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螺纹联接轴向预紧力试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艺超[1](2021)在《螺栓联接在纯弯曲载荷作用下的松动行为研究》文中认为螺纹联接结构在各式工程机构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工业紧固方式之一。作为重要的连接构件,螺栓连接的松动失效将对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伴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工业结构的性能要求也日趋严苛,螺栓连接结构的应用场景也变得更加广泛,因此螺栓的松动行为也引发更加广泛的研究。对于横向载荷作用下的螺栓松动机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对于螺纹紧固件在纯弯曲载荷作用下的松动演化与失效历程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与科学意义,能够使我们对于螺栓的松动机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还可以在生产实践中为提出预防螺栓松动的方法提供新思路。本论文在已有的纯弯曲加载工装的基础上,进行了螺栓的松动实验,研究其在纯弯曲载荷作用下的松动情况,在不同实验加载条件下,开展了纯弯曲载荷激励下螺栓的松动实验。建立了实验工装的有限元模型,在ABAQUS中进行纯弯曲载荷的加载,对螺纹联接在纯弯曲载荷加载过程中的张紧力下降展开研究,分析了松动过程中接触状态的变化以及载荷作用位置及位移载荷幅值这些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循环往复载荷作用下接触状态与残余预紧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这一阶段螺栓松动的机理。图54幅,表16个,参考文献56篇。
杨玉琦[2](2020)在《机车车辆中螺纹联接的接触分析》文中指出螺纹联接是广泛用于机械领域之中的重要紧固方式,在非标准螺纹的设计生产和使用中,对螺纹结构的受力分析以及强度和疲劳的校核是十分重要的,螺纹结构在工作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将对机械产品的使用安全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螺纹联接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规律,在承受同种类型的载荷时,不论螺纹的长短和直径是否相同,都将表现出相似的受力分布规律。因此,可以通过对一种螺纹结构的分析,来类比出相近螺纹的受力结果。基于高强度非标准化螺纹产品的研究相较于普通标准螺纹的研究要少,故本文以某柴油机的连杆高强度螺栓为例,对螺纹结构进行准静态弹性接触分析;针对螺纹出现的高应力集中现象,对螺纹结构进行改良并分析改良结构的应力优化效果;通过加载循环载荷模拟螺纹的动态弹性接触,并分析螺纹的疲劳性能。首先利用CATIA软件建立连杆螺栓螺纹结构的整体几何模型。随后将其导入ABAQUS软件建立螺纹联接的有限元模型,在ABAQUS软件中,根据边界条件、载荷条件和接触状态,对螺纹结构整体进行弹性接触分析。然后针对不同的预紧力、不同的螺纹数量以及采用并列放置双螺纹结构的不同中心距,得到螺纹联接的轴向力分布、接触应力分布和各种参数对螺纹联接的影响。在理想螺纹联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带有切削角度和公差间隙的螺纹有限元模型,然后将其导入ABAQUS软件中,利用控制变量法,将边界条件和载荷条件与理想模型设定为一致,对切削模型和间隙公差模型等三种改良螺纹模型进行弹性接触有限元分析,得到不同切削角度和不同间隙分配对螺纹受力分布的影响。最后将理想螺纹模型与切削模型进行对比。在ABAQUS软件中,根据柴油机的实际工作频率,建立模型的循环载荷,对螺纹结构在循环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应力和速度、位移、加速度等运动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动应力和应力幅计算螺纹的疲劳性能。
李九一[3](2020)在《螺纹连接结构参数化建模及扭转激励下响应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具有使被连接部件紧密相连,又能便捷分离的特性,螺纹连接结构在工程装配中被广泛使用。作为最常用的紧固手段之一,螺纹连接结构的力学性能对结构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振动环境里螺纹连接结构容易发生松动,甚至引发整体结构失效。鉴于螺纹连接结构松动对整体结构起到的关键作用,国内外学者对螺纹连接结构松动机理进行了广泛探索。目前,多数学者主要从理论分析、试验测试和数值分析三个方面对螺纹连接的松动失效机理及其防护措施展开研究。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难以实现所有螺纹连接结构尺寸精度和螺纹界面光滑度完全一致,使得因试验测试样本本身的差异性造成的试验结果具有较大波动。因此通过试验测试方法对螺纹连接结构力学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大幅跃升。众多研究人员使用数值方法和物理意义明晰的数学模型对螺纹连接结构的松动行为和力学特性展开了深入研究,发现利用数值方法和物理意义明晰的数学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螺纹连接的力学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通过有限元方法和修正Iwan模型对扭转激励下螺纹连接结构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螺纹垂直于螺纹轴线的任意一个横截面形状相同的事实,使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定的标准螺旋线公式建立了螺纹连接件有限元模型。并使用该模型进行了以下四项数值计算:扭转力矩/扭转角和螺栓预紧力关系计算、螺纹连接结构轴向力分布计算、螺纹各节距段上应力集中系数计算和沿螺纹根部应力分布计算。将以上四项数值计算结果和螺纹连接结构力学特性的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很好地证实了该螺纹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的高保真性和有效性。2.在螺纹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的基础上,使用Qt编程平台结合Open GL技术开发了一款“螺栓螺母有限元参数化建模软件”,该软件可帮助使用者快捷地查看和生成不同尺寸型号的螺栓螺母有限元模型,从而辅助工程人员解决螺纹连接结构有限元建模困难的问题。3.对Iwan模型进行修正,并通过该修正模型获取螺纹连接结构扭转激励下的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修正后的Iwan模型能更好地描述螺纹连接界面的力学行为。4.螺纹连接松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螺纹连接结构在横向激励作用下通常会使得螺栓发生弹性扭转变形。在不同控制变量条件下,对扭转载荷激励作用下螺纹连接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轴向力和螺纹连接界面间的摩擦力对螺纹连接结构的松动影响较大。
