匹配特性。在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分析中,与BZzj相比,采用OPzj时列车通过的轮重减载率的RMS值减少了11.1%,脱轨系数最大值减少了11.5%,车轮-道岔横/垂向力最大值分别减少了25.3%、7.7%,车体横/垂向振动加速度RMS值分别减少了6.3%、17.5%。可知OPzj的各项动力学性能皆略优于BZzj,可以更好的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道岔维护周期。采用车轮-道岔静态接触分析,对OPzj和BZzj关键截面的主要接触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与BZzj相比,OPzj的顶宽0mm、5mm、20mm、35mm、50mm截面的接触应力最大值分别减少了5.3%、11.4%、12.8%、5.5%、15.1%,剪切应力最大值分别减少了3.7%、3.4%、14.7%、27.6%、13.1%,接触压应力最大值分别减少了0.18%、20.2%、13.4%,6.7%、22.2%,可知OPzj有利于减缓道岔磨耗,提高车轮与道岔的静态匹配性能。通过轮-岔滚动接触分析可以得出,与BZzj相比,顶宽0mm、5mm、20mm、35mm、50mm截面的OPzj的滚动接触应力最大值分别减少了7.8%、34.8%、14.6%、35.3%、23.7%,节点位移总量分别减少了44%、62%、46.5%、45%、49%;当列车通过量为20Mt时,OPzj关键截面的磨耗量最大值与BZzj相比分别减少了32.1%、44.1%、14.3%、23.8%、45.7%;当列车通过量为50Mt时,OPzj关键截面的磨耗量最大值分别减少了33%、14.3%、12.9%、30.6%、40.5%;当列车通过量为100Mt时,OPzj关键截面的磨耗量最大值分别减少了26.2%、9.1%、20.8%、33.1%、34.1%;通过上述结果可知,道岔直尖轨的打磨廓形OPzj有利于减缓道岔磨耗,降低道岔疲劳损伤的发生,延长道岔的使用寿命和打磨维护周期,具有更高的经济性和缓磨特性。

戴斯达[5](2021)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标识认证协议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融合各种异构地面网络以及天基骨干网,以解决传统网络存在的覆盖面窄、范围受限等问题,其时延高、信道高度暴露、资源受限、间歇连通等特性为接入认证带来了诸多挑战,导致传统接入认证方案难以适用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当前针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特性设计的接入认证方案大多将天基节点如卫星作为透明的认证报文转发节点,由地面控制中心对用户的接入请求进行集中式的认证。这一机制虽实现简单、成熟、便于管理,但是却导致用户接入时延高、存在单点失效问题,难以保障可用性和可靠性等。而现有接入卫星侧直接认证方案则侧重于依赖地面控制中心实现快速重认证,难以实现用户群预认证、身份权限管理以及服务质量保障。为此,本文围绕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的接入认证机制开展了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针对传统集中式接入认证存在的高时延及单点瓶颈问题,提出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标识认证协议模型,将认证功能前移至接入卫星,使得每个卫星接入节点都有了认证和鉴权能力,并基于该模型设计了一个基于公私钥的匿名双向认证方案,保证用户隐私,提供加密通信;(2)针对用户身份权限分布式控制以及管理问题,提出了基于身份的权限控制机制,基于用户标识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解决了在接入卫星侧管理用户权限的功能,同时也为移动的终端用户群的快速切换预认证奠定基础;(3)针对终端用户频繁切换接入点而导致服务连续性和安全性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快速重认证机制,利用卫星节点相对运动可预测的特性构建星座图执行预认证,预先将上下文转移到下一个接入节点,从而实现快速切换,保证会话连续性;(4)构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标识认证原型系统,评估了原型系统的认证并发量、接入性能和切换性能,结果表明原型系统在认证并发量、初始接入以及快速重认证等方面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楚金辉[6](2021)在《高速铁路轨道典型服役病害对轮轨动态接触姿态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在运营安全和长期服役性能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因轮轨高速、高频、反复的冲击和振动,涌现出了众多无砟轨道异常病害问题。轨道病害与高速铁路运营条件下轮轨接触状态密切相关,为掌握列车高速运动状态下轮轨接触状态与轨道结构服役病害的相互关系,进而对高速铁路服役能力准确评估。本文依托国家自然基金“基于高精度结构光的高速铁路轮轨动态接触姿态检测系统”项目,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多体动力学、有限元等相关理论,根据不同轨道病害类型分别建立相应的车辆-无砟轨道动力学分析模型。仿真计算了四种典型轨道服役病害下轮轨接触姿态参数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结合高速车辆安全运行分析,得到了不同接触姿态参数的安全限值,最后给出了基于轮轨接触姿态信息的轨道服役病害识别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考虑轨道短波病害和中长波病害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对于轨道短波服役病害,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三维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细观有限元模型,用于精确求解钢轨焊缝和波磨病害下的轮轨接触姿态信息。对于轨道中长波服役病害,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无砟轨道宏观动力学分析模型,用于仿真计算轨道板离缝和上拱病害下轮轨接触姿态信息。(2)研究了高速铁路短波服役病害对轮轨接触姿态的影响规律高速铁路钢轨焊缝病害对轮轨接触姿态影响规律:焊缝波长一定时,轮轨垂向力、接触斑面积、接触斑纵轴长、轮对沉浮量、轮对侧滚角等参数随着焊缝波深的增大而近似呈线性增大;轮轨接触斑面积与轮轨垂向力的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一侧焊缝病害对另一侧轮轨接触状态影响较小。