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滤波技术在气相紫外光电子能谱仪数据采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轩仪[1](2020)在《基于碳纳米管X射线测厚仪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X射线测厚仪的实际应用需求和研发需要出发,对X射线测厚仪的工作原理、X射线源的制备、X射线接收装置的选型、测厚系统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首先阐述了X射线测厚仪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研究分析了目前国内实际应用的X射线测厚仪存在的缺陷,指明了本文X射线测厚仪的设计的目标和方向;本文分析了碳纳米管冷阴极X射线源在X射线测厚仪应用上的优势,并完成了碳纳米管X射线源阴极的制备,对X射线源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制备得到了形貌和性能都较好的碳纳米管阵列,在此基础上,完成了X射线源的封装;对X射线接收装置进行了细致分析和综合比较,完成了X射线探测器及数字脉冲处理器的选型;对X射线测厚系统的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主要包括参数设置模块和厚度监测模块;最后对碳纳米管X射线测厚仪进行了组装和测试,测试结果表面研制的X射线测厚仪达到了设计目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工艺优化过后的微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阵列,制备得到了形貌和发射性能都较为理想的碳纳米管X射线管阴极,通过场发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碳纳米管X射线阴极的开启电压为1.49kV,最大发射电流为225μA,电流密度可以达到34.3A/cm2。在此基础上完成了X射线源的封装。(2)针对X射线测厚仪的X射线接收装置及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对常用X射线探测器的分析和对比,本文最终选用分辨率高、无需制冷、体积小巧的SDD探测器,数字脉冲处理器选取DPP2型,可实现信号的放大、滤波、AD转换等功能。(3)在X射线测厚系统的软件设计过程中,首先对参数设置模块和厚度监测模块进行了设计,参数设置模块实现了设置参数并测量入射前后的X射线谱的功能,厚度检测模块可以选择校准曲线并实时测量和显示厚度结果。(4)在完成X射线测厚系统的硬件系统制备、选型以及软件系统的设计调试之后,将碳纳米管X射线测厚仪的X射线源、高压电源、X射线探测器、数字脉冲处理器、探测器稳压电源及上位机进行了组装。组装完成后进行X射线测厚仪透射法测量及反射荧光法测量的实验和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设计制备的碳纳米管X射线测厚仪达到了预期的厚度测量效果。
叶润[2](2020)在《高性能正电子湮没谱仪的研制及AlN薄膜的缺陷与磁性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反物质世界的一颗璀璨明珠,正电子(电子的反粒子),因其对电子异常灵敏的特性而被用于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在Anderson发现正电子后,以正电子物理为基础的正电子湮没谱学逐渐建立起来。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主要包括三大基本技术:正电子湮没寿命谱(PALS)、多普勒展宽谱(DBS)、湮没辐射角关联(ACAR)。基于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和多普勒展宽谱,近30年来又发展了正电子寿命-动量关联(AMOC)技术。谱仪技术与材料微结构表征是正电子湮没谱学实验领域的两条主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谱仪技术的发展将正电子湮没谱学扩展到更多的材料表征中;新材料的表征又对谱仪技术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谱仪技术向着性能更高的方向发展。本文立足于谱仪技术和材料表征这两条线,从设计搭建高效率的寿命-动量关联谱仪、发展新型数字化寿命谱仪和正电子湮没谱学在稀磁半导体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正电子寿命-动量关联技术方面,我们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高效率的γγΔEγ符合型AMOC谱仪。在探测器选型、几何配置、信号符合方式以及数据采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选择井型闪烁体探测1.275 MeV的γ射线,以提高其探测效率。Geant4模拟确定闪烁体的尺寸及整体的探测器配置。信号符合上,采用软件符合代替硬件符合。在数据采集上,使用PCI9820采集卡特有的双缓冲连续采集模式,提高采集效率。最终搭建了一套计数率高达180 cps,时间分辨280 ps的AMOC谱仪,计数率比传统的提高了一倍以上。(2)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方面,我们利用数字示波器和闪烁探测器搭建了一套数字化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我们研究了 BaF2-H6610探测器的符合时间分辨。通过调节多个参数:探测器高压、示波器采样率以及恒比定时系数等,优化了探测器的时间响应,获得了非常好的符合时间分辨:对于0.511 MeV湮没γ射线和60Co级联辐射γ射线分别为162 ps和108 ps。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发了一套数字化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时间分辨约为130ps,性能上优于国际上大多数的数字化寿命谱仪。(3)在正电子湮没谱学的应用方面,我们将慢正电子束多普勒展宽谱应用于AlN稀磁半导体的缺陷表征。通过离子注入的方式制备了 C掺杂的AlN薄膜(AlN:C)。磁性结果表明AlN:C薄膜具有室温铁磁性。通过XRD、拉曼光谱、XPS以及DBS实验,发现AlN:C薄膜中存在Al空位相关缺陷。同时对AlN:C的缺陷结构进行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间隙C原子和Al缺陷的复合体(Ci-VAl)具有最低的形成能,因而,揭示了 AlN:C薄膜中的铁磁性主要源于Ci-VAl。