杨夏明[4](2019)在《剪切激励下盲孔螺栓连接结构的松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螺栓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紧固件,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经济适用等优点。但在实际工况中由于振动冲击等因素造成螺栓失效,导致很大的隐患,为了探究螺栓连接的松动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目前对于螺栓连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螺栓/螺母的配合结构中,而对于盲孔螺栓连接结构的研究较少。本文对剪切激励下盲孔螺栓连接结构的松动行为开展研究,并且对盲孔螺栓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验证,这对盲孔螺栓连接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设计了盲孔螺栓连接结构松动试验的装置,对剪切激励下盲孔螺栓连接的松动行为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参数条件下盲孔螺栓连接的动力学响应以及松动曲线进行讨论,结合螺纹接触界面的损伤形貌分析,深入研究了螺纹接触界面发生的微动行为,进一步揭示了剪切激励下盲孔螺栓连接结构的松动机理。运用有限元方法对盲孔螺栓连接结构开展研究,分析了螺纹界面间接触状态的变化规律,并结合试验结果验证。本文获得的结论如下:(1)盲孔螺栓连接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随着螺栓预紧力的增加,螺纹接触界面间越不易发生微观滑移;随着载荷幅值的增加,螺纹接触界面间微滑现象从局部滑移逐渐向完全滑移转变。(2)螺纹接触界面的损伤形貌分析表明,由于接触界面的载荷分布不均匀,造成损伤缺陷呈现不连续的特点。螺纹接触界面的损伤是一种包括疲劳磨损、粘着磨损、氧化磨损以及磨粒磨损等多种损伤机制的复杂现象。(3)盲孔螺栓的松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试验机需要逐步加载到设定的载荷,螺栓轴向力出现轻微波动;第二阶段,由于螺纹接触界面的粗糙峰被去除以及材料出现塑性变形,导致螺栓轴向力迅速下降;第三阶段,由于接触界面间发生微动行为,因而造成螺栓轴向力下降的趋势变得平缓。(4)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预紧力的增加,导致螺纹接触界面间不易发生相对滑动,摩擦耗散能减小。随着载荷幅值的增加,螺纹接触界面间的磨损明显增加,因而导致摩擦耗散能增加。
张继伟[5](2019)在《汽车螺纹连接结构防松性能提升及多目标优化设计》文中提出螺纹连接是汽车机械结构中广泛采用的连接结构之一,其中底盘处螺纹连接对于整车的安全及驾驶体验尤为重要,由于受力较为复杂,该处螺纹连接松动失效问题时有发生。为此本文针对汽车底盘处螺纹连接结构整体连接性能,结合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和试验、多目标优化等技术进行了螺纹连接结构防松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防松性能提升以及底盘关键连接结构综合性能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有限元仿真和试验研究了螺纹连接结构防松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首先对横向交变载荷作用下的螺纹连接结构松动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了摩擦系数、被连接件厚度以及螺纹啮合长度对连接结构松动的影响;其次通过横向振动试验研究了摩擦系数、初始预紧力、支承面等效摩擦直径以及防松方式对螺纹连接结构松动的影响,为螺纹连接结构防松性能优化提供参考。2、从拧紧工艺、螺母最小高度以及被连接件结合面摩擦系数三个方面对螺纹连接结构防松性能进行了优化。针对紧固件扭矩法和扭矩转角法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提出了高精度螺栓屈服点捕捉方法,通过路试试验对比了扭矩转角法和传统扭矩法拧紧后扭矩和预紧力衰减情况,结果显示使用扭矩转角法拧紧可以显着提高螺纹连接结构的防松性能;基于Alexander理论,综合考虑螺纹连接副的工作载荷、结构尺寸、抗拉强度、性能等级、部分不完全接触和不弯曲承载螺纹等因素,对螺母高度进行了优化设计;为了保证抗滑移能力的同时减少嵌入造成的预紧力损失,被连接件结合面摩擦系数需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试验测定了不同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对结合面摩擦系数的影响,为螺纹连接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3、针对汽车底盘螺纹连接结构松动异响问题,以副车架与摆臂连接前点为研究对象,以结合面摩擦系数、衬套长、支架厚度和螺栓法兰面直径为设计变量,以夹紧力衰减值和连接结构整体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响应面近似模型,采用NSGA-II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后螺纹连接结构夹紧力衰减较小且被连接件未被压溃,螺纹连接结构整体性能显着提升。