焊缝波深一定时,接触斑面积、接触斑纵轴长随着焊缝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轮对沉浮量、轮对侧滚角等参数随着焊缝波长的增大而近似呈线性增大。高速铁路钢轨波磨病害对轮轨接触姿态影响规律:波磨侧接触斑面积及纵轴长随着波磨几何呈现出周期性波动,一侧波磨病害对另一侧接触状态影响较小。波磨波深一定时,轮轨力、接触斑面积在波磨波长为80mm达到最大。波磨波长一定时,轮轨力、接触斑面积、接触斑纵轴长均随着波深的增大而近似呈线性增大。(3)研究了高速铁路轨道中长波服役病害对轮轨接触姿态的影响规律高速铁路轨道板离缝病害对轮轨接触姿态的影响规律:离缝长度一定时,轮轨垂向力、轮对沉浮量、钢轨垂向动位移、接触斑面积、接触斑纵轴长均随着离缝量的增大而增大;接触斑面积、接触斑纵轴长变化规律与轮轨力的变化规律一致;轮对沉浮量、钢轨动位移随着离缝量的增大呈现出较强的线性变化规律。轨道板离缝深度一定时,轮轨垂向力、轮对沉浮量、钢轨垂向动位移、接触斑面积、接触斑纵轴长均在离缝长度为两块板时达到最大;轮对沉浮量、钢轨动位移沿轨道纵向的变化范围与离缝波长基本一致。高速铁路轨道板上拱病害对轮轨接触姿态的影响规律:当上拱范围一定时,轮轨垂向力、接触斑面积、接触斑纵轴长均随着上拱量的增大而增大;钢轨垂向动位移的峰值随着上拱量的增大而近似呈线性增大。当上拱量一定时,轮轨垂向力、接触斑面积、接触斑纵轴长均随着上拱范围的增大而增大;由于板底离缝闭合的影响,上拱范围较大时,轮对沉浮量变化不明显;钢轨垂向位移峰值随着上拱范围的增大而增大,垂向位移沿轨道纵向的分布能够反映上拱范围大小。(4)研究了基于轮轨接触姿态信息的轨道安全评估及病害识别方法基于不同轨道病害下列车安全性指标的变化规律和轮轨接触姿态分析结果,轨道板最大离缝量和上拱量不宜超过8mm;钢轨焊缝波深最大值不能超过0.2mm;应及时整治80mm波长波磨病害,波磨波深应控制在0.1mm以内。根据不同姿态参数与轮重减载率的对应关系,接触斑面积变化率不能超过0.5;接触斑纵轴长变化率不能超过0.3;轮对沉浮量的安全限值为9.6mm;钢轨垂向位移的安全限值为10mm。基于接触姿态的轨道病害识别方法:对于离缝病害,可根据轮对沉浮量和钢轨动位移的变化规律分析病害特征参数;对于上拱病害,应用钢轨动位移的变化规律能够较为直观的评估;对于焊缝病害,根据接触斑面积频率带宽分析其波长大小,进而根据接触斑面积与焊缝波深的对应关系识别其波深大小;对于波磨病害,根据接触斑面积主频分析其波长大小,进而通过接触斑面积与波磨波深的对应关系判断其波深大小。

徐路路[7](2021)在《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组网服务迁移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移动网络高速发展,随着5G的正式商用,地面网络发展告一段落,人们不禁将目标定在了天地一体化网络上。其中低轨卫星(LEO)网络能够解决地面网络覆盖范围不足的问题,是地面网络的一个补充。随着世界各国倾力发展,如今世界上的LEO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并且仍在高速发展中。与此同时,LEO网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的问题,由此造成的移动性管理问题成为LEO网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能否解决好移动性管理问题决定了未来LEO网络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本文从边缘计算(MEC)的角度出发,以低轨卫星网络情境下的MEC移动性管理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首先对国内外LEO网络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做了调研,确定了 MEC在该场景下的发展前景。然后调研当前LEO移动性管理和MEC移动性管理方案,评估了当前存在方案的特点和不足后,提出了一种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组网架构。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网络模型,分析该场景下的通信过程,改善了网络拓扑变化带来的大量路由更新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LEO网络扩展性差的问题。基于该网络架构,搭建了以容器为核心的边缘计算仿真平台,对边缘计算的服务发现、服务卸载、服务迁移等功能进行了仿真,并分别对比了冷、热迁移的效果和云、边计算的效果。针对MEC移动性管理问题,提出将服务过程离散化为一个多次迁移决策过程的方案,降低处理难度和成本。对单个用户的计算服务过程,利用了卫星星座可预期的先验信息,采取全局最优的维特比方法解决迁移决策。针对由此产生的网络局部拥塞问题,提出了采用强化学习的方案解决。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案的性能。

常东东[8](2021)在《钢轨单道多层超窄间隙焊接过程控制方法与系统》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速列车的迅猛发展,对列车的运行轨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可靠、高质平顺的无缝铁路使列车运行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而接头处作为无缝铁路的薄弱之处,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列车的运行安全。在役铁路经常出现各种损伤,严重时则需要进行现场焊接修复。目前国内外主流的钢轨焊接方法大都难以满足高效、便捷的现场修复要求,课题组提出的焊剂带约束电弧超窄间隙焊接方法是一种设备使用便捷、热输入较低的高效焊接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保证焊接质量,具有重大应用前景。钢轨焊接现场的环境十分恶劣,对焊接装置的便携性和系统的鲁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三菱的第三代可编程逻辑控制器FX3U-64MR/ES-A为控制核心,配合扩展模块FX3U-4DA、松下A5伺服驱动系统、自行设计的新型焊枪系统、通用公司的模拟焊机NB-500T等搭建超窄间隙焊接试验平台。基于多传感器和LabVIEW与PLC的通信开发具有焊接过程数据采集、焊接系统控制与焊接参数设定控制等功能的上位软件,可便捷高效地完成焊前参数一键设定,构建了集显示、检测、调速、焊接启停、起弧与稳定焊接参数切换等功能为一体的钢轨单道多层超窄间隙焊接系统。