郝辰春[3](2020)在《二氧化钛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质》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围绕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的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性质与光电化学分解水产氢气技术进行,从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光阳极的制备入手,以二氧化钛半导体异质结构筑为主线,研究半导体异质结的应用和光电化学性质,揭示了复合结构光电极的催化反应机理。首先,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纳米材料合成手段,包括水热法、化学沉淀法、电化学沉积法、固相反应法,合成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光阳极及其复合结构,包括 TiO2/Ag2O、TiO2/NiCo-LDH 和 TiO2/ZnCo-LDH。然后,通过现代分析表征手段研究材料的物相组成、尺寸大小、形貌以及物理光学特性。通过太阳能光电化学分解水反应来评价二氧化钛复合结构光阳极的光电化学催化活性,研究半导体异质结的设计和界面物理化学性质,揭示光电化学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光电化学反应的机理。最后,成功地改善了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光电极的光吸收效率、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和光生电子-空穴的转移效率、光电转换效率以及光电化学分解水产氢气的效率。具体研究内容,分为如下几部分:(1)采用水热法和化学浴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纳米复合结构TiO2@Ag2O p-n异质结阵列,并将这种光电极用于高性能太阳能光电化学分解水反应生产氢气。纳米结构的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与氧化银纳米颗粒结合在一起,产生大量纳米p-n异质结。在模拟AM1.5照射(100mW/cm2)下,TiO2@Ag2O p-n异质结阵列阳极在偏压为1.23V vs.RHE下的光电流密度为1.61 mA/cm2,比原始的TiO2纳米线阵列光阳极高两倍。在350-450nm的整个吸收范围内,TiO2@Ag2O纳米线阵列的单色光电转化效率(Incident Photon-to-electron Conversion Efficiency,IPCE)高于原始TiO2纳米线阵列的IPCE。当入射的波长在约385 nm,TiO2@Ag2O纳米线阵列光阳极的IPCE实现的最高值53%,然而原始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光阳极在相同的波长条件下IPCE只有41%。由于p-Ag2O和n-TiO2之间的p-n异质结界面,这种增强归因于有效的电子-空穴分离,我们通过电化学阻抗谱验证了上述结论,包括摩尔-肖特基(Mott-Schottky)图和奈奎斯特(Nyquist)图。这种TiO2@Ag2O p-n异质结阵列有望在太阳能分解水中发挥潜在的应用。(2)在室温下进行固相合成得到了锌钴层状双氢氧化物(ZnCo-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ZnCo-LDH)和 Co(OH)2 样品,对电化学氧气析出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合成方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复杂的合成程序。ZnCo-LDH的形貌是层状结构,而Co(OH)2的形貌是纳米薄片。ZnCo-LDH表现出了较低的起始电位,较低的塔菲尔(Tafel)斜率和良好的稳定性,获得了良好的电化学水氧化性能。ZnCo-LDH 和 Co(OH)2 的起始电位分别为 1.42 V vs.RHE 和 1.53 V vs.RHE。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ZnCo-LDH层状结构和Co(OH)2六角纳米片的超电势分别为19 mV和30 mV。虽然Zn掺杂Co(OH)2对ZnCo-LDH的导电性没有提升,但是得益于ZnCo-LDH良好的层状结构,ZnCo-LDH表现出了更高的电化学析氧气反应的活性。使用这种新颖的、简单的一步固相反应方法来合成ZnCo-LDH层状结构和Co(OH)2六角纳米片,制备方法方便、绿色、不使用任何溶剂,并且可以高产量地生产,有望在电催化分解水的实际工业应用中发挥作用。(3)通过使用一种简便的电化学方法,在TiO2纳米线上装饰了ZnCo-LDH,制造了 TiO2/ZnCo-LDH核/壳分层阵列光阳极。ZnCo-LDH 的水氧化催化性能提高了 TiO2 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能。高效的光电化学性能归因于ZnCo-LDH的优秀的电催化水氧化活性,这种材料在光阳极表面可以使光生电荷快速地转移到固/液界面,有利于光生电荷与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分解水。对其光电化学反应的电荷分离效率和电荷转移效率研究表明:在整个测试偏压的作用下,TiO2@ZnCo-LDH纳米线阵列光阳极的光生电荷转移效率比原始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光阳极都显着提高;然而,两者的光生电荷分离效率差别很小,两条光生电荷转移效率的曲线随着作用偏压的增加还发生了交叉。当施加的偏压电位是1.23V vs.RHE时,TiO2@ZnCo-LDH纳米线阵列光阳极的光生电荷转移效率增加至65%,而在相同条件下,原始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光阳极的光生电荷转移效率仅为55%。(4)高效的电荷转移和电荷分离对于半导体的光催化性能至关重要。将水热法与简便的电化学沉积法相结合,合成了含有TiO纳米线(核)和NiCo-LDH(壳)的分级纳米线阵列。NiCo-LDH修饰的TiO核/壳结构纳米线阵列光阳极比单纯的TiO2表现出了显着增强的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质,光阳极的电荷转移效率和电荷分离效率显着增大。在此,分层结构不仅形成TiO2核与iCo-LDH壳之间的异质结,而且还提供了分解水反应的活性位点,在偏压为1.23 V时,在一个太阳的光照强度照射下,电荷转移效率ηtransfer高达87%,电荷分离效率ηseparation高达42%。TiO2@NiCo-LDH核/壳结构的优异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归因于NiCo-LDH助催化剂的装饰导致的电荷转移和分离增强。将光捕获TiO2半导体和NiCo-LDH助催化剂整合到分级核-壳纳米结构中的这种简便且成本有效的策略,可以潜在地应用于能量转换和环境应用中。
