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右肾多发先天畸形 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杨芳[1](2021)在《消化系统畸形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消化系统畸形胎儿的产前诊断、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探讨消化系统畸形的遗传学病因、各类型消化系统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联性及消化系统畸形胎儿的临床预后,以期为产前超声提示消化系统畸形的临床处理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20年12月因超声提示胎儿消化系统畸形,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三级甲等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知情同意后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样本137例。所选病例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超声指标异常分为:A组单纯性消化系统畸形、B组消化系统畸形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和C组消化系统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分析胎儿产前超声诊断分类、遗传学检测结果、产前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以及各组胎儿的妊娠结局及活产儿的预后情况。90例活产儿排除3例新生儿期死亡及2例手术失败死亡,剩余85例婴幼儿根据生后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分为观察组1与观察组2,同时按照1:3的比例进行配比,随机选取255例胎儿期正常发育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通过儿童体格发育Z评分法分别比较三组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发育情况。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胎儿消化系统畸形的病例137例,涉及18种病种,前十位病种依次是:无胆囊、胃泡异常、十二指肠梗阻、胎粪性腹膜炎、肝胆管异常、小肠梗阻、肠重复、食管梗阻、肝血管瘤、肝内钙化灶,占本研究病例的81.75%(112/137)。34例(24.82%,34/137)胎儿消化系统合并其他系统结构畸形,其中多系统畸形及合并心血管畸形最常见,占比61.76%(21/34)。2.137例胎儿样本均进行常规核型分析,检出异常核型12例(8.76%,12/137),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10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A组、B组和C组的核型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59%(1/63)、5.00%(2/40)和26.47%(9/34)。122例胎儿样本进一步行CMA检测,检出CNV 18例(14.75%,18/122)。A组、B组和C组的致病性CNV检出率分别为1.92%(1/52)、5.41%(2/37)和27.27%(9/33)。三组相比,致病性CNV检出率及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与C组、B组与C组的致病性CNV检出率及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致病性CNV检出率及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MA在染色体核型正常的胎儿中额外检出染色体微结构变异8例,排除1例可能良性CNV,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提高5.74%(7/122)。2例超声提示胎儿多发畸形而CMA及常规核型检测结果正常,进一步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到JAG1、CHD7基因变异。4.产前超声提示胃泡异常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为36.26%(8/22);在各类型消化道梗阻的胎儿中,十二指肠梗阻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为21.05%(4/19)。5、127例完成妊娠结局随访,随访率为92.70%(127/137),其中,引产率为25.98%(33/127),胎死宫内率为3.15%(4/127),活产率为70.87%(90/127);早产率11.11%(10/90),儿科住院率52.22%(47/90)。A组、B组和C组的活产率分别为:89.66%(52/58)、77.78%(28/36)和30.30%(10/33),依次降低,引产率分别为:8.62%(5/58)、16.67%(6/36)和66.67%(22/33),依次升高。C组的引产率高于A、B两组(P<0.0001),A组和B组的引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8例新生儿于生后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存活26例,手术后死亡2例,手术成功率达92.86%(26/28),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2/28)。消化系统畸形患儿术后总体预后良好,观察组1、2与对照组体格生长发育相比无显着差异(P均>0.05)。手术组术后诊断结果与未手术组生后超声结果显示,产前超声对十二指肠梗阻、胎粪性腹膜炎、小肠梗阻、肠重复、食道梗阻、肝内钙化灶和肝血管瘤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均达75%以上。结论:1.