提升了其数字化、自动化程度,并进一步通过大量试验对焊接规范参数的设定方法作出研究。结合超窄间隙焊接过程参数设置的经验及特性,建立了基于线能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从模型的拟合优度、整体显着性、变量显着性等角度进行检验。根据超窄间隙焊接过程机理分析,建立了基于SVR的正向预测模型实现对焊道层高的精准预测,反向模型实现对焊接关键参数送丝速度和焊接速度的预测。采用正反模型闭环优化的策略,将反向模型获得的焊接参数再作为正向模型的输入,并作出灵敏度分析,不断修正参数使正向输出达到期望的层高值。最后将所有预测得到的焊接参数和坡口宽度作为SVR模型输入来预测该条件下的焊接线能量,联立线能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现焊接电压设定,完成整个超窄间隙焊接参数设定工作。最后用上述焊接系统及参数设定方法进行了BU71Mn钢轨超窄间隙焊接试验,研究证明该系统和参数设定方法可靠有效,可以得到焊接质量良好的钢轨接头。此外,针对钢轨焊接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为后续开展试验和工业现场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郭梁[9](2021)在《矿用单轨吊辅助运输机车定位系统与调度平台开发》文中提出单轨吊机车是一种重要的矿井辅助运输方式,它具有安全性高、爬坡能力强、转弯灵活、运行速度快、不受巷道底板影响等特点[1]。然而,我国在矿用单轨吊机车定位领域的发展十分缓慢,目前仍以RFID定位为主,在工程应用中,RFID的定位精度约为10m。显然,这种定位方式的精度较低,而且定位精度的提升必然会导致成本和安装难度上升。在矿井中,如果不能对单轨吊机车进行实时精确定位,很容易导致车辆拥堵、撞车事故,严重时甚至会引起重大人员伤亡,因此,设计一种高精度单轨吊机车定位系统非常有必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捷联惯性导航和RFID技术的矿用单轨吊机车定位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与实际调查,对我国现有的矿井机车定位系统进行了深入地学习,并根据矿井中的实际条件制定了系统设计方案。基于捷联惯性导航和RFID技术的矿用单轨吊机车定位系统由车载机、WiFi通信网络、上位机三部分组成。车载机安装于单轨吊机车上,主要用来实现数据采集、测距运算、发送数据三个功能;WiFi通信网络安装于巷道中,用来将车载机发出的定位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接收到WiFi通信网络传回的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解析,并利用解析后的数据实时显示机车的运动状态,调度人员可通过上位机直观地对机车进行监控和调度。车载机是定位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定位精度。车载机的作用包括:采集机车的惯性数据、补偿加速度误差、机车测距、发送定位数据。本文将STM32F103RCT6单片机作为中央控制器,并搭载九轴IMU和RFID阅读器,实现单轨吊机车的组合定位,最后由WiFi通信模块发送定位数据。基于捷联惯性导航原理对机车定位时,需要用到准确的加速度数据,否则将会出现大量累积误差,从而降低定位精度。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加速度误差补偿算法,该算法包括零偏补偿算法、刻度因数补偿算法、尖峰噪声滤除算法、稳态加速度误差补偿算法、速度误差补偿算法。通过该算法可以得到精确的加速度数据,提高了定位精度。利用LabVIEW平台编写了上位机软件,该软件可实时动态显示机车的速度、方向、位置,为井上调度人员实时监控单轨吊机车的运行状况提供了依据。当它通过WiFi通信网络与车载机建立连接后,就会持续得到机车的定位数据,其中包括测距结果、航向角、标签号,利用这三个数据计算出机车最新的地理坐标即可实时监控机车的运动情况。在实验现场对本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本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正常,且当机车在50m的直线路段行驶时,测距误差在3m以内,每行驶1m的平均累积误差为0.06m,与RFID定位相比,提高了定位精度,满足低成本、高精度的定位要求。

戚呈辉[10](2021)在《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管控系统研发》文中研究指明轨道电路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设备,但是其经常发生“红光带”、“绿光带”、分路不良等故障,而分路不良是其中最为棘手的故障。针对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故障,国内外都采取了预防及整治两个方面的措施。本文针对其预防和整治设计了一个管控系统,可以有效的预测出其安全等级并采取措施,具体研究如下:(1)设计了整个管控系统的框架,包括了采集对象层、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人机会话层,并介绍了每层的作用。对ZPW-2000A型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故障的原理进行分析,确定管控系统的评价因子以及评价因子的有效区间,再从经济、性能两方面选取适合本文的My 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存储评价因子的数据库与数据表。(2)因现场轨道电路不便采集实验数据,所以本文设计了一套模拟轨道电路实验装置进行替代。先进行电路设计,再设计模拟轨道电路实验装置中的两轮对滚实验装置替代现场的列车轮对与轨道。并对现场轮轨接触与两轮对滚实验装置的接触情况进行ANSYS Workbench的有限元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出模拟装置比较可靠的结论。然后在不同转速的情况下,进行金属氧化膜、粉尘杂质膜、水膜、油膜这四种因素对接触电阻影响的实验,并求出它们不会使接触电阻值超过0.06Ω的厚度。(3)对模拟轨道电路实验装置添加电流电压采集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完成实时采集与无线传输的功能,并根据TCP/IP协议的socket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工作原理设计自动收发软件。该软件实现了创建服务器端并监听与之连接的客户端、发送查询代码、接收并解读MODBUS包、上传数据到My SQL数据库的功能。将软件与硬件调试成功后,调节实验装置中的可变电阻至合适的值,使得回路中的亮灯模式与发生分路不良故障时的继电器亮灯模式一致。