孙浩庭[4](2019)在《磁控溅射法制备ITO薄膜应变计及其变温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通过直流脉冲磁控溅射法将无择优和(100)择优的ITO薄膜沉积在石英片及Si(100)晶片表面,同时,将无择优和(100)择优的ITO薄膜应变计沉积在覆盖有Si02绝缘膜的不锈钢等强度悬臂梁表面,并用X射线衍射仪、霍尔效应仪、静态电阻应变仪等设备对ITO薄膜和ITO薄膜应变计进行表征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对无择优和(100)择优的ITO薄膜和ITO薄膜应变计连续进行25次温度循环,温度范围为20-200-20℃。经过25次温度循环之后,无择优的ITO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分别降低(15.4±3.3)%和(38.1±1.7)%,综合导致无择优的ITO薄膜的电阻率增加(90.7±6.4)%。因此,无择优的ITO薄膜应变计的电阻值随着温度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单调增加。相反,经过每次温度循环之后,具有(100)择优的ITO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没有变化,因此,具有(100)择优的ITO薄膜的电阻率和ITO薄膜应变计的电阻值也没有变化。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无择优的ITO薄膜应变计显示出令人不满意的温度稳定性,(100)择优的ITO薄膜应变计显示出令人满意的温度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薄膜应变计常工作于室温-200℃的温度范围,而应变系数是表征其对应力的反应能力。因此,研究变温工作状态下的薄膜应变计的应变系数亦显得尤为重要。在20-200-20℃的温度循环下,对无择优和(100)择优的ITO薄膜应变计进行应变测试。结果显示,无择优的ITO薄膜应变计的应变系数大,但在升降温过程中,其应变系数差别大;具有(100)择优的ITO薄膜应变计的应变系数小,但在升降温过程中,其应变系数差别小。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无择优的ITO薄膜应变计感应微小形变的能力强,而(100)择优的ITO薄膜应变计感应微小形变的能力弱。
赵业佳[5](2018)在《恶臭气体检测系统性能提高的方法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臭污染是一种特殊的空气污染,它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还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恶臭检测及治理变的刻不容缓。实验室现有的恶臭检测系统在性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检出限较高、仪器稳定性及准确性较差等。因此,需要对仪器进行改进,优化,从而提高仪器性能。论文首先对恶臭气体检测原理及组成进行了介绍,并与市场上的成熟仪器进行对比,总结了当前系统存在的不足。然后从软硬件方面实现了检出限、稳定性、准确性等方面的改善。针对项目组所开发的恶臭气体检测仪器检出限过高问题,进行了预浓缩方法和实验研究,完成了基于吸附—热解吸原理的预浓缩装置开发。针对不同种类的气体利用不同的吸附剂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降低了系统的检出限;完善了进样装置,调整了气路部分,实现正常测量、低浓度测量两种测量模式;对芯片的密封方式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芯片的密封性,降低了气体吸附;最后对硬件电路进行了分析、设计,实现了系统的集成,为恶臭气体检测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条件。根据系统噪声类型,确定了中值滤波结合小波变换的滤波方式,去除了脉冲噪声和高斯噪声;利用幅值法和增加斜率法确定了色谱峰的起始点、峰顶点以及终止点,实现了色谱峰特征点的查找;对于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则分别采用绝对保留值法以及外标法。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有效地实现了色谱峰的检测以及标定,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最后,本文完成了稳定性、重复性、准确性、线性度以及检出限实验。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基线的变化,系统的标准偏差为0.38,稳定性较好;通过甲硫醚、苯、甲苯的混合气进行重复性及准确性的实验,重复性误差,准确性偏差均小于5%,满足仪器要求;利用异丁烯气体进行线性度实验,相关系数为0.9980,与市场上现有的色谱仪进行对比,线性度好;最后针对系统检出限进行实验,实现了25ppb甲硫醚的检测。
刘满意[6](2018)在《ZnO基复合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化传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ZnO纳米材料是面向21世纪的半导体材料,由于ZnO纳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高的电子迁移速率、良好的化学性质和热稳定性等优良特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因此被广泛用于气体传感、催化研究、能源及光电材料等科研领域。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在灵敏度、选择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气体传感在有毒、有害及危险气体检测和控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市场上出售的ZnO气体传感器任然存在灵敏度低、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等诸多问题,这就促使我们设计并制作一种高灵敏、高稳定、选择性好、响应时间短且成本更低的高效新型ZnO生化传感器。为成功制造这种新型高效ZnO生化传感器,本研究主要从ZnO纳米材料设计与制备、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半导体制造工艺及材料与器件结合三方面考虑设计并制造一种新型的高效旁热式ZnO微气体生化传感器。首先,本论文从ZnO的尺寸控制方面考虑,设计一种复合纳米材料;具体如下:(1)采用水热反应合成法制备直径在90nm左右的ZnO纳米线结构,掌握其生长原理并探索其生长规律;通过SEM、TEM、XRD等仪器设备对其形貌观察及组成成份进行系列表征和分析;(2)在第一次合成的ZnO纳米线的基础上重新固定晶种,采用二次水热反应合成枝杈型复合ZnO纳米材料方法探究及规律研究,借助SEM等设备进行表征和分析;其次,根据MEMS制造工艺的特点,巧妙地设计一种旁热式气体微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本文所述旁热式气体微传感器采用旁热式结构,减小了敏感材料所在区域绝缘层漏电对测试信号的干扰,在悬空的传感器结构表面的敏感电极区域使用分子气相沉积设备沉积5nm厚度的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FAS-17)形成图形化的疏水疏油层,从而实现了敏感材料在敏感电极区域的简单自对准功能。最终实现旁热式气体微传感器的主体直径为300μm的圆,支撑梁的长为150μm,宽为20μm,叉指电极的宽及间距均为为3μm。最后,让复合的ZnO纳米材料和旁热式气体微传感器结合形成新型的高效旁热式ZnO微气体生化传感器。利用原位生长技术在旁热式微气体传感器敏感电极区域水热生长ZnO纳米线,通过再次固定晶种和二次水热生长实现ZnO枝杈型复合纳米材料在特定位置的生长,并对其进行表征。使用制备的旁热式ZnO微气体传感器对不同气体进行测试,由于ZnO纳米线的尺寸效应,表现出对H2S气体表现出响应速度快、高灵敏、高稳定和可重复性测试,测试下限为5ppb。利用在线质谱等设备近一步研究发现传感气敏机理,由于H2S为易燃危化品且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很高的实用价值.