消化系统畸形与染色体异常之间存在相关性,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达13.87%,当合并其他系统异常时,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常规核型分析联合CMA检测可显着提高超声异常胎儿的致病检出率。二代测序技术可辅助CMA提高胎儿结构异常的分子诊断率。当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多发畸形,而染色体核型和(或)CMA结果阴性时,建议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2.不同类型的消化系统畸形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不同,产前超声提示胃泡异常合并其他结构畸形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3.在排除染色体致病性异常及严重结构畸形后,单纯性消化系统畸形和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的胎儿,新生儿期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尤其是十二指肠梗阻,不建议盲目终止妊娠。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的胎儿,预后差别较大,应个体化分析,慎重决定胎儿去留。4.产前超声对于消化系统畸形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其对十二指肠梗阻、胎粪性腹膜炎、小肠梗阻、肠重复、食道梗阻、肝血管瘤和肝内钙化灶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当发现胎儿存在消化系统畸形的异常征象时,应反复仔细检查其他系统,对于不能确诊的异常发现,需动态观察。
陈乙铭,周毅恒,宋华[2](2020)在《输尿管软镜治疗交叉异位肾伴结石1例》文中研究说明交叉异位肾为一侧肾脏由原侧跨过中线移位至对侧。事实上双侧并非交叉互换,而是一侧移位,双肾在同侧。双肾的输尿管多按原路径进入膀胱,在三角区正常开口,多无症状,或有下腹肿物压迫症状。无症状者无须治疗[1]。临床中对这一类疾病认识不足,文献报道极少。现报道笔者医院收治的1例右交叉异位肾伴左输尿管结石患者,行电子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并取得良好效果。
杨旭东,张勇,宗焕涛,薛芃[3](2019)在《输尿管硬镜相关肾损伤三例报告及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相关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治疗措施及预防措施。方法对638例输尿管硬镜手术后发生肾损伤的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均因输尿管结石伴或不伴肾积水就诊并行经尿道输尿管硬镜手术,术后24 h内均出现不同程度患侧肾区疼痛,1例经输尿管和膀胱X线(KUB)检查及腹部CT检查发现DJ管位置异常提示肾盂穿孔,1例腹部CT检查提示肾脏自发性破裂出血,1例腹部CT及超声引导下穿刺证实为肾实质脓肿。此3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病情好转。结论输尿管硬镜相关肾损伤是输尿管硬镜手术罕见并发症,但后果严重。对输尿管硬镜手术患者术前仔细评估高危因素、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相关肾损伤的发生。
牟健,莫俊峰,刘川,胡自力[4](2017)在《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肾鳞状细胞癌容易误诊的原因,提高对肾鳞状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被误诊的肾鳞状细胞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常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结果病例1行肾及部分输尿管切除术,病理结果提示:左肾盂鳞状细胞癌,输尿管断端鳞状细胞癌浸润。病例2行肾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肾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累及肾周脂肪,肾盂及输尿管未见累及。2例术后均未行放化疗,病例1术后3个月死于肿瘤转移,病例2术后4个月死于肿瘤转移。结论原发性肾脏鳞状细胞癌临床少见,患者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无明显包块的鳞状细胞癌影像学并不敏感,输尿管镜及软镜下取组织活检也有一定局限性,临床上易漏诊、误诊。
牟健[5](2017)在《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2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肾鳞状细胞癌容易误诊的原因,提高对肾鳞状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被误诊的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常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结果病例1行左肾及部分左侧输尿管切除术,病理结果提示:左肾盂鳞癌,癌细胞侵犯输尿管断端。病例2行根治性右肾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右肾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右肾肾周脂肪发现鳞癌细胞,肾盂及输尿管未见累及。2例术后均未行放疗、化疗,病例1术后3月死于癌细胞转移,病例2术后4月死于癌细胞转移。结论原发性肾脏鳞状细胞癌临床少见,患者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无明显包块的鳞状细胞癌影像学并不敏感,输尿管镜及软镜下取组织活检也有一定局限性,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