张博[6](2019)在《汽车变速器支撑螺栓工艺参数分析与优化》文中认为汽车整车零部件的装配过程中,零部件与车身之间主要依靠螺栓联接而成。螺栓紧固联接是常用的一种螺栓联接方式,螺栓螺纹联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汽车的装配质量结果,同时会影响到车辆驾驶过程中的行车安全。紧固螺栓联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对螺栓联接的预紧力进行控制。螺栓联接主要包括螺栓、螺母、连接部件等组成。汽车螺栓与联接件之间的联接,目前普遍采用各种各样的紧固扳手和拧紧设备进行紧固。第二章主要针对变速器支撑与车身联接螺栓的紧固工艺及拧紧技术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变速器支撑与车身联接螺栓的装配过程,及螺栓扭矩控制的意义。对螺栓联接的工艺联接方法,硬联接与软联接进行介绍。并重点介绍有关扭矩法、扭矩转角法、屈服点法、伸长量法及不同控制方法的比较。第三章介绍了变速器支撑与车身联接螺栓拧紧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螺栓预紧力、扭矩系数、摩擦系数、材料刚度系数等。分别对螺栓预紧力、螺栓预紧力的离散度及影响因素、预紧力与拧紧扭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对扭矩系数关系式及计算方法进行介绍;同时对影响螺栓拧紧质量的摩擦系数进行分析,介绍了螺纹摩擦系数,支撑面摩擦系数及摩擦系数对扭矩法的影响。第四章主要对变速器支撑与车身联接螺栓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与优化,介绍了汽车变速器支撑与车身联接螺栓拧紧方法的确定办法,对电动拧紧工具及机器能力指数Cm,Cmk进行介绍。采用Ergospin手持式电动工具进行拧紧。本章首先运用扭矩法进行试验,采用Minitab软件对试验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对紧固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扭矩转角法控制,从而实现变速器支撑与车身联接螺栓的工艺优化。第五章采用扭矩转角法对不同参数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二次检验分析,运用SPC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对结果数据进行验证,采用控制图进行展示。
连军伟,钱云方,董丽双[7](2018)在《装配工艺对超高速试验轴系预紧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某型号火箭发动机低温轴承进行超高转速试验时异常振动现象,为保证试验轴系工作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开展了仿真分析和工艺研究。通过ANSYS仿真,分析了不同预紧力对试验轴系固有频率的影响,并通过静态锤击试验验证轴系固有频率对于试验激励频域有充分的裕度。为保证试验轴系的装配工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了轴系的螺纹预紧的装配工艺。研制了一套预紧力检测系统,采用单因素法对试验轴系的有效预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明确了各影响因素对轴系预紧力的散差度。为进一步优化装配工艺提供了依据。
刘永生[8](2018)在《重卡螺栓联接特性的分析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适应工业4.0的发展步伐,国务院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重型汽车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产业之一,其产品安全性、质量稳定性尤为重要。本文以重型卡车中经常出现的螺栓联接为切入点,重点关注螺栓联接失效的原理,螺栓联接的应力分布以及如何预防螺栓联接失效等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分析了国内历年重型卡车的销量,发现重型卡车在未来23年内面临着大量的更新换代,且在GB1589的刺激下,重型卡车销量居高不下。从细致分类来看,随着物流、快递、危险品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半挂牵引重型车在总销量中的占比逐步提高,用户对重型卡车的要求、期望也在提高,所以提高重型卡车的安全、质量迫在眉睫,而提高螺栓联接质量是其中重要的一环。(2)本文对螺栓联接的过程进行了简单剖析,罗列了重型卡车螺栓联接常见的几种失效模式,然后计算分析得到了影响螺栓拧紧扭矩的因素,包括螺栓的摩擦系数、被联接件的摩擦系数、螺栓联接的润滑状态、螺栓的轴向预紧力、拧紧方法。最后对重型卡车装配中常见的三种螺栓装配方法进行了对比。(3)本文设计了三个实验,分别验证了润滑状态对拧紧力矩的影响,拧紧方法对拧紧力矩的影响,拧紧方法对力矩衰减的影响。第一个试验证明,润滑状态对螺栓的拧紧力矩、联接有效性影响巨大,在后续螺栓联接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第二个试验验证了拧紧方法对螺栓扭矩的影响,通过对靠紧、预紧、拧紧以及连续不间断拧紧两种拧紧方法的对比,得出靠紧、预紧、拧紧的方法更好,而且能够得出螺栓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而得出适合螺栓的拧紧扭矩;第三个试验验证了拧紧方法对螺栓拧紧后力矩衰减的影响。(4)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分析螺栓、螺母、被联接件组成的系统在加载外在力的情况下,螺栓的应力分布情况。同时,在螺栓过载后螺栓的失效位置,通过有限元分析与实际试验对比,发现两者结果一致。(5)针对理论分析、试验验证以及有限元软件模拟得出的结论,结合重型卡车生产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种防止螺栓联接失效的建议。
周科帆[9](2018)在《汽车底盘螺纹联接结构失效检测与性能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汽车联接主要采用的联接方式是螺纹联接,其中底盘处螺纹联接对于整车的安全及驾驶体验尤为重要,底盘处螺纹联接由于受力较为复杂常发生各式各样的失效问题。目前国内整车厂在设计开发联接结构时缺乏理论依据,大多依赖对标及试验,返修成本高且开发周期较长。为提高汽车底盘处螺纹联接结构联接可靠性,解决底盘处常出现的失效问题,本文针对汽车底盘处螺纹联接结构整体联接可靠性,结合实际失效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采用了有限元结合试验的方法对螺纹联接结构的疲劳断裂及松动进行研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失效的影响并得到可靠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了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案例推理方法,将实际失效问题的检测、研究、分析经验集成起来得到关于矩阵的案例推理经验模型;最后采用多目标优化的方法,针对CN200车型底盘处的螺纹联接整体可靠性进行多参数的多目标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螺纹联接疲劳过程受力模型,分析其不同初始预紧力、应力幅作用下螺纹紧固件的疲劳性能规律;建立使螺纹紧固件发生旋转松动的被联接件的“临界滑移量”各影响因素关系式,为后续有限元研究、多目标优化奠定理论基础。