仇满德[7](2009)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微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氧化锌稀磁半导体和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材料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这一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将表面微分析技术应用于它们的研究。一方面,探求了制备条件与材料组成、微结构、形貌以及性能的关系;另一方面,研究了载体、外加磁场等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质的影响,并成功制备了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TiO2复合絮凝剂。全文共分为以下6个部分。第1章为绪论部分,针对功能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和稀磁特性,介绍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及微区分析技术,同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第2章利用表面微区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掺杂元素对氧化锌基稀磁半导体结晶生长的影响。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过渡金属掺杂的ZnO基稀磁半导体晶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谱仪(XREDS)对合成晶体的微观形貌、表面及内部剖面掺杂元素的相对含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过渡金属掺杂离子影响ZnO晶体的生长,掺杂离子的不同其大小、形貌均有所差异,随晶体形貌不同,显露面也发生了相应改变。X射线微分析证实,晶体表面与晶体内部掺杂离子分布相对均匀,Co、Mn离子比Fe、Ni离子容易实现掺杂,Fe, Ni离子不容易或少量的进入到晶格中。另外还研究了In离子与过渡金属共掺杂对ZnO晶体极性生长的影响,并从水热理论探讨了晶体生长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第3章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工艺、微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本章共分为两节。在第一节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片上制备了纳米TiO2薄膜,并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对薄膜的微结构、透光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薄膜为均匀突起的锐钛矿型纳米TiO2薄膜,同时探讨了微结构同光催化性能的关系。在第二节中,主要横向比较了常规不同液相制备方法对纳米TiO2粉体的微结构与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从晶体表面结晶度、晶格缺陷以及TiO2表面羟基分布等方面对光催化活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第4章为粉煤灰负载纳米TiO2的微分析及应用研究。在本章中,利用XRD, SEM及EDS对粉煤灰原灰以及水、磁筛选的粉煤灰进行了物相、表面微结构及X射线微区分析的系统研究,对各种粉煤灰的特征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为粉煤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粉煤灰沉珠上负载了纳米TiO2薄膜,探讨了其光催化降解性能与载体效应之间的关系。第5章为了进一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了磁场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不同磁场强度及固定磁场强度下体系pH的变化对纳米TiO2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证明磁场对增强光催化作用有一定效果。并探讨了磁场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第6章将纳米TiO2进行表面处理,与合成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DMC-AM)成功复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P(DMC-AM)/TiO2复合絮凝剂,该复合絮凝剂光催化吸附降解性能明显的提高,1.5h可使染料脱色率达到95%,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瞿金辉[8](2008)在《数字化中子谱仪有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子能谱的测定在核物理、航天、反应堆与加速器技术、核防护、石油测井等领域都有实用意义。因此研制中子能谱仪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这种技术也在核能谱测量这一领域中广泛的使用开来,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数字化能谱仪具有脉冲处理能力强、精度高、可靠性好、灵活性强以及便于大规模集成等优点。而今,由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高速发展,使其能应用于便携式仪器中,能谱技术数字化更是引起了更大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中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数字化中子谱仪的基本结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在数据采集中分析了数据采集的基本要求和需要的注意点,在文章的重点数据处理中介绍了数字化能谱仪中脉冲处理的关键技术,数字基线恢复、数字极零补偿、及中子谱中的关键技术n-γ甄别技术,在这几种技术中,通过LabVIEW(虚拟仪器)对其进行模拟验证。同时提出了数字化谱仪中其他需要处理的技术,如死时间校正、数字滤波成形、弹道亏损校正、堆积判弃等。
菅傲群[9](2008)在《光离子化气体传感器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离子气体传感器(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简称PID)是一种具有极高灵敏度,用途广泛的检测器,可以检测从极低浓度的10ppb到较高浓度的10000ppm(1%)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和其它有毒气体。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它具有便携式,精度高(ppm级),响应快,可以连续测试等优点。它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的信息反馈,这种反馈可以使检测人员确认他们处于没有暴露于危险化学品之中的安全状态,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检测人员。目前光离子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化学品检测中,特别在灾区事故泄漏检测、事故区域确认和泄漏物确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论文在介绍紫外气体检测的经验基础上,完成了基于PID原理的紫外气体探测器的系统设计,并对气体检测原型机进行了初步的标定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文中对气体传感器的系统设计,紫外灯的驱动电路设计,气体信号检测的方法,电离室设计、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本文详细分析了光离子化效应,当样品池光程足够短,样品浓度足够低,被测物质浓度才与光离子化电流成线性关系,可以用作气体检测。在广泛调研、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响应迅速,气密性好,信号稳定的电离室。