然后在接触电阻影响因素确保分路正常的前提下,进行各种环境的模拟实验。将所得的数据传输到My SQL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并给出实验数据中各个评价因子的安全程度趋势图。(4)对模拟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各个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计算,求出其隶属度矩阵,再计算其模糊熵值与权重值。然后进行最大隶属度原则与非对称贴近度原则的决策对比,经过决策结果与模拟的实验情况的比对发现,最大隶属度原则的第20组数据的决策结果错误,而非对称贴近度原则的决策结果完全正确。因此,对更为准确的模糊熵与非对称贴近度原则进行MATLAB算法编写,与Java混合编程。使用Java语言在Eclipse中写出并实现管控系统的全部功能,最后对系统进行详细介绍。本文搭建实验装置并采集评价因子的数据,尤其对最重要的接触电阻进行多项实验分析。补充模拟现场轨道电路环境的实验并将相关数据上传到My SQL数据库中。并通过对比得出模糊熵与非对称贴近度原则相结合的决策结果符合实验的实际情况。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的比较表明,本文对于现场实验、采集数据困难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轨”是这样“接”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轨”是这样“接”的(论文提纲范文)

(1)城轨服务中断下乘客出行行为分析及应急接驳公交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应急接驳实践问题的思考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范围界定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服务中断下出行行为研究
        2.1.1 数理统计方法
        2.1.2 乘客仿真模型
        2.1.3 离散选择模型
    2.2 应急接驳公交优化
        2.2.1 通用公交优化框架
        2.2.2 应急接驳公交优化
    2.3 研究现状评述
    2.4 本章小结
3 应急接驳下出行方案选择行为调查及特征分析
    3.1 行为调查问卷设计
        3.1.1 场景实验设计
        3.1.2 出行特征调查
        3.1.3 个人属性调查
    3.2 调查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
        3.2.1 样本合理性验证
        3.2.2 出行特征信息
        3.2.3 个人属性信息
    3.3 应急接驳下出行方案选择行为特征分析
        3.3.1 场景变量对方案选择分布的影响
        3.3.2 出行特征对方案选择分布的影响
        3.3.3 个人属性对方案选择比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考虑不确定性和异质性的应急接驳下出行方案选择行为建模
    4.1 基于扩展期望效用的出行方案选择行为建模
        4.1.1 扩展期望效用理论
        4.1.2 扩展期望效用计算
        4.1.3 模型变量说明
        4.1.4 模型检验
        4.1.5 模型结果分析
    4.2 基于信息熵风险度量的出行方案选择行为建模
        4.2.1 信息熵风险度量方法
        4.2.2 模型变量说明
        4.2.3 模型结果分析
    4.3 基于潜在分类模型(LCM)的出行方案选择行为建模
        4.3.1 LCM建模框架
        4.3.2 模型变量说明
        4.3.3 模型结果分析
    4.4 应急接驳下出行方案选择模型汇总
    4.5 本章小结
5 弹性需求下应急接驳公交运行方案优化研究
    5.1 问题描述及解决思路
    5.2 应急接驳公交运行方案优化模型
        5.2.1 符号说明
        5.2.2 模型假设
        5.2.3 优化模型
    5.3 模型求解算法
        5.3.1 算法选择
        5.3.2 站停方案生成
        5.3.3 离散事件仿真过程
        5.3.4 基于仿真的改进遗传算法设计
    5.4 案例分析
        5.4.1 基础数据
        5.4.2 优化结果
        5.4.3 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联合调度下应急接驳公交行车计划编制研究
    6.1 问题描述及解决思路
    6.2 联合调度下行车计划编制优化模型
        6.2.1 符号说明
        6.2.2 模型假设
        6.2.3 优化模型
    6.3 模型求解算法
        6.3.1 算法选择
        6.3.2 约束条件处理
        6.3.3 NSGA-Ⅱ算法关键操作设计
    6.4 案例分析
        6.4.1 基础数据
        6.4.2 对照求解算法
        6.4.3 优化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城轨服务中断下乘客出行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B 受阻客流界定主程序代码
附录C 同和-龙归应急接驳公交行车计划优化结果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明宣宗御制《官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与回顾
    三、研究思路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官箴文化的发展与宣宗御制《官箴》的出台
    第一节 明初以前官箴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发轫期
        二、成长期
        三、成熟期
    第二节 仁宣时期的官制与官员
        一、近侍机构
        二、中央行政系统
        三、地方行政系统
        四、军事管理系统
    第三节 宣宗御制《官箴》出台的历史背景
        一、由严入宽:宣宗御制《官箴》出台的政治环境
        二、官风颓弛:宣宗御制《官箴》出台的直接原因
第二章 宣宗御制《官箴》的内容与特点
    第一节 宣宗御制《官箴》的内容
        一、宣宗圣谕
        二、箴言三十五篇