2、建立螺纹紧固件的有限元参数化模型,针对螺纹联接疲劳性能相关的影响因素(初始预紧力、应力幅)和联接松动相关影响因素(摩擦系数、初始预紧力、被联接件厚度)进行研究,结合底盘处受力特点,探究其失效问题产生的机理。3、通过建立案例推理模型,将对失效问题的检测、研究、处理经验集成起来,提出通过数字化、统一化、标准化的失效特征及其失效原因关系矩阵的方式对失效检测结果进行描述,对各失效问题的原因设定权重,以表征其在对应失效特征中主要的失效原因。4、针对底盘处前下摆臂与副车架联接前点的整体联接性能,对其副车架联接件厚度、衬套接触外径及衬套长度进行多学科下的多目标优化;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进行仿真抽样设计,通过MATLAB进行数值拟合并建立Kriging近似模型,最后采用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了各参数的最优组合,提高整体联接性能。
裴海峰[10](2017)在《卡车关键零部件螺纹联接系统装配工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制造技术的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汽车制造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螺纹联接在汽车、内燃机为代表的机械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发挥重要作用。较其他联接技术,螺纹联接能够产生很大的预紧力,便于拆装,能够实现批量化生产,其成本低、互换性强。但是为了保证螺纹联接系统的装配质量,必须对螺栓联接系统拧紧状态进行控制。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进行了螺栓拧紧理论的分析与讨论,主要包括轴向夹紧力、摩擦系数、扭矩系数以及扭矩与转角,并且进一步研究了螺栓拧紧过程中轴向的夹紧力与其扭矩的相关性、轴向夹紧力与转动角度的相关性,和工作时候的载荷对螺栓联接性能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常见的螺栓装配方法,对比了不同拧紧方法的优劣,重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扭矩装配法以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结果。由于螺栓联接中会受到端面摩擦、螺纹摩擦、拧紧速度以及螺纹参数以及装配工具的影响,扭矩装配法会导致轴向夹紧力的误差范围达到±35%。过大的偏差会导致扭矩过大,预紧力超过螺栓强度极限而断裂失效,或者达到极限扭矩而预紧力较小。扭矩法装配影响的因素很多,即使采用相同的工艺手段也有可能产生偏差较大的预紧力,难以达到装配要求。本文主要研究了扭矩和转角装配工艺及其影响因素。扭矩/转角法能够通过最先设定的扭矩阈值,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预紧,最后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螺栓达到弹性极限值,最终预紧得以实现。这种方法能够显着地减小其摩擦、扭矩等参数对装配效果的影响,得到预紧力偏差保持在±15%以内,集中分布在螺栓屈服强度附近。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确定了合理的扭矩阈值和转角大小。随后进行了二次预紧装配的试验验证,更加完善了扭矩/转角装配相关工艺。最后对于屈服点法装配和伸长量法装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
二、螺纹联接轴向预紧力试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螺纹联接轴向预紧力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螺栓联接在纯弯曲载荷作用下的松动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螺栓松动研究现状 |
1.2.1 螺栓松动的实验研究 |
1.2.2 螺栓松动的仿真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螺栓松动实验 |
2.1 螺栓弯曲试验技术 |
2.2 螺栓联接结构纯弯曲实验方案 |
2.2.1 试验台的建立 |
2.2.2 应变片的布置 |
2.3 数据采集系统 |
2.3.1 应变片的实验标定计算 |
2.3.2 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纯弯曲载荷下螺栓的松动实验结果 |
3.1 螺栓松动实验 |
3.1.1 预紧力的分布和施加 |
3.1.2 螺栓测试样本 |
3.2 螺栓的松动响应行为 |
3.2.1 螺栓应变数据 |
3.2.2 弯曲、拉伸应变转换 |
3.3 本章小结 |
4 螺纹联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网格的划分 |
4.1.2 模型的材料属性 |
4.1.3 接触设置 |
4.1.4 模型的边界条件 |
4.2 载荷的施加 |
4.2.1 螺栓预紧力的加载 |
4.2.2 位移载荷的施加 |
4.3 螺栓松动转角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有限元分析结果 |
5.1 螺栓松动过程分析 |
5.2 不同影响因素对螺栓松动情况的影响 |
5.2.1 载荷作用位置的影响 |
5.2.2 加载幅值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机车车辆中螺纹联接的接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螺纹联接结构与工作原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螺纹联接的发展 |
1.3.2 螺纹联接的研究现状 |
1.3.3 接触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4 螺纹疲劳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计算理论 |
2.1 弹性有限元分析理论 |