本文设计了一种针对气体检测的专业紫外灯的激发方式,该激发方式通过改变控制信号可以实时调整紫外灯功率,保证了传感器的一致性。并通过EWB电路仿真,设计了两路100K,1500VAC输出,作为其驱动电路。针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特征,经过实验,设计了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检测电路,实现了信号提取和放大,并设计模拟滤波电路,进行信号的初步滤波。本论文重点介绍了探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系统的微弱信号检测技术以及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对如何应用高集成度混合型芯片作微控制器,来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判断、数字滤波等一系列功能作了重点的分析和阐述。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传感器的周边元件,如风扇驱动,电源等的电路设计。本文针对防爆国家标准,设计了传感器的外壳模具,介绍了与此设计相关的防爆,防水,防尘,防辐射方面的内容。最后对传感器原型机完成了系统集成设计后,进行了标定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课题通过研究光离子化气体传感器,突破传统的光离子化检测仪的制造方法,得电离室的设计与加工大大简便,不但可以使传感器的体积和质量大大减小,同时解决了光离子化传感器价格昂贵、成本高的缺点,对促进其市场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焦国华[10](2008)在《光电测量数据可视化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光电测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电测量在科学、军事、工业等领域里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从计算机图形学当中发展起来的科学可视化技术的逐渐成熟,对光电测量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手段,而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大的数据场规模反过来也对可视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软硬件需求。本论文详细介绍了光电测量系统中光电探测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并对低噪声前置放大器及其频率特性和噪声进行了深入分析;叙述了用于微弱信号检测的锁相放大器的原理以及模拟锁相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并且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光电测量进行了讨论,着重探讨了非递归型数字滤波方法和递归型数字滤波方法。本论文阐述了基于表面绘制的三维可视化技术,介绍了表面绘制方法中的经典算法——移动立方体(Marching Cubes,MC)算法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并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二义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同时详细叙述了与硬件、操作系统无关的2D/3D图形库——OpenGL的技术细节,并讨论了基于OpenGL的可视化表面绘制显示方法,包括模型渲染、坐标变换等;提出了一种基于Loop细分网格的几何压缩算法实现3D模型的几何数据压缩,用于降低3D模型数据存储、传输的磁盘容量和网络带宽需求。在深入研究轴系不对中偏差的测量和校准原理后,本论文将激光测量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的激光回转式轴系校准测量方法,并详细描述了激光回转式轴系校准仪样机的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和实现。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具有独特的双PSD结构的接收器,不仅解决了LD激光光束与PSD接收器的对中问题,还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运用四点测量法计算轴系不对中偏差量和机器支脚的调整量;并对系统测试的实验结果和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并且给出了仪器的分辨率、测量不确定度和精度等特性。本论文在研究了光电测量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基于Mirau相移干涉法对微透镜阵列的面形测量方法,使用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由Mirau干涉物镜和其他光学元件组成干涉成像系统,压电陶瓷执行器作为相移器,通过5步相移法计算待测表面形貌。针对微透镜阵列的面形特点,根据Mirau干涉显微镜的测量视场将微透镜阵列划分为若干微小区域,然后辅以精密平移机构进行若干次5步相移法测量局部面形,再利用相位重建所得的数据进行拼接和3D轮廓重建,最终得到整个微透镜阵列的精确的微表面形貌。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伪彩色处理图像增强技术的激光光束斑质量评价的可视化技术方法。针对人眼对彩色的分辨能力远远高于对黑白灰度的分辨能力的特点,利用伪彩色处理将灰度级的黑白图像转化为彩色图像表示,便可以提高对图像细节的辨别力,从而直观清晰地表现出光斑能量的分布信息。本论文在研究伪彩色变换的基本原理和伪彩色的颜色编码方法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基于伪彩色处理的激光光斑质量评价系统。采用CCD作为光探测器,将被测激光束照射在CCD上产生的电子图像信号经图像采集卡后转换成数字图像,然后通过计算机上的基于伪彩色技术的激光光斑分析软件显示激光束横截面光强的二维、三维分布图和光强沿x轴和y轴的一维光强分布曲线等特性参数,在激光光束质量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数字滤波技术在气相紫外光电子能谱仪数据采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滤波技术在气相紫外光电子能谱仪数据采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碳纳米管X射线测厚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测厚仪的主要分类 |
1.3 X射线源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4 X射线测厚仪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碳纳米管X射线测厚仪的基本原理 |
2.1 X射线的产生 |
2.2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2.3 X射线测厚仪的工作原理 |
2.4 X射线测厚仪精度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纳米管X射线源的制备 |
3.1 碳纳米管结构及特性 |
3.2 场致发射原理 |
3.3 碳纳米管场发射阴极的制备 |
3.3.1 图案光刻 |
3.3.1.1 AZ5214E光刻胶特性 |
3.3.1.2 光刻 |
3.3.2 真空镀膜工艺 |
3.3.3 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 |
3.4 碳纳米管场发射X射线源的制备 |
3.4.1 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测试 |
3.4.2 碳纳米管X射线源封装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射线测厚仪系统设计 |
4.1 X射线测厚仪的硬件结构设计 |
4.1.1 X射线测厚仪总体结构简介 |
4.1.2 X射线探测器的型号选择 |
4.1.2.1 气体探测器 |
4.1.2.2 半导体探测器 |
4.1.3 数字脉冲处理系统 |
4.2 X射线测厚系统软件设计 |
4.2.1 X射线测厚软件结构框图及简介 |
4.2.2 参数设置 |