    第二节 宣宗御制《官箴》的特点
        一、以皇帝本人为制箴主体
        二、以内外诸司为阅读客体
        三、以道德训诫为中心内容
        四、以四言韵文为体式风格
第三章 宣宗御制《官箴》与宣德时代政治生态的构建
    第一节 宣宗御制《官箴》的期许
        一、宣宗御制《官箴》的政治构想
        二、宣宗御制《官箴》的官德要求
    第二节 宣宗御制《官箴》与宣德朝行政治理
        一、肃纲纪
        二、汰冗官
        三、简贤才
    第三节 蒸然之象:宣德朝政治生态的转变
        一、大醇小疵的官场风气
        二、宣宗的帝风与宣德时代的君臣关系
第四章 宣宗御制《官箴》的流传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宣宗御制《官箴》的流传
        一、文本形态《官箴》的流传
        二、特殊形态《官箴》的流传
    第二节 宣宗御制《官箴》对明代中后期官箴书的影响
        一、官箴作品的繁荣发展
        二、官箴作者的广泛参与
    第三节 宣宗御制《官箴》对明代中后期官场与官风的影响
        一、正己:官德的培养
        二、谏君:圣德的培养
第五章 宣宗御制《官箴》的内在精神脉络与明初政治文化
    第一节 宣宗御制《官箴》与明初君主专制
        一、御制与官箴:强势皇权的表达方式
        二、共生与合作:皇权政治的内在局限
    第二节 宣宗御制《官箴》与明初士大夫政治
        一、得君与行道:官僚士大夫的政治理想
        二、周孔与孔孟:皇权政治与士大夫政治的必然冲突
结论
    一、明宣宗御制《官箴》的官箴文化定位
    二、明宣宗御制《官箴》的政治文化定位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后记

(3)多节串联锂电池保护系统模拟前端IC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2 电池管理系统概述
    2.1 电池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2.2 高压采集和转换电路及性能参数
    2.3 轨对轨运算放大器性能参数
    2.4 电池均衡电路性能参数
    2.5 IIC接口电路性能参数
    2.6 本章小结
3 系统与模块设计技术研究
    3.1 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3.2 高压采集和转换技术研究
        3.2.1 电压采集典型结构分析
        3.2.2 高压选择电路设计与验证
        3.2.3 高压采集和转换电路设计与验证
        3.2.4 前仿真小结
    3.3 轨对轨运算放大器跨导恒定技术研究
        3.3.1 恒跨导输入级设计
        3.3.2 整体电路设计与验证
        3.3.3 前仿真小结
    3.4 电池均衡控制策略研究
        3.4.1 均衡电路典型结构分析
        3.4.2 电池均衡电路设计与验证
        3.4.3 前仿真小结
    3.5 通信接口IIC电路设计
        3.5.1 IIC总线协议概述
        3.5.2 IIC接口电路设计与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版图设计与后仿真验证
    4.1 整体版图设计
    4.2 关键模块电路版图设计及验证
    4.3 整体电路后仿真结果分析
        4.3.1 电压采集精度仿真
        4.3.2 电池均衡电流仿真
        4.3.3 系统瞬态响应仿真
        4.3.4 芯片瞬态功耗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课题研究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NURBS曲面拟合的道岔打磨廓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道岔钢轨伤损类型及特点
    1.3 道岔打磨策略及磨耗研究现状
    1.4 NURBS理论在轮轨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2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第二章 计算理论及方法
    2.1 NURBS曲面构造技术方法
        2.1.1 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理论
        2.1.2 NURBS曲线的性质
        2.1.3 NURBS曲面理论
        2.1.4 NURBS双三次曲面构造方法
    2.2 轮轨接触理论
        2.2.1 轮轨接触几何特性分析
        2.2.2 Hertz接触理论
        2.2.3 Carter二维弹性接触理论
        2.2.4 Kalker简化理论
        2.2.5 Kalker滚动接触理论
    2.3 磨耗计算理论
        2.3.1 能耗法磨耗预测原理
        2.3.2 Archard磨耗计算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道岔直尖轨打磨廓形设计
    3.1 道岔直尖轨磨耗数据的获取
    3.2 道岔直尖轨磨耗廓形NURBS曲面描述
    3.3 道岔直尖轨设计打磨廓形的生成
        3.3.1 目标函数
        3.3.2 约束条件
        3.3.3 打磨廓形求解算法
        3.3.4 打磨廓形的计算结果
        3.3.5 直尖轨打磨廓形中关键截面的提取
    3.4 转辙器区轮岔接触规律
    3.5 轮-岔静态接触点分布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分析
    4.1 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1.1 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1.2 道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2 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
    4.3 动力学性能计算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道岔直尖轨打磨廓形磨耗预测分析