鄂天娇[6](2016)在《儿童肾脏及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儿童肾脏肿瘤的临床及CT研究目的:探讨儿童肾脏肿瘤的CT与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儿童肾脏肿瘤的临床和CT资料,了解儿童肾脏肿瘤的病理类型、以及与此相关的发病年龄,探讨各类肾脏肿瘤的CT表现与临床表现有无相关性。结果:男73例,女48例,年龄1个月10岁,平均2.8±2.3岁,以腹部肿块、血尿、发热为主要症状。肾母细胞瘤95例,年龄5个月9岁,平均2.8±2岁。CT表现为肾内边界较清的混杂密度肿块伴较明显囊变坏死,28例伴钙化(28.9%),10例伴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癌栓(10.5%),10例发现肺或肝脏内转移灶。其中,8例Botroyid肾母细胞瘤,6例部分囊状分化的肾母细胞瘤,1例畸胎样肾母细胞瘤,1例伴肾源性残余。先天性中胚层肾瘤6例,均1岁以下,4例为胎内B超发现。CT表现与肾母相似但无钙化,无癌栓,无转移。横纹肌样瘤4例,平均3.5,为浅分叶形,密度混杂,坏死明显,无钙化,3例见包膜下积液,2例伴多发转移灶,1例发现静脉癌栓。透明细胞肉瘤8例,平均3.3岁,坏死较肾母更显着,2例伴远处转移,1例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婴儿骨化性肾肿瘤2例,年龄为4个月和6个月,均以血尿就诊,见肾盏内以钙化为主的较小肿块,1例中等强化,1例无强化。淋巴瘤肾脏浸润2例,双肾多发平扫稍高密度灶。肾透明细胞癌1例,年龄3岁。成熟性畸胎瘤1例,为多房囊性病变伴斑片样钙化及少许脂肪密度。囊性肾瘤1例。后肾腺瘤1例。以血尿为首发或主要伴随症状的共33例(27%,33/121),肾母血尿发生率占27.4%,婴儿骨化性肾肿瘤100%,肾横纹肌样瘤50%,透明细胞肉瘤37.5%,研究血尿与肿块累及肾盂的关系,P=0.000<0.05,相关系数r=0.4516。结论:儿童肾脏肿瘤以肾母细胞瘤占绝大多数(95/121,78.5%),3个月以内以中胚叶肾瘤为主。临床以无痛性腹部肿块和血尿为主要表现。血尿多见于Botroyid肾母细胞瘤、婴儿骨化性肾肿瘤和横纹肌样瘤,血尿的发生于肿瘤侵犯肾脏相关。透明细胞肉瘤、横纹肌样瘤首诊时可发生多处转移。儿童肾脏肿瘤CT及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各自的特点,两者结合能够提高术前诊断水平。第二部分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目的:探讨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及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儿童该部位占位性病变的认识及术前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126例,7例经临床确诊,其余均由病理证实。分析各类疾病的临床及CT特征,了解相应的临床及CT表现特征。结果:神经母细胞瘤91例,年龄15天8岁,以腹部包块、腹痛、发热为主要表现,其中2例为囊性神经母细胞瘤,18例有转移征象,2例胎内发现。CT为大小不一、分叶状肿块,见钙化(75.8%,69/91)。病灶包绕后腹膜大血管及其分支(46.2%,42/91),静脉癌栓仅2例,15例侵犯临近脏器,31例伴转移。60例测血清NSE水平,平均361.9±387.8 ug/L;77例测血LDH,平均651±1297 U/L;75例测尿VMA,36例增高。节细胞神经瘤8例,5例腹痛,1例发热。肿块边界清,少见钙化(3/8)及坏死(1/8)。肾上腺皮质肿瘤8例,年龄2-8岁,临床表现有性早熟(100%,8/8)、库欣综合征(1/8)。1例皮质腺瘤边界清,密度均匀;7例皮质癌形态基本规则,密度不均匀,见坏死(7/7)及钙化(4/7),增强后见瘤内迂曲供血血管影(6/7)。嗜铬细胞瘤4例,年龄5个月12岁,均有血压增高,伴头痛、腹痛。肿块边界较清,钙化1例,2例有坏死,增强后肿块周边强化明显。生殖细胞肿瘤8例,年龄2个月8岁,6例成熟性畸胎瘤,2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HCG和AFP显着增高)。肾上腺血肿7例,年龄8天4个月,患儿多有病理性黄疸。CT示占位边界清,平扫低密度,内可见出血,环形强化,随访明显缩小。非神经母肾上腺占位与神经母细胞瘤的NSE值进行比较,P<0.05。分别比较神经母与非神经母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LDH值,前者无统计学差异(p=0.827),后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以神经母细胞瘤最多见,血清NSE升高有相对特异性,肿瘤的钙化、包绕血管生长具有特征性。肾上腺皮质癌儿童性早熟为突出表现,瘤体大,肿瘤坏死显着,常见新生血管、腔静脉内癌栓,有助于与神经母的鉴别。小婴儿肾上腺囊性神经母细胞瘤与肾上腺血肿影像学上难以鉴别,需结合临床资料及2-3周随访确诊。高血压是嗜铬细胞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成熟性畸胎瘤有特征性的CT表现。AFP和HCG水平对生殖细胞肿瘤有鉴别意义。
陈选才,罗志刚,李建军[7](2015)在《罕见多发泌尿生殖畸形并巨大阑尾1例》文中研究指明临床中,泌尿和生殖系先天畸形的发病率较低,而泌尿生殖合并其他内脏畸形的病例更是少见,本例属于罕见泌尿生殖并消化系多发畸形的案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18岁,因右侧阴囊空虚18年,右侧下肢间歇性疼痛麻木3年入院,入院查体发现:右侧阴囊及腹股沟均未触及睾丸,左侧阴囊和睾丸大小无异常。腹部及盆腔CT(图1)提示:"马蹄肾,左肾旋转不良,其中右肾体积较小,右侧输尿管开口异位