4.2.3 厚度测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射线测厚仪的实验分析 |
5.1 实验测试 |
5.1.1 X射线透射法测厚系统 |
5.1.2 X射线反射荧光法测厚系统 |
5.1.3 测试样品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X射线透射法测厚 |
5.2.2 X射线反射荧光法测厚 |
5.2.3 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高性能正电子湮没谱仪的研制及AlN薄膜的缺陷与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正电子的基本性质 |
1.1.1 正电子的预测与发现 |
1.1.2 正电子谱学的发展 |
1.1.3 正电子的基本物理属性 |
1.2 正电子湮没谱学技术简介 |
1.2.1 正电子湮没谱学基本原理 |
1.2.2 正电子湮没谱学基本实验技术 |
1.2.3 慢正电子束 |
1.2.4 正电子湮没谱学的优势 |
1.3 总结与本文的研究重点 |
第2章 高效率正电子寿命-动量关联谱仪的研制 |
2.1 AMOC研究进展 |
2.1.1 β~+γΔE_γ符合型AMOC谱仪 |
2.1.2 γγΔE_γ符合型AMOC谱仪 |
2.2 AMOC谱仪的探测器预研 |
2.2.1 HPGe探测器 |
2.2.2 闪烁探测器 |
2.3 AMOC谱仪的设计 |
2.3.1 Geant4简介 |
2.3.2 探测器的几何配置比较 |
2.3.3 闪烁体的尺寸与品质因子关系的模拟 |
2.4 AMOC谱仪的硬件组成 |
2.4.1 电子学与逻辑判选 |
2.4.2 数据采集系统 |
2.5 AMOC谱仪的调试 |
2.5.1 寿命谱部分的调试 |
2.5.2 能谱部分的调试 |
2.5.3 AMOC谱的重建及谱仪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时间分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的研制 |
3.1 选题背景 |
3.2 实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分析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符合时间分辨 |
3.3.2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离子注入的AlN薄膜缺陷与磁性研究 |
4.1 选题背景 |
4.2 实验与计算方法 |
4.2.1 样品制备与处理 |
4.2.2 SRIM模拟 |
4.2.3 样品的表征 |
4.2.4 第一性原理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RD实验 |
4.3.2 拉曼光谱实验 |
4.3.3 XPS实验 |
4.3.4 透射光谱实验 |
4.3.5 多普勒展宽谱实验 |
4.3.6 磁性实验 |
4.3.7 第一性原理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1.1 高效率AMOC谱仪的研制 |
5.1.2 高时间分辨PAL谱仪的研制 |
5.1.3 C离子注入的AlN薄膜缺陷与磁性研究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据采集程序源代码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二氧化钛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光电化学的原理概述 |
1.2.1 光吸收过程 |
1.2.2 光生电荷的分离与运输 |
1.2.3 界面电荷的转移与表面化学反应 |
1.3 光电化学半导体材料 |
1.3.1 金属氧化物 |
1.3.2 多元金属氧化物 |
1.3.3 硫族金属化合物 |
1.3.4 半导体硅材料 |
1.3.5 半导体材料的尺寸效应 |
1.4 二氧化钛半导体异质结的设计与构筑 |
1.4.1 半导体异质结的分类 |
1.4.2 半导体-半导体接触 |
1.4.3 半导体-金属接触 |
1.4.4 半导体-碳接触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1 样品制备 |
1.5.2 样品表征 |
1.5.3 光电化学性质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TiO_2@Ag_2O p-n异质结纳米线阵列的形成及其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二氧化钛纳米线阵列的合成 |
2.2.2 TiO_2@Ag_2O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
2.2.3 结构表征 |
2.2.4 电化学测量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二氧化钛纳米线长度对光电流密度的影响 |
2.3.2 TiO_2@Ag_2Op-n异质结的构筑 |
2.3.3 TiO_2@Ag_2Op-n异质结的光电化学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室温固相反应法合成ZnCo-LDH及其电催化水氧化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制备 |
3.2.2 结构表征 |
3.2.3 电化学测试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TiO_2@ZnCo-LDH纳米线阵列的光电化学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的制备 |
4.2.2 材料的表征 |
4.2.3 光电化学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物相与结构分析 |
4.3.2 光电化学性质研究 |
4.3.3 电荷转移和分离效率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TiO_2@NiCo-LDH核-壳结构纳米线阵列用于高效的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纳米线阵列的合成 |
5.2.2 材料表征 |
5.2.3 光电化学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物相与结构分析 |
5.3.2 光电化学性质研究 |
5.3.3 电荷转移和分离效率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磁控溅射法制备ITO薄膜应变计及其变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薄膜应变计研究现状 |
1.2.1 金属薄膜应变计的研究现状 |
1.2.2 透明薄膜应变计的研究现状 |
1.3 透明薄膜应变计的制备方法 |
1.3.1 化学液相沉积法 |
1.3.2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3.3 物理气相沉积法 |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薄膜和薄膜应变计的制备及表征 |
2.1 薄膜材料制备设备介绍 |
2.2 薄膜的制备 |
2.3 ITO薄膜应变计的制备 |
2.4 ITO薄膜性能表征 |
2.4.1 ITO薄膜厚度表征 |
2.4.2 ITO薄膜电学性能表征 |
2.4.3 ITO薄膜晶体结构表征 |
2.5 ITO薄膜应变计性能表征 |
2.5.1 ITO薄膜应变计温度稳定性表征 |
2.5.2 ITO薄膜应变计应变性能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TO薄膜应变计电阻温度稳定性研究 |
3.1 ITO薄膜沉积速率分析 |
3.2 ITO薄膜晶体结构分析 |
3.3 ITO薄膜电阻温度稳定性分析 |
3.4 ITO薄膜电学性能分析 |
3.5 ITO薄膜微观结构分析 |
3.6 ITO薄膜应变计的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TO薄膜应变计的应变性能研究 |
4.1 ITO薄膜应变计应变系数测试原理 |
4.2 ITO薄膜应变计的应变系数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恶臭气体检测系统性能提高的方法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恶臭气体检测方法发展现状 |
1.2.2 气相色谱仪及其性能介绍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
第二章 恶臭检测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