    5.1 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1.1 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5.1.2 接触属性及边界条件的设置
        5.1.3 载荷工况的设置
    5.2 车轮-道岔静态接触分析
        5.2.1 车轮-道岔静态接触应力分析
        5.2.2 车轮-道岔静态剪切应力分析
        5.2.3 车轮-道岔静态压应力分析
    5.3 车轮-道岔滚动接触分析
        5.3.1 轮轨稳态滚动接触理论
        5.3.2 车轮-道岔稳态滚动接触特性分析
        5.3.2.1 车轮-道岔稳态滚动接触应力分析
        5.3.2.2 车轮-道岔稳态滚动接触节点位移量分析
    5.4 直尖轨打磨廓形磨耗预测分析
        5.4.1 钢轨磨耗预测关键技术
        5.4.2 直尖轨关键截面磨耗预测对比分析
        5.4.3 直尖轨关键截面磨耗廓形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标识认证协议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二层接入认证架构
        1.2.2 三层接入认证架构
        1.2.3 星地认证
        1.2.4 切换认证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标识认证关键技术分析
    2.1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概述
        2.1.1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特点分析
        2.1.2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安全分析
    2.2 天地一体化标识网络架构
    2.3 标识认证问题分析
        2.3.1 存在的问题
        2.3.2 解决思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标识映射网络的接入认证系统需求分析
    3.1 引言
    3.2 系统场景模型
    3.3 安全需求分析
    3.4 卫星存储架构设计
        3.4.1 总体架构设计
        3.4.2 数据同步方式
    3.5 低时延网络匿名接入方案
        3.5.1 系统初始化
        3.5.2 用户注册阶段
        3.5.3 用户接入认证阶段
    3.6 快速切换和重认证机制
        3.6.1 低速移动的终端用户
        3.6.2 异常接入的终端用户
    3.7 安全性分析
    3.8 基于身份的权限控制
        3.8.1 关键技术背景研究
        3.8.2 ACL规则和ACL流表项设计
        3.8.3 身份权限控制更新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标识映射网络的接入认证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4.1 系统设计概要
        4.1.1 系统协议框架
        4.1.2 系统功能分析
    4.2 系统详细设计
        4.2.1 UTA设备的功能设计
        4.2.2 用户终端节点功能设计
        4.2.3 低轨接入认证节点功能设计
        4.2.4 NCC节点功能设计
    4.3 性能分析
        4.3.1 通信开销
        4.3.2 计算开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标识认证功能测试
    5.1 测试环境及配置
        5.1.1 认证并发量与初始接入测试环境配置
        5.1.2 切换及重认证测试环境配置
    5.2 系统性能测试及对比分析
        5.2.1 认证并发量
        5.2.2 初始接入性能测试
        5.2.3 低速用户星间切换时延
        5.2.4 异常接入用户星间切换时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高速铁路轨道典型服役病害对轮轨动态接触姿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轮轨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现状
        1.2.2 轨道结构服役病害对轮轨系统的影响研究现状
        1.2.3 轨道服役病害识别方法及安全限值评估研究现状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基于各类轨道病害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
    2.1 高速铁路轨道病害特征分析
    2.2 面向短波病害三维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
        2.2.1 车轮&钢轨连续体动力学方程
        2.2.2 轮轨动态接触算法
        2.2.3 数值求解方法
        2.2.4 模型建立
        2.2.5 模型参数
        2.2.6 模型验证
    2.3 面向中长波病害的车辆-无砟轨道宏观动力学分模型
        2.3.1 车辆模型
        2.3.2 轨道模型
        2.3.3 轮轨接触算法
        2.3.4 模型参数
        2.3.5 轨道随机不平顺
        2.3.6 模型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高速铁路轨道短波服役病害对轮轨接触姿态的影响
    3.1 焊缝病害对轮轨接触姿态的影响分析
        3.1.1 焊缝病害分析模型
        3.1.2 焊缝波深的影响
        3.1.3 焊缝波长的影响
    3.2 波磨病害对轮轨接触姿态的影响分析
        3.2.1 波磨病害分析模型
        3.2.2 波磨波长的影响
        3.2.3 波磨波深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高速铁路轨道中长波服役病害对轮轨接触姿态的影响
    4.1 轨道板离缝病害对接触姿态的影响分析
        4.1.1 轨道板离缝病害分析模型
        4.1.2 离缝深度影响
        4.1.3 离缝长度影响
    4.2 轨道板上拱病害对接触姿态影响分析
        4.2.1 轨道板上拱病害分析模型
        4.2.2 上拱量的影响