王亚妹,钟琳,陶于洪[8](2013)在《2001年至2012年中国18例Abernethy畸形综合报道》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提高对Abemethy畸形的认识。方法总结2001年至2012年中国报道的18例Abernethy畸形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在13例Ⅰ型患儿中,Ⅰa型6例,Ⅰb型7例;男5例,女8例;≤18岁患儿11例;便血4例,呕血4例,肝功能异常5例,肝硬化2例,肝性脑病2例,肝脏结节4例,脾大5例,脾功能亢进4例,门静脉高压3例,合并畸形3例。在5例Ⅱ型患儿中,≤18岁患儿2例;肝功能异常4例,便血1例,肝硬化1例,肝性脑病1例,肝脏结节1例。18例患儿均接受腹部影像学检查,其中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16例,腹部血管超声15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7例,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和MRI各1例。门静脉系统血液分流到下腔静脉2例、髂内静脉5例、左肾静脉3例、奇静脉2例、右心房2例和盆静脉丛1例,其余3例不详。2例Ⅰb型肝活检为肝细胞气球样变性、肝细胞结节样增生和脂肪样变,1例Ⅱ型为肝脏局灶结节样增生。4例便血被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痔疮和过敏性紫癜,2例阴蒂肥大被误诊为外阴畸形,1例5月龄婴儿因哭闹被误诊为脓毒症。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脾脏切除、结扎乙状结肠周围血管和栓塞分流道等手术也用于治疗巨脾、便血、呕血或肝性脑病。结论 Abemethy畸形多见于儿童,常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便血和呕血、肝脏结节、肝外门腔分流表现,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少见。MSCTA对本病诊断有较高价值,应根据畸形的类型和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韦莎[9](2013)在《2233例高危新生儿泌尿系统超声筛查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2233例高危新生儿泌尿系统超声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高危新生儿泌尿系统畸形的发生特征,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对钦州市四家医院住院的2233例高危新生儿泌尿系统超声筛查结果进行总结,对筛查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进行分类,分析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患儿与高危因素(低体重儿、早产儿、剖宫产、病理性黄疸、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等)的关系,同时对泌尿系统畸形的患儿进行随访,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1.2233例高危新生儿的泌尿系统超声筛查中,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患儿42例,占被检总数的1.88%。其中男婴30例,女婴为12例,男婴与女婴构成比无显着差异(P>0.05)。2.在超声筛查发生泌尿系统畸形的患儿中,泌尿系统畸形的种类:肾积水35例,肾缺如2例,多囊肾2例,肾上囊肿2例,肾上腺肿物1例;以肾积水常见,占83.33%。3.与泌尿系统畸形相关的高危因素为低体重儿(575例)、早产儿(524例)、病理性黄疸(439例)、剖宫产(349例)及新生儿窒息(240例)等,分别占超声筛查患儿总数的40.48%、47.62%、30.95%、28.57%及10.75%等。4.对35例先天性肾积水的患儿进行随访,共有47只肾积水,肾盂分离程度在15mm以下的42只,随访13只,随访率为30.95%,在未进行任何治疗的情况下,全部恢复正常;肾盂分离大于15mm的有5只,随访4只,随访率为80%均未明显好转。结论:1.高危新生儿的泌尿系统超声筛查中,泌尿系统畸形发生率为1.88%,畸形发生与性别无关。2.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为肾积水。3.泌尿系统畸形的发生与低体重儿、早产儿和剖宫产等多种因素有关。4.肾盂分离程度在15mm以下的可自然恢复正常,肾盂分离大于15mm的预后不良。
李宝平,唐翠松,汤光宇,李伟,沈永菊,刘勇[10](2012)在《64排容积CT尿路成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尿路成像(VCTU)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资料完整的输尿管结石病例386例,均行VCTU检查,对获得图像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分析。结果:386例中,结石最小长径约1mm,输尿管结石位于上段114例,中段82例,下段153例,一侧输尿管多发结石37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囊肿189例、肾盂旁囊肿43例、输尿管和肾积脓3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21例、马蹄肾4例、输尿管囊肿1例、膀胱憩室3例、肾结石和膀胱结石177例。结论:VCTU能立体、直观、清晰显示输尿管结石位置、大小、形态、数量和输尿管梗阻扩张程度,同时确定有无合并泌尿系统先天畸形、肾积脓、肾结石、膀胱结石等病变,还可以通过延迟期了解肾脏排泄功能,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有独特优势。
二、右肾多发先天畸形 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右肾多发先天畸形 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消化系统畸形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2.2 产前超声诊断结果 |
2.3 遗传学分析 |
2.4 妊娠结局 |
2.5 出生后情况 |
2.6 胎儿消化系统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符合率 |
讨论 |
3.1 消化系统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
3.2 各类型的消化系统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