2.1 恶臭气体检测原理 |
2.1.1 气相色谱原理 |
2.1.2 芯片式色谱柱原理 |
2.1.3 色谱分离仿真实验 |
2.2 恶臭在线检测系统的组成和存在的问题 |
2.2.1 恶臭在线检测系统的组成 |
2.2.2 恶臭在线检测系统性能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最小检出限的优化方法研究 |
3.1 气体预浓缩方法的确定 |
3.1.1 不同浓缩方法的比较 |
3.1.2 浓缩方法的确定 |
3.2 吸附剂的选择 |
3.2.1 吸附原理 |
3.2.2 常用吸附剂及应用 |
3.3 预浓缩装置开发 |
3.4 吸附剂工作条件确定 |
3.4.1 正交实验法 |
3.4.2 苯系物吸附条件确定 |
3.4.3 硫化物吸附条件确定 |
3.5 新型吸附材料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恶臭检测系统稳定性提高的研究 |
4.1 进样装置设计 |
4.2 气体分离装置开发 |
4.2.1 微流控芯片加工技术 |
4.2.2 微流控芯片密封方式的改进 |
4.2.3 微流控芯片加热系统设计 |
4.3 检测系统介绍 |
4.4 串口屏的开发 |
4.5 恶臭控制系统开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恶臭检测系统数据处理 |
5.1 色谱信号滤波研究 |
5.1.1 色谱信号特征分析 |
5.1.2 常见数字滤波算法的比较 |
5.1.3 恶臭气体检测系统滤波算法设计 |
5.2 色谱峰特征点与判别 |
5.2.1 常见色谱峰的检测判别方法 |
5.2.2 恶臭气体检测系统色谱峰的判别 |
5.2.3 色谱峰判别方法验证 |
5.3 气体标定方法研究 |
5.3.1 恶臭定性、定量方法研究 |
5.3.2 恶臭检测系统定性、定量算法设计 |
5.3.3 恶臭气体标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性能测试实验及分析 |
6.1 系统稳定性实验 |
6.2 系统重复性及准确性实验 |
6.2.1 重复性实验及其分析 |
6.2.2 准确性分析 |
6.3 系统线性度实验及分析 |
6.4 系统检出限实验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ZnO基复合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化传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材料 |
1.2.1 纳米材料的简介 |
1.2.2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2.3 纳米材料的分类 |
1.2.4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1.2.5 纳米材料的应用 |
1.3 纳米复合材料 |
1.3.1 纳米复合材料的命名和分类 |
1.4 氧化锌 |
1.4.1 氧化锌的结构和基本性质 |
1.4.2 ZnO纳米材料的制备 |
1.4.3 氧化锌的纳米形貌分类 |
1.4.4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应用 |
1.5 H_2S气体 |
1.5.1 H_2S气体对环境的危害 |
1.5.2 H_2S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
1.6 传感器 |
1.7 微电子机械系统 |
1.7.1 MEMS技术的主要特点 |
1.7.2 MEMS的主要加工技术 |
1.7.3 MEMS技术的应用 |
1.8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复合氧化锌纳米线的制备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复合ZnO纳米线材料制备 |
2.2.1 试验所用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2 直径为90nm的ZnO纳米线的制备 |
2.2.3 复合ZnO纳米线材料制备 |
2.3 材料的表征 |
2.3.1 SEM表征 |
2.3.2 TEM和XRD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旁热式微传感器的设计及制造 |
3.1 前言 |
3.2 旁热式微传感器的设计及制造 |
3.2.1 旁热式微传感器的设计 |
3.2.2 旁热式微传感器的制造 |
3.2.3 制作完成的旁热式微传感器 |
3.3 旁热式微传感器的性能验证 |
3.4 搭建测试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ZnO纳米线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旁热式微传感器结合ZnO纳米线构建传感器 |
4.2.2 旁热式微传感器与复合ZnO纳米线结合构建高效传感器 |
4.3 传感器气敏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今后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已发表论文 |
参加学术报告 |
致谢 |
(7)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微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2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制备方法 |
1.3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微区分析技术及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氧化锌基稀磁半导体的制备及微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ZnO晶体的劳厄定向 |
2.3 钴掺杂氧化锌稀磁半导体的制备及微分析研究 |
2.4 铁掺杂氧化锌稀磁半导体的制备及微分析研究 |
2.5 锰掺杂氧化锌稀磁半导体的制备及微分析研究 |
2.6 镍掺杂氧化锌稀磁半导体的制备及微分析研究 |
2.7 In和过渡金属离子共掺杂氧化锌微结构的研究 |
2.8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微结构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锐钛型纳米TiO_2薄膜的制备、微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3.3 制备方法对纳米二氧化钛微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粉煤灰负载纳米TiO_2的微分析及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粉煤灰的SEM及X射线能谱微分析研究 |
4.3 粉煤灰负载纳米TiO_2的微区分析及应用研究 |
4.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磁场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磁场影响光催化的理论基础 |
5.3 实验部分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TiO_2复合絮凝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附录1 酸性染料的结构及选择 |
附录2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8)数字化中子谱仪有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中子及中子探测的基本知识 |
2.1 中子的发现历史 |
2.2 中子的性质 |
2.3 中子的分类 |
2.4 中子源 |
2.5 中子的探测的基本知识 |
2.5.1 中子探测的进展 |
2.6 中子探测的方法 |
2.6.1 中子探测的特点 |
2.6.2 中子探测的原理 |
2.7 中子探测器的主要特性 |
2.8 结论 |
第3章 数字化谱仪的结构 |
3.1 数字仪器的基本定义 |
3.2 数字信号处理简介 |
3.3 数字化仪器的优势 |
3.4 数字化系统的结构 |
3.4.1 数字化中子谱仪的结构 |
第4章 Lab VIEW(虚拟仪器)简介 |
4.1 虚拟仪器概述 |
4.2 LabVIEW的定义 |
4.3 虚拟仪器的组成 |
4.4 虚拟仪器技术的四大优势 |
第5章 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5.1 基线恢复 |
5.1.1 基线恢复的数字模型 |