        4.2.3 上拱范围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轮轨接触姿态信息的轨道安全评估及病害识别研究
    5.1 轮轨接触姿态参数安全限值研究
        5.1.1 不同轨道病害下车辆安全运行分析
        5.1.2 不同接触姿态参数安全限值研究
    5.2 基于轮轨接触姿态参数的轨道病害识别研究
        5.2.1 高速铁路轨道中长波病害识别
        5.2.2 高速铁路轨道短波病害识别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组网服务迁移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卫星通信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LEO研究现状
        1.2.1 卫星通信的发展
        1.2.2 LEO的研究方向
    1.3 MEC的研究现状
        1.3.1 MEC技术的发展
        1.3.2 MEC的研究方向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1.4.1 主要工作
        1.4.2 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LEO场景和MEC的移动性管理技术介绍
    2.1 LEO移动性管理技术
        2.1.1 LEO星座组网
        2.1.2 LEO移动性管理技术
    2.2 MEC及其移动性管理技术
        2.2.1 MEC技术
        2.2.2 MEC移动性管理
    2.3 当前LEO管理技术的缺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网络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3.1 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网络的需求分析
    3.2 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网络架构设计
        3.2.1 部署方式
        3.2.2 通信过程
        3.2.3 利用容器进行服务封装
    3.3 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网络架构的仿真实现
        3.3.1 仿真平台构建
        3.3.2 功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服务迁移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4.1 边缘计算服务迁移过程
    4.2 迁移决策过程
    4.3 使用维特比算法进行迁移决策
    4.4 仿真实现
        4.4.1 相关实体
        4.4.2 仿真流程
        4.4.3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钢轨单道多层超窄间隙焊接过程控制方法与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钢轨现场焊接装置研究现状
        1.2.2 焊接规范参数设定研究现状
    1.3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钢轨单道多层超窄间隙焊接系统
    2.1 引言
    2.2 钢轨超窄间隙焊接系统控制要求
    2.3 钢轨超窄间隙焊接系统硬件组成
        2.3.1 焊枪姿态调整机构
        2.3.2 新型焊枪系统
        2.3.3 焊接电源
        2.3.4 控制器
        2.3.5 伺服驱动系统
    2.4 钢轨超窄间隙焊接控制系统的实现
        2.4.1 控制系统原理
        2.4.2 焊机输出参数控制
        2.4.3 焊枪行走机构控制
    2.5 钢轨超窄间隙焊接数据采集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Q235B厚钢板超窄间隙焊接试验
    3.1 引言
    3.2 试验设计
        3.2.1 正交试验
        3.2.2 基于SPSS设计正交表
    3.3 焊接试验过程
        3.3.1 制作厚钢板试件
        3.3.2 试验注意事项
        3.3.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3.4 打底焊与盖面焊工艺参数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窄间隙焊接规范参数设定方法与系统
    4.1 引言
    4.2 超窄间隙焊接参数设定方法研究
        4.2.1 建立线能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2.2 基于SVR的焊层高度正向预测模型
        4.2.3 焊接参数的反向预测模型与灵敏度分析
        4.2.4 焊接电压设定方法
    4.3 超窄间隙焊接参数控制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BU71Mn钢轨的超窄间隙焊接实验
    5.1 引言
    5.2 钢轨超窄间隙焊接工艺步骤
    5.3 BU71Mn钢轨超窄间隙焊接规范参数
    5.4 钢轨焊接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9)矿用单轨吊辅助运输机车定位系统与调度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矿用移动设备定位技术研究
    2.1 捷联惯性导航技术
        2.1.1 捷联惯性导航基本原理
        2.1.2 坐标系与姿态角
        2.1.3 重力加速度滤除方法
    2.2 RFID技术
        2.2.1 RFID简介
        2.2.2 RFID系统组成
        2.2.3 RFID耦合方式
        2.2.4 防碰撞方法
        2.2.5 RFID定位原理
    2.3 ZigBee技术与UWB技术
        2.3.1 ZigBee技术简介
        2.3.2 UWB技术简介
        2.3.3 定位原理
    2.4 定位技术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矿井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3.1 WiFi通信技术