3.3 产前超声对消化系统畸形诊断的符合率 |
3.4 胎儿消化系统畸形妊娠结局及外科手术治疗进展 |
3.5 典型的微缺失/微重复病例详细说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胎儿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输尿管软镜治疗交叉异位肾伴结石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诊疗经过 |
3 讨论 |
(3)输尿管硬镜相关肾损伤三例报告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4)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病例1 |
1.1.2 病例2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5)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2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诊治研究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儿童肾脏及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儿童肾脏肿瘤的临床及CT研究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临床资料的收集 |
3.检查方法 |
4.图像处理与分析 |
5.病理检查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121 例12 岁以下肾脏肿瘤患者概况 |
2.肾脏各肿瘤的临床及CT特点 |
3.以血尿为首发或主要伴随症状的肾脏肿瘤 |
讨论 |
1.儿童肾脏肿瘤的种类及年龄分布 |
2.肾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病 |
3.其他儿童肾肿瘤 |
4.儿童以血尿为主诉及主要伴随症状的肾脏肿瘤病例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临床资料的收集 |
3.检查方法 |
4.图像处理与分析 |
5.病理检查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概述 |
2.肾上腺各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CT影像表现 |
3.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与其他肿瘤的血清NSE、LDH比较 |
讨论 |
1.正常肾上腺的解剖及肾上腺占位的CT定位诊断 |
2.儿童肾上腺占位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 |
3.儿童肾上腺占位的鉴别诊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已发表文章目录 |
(7)罕见多发泌尿生殖畸形并巨大阑尾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2. 1 马蹄肾 |
2. 2 隐睾 |
2. 3 巨输尿管症 |
2. 4 先天性阑尾畸形 |
(9)2233例高危新生儿泌尿系统超声筛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64排容积CT尿路成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64排容积CT扫描方法 |
1.3 图像后处理 |
2 结果 |
2.1 结石部位 |
2.2 结石大小及形状 |
2.3 直接征象 |
2.4 间接征象 |
2.5 合并泌尿系其他病变 |
3 讨论 |
3.1 VCTU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优势 |
3.2 VCTU后处理方法的比较 |
四、右肾多发先天畸形 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消化系统畸形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研究[D]. 杨芳.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2]输尿管软镜治疗交叉异位肾伴结石1例[J]. 陈乙铭,周毅恒,宋华. 实用医药杂志, 2020(12)
- [3]输尿管硬镜相关肾损伤三例报告及经验总结[J]. 杨旭东,张勇,宗焕涛,薛芃. 临床误诊误治, 2019(02)
- [4]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 牟健,莫俊峰,刘川,胡自力. 现代医药卫生, 2017(17)
- [5]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2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D]. 牟健. 重庆医科大学, 2017(01)
- [6]儿童肾脏及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D]. 鄂天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罕见多发泌尿生殖畸形并巨大阑尾1例[J]. 陈选才,罗志刚,李建军.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5(01)
- [8]2001年至2012年中国18例Abernethy畸形综合报道[J]. 王亚妹,钟琳,陶于洪.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19)
- [9]2233例高危新生儿泌尿系统超声筛查结果分析[D]. 韦莎.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10]64排容积CT尿路成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李宝平,唐翠松,汤光宇,李伟,沈永菊,刘勇. 实用医学杂志, 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