2.2 空间弹性接触问题的理论 |
2.3 疲劳分析的基本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螺纹联接结构的准静态受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螺纹联接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1 螺纹的类型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2 部件的材料特性 |
3.2.3 载荷和边界条件 |
3.3 螺纹联接结构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3.3.1 螺纹联接结构的静力学分析过程 |
3.3.2 网格敏感性分析 |
3.3.3 轴向力分析 |
3.3.4 螺纹接触的应力分析 |
3.3.5 预紧力对轴向力的影响 |
3.3.6 螺纹工作长度对轴向力的影响 |
3.4 并列放置螺栓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3.4.1 并列放置螺栓计算模型的建立 |
3.4.2 并列放置螺栓的静力学分析过程 |
3.4.3 并列放置螺栓的相互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螺纹改良结构的准静态受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螺纹改良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1 切削模型 |
4.2.2 公差模型 |
4.2.3 公差和切削双因素模型 |
4.3 切削模型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4.3.1 切削模型的静力学分析过程 |
4.3.2 轴向力分析 |
4.3.3 螺纹接触分析 |
4.4 公差模型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4.4.1 公差模型的静力学分析过程 |
4.4.2 轴向力分析 |
4.4.3 螺纹接触分析 |
4.5 切削与公差双因素模型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4.5.1 切削与公差双因素模型的静力学分析过程 |
4.5.2 轴向力分析 |
4.5.3 螺纹接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螺纹联接结构的动态受力分析 |
5.1 引言 |
5.2 螺纹联接结构的动力学模型 |
5.2.1 循环载荷的确定 |
5.2.2 螺纹联接的动力学分析过程 |
5.3 螺纹联接结构动力分析 |
5.3.1 动应力分析 |
5.3.2 动力学性能分析 |
5.4 动载荷下的疲劳分析 |
5.4.1 基于BSI标准评价疲劳寿命 |
5.4.2 基于VDI标准评价疲劳寿命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螺纹连接结构参数化建模及扭转激励下响应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螺纹连接结构研究现状 |
1.2.1 螺纹结构的建模方法 |
1.2.2 松动机理研究现状 |
1.3 有限元法求解接触问题 |
1.3.1 接触求解算法 |
1.3.2 ABAQUS中接触的定义 |
1.3.3 接触求解过程 |
1.4 本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螺纹连接中的力学关系推导 |
2.1 螺栓预紧力与扭矩关系 |
2.2 螺栓预紧力与拧紧转角关系 |
2.3 螺纹弹性变形 |
2.4 螺栓轴向力分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螺纹连接结构有限元建模 |
3.1 建模方法 |
3.1.1 螺纹模型数学表达式 |
3.1.2 螺栓模型构建 |
3.1.3 螺栓外螺纹部分有限元网格模型构建过程 |
3.1.4 螺栓芯部部分有限元网格模型构建过程 |
3.2 模型有效性验证 |
3.2.1 模型前处理及分析 |
3.2.2 拧紧力矩/拧紧转角和预紧力关系验证 |
3.2.3 轴向力分布验证 |
3.2.4 螺纹牙底应力集中系数验证 |
3.2.5 沿螺纹根部螺旋线应力分布 |
3.2.6 螺纹表面应力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螺栓螺母有限元建模软件开发 |
4.1 “建模软件”的技术选择 |
4.1.1 Qt简述 |
4.1.2 OpenGL简述 |
4.1.3 “建模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原则 |
4.2 “建模软件”整体架构 |
4.3 “建模软件”开发流程 |
4.4 “建模软件”数据文件生成功能 |
4.4.1 螺纹紧固件尺寸标准 |
4.4.2 “建模软件”界面设计 |
4.4.3 “建模软件”输入参数 |
4.4.4 网格信息生成程序 |
4.4.5 文件的写入和保存 |
4.5 “建模软件”后处理图形显示及操作功能 |
4.5.1 基于OpenGL的3D空间绘图 |
4.5.2 模型三维空间位置转换 |
4.5.3 模型的图形绘制和显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扭转激励下螺纹连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数值仿真 |
5.2 Iwan模型修正 |
5.3 有限元结果及分析 |
5.3.1 扭转激励对螺栓轴向力的影响 |
5.3.2 扭转激励对第一圈螺纹牙底等效塑性应变的影响 |
5.3.3 扭转激励下滞回曲线分析 |
5.4 修正Iwan模型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剪切激励下盲孔螺栓连接结构的松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螺栓连接结构的预紧 |
1.2.1 螺栓预紧力理论计算 |
1.2.2 螺栓连接结构的预紧方式 |
1.3 螺栓连接的松动行为研究 |
1.3.1 螺栓连接结构的松动机理 |
1.3.2 影响螺栓连接松动的因素 |
1.4 微动摩擦学 |
1.4.1 微动的定义及其分类 |
1.4.2 微动的损伤机制 |
1.4.3 工程中常见的微动实例 |
1.5 螺栓连接的数值模拟 |
1.5.1 有限单元法及ABAQUS软件介绍 |
1.5.2 螺栓连接的有限元分析 |
1.6 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本文的选题意义 |
1.6.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螺栓连接结构试验装置 |
2.1.1 剪切激励下盲孔螺栓连接结构松动试验装置 |