5.1.2 处理方法 |
5.2 极零补偿 |
5.2.1 方法的理论基础 |
5.2.2 问题的解决方法 |
5.2.3 数字实现 |
5.3 n-γ甄别 |
5.3.1 n-γ甄别原理 |
5.3.2 n-γ甄别方法 |
5.4 其他需要处理的方面简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光离子化气体传感器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性质、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经费来源 |
1.2 国内外气体传感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光离子化技术简介及发展历史 |
1.2.2 国内外气体传感器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气体传感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光离子化原理及测试系统设计 |
2.1 概述 |
2.2 光离子化原理 |
2.2.1 思想来源 |
2.2.2 光离子化原理 |
2.2.3 PID可以检测的物质和校准系数 |
2.2.4 PID的选择性和灵敏性 |
2.2.5 PID传感器的优点分析 |
2.4 光离子化气体传感器的系统构成 |
第三章、光离子气体传感器电离室和驱动电路设计 |
3.1 基于光离子化原理的电离室设计 |
3.2 紫外灯的选择 |
3.3 紫外灯的驱动电路 |
3.3.1 概述 |
3.3.2 紫外灯驱动电路的EWB仿真 |
3.4 风扇及其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四章、光离子气体传感器检测电路的设计 |
4.1 概述 |
4.2 微弱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4.3 微处理单元电路的设计以及数据采集、判断处理 |
4.3.1 微处理单元的选择 |
4.3.2 微处理单元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
4.3.3 AD采集后的数字滤波的实现 |
4.3.4 单片机DA输出 |
4.4 方波发生程序 |
第五章 隔爆型传感器外壳设计 |
5.1 概述 |
5.2 用设备的防爆原理及措施 |
5.2.1 防爆原理 |
5.2.2 防爆措施 |
5.2.3 技术要求 |
5.3 外型结构设计 |
5.4 针对传感检测系统的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
5.4.1 防尘措施 |
5.4.2 防潮、防腐蚀措施 |
第六章 传感器初步测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
6.1 传感器初步测试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光电测量数据可视化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光电测量技术概述 |
1.2.1 光电测量技术的概念 |
1.2.2 光电测量技术的发展 |
1.3 数据可视化技术概述 |
1.3.1 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概念 |
1.3.2 数据可视化的研究对象 |
1.3.3 数据可视化的步骤 |
1.3.4 可视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内容安排 |
参考文献 |
2 光电探测系统的关键技术 |
2.1 光电探测系统构成 |
2.2 光电探测器及其前置放大设计 |
2.2.1 PSD的主要技术指标 |
2.2.2 CCD的主要技术指标 |
2.2.3 电流输出型光电探测器前置放大器设计 |
2.3 锁相放大器(LOCK-IN AMPLIFIER) |
2.3.1 锁相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
2.3.2 锁相放大器的设计 |
2.4 数字滤波器(DIGITAL FILTER) |
2.4.1 非递归型数字滤波方法 |
2.4.2 递归型数字滤波方法 |
参考文献 |
3 表面重建绘制方法和三维几何压缩算法 |
3.1 MC表面重建算法 |
3.1.1 MC算法原理 |
3.1.2 等值面连接方式上的二义性 |
3.1.3 MC算法的实现 |
3.2 基于OpenGL的表面绘制显示方法 |
3.2.1 OpenGL概述 |
3.2.2 OpenGL工作流程 |
3.2.3 OpenGL图形绘制步骤 |
3.2.4 OpenGL运行方式 |
3.2.5 Windows下的OenGL体系结构 |
3.2.6 OpenGL的曲线绘制方法 |
3.2.7 OpenGL中的坐标变换 |
3.3 三维几何压缩算法 |
3.3.1 几何压缩概述 |
3.3.2 细分方法 |
3.3.3 基于Loop细分网格的几何压缩算法 |
参考文献 |
4 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回转式轴系校准仪 |
4.1 回转式轴系校准仪工作原理 |
4.1.1 轴系不对中偏差 |
4.1.2 轴系不对中编差的测量方法 |
4.1.3 PSD位置检测原理 |
4.2 回转式轴系校准仪系统设计 |
4.2.1 系统硬件设计 |
4.2.2 系统软件设计 |
4.3 系统测试和误差分析 |
4.3.1 系统分辨率和测量不确定度 |
4.3.2 系统精度测试 |
4.3.3 误差分析 |
参考文献 |
5 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微透镜阵列面形测量 |
5.1 MIRAU显微干涉仪 |
5.2 相移干涉检测原理 |
5.2.1 干涉原理 |
5.2.2 定量相移分析法 |
5.2.3 相位模糊度(Phase Ambiguity)的消除 |
5.2.4 相移量的设置 |
5.3 系统实现 |
5.3.1 系统架构 |
5.3.2 光学系统 |
5.3.3 PZT相移系统 |
5.3.4 图像采集系统 |
5.3.5 平移扫描拼接系统 |
5.3.6 系统测试分析 |
参考文献 |
6 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激光光斑质量评价 |
6.1 激光束的能量分布特征 |
6.2 伪彩色处理 |
6.2.1 灰度级—彩色变换的基本原理 |
6.2.2 伪彩色的颜色编码方法 |
6.3 伪彩色增强技术用于激光光斑能量分布测试 |
6.3.1 激光光斑能量分布测试系统 |
6.3.2 二维伪彩处理 |
6.3.3 三维伪彩处理 |
参考文献 |
7 总结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1.1 论文主要成果 |
7.1.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数字滤波技术在气相紫外光电子能谱仪数据采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碳纳米管X射线测厚仪的研究[D]. 吴轩仪.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2]高性能正电子湮没谱仪的研制及AlN薄膜的缺陷与磁性研究[D]. 叶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3]二氧化钛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质[D]. 郝辰春.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4]磁控溅射法制备ITO薄膜应变计及其变温性能研究[D]. 孙浩庭.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5]恶臭气体检测系统性能提高的方法与实验研究[D]. 赵业佳.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6]ZnO基复合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化传感中的应用[D]. 刘满意.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微分析及应用研究[D]. 仇满德. 河北大学, 2009(01)
- [8]数字化中子谱仪有关技术研究[D]. 瞿金辉.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9)
- [9]光离子化气体传感器的基础研究[D]. 菅傲群. 中北大学, 2008(11)
- [10]光电测量数据可视化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D]. 焦国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