        3.1.1 WiFi通信技术简介
        3.1.2 WiFi网络的组成
        3.1.3 WiFi网络工作原理
        3.1.4 WiFi技术的特点
        3.1.5 WiFi网络拓扑结构
    3.2 WiFi与其它通信技术的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用单轨吊机车定位系统设计
    4.1 定位方案设计
    4.2 硬件设计
        4.2.1 主控制模块的选型
        4.2.2 惯性测量模块及其电路设计
        4.2.3 位置校正模块及其电路设计
        4.2.4 通信模块及其电路设计
    4.3 软件设计
        4.3.1 嵌入式软件设计
        4.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误差补偿算法与定位算法
    5.1 加速度误差补偿算法
        5.1.1 零偏补偿算法
        5.1.2 刻度因数补偿算法
        5.1.3 尖峰噪声滤除算法
        5.1.4 稳态加速度误差补偿算法
    5.2 速度误差补偿算法
    5.3 定位算法
        5.3.1 测距算法
        5.3.2 坐标更新算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功能调试与测距实验
    6.1 系统功能调试
        6.1.1 定位数据发送功能调试
        6.1.2 上位机监控功能调试
    6.2 测距实验
        6.2.1 实验方案
        6.2.2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管控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管控系统结构设计及数据库建立
    2.1 管控系统的结构设计
    2.2 管控体系的数据库建立
        2.2.1 ZPW-2000A型轨道电路及分路不良介绍
        2.2.2 评价因子的确定
        2.2.3 评价因子有效区间的确定
        2.2.4 数据库的建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采集装置的可行性分析与接触电阻的实验
    3.1 ZPW-2000A型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故障分析
    3.2 模拟轨道电路实验装置分析
        3.2.1 模拟轨道电路实验装置的电路分析
        3.2.2 两轮对滚实验装置的分析
    3.3 ANSYS有限元分析
        3.3.1 有限元的介绍
        3.3.2 现场轮轨的接触情况分析
        3.3.3 两轮对滚装置的接触情况分析
    3.4 接触电阻影响因素的实验
        3.4.1 添加串口通讯协议与采集装置
        3.4.2 多种影响因素的实验与数据采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模拟环境下管控系统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无线传输
    4.1 实时传输装置的设计
        4.1.1 数据传输功能的实现
        4.1.2 自动收发软件设计
    4.2 各种环境的模拟实验与数据采集
        4.2.1 模拟环境实验台的安装
        4.2.2 模拟环境的实验与数据采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管控系统的决策算法与软件实现
    5.1 模糊模式识别决策原则的分析
    5.2 模糊模式识别分析
        5.2.1 模糊识别的决策向量的计算
        5.2.2 评价因子的权重值的确定
        5.2.3 模糊识别最大隶属度原则与非对称贴近度原则的决策对比
    5.3 MATLAB编写算法进行混合编程
    5.4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管控系统软件开发
        5.4.1 管控系统的开发环境
        5.4.2 系统功能介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B:自动收发软件代码
附录 C:MATLAB的 asymmetric.m代码

四、“轨”是这样“接”的(论文参考文献)

  • [1]城轨服务中断下乘客出行行为分析及应急接驳公交优化研究[D]. 李斌斌.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明宣宗御制《官箴》研究[D]. 朱文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3]多节串联锂电池保护系统模拟前端IC设计[D]. 何帅.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NURBS曲面拟合的道岔打磨廓形研究[D]. 史振帅.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5]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标识认证协议设计与实现[D]. 戴斯达.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高速铁路轨道典型服役病害对轮轨动态接触姿态的影响研究[D]. 楚金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7]融合边缘计算的低轨卫星组网服务迁移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 徐路路.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钢轨单道多层超窄间隙焊接过程控制方法与系统[D]. 常东东.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9]矿用单轨吊辅助运输机车定位系统与调度平台开发[D]. 郭梁.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10]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管控系统研发[D]. 戚呈辉. 江南大学, 2021(01)

标签:;  ;  ;  

“铁路”是这样“连接”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