2.1.2 螺纹接触界面摩擦系数测量装置 |
2.2 试验材料 |
2.3 盲孔螺栓松动试验参数 |
2.4 盲孔内螺纹接触界面的损伤形貌分析方法 |
2.4.1 内螺纹分析试样制备 |
2.4.2 内螺纹表面 OM 形貌分析 |
2.4.3 内螺纹接触界面SEM形貌分析 |
2.4.4 微区化学成分分析 |
2.4.5 螺纹牙剖面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盲孔螺栓连接结构的松动机理研究 |
3.1 剪切激励下盲孔螺栓连接的松动行为 |
3.1.1 响应曲线分析 |
3.1.2 损伤形貌分析 |
3.1.3 松动曲线分析 |
3.2 预紧力对盲孔螺栓松动行为的影响 |
3.2.1 响应曲线分析 |
3.2.2 损伤形貌分析 |
3.2.3 松动曲线分析 |
3.3 载荷幅值对盲孔螺栓松动行为的影响 |
3.3.1 响应曲线分析 |
3.3.2 损伤形貌分析 |
3.3.3 松动曲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重复使用次数下盲孔螺栓松动试验研究 |
4.1 盲孔螺栓连接结构的损伤分析 |
4.1.1 内螺纹OM形貌分析 |
4.1.2 内螺纹SEM形貌分析 |
4.1.3 内螺纹剖面损伤分析 |
4.2 盲孔螺栓连接结构的松动机理 |
4.2.1 松动曲线分析 |
4.2.2 螺纹接触界面状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盲孔螺栓连接的数值模拟 |
5.1 盲孔螺栓连接有限元模型 |
5.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1.2 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以及加载过程 |
5.2 盲孔螺栓连接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
5.2.1 螺纹接触圈数的影响 |
5.2.2 预紧力的影响 |
5.2.3 载荷幅值的影响 |
5.2.4 接触界面摩擦系数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5)汽车螺纹连接结构防松性能提升及多目标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汽车螺纹连接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螺纹连接结构松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螺纹连接结构防松性能优化研究现状 |
1.2.3 螺纹连接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螺纹连接结构松动机理分析 |
2.1 螺纹连接紧固基本原理 |
2.1.1 螺纹连接的力学斜面原理 |
2.1.2 拧紧扭矩与螺栓轴向预紧力的关系 |
2.2 螺纹连接结构的松动分析 |
2.2.1 螺纹连接结构的旋转松动 |
2.2.2 螺纹连接结构的非旋转松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横向交变载荷下螺纹连接结构松动失效分析 |
3.1 螺纹连接结构松动仿真分析 |
3.1.1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相关设置 |
3.1.2 螺纹连接结构有限元仿真模型可靠性验证 |
3.1.3 摩擦系数对螺纹连接结构松动的影响 |
3.1.4 被连接件厚度对螺纹连接结构松动的影响 |
3.1.5 螺纹啮合长度对螺纹连接结构松动的影响 |
3.2 螺纹连接结构松动试验研究 |
3.2.1 摩擦系数对螺纹连接结构松动的影响 |
3.2.2 初始轴向预紧力对螺纹连接结构松动的影响 |
3.2.3 支承面等效摩擦直径对螺纹连接结构松动的影响 |
3.2.4 不同防松方式对螺纹连接结构松动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螺纹连接结构防松性能优化 |
4.1 汽车螺纹连接结构拧紧工艺改善 |
4.1.1 扭矩直接控制法的拧紧偏差 |
4.1.2 扭矩转角法的优势与实施过程 |
4.1.3 扭矩转角法的拧紧力矩计算 |
4.1.4 扭矩转角法的起始扭矩和转角 |
4.1.5 扭矩转角法的屈服点捕捉 |
4.1.6 扭矩转角法的报警扭矩 |
4.1.7 扭矩转角法的试验验证 |
4.1.8 扭矩转角法的路试试验验证 |
4.2 满足螺纹连接强度要求的螺母最小高度设计 |
4.2.1 螺母最小高度计算过程 |
4.2.2 螺母最小高度试验验证 |
4.3 被连接件结合面摩擦系数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螺纹连接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 |
5.1 基于近似模型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
5.1.1 多目标优化的抽样设计方法 |
5.1.2 近似模型 |
5.1.3 近似模型的预测精度评估方法 |
5.1.4 NSGA-II多目标优化方法 |
5.2 汽车螺纹连接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 |
5.2.1 建立螺纹连接结构有限元模型 |
5.2.2 螺纹连接结构优化近似模型构建 |
5.2.3 螺纹连接结构的多目标优化及结果分析 |
5.3 优化方案路试试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附录B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 |
(6)汽车变速器支撑螺栓工艺参数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变速器支撑螺栓工艺及拧紧技术分析 |
2.1 变速器支撑与车身联接螺栓概述 |
2.2 变速器及变速器支撑螺栓装配过程 |
2.2.1 变速器支撑螺栓材料描述 |
2.3 螺栓扭矩控制的意义 |
2.4 螺栓联接的分类 |
2.4.1 装配工艺联接方法 |
2.4.2 硬联接与软联接 |
2.5 螺栓拧紧的控制方法 |
2.5.1 扭矩法 |
2.5.2 扭矩转角法 |
2.5.3 屈服点法 |
2.5.4 伸长量法 |
2.6 螺栓拧紧控制方法的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速器支撑螺栓联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1 螺栓拧紧的基本理论 |
3.1.1 螺栓拧紧的目的 |
3.1.2 变速器支撑螺栓联接质量影响因素分类 |
3.2 预紧力 |
3.2.1 螺栓预紧力的作用 |
3.2.2 螺栓预紧力的重要性 |
3.2.3 最大预紧力选择范围 |
3.2.4 螺栓预紧力不足的影响 |
3.2.5 螺栓预紧力分析 |
3.2.6 预紧力的离散度 |
3.2.7 预紧力参数选择准则 |
3.3 预紧力与拧紧扭矩关系 |
3.3.1 拧紧扭矩的作用 |
3.3.2 预紧力获取的过程 |
3.3.3 预紧力与摩擦力的关系 |
3.3.4 预紧力与螺纹扭矩 |
3.3.5 紧固扭矩与预紧力 |
3.3.6 紧固转角与预紧力的关系 |
3.4 扭矩系数 |
3.4.1 扭矩系数K关系式 |
3.4.2 扭矩系数K计算方法 |
3.5 摩擦系数 |
3.5.1 螺纹摩擦系数 |
3.5.2 支承面摩擦系数 |
3.5.3 摩擦系数对扭矩法的影响 |
3.5.4 摩擦系数对螺栓预紧力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速器支撑螺栓工艺参数分析与优化 |
4.1 汽车变速器支撑螺栓拧紧方法确定 |
4.2 电动拧紧工具及质量能力指数Cm,Cmk |
4.2.1 电动工具介绍 |
4.2.2 ErgoSpin手持式电动拧紧工具 |
4.2.3 拧紧控制器介绍 |
4.2.4 电动工具工作原理 |
4.2.5 电动工具机器能力指数Cm及 Cmk |
4.2.6 Minitab软件数据分析 |
4.2.7 电动工具标定 |
4.3 变速器支撑螺栓紧固工艺分析 |
4.3.1 现有工艺参数描述 |
4.3.2 Bosch Rexroth电动工具紧固拧紧过程描述 |
4.4 扭矩法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4.4.1 扭矩法试验数据结果 |
4.5 紧固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
4.5.1 变速器支撑与车身联接螺栓紧固工艺参数优化 |
4.5.2 扭矩-转角法控制方案 |
4.5.3 扭矩转角法与扭矩法比较 |
4.5.4 扭矩-转角法优缺点 |
4.5.5 扭矩-转角法工艺设计 |
4.5.6 变速器与车身支撑螺栓工艺优化 |
4.6 本章内容概述 |
第五章 试验数据及统计分析 |
5.1 扭矩转角法试验数据及分析结果 |
5.2 检验数据分析 |
5.2.1 扭矩类型 |
5.2.2 扳手类型 |
5.2.3 扭矩测量的方法 |
5.2.4 硬联接与软联接扭矩测量方式 |
5.2.5 数显扳手复检测试数据 |
5.2.6 检验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5.2.7 检验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5.2.8 静态扭矩检测扳手相关问题 |
5.2.9 Minitab统计分析结果 |
5.2.10 检测数据结论 |
5.3 扭矩转角法检验数据分析结果 |
5.4 统计过程分析 |
5.4.1 SPC统计过程控制概述 |
5.4.2 控制图的分类 |
5.4.3 控制图的作用 |
5.4.4 统计过程控制的状态 |
5.4.5 控制图的原理 |
5.5 试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装配工艺对超高速试验轴系预紧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仿真分析 |
3 轴向预紧力检测试验 |
3.1 润滑条件对预紧力的影响 |
3.2 螺纹质量对轴向预紧力的影响 |
3.3 套筒周向相对位置对预紧力的影响 |
4 静态锤击试验 |
5 结束语 |
(8)重卡螺栓联接特性的分析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状态 |
1.3 本文研究目的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重卡螺栓联接特性的因素分析及计算 |
2.1 国内重卡螺纹联接设计的现状 |
2.2 螺纹联接的失效模式 |
2.3 影响螺栓拧紧扭矩的因素 |
2.3.1 紧固扭矩与螺栓的轴向预紧力间的关系 |
2.3.2 润滑对螺栓联接的影响 |
2.4 螺栓拧紧方法对扭矩影响 |
2.4.1 常用的螺栓拧紧方法 |
2.4.2 如何避免螺栓在轴向预紧力下出现屈服 |
2.4.3 拧紧方法对螺栓拧紧力矩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卡螺栓联接的有限元模型构建与分析 |
3.1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简介 |
3.2 构建模型 |
3.2.1 CATIA模型 |
3.2.2 有限元模型 |
3.3 模拟过程 |
3.3.1 接触设置 |
3.3.2 网格划分 |
3.3.3 载荷和约束条件 |
3.4 计算结果分析 |
3.4.1 结构的应力分布 |
3.4.2 螺栓联接疲劳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卡螺栓联接特性的试验研究 |
4.1 试验设计 |
4.1.1 试验样品 |
4.1.2 试验设备简介 |
4.1.3 试验原理 |
4.2 润滑对拧紧力矩的影响 |
4.3 拧紧方法对拧紧力矩的影响 |
4.3.1 拧紧方法确定螺栓拧紧力矩范围 |
4.3.2 拧紧方法验证力矩衰减 |
4.4 试验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汽车底盘螺纹联接结构失效检测与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车底盘螺纹联接结构失效研究现状 |
1.2.2 基于案例推理的结构失效检测研究现状 |
1.2.3 基于多参数的多目标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总体结构 |
第2章 螺纹联接结构失效影响因素分析 |
2.1 螺纹紧固件紧固基本原理 |
2.1.1 螺纹紧固件的拧紧扭矩与预紧力的关系 |
2.1.2 螺纹紧固件的紧固装配 |
2.2 螺纹紧固件的轴向应力疲劳失效分析 |
2.2.1 螺纹紧固件疲劳失效相关理论 |
2.2.2 螺纹紧固件疲劳失效力学模型 |
2.3 螺纹紧固件的联接松动分析 |
2.3.1 螺纹紧固件的旋转松动 |
2.3.2 螺纹紧固件的非旋转松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有限元的螺纹联接结构失效分析 |
3.1 有限元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
3.1.1 建立螺纹数学模型 |
3.1.2 建立螺纹紧固件的参数化精确有限元模型 |
3.1.3 被联接件的创建及装配 |
3.2 螺栓的疲劳性能仿真分析 |
3.2.1 疲劳仿真分析有限元模型的接触设置及边界条件设置 |
3.2.2 螺纹紧固件的应力集中现象 |
3.2.3 螺栓初始预紧力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 |
3.2.4 应力幅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
3.2.5 螺栓疲劳寿命试验 |
3.3 螺栓的松动性能仿真分析 |
3.3.1 松动仿真分析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及载荷设置 |
3.3.2 摩擦系数对螺纹紧固件防松性能的影响 |
3.3.3 预紧力对防松性能的影响 |
3.3.4 被联接件厚度对轴力衰减的影响 |
3.3.5 螺纹联接松动试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案例推理的螺纹联接结构失效分析 |
4.1 案例推理简介 |
4.1.1 案例推理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
4.1.2 案例推理技术在螺纹联接结构失效检测中的技术优势 |
4.1.3 案例推理改进推理模型 |
4.2 基于案例推理的螺纹联接结构失效检测模型建立 |
4.2.1 失效特征集合及失效原因集合 |
4.2.2 失效案例的失效现象及失效原因 |
4.2.3 失效案例的失效原因关系矩阵 |
4.2.4 失效特征原因关系矩阵中权重的确定 |
4.2.5 基于案例推理的失效原因关系矩阵 |
4.2.6 待求案例的失效原因分析 |
4.3 实际失效案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螺纹联接结构的多目标优化 |
5.1 螺纹联接结构多目标优化思路 |
5.2 多目标优化的抽样设计及近似模型算法 |
5.2.1 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设计方法 |
5.2.2 克里格(Kriging)近似模型拟合算法 |
5.2.3 近似模型精度评估指标 |
5.3 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 |
5.4 螺纹联接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 |
5.4.1 建立螺纹联接结构有限元模型 |
5.4.2 设定螺纹联接结构优化目标及变量 |
5.4.3 最优拉丁超立方仿真抽样设计 |
5.4.4 建立kriging近似模型 |
5.4.5 螺纹联接结构的多目标优化及结果分析 |
5.4.6 路试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附录B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 |
(10)卡车关键零部件螺纹联接系统装配工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螺纹联接系统在汽车装配中的作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螺纹联接系统装配理论、装配工艺及检测方法 |
2.1 螺纹件拧紧技术的分类 |
2.1.1 螺纹件拧紧技术的分类 |
2.1.2 螺栓拧紧装配中各个量的变化 |
2.1.3 力矩率 |
2.1.4 螺栓轴向预紧力 |
2.1.5 摩擦与扭矩对轴向预紧力的影响 |
2.2 螺纹联接系统装配方法 |
2.2.1 扭矩法预紧 |
2.2.2 扭矩/转角法预紧 |
2.2.3 屈服点控制法预紧 |
2.2.4 螺栓伸长法预紧 |
2.2.5 不同拧紧装配方法的比较 |
2.3 螺纹联接系统检验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螺纹联接系统扭矩法装配质量的影响因素 |
3.1 拧紧工具的选择 |
3.1.1 扭矩扳手 |
3.1.2 气动拧紧工具 |
3.1.3 电动拧紧工具 |
3.1.4 工具的对比与选用 |
3.1.5 本文所选用的试验设备 |
3.2 扭矩系数对螺纹联接系统装配质量的影响 |
3.3 摩擦系数对于螺纹联接系统装配质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螺纹联接系统扭矩/转角法拧紧工艺试验研究 |
4.1 总体试验方案 |
4.1.1 试验方法 |
4.1.2 轴向夹紧力的计算 |
4.1.3 联接螺栓超声波应力检测参数的设定 |
4.2 试验数据 |
4.2.1 第一、二次试验 |
4.2.2 第三次试验 |
4.3 扭矩监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扭矩+转角装配工艺设计及试验分析 |
5.1 扭矩/转角装配工艺的设计 |
5.1.1 扭矩/转角装配工艺设计 |
5.1.2 人工复紧工艺 |
5.1.3 提高拧紧精度的方法 |
5.2 被联接件材料及承力能力的测试 |
5.2.1 初步装配工艺可靠性试验分析 |
5.2.2 扭矩/转角装配工艺参数和轴向夹紧力的改进 |
5.2.3 气缸垫压紧厚度和轴向压缩间隙 |
5.2.4 装配工艺改进后的可靠性试验 |
5.3 扭矩+转角装配工艺的改进及完善 |
5.3.1 螺栓长度和拧紧速度对于装配质量的影响 |
5.3.2 扭矩/转角装配工艺的改进和完善 |
5.3.3 扭矩/转角法起始扭矩的确定 |
5.4 其他装配方法的应用前景预测 |
5.4.1 屈服点装配法的应用前景分析 |
5.4.2 伸长量装配法的应用前景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螺纹联接轴向预紧力试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螺栓联接在纯弯曲载荷作用下的松动行为研究[D]. 张艺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机车车辆中螺纹联接的接触分析[D]. 杨玉琦.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3]螺纹连接结构参数化建模及扭转激励下响应模拟[D]. 李九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剪切激励下盲孔螺栓连接结构的松动机理研究[D]. 杨夏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5]汽车螺纹连接结构防松性能提升及多目标优化设计[D]. 张继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6]汽车变速器支撑螺栓工艺参数分析与优化[D]. 张博.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装配工艺对超高速试验轴系预紧力的影响研究[J]. 连军伟,钱云方,董丽双. 航天制造技术, 2018(02)
- [8]重卡螺栓联接特性的分析与设计研究[D]. 刘永生. 江苏大学, 2018(05)
- [9]汽车底盘螺纹联接结构失效检测与性能优化研究[D]. 周科帆.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10]卡车关键零部件螺纹联接系统装配工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裴海峰. 长安大学, 2017(07)